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图与网络分析

合集下载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 学习笔记第6章 本章知识网络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 学习笔记第6章 本章知识网络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学习笔记本章知识网络第1节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学习目标] 1.理解化石是支持生物进化论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2.理解当今生物体上进化的印迹也是支持生物进化论的证据。

一、地层中陈列的证据——化石1.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2.化石(1)概念:化石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等。

(2)作用: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________及其形态、结构、行为等特征。

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________________的证据。

(3)分布:大部分化石发现于________的地层中。

(4)结论:大量化石证据证实了生物是由________________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而且还揭示出生物由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的进化顺序。

判断正误(1)生物的遗物或生活痕迹也可能形成化石()(2)通过化石可以了解已经绝灭的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推测其行为特点()(3)较晚形成的地层中,没有较简单、较低等的生物化石()(4)我国发现的大量的恐龙蛋化石是遗迹化石()任务一:化石证据对共同由来学说的支持根据教材“地层中有大量化石的示意图”及“思考·讨论”中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说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有何规律?支持达尔文的共同由来学说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科学家认为赫氏近鸟龙化石为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这是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少女露西的骨骼化石与黑猩猩、人类骨骼结构的比较,支持人猿共祖说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根据生物进化的顺序,推测地球上最先出现的生物化石应该是()A.单细胞细菌B.多细胞水螅C.低等多细胞藻类植物D.高等多细胞被子植物2.属于生物进化最直接证据的是()A.脊椎动物的前肢的比较B.胚胎发育的比较C.化石分析D.生理生化比较二、当今生物体上进化的印迹——其他方面的证据1.比较解剖学证据研究比较脊椎动物的器官、系统的____________,可以为这些生物是否有共同祖先寻找证据。

管理运筹学讲义 第6章 网络计划(6学时)

管理运筹学讲义 第6章  网络计划(6学时)

4
H,4
22
第二节 绘制网络图
三、网络图的绘制举例
【例】
工序 紧前工序 工序时间
A G、M
3 ②
B H
4
C
— 7
D L
3
E,5
M,3
E C
5
F A、E
5
G B、C
2
H
— 5 ⑦
I A、L
2
F,5
K F、I
1
L B、C
7
M C
3
C,7

I,2
K,1 11

H,5

G,2
A,3


D,3

23
B,4

7
I
8
C
H
21
OM:SM
第二节 绘制网络图
三、网络图的绘制举例 【例】
工 序 A — 2 B A 4 C B 4
2 A,2
D — 4.7
B,4
E — 7.2
5 G,6.2
F E 2
G D、 F 6.2
H D、 F 4
I H 4.3
紧前工序 工序时间
C,4
7 I,4.3 6
OM:SM
1
D,4.7 E,7.2 F,2 3
13
OM:SM
第二节 绘制网络图
一、网络图中工序间的表达方式
1、当工序a完工后b和c可以开工

2、当工序a和b完工后c才能开工

a
b


a

c
c

○ ○
b
3、工序c在工序a完工后就可以开工, 但工序d必须在a和b都完工后才能开工

运筹学(第6章 图与网络分析)

运筹学(第6章 图与网络分析)
a1 (v1) 赵
(v2)钱
a2 a3 a4 a14 a15
a8 a9
a7 (v4) 李
(v3)孙
a5 (v5) 周 a6 a10 (v6)吴
图6-3
a12 a11 a13
(v7)陈

定义: 图中的点用v表示,边用e表示。对每条边可用它
所连接的点表示,记作:e1=[v1,v1]; e2=[v1,v2];
树是图论中结构最简单但又十分重要的图。在自然和社会领 域应用极为广泛。 例6.2 乒乓求单打比赛抽签后,可用图来表示相遇情况,如 下图所示。
运动员 A
B C
D
E
F G
H

例6.3 某企业的组织机构图也可用树图表示。
厂长
人事科
财务科
总工 程师
生产副 厂长
经营副 厂长
开发科
技术科
生产科
设备科
供应科
动力科
e2
(v1) 赵
e1
e3
e4 孙(v3) 李(v4)
周(v5)
图6-2
e5 吴(v6) 陈(v7)
(v2)钱
如果我们把上面例子中的“相互认识”关系改为“认识” 的关系,那么只用两点之间的联线就很难刻画他们之间的关 系了,这是我们引入一个带箭头的联线,称为弧。图6-3就是 一个反映这七人“认识”关系的图。相互认识用两条反向的 弧表示。
端点,关联边,相邻 若有边e可表示为e=[vi,vj],称vi和
e2 v2 e6 e1 e4 v1 e3 v3 e8
vj是边e的端点,反之称边e为点vi
或vj的关联边。若点vi、vj与同一条 边关联,称点vi和vj相邻;若边ei和
e5
e7

第六章图与网络分析

第六章图与网络分析

e3
v3
若链中所有的顶点也互不相同,这样的链称为路.
e4
v4
起点和终点重合的链称为圈. 起点和终点重合的路称为回路.
若图中的每一对顶点之间至少存在一条链, 称这 样的图为连通图, 否则称该图是不连通的. 第10页
完全图,偶图
任意两点之间均有边相连的简单图, 称为完全图. K n
K2
K3
K4
2 | E | Cn
第20页
6.2树图和图的最小部分树问题 Minimal tree problem 6.2.1树的概念
若图中的每一对顶点之间至少存在一条链, 称这样的图 为连通图. 树图(简称树Tree): 无圈的连通的图,记作T(V, E)
组织机构、家谱、学科分支、因特网络、通讯网络及高压线路 网络等都能表达成一个树图 。
第13页
有向图 G : (V,E),记为 G=(V,E)
G 的点集合: V {v1 , v2 ,...,vn } G 的弧集合: E {eij } 且 eij 是一个有序二元组 (vi , v j ) ,记
为 eij (vi , v j ) 。下图就是一个有向图,简记 G 。 若 eij (vi , v j ) ,则称 eij 从 v i 连向 v j ,点 v i 称为 eij 的尾,v j 称为 eij 的头。 v i 称为 v j 的前继, v j 称为 v i 的后继。 基本图:去掉有向图的每条弧上的方向所得到的无向图。
有向图 G (V , E ) 的关联矩阵:一个 | V | | E | 阶矩阵
B (bik ) ,
1, 当 弧ek以 点i为 尾 其中 bik 1, 当 弧ek以 点i为 头 0, 否 则

图与网络分析

图与网络分析

end;
例 1 中 1 到 7 点的最短路是 1-2-5-7
查伴随矩阵 E 的第一行
1234567
10020255 19
hw
小结
• 最短路有广泛的应用 (P176案例) • 最短路的多种形式:无向图,有向图无循环圈,有向
图,混合图,无负边权,有负边权,有负回路,k-最 短路等 • 当存在负权值边时,Floyd算法比Dijkstra算法效率高, 且程序极简单。但Dijkstra算法灵活 • 若图是前向的,则Dijkstra算法也可以求两点间最长路 • 一般情况下,两点间最长路是 NP-complete,但最短 路是 P算法 • 两点间k-最短路:分为边不相交的和边相交的 求边不相交的k-最短路非常容易:先求最短路,将该 最短路中的边从网路删去,再用Dijkstra算法可求次最 短路,以此类推
hw
6.1.4 链,圈,路径,回路,连通图
• 走过图中所有边且每条边仅走一次的闭行走称为欧拉 回路
定理 2:偶图一定存在欧拉回路(一笔画定理) 6.1.4 连通图,子图,成分
• 设有两个图 G1(V1, E1), G2(V2, E2), 若V2 V1, E2 E1, 则 G2 是 G1 的子图
• 无向图中,若任意两点间至少存在一条路径,则称为 连通图(connected graph),否则为非连通图( disconnected graph);非连通图中的每个连通子图称为成分 (component)
线表示实体间的关联
A
A D
C
C
D
B
B
2
hw
6.1 图与网络的基本概念
6.1.1图与网络 • 节点 (Vertex)
– 物理实体、事物、概念 – 一般用 vi 表示

运筹学6(图与网络分析)

运筹学6(图与网络分析)

定义7:子图、生成子图(支撑子图)
图G1={V1、E1}和图G2={V2,E2}如果 V1 V2和E1 E2 称G1是G2的一个子图。
若有 V1=V2,E1 E2 则称 G1是G2的一 个支撑子图(部分图)。
图8-2(a)是图 6-1的一个子图,图8-2 (b)是图 8-1的支撑子图,注意支撑子图 也是子图,子图不一定是支撑子图。 e1
v2 ▲如果链中所有的顶点v0,v1,…,vk也不相
e1 e2 e4 v1 e3
v3 e5
同,这样的链称初等链(或路)。
e6
▲如果链中各边e1,e2…,ek互不相同称为简单链。
e7
e8
▲当v0与vk重合时称为回路(或圈),如果边不 v4
v5
重复称为简单回路,如果边不重复点也不重复
则称为初等回路。
图8-1中, μ1={v5,e8,v3,e3,v1,e2,v2,e4,v3,e7,v5}是一条链,μ1中因顶 点v3重复出现,不能称作路。
e1
e2 e4 v1 e3
v2
v3
e5
e6
e7
e8
v4
v5
定理1 任何图中,顶点次数的总和等于边数的2倍。
v1
v3
v2
定理2 任何图中,次为奇数的顶点必为偶数个。
e1
e2 e4 v1 e3
v2
v3
e5
e6
e7
e8
v4
v5
定义4 有向图: 如果图的每条边都有一个方向则称为有向图
定义5 混合图: 如何图G中部分边有方向则称为混合图 ② ⑤ ④
定理4 有向连通图G是欧拉图,当且仅当G中每个顶点的出 次等于入次。
② 15
9 10

大学计算机(第5版蒋加伏)第6章课件

大学计算机(第5版蒋加伏)第6章课件

首次阿帕网连接实验的工作日志
阿帕网早期工作人员
6.1.1 网络基本类型
联合国宽带数字发展委员会报告: 2013年全球互联网用户为28亿左右; 每增加10%的宽带接入,可带来1.38%的GDP增长。 2013年全球互联网数据流量为:56EB(1EB=10亿GB);全球有1万亿台设备接入互联网。 互联网受欢迎的原因:使用成本低,信息价值高。
6.1.2 网络体系结构
TCP协议“三次握手”过程:
请求
应答
确认
TCP协议建立连接时的“三次握手”过程
6.1.2 网络体系结构
安全隐患 第1次握手:客户端发SYN包到服务器,并等待服务器确认。 • 第2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发送SYN+ACK应答包,然后计时等待。 • 第3次握手:客户端收到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ACK确认包。 • 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连接状态,完成三次握手过程。 • 客户端与服务器可以传送数据了。
TCP是议互联网中使用最广泛的网络协议。可见,网络协议在设计中存在安全“漏洞”。
6.1.2 网络体系结构
【扩展】
TCP协议“建立连接→数据传送→关闭连接“的 通信全过程。
6.1.2 网络体系结构 4. 网络协议的计算思维特征
网络层次结构有助于清晰地描述和理解复杂的网络系统。
(1)
分层不能模糊,每一层必须明确定义,不引起误解。
【案 例】 水库大坝控制系统局域网。
6.1.1 网络基本类型
(2)城域网(MAN) 城域网特征: • 覆盖区域为数百平方千米的城市内。 • 城域网由许多大型局域网组成。 • 城域网为个人、企业提供网络接入。
城域网结构: • 网络结构较为复杂; • 采用点对点、环形、树形等混合结构。

运筹学第六章图与网络分析

运筹学第六章图与网络分析

S
2
4
7
2 A
0 5
S
5 45 B
98
14
5
13
D
T
C
E
4
4
4
7
最短路线:S AB E D T
最短距离:Lmin=13
2.求任意两点间最短距离的矩阵算法
⑴ 构造任意两点间直接到达的最短距离矩阵D(0)= dij(0)
S A B D(0)= C D E T
SABCDET 0 25 4 2 02 7 5 20 1 5 3 4 1 0 4 75 0 15 3 41 0 7 5 7 0
e1 v1
e5
v0 e2
e3
v2
e4
e6 e7
v3
v4
(4)简单图:无环、无多重边的图称为简单图。
(5)链:点和边的交替序列,其中点可重复,但边不能 重复。
(6)路:点和边的交替序列,但点和边均不能重复。
(7)圈:始点和终点重合的链。
(8)回路:始点和终点重合的路。
(9)连通图:若一个图中,任意两点之间至少存在一条 链,称这样的图为连通图。 (10)子图,部分图:设图G1={V1,E1}, G2={V2,E2}, 如果有V1V2,E1E2,则称G1是G2的一个子图;若 V1=V2,E1E2,则称G1是G2的一个部分图。 (11)次:某点的关联边的个数称为该点的次,以d(vi)表示。
步骤:
1. 两两连接所有的奇点,使之均成为偶点;
2. 检查重复走的路线长度,是否不超过其所在 回路总长的一半,若超过,则调整连线,改 走另一半。
v1
4
v4
4
1
4
v2
v5
5

运筹学第6章 图与网络

运筹学第6章 图与网络

也就是说| V1 |必为偶数。
定理6.2有学者也称作定理6.1的推论。根据定理6.2,握手定理也可以 表述为,在任何集体聚会中,握过奇次手的人数一定是偶数个。
12 该课件的所有权属于熊义杰
另外,现实中不存在面数为奇数且每个面的边数也是奇数的多面 体,如表面为正三角形的多面体有4个面,表面为正五边形的多面体有 12个面等等,也可以用这一定理予以证明。因为在任意的一个多面体 中, 当且仅当两个面有公共边时,相应的两顶点间才会有一条边,即 任意多面体中的一个边总关联着两个面。所以,以多面体的面数为顶
v j V2
(m为G中的边数)
因式中 2m 是偶数, d (v j ) 是偶数,所以 d (vi ) 也必为偶数
v j V2
vi V1
( 两个同奇同偶数的和差必为偶数 ), 同时,由于 d (vi ) 中的每个加数 d (vi )
均为奇数,因而 d (vi ) 为偶数就表明, d (vi ) 必然是偶数个加数的和 ,
图论、算法图论、极值图论、网络图论、代数图论、随机图论、 模糊图论、超图论等等。由于现代科技尤其是大型计算机的迅 猛发展,使图论的用武之地大大拓展,无论是数学、物理、化 学、天文、地理、生物等基础科学,还是信息、交通、战争、 经济乃至社会科学的众多问题.都可以应用图论方法子以解决。
1976年,世界上发生了不少大事,其中一件是美国数学家 Appel和Haken在Koch的协作之下,用计算机证明了图论难题— —四色猜想(4CC):任何地图,用四种颜色,可以把每国领土染 上一种颜色,并使相邻国家异色。4CC的提法和内容十分简朴, 以至于可以随便向一个人(哪怕他目不识丁)在几分钟之内讲清 楚。1852年英国的一个大学生格思里(Guthrie)向他的老师德·摩 根(De Morgan)请教这个问题,德·摩根是当时十分有名的数学家, 他不能判断这个猜想是否成立,于是这个问题很快有数学界流 传开来。1879年伦敦数学会会员Kemple声称,证明了4CC成立, 且发表了论文。10年后,Heawood指出了Kemple的证明中

运筹学第六章图与网络分析a管理精品资料

运筹学第六章图与网络分析a管理精品资料
min T (v j) T ( v j) ,L ( v i) d ij j
3. 在与固定标号点相邻的临时标号点中选取 具有最小标号的点vi给予固定标号,即:
L(vi)=min{ T(vj) } 返回第2步。 4. 当vn得到固定标号时,计算结束。 注: 固定标号L(vi)表示v1到vi的最短距离, 临时标号T(vj)表示v1到vi距离的上界。
能一笔画的图一定是欧拉圈或含有欧拉链。 定理:连通的多重图G是欧拉图的充要条件是G 中无奇点。 推论:连通的多重图G有欧拉链的充要条件是G 中恰有两个奇点。
第二节 树图和图的最小部分树
树图:无圈的连通图称为树图,记为T(V,E)。 2-1 树的性质 性质1:任何树中必存在至少两个次为1的点(悬 挂点)。
若一个简单图中任意两点之间均有边相连,
则称该图为完全图。
对含有n个顶点的完全图,其边数有
Cn2
1n(n1) 2
条。
如果图的顶点能分成两个互不相交的非空
集合V1和V2 ,使在同一集合中任意两个顶点 都不相邻,则称该图为偶图(或二分图)。
若偶图的顶点集合V1、V2之间的每一对不 同顶点之间都有一条边相连,则称该图为完全 偶图。在完全偶图中, V1若有m个顶点, V2 有n个顶点,则其边数共有m×n条。
临时标号
v2(5) v3(2) v4(∞) v5(∞) v6(∞) v7(∞) v2(5) v4(9) v5(∞) v6(6) v7(∞) v4(7) v5(12) v6(6) v7(∞) v4(7) v5(7) v7(12)
v5(7) v7(12)
v7(10)
❖ Dijkstra 算 法 仅 适 合 于 所 有 的 权
Hale Waihona Puke 3-2 求任意两点间最短距离的矩阵算法(Floyd) 设邻接矩阵为D,计算D1=D+D, D2= D1 +D ,

电网络-第六章信号流图分析解析

电网络-第六章信号流图分析解析

x1 x2 x3 xS1 1 x2 x1 x3 2 x3 x1 x2
-1 1 -1 1 Xs1 1 X1 -1 2 -1 Xs1 1 X1 -1/2 X2 1 X3 3 2 1 -1 -1
X2 1 X3
1 1 1 1 ,B 0 ,X a X 解:A 1 2 2 、 2、 3) ij j (1 aii)X i bi1 X S( i 1 i 1 j 1 1 1 0 X i aij X j ( 1 aii)X i bi1 X S ( 、 2、 3) ,可见其流图是不同的 ,但其解 1 i 1
L5=gf g
f
x1
L4=cd
a
c
x3
d
x4
L2=cef
p
b
e
x2
有向回路增益说明图
L1=dgp
(10)非接(切)触回路:若干个有向回路之间没有公共节点 的回路,若两个回路不接触时称为不接触二重(阶)回路, n个回路不接触时称为不接触n重(阶)回路。 h
x1
b
a
c
x3
f
d
g
x4
e
p
x2
非接触回路说明图1
第六章 网络函数与稳定性
§6-3 信号流图(分析和求解线性方程组的一种方法)(P243)
•信号流图(SFG—Signal Flow Graph): 信号流图表示信号的流动,是由节点和支路组成的加权有向图。 信号流图用于线性网络或系统的分析、求解,它可以完全对应 一个线性方程组(系统或网络) ;图中的每个节点对应着线性 方程组的某一常量或变量,加权支路对应相应(方程组)的系 数;从而把线性方程组的变量描述为沿支路方向流动的信号 (信号流图);把线性方程组的代数变换转化为信号流图的变 换。因而提供了一种通过对信号流图的观察和约简求解线性方 程组的方法。

运筹学胡运权第五版(第6章)课件

运筹学胡运权第五版(第6章)课件
零图: 边集为空集的图。
运筹学胡运权第五版(第6章)
2、图的阶:即图中的点数。 例如 右图为一个五阶图
3、若图中边e= [vi,vj] ,则vi,vj称 为e的端点,
e称为vi,vj的关联边。 若vi与vj是一条边的两个端
点,则称vi与vj相邻; 若边ei与ej有公共的端点,
则称ei与ej相邻。
e8
1、图(graph):由V,E构成的有序二元组,用以表示对 某些现实对象及其联系的抽象,记作 G={V,E}。 其中V称为点集,记做V={v1,v2,···,vn}
E称为边集,记做E={e1,e2,···,em}
点(vertex):表示所研究的对象,用v表示; 边(edge):表示对象之间的联系,用e表示。 网络图(赋权图): 点或边具有实际意义(权数)的图, 记做N。
路:点不能重复的链。
圈:起点和终点重合的链。
回路:起点和终点重合的路。
连通图:任意两点之间至少存在一条链的图。
完全图:任意两点之间都有边相连的简单图。
n阶完全图用Kn表示,边数=
C 2 n(n 1)
n

2
注意:完全图是连通图,但连通图不一定是完全图。
运筹学胡运权第五版(第6章)
v1 e4
v4 e5 v5
依次下去,vn必然与前面的某个点相邻,图中有圈,矛盾!
注意:树去掉悬挂点和悬挂边后余下的子图还是树。
运筹学胡运权第五版(第6章)
(2)n阶树必有n-1条边。
证明(归纳法): 当n=2时,显然;
设n=k-1时结论成立。 当n=k时,树至少有一个悬挂点。
去掉该悬挂点和悬挂边,得到一个k-1阶的树,它有 k-2条边,则原k阶树有k-1条边。
7、已知图G1={V1,E1}, G2={V2,E2}, 若有V1V2,E1E2,则称G1是G2的一个子图; 若V1=V2,E1E2且 E1≠E2 ,则称G1是G2的一个部分图。

8.1__图与网络分析基本概念

8.1__图与网络分析基本概念

• 不连通图中的每个连通的部分,称为原图的连通分图. 链、圈、路、回路都是原图的连通分图.
16
5、连通图、连通分图、子图
• 给定图 G
(V , E )
,如果有 (V , E ),使得 V V,E E , G 为 则称 G 为 G 的一个子图.当 V V 时, 则称 G G 的一个
而 e i 是 v i , v j的关联边. • 同一条边的两个端点称为相邻顶点.具有共同端点的边 称为相邻边. • 一条边的两个端点相同,称为环.具有两个共同端点的
两条边称为多重边. • 既没有环也没有多重边的图称为简单图.
9
3、端点、关联边、相邻、次
• 一个没有环,但允许有多重边的图称为多重图. 今后若不加特别说明,所研究的图均为简单图. • 在无向图中,以顶点 v 为端点的边的数目,称为该顶点 的次,记作 d ( v ) . 次为1的点称为悬挂点,连接悬挂点的边称为悬挂边. 次为0的点称为孤立点. 仅有孤立点的图为零图. 次为奇数的点称为奇点,次为偶数的点称为偶点. 图中顶点均为偶点的图称为偶图.
链中没有重复点和重复边的链称为初等链. • 链 ( v i , v i , v i ) 中,若 v i v i ,则称此链为圈.
1 1 k
1
k
没有重复点和重复边的圈称为初等圈.
14
4、链、圈、路、回路
• 设D是一个有向图, G是它的基础图.若 ( v i , e i , ...., e i , v i )
6
无向图
有向图
混合图
• 图G或D的边数记作 m ( G ) 或 m ( D ) , 顶点个数记作n ( G ) 或 n ( D ) .在不引起混淆情况下,也简记为m , n .

运筹学图与网络分析

运筹学图与网络分析
v6
07
含有奇点的连通图中不含欧拉圈,此时,最优的邮递路线是什么呢?
08
求解中国邮路问题的奇偶点图上作业法
奇偶点表上作业法
奇偶点表上作业法 (1)找出奇点(一定为偶数个),在每两个奇点之间找一条链,在这些链经过的所有边上增加一条边,这样所有的奇点变为偶点,一定存在欧拉圈,但是不一定是路线最短的,所以需要检验和调整。 (2)检验增加的边的权值是否是最小的。 定理3 假设M是使得图G中不含奇点的所有增加边,则M是权值总和为最小的增加边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1)图G中每条边上最多增加一条边; 2)在图G的每个圈上,增加的边的总权值不超过该圈总权值的一半。 如果上述两个条件都满足则已经找到权值最小的欧拉圈 否则转入3) 3)调整增加边。如果1)不满足,则从该条边的增加边中去掉偶数条; 如果2)不满足,则将这个圈上的增加边去掉,将该圈的其余边上添加增 加边,转入(2)
v1
v2
v3
v4
v5
v1
v2
v3
v4
v5
图2
图3
如果在比赛中: A胜E, B胜C, A胜D, C胜A, E胜D, A胜B,
v1
v2
v3
v4
v5
注:本章所研究的图与平面几何中的图不 同,这里我们只关心图有几个点,点与点 之间有无连线,两条线有无公共顶点,点 与线是否有关联,至于连线的方式是直线 还是曲线,点与点的相对位置如何都是无 关紧要的。
求从v1到v8的最短路
(0)
(1,1)
(1,3)
(3,5)
(2,6)
(5,10)
(5,9)
(5,12)
注:在给顶点编号时,如果在多个为标号点均取得最小值Llk则对这多个点同时标号,这些点的第二个标号相同,但是第一个标号不一定相同。

第六章 图与网络分析

第六章 图与网络分析
v1 1 v8 5 v7 3 4 5 2 v6 2 4 2 v2 1 3 v0 4 4 v5 1 v3 1 v4 5
28
第三节 最短通路问题
29
一、最短通路问题
最短通路问题:就是从给定的网络图中找出 最短通路问题: 任意两点之间权重之和最小的一条路。 权重之和最小的一条路 任意两点之间权重之和最小的一条路。
8
例:图
e1
v1 e2 e4 e5 e3 e6 v3 v5
9
v4
v2
6、子图:图G1=(V1,E1)和图 2=(V2, 、子图: 和图G ( ( E2),如果 V1 ⊆ V2 和 E1 ⊆ E 2 ,称G1是G2的 ),如果 一个子图。 一个子图。 V 的支撑子图。 当V1= V2,1 ⊂ V2 时,称G1是G2的支撑子图。
32
①令P(vs)=0,T(vi)=+∞,i=(1,2,…,n-1,n) , , 计算T(vj)=min[T(vj), P(vi)+ ωij] ②计算 比较所有具有T标号的点 把最小者改为P标 标号的点, ③比较所有具有 标号的点,把最小者改为 标 号,即: P(vi)=min[T(vi)] ;当存在两个以上 最小者时,可同时改为P标号 标号, 最小者时,可同时改为 标号,若全部点均 标号则停止计算。 为P标号则停止计算。 标号则停止计算
39
2、流量:弧(vi,vj)实际通过量或安排的通 、流量: 过量,记为f 过量,记为 ij。 3、流:弧集E上所有边的流量所组成的集合, 、 上所有边的流量所组成的集合, 弧集 上所有边的流量所组成的集合 记为f={fij}。 记为 。
40
v1 (8,8)
(9,4)
v3 (5,5) (6,1) (10,8) vt

主要定理二分图的最大匹配算法二分图的带权重的最大匹配

主要定理二分图的最大匹配算法二分图的带权重的最大匹配

2021/2/13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22
时间复杂度分析
令|S| = m,|T| = n,假设 m n。 找一条增广路(或判断不能找到)标号算法最多进行 O(mn)
次检查(因为最多有这么多条边)。 初始匹配最多被增广 m 次。 所以,总的计算量为 O(m2n)。
2021/2/13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2021/2/13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17
例子
1
6
2
72
3
82
4
9
5
10
找到一条增广路(2, 8)。更新M。
2021/2/13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18
例子
1
63
2
7
3
83
4
93
5
10 3
找到一条增广路(3, 10)。更新M。
2021/2/13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19
例子
2021/2/13
1 2 10 3 4 5
2021/2/13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4
例子
2021/2/13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5
定理
定理:记G’上的最大流为f*,流值为|f*|。G上的最大匹配 为M*。则|f*| = |M*|。 证明:首先证|f*| |M*|。 给定最大匹配M*,令G’上M*中的边的流值为1,s到M*匹 配的V一侧点的各条边上流值为1,M*匹配的U一侧点到t的 各条边上流值为1,则构造了一个流值为|M*|的流f。 因此,显然有|f*| |M*|。 再证|f*| |M*|。 设f*为G’上的最大流。 由整流定理,G’上每条边上的流值为整数。由于每条边的 容量均为1,因此G’上每条边的流值不是0就是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4
1
6
3
5
第22页
§6.2 有向图的连通性
点i和点j是强连通的:G中存在一条(i,j)有向路,也
存在一条(j,i)有向路 G是强连通的:G中任意两点都是强连通的 G的强连通分支:G的极大连通子图 图6.2.4中,(a)是一个强连通分支,(b)是一个 具有三个强连通分支的非强连通图。
(a)
(b)
图6.2.4
简单图G (N , E) 的邻接矩阵:一个| N | | N | 阶矩阵
A (aij ) ,其中
1, aij 0,
当点i与点j邻接 否则
简单有向图G (N, A) 的邻接矩阵:一个| N | | N | 阶矩
阵 A (aij ) ,其中
1, 当有弧从i连向j aij 0, 否则
图(6.1.7)的邻接矩阵是
有一个公共端点,则称这两条边是邻接的 有限图:任何图G=(N,E),若N和E都是有限集合,则称G为… 空图:没有任何边的图 平凡图:只有一个点的图 简单图:一个图,既没有环,也没有重边,则称为… 例如:(a)是 一
简单图,但(b)就不是简单图.
(a)
(b)
完全图:每一对点之间均有一条边相连的图
续2
12345
1 0 1 1 1 0
2
1
0
1
0
1
3 1 1 0 1 1
4
1
0
1
0
1
5 0 1 1 1 0
图(6.1.8)的邻接矩阵是
1234
1 0 1 1 0
2
0
0
1
1
3 0 0 0 0
4
0
0
1
0
续9
1
2
3
4
5
图6.1.7
2
1
4
3
图6.1.8
续10
几个基本结论
定理 6.1.1 G 是二分图当且仅当 G 的邻接矩阵可
记为 eij {ni , n j} 。
e 如右图 G (N, E) , 其中 N {n1, n2 , n3, n4 , n5}
E {e11, e11, e12 , e23 , e24 , e34 , e34}
12
n2
e eij 的端点:若 eij {ni , nj} ,则称 eij 连接 ni 和 n j , 2 3
表成如下形式
A
0 AT
A 0
握手定理
定理 6.1.2 di 2 | E | ,其中 d i 表示简单图 G 中点
i
i 的次是指 G 中与点 i 关联的边数.
定理 6.1.3
d
i
|
A |
d
i
,其中
d
i
表示简单有向
i
i

G
中点
i
的入次是指
G
中以点
i
为头的弧数;
d
i
表示点 i 的出次是指 G 中以点 i 为尾的弧数.
第23页
§6.2 有向图的连通性
定理 6.2.2 设 G 有 p 个强连通分支,则 G 的邻接矩阵可以编写判断一个图(有向图)是否(强 )连通的算法呢?
第24页
§6.2 图的连通性
2. 割集
图 G 的割边:如果从 G 中删去它就使图的连通分支数严格增加的边 {S,T}割:一个端点在 S 中,另一个端点在 T 中的边集合,其中 S 和 T 是 N 的两个不相交子集 图 G 的边割{S, S } :从 G 中删去它就使图的连通分支数严格增加的边
图6.2.5中{2,4}和{6,7}都是割边 图6.2.6中,边集{{2,1},{2,4},{2,3}}和边 集{{2,3},{2,4},{1,4},{1,5}}均为割集
2
5
1
4
7
3
6
图6.2.5
2
1
4
3
5
图6.2.6
第26页
§6.2 图的连通性
割 定理 6.2.3 任何边割都是不相交割集的并.
集 定理 6.2.4 任给图 G,设 C 是 G 的一条简单回路
n n 11
e 24
n3
e14
e 34 n 4 e 34
n5
点 ni 和 n j 称为 eij 的端点。
环:两个端点重合为一点的边 (例如右图中的 e11) 图6.1.1
孤立点:不与任何边关联的点 (例如右图中的 n5 )
第6页
续1 关联:一条边的端点称为与这条边的关联 邻接:与同一条边关联的端点称为是邻接的,同时如果两条边
3
图6.4.1
第10页
续5
无向完全图:在无向图中,如果任意两个顶点之间存 在边。
有向完全图:在有向图中,如果任意两顶点之间都 有存在方向互为相反的两条弧。
0
1
2
含有n个顶点的无向完全图有多少条边? n(n-1)/2
含有n个顶点的有向完全图有多少条弧? n(n-1)
关联矩阵
续6
简单图G (N , E)的关联矩阵:一个| N | | E |阶矩阵
集合
割集:G 的极小边割 有向图 G 的割边:如果从 G 中删去它就使图的连通分支数严格增加的

(S,T)割:有向图 G=(N,A)中尾在 S 中,头在 T 中的弧集合 有向图 G 的弧割 (S, S ) :从 G 中删去它就使图的强连通分支数严格增
加的弧集合
有向割集:G 的极小弧割
第25页
§6.2 图的连通性
有向图 G :一个有序二元组 (N, A) ,记为 G (N, A) 续3
G 的点集合: N {n1, n2 , , nn} G 的弧集合: A {aij} 且 aij 是一个有序二元组 (ni , n j ) ,记 为 aij (ni , n j ) 。下图就是一个有向图,简记 G 。 若 aij (ni , n j ) ,则称 aij 从 ni 连向 n j ,点 ni 称为 aij 的尾,n j 称为 aij 的头。 ni 称为 n j 的前继, n j 称为 ni 的后继。
的 {S,T} 是 G 的一个割集,并用 E(C), E() 分别
性 表示 C, 所包含的边集合。若 E(C) E() ,则

| E(C) E() | 2
第27页
§6.3 树与支撑树
1、树及其性质
树:一个连通且无回路(除非特别声明,以后所说的回路皆指初级回路)
的图 森林:一个无回路的图
初级回路:点不重的回路
图6.2.1:
2
4
(1,2,3,4,2,3,5,6)是一条{1,6}路;
(1,2,4,5,3,4,6)是一条{1,6}简单路; 1
6
(1,2,3,5,6)一条{1,6}初级路;
(1,2,4,3,2,4,5,3,1)是一条回路;
3
5
(1,2,3,4,5,3,1)是一条简单回路; (1,2,4,5,3,1)是一条初级回路。
图6.2.1
第18页
§6.2 图的连通性
点i和j点是连通的:G中存在一条{i,j}路 G是连通的:G中任意两点都是连通的 连通分支:G的极大连通子图 图6.2.1中(a)是连通图;(b)是一个具有
三个连通分支的非连通图。
(a)
图6.2.2
(b)
第19页
§6.2 图的连通性
定理 6.2.1 设 G 有 p 个连通分支,则 G 的
B (bik ) ,其中
1, 当点i与边k关联 bik 0, 否则
简单有向图G (N, A) 的关联矩阵:一个| N | | A |阶矩
阵 B (bik ) ,其中
1, bik 1,
0,

弧a

ik
点i为


弧a

ik
点i为

否则
右图的关联矩阵是
1 1 1 1 0 0 0 0 0
第4页
§6.1 图 与 子 图
图与网络
无向图的基本概念 有向图和网络
关联矩阵和邻接矩阵
关联矩阵 邻接矩阵 主要结论
子图
第5页
无向图的基本概念
无向图 G :一个有序二元组 (N, E) ,记为G (N, E)
G 的点集合: N {n1, n2 , , nn}
e G 的边集合: E {eij}且 eij 是一个无序二元组{ni , n j}, 1 1
邻接矩阵可以表示成如下形式:
A1
0
0
Ap
第20页
§6.2 图的连通性
有向图G中的一条有向路:个点和弧的交错序列
(ni,aij,nj,…,nk,akl,nl), 记为(ni,nl)有向路
简单有向路:弧不重的有向路 初级有向路:点不重的有向路
有向回路:至少包含一条弧且ni=nj的(ni,nj)有向路
第2页
七桥问题
A
B
C
D
能否从某个地方出发,穿过所有的桥各一次 后再回到出发点。
第3页
第6章 网 络 分 析
§6.1 图与子图 §6.2 图的连通性 §6.3 树与支撑树 §6.4 最小树问题 §6.5 最短有向路问题 §6.6 最大流问题 §6.7 最小费用流问题 §6.8 最大对集问题



图与网络分析



Graphs and Network Analysis
决 胜 千 里 之 外
第1页
欧拉1707年出生在瑞士的巴塞尔城,13岁就进巴 塞尔大学读书,得到当时最有名的数学家约翰. 伯努利的精心指导。他从19岁开始发表论文,直 到76岁。几乎每一个数学领域都可以看到欧拉的 名字,从初等几何的欧拉线,多面体的欧拉定理, 立体解析几何的欧拉变换公式,四次方程的欧拉 解法到数论中的欧拉函数,微分方程的欧拉方程, 级数论的欧拉常数,变分学的欧拉方程,复变函 数的欧拉公式等等。据统计他那不倦的一生,共 写下了886本书籍和论文,其中分析、代数、数 论占40%,几何占18%,物理和力学占28%, 天文学占11%,弹道学、航海学、建筑学等占 3%。 1733年,年仅26岁的欧拉担任了彼得堡科 学院数学教授。1741年到柏林担任科学院物理数 学所所长,直到1766年,重回彼得堡,没有多久, Leonhard Euler 完全失明.欧拉在数学上的建树很多,对著名的 (公元1707-1783年)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的解答开创了图论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