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最新习题】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含解析
【2021届高考地理常考题型】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和区域协调发展含答案
2021届高考地理常考题型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和区域协调发展1.下图为我国制造业中部分行业对美国出口需求拉动的产出比例和研发投入强度示意图,中美贸易摩擦下,部分行业可能向东南亚国家转移。
据此完成下题。
(1)图中最容易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的行业是( )A.计算机电气设备B.交运设备食品饮料C.木材加工纺织服装D.食品饮料纺织服装(2)中美贸易摩擦下,我国大规模对外产业转移并未发生,主要是因为我国()①劳动力成本较低②科技实力较高③内需市场广阔④产业配套完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2.山西省阳泉市以煤炭生产为主导产业,由于多年的高强度开采,全市煤炭资源储量逐年锐减,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
依托煤、用好煤、延伸煤,越来越成为阳泉市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和重点。
下图为阳泉市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阳泉市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适合因地制宜地布局( )A.电子信息产业B.石油化工业C.啤酒饮料制造业D.砖瓦制造业(2)与煤炭外运相比,阳泉市进行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最大弊端是( )A.增加了对外交通运输压力B.减少了就业岗位,使失业率上升C.加快了煤炭资源的枯竭速度D.加重了当地水资源紧缺问题(3)目前,阳泉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可( )①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②体现扩大再生产过程③延长产业链,加强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④提高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碳排放量是指燃烧一次能源中的化石能源(原煤、原油、天然气)所排放的CO2量。
碳排放强度是指每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所带来的CO2排放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消耗持续增长,CO2排放日益增加。
我国碳减排任重而道远,各省份碳排放影响因素各不相同,碳减排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下图示意2000~2015年全国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量。
据此完成下题。
(1)2000~2015年我国碳排放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A.能源消费结构调整B.经济增长速度减缓C.能源利用效率提高D.产业转移力度增大(2)2015年山东省碳排放总量全国最高,其主要原因是山东省()A.环境承载力强B.煤炭储量丰富C.碳排放强度大D.工业比重较大(3)对于河南和广东等人口大省,实现碳减排目标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增加宣传力度,严格控制人口数量B.提高人口素质,倡导绿色消费理念C.优化人口结构,鼓励大量人口外迁D.推广清洁能源,完全代替化石能源4.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为日调节的纯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境内,距杭州57km,靠近华东电网负荷中心,年发电量31.6亿千瓦·时,年抽水用电量42.86亿千瓦·时。
2021年高考地理一模专题专练 16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
2021年高考地理一模专题专练 16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xx深圳市一模)普及电动汽车的关键环节是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
下图中的黑点表示我国目前有电动汽车充电站覆盖的区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汽车充电站已覆盖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地带各省市区B.珠江三角洲地区电动汽车普及率提高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C.影响电动汽车充电站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消费市场D.电动汽车的普及能有效缓解我国南北长途客货运输压力【答案】C(xx佛山市一模)下图为我国某种自然资源(阴影区)分布图,该资源最可能是:A.耕地B.风能C.草场D.水能【答案】C(xx广州市一模)下图为我国某种资源县份人地协调关系示意图,该资源最可能是A.水 B.耕地 C.石油 D.森林【答案】A(xx江门市一模)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
国际上认为,一条河流的水资源合理开发限度为40%。
关于河西走廊和海河流域地区叙述正确的是河西走廊和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单位%)A.我国水资源可利用量高于世界平均值B.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是因为开发技术水平高C.河西走廊水资源开发主要是开发河流水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其利用效率【答案】D(xx揭阳市一模)读“我国某市主要能源消费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某市单位GDP能耗下降的措施是:①提高水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重②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第三产业③加大技术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④树立节约意识,杜绝铺张浪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B(xx茂名市一模)每年进入11月份,西安市路灯启闭时间分别提前和延后半小时。
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提倡节能减排低碳生活B.打造特色城市,吸引游客C.适应昼夜长短的变化D.错开上下班高峰,减少交通拥堵【答案】C(xx汕头市一模)读“1900~xx年全球水资源需求结构比重变化图”,图中变化及解释是A.农业生产规模缩小,农业用水比重降低B.生活用水比重随人口增加而增加C.能源需求量增大,发电用水量增加幅度最大D.节水技术的应用,工业用水比重降低【答案】C(xx汕头市一模)能源流动可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种形式。
2021高考地理(全国版)一轮考点考法精练: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Word版含解析
第十六单元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20山西临汾期中]法国的塞纳河(甲图)和我国的大渡河(乙图)流域内都建有不少大坝,形成众多水库,也都面临不少问题。
读图,完成1—3题。
1.塞纳河流域所建大坝多为低坝,大渡河流域则以高坝为主,与之无关的因素是()A.资金B.地形C.人口分布D.水库功能2.人们发现大渡河上所建水库实际使用年限大大低于设计年限,其原因最可能是()A.工程质量低下B.上游植被破坏严重C.人为破坏严重D.冰雪融水减少3.目前,法国开始拆除塞纳河上某些大坝,其原因可能是()A.耕地需求增加B.洪灾压力消失C.环保意识加强D.水电运营成本高[2020广东惠州第一次调研]传统火电厂的湿冷系统是利用大量自然状态水对锅炉水蒸气进行冷却。
建在新疆戈壁滩上的五彩湾火电厂是大型煤电一体化项目,也是我国疆电外送配套工程之一,其新型风冷系统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4—5题。
4.五彩湾火电厂在新疆戈壁滩布局的主要优势是()A.原料丰富B.风力强劲C.地价低廉D.市场广阔5.与传统火电厂相比,新型风冷火电厂()A.发电量大B.耗水量小C.废气排放量小D.耗煤量小[2020湖南雅礼中学一测]19世纪以来,德国境内的河流被大规模裁弯取直和渠化,河流环境发生变化,严重影响沿岸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
近十几年来,德国恢复河流水文形态特征的工程日益增多,这些工程要重塑自然河道的凹岸和凸岸、浅滩和深潭、沙洲和沙滩,发挥河流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功能、生态效益,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读图完成6—8题。
6.河流被大规模裁弯取直和渠化有利于()A.航运和行洪B.水质改善C.发电和航运D.鱼类生产7.关于河流深潭的描述,正确的是()A.深潭常位于河流凸岸一侧B.深潭常伴随浅滩出现C.深潭常由河流侵蚀而成D.深潭处泥沙淤积严重8.生态修复使河流()A.生物栖息地扩大,有利于生物多样性恢复B.河道摆动空间减小C.河道形态标准化D.侵蚀作用明显增强埃及国内超过90%的电力供应来自传统的发电模式,但近些年来发电的成本一直在增加。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本章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本章达标检测(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读我国某省区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该省区成为我国能源基地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有( )①交通运输便利②农业基础好③能源资源丰富④劳动力素质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该省区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提高能源外运能力②尽量减少能源加工转化③加速产业结构调整④加强能源综合利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突出特点。
读近年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类图,回答下面两题。
3.乙省成为低碳区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承载力高B.能源需求量减少C.森林覆盖率较高D.产业结构轻型化4.下列促进甲省低碳经济发展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A.加大油气的开采量,调整能源结构B.集中发展高科技产业,改变产业结构C.禁止煤炭外运,发展第三产业D.延长煤炭产业链,促进非煤产业发展津巴布韦是位于非洲南部的内陆国家,由于电力供应长期不足,该国不得不从南非、莫桑比克等邻国进口大量电力。
万盖燃煤电站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该国主要的电力来源,目前实际发电量很小。
2018年6月,由中国企业承建的万盖燃煤电站扩机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津巴布韦独立以来最大的电力项目开始建设。
下图示意津巴布韦万盖燃煤电站的地理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5.万盖燃煤电站目前实际发电量很小,主要是由于 ( )A.发电设备老化B.煤炭资源不足C.基础设施落后D.淡水资源不足6.中国企业承建万盖燃煤电站扩机工程的最主要原因是( )A.多廉价劳动力B.交通条件便捷C.两国距离较近D.技术实力雄厚7.万盖燃煤电站扩机过程中可以( )A.提高能源自给率B.保护当地环境C.增加就业岗位D.带动能源产业发展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我国资源供给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
下图为吉林省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空间分布。
【2021高考地理最新习题】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含解析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2021·福建泉州质检)钾盐是农业增产的主要肥料成分和重要化工原料。
老挝拥有大型内陆埋藏型钾盐矿。
中国企业在老挝投资建设的某钾盐项目是“一带一路”建设重点推动的矿产资源项目。
该项目突破了矿石开采、选矿加工、井下回填、尾矿利用等技术难关,实现了采矿、选矿、充填一体化生产。
下图示意该项目矿区位置。
据此完成1~2题。
1.老挝未能独自实现钾盐综合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是()A. 市场需求小B. 科技水平低C. 交通条件差D. 劳动力不足2.该项目实现一体化生产对当地的主要有利影响是()A. 提升企业的知名度B. 避免矿区环境污染C. 加强企业分工协作D.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2021·广东惠州第二次调研)亚马尔半岛及其近海是俄罗斯极地能源开发的主要地区,目前中国参建的亚马尔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已成为该地最重要的能源开发项目。
下图为我国该能源项目LNG运输路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推测亚马尔半岛周边海域海底地形()A.以海沟为主B.以大陆架为主C.以海岭为主D.以洋盆为主4.当地油气资源开采最佳时段在冬季,主要是因为该地此时段()A.气温低,有利于天然气液化B.能耗少,节约开采成本C.冻土稳定,有利于户外作业D.风速小,开采安全性高5.我国LNG运输船回国,航线选择及其理由应是()A.夏季甲航线,便于补给B.冬季甲航线,节约航程C.夏季乙航线,节约航程D.冬季乙航线,便于补给(2021·广东综合能力测试)2020 年5月,海港城市哥德堡郊外竖立了一座30 米高的瑞典首座木制风力发电塔,具有"与钢一样坚固"的结构。
发电塔的构件采用模块化生产,在胶合木工厂内完成加工,然后通过公共道路轻松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
读哥德堡位置示意图,回答6~8 题。
6.哥德堡风能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得益于()A.极地东风B.盛行西风C. 东南信风D.西北季风7.木制风力发电塔的构件采用模块化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成本()A.减少生产成本 B.方便回收利用 C.增强塔体坚固 D. 降低运输限制(2021·浙江北斗星盟联考)良诸古城位于杭州市北部山麓的低洼平原上,考古人员在其外围发现了保存较完整的大型水利系统遗址,其核心工程是具有不同功能的梯级水坝,充分体现了先民们的聪明才智。
2021高考地理倒计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1)
2021高考地理倒计练: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
2021年4月至2021年3月,巴西甘蔗产量达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利用乙醇汽油。
以下图为巴西及周边区域图。
(1)分析巴西大量生产乙醇的要紧缘故。
(2)有人建议我国借鉴巴西的体会,以甘蔗或粮食作原料大量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试分析其利弊。
解析:(1)依据材料结合巴西的能源、市场等因素分析,巴西大部份国土在热带,面积广漠,种植甘蔗的条件优越,而甘蔗可作为生产乙醇的原料;巴西铁、水能资源丰硕,但石油、天然气缺乏,急需寻觅石油的替代品;巴西最近几年来经济进展速度较快,乙醇等能源的市场需求量专门大。
(2)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这点与巴西不同专门大,若是把粮食作为原料制取乙醇,会造成粮食供给紧张;乙醇是清洁能源,利用乙醇作能源,能够减轻大气污染,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在必然程度上也可减缓我国能源供给紧张的局面。
答案:(1)原料丰硕;石油资源欠缺;市场需求量大。
(2)利:减缓能源紧张;优化能源结构(减轻大气污染,属可再生能源)。
弊:造成粮食平安隐患。
以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时期(a)和三条流量转变曲线(b)。
读图回答2~3题。
2.该流域开发进程中( )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3.假设该流域三个时期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进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转变进程与图b中①②③别离对应的是( )A.Ⅰ、Ⅱ、Ⅲ B.Ⅱ、Ⅰ、ⅢC.Ⅲ、Ⅱ、Ⅰ D.Ⅰ、Ⅲ、Ⅱ解析:解答此题组的关键是能够从两幅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然后结合水循环知识加以判定。
第2题,该流域开发从Ⅰ到Ⅱ再到Ⅲ的进程中,居民点不断增多,地面硬化面积不断增加,植被不断减少,阻碍了水循环的环节,致使该地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多,蒸发量减少,降水量减少,应选C项。
第3题,植被覆盖率越高,其修养水源的功能就越壮大。
2021高考地理专题17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一、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1.能源分类⑴可再生能源(举例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非可再生能源(举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②市场广阔:一是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③位置适中:输煤输电距离近。
④交通比较便利: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
3.能源基地建设:⑴面临挑战:①人均资源量少;②人均能源消耗量低;③单位产值能耗高;④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⑵采取措施: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发展炼焦业。
4.能源的综合利用⑴变革原因: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⑵变革模式: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铁钢煤焦化⑶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①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②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③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5.环境的保护与治理⑴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⑵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⑶“三废”的治理:①废渣:回收再利用;②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③废水:沉淀净化。
典型例题:[2016全国卷丙卷(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l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第二课时能源的综合利用及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检测含解析新
第二课时能源的综合利用及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基础过关练题组一能源的综合利用(2021北京海淀一中高二上期中)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目前正在加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山西省建设大型火电厂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劳动力丰富B.交通便利C.接近煤炭资源产地D.环境问题少2.山西省促进能源基地经济转型的主要措施是( )A.加快煤矿开采B.减少煤炭加工转化C.开发新能源D.加强能源综合利用(2020河南商丘高一下期末)读煤(水)热电铝一体化生产流程图,完成下面两题。
3.下列适宜推广该生产方式的地区是( )A.江苏省B.贵州省C.河南省D.福建省4.该生产方式( )A.大大缩短产业链B.减少就业岗位C.生产全程无污染D.实现资源综合利用5.(2021河南开封高二上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省是我国南方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级行政区,六盘水市更以“西南煤海”著称。
贵州省已探明保有煤炭资源储量542.28亿吨,居全国第五位,含煤地层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0%以上,贵州省是我国炼焦用煤与无烟煤的最重要产区。
全省煤种多,煤质好,含硫含灰低,热值高,不仅有大量炼焦用煤,更有十分丰富的可供化工、冶金、电力等多种用途的无烟煤。
贵州省为提高当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减轻环境污染和提升附加值,发展了多条产业链。
贵州省煤炭资源不仅供本省使用,同时也是华中、华东、华南地区主要的煤炭来源省。
下图为贵州省主要煤炭资源、铁路线和河流分布图。
(1)指出贵州省煤炭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2)说出贵州省依托资源优势适宜发展的产业链。
(3)请从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角度提出贵州省应采取的合理措施。
题组二环境保护和治理山西能源的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能源的开发必须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
图示区域有隔离护坝、公路、排水沟等设施。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模式6.排水沟应为( )A.aB.bC.cD.不能确定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固沙草方格与公路建设有关B.该区域生态建设末期以工程措施为主C.建隔离护坝主要是为了防止飞沙进入河道D.该区域生态建设初期以生物措施为主安徽省颍上县在煤矿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专题13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2021年新高考地理最新模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专题13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2021·湖南怀化市高三模拟)“一水穿秦岭,天河润关中”,“引汉济渭”工程被称作陕西省的“南水北调”,其调水工程包括黄金峡和三河口水利枢纽及秦岭输水隧洞(如图),工程建成后,将实现年调水15亿立方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汉江与渭河水文水系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渭河支流少,汇水面积小,流速慢,河流含沙量比汉江少B.汉江纬度位置低,结冰期比渭河短C.汉江流域降水时间长,降水量多,河流径流量和季节变化比渭河大D.渭河流域雨季短,降水集中,河流汛期比汉江短2.“引汉济渭”可能会使受水区()A.水资源短缺问题得到解决B.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C.水稻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D.局部地区降水与气温年较差加大3.秦岭输水隧洞的长度最有可能是()A.55千米B.98千米C.135千米D.160千米【答案】1.D2.B3.B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汉江和渭河的水文水系特征,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和经纬线长度计算等知识,突出了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等地理河西素养。
渭河位于我国秦岭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汉江位于我国秦岭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结合其所属的自然环境特征可以分析出这两条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
1.汉江位于秦岭以南的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渭河位于秦岭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汉江流域内年降水总量多,降水时间长,植被覆盖率高,其水文特征相比渭河:径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没有结冰期,含沙量小,汛期长,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引汉济渭”能缓解受水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但不能解决,A错误;受水区湿地增多,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增加降水量,减小气温年较差,D错误;受水区的农业生产以旱作为主,不会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C 错误;受水区水源增加后,可能会因为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D正确。
故选:B。
3.读图可知秦岭输水隧洞的长度短于纬度相差1°的纬线长度,即短于111千米,估算可知B合理,ACD 错误。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专项训练7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__能源资源的开发含解析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能源资源的开发1.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已在山西潞安集团正式“出油”,16万吨煤基合成油是我国煤间接液化自主技术产业化的第一个项目。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目前,我国在山西启动“煤变油”工程,其布局理由是( )A.山西石油资源十分短缺B.山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C.山西科技力量强大D.山西输油管道密集(2)从图示信息看,山西“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工艺流程复杂B.环境污染严重C.水资源短缺D.消费市场狭小2.英国一直是电力进口国,近年来,英国GDP增长缓慢,国内发电总量呈下降趋势,电力构成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18年,英国年发电量约为3350亿千瓦时,相当于回到1994年的水平。
如图示意英国2009—2018年年发电量及电力结构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信息显示,英国( )A.2009—2018年化石能源年发电量逐年下降B.2009—2018年年发电总量下降了大约50%C.目前化石能源发电仍占主导地位D.目前低碳发电以可再生能源为主(2)英国低碳能源年发电量大于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最可能是因为发展了( )A.核能发电B.垃圾发电C.潮汐发电D.风力发电(3)推测英国年发电总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A.进口电力增加B.节能技术提高C.发电成本上升D.生产规模缩小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表示,到2020年,新疆将建成全国大型油气生产和加工基地、大型煤炭基地、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示范基地。
图为新疆部分区域主要能源资源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题。
(1)新疆建设全国大型油气生产和加工基地的有利条件主要是()A.常规能源丰富B.接近中东油田C.离目标市场近D.水陆交通便利(2)新疆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有利条件主要是()A.化石能源储量丰富B.气候干早,太阳能丰富C.风能资源全国最多D.河流多,水能资源丰富(3)为促进新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源开发利用应采取的措施是()A.提高能源资源的开采量B.禁止矿产开发,保护环境C.提高能源矿产的外运能力D.对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增加附加值4.干热岩一般是指温度大于180℃、深埋数千米,内部致密不透水的高温岩体,是一种新兴的地热能。
2021年广东高考地理复习练习讲义:专题十五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专题十五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内容解读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考查形式:均为综合题。
考查内容:能源资源的开发及能源基地建设、流域的综合开发。
考查频率:近5年课标卷考查2次,频率低。
考查能力:考查获取信息、运用知识与原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考查素养:侧重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复习时应首先掌握流域开发与资源开发相关知识,结合典型题目,构建答题思路。
尽可能结合实例来强化知识,提高获取信息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河流的综合开发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真题探秘】基础篇固本夯基【基础集训】知识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读“我国某省区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该省区成为我国能源基地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交通运输便利②农业基础好③能源资源丰富④劳动力素质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B2.该省区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提高能源外运能力②尽量减少能源加工转化③加速产业结构调整④加强能源综合利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C知识2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田纳西河为例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山清水秀,森林繁茂。
19世纪后期起,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用强度加大(图甲),致使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生产成本不断攀升。
到20世纪30年代初,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只及美国平均水平的45%。
1933年开始,在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统一协调和严格管理下,实施了以治理田纳西河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图乙),取得了全流域水电、火电、核电并网供电,合理利用土地,治理污染,改善水质,发展旅游业等一系列效益。
到20世纪80年代,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已达到美国的平均水平。
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考点题型拓展复习第十六单元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十六单元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考点自测[2021河北邯郸摸底]长期以来,德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目前,德国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上走在世界前列,生物质能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中占比较高。
生物质能在能源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如木材可用于取暖,生物燃料可用于汽车,沼气可用来发电等。
下图示意德国地理位置。
据此完成1—3题。
1.与其他新能源相比,生物质能的优点主要是 ( )A.能量集中,发电效率高B.清洁无污染,可再生C.来源丰富,应用领域广D.分布较普遍,投资低2.从自然角度看,德国重视生物质能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A.生物质能来源丰富,可再生B.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短缺C.科技水平高,开发利用率高D.重工业发达,市场需求量大3.生物质能工业布局一般( )A.大型企业为市场导向型B.小型企业为能源导向型C.大型企业为原料导向型D.小型企业为科技导向型[2018海南地理卷,2—3,6分]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
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
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 000万吨/年的产能。
据此完成4—5题。
4.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A.循环用水B.开发地下水C.远程调水D.建地下水窖5.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A.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B.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D.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6.[2021广东深圳第一次调研,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威特面积17 818平方千米,现已探明石油储量约140亿吨,石油、天然气工业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
科威特比较依赖原油出口,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较大,且原有的炼油厂生产效益差。
新高中地理高考专题17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2021年高考地理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学生版)
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7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2021·全国高考真题)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之后,德国宣布逐步放弃核电而重点发展光伏发电。
下图示意2014年某日德国电力总需求和电力净需求的变化(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一光伏发电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这一天所在的月份是( )A.3月B.6月C.9月D.12月2.随着光伏发电量的增加,电力净需求量( )A.全天性减少B.时段性增加C.时段性减少D.不发生变化3.降低夜间的电力净需求量,关键是发展( )A.火力发电技术B.光伏发电技术C.特高压输电技术D.电能储存技术(2021·浙江高考真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独流入海河流径流量较大,流程较短。
此类河流所在小流域的生态、农业、城镇等要素多形成上游-中游-下游-滨海的四段式空间分布序列。
下图为独流入海河流小流域生态、农业景观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4.该类型小流域内( )A.上游人口密集﹐小城镇广布B.中游城镇均为河运集散地C.下游易形成小流域中心城镇D.滨海城镇职能以商业为主5.该类型小流域在国土开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上游洪水威胁严重B.中游地质灾害频发C.下游水体污染加剧D.滨海滩涂湿地锐减6.(2021·山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素有“煤都”之称。
近年来,大同市多措并举,实现了从“煤都黑”到“大同蓝”的转型。
在此过程中,大同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把太阳能、风能、煤炭资源富集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优势,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并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自2017年以来,大同市相继建设能源改革科技创新产业园和新能源产业城培育和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先导、储能蓄能、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光伏全产业链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五大产业集群。
下图示意大同市新能源产业链。
(1)指出与太阳能和风能相比,氢能的优点。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练22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含解析)
课练22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狂刷小题夯基础]———练基础小题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我国青海省,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及越南5国。
澜沧江干流上所修建的水电站分为两种类型:蓄水式水电站(即水库库容较大的水电站,如小湾和糯扎渡水电站)和径流式水电站(即没有水库或水库容量很小的水电站,如漫湾和大朝山水电站)。
右图为澜沧江部分水电站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全流域开发湄公河,实现流域的整体效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流经国家经济欠发达,资金短缺B.缺乏权威性的开发合作组织C.沿岸森林密布,环保要求高D.基础设施不足,开发成本高2.在小湾水电站下游建设漫湾径流式水电站的目的是( )A.提高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B.改善附近区域的生态环境C.提高对河流径流量的调控能力D.提高发电效益并节约成本3.湄公河上游修建蓄水式发电站对下游的影响有( )①增强农业灌溉能力②改善鱼类生存环境③减轻旱涝灾害④增加淹没面积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020·陕西西安中学期中]玉门隶属酒泉市,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2009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玉门风能资源丰富,有“陆上三峡”之称,1997年玉门建成了甘肃省首个示范型风电场,经过20年不懈努力,现已建成投产风电场20个。
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4~6题。
4.2003年4月始,玉门市实施了政府驻地迁址工程。
玉门市政府驻地搬迁的最主要原因是( )A.石油资源面临枯竭B.新城区风能资源丰富C.新城区靠近铁路干线D.新城区位于绿洲边缘5.风电产业成为玉门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希望,然而已建成的风电机组运行率不足70%。
玉门风电场“弃风”现象严重的最主要原因是( )A.风速变化大,风力发电不稳定B.技术水平低,设备维修率高C.本地电力需求少,外送能力弱D.风力发电成本高,经济效益低6.近年来,玉门市尝试在风电场配套建设光伏发电,其作用是( )①可实现“风”“光”互补②可增强风电储能③可集约利用土地,降低成本④可解决“弃风”现象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②③[2020·浙江宁波选考适应性考试]基西米河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中南部,1962~1971年被渠化为一条近似直线的人工河道,并沿河修建了6级水坝。
热点13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2021年浙江省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解析版)
热点13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热点解读〗“资源环境”是与“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相并列的四大指标之一。
这为未来5年我国能源、资源、环境发展确定了方向。
随着我国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新贡献。
在近几年的高考地理热点题中,本专题的命题数量较高,考察的频率也较高,基本上每年都有涉及。
考查的切入点越来越生活化、实用化,热点往往主要集中新能源、能源安全、能源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能源危机上。
本专题往往会立足于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热点,以具体的图文材料为背景,从大时代、小切口的要求出发,强调对考生获取和调动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地理学科素养的考查,选择题和综合题均可能出现。
〖典例探究〗1.(2019·浙江高考真题)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按自然属性属于A.气候资源B.矿产资源C.土地资源D.生物资源【答案】B【详解】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的俗称,它是一种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结合形成的冰状白色固体物质,点火即可燃烧,主要成分是甲烷,因此按自然属性属于矿产资源,不属于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的范畴,A、C、D错误,所以B正确。
(2016·浙江高考真题)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同时部分行业产能过过剩严重。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十三五”规划中产业发展方向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2.该区域降低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的主要原因是①环境污染严重②劳动力短缺③矿产资源枯竭④经济效益低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3.该区域按“十三五”規划发展,可以①缓解就业压力②有利于科技文化发展③优化产业结构④加快高耗能产业转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2.D 3.B【分析】2.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该区域降低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主要原因是这些行业属于重工业,环境污染严重,①对。
难点13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2021年浙江省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解析版)
难点13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难点解读〗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这一专题,从教材内容到学术论文,不少国家以鲁尔区的转型经验作为模板,希求实现老工业区的转型。
在我国以煤炭产业著称的山西省、以钢铁产业闻名的河北省,在近些年来均面临着产能落后、成品滞销等直接问题,甚至还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
有“共和国之子”之称的辽中南工业区,也正在谋求新的出路。
我们用四十年的时间走完了鲁尔区甚至整个德国、整个西方世界几百年的路程,也在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承受着必须经历的阵痛。
而德国鲁尔区的治理是世界上成功的典型案例,借助此案例,可以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掌握资源枯竭型工业区的综合整治理念,有利于学生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本专题内容在浙江高考地理中出现的频率最高,是浙江高考地理考查的难点内容,难点主要集中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上,主要考点有山西能源基地建设、鲁尔区的矿产资源全理开发、、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等知识点。
试题涉及选择题、综合题等多种考查形式,要求较高,综合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等。
〖典例探究〗(2019·浙江高考真题)读世界某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是A.发展高耗能产业B.扩大小麦种植C.水资源综合开发D.大力发展航运2.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是A.废弃物增加B.阻碍鱼类回游C.下游泥沙增多D.加剧生物入侵【答案】1.C 2.B【分析】1.本题考查流域的综合开发,结合图示分析,该河流以梯级开发为核心,对流域水资源进综合开发,因此该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实水资源综合开发,C正确;发展高耗能产业、扩大小麦种植、大力发展航运属于流域开发中的具体措施,都是在水资源综合开发为核心的前提下进行的,ABD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选择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2021·福建泉州质检)钾盐是农业增产的主要肥料成分和重要化工原料。
老挝拥有大型内陆埋藏型钾盐矿。
中国企业在老挝投资建设的某钾盐项目是“一带一路”建设重点推动的矿产资源项目。
该项目突破了矿石开采、选矿加工、井下回填、尾矿利用等技术难关,实现了采矿、选矿、充填一体化生产。
下图示意该项目矿区位置。
据此完成1~2题。
1.老挝未能独自实现钾盐综合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是()A. 市场需求小B. 科技水平低C. 交通条件差D. 劳动力不足2.该项目实现一体化生产对当地的主要有利影响是()A. 提升企业的知名度B. 避免矿区环境污染C. 加强企业分工协作D.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2021·广东惠州第二次调研)亚马尔半岛及其近海是俄罗斯极地能源开发的主要地区,目前中国参建的亚马尔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已成为该地最重要的能源开发项目。
下图为我国该能源项目LNG运输路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推测亚马尔半岛周边海域海底地形()A.以海沟为主B.以大陆架为主C.以海岭为主D.以洋盆为主4.当地油气资源开采最佳时段在冬季,主要是因为该地此时段()A.气温低,有利于天然气液化B.能耗少,节约开采成本C.冻土稳定,有利于户外作业D.风速小,开采安全性高5.我国LNG运输船回国,航线选择及其理由应是()A.夏季甲航线,便于补给B.冬季甲航线,节约航程C.夏季乙航线,节约航程D.冬季乙航线,便于补给(2021·广东综合能力测试)2020 年5月,海港城市哥德堡郊外竖立了一座30 米高的瑞典首座木制风力发电塔,具有"与钢一样坚固"的结构。
发电塔的构件采用模块化生产,在胶合木工厂内完成加工,然后通过公共道路轻松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
读哥德堡位置示意图,回答6~8 题。
6.哥德堡风能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得益于()A.极地东风B.盛行西风C. 东南信风D.西北季风7.木制风力发电塔的构件采用模块化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成本()A.减少生产成本 B.方便回收利用 C.增强塔体坚固 D. 降低运输限制(2021·浙江北斗星盟联考)良诸古城位于杭州市北部山麓的低洼平原上,考古人员在其外围发现了保存较完整的大型水利系统遗址,其核心工程是具有不同功能的梯级水坝,充分体现了先民们的聪明才智。
下图为良诸古城水利工程示意图。
完成8~9题。
8. 此水利系统中高、低两级梯级水坝的主要功能分别是()A. 分蓄山洪,防治水患B. 增加落差,利用水能C. 拦截泥沙,灌溉梯田D. 扩大库区,发展渔业9. 考古发现,甲处水坝最低且其外侧之下有古河道遗迹,说明此处()A. 洪水频发,水坝时常被冲垮B. 兼具蓄水、泄洪双重功能C. 开挖运河,方便城内外运输D. 水稻种植,农业退水成河(2021·湖北名校联考)世界上绝大部分的泄洪排水系统采用的是直排式大坝设计,但是长江三峡在各个泄洪口都增加了一个三角形的导槽,洪水流出受阻,使水流喷向天空。
每年旅游旺季都会吸引着许多中外游客前来观赏这个震撼的工程奇观。
下图为拍摄的三峡枢纽泄洪深孔泄洪景象。
据此完成10~11题。
10.与直排式大坝设计相比,长江三峡泄洪排水系统采用三角形导槽设计的最主要原因是()A.洪水下泄增加发电量B. 减少水流对大坝基面冲刷C. 减缓流速利于防洪D. 形成世界奇观发展旅游业11.三峡水库泄洪对大坝的下游河段带来的影响是()A.来沙增多水污染加重B. 来水增多淤积严重C. 减轻下游防洪压力D. 河床沉积物平均粒径变大(2021·浙南联盟联考)下图为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地形图。
完成12~13题。
12. 关于田纳西河流域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水汽主要来源于北冰洋B. 温带气旋致冬春季降水多C. 下游降水比上游地区多D. 流域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13.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于甲地()A. 雨季防洪B. 开发水能C. 发展渔业D. 发展旅游14.(2021·重庆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20年11月1日,水利部发改委联合公布,三峡工程日前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全部程序,三峡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三峡大坝采取“蓄清排浑”(水库为减少库区泥沙沉积,保证库容量并蓄水的一种措施)的运作方式,近几年来,库区年沉积泥沙量不断减少。
反调节水库一般位于较大水利枢纽工程的下游,对其上游水电站调峰发电的不稳定流进行再调节。
三峡工程下游38km处的葛洲坝,是其重要的的反调节水库。
图9示意长江上游主要水利枢纽和水电站分布,图10示意三峡水库水位季节变化。
图9 图10(1)说出三峡水库“蓄清”、“排浑”的月份和目的。
(2)分析葛洲坝反调节的过程和作用。
(3)推测三峡库区年沉积泥沙量不断减少的原因。
参考答案及解析1.B2.D【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项目突破了矿石开采、选矿加工、井下回填、尾矿利用等技术难关,实现了采矿、选矿、充填一体化生产,说明老挝未能独自实现钾盐综合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是科技水平低,B正确;钾盐是农业增产的主要肥料成分和重要化工原料,市场需求大,A错误;交通条件和劳动力的影响相对较小,CD错误;故选B。
第2题,该项目突破了矿石开采、选矿加工、井下回填、尾矿利用等技术难关,实现采矿、选矿、充填一体化生产,尾矿得以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D正确;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加强企业分工协作不是对当地的影响,A错误;可以缓解但不能避免矿区环境污染,B错误;故选D。
3.B4.C5.C【解析】第3题,煤、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浅海大陆架海区,据此推断亚马尔半岛周边海域海底地形以大陆架为主。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第4题,开采天然气的最佳时段是冬季,冬季气温低,冻土稳定,有利于户外作业,C正确。
地表的气温对于天然气没影响,A错误。
冬季气温低,能耗增加,B错误。
冬季风速大,D错误。
故选C。
第5题,夏季乙航线,浮冰少,航道安全,距离短,节约能源,C正确。
甲航线由于距离远,时间长,能耗多。
冬季乙航线由于海面封冻,不利于航行,ABD 错误。
故选C。
6.B【解析】读图可知哥德堡市位于北纬40-60°的欧洲西岸,这里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因此风能资源丰富】7.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通过公共道路轻松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可知,发电塔的构件采用模块化生产的主要目的是减低运输限制。
】8. A 9.B【解析】第8题,浙北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梅雨、台风等,此地又位于大面积山区的外缘低地,易爆发山洪,故该水利工程最主要的功能为防洪和蓄水。
采用高、低两级梯级水坝,可以分散山洪对单一坝体的冲击,提高防洪能力,故A正确。
在平原修建低坝的主要作用是拦截,不能利用水能,B错误。
山麓地区地形平坦,可以直接发展平原种植,C项错误。
上游地区受地形约束,水坝扩大库区的作用较小,D错误。
第9题,该地采用多级水坝拦水,防洪能力强,且有完整的水坝遗迹留存至今,体现了先民的聪明才智,说明水坝坚固,不易垮塌,A错。
水坝较低且下游有河道痕迹,说明当水库水位到一定高度时,可以漫过坝体流到水坝下游,避免洪水破坝,淹没古城,因此该水坝兼具蓄水、泄洪双重功能,B对。
如果要水运,不必筑坝即可,C错误。
农业退水量小、分散,很难形成河流并保存遗址,D错。
10.B【解析】根据材料“洪水流出受阻,使水流喷向天空”,分析结果是泄洪后的水不会对大坝下的基面造成冲刷而减少大坝的寿命。
11.D【解析】泄洪后,现有河段来水来沙量增多,流速加快,流水侵蚀作用增强,沉积物的颗粒物砾径增大。
A 项,含沙量增大,不影响水污染。
C项,来水量增大,加大了下游的防洪压力。
12. B 13.A【解析】第12题,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田纳西河流域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丰富,降水主要来自大西洋,但由于受温带气旋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和春季,且上游多地形雨,故B正确,ACD错。
故选B。
第13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河流交汇处,地势低流速减慢,洪水期时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于甲地雨季防洪,而是于开发水能,故A正确,B错,发展渔业和旅游业不是综合开发的主要目的,排除CD。
故选A。
14.【答案】(1)“排浑”:7—9月份(或6—10月),汛期入库水量大,含沙量大,水库水位保持低水位(或145米)运行,排出含沙量较大的洪水,减少库区泥沙淤积;“蓄清”:10—11月份(或9—10月),汛后入库水量减少,含沙量小,水库蓄水至高水位(或175米),提高冬季发电与航运等综合效益。
(2)三峡大坝泄水量大时,葛洲坝加大蓄水量,减少进入下游水量;三峡大坝泄水量小时,葛洲坝加大泄水量,保证下游通航和用水的需求,并增加其发电量,减少弃水。
(3)上游植树造林,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保持提高;上游大量水电站的修建,拦截泥沙;上游地区工程建设采挖河沙。
【解析】(1)“排浑”即是排除库区泥沙,三峡水库所在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河流处于汛期,7—9月份(或6—10月),流域降水多,入库水量和含沙量大,结合图2信息可知,此时水库保持低水位运行,排出含沙量较大的洪水,目的在于减少库区泥沙淤积,保证库容量;“蓄清”即是蓄积清水,读图可知,9-10月(或10—11月),汛期过去,入库水量减少,且河流的含沙量小,水库蓄水至高水位运行,目的在于提高冬季发电量,同时保证大坝上游地区枯水期的水位高度,保障航运能力。
(2)注意材料信息“反调节水库一般位于较大水利枢纽工程的下游,对其上游水电站调峰发电的不稳定流进行再调节”。
由于三峡大坝兼备防洪与发电的任务,为了防洪就要限制水库水位,增加下泄量,此时位于三峡大坝下游的葛洲坝就加大蓄水量,从而减少进入下游水量,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当三峡大坝蓄水导致大坝泄水量小时,此时葛洲坝加大泄水量,保证下游航行所需的水位,保证下游通航和用水需求,同时,还能增加其发电量,减少弃水。
(3)本题重在思考泥沙的来源。
首先,随着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保持林的建设,上游地区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轻,泥沙来源减少;其次,读图可知,长江上游大量水电站的修建拦截了泥沙,使得三峡库区的泥沙减少;最后,三峡库区年沉积泥沙量不断减少可能还与长江上游流域工程建设导致采挖河沙现象减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