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解题技巧与方法(原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 证
3.史论结合,尽量 用材料相关史实
4.综上所述要拔 高立意

吹尽狂沙始到金——说论点
吹尽狂沙始到金——说论点
1.严格符合题目要求 2.不能脱离材料论述 3.没有真正的“自拟” (你要拟出命题人想让你拟的题目) (千万不要标新立异!!) 4.题目要有可论性 (要么“因”,要么“果”,或者“因”与“果”)
材料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两条路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2014年全国卷1( 41 )— —选择观点题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2011年全国卷41题——评价题
材料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 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 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 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 结合。)
问题: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1.评价:要根据材料,回答赞同或不赞同 2.西方崛起:核心观点应该围绕西方崛起展开,不可偏题
示例:
我赞同材料中“冲击——反应”模式 1.中国近代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动力 (1)经济上,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主体,不利于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 展。 (2)政治上,不断强化的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阻碍中国社会向近代 转型。 2.西方冲击促使中国走向近代化。 (1)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洋务运动兴起,中国民族工业诞生,促使中 国经济走向近代化。 (2)甲午战争之后,资产阶级改良派掀起了向西方制度学习的戊戌变 法,促使中国政治逐渐向近代化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化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动力,清末中国的近代化 主要是西方“冲击”后,中国社会做出的“反应”。
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Leabharlann Baidu
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
问题: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 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1.观点明确,赞同或反对。另有观点实属大坑,不要尝试。 2. “冲击——反应”模式有两层含义。
1.“冲击——反应”模式所带来的结果。 (正面)
2.第二层:没有“冲击——反应”模式会如何。 (反面)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 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 出中世界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 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发达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临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 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发生的事情。
第一段材料关于西方崛起的关键词 时间早;独立;渐进
第二段材料关于西方崛起的关键词 时间晚;依赖;突然
示例:
我赞同西方崛起是具有渐进性且依赖于其他地区的。 1.西方崛起是渐进的过程。 (1)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精神是源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与 古代罗马法所蕴含的自然法精神。 (2)近代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来源于古希腊。智者学派在古希腊时期 就已经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成为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 2.西方崛起是依赖其他地区的。 (1)中国在宋朝时期已经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随着阿拉伯人的传播, 进而来到欧洲,为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做了技术上的准备。 (2)新航路开辟之后,殖民掠夺也随之开始,欧洲各国通过往返于欧、 非、美三洲的“三角贸易”获取了巨额财富,这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认为西方崛起具有渐进性且依赖于其他地区。
2012年全国卷41题——评析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 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 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 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 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 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下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 —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 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 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 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 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1.修改目录,而不是评价目录。(先修改) 2. 修改后说明理由,不是直接说理由。(再说明)
3.问题的核心词汇是抗日战争。 4.重点是国民党的抗战功绩,而不是否定我党。


解题
题 技






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
第一
搞明白命题人让我们做什么, 是最难的部分
第四
最优原则:优中取优!
壹 肆
第二

选择一个优秀的论题,是整个
论述题的核心
第三
叁 极度规范:
时间小于10分钟 字数在300字左右

横看成岭侧成峰——说论证
1.首行论点一定 要清晰
2.分论点至少有两 个角度或者层次
示例:
建议:将国民党军队的大溃败改为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抗战 理由: 1.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也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1)日本制造八一三事变后,国民党组织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 灭亡中国的计划,为民族工业的转移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2)在徐州会战中,李宗仁所组织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 所获得的第一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可靠保证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发展和壮大了人民抗日力量,促进民族 团结,为抗日战争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2)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的关系,两个战场 是一个整体,二者缺一不可。 综上所述,国民党既是抗日战争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 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建议修改为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抗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