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指导 教案
议论文阅读教案
![议论文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44275a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83.png)
议论文阅读教案标题: 议论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议论文的特点和结构。
2.帮助学生掌握议论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优秀的议论文,如社会热点话题、网络评论等。
2.准备一些阅读理解题目和练习材料。
3.准备PPT或黑板教具。
三、教学过程:1.引入议论文教师向学生介绍议论文的定义和特点,例如:议论文是一种对某一问题或观点进行分析、评价和论证的文章,它通常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议论文的目的是要说服读者接受作者的观点,并提供有力的证据和逻辑推理支持。
2.分析议论文的结构教师将一篇优秀的议论文进行分析和解读,指出其结构和组织方式。
让学生了解引言部分的重要作用是引出议题和提出观点,正文部分则是提出证据、分析、论证观点,最后通过结论部分得出总结和总体评价。
3.讲解议论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1)策略1:对比与辨证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议论文时,注重辨别不同观点和论证,可以通过比较案例、事实和数据以及不同的观点和推理关系等来进行对比,做出辩证思考。
(2)策略2:关注关键词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关注并理解关键词,如“因此”、“然而”、“也许”等,这些关键词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逻辑关系。
(3)策略3:提问与思考教师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如“为什么作者会持这样的观点?”、“作者的论证是否合理?”等。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阅读理解能力。
4.练习和巩固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和理解题目,让学生进行阅读和解答。
同时,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提高阅读和理解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2.检查学生对议论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评价学生在阅读练习中的表现和成绩。
六、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多阅读和分析优秀的议论文,提高议论文的阅读水平。
2.引导学生写作议论文,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议论文阅读教案
![议论文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db666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8.png)
议论文阅读教案一、引言部分议论文是一种常见的文体,其目的是对某一问题或主题进行分析、评议并表达个人观点。
阅读议论文是培养学生分析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教案将介绍一种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有效地阅读和理解议论文,并培养他们的辩论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议论文的结构和特点;2. 学生能够分析议论文的论点和论据,并判断其合理性;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巧,撰写一篇有逻辑性和论证力的议论文。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教师给学生出示一篇议论文,并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结构并讨论议论文的写作特点。
2. 论点与论据分析:教师示范如何辨认一个议论文的论点与论据,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给定的议论文并找出其中的论点和论据。
3. 议论文评估:教师带领学生评估给定的议论文,讨论其中的论点和论据的合理性以及作者的论证逻辑是否有力。
4. 议论文写作: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帮助他们列出论点和论据。
然后,学生们根据教师的指导撰写一篇议论文,并进行互评和改进。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在阅读和写作议论文过程中的体会,并总结阅读议论文的重要技巧。
四、教学资源1. 一篇示范的议论文;2. 一些包含论点和论据的议论文范文;3. 学生笔记本或电脑。
五、评估与改进1.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组讨论和个人写作,评估他们对议论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 学生可以互相交换、评估并改进彼此的写作作品;3.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和表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延伸拓展1.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辩论活动,互相提出论点并进行辩论,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和辩论能力;2. 学生可以继续阅读其他形式的议论文,如社论、评论等,提高理解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3. 学生可以运用所学方法,扩展议论文的题目和范围,并进行写作和展示。
通过阅读和写作议论文的活动,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种文体的写作技巧,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辩论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求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议论文阅读教案
![议论文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8e64f1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1.png)
议论文复习教案一——论点的把握复习目标通过复习让学生初步具有把握文章中心论点的能力复习难点培养归纳议论文的论点的能力复习过程一、导入在议论文复习中,同学生们觉得比较难的是对文章的论点的把握,有时问同学们,回答往往是瞎蒙的,那么,是不是考运气瞎猜的呢其实不然,对议论文论点的把握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今天我们就要进行这方面的复习训练二、回忆已学过的几篇议论文思考:这些议论文的论点是什么它们是怎样提出来的教师多媒体展示几篇议论文:多一些宽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成功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师生共同讨论后明确1、论点的特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事物或问题所要发表的见解和主张;2、论点的表达句式:论点的表述形式往往是一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的形式,它必须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3、论点出现的四种情况:一是文章的标题如多一些宽容文章的标题就是议论文的论点; 二是文章的开头,有许多文章开头就直截了当地提出了文章的论点,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的是在文章的篇末,文章在前面充分摆事实、讲道理的基础上,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归纳出文章的论点,如富贵不能淫;有的是在文章的论证过程中提出的,如成功;有的在文章的中找不到表明论点的句子,需要我们自己去领悟和概括;这要求我们必须认真阅读,把握各段的关键句,并探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明确它们的共同指向,归纳得出中心论点;这稍难一点,在我们已学的文章中还没有;三、明确分析论点的方法和步骤多媒体展示1、基本方法:认真阅读,把握各段的关键句,并探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明确它们的共同指向,归纳得出中心论点;2、结合位置:1、看标题,议论文标题有时是揭示论题的,有时揭示论点的,不管是揭示论题还是揭示论点,对我们寻找论点都有帮助;2、看开头;为文之法,开篇点题;审察文章开头一段,抓住那些提挈全文内容的句子,往往可以得出论点;3、看结尾;作者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常常对全文论述的内容加以归纳,有时回扣中心,有时到结尾才揭示中心;3、审察论题;通过阅读明确文章的论题是什么,对文章的论题还是能把握的,然后在这一论题中作者的看法、主张是什么,这样一问作者的观点就会比较明确;四、专项训练,学以致用阅读文章,明确下列文章的中心论点一生命,需要一个支点,因为生命很脆弱;生命一经有了支点,就会强劲起来,就会挺拔和旺盛起来;这支点不是别的,是对人类的关心和同情,是对生活和世界的爱,是对未来永不失落的希望;支点回报生命的,是永远的信心,永远的充实,永远的力量;生命只有找到这样的支点才不会堕落;生命也只有在这样的支点上才能造就辉煌;所以伽利略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贵阳市2001年中考题二“风气”是怎么一回事风赋一文中说:“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注:青萍,浮萍无论哪一种风气,都不是从来就有的,都有它的始发期;当它刚刚“起于青萍之末”时都是微弱的,或是出现在于某个地方、某个单位,甚至表现在某个公民身上;因其微弱,是浊风,是邪气,就得采取措施予以制止,不让它发展,以至于给整个社会带来危害;因其微弱,是清风,是正气,就应该适时予以扶正,予以彰扬,使之在整个社会蔚然成风;此所谓“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社会风气的好转离不开这两方面的工作;然而,仅仅这么说,仍不免空泛虚茫;这两方面的工作靠谁去做人人有责,自然绝对正确,但老百姓应负的责任和领导者应负的责任毕竟是有区别的;比如说,有些地方交警坐出租车不付钱习以为常,不仅自己不付钱,连老婆孩子亲戚朋友也一起沾光,这当然是浊风邪气;对此老百姓可以反映,可以举报,也可以当场站出来说:“你不能怎样”但毕竟还不能针对这种浊风邪气制订某种制度,采取某种措施,并直接对有关人员予以处罚,他们已经把这种权力交给了自己的公仆;因而,掌握某种权力的领导者理应对扶正祛邪、激浊扬清负有相应的责任;当然,要担负起这种责任并非是轻而易举的;“风气”这个东西,本来就几乎是无色无味无形的,要区别它的清浊正气,先得有一点敏感的嗅觉,尤其是在它刚刚起于“青萍之末”时,就要对它的发展趋势及其后果有足够的认识;浊风邪气之所以会成为一种风气,一种公害,其中必有某种利益使人处之若鹜;清风正气之所以在某些地方难以伸展,其中必有某种利益需要人舍得放弃;在这种情况下,要旗帜鲜明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还得有点“忘身殉国,秉道疾邪”的政治品格;群众中并不乏正气,缺乏的是对于这种正气的扶持;社会上并不缺乏抵御浊风邪气的力量,缺乏的是对于这种力量的的组织;而这一发,正是需要领导干部认真去做的;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是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关键,这句话不仅包含着“上梁”与“下梁”的关系,而且也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意思;所以这样说:哪个地方、部门、单位的风气不正,不是那里的领导自身不正,就是那里的领导没尽到自己的责任;三爬起来再摔一个人刚开始练摔跤,他一次次地被人摔倒在地,教练喊着:爬起来,再摔爬起来,再摔直到这个人不再轻易地被人摔倒,教练才露出了笑容:你学会摔跤了,找比你更强的对手摔吧;摔跤场上的骄子、拳击场上的英雄、武术界的高手、足球场上的豪杰,他们都是在“爬起来,再摔”、“爬起来,再打”、“爬起来,再刺”、“爬起来,再踢”的几近惨无人道的训练中使自己出类拔萃的;一个刚刚学走路的小孩子,看到他一次次地摔倒,父母只能在一边心疼地看着,因为父母知道,他必须自己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才能真正学会走路,否则,他就得永远靠别人扶着走;这下我们都明白了,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是必须自己做的,必须自己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摔倒了靠别人扶起来,就永远没有自己走路的能力;摔倒了索性不起来了,就得永远趴在地上;因为害怕摔跤也害怕走路害怕做事的人,一生就被囚在了一所特殊的监狱中;一切有出息的人,一切生活幸福的人,都是摔倒了自己爬起来的人;而有大出息的人,得到了大幸福的人,都是摔倒了能爬起来,而且还有能力有信心找更强的对手去摔的人;摔倒了会受伤,摔伤了会很痛苦,可经历这种痛苦后会得到比痛苦多得多的幸福、快乐和满足;爬起来再摔人生还有比这更好的生存方式和得到幸福、成功、辉煌的方法吗我想过去不会有,现在不会有,将来也不会有的;就像有人类以来人们就在想尽办法找长生不老药一样,可直到今天,人们还得依靠食物、药物和锻炼来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答题指导: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的把握一方面可以通过分析几个事实论据:一个练摔跤的运动员经过无数次的爬起来,再摔,最终不再轻易地被人摔倒;一个刚学走路的小孩子,经过多次摔倒爬起以后,才能真正学会走路;一方面把握文章的结尾的关键的一句话:爬起来再摔人生还有比这更好的生存方式和得到幸福、成功、辉煌的方法吗从而可概括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一个人想要有更好的生存方式和得到幸福、成功、辉煌,就必须从失败中站起来,继续拼搏,不断进取;四马虎的字会令人困惑不说,也许还会贻误后人吧;我们的古典文学中“悬案”太多,因何而“悬”呢我常驻想,像李商隐的行次西郊作一百韵诗“逆者问鼎大”中的“逆”字,有的版本却作“送”字;辛弃疾的鹧鸪天词不达意“却将万字平戎策“中的”却“字,某些版酏又为”都有“字;甚至五代的一位大词家究竟叫冯延已还是冯延已,到今天还莫衷一是;此等例子真是俯拾即是,无非是因为当时传抄或刻印者的草率而”悬“起来的;古人误了一两笔,后人就争议一千年,这教训无论如何是够深刻的;道理很明白:字是写给别人看的,写字人就要时时想到看字人;不是说草体字不可以写,但是必须以“写端正”为先,工而后巧,正而后奇;即使最后“奇”到“狂草”的地步,也须依循书法的规矩;兴之所至,龙飞凤舞,乱写一气,实质上是把方便留给自己,将麻烦甩给别人;就像鲁迅曾经批评的,有些青年作者“赶快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许多工夫,他不管;反正这费的不是他的;”其实,甩给看字人的麻烦,结果仍会反射到写字人身上;写字,既是人与人之间的以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那么它就与双方都有利害相关;一封字迹模糊的急信,固然使亲属友人摸不着头脑,归根到底却贻误了自己的大事;一分紧急求援的业务报告,可能会因为字体不堪卒读而在对方手中耽搁了时间;一篇胡乱泼墨的稿件到了编辑手中,首先会引起编辑不良的心理反应,削减阅读的兴趣……既麻烦人,又不利己;可见乱写一气的不好习惯,只有戒除,绝无保留的理由;上文的论点是A、马虎的字迹会贻误后人;B、写字是用以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C、字首先要写端正D、做何事情要先为他人着想;五、总结:总之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认真的分析,文章的论点还是可以把握的,但还要注意作者的分论点不要替代中心论点,作者阐述性的语句是对中心论点的演化,当然也不能替代中心论点;议论文复习说课稿——论点的把握一、说教学内容:议论文阅读是中考阅读重要的一块,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理解文章所讲的的道理,明白作者讲道理的方法、思路,体会讲道理时严密的语言,从而学会思考、学会说话、学会审视;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对议论文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复习课,一节课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基于议论文阅读对论点的考察是重点,我选取了其中关于论点的知识进行复习训练;通过复习训练,是学生进一步掌握技巧,提高做题的效率;二、说教法:精讲多练三、说学法:自主、合作、交流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在议论文复习中,同学生们觉得比较难的是对文章的论点的把握,有时问同学们,回答往往是瞎蒙的,那么,是不是考运气瞎猜的呢其实不然,对议论文论点的把握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今天我们就要进行这方面的复习训练二、回忆已学过的几篇议论文思考:这些议论文的论点是什么它们是怎样提出来的教师多媒体展示几篇议论文:多一些宽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成功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师生共同讨论后明确1、论点的特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事物或问题所要发表的见解和主张;2、论点的表达句式:论点的表述形式往往是一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的形式,它必须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3、论点出现的四种情况:一是文章的标题如多一些宽容文章的标题就是议论文的论点; 二是文章的开头,有许多文章开头就直截了当地提出了文章的论点,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的是在文章的篇末,文章在前面充分摆事实、讲道理的基础上,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归纳出文章的论点,如富贵不能淫;有的是在文章的论证过程中提出的,如成功;有的在文章的中找不到表明论点的句子,需要我们自己去领悟和概括;这要求我们必须认真阅读,把握各段的关键句,并探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明确它们的共同指向,归纳得出中心论点;这稍难一点,在我们已学的文章中还没有;三、明确分析论点的方法和步骤多媒体展示1、基本方法:认真阅读,把握各段的关键句,并探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明确它们的共同指向,归纳得出中心论点;2、结合位置:1、看标题,议论文标题有时是揭示论题的,有时揭示论点的,不管是揭示论题还是揭示论点,对我们寻找论点都有帮助;2、看开头;为文之法,开篇点题;审察文章开头一段,抓住那些提挈全文内容的句子,往往可以得出论点;3、看结尾;作者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常常对全文论述的内容加以归纳,有时回扣中心,有时到结尾才揭示中心;3、审察论题;通过阅读明确文章的论题是什么,对文章的论题还是能把握的,然后在这一论题中作者的看法、主张是什么,这样一问作者的观点就会比较明确;四、专项训练,学以致用阅读文章,明确下列文章的中心论点一生命,需要一个支点,因为生命很脆弱;生命一经有了支点,就会强劲起来,就会挺拔和旺盛起来;这支点不是别的,是对人类的关心和同情,是对生活和世界的爱,是对未来永不失落的希望;支点回报生命的,是永远的信心,永远的充实,永远的力量;生命只有找到这样的支点才不会堕落;生命也只有在这样的支点上才能造就辉煌;所以伽利略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贵阳市2001年中考题二“风气”是怎么一回事风赋一文中说:“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注:青萍,浮萍无论哪一种风气,都不是从来就有的,都有它的始发期;当它刚刚“起于青萍之末”时都是微弱的,或是出现在于某个地方、某个单位,甚至表现在某个公民身上;因其微弱,是浊风,是邪气,就得采取措施予以制止,不让它发展,以至于给整个社会带来危害;因其微弱,是清风,是正气,就应该适时予以扶正,予以彰扬,使之在整个社会蔚然成风;此所谓“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社会风气的好转离不开这两方面的工作;然而,仅仅这么说,仍不免空泛虚茫;这两方面的工作靠谁去做人人有责,自然绝对正确,但老百姓应负的责任和领导者应负的责任毕竟是有区别的;比如说,有些地方交警坐出租车不付钱习以为常,不仅自己不付钱,连老婆孩子亲戚朋友也一起沾光,这当然是浊风邪气;对此老百姓可以反映,可以举报,也可以当场站出来说:“你不能怎样”但毕竟还不能针对这种浊风邪气制订某种制度,采取某种措施,并直接对有关人员予以处罚,他们已经把这种权力交给了自己的公仆;因而,掌握某种权力的领导者理应对扶正祛邪、激浊扬清负有相应的责任;当然,要担负起这种责任并非是轻而易举的;“风气”这个东西,本来就几乎是无色无味无形的,要区别它的清浊正气,先得有一点敏感的嗅觉,尤其是在它刚刚起于“青萍之末”时,就要对它的发展趋势及其后果有足够的认识;浊风邪气之所以会成为一种风气,一种公害,其中必有某种利益使人处之若鹜;清风正气之所以在某些地方难以伸展,其中必有某种利益需要人舍得放弃;在这种情况下,要旗帜鲜明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还得有点“忘身殉国,秉道疾邪”的政治品格;群众中并不乏正气,缺乏的是对于这种正气的扶持;社会上并不缺乏抵御浊风邪气的力量,缺乏的是对于这种力量的的组织;而这一发,正是需要领导干部认真去做的;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是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关键,这句话不仅包含着“上梁”与“下梁”的关系,而且也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意思;所以这样说:哪个地方、部门、单位的风气不正,不是那里的领导自身不正,就是那里的领导没尽到自己的责任;三爬起来再摔一个人刚开始练摔跤,他一次次地被人摔倒在地,教练喊着:爬起来,再摔爬起来,再摔直到这个人不再轻易地被人摔倒,教练才露出了笑容:你学会摔跤了,找比你更强的对手摔吧;摔跤场上的骄子、拳击场上的英雄、武术界的高手、足球场上的豪杰,他们都是在“爬起来,再摔”、“爬起来,再打”、“爬起来,再刺”、“爬起来,再踢”的几近惨无人道的训练中使自己出类拔萃的;一个刚刚学走路的小孩子,看到他一次次地摔倒,父母只能在一边心疼地看着,因为父母知道,他必须自己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才能真正学会走路,否则,他就得永远靠别人扶着走;这下我们都明白了,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是必须自己做的,必须自己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摔倒了靠别人扶起来,就永远没有自己走路的能力;摔倒了索性不起来了,就得永远趴在地上;因为害怕摔跤也害怕走路害怕做事的人,一生就被囚在了一所特殊的监狱中;一切有出息的人,一切生活幸福的人,都是摔倒了自己爬起来的人;而有大出息的人,得到了大幸福的人,都是摔倒了能爬起来,而且还有能力有信心找更强的对手去摔的人;摔倒了会受伤,摔伤了会很痛苦,可经历这种痛苦后会得到比痛苦多得多的幸福、快乐和满足;爬起来再摔人生还有比这更好的生存方式和得到幸福、成功、辉煌的方法吗我想过去不会有,现在不会有,将来也不会有的;就像有人类以来人们就在想尽办法找长生不老药一样,可直到今天,人们还得依靠食物、药物和锻炼来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答题指导: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的把握一方面可以通过分析几个事实论据:一个练摔跤的运动员经过无数次的爬起来,再摔,最终不再轻易地被人摔倒;一个刚学走路的小孩子,经过多次摔倒爬起以后,才能真正学会走路;一方面把握文章的结尾的关键的一句话:爬起来再摔人生还有比这更好的生存方式和得到幸福、成功、辉煌的方法吗从而可概括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一个人想要有更好的生存方式和得到幸福、成功、辉煌,就必须从失败中站起来,继续拼搏,不断进取;四马虎的字会令人困惑不说,也许还会贻误后人吧;我们的古典文学中“悬案”太多,因何而“悬”呢我常驻想,像李商隐的行次西郊作一百韵诗“逆者问鼎大”中的“逆”字,有的版本却作“送”字;辛弃疾的鹧鸪天词不达意“却将万字平戎策“中的”却“字,某些版酏又为”都有“字;甚至五代的一位大词家究竟叫冯延已还是冯延已,到今天还莫衷一是;此等例子真是俯拾即是,无非是因为当时传抄或刻印者的草率而”悬“起来的;古人误了一两笔,后人就争议一千年,这教训无论如何是够深刻的;道理很明白:字是写给别人看的,写字人就要时时想到看字人;不是说草体字不可以写,但是必须以“写端正”为先,工而后巧,正而后奇;即使最后“奇”到“狂草”的地步,也须依循书法的规矩;兴之所至,龙飞凤舞,乱写一气,实质上是把方便留给自己,将麻烦甩给别人;就像鲁迅曾经批评的,有些青年作者“赶快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许多工夫,他不管;反正这费的不是他的;”其实,甩给看字人的麻烦,结果仍会反射到写字人身上;写字,既是人与人之间的以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那么它就与双方都有利害相关;一封字迹模糊的急信,固然使亲属友人摸不着头脑,归根到底却贻误了自己的大事;一分紧急求援的业务报告,可能会因为字体不堪卒读而在对方手中耽搁了时间;一篇胡乱泼墨的稿件到了编辑手中,首先会引起编辑不良的心理反应,削减阅读的兴趣……既麻烦人,又不利己;可见乱写一气的不好习惯,只有戒除,绝无保留的理由;上文的论点是A、马虎的字迹会贻误后人;B、写字是用以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C、字首先要写端正D、做何事情要先为他人着想;五、总结:总之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认真的分析,文章的论点还是可以把握的,但还要注意作者的分论点不要替代中心论点,作者阐述性的语句是对中心论点的演化,当然也不能替代中心论点;议论文复习教后反思——论点的把握对于复习课,一节课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基于议论文阅读对论点的考察是重点,我选取了其中关于论点的知识进行复习训练;通过复习训练,是学生进一步掌握技巧,提高做题的效率;公开课如期完成了任务,但感觉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师生梳理知识时,学生知识机械的回答问题,而不去深入理解,这就导致在做题时无从下手,不知干甚;其次、学生做题时缺乏思考,出现思考厌倦症,学以致用的能力较差,理论实践脱离,找不到思考的目标;第三,平时由于各种原因,对学生的阅读培养不到位,以致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做题的短板;这节课的当堂训练,学生阅读量较大,问题由浅入深,但学生的阅读、理解、思考等能力欠缺,做题时就出现偏差,寻找论点时,不是找不出,就是找不对;这节课带给我的启示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重视阅读,从早抓起、从小抓起、培养能力、培养素养;因为阅读是语文的灵魂;。
初中议论文阅读教案
![初中议论文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4d2915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2.png)
初中议论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议论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评价作者观点的能力。
4. 引导学生运用议论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二、教学内容:1.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2. 议论文的特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
3. 议论文的阅读方法:快速浏览、重点阅读、深入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议论文的基本结构、特点和阅读方法。
2. 难点:分析、评价作者观点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特点和阅读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议论文,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方法。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阅读心得和观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议论文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3. 讲解议论文的特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
4. 讲解议论文的阅读方法:快速浏览、重点阅读、深入分析。
5. 案例分析:选取一篇典型议论文,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方法进行分析。
6.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阅读不同观点的议论文,交流心得和观点。
7.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作业收集,评估学生对议论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观点分析能力: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和作业中的阅读心得,评估学生对不同观点的分析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程度和参与度。
教师也应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议论文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与同事交流经验,参考其他教案,或参与专业发展培训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八、拓展活动:1. 组织辩论赛: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分组进行辩论,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3. 参观访问:安排学生参观有关的学术机构或出版社,了解议论文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发表过程。
中考议论文阅读指导教案
![中考议论文阅读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abab6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a.png)
中考议论文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及要素。
2.培养学生快速捕捉论点、分析论据、理解论证方法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评价议论文,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议论文的结构及要素,掌握阅读技巧。
2.教学难点: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评价议论文的合理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所学的议论文知识,如议论文的定义、结构、要素等。
(2)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议论文的基本认识。
2.讲解议论文的结构及要素(1)议论文结构:引论、本论、结论(2)议论文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议论文的结构及要素3.训练阅读技巧(1)快速捕捉论点:让学生学会从文章中找出中心论点,理解论点的重要性。
(2)分析论据: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理解论据的作用。
(3)理解论证方法:让学生学会识别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对比法等。
4.实例分析(1)选取一篇典型的议论文,让学生按照阅读技巧进行阅读。
(2)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3)组织学生讨论文章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5.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实践,提高议论文阅读能力。
6.作业布置(1)选取一篇议论文,让学生按照本节课所学技巧进行阅读分析。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有哪些亮点和不足?3.针对学生的反馈,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所学的议论文知识,如议论文的定义、结构、要素等。
师:同学们,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很多议论文,那么大家能告诉我议论文是什么吗?生1:议论文是一种阐述观点、进行论证的文体。
师:很好,那么议论文的结构和要素有哪些呢?生2:议论文的结构包括引论、本论、结论,要素有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2)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议论文的基本认识。
议论文阅读 教案
![议论文阅读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480a9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b.png)
议论文阅读教案教案标题:议论文阅读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阅读策略,提取和理解议论文的主旨和论点。
3. 学生能够评价和批判议论文的论证和证据。
教学重点:1. 议论文的结构和特点。
2. 阅读策略的运用。
3. 议论文的评价和批判。
教学准备:1. 议论文的样本文本。
2. 阅读策略的教学材料。
3. 议论文评价和批判的指导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议论文的定义和特点,解释为什么议论文是重要的阅读材料。
2.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议论文的例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讲解议论文的结构和特点:1. 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包括引言、论点、论证和结论。
2. 解释议论文的特点,如客观性、逻辑性和说服力。
教授阅读策略:1. 解释和示范预测和推测的策略,以帮助学生预测和推测议论文的主旨和论点。
2. 指导学生使用标记和摘要的策略,以帮助他们提取和理解议论文的关键信息。
3. 引导学生使用问题和回答的策略,以帮助他们深入思考和评价议论文的论证和证据。
实践活动:1. 分发一篇议论文样本给学生,要求他们独立阅读并使用所学的阅读策略。
2. 学生可以在小组或全班讨论中分享他们的理解和观点。
3. 引导学生评价和批判议论文的论证和证据,提供指导和反馈。
总结:1. 回顾学生所学的议论文阅读的关键知识点和策略。
2. 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和策略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分析议论文,以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扩展活动:1. 要求学生阅读更多的议论文样本,并撰写自己的议论文。
2. 鼓励学生参与辩论或讨论活动,以提高他们的辩论和表达能力。
3. 提供更多的议论文评价和批判的指导材料,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讨论情况。
2. 收集学生完成的阅读活动和撰写的议论文,评估他们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提供个人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他们的阅读和写作技巧。
议论文阅读教案
![议论文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40de11ee06eff9aef807a9.png)
议论文阅读教案【篇一:初三议论文阅读教案】议论文阅读一、教学内容:议论文阅读二、重点、难点:1.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2. 教学要点:明确论点、分析论据、掌握论证方法的作用、理清论证思路,分析语言特点[学习过程]一、把握论点(1)什么是“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
(2)怎样确定一篇文章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a.语言表述形式:——判断句(肯定判断或否定判断)b.语言标志:——“认为、由此可见、综上所述、总之、因此、足以证明、所以、不难看出”等c.关键位置:——多见于文章的标题、开头或结尾,偶有在论述过程中提出,有时也需要我们自己综合概括(需要自己概括时,特别要注意分析议论文中的论据、论题)二、如何辨别论据类别,并说明它们的作用?(1)论据类别:事实论据:包括事例、史实、数据等。
(注意:要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所使用的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包括科学原理、定律和公认的谚语、格言等。
(2)论据作用:它们都是为了更加有力地证明论点(或直接证明中心论点;或直接证明分论点,最终更好证明中心论点。
)但表述上却有不同:a、事实论据作用的表述:运用……(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一般指直接证明的观点),运用事例证明说服力强,令人信服。
b、道理论据作用的表述:引用……的话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一般指直接证明的观点),引用(科学原理、定律和公认的谚语、格言)证明说服力强,令人信服。
三、论证方法1.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a、例证法(事实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更具体有力地证明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b、引证法(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初中议论文阅读教案
![初中议论文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402dd5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55.png)
初中议论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部分。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分析、评价作者观点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二、教学内容1. 议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议论文的阅读策略3. 分析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4. 评价作者观点的合理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议论文的基本结构,阅读策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 难点:评价作者观点的合理性,运用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议论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阅读策略。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议论文,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方法。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练习法: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议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第二课时:议论文的阅读策略3. 第三课时:分析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上)4. 第四课时:分析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下)5. 第五课时:评价作者观点的合理性7. 第七课时:课堂总结与拓展阅读六、教学内容6. 分析作者的论据是否充分,是否具有说服力。
7. 评价作者的论证过程是否严密,逻辑是否合理。
8.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问题,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9.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提出有深度的问题。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6. 重点:分析作者的论据是否充分,是否具有说服力。
7. 难点:评价作者的论证过程是否严密,逻辑是否合理。
八、教学方法6.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议论文,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方法。
7.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8. 练习法: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安排6. 第六课时:分析作者的论据是否充分,是否具有说服力(上)7. 第七课时:分析作者的论据是否充分,是否具有说服力(下)8. 第八课时:评价作者的论证过程是否严密,逻辑是否合理9. 第九课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问题,提高辩证思维能力10. 第十课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十、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观点的独到性,思维的活跃度。
议论文阅读教学设计
![议论文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3468a2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1f.png)
议论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前期准备在进行议论文阅读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首先,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学习需求,以便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策略。
其次,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包括优秀的议论文范文、相关的词汇和短语、问题引导等。
最后,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设计二: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在进行议论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采用适当的引导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采用预读、细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议论文的内容。
首先,通过预读,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在阅读前思考问题和构建框架。
然后,在细读阶段,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每个段落的主旨和论点,并引导他们分析作者的论证逻辑和策略。
最后,在泛读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整篇议论文进行整体把握,理解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教学设计三: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议论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练习和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议论文的论证和观点。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或小组讨论,让他们根据所读议论文的内容进行立场辩论或者对议论进行评价。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问题,要求学生对议论文中的论证和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设计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议论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模仿写作、写作训练和写作指导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议论文的写作结构和语言表达技巧。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所读议论文的结构和内容撰写小论文或者进行写作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设计五:评价和反馈在议论文阅读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应该进行评价和反馈,以帮助学生总结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写作作业和口头报告等方式,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议论文阅读指导教案
![议论文阅读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aba27731b765ce050814cd.png)
议论文阅读指导教案时间:永年第十五中学董焕丽教学目标: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知识,明确中考议论文的考察要点2、掌握议论文阅读答题的策略和方法3、提高议论文的阅读分析和鉴赏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议论文阅读答题的策略和方法教学方法:归纳法、专项训练法课时安排:1课时考点分析及答题技巧一:论点定义:是文章的作者对所持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注意事项: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论点,有的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也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考点剖析:1、文章的中心论点?2、中心论点是如何提出的?3、文章的分论点是什么?1、方法指导:1、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1)、标题点明中心论点;(2)开头提出中心论点;(3)结尾归纳中心论点;(4)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5)自己归纳中心论点;论点容易出现的位置:题目、开头、结尾。
2、论点的判断:(1)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中间(出现情况较,但也不容忽视)(2)分析事实结论和道理论据,自己先试着概括论点,然后再找文中相关的语句。
(3)注意提挈、归纳性语句,如:可见、总之、因此、总而言之、一般来说等标志语言。
(4)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表示肯定的完整的判断句式。
3、论点是怎样提出的:(1)开门见山提出,直截了当。
(2)从生活现象(正面和反面)入手,正面的行为应该发扬,反面的行为应该改正,形成对比进而提出论点。
(3)列举某个人的事例,或引用名言提出论点,同事也正面了论点。
考点分析及答题技巧二:论据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
1、论据的种类:(1)事实论据是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
(包括历史事实故事、显示生活中的事例、社会中存在的现象。
)(2)道理论据某种正确的理论、名言警句、公理等。
论据命题类型:(1)概括这个事实论据,分析它有什么作用?(2)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证明了什么论点?(3)补写一个事实论据,如补写“宽容”的事实论据。
答题技巧:用---事例(---道理)+证明---论点如:《谈骨气》一文中,用“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证明了“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
中考议论文阅读讲义教案资料详细版
![中考议论文阅读讲义教案资料详细版](https://img.taocdn.com/s3/m/ff76d9a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d.png)
中考议论文阅读讲义教案资料详细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
2. 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和论据的使用。
3. 培养学生分析、评价议论文的能力,能够准确判断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正确性。
4. 提高学生阅读议论文的速度和理解能力,为中考阅读理解部分做好准备。
二、教学内容1.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本论和结论。
2. 议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3. 论据的使用: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权威论据等。
4. 分析、评价议论文的方法和技巧。
5. 阅读议论文的策略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论证方法和论据的使用。
2. 教学难点:分析、评价议论文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论证方法和论据的使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评价具体议论文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3.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 实践训练法:提供阅读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a. 讲解议论文的三个部分:引论、本论、结论。
b. 举例说明议论文的结构特点。
2. 第二课时:议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a. 讲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
b. 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各种论证方法的应用。
3. 第三课时:论据的使用a. 讲解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权威论据等。
b. 分析如何选择和使用合适的论据。
4. 第四课时:分析、评价议论文的方法和技巧a. 讲解如何分析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b. 引导如何评价议论文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5. 第五课时:阅读议论文的策略和技巧a. 讲解阅读议论文的基本步骤。
b. 分享阅读议论文的实用技巧。
c. 进行阅读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策略和技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在讨论、提问环节的参与程度,评估学生对议论文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语文议论文初中阅读教案
![语文议论文初中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8b077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4.png)
语文议论文初中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议论文的基本概念,如论点、论据、论证等。
(2)学会分析议论文的 structure,能够提炼文章的主旨和观点。
(3)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议论文的特点和结构。
(2)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学会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3)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议论文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议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议论文的结构分析。
3. 阅读策略的应用。
4.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议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议论文的结构分析。
(3)阅读策略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议论文的深入分析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2)针对不同类型的议论文,运用合适的阅读策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一些著名的议论文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对议论文的思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议论文,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议论文的主题是什么?(2)作者的观点是什么?(3)作者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特点,总结阅读议论文的方法和技巧。
4. 讲解与演示:教师针对议论文的特点和结构进行讲解,并通过示范分析一篇议论文,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5. 实践与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策略,自主阅读一篇议论文,并尝试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自己在阅读议论文方面的收获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3. 批判性思维:评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观点的深度和广度。
议论文阅读指导教案
![议论文阅读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b3255e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c.png)
议论文阅读指导教案议论文阅读复指导教学目标: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知识,明确中考议论文的考察要点2、掌握议论文阅读答题的策略和方法3、提高议论文的阅读分析和鉴赏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议论文阅读答题的策略和方法教学方法:归纳法、专项训练法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议论文:议论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
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
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或日常生活中的感想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议论文阅读要点一)、准确找出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论题是有待于证明的命题,它仅是议论的问题或对象。
1.请判别以下各句哪是论点,哪是论题。
1)敬业与乐业()2)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3)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5)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6)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我的发现:1)论点在句式表达上应该是。
2)论点可能出现在文中以下地方:⑴;⑵;⑶;④;有时论点表述不集中,要在把握段意的基础上,再加以概括。
3.论点的类型:中心论点、分论点议论文一般只要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1)请判别以下几句哪是中心论点,哪是分论点。
A.珍惜亲情的“有效期限”。
B.爱护保重XXX的“有用期限”。
C.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珍惜。
D.珍惜生命的“有效期限”。
中心论点:分论点:2)我的发现: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二)、要能分辨论据:论据是对论点进行论证的材料、根据。
1.论据分为两类:⑴(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与史实、统计的数字等);⑵(自然科学的界说、定理、名言警语、俗语谚语等)。
九年级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九年级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e45a7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1b.png)
一、教学目标:1. 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
2. 学会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并能判断论据与论点是否一致。
3. 能够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并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中考语文阅读部分做好充分准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 难点:如何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分析论据与论点的一致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议论文的特点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
3. 讲解如何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找到关键信息。
4. 分析论据与论点的一致性,让学生学会判断论据是否支持论点。
5. 举例说明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阅读一篇议论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 分析文章中的论据,判断论据与论点是否一致。
3. 判断文章中使用的论证方法,并解释其作用。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中心论点的提炼方法等。
2. 布置一篇议论文阅读练习,要求学生完成练习题。
3. 鼓励学生多阅读优质的议论文,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议论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议论文的结构和特点。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七、教学方法:1. 讲解与示范: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议论文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2. 互动与提问: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八、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议论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议论文阅读的知识和技能。
中考议论文阅读指导教案人教版
![中考议论文阅读指导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3b06a0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3.png)
d.语言表达:检查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晰、准确,是否有语法错误或拼写错误。
2.对于学生分析优秀议论性文章的作业,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批改和反馈:
a.分析的准确性和深度:检查学生是否准确地指出了作者运用的论证方法和技巧,并分析了其效果。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就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和技巧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5)写作实践:布置一篇议论性文章的写作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教学媒体和资源: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计划使用以下教学媒体和资源:
(1)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课文中的关键内容和论证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视频:播放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议论性文章的魅力和写作技巧。
(3)在线工具:利用在线讨论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时讨论和交流,提高课堂互动性。
(4)写作模板:提供一份议论性文章的写作模板,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提高写作效率。
(5)课文解析:提供一份详细的课文解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论证方法。
2.案例分析法:我运用了案例分析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议论性文章的写作技巧。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议论性文章的特性和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学理方面,我发现有时学生的讨论过于热烈,容易导致课堂秩序混乱,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我需要更好地控制课堂节奏,确保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
5.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议论性文章要求作者具备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合理的推理和论证来使文章的论点更加有力。同时,批判性思维也是议论性文章的重要技能,学生需要能够分析和评价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和技巧,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议论文阅读指导教案
![议论文阅读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2da79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d.png)
理解论证方法,把握逻辑关系
分析论证方法的运用,包括归纳 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等,
理解其逻辑基础。
识别论证中的前提和结论,理解 论证的逻辑链条。
判断论证的严密性和合理性,评 估其逻辑关系的正确性和说服力。
关注语言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注意文章中的词汇选 择和运用,理解其意 义和作用。
关注文章的语言风格 和修辞手法,理解其 对表达思想的作用。
Part
05
议论文阅读的提升
拓展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
推荐适合学生年龄和水平的优 秀议论文,如《人民日报》评 论文章、知名作家作品等。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议 论文进行阅读,培养阅读兴趣 和习惯。
定期组织阅读分享活动,让学 生交流阅读心得和体会,促进 阅读质量的提高。
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分析能力
总结文章的主旨,将各个段 落的内容进行概括和提炼, 理解文章的整体意义。
分析论据,理解论证过程
STEP 02
STEP 01
识别论据的类型,包括事实 、数据、例子、类比等,分 析其可靠性和相关性。
STEP 03
判断论据的逻辑性和说服 力,评估其是否能够有力 地支持论点。
理解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 系,分析论据是如何支持 论点的。
鼓励学生尝试写作议论文,通过实践 锻炼自己的论证能力和表达能力。
指导学生模仿优秀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议论文阅读指导教案
• 议论文概述 • 议论文的要素 • 议论文的阅读技巧 • 议论文阅读实践 • 议论文阅读的提升
目录
Part
01
议论文概述
议论文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议论文阅读阅读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议论文阅读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22d06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8.png)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议论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积极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对议论文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议论文的基本概念:议论文的定义、特点、分类等。
2. 议论文的阅读方法:如何快速捕捉议论文的主旨、论点、论据等。
3. 议论文的解析技巧:如何分析议论文的结构、逻辑关系、论证方法等。
4. 议论文的鉴赏:如何品味议论文的语言特色、修辞手法、审美价值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议论文的基本概念、阅读方法、解析技巧。
2. 教学难点:议论文的结构分析、逻辑关系把握、论证方法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的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议论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等,激发学生对议论文的兴趣。
3. 阅读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议论文的阅读方法,如快速捕捉主旨、论点、论据等。
4. 解析技巧讲解:结合具体案例,讲解议论文的结构、逻辑关系、论证方法等,帮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解析技巧。
5. 鉴赏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议论文的语言特色、修辞手法、审美价值等,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6.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议论文阅读能力。
7.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议论文阅读教案2. 板书内容:议论文的基本概念、阅读方法、解析技巧、鉴赏要点等。
议论文阅读指导教案
![议论文阅读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91f909bb68a98271fefa74.png)
五、拓展延伸题: 要根据材料,多角度考虑问题,提出自己的
看法指导
执教者: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 证
论据: 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议论文阅读考点:
1、把握文章的论点。 2、分辨论据类型,明确论据和论点
的关系。 3、理清文章的论述层次,理解文章
中运用的论证方法及论证方法的作用。 4、体会议论文语言严密、概括的特
3)对比论证: 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 观点。 4)比喻论证: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容易 被人接受,使论证更加生动形象,更利于读 者明白。 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 作……,证明了……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刻 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三、 概括事例:把握论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 事件一定能证明论点。 具体做法: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点。 5、把握文中关键性词语,拓展延伸。
做法指导
一、论点 论点是作者主张的完整表述 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 一般在文章的标题、开头、 结尾、 中间。
论证方法的作用
1)举例论证: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举…… (概括事例)证明了……,从而使论证更具体、 更有说服力。
2 )道理论证:(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 威数据):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引用名人逸事、奇闻趣事):增强论证的趣味性。 使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通过引用……证明…… 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更有趣味性,吸引 读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知识,明确中考议论文的考察要点
2.掌握议论文阅读答题的策略和方法
3.提高议论文的阅读分析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议论文阅读答题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方法:归纳法、专项训练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议论文知识点回顾
(一)、议论文及其三要素
1、什么是议论文: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和讲道理来阐明作者观点的一种文体。
2、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什么是论点:作者对文中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或主张。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表明主要见解,能统率全篇观点的是中心论点;只能统率局部的观点的是分论点。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
论点特点:要求正确、严密。
(2)什么是论据:作者在文中所使用的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
论据种类: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什么是事实论据:有事例、史实、统计数字等;
什么是道理论据:有名人名言、革命理论、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
论据特点:要求准确、典型、真实。
论据作用:无论是哪一种论据,都只有一个作用:证明中心论点、分论点。
(3)什么是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
辑纽带。
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论证特点:要求严密。
(4)三要素小结
论点——需要证明什么
论据——用什么来证明
论证——怎样证明
(二)、议论文的结构
1、一般结构:是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次序来安排
的。
体现在结构形式上就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
2、各部分作用:引论(开头)担负着提出问题的任务;本论(正文)
是主体部分。
结论(结尾)是分析论证的结果,担负着总结全文或强调中心论点,明确认识或提出希望的任务。
(三)、议论文的分类
1、从论证的方式分,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2、什么是立论和驳论:
立论: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
驳论:指反驳别人的主张,证明别人的主张是虚假的、错误的,从而确立起自己正确的主张。
3、立论和驳论的共同点:立论和驳论都是一种证明,无非一个是从
正面证明其正确,而另一个是从反面证明其错误。
它们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论证方法。
(四)、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但有时也要用记叙、描写、说明、抒情等表达方式。
这些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都是为文章的中心论点服务的,都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这些表达方式常常和议论交织在一起,直接
间接地为议论服务。
但要注意,议论文中使用的记叙、抒情等表达方式,都是辅助手段,决不能喧宾夺主、越俎代庖。
(五)、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议论文的语言除具有准确、鲜明、生动的一般特点之外,还具有概括性强,非常严密的特点。
二、考点说明
1.能准确把握议论文的论点(包括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能用自己的话正确概括出论点。
2.能概括分析论据(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能分析论据对论证论点的作用。
3.能把握论证方法(包括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理解这些论证方法对论证论点的作用。
4.能分析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即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5.能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6、体会议论语言的严密性、生动性。
7.能对文章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答题指导
(一)、能提取、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
1、找出中心论点
(1)方法:常见位置寻找
通过主要论据来寻找论点。
即作者对论据分析后,提出论点。
通过“认为”、“必须”、“由此可见”、“要”、“是”等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关键词来寻找论点。
有的在摆出对方错误观点分析否定后提出中心论点。
(2)注意点
论点必须是紧紧围绕论题、表达看法、主张的比较完整的判断性语
句。
同属这一类的句子,要找那些概括性强的。
要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清论点和结论。
我们判断一个句子是否就是文章的论点,可依据通读整个文段,看文段的其他句子是否围绕这个语句来写,与这个句子有没有逻辑上的关系。
2、用自己的话归纳中心论点
(1)方法:找出论题,判断作者对此问题的倾向。
观察论据,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从中推断它所支持的观点。
看它证明的是什么,这个就是论点。
归纳段意——归纳层意——概括论点。
分析总结性的关键词语。
分析分论点,找到中心论点。
(2)注意点
论点的语言形式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判断性的句子,不能是一个词或一个短语,也不能用问句。
常用“××是(应该)×××”、“××不是(不应该)××”的句式。
概括出来的论点要简洁利落。
用论据来验证,看看论点和文章中的论据所要证明的是不是吻合。
3、例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