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试卷
高三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图片
高三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阅读理解 (共40分)
1.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毛泽东
1.毛泽东在这句话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10分)
答案解析:毛泽东在这句话中表达了对师道尊重和对真理的追求。
他认为尊敬
老师是一种美德,而更重要的是要追求真理,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2.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描写了什么风景?(10分)
答案解析: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寒山石径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景色,有远处村庄
炊烟袅袅,石径斜斜通向远方的高山,枫林中的晚霞和霜叶呈现出一种静美的景色。
二、作文 (共60分)
请根据以下题目,以自己的观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题目:青春是什么?(60分)
答案解析:这道作文题旨在引导学生思考青春的定义和内涵。
在文章中,可以
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谈谈对青春的理解,可以从青春的激情与活力、青春的责任与担当、青春的梦想与追求等方面展开论述,表达对青春的热爱和珍惜。
通过以上试卷题目及答案解析,我们可以看到高三语文试卷旨在考查学生对文
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见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三全国高考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分为三个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 所有答案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一、文学常识(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说法,错误的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诗歌集。
C.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2. 下列关于外国文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家。
B. 歌德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C. 雨果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D. 狄更斯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3. 下列关于电影的说法,正确的是:A. 《泰坦尼克号》是一部美国电影。
B. 《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日本电影。
C. 《教父》是一部印度电影。
D. 《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法国电影。
4. 下列关于绘画的说法,正确的是:A.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
B. 梵高是印象派画派的代表画家。
C. 米开朗基罗是浪漫主义画派的代表画家。
D. 毕加索是现代主义画派的代表画家。
5. 下列关于音乐的说法,正确的是:A. 贝多芬是古典音乐时期的代表作曲家。
B. 莫扎特是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代表作曲家。
C. 柴可夫斯基是现代音乐时期的代表作曲家。
D. 约翰·施特劳斯是古典音乐时期的代表作曲家。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2分,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科学史上,有许多科学家因为他们的伟大发现而名垂青史。
然而,在这些科学家中,有一些人却因为他们的勇敢和坚持,同样值得我们尊敬。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他提出了相对论,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时空的认识。
然而,他的相对论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
全国高三高中语文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三高中语文专题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屏蔽/暴虎冯河谎言/明晃晃真谛/孝悌礼义B.谄媚/图穷匕见磋商/一小撮禅让/擅离职守C.吁请/卖官鬻爵校对/酵母粉干戈/宵衣旰食D.慰藉/诫勉谈话商埠/记事簿撑腰/瞠乎其后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着重/着手成春露脸/抛头露面枝蔓/顺蔓摸瓜B.当权/安步当车场院/公共场所亟待/亟来问讯C.标识/博闻强识处所/穴居野处靓丽/靓妆丽服D.淬火/心力交瘁朔漠/溯游而上挟持/狭路相逢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枯燥称诵稍纵即失残羹冷炙B.国萃天堑归根节蒂唉声叹气C.自诩篡夺仓皇北顾消磨光阴D.嬉笑犀利礼上往来错堪贤愚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B.瞿塘峡两岸如削,岩壁高耸,大江在悬崖绝壁中汹涌奔流,自古就有“险莫若剑阁,雄莫若夔门”之誉。
C.《孔雀东南飞》选自《乐府诗集·杂曲歌辞》,我们读完了这篇课文,却不知到何处才能找到《乐府诗集》?我们学校图书馆的书籍太少了。
D.修正案坚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正确处理《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平衡关系,使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法制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阿Q这个人物也是有生活________的,更重要的是他反映了那个时代国民精神的一些弊病。
②港西部通道深圳湾公路大桥(深圳侧)通航孔桥段的最后一片钢箱梁开始吊装,经过1个多小时,吊装工作完成,大桥通航孔桥段正式________。
③我想象,最后的一场暴风雨袭来,树倒了下去,树梢的枝条重新深深地陷进泥土。
2023高三语文试卷
2023高三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5题。
材料一:材料二:中国舞台表演方式是有独创性的,我们愈来愈见到它的优越性。
而这种艺术表演方式又是和中国独特的绘画艺术相通的,甚至也和中国诗中的意境相通。
中国舞台上一般地不设置逼真的布景(仅用少量的道具桌椅等)。
老艺人说得好:“戏曲的布景是在演员的身上。
”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活地运用表演程式和手法,使得“真境逼而神境生”。
演员集中精神用程式手法、舞蹈行动,“逼真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行动,就会使人忘掉对于剧中环境布景的要求,不需要环境布景阻碍表演的集中和灵活,“实景清而空景现”,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趣,这就是“真境逼而神境生”。
这个“真境逼而神境生”的境界是舞、台艺术所特有的,在中国绘画中也常常可以看到。
(这是关于舞台艺术与绘画相通之处的论述)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只要是赫赫名迹就都掌握了虚实相结合的手法。
B. 中国舞台表演不设置逼真的布景,是因为演员的表演不需要环境布景。
C. 中国舞台表演中,演员通过程式手法等表达情感行动,能让观众忘掉布景要求。
D. 中国绘画艺术与舞台艺术特有的“真境逼而神境生”境界是完全相同的。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虚实结合手法在多幅名迹中都有体现。
B. 中国舞台表演方式的优越性与中国绘画艺术和诗的意境相通。
C. 中国舞台表演中少量的道具桌椅等不会影响到“真境逼而神境生”境界的达成。
D. 中国绘画艺术中“真境逼而神境生”的境界是因为删略了背景的刻画。
3. 下列选项,最能体现中国舞台表演“真境逼而神境生”的一项是(3分)()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4分)5. 中国绘画艺术、舞台艺术和诗的意境相通之处表现在哪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高三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畸形倾盆大雨水泄不通B. 翻箱倒柜遒劲调虎离山C. 奋不顾身毛遂自荐蹑手蹑脚D. 豁然开朗拈轻怕重比比皆是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城市的道路越来越宽,交通越来越拥挤。
B.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幸福感也越来越强。
C. 这部电影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他们纷纷走进电影院观看。
D. 通过这次比赛,使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加强。
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在学术会议上,我向您请教了一些问题,希望得到您的指导。
B. 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我给您写一封信表示敬意。
C. 请问您能否给我提供一些资料,以便我更好地完成论文。
D. 您的建议非常中肯,我会认真考虑的。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在这次比赛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水平,脱颖而出。
B. 她的性格十分开朗,总能给人带来快乐。
C. 这位作家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被誉为“文学巨匠”。
D. 在这次活动中,他勇敢地承担起责任,得到了大家的赞扬。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美丽的风景如画。
B. 他的成绩一鸣惊人。
C. 月亮升上了树梢,好像一个大玉盘。
D. 她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
6.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们精心策划,终于取得了成功。
改后:他们精心策划,终于成功了。
B. 原句:我听说你生病了,心里很难过。
改后:我听说你生病了,心里很难过。
C. 原句:这本书内容丰富,深受读者喜爱。
改后:这本书内容丰富,深受读者喜爱。
D. 原句:他一直在努力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改后:他一直在努力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7.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我听说你生病了,心里很难过。
(得知)B. 他的成绩一鸣惊人。
(一鸣惊人)C. 这位作家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被誉为“文学巨匠”。
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阅读理解
1.(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了……
2.(10分)阅读短文,判断正误. 正确(√)错误(×)…
3.(10分)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
4.(10分)简答题详细回答……
二、写作
1.(20分)作文题目题目:……
2.(10分)修改句子错误原句:…… 修改后:……
三、诗词赏析
1.(15分)阅读以下诗句,回答问题。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问题:……
2.(15分)鉴赏以下古文句子,理解其意义。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四、答案
1.阅读理解答案: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2.写作答案:
1.答案
2.答案
3.诗词赏析答案:
1.答案
2.答案
以上是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希望同学们认真答题,祝你们取得优异成绩!。
2024学年台州市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质量评估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学年台州市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质量评估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024.11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于下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鲁迅不忌惮暗黑,他在写给自己的散文诗集《野草》里多次提到夜,一半以上篇目是写夜间或是与夜梦相关的景、情和思,在“昏沉的夜”,追逐着“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的“碎影”(《好的故事》),在“奇特而高”的“鬼䀹眼”的秋夜里,目睹各种生命化的场景,感知各种蓬勃的生命现象碰撞和交汇(《秋夜》);怀抱着希望,在夜晚沉浸于已逝的青春的回忆,“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
”(《希望》);在深秋的夜独自凝视夹在书中的枫叶(《腊叶》)……鲁迅深潜在夜里,感知不同常人的世界。
夜,消停了噪杂,隔绝了纷扰,却形成了独立完整的丰富新空间。
习惯于为熟睡人们疏忽。
或无感的夜的时空中,鲁迅发现了此间有着白昼一般挣扎的生命气息,是另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
夜,夜的暗黑,是鲁迅理解世界的独特视角二度以英暗寓的夜景,是鲁迅掏筑的别样的文学景观。
显然,无论借助实景还是虚设幻境,鲁迅手夜的意象,夜间的场景的钟爱,甚至对夜晚的迷恋,不同于优美典雅的古典精神气质.也远离了“仲夏夜之梦”式的诗意浪漫的唯美赞颂。
鲁迅的“夜”,鲁迅的暗黑美学,体现了现代启蒙知识分子特有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
鲁迅之爱夜,爱夜间的真实和赤诚,“夜是造化所织的幽玄的天衣,普覆一切人,使他们温暖,安心,不知不觉的自己渐渐脱去人造的面具和衣裳,赤条条地裹在这无边无际的黑絮似的大块里”,不管是怎样的目的,夜都能给与人们内心真实的需要以庇护。
夜,即使暗黑,却呈现了世界和人心的真实样态,这是白天的各种社会面具和角色装扮后所看不到的真实。
相对于虚伪矫饰和伪装成光亮、实则为真正大黑暗的白天,鲁迅更喜欢夜,更愿意领受“夜所给与的光明”,也愿意“领受夜所给与的恩惠”(《夜颂》)。
以此曲笔赞颂暗夜而直抒胸臆地祈盼光明,在鲁迅看来,向往光明是人们共有的,而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能够直面黑暗,在暗夜中生存、探索或抗争才更为紧迫。
高三语文真题试卷
高三语文真题试卷一、语言知识与应用(共3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每题2分,共10分)(1)在这次演讲中,他______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A. 雄辩B. 雄心C. 雄厚D. 雄壮(2)面对困难,我们应该______,而不是轻易放弃。
A. 坚持B. 坚守C. 坚决D. 坚定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每题2分,共10分)(1)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依然______,精神抖擞。
A. 老当益壮B. 老态龙钟C. 老成持重D. 老马识途3.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有语病,并说明理由。
(每题2分,共10分)(1)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依然老当益壮,精神抖擞。
A. 正确B. 语序不当C. 用词不当D. 语意重复二、现代文阅读(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章内容略)4.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10分)5. 分析文章中提到的事例是如何支持作者观点的。
(10分)6. 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20分)三、古诗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古诗文内容略)7.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每题2分,共10分)8.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并说明其在文中的作用。
(10分)9. 分析诗(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及其艺术特色。
(10分)四、写作(共50分)10. 根据题目所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50分)题目:《我眼中的传统文化》参考答案:一、语言知识与应用1. (1)A (2)D2. (1)A3. (1)A二、现代文阅读4. 略5. 略6. 略三、古诗文阅读7. 略8. 略9. 略四、写作10. 略注:以上内容为模拟试卷示例,实际考试内容会有所不同。
考生应根据实际考试的题目要求作答。
2023届高三语文试卷(附解析)
2023届高三语文试卷(附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多元价值给了我们更大的选择空间,让个人获得了更多自由。
但为什么说价值多元化又是一种“困境”呢?个人层面上,价值多元化增加了人的困惑和迷茫。
人总要寻求意义。
在价值多元化的处境中,我们好像有很多选择,可以相信A,也可以相信B,但没人能说,A或者B就是最好的。
因此,我们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生:有人仍然信奉宗教,有人一心追逐名利,有人相信知足常乐、随遇而安,有人执着于奋斗进取和成功,有人相信及时行乐、沉湎于各种感官享受······每个人的选择都可能有自己的主观理由,却没有一个公认的共同理由。
这何尝不是一种无奈?科学理性打破了传统的价值规范,却没有建立起新的价值标准,也就无法为人们提供生命意义的指南。
韦伯引用托尔斯泰的话说,“科学与意义无关,因为对于我们唯一重要的问题,我们应当做什么?我们应当如何生活?科学本身提供不了任何答案”。
这造成了一种“价值真空”状态。
在这种状况下,好像无论我们如何选择都可以,要么是人云亦云的,要么是任意武断的,但都没有确定无疑的依据。
这种空虚的不确定性,让现代人很容易被焦虑和无意义感所困扰。
这是个人精神层面的问题。
在社会层面,价值多元化也带来了棘手的问题。
公共生活中有许多激烈对立的议题,本质都是价值观之间的冲突。
比如,美国政治辩论中有一个争议不休的问题:堕胎的合法化。
有人依据宗教信条,认为堕胎就等于谋杀生命;有人认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怀孕女性有没有权利处置自己的身体”,而人的身体理当由自己支配,这是个人的基本权利。
这两种观点背后都有它的道德依据,像这样的价值观念冲突很难用理性化解,我们不能确定无疑地说,哪个道德依据一定“更正确”。
高三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三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下列作品中,没有参加高考语文阅读考试的是()。
A. 《论语》 B.《红楼梦》 C. 《离骚》 D. 《孙子兵法》答案:D2.下列成语中,不能用来形容君子的是()。
A. 君子之交淡如水 B. 君子之交如春风 C. 君子之交琴瑟友 D. 君子之交君子之交答案:D3.以下哪个选项中的谚语表达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A.知行合一 B. 笑口常开 C. 有志者事竟成 D. 以君子之道存人答案:A第二部分:阅读理解请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其内容回答问题。
短文:一位年轻人向一位老者问道:“请问前辈,您觉得快乐是什么?” 老者微笑着回答:“快乐是一种心境,是一种充实而平和的感觉。
快乐不在于物质的拥有,而在于内心的满足。
” 年轻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中升起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问题:1.老者对快乐的理解是什么? A. 快乐在于物质的拥有 B. 快乐是一种表面的感觉 C. 快乐是一种心境 D. 快乐在于外在的丰富答案:C2.年轻人听完老者的回答后,心中的感觉是什么? A. 失望和沮丧 B. 犹豫和不安 C. 豁然开朗 D. 迷茫和无助答案:C第三部分:作文题请根据以下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作文题:快乐源于内心,请谈谈你对快乐的理解,并分享一个让你感到快乐的经历。
参考答案:快乐是一种源自内心的感觉,不仅仅是物质的丰富和外在的表现,更多的是一种心境上的满足和平和。
每个人对快乐都有不同的理解,对我来说,快乐就是能够和心爱的人一起分享美好时光的感觉。
在我记忆深处,有一个让我感到特别快乐的经历,那是和家人一起度过的一个假期。
那时,我和父母去了一个风景优美的小镇,整个小镇宁静而美丽,仿佛远离尘嚣。
我们一起漫步在古老的街道上,赏花品茗,感受着清新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一切都是那样的恰到好处。
在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小广场上,吃着美味的小吃,听着悠扬的音乐,谈笑风生。
高三高考的八页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每小题2分,共10小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萧瑟(xiāo suǒ)璀璨(cuǐ càn)融会贯通(róng huì gōng tōng)B. 沮丧(jǔ sàng)祛魅(qū mèi)炽热(chì rè)C. 赋闲(fù xián)跋涉(bá shè)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D. 殷切(yīn qiè)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豁然开朗(huò rán kāi lǎng)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在这次学术会议上,他发表了关于量子物理的演讲,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B.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增加课外活动时间,以便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C.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D. 这个问题涉及到多个学科,需要我们集思广益,共同研究解决。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喜欢吃苹果吗?”她问,“我最喜欢了。
”B. 他在书中提到:“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真理。
”C. “这是我写的诗,请你批评指正。
”他谦虚地说。
D. 他告诉我说:“我最近买了一辆新车,你有机会可以去试试。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星星闪烁,像无数颗明珠撒在夜空中。
B. 那个孩子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D. 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是大家公认的活雷锋。
5.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对这个问题研究得非常透彻,堪称行家里手。
B. 这个项目投资巨大,风险极高,我们一定要慎之又慎。
2024高三语文会考试卷及答案
2024高三语文会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 chóu chúB. 恬静 tián jìngC. 解剖pōuD. 悲恸bēi tòng 答案:D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迫不及待B. 倾筐倒庋C. 螳臂当车D. 奋发图强答案:A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老师详细的讲解,使我们明确了研究的目的和方向。
B. 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C. 他的病情一天天加重,让大家都很担忧。
D. 尽管天气寒冷,但是大家仍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答案:B二、填空题4. 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他_______(A. 决心 B. 决定 C. 承诺 D. 保证)参加这次比赛。
”答案:B5.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临时抱佛脚,希望能通过考试。
B. 她冰雪聪明,很快就掌握了这门技术。
C. 他的态度让人抓狂,真是不可理喻。
D. 这次比赛竞争激烈,他们小组脱颖而出。
答案:B三、阅读理解6. 阅读下列文章段落,回答问题。
文章:“人生的道路不是一条平坦的直线,而是一条充满了曲折和坎坷的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是只有勇敢地面对,才能走向成功。
有人说,挫折是人生的财富,因为它能让我们成长,让我们变得更强大。
的确,挫折能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激发我们的潜能,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所以,不要害怕挫折,要勇敢地去迎接它,战胜它,你才能成就美好的人生。
”问题:这段文章主要想表达什么观点?答案:挫折是人生的财富,能让人成长和变得更强大。
四、作文7. 请以“梦想与现实”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梦想与现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是人生的指南针,也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动力。
然而,梦想与现实往往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我们需要通过努力去实现梦想。
高三语文试卷题
高三语文试卷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针灸(jiǔ)殷切(yīn)哺育(bǔ)瞠目结舌(chēng)B.档案(dàng)惬意(qiè)氛围(fēn)脉脉含情(mò)C.感慨(kǎi)责难(nàn)恬淡(tián)莘莘学子(shēn)D.奋发(fèn)攫取(jué)沉淀(diàn)相形见绌(chù)答案:A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使愈来愈多的人成为各种电脑娱乐活动迷。
B.一个国家的发展速度,不仅是经济发展,而且也是人民生活水平。
C.在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市场,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企业信誉的理念指导下,某厂职工团结协作,大胆创新,锐意进取。
D.振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关键是大幅度提高我们高校教师的待遇。
答案:C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她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却有着一双与年龄很不相称的充满深邃洞察力的眼睛。
B.市场经济的弊端在哪里?无非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
C.责任制已经建立,但是执行得不够有力,关键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D.书价上涨令读者难以接受,以前花一二元钱可以买到的书,现在至少要四五元钱。
答案:A4.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一些人的“城市病”也相伴而来,诸如食欲不振、焦虑不安、神情恍惚、恐慌恐怖等。
B.现在有些青年,平时不注意道德修养,在公共场合常常会出现有损国格人格的陋习。
C.中国文物信息网日前公布了已入围2005年度全国考古手大新发现的24个项目名单。
D.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变速这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的事。
答案:B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高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高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议题。
可持续发展不仅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更是实现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全球社会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难题。
经济发展的过程往往伴随着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各国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
其次,社会不平等的加剧也阻碍了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贫困和不平等现象依然严重,如何确保可持续发展惠及所有社会阶层,避免社会的分化和对立,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此外,全球治理的缺失使得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缺乏有效的协调与合作,全球共识的建立和国际合作的加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各国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制定和实施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其次,应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通过教育、医疗、就业等多方面的保障措施,缩小社会差距,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最后,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建立更加有效的全球治理机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问题:1.文章中提到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哪些主要挑战?(4分)2.为了应对可持续发展中的挑战,作者建议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3.请结合实际,谈谈你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谏太宗十思疏》节选——魏徵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故圣人以治国也,必知其本,务于安民而利之,察其疾苦而除之。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新高考高三语文试卷电子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告别友人时的诗句。
在中国,离别总是充满了诗意,无论是诗人的别离,还是普通人生活中的别离,都充满了情感的色彩。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1. 下列对诗歌《送友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B. “孤蓬万里征”中的“孤蓬”指的是友人,寓意着他的孤独和遥远。
C. 诗歌中的“此地一为别”表明了诗人与友人即将分别。
D. 诗歌的结尾“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场景。
2. 下列关于诗歌《送友人》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诗歌的韵律优美,节奏感强,给人以美的享受。
B. 诗歌中的“白水绕东城”形象地描绘了离别时的环境。
C. 诗歌通过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D. 诗歌的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
3. 下列关于离别主题的表述,与《送友人》不符的一项是()A. 离别总是充满了悲伤和哀愁。
B. 离别也可以是诗意的,富有哲理的。
C. 离别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经历。
D. 离别总是意味着永别。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4. 简述《送友人》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5. 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离别”这一主题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求,尔何如?”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高三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尹集中学李晓妮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城市从发端之日起,就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军事、贸易和迁徙进一步推动了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也形成了每一座城市的独特气质。
这种气质一方面基于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创意产业;另一方面则集合了城市中各个社会群体和阶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2)今天,世界各国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关注文化自由以及文化的识别性。
全球化下的城市文化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
信息和人员的大量流动使得城市之中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移民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
(3)多元文化同时影响着历史和未来的和谐。
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认识到,一个兼顾了历史和未来、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文化战略,以及融合之中的个性,即鲜明的文化识别( cultural identification),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4)“和谐”的理念蕴藏在中国古老文化之中。
中华文化推崇人际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
《礼记》在描绘“大同社会”时提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论语·子路》记载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在社会学上,“和谐”是指一种社会安定平和的状态。
如《左传》所言:“八年之中,九和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中国的先秦诸子也都在各自的著述中设想了和谐社会的图景。
同时“和谐”也见诸西方先贤的理想。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系统地提出了“和谐说”,和谐包含着对立和统一。
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提出“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美好”的主张。
而在《理想国》和《法律篇》里,柏拉图也开始寻求“整个社会将获得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将获得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的美好状态。
(6)数百年来,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
从“乌托邦”到18世纪的“理想城市”,再到“田园都市”的一系列的理论、主张和模型无不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精神生活和物质吐纳上的平衡与和谐。
全国高三高中语文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三高中语文专题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氛围(fèn)强颜欢笑(qiǎng)甲壳(qiào) 果实累累(léi)B.应允(yīng) 佶屈聱牙(jié)雄劲(jìng) 无从着力(zhuó)C.爱憎(zèng) 独当一面(dāng)喋血(xuè) 相机行事(xiàng)D.船坞(wù)创巨痛深(chuāng)拊掌(fǔ) 瞠目结舌(chē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干炼凝炼简练锻炼B.启事启示启用起用C.殒落坠落堕落脱落D.间谍喋血通谍谍报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表示,展览便是通过文物本身的美丽,以及博物馆构造的氛围,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再配以其他书图、动漫等形式,帮助观众更深认识文物。
即使是普通观众,也可通过观展,“长期累积对艺术的了解,提升本身的文化。
”B.广东佛山发生的小悦悦被碾事件中,先后有18个人路过,竟无一人伸手援助,直到一位捡垃圾的阿婆呼救。
人们不禁感到愤怒,社会道德已经沦丧到这种程度了吗?C.为纪念神八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和太空邮局的开通,中国邮政发行“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纪念”和“中国邮政太空邮局开通”纪念封各一枚。
D.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
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的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为了在《百家讲坛》讲述《清十二帝疑案》,阎崇年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精心研究,可谓沙里淘金,最终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B.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张教官对同事感叹道:“刚入狱的小刘其实心地非常善良,为人处事非常仗义,真是孺子可教。
高三语文高考真题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目。
我国古代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夫文章者,所以载道也。
”这句话强调了文章的载道功能。
以下是对这一观点的解读。
1. 文章的载道功能体现在哪里?2. 请结合具体事例,分析文章如何通过载道功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1. 下列关于“夫文章者,所以载道也”这一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是承载思想的载体B. 文章是表达情感的媒介C. 文章是传播知识的工具D. 文章是记录历史的手段2. 下列关于刘勰《文心雕龙》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文论著作B. 《文心雕龙》主要探讨文学创作的方法和技巧C. 《文心雕龙》分为上、下两编,共五十篇D. 《文心雕龙》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 下列关于文章载道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通过载道功能,使作者的思想情感得以表达B. 文章通过载道功能,使读者对作者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C. 文章通过载道功能,使读者对作者的人格魅力产生认同D. 文章通过载道功能,使读者对作者的生活经历产生兴趣(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 请结合具体事例,分析文章如何通过载道功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2. 请谈谈你对“夫文章者,所以载道也”这一观点的理解。
二、古诗文阅读(本大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甲】《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节选自屈原《离骚》)【乙】《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高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高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当今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速普及,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然而,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各界对其潜在影响也产生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首先,AI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效率的极大提升,使得许多传统行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无论是在制造业、医疗保健,还是在金融服务领域,AI的应用都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然而,这一过程中也导致了大量低技能工作的流失,引发了社会对就业问题的担忧。
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市场结构单一,AI的迅速普及可能会加剧社会的贫富差距。
其次,AI的应用在提高社会效率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伦理道德的深刻反思。
随着AI在医疗、教育、法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如何确保AI的决策公正、透明,避免技术滥用,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在医疗领域,AI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但如果AI算法存在偏见,可能会影响诊断的准确性,甚至造成医疗事故。
最后,AI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许多学者担忧,随着AI 技术的不断进化,机器有可能逐渐取代人类的部分能力,甚至超越人类,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和伦理问题。
因此,在推动AI技术发展的同时,人类社会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确保技术的发展能够服务于人类的整体福祉。
问题:1.文章中提到的AI技术发展带来了哪些主要问题?(4分)2.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作者建议采取哪些措施?(4分)3.请结合实际,谈谈你认为如何在科技进步与伦理规范之间找到平衡。
(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出师表》节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试卷高三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 卷至11页。
共10分,考试时间10分钟。
I卷答案,请涂在机读卡上。
第【卷(选择题,共4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黑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A.即(I)使溢然(e)嬉(shan)变以儆效尤B.斡(6)旋毗(pi)邻角逐鳞次栉(zhi)比 .潜(qian)力通缉嗔(hdn)怪自怨自艾D.符(fu)合驯(x un)服弹劾(he)提纲挈领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缥缈毕竟独岀新裁沧海桑田B.惬意广袤循序渐近根深蒂固.融资拘泥不假思索集思广益D.接洽布署共商国是另辟蹊径3. _____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深刻暴露了亚洲各国在协调经济政策、共同 ___________ 危机方面的苍白无力。
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正是由于亚洲各国存在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性、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无性,缺少一种强有力的 ___________ 力量,才使亚洲各国在金融危机中吃尽苦头,元气大伤。
因此,地区合作、—和大量的双边援助是十分必要的。
A.防御整合沟通B.防御整治勾通.抵御整治沟通D.抵御整合勾通4.下列句中加黑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全球约有8000万只被囚禁的动物有机械重复活动的习惯,尽管这与动物原有的行为大相径庭,但人们还是认为,它有助于动物适应狭窄或桔燥的环境。
B.最近几年,俄罗斯杜布纳核研究所可谓是惨淡经营,国家拨给的预算实际上只能到位一半,研究所只能向各种基金组织申请研究补助。
•卡夫卡的尸体被运回布拉格的时候,那里的人们还不清楚,运回来的是一位与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一样举足轻重的划时代作家。
D.近几天我们走访了四所学校,这只是管中窥豹,还不能说已经全面掌握了全市各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情况。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作为消费者,你是否想过,正是某些畸形的消费需求刺激了商业经营对生态的污染和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说, 者消费既是受害者,又是自己的加害者。
B. “9・11事”后,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三国关系进入微妙阶段,尽管美、印、巴关系何其暖昧,但美国与印度将走向军事合作的态势已相当明朗。
.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依然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200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长7. %。
D•最近一段时间,中科院以及北大、清华等学府纷纷出台自己的学术戒律,力图在学术腐败成风的情况下,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
6.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用具体的可以感知的“骨头”代替实际存在而又不可触摸的抽象的精神,给人形象而深刻的感受。
B.我们总希望一切都是完美的,总希望所有的机缘都能在同时岀现,总希望整条路上都是和风丽日、鸟语花香。
却没想到,追求完美的我们,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一种极端的不宀¥ 兀大。
——三个“总希望”领起的排比句强调了“我们”对“完美”的希求,以及对完美难以得到的深深的惋惜。
.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
——拟人手法的运用,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海山浑然一体的优美意境。
D.江上的景色越发奇丽。
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面,像莲花,像海棠叶,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萧……说不定你忘记自己在漓江上了呢!——用多个比喻表现漓江两岸石乳的千姿百态,进而表现了漓江景色的奇丽。
二、(1分,每小题3分)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
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
时武威太守倚恃权势,恣行贪横,从事苏正和案致其罪。
凉州刺史梁鹄畏惧贵戚,欲杀正和以免其负,乃访之于勋。
勋素与正 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勋曰:“不可。
谋事杀良,非急 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乃谏鹄曰:“夫纟世食鹰莺欲其鹫, 鹫而烹之,将何用哉? ”鹄从其言。
正和喜于得免,而诣勋求 谢。
勋不见,FI : “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
"中平元年,北地羌胡寇乱陇右,使勋别屯阿阳以拒贼锋。
时叛羌围护羌校尉夏育,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 破。
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
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 死。
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必尸我于此。
”句就 种羌滇吾素为勋所厚,乃以兵捍众F1: “盖长史贤人,汝曹杀 之者为负天。
”勋仰骂曰:“死反虏,汝何知?促来杀我!”众相视而惊。
滇吾下马与勋,勋不肯上,遂为贼所执。
羌戎服 其义勇,不敢加害,送还汉阳。
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廩之, 人。
拜京兆尹。
时长安令杨党, 得其赃千余万。
贵戚咸为之请, 有诏穷案,威震京师。
时小黄门高望为尚药监,幸于皇太子, 太子因蹇硕属望子进为孝廉,勋不肯用。
或曰:“皇太子副 主,望其所爱,硕帝之宠臣,而子违之,所谓三怨成府者也。
” 勋曰:“选贤所以报国也。
非贤不举,死亦何悔!”7. 对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访之于勋访:询问。
B.而诣勋求谢诣:到……去。
.勋被三创被:覆盖。
D.乃以兵捍众曰捍:抵挡。
8. 下列各句中加黑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后刺史杨雍即表勋领汉阳太守。
先岀家粮以率众,存活者千余父为中常侍,恃势贪放,勋案勋不听,具以事闻,并连党父,一项是A.时武威太守倚恃权势B.或劝勋可因此报隙•羌精骑夹攻之急D.有诏穷案,威震京师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欲杀正和以免其负B .鹄从其言留待限期,以塞官责余嘉其能行古道•众相视而惊D.幸于皇太子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故燕王欲结于君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盖勋忠于自己的职守的一组是①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
②北地羌胡寇乱陇右,乃使勋别屯阿阳以拒贼锋。
③勋被三创,坚不动。
④勋调谷凛之,先出家粮以率众,存活者千余人。
⑤贵戚咸为之请,勋不听,具以事闻。
⑥太子因蹇硕属望子进为孝廉,勋不肯用。
A.①②⑤B.②③④.①④⑥D.③⑤⑥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正和敢于审查仗势横行的武威太守的罪行,盖勋虽然与苏正和有私仇,但能公正地劝告梁鹄,使梁鹄不杀苏正和。
B.北地羌胡侵扰陇右,盖勋受命带兵抗击,后因救助被包围的夏育,被强敌打败,困境中仍坚持作战,危难时宁死不屈。
•盖勋任汉阳太守,采取有效的方法救济饥民,带头拿出自家粮食,救活了千余人。
任京兆尹时,能审查恃势贪赃的杨党,并拒绝贵戚求情,因而遭到报复。
D.小黄门高望受皇太子宠幸,太子通过皇帝宠臣蹇硕嘱托盖勋让高望的儿子做孝廉,盖勋不怕得罪这三个有权势的人,敢冒生命危险而绝不这样做。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2 — 1题。
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社会转型时期,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就难免存在道德紊乱的现象。
这种议论似乎是在说,今天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的出现是因为道德标准过时了。
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
因为自古及今,道德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社会实际中客观存在着一条“道德黄金律”。
“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 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
谈到做人的道德,涉及到一个人的修养和待人的态度和方式,在这一点上,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大致相近的基本标准,就是要求人们“待人如己” o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样的基本标准,它的意思与"待人如己” 是一样的,说它是“道德黄金律”最早的充满伦理智慧的体现, 也并不过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岀自《论语》,意思就是不要对别人施与你不喜欢的别人以此待你的行为。
你只要不把你所厌恶的东西让别人来承受,就达到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但是,许多人并没有达到,因为这些人心中没有“他人”的位置。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私自利。
“自利” 一词在单独使用时并不是贬义,它只是表示一种行为特点。
人人都具有自利的倾向,而且要有自利的能力,才可以生活。
但“自私自利”表示的是“自私”,而“自私”则是一种品德上的缺陷。
自私自利就是在任何情况下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感受、要求和愿望,要求一切都以自己的意愿来体现。
自私自利的人按照自己主观意愿设定对自己有利的标准。
所以,有时候有人虽知道不能以己所不欲待人,但还是做了对别人不好的事。
反之,一个能够经常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来思考问题、善于体谅他人的人,他的行为常常会符合“道德黄金律”的基本要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告诉我们不能做什么,还没有提出能做什么和鼓励做什么。
孔于又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起来,构成可普遍化的要求,就是要“推己及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讲满足自己的欲求和愿望的时候,也希望并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欲求和愿望。
只要你自己所欲求的,哪怕你还没有满足或实现,也希望别人能实现。
当然,它和“先人后己” 还是不一样的。
“先人后己”是很高的道德标准,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道德的基本标准,体现了“道德黄金律”的第二个层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你不愿自己受到恶待,就不要恶待别人。
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自己好的同时,也希望他人更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命令人不许做不道德的事情,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希望人要追求高尚,做一个主动帮助别人的人。
12.下列各项对“道德黄金律”解释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A.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提岀的公共道德基本原则B •是世界各民族间相同的待人态度和方式的标准•是有普遍适应性的人人都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 D.是孔子最早总结出的有伦理智慧的世界性理论13.阐释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文中画横线的话的意思是:如果别人对待你的行为让你不满意,那么你就不要再用这种行为对待对方。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人们不要把自己感到厌恶的东西,再加到别人身上,让别人来承受。
.“自私自利”是一种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者的行为,常常达不到符合“道德黄金律”的行为准则。
D.有些人之所以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中心,而忽视其他相关者的利益。
14.根据文意,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义和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最正确全面的一项是A.是人们日常行为的两个阶段,前者是“推己”,是基础, 后者是“及人”,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