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旅游产品定位及其市场开发策略研究_以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合集下载

福州市森林旅游资源现状及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探析

福州市森林旅游资源现状及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探析
摘要 : 对福州市森林 旅游资源现状和特点进行阐述 , 分析 当前福 州地 区森林旅 游开发 、 利用过程 中存在 的生态 环境 问题 , 提
出福 州 地 区森 林 生 态 旅 游 业 可 持续 发 展 的几 点 建 议 。
关键 词:森林旅 游 ; 森林生态旅游 ; 可持续发展 ; 福州
中图分类 号:F9 . 5 2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30 2 (0 8 0 -2 30 17 -95 20 )3 3 - 0 4
Ab t a t u r n t ts a d c a a tr t s o r s tu s r s u c n F z o lb r td sr c :C re tsau n h r ce si f o e t o r m e o r e i u h u i ea o a e .T e p e e te o e vr n n n d ’ i c f i s h r s n c ・ n i me ti e o
Ke od : o s t rm; cl cl o s tu s yw r s f eto i r u s eo g a f etor m;ss n b ee p n; uhu o i r i ut al dvl met F zo i a e o
森林旅游是利用森林 自然景观及其附属的人文景观资源、 地形地貌资源等为人们提供旅游 、 休憩 、 疗 养、 科学考察、 探险等活动的产业 , 生态旅游” 是“ 的主体¨ 。随着我国法定假 1的增多 、 】 3 文化生活的丰富 ,
Cu r n t t s o o e tt urs e o r e a d u t n bl e e o m e f r e ts a u ff r s o im r s u c n s sai a e d v l p nto

福州市森林资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以森林食品产业为例

福州市森林资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以森林食品产业为例

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2024Vol 56No 1收稿日期:2023-09-19福州市森林资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以森林食品产业为例郑㊀媛(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林业局ꎬ福州350200)[摘㊀要]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ꎬ蕴含着丰富的食物资源ꎬ是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ꎮ在大食物观背景下ꎬ发展森林食品产业ꎬ不仅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丰盛的食品ꎬ而且从长远发展来看ꎬ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ꎮ本文结合福州市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ꎬ提出了促进福州市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ꎮ[关键词]㊀森林资源ꎻ森林食品ꎻ产业ꎻ品牌建设ꎻ科技创新中图分类号:F326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3303(2024)01-0152-03TheCurrentSituationandCountermeasuresofForestResourceIndustryDevelopmentinFuzhouCityTakingtheForestFoodIndustryasanExampleZhengYuan(ForestryBureauofChangleDistrictꎬFuzhouCityꎬFujianProvinceꎬFuzhou350200ꎬChina)Abstract:Forestsarethemainbodyofterrestrialecosystemsꎬcontainingabundantfoodresourcesandanimportantcomponentofadi ̄versifiedfoodsupplysystem.Inthecontextofthemacrofoodperspectiveꎬdevelopingtheforestfoodindustrynotonlyprovidesconsum ̄erswithmoreabundantfoodꎬbutalsohassignificantimplicationsforensuringnationalfoodsecurityinthelongrun.Thisarticlepropo ̄ses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theforestfoodindustryinFuzhoubasedonthecurrentsituationofitsdevelopment.Keywords:Forestresourcesꎻforestfoodꎻindustryꎻbrandbuildingtechnologicalinnovation近十年来ꎬ我国森林资源数量持续增长ꎬ森林面积已达到2.31亿立方米ꎬ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ꎬ这为森林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ꎮ森林食品是人类最早的食物ꎬ目前仍然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之一ꎮ森林食品主要是森林中生长而成的各类食物ꎬ如常见的有森林水果㊁森林木本粮食类㊁森林油料等ꎮ森林食品行业的产业链包括上游的森林资源和食品加工机械㊁中游的森林食品加工以及下游的终端消费等[1]ꎮ森林食品的主要优势在于安全ꎬ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ꎬ森林食品产业逐渐成为了市场的热门ꎬ而如何推动森林食品产业更加健康地发展ꎬ也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ꎮ1㊀福州发展森林食品的优势和意义1.1㊀优势分析福州市作为福建省的省会城市ꎬ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ꎬ为森林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ꎮ自然山水禀赋是福州得天独厚的优势ꎮ福州三面环山ꎬ一面向海ꎬ两江穿城而过ꎬ地处亚热带ꎬ气候温热多雨ꎬ光热条件充足ꎮ此外ꎬ福州地区生态优势显著ꎬ目前福州林地面积超过75.01万公顷㊁森林覆盖率为58.41%ꎬ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㊁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㊁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㊁10个省级森林公园ꎮ这些自然生态优势ꎬ为福州森林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ꎮ1.2㊀发展森林食品的意义森林食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ꎬ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ꎬ森林食品符合当前人们追求的食用营养安全㊁绿色无污染㊁健康环保的要求ꎮ当前社会ꎬ人们对于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ꎬ不仅关注食品的营养和安全ꎬ还注重食品的生产过程是否环保㊁健康ꎮ森林食品产业的发展正好符合人们对于这种绿色㊁健康㊁环保的需求ꎬ它能够提供给人们一种回归自然㊁健康环保的食用方式[2]ꎮ第二ꎬ防止林区返贫ꎬ推动林区经济发展ꎮ森林食品产业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ꎮ森林食品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ꎬ如旅游业㊁服务业等ꎬ进一步2512024Vol 56No 1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促进林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ꎬ提高林区人民的收入水平ꎬ有利于防止林区返贫[3]ꎮ2㊀福州市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现状2.1㊀取得的主要成效近年来ꎬ福州市把握机遇ꎬ以龙头为引领ꎬ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链的发展ꎬ特别是在森林油料㊁木本粮食㊁水果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ꎮ如2021年福州市笋干产量32924t㊁板栗4849t㊁油茶籽51109tꎮ森林油料产业链方面ꎬ2021年福州市油茶籽产量51109tꎬ森林油料类种植主要分布在永泰县㊁闽清县㊁罗源县和闽侯县ꎮ森林木本粮食产业链方面ꎬ2021年福州市板栗产量4849tꎬ实现多年连续增长ꎮ在水果产业链方面ꎬ福州市以大世界㊁贝奇等为代表的企业在种植和销售环节表现出色ꎬ水果种类丰富ꎬ口感独特ꎬ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ꎮ这些企业的成功也为福州市的食品产业增添了一抹亮色ꎮ2.2㊀存在的主要问题2.2.1㊀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福州市森林食品产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ꎬ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和研发机构ꎬ导致产品研发能力较弱ꎮ一是科技创新意识不强ꎮ一些企业和研究机构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ꎬ缺乏创新意识ꎬ不愿意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ꎮ相比其他行业ꎬ森林食品产业在国内发展的时间还较短ꎬ很多前期的研发投入相对较少ꎬ缺乏对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ꎬ也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和机制[4]ꎮ二是技术水平落后ꎮ从整体上看ꎬ福州市森林食品产业链中ꎬ相关企业的技术水平不够先进ꎬ生产设备㊁技术手段㊁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ꎮ三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低ꎮ由于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周期长㊁见效慢ꎬ一些企业和研究机构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视程度不够ꎬ缺乏有效的转化机制和平台ꎬ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低ꎮ此外ꎬ企业对新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能力也较弱ꎬ难以在短时间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ꎮ2.2.2㊀品牌建设滞后尽管福州市森林食品产业拥有一些知名品牌ꎬ但总体来说ꎬ品牌建设力度不够ꎬ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ꎮ一是品牌意识不强ꎬ缺乏明确的品牌定位ꎮ在福州市的森林食品产业中ꎬ大多说食品企业对品牌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ꎬ缺乏品牌意识ꎬ没有充分认识到品牌对于提升产品品质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性ꎮ还有一些企业在品牌定位上存在不明确㊁不清晰的问题ꎬ没有充分考虑到目标消费群体㊁产品特点㊁市场需求等因素ꎬ导致品牌形象模糊ꎬ无法在市场上形成有效的竞争力[5]ꎮ二是品牌价值缺乏ꎮ企业的品牌缺乏独特性和差异化ꎬ无法在消费者心中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和价值ꎬ进而影响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ꎮ三是品牌管理不规范ꎮ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等ꎬ在品牌管理方面存在不规范㊁不严谨的问题ꎬ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ꎬ导致品牌形象混乱㊁无法形成一致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公众认知度ꎮ2.2.3㊀生态保护问题森林食品产业的开发需要顺应森林自然生长节律ꎬ不可过度损害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稳定性ꎮ目前ꎬ从福州市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ꎬ一些地方对于 两山 价值转化的理解存在偏差ꎬ单纯注重短期经济效益ꎬ对森林生态产品资源的开发力度过大ꎬ存在非法采集野生种质资源㊁违规种养破坏林地㊁越线开发自然保护地等现象[6]ꎮ没有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关系ꎬ部分地区甚至出现过度开发导致的森林环境损害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甚至可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安全问题ꎮ3㊀福州市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3.1㊀合理制定森林食品产业发展规划森林食品产业的发展ꎬ要坚持顶层设计㊁规划引领ꎬ因此ꎬ福州市要合理制定森林食品产业发展规划ꎬ覆盖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㊁碳汇林营造㊁林下经济资源开发和利用㊁国家储备林建设等方面ꎬ与生态补偿㊁生态税费㊁权属交易㊁产品溢价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关联起来[7]ꎮ要对森林食品产业资源的基本状况进行系统把握ꎬ具体包括资源数量㊁构成㊁分布㊁市场前景等多个方面ꎬ结合自然地理条件㊁资源禀赋优势和经济社会现状ꎬ合理确定本地发展模式和重点产业发展目标[8]ꎮ因时制宜㊁因地制宜㊁分类施策ꎬ全面提高森林生态产品的供给数量和质量ꎬ妥善处理保护生态与经济发展㊁重点突破与统筹推进㊁市场需求与产业规模之351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2024Vol 56No 1间的关系ꎮ3.2㊀提升森林食品产业科技水平福州市政府应加大对森林食品产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ꎬ鼓励企业引进和培养技术人才ꎬ建立研发机构ꎬ提高产品研发能力ꎮ优质产品供给是森林食品产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ꎮ因此ꎬ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动向ꎬ结合资源禀赋㊁地区特色㊁目标市场等因素ꎬ深度开发利用良种和新品种ꎮ使木本粮油㊁干鲜果品㊁食用菌㊁药材㊁花卉㊁种苗㊁木(竹)材等产品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ꎬ乃至产生商品增值溢价ꎬ注重生产 无农残检出㊁无抗生素检出㊁无激素检出㊁无重金属污染 的 四无 森林食品ꎬ不断开发出品质过硬㊁群众喜爱的森林食品并推向市场[9]ꎮ与此同时ꎬ还应积极引进新技术和新工艺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ꎬ加强与省内外高校㊁省林科院合作ꎬ加强产学研工作ꎬ破解森林食品加工㊁储存㊁保鲜等技术瓶颈ꎬ推动产业深入发展ꎮ3.3㊀打造特色品牌福州市政府应加大对森林食品产业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ꎬ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ꎬ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ꎮ同时ꎬ应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国际合作ꎬ拓展海外市场ꎬ提高产品的出口能力ꎮ第一ꎬ评选福州市森林食品品牌名录ꎬ倡导实力强㊁产品优的生产主体入驻品牌ꎮ利用公用品牌优势ꎬ努力将福州市的森林绿色生态食品推向全国[10]ꎮ一是确定品牌标准ꎮ成立品牌运营中心ꎬ开展商标注册ꎬ制定品牌支撑标准ꎬ建立森林食品质量分级标准生产体系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ꎮ二是提升品牌知名度ꎮ通过开展森林食物专题展览会ꎬ以 大森林㊁大食物㊁大品牌㊁大格局 的创意ꎬ宣传展示福州森林食物ꎬ全面提升福州森林食物的品牌市场影响力ꎮ3.4㊀加大招商引资ꎬ提高产业发展水平第一ꎬ招商引资ꎬ从加工端发力ꎮ福州市森林食品产业的发展ꎬ还应进一步加大食品企业的引进力度ꎮ要积极对接ꎬ联系沟通国内林下经济龙头企业ꎬ推介福州森林食品产业招商项目ꎬ努力引进一批全产业链龙头企业落户ꎮ对前景好㊁竞争力强㊁带动面大的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扶持ꎬ并引导其申报省级以上龙头企业ꎬ助推企业做大做优做强[11]ꎮ此外ꎬ还应创新市场主体利益联结机制ꎬ通过林地流转㊁资源入股㊁劳务收入㊁效益分红等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投入和参与森林食品经济产业的积极性ꎮ第二ꎬ突出重点ꎬ发展福州特色森林食品产业ꎮ要充分发挥福州森林资源禀赋ꎬ聚焦生物经济新兴产业等ꎬ积极打造千亿级产业项目ꎮ第三ꎬ注重销售端发力ꎮ引导相关企业积极与世界500强企业合作ꎬ通过嫁接大型龙头企业ꎬ加强与国内外市场的交流与合作ꎬ积极引导企业深入了解市场需求ꎬ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ꎬ提高市场竞争力ꎮ4㊀结语森林食品是富民的绿色产业ꎬ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ꎮ福州市凭借其独特的自然资源㊁地理环境和政策支持ꎬ森林食品产业发展迅速ꎬ在蔬菜㊁食用菌㊁水果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ꎬ然而森林食品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ꎬ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ꎮ因此ꎬ要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㊁加强科技创新㊁注重品牌建设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措施ꎬ推动福州市森林食品产业长期健康发展ꎮ参考文献[1]付红军ꎬ杨培涛ꎬ李旭阳.我国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研究现状及对策[J].湖南林业科技ꎬ2022ꎬ49(5):115-120. [2]任杰.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山西林业ꎬ2021(2):8-9.[3]王玉ꎬ彭志远.云南森林食品产业竞争力分析及提升路径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ꎬ2022ꎬ6(1):33-39ꎬ62. [4]张航ꎬ彭志远.中国森林食品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 基于因子分析法[J].西部林业科学ꎬ2021ꎬ50(6):68-75. [5]李昭慧.论可持续发展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J].林业科技情报ꎬ2021ꎬ53(1):47-48.[6]张庆武.林业产业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ꎬ2020(13):134.[7]王志.浅析森林资源管理在林业产业发展中的作用[J].种子科技ꎬ2020ꎬ38(1):121ꎬ123.[8]肖艳琼ꎬ申绍林ꎬ肖艳红.森林康养与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探究[J].绿色科技ꎬ2018(19):147-148. [9]陈翰林.浅谈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J].现代农业研究ꎬ2022ꎬ28(10):88-90. [10]杨超ꎬ宋维明ꎬ王斯一.基于两山理念的森林资源产业耦合发展路径[J].中国林业产业ꎬ2022(2):33-36. [11]孙会林.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森林保护与森林资源开发之间的平衡关系[J].林业科技情报ꎬ2022ꎬ54(1):97-99.451。

景观生态学理论在生态旅游线路设计中的应用——以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景观生态学理论在生态旅游线路设计中的应用——以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征, 初步探 讨景 观生态学 在在 生态 旅游线 路 的应 用 , 并力 图揭示其理论基础地位 。

福 州旗 山国 家森 林公 园 生态 旅 游线 路设 计 的理 论基 础 ( ) 态旅游的含义和特征 一 生 生 态 旅 游 的兴 起 引 发 了研 究 热 潮 , 目前 对 于 生 态 旅 游
州旗 山国家森林公 园为例 , 阐明景 观生态 学是生态旅 游线路设计 的主要理论 之一 , 分析 在景观生态 学理论 指 导 下的旅游线路设计过 程 , 肯定 对旅 游地进行景 观生态 规划和设计 具有实践 上的可行 性 , 能满足 景 区旅 游生 态 平衡与人类协调 的发展要求 。 关键词 : 观生态 学 ; 景 生态旅 游 ; 线路设计
是天然 自然 环境或相对不受干扰 的 自然 区域 , 主要 包括 自 然保护 区、 森林公 园、 国家公园等 1 一 。 ( 哪 2 旅 游设施建设 和旅游活动要 以不 破坏生态环境 , 、 以
生态环境 的承受力为依据 。 3 生 态 旅 游 的资 源基 础 主 要 是 自然 环 境 , 也 包 括 相 、 但
收 稿 日期 :0 7— 3— 9 20 0 2
质性 发生发 展及 保 持异 质性 的机理 , 建立 景 观 的时 空模
型 1 。 ( 。景观生态学是在生态 学和地理学结合 下产生 P 的, 包含 了生 态学的思想和原则 , 同时重视 景观时 空特色 ,
作者简介 : 亦雄 ( 9 9一) 男 , 族 , 建仙 游人 。福 州职 业技 术 学院管理 系教 师, 严 17 , 汉 福 福建 师范大学 自然地理 学在 职研 究生。主要 从事旅游教 学及旅 游企业 管理研 究。
景 观 生态 学 理论 在 生态旅 游 线 路设 计 中的 应 用

福建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评审发言稿

福建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评审发言稿

二、森林公园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
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上游。公园北 接国营长滩林业采育场和程墩村,西邻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南接桐木、红星、黄村,东与黄柏村相连,总面积7418hm2,由两 大区域组成。
山水游览区(武夷山原始森林公园),总面积7118hm2。其中核 心景区2785hm2。 森林度假区(武夷山森林公园),规划面积300hm2。
3.3民族与宗教
武夷山市是个多民族聚居地,有汉族、畲族、苗族、京族、 回族、壮族、布依族、满族、羌族、瑶族、蒙古族、高山 族、土家族、彝族、侗族、傣族和其他未识别民族。武夷 山居民绝大多数为汉族,少数民族中畲族人口最多。
武夷山市的主要宗教流派有道教、佛教、基督教、斋教。
3.4经济状况
2002年武夷山市国内生产总值为21.0594亿元,其中
1.1大气环境质量优良
根据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监测结果表明二氧 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三项的超标率均为0, 超标倍数亦为0。项目区环境空气质量等级为一级,环 境空气质量优。
1.2地表水质量清洁
地表水进行综合指数评价,评价项目为27项。综合评价符合Ⅱ类水质 标准。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物 栖息地等。
鳄鱼潭
螺丝坑瀑布
翡翠潭
五彩池
威虎山 鸳鸯瀑
大赤壁
神秘溪
螺峰点点
武夷云海
四、基础设施现状调查
1.交通现状 1.1公园交通现状 1.1.1外部交通现状
武夷山对外交通十分便利,目前已形成了空中运输与以铁路和公路为主体的 陆地运输相结合的较为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航空运输方面,武夷山机场有 航班直接往返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福州、厦门、香港、西安、武汉 等十几个城市;陆地运输方面,有火车南下泉州、厦门、福州,北上上海、 南京,有汽车直接通往广西桂林的国道及全省各地市的省道及县乡道,可以 说公路四通八达。

林业市场营销策略制定针对林产品的市场推广策略

林业市场营销策略制定针对林产品的市场推广策略

林业市场营销策略制定针对林产品的市场推广策略在林业市场中,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对于推广林产品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针对林产品的市场推广策略,并提供几种可行的方法。

一、市场调研与定位在制定市场推广策略之前,我们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以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情况。

通过对潜在客户的调查和统计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获得市场定位的关键信息。

例如,我们可以了解目标市场对于林产品的需求量、价格敏感度以及最常见的购买渠道等。

二、产品差异化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我们需要对林产品进行差异化的定位。

例如,在产品设计方面,我们可以加入一些独特的功能或特点,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优质原材料和绿色生产过程等方面突出产品的品质和环保特性。

三、推广工具和渠道选择在选择市场推广策略时,我们需要考虑哪些推广工具和渠道最适合宣传林产品。

常见的推广工具包括广告、促销活动、公关活动等。

根据我们的目标市场和预算限制,我们可以选择多种工具相互结合,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宣传效果。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与零售商和分销商的合作来扩大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

四、品牌建设与口碑营销品牌建设在市场推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塑造正面的品牌形象,我们可以为林产品建立良好的声誉,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忠诚度。

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定期发布新闻稿、参与行业展览、开展公益活动等方式来提升品牌知名度。

此外,积极管理客户的口碑和评价也是一种有效的市场推广策略。

五、网络营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营销已成为一个强大的推广工具。

我们可以通过建设专业网站、开展搜索引擎优化、利用社交媒体和在线广告等方式来扩大市场影响力。

网络营销不仅可以降低推广成本,还可以实现更精确的目标市场定位,提高用户参与度和忠诚度。

总结:制定针对林产品的市场推广策略是提高销售额和市场份额的关键。

通过市场调研和定位,差异化产品设计,选择合适的推广工具和渠道,注重品牌建设与口碑营销以及进行网络营销,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森林公园开发开题报告

森林公园开发开题报告

森林公园开发开题报告开发主题:森林公园开发一、项目背景与意义森林公园是一种集自然景观、文化古迹、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随着人们对健康、环保生活方式的追求,森林公园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此外,森林公园的开发可以实现利用自然资源,增加经济收入的目的。

因此,我们决定开发一个森林公园项目。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计划开发一个位于城市郊区的森林公园,面积约为1000亩。

该森林公园将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包括山林、湖泊、花卉、动物园等。

此外,我们还将结合相关的文化元素,如古建筑、传统手工艺品等,为游客提供更加全面的体验。

三、市场调研与分析通过市场调查发现,目前城市郊区的大型森林公园还相对较少,而市民对于健康休闲生活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

此外,游客对于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区也有着较高的兴趣。

而我市正好处于发展期,市民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因此该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

四、竞争分析目前市场上有一些类似的森林公园项目,如A森林公园和B自然公园。

这些公园在景观、设施、服务等方面都有一定优势。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创新和差异化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五、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1. 提供一个绿色、健康、休闲的旅游景区,满足市民对于自然、文化之旅的需求;2. 通过项目开发,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3. 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森林公园,保护和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六、项目计划项目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前期准备: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选址、规划设计等;2. 土地开发:进行森林景观规划、植被种植、湖泊修建等;3. 建设设施:包括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观景台、餐饮设施等;4. 文化元素融入:包括古建筑修复、手工艺品制作等;5. 运营管理:制定运营管理规范,确保公园的良好运营。

七、预计投资与收益本项目预计总投资为5000万元,其中包括土地购置、设施建设、文化元素融入、推广费用等。

初步预计,每年可接待游客50万人次,平均消费额为200元/人次,年度营业收入达1亿元。

森林旅游与森林公园课程推荐参考文献

森林旅游与森林公园课程推荐参考文献

《森林旅游与森林公园》课程推荐参考文献(一)网站类(一)书籍类冯书成,森林旅游管理学概论,陕西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印,1995哈默特.道格拉斯.R等著,森林游憩,森林景观学研究和发展课题组,1991。

蒋敏元等,森林旅游经济学,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5中国林学会森林旅游和森林公园学会各年度的学术论文集王维正等,国家公园,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杨正泰,旅游景点景区开发与管理,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10王德刚,现代旅游区开发与经营管理,青岛出版社,2000.7(二)期刊类[1]艾运盛. 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游憩效益的评价[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6, 18 (3): 89~97[2]安永刚,安旭,顾斌.反规划在森林旅游规划中的应用,河北林业科技2004[3]白涛,余泽乾,郑昌友.青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游乐效益的经济评价,湖北林业科技[4]保继刚等.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曹辉,陈平留.森林公园景观资产评估市场比较法初探,林业经济问题,2002(2):103-107[6]曹云.努力在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寻求平衡支点-中国森林公园期待双赢,中国林业, 2001(12):3-6[7]柴忠金.贵州森林旅游发展战略探讨,贵州林业科技2002(2):57-64[8]陈登,蔡晓玲.贵州省森林公园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四川林勘设计,2002(4):38-41[9]陈戈,夏正楷,俞晖.森林公园的概念、类型与功能,林业资源管理,2001(3):41-45[10]陈贵松,陈小琴.森林公园营销探讨,林业经济问题,2002(5):268-270[11]陈贵松,黄秀娟.森林旅游产品的分类、特征及开发研究,林业经济问题2003(3):153-155[12]陈钦,王文烂,陈贵松.我国森林旅游企业发展探讨,中国林业企业2001(6):13-14[13]陈秋华,陈贵松.森林旅游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中国林业企业2002(1):15-17[14]陈秋华,试析我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生态经济2002(4):58-61[15]陈世清,涂慧萍,唐志蕴.我国森林公园建设策略思考,林业资源管理2004(2):37-41[16]陈天霞.浙江省森林公园发展现状和对策的探讨,浙江林业科技,1997(2):63-66[17]陈孝青,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浅析,世界林业研究,2002(2):71-75[18]陈鑫峰,王剑波.生态旅游与森林公园中开展生态旅游实践的探讨,世界林业研究,2001(4):74-80[19]陈鑫峰,王雁.森林游憩业发展回顾,世界林业研究1999(6):32-37[20]陈鑫峰. 国内外森林景观的定量评价和经营技术研究现状[J]. 世界林业研究, 2000 (5): 31~38[21]褚泓阳,弓弼,杨祖山.论森林旅游环境资源的保护,西北林学院学报1995(1):80-83[22]单胜道,吴次芳.“影子地块”及其在林地评估中的应用——以温州茶山森林公园为例,自然资源学报,2002(1):102-108[23]单胜道,吴次芳.森林公园综合效益计量研究——以温州茶山森林公园为例,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2(3):14-16[24]但新球,吴南飞.森林旅游中非生态旅游行为及行为守则研究,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2(1):34-36[25]但新球,周光辉,蔡时钧.森林游憩对环境与景观生态系统的影响,中南林业调查规划1996(1):56-60[26]但新球,周光辉.对森林旅游及其特点的认识,中南林业调查规划1994(2):57-60[27]但新球.森林公园的疗养保健功能及在规划中的应用,中南林业调查规划,1994(1):54-57[28]邓高松,胡涌,姜金璞.试论北京周边森林公园的市场营销策略,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3):64-69[29]邓金阳,柯显东.论森林旅游的生态影响及对策,湖南林业科技1995(2):33-37[30]邓侃.市场经济条件下森林公园建设刍议,中国林业,1998(5):32-33[31]丁娟,张光生,焦华富。

福州植物园森林体验与森林养生示范区项目规划分析

福州植物园森林体验与森林养生示范区项目规划分析

福州植物园森林体验与森林养生示范区项目规划分析摘要:森林经营规划是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基础的,通过对森林资源的可循环利用,不浪费森林中的各项资源,不暴力开采破坏森林生态,而实施一系列活动。

本文主要对福州植物园森林体验与森林养生示范区项目规划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福州植物园;森林体验;养生示范区;项目规划1、项目概况福州植物园(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赤桥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东以福飞路为界,西至湖顶与叶洋村接壤,南至八一水库北岸堤坝,与福州动物园为邻,北至岭头乡与笔架山毗邻,整体呈长方形。

本次项目选址于福州森林植物园西南侧湖顶山,规划利用3000亩林地,新建集森林体验、森林养生与森林多功能利用于一体的示范园区。

另外为补充植物园多样性体验及科普,基于丰富体验区建设需求,增加原鸟语林处空地,作为千卉园进行打造,并纳入本次规划修编。

2、功能分区及相关景点规划在深入解读场地及周边用地特征的基础上,合理布局,构建合理的山水骨架与开合有序的空间关系。

设计融入森林文化与森林体验,构建体验、养生示范园区,成为福州植物园在功能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示范区根据场地特点、资源优势、资源组合状况,以原有山林植被为本底,以森林资源保护为本,结合树木分类区建设,融入森林科普、体验与森林养生等功能,形成三个功能分区,分别为森林体验区、树木分类区、登高远眺区。

另外,千卉园作为主要的游赏补充。

2.1登高远眺区该区域位于示范区西侧,规划面积约为50公顷。

湖顶山顶部视线良好,站在湖顶山山顶可远眺八一水库、福州城市景观,达到在都市中亲近自然,发现自然山河之美的效果。

设计于山顶构建防火瞭望建筑及观景平台等,满足登高远眺、休闲放松的目的。

2.2树木分类区该区域位于示范区南侧,规划面积约为40公顷。

通过植被恢复及树种选择,以哈钦松分类体系为主线,打造科研、科普及树种资源保护于一体的福州植物园重要展示场所,并结合休憩广场、步道、平台、亭廊等。

经济林作为福州森林旅游资源的思考

经济林作为福州森林旅游资源的思考

菌、 笋用 竹 的 品 种 也 十 分 丰 富 。尤 其 是 永 泰 的李 、
梅, 闽侯 的橄 榄 、 , 清 的枇 杷 、 枝 等 享誉 市场 , 橙 福 荔
年 四季林 果不 断 。苏轼 名句 “ 卢橘 杨梅 次第 新” 是 对福 州林 果 品 很 好 的写 照 。福 州 山 区 地 形 地 貌 复
1 福 州 市 经济 林 树 种 分 布及 种 类
福 州地 处南 亚热 带 , 自然 生态条 件优 越 , 气候 温 和 , 量充 沛 , 物 资 源 丰 富 , 于生 长 的经 济林 品 雨 生 适 种 十分 丰 富 。据 2 1 0 0年 统 计 , 州 现 有 经 济 林 2 福 O 余种 , 面积 7 3万 h ( . m。 面积 太小 的忽 略不 计 ) 年 产 , 量 2. 4 3万 t 。如 油 料 类 的油 茶 ; 果 类 的枇 杷 、 水 龙 眼、 荔枝 、 榄 ; 橄 干果 类 的板 栗 、 、 等 , 柿 枣 另外 , 用 食
3 1 经 济林 树种 具有 极 高的观 赏价 值 . 经 济林 木 因其 自身 所 具 有 的 既可 观 叶 、 可 赏 又 花、 还可 观果 的多 重特 性 , 森林 公 园 中造 景 时恰 当 在 应 用 能提 高公 园 的整 体效益 和 总体水 平 。大部 分经 济林 树 种 的花 、 、 、 、 有很 好 的观 赏特 性 , 果 叶 枝 干 利 用 其本 身 的 色 、 、 态 、 香 形 季相 变 化 可 作 为造 景 的 主 题 。如福 州 国家森 林 公 园 中的 桃 花林 、 花林 每 年 樱
树 种 在 森 林 旅 游 中的 观 赏价 值 、 能 和 作 用 , 讨 了 经 济 林 在 福 州 森 林 旅 游 中的 综 合 效 益 和 作 用 。 功 探

森林营地运营方案

森林营地运营方案

森林营地运营方案一、市场调研在开设森林营地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市场调研。

这包括对目标客户群体的调查,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同时,也需要调查竞争对手,了解他们的产品和服务,并分析他们的优势和劣势。

另外,还需要考察具体的营地选址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周边环境、自然资源、交通便利度等。

二、营地选址在选择森林营地的位置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自然环境:营地最好位于自然风光秀丽的森林内,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能够提供丰富的户外活动项目。

2.交通便利:营地应该有便捷的交通条件,方便游客前往。

3.自然资源:考虑到森林的资源保护,营地所在地的自然资源需要被合理利用和保护。

三、基础设施建设森林营地的基础设施包括露营基地、野外求生训练基地、户外活动项目设施、餐厅和食宿设施等。

在建设这些基础设施的时候,需要符合相关法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保护。

另外,还需要为森林营地选址进行恰当的装饰,使得整个营地呈现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增加营地的吸引力。

四、团队建设为了保证森林营地的顺利运营,需要建立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

这个团队可以由专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管理者和服务员组成。

其中,户外运动爱好者需要具备丰富的户外经验和求生技能,以保证游客的安全。

管理者需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团队合作能力,以确保整个营地运营的顺利。

服务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沟通能力,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五、宣传推广在森林营地开业之前,需要进行宣传推广工作。

这可以通过网络营销、社交媒体宣传、户外活动展示等多种方式进行。

另外,可以邀请户外达人和明星进行宣传推广,同时也可以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如户外杂志、户外俱乐部等。

六、活动策划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森林营地需要策划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项目。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野外求生训练、徒步旅行、山地自行车等。

同时,还可以策划一些特色活动,如露营篝火晚会、野外烧烤、户外音乐会等,吸引更多的游客。

七、食宿服务在森林营地的食宿方面,需要提供丰富的美食和舒适的住宿。

森林营地运营方案

森林营地运营方案

森林营地运营方案1. 简介森林营地是一种基于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理念的旅游方式。

与传统旅游目的地不同,森林营地通常位于郊区或偏远地区,提供自然、野趣、冒险的住宿和活动体验。

以“回归自然”为主题,吸引大量喜欢户外生活和探险的年轻人。

本文就是为了讨论如何营运森林营地,如何让这个旅游方式更为可持续发展,更为普及,同时也要保证环境的保护。

2. 开发阶段在开发阶段,需要考虑以下因素:2.1 选址森林营地依托自然环境,要选在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水源充足的地方。

同时,也要考虑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和安全、稳定这些因素。

2.2 市场分析在挑选位置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对当地市场进行分析,了解当地消费者对于森林营地旅游的需求。

研究市场是否受欢迎、市场有没有潜力会影响到森林营地运营的整个生命周期。

2.3 设计规划为了营造出自然、野趣、冒险的住宿和活动体验,设计和规划是必不可少的。

森林营地需要有独具特色的建筑和设施,同时也要注意节能、环保的原则。

2.4 筹集资金开发森林营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从选址到设计规划,再到设施建设、员工培训等方方面面都需要资金支持。

因此,如何筹集资金也是开发森林营地的重要方面之一。

3. 运营阶段3.1 招募员工在运营森林营地的时候,需要招募具有开放心态、较好的沟通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员工,他们不仅要懂得服务技巧,还要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

3.2 环保意识培养森林营地的拥有者和工作人员需要定期进行生态保护、环保意识培养和技术培训方面的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对待自然、善待生态环境,并能够更加专业地为游客提供服务。

3.3 安全保障作为旅游业的服务者,安全是首要保障,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森林营地的基础设施,确保员工服务的安全可靠。

3.4 创新设计森林营地需要在商业上进行创新,有更多针对年轻的客户的设计,更加注重个性化和特色设计,以保证营地的吸引力和分别度。

4. 结论森林营地运营,需要全面考虑市场、行业特点、环保等多种成分。

森林公园旅游营销策划方案

森林公园旅游营销策划方案

森林公园旅游营销策划方案一、市场调研分析1.目标市场:对于森林公园作为旅游目的地,主要目标市场为自然爱好者、户外运动爱好者、家庭旅游、公司团建等。

2.市场需求:目前,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意识的提升,自然风景和户外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同时,人们对个性化、特色化的旅游体验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3.竞争分析:分析目标市场中的竞争对手情况,比如其他自然景区、公园、游乐园等的定位、特色和推广手段。

二、定位及产品策划1.定位:将森林公园定位为一个集自然、旅游、休闲、健身和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2.核心特色:突显公园内丰富的自然景观、户外活动项目和环保意识。

例如,举办定期的生态讲座和宣传环保活动。

3.产品策划:a.自然景观:保护和修复原有的山水森林景观,提供多样化的步行、徒步、登山线路供游客选择。

b.户外活动项目:设置钓鱼区、露天烧烤区、野餐区和露天运动场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c.室内设施:建设博物馆、展示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等,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d.教育活动:组织定期的环保讲座、生态考察等,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三、营销推广策略1.线上推广:a.官方网站:建设一个专属的官方网站,包括景区介绍、游玩攻略、活动信息等内容,提供在线预订和支付功能。

b.社交媒体: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渠道开展推广活动,吸引更多的目标受众。

c.搜索引擎优化:通过优化关键词和网站结构,提高在搜索引擎结果页面的排名。

d.互动营销:开展线上互动活动,如线上摄影比赛、抽奖活动等,增加用户粘性和参与度。

2.线下推广:a.广告宣传: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上发布广告宣传,增加公众对森林公园的认知度。

b.合作推广:与旅行社、酒店、景区等合作,推出联票或套餐,增加游客的选择及吸引力。

c.景区推广:与相关机构合作,举办各类活动,如森林马拉松、户外训练营等,提高公园的知名度。

d.口碑营销:提供优质的游客服务,引导游客留下积极正面的评价,通过口碑宣传来进一步吸引更多游客。

福州森林公园研学方案

福州森林公园研学方案

福州森林公园研学方案1. 引言研学旅行是学生学习之外的一种教育方式,旨在使学生通过实地的观察、实践和体验,增进对自然、社会和文化的了解。

福州森林公园作为一个独特的自然景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研学机会。

本文档旨在设计一个研学方案,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福州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2. 目标和目的•目标:通过研学活动,使学生对福州森林公园的独特价值和保护意义有更深入的了解。

•目的:通过实地观察、讲解解说和互动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科学素养和文化认同感。

3. 研学方案的具体内容3.1 生态环境研究•活动1:森林植被调查–学生将分为小组,走进森林公园内不同的生态景点,记录植物种类、数量、分布等信息。

–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适应环境和生态功能,加深对生态系统的认识。

•活动2:动物观察与记录–学生将观察和记录公园内的鸟类、昆虫和小型哺乳动物等生物群体。

–通过解说介绍不同物种的生态习性和生存状态,引导学生了解动物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3.2 历史文化探索•活动3:文化遗产考察–学生将参观公园内的古建筑、文物和传统工艺品等文化遗产。

–通过与专业讲解员的互动,了解相关文化背景、历史故事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

•活动4:历史文化体验–学生将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民俗活动表演等互动体验活动。

–通过亲身参与,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传承。

3.3 可持续发展启示•活动5:环境保护讲座–组织专业人士就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话题进行讲座和互动讨论。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激发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活动6:绿色行动实践–学生将参与公园内的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水质监测等。

–通过实际行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环保行为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环保习惯。

4. 实施过程和安全注意事项•为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应提前与福州森林公园合作,制定详细的研学计划,并与专业讲解员和工作人员进行沟通。

森林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探讨

森林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探讨

森林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探讨一、森林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1. 生态破坏在进行森林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游客过多、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导致一些景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比如游客随意乱扔垃圾、采摘珍稀植物、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等行为,都会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影响。

2. 文化冲突一些森林旅游区域居住着少数民族或部落,他们的宗教习俗、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与游客的需求和行为习惯之间存在着冲突。

如何在旅游开发中尊重当地文化,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 缺乏专业管理一些森林旅游区域由于管理者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导致开发出现失误和瑕疵。

游客在景区游玩时,可能会受到不安全因素的影响,比如游客受困、导游服务欠佳、急救设施不完善等。

4. 营销策略不足森林旅游资源相对较为分散,开发者在推广产品时常缺乏有效的营销策略,无法将景区的独特魅力和特色展现出来,导致游客流量不足,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1. 生态保护为了防范游客对景区生态环境的破坏,需要在景区内设立相关的警示标识和管理人员。

比如可以设置环保提示牌,告诫游客文明参观,不乱丢垃圾或破坏植物。

同时还可以进行生态教育,增强游客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2. 文化交流在开发森林旅游资源时,考虑到当地少数民族或部落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习俗,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尽量避免冲突。

可以通过组织文化交流活动、演出、手工艺品展销等方式,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 专业管理为了提升景区的经营管理水平,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体系建设。

推动景区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从业人员接受专业培训,提升其服务水平和管理技能。

加强与相关行业协会、组织的合作,进行管理经验和信息的交流。

4. 提升营销通过专业的市场调研和营销策略,根据不同的目标客群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

加强网络推广、合作推广、线下推广等各种方式,将景区的特色和服务优势展现出来,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森林旅游的开发虽面临众多挑战,但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意识的提升,相信在专业的管理和政策引导下,能够找到兼顾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最佳方式。

我国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旅游比较

我国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旅游比较

我国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比较研究摘要目前生态旅游成为了学术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许多地方、景(区)点纷纷打出了生态旅游的旗号。

而对作为开展生态旅游的主体的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国内许多人的认识还不足,有人甚至误以为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只是同种类型,不同的称呼而已,或者以为自然保护区可以像森林公园那样全方位地开发旅游,最终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后果。

本文采用对比研究、定性研究等研究方法,并运用大量最新的数据,从研究文献、指导思想、原则、产品类型、空间分布、市场现状、开发模式等方面对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作了较为全面的比较,让人们对二者的旅游开发有更加明确、深刻的认识,为各自的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本文分为5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对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研究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比较了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指导思想、开发原则的异同,第三部分比较了二者的旅游开发现状,第四部分比较了二者旅游开发模式的异同。

第五部分,得出了本文研究的结论即: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在旅游开发指导思想、原则、旅游产品类型、空间分布、市场现状、开发模式上均存在很大的差异,也存在若干的共同点,需要在具体的旅游开发实践中注意。

关键字:森林公园; 自然保护区; 旅游开发; 比较研究A Comparison Study on the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Forest Parksand Nature Reserves in ChinaABSTRACTNowadays, ecotourism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both the academy and the industry. Many destinations are developing tourism under the name of ecotourism. However,as the main participants of ecotourism ,the Forest Parks and Nature Reserves in China, have not been understood well by many people. They consider them as the same type only with different names, or that the Nature Reserves can develop ecotourism as comprehensively as Forest Parks, which caused serious problems.This paper, adopting the comparison and qualitative study methods, from many perspectives such as guiding ideology, principles, tourism product type,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marke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model, compares the Forest Parks and Nature Reserves in China, in order that people will have a deeper and clearer interpretation.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5 main parts, with the first as the bird's - eye view of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related areas all over the world, the second as the comparison of the guiding ideology and principles i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Forest Parks and Nature Reserves, the third as the comparison of present situa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forth as the comparison of development model, and the last as the result statement of this study that there exists many differences and common ground betwee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he Forest Parks and Nature Reserves in China, which definitely need being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ractice.Key word: Forest Parks; Nature Reserves; Tourism Development; Comparison Study目 录一、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研究概述 (1)(一)国外相关区域旅游开发研究概述 (1)(二)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研究概述 (1)(三)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比较研究概述 (3)二、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指导思想与原则比较 (3)(一)旅游开发指导思想比较 (3)1.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指导思想 (3)2.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指导思想 (4)(二)旅游开发原则比较 (4)1.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原则 (4)2.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原则 (5)三、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现状比较 (7)(一)旅游产品类型比较 (7)1.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类型 (7)2.自然保护区旅游产品类型 (7)(二)旅游产品空间分布比较 (8)1.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的空间分布 (8)2.自然保护区旅游产品的在空间分布 (9)(三)旅游市场现状比较 (10)1.旅游客源市场比较 (10)2.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比较 (10)3.门票价格比较 (11)4.旅游知名度比较 (11)四、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模式比较 (11)(一)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模式 (11)(二)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模式 (12)五、结论 (13)参考文献 (14)一、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研究概述(一) 国外相关区域旅游开发研究概述国外旅游开发研究中与国内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相关的概念当属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或是保护区Protected Area(国内常用Nature Reserve)。

基于体验视角的福州旗山森林公园文化旅游产品优化探究

基于体验视角的福州旗山森林公园文化旅游产品优化探究

区域发展2017年第6期104基于体验视角的福州旗山森林公园文化旅游产品优化探究马永强 江 育 王江滨摘 要:基于体验视角,通过对我国森林公园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梳理,结合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从丰富文化旅游产品类型、加强产品市场营销宣传、提升旅游者互动体验性、挖掘提升环境教育功能对森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优化提出建议和思路。

关键词:森林公园 文化旅游产品 森林体验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项目,项目名称:林业自然保护区管理培训,项目编号:KH1501200DOI: 10.16722/j.issn.1674-537X.2017.06.034一、文献概述(一)森林文化内涵广义的森林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以森林为中心内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森林文化,是人类对森林认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整个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内容,具有丰富的内涵。

笔者探讨的森林文化旅游产品是基于广义森林文化角度研究。

(二)森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目前国内对于森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较少,黄丽萍,兰思仁从区位、资源、客源、外部环境等角度对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SWOT 分析与评价,提出旗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的定位及相应开发策略。

张少青从产品的竞争力、资源条件、市场需求与定位、开发效益、外部协调性等角度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鸟语林产品的适宜性程度进行了实证评价研究。

(三)旅游体验研究派恩首次提出“体验经济”概念, 指出体验本质上来说以个人化的方式经历过程并获取可回忆的一系列事件,体验分为审美体验、娱乐体验、教育体验和逃避现实体验四种类型。

谢彦君认为,旅游体验是旅游者与外部信息交换,并调整和改变旅游者心理水平和心理结构的过程,是旅游者与周围环境互动的结果。

厉建新认为旅游体验可以分为高峰性体验和支撑性体验两个类型,分别由对旅游目的地吸引物等体验和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基础消费构成。

马永强、陈贵松等基于审美、情感、地域文化、生活方式、生态教育和高新科技六个方面提出福州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对策。

森林景区规划运营方案

森林景区规划运营方案

森林景区规划运营方案一、概述森林景区是指以森林、湖泊、草原等自然资源为主体,融合自然风光和生态文化,为游客提供休闲度假、生态体验、科普教育等服务的旅游景区。

森林景区规划与运营是对森林景区进行整体规划和运营管理的工作,旨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提升景区的旅游服务品质,促进景区的永续发展。

本方案旨在通过对森林景区规划与运营的全面分析与研究,提出合理的运营策略和方案,以实现景区的可持续管理和经济效益。

二、森林景区规划与建设1. 自然资源评价在森林景区规划之初,需要对景区内的自然资源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价。

包括对地貌、植被、动植物种类及分布、水资源等自然环境要素的调查与评估。

只有深入了解景区的自然资源,才能为后续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 规划设计基于自然资源评价的结果,开展景区规划设计工作。

要充分考虑景区的生态环境,优化景区各区域的布局,合理规划景区内的交通、设施和服务设备等,以确保游客的安全和便利。

3. 生态环境保护在景区规划设计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确定景区的核心保护区和生态修复区,以便于科学地规划和管理景区的自然资源。

4. 设施建设在规划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并根据景区的特色和游客需求,开发相应的游憩设施和项目。

三、森林景区运营管理1. 客流量管理在景区运营管理中,客流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要通过合理的票价及优质的服务,吸引游客到访,同时要合理控制客流量,以避免景区过度开发和游客集中的问题。

2. 安全管理保证游客的安全是景区运营管理的首要任务。

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制定应急预案和措施,以确保景区内的游客能够安全、放心地游览。

3. 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景区资源,保护和维护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同时,要开展景区生态修复工作,保持景区环境的良好状态。

4. 服务品质管理提高景区服务品质,建立完善的服务机制,培养一支优质的服务团队,提供贴心、便捷、高效的服务,满足游客的需求。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和生态旅游的兴起,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由于开发方式不当和管理不善,一些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环境破坏、资源浪费、游客安全等。

对于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一、开发现状目前,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在自然风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文化等方面。

一些地区依托自身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建设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森林公园,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一些森林公园还通过举办生态文化节、生态教育活动等方式,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提高了生态旅游的品质和水平。

与此一些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一些开发商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和提高景区的知名度,采取了大规模的开发手段,导致了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

一些游客在游览森林公园时存在着不文明行为,如乱扔垃圾、破坏植被和野生动物等,进一步加剧了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可持续发展对策针对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可持续发展对策,从而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发展。

1. 加强管理力度对于森林公园的开发和管理需要加强力度。

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管理机制,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

加强对森林公园的监管,加大巡逻力度,及时发现和制止游客的不文明行为,防止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的发生。

要加强对开发商的监管,鼓励其采取环保的开发方式,促进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

2. 推进绿色发展要推进森林公园的绿色发展。

对森林公园的开发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倡导绿色出行和低碳旅游,提倡游客做到“零污染、低碳出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推行绿色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等措施,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3. 加大宣传力度要加大对生态旅游的宣传力度。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森林公园是指以大面积的绿地和茂密的树木作为主要景观资源,通过适应性规划和保护管理手段,提供给游客进行休闲娱乐、生态探索和旅游观光的场所。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增加,森林公园逐渐成为了旅游的热点地区。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存在一些问题,并需要采取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是生态破坏。

由于对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部分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受到了破坏。

游客进入森林公园进行野餐、烧烤等活动时,可能破坏植被、野生动物栖息地,并且带来垃圾和污染物的排放。

二是游客安全问题。

由于森林公园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生物多样性丰富,游客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可能面临自然灾害、野生动物攻击等安全风险。

由于游客数量增加,可能导致交通拥堵、游客流失等问题,也会对游客的安全造成威胁。

三是资源浪费。

部分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过度开发和浪费资源的现象。

为了满足游客需求,一些森林公园进行了不必要的道路建设和设施建设,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

一是加强管理和保护。

各级政府和森林公园管理者应加强对森林公园的管理和保护,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法规,并加强执法力度。

加强巡逻和监控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行为。

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是合理规划和开发。

在规划和开发森林公园旅游资源时,要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合理规划游客接待量和游客流动线路,合理分配游客流量,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压力。

要注重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旅游体验。

三是促进可持续旅游发展。

森林公园管理者应积极推动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与当地经济和社会的结合,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拓宽旅游业态,增加旅游收入。

要加强与当地居民和社区的合作,促进社区参与和共享旅游发展成果,实现可持续发展。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存在生态破坏、游客安全问题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