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摘要:通过对语文课堂文言文教学的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发掘蕴含其中审美的要素。

关键词:语文课堂文言文教学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中优美的语言文字,文中华美的词藻,寓意深刻的话语,无不让学生感受文学的优美,并在这美的愉悦中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理解一篇篇文言文作品时,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才能有真情实感的体会。品味文言文中优美的语言文字,感受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感悟作者抒发的真挚情感,从而认知事物,陶冶性情,体验生活,感悟人生。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活动中,毫无疑问的是要充分发掘蕴含其中的极其丰富的美学内容。所以说,审美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 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审美体验

文言文教学应该充满审美的快乐,只有引领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神奇美妙的意境,沉醉于祖国文化深厚迷人的海洋,才能真正使语文教学获得成功。但审美体验从来都不是被动的接受,因为只有摆脱非我的束缚,审美价值才具有其本质的特征。当然,这也并不是说,教师的引导就可以淡化、抛弃。怎样进行引导,这是我们应该要探讨的主要内容。具体的说,我认为,可以有说、读、评等方法。

说:即说背景、说生平、说相关材料、说自己的感受等。“说”不是可有可无的环节,它因事生情,能生动导入,能激发情感,能深入内在。

读:即阅读、朗读、范读、诵读。“读”是文言文审美教学中最为关键的方法,它应该贯穿课堂教学的整个环节。逐字逐句的仔细阅读,抑扬顿挫的表情朗读,思情并茂的朗朗诵读,可以在读中把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思想美等融为一体,融会贯通。

评:即教师对学生的观点、看法进行评讲评点,或学生之间互相点评。在这里,教师的评讲尤为重要。它对学生的审美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我们进行的文言文教学活动,采用哪些方法,都必须在学生阅读、鉴赏、审美的主动下、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活动,只要这样做,才能让学生真正行动起来,才能达到古诗文教学的目的。

2 积极合理的转化,进入审美意境

寻找文章和学生心灵感触的共鸣点,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从而产生与作品的情感共鸣。一堂文言文的学习,语文教师首先要做得并不是手把手的教会学生文章怎么翻译成现代汉语,而是如何开启学生的“慧眼”,即用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让学生自发进入古文所创设的美妙意境。

在学习之前,要渲染审美意境的气氛。教师要用生动感人的语言、妙趣横生的人事、形象逼真的动作等创建审美情境,渲染审美氛围,营造出特有的审美情境。这种情境的氛围既能够使学生处于情感感染之中,引起共鸣,又能够在和谐愉悦中受到陶冶审美的欲望。

3 进行审美感知,激起审美情感的欲望

文言文的一个重要的美学特征在于它的朗读。要用心诵读,尽量消除文言语法习惯的障碍,获得最纯正的情感体验。乐在其中、味在其中,情更在其中。

首先要字音准确,然后掌握音调、语气、停顿等诵读技巧,特别是读出文章的内在节奏,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艺术感受,这样就不知不觉间就和作者心灵相通了。如《阿房宫赋》中作者工笔重彩,精描细绘,状声摹形,引人入胜。阿房宫之丰姿盛态可谓跃然纸上,而杜牧文字的跌宕和明丽的风格也一览无余。

从外在的形式上感知后,需要的是审美的理解。当进入情境之后,就要具体的来感知审美形象和审美情感。如在《与妻书》中,成功地表现了林觉民“崇高的人格美”和“真挚的情感美”。一个大义p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其特点是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所以激发审美情感,从感性直观上升到理性领悟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4 充分发掘蕴含其中审美的要素

人格美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审美与审丑的过程中,为人物的言行神思而喜怒哀乐,在共鸣中得到审美的愉悦,使灵魂受到洗礼,这是文言文教学应有的作用,也是其魅力所在。例如:《鸿门宴》中的刘邦、项羽的形象,就很值得细细品味。通过在紧急关头这两人的语言、动作、神情的深入理解与讨论,学生才能深入准确把握他们的性格特征,情感得到陶冶,审美得到提高。在这种分析中,学生的审美活动是不受拘束的,因而也是生动的、活泼的、有趣的。文言文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让学生进入人物美的长廊,我们要做的是引领者,而决是搬运工。学生能感受到蔺相如的深明大义、智勇兼备,信陵君的礼贤下士、顾全大局,周瑜的多谋善断、儒将风度,曹操的自负谋略、奸诈多疑……所有这些,无不充满着浓厚的人文气息,无不让人心往神驰。此时,我们的教学,就已经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进行文言文的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阅读,领会蕴涵在文章中的情感美,接受情感美的陶冶。让学生通过阅读去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与作品同喜同悲、共乐共怒,更进一步,在对人物的生平事迹、写作背景、写作缘起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之后,更深入地感动于情感之美,产生共鸣。杜牧构思《阿房宫赋》,为的是告诫后来者,不要“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意识;梁启超写成《少年中国说》,

激荡着“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的爱国激情……这些情感之美,无不闪烁着动人的光芒!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就是让学生的情感与文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

充分发掘文言文作品中的思想之美,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透过这些经典的文言作品我们看到了隐藏在其背后的生命意识、宽容意识、责任意识和超越意识等等。在文章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屈原在实现理想中所表现出来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的不懈;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淡泊情怀;还体会到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超然个性;辛弃疾的“沙场秋点兵”的豪情壮志。

文言文教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审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达力;可以使学生获得审美所必需的文化知识、文学修养;可以启迪人的智慧,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可以使语文教学充满美的情趣,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因此,文言文教学的审美教育,不但是美育的重要手段,而且还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