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数字地图系统的城市设计

合集下载

三维城市建模

三维城市建模

三维城市建模技术城市是现代文明的中心,迅速加快城市化进程已经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显得至关重要,城市空间的管理已经不满足现在分散、单一的模式,需要对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地上和地下信息进行综合管理,通过建设城市区域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对城市的空间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和服务,才能够满足当前城市快速发展所面临的应用需要。

城市区域三维GIS是一个涵盖地表、地上、地下等多维空间信息的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区域三维GIS的支持下,我们可以在一个统一的时空框架下对城市地表以上、地球表面及地下进行整体的真3D可视化表达、管理、更新、查询、分析与操纵。

由此可见,城市区域三维GIS的实质是真三维GIS技术在城市工作中的应用,是综合使用三维GIS技术、遥感技术、空间数据库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对城市地物、地表、地质及其相关数据的有效存储、管理可视化再现与网络化服务。

三维城市模型,建立真实与虚拟世界间的桥梁,在历史演变中,传统制图技术运用于地图测绘以展现土地利用的状态,二维平面资料难充分发挥地图的功能,但对于三度空间世界的描述仍然不足,随着科技的发展,测绘技术演变至三维,通过新的测量技术可获取真实世界中各物体精确的几何资讯,包含位置、形状与大小等,进而建立三维虚拟城市模型,再者,数字化的三维虚拟世界,充满无限的可能,例如不受物理的限制随意于空间中各个位置与角度观察周边的环境,这些视觉上的经验难以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因此,虚拟的三维数字城市是忠实呈现真实世界重要的途径之一。

在专业应用上,由于三维数字城市为真实世界的缩影,故可用于决策支援,比如区域规划、都市更新、灾害防治等等。

数字形式表示地理空间成为热点,数字省市、数字城镇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达省市和地区21世纪的发展战略,成为争先抢占科技、产业和经济的制高点之一。

在构建数字城市的过程中,城市三维景观建模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研究内容之一。

基于BIM+GIS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基于BIM+GIS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基于BIM+GIS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摘要:通过对BIM(建筑信息模型)和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表明,BIM与GIS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城市工程建设项目的信息化,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根据BIM技术和GIS技术相结合的优势和应用,分析了BIM+GIS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实施效果,从而为城市的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BIM+GIS;城市建设;应用引言:随着城市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承载城市信息的空间数据载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的数字城市建模方法和应用方法已经难以满足越来越深入的应用分析的需要。

建筑信息模型(BIM)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集成是数字城市向智能城市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此外,由于数据源、软件平台、显示效率等技术仍然还有难点。

基于BIM和GIS技术的优质城市是未来城市化建设设计的发展方向,我国的三维数字城市的整合虽然已经在各行业推广使用了[1],但在有些技术上还需要改善。

一BIM和GIS技术应用方向BIM和GIS技术应用领域很广,主要在智慧三维城市构建、城市交通室内外导航、建筑设计管理、市政管网设计管理、消防规划等诸多方面有所应用。

与各自单独技术应用相比,在建模精度、建模质量、可视化和动态化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

1.1三维城市构建使用GIS生成具有周边地理环境的建筑模型,通过BIM技术生成建筑空间信息,运用BIM+GIS的技术建立微观室内和宏观路网综合的三维城市模型,实现城市的可视化。

在规划设计城市时,由数字高程模型可模拟出地表情况,集合交通、BIM、城市其他设施等动态数据模拟出地上独立对象。

基于地表和地上堵路对象完成建筑物室内外对象的搭建,根据地质和地下设施对象在GIS中搭建室外及地质环境,综合室内外对象完成数字城市模型,再根据结果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为智慧城市服务。

1.2室内导航随着现代化进程推进,基于技术和设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物不仅造型美观复杂,其内部构造体量巨大,构造繁复。

3维城市电子地图系统设计与实现

3维城市电子地图系统设计与实现

De i n a d I p e e t to f3 Ur a e t o i a y t m sg n m l m n a i n o D b n El c r n c M p S se
L U0 u Yo
( in s n ier gE po ain& S r eigIs tt C .L d , a gh u25 0 C ia Ja guE gn ei x lrt n o u vyn nt ue o , t. Y n z o 2 00, hn ) i
0 引 言
最近 几十 年来 , 随着计 算 机 软硬 件 技 术 的迅 猛 发 展 , 地 图学 已经从传 统 的手 工 制 图进 入 到 了计 算 机地 图制 图 的现 代地 图 学 时 代 。 电 子 地 图就 是 这 一 时 期 的 重 要 产 物 , 的出 现在 地 图学 领 域 引 起 了一 场 全 新 的变 革 。如 它 今, 传统 的 2 电子地 图已经 被广 大 地 图用 户 所接 受 , 维 并
Fi 1 The ov r l t u t e o g. e a ls r c ur f3D lcton c ee r i
m a s se p y tm
图 2 基 于场景 细节 层次 的组织 方式
Fi 2 The or a z i o s d g. g niaton m de ba e o s e t ll v l n c ne deai e e
Ab t a t r m h e e r h p r o e o D ee t n c ma t i a e n l z d te sa u f e e c n p l ain o D ee t n c sr c :F o te r s ac u p s f lcr i 3 o p,h sp p ra ay e h tt so s a h a d a p i t f l cr i r r c o 3 o

三维数字城市建模精度与制作标准研究

三维数字城市建模精度与制作标准研究

三维数字城市建模精度与制作标准研究城市是区域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是现代产业高度集聚的地区和国民¾-济持续发展的载体,创造和集聚着国家巨大的物质财富,在我国¾-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主导和带动作用。

“数字城市”是物质城市以二进制形式在计算机中的再现和反映,是以信息技术(尤其是地理信息技术)为核心、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体系,“数字城市”的建设任务就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充分收集、整合、挖掘城市各种信息资源,建立面向政府、企业、社区的信息平台、应用系统以及政策法规保障体系。

本文结合项目实际,探讨了三维数字城市工程建设中的模型建造的精度和标准问题。

三维城市模型(3DCM)是对真实城市的三维数字化表现,它突破传统平面地图的限制,通过对地形、地物的数字化三维模拟,提供给使用者一个与真实生活环境类似的虚拟城市环境,通过对三维虚拟城市的数字化管理,可为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服务,从而提高城市空间信息共享和利用水平,提升城市整体信息化管理水平。

当前,三维“数字城市”的研究与实践已¾-十分广泛,武汉市三维数字地图旨在搭建武汉市三维数字模型数据库,并建立三维数据的更新与维护机制,在此基础上,建成服务于城市规划设计与审批、城市建设和运营管理的空间信息平台。

一、三维城市模型制作精度三维城市模型是建设三维数字城市的基础和载体。

三维模型的制作精度直接影响可视化表现效果,模型制作越精细,场景表现效果越逼真。

但是,高精度的三维空间数据不仅会严重影响系统速度,同时也增加了模型建造成本,延缓了模型生产进度,因此,确定三维模型的制作精度,是项目初期就要考虑的问题。

三维模型的制作精度应满足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因此,模型的建造应立足于应用;同时考虑到后期功能扩充和技术发展趋势,还应留有升级的余地。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武汉市三维数字地图项目的模型建设确立了以下原则:1、根据系统需求划分不同的LOD模型三维城市模型应分为多个级别进行建造,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的简化程度和不同的应用领域。

利用三维仿真技术辅助城市规划决策

利用三维仿真技术辅助城市规划决策

[ ] K nne A, at 2 oigr B r l a A.3 一 sfr ra up s[ ] e D b nP roe J .G — oU
onbmain,9 8, ( ):9—1 3 lfr t 1 9 2 1 7 o 0
[ ] 曹巍 , 争 .基 于 erE poe Po的 三 维 影 像 管 理 系统 3 王 Fr x l r r a r 研 究[] J .测 绘 通 报 ,0 8 1 :0~ 1 2 0 ( )5 6
例尺 基本 地形 图数 据 、 数字 正 摄影 像 数 据 ( O 和数 D M)
3 三 维 开 发 平 台 的选 取 及 系统 建 立
3 1 系统 开发 平 台的选取 .
字高程模型数据 ( E 建立起具有较高地理精度 的 D 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城市三维地形场景 , 在此基础上, 集成建筑物、 市政设
图 7 建 筑 物 属 性信 息 查询
l] .城 市勘测 ,0 0 2 :5~ 7 J 2 1 ( ) 5 5
Asit n cso o b n Pl n i g — a i g ssa tDe ii n f r Ur a a n n —m k n Ba e n 3 S m u a i n Te h l g s d o i lto c noo y D
卜 - 的遗漏 现象 ; 由此 可 见 , 系统 可 以广 泛应 用 于环 境研
究 与模 拟 、 全 和 防卫 、 安 旧城 改 造 、 车 导 航 、 拟 旅 汽 虚
游、 微气候研究等诸多领域 。
总之 , 凡使用 平 面 地 图的部 门都 可 以利 用 三 维 地
图 6 中午 1 分 析 2点

基于Android平台的三维实时全景地图设计与实现的研究报告

基于Android平台的三维实时全景地图设计与实现的研究报告

基于Android平台的三维实时全景地图设计与实现的研究报告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定位服务、导航和地图应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现代地图应用的目标是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信息,辅助人们查找周围的有用地点和探索城市的各个角落。

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个基于Android平台的三维实时全景地图设计。

该设计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点:首先,应用程序能够提供实时动态更新的街景和全景图像;其次,整个地图系统是基于三维建模的,具有高度的真实感和逼真度;最后,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浏览该地图,以便更好地理解环境和导航。

本文介绍该地图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细节。

首先,我们介绍了实现该系统使用的技术和软件工具。

然后,我们详细描述了建立全景地图所需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

我们还介绍了地图导航和用户界面的基本设计,以及与其他导航和地图应用相比的额外特性。

最后,我们展示了实现系统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我们的方法的有效性。

在本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我们使用了Visio Studio 2012作为开发环境,使用OpenGL ES图形库进行三维模型的渲染和呈现。

数据采集通过装备单反相机、HDR技术及全景拼接工具完成,通过贴图技术生成最终的全景地图。

地图导航和用户界面的设计受到了现有地图应用的启发,并添加了基于重力感应器的自动旋转和手势控制等方便的功能。

另外还支持标注和搜索等实用功能。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系统可以在现有Android设备上高效地运行,并能够满足用户浏览和导航的需要。

总之,本文提出并实现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三维实时全景地图设计。

通过使用三维建模、全景采集和渲染技术,我们成功地实现了高度真实感的地图。

该系统还具有多种导航和辅助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环境和导航。

未来的工作可以进一步增加算法和功能,提高地图的准确度和逼真度。

数据分析是现代地图应用和导航系统开发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分析各种地理和环境数据,开发人员可以很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并提供更好的地图服务。

数字技术在城市空间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

数字技术在城市空间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

数字技术在城市空间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已经成为城市空间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工具。

数字技术可以实现城市空间数据的快速采集、处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本文将从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建模、虚拟现实和大数据分析四个方面分析数字技术在城市空间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

一、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数字城市空间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工具。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城市空间数据进行集成,生成数字地图,并支持空间信息分析和决策制定。

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为城市规划和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还可以为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实际实施提供帮助。

二、三维建模三维建模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也十分重要。

三维建模使用数字技术将城市空间数据进行虚拟化,以实现对城市模型的可视化和分析。

通过三维建模,可以快速生成城市空间的模型,从而更好地探索城市的结构特征和城市变化趋势。

三维建模技术可以为城市规划和设计提供有利的视觉表达和决策支持,也可以为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虚拟现实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技术是数字技术在城市空间规划与设计中的新兴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将数字化的城市空间模型投射到虚拟环境中,使得城市规划和设计人员可以在虚拟环境中亲身体验城市空间的不同方面。

通过虚拟现实,城市规划和设计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城市空间的特征和变化趋势,并更好地探索城市空间的设计方案。

此外,虚拟现实还可以为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公众参与和决策制定提供新的平台和机会。

四、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大数据分析可以从城市空间数据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信息,为城市规划和设计提供更加精准的决策支持和科学依据。

大数据分析还可以以城市空间数据为基础,深入探索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趋势,为城市规划和设计提供更加全面的参考和思路。

基于数字化专题地图的设计与制作研究

基于数字化专题地图的设计与制作研究

基于数字化专题地图的设计与制作研究数字化专题地图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的地图形式,它具有可操作性强、可视化效果好、交互性强等特点,已经成为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重要应用技术。

在数字化专题地图的设计与制作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据获取与处理数据获取是数字化专题地图设计与制作中的第一步,它直接关系到后续地图制作的数据质量和精度。

数据的来源可以是传统的地图、遥感数据、卫星影像等,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处理、整合和分析,生成专题地图所需要的图层。

在数据的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以保证地图的精度和可靠性。

二、地图设计与样式选择数字化专题地图的设计与样式选择是地图多样性的主要体现。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专题地图所要呈现的内容、使用场景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图形符号、颜色等元素表达地图的信息。

另外,地图的样式也需要充分考虑受众群体的特点和需要,例如针对儿童的地图需要选择视觉效果更加鲜艳、易于理解的符号和颜色,以便于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

三、地图投影与坐标系选择数字化专题地图的制作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投影和坐标系。

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展示在平面地图上的一种方法,不同地图投影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精度,因此需要根据专题地图所需的准确性、使用场景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地图投影。

同时,地图坐标系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例如针对中国境内的专题地图可以选择国家标准的2000坐标系,以保证地图数据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四、地图制作与交互数字化专题地图制作的最终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有用的信息和交互体验。

因此,在地图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地图的用户界面设计和交互体验,提供良好的交互性以方便用户查找和使用地图信息。

例如,在专题地图上添加搜索和标注功能,使得用户能够更快速地找到所需的地理信息。

总之,数字化专题地图的设计与制作需要注重数据的准确性、合适的地图样式选择、合适的地图投影和坐标系选择、以及良好的交互性和用户体验。

通过技术的支持,数字化专题地图能够更好地帮助用户理解地理信息和提供有用的路径规划,为人们出行、预测天气、规划城市等提供有力帮助。

数字化城市中的空间分析与规划设计

数字化城市中的空间分析与规划设计

数字化城市中的空间分析与规划设计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城市正朝着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城市的出现,不仅带来了便利和高效,更让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精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但数字化城市空间分析与规划设计需要相应的技术和理论支持,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数字化城市空间分析和规划设计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数字化地图数字化地图是数字化城市空间分析和规划设计的基础,它是数字化城市的核心组成部分。

数字化地图除了传统的二维地图外,还包括三维地图和数字地球等技术。

数字化地图的建设与更新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同时也需要各种遥感技术、GIS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支持。

数字化地图的发展,不仅方便城市规划和设计师的工作,同时也提高了城市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二、数字化建模数字化建模是数字化城市空间分析和规划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通过对城市空间数据的获取、整理和处理,生成数字化模型,为规划设计和决策提供支持。

数字化建模技术包括三维扫描技术、激光扫描技术和摄影测量技术等,其中激光扫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筑物的立面绘制和模型构建中。

数字化建模不仅可以帮助规划设计人员获得更加准确的城市空间数据,还可以为城市管理部门提供更为精细化的管理手段。

三、数字化仿真数字化仿真是数字化城市空间分析和规划设计中最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部分。

它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将实际城市的数据和情景建模成虚拟场景,并进行多种情境的模拟和演示。

数字化仿真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城市规划决策者在模拟和预测各种城市情境和选项的效果后做决策,从而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数字化仿真技术在城市交通规划、城市景观规划、城市空间分析与规划设计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之,数字化城市空间分析和规划设计需要借助数字地图、数字化建模和数字化仿真等技术的支持,才能实现高效精准的城市规划和设计。

数字化城市空间分析和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将更加多样化和智能化,比如基于AI技术的城市空间分析、VR和AR技术的数字化仿真等。

三维测绘(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数字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三维测绘(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数字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三维测绘(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数字城市规划中的作用作者:靳海川颜辉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5期摘要:“数字济宁地理空间框架” 系统建设是当前济宁市正在推进的项目 ,它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3S” 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引入到城市管理工作中 ,大大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水平。

城市三维测绘和建库为“数字济宁” 系统建设提供基础数据 ,数据的质量及可靠性是系统建设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测绘;城市规划;作用中图分类号: O343.2文献标识码:A城市三维数据库是济宁市“数字济宁地理空间框架”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数字空间系统)工作的基础,建设规范标准的城市三维数据库可直接为城市“数字空间系统”相关的各部门提供准确实时的基础地理信息,保证了“数字济宁地理空间框架”平台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大大提高了城市管理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三维测绘;数字测绘;数字城市规划引言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潮流下,数字城市的建设与应用推动了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尤其在互联网深层次应用推广的背景下,基于空间的综合信息管理成为各行业的交叉融合点。

空间信息被应用与城市规划职能部门的管理、决策的各个层面,这些应用对于提高城市规划及工程建设的效率和提高规划、投资等管理工作的水平起到关键作用。

城市规划包括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城市勘测、城市环境保护、城镇地籍管理、水环境状况、城市供水与地下水资源管理、城市土地管理、电力电信设施管理、有线电视信息管理、城市公安、城市交通、旅游规划等领域。

要建设好城市,节约社会资源,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对各领域的城市管理项目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

而数字城市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政策性和区域性很强的工作。

它要预见并合理的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系统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骨、肉”协调、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

城市三维模型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城市三维模型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城市三维模型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而近几年来,地理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使得人们人城市的全面感知更加的深刻,所以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城市三维模型在城市规划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能够为城市的规划分析提供比较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三维模型;城市规划;应用随着我国城市经济不断发展,城市规模继续扩大,城乡一体化建设逐步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指出我国的城镇化率己过半,我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

据联合国人居署和亚太经社理事会《亚洲城市状况》调查报告,在未来年将有亿中国人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空间转换和身份转换。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引领经济增长的门檻节点,未来年中国发展方式将发生根本性转变,城市化进程方兴未艾。

目前国内的城市规划管理注重城市建设的定性、定量和定位控制方面的二维审批管理,主要解决城市“应该建什么”、“可以建多少”的问题,缺乏对城市“怎么建这一问题的关注。

当前城市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阶段,注重城市土地使用功能的组合以及城市总体容量的控制,缺乏对城市形态环境的控制,随着城市不断成长,城市形体环境面临挑战。

一、三维城市规划城市三维空间信息,主要包括三维地形、三维建筑数据以及地表纹理图像数据,是城市三维模型的展示,也是三维GIS建设的基础工程。

城市三维空间信息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和设计、城市气候的研究、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城市光照研究、城市化进程的监测以及城市现代化管理,它也成为三维GIS建设所必需的信息之一。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三维模型已经逐渐运用到了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了,通过利用GIS来对城市进行规划分析、方案设计、展示以及审批等,相较平面二维环境,能够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目前,我国在三维城市规划方面付了很多的努力:(1)在建立城市规划系统方面。

当下我国一些学者将三维地理信息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运用到其中,而这其中需要更多的三维模型空间分析方法,所以开发出了规划管理系统以及三维城市规划信息系统。

BIM与GIS技术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BIM与GIS技术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BIM与GIS技术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数字城市建设是基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城市管理和服务模式,将传统城市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推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

BIM与GIS作为两种不同的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在数字城市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BIM与GIS技术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

BIM技术是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设计和管理工具,能够实现模型可视化、模拟、可视化、协同、数据共享等功能。

在数字城市建设中,BIM技术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规划方面BIM技术能够将不同模块的建筑、设施、交通、水、气等各类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大量数据,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同时,BIM技术还能够对城市规划进行预测模拟和可视化呈现,为城市规划提供更多的情景演示和方案展示支持。

2.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BIM技术能够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模拟、可视化、评估、协调、管理和维护等功能,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精度、可靠性和效率。

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城市管理是实现城市智能化的关键部分。

BIM技术能够将城市内的所有建筑、物资、人员等信息进行统一整合,形成一张三维地图,便于城市管理者进行实时监控和决策。

GIS技术能够将空间数据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实现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合理化和可实施性。

同时,GIS技术还能够进行城市环境分析、交通流量模拟、城市资源评价等多种城市规划的分析和预测。

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空间数据支持。

GIS技术能够对城市中的各类基础设施数据进行空间关联分析,形成成果图和分析报告,为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提供定量的空间数据支持。

GIS技术能够实现城市内的空间分析、监测、控制和决策等多个方面的需求。

如在交通管理方面,可以利用GIS技术进行交通流量监测和疏导控制;在环境管理方面,可以利用GIS技术进行污染源监测和环境评估等。

总结:BIM与GIS技术作为数字城市建设的两个重要工具,能够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等多个方面提供重要支持。

城市三维数字地图标准化研究

城市三维数字地图标准化研究

三级 , 中 , 其 地形 地貌 要素 属 于一 类地 理 要素 , 下 地 管线属 于二类 地理要 素 ,其 它地理 要素 的表达符 合
浙 江 测 绘 2 0年 第 2期 O1
・1 ・ 5
表 1的规 定 。
表 1 不 同级 别 的 其 它 地 理 要 素 的 三维 表达 方 式

关 键 词 : 维 数 字 地 图 ; 维 仿 真 : 准 化 三 三 标
l 引 言
空间数据 获取 和处理技 术 、 计算 机仿 真技术 、 网 路数据 存储等 技术 的进 一步 发展 ,使 得计算 机三 维 仿真城 市 的应 用风起 云涌 。国 内很 多城市 已经建 立
了三 维 仿 真 应 用 系 统 , 在 城 市 规 划 设 计 、 助 决 策 并 辅 等方面发 挥作用 。 波 市从 20 宁 0 5年 开 始 城 市 三 维 数
系 统 的重 要 数 据 源 ,促 进 三维 地 理 系 统 共享 和集
成。
审。 规程从 城市 三维数 字地 图的基础数 据来 源 、 数学 基 础 、 型组 织 、 据精度 等多个 方面进 行分析 和规 模 数 范制定 ,确 保 了三维数据 的一致 性 、可靠性和 有效 性。 统一 了城 市三维 数字地 图制作 及质 量要求 , 实现
质 量检查等 环节 既独立 又完 整为规模 化生产 提供规 范 基础和作 业指 导 。
字地 图的建设 工作 , 过 4年 的努力 , 已完成 宁波 经 现
全 市 域 9 0k 6 0 mz的 地 形 地 貌 模 型 和 市 中 心 区
() 3 支持 三维海 量数据 的存储 、 管理 和维 护更新 城 市三 维数字 地 图有模 型文 件 , 也有 纹理 文件 , 文件类 型多 、 数据量 大 。 标准制定 中要 将表现 地物 在 对 象精度 和合 理控 制数据规 模统筹 考虑 ,数据组 织 和结构设 计要 能支 持海量 三维数据 的存储 、 管理 , 更

数字城市三维建模与仿真的实现设计

数字城市三维建模与仿真的实现设计

数字城市三维建模与仿真的实现设计摘要:数字化,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国内外高科技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生产单位作为高科技研究和开发利用的前沿阵地,理当成为数字化、信息化研究、开发、利用的重要承担者。

本文阐述ArcGIS与SketchUp协作进行数字城市建模,进行三维景观图制作的方法与步骤,充分展示测绘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强大功能。

关键词:数字城市三维建模仿真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SketchUp 三维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一、数字城市的三维建模方法概述三维GIS是目前国内外GIS界研究的热点。

建立三维景观模型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三维GIS,不仅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无线通信等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且在其他分析、评价、决策等部门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维景观图以直观的三维地形、地物代替了抽象的地图符号,这就使得地图超出了传统的地理信息符号化、空间信息水平化和地图内容凝固化、静止化的状态,进入了动态、时空变换、多维的可交互的地图时代。

同时,三维景观图的建立也使我们对地图的认识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为各种空间分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因此,将三维景观图作为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又一个专题图层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建立相应的三维景观图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解决这个问题大致有如下的方法:①直接利用传统的GIS中的二维线划数据及其相应高度属性进行三维建模,各建筑物表面还可加上相应的纹理,但采用这种方法只局限于平顶建筑物得三维重建。

②直接使用3D软件,比如AutoCAD,3DMAX,SketchUp,美国UGA公司的UG软件,用它们可以做出比较逼真的三维模型。

③利用Multigen Creator虚拟现实应用软件环境。

该软件具有简单、直观的交互能力,运行在所见即所得、三维、实时的环境中,它的每一种实现都包含了一个共同的用户接口和一个适应特定平台的特殊子系统。

但其空间地理信息的表达功能欠佳,不利于建立高精度的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基础设施信息数据库。

基于Skyline三维GIS城市规划辅助决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Skyline三维GIS城市规划辅助决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环境 。 整个 系统 的研 究 与开发 主要 包 括 :1与系 统相关 的二 , 维各种 () 三
数据和模型的获取、 整理、 标准化 、 组织等工作;2分布式三维城市规划 () 辅助信 息平 台研 发 的技术 体系建 设 , 系统的需求 分析 、 取 的技 包括 拟采 术手段 及关键 技术 的探 讨解决 ;3平 台的设 计与研发 。拟在 Sy n 基 () kl e i 础上 , 根据系统 设计做 二次深 入开发 。 系统研 发需要 的支 撑环境及平 台有 : r I 二次开 发平 台 、 yn Ac S G s le ki 二次 开发 平 台 、Q evr20 数 据库 管理 系 统 、 i a Sui 2 1 S LSre 0 8 Vs l t o 0 0 u d
据文件最后 经过 T r E po r r打包 压缩处理完 成 。 er xl e o a r P 3 . 口技术 2接 T r E po r P 提供 了一套 强 大 的接 口用来 集成 T r E po— e a xl e I r r A er xlr a
目标系统基于地理信息系统、 图形图像处理 、 三维建模与仿真 、 数 据库 、 网络通信等技术开发, 以地形数据、 高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数据、 规划成果数据、 摄影测量数据等作为数据基础, 具有项 目与方案管理、 二维图层数据管理 、 三维场景构建与管理、 三维场景漫游 、 三维空间查一 询\ 统计 \ 量测 、 辅助规划分析、 规划方案审批、 规划成果展示与输出、 网络 发布等功 能。 系统支持 C 7 S模式和本地模式 ,同时适应单机环境和局域网办公
(#等 。 C) 2 . 2系统 体系结构
e,erEpoe Po和用户 自定义应用。它提供了一些访问外部信息 r r xl r r T a r 扩展的方法, 比如: 访问数据库或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所有这些以 C M O 协议为基础的A I 1都可以通过脚本语言操作 ( P接 5 1 例如 Jvsr t, aae p)也 i 可 以通过 非脚本语 言来控制操 作( 例如 :+ 、 Bdlh或者 . t。 C +V 、 p i e n) e 系统 中采 用 的接 口主要有 :1Ibet aae5管 理三 维窗 口中 () jc M ngr: O 的所 有对 象 , 本接 口用 户可 添加 、 使用 删除 、 三维 窗 口中 的所有 对 修改 象。 2I f m tnTe5主要对信息树进行管理维护, ( )n r a o r : lo i e 可以创建组 、 修 改组 、 删除组、 重命名组 、 组排序、 对象查询等 。 3Ie dr: () n e5允许客户端 R 获取当前三维窗 口的相关信息,如将特定点的屏幕坐标转成真实的地 理 坐标 、 获取对象 的标 识码 、 或替 换 鼠标 的指针 类 型 、 制 鼠标 的 设置 控 输^ 模式、 获取当前窗口的范围。() er E p rr vn 5本接口定 4I r xl e et : T a o E s 义了操作的各种事件, 如鼠标左键、 鼠标右键、 文件关闭等事件 , 可在这 些事件中定义相关操作。 ’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领域应用研究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领域应用研究
维 可视 化技 术 在 基 于 城 市规 划领 域 的 规 划展 示 、 计 对 比 、 设 日照分 析 、 史 变化 等 方 面 的 应 用 作 了探 讨 。 历
[ 键词] 三维地理信 息系统; O 可视性分析 ; 关 L D; 日照 分 析 ; 果展 示 ; 维模 拟 成 三
[ 图 分 类 号 ] P 0 中 28
对 于 大范 围 、 杂 环 境 及 海 量 数 据 的 逼 真 、 时 复 实
可视 化还 显得 不 足 。
主要 任 务 是 定 期 交 流 可 视 化 技 术 在 地 图 学 领 域
中的发 展状 况和 研 究 热 点 , 加 强 与计 算 机 领 域 并
的协 作 。1 9 9 6年 该 委 员 会 与美 国计 算 机 协 会 图
目前 , TY3 D三 维软 件 平 台已经 在数 字城 市 、 字 数
论 和技 术 引入 , 善 、 进 G S的 可 视 化 。二 维 改 促 I
G S的可 视化 技术 目前 已经基本 成 熟 。 I 可视 化 是 三 维 G S( DG S 的 重 要 研 究 内 I 3 I) 容 。许 多 人 进 行 了大 量 的 工 作 。主 要 集 中 在 地
学 的发展 。GI S研 究者 开始 把计 算 机 图形学 的理
真 效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据库 驱 动 、 平 台通 信 、 次 开 发 支 持 数 跨 二
等 方 面 的技 术 能力 , 利用 平 台 可 以为 用 户 提 供 从 底 层 引擎 到 专 业 应 用 高 性 能 、 成 本 、 展 性 能 低 扩 更 好 的三维 地 理信 息 和 虚 拟 现 实 应 用 解 决 方 案 。
21 0 2年 第 3期

宁波市三维数字地图建设与应用

宁波市三维数字地图建设与应用
包括柏林 、汉堡 、德累斯顿 .科隆 等几十 个逼真 的三维仿 真城市 .并开展 了在城市规 划和城 市管理 等方面 的深入应 用。英 国伦敦 为配 合奥运会 的举办 .开展 “ 虚拟 伦敦” 的 项 目.让 专业设计 人员到普 通百姓 都可 以参与到 伦敦 的未
来设 计 规 划 。 ( 图 1 图 2 如 ) 22 内 形 势 .国
波市 的城市空 间框架 ,通过与 宁波市各部 门的业 务信息 系 的建 设为例 ,分析 了
统 ( 规 划 管 理 与 审 批 系 统 .应 急 管 理 系 统 、社 会 安 全 系 三维数字地图的建设 如 结合 .实现城市 三维空 间信息数据 的全 方位共享 与交换 , 技 术 ,最 后 就 三 维 数
—— — ~
mc ^ 女
了一批城 市三维信 息管理 系统 ,取 得 了良好的应 用效果 . 如武汉三 维数字 地图系统 、广 州规划三维 电子报 批系统 、 数字烟 台三维城 市规划 信息系 统 三维 数字北 京等。 ( 如
图 3 图 4 . )
圈 一
圆 匿痢 [三
面面 。
件平 台为依托 .以相关 国家政策 ,法规和 行业标 准等为保 的重要意义 ,然后 以
障 .通过lt tnrnt ne / t e等方式真 实、直观 、充分地展现 宁 宁波市三维数字地 图 me I a
三维 数字 地 图是 利 用虚 拟现 实 技 术而 建 立 的三 维模
型 ,它 运 用 多 媒 体 技 术 和 三 维 可 视 化 技 术 将 图 形 图 像 、 文 字 、声 音 等 纳 入 到 统 一 的 窗 口 系 统 下 应 用 ,使 其 具 有 虚
图 5 )三 维 Fra bibliotek 字 地 图 城市

基于ERDAS的三维地形景观图制作_以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地形为例

基于ERDAS的三维地形景观图制作_以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地形为例

收稿日期:2004-04-25;修订日期:2004-08-04作者简介:石玉华(1971-),女,工程师,从事数据库建库和遥感图像处理等工作。

基于ERDAS 的三维地形景观图制作——以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地形为例石玉华,康贵祥,白建荣(甘肃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甘肃兰州 730000)摘要:简单介绍了DRG 数据和DEM 数据的获取方法,对如何利用已有的DRG 数据和DEM 数据制作三维地形景观图的方法、步骤进行详细的介绍,阐述了三维地形景观图是一种由基础测绘数字产品相互组合而形成的专题地图产品,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测绘产品。

并对三维地形景观图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 键 词:DRG;DEM;三维地形景观图中图分类号:TP 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323(2004)05-0411-041 引 言长久以来,地图是人类用于描述现实世界的主要手段。

由于电子计算机的问世,使用计算机来描述和分析产生在地球空间上的各类现象导致了地理信息学的发展。

地理信息学(Geomatics )源于地球科学(Geosciences )和信息学(Informatics )思想的合成〔1〕。

地学科学是描写地学环境并对浩瀚信息予以综合概括的科学,层次化图形符号的模型化表达是正在迅速发展中的虚拟现实技术(VR)的基石和向导〔2〕,由此各种基于测绘产品的立体图、景观图应运而生。

目前,随着基础测绘生产项目的开展,各测绘单位都生产了大量的4D(DEM 、DOM 、DRG 、DLG)产品,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数字产品的作用是当前测绘界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三维地形景观图是采用透视学原理,将平面的地形图(DRG )投影到DEM 模型上,通过调整光源的位置和强度,利用DEM 模型的三维特性在视觉上产生立体效果,使人产生立体感,使地形图更直观、易读。

2 DEM 数据处理过程2.1 DEM 数据简介DEM 是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s)的英文缩写,数字高程模型是定义在X 、Y 域离散点(规则或不规则)的以高程表达地面起伏形态的数据集合。

城市3维空间展示与辅助决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城市3维空间展示与辅助决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访 问和各类分 析操 作 , 2 3维 联 动对 比功能 ( 图 2所 如 , 如 示 ) 3维规 划 审批功 能 。 、
日 盈 _ 一 圜一 I一 噩 一
图 1 逻 辑 层 次 圈
Fi 1 Di g am f lgia e ar hy g. ar o o c lhir c
第3 5卷 第 2期
2 2年 2月 01
测 绘 与 空 间地 理 信 息
G MAT C & S ATAL l oR T oN E H EO IS P I NF M l T C NO OG L Y
Vo . 5, . 1 3 No 2
F b ,2 1 e. 02
城 市 3维 空 间展 示 与 辅助 决策 系统 的设 计 与 实现
Ke r s u b n tr e — dme so a p c ip a d sitn e iin — ma i g s se ; D & 3 l k g e h iu ; D y wo d : r a h e i n in l s a e d s l y a a ss t d cso n a kn y tm 2 D i a e tc n q e 3 n
展 示与辅 助决策 系统的重要性 、 必要性及 迫切 性 , 对该 系统所采用的关键 技术、 系统功 能及其创 新点做 了详 细地
描 述。
关键词 : 市 3维空间展 示与辅助决策 系统 ;, 城 23维联 动技术 ; 3维模型数据库技 术
中图分类号 :2 8 P0
文献 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62— 87 2 1 )2— l0— 2 17 5 6 (0 2 0 0 l 0
李文鹏 涛 ,刘
(. 1 哈尔滨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 黑龙江 哈 尔滨 10 1 ; . 50 0 2 哈尔滨地图出版 社 , 黑龙江 哈尔滨 10 8 ) 50 1

基于3D 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管网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3D 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管网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3D 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管网管理系统设计地下管网是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其包括供水、排水、燃气、电力、通讯等各种管线,这些管线交织在城市的地下,在城市的正常运转和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这些管线的管理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传统的地下管网管理方式往往依赖于人工、纸质资料等,难以做到快速、准确、全面地管理,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城市的需求。

基于3D 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管网管理系统,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一、3D GIS技术的基本概念3D GIS技术是在传统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三维地理信息处理功能的一种技术。

借助于3D GIS技术,用户可以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来实现对地面和地下信息的全方位展示和可视化。

相比于传统GIS,3D GIS技术在定位、测量、分析等方面更加精确、全面,也更加逼真直观。

二、基于3D 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管网管理系统设计的应用基于3D 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管网管理系统设计,可以实现多维信息的高效管理,既有地下管线的三维模型,又有地理数据的数字化地图、图标等,还有管线的实时数据监测,可视化数据分析等。

这一系统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城市地下管网的管理和维护效率,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础设施支持。

1、地下管线三维模型的建立通过3D扫描技术,可以对城市中的地下管线进行扫描,然后将扫描数据导入到3D模型中,形成各种管线的三维模型。

这一模型提供了全面、直观和逼真的视觉展示,方便用户观察和分析各种管线的运行状态。

2、数字化地图的基础数据建立数字化地图可以整合各种地理信息,包括道路、建筑等基础信息,为城市道路上的地下管线的运维提供了定位、监测等基础的服务。

以2D背景地图为基础,借助于3D GIS技术,设计师可以在二维地图的基础上添加3D图标、标识等,方便用户了解更多管线信息。

3、地下管线数据实时监测灵活多样的传感器技术,可以帮助用户实时监测各个管线的运行状态、压力、温度等参数,将数据实时同步至系统,方便用户及时了解地下管网的运行状态,提高预警机制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三维数字地图系统的城市设计摘要:三维数字地图系统作为“数字城市”、“数字规划”的产物,以其海量数据和强大的系统功能,为城市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对方案分析论证、规划管理人员在审批过程中对方案评审以及公众在听证过程中对方案实施效果评价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本文在阐述三维数字地图技术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三维数字地图系统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介绍了武汉市三维数字地图系统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三维数字地图系统虚拟现实城市设计1.引言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和空间环境的设计,其目的是对城市形象的提升和视觉景观环境的美化,对城市面貌的展现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长期以来,规划设计人员、规划审批人员在城市设计的设计过程和审批过程中,只能从二维层面或者静态的三维层面对设计效果进行把握,不能很好地去营造城市空间景观、保护城市特色。

自“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的概念提出以来,三维数字技术得到系统研究,三维数字地图系统应运而生,被广泛应用到城市设计中,城市设计进入了一个动态的三维时代。

本文在简述三维数字地图技术与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三维数字地图系统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并介绍了武汉市三维数字地图系统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情况。

2.三维数字地图技术及特征2.1三维数字地图技术三维数字地图是从平面地图向三维的拓展,它将自然地形、地貌、山体、河流、道路、建筑、环境以及重大基础设施等城市自然和建设要素,通过划分模型单元和管理对象,进行平面、高程、结构、纹理色彩等的数字化处理,按照统一坐标无缝拼接而成的区域或城市可视化三维数字模型。

三维数字地图是在真实表达城乡自然和人文三维空间要素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时间维度和社会经济数据维度,构成融空间、时间和管理信息为一体的多维数字城市公共平台,可以用于提高城市设计和规划管理水平,作为现代城市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支撑,还可以应急指挥、防灾减灾、交通管理、网格化管理、社区管理服务等方面提供多层次的服务。

2.2三维数字地图系统的主要特征(1)城市虚拟仿真数字化环境。

三维数字地图系统采用先进的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3DGIS)、虚拟现实技术(VR)、数据压缩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集成城市多源、多尺度、多时态三维空间信息,实现海量数据的动态交互式浏览、空间分析和模拟,是真实城市物质空间环境的数字化模拟。

(2)支持网络环境下的互操作。

基于网络技术的三维数字地图系统,提供对城市空间的无缝管理,可以同时支持多种网络环境下的并发操作。

(3)开放式的城市管理三维空间信息平台。

据统计,城市活动的80%以上均与空间有关,三维数字地图系统提供了全市域的宏观地形地貌、河流水系等空间信息,提供了城区和重点地区的空间骨架和城市形态等信息,提供了街区、单体建筑、市政设施及景观设施等详细信息,是一个开放式的空间协同信息系统,城市行政管理部门根据需要可在此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是进行城市各中管理活动的三维数字空间信息平台。

(4)城市公共服务产品。

三维数字地图具有多维信息处理、表达和分析的特点,在城市规划、网络化管理、智能交通、应急指挥、防灾减灾、数字旅游、电子商务与小区管理等方面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特别是在空间信息的社会化服务中,三维数字地图的应用有着越来越明显的优越性和不可替代性。

(5)多层次的景观模型。

三维数字地图系统提供了多细节层次的城市三维景观模型,能充分展现城市景观时空的变化,从平面、立面、时间、管理等多层次对城市物质空间环境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不但反映城市的框架、轮廓,而且反映城市细节、纹理和色彩。

3.城市设计对三维数字地图系统的应用3.1三维数字地图系统在城市设计中的重要性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贯穿与城市规划的整个过程中,但与城市规划不同的是,城市设计注重对城市形体及空间环境的三维层次的设计,现实的多维环境很难从二维形态中准确表达,二维工具也很难以满足多维动态下的空间分析和决策需求。

三维数字地图系统构建了一个三维的、动态的、实时的、可交互的和进行多种分析的城市虚拟环境,能最真实的表达城市的空间结构及环境,直观的模拟出规划实施后的城市空间环境,帮助城市设计人员与管理人员对城市设计的方案进行分析论证及评审,为公众参与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3.2城市设计的技术要求城市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对方案的分析论证,规划管理人员在审批过程中对方案的评审,以及公众在听证过程中对方案实施效果的评价,都需要一套技术要求来把握方案设计、审批、实施的效果。

城市设计技术要求包括两个方面:可度量要求和不可度量要求。

(1)可度量要求可度量要求指可计量的要求。

这可分为四大类:规范要求、用地类要求、建筑类要求、环境设施类要求。

规范要求:包括后退城市道路红线、水域、山体、交通控制线、市政控制线、绿化控制线距离、建筑间距、日照间距等。

用地类要求:包括用地性质、用地权属、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

建筑类要求:包括建筑功能、高度、层数、体量、建筑面积等,与城市规划从日照、通风等环境质量角度确定建筑物的高度、体量等不同,城市设计研究主要通过综合的视线分析方法进行推敲和分析。

环境设施类要求:包括空气污染指数、噪声污染指数等环境质量标准,设施数量如座椅数量、树阴步行空间数量、有顶步行空间数量,以及不同种类绿化栽植的数量(比例)等与公共空间品质直接相关的评价标准。

(2)不可度量要求不可度量要求又可称为定性要求,指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舒适性、视觉趣味性、清晰性、便利性、视景愉悦性、多样性、和谐性、空间的确定性以及对城市空间尺度、特色、活动等方面的评价,是对城市公共空间以及建筑形态对使用者心理自觉方面的影响的描述。

这类标准因具有较大的主观性而在实践中存在可操作性问题,可正是这类要求透射了城市设计的魅力。

3.3三维数字地图系统功能与城市设计技术要求的结合三维数字地图系统提供的实景三维环境以及强大的系统功能能为城市设计人员、规划管理人员以及公众充分展现设计效果,便于科学地评价城市设计。

(1)逼真的城市三维虚拟环境传统的城市设计往往因为缺乏真实城市环境而使设计成果过于理想化,任何层次、任何规模、任何位置的城市设计都需要考虑自然地形、山体、水域、道路走向、绿化、现有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配套情况、周边建筑环境等因素,只有在真实的场景中去设计,才能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使设计更科学化,三维数字地图系统能提供整个城市的三维实体模型,营造一个逼真的三维虚拟环境。

(2)丰富的城市二维数据库三维数字地图系统数据库中包含有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道路交通、轨道交通、市政工程、绿地景观等城市专项规划数据,二维图形数据与三维模型相叠加,系统在再辅以测量等工具和日照分析等功能,使人能清晰的判断城市设计是否满足功能、技术标准、规范及相关规划的要求。

(3)多重属性链接系统的属性数据根据层次的不同,分为城市规划编制单元属性数据、不同权属用地属性数据、建筑环境属性数据。

城市规划编制单元属性数据:包括用地性质及兼容性,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数据。

与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相结合,确保城市设计能在上位规划的指导下进行。

不同权属用地属性数据:包括用地权属、用地性质、总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高度、人防面积、消防情况等数据。

与规划审批条件相对应,保证城市设计在规划设计条件的控制下完成。

建筑环境属性数据:建筑性质、建筑高度、建筑层数、建筑面积停车位数量、桌椅板凳数量、种植树木数量、交通流量、噪音等数据。

属性数据与实体模型形成无缝链接,在城市设计调整时能实时改变属性数据,保证城市设计过程中技术指标的连动性,营造量化环境。

(4)定值视线分析系统能按照自定的视点位置、高度以及视角大小进行视线分析,一方面能从人的角度评价城市设计中建筑位置、高度的合理性以及空间的通透性,保证建筑与建筑、建筑与环境、环境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对于城市沿街、临湖、滨江等城市重点地段设计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可以展现城市空间环境中各种关系的组织,明确建筑空间与外部空间、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分界,使城市空间结构元素更加清晰,保证地形地貌、建筑、道路、环境设施等空间元素之间的和谐以及建筑在形式、色彩、高度等方面的协调。

系统能使人清晰地判断城市设计是否满足尺度感、和谐性以及空间的确定性等方面的要求。

(5)多维统计分析系统多维统计分析包括平面维、立面维、时间维三种统计分析,能使人清晰地判断城市设计是否满足视觉趣味性、和谐性、多样性等方面的要求以及是否体现城市空间特色、展现建筑特色。

平面维统计分析指对用地性质、范围、建筑功能、基底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保证城市设计中建筑及用地的合理布局、建筑的尺度感,体现城市特色区域的分布。

立面维统计分析指建筑按形式、高度、色彩等进行分类统计,保证建筑与区域的协调,展现城市建筑特色及空间特色。

时间维统计分析指对城市历史发展变迁的分析,充分利用系统历史性数据,了解城市变迁过程,有利于城市设计中对城市特色空间的保护、延续与挖掘。

(6)多种模式漫游系统漫游模式包括无序漫游和有序漫游两种模式。

无序漫游指无任何指定,按照系统设置的程序进行漫游。

有序漫游指以人的高度或其他高度,以正常视角、舒适视角或其他视角,指定路径,进行漫游。

充分展现城市街道布局、建筑布局、群体组合以及城市空间环境中街道生活的内容,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对城市空间环境进行全方位、多视点、多角度地感知。

系统能使人清晰地判断城市设计是否满足视觉趣味性、视觉愉悦性、舒适性、清晰性、便利性等方面的要求以及是否能丰富街道活动。

4.武汉市三维数字地图系统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武汉市城市设计领域对三维数字地图系统的应用相当广泛,以下仅以一个具体实例来说明系统的应用情况。

某项目位于某大学校园内,建筑坐落于山体之上,处于城市重要的景观节点。

规划用地性质为公共设施用地,总用地面积为12425平方米,拟建建筑面积30357平方米,容积率1.98,建筑密度23.7%。

(1)规划设计条件的满足。

为了满足规划管理部门针对该用地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要求,需要动态了解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若不满足规划设计条件,必须对方案进行调整,直至满足为止(如图1)。

图1 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2)空间关系的处理。

为了保证拟建建筑与校园主要道路、周边建筑的协调性,需要对建筑、道路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分析(如图2)。

(3)建筑与环境的协调。

为了保证校园整体环境的和谐性,使建筑形式、色彩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必须调整拟建建筑风格、色彩,与其南侧田家炳教学楼相呼应(如图3)。

图2 拟建建筑与周边建筑及道路的空间关系图3 拟建建筑与校园环境的协调(4)城市天际线的营造。

从城市天际线的角度讲,应使低层建筑保持连续性,高层建筑具有节奏感,拟建建筑处于山体顶部,从沿城市道路视线景观上讲,拟建建筑应掩映在树木植被等自然环境之中(如图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