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修改版)

合集下载

2020年高中语文课标修订变化

2020年高中语文课标修订变化

2020年高中语文课标修订变化一、2020年高中语文课标修订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迎来了新一轮的修订。

2020年,教育部正式发布了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旨在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提升高中语文教育的质量。

二、修订后的课标特点1.突出核心素养:修订后的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

2.强调课程内容的整合:课标要求教师整合听说读写等多种教学内容,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3.增加选修课程:修订后的课标增设了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

4.重视传统文化:课标增加传统文化内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5.关注时代发展:修订后的课标关注时代发展,引入现代科技、全球化等新时代元素,贴近生活。

三、具体修订内容详解1.课程目标:明确课程目标为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文化传承与理解等。

2.课程内容:整合课程内容,涵盖文学、语言、文化、审美、科技等多个领域,强调跨学科学习。

3.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创新精神。

4.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包括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5.教材建设:加强教材建设,突出地方特色,丰富课程资源。

四、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及应对策略1.影响:新修订的课标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升教学质量。

2.应对策略:教师应加强自身专业素养,学习先进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3.教材研发:出版社应加大对教材的研发力度,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教材资源,满足不同地区和学校需求。

4.课程实施:学校要充分落实新课标要求,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确保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总之,2020年高中语文课标修订为我国高中语文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新时代人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学业质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学业质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学业质量)
(一)学业质量内涵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

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

依据不同水平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不同水平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

(二)学业质量水平
(三)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本标准将学生的学习结果划分为五个级别的水平。

水平一和水平二是必修课程学习的要求,水平三和水平四是选择性必修课程学习的要求,水平五是选修课程学习的要求。

水平二是语文学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依据,水平四是高校考试招生录取的依据,水平五则是为对语文课程更有兴趣的学生所设的较高要求,修习情况可供高校或用人单位参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引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引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引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一、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二)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三)重视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增进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树立正确的文化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四)重视语文课程的选择性,增强课程的时代性(五)强调语文课程的实践性,鼓励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与交流中发展(七)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三、课程目标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方面获得发展:(一)文化传承与理解(二)审美鉴赏与创造(三)思维发展与提升(四)语言运用与交流(五)文化视野与探究四、课程内容高中语文学科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下面分别阐述。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构建起来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与审美品位,以及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的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2020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版修订)-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2020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版修订)-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2020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版修订)-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文言文(32 篇)(一)必修(10 篇)见贤思齐焉”“君子喻于义”“质胜朝闻道”“《论语》十二章(“人而不仁”“譬如为山”“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知者不惑”“士不可以不弘毅”“文则野”“克己复礼为仁”)君子食无求饱”“之者乎”“小子何莫学夫《诗》”“劝学(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荀子》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谏太宗十思疏魏征师说韩愈阿房宫赋杜牧六国论苏洵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赤壁赋苏轼项脊轩志归有光(二)选择性必修(10 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难为俗人言也)司马迁过秦论(上)贾谊礼运(大道之行也……是谓大同)《礼记》陈情表李密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潜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石钟山记苏轼登泰山记姚鼐(三)选修(12 篇)《老子》八章(第八章“上善若水”;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第二十二章“曲则全”;第二十四章“跂者不立”;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万物育焉;博学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礼记》《孟子》一则(敢问夫子恶乎长……则不能也)逍遥游(惠子谓庄子曰……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庄子》谏逐客书李斯兰亭集序王羲之滕王阁序王勃黄冈竹楼记王禹偁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古代文论选段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而声名自传于后)曹丕诗品序(若乃春风春鸟……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

”)锺嵘与元九书(感人心者……华声,实义)白居易题画(江馆清秋……独画云乎哉)郑燮人间词话(词以境界为最上……自有名句;境非独谓景物也……否则谓之无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王国维诗词曲(40 首)静女《诗经·邶风》无衣《诗经·秦风》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道夫先路)屈原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短歌行曹操归园田居(其一)陶潜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山居秋暝王维蜀道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将进酒李白燕歌行高适蜀相杜甫客至杜甫登高杜甫登岳阳楼杜甫琵琶行(并序)白居易李凭箜篌引李贺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锦瑟李商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登快阁黄庭坚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陆游临安春雨初霁陆游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辛弃疾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王实甫朝天子·咏喇叭王磐附录 2 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在课内外加强阅读,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提升阅读品位,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拓宽视野,领略人类社会气象与文化,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思想文化修养,丰富精神世界。

最新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完整)解读(2024版)

最新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完整)解读(2024版)
(5)教师语文专业素养和教学机智亟待加强
(6)教师的视角没转换(学生视角与教师视角差异形成教 学隔膜,发现学生,就是发现自己)
2024/11/12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四个理念七个坚持
四个理念: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特点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1、坚持对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价值追求,坚持“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融合的课程目标。
高 中 语 文 核 心 素 养 实 施 策 略
2024/11/12
高 中 语 文 核 心 素 养 实 施 策 略
2024/11/12
今秋七年级“部编教材”如何体现课标
关键词一:立德树人 关键词二:语文素养 关键词三:阅读体系 关键词四:写作体系
2024/11/12
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
语文学习
1
2
接受学习——自主学习 独立学习——合作学习 表象学习——探究学习
评价方式:分数量化的单一模式——质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等多元评价
2024/11/12
6.坚持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把读书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注重积累、感悟和实践,注重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7.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探索语文课程 的创新发展,使语文课程保持“开放”的态势,始终适应时代 的变化。
3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2024/11/12
革命传统 教育
传统文化
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
4
国家主权与 海洋意识
阅读体系
• 由“教读”到“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课外阅读成为 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沟通课内外阅读,强调单篇阅读与整本书 阅读的结合。

高中新课改语文课程标准

高中新课改语文课程标准

高中新课改语文课程标准一、引言高中新课改语文课程标准是指为了适应时代变革和学生发展需求而进行的语文教学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介绍高中新课改语文课程标准。

二、课程目标高中新课改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现代社会中自如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思考和创新。

为实现这一目标,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1.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流利地表达思想和情感;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其能够独立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分析和评价不同类型的文本;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能够运用语言进行创造性思考和表达。

三、教学内容高中新课改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语言文字知识、文学知识、阅读与鉴赏、写作与表达等方面。

具体内容如下:1. 语言文字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2. 文学知识: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3. 阅读与鉴赏:包括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网络文本等方面的阅读与鉴赏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4. 写作与表达: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叙事文等不同类型的写作与表达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高中新课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1.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2. 问题导向: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4. 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5. 创新实践:通过开设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指对高中语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评价标准的制定和规定。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主要包括基本要求、核心素养和分层次要求等方面。

一、基本要求:1. 进一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他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3. 强调学生的思辨、批判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进行文学鉴赏和写作的实践活动。

4. 培养学生阅读各种文本的能力,包括经典文学作品、传统文学、现代文学、科技文献、新闻报道等。

5. 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核心素养:1. 语文素养: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能够正确、流利、得体地使用语言,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

2. 阅读素养: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本,提取信息,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3. 鉴赏素养: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各种文学作品,包括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作品。

4. 文化素养: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和现代文化的魅力,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存在和发展。

5. 写作素养:学生能够进行各种文体的写作,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能够进行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写作。

三、分层次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高中语文课程分为A层次和B层次。

1. A层次: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常见的语言知识和写作技巧。

2. B层次:主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创作,提高文学鉴赏和写作水平。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注重综合素养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语言文字的内涵和外延,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注重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情感,要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习惯,要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态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能力。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体,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要主动探究学习问题和解决学习困难,要合作交流学习心得和分享学习体会,要自觉评价学习成果和总结学习经验。

学生要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不断拓展自己的语文视野,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文体验,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修养。

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创造表达,要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和创新实践。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注重实际运用和创新表达,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注重实践操作和创造思维,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注重实际应用和创新实践。

学生要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操作和创造表达,不断拓展自己的实际应用和创新实践,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文实践和创新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实践和创新水平。

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审美情趣,要注重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审美态度。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指中国教育部制定的一套对高中语
文教学内容和要求的规范。

该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和学科素养提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和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思维品质。

2. 教学内容:包括语言文字知识、文学鉴赏与表达、信息
与媒体素养、跨学科学习等内容。

语言文字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文学鉴赏与表达包括文
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学生对文学表达的能力培养;信息
与媒体素养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媒体批判等能力培养;跨学科学习则是将语文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培养学生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倡导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授、讨论、实践、创新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

4. 评价方法: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包括考试评价、课堂表
现评价、作品评价等。

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全面评价,评价
重点放在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

通过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
养和学科水平,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也希望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020年高中语文课标修订变化

2020年高中语文课标修订变化

2020年高中语文课标修订变化摘要:I.引言- 介绍2020 年高中语文课标修订的背景和意义II.修订的主要内容- 新增的学科核心素养- 调整的学科课程结构- 优化的学业质量标准III.修订的影响- 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对教育评价的影响IV.总结- 总结修订的主要变化和影响正文:I.引言2020 年,我国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

这是自2011 年实施现行课程标准以来,首次进行的大规模修订。

本次修订旨在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需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II.修订的主要内容修订后的课标在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结构和学业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了调整。

1.新增的学科核心素养修订后的课标新增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这四个方面涵盖了语文学科的基本能力、思维方式、审美观念和文化意识,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2.调整的学科课程结构修订后的课标对学科课程结构进行了调整,包括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这样的调整旨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优化的学业质量标准修订后的课标对学业质量标准进行了优化,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强化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使评价更加全面、科学、合理。

III.修订的影响修订后的课标将对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和教育评价产生深远影响。

1.对教学方法的影响修订后的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修订后的课标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优化学业质量标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

3.对教育评价的影响修订后的课标强调评价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引导教育评价从单一的分数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使评价更加符合教育规律。

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21年整理)

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21年整理)

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新世纪的高中语文课程面临着新的要求,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要在追求高中教育共同价值的同时,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要使全体高中学生都获得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同时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高中语文课程的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建设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坚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应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内涵丰富的语文素养,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有效地发挥其作用,能适应需要,继续发展,不断提高。

新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新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新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一篇嗨,亲爱的小伙伴们!咱们今天来聊聊新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你知道吗?这新版标准可真是给咱们的语文学习带来了不少新变化呢!不再是那种死板的要求,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咱们的综合素养。

比如说,阅读不再只是简单地读个故事,而是要学会深入思考,理解作者的心思,感受文字背后的力量。

以前可能就是读完就完了,现在可不行啦,得琢磨琢磨为啥这么写,有啥深意。

而且呀,这新版标准还特别强调传统文化的学习。

那些古老的诗词、经典的文章,可都是宝贝,得好好琢磨琢磨,感受咱们老祖宗的智慧。

语文学习不再是孤立的,还得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

比如说,从历史故事里学语文,从科学知识里找文字的魅力。

新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就像是给咱们指了一条更有趣、更丰富的学习之路。

咱们可得好好跟着走,说不定能发现好多语文的小惊喜呢!第二篇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说说新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这新版标准就像是给咱们的语文学习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以前觉得语文就是背背课文,做做题目,现在可不一样啦!它更注重咱们实际的运用能力。

比如口语表达,得能清晰、流畅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不再是支支吾吾半天说不清楚。

而且,对于名著的阅读要求也提高了。

不再是随便翻翻,得真正读懂里面的人物、情节和主题。

就像走进了一个精彩的世界,要把每个角落都看清楚。

还有诗词鉴赏,以前觉得好难好枯燥,现在要学会欣赏其中的美,感受诗人的情感。

说不定哪天咱们自己也能写出几句有意境的诗呢!另外,小组合作学习也变得更重要啦。

大家一起讨论问题,分享想法,那感觉可棒了!能从同学那里学到好多不一样的观点。

这新版标准其实是在告诉我们,语文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更是在生活中。

看个电影、听首歌,都能发现语文的影子。

所以呀,让我们一起拥抱这个新版标准,在语文的世界里尽情玩耍,收获满满的知识和快乐吧!。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2020修订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2020修订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2020修订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发布的指导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文件,2017年版
的标准经过2020年的修订,更加贴近时代需求和学生实际。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更加注重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特点。

在教学内容方面,课程标准的修订将更多关注当代文化和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思维能力。

同时,课程标准中也增加了更多的衔接性内容,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其次,在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中,更加注重了学生的能力培养。

除了传统的语文基础知识外,新的课程标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同时,课程标准中对于评价方式也进行了调整,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表现,避免过分强调考试分数而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再者,在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中,更加注重了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支持。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创新意识和教学研究的能力。

同时,课程标准还提出了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政策,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专业发展机会和资源支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总的来说,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2020修订的出台,体现了教育部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视和改革。

新的课程标准不仅更加符合时代需求和学生特点,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希望通过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可以进一步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2020修订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2020修订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2020修订目录1.概述2.总体要求3.课程内容3.1 文言文阅读3.2 文学欣赏与鉴赏3.3 作文教学4.教学侧重5.评价方式6.教育意义7.结语概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对高中语文教学和学习的要求和指导原则,2017年发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有效适应新时代语文教育的要求,2020年修订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继承前者优点的基础上,对一些内容和教学侧重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教学需求。

总体要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2020修订的总体要求依然强调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化品位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宗旨。

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丰富的文学知识和良好的写作能力。

课程要求突出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语感和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

课程内容为贯彻总体要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2020修订的课程内容更加全面、严谨、深入。

3.1 文言文阅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2020修订注重培养学生对于传统经典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更加强调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突出解读文言文的语言文字特点,使学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古代文化、历史和人文精神。

3.2 文学欣赏与鉴赏在文学欣赏与鉴赏方面,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2020修订更加注重对我国古代文学名著的理解和欣赏。

同时也对现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进行加强,引导学生开拓思路,提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3.3 作文教学在作文教学方面,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2020修订着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强调学生的审美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写出具有时代特色和艺术美感的作品。

教学侧重为了更好地贯彻课程内容的要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2020修订对语文教学的侧重点进行了规定和强调。

在教学内容上,强调要注重文言文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意蕴和内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结构(一)设计依据1.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设计基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课程。

2. 从祖国语文的特点和高中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

“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若干学习项目组成学习任务群。

学习任务所涉及的语言学习素材与运用范例、语文实践的话题与情境、语体与文体等,覆盖历来语文课程所包含的古今“实用类”“文学类”“论述类”等基本语篇类型。

学习任务群的设计着眼于培养语言文字运用基础能力,充分顾及问题导向、跨文化、自主合作、个性化、创造性等因素,并关注语言文字运用的新现象和跨媒介运用的新特点。

3. 学习任务群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凸显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

这些学习任务群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而不是学科知识逐“点”解析、学科技能逐项训练的简单线性排列和连接。

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旨在引领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力求改变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的教学模式。

1. 整体设计,统筹安排,体现层次性与差异性。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均由若干学习任务群构成。

不同学习任务群具体的学习内容有所区别,体现不同的学习要求;必修的学习任务群构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内容的基本框架,体现高中阶段对每个学生基本、共同的语文素养要求;选修的学习任务群则是在此基础上的逐步延伸、拓展、提高和深化,以满足学生对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发展水平语文素养的追求。

(二)结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

三类课程分别安排7—9 个学习任务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的内容始终贯串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一、课程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旨在培养具有高度的语文素养以及独立思考、创新能力的公民,使其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1.理解语言:能够深刻理解语言的文化底蕴、内在逻辑和表达方式,具有高度的语言敏感性和文化判断力。

2.运用语言:能够准确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写作能力达到高水平,具备语言独创性和表现力。

3.参与交流:能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与人互相合作、协调,以语言促进交流、合作、沟通,具有人际交往能力。

4.读懂世界:能够通过语文阅读,深入了解自然、社会、人文等领域的知识,具有广泛的学识和深刻的洞察力。

5.审美鉴赏:能够欣赏语言艺术、文学文化和其他艺术形式,具有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

二、课程内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表达:语言表达的基础,包括语音语调、语气、声音的抑扬和变化等;强调语言的实用性和交际功能。

2.写作:包括叙述、描写、议论、说明等各种文体,鼓励学生写作时发挥自己的表达特长,注重写作的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

3.阅读与鉴赏:通过学生阅读文学经典,了解文学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另外还包括对各种文体、各类文本的理解和鉴赏。

4.词汇与语法:教授汉语言汇的应用和语法知识,让学生掌握精准表达所需要的词汇和语法技能。

5.修辞与文学理论:包括语言文字的修辞技巧和文学理论的讲授,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学的创作原理和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

6.文化常识:包括语言文字的历史、文化、社会、人文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

三、教学方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语文知识和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1.授课演讲:分为理论授课和生动演讲,突出思维性和交互式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授课演讲掌握语文知识和文化。

2.案例分析:选用优秀的文学作品或现实生活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语文知识和文化。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修订版与2017版的不同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修订版与2017版的不同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修订版与2017版的不同一、引言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指导高中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语文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在不断修订和完善。

本文将对比分析2020修订版与2017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不同之处,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二、教学目标的变化2020修订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

同时,修订版还强调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相比之下,2017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更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实用性。

虽然也提到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并未像2020修订版那样明确和突出。

三、教学内容的变化1. 语言文字运用2020修订版更加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同时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在写作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相比之下,2017版更注重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教学,如字音、字形、词语等。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在写作教学中,注重写作技巧和方法的训练。

2. 文学鉴赏与创造2020修订版更加注重文学鉴赏与创造的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在写作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相比之下,2017版对文学鉴赏与创造的教学相对较少,更注重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

在写作教学中,也更加注重写作技巧和方法的训练。

3. 文化传承与理解2020修订版更加注重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完整word版)《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完整word版)《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原文
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新世纪的高中语文课程面临着新的要求,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要在追求高中教育共同价值的同时,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要使全体高中学生都获得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同时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二)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注重语文的应用性特征,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更新内容,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口语、书面语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必修课必须突出课程的基础性,使学生具有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文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较为成熟的文化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选修课的特点是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同时也还承担“基础性”的教育任务。
(四)必修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模块2学分。半个学期(约36学时)完成一个课程模块。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也有利于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和多样的学习需求,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学或者重新学习某个模块的内容。
(二)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图示。
(三)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部分,实行学分制,必修课程10学分,选修课程最高可达14学分。
高中语文课程,无论必修还是选修,其内容和目标要充分反映时代的要求,注意和现代生活相联系,体现现代的思想意识、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对于传统的经典作品,要注意引导学生用现代的观念,在历史的背景下去感受和思考。学习方式和教学、评价手段也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课程目
标,是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语 文学习活动,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 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各个方面都获 得进一步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与学科 核心素养
(二)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 •是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 品质或能力。 •是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整合了情感、态度或价值观在 内的,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求的综合性品质。 •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知识或技能。 •合作能力、探究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 体验与感悟
审美鉴赏 与创造
• 欣赏与评价 • 表现与创新
审美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 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 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通过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品味语言艺 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 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 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则性建议
2.关于三个系列目标的教学 3.做好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教学 (二)评价建议(空)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构建语文课程内容体系 需要解决的问题:
• 语文不是一门与单一学科体系直接 对应的课程。课程内容体系很难在知识本体系统的覆盖下来 构建。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 这样的课程,内容有没有体系?语文课程内容是否需要体系?
四、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标准
(一)高中语文必修课与选修课学习任务
任务群 1.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 2.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3.当代文化参与 4.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5.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分布 必 选1 ★ ★ ★ ★ ★ ★ ★ ★ ★ 选2 ★ ★ ★ ★ 8.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 9.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10.外国作家作品研习 11.科学文化论著研习 12.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 讨 任务群 分布 必 选1 选2 ★ ★ ★ ★ ★
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几个方面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
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 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二)课程基本理念 3、响应时代的召唤,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 力的培养…课程设计应联系学校和社会的情景…要 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应用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 ,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追求思维的
语文核心素养框架设计路线
•内涵阐释
•水平描述
•框架结构
•要素提取
语文核心素养框架结构
思维发展与品质
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
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文学科的“本分”
审美鉴赏与创造
应用能力 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的任务
文化传承与理解
提升文化意识和理解
探究能力
• 积累与整合
语言建构 与运用
• 语感与语理
• 语境与交流
语文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
• 根据语文核心素养生成、发展、提升的需要,将语文活动、言 语文本、语言运用知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并且分别构建出三 者自身的系统,整合为以素养为纲的语文课程内容体系。 • 以素养为纲,把语文活动作为与素养 直接结合的轴心,根据需要整合言语 文本和应用性知识,设计出任务群, 落实课程目标。 语文课程内容体系在“课程内容与学业质 量标准”未提,放在“语文”活动的阐述中。
能不能概括出语文内容体系?
• 应当如何从载体(文本)为纲、知识(语言知识+文学知识) 为纲、行为训练(听说读写)为纲,转变为语文素养为纲?
• 载体、知识、训练都是不可缺少的,关键要确立它们在语文
教学中的地位。
• 语文素养靠什么生成?在什么条件下发展和提升?是文本和 知识的灌输,和老师分解的听说读写训练能够达到的吗? • 由于语文课存在很多问题,老师们都在想方设法解决。检查 过去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贴近学生生活,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特点,避免偏题怪题
5、测试形式要创新,多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题目,体
现学生个性;多设置主观性、开放性的题目,展现学生
语文课程内容?
需要研究:
如何选择学科核心概念?
如何表达学科核心概念? 术语式表达?定义式表达? ………… 如何与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内容对接?
为什么重视核心概念?
的或活综合的学习项目为载体,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
验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
三、课程结构
3.坚持整体性原则。若干的学习项目组成学习任务群。若 干学习任务群组成必修课、选修课学习模块。
学 习 任 务 群
在课程内容部分具体阐述
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学习情境和学习方法的建议; 必要的学习资源或获取的途径;
学习评价的要求和建议。
三、课程结构
(二)结构
必修课,开设2个学期,7项学习任务群,8学分,共同基 础(学业水平) 选修一,开设2个学期,8项学习任务群,6学分,高考需 要 选修二,开设2个学期,8项学习任务群,9学分,个人兴 趣(自主招生)
四、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标准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四项核心素养,给必修课和 两类选修课共设计了15项学习任务,语文课程就按 照这些学习任务和相关的内容与目标设计并开展语 文活动。 覆盖高中学生“学习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 语言文字运用”的需要、场 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合,涉及高中语文课程三个 系列的目标“阅读与鉴赏 ” “表达与交流 ”“梳理与探究”。
释、解释分析、介绍说明、应对交流”等内容
3、梳理与探究侧重考查“积累整合、筛选提
炼、规整分类、解决问题、发现创新”等内容
语文的测量
命题的原则:1、以语文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
2、以情景任务为试题载体
3、以综合考查为命题导向(可围绕情景选择相关材料, 设置一组有内在联系的、指向核心素养的问题或任务) 4、选用的言语材料要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和多样性,
13.传统文化专题研讨
6.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7.文学阅读与写作 ★ ★ 14.跨文化专题研讨 15.学术论著专题研讨

★ ★
语文的测量
命题思路和框架:1、测试题目应以具体的情景为载体
2、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
命题指向: 1、阅读与鉴赏侧重考查“整体感知、信息提
取、理解阐释、推断探究、赏析评价”等内容 2、表达与交流侧重考查“叙述表现、陈述阐
•文学作品是语文课重要的言语文本,但在语文课业中,言语 文本不是文学体裁和文学门类的全面搬用。是针对语文素养、 用综合标准(多元属性)有选择的构建,这样才能避免语文 文学化的倾向。 •语言知识不是汉语语言学学科(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普通 语言学)体系的搬用,而是针对语文素养,以语用为中心, 以指导健康语感的形成和思维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语理体系 的构建,这样才能防止语言学教条的倾向。 •语文综合活动是为了学生素养的生成、发展和提升,要强调 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既要在自然的生活情境中进行,也 要针对语文课业的知识系统精心设计,采用一定的人为设定 的和虚拟的环境进行。这样才能防止最终获得的知识不系统、 不能举一反三的实用主义应用,实用主义的碎片式的应用并 不能生成能力。
量标准提供依据。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必修,共同基础,学业水平测试。 选修1 ,高考的要求。 选修2,个性发展的需要。
水平分级VS三个要素(层次)
三、课程结构
(一)设计依据
1.以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为纲,充分体现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 层次性,体现语文核心素养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 2.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 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在特定的语文情境中进行,以单一
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 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 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 交流沟通。
• 直觉与灵感 • 联想与想象
思维发展 与品质
• 实证与推理 • 反思与创造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发展 和思维品质的提升。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 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吸收成功的高中老师在一线实践
的经验,我们提出“语文活动” 的概念,并对语文活动的定义和 作用进行了界定。
什么是语文活动?
• 言语活动是有目的的自觉活动。 把言语活动转化到语文课程实施的序列之中,赋予教育的
特点,就是我们现在提出的语文活动。
• 所谓教育的特点,是两个方面: 第一,与语文素养生成、发展、提升的明确目的相结合, 就是语文活动。 第二,是学生的自主活动,自己去体验环境,完成任务, 发展个性,增长思维能力,也就是智慧。
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 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普通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
应使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 ,能在生活、
学习和工作中正确、熟练、有效地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形成良好的思想 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传
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
的具体化。 •学生学习该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 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 键成就。
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学科特色核心素养。 带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依托于具体学习领域的特定符号 系统和知识体系。 第二层次:跨学科的共通素养。 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合作、社会交往和沟通 、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等。 第三层次:自我成长层面的素养。 个体心智的成熟程度,对自我、他人、社会、人生的认 识、理解和感悟。 品性修为的发展境界,是以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 值观)和道德修养为核心的自我成熟和成长。 是教育“使人成其为人”的根本,是统摄所有其他核心 素养的枢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