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躁症

合集下载

狂躁症的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患者的症状和治疗响应

狂躁症的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患者的症状和治疗响应

狂躁症的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患者的症状和治疗响应狂躁症的性别差异: 男性和女性患者的症状和治疗响应狂躁症是一种精神障碍,其特征为情绪波动剧烈,表现出异常的兴奋和易激惹。

然而,研究发现狂躁症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之间存在着性别差异。

本文将就男性和女性狂躁症患者的症状表现以及对治疗的响应进行探讨。

1. 症状表现男性狂躁症患者的症状表现通常比女性更为明显和严重。

他们往往表现出极度的兴奋和冲动,以及易激惹和易煽动暴力行为的倾向。

他们可能会表现出高度亢奋和冲动,过度活跃、失眠、直言不讳等。

此外,男性患者也更常表现出妄想和幻觉等症状。

相比之下,女性狂躁症患者的症状可能更为内化,不太容易被察觉。

她们可能会表现出情绪低落、易怒、焦虑和自责等内心痛苦,而不是过度亢奋和冲动。

同时,女性患者在经期前后可能会症状加重,这与激素的波动有关。

2. 治疗响应尽管男性和女性狂躁症患者的症状表现有所不同,但根据研究,两者对治疗的响应没有明显差异。

药物治疗是控制狂躁症状的主要方式。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物和锂盐。

这些药物能够平衡神经递质的水平,减轻症状。

研究发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都能够获得类似的改善效果。

此外,心理治疗也是狂躁症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

认知行为疗法、社交节律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管理情绪、减轻症状。

尽管男性和女性患者的症状表现有所不同,但这些治疗方法都可以适用于两性患者,达到类似的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狂躁症患者的治疗需要个体化。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个人情况和治疗反应来确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同时,与患者的家人和亲友进行治疗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的支持和理解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

总结起来,狂躁症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之间存在着症状表现的性别差异。

男性患者常表现出明显的兴奋和冲动,而女性患者可能更倾向于内化症状。

然而,两性患者对治疗的响应没有明显差异。

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心理治疗,两性患者皆能获得类似的效果。

狂躁症与其他精神疾病的鉴别诊断

狂躁症与其他精神疾病的鉴别诊断

狂躁症与其他精神疾病的鉴别诊断精神疾病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常见,其中包括许多互有相似症状的疾病。

鉴别不同精神疾病的确切诊断对于治疗和管理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狂躁症与其他精神疾病之间的鉴别诊断方法。

一、症状表现狂躁症是一种情绪波动明显的精神疾病,患者通常出现情绪极度高涨、活动增多、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加快和言语增多等表现。

然而,这些症状也可能出现在其他精神疾病中,如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

二、持续时间狂躁症的典型特征之一是症状的持续时间。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诊断为狂躁症的患者至少需要持续七天的症状表现。

而在其他精神疾病中,这些症状并不一定连续出现或达到一周以上。

三、抑郁症状狂躁症患者在病程中可能会出现抑郁症状。

然而,这种抑郁感与临床诊断中的抑郁症状有所不同,且在狂躁症的发作期之后出现。

与此相比,抑郁症患者的低落情绪和消极思维主导了疾病的全部表现。

四、社交能力狂躁症患者在情绪高涨时可能变得异常活跃,甚至冲动。

他们通常有极高的社交能力,可以与他人建立深入联系。

与之相反,其他精神疾病的患者可能更倾向于孤独,并在社交场合逃避或感到不适。

五、幻觉与妄想幻觉和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典型表现,但在狂躁症中并不常见。

狂躁症患者更可能呈现出高涨的情绪和活动增多等症状,而没有幻觉或妄想的存在。

六、药物治疗反应药物疗法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狂躁症与其他精神疾病对药物的反应会有所不同。

例如,抗精神病药物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具有明显的效果,而对狂躁症患者可能不甚明显。

因此,药物治疗反应也是鉴别诊断的重要因素之一。

七、家族史精神疾病在某种程度上与遗传因素有关。

因此,病史的家族调查对于鉴别精神疾病非常有帮助。

狂躁症和其他精神疾病家族史的存在或缺失可以提供一定的线索。

八、关于其他疾病的排除鉴别诊断的过程中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状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躁郁型双相障碍等。

狂躁症的几种症状表现

狂躁症的几种症状表现

狂躁症的几种症状表现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很快。

因此在我们不能及时的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的时候就会导致一些心理疾病的发生。

那么常见的躁狂症的症状有哪些呢?下面带大家一起了解下躁狂症的相关症状。

1、活动增多,表现出精力旺盛且忍耐不住,整日忙碌不停,做事却有始无终。

喜观热闹,交际多。

行为轻浮和靠近异性。

有时举止粗野,不计后果,食欲、性欲增强。

睡眠减少,但精力充沛,毫无倦意。

2、感觉特别的轻松愉快,自我感觉良好,自己感到无比幸福和快乐。

其愉快心境颇为生动鲜明,与内心体验协调,有一定的感染力,往往能引起周围人的共鸣。

3、自觉变得聪明,大脑反应敏捷,思维内容丰富,有时感到语言跟不上思维的速度。

表现为引经据典,高谈阔论,滔滔不绝,给人一种肤浅和表面化感觉。

4、患者会出现面色红润,双目有神,且心率加快,瞳孔轻度扩大和便秘等交感神经功能兴奋症状。

发作极为严重时,呈重度兴奋状态,表现为活动紊乱而毫无目的或指向性。

狂躁症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与干预

狂躁症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与干预

狂躁症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与干预狂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主要特征为情绪极度激动和异常活跃。

而身体健康则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

狂躁症与身体健康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如果存在,应该采取怎样的干预措施?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1. 狂躁症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狂躁症患者常常表现出过度的兴奋和不可控制的情绪波动,这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一定影响。

首先,长期的情绪波动会导致神经系统的紊乱,从而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

研究表明,狂躁症患者往往容易出现失眠等睡眠问题,长期下去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如免疫力下降、心血管疾病等。

其次,狂躁症患者常常精力过剩,持续高度活跃。

这使得他们身体疲倦,容易出现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不适症状。

患者的饮食习惯也可能因为情绪波动而出现不规律,导致体重波动和营养不良的问题。

2. 干预措施幸运的是,针对狂躁症患者的身体健康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帮助他们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首先,重视心理治疗。

对于狂躁症患者而言,稳定情绪和控制内心的波动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心理治疗,患者可以学习到一些控制情绪的技巧和方式,从而减少对身体健康的负面影响。

其次,合理安排生活规律。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针对狂躁症患者的情况,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稳定的作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并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

此外,适度运动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一环。

研究表明,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缓解心理压力,促进身体健康。

因此,我们可以鼓励狂躁症患者积极参与适合他们的运动项目,如瑜伽、太极等,提高身体素质同时缓解情绪不稳定的问题。

3. 狂躁症干预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干预狂躁症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社会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

及早发现并治疗狂躁症可以有效减少其对身体健康的负面影响,并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狂躁症的干预也需要多方合作,包括患者家属的理解与支持,医生的专业指导以及社会的关怀。

通过以患者为中心的团队合作,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身心康健。

狂躁症患者的自我调节方法与技巧

狂躁症患者的自我调节方法与技巧

狂躁症患者的自我调节方法与技巧狂躁症,又称双相障碍、躁狂抑郁症,是一种影响情绪和行为的精神疾病。

患者常常经历情绪波动剧烈,交替出现躁狂和抑郁两种极端状态。

这些变化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困扰,但通过一些自我调节方法和技巧,狂躁症患者可以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1. 情绪记录与管理狂躁症患者可以尝试记录自己的情绪波动情况,如使用日记或手机应用程序进行记录。

这样做有助于患者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变化,并找到相应应对策略。

同时,学会管理情绪也非常重要,例如通过冥想、放松训练等方法来调节情绪,缓解症状。

2. 建立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稳定情绪,提高症状控制能力。

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另外,规律的饮食、定时的锻炼也能有助于稳定情绪,增强身体健康。

3. 寻求社会支持与心理辅导狂躁症患者常常面临来自社会的误解和歧视,因此与理解和关心自己的人交流非常重要。

寻求家人、朋友、亲人的支持是缓解症状的重要一环。

此外,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也是必要的,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自己的情绪问题,学习更有效的应对策略。

4. 避免精神刺激狂躁症患者应尽量避免过度兴奋的环境和刺激物。

例如,减少咖啡因、酒精和吸烟物质的摄入;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和社交媒体,以免人际关系的冲突和碰撞;寻找宁静的环境,在自然中散步或进行休闲活动,有助于平衡情绪。

5. 学会应对压力和情绪触发因素狂躁症患者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压力源和情绪触发因素,并学会应对它们。

例如,寻找一些适合自己的放松技巧和应对策略,如深呼吸、进行艺术创作、听音乐等等。

及时采取缓解措施,有助于避免情绪的剧烈波动。

6. 接受药物治疗对于狂躁症患者,药物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

但是,使用药物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遵循医嘱用药。

与此同时,患者需要及时向医生反馈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以便医生可以做出相应的调整。

总结起来,狂躁症患者的自我调节方法与技巧包括情绪记录与管理、建立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寻求社会支持与心理辅导、避免精神刺激、学会应对压力和情绪触发因素以及接受药物治疗。

狂躁症还是躁狂症有什么区别

狂躁症还是躁狂症有什么区别

狂躁症还是躁狂症有什么区别狂躁症和躁狂症,几乎是一个类型,所以不管是得了狂躁症,还是躁狂症,对于患者来说,都会构成严重的身体伤害,以及对生活的影响,所以当出现了狂躁症以后,患者一定要引起重视,尽快的通过治疗,才能让自己尽快康复,下面就介绍了狂躁症还是躁狂症有什么区别?你可以了解一下。

1.心境高涨:病人表现轻松、愉快、兴高采烈,洋洋自得,喜形于色的神态,好像人间从无烦恼事。

心境高涨往往生动、鲜明、与内心体验和周围环境相协调,具有感染力。

病人常自称是“乐天派”、“高兴极了”、“生活充满阳光,绚丽多采”。

情绪反应可能不稳定、易激惹,可因细小琐事或意见遭驳斥,要求未满足而暴跳如雷,可出现破坏或攻击行为,有些病人躁狂期也可出现短暂心情不佳。

2.思维奔逸:联想过程明显加快,概念接踵而至,说话声大量多,滔滔不绝。

因注意力分散,话题常随境转移,可出现观念飘忽,音联意联现象。

病人常有“脑子开了窍”、“变聪明了”、“舌头跟思想赛跑”的体验。

3.自我评价过高:在心境高涨背景上,自我感觉良好。

感到身体从未如此健康,精力从未如此充沛。

才思敏捷,一目十行。

往往过高评价自己的才智、地位、自命不凡,可出现夸大观念。

4.精神运动性兴奋、躁狂病人兴趣广,喜热闹、交往多,主动与人亲近,与不相识的人也一见如故。

与人逗乐,爱管闲事,打抱不平。

凡事缺乏深思熟虑,兴之所致狂购乱买,每月工资几天一扫而光,病人虽终日多说,多动,甚至声嘶力竭,却毫无倦意,精力显得异常旺盛。

5.食欲、性欲一般是增强的,睡眠需求减少。

狂躁症和躁狂症几乎没有区别,所以当得了这些疾病以后,对于患者来说,要尽早的进行治疗,才能让自己保持健康,所以对于患者来说,如果出现了典型的狂躁症,最好是到医院全面的进行检查,通过检查,改善自己生活方式,少生气,多休息,再加上药物的控制治疗,都能尽快摆脱狂躁症。

儿童得狂躁症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儿童得狂躁症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儿童得狂躁症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一般人认为狂躁症多是成年人所患的疾病,其实不然,现当今社会愈来愈多的儿童也开始患上了此症,估计未成年患者人数达一百多万,因为狂躁症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习能力,而且长大以后更倾向染上酗酒和吸毒等不良嗜好,情况令人难以不关注。

下面是郑州解放军一五三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对儿童得狂躁症的危害到底有多大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为您带去帮助。

1、狂躁症表现为情绪高涨:表现为强烈而持久的喜悦和兴奋,感到周围一切都充满生机,认为世上再也没有烦恼的事情了,自我感觉良好,这种愉快的心情是发自内心的,常为琐事激怒,甚至伤人毁物,但片刻后又化怒为笑,赔礼道歉,仍然欣喜若狂。

2、狂躁症表现为思维联想显着加快:患者思维联想非常迅速,涉及范围广,典型者可出现“音联意联”.不少患者因思维联想速度实在太快,而自觉舌头跟不上思维,认为自己变聪明了。

3、狂躁症表现为言语和活动增多:患者常常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转换话题特别快,对各种活动都感兴趣,日常活动比平时明显增多,表现为精神运动性兴奋,意见多,要求高,常过低估计客观困难,不加顾虑的实施一些不切实际的计划,结果是一事无成,有的病人平时很节省,但病后变得特别慷慨,花钱大方,用钱无计划,贵重的物品及刚买的物品随便就送了别人,时有轻率、鲁蛮行使。

4、儿童躁狂症还往往表现为睡懒觉、不起床、不梳洗、不上学,自己也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所以有时候觉得学习和生活都特别无聊,有有时候情绪高涨又回很想学习,总是反反复复。

一般来说儿童的躁狂症是由生活和学习压力太大造成的;一日内,情绪可以数度起落:中午还乖巧顺服,到下午就会野起来,不时大笑喧哗,令人无所适从。

专家表示,患上躁狂症的儿童会出现能力减退,包括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以及策划能力,随年龄增长,病情愈难以控制,这批儿童的策划和组织能力较为薄弱,学习上容易遇上挫折,而且儿童躁狂症病人长大后,酗酒和吸毒的比例较一般人高出两倍,自杀比率也高达两成。

狂躁症还是躁狂症有什么区别

狂躁症还是躁狂症有什么区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狂躁症还是躁狂症有什么区别
导语:狂躁症和躁狂症,几乎是一个类型,所以不管是得了狂躁症,还是躁狂症,对于患者来说,都会构成严重的身体伤害,以及对生活的影响,所以当出
狂躁症和躁狂症,几乎是一个类型,所以不管是得了狂躁症,还是躁狂症,对于患者来说,都会构成严重的身体伤害,以及对生活的影响,所以当出现了狂躁症以后,患者一定要引起重视,尽快的通过治疗,才能让自己尽快康复,下面就介绍了狂躁症还是躁狂症有什么区别?你可以了解一下。

1.心境高涨:
病人表现轻松、愉快、兴高采烈,洋洋自得,喜形于色的神态,好像人间从无烦恼事。

心境高涨往往生动、鲜明、与内心体验和周围环境相协调,具有感染力。

病人常自称是“乐天派”、“高兴极了”、“生活充满阳光,绚丽多采”。

情绪反应可能不稳定、易激惹,可因细小琐事或意见遭驳斥,要求未满足而暴跳如雷,可出现破坏或攻击行为,有些病人躁狂期也可出现短暂心情不佳。

2.思维奔逸:
联想过程明显加快,概念接踵而至,说话声大量多,滔滔不绝。

因注意力分散,话题常随境转移,可出现观念飘忽,音联意联现象。

病人常有“脑子开了窍”、“变聪明了”、“舌头跟思想赛跑”的体验。

3.自我评价过高:
在心境高涨背景上,自我感觉良好。

感到身体从未如此健康,精力从未如此充沛。

才思敏捷,一目十行。

往往过高评价自己的才智、地位、自命不凡,可出现夸大观念。

4.精神运动性兴奋、躁狂病人兴趣广,喜热闹、交往多,主动与人。

什么是躁狂症

什么是躁狂症

什么是躁狂症?常见的表现有哪些?
躁狂症又称狂躁症,是一种心境障碍,同时伴有思维联想加快和精神运动性兴奋。

多数患者青壮年首次发病,起病较急,可在数日内发展为疾病状态。

临床特征为发作性的躁狂状态或抑郁状态反复出现,两次发病之间常有明显的间歇期。

躁狂症发作应至少持续一周,并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可给自己或他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

常见的表现有哪些?
1、心境高涨
躁狂症的患者初期会有头痛、失眠等情况,后期会出现情绪高涨,内心充满快乐,主动与他人交往心境高涨.不过躁狂症的患者有时伴
有易激惹性。

2、自我评价过高
躁狂症患者对自己的认识是不全面的,总认为自己是最正确的,而否定其他人的想法,不能够听从别人的建议和意见。

3、思维能力加强
躁狂症患者的兴趣会变得特别广泛,而且特别喜欢热闹,喜欢与人交往和亲近,与不认识的人也会自来熟。

4、躯体症状
躁狂症患者几乎不会感到身体有不适症状,但经过仔细观察,却可以发现患者的面色红润、双目有神,而且伴有心率加快和便秘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

另外由于患者每天都要过度消耗体力,因此多有体重减轻的症状。

狂躁症的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患者的症状和表现

狂躁症的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患者的症状和表现

狂躁症的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患者的症状和表现狂躁症的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患者的症状和表现狂躁症,也被称为躁狂症或躁狂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常常导致情绪的极度波动和情绪行为的不稳定。

尽管狂躁症在男性和女性中均有发生,但研究显示,男性和女性在症状和表现上存在一些差异。

这篇文章将会探讨狂躁症的性别差异,以及男性和女性患者所展现的症状和表现。

1. 总体差异狂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

然而,男性患者通常在年龄较早的时候出现首次症状,而女性患者可能在更年期前后首次出现症状。

此外,男性在疾病发展的早期阶段可能表现出更严重的症状。

2. 情绪表现和焦虑男性患者表现出的情绪和行为变化与女性患者相比可能有所不同。

男性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情绪短暂的爆发,特别是出现激动、易怒和易激怒等情绪。

而女性患者则可能更多表现出焦虑和情绪低落的症状。

3. 冲动控制和攻击行为男性患者在狂躁发作期间可能表现出更明显的冲动控制问题。

他们可能更容易冲动地参与危险的活动,如过速驾驶或行为失控。

此外,男性患者也可能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可能与更高的物理活动水平有关。

4. 心理和认知症状男性和女性患者在心理和认知症状上也存在差异。

男性患者通常经历认知功能下降、分神和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然而,女性患者在狂躁发作期间可能更多地表现出幻觉和妄想等症状。

5. 自我估值和社交关系男性和女性患者在自我估值和社交关系方面也可能有所不同。

女性患者可能对自我估值持负面态度,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感到怀疑。

在社交关系中,女性患者可能更易表现出逃避和回避的行为,以及与他人保持距离的倾向。

而男性患者则可能更容易表现出冲动和不当言行,导致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紧张。

6. 治疗回应和预后男性和女性患者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但具体差异尚需进一步研究。

一项研究指出,男性患者可能更易对锂盐类药物产生副作用,而女性患者可能对抗精神病药物的反应性更高。

狂躁症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与康复

狂躁症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与康复

狂躁症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与康复狂躁症,又称为躁狂症或躁鬱症,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心理疾病。

该病患者常常表现出情绪波动剧烈、高度兴奋和多动等症状,在生活和工作中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

为了帮助狂躁症患者重新融入社会,他们的心理社会适应与康复成为至关重要的课题。

一、狂躁症的心理障碍狂躁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常常给患者带来极不稳定的情绪和行为。

患者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从激动和兴奋状态转为愤怒和烦躁状态,导致他们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这种情况给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带来严重挑战。

二、狂躁症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问题1. 人际关系困难:狂躁症患者可能因情绪不稳定而在与他人交往中出现问题。

他们可能表现出冲动、易怒和情绪失控,导致他人难以理解和接受他们的行为。

这种情况使得狂躁症患者在社会中建立和维持健康的人际关系变得困难。

2. 学习和工作受影响:狂躁症患者的情绪波动和多动可能导致他们无法专注于学习和工作。

他们可能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无法完成任务,甚至可能因为冲动行为而丢掉工作或学业机会。

这对于狂躁症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带来了重大挑战。

3. 自尊心受损:狂躁症患者可能因为自己的症状和行为而感到自卑和羞耻。

他们可能对自己的情绪失控和冲动行为感到困惑和愧疚,这可能导致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打击。

恢复和提升自尊心对于狂躁症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至关重要。

三、狂躁症患者的康复策略1. 医疗干预:狂躁症患者需要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等医疗干预来控制症状和改善心理健康。

药物治疗可以减轻狂躁症患者的情绪波动和多动症状,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可以帮助狂躁症患者应对情绪和行为问题,提升他们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2. 心理教育:狂躁症患者和他们的家人需要接受相关的心理教育,了解狂躁症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通过心理教育,狂躁症患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控自己的病情,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惧。

狂躁量表评分24分

狂躁量表评分24分

狂躁量表评分24分摘要:1.狂躁量表评分24 分的含义2.狂躁症的症状和特征3.狂躁症的诊断和评估方法4.狂躁症的治疗方法5.狂躁症的预防和护理正文:狂躁量表评分24 分意味着被评估者可能存在狂躁症的倾向。

狂躁症是一种心境障碍,表现为情绪高涨、言语活动增多、精力充沛等。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狂躁症的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预防和护理措施。

一、狂躁症的症状和特征狂躁症的典型症状包括情绪高涨、愉快过头、自我感觉过于良好、言语活动增多、精力充沛、睡眠需求减少等。

在严重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妄想、幻觉等症状。

二、狂躁症的诊断和评估方法诊断狂躁症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病史、家族史等因素。

常见的评估方法包括临床面谈、狂躁量表评分等。

其中,狂躁量表评分是一种常用的评估工具,通过对患者在一定时间内的行为、情绪等进行量化评估,以判断其是否患有狂躁症。

三、狂躁症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狂躁症的主要治疗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如锂盐、氯硝西泮等。

治疗过程中需要遵医嘱,定期调整药物剂量。

2.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认识疾病,改变不良的心理行为模式。

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

3.电抽搐治疗:对于严重的狂躁症患者,电抽搐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四、狂躁症的预防和护理1.预防: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学会调节情绪,避免长期精神压力过大。

2.护理:家属和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患者出现自杀、自伤等行为。

同时,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关爱,帮助患者度过发病期。

总之,狂躁量表评分24 分意味着患者可能存在狂躁症的倾向。

了解狂躁症的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及预防和护理措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面对这一心理障碍。

狂躁症的社会经济影响和康复计划

狂躁症的社会经济影响和康复计划

狂躁症的社会经济影响和康复计划狂躁症,也称为躁狂症或者双相障碍中的躁狂发作,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情绪、行为和社交功能的精神疾病。

该疾病不仅对患者本身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也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康复计划尤为重要。

一、狂躁症的社会经济影响狂躁症患者在发作期间情绪激动、活动增加、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增多,这给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困扰。

同时,社会对狂躁症患者的认知和对待也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和歧视。

这些因素导致了以下社会经济影响:1. 就业问题:狂躁症患者的情绪波动和行为冲动往往影响他们的工作表现和人际关系,容易导致工作失误、频繁更换工作甚至失业。

这不仅使患者本身的经济状况严重受损,也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财政负担。

2. 家庭关系:狂躁症患者的情绪不稳定常常给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影响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甚至导致婚姻破裂、家庭破碎。

这不仅对患者的康复构成阻碍,也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社会救助的需求。

3. 医疗费用:狂躁症患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康复计划,治疗过程中包括药物治疗、心理咨询、康复辅助等多方面的费用。

对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来说,这些费用可能形成沉重的负担。

二、狂躁症的康复计划为了帮助狂躁症患者减轻社会经济负担,提高康复效果,应该建立全面、系统且可持续的康复计划。

以下是一些可以采纳的康复计划:1. 多学科的医疗团队:建立涵盖精神医生、临床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等多学科的康复团队,以提供全面的医疗和康复服务。

这样的团队可以为患者提供专业的诊断、有效的治疗方案以及心理、社会支持。

2. 药物治疗和心理疗法结合:药物治疗是控制症状和预防复发的主要手段,而心理疗法则可以帮助患者了解疾病产生的原因,并培养适应疾病的技能和心理素质。

3. 康复辅助措施:为患者提供康复辅助措施,如社交技能培训、职业转换指导、家庭支持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患者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减少对社会救助的依赖。

重度狂躁症有什么表现

重度狂躁症有什么表现

重度狂躁症有什么表现
大喜大悲,情绪高涨起伏,阴晴不定,不但会给我们的身心造成影响,也影响了我们的人际交往,尤其在职场,此为大忌。

从心理学上讲,这一现象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异常疾病,叫做“狂躁症”。

那么,重度狂躁症有什么表现呢?
1、情绪形成极端
病人常常会表现轻松、愉快、兴高采烈,洋洋自得,喜形于色的神态,好像人间很美好,从来不会有什么事让人烦恼,并且会给自己贴上“乐天派”等积极向上的标签,但其实情绪不稳定,不能接受别人对自己的的意见,自己提的要求别人没做到会非常生气,在病情严重的时候会长时间心情不佳,易怒。

2、思维较为奔放
患有躁狂症的病人的思维联想非常迅速,与常人谈话时不仅对答如流,还会时不时的说些幽默的话带动身边的气氛,让别人觉得轻松愉悦,有时候甚至因为想的太多,以致于语言无法顺畅的连贯起来,会显得有些胡言乱语;
3、对自己评价过高
因为病人心气通常较高,所以自我感觉良好。

感到自己哪里都比别人好,别人哪里都比不上他。

因为反应快,记东西也快,自视清高。

往往会认为自己非常聪明,非常优秀,地位高尚、将自己无限夸大;
4、精神运动性兴奋
躁狂病人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喜欢凑热闹与别人交际,哪怕是并不认识的人他也会跟人家聊得来,犹如多年的老朋友。

凡事缺乏深思熟虑,没有计划性,盲目购物,可能刚发的工资被他一天就挥霍
完,病人在平日里喜欢多说多动,甚至声嘶力竭,却毫无倦意,精力旺盛的都不正常;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导致家庭暴力的原因有哪些,欢迎登陆我们网站了解更多家庭暴力小知识。

狂躁症的治疗方法

狂躁症的治疗方法

狂躁症的治疗方法狂躁症,又称躁狂症,是一种严重的情绪障碍,患者常常表现出情绪波动剧烈,精力过剩,冲动行为等症状。

狂躁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下面将就狂躁症的治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药物治疗是狂躁症治疗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药物包括锂盐、抗精神病药物和抗抑郁药物。

锂盐是最常用的治疗狂躁症的药物,能够稳定患者的情绪,减轻症状。

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利培酮等也可以有效地减轻症状。

抗抑郁药物在治疗狂躁症的抑郁期症状时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在服药期间需要定期复诊,调整用药剂量。

其次,心理治疗也是狂躁症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情绪波动,学会控制情绪,减轻症状。

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

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变消极的情绪和行为模式,学会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挫折。

家庭治疗则可以帮助患者和家人建立更好的沟通和支持关系,减轻家庭冲突对病情的影响。

支持性心理治疗则可以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和理解。

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一些自我管理的方法。

比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的压力和刺激,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等。

这些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情绪,减轻症状。

总的来说,狂躁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自我管理的方法。

药物治疗可以减轻症状,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自我管理的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控制病情。

但需要注意的是,治疗狂躁症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希望通过综合治疗,患者可以早日康复,重返正常生活。

患有狂躁症的人他们大多都是这种性格

患有狂躁症的人他们大多都是这种性格

患有狂躁症的人他们大多都是性格比较外向的一类人他们喜欢社交但是往往会在一些社
交场合得罪人身边的人也会对他们敬而远之那么患有狂躁症的人该如何和身边的人相处呢?他们又该如何摆脱狂躁症呢?相信这也是每一个狂躁症者所关心的问题。

有狂躁症的人他们往往自我感觉良好,整天都是兴高采烈的,他们会感到天空格外的晴朗,他们这种心境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常常会博得周围人的共鸣,引起阵阵的欢笑,但是情
绪高涨但是情绪又是十分的不稳定,变化莫测,时而欢乐愉悦,时而激动暴怒,常常是周围
的人捉摸不透,有时候他们会莫名的大发脾气,这使得周围的人都躲着他们,会觉得他们十
分的不正常,并且他们十分的爱管闲事,特别的容易和别人引起争议,这时候他们就非要争
个你高我低。

患有精神分裂的人他们在情绪上会出现紊乱,他们通常一会高兴一会伤心,他们情绪表
达往往和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有时候在一些悲伤的场合中他们会依然大笑大闹,或者在开心
的时候他们会异常的难过,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非常的冷漠,甚至可以说是漠不关心,也不
喜欢和别人交流沟通,说话的内容也是十分的没有头绪很难表达自己的观点,无法让人理解,患有狂躁症的人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在自己心情烦躁的时候可以选择听一些舒缓的
音乐,这样的话可以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在和别人说话有分歧的时候自己要学会退让。

一定不要让自己的情绪的失控伤害到别人。

狂躁症者一定要学会使自己的内心归于平静,为自己的心灵寻找一方净土。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删除。

儿童狂躁症疾病的危害有什么

儿童狂躁症疾病的危害有什么

儿童狂躁症疾病的危害有什么儿童狂躁症的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还是比较多见的,狂躁症的发生给患者朋友们带来的危害比较严重,为此我们对于狂躁症的是一定要及时的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避免耽误病情,那么儿童狂躁症的危害是什么,就请广州协佳的专家张可斌来为您介绍。

1、儿童狂躁症一般在早上和下午发作,中午和晚上病情减轻。

在早上不愿起床,非常的懒散,到了下午也会非常的狂野,甚至是大喊大叫,在中午和晚上就会比较安静。

2、儿童狂躁症患者会出现能力减退,包括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以及策划能力,而且年龄越来越大,病情也会越来越严重,更加的难以控制。

3、患者会不愿意学习。

因为自己也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所以有时候觉得学习和生活都特别无聊,有有时候情绪高涨又回很想学习,总是反反复复。

一般来说儿童的狂躁症是由生活和学习压力太大造成的。

4、如果儿童狂躁症不及时治疗和干预,导致病情加重,长大后会酗酒和吸毒甚至出现违法犯罪的行为。

儿童狂躁症患儿父母的特点:孩子的德行或学业出现问题,他们从来不会自我检讨,而是归咎于教育制度,要么就抱怨和指责别的孩子,认为是他们“带坏”了自己的孩子。

嫁祸于人显然是有意逃避责任。

父母常常指责孩子:“你们这些孩子,都快把我逼疯了!”“要不是你们这些捣蛋鬼,我才不会跟你们的爸爸(妈妈)结婚!”“你们的妈妈躁狂,都是你们造成的!”“要不是为了抚养和照顾你们,我原本可以顺利读完大学,干一番真正的大事业。

”他们为孩子日后逃避责任提供了榜样,还给孩子这样的信息:“我的婚姻很不幸、我的心理不健康、我的人生潦倒不堪,完全是你们的责任。

”孩子无法理解这种指责多么不合理,就将责任归咎于自己,由此成了儿童狂躁症现象的出现。

因此,父母有狂躁症症状,孩子自身也会出现狂躁症症或神经官能症,长辈的问题影响下一代成长,这种情形司空见惯,遗患无穷。

患有狂躁症的父母,为孩子树立的是反面的榜样。

他们的病情,也会影响到婚姻、交友和事业。

他们不肯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导致人生问题重重。

狂躁症患者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发展

狂躁症患者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发展

狂躁症患者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发展狂躁症,也被称为躁狂症或者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是一种严重的情感障碍,患者在情绪和行为方面表现出极度的极端变化。

本文将探讨狂躁症患者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发展,以加深我们对该疾病的理解。

一、狂躁症患者的性格特点狂躁症患者的性格特点多样,但以下几个方面是较为普遍的:1. 情绪不稳定:狂躁症患者在情绪上容易波动,往往会出现激动、兴奋和愤怒等情绪反应。

他们可能会在短时间内从极度悲伤转变为极度兴奋,或者反之。

这种情绪不稳定性使得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2. 自我中心:狂躁症患者往往具有强烈的自我中心和自大倾向,他们很难关注和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他们经常以自己为中心,追求个人满足和享受。

3. 冲动和决断困难:冲动和决断困难是狂躁症患者另一个突出特点。

他们容易做出短暂的、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而且常常后悔。

他们缺乏对风险的评估和自我控制能力。

4. 夸大和狂妄:狂躁症患者可能表现出夸张和夸大的行为和言语。

他们常常自我吹嘘,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和成就。

这种表现源于他们对自己的估价过高和对自己的潜力的过度乐观。

二、狂躁症患者的心理发展狂躁症患者的心理发展包含以下几个阶段:1. 儿童期:在儿童期,很难准确诊断出狂躁症,因为儿童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常常是正常的。

然而,一些特定的行为模式可能成为病症发展的先兆,如多动、易怒和情感不稳定等。

2. 青春期:在青春期,狂躁症的迹象可能更加明显。

患者可能出现更为严重的情绪波动,身体和性发育的变化可能进一步加剧他们的行为问题。

3. 成年期:在成年期,狂躁症症状可能进一步加剧,对患者的生活和职业产生严重影响。

他们的冲动行为可能导致财务问题和人际关系的困扰。

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成为治疗狂躁症的主要手段。

4. 老年期:狂躁症可能在老年期继续存在,尽管在这个人生阶段,患者可能会表现出一些平静和稳定的特征。

然而,过度的情绪波动仍然可能存在,并对他们的生活品质和健康造成影响。

躁狂症的诊断标准

躁狂症的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症状标准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特征,且症状持续至少一周,在心境高扬期,至少有下述症状中的三项:1、言语比平时显著增多;2、联想加快,或观念飘忽,或自感言语跟不上思维活动的速度;3、注意力不集中,或者随境转移;4、自我评价过高,可达妄想程度;5、自我感觉良好,如感头脑特别灵活,或身体特别健康,或精力特别充沛;6、睡眠的需要减少,且不感疲乏;7、活动增多,或精神运动性兴奋;8、行为轻率或追求享乐,不顾后果,或具有冒险性;9、性欲明显亢进。

严重程度标准至少有下述情况之一:1、工作、学习和家务劳动能力受损;2、社交能力受损;躁狂症3、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

排除标准1、不符合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与精神活性物质和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若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可参考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1、精神分裂症青春型临床常见的是将青春型精神分裂症被误诊为躁狂症,相反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是因为精神分裂症也可有循环病程,临床表现也可有运动性兴奋。

但精神分裂症经过几次发病后,循环病程渐不明显,而呈慢性进行性病程。

临床相虽有兴奋躁动,但情感不是轻松、愉快,而是喜怒无常,行为也多具冲动性。

临床上确有一些躁抑症病人具有与心境不协调的精神病性特征,但历时短暂,随病程而长。

2、中毒性精神病某些药物如皮质激素、异烟肼、阿的平等中毒可引起躁狂状态。

根据用药史,用药时间、剂量与发病关系,停药或减药后渐趋好转可资鉴别。

中毒性精神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3、脑器质性精神病如麻痹性痴呆、老年性精神病可出现躁狂状态,但往往有智能障碍,情感并非高涨,而是以欣快为主。

详细的病史,躯体和神经系统检查有助鉴别。

4、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甲状腺机能亢进可出现轻躁狂状态,但情感并非真正高涨,而以焦虑、情绪不稳为主。

伴有原发躯体病症状和体征。

具体判断有那些1、狂躁症表现为情绪高涨:表现为强烈而持久的喜悦和兴奋,感到周围一切都充满生机,认为世上再也没有烦恼的事情了,自我感觉良好,这种愉快的心情是发自内心的,常为琐事激怒,甚至伤人毁物,但片刻后又化怒为笑,赔礼道歉,仍然欣喜若狂。

狂躁症患者的认知失调与应对技巧

狂躁症患者的认知失调与应对技巧

狂躁症患者的认知失调与应对技巧狂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病患常常经历情绪波动剧烈、思维过速、注意力分散等症状。

这些症状导致了狂躁症患者在人际关系、工作、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面临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狂躁症患者在认知失调方面的问题,并提供一些应对技巧。

一、认知失调问题1. 情绪控制困难:狂躁症患者常常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冲动、易怒或者兴奋过度。

2. 注意力分散:思维过速和注意力集中困难是狂躁症患者的常见问题。

他们常常难以专注于一件事情,容易分心。

3. 自我评价偏差:狂躁症患者可能存在自我评价偏差,他们可能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或者过度贬低自己。

4. 夸大思维:狂躁症患者可能会产生夸大思维,以致于失去了理性的判断能力。

二、应对技巧1. 寻求专业帮助:首先,狂躁症患者需要寻求专业的医生或治疗师的帮助。

他们能够提供有效的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帮助患者改善症状。

2. 调整生活方式: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是管理狂躁症的重要一环。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规律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对于情绪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3. 学习情绪管理技巧:患者可以通过学习情绪管理技巧来帮助控制情绪。

例如,呼吸练习和深层放松对于缓解紧张情绪有帮助。

4. 发展专注力:狂躁症患者可以通过训练来增强专注力。

例如,借助于冥想和注意力训练的练习,逐渐提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5. 接受心理教育:接受心理教育有助于狂躁症患者理解自身的认知失调问题,并学习认知重建的技巧。

这种技巧可以帮助患者纠正自我评价偏差,避免夸大思维的产生。

6. 维护良好的社交关系: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有助于狂躁症患者获得情感支持和了解。

寻找亲密的朋友或家人的支持,参加支持小组或网络聊天室,可以帮助患者减轻认知失调带来的负面情绪。

结语:狂躁症患者常常面临认知失调的问题,包括情绪控制困难、注意力分散、自我评价偏差和夸大思维等。

然而,通过寻求专业帮助、调整生活方式、学习情绪管理技巧、发展专注力、接受心理教育以及维护良好的社交关系,狂躁症患者可以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并提高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根据病情,分段做好健康宣教,使得病人能 尽快认 识自己的疾病,安心住院配合治疗。
3.1、对病人: 协助病人认识自己疾病的有关知识,同时学习新的应对技巧。 指导病人掌握症状复发的先兆,预防复发。 指导病人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临床的表现。 明确坚持用药,定期门诊复查的必性。
3.2、对家属: 指导家属学习有关的疾病知识和如何预防疾病复发的常识。 指导家属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锻炼病人的生活和工作能力。 指导家属学会识别、判断疾病症状的方法。 指导家属了解督促和协助病人按时服药、按期复查的重要性。
谢 谢
既往史
患者94年被他人殴打致颅脑外 伤,鼻骨骨折,无意识障碍,后治 愈。2010年体检查出高职血危,无 症状型心肌缺血。
病例摘要
患者,男,55岁,汉族,以兴奋、话多,言语 行为乱、情绪不稳定性加重37余年为主诉办理在入 院,在病区住院期间,接触主动,言语量多。此次 查房精神科检查提示:患者意识清,结束主动,对梦 话嗯答,言语量多,思维联想速度快,交谈中,常 转换话题,未见明显的音联、意联,但在交谈中患 者常用英语,俄语等各种语言做回答,在交谈结束 时用多种语言来说再见,未引出明显的思维内容障 碍及思维从属性异常,患者注意力的稳定性较差, 交谈过程中易受周围事物影响而转移。面部表情较 低落,想要回家,生活及工作中无明显意志活动减 退或者增强,社会功能受损,部分自制力。
护理评估
躁狂症多表现情绪高涨,兴奋话多、动作多。自 感脑子变灵活、人变聪明,说话时兴高采烈、眉飞色 舞,感到精力旺盛,睡眠减少,注意力不集中,好管 闲事,好发脾气。重者易激惹,甚至易怒,出现攻击 行为等因此护理方面应该注意:
一、护理目标
• 患者在住院期间不发生冲动伤人、毁物行为。 • 患者在住院期间没有出走行为,能安心住院。 • 建立和维持营养、水分、排泄、休息和睡眠等方面的 适当生理功能。 •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协助患者建立良好的人 际关系。帮助患者计划其能完成的活动。指导患者及 家属认识疾病、预防复发。接受持续的药物治疗及定 期血液检查。
• • • •

2、症状及心理护理
• • • •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想法。 协助患者认识自己的疾病,学会应对方法。 指导患者掌握复发的先兆,预防复发。 评估患者暴力行为的风险,按照暴力行为的防范 措施处理。 • 严密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 • 指导患者参与各类康复活动,转移过剩的精力。
躁 狂 症
慢三病区护理查房


• 躁狂症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遗传 因素、体质因素、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 谢异常、精神因素都是躁狂症的诱发因素, 躁狂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多发生在20 岁左右的青春期,躁狂症的发病通常急骤起 病,病程短,而且预后良好,基本都能恢复 到原先的正常状态。
基本资料
二、护理措施
1、安全及基础护理
• 提供安全和安静的环境,晚间安置患者在易于观察的大房间,15-30分 钟巡视一次。白天将患者置于工作人员视线下活动,及时观察患者动态 表现。 患者病情许可时,鼓励参加一些活动,如工娱疗、打扫卫生等,以发泄 过剩的精力。 做好心理护理,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取得信任,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进行治疗护理时,耐心做好解释以取得病人配合。 注意观察病人的语言、表情、动作,及时处理异常情况,避免激惹病人 ,用良好的语言有效阻止病人的破坏性行为,必要时给予隔离于单人房 间或约束性保护,帮助病人控制冲动性行为,同时做好基础护理。 服药后认真检查病人口腔,保证病人能得到有效治疗,病情尽快得到控 制。同时注意观察病人服药后反应,有异常及时联系医生处理。
患者,男性,出生河南,第四胎,顺产, 婴幼年发育良好,智力发育正常,适龄入学, 学习成绩可,高中毕业。现年54岁,已婚,住 院次数10次,前次住院日期….,共住院27天, 前次住院结果为好转。父母两系三代内否认有 精神病史。
主诉
兴奋,话多、言语行为乱、情绪不稳定 进行性加重37余年。
现 病 史
• • • • 1977年高考落榜,年底当兵被人顶替,想不通,渐发病。 1978年某医院治疗,病情好转,可基本正常生活。 1981年-1988年工作表现良好,病情未复发。 90年、94年、98年、99年与单位领导争执及家庭纠纷等原因病情复发 。现兴奋话多,多疑,情绪波动大,不能胜任工作,多次于某医院住 院治疗。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尚可,出院可正常工作。 • 99年4月收入我院,诊断为“狂躁症”,好转出院,但服药依存性差 ,病情多次反复。多次于吐鲁番大河沿医院精神科住院治疗。诊断为 “狂躁症”,2005年10月好转出院一周即不服药,病情反复。 • 在单位要求下,强行收入我院,诊断为“心境障碍-狂躁症”,治疗 效果尚可。2011年5月25日由于四肢浮肿而转入第四人民医院治疗, 治疗效果明显改善,与6月11日再次转入我院。8月15日患者症状加重 ,更换治疗方案,病情控制平稳。 • 2015年7月22日患者因心肌酶较高转院治疗。此次患者在外院治疗心 肌酶已正常,顾于9月26日转入我院继续抗精神病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