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全册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文档

(完整word版)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文档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一、周期表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依照横行:电子层数同样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加从左到右排列纵行:最外层电子数同样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加从上向下排列2、结构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短周期〔第 1、 2、 3 周期〕周期: 7 个〔共七个横行〕周期表长周期〔第4、 5、6、 7 周期〕主族 7 个:Ⅰ A- ⅦA族: 16 个〔共 18 个纵行〕副族 7 个: IB- Ⅶ B过渡元素第Ⅷ族 1 个〔 3 个纵行〕零族〔 1 个〕稀有气体元素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一〕碱金属元素:1、原子结构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同样,都为 1 个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2、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

〔 2〕递变性〔从锂到铯〕:①密度逐渐增大〔K 失态〕②熔点、沸点逐渐降低结论: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以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3、化学性质〔 1〕相似性:〔金属锂只有一种氧化物〕4Li点燃Li 2O2Na点燃Na2O2 + O2+ O22 Na+2HO =2NaOH + H ↑2K+2HO =2KOH + H2↑2222R+2H2O = 2ROH+H2↑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 1 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 2〕递变性:①与氧气反响越来越简单②与水反响越来越强烈结论:①金属性逐渐增强②原子结构的递变性以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总结: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 到 Cs 〕,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 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

因此从 Li 到 Cs 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二〕卤族元素:1、原子结构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同样,都为 7 个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2.物理性质的递变性: 〔从F 2 到I 2〕〔1〕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 〔2〕密度逐渐增大; 〔B r 2 失态〕〔3〕单质的熔、沸点高升3、化学性质〔 1〕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响:X2 +H 2= 2HXF 2 Cl 2 Br 2 I 2卤素单质与 H 2 的强烈程度:依次增强 ;生成的氢化物的牢固性:依次增强〔HF 最牢固〕〔 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响- -2NaBr +Cl 2 =2NaCl + Br 2氧化性:22; 复原性: Cl _____BrCl ________Br2NaI +Cl 2 = 2NaCl + I 2氧化性: Cl 2_______I 2;- -复原性: Cl _____I--2NaI +Br 2 = 2NaBr + I 222;复原性: Br ______I氧化性: Br _______I结论:F 2F - Cl 2 Cl - Br 2Br -I 2I -单质的氧化性:从下到上依次增强〔F 2 氧化性最强〕 ,对于阴离子的复原性:从上到下依次增强〔I -复原性最强〕结论: 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②原子结构的递变性以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章物质的量1.1 物质的量概念•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观粒子的集体,符号为n,单位为mol。

•每摩尔任何物质所含有的该物质的微粒数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符号为N_A,其值为6.02×10^23 mol^-1。

1.2 物质的量的计算•物质的量n = N/N_A,其中N为微粒数目。

•物质的量浓度c = n/V,其中V为溶液的体积。

1.3 物质的量应用•物质的量用于描述气体、溶液、固体等微观粒子的集合体。

•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物质的制备、物质的分析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第二章微粒的性质2.1 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电子排布遵循能级原理、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

•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周期性变化。

2.2 原子半径、离子半径和键长•原子半径是指原子核到最外层电子的平均距离。

•离子半径是指离子核到电子云的平均距离。

•键长是指两个原子核之间的距离。

2.3 电负性、极性和键型•电负性是指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

•极性是指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的不重合。

•键型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第三章化学反应与能量3.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原子、离子或分子重组的过程。

•化学平衡是指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的状态。

3.2 化学反应的计量学•化学反应的计量学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关系。

3.3 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称为化学热力学。

•放热反应释放能量,吸热反应吸收能量。

第四章有机化学基础4.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和氢组成,还包括氧、氮、硫等元素。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遵循IUPAC命名规则。

4.2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机化合物具有碳原子的四价键特性,可以形成碳链和碳环。

•有机化合物具有官能团,如羟基、羰基、卤素原子等。

4.3 有机化学反应•有机化学反应包括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等。

•有机化学反应常用试剂包括酸、碱、催化剂等。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一、硅及及其化合物性质1.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2.硅与氢氟酸反应:Si+4HF=SiF4+H2↑3.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4.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5.制造玻璃主要反应:SiO2+CaCO3高温===CaSiO3+CO2↑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二、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在空气中点燃镁条:2Mg+O2点燃===2MgO2.在氮气中点燃镁条:3Mg+N2点燃===Mg3N23.在二氧化碳中点燃镁条:2Mg+CO2点燃===2MgO+C4.在氯气中点燃镁条:Mg+Cl2点燃===MgCl25.海水中提取镁涉及反应:①贝壳煅烧制取熟石灰:CaCO3高温===CaO+CO2↑CaO+H2O=Ca(OH)2②产生氢氧化镁沉淀:Mg2++2OH-=Mg(OH)2↓③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Mg(OH)2+2HCl=MgCl2+2H2O④电解熔融氯化镁:MgCl2通电===Mg+Cl2↑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1、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固体(如Br2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H-);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Cl-叫氢氯酸根).4、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

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例如高压锅爆炸是物理变化。

)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H原子就无中子)。

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化学化学 知识点总结集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化学化学 知识点总结集

化学新人教高中必修2 知识点总结集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Li与O2反应(点燃) P6Na与O2反应(点燃) P6 Na与H2O反应: P6K与H2O反应: P62、卤素单质F2、Cl2、Br2、I2与氢气反应、、 P8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1)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①② P9(2)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 P94、Mg与H2O反应: P145、Na与Cl2、反应(点燃): P19 6、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P20用电子式表示氯分子的形成过程: P20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P20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分子:H2 N2 H2O CO2 CH4 P21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P302、原电池原理典型的原电池(Zn-Cu原电池)负极(锌):(氧化反应)正极(铜):(还原反应)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P363、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受热分解: P424、Na2SO4与CaCl2反应: P455、高炉炼铁: P45第三章有机化合物1、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 P53(2)取代反应(与Cl2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生成四种不同的取代物):P54①②③④2、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P60(2)加成反应((与Br2的反应): P60(3)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P60①②③(4)聚合反应:P60(乙烯制聚乙烯) ①(氯乙烯制聚氯乙烯)②3、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P62(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2)取代反应①与Br2的反应:②苯与硝酸(用HONO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有苦杏仁气味、密度大于水的油状液体——硝基苯。

反应方程式:(3)加成反应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4、乙醇的重要化学性质(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P67 (2)乙醇的氧化反应①乙醇的燃烧 P67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P68③乙醇在常温下的氧化反应CH3CH2OH−−−−−−−−→−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酸性4KMnOCH3COOH5、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1)乙酸的酸性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②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P68 乙酸还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P68 上述两个反应都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质子(Z 个)原子核 注意:中子(N 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Z 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 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 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短周期 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 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 (7个横行) 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素 (7个周期) 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周 长周期 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期 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 主族:ⅠA~ⅦA 共7个主族族 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18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 和ⅠB 之间(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1——原子半径(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3——单质的熔点(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及其判断)(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

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判断金属性强弱金属性(还原性)1,单质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越强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非金属性(氧化性)1,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2,氢化物越稳定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20号,F最强;最体一样)5——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辨别规律由于阴离子是电子最外层得到了电子而阳离子是失去了电子6——周期与主族周期:短周期(1—3);长周期(4—6,6周期中存在镧系);不完全周期(7)。

主族:ⅠA—ⅦA为主族元素;ⅠB—ⅦB为副族元素(中间包括Ⅷ);0族(即惰性气体)所以, 总的说来(1) 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2) 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3) 阴离子半径>阳离子半径(4 对于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我们在学习必修二的化学过程中,学会总结将有助于我们完善知识体系,也能有效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下面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1、常见金属的冶炼:①加热分解法:②加热还原法:铝热反应③电解法:电解氧化铝2、金属活动顺序与金属冶炼的关系:金属活动性序表中,位置越靠后,越容易被还原,用一般的还原方法就能使金属还原;金属的位置越靠前,越难被还原,最活泼金属只能用最强的还原手段来还原。

(离子)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海水的组成:含八十多种元素。

其中,h、o、cl、na、k、mg、ca、s、c、f、b、br、sr等总量占99%以上,其余为微量元素;特点是总储量大而浓度小2、海水资源的利用:(1)海水淡化:①蒸馏法;②电渗析法;③离子交换法;④反渗透法等。

(2)海水制盐:利用浓缩、沉淀、过滤、结晶、重结晶等分离方法制备得到各种盐。

三、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绿色化学理念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从环境观点看:强调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从一开始就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从经济观点看:它提倡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尽可能提高原子利用率)热点:原子经济性——反应物原子全部转化为最终的期望产物,原子利用率为100%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氧化反应ch4(g)+2o2(g)→co2(g)+2h2o(l)取代反应ch4+cl2(g)→ch3cl+hcl烷烃的通式:h2n+2n≤4为气体、所有1-4个碳内的烃为气体,都难溶于水,比水轻碳原子数在十以下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不同的单质同位素: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的同一类元素的原子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重要化工原料乙烯c2h4(含不饱和的c=c双键,能使kmno4溶液和溴的溶液褪色) 氧化反应2c2h4+3o2→2co2+2h2o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先断后接,变内接为外接) 加聚反应nch2=ch2→[ch2-ch2]n(高分子化合物,难降解,白色污染) 石油化工最重要的基本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果实的催熟剂,乙烯的产量是衡量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有毒,不溶于水,良好的有机溶剂苯的结构特点: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氧化反应2c6h6+15o2→12co2+6h2o取代反应溴代反应+br2→-br+hbr硝化反应+hno3→-no2+h2o加成反应+3h2→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的化学式
O
Al2O3 SiO2 P2O5 SO3 Cl2O7 -
最高 (10)化学 NaO
Al(OH H2SiO H3PO4 H2SO4 HClO —
Mg
价氧 式
H
)3
3
4
(OH)2
化物 (11)酸碱 强 中强碱 两性 弱酸 中强 强酸 很强 —
对应




的酸
水化
氧化
物 物
(12) 变 化
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第三周期元素 11Na 12Mg
13Al 14Si 15P 16S 17Cl 18Ar
(1)电子排布
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2)原子半径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3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word 版可编辑修改)
(3)主要化合价 +1 +2 +3 +4 +5 +6 +7 —
-4 -3 -2 -1
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通常把由反应物向 生成物进行的反应叫做正反应。而由生成物向反应物进行的反应叫做逆反应。
在任何可逆反应中,正方应进行的同时,逆反应也在进行。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即是 说可逆反应无论进行到何种程度,任何物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都不可能为 0。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 0。即 v 正=v 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精品文档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原子结构A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质子(Z 个)原子核注意:中子(N 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原子(Z X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Z 个)★熟背前20 号元素,熟悉1~20 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 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 个),次外层不超过18 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 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 种元素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 种元素周期第三周期 3 8 种元素元(7 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 种元素素(7 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 种元素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 种元素期第七周期7 未填满(已有26 种元素)表主族:ⅠA~ⅦA 共7 个主族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 个副族(18 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 和ⅠB 之间(16 个族)零族:稀有气体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
非金属的非金属性强弱判断:
水(酸)反应放氢气越剧烈越活泼
与氢气化合越易,生成氢化物越稳定越活泼,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越强越活泼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越强越活泼
活泼金属置换较不活泼金属
活泼非金属置换较不活泼非金属
原电池的负极金属比正极活泼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卤素
氟、氯、溴、碘、砹(F、Cl、Br、I、At)
结构
因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易得到电子,显-1价,
物理性质
密度
逐渐增大
熔沸点
逐渐升高 (正常)
颜色状态
颜色逐渐加深
气态~液态~固态
溶解性
逐渐减小
化学性质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增加,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
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越不活泼
与氢气反应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主要因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化学性质
外因
浓度
压强
温度
催化剂
颗粒大小
变化



加入
越小表面积越大
速率影响





化学反应的限度:研究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不能进行到底)
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当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在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
极性共价键:不同种非金属原子形成共价键(电子对发生偏移)
两种不同的非金属原子间
He、Ar、Ne、等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分子之间不存在化学键
共价化合物有共价键一定不含离子键
离子化合物有离子键可能含 共价键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化学与能量1.1 化学和能量的基本概念化学是指物质变化的过程,而能量是物质变化所涉及的基本物理量。

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包括吸收和放出能量两种类型。

1.2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其中热效应是指化学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可以通过实验测定,一般包括焓、焓变、焓变化量等概念。

1.3 热化学计算热化学计算是指通过实验测定化学反应热效应,从而计算化学反应的焓变量等物理量的过程。

热化学计算需要掌握热量平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热力学循环等知识。

1.4 燃烧热燃烧热是指一定量的化合物全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可以用于确定其燃烧热值等物理量。

燃烧热与物质的化学组成、燃料的热值等因素有关。

1.5 标准热态标准热态是指确定温度和压强为标准条件下的物质热化学量的状态。

标准热态下一般定义25℃和1atm的条件,对于气体一般采用标准状态来描述。

1.6 化学与电能化学和电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电解、电子转移和氧化还原反应等过程都涉及到电能的转化。

电子电位、电动势、电解质电解等都是电化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化学与化合物的形成2.1 化合物的分类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新物质,根据元素种类和组成比例不同化合物可以分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配位化合物、金属络合物等类型。

2.2 化学键化学键是连接原子之间的力,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氢键等。

化学键的强弱性质影响着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2.3 化学键中的电荷转移电荷转移是离子键形成的基础,电子从一方共价键化合物中转移到另一方离子化合物中,使得两个离子间形成电子互相吸引的作用力。

离子键成键时可以考虑元素电负性差异等因素。

2.4 共价键中的电子共享共价键是由电子共享而形成的键,当两个原子共用一对电子时形成单共价键,多次共用形成双、三等共价键。

通过共价键可以使原子间形成相对稳定的化合物。

2.5 心态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是描述和分析分子相互作用和化学键的一种理论。

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基本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基本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必修2 知识点梳理一、原子结构:如:Z A nR 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1、数量关系: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电性关系: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电荷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电荷数3、质量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二、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七个周期(1、2、3短周期;4、5、6长周期;7不完全周期)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18个纵行(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8、9、10三个纵行))2、元素周期律(1)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a.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c. 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注意:单质与相应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2)元素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a.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b.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c.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d.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3)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族和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包括物理、化学性质)(4)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a. 原子与原子 b. 原子与其离子 c.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难点)(1)“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a.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b.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c. 以位置推测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2) 预测新元素及其性质三、化学键1、离子键:A. 相关概念:B. 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盐、强碱、典型金属氧化物C. 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AB, A2B,AB2,A2B2)2、共价键:A. 相关概念:B. 共价化合物:只有非金属的化合物(除了铵盐)C. 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NH3,CH4,CO2,HClO,H2O2)D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3、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一、化学能与热能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a. 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 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3、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4、常见的放热反应:A. 所有燃烧反应;B. 中和反应;C. 大多数化合反应;D. 活泼金属跟水或酸反应E. 物质的缓慢氧化5、常见的吸热反应:A. 大多数分解反应;氯化铵与八水合氢氧化钡的反应2NH4Cl + Ba(OH)2·8H2O == 2NH3+ BaCl2 + 10H2O6、中和热:A. 概念:稀的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液态)时所释放的热量。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全册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全册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全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由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明的。

其中包括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周期表的结构包括7个周期(三短、三长、一个不完全),周期数等于电子层数;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主族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碱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包括Li、Na、K、Rb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以及Na与K分别与水、氧气反应的情况。

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卤族元素的结构特点包括F、Cl、Br、I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单质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条件与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卤素间的置换反应,以及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二、核素核素的定义是APX,同位素包括1231H、1H、1H,而原子的构成则可以用两个关系式表示: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质量数A等于质子数P加上中子数N。

几种同位素的应用包括12、xxxxxxx6C6C、1H、1H、92U。

三、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是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以及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第三周期元素化学性质变化的规律包括金属性的递变规律,钠镁与水反应现象,比较钠镁与水反应的难易(方程式书写),镁铝与盐酸反应的难易(现象,方程式),比较钠镁铝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以及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比较硅、磷、硫、氯与氢气反应的难易以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较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CH2Br2CH2XXX2Br实验现象:溴水从橙黄色变成无色,生成液体产物应用:制备溴代乙烷②乙烯与HCl化学方程式:CH2CH2XXX→CH3CH2Cl实验现象:无色气体与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液体产物应用:制备氯代乙烷二、苯知识要点一:知道苯的分子结构1.苯的分子结构分子式C6H6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六个碳原子构成一个六角形,每个碳原子上带一个氢原子2.工业制法:从煤焦油中提取3.苯的物理性质苯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芳香味,密度小于水,不溶于水,易挥发4.苯的化学性质苯分子中有6个π电子,使苯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发生加成反应1)取代反应定义:取代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H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①苯与浓硝酸反应化学方程式:C6H6HNO3C6H5NO2H2O实验现象:苯变成黄色,放出气体,生成液体产物应用:制备硝基苯②苯与浓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C6H6H2SO4C6H5HSO4H2O实验现象:苯变成黑色,放出热量,生成液体产物应用:制备苯磺酸知识要点二:了解苯的同分异构体1.环丙烷分子式C3H6结构简式三个碳原子构成一个三角形,每个碳原子上带两个氢原子2.苯的同分异构体苯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分别为苯和环丙烷。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1——原子半径(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3——单质的熔点(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及其判断)(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

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判断金属性强弱金属性(还原性)1,单质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越强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非金属性(氧化性)1,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2,氢化物越稳定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20号,F最强;最体一样)5——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辨别规律由于阴离子是电子最外层得到了电子而阳离子是失去了电子6——周期与主族周期:短周期(1—3);长周期(4—6,6周期中存在镧系);不完全周期(7)。

主族:ⅠA—ⅦA为主族元素;ⅠB—ⅦB为副族元素(中间包括Ⅷ);0族(即惰性气体)所以, 总的说来(1) 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2) 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3) 阴离子半径>阳离子半径(4 对于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

【知识点提纲】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知识点提纲】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 2 - 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 - 2 - 第1课时硫和二氧化硫.............................................................................................. - 2 - 第2课时硫酸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 6 - 第3课时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 11 - 微专题1常见漂白剂的归类分析............................................................................. - 13 - 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 - 13 - 第1课时氮气与氮的氧化物.................................................................................... - 13 - 第2课时氨和铵盐.................................................................................................... - 16 - 第3课时硝酸酸雨及防治.................................................................................... - 20 - 微专题2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 24 - 第三节无机非金属材料.................................................................................................... - 25 - 微专题3常见无机物间的相互转化......................................................................... - 29 - 实验活动4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 - 30 - 实验活动5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 31 -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 32 -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 32 - 第1课时化学反应与热能........................................................................................ - 32 - 第2课时化学反应与电能........................................................................................ - 36 -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 40 - 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 - 40 - 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 45 - 微专题4控制变量法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 50 - 微专题5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的图像分析............................................................. - 51 - 实验活动6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 53 - 实验活动7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 55 -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 ..................................................................................................................... - 57 -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 - 57 - 第1课时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与烷烃的结构............................................................ - 57 - 第2课时烷烃的性质................................................................................................ - 63 - 微专题6烷烃的同分异构体及其取代物种类......................................................... - 66 - 第二节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 - 69 - 第1课时乙烯............................................................................................................ - 69 - 第2课时烃有机高分子材料................................................................................ - 72 - 微专题7烃燃烧的有关计算..................................................................................... - 77 - 第三节乙醇与乙酸............................................................................................................ - 79 - 第1课时乙醇............................................................................................................ - 79 - 第2课时乙酸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 82 -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 88 - 第1课时糖类............................................................................................................ - 88 - 第2课时蛋白质油脂............................................................................................ - 93 - 微专题8常见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 - 99 -实验活动8 搭建球棍模型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 ....................................... - 100 - 实验活动9 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 ............................................................................... - 103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 - 107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 - 107 -第1课时 金属矿物与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 - 107 - 第2课时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 - 111 -第二节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 .............................................................................................. - 114 -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 - 118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 硫和二氧化硫一、硫1.硫元素的位置、结构与性质(1)硫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ⅥA 族,硫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2价硫的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2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一、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明的2、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7个周期(三短、三长、一个不完全),周期数=电子层数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4、碱金属元素(1)碱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Li 、Na 、K 、Rb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Na 与K 分别与水、氧气反应的情况 分别与出K 、Na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4)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5、卤族元素(1)卤族元素的结构特点:F 、Cl 、Br 、I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单质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条件与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卤素间的置换反应(4)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5)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结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核素(1)核素的定义: A P X(2)同位素: 1 1H 、 2 1H 、 3 1H(3)原子的构成:二个关系式: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 = 质子数P + 中子数N(3)几种同位素的应用: 126C 、146C 、 2 1H 、 3 1H 、238 92U二、元素周期律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2)电子总是先从内层排起,一层充满后再排入下一层,依次是K、L、M、N(3)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

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氦原子是2 个);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 个电子;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 个电子。

2、元素周期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3、第三周期元素化学性质变化的规律金属性的递变规律(1)钠镁与水反应现象,比较钠镁与水反应的难易(方程式书写)(2)镁铝与盐酸反应的难易(现象,方程式)(3)比较钠镁铝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1)比较硅、磷、硫、氯与氢气反应的难易以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2)比较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3)向硫化氢水溶液中滴入氯水的现象结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4、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5、在周期表中一定区域可以寻找到一定用途的元素(1)寻找半导体材料(2)寻找用于制造农药的材料(3)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合金材料6、推测钫(与K同一主族在K的下面)的性质推测铍的性质推测量114号元素的位置与性质三、化学键1、离子键带相反电荷的阴、阳离子结合的相互作用(以氯化钠的形成为例)2、形成离子键的条件(1)电子式(2)用电子式表示NaCl、MgBr2、K2O(3)用电子式表示Na2S、CaF2、MgO的形成过程3、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以氯气、氯化氢的形成为例)(1)用电子表示:H2、N2、H2O、CO2、CH4、NH3、Cl2(2)形成共价健的条件(3)极性共价健与非极性共价键的区别:非极性共价键:相同的非金属元素之间;极性键:不同的非金属元素之间。

4、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合物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相成的化合物(1)含离子健的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2)只含共价健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

(3)全部是非金属构成的化合物也可以是离子化合物,例如有铵根离子的化合物。

(4)分析氢氧化钠、过氧化钠、氯化铵的成键情况。

(5)稀有气体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只有分子间作用力。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一.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关系1.从能量的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个化学反应是释放能量还是吸收能量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这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根本原因。

2.当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放出能量当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吸收能量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3.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衡定律和能量守衡定律,从能量形式上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所有的燃烧反应都要放出热量。

4.根据化学反应中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把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如果化学反应放出热量是放热反应;如果化学反应吸收热量是吸热反应,实验2-1结论:铝和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类似的金属和酸的置换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实验2-2结论:Ba(OH)2·8H2O和NH4Cl反应是一个典型的吸热反应。

实验2-3结论:盐酸和NaOH反应是放热反应;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5.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树木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光能。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一、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1.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

如流水、风力、原煤、石油、天然气、天然铀矿。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如电力、蒸汽。

电能是一种二次能源。

2.我国发电以火力发电为主。

3.火力发电中能量转化过程: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使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加热水。

4.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所以一个化学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必须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反应。

5.铜锌原电池:现象:锌片不断溶解,铜片有气泡产生。

其工作原理是,负极:Zn - 2 e—= Zn2+,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2H++ 2e—= H2,发生还原反应。

电子流向:沿导线由Zn流向Cu 。

原电池的两电极需活泼性不同的金属,通常情况下较活泼的金属作为负极二、发展中的化学电源1.干电池( 一次电池)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锌会逐渐溶解,写出离子方程式Zn -2 e—= Zn2+。

2.充电电池( 二次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锂离子电池是新一代可充电的绿色电池。

3.燃料电池:利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将燃料和氧化剂反应所放出的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1.化学反应速率是表示化学反应过程进行的_快慢_的物理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_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_来表示。

单位:mol / (L·S) 或mol / (L·min) 。

根据定义可知道计算公式v=△c(反)/ △t = △c(生) / △t ,只有正值。

化学反应速率之比= 化学计量数之比。

化学反应的速率总是一开始最快,越往后越慢。

化学反应速率表示的是平均速率。

2.课本中介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_本质_、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

温度:温度升高,反应速率_快_,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_快_,催化剂:使用(正)催化剂,可以使反应速率_快_。

3.课本第47页图2-20说明了什么道理?答:说明了任何反应不可能_完全进行到底_只能到达表面上静止的一种“_动态平衡_”,这时,_正反应速率_和_逆反应速率_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_浓度_不再改变,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_最大限度_。

但是化学反应的限度可以通过改变_外界条件_而改变。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1、甲烷的化学式CH4,其分子式是CH4,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CH42、空间结构:正四面体,4个C-H键的长度和强度相同,夹角相同。

1、来源:天然气、沼气、油田气、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2、物性: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0.717g/cm3(标准状况),比空气的密度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极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3、稳定性:通常情况,甲烷比较稳定,不能被H+/KM n O4、Br2等氧化剂氧化,与强酸和强碱也不反应4、甲烷的可燃性:氧化反应点燃CH4 + 2O2CO2+2H2O注意:点燃甲烷时要验纯,条件不同,水的状态不同。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3、甲烷的取代反应方程式:CH4+ Cl2 → CH3Cl + HCl CH3Cl + Cl2 → CH2Cl2 + HClCH2Cl2 + Cl2 → CHCl3+ HCl CHCl3 + Cl2 → CCl4 + HCl①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②逐步取代:1molCl2只能取代1molH原子③取代反应的产物是混合物,5种产物都有(HCl,还有各种取代产物)。

④:②产物的状态:HCl、CH3Cl为气体,CH2Cl2、CHCl3和CCl4为液体,甲烷的四种氯代产物都不溶于水。

不论CH4和Cl2的比例是多少,几种产物都有,n(HCl)最大,且n(HCl)= n(参加反应Cl2)4、主要用途:化工原料、化工产品、天然气、沼气应用知识点四、烷烃的结构和性质结构特点:(1)链状,可带支链,注意分子中碳原子并不是直线状排列,而是锯齿状;(2)相邻碳原子间均以共价单键相连,碳原子其余价键均被氢原子饱和1、烷烃:饱和链烃2、通式:C n H2n+2(1)通式特点:H原子数一定为偶数,其相对分子量也一定为偶数且除以14余2,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已经达到上限。

(甲烷是含氢量最高的烷烃)(2)碳原子数每相差1,则相对分子量相差143、物理性质:不溶于水,熔沸点随着相对分子量增大而升高。

分子中碳原子数在4以下的所有烷烃在标准状况下都为气态。

4、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1)稳定性:常温下与溴水、H+/KMnO4不反应(2)都有可燃性五、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1、定义: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要求:能分辨出C原子数为四和五的烷烃的同分异构体2、丁烷有2种同分异构体:正丁烷CH3CH 2CH 2 CH3 异丁烷CH3CH(CH3)CH3戊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正戊烷CH3CH 2CH 2CH 2CH3、异戊烷CH3CH(CH3)CH2CH3、新戊烷C(CH3)43、“四同”的研究对象:(要弄清楚四同的区别)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同系物————化合物同位素————原子同素异形体——单质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一、乙烯知识要点一:知道乙烯的分子结构1.乙烯的分子结构分子式C2H4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CH2==CH2空间结构:六个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

2.工业制法:从石油中获得,乙烯的产量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3. 乙烯的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略有甜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不溶于水2.乙烯的化学性质由于乙烯分子中C==C的存在,使乙烯表现出较活泼的化学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