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炭资源现状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合集下载

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秦建芝* 郝庆军**摘要: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管理不善,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了浪费严重、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本文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观念、政策、法律、技术原因,并从法律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和法制宣传。

关键词:煤炭资源保护开发法律对策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资源保证。

然而长期以来,在煤炭资源立法、执法以及管理体制方面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使煤炭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利用。

本文在列举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从法律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主要问题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广泛,总量丰富,储量居世界前列,且煤类齐全、煤质优良。

煤炭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我国一次能源的消费构成中占了76.4%的比重,是我国主要的能源, 同时又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从煤中可以提取200多种生产和生活必需品。

在未来新能源大规模利用之前,煤炭将是支持我国能源供应的国内主要品种,是我国今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但是由于我们对煤炭资源保护认识不足,对环境和生态保护重视不够,在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严重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不合理开采造成资源耗费率高,损失浪费严重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其形成要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一旦采完也就消失了,在短时间内不能再生,这种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对煤炭资源保护和战略储存的重要意义。

然而煤炭开采中采富弃贫、采主弃副的现象普遍存在,小煤窑的私挖滥采屡禁不止,给煤炭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

有关专家按照各类煤矿产量加权平均的方法,对煤矿的矿井回采率进行了估算,目前全国煤矿矿井回采率仅在30%左右,与国外矿井回采率最高为85%相比,相差悬殊。

以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三分之一的山西省为例,‚矿井回采率加权平均为38.7%,由于采矿方法落后, 机械化程度不高(国有重点煤矿98%以上,地方国有煤矿20%,乡镇煤矿低于10%),科技含量低,管理跟不上,造成厚煤层采不全,中厚煤层回采率低,薄煤层(0.7m~1.4m占全省煤炭总量的12%~18%)弃采, 每采1吨煤, 就要付出6吨~8吨煤储量的代价。

煤炭开采与利用的现状与前景

煤炭开采与利用的现状与前景

煤炭开采与利用的现状与前景作为全球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煤炭在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煤炭开采与利用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革。

本文将探讨煤炭开采与利用的现状以及其未来的前景。

1. 煤炭开采的现状1.1 煤炭资源分布目前,全球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和俄罗斯等国家。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其煤炭消费量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

1.2 煤炭开采技术煤炭开采技术经历了从传统的地下开采到现在的露天开采的转变。

露天开采拥有更高的产量和更低的成本,但也带来了对环境的严重影响。

1.3 煤炭利用方式除了传统的火力发电,现在还有利用煤炭生产化学品、合成燃料和煤质油等高值化学品的技术。

这有望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2. 煤炭开采与利用的挑战2.1 环境问题煤炭开采和燃烧都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碳排放等。

这些污染物对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2.2 能源结构调整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增加,煤炭作为高碳排放能源的地位受到了质疑。

各国纷纷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2.3 新能源技术发展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如太阳能和风能等,使得替代煤炭的清洁能源日益成熟和可行。

这给煤炭行业带来了威胁和压力。

3. 煤炭开采与利用的前景3.1 清洁煤技术清洁煤技术包括煤炭的气化、液化和洁净燃烧等技术,能够有效减少煤炭燃烧所产生的污染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2 绿色煤炭开采绿色煤炭开采包括地下矿山回采、矿山环境治理和矿山生态修复等措施,能够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3 煤炭+清洁能源将清洁能源与煤炭结合利用,如煤制天然气和煤炭热电联供等技术,能够减少对煤炭的直接燃烧,降低环境影响。

4. 结论虽然煤炭面临着诸多挑战,但通过技术的进步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煤炭开采与利用依然有着广阔的前景。

合理开采煤炭资源、提升煤炭利用效率以及发展清洁煤技术等措施,有助于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可持续能源的目标。

煤炭资源综合评价与开发利用策略

煤炭资源综合评价与开发利用策略

煤炭资源综合评价与开发利用策略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结构调整的推进,煤炭资源的综合评价和开发利用策略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煤炭资源的综合评价是确保煤炭开发利用的基础。

煤炭资源的综合评价包括煤炭储量、品质、可采性等多个指标。

通过对煤炭资源的综合评价,可以确定煤炭的开采量和开采方式,以及煤炭的使用范围和用途。

综合评价还可以帮助制定合理的开发利用计划,确保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需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过度依赖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的问题。

因此,未来的开发利用策略应该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要推动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在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中,应该注重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

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效率和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科技进步也可以推动煤炭资源的清洁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

因此,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研发投入,培养技术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此外,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还需要与其他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协调。

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同时也有其他能源资源,如风能、太阳能等。

在制定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时,应该考虑到其他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同时,还应该加强能源资源之间的协调配合,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补利用。

最后,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还需要注重社会效益。

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能源需求,还应该考虑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民生福祉。

因此,在制定开发利用策略时,应该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和利益,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群众的沟通和协商,确保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符合社会的期望和要求。

综上所述,煤炭资源的综合评价与开发利用策略是确保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煤炭资源利用与开发

煤炭资源利用与开发

煤炭资源利用与开发煤炭资源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煤炭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一直是我国能源领域的重要课题,对于实现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煤炭资源的现状分析、利用技术研究、开发模式探讨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我国煤炭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一、煤炭资源的现状分析煤炭资源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可替代。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资源的开采与利用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煤炭资源的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等问题亟待解决。

二、煤炭资源的利用技术研究煤炭资源的利用技术一直是煤炭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煤炭资源的利用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煤炭的清洁利用、高效利用等技术不断涌现,为我国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支撑。

本文将对煤炭资源的利用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煤炭资源开发中的应用与发展。

三、煤炭资源的开发模式探讨煤炭资源的开发模式对于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模式存在着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问题,亟待进行改革与创新。

本文将对煤炭资源的开发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一些可行的开发模式,以期为我国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四、煤炭资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煤炭资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是煤炭资源开发中的重要问题。

煤炭资源的开采与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如何实现煤炭资源的清洁利用、高效利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煤炭资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我国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五、煤炭资源的利用与经济发展煤炭资源的利用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煤炭资源的开发对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清洁利用对于提升我国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煤炭资源的煤炭资源整合与优化布局

煤炭资源的煤炭资源整合与优化布局

煤炭资源的煤炭资源整合与优化布局煤炭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布局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

然而,由于煤炭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和开采条件的差异,我国的煤炭产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煤炭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布局成为当务之急。

一、煤炭资源整合的意义煤炭资源整合是指通过强化煤矿企业之间的合作,整合煤炭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煤炭资源整合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整合和优化布局,可以避免重复建设矿井,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

2. 降低煤炭生产成本:煤炭资源整合可以实现规模效应,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 优化资源开发布局:通过整合煤矿企业,可以优化煤炭资源开发的布局,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4. 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煤炭资源整合可以避免资源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煤炭资源整合的方式煤炭资源整合的方式可以分为水平整合和垂直整合两种。

1. 水平整合:水平整合是指在同一层次上整合煤矿企业。

该方式可以通过合并、重组或联合组建等方式实现。

水平整合可以充分利用各矿井的资源优势,提高整体竞争力。

例如,将几个规模相对较小的煤矿合并成一个规模较大的煤矿,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 垂直整合:垂直整合是指在不同层次上整合煤矿企业。

该方式可以通过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

垂直整合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益。

例如,煤矿企业可以与相关的运输、加工、销售等企业合作,形成统一的生产与销售链条,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煤炭资源整合的挑战和对策煤炭资源整合虽然有诸多好处,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1. 制度机制不完善:煤炭资源整合需要有完善的政策和法规支持,但当前我国的煤炭资源整合制度机制还不够完善。

为此,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体系,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政策。

煤炭行业现状与发展

煤炭行业现状与发展

煤炭行业现状与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资源之一,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煤炭行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从煤炭行业现状和发展的角度进行论述,以期全面了解煤炭行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煤炭行业现状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

煤炭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国家的能源安全和工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煤炭行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煤炭行业存在严重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

传统的煤炭开采方式不仅导致煤炭资源的浪费,还造成了大量的土地破坏和水土流失。

同时,煤炭的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排放,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和环境健康。

其次,煤炭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由于历史原因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煤炭行业长期处于过度产能状态。

过剩的产能不仅造成市场价格的波动,还加剧了煤炭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行业整体效益下降。

另外,煤炭行业与清洁能源发展之间存在矛盾。

煤炭作为一种高碳能源,在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等方面存在较大负面影响。

而随着清洁能源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应用,煤炭行业面临着来自清洁能源的替代压力。

总体来说,煤炭行业目前存在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产能过剩和替代压力等问题。

因此,必须加快推进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煤炭行业发展方向为了解决煤炭行业面临的问题,推动煤炭行业的发展,我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发展方向。

首先,加强煤炭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利用。

煤炭资源是有限的,为了节约资源,减少开采对环境的破坏,需要加强煤炭资源的保护工作。

同时,要推广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实现煤炭资源的最大化价值。

其次,推动煤炭行业的绿色发展。

通过技术改造和环境治理,减少煤炭的污染排放,提高煤炭的清洁利用率。

发展高效、清洁的煤炭利用技术,推广清洁燃煤技术和煤炭气化技术,减少环境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

煤炭行业的资源循环利用

煤炭行业的资源循环利用

煤炭行业的资源循环利用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煤炭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结构调整的要求日益增强,煤炭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如何实现煤炭资源的循环利用,成为了当前煤炭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

一、煤炭资源循环利用的现状煤炭资源循环利用是指将煤炭资源使用后所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等再次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最小化浪费。

煤炭资源循环利用的方式有很多种,主要包括煤炭资源的精细分类利用、煤炭燃烧的节能减排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等。

目前,我国煤炭资源循环利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煤炭燃烧方面,我国燃煤电厂的环保水平不断提高,煤粉锅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等技术不断推广,减少了煤炭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在废弃物的利用方面,煤炭矿产废弃物、煤矸石等资源化利用的方式不断完善,逐步实现了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的转化。

但是,实现煤炭资源的循环利用依然存在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技术难题,煤炭资源的循环利用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目前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开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其次是经济问题,目前很多煤炭企业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投入还比较有限,如何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与经济效益的平衡也是一个难点。

最后是环保问题,随着环保法规的不断加强,企业面临的环保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在保持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实现煤炭资源循环利用的方案为了实现煤炭资源的循环利用,需要从多方面提出解决方案,下面从技术、政策和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1.技术方面(1)发展新的煤炭资源利用技术。

针对煤炭的利用不仅要注重能量的利用,还应重视非能源物质的利用。

要重点发展煤制气、煤制油、化煤等技术,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提高煤炭燃烧的效率。

可以采用先进的煤粉燃烧技术和循环流化床技术,在保证燃烧效率的同时减少废气排放和灰尘的产生。

(3)积极开展煤炭卫生填埋和矸石回填技术。

采用煤炭卫生填埋和矸石回填技术,有效解决了煤炭矸石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描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描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描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资源之一,具有丰富的燃料价值。

煤炭资源的分布特征对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资源储量以及开发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东北等地区。

其中,华北地区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主要包括山西、河北、内蒙古等省份。

华东地区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山东、安徽、江苏等省份。

而东北地区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

此外,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也有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分布。

总体来看,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南北分布不均衡的特征。

南方地区的煤炭资源较为稀缺,而北方地区的煤炭资源则相对较为丰富。

这种不均衡的分布特征对于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都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二、煤炭资源的资源储量我国煤炭资源的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最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国家之一。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煤炭探明储量已超过1300亿吨,其中,位于华北地区的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拥有绝大部分的煤炭储量。

此外,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煤炭资源总储量已超过5000亿吨,位居世界首位。

这些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为我国提供了强大的能源支撑,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和民生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在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我国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煤矿开采体系。

煤炭产能持续增长,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煤炭开采的效率逐步提升。

同时,我国也在加大清洁技术的应用和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方面不断探索。

然而,在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环境污染严重等,给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环保要求的提升,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绿色煤炭、清洁煤炭等议题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煤炭行业的资源合理配置优化资源利用效率的路径

煤炭行业的资源合理配置优化资源利用效率的路径

煤炭行业的资源合理配置优化资源利用效率的路径在煤炭行业中,资源合理配置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路径之一。

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其有效开发和利用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而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指通过优化资源分布和整合资源利用,实现资源供需平衡,提高整个煤炭行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下面将从技术创新、政策引导和环境保护三个方面探讨优化煤炭资源利用效率的路径。

一、技术创新:激发煤炭资源利用的潜力无论是从开采到运输,还是煤炭转化利用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始终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

在开采环节,应采用现代化的采矿设备和技术,提高煤炭开采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同时,积极推广清洁煤技术,如超低排放锅炉、煤制气等,改善煤炭利用方式,降低煤炭资源消耗。

在煤炭转化利用过程中,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煤燃烧、煤制油、煤化学等领域的研发,在提高煤炭转化效率和产品附加值的基础上,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例如,开发建设煤炭深加工项目,实现低值煤的高效利用;研究开发新型燃煤技术,提高燃煤电厂的能源转化效率。

二、政策引导:加强资源管理和调控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政府加大对煤炭行业的管理和调控力度,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引导资源合理配置。

首先,应建立健全的煤炭资源管理体系,完善煤炭资源储量和开采信息公示制度,加强煤炭勘探和储备工作,确保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其次,应加大对新能源的扶持力度,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减少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依赖。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补贴力度、建立绿色金融体系等措施,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新能源领域,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从而提高整个能源体系的资源利用效率。

另外,政府还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在制定政策时加强环境成本内部化,提高煤炭行业的环境标准和排放要求。

通过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更新,减少煤炭燃烧和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环境保护:实现绿色低碳煤炭利用环境保护是煤炭资源合理配置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精品】浅谈煤炭的综合开发与科学利用

【精品】浅谈煤炭的综合开发与科学利用

浅谈煤炭的综合开发与科学利用一、煤炭行业的基本情况。

一是资源分布情况。

煤炭在中国已发现的142种矿物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量,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煤田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居世界严煤国家之前列。

但煤炭储量在华北、华南、西北、西南(滇、藏)、东北等地区各有所不同(见表1)。

表1:中国各省市煤炭储量分布二是煤炭管理体制情况。

我国的煤炭管理体制改革一直在探索中进行,自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的要求,我国的煤炭管理体制经过多次调整,围绕煤炭部的“建”或“撤”,即对于煤炭管理的“抓”或“放”,主要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一)管理体制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8),我国煤炭工业仍由煤炭工业部统一归口管理,对10个重点产煤省区的统配煤矿实行了投入产出总承包和一系列配套改革,扩大了企业自主权。

第二阶段(1988-1993),国务院提出政企分开的原则,撤销煤炭工业部,成立能源部,组建了管理全国统配煤矿的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除内蒙古东部和东北三省外)及管理内蒙古东部和东北三省统配煤矿的东北内蒙古煤炭公司,乡镇煤矿由中国地方煤矿公司管理。

第三阶段(1993-1998),撤销能源部和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重新组建煤炭工业部。

这一时期,煤炭价格大部分放开,国有煤炭企业开始走向市场,企业内部改革加快,推行了煤炭生产、多种经营和后勤服务的三条线管理,增强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第四阶段(1998-2001),煤炭工业部改组为国家煤炭工业局,划归国家经贸委,不再直接管理企业,其职能为制定行业规划、行业法规,实施行业管理。

所属煤炭企事业单位,属于主要产煤省的,由国家派出机构省(区)煤炭工业管理局负责管理,而一些非主要产煤省,则由部(局)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的煤炭工业厅(局)负责管理。

2000年3月,国务院决定组建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与国家煤炭工业局“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第五阶段(2001-2005),国务院决定撤销国家煤炭工业局,组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

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

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煤炭资源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能源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与利用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规划不仅关乎我国能源安全,也关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一、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分析煤炭资源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其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在不断扩大。

然而,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的重要性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规划对于我国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可以有效保障我国能源供应的稳定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因此,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的制定原则在制定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时,应遵循一些原则,如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等。

科学性原则是指制定规划应基于科学的数据和分析,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行性原则是指规划应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有效指导实践;综合性原则是指规划应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经济等因素,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的内容和目标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应包括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能源结构调整规划等内容。

其主要目标是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规划的实施,可以有效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五、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的实施路径为了实现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的目标,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实施路径。

这包括加强规划的宣传和推广,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加强规划的实施和监督等。

煤炭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

煤炭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

煤炭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煤炭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其开发利用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因此急需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

1. 煤炭资源的特点煤炭是一种化石燃料,主要用于发电、工业生产等领域。

我国煤炭储量丰富,分布广泛,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2.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挑战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煤炭需求量逐年增加。

然而,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等。

特别是煤炭的燃烧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3. 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性煤炭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于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可以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4. 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路径为了实现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

采用先进的采矿技术和燃烧技术,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

(2) 发展清洁煤技术。

煤炭的燃烧会释放大量的污染物,发展清洁煤技术可以减少煤炭燃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3) 加强煤炭资源保护。

保护煤炭资源,避免资源过度开采,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推动煤炭资源循环利用。

发展煤炭资源的循环利用技术,将废弃煤炭资源进行再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5. 案例分析:河北省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实践河北省是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但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煤炭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河北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比如制定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推动煤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加大对清洁煤技术的研发等。

这些举措有效地改善了河北省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为我国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有益经验。

煤炭资源开发之发展方向

煤炭资源开发之发展方向

煤炭资源开发之发展方向引言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资源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调整,对煤炭的依赖程度已经在逐渐降低。

因此,煤炭资源开发需要找到新的发展方向,以适应当前能源发展的需求。

本文将对煤炭资源开发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展望。

当前煤炭资源开发现状目前,我国煤炭资源开发主要集中在煤矿开采和煤电产业。

大规模的煤炭开采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影响,而煤电产业面临着煤价上涨、环境压力加大以及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竞争等问题。

因此,现有的煤炭资源开发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煤炭资源开发的新方向1. 煤炭清洁利用煤炭清洁利用是煤炭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提高煤炭燃烧效率、提升脱硫除尘技术水平、开发煤炭气化等技术手段,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利用煤焦化炉废气余热发电、煤矸石综合利用等也是煤炭清洁利用的重要方面。

2. 煤炭化工加工煤炭化工加工是将煤炭转化为化工产品的过程,可以将低附加值的煤炭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

通过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等技术手段,可以生产出合成气、合成油、合成乙醇等化工产品,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3. 煤炭煤化建材煤炭煤化建材是将煤炭资源转化为建筑材料的过程。

利用煤炭煤化技术,可以将煤炭转化为焦炭、焦油等原料,并通过精细加工生产煤沥青、石墨、粘结剂等建材产品,满足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的需求。

4. 煤炭煤制燃料煤炭煤制燃料是将煤炭转化为可替代石油和天然气的燃料。

通过煤炭气化、合成气等技术手段,可以生产出液化煤、合成天然气等燃料产品。

这种煤制燃料可以替代传统的石油和天然气,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

发展煤炭资源开发的政策建议为了促进煤炭资源开发的新方向,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措施。

以下是针对煤炭资源开发发展的政策建议:•鼓励科技创新。

加大对煤炭清洁利用、煤炭化工加工、煤炭煤化建材等领域的科研投入,提高相关技术的研发水平。

•完善法律法规。

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

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

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煤炭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

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保障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煤炭产业不断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围绕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展开探讨。

一、煤炭资源的分布与开采我国是煤炭资源大国,煤炭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根据2019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我国煤炭储量达到1890.5亿吨,位居世界第一。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煤炭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行业。

煤炭储量的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和山东、安徽等地。

其中,华北地区的煤炭储量占全国总量的近三分之一。

由于地质条件等原因,使得煤炭资源的开采有着较高的难度和成本。

煤炭资源的开采是指从煤矿中开采煤炭,以供人类使用。

我国的煤炭开采主要分为露天矿和井下矿两种方式。

露天矿开采是指在地表开采煤炭,适用于煤炭储量较大、煤层较浅的地区。

井下矿开采是指在地下通过井筒开采煤炭,适用于煤层深度较大、储量较小的地区。

煤炭开采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了很大影响,如煤矿事故、煤炭开采残留物对土壤的污染等问题需要得到重视。

二、煤炭资源的利用与问题煤炭资源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广泛应用于发电、钢铁、化工等行业。

煤炭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血液”,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1.煤炭过度开采的问题过度开采会导致煤炭资源的减少,加上一些煤矿开采工艺和技术条件受制于限制,其开采环境污染很容易造成环境生态的破坏。

过度开采还会导致对人类以及生物体健康可能产生影响。

2.能源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由于我国的历史、经济环境以及产业特点等因素,煤炭一直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然而,由于煤炭资源在能源中的比重过大,导致能源结构不合理,对于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存在许多挑战。

3.煤炭利用技术的问题目前,我国煤炭利用技术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工艺的低效率、环保性差等。

尤其是在煤炭的高效利用和清洁利用方面,还有待加强煤炭技术研究。

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引言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之一,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对煤炭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导致了环境污染、能源浪费等问题的加剧。

因此,正确地开发与利用煤炭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合理开发煤炭资源的意义1.节约能源:合理开发煤炭资源可以有效利用能源,避免能源的浪费。

2.保护环境:合理开发煤炭资源可以减少煤炭燃烧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降低环境污染程度。

3.促进经济发展:合理开发煤炭资源可以为国家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加强技术创新1.推动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技术的研发,降低能源消耗。

2.发展煤炭加工与利用技术,提高煤炭的附加值。

优化煤炭产业结构1.提高煤炭的开采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2.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入与开发,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加强环境保护1.加大煤炭矿区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严格控制大气、水和土壤的污染排放,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发展清洁煤炭利用技术1.推广煤炭气化技术,实现煤炭的清洁利用。

2.发展煤炭液化技术,将煤炭转化为油气进行利用。

发展低碳经济1.加大对煤炭高效利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降低煤炭排放的温室气体。

2.发展绿色煤炭产业,推动煤炭的清洁能源转型。

加强能源结构调整1.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2.加大能源节约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的影响1.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2.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的发生。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4.降低能源依赖性,增加能源安全性。

结论合理开发与利用煤炭资源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只有通过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和加强环境保护等措施,合理开发与利用煤炭资源,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可持续保护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煤炭资源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

煤炭资源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

煤炭资源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资源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享受煤炭资源带来的便利的我们也必须正视其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和能源浪费。

本文将就煤炭资源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希望引起大家对环保和能源安全问题的。

目前,煤炭资源主要用于发电、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方面。

在发电领域,煤炭作为主要能源之一,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然而,其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煤炭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例如钢铁、化工等行业。

虽然这些行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某些环保措施,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和能源浪费。

要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在利用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

提高煤炭转化效率是关键。

通过采用先进的煤电技术和设备,可以降低煤炭消耗,提高能源产出。

加强煤炭洗选和加工环节的技术创新,有助于提高煤炭品质,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减少排放物是实现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另一重要举措。

在发电和工业生产过程中,采取严格的环境监管措施和技术改造,可以降低污染物排放。

例如,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袋式除尘器等环保设备,有效降低粉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

开发新能源是推动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方面,我们可以加大对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投资力度,以减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开展清洁能源项目,如地热能、生物质能等。

这些清洁能源不仅可以替代部分煤炭资源,还能有效降低环境污染。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政策引导和企业参与。

政府应当制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煤炭资源政策,对企业实施环保和能源效率标准。

同时,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例如,对于采用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政策支持。

当前煤炭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当前煤炭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当前煤炭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煤炭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在全球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煤炭资源开发的现状、问题和建议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期能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煤炭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 煤炭资源开发的现状煤炭资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是在我国这样的大国。

但是,由于煤炭开采和利用的不合理,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愈发突出。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各国对于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当前的背景下,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2. 存在的问题(1)资源浪费:传统的煤炭开采方式存在浪费严重的问题,尤其是露天开采对于地表资源的破坏严重,同时煤矿的开采效率也较低。

(2)环境污染:煤炭燃烧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对大气和水体造成污染,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

(3)安全事故:传统的煤矿开采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和矿井损毁。

3. 建议(1)提倡清洁能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对煤炭的依赖,通过技术手段减少煤炭燃烧对环境的危害。

(2)加强资源管理:采用更科学合理的煤炭开采方式,提高资源开采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3)加强环保措施:加强煤矿环境治理,减少煤矿开采对环境的破坏,同时加强尾矿处理和废水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加强安全监管:优化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

4. 个人观点和理解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我认为,要解决煤炭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应该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煤炭资源开发方式的转变,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煤炭资源开发中的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和加强安全监管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煤炭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

煤炭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

煤炭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我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自古以来,煤炭资源就被广泛开采和利用,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

本文将从煤炭资源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合理开发与利用的具体措施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一、煤炭资源的现状分析煤炭是我国主要的化石能源之一,其储量丰富,分布广泛。

据统计,我国煤炭储量居世界前列,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

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国家的工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提供了大量的能量支持。

同时,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

二、煤炭资源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煤炭资源的浪费严重,资源的赋存质量逐渐下降,开采难度和成本逐渐增加。

此外,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三、的重要性煤炭资源是一种非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合理开发与利用煤炭资源,能够有效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费成本,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此外,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还能够减少环境污染排放,改善人类生活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因此,煤炭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四、煤炭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的具体措施1.推动煤炭资源开采技术的创新,提高资源开采效率和生产能力,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2.加强煤炭资源的综合整合和利用,发展清洁煤炭技术和高效利用途径,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

3.建立健全的煤炭资源管理制度,加强资源保护和环境监管,维护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和利用。

4.积极推动煤炭资源在能源转型中的应用,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促进煤炭资源向低碳发展的转变。

煤炭行业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简析

煤炭行业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简析

煤炭行业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简析煤炭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煤炭行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革。

本文将对煤炭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煤炭行业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和普及,煤炭的能源消费比重逐渐下降。

煤炭作为传统能源,其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

另一方面,煤炭行业的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问题突出。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煤炭产能过剩,导致价格下跌,企业利润降低,资源也得不到合理利用。

面对这些问题,煤炭行业正在积极主动地进行转型升级。

一方面,煤炭企业加大了对清洁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通过提高煤炭的清洁燃烧技术和降低排放标准,减少环境污染。

另一方面,煤炭企业也在寻找新的出路,如开发深部煤矿资源、扩大煤炭化工产业等。

此外,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煤炭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推动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煤炭行业的发展将会面临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首先,随着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煤炭的能源消费比重将继续下降。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我国煤炭消费量在2024年已经下降了2.9%,煤炭用电量增速持续放缓。

因此,《天然气管网运营管理办法》等政策出台,将会推动天然气的使用增长,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其次,煤炭行业的资源短缺和环保压力逐渐增大,加之市场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煤炭企业需要加大技术投入和研发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此外,未来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还包括煤炭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市场的开拓。

目前,煤炭化工产业已经成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转化煤炭为煤炭气、煤油等化工产品,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还能够减少对传统煤炭市场的依赖。

此外,中国煤炭企业也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寻找新的出口渠道和发展机会。

综上所述,煤炭行业的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也存在着许多机遇和发展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煤炭资源现状及其合理开发利用薛庆远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徐州 221008) 摘要 依据全国第三轮煤炭资源远景调查及统计预测成果,从整体上对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状况、勘查研究程度、生产开发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并就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制定能源政策、布局煤田勘探、煤炭工业建设和煤炭生产、保护矿区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持续协调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煤炭资源 资源开发 资源利用 资源保护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P618.11作者简介 薛庆远 男 33岁 硕士 讲师 煤田地质1 我国煤炭资源的统计预测和远景评价 资源统计预测和远景评价的结果是制定国家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必备基础,是合理布局煤炭基地建设和能源工业生产、超前部署煤田地质基础研究、合理安排煤田勘查规划的必要前提。

按照我国矿产资源分类规范和系统分级的原则,结合地质研究结果的可靠程度及物探、钻探的实际控制程度,可将我国煤炭预测资源量划分为:预测可靠级(E 级)、预测可能级(F 级)、预测推断级(G 级)三级[1]。

根据地矿部系统组织的全国第三轮煤炭资源远景调查公布的统计结果(1994年发表,资料截至1990年底)[2]:我国境内埋深在2000m 以浅的煤炭资源预测总量为53287亿t,位居世界第二。

如按地质研究的可靠程度E 、F 、G 三级分别为17633亿t 、22624亿t 、13029亿t ,分别占33.1%、42.5%和24.4%。

如按不同成煤时代统计:华南早石炭世为154亿t,占0.3%;华北石炭二叠纪14940亿t,占28%;华南(含上扬子)地区晚二叠世2578亿t ,占4.8%;晚三叠世95.4亿t ,占0.2%,北方早中侏罗世33598亿t,占63%;华北及东北早白垩世1593亿t,占3%;第三纪为329亿t,占0.6%。

如按煤种统计:褐煤1430.5亿t ,占2.7%;低变质烟煤28835亿t,占54.1%;烟煤14308亿t,占26.8%(其中焦煤2330亿t,占4.4%);贫煤2271亿t,占ANALYSES OF COAL PETROLOGY AND QUALITY DATA SUPPORTED BY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Dai Shifeng Ren Dey i Tang Yuegang Hou Huimin Ai T inanjie (Beijing Graduate Schoo l ,China U niversity of M ining and T echno logy )zhang Jianhua liu Xuqiang (Wuda Coal Bureau o f Inner M ongolia)Abstract T aking the W uda Co al M ining Dist rict as an ex ample,the po ssibility ,fundamental pr inciple,method,advantag e and pr ospect of G eog raphical Infor mation System in co al petr o lo gy and qua lit y data analyses ar e intr oduced.In the analytical pro cess,var io us ty pes o f geo lo gical data ar e linked in a scient ific and systematic manner using the softw ar e o r G IS sy stem and "dBA SE Ⅳ",ther eby pro viding a simple and co nvenient w ay o f utilizing t his infor matio n .Keywords g eog ra phical infor mation systems;database;co al petr og ra phy ;nature o f coal・23・第24卷第6期煤田地质与勘探4.3%;无烟煤4961亿t,占9.3%;牌号未定的煤1481亿t,占2.8%。

按煤炭埋藏深度计算:600m 以浅为9971亿t,占18.7%;埋深在1000m以内的有23276亿t,占43.7%;1500m以内的39009亿t,占73.2%。

在各大聚煤区中,华北总量为28552亿t,占53.6%;西北总量为20061亿t,占37.6%;华南总量为2686.4亿t,占5.0%,其中川滇扬子区总量为2605亿t,占4.9%;华南其它省区仅81.432t,占0.1%;东北1791亿t,占3.4%;西南区总量为196亿t,占0.4%。

上述各区中埋深在1000m以内的煤炭资源量分别为:7535亿t、12039亿t、1998亿t(其中川滇扬子区为1938亿t,华南其它省区仅60亿t)、1571亿t、130亿t。

台湾省估计总量只有100~150万t。

分省统计结果表明:新疆最多,共有19885亿t,其次为内蒙、陕西、山西、贵州、甘肃、宁夏、河南等省,煤炭资源远景预测储量分别为12094、7981、3764、1973、1659、1104、1096亿t,分别占全国煤炭资源预测总量的37.3%、22.7%、15%、7%、3.7%、3.1%、2.1%、2%。

上述8省合计占全国预测总量的92.9%[2,3] 。

2 我国煤炭资源形势和开发利用现状 真实客观地评估我国煤炭资源形势和勘探、开发、利用现状,论证煤炭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保证程度和合理开发利用途径,为国家经济规划部门、煤炭建设和生产部门及煤炭综合利用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是资源赋存地质条件与分布规律研究同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动态研究相结合的必然局势。

2.1 我国煤炭资源形势和保证程度据各方面最新公布的煤炭资源形势分析结果(截至1994年)显示[2,4]: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二。

但人均占有资源量和矿井可采储量却远不及世界平均水平(世界人均煤炭资源占有量为2786 t),我国为1913t;世界人均煤炭证实储量为435t,而我国仅为103t;世界人均可采储量为173t,我国仅为52t)。

据1993年底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统计,建国以来,我国累计探明煤炭储量7810亿t。

但据统计[2],全国统配煤矿2000年以前有精查储量保证的仅占总规划能力的47.8%,尚无精查储量保证的为52.2%;2001~2020年有精查储量保证的仅占总规划能力的21.3%,尚无精查储量保证的为78.7%;国营地方煤矿的精查储量保证程度更低,分别为54%和18.3%。

如果进一步考虑到矿井生产能力的增长、矿井的合理服务年限要求、储量备用系数及矿井的现实回采率等指标计算,全国统配煤矿的实际服务年限平均约为35~38年,地方煤矿仅28~30年。

因此可供建井利用的后备精查储量的严重不足,将导致今后一段时间内煤炭增产与矿井接替的紧张状况。

2.2 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我国煤炭生产多年来一直占能源供应总量的70%左右,占矿业生产总量的50%,原煤产量于1994年突破了12亿t大关,位居世界之首。

但原煤人均占有量却位列世界的第18位,消费量仅及世界平均水平,为美国和前苏联的三分之一。

在各省原煤产量中,山西居全国之首,占25%,依次为河南、河北、黑龙江,4省共占全国产量的48.3%。

原煤煤种构成为:炼焦烟煤占47%,非炼焦烟煤29%,无烟煤21%,褐煤3%。

此外我国煤炭资源大多理藏较深,开采条件不太理想。

埋深在600m以内的煤炭保有储量为2505亿t,其中适合露天开采的只有375亿t。

故我国主要以矿井方式开采,露天开采只占原煤产量的3.5%;相反世界露天煤矿产量的比重平均占45%。

我国矿井的开采深度一般在500~600m,只有东部省份的部分老矿区开采深度达到800~1000m,而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的矿井开采深度一般可达1000m。

世界上发达国家采煤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而我国仅有约60%的统配煤矿实现了机械化采煤,综合机械化采煤只及世界水平的35%。

发达国家矿井回采率平均在50%~60%,而我国目前矿井的现实回采率平均只有35%~40%,发达国家出煤后大都就地消化或转化,而我国有84%的原煤要经铁路运输,并占铁路货运总量的40%以上,在国内煤炭消费构成中,80%以上用于直接燃烧、其中生产建设用煤占78%,生活民用占22%。

我国原煤经筛选的只占总量的21%,经洗选的占18%,而发达国家洗煤比重占原煤产量的80%以上,我国煤炭的转化率仅占煤炭总消费量的36%,其中供热和发电占24.7%,焦化占9%,气化占0.3%,煤炭的液化加工尚待发展[2,4]。

我国城镇居民生活用型煤已达・24・煤田地质与勘探第24卷55%左右,但乡村及工业用型煤比率却很低。

目前我国水煤浆技术已获得突破性进展并已转向实际应用,预计到2000年设计转化能力可达4000万t。

3 我国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3.1 制约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多年来我国煤炭供需矛盾尖锐,每年工业生产缺煤数千万t,缺电数百亿度,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亿元。

制约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有:a. 受我国资源分布和聚煤规律的控制,煤炭资源北富南贫、西多东少的分布不平衡状况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煤炭产量西多东少、北多南少,而煤炭的消费则是东耗西供、北煤南运的局面。

因此煤炭的基本流向将长期保持由北向南、自西向东。

但我国铁路运力的不足则是导致西部产煤省区煤炭普遍积压、以运定产,制约了煤炭生产和转化利用。

b. 长期积累下来的商品煤价格不合理、开采技术落后、经营管理不善、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使煤矿企业长期亏损、负债经营;煤矿生产中长期存在的储量利用率和资源回收率均低、煤矿床共生伴生矿产开发利用程度低、原煤的加工转化能力不足及优煤劣用等问题均十分突出。

它们从根本上制约着煤炭企业生产状况的改善和矿山的扭亏增赢。

c. 我国西部富煤地区水资源供应严重不足甚至匮乏。

水资源与煤炭资源呈逆向性分布的特点,将会严重制约西部能源基地的建设及煤炭的开发生产。

d. 煤炭在开采利用过程中对矿区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如燃煤烟尘、煤矸石、粉煤灰对大气的污染、采煤引起的地表塌陷对地表及农田的破坏,矿坑疏排地下水对矿区水文环境的影响等),如得不到充分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恢复和治理,煤炭工业的前景将不容乐观。

3.2 我国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合理开发利用我国煤炭资源的指导思想应本着“开发与节能并重”的基本原则,既要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又要采取严厉措施保护非再生性矿产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防止环境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