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甲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间甲苯胺

微溶于水,溶于醇、醚、稀酸
密度
相对密度(水=1)0.99;相对密度(空气=1)3.90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14(毒害品)
主要用途
用作制造还原染料的中间体
外观: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纯度:≥98.5%
对甲苯胺:≤0.7%
邻甲苯胺:≤0.1%
水份:≤0.3%
2、用途:本品为活性黄X-R,阳离子紫2RL的中间体,另外还用于农药及医药等。
3、包装储存:200kg 220kg镀锌桶包装,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产量:
5000吨
分子式:
分子量:
107.15
CAS No:
108-44-1
纯度:
99.4% min
包装:
200千克铁桶
用途:
主要用作还原染料中间体
详细资料请参考:/
间甲苯胺
1、性能:
国标编号
61750
CAS号
108-44-1
中文名称
3-甲基苯胺
英文名称
3-Toluidine;m-Toluidine
别名
间甲苯胺;3-氨基甲苯外观与性状
无色油状液体
分子量
107.15
蒸汽压
0.13kPa/41℃闪点:85℃
熔点
-50.5℃沸点:203.3℃
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22
临界温度℃:425.6
燃烧热(kJ/mol):-3389.8
临界压力MPa:5.30
闪点℃:70
引燃温度℃:615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酰基氯、酸酐
燃烧
爆炸
危险
性
燃烧性:可燃
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Βιβλιοθήκη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苯胺物质特性与危害识别表
标识
中文名:苯胺;氨基苯;阿尼林油
分子式:C6H7N
分子量:93.14
CAS号:62-53-3
危规号:61746
理化
性质
性状:无色至浅黄色透明液体,有强烈气味。暴露在空气中或在日光下变成棕色。
熔点℃:-6.2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
沸点℃:184.4
相对密度(水=1):1.02
储运
注意
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避免光照。库温不超过32℃,相对湿度不超过80%。避光保存。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N,N-二乙基间甲苯胺91-67-8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相对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0.922 g/cm3 at 25 °C (77 °F)
n) 溶解性 /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log Pow: 3.618
无数据资料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浓度( LC50) 吸入 - 大鼠 - 4 h - 4,660 mg/m3 备注 : 感觉器官和特殊感觉(鼻、眼、耳和 味觉):嗅觉:其他改变。 行为的:震颤。 肺,胸,或者呼吸系统:其他变化 亚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刺激性(总述)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 无数据资料
颜色 : 无数据资料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231 - 232 °C (448 - 450 °F) - lit.
g) 闪点
100 °C (212 °F) - closed cup
14 运输信息
14.1 UN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无数据资料
国际海运危规 : 无数据资料
国际空运危规 : 无数据资料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TOLUIDINES,LIQUID 国际海运危规:TOLUIDINES,LIQUID 国际空运危规:Toluidines,liquid
3-甲基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3-甲基苯胺化学品英文名:3-methylaniline;m-toluidine;3-aminotoluene;m-ami notoluene化学品别名:间甲苯胺;3-氨基甲苯;间氨基甲苯CASNo.:108-44-1ECNo.:203-583-1分子式:C7H9N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吞食后有毒。
跟皮肤接触有毒。
吸入有毒。
长期暴露有损伤健康的危险。
对水生物有剧毒,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
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急毒性-口服,类别3;急毒性-皮肤,类别3;急毒性-吸入,类别3;特定目标器官毒性-重复接触,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类别2。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吞咽会中毒,皮肤接触会中毒,吸入会中毒,长期或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预防措施: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如感觉不适,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如感觉不适,须求医/就诊。
漱口。
收集溢出物。
如误吞咽: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吸入本品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生成的蒸气或气溶胶(雾、烟),可对身体产生毒害作用。
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苯胺安全技术阐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公司标记化学品中文名:苯胺,氨基苯,化学品英文名:aniline或aminobenzene公司名称:重庆上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地址:涪陵龙桥工业园区A区邮编:408000传真号码:公司应急电话:技术阐明书编码:716 生效日期:7月1日国家应急电话:国家经贸委上海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急救中心:第二部分成分/构成信息纯品化学品名称:苯胺有害物成分浓度 CAS No.苯胺 100% 62-53-3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 本品重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性贫血和肝、肾损害。
易经皮肤吸取。
急性中毒:患者口唇、指端、耳廓紫绀、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手指发麻、精神恍惚等;重度中毒时,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休克。
浮现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及肾损害。
可有化学性膀胱炎。
眼接触引起结膜角膜炎。
慢性中毒:患者有神经衰弱综合征体现,伴有轻度紫绀、贫血和肝、脾肿大。
皮肤接触可引起湿疹。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导致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旳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畅通。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酸类、卤素、醇类、胺类发生强烈反映,会引起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措施及灭火剂: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解决应急解决: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解决人员戴自给正压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量切断泄漏源。
避免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取。
间甲苯胺安全专业技术说明书新(1)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5 ℃,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接触限值:2ppm 。
生物限值:无资料样。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吞咽会中毒;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致器官损害;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对水生生物有毒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皮肤接触会中毒;吸入会中毒。
防范说明:
作业后彻底清洗;使用本产品是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如若吞咽,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具体治疗参照本标签第四部分;存放需加锁;处置内装物或容器需参照相关规定。
化学品英文名:m-toluidine
企业名称:淄博瀚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地址:临淄区胶厂中路32号
邮 编: 255438 传 真: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0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主要用来制作还原染料的中间体。
第二部分 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有毒性物质
GHS危险性类别:
急性毒性-经口-3,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2,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1,对水环境的危害- 长期慢性2,急性毒性-经皮-3,急性毒性-吸入-3。
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注意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佩戴橡胶手套。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避免接触眼睛、皮肤,防止吸入、食入。操作后彻底清洗。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泄露。配备相应的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露应急处理设备。
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容器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发生异常现象,立即撤离
●切勿在储罐两端停留
急救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农着,用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密闭空间加强现场通风
应急行动
泄漏处理
●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
●未穿全身防护服时,禁止触及毁损容器或泄漏物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采用关阀、堵漏等措施,以切断泄漏源●筑堤或挖沟槽收容泄漏物,防止进人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泄漏物●如果储罐或槽车发生泄漏,可通过倒罐转移尚未泄漏的液体水体泄漏
●沿河两岸进行警戒.严禁取水、用水、捕捞等一切活动
●在下游筑坝拦截污染水,同时在上游开渠引流,让清洁水绕过污染带
●监测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
●可用活性炭吸附泄漏于水体的苯胺
火灾扑救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雾状水、抗溶性泡沫
●筑堤收容消防污水以备处理,不得随意排放
储罐.公路/铁路槽车火灾
●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扑救
健康危害
3)皮●职业接触限值:PC-TWA 3mg/m(
lOOppm
:●IDLH;兔250mg/kgLD●急性毒性:大鼠经口503(7h) LC 665mg/m经皮LD、820mg/kg;小鼠吸人5050●可经呼吸道和皮肤吸收
出现●本品主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紫绀可引起溶血性贫血和肝、肾损害。可致化学性膀胱炎。眼接触引起结膜角膜炎
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名称:苯胺 Aniline制造商或供应商产品代码:602制造商或供应商名称:江苏瑞祥化工有限公司地址:江苏省仪征经济开发区大连路2号邮编:211900传真号码:应急电话:推荐用途和限制用途:橡胶加速剂及抗氧化剂;染料与中间物;照相化学药剂(对苯二酚);尿烷发泡之异氰酸盐;医药;炸药;石油精炼;二苯胺;酚类;除草剂;杀霉菌剂。
第二部分 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可燃液体、吞食有毒、吸入致命。
GHS 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1、急性毒性-经口,类别3;2、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1;3、生殖毒性,类别2;4、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5、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类别1;6、急性毒性-经皮,类别3;7、急性毒性-吸入,类别3;8、对水环境的危害- 长期慢性,类别3;9、呼吸或皮肤过敏-皮肤致敏,类别1。
GHS 标签要素:象形图或符号: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吞咽会中毒;引起严重眼睛损伤;怀疑损害生育力或胎儿;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致器官损害;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皮肤接触会中毒;吸入会中毒;对水生生物有害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性反应;防范说明:预防措施:1、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进食、饮水。
2、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
3、阅读并了解所有预防措施,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4、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防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5、使用无火花的工具,使用防爆型电器和设备。
6、防止蒸汽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7、避免接触眼睛、皮肤,避免吸入、食入,操作后彻底清洗。
8、避免与氧化剂、酸类、酸酐接触。
事故响应: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苯胺化学品英文名称:aniline中文名称2:氨基苯英文名称2:aminobenzene技术说明书编码:716CAS No.:62-53-3分子式:C6H7N分子量:93.1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苯胺62-53-3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主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性贫血和肝、肾损害。
易经皮肤吸收。
急性中毒:患者口唇、指端、耳廓紫绀,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手指发麻、精神恍惚等;重度中毒时,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休克。
出现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及肾损害。
可有化学性膀胱炎。
眼接触引起结膜角膜炎。
慢性中毒:患者有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伴有轻度紫绀、贫血和肝、脾肿大。
皮肤接触可引起湿疹。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酸类、卤素、醇类、胺类发生强烈反应,会引起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苯胺,氨基苯,化学品英文名:aniline或aminobenzene企业名称:重庆上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地址:涪陵龙桥工业园区A区邮编:408000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023-技术说明书编码:716生效日期:2006年7月1日国家应急电话:国家经贸委上海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化学品名称:苯胺有害物成分浓度CASNo.苯胺100%62-53-3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主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性贫血和肝、肾损害。
易经皮肤吸收。
急性中毒:患者口唇、指端、耳廓紫绀、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手指发麻、精神恍惚等;重度中毒时,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休克。
出现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及肾损害。
可有化学性膀胱炎。
眼接触引起结膜角膜炎。
慢性中毒:患者有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伴有轻度紫绀、贫血和肝、脾肿大。
皮肤接触可引起湿疹。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酸类、卤素、醇类、胺类发生强烈反应,会引起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呼吸器,穿防毒服。
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物质的理化常数国标编号:61746CAS :62-53-3中文名称:苯胺英文名称:Aniline ;Aminobenzene别名:氨基苯分子式:C6H7N;C6H5NH2分子量:93.12熔点:-6.2 C沸点:184.4 °C密度:相对密度冰=1)1.02 ;蒸汽压:70 C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稳定性:稳定外观与性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液体,有强烈气味状:危险标记:14(毒害品)用途:用于染料、医药、橡胶、树脂、香料等的合成2. 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苯胺的毒作用,主要因形成的高铁血红蛋白所致,造成组织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其它脏器损害。
急性中毒:中毒者的口唇、指端、耳廓发绀,病人有恶心、呕吐、手指发麻、精神恍惚等;重度中毒进,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岀现心悸、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休克;重笃者可岀现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中毒性肾损伤。
慢性中毒:患者有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伴有轻度发绀、贫血和肝、脾肿大。
皮肤接触可发生湿疹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中等毒性。
急性毒性:LD5o442mg/kg(大鼠经口); 820mg/kg(兔经皮);LC5o175ppm , 7小时(小鼠吸入)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19mg/m ,6小时/天, 23周时高铁血蛋白升高至600mg/mL。
致突变性:微粒体诱变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100ug/皿。
姊妹染色单体交换:小鼠腹腔内210mg/kg 生产苯胺的有机化工厂、焦化厂及石油冶炼厂等企业,使用苯胺的染料合成,制药业,印染工业,橡胶促凝剂和防老化剂、打印油墨、2,4,6-三硝基苯甲硝胺、光学白涂剂、照相显影剂、树脂、假漆、香料、轮胎抛光剂及许多其他有机化学品的制造。
在这些生产和使用苯胺的行业中以及在贮运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均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对人体危害。
对甲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对甲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甲苯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在工业、医药和农业等领域广泛应用。
但是,甲苯胺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说明书,以确保人员和环境安全。
一、物理性质
甲苯胺的分子式为C7H9N,是无色至淡黄色的液体,具有类似苯的气味,密度为0.99g/cm³,熔点为-57℃,沸点为199℃。
甲苯胺与水、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可以混溶,并且容易起火燃烧。
二、安全操作规程
1.应使用配有防爆设施的操作室进行生产和操作。
2.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和呼吸器等个人防护装备。
3.操作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确保设备运转正常,贮存容器完好无损等。
4.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与物质接触,如发生接触应立即脱离现场,并用大量水冲洗。
5.严格遵守生产的标准操作程序和装置操作技术规范。
6.操作后应及时清洗、维护设备和场所的清洁卫生。
7.严禁单独操作,有人化学品操作必须加以保护。
8.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并进行应急演练。
三、紧急处置措施
1。
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物质的理化常数2。
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苯胺的毒作用,主要因形成的高铁血红蛋白所致,造成组织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其它脏器损害.急性中毒:中毒者的口唇、指端、耳廓发绀,病人有恶心、呕吐、手指发麻、精神恍惚等;重度中毒进,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出现心悸、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休克;重笃者可出现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中毒性肾损伤.慢性中毒:患者有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伴有轻度发绀、贫血和肝、脾肿大。
皮肤接触可发生湿疹。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中等毒性.急性毒性:LD50442mg/kg(大鼠经口);820mg/kg(兔经皮);LC50175ppm,7小时(小鼠吸入)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19mg/m3,6小时/天,23周时高铁血蛋白升高至600mg/mL。
致突变性:微粒体诱变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100ug/皿.姊妹染色单体交换:小鼠腹腔内210mg/kg。
生产苯胺的有机化工厂、焦化厂及石油冶炼厂等企业,使用苯胺的染料合成,制药业,印染工业,橡胶促凝剂和防老化剂、打印油墨、2,4,6—三硝基苯甲硝胺、光学白涂剂、照相显影剂、树脂、假漆、香料、轮胎抛光剂及许多其他有机化学品的制造.在这些生产和使用苯胺的行业中以及在贮运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均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对人体危害。
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3。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气体检测管法;直接进水样气相色谱法快速检测管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气体速测管(北京劳保所产品、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4。
实验室监测方法:5。
环境标准:6。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61784--间甲氧基苯胺、间茴香胺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间甲氧基苯胺;间茴香胺;3-甲氧基苯胺;间氨基苯甲醚化学品英文名:m-methoxyaniline;m-anisidine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间甲氧基苯胺536-90-3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
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其蒸气或气溶胶对眼睛、粘膜、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进入体内导致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而引起紫绀。
慢性影响:可引起呼吸系统、皮肤的过敏反应。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可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泻。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消除所有点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观与性状:无色油状液体,有芳香气味。
pH值(指明浓度):无资料
熔点/凝固点(℃):-50℃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密度: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相对密度(水=1):
燃烧热(kJ/mol):4035
饱和蒸气压(kPa):(41℃)
临界压力(MPa):
临界温度(℃):无资料
闪点 (℃):85
缩略语说明:
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
的浓度。
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
度。
PC-STEL:指在遵守PC-TWA前提允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TLV-C:瞬时亦不得超过的限值。是专门对某些物质如刺激性气体或以急性作用为主的物质规定的。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下列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储存、运输、装卸、分类和标志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GB 20576-2006~GB20602-2006)。列标准。
《危险化学品名录》:列入,将该物质划为第类毒害品。
《剧毒化学品目录》:未列入。
事故响应:
发生泄露时,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进入。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水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可燃材料吸收。大量泄漏:筑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危害。
安全储存:
库棚为阴凉、干燥、通风、避光的防火建筑。储存设备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80%。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于强氧化剂、酸、食品分开存放。
危险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Cas no.
间甲苯酚
≥%
108-44-1
√物质 混合物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急救:
-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物。冲洗,然后用水和肥皂清洗皮肤。给予医疗护理。
-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就医。
- 吸 入:新鲜空气,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食 入:漱口。就医。
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
外普通木箱。
海洋污染物(是/否):否。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修订日期:2014-10-08 SDS编号:
产品名称:间甲苯胺 版本:第二版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间甲苯胺
化学品英文名:m-toluidine
企业名称:淄博瀚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地址:临淄区胶厂中路32号
邮 编: 255438 传 真: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0
环境保护措施: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受限空间。
泄漏化学品 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可燃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筑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危害。
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注意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 作规程。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饮水。建议工作人员佩戴橡胶手套。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避免接触眼睛、皮肤,防止吸入、食入。操作后彻底清洗。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泄露。配备相应的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露应急处理设备。
生殖细胞突变性:无资料。
致癌性:无资料生殖毒性:无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无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致器官损害。
吸入危害: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
持久性和降解性:无资料。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无资料。
迁移性: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特别危险性:遇明火、高热或强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受高热分解出有毒气体。
灭火方法和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需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进入。
n-辛醇/水分配系数:
分解温度(℃):无资料
引燃温度: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爆炸上限[%(V/V)]: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酸、食品等。
避免接触的条件:热源、点火源、光照、接触空气。
危险反应:与强氧化剂接触发生剧烈反应,甚至燃烧或爆炸。
危险分解产物:受热或燃烧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废弃处置方法:
-产品:应首先考虑回收利用,然后可考虑控制焚烧法处置。
-不洁的包装:把倒空的容器归还厂商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UN号):1708
联合国运输名称:液态甲苯胺
联合国危险性分类:第类,毒害品。
包装类别:
包装标志:14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皮肤和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 防 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
和定期的体检。
《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2012):列入,将该物质划为第类毒害品。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最新修订版日期:
修改说明:本SDS按照《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T16483-2008)标准编制;由于目前国家尚未颁布化学品GHS分类目录,本SDS中化学品的GHS分类是企业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GB 20576-2006~GB20602-2006)自行进行的分类,待国家化学品GHS分类目录颁布后再进行相应调整。
保持容器密闭 ;避免吸入其蒸气;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在通风不足的情况下戴呼吸防护装置 ;如误吸入,呼叫解毒中心;具体治疗见本标签第四部分;存放需加锁,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容器密闭。
预防措施: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通风。可能接触器蒸汽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罩(全面罩),穿防毒衣,戴橡胶手套。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饮水。禁止排入环境。
防范说明:
作业后彻底清洗;使用本产品是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如若吞咽,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具体治疗参照本标签第四部分;存放需加锁;处置内装物或容器需参照相关规定。
可能对器官造成损害;处置内装物或容器需参照相关规定。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收集溢出物;处置内装物或容器需参照相关规定。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面具;皮肤沾染,如感觉不适,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医生;具体治疗见本标签第四部分;处置内装物或容器需参照相关规定;保持容器密闭,存放处须加锁。
TLV-TWA:是指每日工作8小时或每周工作40小时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在此浓度下终身工作时间反复接触对几乎全部工人都不致产生不良效应。
TLV-STEL:是在保证遵守TLV-TWA的情况下,容许工人连续接触15min的最大浓度。此浓度在每个工作日中不得超过4次,且两次接触间隔至少60min。它是TLV-TWA的一个补充。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LD50450mg/kg(大鼠经口);740mg/kg(小鼠经口);人吸入176mg/m³*60分钟,严重毒作用;人吸入44mg/m³,出现症状;人吸入22mg/m³,不悦感。
皮肤刺激或腐蚀:兔子500mg/24h 轻度
眼睛刺激或腐蚀:兔子20mg/24h 中度
呼吸或皮肤过敏:无资料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主要用来制作还原染料的中间体。
第二部分 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有毒性物质
GHS危险性类别:
急性毒性-经口-3,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2,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1,对水环境的危害- 长期慢性2,急性毒性-经皮-3,急性毒性-吸入-3。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吞咽会中毒;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致器官损害;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对水生生物有毒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皮肤接触会中毒;吸入会中毒。
IARC:是指国际癌症研究所
RTECS:是指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和健康研究所的化学物质毒性数据库
HSDB:是指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危险物质数据库
ACGIH:是指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
废弃处置:本品或其容器依当地法规处置。
物理化学危险:遇明火、高热或强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受高热分解出有毒气体。
健康危害:是强烈的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并能刺激膀胱尿道,能引起血尿。皮肤接触会出现脸部灼热、剧烈头痛、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
第三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5 ℃,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