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合集下载

【校本培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校本培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谈及教育,恐怕我们往往会把一切责任归咎于“体制问题”。

诚然,中国教育必须进行体制改革,以此给学校松绑。

但体制改革未必“包治百病”,诸如课堂效率低下而导致的作业负担过重、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等方面的问题。

其实,当下制约中国教育发展最显著的问题,概括起来我们认为有“四大难题”:一是素质教育与升学的冲突;二是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的冲突;三是个别发展与全体发展的冲突;四是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冲突。

不“破译”并从根本上“破解”四大难题,教育无法摆脱随时可能爆发的“病变”,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实际上,教育之病在“课堂”,不揪住这个“七寸”、不抓住这个“关键”去望文问切,只能犯“盲人摸象”的错误。

对教育的诊断处置必须“治标治本”回归到课堂上,直面解决课堂问题!追本溯源,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改变现有的教与学的方式,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最终实现学生个体的发展目标和国家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危则思变:课堂教学改革应运而生现状之一:生源的巨大落差由于多元文化的影响,学校中智力并不低下、而问题学生比比皆是,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需要学校进行“解剖与诊断”;而在一期课改中,我们好像过多的关注了教材的解读、课标的把握和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研究不够,影响课堂的效率,这就需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行动研究。

现状之二:过重的课业负担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一直是困扰学校教育的一个“顽症”,虽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甚至亲自督导,但面对激烈的升学压力,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作业多”的问题也同样困扰了学校管理者多年,对一个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来说缺乏教学经验而要准确科学定位学生的作业量,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往往出现“好心办坏事”的情况,这就需要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强校本研究建立作业审查制度,才能打造轻负高效的育人场所。

新课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程已走进我们教师的生活。

面对全新的课程标准,全新的教材,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次新的挑战。

教育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而提高教育质量不能寄托在“加班加点”补课上,主渠道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我觉得下列几点需要注意。

一、教师充分备课和学生预习相结合,提高课堂效率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板书、备教具等。

教师在备课时,要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找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知识和能力的状况,并据此确定教学方法。

备课越充分、教案设计得越详细、越科学合理,课堂教学效率就会越高。

此外学生通过预习可以找出与新课有关的已学知识,通过复习做好知识准备;也可以是通过阅读全文对新内容有个大致了解,并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提纲,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参加课堂学习。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预习并找出疑难问题。

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听课。

教师的充分备课和学生的充分预习相结合,课堂上就会减少“损耗”,从而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立足教学目的,处理好重点、难点的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教学目的是课堂教学的宗旨,重点、难点是课堂教学的精髓。

如果处理不好,会使学生思维受阻,注意力分散,造成学习障碍。

从而对失去兴趣,因而教学方法一定要多样化。

1.复习旧知识,开发新内容学生知识的获得,应当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些知识以前出现过,只是未加以深化。

因而遇到此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从回忆旧知识逐渐引入新知识。

2.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对于有些学生从未接触过,难度较大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分散难点,化复杂为简单,以帮助学生能够较轻松的理解和掌握。

3.注重学生的自学和课堂讨论学生已念了八、九年书,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和阅读能力。

但让学生自己泛泛地阅读,常常会出现不明确现象,抓不住重点,造成花时间多,但收益甚微的结果。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四度”好课堂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四度”好课堂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四度”好课堂摘要:新世纪,我国新课程改革揭开了“课堂革命”的序幕,课堂改革如火如荼。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应打造具有学生主体参与度、学生思维深度、学习效度和教学互动温度的“四度”好课堂,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育时代新人。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参与度,深度,效度,温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

新时代,我国的新课程改革迫切呼唤“课堂革命”,课堂改革势在必行。

21 世纪是“课堂革命”的世纪,我国自 2001 年启动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地中小学课堂在静悄悄的变化——从“知识传递”到“知识构建”的课堂转型(钟启泉,2017)。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战场,是育人的主渠道。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一堂好课应以“四度”即参与度、深度、效度、温度为指标,打造“四度”好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真正落实新课改要求,培育时代新人。

一、体现学生主体的参与度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强调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倡导和弘扬教育主体的创造性,关注教育主体的生命价值和意义,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倡导学生主体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型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堂好课首先体现在学生主体的参与度上。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五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1这次历时一周的上海培训转眼间结束了,这次培训内容很丰富,让我们在轻松与欢笑中享受了一场教育变革的盛宴。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释,对新课改有了新的认识,接受了一次头脑风暴的洗礼,会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更大的升华。

在此次培训中无论是张民生老先生的核心素养教育,还是张人利校长的“后茶馆式”教学无一不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而教师的地位由主角降为配角,通过此次学习使得自己对此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使自己认识到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下面我就谈一下我在此次培训过程中的收获简单做以总结。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所谓核心素养,就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国家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具体化,突出表现在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注重自主发展、创新实践等方面,主要包括三层含义:面向社会,包括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面向个人,包括个人修养、自主发展和创新实践;通过多年学习获得的科学、人文以及审美。

这三层含义就构成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提出,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点。

其创新在于,以核心素养为统摄,使得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更加凸现;其突破在于,它是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

二、“后茶馆式“教学“后茶馆式教学”就是一种关注学生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能的教学方式。

“后茶馆式教学”以效能为主导,通过_过去课堂教学按次序、等比计划定时间讲解的方式,而由学生自己阅读概念性、认识性的内容,教师仅对难点等原理性内容进行点拨,从而使课堂教学精致化。

“后茶馆式教学”强调的是学生能自学的教师坚决不讲,老师讲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而一定是学生不懂的。

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暴露出问题,没有暴露问题的教学就是灌输,尤其要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

自由、宽松、愉悦、和谐,这是“茶馆式”教学的特色。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

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课堂有效性。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许多教师都认识到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讲究把教材用好、用活、用实,教师对教材要有真知灼见,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挖掘出教材的精髓内涵,深入浅出,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游刃有余,讲在点子上,一语道破。

二、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不但要重视让学生获得学习所需的直接经验,更应强调激发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经验,与当前的学习建立联系,尽而展开教学,这要求教师从关注教材转到关注学生,充分地了解、研究学生,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展开教学。

三、变“学会”为“会学”,提高课堂有效性。

教师必须指导学生“会”学习,使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教师要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真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恰当地发挥主导作用,要努力提高“导”的艺术,从而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去启发、点拨、设疑、解惑。

要大力提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少一点讲解、分析、提问,多一些引导、点拨、激励,彻底改变那种牵着学生走的状况。

课堂上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快。

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可以改变习惯的、固定的课堂模式,采取班级集中授课、小组合作交流和个别辅导学习相结合的综合模式,从而使课堂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促使学生不断掌握学习方法,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美好境界。

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有效性。

推进课程改革、深化课堂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活动的实施方案

推进课程改革、深化课堂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活动的实施方案

推进课程改革、深化课堂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活动的实施方案为全面推进我市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改革工作,全市课程与教学工作会议确定,在全市高中学校开展双十活动,即:解决高中课改和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十大难题,建设十所实施课程改革示范学校,把这十所学校建设成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课堂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等各个方面的示范,引领全市高中学校健康协调发展。

双十活动的时间安排,计划两年完成10所学校建设任务,每年9月下旬对当年申报学校创建方案进行研讨,11月份对申报学校进行验收。

双十活动建设标准(注:这十个方面既是十个重点问题,也是示范学校建设标准。

)1、在自主选课、走班制教学与学分制管理方面有成型做法。

自主选课、走班制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重大特色之一,也是新课程实施的一大亮点。

申报学校要率先落实自主选课、走班制教学,并积极探索实行自主选课、走班制教学后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重建、教师与学生管理体系及评价机制创新、师资合理配备、学分制管理等。

2、在学科分层次教学的实践探索方面有成型做法。

让不同类型、不同起点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申报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差异、不同发展需求组成不同层次的班级,重点在学科(也可部分学科)教学领域实施分层次教学。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作业要求等各方面体现出差异;也可在同一班级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状况、兴趣爱好实行班内的分层次教学,加强分层考试、分层作业、分层任务、不同目标要求的分层次教学策略研究。

3、在课程资源整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面有成型做法。

在办学行为规范之后,最大限度地挖掘学校教育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形成校本课程加以开发、实施,不仅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特色,也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综合发展需要,也是落实新课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申报学校要在如何挖掘、整合教育资源,如何加强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工作机制上有比较成熟的做法。

4、在学生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与管理方面有成型做法。

2025年初中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2025年初中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2.明确责任,密切协作,形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强大合力。
3.注重实效,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水平。
4.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落到实处。
《篇二》2025年初中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5.加强家校合作,充分发挥家长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三、工作措施
1.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育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2.开展教育教学竞赛和展示活动,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热情,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3.落实学生德育工作,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
二、工作规划
1.开展多元化课程设置,包括学科课程、实践活动和综合素质教育。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3.建立学生个性化成长档案,关注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发展。
三、工作措施及应对策略
1.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2.定期举办学生实践活动,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工作重点
1.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加强学生德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
3.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科学、规范、有序进行。
4.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科研,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工作重点
1.创新教学方法,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

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

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0〕3号)、《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2010-2020)》及《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赣教基字〔2010〕66号)》文件精神,结合《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要求,在总结反思我省近十年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突破口,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我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及人才保障。

现就进一步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认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需要。

课堂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要把各门课程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资源充分开发出来,把各门课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育人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教育。

引导学生学习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逐步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环境,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实现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变革教学方式的需要。

要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就必须进一步深化课堂改革,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4.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需要。

要建立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就必须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设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2024年度第二学期初中语文教研工作计划

2024年度第二学期初中语文教研工作计划

2024年度第二学期初中语文教研工作计划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将继续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为此,特制定2024年度第二学期初中语文教研工作计划,现将计划内容予以详细阐述。

一、工作目标1.深化课程改革,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加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培养一支专业素质高、教育教学能力强的语文教师队伍。

二、工作重点1.研究课程标准,明确教学要求。

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掌握课程目标、内容、评价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相衔接。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推广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积极探索情境教学、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加强命题研究,提高评价水平。

加强语文命题研究,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4.开展学科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组织各类教研活动,如观摩课、研讨会、课题研究等,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5.加强教材使用和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合理运用教材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6.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三、工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计划的有效实施。

成立教研工作计划实施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工作计划得到有效落实。

2.建立和完善教研制度,提高教研工作水平。

建立健全教研工作制度,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研工作实效。

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4.加强教学检查和评价,提高教学质量。

定期进行教学检查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学校双提升工作制度

学校双提升工作制度

学校双提升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工作目标(一)提升教育教学质量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2. 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 强化学生学习管理,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1. 加强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

2. 加强体育工作,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3. 加强美育工作,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4. 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

三、工作措施(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措施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2)开展教师教育教学竞赛,激发教师教育教学活力。

(3)加强教师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2. 深化课程改革(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

(2)开展课程改革实验,推广素质教育。

(3)加强课程资源建设,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3. 优化教学过程(1)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3)加强学生学习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措施1. 加强德育工作(1)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2)加强班主任工作,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3)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2. 加强体育工作(1)开展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2)加强体育课堂教学,提高学生体育技能。

(3)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满足学生体育锻炼需求。

3. 加强美育工作(1)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2)加强艺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

(3)加强学校艺术团队建设,提升学生艺术水平。

4. 加强劳动教育(1)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

(2)加强劳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劳动技能。

(3)加强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拓展学生劳动实践空间。

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一所好的学校,不仅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不断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而且在办学思路、办学规模和教育教学管理上都要注重实效,突出特色。

反观河北省正定县子龙小学的管理工作,学校明确了“抓大放小,重精细;民主团结,重成效”的工作目标。

科学有效管理激发个人潜能管理的真谛在于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价值。

学校共有三位副校长,分别负责教学、德育和后勤工作,学校对每一位副校长都做到了放权。

放权不是大撒手,而是各部门工作职能精细分工之后的各司其职。

各司其职后的分工不是简单到面,而是要精细到每一个点。

有了这样详细的分工之后,放手让各部门各司其职。

校长要做的就是定期督促、及时检查、权连其责、利绩挂钩,建立各项制度,形成自觉管理。

学校管理同样需要规章制度。

制度是一种强制力,比道德、文化价值观更为强硬的一种强制力和约束力。

它是规范师生日常行为,使得学校能够正常运转,保持正常的教学和秩序的一套基础制度。

一、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学校针对校园文化建设、教师专业发展、日常教学工作、班级德育养成、学生行为目标等多方面,制定了不同的规章制度,责任明确,奖罚分明。

要协调统一管理,实现和谐教学。

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亲力亲为、事必躬亲,而是要管而不理、理而不管。

管而不理,就是校长要赋予学校部门负责人权力和责任,不多加干预,做到总揽不包揽、分工不分家、放手不撒手。

出现问题时通力协助,帮助部门解决问题或困惑,永远保持鼓励、支持和信任心态;保证各职能部门之间要上下一盘棋,要协调统一,不能各自为战。

至于各教师的课堂、各班级的建设,随老师自己去发挥、去创造。

理而不管,就是校长在关注教师上班了没有、工作了没有的同时,更关注教师的情绪、心理。

理顺了教师的情绪,没有了抱怨,没有了指摘,没有了挑三拣四,就有了积极付出,就有了努力工作,就有了把自己当成学校的主人、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就有了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教学、想着学生的教师。

关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实施方案

关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实施方案

关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实施方案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开放式教学,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为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探索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益,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发展,构建明确学习目标-我能学会-我能合作-我能展示-我能质疑-我能达标-我能评价的有效课堂模式。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现就课堂教学改革制订以下方案:一、指导思想根据有效课堂的会议精神,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堂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两个纲要为指导,以课堂为载体、以改变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以构建有效课堂为目标,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准和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质疑的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

二、主要任务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更新观念,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构建有效且具有生命力的课堂。

我们就要牢牢抓住“五个核心”一是更新教育观念;二是构建师生交往、互动的教学关系;三是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四是努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五是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与执行。

确保贯彻始终,常抓不懈,务求实效。

根据实验班与平行班的数据形成报告。

三、改革目标课堂改革就是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适合本校教育教学模式,力争探索多样化、有效性、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保证学生个性的、全面的、主动的、和谐的发展,促进教学相长。

打造有效课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教师目标:首先是教学观念的更新与转变,树立起新的课程理念,积极转变角色。

其次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课程资源的认识,能够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制作出优秀的教学设计,营造优良的的教学氛围以确保课堂效益有效化。

再次教师能够注重教学研究与经验积累,注重教学反思的撰写,也是“课改”顺利进行的重要一个环节。

最后,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个人备课能力、集体备课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新课程课堂教学能力七种能力的提高是课堂改革的基础。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经验交流材料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经验交流材料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经验交流材料篇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经验交流材料篇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育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新课程的实施意味着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必须面临一场艰难的变革和阵痛,而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最要害的是我们的思想要变革,我们的理念要更新!对于传统教学来说,改革就是探究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对于教师来说,改革就是探究从来没有用过的新方法,去获得从来没有过的理想教学效果。

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我校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把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放在工作的首位1、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着力提高教师素质。

满堂灌、填鸭式、题海战术、课内不达标课外抢时间的教学方法在部分教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与素质教育相悖,严重阻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围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羁绊,让教师确立教改意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我们印刷了大量的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材料,下发到每位教师手中,定期组织教师学习,以此来不断拓宽教师的眼界,开阔创新的视野。

另外,让教师每天进行网上学习,特别省、市、县教育网站,让他们了解教学的新动态、新信息,激发教师自我鞭策,自觉教改的内驱力。

老师们普遍感到,要提高教学质量,在观念上必须树立“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教育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合作”的教学思想;在实践上,必须以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彻底打破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彻底改变一言堂,满堂灌、满堂练、满堂问的状况。

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展现学习环境的“原生态”,才能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

多年来,我们旗帜鲜明地唱响这样的主旋律:高效课堂是打破制约学校发展瓶颈,突破传统,走向名校的根本通道,而要打造高效课堂,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敢于做课堂的真正主人。

减负增效提质方案

减负增效提质方案

减负增效提质方案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教育发展观规范、指导学校的办学行为和“减负增效”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育质量。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减负增效提质方案,欢迎大家参阅。

篇一:减负增效提质方案一、指导思想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监察厅联合颁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的文件精神(“五严”规定)和《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教育发展观规范、指导学校的办学行为和“减负增效”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育质量。

二、工作目标要求1.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课程计划,不增减课程,不增减课时。

开齐、上足、教好各门课程。

严格执行“三表”(课表、作息时间表、大课间体育活动表)。

2.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保持良好教学秩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严禁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坚决杜绝有偿家教。

对个别学习困难学生课外补习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作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予以落实。

4.严格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作业总量不超过四十分钟,五、六年级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一小时。

5.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总量,学生每天在校活动时间总量不超过6小时。

保证学生有不少于10小时的睡眠时间。

6.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学校每学期只在期末进行一次学科考试,禁止举行期末学科考试以外的任何学科考试或变相的学科考试。

7.学校和教师均不统一购买或要求自购本市小学生用书目录外的练习册、习题集、复习辅导等资料。

8.学校和教师不自行组织学生购买书刊报纸,订阅报刊,严格根据上级要求,一律采取让学生家长自由选择,自行订阅的方式。

9.严格执行素质教育评价制度,实行等级记分制度。

学校不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奖励教师的主要依据。

教师不得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

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师教育论文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杨元军近年来,襄垣县教育局在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中,牢牢抓住“理念引领、团队建设、生态课堂”三个关键词,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酝酿、考察、探索、实践之中。

经过不懈努力,实现了襄垣教育科研的转型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加强教学管理,完善制度建设区域课改的全面推进,使我们认识到加强教学管理,完善各项制度的重要性。

为了襄垣区域课改的全面推进,我县成立了由教育局局长任组长、副局长等领导为成员的全县课改领导组,对全县区域课改科学规划、精心设计,为课改提供政策、人力、物力保障。

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工作制度。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课改工作的全面推进与校长的教育理念和管理能力紧紧相连。

为此,我县确立了校长是课改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工作的制度,要求各学校根据全县总体方案成立课改领导组和工作组,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

为进一步提升校长的执行力与引领力,自今年3月以来,我县教育局先后组织实验学校校长、教育管理人员200余人次到北京昌平、贵州贵阳、湖北樊城、河南洛阳和我省的阳城三小和灵石二中再次进行了考察学习,使校长的办学理念又一次得到转变与更新。

2.教学质量监测制度。

为积极探索提高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县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所有学生实施了文化知识监测制度,命题制卷和考试组织由教研室统一实施。

试题内容在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语文学科增加了写字能力考察,思想品德科目增加了安全知识考核。

在评价上要求教研员结合课改推进实际情况,从教师、学生、教学、管理等几方面深入仔细做好质量分析和学生学习评价。

质量分析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相结合,个人自评和教师写实性评价相结合。

3.教学、教研常规专项检查制度。

随着区域课改的推进,我县教研室牵头下发了《襄垣县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方案》,修订了教学教研常规管理评价办法,全体教研员分组参与检查的全过程。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堂教学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本文主要谈谈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一、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教师是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和主动参与的主导者.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已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促进者、成功组织者、平等合作者.(1)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促进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就需要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个性和谐、健康的发展.(2)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功组织者.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与生的交往,互动,教学交往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主体,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因而是个组织者,其组织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构学习活动、调控学习过程、组织多元评价.(3)学生数学学习的平等合作者.新课程强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应是平等式的交流,合作式的参与,其合作者的角色可从教学行为互尊、学习活动互促、学习成果共享等几个方面体现.二、教师要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成为教学的重要工具,从而改变教学的传统模式.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就是根据数学教学的特点,编制概念教学程序、练习程序、指导程序,这些程序的应用将改变数学教学的现状.(1)计算机运算速度快,具有发音、作图等功能,借助计算机进行抽象概念、法则的教学,会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函数的教学,计算机可以很快的描绘函数图象,反应函数的变化规律,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2)增加了课堂信息的容量,放大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很好的解决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与教学时间不够的矛盾.(3)现代信息技术将改变教师的传统地位,更多的扮演监督者与辅导者的角色,引导、帮助、鼓励学生,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非常有帮助.(4)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有效性,促进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统一.三、教师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有了一流的教师,才会有一流的教育,才会出一流的人才.(1)教师要提高把握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能力.新的课程标准在保证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能力的培养前提下,删减了传统的初等数学中次要的、用处不大的和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的内容.与此同时,增加了一些为了进一步学习打基础,有着广泛应用的,而且又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新知识.作为中学教师首先要知道删掉的内容和增加的内容.其次要吃透新教材体系中新的内容,新的要求.对知识点的分布及其要求的不同,教学时要把握好的度,防止难度失控.对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应给予充分的重视.(2)教师要提高因材施教的能力.由于高中教育的普及,会有更多的学生上高中,因而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差异也会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师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师的教法,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的学法.为了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有所进步,教师应该从学生认识理论的角度去分析学生学习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四、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积极的情感是一种动机,一种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数学新课程特别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品质的发展.在数学学习中,只有积极情感的参与,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我们作为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激发兴趣.学生在学习数学活动中积极情感的培养,要从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始.只要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有了爱好,就会在数学学习中找到乐趣,就会在数学学习中获得知识与技能.(2)尝试成功.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情景,让学生展示,让学生尝试成功,让学生感到有成就感.(3)开放课堂.《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从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思维融为一体,让学生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很活跃,会产生不同的想法,教师应放手让他们说,让他们做,充分展示思维过程,让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五、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就应该充分地考虑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尤其是进行概念教学的时候更应该考虑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新课标主张的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合作——探究”的互动式教学,教师通过相互矛盾的事件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引起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为了提高探究的质量、合作的效率,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精心设计问题.合作探究从问题开始,教师设计的问题应注意:一是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的兴趣;二是问题虽然与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有密切联系,但与学生原有的认知有一定的距离,必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经过合作探究才能获得结果;三是问题的答案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但不是唯一的,要让学生在相互启发中拓展思维.(2)讲究实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思考以下问题:一是为什么这节课要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二是哪一个数学知识需要合作探究;三是如何引导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倾听、学会表达,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改革课堂教学,首要问题是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这样课堂教学效益才能提高.。

关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四点意见

关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四点意见

关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四点意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苍南中学关于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决定》精神,在上一学年试点的基础上,提出关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四点意见:一、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实践能力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可见,近六年来,我校实施“科研兴师,名师强校”发展战略既符合新课程的目标理念,又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它应成为我校教育理想和目标追求——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实践能力。

学生发展,教师先行。

先进的教学理念,要转化为教学行为;理想的目标要求,要体现在学生发展上。

为此,教学工作的主要方向为:1. 积极促进教师向“学习型和科研型”方向发展。

每位教师都应努力使自己成为有追求、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做到实践中能反思、遇问题会探究、学术上有专攻、教研上出成果的学习型和科研型教师。

2. 积极培育骨干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名师铸名校,名校育名师。

目前,我校已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30人,县级以上教坛新秀49人,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2人,约占全体专任教师的三分之一。

我们这些骨干教师应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看是否已自觉朝着学习型和科研型教师的目标前进。

市级以上的骨干教师在教学中应带头努力做到:为人能师表、教学能领衔、科研能引领、实践能示范,切实担负起骨干教师的“传、帮、带”的重任,使每个岗位都能保持高质量。

一定要充分发挥带动和示范作用。

3. 要逐步建立导师制,加强个性化指导。

要从总结我校培养学科尖子生、特长生,以及有效指导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入手,教务处和教科室要完善并落实导师制,加强师生互动,使学生得到个性化的发展。

领导包教研组、备课组制度

领导包教研组、备课组制度

淄河中学领导包教研组、备课组制度为落实好常规教学,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现制定本制度。

一、学年初选择有干劲、有创劲、有先进教育思想的教师担任教研组或备课组组长。

二、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包学科及备课组,亲自靠上抓各组的教研及集体备课活动。

三、参加学校教学管理,负责落实本学科教学常规的管理工作。

在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每学期开学前组织制定出各年级教学进度计划,检查各教学环节的落实情况。

四、安排学期教学活动计划,确定实验项目和课题研究,各项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要定期检查,及时总结交流,积累有关资料、数据,建立教研教改档案。

五、检查、分析、研究教学情况,组织教师的教学考核评估,通过各种形式检查、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质量的分析研究要经常化、制度化,每学期要写出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六、经常关心本组教师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加强教研组的自身建设,解决教研组的困难和实际问题,带领本组教师求实创新、团结奋进、讲求奉献,为培养一带新人贡献力量。

七、每学期初各备课组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区教研室下发的教学进度制定出集体备课计划确定集体备课时间,并填好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八、集体备课要符合《教学常规》和课改要求,备课内容充实,学案使用价值高。

九、要开展小组内听、评课活动,做好记录,促进课堂教学。

十、要先周备课,教师教案须在上课前一周内完成,有包科领导审查签字后方能上课使用。

十一、教案个数以区教研室规定的个数为标准。

十二、教案不符合课改要求,或缺项、漏项、过简、潦草应付,无使用价值,分管领导不予签字十三、实行领导包科、包级部制。

包科领导具体负责本科目备课组的草案、导学案的签字及集体备课的落实情况.十四、实行备课组及备课组长负责制度。

同年级,同科目有两人以上任教时,设立集体备课组;同年级同科目只有一人任教时,同其它年级同科目设立大备课组。

每一备课组设立备课组长一名,并实行备课组长负责制度。

实验小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实验小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实验小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1.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专业成长取得显著成效。

3.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学校内涵发展日益凸显。

4.家校合作更加密切,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工作重点1.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1)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

以课程改革为载体,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加强备课组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充分发挥备课组作用,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师对教材、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的理解掌握,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3)加强作业管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合理安排作业量,关注学生作业质量,提倡分层、个性化的作业设计,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师培训活动,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脱颖而出。

设立教育教学奖励基金,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3)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互助成长。

充分发挥学校教研组作用,开展丰富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3.浓厚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校内涵发展(1)加强德育工作,培养良好道德品质。

以德育为核心,深入开展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学生。

(2)推进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积极开展体育、艺术、科技等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3)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升学校品质。

深入挖掘学校文化内涵,强化学校特色建设,提升学校品质。

4.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1)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家长座谈会等活动,加强家校沟通,促进家校共育。

(2)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育儿水平。

组织家庭教育讲座、培训等活动,提高家长家庭教育能力和水平。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方案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巩固发展课程改革多年来的成果,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的,以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以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教科研成果的转化为基础,以形式多样的研训活动为载体,坚持“培训先行,典型引路,以校为本,强势推进”的原则,努力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的内涵发展、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思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要坚持“行政推动,全体参与,示范引领,以校为本”的工作思路。

“行政推动”即校长要把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确保教师培训所需经费,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校本教研合力,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全体参与”即全镇所有基础教育学校都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实验。

每个学校都要有试点年级、实验班,要将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培训作为课改的引领保障,分学科、多层次、多形式开展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示范引领”即让一些专业素质高的教师在全县开展作示范课、研讨课等活动,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典型引路;“以校为本”即课堂教学改革要借鉴名校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创建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模式。

三、基本原则借鉴性原则:对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要结合本镇各校的实际,借鉴性地使用,决不能照搬照抄。

创新性原则:在借鉴的基础上,要学会创新,真正构建具有自主特色,符合农村教情、学情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

以人为本原则:要把教师和学生的利益作为我们推进此项工作的出发点,要把教师和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作为此项工作的归宿。

四、组织保障为保证课堂教学改革顺利推进,镇教学区成立了以学区校长为组长,教研室主任等人为副组长,各中心校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并成立以各校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和一线骨干教师为主的学科教学指导组。

对各学校深入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工作进行督查、指导、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五华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意见学生是一个国家潜在的人力资源。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高低,不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个人生活质量的好坏,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顺逆,而且也会影响到国家未来科学技术的兴衰,影响到国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基础教育的基础,如何提高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为重要目标的科学课教学的有效性,在当前,不但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

一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优势五华区从2003年进入科学课程改革试验,如今已经进入第5个年头了。

几年来,在上级部门和科研中心的领导下,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区的科学教学工作发生了可喜的变化:1.基本情况五华区拥有一批全心全意为学生,热衷于教育教学研究的科学学科教师队伍。

其中专(兼)职科学教师85人,其中专职教师32人,兼职教师5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5人。

省特级教师3人。

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

2. 科学课教师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课改以来五华区开展了以“科学性质”为核心的科学教师培训。

举办了五华区第一期科学教师骨干培训班。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带领老师外出考察学习,并通过实践考核,促使教师们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先后进行昆虫标本、化石标本、植物标本、机器人的制作培训.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学习。

分别到上海、重庆、西双版纳等地学习交流,取长补短。

通过一系列的外出取经活动,增长了教师的知识,拓宽了教师眼界。

切实提升我区科学课教师的整体素质。

3. 科学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有所突破。

近年来五华区通过带领科学课教师开展云南省教科院立项课题《利用电教手段优化,小学高年级自然教学》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小学自然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方法模式的研究》,昆明市社科院的规划课题《小生学科学素养的培养研究》五华区科技局立项课题《小学科学课程备课系统开发应用》等一系列课题研究,使五华区科学课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有显著提高.以上课题均获得市、区级人民政府表彰奖励.这些成绩的取得进一步巩固了我区科学教学在全省的领先地位。

(二)问题1.师资队伍不稳定科学教师队伍不稳定,有些专职教师经过几年的业务培训刚崭露头角,又被抽到其他学科上面。

(仅2003年以来己有12名专职自然教师担任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2. 学校对科学课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从调查统计结果表明24.3%的学校对科学课重视,48.7%的学校根本不重视。

从访谈中发现一些学校重视科学课程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重视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重视的主要原因在于从考试角度出发,在考前甚至平时都存在挤课现象,因此学校对科学课的教学有不同程度的忽视。

特别是个别学校甚至把实验室改为它用,学生做实验只能在教室,效果可想而知。

还有些学校为了应付检查,实验室只是个摆设,平时上课学生很少进过实验室,对实验仪器更动得少,部分学校甚至连科学课课时都不能保证。

3.课堂教学效率有待提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虽然不排除有符合新课程要求,勇于改革和创新,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培养能力,既能注重知识建构又能注重人格塑造,既能注重全体发展又能注重个性发展的优质课,总体来讲,课堂教学的成绩不容否定。

但是,还有为数不少的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方法简单,容量狭小,过程乏味,效率低微。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压抑,学生学习的效果则表现为低效或无效。

大部分科学教师在爱岗敬业方面表现得较好,但有部分观念陈旧,个别教师甚至是因为带不了语文、数学而来教科学,为此表现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象,工作积极性不高,课堂上没有激情。

有些年轻教师,由于是兼职,既不参加培训,也不认真备课,把主要精力放在所带的语文、数学学科上。

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片面强调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使“探究”常流于形式。

4、科学教师的工作强度较大也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原因之一.专职科学教师平均课时量为18节左右,还要兼管实验室。

其劳动强度可想而之。

所有专(兼)职科学教师的共同感受是:教科学课太累了,他们风趣地称自己既是实验准备员,又是实验教师,还是科技辅导员;既是科学教师,还兼仪器管理员和器材维修员。

辛辛苦苦、忙忙碌碌。

杂事太多,无时间交流、钻研教法、学法.二改进意见(一)稳步提高教师素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课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就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要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现任教师安心工作,为他们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提供适当的机会。

加强科学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多途径加强师资培训工作,建立以科学性质的培训为核心的科学教师培训机制,加强对科学教师的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加大教学研究力度抓好科学教育主阵地——科学课堂教学,以探究学习为科学学习的主要形式,夯实科学知识的学习,注重科学思维的训练和科学方法的获得。

构建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各种活动为双翼、各界教育力量为支撑的儿童科学素养教育网络。

通过丰富的活动,建立开放的科普活动内容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使科普活动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向自然回归、向生活回归、向自身回归。

(三)深化教学改革,拓宽教学渠道,促进学生发展。

⑴开展以“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主题的系列教学研讨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加强科学课程教学和科技教育的整合,培养儿童的科学情感,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节或科技周;有条件的学校创科技特色学校。

⑵创造条件让学生亲历探究活动,体验科学过程。

学校应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活动,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宋庆龄少儿发明大赛”、“全国劳技作品创新大赛”、“科学在我身边科普演讲故事会”、航模、海模、车模竞赛、小制作比赛等等;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普活动,利用科技月、科技周带动广大学生参与到实践探究中来;开办各种形式的科普培训及讲座,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提供展示机会,同时通过亲历探究活动,使学生领悟科学的真谛,体验科学带来的乐趣。

⑶夯实科学知识的学习,注重科学思维的训练和科学方法的获得。

围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开展了多次交互性课件设计、教学设计、论文竞赛活动,促使教师反思、总结。

⑷挖掘社区资源,建立多维科学教育资源。

组织学生定期到社区进行科普宣传,使社区成为学生科学实践活动的阵地;积极参加省市区科技节的宣传教育活动,制作宣传展版,向市民介绍科普常识;与物理研究所、生态所、昆明动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多家大专院校建立长期协作关系,为学生开展科普活动提供技术支持;积极开发利用家长资源,建立课外科普调查基地,同时聘请有能力的家长为课外辅导员协助指导活动的开展。

(四),针对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多渠道提升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

1.成立科学教研协作组,同伴互助,共同进步。

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有条件的学校应独立科学教研组,或加入区域科学教研协作组,加强校本教研。

针对科学学科的特点,在片区成立了《科学》课程教研协作组,分别由片区学校组成的教研协作组,为教师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强化了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帮助教师方便快捷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通过教研协作组与全区性教研点面结合、有分有合的活动,有效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与针对性;通过个人、协作组、全区性教研活动三个层次的研究性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科学教师的素质,构建起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科学教师队伍。

2.建立专家支持系统,专家引领,专业成长。

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积极争取各大专院校的相关教师参与五华区科学课程师资培训。

同时,充分发挥我区现有市、区级科学学科带头的示范作用,请他们为其他教师上示范课、研究课。

认真做好传、帮、带工作,在全区范围了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即让一名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帮助一名青年教师成长,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有效缩短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加快他们的成长速度。

3.规范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促进教师科学实践能力的提高①定期进行实验室互检互查,进一步规范实验室管理,加强实验室建设;②积极组织五华区小学科学教师参加省、市教科院举办的实验技能培训班;③开展五华区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技能竞赛活动;④开展五华区小学科学教师自制教具竞赛活动,鼓励教师因地制宜开展教学实验。

⑸进一步加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提升科学教师的信息素养。

作为现代教育的支撑,信息技术必须和学科课程整合。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素养作为科学素养的一个要素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学会搜集有用的信息,分析处理信息,把握科技进步的脉搏应成为科学教师必备的能力,要求45岁以下的专职科学教师必须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培训。

通过互动式的培训学习,教师们不仅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更重要的是,使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有效应用所学的技术和知识,把信息技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有机地结合到课程中去,使学生也可以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水平。

(五)对小学科学教师备课系统进行应用和优化。

在实践应用中,我们不断收集科学教师对备课系统的使用反馈,根据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和教师的需要,不断优化教师备课系统,不仅弥补了市场上缺乏科学备课系统的空缺,而且使备课系统更贴近教育教学实际,按照教学设计与分析反思这两条线索组建资源,使其既具备资源库性质又具有开放性。

框架构建的逐步成熟,资源储量的不断丰富,为教师们备课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助手,一种有力的工具,减轻教师备课的劳动强度,省去了寻找各种资料的烦恼,教师可以参阅各种资料和教案而很快地写出自己的教案,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科学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性知识与相关的情报,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提供了多媒体资料,对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可接受性具有重要作用。

(六)开发和优化实验室管理系统,促进实验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

各学校应加快实验室微机管理的进程,使实验室管理变得简单、规范、方便、实用。

(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1、教材处理的有效性(1)整体把握内容、灵活处理教材。

充分利用现有教材,根据现有教材,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实际等,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

(2)开发课程资源,适当补充教材。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挖掘教材隐含的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对教材内容进行丰富、拓展和引伸。

开发科学实践资源,开发课外学习资源等。

(3)精心设计内容,活化手头教材。

树立新的教材观,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及教学的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活用教材,使教材凸显实践性、科学性与趣味性,让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实践。

2、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新的科学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