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技术

合集下载

鱼菜共生工程技术方案

鱼菜共生工程技术方案

鱼菜共生工程技术方案1.引言1.1 概述鱼菜共生工程是一种独特的农业生态系统,将鱼类养殖和水生植物种植相结合,通过鱼类提供的养分来滋养水生植物,同时水生植物也为鱼类提供了适宜的生活环境。

这种益处互补的生态系统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还有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鱼菜共生工程的核心原理是建立一个循环利用的生态链。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鱼类生活在一个特殊设计的鱼池中,饲料和粪便被分解成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通过水流进入到水生植物的生长区域。

水生植物吸收这些有机物质,同时将氮、磷等养分吸收和转化为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水经过植物的净化后返回鱼池,形成一个循环。

通过鱼菜共生工程,我们可以实现多种益处。

首先,鱼菜共生工程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鱼类提供的有机物质是水生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源,使水生植物的生长速度更快、产量更高。

同时,水生植物能够吸收和净化鱼池中的废物和污染物,保持水质清洁,为鱼类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

其次,鱼菜共生工程有助于环境保护。

这种工程利用了循环利用的原理,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消耗,减少了饲料和农药的使用。

同时,水生植物的生长能够吸收和净化鱼池中的废物和污染物,减少了环境污染的风险。

最后,鱼菜共生工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的关注度增加,对有机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鱼菜共生工程能够实现无农药、无污染的农业生产,符合现代人对绿色、健康食品的追求。

因此,鱼菜共生工程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综上所述,鱼菜共生工程是一种创新的农业生态系统,通过鱼类和水生植物的协同作用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环境的目标。

其优势和应用前景使得它成为了目前农业领域研究和推广的热点之一。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论述鱼菜共生工程技术方案的相关内容。

在引言部分,首先会对鱼菜共生工程进行概述,介绍其背景和原理。

接着会详细说明本文的结构,并明确阐述文章的目的。

通过引言的部分,读者可以对鱼菜共生工程的概念和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鱼菜共生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鱼菜共生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鱼菜共生池塘生态养殖技术鱼菜共生养殖技术一、背景养鱼业是一把双刃剑,传统的养殖模式,属于线性经济,其高产出是以高耗能、高污染换来的,每天每千克鱼向水体中排入氨氮为1-2g,BOD(生化耗氧量)3-5g,耗去溶解氧5-6g(相当于1平方水面2天的自然复氧量)污染1.5立方水体,当前的养殖模式与现行的政策是有冲突的,欧共体上世纪80年代,即禁止自然水域“三网”(网箱、网围和网拦)养鱼和池塘养鱼污水的排放,日本2006年也制定了类似的政策,澳大利亚还规定50km半径内只能举办一个养殖场,发达国家对“鱼屁股”污染管的是很严的,他们的理念是“鱼可以进口,污水不能出口”。

而我国近年来也开始有所动作,2006年农业部制定了《水产养殖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实施方案》,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发…2009?3号文件,明确禁止水库网箱养鱼;重庆市也先后发布了《重庆市长江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条例》和《重庆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禁止向库区流域水体投放化肥、粪便、动物性饲料等可能污染水体的方式从事水生养殖”,“禁止在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放养畜禽或从事网箱、网栏养殖”。

养殖污水排放在一些地方也开始试点,因此池塘传统养殖方式废水排放的限制必将越来越严,势必增加养殖成本,我市池塘养殖何去何从,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将是今后水产养殖的主流方向,池塘鱼菜共生生态高效养殖模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目的鱼池种植蔬菜,蔬菜吸收池塘水体氨氮等富营养因子、进行光和作用和分泌排异性的微毒素(有机酸)(张明华等,上海渔机所),净水、增氧、抑制鱼类病菌生长,生产绿色蔬菜,上市或作为鱼类食物来源。

鱼类排泄物供给蔬菜营养,生产无公害水产品。

其中鱼类生产是第一目标,蔬菜生产是第二目标,蔬菜生产为鱼类生产服务。

达到提高池塘综合生产效益,减少成本投入,增加收入的目的。

三、定义鱼菜共生养殖技术模式是根据鱼类和植物的营养生理、环境、理化知识特点,将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两种不同的农业技术,通过科学的生态设计,达到协同共生,实现养鱼不(少)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茁壮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从而让鱼、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的新型复合养殖技术模式,属于可持续循环型低碳渔业。

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技术要点

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技术要点

2019年第12期(总第367期)畜禽业生产指导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技术要点孙俊美(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镇政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滨州256653)摘 要: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技术是一种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养殖模式,池塘水面种植水生蔬菜水下养鱼,水生蔬菜可净化水质,有效提高了鱼类养殖过程中的饲料利用率减少鱼类疾病发生,从而减少种养成本、提升种养效益。

关键词:池塘;鱼菜共生;技术要点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19.12.032 引言鱼菜共生是水产养殖与无土栽培的互利结合,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快速发展。

鱼菜共生可实现水和有机排泄物的循环利用,是应对食品安全危机、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的有力措施[1]。

利用人工生态浮岛技术,在池塘水面种植水生经济植物,在池塘中下层养殖鱼类,鱼类养殖的粪便及残留饲料为水生植物提供营养,水生植物净化水质提高池塘溶氧且成熟后收获可作为鱼饲料或者进入市场销售。

鱼菜共生养殖有效提高了鱼类养殖过程中的饲料利用率减少鱼类疾病发生,从而减少种养成本、提升种养效益[2]。

 池塘条件池塘要求生态环境条件良好,水温适宜,进排水通畅,水源充足,饲料资源丰富,鱼塘之间互不相通。

1.1 池塘基础设施池塘大小保持在每个面积10~20亩(1亩≈667m2)为宜,对于不规则的小塘应改并成大塘。

对于浅塘应通过塘坎加高、清除淤泥进行改深,使池塘水深能维持在2.0~2.5m。

池塘需配套完善的进出水、排洪沟渠等,同时为防止鱼类外逃须在进出水口建造拦鱼设备。

1.2 池塘水质环境要求良好的水质要求天然饵料丰富,水色好,溶氧充足,pH值适宜,而且要求池水中各种物质包括生物和非生物都处于不断变化中。

具体到池塘养鱼的水质标准就是“肥、活、嫩、爽”。

肥即指池塘里物质循环快,水中浮游生物量大易消化的种类比例高。

活指水色随光照有变化。

一年中,水色由淡变浓再变淡。

一天中水色随日出逐渐变浓,随日落逐渐变淡。

鱼菜共生对池塘内循环微流水养殖水体水质影响

鱼菜共生对池塘内循环微流水养殖水体水质影响

CHONGQING FISHERIES鱼菜共生对池塘内循环微流水养殖水体水质影响唐仁军,张桂众,梁培义,成世清,夏更华(重庆市梁平区畜牧渔业发展中心,重庆梁平405200)池塘内循环微流水养殖是世界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之一。

该养殖模式在一定面积的池塘系统中,修建与池塘面积成一定比例的流水槽,将池塘系统分成两个区,流水槽为鱼类养殖区,大池塘为水质净化区。

养殖区圈养“吃食性”鱼类,净化区套养“滤食性”鱼类或种植水生植物。

净化区作为流水养殖模式的“肺”,其干净程度决定了养殖区鱼类的健康情况。

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技术是基于共生原理,在同一水体中把水产养殖与植物种植有机结合,实现养鱼不换水或少换水、种菜不施肥的资源循环利用的综合种养模式。

2015年以来,梁平区积极引进池塘内循环微流水养殖技术,并不断创新和完善。

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流水养殖槽道107条.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凸显。

为进一步改善流水养殖水体环境.本文探究了池塘种植不同水生植物对内循环微流水水质的影响,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1试验方法选取面积相当、已开展流水养殖的基地3个,其中:1个在流水养殖集污区后面不种植水生植物,为对照组;1个在流水养殖集污区后面种植面积约占10%的空心菜,为空心菜种植组;1个在水养殖集污区后面种植面积约占10%的铜钱草,为铜钱草种植组。

空心菜和铜钱草的种植时间为4月末.种植采用泡沫浮床+塑料盆方式。

在7、8、9三个月各在试验池塘水生植物浮床后方取水样。

采用百灵达多参数水质分析仪710()型对水样进行总氮、总磷和COD检测、2结果不同水生植物对池塘内循环微流水养殖水体水质影响见表1。

数据显示,随着试验时间的往后推移,对照组鱼池水样的总氮、总磷也随之升高,COD也存在一定上升趋势;空心菜种植组和铜钱草种植组的鱼池水样总氮、COD均逐渐升高,但总磷有下降的趋势。

两个试验组整体水质指标数值均低于对照组。

3讨论本试验证实:水上种植水生植物空心菜和铜钱草均能够一定程度降低水体屮的总氮、总项目简介:本研究受重庆市生态渔产业技术体系项目资助J 23/INDUSTRIAL SUPPORT表1对池塘内循环微流水养殖水体水质影响单位:mg/L 时间7月12日8月9日9月6日组别总氮总磷COD总氮总磷COD总氮总磷COD 对照组 5.23 1.2827.157.16 2.0442.288.07 2.5139.29空心菜 4.89 1.8525.346」3 1.6229.477.36 1.7932.18铜钱草 4.13 1.9226.78 6.89 1.8235.417.76 1.9736.12磷以及COD含量。

鱼菜结合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鱼菜结合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鱼菜结合池塘生态养殖技术一、技术概述该技术是把水产养殖技术与水培蔬菜种植技术结合起来,把池塘水面作为“耕地”,种植一定比例的水培蔬菜,吸收利用池塘水体中鱼类的代谢产物如氨氮和有效磷,改善池塘水质,促进鱼类生长;同时生产出质量安全水平更高的蔬菜,达到水产、蔬菜双收,生态、效益双赢的日的。

该技术符合水产健康养殖的生产模式,在立体利用水面的同时,能改善养殖生态环境,生产出优质鱼、绿色菜,对增加渔民收入,节水节地,生态经济效益显著,是一种最具推广前景的生态循环渔业模式。

二、增产增效情况“鱼菜结合”就是在水质较肥的鱼塘中,利用人工搭建的浮台种植水生蔬菜。

蔬菜在生长过程吸收了水中的富营养物质,从而净化、改善鱼塘水质,同时蔬菜也能为养殖者带来增收。

水培蔬菜整个生产过程无需施肥,而鱼塘也无需换水、用药,每亩可节省养鱼成本200元以上。

据监测由于水质好、生物耗氧量低,鱼类生长快,每亩可增产鱼100公斤,这种“绿色”鲜鱼在市场上每斤售价可达10至12元,实现增收1000元以上;每亩鱼塘搭的浮架占总面积的15-20%,可产蔬菜(空心菜)800公斤,按每公斤0. 5元计算,蔬菜总产值可达400元。

去掉浮架、菜苗成本,每亩共可增收1200元以上。

三、技术要点(1)水培蔬菜种植技术要点:浮架制作:在池塘上可用PVC管、竹子、尼龙绳、泡沫板制作水培蔬菜浮床。

栽培蔬菜种类选择:这单所说的蔬菜并不单单指吃的蔬菜,还应包括观赏用的花卉、喂食用的饲草等。

栽培蔬菜种类应选择根系发达,处理能力强的蔬菜瓜果植株,利用根系发达与庞大的吸收表面积,进行水质的净化处理。

一般选择的品种有空心菜、水芹菜、兹瓜、水白菜、青菜、生菜等。

推荐选择空心菜,因为其生长旺盛,产量大,净水效果好。

种植面积的选择:蔬菜种植的比例应根据池塘水质的肥瘦、水体的大小、养殖鱼类的多少合理确定。

试验结果表明,在亩产800公斤以上,1. 2米水深的池塘可栽种15-20%池塘面积的蔬菜,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模式与技术专家知识系统

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模式与技术专家知识系统

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模式与技术专家知识系统鱼菜共生是一种生态型可持续发展渔农结合的新技术,通过在鱼类养殖池塘水面种植蔬菜,利用蔬菜根系发达、生产时对氮磷需求高等特性,水质原位生物调控方式,在池塘内形成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循环系统,达到鱼和菜和谐共生。

具有原位生物调水,吸收池塘废弃N、P,缓解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充分利用土地(水面)资源,光合作用增氧、遮阴避暑、提高水产品品质、卖菜增收、减少水电药成本投入等优势,还能节约土地资源,制造景观工程等诸多优势。

一、主要技术要点(一)池塘养殖技术要点1.改造池塘基础设施:池塘以长方形东西向为佳(长宽约比为2.5:1),面积10-20亩为宜。

鱼种池水深1.5米左右,鱼苗池水深在0.8~1.2米之间。

2.养殖品种放养:按池塘80:20养殖模式进行主养品种和搭养品种的放养。

主养品种选择以销路好、苗种来源稳定的优质鱼类,如优质鲫鱼、草鱼、斑点叉尾鮰、团头鲂、泥鳅、翘嘴红鲌、黄颡鱼等。

要求品种纯正、来源一致、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伤病。

入塘前对鱼种进行消毒,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食盐(浓度2%-4%,浸洗5-10分钟)、漂白粉(浓度10克/立方米-20克/立方米,浸洗10分钟左右)。

3.饲料投喂:坚持“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四看”(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鱼吃食和活动)原则进行饲料投喂,并视天气、水温和鱼摄食情况合理调节投饲量及投喂次数。

一般情况下每天投喂三次,上午8:00-9:00时、下午12-13:00时和晚上18:00-19:00时左右各投喂一次。

水温低于18℃时,3月份以前,日投食量一般体重的1%~2%;18℃以上时,4-6月份为3%-5%;7月份到9月为5%-8%;10月份以后为2%-3%,并根据水温逐渐减少。

以1小时内吃完为宜。

4.病害防治:做好日常疾病的预防工作。

在养殖中后期根据养殖池塘底质、水质情况每月使用环境改良保护剂1-2 次。

合理放养和搭配养殖品种,保持养殖水体正常微生物丛的生态平衡,有效预防传染性暴发性疾病的流行。

鱼菜共生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鱼菜共生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鱼菜共生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研究鱼菜共生是一种生态养殖模式,将鱼类养殖和蔬菜种植结合在一起,通过鱼类的排泄物为蔬菜提供肥料,而蔬菜的光合作用可以净化水质,提高鱼类养殖的环境质量和产量,在农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鱼菜共生池塘的特点、技术研究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鱼菜共生池塘的特点1. 生态优势明显:鱼菜共生池塘打破了传统养殖的模式,利用鱼类的粪便和残渣等排泄物作为蔬菜的有机肥料,提高了蔬菜的品质和产量,同时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净化水质,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2. 资源综合利用:在鱼菜共生池塘中,鱼类和植物共同利用水质和养分,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了养殖和种植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提高了养殖和种植的效益。

3. 生产模式多样化:鱼菜共生池塘可以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和养殖需求,选择适合的鱼类和蔬菜进行养殖,可以实现多种水产和蔬菜的共生,增加了农业生产的多样性。

1. 水质管理技术:鱼菜共生池塘中的水质管理是关键的技术之一,通过控制水质的PH值、溶解氧、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指标,可以保证鱼类和蔬菜的健康生长。

还可以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水质,提高水体的透明度和清洁度。

2. 鱼类养殖技术:选择适合的鱼类进行养殖是鱼菜共生池塘的关键,不同的鱼类对水质和环境的要求不同,需要针对性的进行管理和养殖。

可以结合饵料和人工饲养的技术,提高鱼类的产量和品质。

3. 蔬菜种植技术:在鱼菜共生池塘中,蔬菜的种植技术同样非常重要,选择适合的品种和种植方式,保证蔬菜的健康生长和产量。

还可以通过循环种植和水培等技术,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4. 水产与农业综合技术:鱼菜共生池塘是水产养殖和农业种植的综合模式,需要综合利用水产和农业的技术,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通过系统的农业与水产养殖的综合技术研究,可以实现水产与农业的双赢。

1. 生态环保:鱼菜共生池塘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更为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对于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池塘“鱼-水生植物”生态循环技术

池塘“鱼-水生植物”生态循环技术

池塘“鱼-水生植物”生态循环技术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池塘“鱼-水生植物”生态循环技术基于鱼菜共生原理,涉及鱼类与植物的营养生理、环境、理化等学科的生态型可持续发展农业新技术,就是在鱼类养殖池塘种植植物,利用鱼类与植物的共生互补,池塘水面进行无土栽培,将渔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进行池塘“鱼-水生植物”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实现传统池塘养殖的生态化、休闲化和景观化三化融合,互惠互利。

详见下图。

池塘“鱼-水生植物”生态循环技术具有净水,消纳减控池塘废弃营养物;光合作用增氧;遮阴避暑;提高水产品质量,收获绿色蔬菜获其他植物;减少尾水排放;减少水电药投入;防盗;抑菌;休闲景观等优势。

现已发布相关技术标准制定,获技术发明专利授权。

图1 池塘养殖系统中氮磷的收支图2. “鱼-水生植物”池塘物质循环流程图(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该技术技术路线新颖、成果针对性强,以“鱼-水生植物”共生为基础,经历了8年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组织措施得力,推广模式成熟,推广理念先进。

近5年项目在重庆除渝中区外璧山、巴南、涪陵、潼南等37个区县累计推广面积为41.4万亩,水产品总产量累计54.6万吨、蔬菜36.9万吨,总产值70.3亿元,新增总纯收益11亿元,带动2.5万养殖户实现增收。

项目在四川、新疆、云南、天津、甘肃等全国十多个省市累计示范推广54.9万亩以上,辐射带动全国应用100万亩以上,实现产值72.2亿元,新增纯收益13.7亿元,总经济效益8.6亿元。

(三)提质增效情况池塘“鱼-水生植物”生态循环技术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平均亩产能提高10%左右,节约水电成本投入约30%,鱼药成本投入50%左右,病虫害显著减少,鱼类品质有一定程度改善,综合生产效益可提高30-80%。

以重庆为例,2016-2018年,使用该项技术亩产水产品1286公斤,亩产蔬菜(水稻等)907公斤,亩均产值19290元,同比增长9.4%,亩纯收益5024元;较技术推广前亩均新增水产品383.1公斤,亩均新增产值7560.5元,亩均新增纯收益3732元,亩产值和纯收益比技术应用前分别增加92.5%和141.3%。

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技术

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技术

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技术作者:吴德杰郭贵良来源:《吉林农业·C版》2011年第03期摘要:在池塘的水体中养鱼,在养殖水体的表面种植水生蔬菜的技术就是鱼菜共生养殖技术。

这是一种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更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有效方法。

文章对几种水生蔬菜的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技术进行了简介,以供生产实际参考。

关键词: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技术中图分类号:S9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260-1鱼菜共生养殖技术是利用水生蔬菜扎根在养鱼水体中生长,使养鱼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废物(养鱼产生的排泄物、剩余饲料、氨氮等)转化成蔬菜生长所需的养料,从而将水中的有害物质变害为宝,在使养鱼水体自然净化,水质保持长久稳定,提高鱼类的产量和品质的同时,还可以收获到一定量的水生蔬菜,它把水产养殖与蔬菜生产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让鱼和蔬菜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

1 养殖池的选择一般的精养池塘都可以。

池塘要求保水性好,鱼产量亩产在800kg以上为好。

池鱼放养模式结合当地养殖习惯即可,不用特意选择品种和模式。

2 水生蔬菜的选择空心菜、水芹菜、生菜等常见的绿叶菜均可在水上安家,需大水大肥的丝瓜等也可种植。

2.1 空心菜又叫蕹菜,旋花科、番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以绿叶和嫩茎供食用,富含各维生素、矿物盐。

在15-40℃条件下均能生长,在北方地区生长期5-10月,时间长、产菜期长。

一般播种后35-45d开始采收,在初收期及生长后期,每隔7-10d采收1次,生长盛期5-7d采收1次。

2.2 水芹菜水芹属于伞形科、水芹菜属,15-20℃生长最快,5℃以下停止生长,能耐-10℃低温;水芹菜含有丰富的多种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其产量高而稳,病虫害少,是无公害食品,天气条件影响不大,亩产量在3000-5000kg。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垦植系统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垦植系统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垦植系统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蔬菜生产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是未来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更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最有效方法。

鱼菜共生耕作体系有以下几种模式:1、闭锁循环模式:养殖池排放的水经由硝化床微生物处理后,以循环的方式进入蔬菜栽培系统,经由蔬菜根系的生物吸收过滤后,又把处理后的废水返回至养殖池,水在养殖池、滤液床、种植槽三者之间形成一个闭路循环。

2、开环模式:养殖池与种植槽(或床)之间不形成闭路循环,由养殖池排放的废水作为一次性灌溉用水直接供应蔬菜种植系统而不形成返还回流,每次只对养殖池补充新水。

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可以采用该模式。

根据种植部份的技术差异又分为以下几种共生方式:1、直接漂浮法:用泡沫板等浮体,直接把蔬菜苗固定在漂浮的定植板上进行水培;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利用率不高,而且一些杂食性的鱼会有吃食根系的问题存在,需对根系进行围筛网保护,较为繁琐,而且可栽培的面积小,效率不高,鱼的密度也不宜过大。

2、养殖水体与种植系统分离,两者之间通过砾石硝化滤床设计连接,养殖排放的废水先经由硝化滤床或(槽)的过滤,硝化床上通常可以栽培一些生物量较大的瓜果植物,以加快有机滤物的分解硝化。

经由硝化床过滤而相对清洁的水再循环入水培蔬菜或雾培蔬菜生产系统作为营养液,用水循环或喷雾的方式供给蔬菜根系吸收,经由蔬菜吸收后又再次返回养殖池,以形成闭路循环。

这种模式可用于大规模生产,效率高,系统稳定。

3、养殖水体直接与基质培的灌溉系统连接,养殖区排放的废液直接以滴灌的方式循环至基质槽或者栽培容器,经由栽培基质过滤后,又把废水收集返回养殖水体,这种模式设计更为简单,用灌溉管直接连接种植槽或容器形成循环即可。

四种新型现代水产生态养殖模式详解

四种新型现代水产生态养殖模式详解

四种新型现代水产生态养殖模式详解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断深入,国内渔业发展也面临着重大挑战,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任务日益紧迫,现代渔业发展必须由注重产量增长转到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由注重资源利用转到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十三五”期间,国家将通过促进渔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来实现渔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下面将为您介绍几种新型现代水产生态养殖模式。

养鱼:四大家鱼罗非鱼混养比例调整好,每亩多赚6000元一、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借鉴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理念,将传统池塘的“开放式散养”变为“集约化圈养”,使“静水”池塘实现了“流水”养鱼。

该种养殖模式是在池塘中的固定位置建设一套面积不超过养殖池塘总面积5%的养殖系统,主养鱼类全部圈养于系统内,系统外的池塘面积用于净化水质,以供主养鱼类所需。

养殖系统前端的推水装置可产生由前向后的水流,结合池塘中间建设的两端开放式隔水导流墙,使整个池塘的水体流动起来,达到流水养殖的效果。

主养鱼类产生的残饵、粪便随着系统内水体流动,通过废弃物收集装置,将残饵粪便从系统中移出,转移至池塘之外的沉淀池并循环利用。

此外,池塘其它区域用于套养滤食性鱼类(鲢、鳙、匙吻鲟等),达到增产和净化水质的目的。

该技术符合我国渔业对节水、节能、生态、高效的发展要求,在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及渔业增效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且能够解决国内渔业养殖模式在转型方面遇到的诸多问题。

技术优势1、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通过气提水装置,在增加水体溶氧的同时带动水体循环流动,养殖废弃物随着水流不断沉积在系统末端并及时排出,使养殖水体得到了净化,大大降低了池塘养殖的药物使用率,在保护水环境的同时提高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2、在增加产量、提高效益的同时,可将水产养殖中大部分的残饵粪便及时收集并排出,被植物再次利用,实现了池塘的低碳生态养殖。

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技术模式

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技术模式

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技术模式一、生物浮床材料及构造1. 生物浮床的基本结构生物浮床的床体由框架和植物载体两大部分组成,框架用于支撑和悬挂,要求有一定的坚韧性和弹性;植物载体用于承托浮床上的蔬菜或花卉等植物。

PVC 管、毛竹等材料做框架时框架本身即可起浮子的作用,一般无需另外增加浮力装置,浮力不够时可以使用密封饮料瓶、塑料泡沫等增加浮力。

固定生物浮床的方式主要有拉绳固定法和定桩固定法。

一般定桩固定法较多应用于较浅的水体,主要用于固定具有景观功能的生物浮床;而拉绳固定法操作相对简单,成本较低,多用于大面积推广的生物浮床。

2. 浮床的材料选择生物浮床的材料一般由框架材料、植物载体材料和浮床植物组成。

实践证明,浮床PVC管是制作生物浮床常用的有机材料之一,具有优异的耐酸、耐碱和耐腐蚀特性,不受湿度和土壤酸碱度的影响,同时,PVC管不是营养源,不会受到啮齿动物的侵蚀,因而使用年限较长久,制作成本极大地降低,而且PVC管的安装均具有良好的水密性,可以保证用其制作的浮床较好地漂浮在水面上,而不用另外添加浮力装置,也节省了制作成本。

高密度聚乙烯(HDPE)可吹塑成内空的浮板,具有较好的耐磨性、韧性及耐寒性,硬度和拉伸韧性好,耐腐蚀性能也不错,,可作为良好的浮床材料,浮力较强,适合水面种植重量较大的高杆植物。

生物浮床载体可用的材料较多,目前使用较多的有聚苯乙烯泡沫,陶粒、聚乙烯渔网以及纳米材料等,其中,聚乙烯渔网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之一。

目前,可用浮床栽培的植物达130余种,大致上可以归为水果蔬菜类、观赏花卉类、经济作物类。

种植浮床植物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植物消除水体中过剩的营养物质。

因此,选择浮床植物的首要标准是生长速度快,分蘖力强,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适合水培和当地适宜的气候环境;次要标准是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

二、生物浮床制作方法生物浮床的组配一般包括浮床设计、材料准备及材料组合。

首先要按照栽培植物的生长特性设计水上培养的植物所合适的生物浮床,包括功能、结构、规格等。

池塘内循环微流水鱼菜共生养殖模式试验分析

池塘内循环微流水鱼菜共生养殖模式试验分析

池塘内循环微流水鱼菜共生养殖模式试验分析池塘内循环微流水养殖是世界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之一。

该养殖模式是在一定面积的池塘系统中,修建与池塘面积成一定比例的流水槽,将池塘系统分成两个区,流水槽为鱼类养殖区,大池塘为水质净化区。

为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要求,重庆市生态渔产业技术体系长寿综合试验站积极引进池塘内循环微流水养殖技术,在长寿区浩湖渔业有限公司东海村池塘内循环微流水养殖基地,开展在池塘水面上铺设生物浮床种植水生植物对水质进行净化的试验,探究池塘种植水生植物对内循环微流水水质的影响,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鱼菜共生养殖模式特点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技术是基于共生原理,在同一水体中把水产养殖与植物种植有机结合,实现养鱼不换水或少换水、种菜不施肥的资源循环利用的综合种养模式。

该模式关键点是将池塘分为鱼类养殖区和水体净化区(生态修复区)两部分。

养殖区一般占池塘面积的1.5%~3%,净水区占池塘面积的98.5%~97%。

养殖区内全部建成流水槽,用于集中“圈养”吃食性鱼类,同时集中收集其排泄废物。

净水区专门用来“养水”,不投喂饲料,仅通过套养一定数量的滤食性鱼、虾、贝类或种植水生植物,对未在流水槽收集干净的鱼类排泄物及水中溶解有机质进一步彻底吸收、分解、利用。

净水区通常采取放养鲢、鳙滤食性鱼类、定期施用EM 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种植水生植物、增加推流曝气设备等综合措施进行净水、养水。

而种植水生植物多采取生物浮床种植水生蔬菜,达到净化水质和增加收益的双重效果,对于资源环境的健康绿色发展有着很积极的作用。

二、试验条件及材料1.试验场地及以及主要设备。

本试验所用的池塘位于长寿区长寿湖镇浩湖渔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池塘养殖基地两口池塘自行建造池塘微流水循环养殖鱼菜共生养殖基地槽15个,池塘面积100亩。

一号池塘50亩,共有8个流水槽;二号池塘共50亩,共有7个流水槽。

新型水产养殖模式介绍

新型水产养殖模式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断深入,渔业发展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现代渔业不能只看收益,想要长久的发展渔业必须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资源利用和生态环保,走出一条高效、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十三五”期间,国家通过促进渔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来实现渔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下面介绍几种新型水产养殖模式:一、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这种模式是最近这几年比较热门的养殖模式,通过最大化的利用大自然馈赠给我们优越的自然资源为主导,生产出人们所需要的优质稻米和名优水产品等,有着较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最近几年,各地都已逐渐建立了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且国家还有一定的政策扶持,农业农村部从2018年开始推广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工作,并给予这些示范区政策倾斜和扶持。

二、智慧渔业模式我国从去年下半年推出5G 以来,全国引起了创新和投资的热潮,5G 带来的技术提升正在逐步地满足复杂多样的物联网需求,人工智能和传统养殖业将深度融合。

智能渔场由机器操作,将更准确有效的调节渔场的环境、温度、水质检测、饵料投放等,将实现养殖智能化,大大减少人工成本。

三、休闲渔业模式休闲渔业模式是这几年一直推广的养殖模式,它有着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人们对高质量的生活的需求,更多人喜欢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这就推动了休闲渔业的发展,养殖、娱乐、休闲服务相互融合,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

四、鱼菜共生模式鱼菜共生模式其实与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类似,鱼菜共生是一种集蔬菜栽培与鱼高密度养殖为一体的生态系统,“鱼菜共生”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是可持续、循○梁惠李晓玉关沛2020-22--36环、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

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是鱼菜共生的基本原则,利用蔬菜根系发达、生长时对氮、磷需求高等特性,在池塘内形成“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的循环系统,让鱼菜和谐生长。

(通联:274200,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水产服务中心手机:186****9776)虾青素又名虾黄素,抗氧化能力极强,是一种粉红色天然色素,具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可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有良好的着色效果。

池塘鱼菜共生种养技术生态养鱼的养殖技术

池塘鱼菜共生种养技术生态养鱼的养殖技术

池塘鱼菜共生种养技术-生态养鱼的养殖技术中国传统养鱼的特色是在同一水体中进行多种鱼类混养,既投喂一定量的人工饲料,又充分利用水体本身的食料资源,同时又把水生生态系统与陆生生态系统相衔接,起到互补互利的作用。

生态养鱼属生态农业的一个分支,是以水体为依托,以养鱼为核心来组织生态经济系统。

现在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池塘鱼菜共生种养技术,生态养鱼的养殖技术。

池塘鱼菜共生种养技术“池塘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技术”是根据鱼类和植物的生存环境、营养需求和理化特点,将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两种不同的农业技术,通过科学的生态设计,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一种新型的鱼、水、菜和谐协同共生复合种养模式。

池塘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技术利用水生蔬菜扎根在养鱼水体中生长、需从水体中汲取营养物质的生理特点,将养鱼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废物(养鱼产生的排泄物、剩余饲料、氨氮等)转化成蔬菜生长所需的养料,在池塘内形成“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的循环系统,让鱼类和蔬菜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生态平衡关系,不仅能使养鱼水体自然净化、水质保持长期稳定,而且能在养鱼的同时收获一定量的水生蔬菜,具有净水、提高水产品质量、蔬菜增收、减少水电药等成本投入、景观工程等优势。

生态养鱼的养殖技术一、选址:池塘是鱼类生活的场所,池塘条件的优劣,对鱼的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选择池塘建设时,必须把握原则是选择地理位置宽阔、平坦,水源充足无污染的田、山垅田;池塘中水的排灌方便,不易洪涝,同时要光照好、交通、供电等方便的位置。

二、规划:池塘建设,规划要先行,选址选好的田、山垅田要进行统一规划,规划好路、池塘、猪栏、鸭舍、鹅舍、沼气池等位置及工作人员居住场所等。

道路建设必须环绕池塘四周,一方面便于基础设施建设,如运输砖头、立电杆、架电线等;二是便于投放鱼饲料、夜间巡逻、观察鱼的动向和捕鱼时装车。

合理规划好道路、猪栏、池塘等,对于拿饲料喂鱼方便,猪粪能够全部排放到池塘中。

三、建塘:池塘的建设要因地制宜,根据田的大小可建成每口3-5亩、8-10亩以上的池塘,或者山垅田中,将山垅田中的狭口沿山而建鱼池堤坝,直接建成每口10-30亩或更大的鱼塘。

鱼菜共生养殖体系

鱼菜共生养殖体系
面蔬菜采收; (3)结合微生物制剂或微生物基,培养池塘有益微
生物群落,可实现更加良好的调节水质效果。
养殖管理
(1)投饵。与普通鱼猪混养和鱼鸭混养模式一样,可根据 实际养殖效益进行饵料投喂。
(2)水质调控。阴天、中午及下夜均需打开增氧机增氧, 溶解氧保持4mg/L以上,高温季节,适当换水保持水质。
鱼菜共生生态循环养殖技术结合当前我国水产养 殖实际情况,研究高效、环保、易于普及的生态 循环养殖技术,在现有池塘养殖的基础上,通过 生物浮床、无土栽培等方法,建立鱼、菜优化养 殖结构及水质调控系统,在池塘养殖生态系统水 平,调整养殖结构、平衡功能来维持养殖系统的 稳定发展。
系统设计及养殖体系构建
工厂化设施养殖模式
生态循环原本是两项分离的农业技术,但采用鱼 菜共生方法实现了两者间的互作组合,形成了共 同促进与效益叠加的效果,同时更重要的是,它 是一项综合效益最高的纯有机耕作模式,种菜不 需再施肥,养鱼不需常换水,是一种资源节省型 的可循环有机耕作模式,鱼排泄的废水及饲料残 渣是蔬菜生长的最好养料,而蔬菜的根系与微生 物群落又是水质处理净化的最佳生物过滤系统, 三者所建立的植物---微生物---鱼生态关系实现了 养鱼种菜的可持续与循环,是生态农业中一种最 完美的结合。
主要技术路线图
养 殖
池塘无土栽培蔬菜



鱼菜共生养殖体系

物 吸
池塘养鱼
畜禽养殖

为 畜 禽 提 供 青 饲 料


基肥用于肥水养鱼
通心菜规模化中试
鱼菜共生示范近景效果图整体效果图
鱼菜共生示范近景效果图
西洋菜规模化中试
体系降污染效果测试
化 学 指 标 mg/L

全生态鱼菜共生的养殖种植方法

全生态鱼菜共生的养殖种植方法

全生态鱼菜共生的养殖种植方法
全生态鱼菜共生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它结合了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实现了一种生态平衡。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养殖种植方法:
1. 设计系统:首先,需要设计一个适合的鱼菜共生系统。

这包括选择适当的鱼种和蔬菜品种,考虑水质、温度、光照等因素,以及设计合理的养殖池和种植槽。

2. 建立系统:购买或建造必要的设施,如鱼池、种植槽、水泵、过滤器等。

然后建立硝化系统,这是鱼菜共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用于转化鱼的排泄物和食物残渣为硝酸盐,供植物吸收利用。

3. 种植蔬菜:在种植槽中种植蔬菜,可以选择水生蔬菜或陆生蔬菜。

确保植物根部能够吸收到足够的硝酸盐。

4. 养殖鱼类:在鱼池中养殖鱼类,可以选择淡水鱼或海水鱼。

注意控制养殖密度,保持水质清洁。

5. 日常管理:每天检查水质和植物生长情况,定期更换水,添加营养液。

根据需要调整水泵和过滤器,确保水循环和硝化过程正常进行。

6. 收获和销售:当蔬菜和鱼类达到收获条件时,可以按照市场需求进行采收和销售。

需要注意的是,全生态鱼菜共生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特别是在水质管理、植物选择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建议在开始之前进行充分的学习和准备,或者寻求专家的帮助。

鱼菜共生技术要点

鱼菜共生技术要点

鱼菜共生技术要点技术概述:鱼菜共生是一种涉及鱼类与植物的营养生理、环境、理化等学科的生态型可持续发展农业新技术,就是在鱼类养殖池塘种植蔬菜,利用鱼类与蔬菜的共生互补,池塘水面进行蔬菜无土栽培,将渔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进行池塘鱼菜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互惠互利。

详见下图。

池塘鱼菜共生生态养殖具有净水,降低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光合作用增氧;遮阴避暑;提高水产品质量;卖菜增收;减少水电药等成本投入;防盗;抑菌;景观工程等优势。

鱼菜共生池塘物质循环流程图增产增效情况: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模式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平均亩产能提高10%左右,节约水电成本投入约30%,鱼药成本投入50%左右,病虫害显著减少,鱼类品质有一定程度改善,综合生产效益可提高30-80%。

以重庆为例, 2012年推广面积近4万亩,亩产水产品1303.3千克,蔬菜923.9千克,亩均收入16616.3元,较项目实施前增加了36.6%,亩利润为4889.2元,是项目实施前亩均利润的134.5%,其中蔬菜增收达到1040.5元/亩。

项目实施前后亩均投入方面,除了物价因素导致饲料、塘租等投入上涨外,其全年节约水电投入57.6%、药物投入65%、人工费用投入20.6%,间接增加渔民收入583.5元/亩.年。

广西、北京等地通过鱼菜共生技术,通过蔬菜增收、降低成本收入直接经济效益也达到600元以上。

技术要点:一.池塘养殖技术要点池塘养殖以池塘“一改五化”技术为核心,“一改”指改造池塘基础设施,“五化”包括水质环境洁净化、养殖品种良种化、饲料投喂精细化、病害防治无害化、生产管理现代化等。

(1)改造池塘基础设施小塘改大塘:将用于成鱼养殖不规范的小塘并成大塘,池塘以长方形东西向为佳(长宽约比为2.5:1),面积10-20亩为宜。

浅塘改深塘:通过塘坎加高、清除淤泥实现池塘由浅变深,使成鱼塘水深保持2.0~2.5米,鱼种池水深1.5米左右,鱼苗池水深在0.8~1.2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池塘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技术
什么是鱼菜共生?鱼菜共生就是水中养鱼,水上种菜,鱼的排泄废物成为植株的生产养料,植物生长则为鱼类提供食物的一种综合种养新模式。

那么,池塘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技术究竟是一项什么样的技术?它好在哪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效益?实践中,农户需要注意什么呢?
鱼菜共生种养结合
据介绍,鱼菜共生是一种涉及鱼类与植物的营养生理、环境、理化等学科的生态型可持续发展农业新技术,它把水产养殖与蔬菜生产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隐患,种菜不施肥而能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系统,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是一种可持续地循环型农业生产模式。

简单地说,就是在养鱼虾的池塘种蔬菜,利用鱼类与蔬菜的共生互补关系,池塘水面进行蔬菜无土栽培,将渔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实现池塘鱼菜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互惠互利。

三种优势产品绿色
专家介绍,利用池塘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技术来搞农业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其一,产品绿色。

鱼菜共生的系统内严禁使用任何药物。

如果业主使用渔药会危及蔬菜部分的生长,如果在蔬菜种植中使用农药,会导致鱼虾等水产品死亡。

同时,鱼菜共生系统中也严禁添加对鱼有毒害的化肥。

事实上,由于鱼粪具备蔬菜所需要的全面营养元素,蔬菜对病虫害的抗性强,蔬菜根部的根际微生物分泌的植物抗生素对鱼的健康也非常有利。

所以,养鱼和种菜都不需要打药,养出来的鱼虾,种出来的菜绿色、健康。

而且品质好,鱼吃起来没有任何腥味,鱼肉鲜美紧致;蔬菜营养全面、鲜嫩爽口,深受消费者喜爱。

其次,没有连作障碍。

鱼菜共生系统不会出现传统土壤栽培的休耕、轮作,也没有连作障碍,不会发生病虫害,减少了生产成本。

最后,不长杂草。

作物栽培在种植孔中,根系漂浮在水中,天然隔绝了杂草生长。

因此,业主完全无需喷施除草剂。

及时收菜监测水质
虽然利用池塘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技术搞农业生产,有很多优势,但业主在具体实施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生产前,选择蔬菜品种应多样化,这样有利于满足市场需求,构成一个好的生态环境。

种菜的上下两层网片要绷紧,形成一定间距,控制蔬菜向上生长和避免倒伏。

其二、要及时收割蔬菜,避免蔬菜腐烂掉到水中,污染水质。

其三、要密切关注水质变化,及时监测,尤其是夏季,防止水质变坏,影响水产品产量。

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综合来看,鱼菜共生生态养殖不仅可以净水,降低池塘水体富营养化,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为池塘底部的水产动物增加氧气,遮阴避暑,最终提高水产品质量,而且卖菜还有一笔收入,可谓一举多得。

据测算,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模式平均亩产能提高10%左右,节约水电成本投入约30%,鱼药成本投入50%左右,病虫害显著减少,鱼类品质有一定程度改善,综合生产效益可以提高30-80%。

鱼菜共生种菜技术要点
1、种类选择
栽培蔬菜种类应选择根系发达,处理能力强的蔬菜瓜果植株,利用根系发达与庞大的吸收表面积,进行水质的净化处理,鱼菜共生的生产模式中一般主选空心菜,因为空心菜属蔓生植物,根系分布浅,喜充足光照,对密植的适应性也较强,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

养殖户也可以根据生产和市场需要,选择其他蔬菜,一般夏季种植绿叶菜类有空心菜等,藤蔓类蔬菜有丝瓜、苦瓜等;冬季种植蔬菜有西洋菜、生菜等。

2、栽培时间
空心菜、丝瓜、苦瓜等夏季蔬菜,4月下旬以后,水温高于15℃时开始种植;西洋菜等秋季蔬菜,10月下旬以后,温度15℃以上时,开始种植。

其他蔬菜种植品种根据生长季节和适宜生长温度栽种。

3、种植比例
池塘种植蔬菜就是消耗水体有效氮而达到净水的目的,较肥的池塘适合开展水上蔬菜种植,水质越肥,种植蔬菜比例越高。

可以通过水色、气味、底泥深度和
养殖年限来确定养殖池塘是否适合种植蔬菜,一般精养池塘,养殖周期3年以上,水色黄褐、褐绿、油绿、黄绿色的池塘水质较肥,适合开展蔬菜种植。

4、蔬菜栽培
主要采用移植的方式栽种。

如,PVC标准浮床可采用扦插栽培、种苗泥团移植和营养钵移植等方法进行池塘蔬菜无土种植。

5、蔬菜收割
空心菜等蔬菜采摘,当株高25cm-30cm时就可采收,采收周期根据菜的生长期而定,一般10-15天采收一次;其他蔬菜根据生长状况适时采收。

6、浮床清理
在收获完蔬菜或者需要换季种植蔬菜时,应通过高压水枪或者刷子将架体上以及上、下两层网片上的青苔等杂物清理掉,阴凉处晾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