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新思路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国资国企改革现状反思
十五期间,国资国企改革基本完成了国有经济结构的优 化,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极大地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全 面建立了高效、平等的竞争格局,成绩是喜人的,但是仍面临很 多新的问题,有些工作也还需要加强,有新的内容需要研究。首 先,国企股份制改造后出现的“内部人控制”现象成为国企改革 出现的最大问题。国有企业从产权关系讲,本质上属全体人民 所有,具有高度的社会性,因而客观上决定国有企业所有权只 能由国家政府代表全体人民行使,但国家并非个人化的代表, 所以必须委托特定的自然人来经营国有企业。这样不可避免的 产生所有权的缺位,从而造成经营权的强化和所有权的弱化。[1] 其次,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国资国企改革的方向是让国资国企 能适应市场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快速发展,其目的是 搞好国资国企,不是私分、吃掉、削弱,更不是消灭国资国企。但 是在国资国企改革的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就呈现出快速递增 的态势。当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流失渠道:决策失误导致流失;在 破产中、改制中、中外合资合作中流失;由于经营不善、财政性 蚕食造成流失以及无形资产、土地不入账造成流失;恶性竞争 导致的流失。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至少流失 800 亿  ̄1 000 亿 元。国有资产以如此惊人的速度流失,已经成了困扰改革与发 展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2]再次,国企改革后下岗职工安置和 再就业问题的出现。计划经济下的国有企业人员富足,效率低 下,严重阻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减
三、我国国资国企深化改革的新思路探讨
通过对我国国资国企改革的现状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并结 合西方发达国家国资国企改革的成功经验,我认为国资国企的 进一步深化改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 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国有资产法》是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 系的“母法”,要在认真总结国有资产监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根据十六大确立的改革方向,进一步加强该法的起草论证工 作,提出立法意见和建议,推动该法尽早出台。二是要加大工作 力度,加快推进以总法律顾问制度为核心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 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三是要积极探 索国有资产监管法规实施的督查工作,逐步在国资委系统和所 出资企业形成一个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良好法治 局面。四是要加强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的管理和协调,国有企业 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国有企业要根据国资委的相应规定,对系 统内发生的重大法律纠纷案件进行了全面梳理,提出切实可行 的预防措施,建立了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的预警机制和国有企业 内部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管理办法。
以 Justin Yifu Lin(1998)、William L.Megginson、Jeffry M. Nette(r 2001)为代表的学者主张,政府对国有企业采取必要的 监管机制。[9][10]西方国家政府都不同形式地对国有企业,采取不 同形式的监管形式。美国的国会监管机制;英国的双重监管机 制,由政府和议会对企业实施双重监管;日本的股份制监管机 制,通过相互派代表进入对方董事会来进行相互监督;法国的 董事会监管机制;意大利的国家参与监管机制;德国的多渠道 监管机制;韩国的绩效评估监管机制等形式。虽然它们形式不 同,但其目的都是采取一定的手段、方式对国有企业进行监督 和管理。
6.依法维护国有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切实维护好职工合 法权益,使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的承受能力相协调。 我们应当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合理把握好国有企 业改革的力度、推进的速度和职工能够承受的程度,特别是要 关注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的利益,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 益,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使广大职工不仅成为改革的 受惠者,也成为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
5.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确保国有企业内部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 监督机构和经营层协调发展。建立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 成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是确保企业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当 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 定,进一步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在企业形成权力机 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还要积 极推进国有大型独资企业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2004 年,国 务院国资委选择了 7 家国有独资企业进行建立和完善董事会 的试点,主要内容是建立外部董事制度,在董事会下设立战略、 提名、薪酬与考核等专门委员会。2005 年国务院国资委扩大了 试点范围,在原有基础上加快了建立完善国有大型独资企业法 人治理结构的步伐。同时,要紧密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积极探 索建立具有各地特色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使国有企业的法人 治理结构在实际运行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国有企业改革 《生产力研究》No . 1 7 . 2 0 0 8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新思路研究
杨畅
(上海财经大学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
【摘 要】 文章通过对国资国企改革的现状进行反思的基础上,结合西方发达国家国资国企改革的成功经验,在 新形势下探讨我国国资国企深化改革的新思路,具体包括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产权转让、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依法维护国有企业职工的 合法权益、增强国有企业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的能力等。
以 Marzio Galeott(i 2004)为代表的学者主张,政府政策对国 有企业起到导向和计划管理作用。[8]作为西方国有企业的典范, 新加坡国有企业家家不亏损,分布在公益性行业、基础性行业, 也包括竞争性、盈利性的行业,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制定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其先后采用“进口替代性”战略、“出 口导向型”战略、“第二次工业革命”战略、“海外发展”战略,极 大地促进了新加坡经济的发展。
以 Jehiel Zi(f 1981)、Jonathan P.Doh(2000)为代表的学者认 为,营造竞争机制是促进企业提高效率的动力。[12][13]英国电信公 司私有化后,从国家垄断变成私人垄断,并没有提高效率,只是 凭借垄断地位获得高额收益,使国民福利受损。为此,英国政府 支持组建了全国性的默克瑞公司和一批地区性、专业性通讯公 司,打破了英国电信公司独家垄断电话通讯业的局面,营造了 一个竞争环境。果然,英国电信公司的业务有了很大改善,服务 质量明显提高。
2.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问题是国
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 合理流动的机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流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 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形成国有经济和谐有序的 布局结构,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国有经济在不同时期、不同产业 和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目前,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综合国力仍然比较落后。我们需要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控制国 民经济命脉,使国有经济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 要行业和领域发挥关键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 提高,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需要适时调整,重要行业和关键领 域国有经济的数量与比重也应当不断进行优化。从不同产业 看,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 置中的基础作用,需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市场公平竞争。 我们要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使国有经济 真正在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行业发挥重要作用。
员增效也就成了国有企业减轻包袱、轻装上阵、增强企业竞争 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由于我国国有经济比重较大,国企改 革必将带来严重的下岗失业和再就业问题。同时由于我国的社 会保障体制的不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缺乏、就业结构的不完 善等原因的存在,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已经成为新世纪国企改革 的工作重点之一。[3]最后,在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上重复建设严 重,企业大而全、小而全,没有形成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体 系和规模经济。[4]
4.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产权转让。进一步规范企业 改制和产权转让,确保国有企业改革与规范协调发展。国有企 业改革进入了攻坚破难的阶段,企业改制和产权转让的规范问 题也日益凸显出来,特别是在企业改制和产权转让中国有资产 流失的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近几年来,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的规范性文件,近期国家更是采取措施 加大了规范力度,我们应在这个基础上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 伐,逐步解决国有企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同时,要针对改革 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强规范,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 失,使国有企业在改革中更加规范,在规范中更快发展。
【关 键 词】 国资国企;现状反思;成功经验;思路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9.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2768(2008)17- 0123- 02
国资国企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经济体制改革中任务最困难、 风险最大的改革决战。从根本上说,国资国企的改革关系到整 个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事业的成败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对国 资国企改革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方式进行系统地深入地研究,对 于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和国有经济不 断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国资国企改革的 现状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并结合西方发达国家国资国企改革的 成功经验,在新形势下,探讨适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我国国资 国企深化改革的新思路。
以 Yair Aharon(i 1981)为代表的学者主张,产权改革是国有 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前东德国有企业转制的过程,既是明确产 权关系的过程,也是企业重新规划和重新选择经营者的过程。[11] 新加坡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最大特色是它有完全的自主 权,既不受政府的计划干预,也不受政府的保护,与私有企业没 有多大区别。
【收稿日期】2007-04-28 【作者简介】杨畅(1 982-),男,江苏扬中人,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投融资理论与政策。
源自文库骳髇髖
改造成多种股份公司形式;第二,随着各种公司形式的出现,国 有企业经营权的转移和经营形式的改变,公司的法人主体地位 和法人财产权得到了确立;第三,国有企业改造成公司后,企业 与国家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国家与公司的关系以股权为纽带, 国家作为股东不再对公司行使其他股东所没有的权利。
二、西方发达国家国资国企改革的经验
以 Elena Bontempi、Alessandra Del Boca(2004)为代表的学 者认为,一些国有企业地位不可取代。[5]西方国家依然存在的国 有企业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管理并起稳定国民经济作用 的政治工具。它们的存在不是追求最大盈利,而是维护公共利 益。这一类西方发达国家国有企业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政府直接 投资和国有化。另一类是国家参股或控股的企业,在市场竞争 中自主经营。在这种公私合营企业中,国家仍然是一个普通股 东,但在许多情况下,政府会成为企业的实际控制者。
Charles M. Tiebou(t 2003)通过总结发达国家国资国企改革 的经验得出结论,发达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公司改革是意 义重大并卓有成效的。[6]二战以后,为了尽快振兴经济,英、法等 西方发达国家国有企业应运而生,蓬勃发展起来。但是,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国有企业普遍出现了效益低下,劳动成本过高, 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国有资产不但不能保值增值,在一定程 度上还有流失“萎缩”的态势,严重制约了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复 苏和发展。英国首先发现了这个问题。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 尔夫人上台后不久,就着手进行被她称为“改变英国方向”的股 份制改革。国有企业实行了股改后,奇迹发生了:股份制公司千 方百计改善服务,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以取得消费者信赖,进 而实现“惊险的跳跃”。自改革后,国企活力大增,“老树吐新 枝”,有人称股份制是“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的企 业组织形式”。Catherine L.Mann(1991)提出,随着西方发达国家 的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和股份制,新的企业制度开始建立,国有 企业实行公司化和股份制。[7]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把国有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