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标解释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72316dbb90d6c85ed3ac618.png)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固定资产投资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不包括:(1)不属于固定资产的。
①流动资产。
无论是否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相关,均不能纳入固定投资统计范围。
②消耗品,如办公耗材(低值易耗品)等。
③投资品,如股票(或股权)、期货、金融衍生产品、古玩字画、文艺作品等。
④消耗性生物资产,如农作物、花卉、存栏待售的牲畜(非种畜、役畜)等。
⑤发放给农户的货币补贴,如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等项目中的补贴。
⑥投资统计制度规定的其他不应纳入投资统计范围的内容。
(2)相关支出在会计上作为成本费用处理的建设活动。
一般包括大修理、养护、维护性质的工程,如设备维修、建筑物翻修和加固、单纯装饰装修、农田水利工程(堤防、水库)维修、铁路大修、道路日常养护、景观维护等。
这类建设活动未替换原有的固定资产,也没有增加新的固定资产,属于生产范畴,不属于投资活动。
(3)会造成重复统计的。
一般包括单纯购置的旧建筑物和旧设备、临时性租赁租入(融资租赁除外)的固定资产、单位购置的商品房(包括主管部门购置商品房转换为保障性住房)、单纯土地平整、土地一级开发、围海造地等。
这类建设项目虽然符合固定资产投资属性,但由于其相关支出已经在前期统计或将在后期建设时进行统计,为避免重复统计,制度上规定的上述内容不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
下列内容应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1)对现有固定资产进行投入再建设,改变其使用价值,调查单位在会计上进行资本化处理,且达到投资项目报送起点的项目,可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
如在现有道路基础上进行路面拓宽(如4车道扩为6车道)或升级(如低等级道路升级为高等级公路)。
(2)生产性生物资产,如种畜、役畜和各种经济林木;公益性生物资产,如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新建城市绿化或道路绿化项目中购置的苗木等,可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填入其他费用或其他资产。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标解释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d60959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5.png)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标解释1.固定资产投资额:是指企业为购买、修建或改造固定资产而支付的全部投资额。
这是衡量企业规模和投资水平的重要指标,较高的投资额通常意味着企业具备更强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益。
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是指固定资产投资额度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速度。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的快慢反映了企业对生产能力扩张或经济增长的需求程度。
较高的增长速度通常意味着企业具备更强的扩张意愿和能力。
3.固定资产投资占比:是指固定资产投资额度在企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
固定资产投资占比的高低反映了企业对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视程度。
较高的占比通常意味着企业更注重生产能力的提升和固定资产的增值。
4.固定资产增加值率:是指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的增值情况。
固定资产增加值率的高低反映了企业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益和增值能力。
较高的增加值率通常意味着企业能够更有效地运用固定资产进行生产,提高生产效益。
5.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是指固定资产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高低反映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回报情况。
较高的投资效益通常意味着企业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和经济增长。
6.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是指固定资产投资在不同行业、地区或用途上的分布情况。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益。
较合理的投资结构通常意味着企业能够更有效地配置资源,提高投资的效果。
7.固定资产投资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人口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度。
固定资产投资密度的高低反映了其中一地区或其中一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水平。
较高的投资密度通常意味着该地区或该行业具备较高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总而言之,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标是用来衡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度和效益的关键指标,对于衡量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利用这些指标来指导投资决策和资源配置,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益和经济增长水平。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4965982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3.png)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固定资产投资是指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投入于购置或建造固定资产的资金和劳动力等资源的活动。
固定资产投资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推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度为单位)各个行业、领域、地区和所有制经济组织投入于购置或建造固定资产的总金额。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重要指标,通常以亿元或万亿元为单位进行统计。
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指在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增长速度。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是衡量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变化的指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3.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指不同领域、行业和所有制经济组织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和分布情况。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反映了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发展状况和政策导向,对于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4.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指固定资产投资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是衡量固定资产投资效果和回报的重要指标,包括资本产出率、资本密集度、就业贡献等。
6.固定资产投资区域分布:指固定资产投资在各个地区的分布情况。
固定资产投资区域分布反映了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和不平衡状况,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统计指标的解释可以帮助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了解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推动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同时,对于投资者和企业来说,了解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统计指标也能够帮助他们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投资机会和决策投资策略。
固定资产周转率常用财务指标计算公式、分析和解释
![固定资产周转率常用财务指标计算公式、分析和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72b893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d.png)
固定资产周转率常用财务指标计算公式、分析和解释固定资产周转率常用财务指标计算公式、分析和解释一、偿债能力指标分析(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意义: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国际上通常认为,流动比率的下限为100%,流动比率等于200%时较为适当。
分析提示:低于正常值,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
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意义:速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
因为流动资产中,尚包括变现速度较慢且可能已贬值的存货,因此将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再与流动负债对比,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通常认为,速动比率等于100%时较为适当。
分析提示:低于1的速动比率通常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
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现,也不一定非常可靠。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意义: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多,越能保障企业按期偿还到期债务。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总提示:(1)增加变现能力的因素:可以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
(2)减弱变现能力的因素: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或有负债。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和已获利息倍数三项。
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意义:反映债权人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
该指标也被称为举债经营比率。
资产负债率越小,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分析提示:负债比率越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获取利润的能力也越强。
如果企业资金不足,依靠欠债维持,导致资产负债率特别高,偿债风险就应该特别注意了。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培训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a1438f37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8.png)
第二部分 统计范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情况(206-1表)
二、统计原则 3.“在地统计”原则 经营地与行政登记住所在同一区级行政区域的统计单位,归入该区级区域的统计范围。 经营地与行政登记住所不在同一区级行政区域的统计单位,原则上归入经营地所在的区级区域的统计范围。 有两处或两处以上经营地的统计单位,归入主要经营地所在的区级区域的统计范围。
第一部分 统计范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情况(206-1表)
具体包括: 2.经过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和备案或由企业或单位自行决策进行的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 为了防止职业病和人身事故,对现有建筑和技术装备采取的劳动保护措施; 对城市现有供热、供气、供排水和道路、桥梁等市政设施的改造; 现有企、事业单位由于城市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需要,而进行的迁建工程; 部分特殊行业使用专项费完成的改建和技术改造。
第三部分 入库材料
3.施工合同 合同类资料或项目的整体设计文件(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只需提供涉及项目名称、项目总概算、合同金额、合同工期、双方签章、签订日期等合同主要内容页复印件,所有资料需加盖业主单位公章。 可用施工许可证代替 设备购置类项目提供购置合同或财务明细账
第三部分 入库材料
4.材料的时效性 审批核准备案文件不要过期 非近期的施工合同,需要附上项目当前建设情况说明
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
入库材料
法人材料
项目材料
注意事项
一、法人材料 营业执照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已经实行三证合一的单位,只需提供三证合一证照复印件; 已经在“一套表”平台的单位(已报201-1表)免报法人材料。
第三部分 入库材料
二、项目材料 证明项目计划总投资:项目立项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此三类文件没有的项目,可提供整体设计文件或可行性研究报告)。 证明项目正式动工:法人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单纯购置类项目提供购置合同、付款凭证)。 项目现场照片。
固定资产投资_农户_主要指标
![固定资产投资_农户_主要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7411d179a417866fb84a8e4c.png)
增速(%) 24.0 30.2 11.2 29.3 21.3 8.7 25.8 16.7 25.0 2.8 25.5 27.2 21.5 21.6 25.1 17.2 15.2 20.6 24.4 22.1 22.5 18.3 21.2 14.1 5.2 31.5 7.6 28.8 10.9
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除按建设质分组和项目个数外,均含房地产开发投资。以下表同。
(一)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主要指标 指标 一、投资总额(亿元) 其中:住宅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 1.按构成分 建筑安装工程 设备、工具、器具投资 其他费用 2.按建设性质分 #新建 扩建 改建和技术改造 单纯购置 3.按产业分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二、全部建设规模(亿元) 建设总规模 自开始建设至本年底 累计完成投资 在建总规模 在建净规模 三、新增固定资产(亿元) 四、房屋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施工面积 其中:住宅 竣工面积 其中:住宅 五、投资资金来源小计(亿元) 国家预算内资金 国内贷款 债券 利用外资 自筹资金 其他资金
2011年 302396.06 51773.37 107882.44 193644.64 63580.02 45171.39 143604.94 42242.31 41696.42 7903.50 6819.19 132212.27 163364.60 935585.58 584909.44 725708.04 347240.54 184353.91 917063.72 465729.72 226020.01 102513.18 336895.10 14843.29 46034.83 1157.25 5061.99 220860.23 48937.51
主要经济指标解释
![主要经济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b2e384369eae009581bec22.png)
附件4、主要经济指标解释1、开发区占地面积:指报告期末经国土部门批准的可以由开发区使用的所有土地面积,包括已开发和待开发的土地面积,具体以“红线图”为准。
具体是报告期末开发区占地面积未超过国家公告规划界限的以国家公告规划面积为准;报告期末开发区占地面积已超出国家公告规划界限的,以经所在市、县政府批准明确由开发区负责开发建设的实际面积为准,开发区因规划调整而增加或减少了土地面积,应按重新规划的面积填报。
2、己建成土地面积:指开发区报告期内实际宪成“三通一平,,及以上的,可以进行房屋、建筑物的建设或出售的开发区面积。
3、总人口:是指开发区内每年1 2月3 1日24时的人口数。
按常住人口统计。
4、农业人口:是指开发区内常住人口中依靠从事农林牧渔业维持生活的全部人口。
5、企业个数:是指报告期末已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企业个数。
包括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
6、高新技术企业O.是指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并经省科学技术部门认定授牌的企业。
7、工业企业:主要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8、出口型企业:是指以生产出口产品为主的工业企业。
9、从业人员:是指报告期末在开发区企业、行政和事业单位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
包括在岗职工和其他从业人员,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在岗职工:是指报告期末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以及有工作岗位,但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不包括在单位承包临时性加工、运输等业务而不由本单位组织安排的人员以及实习的学生。
其他从业人员:是指未作在岗职工统计,但实际参加本单位生产或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
包括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师以及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兼职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从事第二职业的人员。
10、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是指企业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
包括大专毕业生、大学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研究生等。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标解释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61d08b6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8.png)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标解释固定资产投资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了生产经营的需要而进行的资本性支出,用于购置各种固定资产和不可移动资产的投资活动。
固定资产投资是企业的长期性资本投资,对企业的发展和经营具有重要的影响。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标是评估和衡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和效益的指标,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合理的投资决策和资产管理。
下面将主要固定资产投资指标进行解释。
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购置各种固定资产的总金额,包括购买固定资产、支付建造和安装费用等。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可以反映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是评估企业资本投资水平的重要指标。
2.投资结构:投资结构是指固定资产投资在各种固定资产中的分配比例。
例如,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包括土地、厂房、设备、车辆等各类固定资产的比重。
投资结构的合理性对于企业的经营和生产具有重要影响,不同行业和企业可能存在不同的投资结构。
3.固定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增长率是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速度,通常以年度为单位进行计算。
固定资产增长率反映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情况和速度,可以反映企业的发展潜力和投资活动的活跃程度。
4.资本回报率:资本回报率是指企业利润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之间的比率,可以衡量企业固定资产的利用效果和经营绩效。
较高的资本回报率表示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方面具有较高的效益和回报,较低的资本回报率可能意味着资本投资的利用效果不佳。
5.固定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销售收入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之间的比率,可以测量企业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
较高的固定资产周转率表示企业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较高,较低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则可能表示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较低。
6.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率是指由固定资产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投资成本之间的比率,可以评估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效果和收益水平。
较高的投资收益率表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较低的投资收益率可能意味着固定资产投资带来的经济效益较差。
5-1: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统计指标(2012—2016年)
![5-1: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统计指标(2012—2016年)](https://img.taocdn.com/s3/m/f38c48dddd88d0d233d46ab5.png)
2942551 9555
236902 99920 126065 87216
2012年2013年 Nhomakorabea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1283257 3799940 6311149 4498829 2533868 4139471
21283257 51428 2824
7723052 690075
1600 905084 347449 976219 339639 107086 7452590 227977
74352 1973933
18459 97470 82018 170978 41024
23755991 4210832 7126247 4992388 2834415 4592109
23755991 76224
8447259 659892
830910 246619 667852 599892
41000 8593645 715694
94378 2216543
98195 194268
73135 199575
910
26124462 4642840 7920429 5503818 3056240 5001135
26124462 161438
8990247 640707
1502399 466241 676549 295778 24740
5-1 :固 定 资 产 投 资 主 要 统 计 指 标(2012—2016年)
指标名称
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按各区分) 禅城 南海 顺德 高明 三水 二、完成投资额按行业分
农、林、牧、渔业 采矿业 制造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餐饮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国际组织
主要经济指标名词解释
![主要经济指标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6edac48227916888486d783.png)
主要经济指标解释1、地区生产总值:是指本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地区生产总值等于各产业增加值之和。
其计算方法有三种:(1)生产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之和等于地区生产总值(2)收入法:增加值=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之和等于地区生产总值(3)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支出2、财政总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
财政收入所包括的容几经变化,目前主要包括;(1)各项税收: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城市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关税、农牧业税和耕地占用税、契税、教育费附加、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屠宰税等。
(2)专项收入:包括征收排污费收入、征收城市水资源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等。
(3)其他收入:包括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基本建设收入、捐赠收入等。
(4)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这项为负收入,冲减财政收入。
3、公共财政收入:公共财政收入就是一般预算收入。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是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
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包括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以及社会保障预算。
为了避免与预算体系中其他预算收入混淆,从2012年起各级政府一般预算收入改称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口径上与2011年以前的“一般预算收入”相同。
4、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在统计学中,一般以年主营业务收入作为企业规模的标准,达到一定规模要求的企业就称为规模以上企业。
目前在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2011年3月8日,国家统计局据悉,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调查从今年1月起,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额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标解释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34292e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9.png)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标解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要紧手段。
通过建筑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国民经济不断采纳先进技术装备,建立新兴部门,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增强经济实力,为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制造物质条件。
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筑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国有经济单位投资、城乡集体经济单位投资、其他各种经济类型的单位投资和城乡居民个人投资。
按照我国现行打算治理体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为差不多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分;城乡集体经济单位投资包括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和农村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其他各种经济类型单位投资包括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外资、与大陆合资经营、与大陆合作经营、港澳台独资及其他经济的单位投资。
城乡居民个人投资包括都市、县城、镇、工矿区所辖范围内的个人建房和农村个人建房及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资。
差不多建设投资差不多建设是企业、事业、行政单位以扩大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为要紧目的的新建、扩建工程及有关工作。
包括〔1〕列入中央和各级地点本年差不多建设打算的建设项目,以及虽未列入本年差不多建设打算,但使用往常年度基建打算内结转投资〔包括利用基建设备材料〕在本年连续施工的建设项目;〔2〕本年差不多建设打算内投资与更新改造打算内投资结合安排的新建项目和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达到大中型项目标准的扩建项目,以及为改变生产力布局而进行的全厂性迁建项目;〔3〕国有单位既未列入基建打算,也未列入更新改造打算的总投资在5万元以上的新建、扩建、复原项目和为改变生产力布局而进行的全厂性迁建项目,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增建业务用房和行政单位增建生活福利设施的项目。
更新改造投资更新改造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对原有设施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和技术改造,以及相应配套的工程和有关工作〔不包括大修理和爱护工程〕。
统计主要指标解释
![统计主要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4b256c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79.png)
统计主要指标解释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统计主要指标解释(一)生产总值(GDP)1、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增长率。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包括货物和服务)的最终成果。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英文缩写。
通俗地讲,GDP就是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活动而新创造出来的价值,“增加”是相对于初期的“投入”而言,不是字面意义上的“较上年增加”的部分。
对一个国家称为“国内生产总值”,对省、市、县统称为地区生产总值,具体称为xx省、xx市、xx县生产总值。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综合指标,是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最重要的总量指标,为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具有国际可比性。
目前为止,GDP仍然是世界各国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其重要作用还无其他指标可替代。
GDP是宏观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是政府和社会各界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大的综合指标。
比如,联合国决定一国的会费时,要根据其“连续6年的GDP和人均GDP”;世界银行决定一国所能享受的硬贷款、软贷款等优惠待遇时,也是根据“人均GDP”。
最近20多年,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如翻两番,全面小康等都与GDP挂钩,国家战略目标的确定,以及相应采取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都和对GDP及其增长速度的判断有关。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社会最终成果的实物量规模的变动情况。
由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规模是以价值量来衡量,不同时期价值量规模的变动既包含了数量变动,又包含了价格变动的因素,不同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对比,首先要消除各种不可比因素,使之成为与基期相适应的价格计算的生产总值。
计算公式: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报告期不变价生产总值/基期不变价生产总值-1)*100%2、人均GDP。
世界银行常用人均GDP对各国进行排序,他剔除了人口因素,通常用来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水平和居民富裕程度(GDP反映整体实力)。
固定资产投资构成表填报说明
![固定资产投资构成表填报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1f0dc41b852458fb760b562b.png)
《固定资产投资构成》表填报说明一、调查范围《固定资产投资构成》调查范围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报范围中,计划总投资1亿元及1亿元以上项目(包括跨地区项目)全部调查,1亿元以下项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国民经济行业大类每个大类随机抽取2个项目进行调查。
二、调查内容《固定资产投资构成》调查内容为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价值构成。
三、主要指标解释(一)表头指标。
包括单位名称、登记注册类型、行业类别和基层表编码四项。
1.单位名称:新建项目填报建设项目的全称。
在原有企业、事业单位基础上进行的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等项目填报本企业、事业单位的全称,不要填简称,也不要随意更改。
2.登记注册类型:按照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国统字[2011]86号)和国家统计局《关于“个体经营”登记注册类型分类及代码的通知》(国统办字[1999]2号)填报。
3.行业类别:单纯购置单位根据购置单位的性质填报行业类别。
除单纯购置外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根据项目建成投产后的主要产品种类或主要用途及社会经济活动种类来划分,不能根据项目单位本身的行业类别来划分。
如果项目投产后有几种产品,应根据主要产品来确定行业类别。
一般情况下,一个建设项目只能属于一种国民经济行业。
在现有企、事业单位中,为适应市场经济变化而全厂性转产,改变原有主要产品种类或主要经济活动性质(如军工转民用)的,则可根据转产后的主产品种类或主要经济活动性质来划分国民经济行业种类。
国民经济行业类别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及代码》(GB/T4754-2011)分类标准填写。
调查单位在填报代码时,要按最后一级分类小类填写。
4.基层表编码:基层表编码共十七位,其代表的意义同H101-1表《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基层标准表》,即前12位为报送单位编码,13、14位为开工年份,15-17为项目顺序码。
(二)主栏指标。
包括“总计”、“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工器具购置”、“其他费用”五项。
主要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
![主要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7beca17858fafab068dc020d.png)
主要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非金融资产:非金融资产是指除投资性融资工具(如股票、债券)和货币(包括银行存款)以外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非金融资产投资:指调查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建造、购置非金融资产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财务费用支出。
非金融资产投资包含固定资产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财务支出法固定资产投资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建造、购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财务费用支出。
(一)法人单位调查表式中主要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在建工程:指调查单位在基建、更新改造等方面发生的支出。
该指标由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在安装设备投资、待摊费用三部分构成。
“在建工程”为会计一级科目,该指标可根据会计“在建工程”科目填报年初余额、本年借方发生额、本年贷方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期末余额=年初余额+本年借方发生额-本年贷方发生额各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居委会、村委会以及其他组织机构,其固定资产投资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基建账簿中基本建设资金支出情况(用于体现经发改委、财政部立项的项目投资进展情况),另一部分为行政事业账簿中调查单位行政事业类投资的支出。
根据这两个部分的会计特点,规定:这类调查单位“在建工程”数据来源于基建账簿中的“在建工程”科目;如果调查单位的一些项目支出体现在行政事业类报表中(没有建立基建账),这部分支出可以计入“在建工程”中。
建筑安装工程:包括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
其中:建筑工程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所发生的费用支出。
这部分工程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装工程指各种设备、装置在安装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支出。
多数企业在“在建工程”下设置了“建筑安装工程”二级科目,该指标可根据“建筑安装工程”科目中相关明细科目填报。
如果企业会计核算中未设置“建筑安装工程”二级科目,可根据定义通过“在建工程”相关会计分录分析计算填列。
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主要指标解释
![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主要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03e67e4ad02de80d5d8402d.png)
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主要指标解释目录一、报表封面二、资金平衡表(财建01表)三、投资项目表(财建02表)四、资产基本情况表(财建03表)五、项目统计分析表(财建04表)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包括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固定资产购置、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
一、报表封面1.当单位名称:指单位全称。
2.单位负责人:指单位总负责人。
3.财务负责人:指单位主管财务会计工作负责人。
4.填表人:指具体负责编制本报表的人员。
5.电话号码:指单位财务机构所在地电话号码。
6.单位地址:指单位实际办公地址。
7.报送日期:指报表报出的实际日期。
8.单位统一代码:各单位应按各级技术监督部门颁布核发的9位代码填列;单位如未能领取统一代码,则根据《自编企业、单位临时代码规则》(国资统发〔1995〕116号)编制填列。
9.隶属关系:本码由“行政隶属关系代码”和“部门标识代码”两部分组成,作为中央项目和地方项目划分的依据。
非国有单位按属地原则选择隶属关系。
具体填报方法如下:(1)中央单位:前六个空格为零,后三个空格根据国家标准《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名称代码》(GB4657-2009)填报。
(2)地方单位:前六个空格根据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7)编制。
具体编制方法:省级单位以行政区划代码的前两位数字后加4个零表示;地市级单位以行政区划代码前4位数字后加2个零表示;县级(及市辖区)单位以行政区划代码本身6位数表示。
后三个空格比照国家标准《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名称代码》(GB4657-2009)填报。
10.单位性质:分为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含比照事业单位管理的社会团体)、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含工业、商业、外贸、金融等)和非国有单位。
11.所在地区:指单位实际所在地,根据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7)及调整情况按实际填列。
财务及固定资产投资指标解释范文
![财务及固定资产投资指标解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e1d7505dd36a32d737581c2.png)
财务及固定资产投资指标解释财务指标解释:流动资产合计(001):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帐款、坏帐准备、应收帐款净额、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待转其他业务支出、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其他流动资产等项。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资产合计”项填列。
货币资金(002):货币资金反映企业的各种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填列。
现金(003):指企业的库存现金。
根据“现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银行存款(004):指企业存入银行的各项存款。
根据“银行存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应收帐款(净额)(006):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等而向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减去已计提的坏帐准备金后的净额。
填列该指标具体方法:1.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并且在“资产负债表”中分列“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两项指标时,则可用“应收帐款”代替,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项填列。
2.如果企业在会计报表中分列“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这就要求统计人员根据“应收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填列。
3.部分企业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同时在“应收账款”账户中核算,应扣除预收账款,根据会计的“应收账款”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填列。
存货(007):指企业在期末在库、在途和在加工的各种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不包括企业受托代销的商品和特准储备物资。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填列。
产成品(008):指企业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合乎标准规格和技术条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者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
可根据“产成品”科目期末余额数填列。
短期投资(014):指企业购入的各种能随时变现、并准备随时变现的、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含一年)的股票、债劵和基金,以及不超过一年(含一年)的其他投资,减去已提跌价准备后的净额。
主要经济指标名词解释
![主要经济指标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0c4d03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6.png)
主要(zhǔyào)经济指标解释1、地区(dìqū)生产总值:是指本地区所有常住(chánɡ zhù)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地区生产总值等于各产业增加值之和。
其计算方法有三种(sān zhǒnɡ):(1)生产(shēngchǎn)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之和等于地区生产总值(2)收入法:增加值=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之和等于地区生产总值(3)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支出2、财政总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
财政收入所包括的内容几经变化,目前主要包括;(1)各项税收: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城市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关税、农牧业税和耕地占用税、契税、教育费附加、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屠宰税等。
(2)专项收入:包括征收排污费收入、征收城市(chéngshì)水资源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等。
(3)其他收入:包括(bāokuò)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基本建设收入、捐赠收入等。
(4)国有企业(ɡuó yǒu qǐ yè)计划亏损补贴(bǔtiē):这项为负收入,冲减财政收入。
3、公共(gōnggòng)财政收入:公共财政收入就是一般预算收入。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是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
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包括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以及社会保障预算。
为了避免与预算体系中其他预算收入混淆,从2012年起各级政府一般预算收入改称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口径上与2011年以前的“一般预算收入”相同。
{财务资产管理}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标解释
![{财务资产管理}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7f0dda6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4.png)
{财务资产管理}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标解释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标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和发展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
固定资产,又称为实物资本,包括建筑物、设备、机械、土地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投入的资产,用于生产和提供商品和服务。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用于购置和建设固定资产的资金支出。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标有以下几个:1. 固定资产投资额(Fixed Asset Investment):固定资产投资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用于购置和建设固定资产的总资金支出。
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活动规模大小的直观体现。
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长通常与经济增长、就业增加等密切相关。
2. 增长速度(Growth Rate):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是指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年度增长百分比。
增长速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动态变化指标,可以反映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趋势。
3. 结构调整(Structural Adjustment):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是指固定资产投资在各个领域、行业和地区的分布情况。
结构调整是指通过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的分布,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和推动产业升级的目标。
常用的结构调整指标包括投资在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比例。
4. 效益水平(Efficiency Level):固定资产投资的效益水平是指固定资产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衡量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指标有很多,如固定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利用率、固定资产投资收益率等。
效益水平高低可以反映出固定资产投资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使用效果。
5. 地区差异(Regional Differences):固定资产投资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是指不同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活动规模、速度、结构等方面的差异。
地区差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分布不均衡的表现,可以影响经济发展的平衡和协调。
以上是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标的解释。
固定资产投资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标解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
通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国民经济不断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建立新兴部门,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增强经济实力,为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创造物质条件。
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国有经济单位投资、城乡集体经济单位投资、其他各种经济类型的单位投资和城乡居民个人投资。
按照我国现行计划管理体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分;城乡集体经济单位投资包括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和农村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其他各种经济类型单位投资包括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外资、与大陆合资经营、与大陆合作经营、港澳台独资及其他经济的单位投资。
城乡居民个人投资包括城市、县城、镇、工矿区所辖范围内的个人建房和农村个人建房及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资。
基本建设投资基本建设是企业、事业、行政单位以扩大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新建、扩建工程及有关工作。
包括(1)列入中央和各级地方本年基本建设计划的建设项目,以及虽未列入本年基本建设计划,但使用以前年度基建计划内结转投资(包括利用基建设备材料)在本年继续施工的建设项目;(2)本年基本建设计划内投资与更新改造计划内投资结合安排的新建项目和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达到大中型项目标准的扩建项目,以及为改变生产力布局而进行的全厂性迁建项目;(3)国有单位既未列入基建计划,也未列入更新改造计划的总投资在5万元以上的新建、扩建、恢复项目和为改变生产力布局而进行的全厂性迁建项目,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增建业务用房和行政单位增建生活福利设施的项目。
更新改造投资更新改造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对原有设施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和技术改造,以及相应配套的工程和有关工作(不包括大修理和维护工程)。
包括:(1)列入中央和各级地方本年更新改造计划的项目和虽未列入本年更新改造计划,但使用上年更新改造计划内结转的投资在本年继续施工的项目;(2)本年更新改造计划内投资与基本建设计划内投资结合安排的对企、事业单位原有设施进行技术改造或更新的项目,和增建主要生产车间、分厂等其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未达到大中型项目标准的项目,以及由于城市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需要而进行的迁建工作;(3)国有企、事业单位既未列入基建计划也未列入更新改造计划,总投资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改建或更新改造性质的项目,以及由于城市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需要而进行的迁建工程房地产开发投资包括各种经济类型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商品房建设公司及其他房地产开发单位统一开发的包括统代建、拆迁还建的住宅、厂房、仓库、饭店、宾馆、度假村、写字楼、办公楼等房屋建筑物和配套的服务设施、土地开发工程,如道路、给水、排水、供电、供热、通讯、平整场地等基础设施工程的投资。
包括非房地产企业实际从事房地产开发或经营活动,不包括单纯的土地交易活动。
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未列入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
包括:(1)国有单位按规定不纳入基本建设计划和更新改造计划管理,总投资在5万元以上的以下工程:①用油田维护费和石油开发基金进行的油田维护和开发工程;②煤炭、铁矿、森工等采掘采伐业用维简费进行的开拓延伸工程;③交通部门用公路养路费对原有公路、桥梁进行改建的工程;④商业部门用简易建筑费建造的仓库工程。
(2)集体经济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城镇集体经济单位和农村集体经济单位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计划总投资在五万元以上的项目。
农村集体经济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为农村抽样调查总队根据抽样调查资料推算。
(3)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及其经济类型的企、事业单位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其计划总投资在5万元以上的、未列入基本建设计划和更新改造计划的项目。
(4)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和农村个人投资。
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包括市、县城、镇、工矿区所辖范围内的全部私人建房,不论其房主是否系本地的常住户口均应包括:农村个人投资包括农村个人建房及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资。
农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为农村抽样调查总队根据抽样调查资料推算。
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根据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不同,分为上年末结余资金、本年资金来源小计和各项应付款。
其中本年资金来源小计又分为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股票、债券、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来源七种:(1)国家预算内资金指国家预算、地方财政、主要部门和国家专业投资公司拨给或委托银行贷给建设单位的基本建设拨款和中央基本建设基金,拨给企业单位的更新改造拨款,以及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拨款中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
(2)国内贷款指报告期企、事业单位向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各种国内借款。
国内贷款包括:银行利用自有资金及吸收的存款发放的贷款、上级主管部门拨入的国内贷款、国家专项贷款(包括煤代油贷款、劳改煤矿专项贷款等),地方财政专项资金安排的贷款、国内储备贷款、周转贷款等。
(3)股票是股份制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筹集到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
(4)债券是企业(公司)或金融机构通过发行各种债券筹集到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包括由银行代理国家专业投资公司发行的重点企业债券和重点建设债券。
(5)利用外资指报告期收到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国外资金,包括统借统还、自借自还的国外贷款,中外合资项目中的外资,以及无偿捐赠等。
其中,国家统借统还的外资,是指由我国政府出面同外国政府、团体或金融组织签订贷款协议、并负责偿还本息的国外贷款。
(6)自筹资金指建设单位报告期收到的,用于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上级主管部门、地方和本单位自筹资金。
(7)其他资金来源指报告期收到的除以上各种拨款、借款、自筹资金之外,其他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
固定资产投资按国民经济行业分建设项目归哪个行业,按其建成投产后的主要产品或主要用途及社会经济活动性质来确定。
基本建设按建设项目划分国民经济行业,更新改造、国有经济单位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及城镇集体投资根据整个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行业来划分。
一般情况下,一个建设项目或一个企业、事业单位只能属于一种国民经济行业。
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国民经济各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联合企业(总厂)所属分厂属于不同行业的,原则上按分厂划分行业。
固定资产投资按建设性质分建设项目的性质一般分为新建、扩建、改建、迁建、恢复。
基本建设按建设项目划分建设设性质,更新改造、国民经济单位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及城镇集体投资按整个企业、事业单位的建设情况确定建设性质。
目前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是根据我国现行的计划管理体制区分的,所以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都可以分别按新建、扩建等划分。
(1)新建一般是指从无到有、“平地起家”新开始建设单位。
有的单位原有的基础很小,经过建设后其新增加的固定资产价值超过原有固定资产价值(原值)三倍以上的也算新建。
(2)扩建一般是指为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能力,在厂内或其他地点增建主要生产车间(或主要工程)、独立的生产线或总厂之下的分厂的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在原单位增建业务用房(如学校增建教学用房、医院增建门诊部或病床用房、行政机关增建办公楼等)也作为扩建。
(3)改建一般是指现有企业、事业单位为了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促进产品升级换代、降低消耗和成本,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三废治理、劳保安全等,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对现有设施、工艺条件进行技术改造或更新(包括相应配套的辅助性生产、生活福利设施)。
有的企业为充分发挥现有生产能力,进行填平补齐而增建不增加本单位主要产品生产能力的车间等,也属于改建。
固定资产投资按用途分固定资产投资按工程的经济用途分为用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住宅四部分的建设,是研究不同用途的固定资产投资之间比例关系的重要指标。
基本建设投产、国有经济单位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及城镇集体投资的用途按单项工程确定,现有企业、事业单位更新改造投资的用途按更新改造项目确定。
固定资产投资按构成分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按其工作内容和实现方式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具、器具购置,其他费用三个部分。
(1)建筑安装工程(建筑工作量)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和各种设备、装置的安装工程。
包括各种房屋建造工程,各种用途设备基础和各种工业窑炉的砌筑工程;为施工而进行的各种准备工作和临时工程以及完工后的清理工作等;铁路、道路的铺设,矿井的开凿及石油管道的架设等;水利工程;防空地下建筑等特殊工程;以及各种机械设备的安装工程;为测定安装工程质量,对设备进行的试行工作。
在安装工程中,不包括被安装设备本身的价值。
(2)设备、工具、器具购置指购置或自制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工具、器具的价值,固定资产的标准按财务部门规定。
新建单位、扩建单位的新建车间按照设计和计划要求购置或自制的全部设备、工具、器具,不论是否达到固定资产标准均计入“设备、工具、器具购置”中。
(3)其他费用指除建筑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具、器具购置以外的投资完成额。
它包括两种性质的费用,一种是属于增加固定资产的费用,主要有:建设单位管理费,土地、青苗等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勘察设计费,研究实验费、农林单位牲畜购置费、各种经济林木的营造费、办公和生活家具、器具购置费、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项目的其他费用、联合试运转费等;一种是属于不增加固定资产的费用,主要有:施工机械转移费、生产职工培训费、农业开荒费用及报废工程损失费等。
基本建设项目按大中小型划分基本建设划分大中小型项目原则上应按照上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初步设计所确定的总规模或总投资划分,没有正式批准设计任务书或初步设计的,按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年度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中所列的总规模或总投资划分。
上述两条均不具备的,按本年计划施工工程的建设总规模或总投资划分。
生产单一产品的工业项目,按产品的设计能力划分;生产多种产品的工业项目,按其主要产品的设计能力划分。
品种繁多,难以按生产能力划分的,按全部计划投资额划分。
划分标准以国家颁发的《大中小型建设项目划分标准》依据。
国家曾在1958年、1962年、1977年和1979年先后五次修订《大中小型建设项目划分标准》,因此各历史时期的大中型项目数不完全可比。
施工项目指报告期内曾进行建筑或安装工程施工活动的建设项目。
包括报告期内新开工项目、报告期以前开工跨入报告期继续施工的项目以及报告期施过工并在报告期内全部建设投产或停缓建的项目。
全部建成投产项目工业项目是指设计文件规定形成生产能力的主体工程及其相应配套的辅助设施全部建成,经负荷试运转,证明具备生产设计规定合格产品的条件,并经过验收鉴定合格或达到竣工验收标准,与生产性工程配套的生产福利设施可以满足近期正常生产的需要,正式移交生产的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