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推荐完整)
ieee802.11定义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ieee802.11定义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IEEE 802.11定义了两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MAC):分布式协调功能(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DCF)和基础设施模式(Infrastructure Mode)。
1. 分布式协调功能(DCF):DCF是一种以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具有碰撞避免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技术为基础的MAC方法。
它使用随机退避机制来避免碰撞。
在DCF中,设备在传输数据之前必须先监听信道,如果信道空闲,则可以开始传输数据。
如果信道被占用,则设备需要随机选择一个退避时间,在退避时间结束后再次尝试传输。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多个设备同时传输导致的碰撞。
2. 基础设施模式(Infrastructure Mode):基础设施模式是一种在无线局域网(WLAN)中使用的MAC方法。
它主要适用于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和无线终
端之间的通信。
在基础设施模式中,AP充当一个中心控制器的角色,协调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终端设备需要首先关联到AP,并通过AP进行数据传输。
基础设施模式提供了更可靠和集中管理的通信方式,适用于大规模的无线网络环境。
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3.2.1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法
每一结点在发送数据时要边发送边检测冲突。这也称作 边发边听(LWT,Listen While Talk)。当检测到总线上发生 冲突时,就立即取消传输数据,随后发送一个短的干扰信号 JAM(阻塞信号),以加强冲突信号,保证网络上所有结点 都知道总线上已经发生了。在阻塞信号发送后,等待一个随 机时间,然后再将要发送的数据发送一次。如果还有冲突发 生,则重复监听、等待和重传的操作。
第3章 局域网
3.2.3 令牌总线访问控制
CSMA/CD采用用户访问总线时间不确定的随机竞争方式, 有结构简单、轻负载时时延小等特点,但当网络通讯负荷增 大时,由于冲突增多,网络吞吐率下降、传输延时增加,性 能明显下降。令牌环在重负荷下利用率高,网络性能对传输 距离不敏感。但令牌环网控制复杂,并存在可靠性保证等问 题。令牌总线综合CSMA/CD与令牌环两种介质访问方式的 优点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第3章 局域网
3.2.3 令牌总线访问制
令牌总线主要适用于总线形或树形网络。采用此种方式 时,各结点共享的传输介质是总线形的,每一结点都有一个 本站地址,并知道上一个结点地址和下一个结点地址,令牌 传递规定由高地址向低地址,最后由最低地址向最高地址依 次循环传递,从而在一个物理总线上形成一个逻辑环。环中 令牌传递顺序与结点在总线上的物理位置无关。图3.3给出 了正常的稳态操作时令牌总线的工作原理。
第3章 局域网
3.2.1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法
2. 总线冲突检测,即边发边听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结点同时监听到总线空闲,开始发送数 据时,就会发会碰撞,产生冲突。另外,传输延迟可能会使 第一个结点发送的数据未到达目的结点,另一个要发送数据 的结点就已监听到总线空闲,并开始发送数据,这也会导致 冲突的产生。发生冲突时,两个传输的数据都会被破坏,产 生碎片,使数据无法到达正确的目的结点。为确保数据的正 确传输,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1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是一种网络控制协议,负责处理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确保网络以有序、有效的方式发挥作用。
它的实现机制可以用来建立、维护和配置网络连接、传输信息和资源管理等。
2 工作原理MAC是一种底层协议,通过决定何时发送和接收报文,控制实体进入总线或介质,以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它是一种半双工收发机制,只允许实体通过访问介质的权限进行数据传输。
只有在有效的媒介控制码(Media Access Control Code,MAC)的情况下,实体才能够得到控制权,并且只有实体之间有正确的传出授权时,传输才可以正确完成。
3 类型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有两种:随机介质访问控制法(CSMA / CA)和相位播放介质访问控制法(CSMA / CD)。
其中,CSMA / CA是一种半双工协议,它主要利用节点之间双向无线传输的特性,并在发送端采用介质访问控制技术,防止出现多个节点同时占用信道的现象;而CSMA / CD是一种介质访问控制的极大竞争系统,它主要利用了信道上传播延迟的特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信息传输机制,使得网络可以以有序、有效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4 优缺点采用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可以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使终端能够优先接收到信息,减少了网络冲突。
然而,MAC机制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出现信道占用和冲突,这样会有可能影响数据传输的顺利进行。
此外,由于它的实现机制稍微复杂,会给网络通信带来一定的效率降低。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保证网络稳定和有效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要避免繁琐的操作步骤,有时还需要结合其它管理机制,如网络层或应用层协议,才能有效地实现介质访问控制。
计算机网络原理 网络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在计算机网络里,访问资源意味着使用资源。
访问资源的方法在将数据发送到网络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说明3种访问资源的方法: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方法、令牌传递和按优先权满足要求。
定义计算机如何把数据发送到网络电缆上以及如何从电缆上获取数据的一套规则叫做访问方法。
一旦数据开始在网络上传送,访问方法就可以帮助调整网络上的数据流量。
例如,网络从某种程度来讲与铁路线路有些相似。
有几辆火车必须遵守一个规程,这个规程规定了火车应该如何以及什么时候加入到车流中。
如果没有这个规程,加入到车流的火车就会和已经在线路上的火车碰撞。
但是,铁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间有着重要区别。
在计算机网络上,所有的通信量看起来都是连续的没有中断。
事实上,这是外表上的连续只是一种假象。
实际上,计算机以很短的时间访问网络。
计算机网络通信量的高速传输也产生了更多的不同之处。
多台计算机必须共享对连接它们的电缆的访问。
但是,如果两台计算机同时把数据发送到电缆上,一台计算机发送的数据包就会和另一台计算机发送的数据包发生冲突,导至两个数据包全部被破坏。
图8-5给出了两台计算机同时试图访问网络时的情形。
图8-5 如果两台计算机同时把数据发送到电缆上就会发生冲突如果数据通过网络从一个用户发送到另一个用户,或者从服务器上访问数据,就需要使用某种方法使该数据不与其他的数据冲突。
而且,接收数据的计算机必须具有某种保障机制来使数据在传送中不会受到数据冲突的破坏。
不同的访问方法在处理数据上的方式上应一致。
如果不同的计算机使用不同的访问方法,那么某些访问方法会独占电缆,所以会导致网络瘫痪。
访问方法要避免计算机同时访问电缆。
通过保证某一时刻只有一台计算机可以向网络发送数据,访问方法能够保证网络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是有序过程。
用来防止连续使用网络介质的3种访问方法:●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方法●令牌传递方法允许只有一台计算机可以发送数据●按优先权满足请求方法1.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存取访问方法使用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存取方法,网络上的每台计算机均检测网络的通信量。
三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三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指控制多个结点利用公共传输介质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
常见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强制访问控制 (MAC):MAC 方法通过在传输介质上加密数据来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数据。
这种方法通常是通过物理隔离或网络隔离来实现的。
例如,在局域网中,管理员可以配置网络适配器的物理位置,以确保只有授权设备才能访问网络。
2. 自愿访问控制 (VAC):VAC 方法允许用户自愿选择是否共享其访问权限。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需要访问敏感数据的用户和应用程序之间。
例如,在企业中,高级管理员可以授予普通员工访问某些数据的权限,但普通员工可以选择不共享其访问权限。
3.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RBAC):RBAC 方法基于用户的角色来分配访问权限。
这种方法可以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特定数据或应用程序。
例如,在企业中,管理员可以配置部门经理可以访问所有部门数据,但普通员工无法访问。
以上是常见的三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强制访问控制通常用于保护敏感数据或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自愿访问控制可以让用户自由决定是否共享其访问权限,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可以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特定数据或应用程序。
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5.3.1 信道分配问题通常,可将信道分配方法划分为两类:静态分配方法和动态分配方法.1.静态分配方法所谓静态分配方法,也是传统的分配方法,它采用频分多路复用或时分多路复用的办法将单个信道划分后静态地分配给多个用户. 当用户站数较多或使用信道的站数在不断变化或者通信量的变化具有突发性时,静态频分多路复用方法的性能较差,因此,传统的静态分配方法,不完全适合计算机网络.2.动态分配方法所谓动态分配方法就是动态地为每个用户站点分配信道使用权.动态分配方法通常有3种:轮转,预约和争用.①轮转:使每个用户站点轮流获得发送的机会,这种技术称为轮转.它适合于交互式终端对主机的通信.②预约:预约是指将传输介质上的时间分隔成时间片,网上用户站点若要发送,必须事先预约能占用的时间片.这种技术适用于数据流的通信.③争用:若所有用户站点都能争用介质,这种技术称为争用.它实现起来简单,对轻负载或中等负载的系统比较有效,适合于突发式通信. 争用方法属于随机访问技术,而轮转和预约的方法则属于控制访问技术.5.3.2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介质访问控制( MAC )方法是在局域网中对数据传输介质进行访问管理的方法。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要确定网络上每一个结点能够将信息发送到介质上去的特定时刻;二是要解决如何对共享介质访问和利用加以控制.传统局域网采用共享介质方式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标记环传递或FDDI等方法,但随着LAN应用的扩展,这种共享介质方式对任何端口上的数据帧都不加区别地进行传送时,经常会引起网络冲突,甚至阻塞,所以采用网桥、交换机等方法将网络分段,去减少甚至取消网络冲突是目前经常采用的方法。
一、共享介质方式中最常用的为CSMA/CD和标记环传递方法。
1.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CSMA/CD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是采用争用技术的一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D通常用于总线形拓扑结构和星形拓扑结构的局域网中. CSMA/CD是以太网中采用的MAC方法。
介质访问控制的方法
介质访问控制的方法
介质访问控制(MAC)是一种网络协议,用于控制多个计算机或设备在共享同一物理介质(如Ethernet或WiFi)上的访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MAC方法:
1. CSMA/CD(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接入):在这种方法中,计算机听取信道上的信号,如果信道上没有其他计算机发送数据,则发送数据。
如果检测到碰撞,则停止发送数据,并等待随机时间后再次尝试发送。
2. CSMA/CA(带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路接入):在这种方法中,计算机在发送数据之前,首先发送一个请求访问信号,等待其他计算机的确认,并等待一段时间,然后再发送数据。
3. Token Passing(令牌环):在这种方法中,一个特殊的令牌沿着物理环路传递,只有拥有令牌的计算机才能发送数据。
当计算机完成发送数据后,会将令牌传递给下一个计算机。
4. Polling(轮询):在这种方法中,一个中心节点(如服务器)轮流询问每个节点是否有数据要发送,然后处理节点的请求。
5. Reservation(预约):在这种方法中,节点先发送一个请求访问信号,并指定一个特定的时间段,然后其他节点在该时间段中不能发送数据。
如果时间段内
有碰撞,则节点必须重新发送请求信号。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保护信息和资源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通过限制和控制谁可以访问特定信息或资源,确保只有合法用户能够获得访问权限。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1. 用户名和密码:这是最常见的访问控制方法之一。
用户需要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相应的密码才能获得访问权限。
为了增强安全性,密码应该设置为强密码,并定期更换。
2. 双因素认证:除了用户名和密码,双因素认证还需要用户提供额外的验证因素,如指纹、面部识别、手机验证码等。
这种方法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因为除了知识因素(密码)外,还需要用户的身体特征或拥有的物品。
3. 令牌访问控制:令牌是一种可移动的设备,类似于硬件密钥或智能卡。
用户需要插入或携带令牌设备才能获得访问权限。
令牌设备可以生成一次性密码,提供更高的安全性。
4. 角色基础访问控制(RBAC):在RBAC方法中,用户被分配到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具有一组特定的权限。
用户根据自己的角色来确定访问权限。
RBAC方法可以简化权限管理,并且更容易适应组织中不同用户的需求。
5. 访问控制列表(ACLs):ACLs是一种基于规则的访问控制方法。
它使用规则列表来定义谁可以访问某些特定资源。
对于每个资源,ACLs指定了允许或拒绝访问的用户或用户组。
这些是常见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组织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来保护其信息和资源的安全。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计算机网络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分为逻辑链路层LLC和介质访问控制MAC两个子层。
逻辑链路控制是局域网中数据链路数据链路层的上层部分,IEEE 802.2中定义了逻辑链路控制协议。
用户的数据链路服务通过LLC 子层为网络层提供统一的接口。
在LLC子层下面是MAC子层。
介质访问控制属于LLC(LogicalLinkControl)下的一个子层。
是局域网中公用信道的使用产生竞争时,如何分配信道的使用这种分配信道使用权方法称之为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1适合总线结构的带冲突监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方法。
2适合环形结构的令牌环(TOKEN RING)方法。
3适合令牌环总线(TOKEN BUS)访问控制方法。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三带冲突监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 )CSMA/CD适合于总线型和树型的网络拓扑结构,CSMA/CD有效解决了介质共享、信道分配和信道共享的问题,是目前局域网中最常用的一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Collision Detection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四CSMA/CD 各部分含义CSMA/CD 各部分含义所谓载波侦听(Carrier Sense ),是网络上各个工作站在发送数据前都要确认总线上有没有数据传输。
所谓多路访问(Multiple Access 是网络上所有工作站收发数据共同使用同一条总线,且发送数据是广播式的。
所谓冲突(Collision )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作站同时发送数据,在总线上就会产生信号的混合,这种情况称为数据冲突,又称为碰撞。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五CSMA/CD 冲突检测原理01020304侦听信道是否空闲。
如果信道忙,则等待,直到信道空闲;如果信道空闲,站点就准备好要发送的数据。
在发送数据的同时,站点继续侦听网络,确信没有其他站点在同时传输数据才继续传输数据。
若无冲突则继续发送,直到发完全部数据。
若有冲突,则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发送一个加强冲突的JAM (阻塞)信号。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介质访问控制(MAC)是一种用于管理计算机系统或网络中设备对资源访问的安全机制。
它通过对设备、用户或进程的身份进行验证和授权,来限制其对系统资源的访问权限。
在现代网络环境中,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保护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还可以确保敏感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
一、基于身份验证的介质访问控制。
基于身份验证的介质访问控制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它通过验证用户或设备的身份来确定其对系统资源的访问权限。
常见的身份验证方式包括密码、数字证书、生物特征识别等。
在这种方法中,用户需要提供有效的身份凭证,系统根据凭证的有效性来决定是否允许其访问资源。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实现简单,易于管理,但缺点是可能存在密码泄露、生物特征伪造等安全问题。
二、基于访问控制列表(ACL)的介质访问控制。
ACL是一种用于限制对资源访问的列表,它包含了一系列的访问规则,用于控制特定用户或设备对资源的访问权限。
ACL可以根据用户、用户组、时间、位置等条件来进行访问控制,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ACL进行灵活配置。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精细化的权限控制,但缺点是管理复杂,容易产生访问冲突。
三、基于角色的介质访问控制。
基于角色的介质访问控制是一种将用户与角色进行关联,再将角色与权限进行关联的访问控制方法。
通过将用户与角色进行解耦,可以简化权限管理的复杂性。
管理员只需管理角色的权限,而不需要管理每个用户的权限,这样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角色权限划分不清、角色滥用等问题。
四、基于动态访问控制的介质访问控制。
基于动态访问控制的介质访问控制是一种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访问权限的方法。
它可以根据用户的身份、行为、环境等动态因素来进行访问控制,从而更加灵活地应对各种访问场景。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及时应对安全威胁,但缺点是实现复杂,可能会影响系统性能。
简述常见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
简述常见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
常见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包括CSMA/CD、CSMA/CA、令牌环、令牌总线、纯ALOHA和时隙ALOHA等。
以下是它们的基本原理:
1. CSMA/CD:这是一种分布式控制技术,各节点在竞争的基础上访问传输介质。
具体来说,每个节点在发送数据之前先监听信道,如果总线上没有其他站点发送信号,则该站点发送数据;否则,需等待一段时间后再重新监听,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发送数据。
发送数据的同时检测信道上是否有冲突发生,若有,则采用截断二进制数退避算法等待一段时间后再重发。
2. CSMA/CA:该方法用于无线网络,特别是WiFi。
与CSMA/CD不同,CSMA/CA使用确认和重传机制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3. 令牌环和令牌总线:这两种方法中,数据传输的权利由一个称为“令牌”的特殊标记来控制。
令牌环既可用于环形结构也可用于总线形结构。
4. 纯ALOHA:此协议中,各站点不监听信道,也不按时间槽发送数据。
当冲突发生时,站点会随机重发数据。
5. 时隙ALOHA:这种方法下,站点不监听信道,但会按照预定的时间槽发送数据。
当发生冲突时,站点同样会随机重发数据。
这些控制方法在计算机网络中被广泛使用,各有其适用场景和优缺点。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指对数据传输介质进行访问控制的技术手段,通过对数据传输介质的访问进行管理和控制,可以有效地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在网络通信和信息传输过程中,介质访问控制方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或设备对数据传输介质的非法访问,从而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和可靠性。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和数据链路层介质访问控制两种方式。
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是指通过对数据传输介质的物理特性进行管理和控制,来实现对数据传输的访问控制。
常见的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技术包括载波侦听多址接入(CSMA)、载波侦听多址接入/碰撞避免(CSMA/CA)和载波侦听多址接入/碰撞检测(CSMA/CD)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数据传输介质上的冲突和碰撞,保证数据传输的顺利进行。
数据链路层介质访问控制是指通过对数据链路层的协议和技术进行管理和控制,来实现对数据传输的访问控制。
常见的数据链路层介质访问控制技术包括逻辑链路控制(LL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和逻辑拓扑控制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数据传输的访问权限和优先级,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和可靠。
除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层和应用层的安全协议和技术来实现对数据传输介质的访问控制。
例如,网络层的IPsec协议可以对数据传输进行加密和认证,从而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应用层的访问控制列表(ACL)可以对数据传输的访问进行精细化控制,实现对特定用户或设备的访问权限管理。
总的来说,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保障数据传输安全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对数据传输介质的访问进行管理和控制,可以有效地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或设备对数据传输的非法访问,从而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和可靠。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网络环境和安全需求,选择合适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以太网及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5-3 以太网及介质访问控制方法1、CSNM/CD媒体访问控制方法所谓媒体访问控制,就是控制网上各工作站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发送数据,在发送数据过程中,如何发现问题及出现问题后如何处理等管理方法。
CSMA/CD是英文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ed 的缩写,可把它翻成“载波侦察听多路访问/ 冲突检测”,或“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所谓载波侦听(carrier sense),意思是网络上各个工作站在发送数据前都要总线上有没有数据传输。
若干数据传输(称总线为忙),则不发送数据;若无数据传输(称总线为空),立即发送准备好的数据。
所谓多路访问(multiple access)意思是网络上所有工作站收发数据共同使用同一条总线,且发送数据是广播式的。
所谓冲突(collision),意思是,若网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作站同时发送数据,在总线上就会产生信号的混合,哪个工作站都同时发送数据,在总线上就会产生信号的混合,哪个工作站都辨别不出真正的数据是什么。
这种情况称数据冲突又称碰撞。
为了减少冲突发生后又的影响。
工作站在发送数据过程中还要不停地检测自己发送的数据,有没有在传输过程中与其它工作站的数据发生冲突,这就是冲突检测(collision detected)。
CSNM/CD媒体访问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如下:先听后说,边听边说;一旦冲突,立即停说;等待时机,然后再说;听,即监听、检测之意;说,即发送数据之意。
上面几句话在发送数据前,先监听总线是否空闲。
若总线忙,则不发送。
若总线空闲,则把准备好的数据发送到总线上。
在发送数据的过程中,工作站边发送检测总线,是否自己发送的数据有冲突。
若无冲突则继续发送直到发完全部数据;若有冲突,则立即停止发送数据,但是要发送一个加强冲突的JAM信号,以便使网络上所有工作站都知道网上发生了冲突,然后,等待一个预定的随机时间,且在总线为空闲时,再重新发送未发完的数据。
以太网及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5-3 以太网及介质访问控制方法1、CSNM/CD媒体访问控制方法所谓媒体访问控制,就是控制网上各工作站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发送数据,在发送数据过程中,如何发现问题及出现问题后如何处理等管理方法。
CSMA/CD是英文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ed 的缩写,可把它翻成“载波侦察听多路访问/ 冲突检测”,或“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所谓载波侦听(carrier sense),意思是网络上各个工作站在发送数据前都要总线上有没有数据传输。
若干数据传输(称总线为忙),则不发送数据;若无数据传输(称总线为空),立即发送准备好的数据。
所谓多路访问(multiple access)意思是网络上所有工作站收发数据共同使用同一条总线,且发送数据是广播式的。
所谓冲突(collision),意思是,若网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作站同时发送数据,在总线上就会产生信号的混合,哪个工作站都同时发送数据,在总线上就会产生信号的混合,哪个工作站都辨别不出真正的数据是什么。
这种情况称数据冲突又称碰撞。
为了减少冲突发生后又的影响。
工作站在发送数据过程中还要不停地检测自己发送的数据,有没有在传输过程中与其它工作站的数据发生冲突,这就是冲突检测(collision detected)。
CSNM/CD媒体访问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如下:先听后说,边听边说;一旦冲突,立即停说;等待时机,然后再说;听,即监听、检测之意;说,即发送数据之意。
上面几句话在发送数据前,先监听总线是否空闲。
若总线忙,则不发送。
若总线空闲,则把准备好的数据发送到总线上。
在发送数据的过程中,工作站边发送检测总线,是否自己发送的数据有冲突。
若无冲突则继续发送直到发完全部数据;若有冲突,则立即停止发送数据,但是要发送一个加强冲突的JAM信号,以便使网络上所有工作站都知道网上发生了冲突,然后,等待一个预定的随机时间,且在总线为空闲时,再重新发送未发完的数据。
我所认识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我所认识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简称MAC,是用于解决当局域网中共用信道的使用产生竞争时,如何分配信道的使用权问题。
数据链路层,位于IOS参考模型的第二层,是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之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
其中,数据链路层最基本的服务就是将源机网络层获取的数据可靠地传输到位于相邻节点的目标机网络层中去。
其主要功能有:其一是如何将数据组合成数据块,在数据链路层中称这种数据块为帧(frame),帧是数据链路层的传送单位;其二是如何控制帧在物理信道上的传输,包括如何处理传输差错,如何调节发送速率以使与接收方相匹配;其三是在两个网络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通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的管理。
而介质访问控制MAC就是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的一个子层,位于链路层的下层。
局域网中目前广泛采用的两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用于不同的拓扑结构,分别是: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又称随机型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如CSMA/CD方式;确定型介质访问控制,又称有序的访问控制协议,如Token(令牌)方式。
接下来就介绍这两种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1、CSMA/CDCSMA/CD (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 ) 即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机制,是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最早的CSMA方法起源于美国夏威夷大学的ALOHA广播分组网络,1980年美国DEC、Intel和Xerox公司联合宣布以太网采用CSMA技术。
在CSMA中,由于信道传播随机时延的存在,即使通信双方的站点都没有侦听到载波信号,在传送数据时仍可能会发生碰撞冲突。
因为他们可能会在检测到介质空闲时同时发送数据,致使冲突发生。
尽管CSMA可以发现冲突,但它并没有先知的冲突检测和阻止功能,致使冲突发生频繁。
因此,在CSMA访问协议的基础上添加了预先碰撞检测功能,形成了现在应用广泛的CSMA/CD。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精)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
✓ 先听后说,边听边说; ✓ 一旦冲突,立即停说; ✓ 等待时机,然后再说; 听,即监听、检测之意;说,即发送
数据之意
三、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1) 令牌访问控制原理 在网上设置一个特殊的控制帧--令牌,该帧可在
由各站点构成的逻辑环路上逐站进行传递,只有 获得令牌的站点才有权发送数据。得到令牌的站 点有数据要发送,就占住令牌,发送数据,发送 完毕再将令牌传递给下一站;若无数据发送,则 将令牌继续往下传递。
重难点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令牌总线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一、介质访问控制技术的分类
在局域网中,多个用户共用一路传输介质时,难免 会发生冲突。为了避免冲突,必须采用相应的技术 对用户访问介质情况进行控制,这就是介质访问控 制。
按照用户访问公共信道(介质)的方式的不同,介 质访问控制技术可分为随机访问技术和受控访问技 术两类。
(2) 令牌环网
令牌环访问技术即IEEE 802.5 标准,用于 环型网络。在网上令牌帧沿着物理环路单 向循环,依次通过各个节点。发送数据站 在捕获到空令牌后将其置为“忙”,然后 开始发送数据帧;
当数据帧经过目的站时,目的站一方面复制 该帧,另一方面将数据帧继续转发,数据帧 循环一周后再回到发送站,由发送站将数据 帧舍弃,释放令牌(置为“闲”),将其传送 给下一站点。
CSMA/CD即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点访 问。它是在CSMA基础上又增加了冲突检测 (CD)过程而成。
所以,CSMA/CD技术发送过程可概括为两个 步骤:载波监听和冲突检测。
冲突检测:当站点启动发送后,还要继续监听总线 (边发送边监听),以检测本站点是否与其他站点发 生冲突。如果检测表明总线信息与本站发送的信息 一致,则说明未发生冲突,就继续发送信息直至发 送完毕。若总线信息与本站所发信息不一致,则说 明发生了冲突,此次抢占总线失败,要中断发送。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介质访问控制是指通过特定的手段和技术,对介质(如网络、存储设备等)进行访问控制,以保护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首先,基于身份验证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最常见的一种。
它通过验证用户的身份信息,如用户名、密码、指纹等,来确定用户是否有权限访问介质。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比如密码被盗用、指纹被模仿等问题。
其次,基于访问控制列表(ACL)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也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ACL是一种用于控制用户或系统对资源访问权限的列表,它可以精确地控制谁可以访问资源、以及对资源的具体操作权限。
这种方法可以细致地控制每个用户的权限,但管理起来可能会比较繁琐。
另外,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也是一种比较流行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RBAC是一种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它将用户分配到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拥有特定的权限,用户通过角色来获取相应的权限。
这种方法简化了权限管理的复杂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此外,基于加密技术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通过对介质进行加密,可以有效地保护介质的安全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篡改。
加密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介质,如网络数据传输、存储数据、数据库访问等,是保护介质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最后,基于审计和监控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也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对介质访问进行审计和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和安全事件,保障介质的安全。
审计和监控可以记录用户的访问行为、检测异常操作、及时响应安全事件,是介质访问控制中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安全要求,选择合适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从而保障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同时,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也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结合最新的安全技术和手段,不断提升介质访问控制的能力和效果。
介质访问控制
8
混合MAC协议:这些协议结合了两种或多种MAC方法的特性,以实现最佳性能。例如,一个协议可能会 在低负载下使用CSMA/CA,在高负载下切换到TDMA
9
集中式MAC协议:这些协议由一个中心控制器管理,它负责分配传输资源和协调节点之间的通信。这种 类型的协议通常用于需要高度同步和协调的拓扑结构
1 分布式MAC协议:这些协议没有中心控制器,节点之间通过协商和竞争来共享资源。这种类型的协议通 0 常用于需要高度灵活和可扩展的网络
时分多路访问(TDMA):这种方法将时间划分为多个时隙,每个节点被分配一个 时隙。在它的时隙内,节点可以发送或接收数据。这种方法适用于同步系统, 其中所有节点都可以准确地知道何时应该发送数据
介质访问控制
频分多路访问 (FDMA):这种方法 将频率划分为多个 频带,每个节点被 分配一个频带。在 它的频带内,节点 可以发送或接收数 据。FDMA主要用于 无线通信,因为不 同莅临
20XX
介质访问控制
介质访问控制
目录
介质访问控制
介质访问控制(MAC)方法是在共享介质环境中管理通信的一种方式。在这种环境中,多个 节点共享同一通信通道,因此需要一种机制来防止它们之间的冲突。以下是几种常见的 MAC方法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这是一种避免冲突的MAC方法。每个节点在 发送数据之前侦听介质,如果介质被占用,则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再尝试 。CSMA有两种变体:CSMA/CD(碰撞检测)和CSMA/CA(碰撞避免)
介质访问控制
随机访问和竞争解决协议(ALOHA):这是一种简单的MAC协议,其中每个节点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尝试发
6 送数据。如果两个或更多的节点同时发送数据,就会发生碰撞。为了减少碰撞,节点可以等待一段随
第4章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3、令牌环访问控制
在令牌环网中,所有结点通过接口连成环形
拓扑结构。
所有结点的数据发送都由在环中传递的“令
牌”进行控制。
令牌也称权标,总是沿着环单向传递,结点
必须持有令牌才能发送数据。
令牌环网的工作流程示意
点到点链路 D 站点
单向环
干线耦合器
A
C
B
工作的3个步骤
(1)获取令牌并发送数据帧 网络空闲时各结点都没有帧发送, 只有令牌在环路上绕行,此时令牌 标记00000000,称为空标记。当 空闲令牌传到这个结点时,将空 标记换为11111111,称为忙标记, 然后去掉令牌的尾部,加上数据, 成为数据帧,发送到下一个结点。
中,图4-6(a)是各结点的物理连接,图4-6(b)
是各结点形成的逻辑环,在图中结点G没有加入到
逻辑环中。
A
B
C
F G D E
(a) 令牌总线
(b) 逻辑环
图 4-6 令牌总线的工作原理
技术要点
总线上的各结点按地址组成一个逻辑环 网络中有唯一令牌,并按照确定顺序在逻辑环上
⑵ 接收与转发数据:
数据帧每经过一个结点时比较数据帧
中的目的地址,如果不属于本结点则 转发出去;否则,在帧中设置已经复制
的标志,然后向下一结点转发。
⑶ 取消数据帧并且重发令牌:
当数据帧通过闭环重新传到发送结点时,发送结点
不再转发,而是检查发送是否成功。如果数据帧
传输失败则重发;如果传输成功,则清除该数据帧,
移动
只有持有令牌的结点才有权向总线上发送数据。 不持有令牌的结点只能侦听总线或接收信息和令
牌。
并且产生一个新的空闲令牌发送到环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SMA/CD B.令牌环 C.令牌总线 D.A、B、C三者兼有之
3、在局域网组网技术中,令牌环更适合于()环境。
A.通信负荷轻 B.实时性应用 C.管理要求简单 D.多站点高业务量应用
5、名词解释(英译中)
CSMA/CD IEEE MAC
工作原理 3、冲突检测(CD):②检测到冲突时,立即取消传输数 据,发出一个阻塞信号。
数
数
据
据
传
传
输
输
取
取
消
消
数
据
传
输
取
消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工作原理 3、冲突检测(CD):②检测到冲突时,立即取消传输数 据,发出一个阻塞信号。
阻
阻
塞
塞
信
信
号
号
阻 塞 信 号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工作原理 4、随机等待:随机等待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载波侦听。
侦
侦
听
听
中
中
侦 听 中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工作原理 2、多路访问(MA):信道空闲时,参与侦听的每台计 算机都有权利用信道发送数据。
侦
侦
听
听
中
中
空闲
侦 听 中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工作原理 2、多路访问(MA):信道空闲时,参与侦听的每台计 算机都有权利用信道发送数据。
发
发
送
送
数
数
据
据
令牌环
英文简写:Token Ring 标准:IEEE802.5 适合的网络拓扑:环型
令牌环
工作原理 1、环形网络内各计算机以固定的顺序传递一个称为 “令 牌”的数据帧。
令牌
令牌环
工作原理
2、收到令牌的计算机若需要传输数据则检查令牌,若标志为闲置, 则将数据填入令牌,并将标志设置为忙碌,接着将令牌传给下一 台计算机。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 介质访问控制(MAC)方法,是指控制多个节点(计算机)利用公共 传输介质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
➢ 实质:如何分配公共信道的使用权。
➢ 路只有一条,只能允许一个人走,大家都想走,怎么协调?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载波侦听多路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英文简写:CSMA/CD 标准:IEEE802.3
忙
令牌环
工作原理
6、目的站点收到令牌后,将令牌的内容复制下来,并设置令牌为 已收,再传向下一台计算机。
已收
令牌环
工作原理
4、当令牌传了一圈回到发送端时,发送端在已知数据被接收后, 会清除令牌中的数据,把令牌设置为闲置并传给下一台计算机。
已收
令牌环
工作原理
4、当令牌传了一圈回到发送端时,发送端在已知数据被接收后, 会清除令牌中的数据,把令牌设置为闲置并传给下一台计算机。
闲
令牌环
工作原理
3、收到令牌的计算机若需要传输数据则检查令牌,若标志为闲置, 则将数据填入令牌,并将标志设置为忙碌,接着将令牌传给下一 台计算机。
忙
令牌环
工作原理
4、由于令牌已设置为忙,所以接下来的计算机只能将令牌往下传。
忙
令牌环
工作原理
5、目的站点收到令牌后,将令牌的内容复制下来,并设置令牌为 已收,再传向下一台计算机。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决定局域网特征的主要技术
拓扑结构
总线型 环形 星型
传输形式与传输介质
传输形式 传输介质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基带 宽带 双绞线 同轴电缆
光纤 电磁波
决定局域网特征的主要技术
拓扑结构
总线型 环形 星型
传输形式与传输介质
传输形式 传输介质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基带 宽带 双绞线 同轴电缆
光纤 电磁波
等 待 中
等 待 中
等 待 中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优点 每一台计算机处于平等地位去使用传输介质,算法较简单,技 术上易实现。
缺点 不能提供优先级控制,即不能提供急需数据的优先处理能力。 不确定的等待时间和延迟难以满足远程控制所需要。
适用场合 对数据传输实时性要求不严格和通信负荷较轻的应用环境中, 如办公网络。
闲
令牌环
优点 网络通信负荷较重时表现出很好的吞吐率与延时特性,效率高。 能提供优先权的管理,优先等级高的计算机能优先取得令牌进 行数据传输。
缺点 环管理维护复杂,实现困难,造价较高。
适用场合 重负载、数据传输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环境。
令牌总线
英文简写:Token Bus 标准:IEEE802.4 适合的网络拓扑:总线型
发 送 数 据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工作原理 3、冲突检测(CD)①每一台计算机在发送数据时要边发 送边检测冲突。
发
发
送
送
数
数
据
据
发 送 数 据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工作原理 3、冲突检测(CD):①每一台计算机在发送数据时要边 发送边检测冲突。
检
检
测
测
冲
冲
突
突
冲突
检 测 冲 突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令牌总线
令牌总线是综合CSMA/CD与令牌环两种介质访问方式的优点 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令牌总线
结构:在一个物理总线上形成一个逻辑环。环中令牌传递顺序 与计算机在总线上的物理位置无关。
令牌总线
从物理结构上看,是总线型网络;从逻辑结构上看是环形 网络,介质访问控制方式与令牌环相同。
物 理 结 构
令牌总线
从物理结构上看,是总线型网络;从逻辑结构上看是环形 网络,介质访问控制方式与令牌环相同。
逻 辑 结 构
令牌环
优点 与令牌环相似,但可调整性与比令牌环好。
适用场合 工业控制网络。
复习题
1、以下哪个不是属于局域网所使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A.CSMA/CD B.Token Ring C.Token Bus ware
IE回EE顾:国:际电子电器 什工么程是师I协EE会E?
适合的网络拓扑:总线型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工作原理 1、载波侦听(CS):每台计算机在发送数据之前首先要 看信道上有无数据传输,只有信道空闲时才允许发送数据。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工作原理 1、载波侦听(CS):每台计算机在发送数据之前首先要 看信道上有无数据传输,只有信道空闲时才允许发送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