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板平法识图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板平法识图》课件

《板平法识图》课件
熟悉图纸中使用的符号和标注,确保理解其含义。
板平法识图的步骤与技巧
步骤二:观察图纸 观察图纸的整体布局,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特别注意细节部分,如节点、连接和构造。
板平法识图的步骤与技巧
步骤三:分析图纸
分析图纸中的数据和信息,理解其逻辑关系。
结合实际施工条件和经验,评估图纸的可行性和 合理性。
板平法识图的步骤与技巧
板平法的重要性与应用领域
总结词
板平法的重要性、应用领域
详细描述
板平法作为一种高效、精确的二维图形绘制方法,具有很高的实用性。通过板平法,用户可以快速地绘制出各种 复杂的二维图形,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板平法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建筑、机械设计、电子电路设计、平 面设计和工艺品制作等。
板平法的历史与发展
《板平法识图整理》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板平法概述 • 板平法的基本原理 • 板平法的识图方法 • 板平法的实际应用案例 • 板平法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板平法概述
板平法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板平法的定义、特点
详细描述
板平法是一种基于平板电脑的二维图形绘制方法,具有简单易学、操作方便、 精度高等特点。通过板平法,用户可以在平板电脑上进行二维图形的绘制、编 辑和保存等操作,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电子等领域。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
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创新,不断探索新技术和新应用。
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专业团队,提高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拓展应用领域
积极开拓新市场和新应用领域,扩大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通过对板平法的力学原理的掌握,可 以更好地理解各种板结构的承载能力 和稳定性,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理 论依据。

板平法识图规则(教育知识)

板平法识图规则(教育知识)
施工时按原位注写取值。当设置暗梁时,柱上板带及跨中板带标注方式与本
书梁平法一致。柱上板带标注的配筋仅设置在暗梁之外的柱上板带范围内。
教书育人
15
5.8 无梁楼盖识图案例
该案例是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平法施工图,是采用平面注写方式表达的。案
例中介绍了无梁楼盖板块[柱上板带(ZSB)、跨中板带(KZB)]和暗梁
关于悬挑板的注写方式如图5.10 所示。当悬挑板端部厚度不小于150mm 时,应指
定板端部封边构造方式,当釆用U 形钢筋封边时,应指定U 形钢筋的规格、直径。
3. 有梁楼盖板贯通纵筋原位标注的注写内容
当板的上部已配置有贯通纵筋,但需增配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时,应结合已配
置的同向贯通纵筋的直径与间距采取“隔一布一”的方式配置。“隔一布一”方
5.10.3 柱帽的引注示意图
柱帽ZMx 的引注见图5.19 ~图5.22。柱帽的平面形状有矩形、圆形或多边形等,
其平面形状由平面布置图表达。
柱帽的立面形状有单倾角柱帽ZMa( 图5.19)、托板柱帽ZMb( 图5.20)、变倾角
柱帽ZMc( 图5.21)和倾角托板柱帽ZMab( 图5.22) 等,其立面几何尺寸和配筋由
教书育人
3
5.1.3 连续板的受力特点
现浇肋形楼盖中的板、次梁和主梁,一般均为多跨连续板。连续板的
受力特点是跨中有正弯矩,
支座有负弯矩。因此,跨中按最大正弯矩考虑正筋,支座按最大负弯
矩考虑负筋。
(1)受力钢筋的配筋要求。受力钢筋沿板的跨度方向设置,位于受拉
区,承受由弯矩作用产生的
拉力,其数量由计算确定,并满足构造要求。例如,单跨板跨中产生
教书育人
1
学习思路
本章介绍了有梁楼盖与无梁楼盖平法识图规则及基本受力特性;通过有梁楼

楼板平法识图课件

楼板平法识图课件
楼板平法识图课件
• 楼板平法概述 • 楼板平法图纸解读 • 楼板平法施工工艺 • 楼板平法识图实践
01
楼板平法概述
楼板平法的定义和发展
定义
楼板平法是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 楼板设计的简化方法,通过平面 图形表达楼板的几何尺寸和配筋 构造。
发展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楼板 平法逐渐从传统的二维设计向三 维数字化设计转变,提高了设计 效率和精度。
为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通过案例学习楼板平法的识图技巧和方法
经典案例研究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楼板平法案例,深入剖析其设计思路和构造特点, 以便掌握楼板平法识图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识图技巧归纳
通过对多个案例的研究和学习,总结归纳出楼板平法识图的一些通 用技巧和方法,如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到次要的识图顺序等。
将配制好的砂浆均匀地铺设在楼板上,用专用的抹子或 刮板将砂浆刮平,确保砂浆厚度均匀。
5. 压实与找平
使用专用的压实设备对砂浆进行压实,提高楼板的密实 度。随后进行找平处理,确保楼板表面平整。
6. 养护与保护
在砂浆铺设完成后,进行养护处理,定期洒水保持楼板 湿润,防止砂浆开裂。养护期过后,进行楼板表面的保 护处理,如涂刷防水层、耐磨层等。
04
楼板平法识图实践
实际楼板平法图纸的解读和分析
图纸识别
首先需要了解楼板平法图纸的基 本构成和元素,包括线条、符号、
标注等,以便准确识别图纸中的 各种信息。
构造分析
解读楼板平法图纸时,要深入理 解楼板的构造方式,包括楼板的 厚度、材料、钢筋配置等,从而
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尺寸测量
通过楼板平法图纸,可以测量出 楼板各部分的尺寸和相对位置,
可能是由于砂浆配比不当、养护 不足等原因导致。解决方法包括 调整砂浆配比、加强养护措施等。

平法施工识图规则讲解

平法施工识图规则讲解

平法施工识图规则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平法),对我国传统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设计表示方法作了重大改革,既简化了施工图,又统一了表示方法,以确保设计与施工质量。

本章节是根据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XXG101)编写的。

一、平法制图的一般规定1、按平法设计绘制的施工图,一般是由各类结构构件的平法施工图和标准构造详图两大部分构成。

但对于复杂的房屋建筑,尚需要增加模板、开洞和预埋等平面图。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需要增加剖面配筋图。

2、按平法设计绘制结构施工图时,必须根据具体工程设计,按照各类构件的平法制图规则,在按结构层绘制的平面布置图上直接表示各构件的尺寸、配筋和所选用的标准构造详图。

3、在平法施工施工图上表示各构件尺寸和配筋的方式,分为平面注写方式、列表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等三种。

4、在平法施工图上,应将所有构件进行编号,编号中含有类型代号和序号等。

其中,类型代号应与标准构造详图上所注类型代号一致,使两者结合构成完成的结构设计图。

5、在平法施工图上,应注明各结构层楼地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等。

6、为了确保施工人员准确无误地按平法施工图进行施工,在具体工程的结构设计总说明中必须注明所选用平法标准图的图集号,以免图集升版后在施工中用错版本。

第一节框架柱的制图规则柱平法施工图是在结构柱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对柱的信息表达。

一、柱的编号规定在平法柱施工图中,各种柱均按照表3-1-1的规定编号,同时,对应的标准构造详图也标注了编号中的相同代号。

柱编号不仅可以区别不同的柱,还将作为信息纽带在柱平法施工图与相应标准构造详图之间建立起明确的联系,使在平法平法施工图中表达的设计内容与相应的标准构造详图合并构成完整的柱结构设计。

柱编号表3-1-1 柱类型代号序号特征框架柱KZ XX 柱根部嵌固在基础或地下结构上,并与框架梁刚性连接构成框架框支柱KZZ XX 柱根部嵌固在基础或地下结构上,并与框支梁刚性连接构成框支结构。

精选楼梯平法识图讲义

精选楼梯平法识图讲义

4.FT~LT型梯板上部纵向与横向配筋、下部纵向与横向配筋、 上部横向配筋的外伸长度,均由设计者按照FT~LT型楼梯 的平面注写方式分别注明;梯板的分布钢筋由设计者注写 在楼梯平面图的图名下方。
5.上下相邻两层或两标准层改变梯板类型或序号时,其“自 然转换”部位在楼层平板位置,且其下层或下标准层的终 止标高与上层或上标准层的起始标高在同一楼层平板处, 标准图集的表示方法示例均按“自然转换”绘制。
伸的水平投影长度统一取不小于1/4梯段板净跨,设计不 标注。
(5)ET型楼梯的低端平板或高端平板的净长、中位平板的 位置及净长应具体工程不同而不同,上部纵筋因此有不同 的配筋形式,施工人员应根据施工图中的几何尺寸,按构 造详图规定选择相应的配筋形式。
现浇砼板式楼梯平法施工图
平面注写方式
表达Βιβλιοθήκη 原位注写的内容为楼层与层间平板支座上部纵向与横向配 筋,横向配筋的外伸长度。当平板上部横向钢筋贯通配置 时,仅需在一侧支座标注,并加注“通长”二字,对面一
侧 支座不注,如图8-9b所示。梯板的分布钢筋注写在图名的
下方。
图8-11 FT(A-A)楼梯板钢筋构造 楼层平板和层间平板均为三边支承
FT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适用条件及钢筋构造
FT型楼梯的适用条件为:(1)楼梯间内不设置梯梁,矩 形梯板由楼层平板、两跑踏步段与层间平板三部分构成;(2) 楼层平板及层间平板均采用三边支承,另一边与踏步段相 连;(3)同一楼层内各踏步段的水平净长相等,总高度相等 (即等分楼层高度)。凡是满足以上条件的可为FT型,如:双跑 楼梯、双分楼梯等。FT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见图8-9所示。 其中集中注写的内容有5项: 第1项为梯板类型代号与序号FTXX; 第2项为梯板厚度h; 第3项为踏步段总高度; 第4项为梯板下部纵向配筋; 第5项为平板下部横向配筋。

《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课件 第六章 楼梯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课件 第六章 楼梯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型楼梯板钢筋计算准备
2)斜坡系数k 楼梯板钢筋计算中常用到斜坡系数k。在钢筋计算中,经常需要通过水平投影长度计 算斜长,即
其中,斜坡系数k可以通过踏步宽度和踏步高度来进行计算,即 实际计算中k值也可以根据 与 的比值按照表6-1取用。
表6-1 k值
楼梯配筋标准构造及计算原理
型楼梯板配筋构造
A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 如图6-12所示,具体如下。
楼梯钢筋计算
图 6-13 AT 型楼梯设计示例
楼梯钢筋计算
(2)计算斜坡系数 k
k bs2 hs2 3002 1402 1.104
bs
300
(3)梯板下部钢筋的计算
① 下部纵筋长度及根数的计算:
a max{5d ,bk /2} max{512,300 1.104/2} max{60,165.6} 166 (mm)
抗震构造措施,其中只有ATc型楼梯参与结构整体抗震计算。
楼梯平法识图
1.集中标注
楼梯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五项,具体规定如下。 (1)梯板类型代号与序号,如AT××。 (2)梯板厚度,注写为 ×××。当为带平板的梯板且梯段板厚度和平板厚度不同时, 可在梯段板厚度后面括号内以字母P打头注写平板厚度。
楼梯平法识图
As
1
fcb h0 fy
1.0 11.9 1 000 0.129 100 270
568.6 (mm2 )
选配钢筋: 梯段板下部纵筋:A10@130(604 mm2); 分布筋:A8@300(每级踏步一根 A8 钢筋); 扣筋:A8@160( 314 mm2 跨中受力钢筋的 0.5 倍); 扣筋分布钢筋:A8@300。 楼梯平法施工图如图 6-15 所示。
为 ;另一端锚入高端梯梁内,伸至支座对边再向下弯折,且弯锚水平段长度不小

板平法识图与算量

板平法识图与算量
根数为: (另向净跨-2×1/2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 说明:另向净跨是指,当计算X方向,就是Y净跨
当计算Y方向,就是X净跨
9、负筋分布筋计算
分布筋长度=另向跨度另向负筋延伸长度A另向负筋延伸长度 B+2×150
说明:各自分布筋在转 角位置切断,与另一 方向的支座负筋搭接, 搭接长度为150mm
XX
有不同的留筋方式
XX
板厚及配筋与所在板相同;构造升降高度≥300
最大边长或直径<1 m;加强筋长度有全跨贯通和自洞边 XX
锚固两种
XX
翻边高度≤300
XX
以上部双向非贯通加强钢筋取代原位置的非贯通配筋
XX
板悬挑阳角上部放射筋
楼板相关构造在平法施工图中直接采用引注方 式表达,跟前边梁内的吊筋一样
项目4 板平法识图和钢筋算量
名词解释
• 隔一布一:例如A12/14@100
100
的注 含意 义:
资 格 考 试 中 一 定 要 写 明 钢 筋 等 级 符 号
说明:
原位标注
•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为:板支座上部非 贯通纵筋(负筋)和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
??
原位标注
原位标注(94)
说明:

当悬挑板端部厚度不小于150mm时,设计者应当指定
结构平面的坐标方向
• 1)当两向轴网正交时,图面从左至右为X向,从 下至上为Y向;
• 2)当轴网转折时,局部坐标方向顺轴网转折角度 做相应转折;
• 3)当轴网向心布置时,切向为X向,径向为Y向;
贰、有梁楼盖平法制图规则
• 板平面注写主要包括板块集中标注和板支座原位标注。
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

混凝土施工图识图8法-板平法施工图的识读

混凝土施工图识图8法-板平法施工图的识读

某建筑工程中的板平法施工图解析
分析某建筑工程中的板平法施工图,解读施工过程 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和问题。
实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详细介绍某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以 及如何在施工过程中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板平法施工
掌握板平法施工图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对于施工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掌握了板平法施工图的识读技 能之后,施工人员才能更好地进行建筑施工。
1
标题和图例的解读
了解整个板平法施工图的组成部分和含
尺寸和比例的理解
2
义。
理解板平法施工图中的比例关系和尺寸
标注,可以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进行施
3
符号和注释的解析
工。
理解施工图中的通用符号和注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以简
估算和排布的方法
4
化施工过程。
熟悉板平法施工图中的估算和排布方法, 可以帮助施工人员更快地解决问题。
板平法施工图的实例分析
混凝土施工图识图8法-板 平法施工图的识读
混凝土施工图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而识读施工图则是建筑师、工 程师和施工人员需掌握的技能。
识读施工图的重要性
1 精确施工
精通施工图的细节和特点可以确保建筑施工的精确性和高效性。
2 安全施工
识读施工图可以帮助施工人员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危险和错误。
3 良好沟通
总结
1 板平法施工图的概念和特点 2 板平法施工图的识读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实例分析和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和问题
感谢聆听
非常感谢大家的聆听。如果您对板平法施工图识读还有疑问,欢迎咨询我们 的专业人员。
识读施工图可以帮助建筑师、工程师和施工人员进行更加精确的沟通。

板平法施工图识读—板平法施工图

板平法施工图识读—板平法施工图

2、梁下部纵筋
(3)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
例:梁下部纵筋注写为 6Φ25 2(-2)/4,则表示上排纵筋为 2Φ25,且不伸入 支座;下一排纵筋为 4Φ25,全部伸入支座。
(4)当设置暗梁时,柱上板带及跨中板带标注方式同无梁楼盖的标注,柱上板带 标注的配筋仅设置在暗梁之外的柱上板带范围内。
(5)暗梁中纵向钢筋的连接、锚固及支座上部纵筋的伸出长度等要求同轴线处柱 上板带中纵向钢筋。
无梁楼盖平法施工图是指在楼面板和屋面板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的表达方式。 板平面注写主要有板带集中标注,板带支座原位标注两部分内容。
集中标注应在板带贯通纵筋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注写。相同编号的板带可选 择其一做集中标准,其他仅注写板带编号。
1、板块编号
板类型 楼面板 屋面板 悬挑板
代号 LB WB XB
序号 xx xx xx
2、板块的厚度
集中标注处标明板厚,如:h=120 在图名处标注板厚,如:
12.000~21.00板平面布置图 h=120
3、贯通纵筋
当在某些板内配置有构造钢筋时,则X向以Xc,Y向以Yc打头注写(例如:XB
h=150/100
例:2Φ22 + (4Φ12):用于六肢箍.其中 2Φ22 为通长筋,4Φ12 为架立筋。
4、暗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
当暗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为全跨相同,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 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 ; ”将上部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分隔开来。 例 3Φ22;3Φ20:表示上部配置3Φ22,下部配置3Φ20。
案例:
Φ10@100/ 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 ,加密区间距 为 100,非加密区间距为 200 ,均为四肢箍。

[笔记]1_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

[笔记]1_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

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1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本章在这里主要介绍平法识图概述、钢筋计算的主要内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便为后面各章具体的技术内容讲述奠定基础。

1.1 平法识图概述1.1.1 平法及其产生1)什么是平法“平法”系指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简称平法。

它是我国目前现行的具体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的主要方法。

为简化起见下面统以“平法”进行表述。

“平法”其表达形式概括起来,就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施工图。

2)平法的产生平法的创始人是山东大学陈青来教授,在创立平法的时候,他在山东省建筑设计院从事结构设计工作。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设计任务非常繁重,为了加快结构设计的速度,简化结构设计的过程,他吸收了国外的经验,结合中国建筑界的具体实践,创立了平法。

3)平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1)“平法”是我国对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表示方法所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它是国家科委和建设部列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

它的推广及应用,具有其重要意义与作用:(2)“平法”它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

由于它把构件尺寸和配筋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使其结构施工图的数量大大减少,这不但减少了绘图的工作量,而且,结构设计的后期计算,如每根钢筋形状和尺寸的具体计算、工程钢筋表的绘制等,也都免去而不作了。

这样,它不仅精简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设计(绘图)的程序,极大地的解放了结构设计师的繁重劳动,加快了结构设计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结构设计的质量。

(3)平法实施以后,对施工企业来讲,首先是施工人员到工地携带的图纸少了,并且还减少了结构施工图的阅读时间。

因此,“平法”制图规则不仅是结构设计师者完成柱、墙、梁平法施工图的设计依据,而且也是施工、监理人员准确理解和实施平法结构施工图的依据。

楼梯平法识图讲义(PPT格式,38页)

楼梯平法识图讲义(PPT格式,38页)

其他构造
由于踏步段上下两端板的建筑面层厚度不同,为使面 层完工后各级踏步等高等宽,必须减小最上一级踏步的高 度,并将其余踏步整体斜向推高,整体推高的(垂直)高 度值,高度减小后的最上一级踏步高度。不同踏步位置推 高与高度减小构造见图8-17。
6.当甲、乙两部构成错层结构并共用楼梯时,甲部层间平板 即为乙部楼层平板(反之亦然),设计时应予以注明。 建筑专业地面、楼层平板和层间平板的建筑面层厚度 通常与楼梯踏步面层厚度不同,为使建筑面层做好后的楼 梯踏步等高,各型楼梯踏步段的所有踏步需要沿斜梯板整 体推高,而最后一级踏步高度要相应减小,其推高值与减 小值的取值方法详见相应的标准构造详图。

剖面注写方式

列表注写方式
集中标注 外围标注 平面标注 剖面标注
板式楼梯的平面注写方式(AT)型
集中标注和外围标注 集中注写有4项内容: (1)梯板类型代号和序号 AT× × (2)梯板厚度 h (3)踏步段总高度 Hs=hs(N)
Hs:踏步高;N:踏步数 (4)梯板配筋 图名下方注写梯板及平台板的分布钢筋。
原位注写的内容为楼层与层间平板支座上部纵向与横向配 筋,横向配筋的外伸长度。当平板上部横向钢筋贯通配置 时,仅需在一侧支座标注,并加注“通长”二字,对面一
侧 支座不注,如图8-9b所示。梯板的分布钢筋注写在图名的
下方。
图8-11 FT(A-A)楼梯板钢筋构造 楼层平板和层间平板均为三边支承
图8-13 C-C楼梯平板钢筋构造




式 楼
AT型






AT平面注写方式
集中标注
外围标注
楼梯间平面尺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的平法施工图
板的平法施工图
支座处 板负筋
原位 标注
图5-9 支座处短跨负筋原位标注
楼板端部支座的钢筋构造(1)
楼板端部支座的钢筋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楼板中间支座的下部纵筋构造
楼板角部的钢筋构造
悬挑板的集中标注
纯悬挑板的阳角放射筋
楼板的识读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板的平法设计规则
板平法标注分为“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两种。 板平法集中标注的内容有: 板的编号、板的厚度、贯通纵筋、板面标高标高高差。同 一编号的板,其板的类型、板厚和贯通纵筋均相同,但板面标 高、跨度、平面形状以及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可以不同。 贯通纵筋:贯通纵筋按板块的下部纵筋和上部纵筋分别注 写(当板块上部不设贯通纵筋时则不注)。10l图集规定:以 B(Boat)代表下部,T(Top)代表上部,B&T代表下部与上部,X 向贯通纵筋以X打头,Y向贯通纵筋以Y打头,两向贯通纵筋配 置相同时以X&Y打头。
板的平法设计规则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有: 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即支座负筋)和纯悬挑板上部受力 钢筋。采用垂直于板支座(梁或墙)的一段适宜长度的中粗实线 来代表负筋。 在负筋的上方注写:钢筋编号、配筋值、横向连续布置的 跨数(注写在括号内,当为一跨时可不注),以及是否横向布置 到梁的悬挑端。 在负筋的下方注写自支座中线向跨内的延伸长度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