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第八版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43L01B 学分数:5 周学时:5总学时:85 学时分配:理论85 开课学期:3.2开课学院:医学院英文名称:Internal Medicine适用专业:供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使用课程类别:专业方向模块课课程修读条件:基础医学课程及诊断学修读之后网络课程地址:课程负责人:所属基层学术组织:内科学教研室二、课程简介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核心学科,它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其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内容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与营养代谢性疾病和风湿性疾病。

通过内科学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并培养学生临床医学的共性诊断与治疗思维。

其中的实践环节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课程,通过见习课程的学习,能够巩固提高内科学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际诊查病人的能力。

通过临床见习和门诊见习来完成,掌握完整病历的书写,培养独立观察和诊治病人的工作能力,初步掌握临床思维方法,全面培养医学生医德、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为毕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学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为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它临床各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续上表:基本内容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及内容: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以及常见的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

第三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慢性支气管炎诊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与严重程度的分级。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
一、病例分析
1. 了解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 分析病例背后的病理生理机制
3. 提供实际病例模拟训练机会,培养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专科知识
1. 掌握心血管、呼吸、内分泌、消化等系统疾病的基本知识
2. 学习专科相关检查、诊断和治疗技术
3. 深入了解各种常见内科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
三、实验技能
1. 学习临床医学实验室技术,如血液、尿液、影像学等检查手段
2. 掌握基本内科检查方法,如听诊、触诊、压痛点等
3. 提高分析实验结果和临床资料的能力
四、诊断能力
1. 培养对内科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2. 学习临床推理和病情评估,制定合理诊疗方案
3. 提高处理医学伦理和法律问题的意识
五、教学方法
1. 采用案例教学、实践操作等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组织专家讲座和学术讨论,拓展学生学科领域的视野
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知识的快速掌握和灵活运用
六、教学内容
1. 内科学基本原理、临床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
2. 内科疾病诊疗常规和技术要点
3. 内科学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
七、评估方式
1. 期中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内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病例分析、课堂讨论和医学文献阅读,评价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
3. 实践操作、技术考核和综合能力测试,评估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以上是内科学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有效指导教学,并培养优秀的内科医学人才。

内科学教学大纲Microsoft Word

内科学教学大纲Microsoft Word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内科学》二、课程性质: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学科。

由于其涉及面广、整体性强,与基础各学科及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所阐述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因而是临床各科的基础。

1、研读对象:本课程的主要研读对象专科临床专业学生。

2、课程特点: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依据。

培养学生的高尚医德,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3、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内科学应以基础医学和诊断学为基础,在复习、巩固解剖、生理、病理和诊断学等课程的同时,学习这门新课程。

在学习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三基训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临床实践,提高对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治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或了解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依据。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为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为适应21世纪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本着淡化学科界限、强调人体整体意识的原则,本着"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的原则,本课程在相关内容上相互融合与渗透,充分体现“内科”的特点。

《内科学》是一门临床专业课。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临床医学是认识和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科学。

内科学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其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五、课程总学时:本课程安排在第二学年,内科学课堂讲授60学时,临床见习4学时,总计64学时。

六、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1、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1、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特点。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1. 课程简介内科学是医学专业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涵盖了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内科学课程提供一个详细的框架,确保学生能够全面而系统地学习内科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和实践技能。

2. 目标和要求- 掌握常见的内科学知识,包括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等。

-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从病例中分析问题、进行推理和判断。

-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完成内科学的基本操作和常见疾病的处理。

-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与患者及其他医疗团队成员有效合作。

3. 教学内容3.1 内科学基础知识- 内科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内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内科学疾病分类和流行病学- 内科学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内科学的临床表现和病史采集- 内科学的体格检查方法3.2 常见内科疾病-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胰腺炎等- 泌尿系统疾病:肾功能衰竭、尿路感染、肾结石等- 内分泌和代谢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肿瘤等- 血液系统疾病:贫血、白血病、淋巴瘤等3.3 内科诊断和治疗- 内科学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技术- 内科疾病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内科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内科疾病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内科疾病的预防和康复护理4. 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内科学基础知识和常见疾病的原理、病理生理等内容,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

- 病例讨论:通过分析真实病例,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等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网络学习: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内科学相关内容,并进行在线交流和讨论。

5. 课程评估-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病例讨论、实践操作等综合评定。

- 考试成绩:进行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

内科学第八版

内科学第八版

内科学第八版简介《内科学第八版》是一本权威的内科学教材,为医学院校的学生和内科医生提供了全面的学习和参考资料。

本文将介绍《内科学第八版》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内容概述《内科学第八版》覆盖了全面的内科学知识,包括以下主题:1.内科学基础:介绍内科学的基本概念、疾病分类、病理生理学和诊断原则等内容。

2.常见内科疾病:详细介绍各种常见内科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3.专科内科学:涵盖了心血管内科学、消化内科学、呼吸内科学、血液内科学、内分泌学、感染内科学、神经内科学等专科内容。

4.内科辅助检查和治疗技术:介绍各种内科辅助检查和治疗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场景。

5.内科学研究方法:探讨内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技术等内容。

特点《内科学第八版》有以下几个特点:1.系统性:本书以系统的方式组织和呈现内科学知识,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各个内科领域的疾病和治疗方法。

2.实用性:本书注重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供了大量临床案例和实用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临床实际问题。

3.更新性:本书是内科学领域的最新教材,涵盖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进展,保持了与时俱进的特点。

4.可读性:本书语言简练、通俗易懂,配有大量的插图和表格,使学习过程更加容易和高效。

应用价值《内科学第八版》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和内科医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学生: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本书是一本全面、权威的内科学教材,可以帮助他们系统地学习内科学知识,为将来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2.内科医生:对于内科医生来说,本书是一本重要的参考资料,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及时了解内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总结《内科学第八版》是一本权威的内科学教材,全面介绍了内科学的基础知识、常见疾病、专科内科学、辅助检查和治疗技术以及研究方法。

本书具有系统性、实用性、更新性和可读性的特点,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和内科医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内科学第八版

内科学第八版

内科学第八版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第一节成人常见先天性心血管病先天性心血管病(congenit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s)是指心脏及大血管在胎儿期发育异常引起的、在出生时病变即已存在的疾病,简称先心病。

先天性心血管病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先天性缺陷,其发生率约占全部活产婴儿的%%。

在我国,先天性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为 %%。

据估计,我国每年新出生的先天性心血管病患儿约12?15万。

先天性心血管病种类很多,所造成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差别悬殊。

本章仅对常见的可自然存活至成人的先天性心血管病作简要介绍。

成人常见先天性心血管病见表3-7-1。

表3-7-1成人常见先天性心血管病心房房间隔缺损左向右分流心室室间隔缺损左向右分流瓣膜二叶主动脉瓣无分流肺动脉瓣狭窄■分流三尖瓣下移无分流血管动?眷管未闭左向右分流主动脉缩窄无分流主动脉窦动脉瘤窦瘤破裂多发生左向右分流复杂法洛四联症右向左分流一、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是最常见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占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20%30%,女性多于男性,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 :1. 5?3,且有家族遗传倾向。

【病理解剖】|房间隔缺损一般分为原发孔缺损(primum atrial septal defect)和继发孔缺损(secundum atrial septal defect),前者实际上属于部分心内膜垫缺损,常同时合并二尖瓣和三尖瓣发育不良;后者| 为单纯房间隔缺损,又分为中央型缺损、下腔型缺损、上腔型缺损和混合型缺损,以中央型缺损丨最多见,也可有多个缺损同时存在。

【病理生理】房间隔缺损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分流量的多少。

由于左房压力高于右房,所以丨形成左向右的分流。

分流量的多少除取决于缺损口大小,还与左、右心室的顺应性和体、肺循环丨的相对阻力有关,影响左心室顺应性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可增加左向右分流的幅度。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开课教研室:内科学开课院(部):临床医学院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开课学期:第七学期、第八学期学分: 10.5 总学时: 192 理论学时: 104 实验(见习)学时: 88 课外学时: 0开课对象:临床医学教材:内科学,葛均波、徐永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第8版参考资料:【1】内科学,陆再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2】内科学,叶任高、陆再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6版【3】实用内科学,陈灏珠、林果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14版【4】内科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刘文励、叙永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2版一、课程目标及基本要求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与外科学一起并称为临床医学的两大支柱学科,是临床医学各专业的基础学科,其内容在临床医学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

内科学涉及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系统、内分泌及代谢、风湿等常见疾病以及理化因素所致的疾病。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高等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各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须精读的课程。

《内科学》的任务和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防治的理论知识及技能。

临床医学的共性诊断与治疗思维,集中表达在内科学中;且在临床实践中,内科疾病也最为常见,因此学好内科学不仅为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他临床各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和规范的工作程序。

《内科学》课程分为理论学习和毕业实习两个阶段。

理论学习包括课堂讲课和与其相结合的临床见习。

毕业实习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临床诊疗实践,将理论用于临床实践,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并从临床实践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掌握理论基础知识,还应努力提高医生的职业素质,培养高尚的医德,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一、概述内科学作为医学的重要学科,旨在培养医学生内科学知识和临床技能,以便他们能够全面有效地进行内科诊疗工作。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内科学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提供指导,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连贯性。

二、课程目标1. 系统了解内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知识。

2. 掌握内科学的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法。

3. 培养内科学专业技能,如临床技能、沟通技巧等。

4. 培养内科学的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能力。

5. 培养内科学的科研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内科学基础知识1.1 内科学的定义、分类与发展历程1.2 内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1.3 内科学的基本原理与理论1.4 内科学的专业术语和表达规范2. 常见疾病的诊疗与管理2.1 肾脏疾病2.1.1 急慢性肾炎的诊断和治疗 2.1.2 尿毒症的诊断和治疗2.2 心血管疾病2.2.1 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2.2.2 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2.3 消化系统疾病2.3.1 胃溃疡的诊断和治疗2.3.2 肝炎的诊断和治疗3. 内科学临床技能3.1 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3.2 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4. 内科学科研与实践4.1 临床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4.2 学术写作与发表五、教学方法1. 授课讲授2. 病例讨论3. 视频教学4. 临床实习5. 科研项目六、教材与参考书目1. 主教材:《内科学教程》2. 参考书目:- 《内科学概论》- 《内科学临床指南》- 《内科学临床技能》七、考核方式1. 学期考试:笔试和临床操作考核2. 实习考核3. 学术论文评定八、教学进度安排根据课程要求和教学时间的安排,制定具体的教学进度计划,并根据教学进度进行调整和评估,确保内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九、总结内科学教学大纲的制定旨在为内科学课程的教学提供指导,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与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水平和综合素质。

同时,通过严格的考核和评价方式,确保学生真正掌握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第一篇绪论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是临床医学的基础课程,它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各学科有密切的联系。

内科学涉及范围广泛,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代谢疾病与营养疾病、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等。

涉及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生理和病理过程,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发展的过程,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内科学的任务和目的是在基础医学的基础上,用先进的医学思想和现代医学的成就,系统地传授内科学常见疾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注重临床思维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

二、课程基本要求和教学基本内容1、内科学的学习方法2、内科疾病的诊断3、内科学的进展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总论一、课程基本要求1、掌握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2、了解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的原因;呼吸系统疾病医疗、防治和科研的展望。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1、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2、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3、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相关因素4、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5、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展望肺炎一、课程基本要求1、掌握肺炎的分类(包括解剖分类、病因分类和患病环境分类)。

2、熟悉病原体引起肺炎的途径。

3、掌握肺炎的诊断程序(确定肺炎,评估严重程度和确定病原体)4、掌握肺炎的治疗原则5、了解肺炎的预防6、掌握肺炎球菌肺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

7、熟悉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8、了解军团菌肺炎、肺部真菌感染等。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1、肺炎的定义、流行病学概况2、肺炎的病因、发病机理3、肺炎的分类方法及其特点4、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严重程度的评估,如何确定病原体5、肺炎的治疗6、肺炎球菌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X 线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7、感染性休克的治疗8、自学其他病原体肺炎肺脓肿一、课程基本要求1、掌握肺脓肿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要点。

内科学教学大纲及全套教案讲稿

内科学教学大纲及全套教案讲稿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内科学》是重要的临床医学骨干课程之一,近年来医学科学研究有很大的发展,这些新进展为《内科学》的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提供广阔的素材。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使《内科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够在突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反映医学研究的新成果,并能更好地切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福建医科大学内科学教研室主任联席会议召集人单位组织我校附属第一医院、附属协和医院、附属省立医学院等附属医院内科学教研室的临床骨干教师编写了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内科学》教学大纲,本教学大纲有以下特点:(1)根据学科发展状况及我校的教学特点,对每个系统疾病的理论教学内容进行了取舍,使理论教学内容更加精炼,更加切合当前医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兼顾到执业医师考试的基本要求。

(2)明确了每一章节“了解”、“熟悉”和“掌握”的内容,每个章节都增加了部分“课后思考题”,更有利于与前期基础课程的衔接,使《内科学》的理论教学安排更具有层次感,重点更加突出,有利于引导学生自学和课后复习。

(3)对《内科学》临床见习课教学大纲作了比较大的修订,如:明确了教学查房和临床医疗查房的内容和作用;明确了各系统必须见习的病种等。

三、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学科。

由于其涉及面广、整体性强,与基础各学科及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所阐述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因而是临床各科的基础。

在内科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讲授、示教和见习、毕业实习等不同阶段和环节,要求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和熟悉或了解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使能获得全面、系统的内科学基础知识,并在深入研讨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以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基础理论知识水平,使与临床相结合运用于医疗实践。

内科学第八版-教学大纲

内科学第八版-教学大纲

理论部分第一篇内科学绪论(自学)目标要求了解: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内科学的范围、内容、学习方法和发展,内科疾病的诊断与进展。

自学内容内科学的范围、内容、进展,内科疾病的诊断,学习内科学的要求和方法。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自学)目标要求了解:呼吸系统疾病流行病学、防治及研究进展.自学内容1、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及死亡情况2、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3、呼吸系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诊断(常见症状体征及常用实验室检查)、防治展望。

第二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自学)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第二节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第三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目标要求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表现、分级、实验室及特殊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及治疗。

了解:本病的概念、流行病学、病因、病理、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及预防。

教学内容1、概念2、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吸烟、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感染、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

3、病理及病理生理4、临床表现(1)症状:慢性咳嗽、咳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体征:肺气肿征.(2)实验室及特殊检查:肺功能检查,胸部X线、CT,血气分析及其他。

5、诊断根据高危因素、病史、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综合分析确定,分5级。

6、鉴别诊断同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的鉴别。

7、并发症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8、防治稳定期治疗,急性发作期治疗,治疗指南。

第四章支气管哮喘目标要求掌握: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了解:本病的概念、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预后及预防。

教学内容1、概念2、病因及发病机制免疫学机制、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及神经机制。

3、临床表现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咳嗽,胸部过度充气,广泛哮鸣音、呼气音延长。

4、实验室和其他检查痰液检查,呼吸功能检查,血气分析,胸部X线,特异性变应原的测定。

(完整word版)内科学第八版教学大纲

(完整word版)内科学第八版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INTERNAL MEDICINE)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 17110042 课程总学时178(理论总学时98/实践总学时80)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4/4 学分 8.5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眼视光、影像专业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理论授课与临床见习,使学生比较系统掌握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内科常见的危重病症的抢救知识与技能,学会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范围广,专业多,它不仅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而且与许多医学基础和临床学科有密切关系。

内科学的教学对于培养有科学创新精神的优秀临床医学生具有普遍性意义。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内科学(第8版)葛均波徐永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参考书实用内科学(第14版)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Cecil Textbook of Medicine 23rd Edition Goldman等主编美国Saunders 公司2007年Davidson'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Medicine 20th edition Nicholas等主编Churchill Livingstone Elsevier 2006年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考核采用闭卷笔试。

建立了完备的试题库,理论考试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例适当。

主观题分名词解释和问答题两种,注重内科学临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选择题由试题库筛选,以临床病例分析为主,注重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见习带教内容以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为主。

指导学生复习理论知识,以病例为中心,选择典型的病人,演示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的查体、问诊、收集临床资料、诊断治疗等,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

内科学教学大纲及全套教案讲稿

内科学教学大纲及全套教案讲稿

内科学教学大纲及全套教案讲稿《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内科学》是重要的临床医学骨干课程之一,近年来医学科学研究有很大的发展,这些新进展为《内科学》的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提供广阔的素材。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使《内科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够在突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反映医学研究的新成果,并能更好地切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福建医科大学内科学教研室主任联席会议召集人单位组织我校附属第一医院、附属协和医院、附属省立医学院等附属医院内科学教研室的临床骨干教师编写了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内科学》教学大纲,本教学大纲有以下特点:(1)根据学科发展状况及我校的教学特点,对每个系统疾病的理论教学内容进行了取舍,使理论教学内容更加精炼,更加切合当前医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兼顾到执业医师考试的基本要求。

(2)明确了每一章节“了解”、“熟悉”和“掌握”的内容,每个章节都增加了部分“课后思考题”,更有利于与前期基础课程的衔接,使《内科学》的理论教学安排更具有层次感,重点更加突出,有利于引导学生自学和课后复习。

(3)对《内科学》临床见习课教学大纲作了比较大的修订,如:明确了教学查房和临床医疗查房的内容和作用;明确了各系统必须见习的病种等。

三、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学科。

由于其涉及面广、整体性强,与基础各学科及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所阐述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因而是临床各科的基础。

在内科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讲授、示教和见习、毕业实习等不同阶段和环节,要求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和熟悉或了解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使能获得全面、系统的内科学基础知识,并在深入研讨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以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基础理论知识水平,使与临床相结合运用于医疗实践。

第八版内科学教案

第八版内科学教案

第八版内科学教案一、课程背景本教案是针对第八版内科学中的泌尿系统章节,重点讲解狼疮性肾炎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等内容。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常见于年轻女性,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对患者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狼疮性肾炎的基本知识和诊疗原则,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狼疮性肾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技能目标:掌握狼疮性肾炎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患者的关爱和同情心,提高医疗团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内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与病程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原则与方法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讲解PPT和示意图,详细讲解狼疮性肾炎的基本知识和诊疗原则。

2.病例分析:选取真实的病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加深对疾病的理解和实际应用。

3.讨论互动:设置讨论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并积极参与,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研究。

五、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引起学生对狼疮性肾炎的兴趣。

2.知识传授:讲解狼疮性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3.病例分析:选取一例狼疮性肾炎的病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提供诊断和治疗方案。

4.讨论互动:根据病例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5.知识总结:总结狼疮性肾炎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强调团队合作和患者关怀的重要性。

6.图片展示:展示相关疾病的照片和示意图,加深学生对疾病的印象和理解。

7.教学反馈: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六、教学评估1.口头提问:针对课堂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病例分析:通过学生对狼疮性肾炎病例的分析,评估其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3.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环节的表现,评估其批判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PPT:包括狼疮性肾炎的基本知识和相关图片。

2.病例材料:真实且典型的病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篇绪论【掌握】内科学的学习方法【熟悉】内科疾病的诊断。

【了解】内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新进展。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掌握】1、呼吸系统的结构及其特点;2、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熟悉】1、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免疫功能及呼吸功能。

2、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相关因素。

【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进展。

第二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自学)【掌握】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诊断及治疗。

【熟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病因及病理改变。

【了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预防措施。

第三章肺部感染性疾病(3学时)第一节肺炎概述【掌握】1、肺炎的病因与分类2、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肺炎的的治疗原则。

【熟悉】肺炎的流行病学。

第二节肺炎链球菌肺炎【掌握】1、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2、肺炎球菌肺炎的治疗措施。

【熟悉】1、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病因及易患因素;2、肺炎球菌肺炎的病理特点。

【了解】肺炎链球菌肺炎的预防措施。

第三节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掌握】1、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及诊断;2、葡萄球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治疗措施。

【了解】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预防措施。

第四节肺脓肿(自学)【掌握】1、掌握肺脓肿的临床表现、诊断2、掌握肺脓肿的治疗原则及措施。

【熟悉】肺脓肿的病因及其发病机理。

第四章支气管扩张(2学时)【掌握】1、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诊断2、支气管扩张的治疗原则及措施。

【熟悉】支气管扩张的病因及其发病机理。

第五章肺结核(2学时)【掌握】1、掌握肺结核的病因;2、肺结核的临床表现;3、肺结核的诊断方法、程序,分类标准和诊断要点;4、肺结核的治疗原则,抗结核药的正确使用及大咯血的治疗。

【熟悉】1、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2、肺结核的基本病理变化。

【了解】1、肺结核的流行病学2、结核病的控制策略与措施。

内科学第八版循环系统教学大纲

内科学第八版循环系统教学大纲

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第二章心力衰竭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

(二)熟悉:心力衰竭的类型、分期与分级;心超、胸片、利钠肽、肌钙蛋白在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慢性心力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洋地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征及禁忌征,洋地黄中毒表现;ACEI/AR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正性肌力药的适应症;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I类适应症)。

(三)了解: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和预防;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心力衰竭的类型、分期与分级;心力衰竭的诊断,特别是心超、胸片、BNP在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心力衰竭的鉴别诊断,如左心衰竭与肺部疾病的鉴别,右心衰竭与心包积液、肝硬化等的鉴别诊断;慢性收缩性、舒张性心力衰竭治疗原则;洋地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征及禁忌征,洋地黄中毒表现;ACEI/AR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正性肌力药的适应症;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

(二)一般介绍: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和预防;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

三、思考题名词解释:心力衰竭问答题:1、心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有哪些变化?2、心源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如何鉴别诊断?3、心力衰竭的分期和NYHA分级?4、常见的心力衰竭的病因和诱因有哪些?5、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应如何抢救?第三章心律失常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及治疗原则;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及适应症。

(二)熟悉: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的特征;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的心电图及处理原则;左、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

(三)了解: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结构;心律失常分类、病因及发生机制;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预激综合征的病因、心电图表现及治疗;动态心电图、食管心电图、运动试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的适应症;心脏电复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适应症;起搏器治疗的适应症及起搏方式的选择;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及导航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学》教学大纲(INTERNAL MEDICINE)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课程总学时178(理论总学时98/实践总学时80)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4/4 学分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眼视光、影像专业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理论授课与临床见习,使学生比较系统掌握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内科常见的危重病症的抢救知识与技能,学会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范围广,专业多,它不仅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而且与许多医学基础和临床学科有密切关系。

内科学的教学对于培养有科学创新精神的优秀临床医学生具有普遍性意义。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内科学(第8版)葛均波徐永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年参考书实用内科学(第14版)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年Cecil Textbook of Medicine 23rd Edition Goldman等主编美国Saunders 公司2007年Davidson'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Medicine 20th edition Nicholas等主编Churchill Livingstone Elsevier 2006年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考核采用闭卷笔试。

建立了完备的试题库,理论考试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例适当。

主观题分名词解释和问答题两种,注重内科学临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选择题由试题库筛选,以临床病例分析为主,注重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见习带教内容以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为主。

指导学生复习理论知识,以病例为中心,选择典型的病人,演示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的查体、问诊、收集临床资料、诊断治疗等,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一)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以及常见的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

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进展。

第三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功能);诊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定义。

(二)熟悉: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和临床表现。

COP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并发症;严重程度评估。

稳定期COPD和AECOPD的治疗。

(三)了解:COPD的病理改变;预防。

二. 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COPD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功能);诊断。

AECOPD 的定义。

(二)一般介绍: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临床表现;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鉴别诊断和治疗。

COP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病理改变;并发症;严重程度评估;预防;鉴别诊断。

稳定期COPD 和AECOPD 的治疗。

三. 思考题1、COPD的定义及严重程度评估。

2、COPD的肺功能检查的特点及意义。

第四章支气管哮喘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哮喘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呼吸功能检查);诊断;药物治疗(药物种类及其作用)。

(二)熟悉:哮喘的并发症;鉴别诊断;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三)了解:哮喘的流行病学;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治疗(免疫疗法);教育;管理和预后。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哮喘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呼吸功能检查);诊断;药物治疗(药物种类及其作用)。

(二)一般介绍:哮喘的并发症;鉴别诊断;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流行病学;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治疗(免疫疗法);教育;管理和预后。

三. 思考题1、哮喘和不典型哮喘的定义。

2、哮喘的诊断标准。

3、哮喘治疗常用的药物分类及代表药物。

第六章肺部感染性疾病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1.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定义;诊断标准;常见致病菌。

2.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3.常见细菌性肺炎的病原菌;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典型的影像学表现。

(二)熟悉:1.肺炎病原学标本的采集方法及其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2.肺炎的诊断程序。

4.常见病原菌肺炎的临床特点与抗生素合理应用。

5.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三)了解:真菌性肺炎;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1.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定义;诊断标准;常见致病菌。

2.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3.常见细菌性肺炎的病原菌;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典型的影像学表现。

(二)一般介绍:1.肺炎病原学标本的采集方法及其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2.肺炎的诊断程序。

3.肺炎链球菌肺炎的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实验室检查特点。

4.常见病原菌肺炎的临床特点与抗生素合理应用5.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三. 思考题1、肺炎诊断的程序。

2、肺炎的环境分类及定义,诊断标准。

3、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4、MDR,PDR的定义第五章支气管扩张症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表现;诊断。

(二)熟悉:支气管扩张症的鉴别诊断;治疗。

(三)了解: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

二. 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表现;诊断。

(二)一般介绍:支气管扩张症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

三. 思考题1、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第七章肺结核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肺结核的诊断(方法和程序、分类标准和诊断要点、记录方式)。

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化学治疗的原则、化学治疗的主要作用)。

(二)熟悉: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病理学;临床表现;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常用抗结核药物、耐药肺结核(定义));其他治疗(对症治疗、咯血处理)。

(三)了解:流行病学;结核分枝杆菌;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鉴别诊断;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化学治疗的生物学机制、统一标准化学治疗方案);其他治疗(激素、外科手术治疗)。

肺结核与相关疾病;结核病控制策略与措施。

MDR-TB,XDR-TB。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肺结核的诊断(方法和程序、分类标准和诊断要点、记录方式);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化学治疗的原则、化学治疗的主要作用)。

(二)一般介绍: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病理学;临床表现;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常用抗结核药物、耐药肺结核(定义));其他治疗(对症治疗、咯血处理)。

流行病学;结核分枝杆菌;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鉴别诊断;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化学治疗的生物学机制、统一标准化学治疗方案);其他治疗(激素、外科手术治疗)。

肺结核与相关疾病;结核病控制策略与措施。

三. 思考题1、继发性肺结核的诊断要点。

2、结核病的分类。

2、肺结核化学治疗的原则和主要作用。

3、MDR-TB定义。

4、DOTS的含义。

第十一章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第三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肺动脉高压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定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X线检查、心电图)。

(二)熟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发病机制: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诊断;并发症(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二)了解:肺动脉高压的分类。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心超、血气、血液);鉴别诊断;并发症(心律失常、休克);治疗;预后;预防。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肺动脉高压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定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X线检查、心电图)。

(二)一般介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发病机制: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诊断;并发症(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心超、血气、血液);鉴别诊断;并发症(心律失常、休克);治疗;预后;预防。

三. 思考题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及实验室检查。

第十章肺血栓栓塞症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肺血栓栓塞症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

(二)熟悉:肺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临床分型;治疗方案(抗凝治疗)。

(三)了解:肺血栓栓塞症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鉴别诊断;治疗方案(溶栓治疗);预防。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肺血栓栓塞症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

(二)一般介绍:肺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临床分型;治疗方案(抗凝治疗)。

肺血栓栓塞症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鉴别诊断;治疗方案(溶栓治疗);预防。

三.思考题1、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程序。

第九章间质性肺病自学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间质性肺病的诊断。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诊断标准。

结节病病理;临床表现;诊断。

(二)熟悉:间质性肺病分类;诊断方法及流程。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X线、肺功能);诊断标准;治疗。

结节病的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鉴别诊断。

(三)了解:间质性肺病的发病机制。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病理分类。

其他间质性肺病(肺泡蛋白沉积症、其他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结节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治疗;预后。

二.思考题1、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诊断标准。

2、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影像学和肺功能改变。

3、结节病的临床表现。

第十二章胸膜疾病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胸腔积液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气胸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排气疗法)。

(二)熟悉:胸腔积液的常见病因和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诊断性胸腔穿刺和胸水检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和脓胸)。

气胸的类型;鉴别诊断;并发症。

(三)了解:胸腔积液的胸水循环机制;实验检查和特殊检查(X线检查、超声检查、胸膜活检、胸腔镜或开胸活检);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气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治疗(保守治疗、化学性胸膜固定术、手术治疗、并发症及处理)。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胸腔积液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气胸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排气疗法)。

(二)一般介绍:胸腔积液的常见病因和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诊断性胸腔穿刺和胸水检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和脓胸)。

气胸的类型;鉴别诊断;并发症。

胸腔积液的胸水循环机制;实验检查和特殊检查(X线检查、超声检查、胸膜活检、胸腔镜或开胸活检);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和脓胸、恶性胸腔积液)。

气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治疗(保守治疗、化学性胸膜固定术、手术治疗、并发症及处理)。

三.思考题1、胸腔积液渗漏性的鉴别诊断。

2、胸腔积液的病因。

3、胸膜反应的表现及处理。

4、结核性胸膜炎的抽液治疗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5、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6、胸排气疗法如何操作。

第八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肺癌的病理和分类;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其他检查(胸部影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