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

合集下载

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化与中国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

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化与中国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

的 比较优势理论 对我国确 定发展路径有 重 ( 4 ) 比较优势 理论利 于提 高我 国工业 要而积极的影响 。 可持续发展 。一个 国家工业只有遵循 比较 比 较 优 势 理 论 的 形 成 及 动 态 化 ( 1 ) 比较优 势理 论强调 充分发 挥政 府 优势 , 才可 能 提 高该 国 工业 总体 竞 争 力 。 发 展 作用和社会 主义制 度契合 。二 战后 , 受 凯 中国劳动力丰 富、 资本相对稀缺 , 劳动密集 斯密认为 国与 国之间的贸易前提是两 恩斯的影响 , 政府和市场的结合有好处 , 被 型产 业 是 中 国工 业 比较 优 势 所 在 。改 革 外 个国家交易产 品存在 绝对优 势才 可进行 , 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认识 到。我 国由 放以来的 3 O余年中 , 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 两种产 品都具有优势的 国家和两种产 品都 于实行社会 主义制度 , 本来 就 比较重视 发 业的增长 率反 映 出 中国 有制 造 业 比较优 处在劣势 的国家 间不可 能发生 国际 贸易。 挥政府 的作用 。比较优势理论强调政府的 势 。未来 较长一个 时期仍将继续保持这 一 李嘉 图继 承了斯密 经济学 理论 , 把 比较优 作用 以取得 比较 优势 , 容 易被政 府认 同和 比较 优 势 。 势理论建立 在劳 动价值论 基础 上 , 发展 了 支持 。 2 .比较 优势理 论在 我 国逐渐 出现 应 斯密 的国际贸易“ 地 域分工论 ” , 提 出 比较 ( 2 ) 比较 优势 理论利 于我 国产业 结构 用 瓶 颈 成本学说 。李嘉 图认为 只要两 国的两种产 优化 。建 国初期 , 我国经济 实力不济 , 生产 首先 , 国际 贸易方 面呈现 出 的福 利 恶 品间存在 相对优 势国 际贸易就 可能 发生 , 技术水平较低 , 但 拥有 丰富的劳动力 资源 。 化型经济增长 趋势 , 导致 出 口产 品价格 不 个 国家不论 其经济发展水 平高低都 可以 改革开放 以来 , 依 据李 嘉图 比较优势 理论 振 , 侵蚀 出 口利润 , 最终影响厂商的研 发投 按 照比较优 势理 论参 与国际分 工和 贸易 , 制定我 国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的政策 入和产品质量优 化 , 影响 中国 的长期竞 争 获取 利润, 提 高消 费水平 和福利 水平 。这 符合 国情是实事求是之举 。确立遵循 比较 力, 引发西方 国家对 中国倾销 的担忧 。 理论证 明了世界各国都有机会参与国际 优 势 的 发展 战 略 , 国 民 经 济 从 资 本 密 集 型 其次 , 中国对外 贸易对外依存度高 ; 出 分工和国际贸易 , 虽 然 当时 是为英 国资 产 的、 以重工业为导 向的发展 战略转 向劳动 口大于进 口, 严重 依赖 国际市场 , 危机时, 阶级世界 自由贸易主 张提供论 据 , 但很快 密集 型 的 、 以 比较 优 势 为 导 向 的 发展 战 略 , 外 贸厂家容易受到冲击 , 倒闭破产 。 为世界众多 国家所接 受 , 位 居 自由贸 易理 这一转变使得中国能够更 好地利用 自身的 再次 , 比较优势 是会 随着本 国和 其他 论的核心 。 比较优势 , 并在过去 3 O多年 中极大地刺 激 国家 比较优势 的动态变化而变化 。 李嘉图的 比较优势理论 比亚当 ・ 斯密 了贸易和经济 的增 长 , 取得 了举世 瞩 目的 的绝对成本理论 有较 大的 进步 , 比较 优势 经济发展奇迹 。毋庸 讳言 , 即便是 当前 ,比 较 优 势 理 论 对 我 国 确 定 发 展 路 都可能危及 其生存 。因此 , 关键 词 : 比较 优 势 理 论 ; 适 用性 与 困 境 ; 经 必须把重心放 在减少农 村 劳动力上 , 使留 径 的影 响以及未来走 向 济 发 展 战略 在农村务农的劳动力获得更多的土地和资 1 .李嘉 图的 比较优 势 理论 对我 国确 源 , 中图分类号 : F 1 2 3 . 1 6 文献 标 识 码 : A 增加农村 劳动力的稀缺性 和价值 , 收入 定 发展 路 径 有 重 要 影 响 文章 编 号 : C N 4 3 一l o 2 7 / F ( 2 0 1 3 ) 0 4 —0 0 8 提高 。同时 , 为妥善 解决 流出劳 动力 在城 改革开 发初 期 , 因为李 嘉 图 比较 优势 市 的就业 问题 , 01 政 府应该 优先 发展具 有 比 理论与我国的国情有 重要 契合 点。李嘉 图 较优势 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 作 者: 安 阳工 学院经 济管理 学 院; 河 南,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市场营销论文更新:2006-4-13 阅读: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本文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上,除了立足于赶超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或进口替代战略以外,还有一种更为成功的经济发展道路,即比较优势战略,这是日本和亚洲“ 四小龙“ 实现经济成功的核心所在。

比较优势战略使得经济发展在每个阶段上都能发挥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从而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并提升资源禀赋的结构。

文章指出,实行比较优势战略要求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发挥政府维护市场竞争性和规则性的经济职能,并特别表现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

比较优势战略与金融危机没有必然联系,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防范和抵御金融危机的作用。

在经济上赶超先进国家,几乎是所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热切愿望。

然而,几乎所有实行赶超战略的经济,大都陷入诸如日益加深的城乡贫困化、旷日持久的高通货膨胀以及积重难返的经济结构失衡的困境之中。

如果这种赶超战略是惟一的选择,我们又没有发现任何采取其他战略成功地实现赶超发达经济的事例,则还不能说赶超战略失败了,只能说这种战略的推行和结果是无法回避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一些没有采取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反而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明星。

第一个成功的事例发生在日本,紧随其后的是地处东亚的韩国、新加坡、中国的台湾和香港。

在过去数十年,这些经济以与其他发展中经济相同的起点,实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绩效,成为世界经济中高速、持续经济增长的典型,被誉为“ 东亚奇迹“( 世界银行,1995 年) 。

这些成功的发展事例,是否代表了一种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的不同之处何在,它对经济发展理论提供了哪些新的知识,以及当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这种发展战略是否还站得住脚,是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

一、对“ 东亚奇迹“ 的不同解释与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一样,日本和亚洲“ 四小龙“ 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起步的。

“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

“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

“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作者:李海鹰来源:《经营者》2015年第04期摘要自林毅夫提出了“比较优势”之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几乎一直遵循着这种发展模式。

我们为国际市场提供廉价劳动力,我们被称为“世界工厂”,这些都是我们发展“比较优势”的一个结果。

由于“比较优势”的运用,我国的经济自改革开放后的确有着突飞猛进地发展,但是这种选择能否让中国的经济持久发展下去却是一个问题。

本文,我们将谈谈“比较优势”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探讨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佳路径。

关键词比较优势经济发展工业发展科学技术一、“比较优势”的产生原因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赫克歇尔·俄林曾提出“要素密集度”这个概念,意在让国家在其对外贸易中出口要素密集度大的产品,换句话说就是要出口“比较优势”产品。

因为要素密集度大的产品对国家来说机会成本较少,获利较多,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考虑,林毅夫提出了“比较优势”的发展方式。

由于中国人口多,劳动力充沛,中国的“比较优势”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廉价劳动力。

再加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对外贸易开放增加,中国在世界经济体中充当了“世界工厂”这一角色。

例如,中国的珠三角地区的纺织业为中国的GDP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尽管纺织工人的劳动力素质并不高,只是因为“廉价”而使其在国际市场上占优势。

由于中国向世界大量地出卖廉价劳动力,中国的“收入”颇丰,几年的GDP翻番,领先全世界。

同时,中国近几年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成了世界的传奇。

二、刷盘子,还是读书发展“比较优势”,出口在要素中有竞争力的产品固然是好事情,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注重“比较优势”产业的发展与其创造的GDP价值,恐怕中国的经济无法持续发展下去。

中国的“比较优势”之一的廉价劳动力现在已受到了冲击。

印度等国同样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有的甚至低于中国的工资水平。

同时,美国等国为了创造国内的就业岗位,也准备在境内建立工厂,招募本国员工,解决就业问题。

这两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都将影响中国的劳动力供给。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东亚奇迹是指东亚地区包括日本、韩国、台湾和新加坡等国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独特现象。

在此期间,这些国家迅速跃升为发达国家,并拥有了世界最先进的科技和制造业。

东亚奇迹的成功源于一系列优势和发展战略的相互作用。

首先,东亚国家在实施发展战略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这些国家在过去面对着贫穷和落后的现实,为了迎头赶上发达国家而积极探索了一系列发展道路。

他们发展了以出口导向为核心的经济战略,通常称为东亚模式。

这一模式注重出口导向的制造业,通过大量的出口获得外汇,进而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

这一经济模式对东亚国家的经济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东亚国家在人力资源和教育方面具有优越性。

东亚国家非常重视教育,普及高质量教育成为他们发展的战略选择。

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教育系统培养了一大批具备先进科技技能和管理知识的人才。

这些人才为东亚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使东亚国家在全球竞争中保持优势。

人力资源优势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再次,东亚国家在政府引导下的市场经济方面取得了成功。

这些国家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开放市场、降低关税、吸引外国投资等,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同时,政府也在经济领域提供了积极的引导和支持,通过产业政策、技术转移和对外贸易等措施,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科技创新的发展。

这些市场经济的措施为东亚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综上所述,东亚奇迹的再解释可以归结为优势和发展战略的有效结合。

东亚国家通过实施出口导向的经济模式,注重教育和人力资源的发展,引导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地缘政治和地理位置的优势,取得了快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未来,东亚国家可以继续加强跨国合作,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大对创新和科技的投入,提高产业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代关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几个认识误区

当代关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几个认识误区

张的正确性, 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举例说, 假设英国在生产葡萄酒和毛呢两种商品时 , 其所用 劳动( 即成本) 均多于葡萄牙, 即英国在两种商品的 生产上均无优势, 不过, 与葡国相比, 英国在生产毛 呢时劣势较小, 则英国可专门生产毛呢, 然后用其与 葡国交换所需的葡萄酒, 这样英国仍然可以从国际 分工和国际贸易中获利。 我国著名的对外贸易理论研究专家、 中国社会 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原主任袁文琪研 究员认为, 李嘉图比较成本说之所以有其科学的成 分, 不仅因为这一学说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上的, 而且因为它所主张的劳动生产率不同的国家 通过对外贸易以实现社会劳动节约, 在一定条件下
发展和全局的观点出发 , 利用比较利益原则, 扬长避 短, 自己的长处, 用 通过对外贸易来弥补 自己的短 处, 充分发挥我国自 然资源丰富( 当时对 自然资源 的丰富与否是从总量上来认识的, 还没有人均 量
蒋德恩
当 代关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几个认识误区
的 概念— 笔者) 、 劳动力资源充沛、 传统技艺精湛 的 优势和已有的工业基础与科学技术条件, 多生产 和出口 各种占 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的产品, 以进口 我国 不占 优势的产品, 用较少的劳动耗费取得较大 的 宏观经济效果, 从而使对外贸易成为发展我国国 民 经济的一个有力杠杆。( 袁文琪, ) ” 1988 上述有关 比较利益原则 的讨论和研究 , 对于当 时我国制定依照比较优势原则, 发展我国对外经济 贸易的方针政策, 起了关键的指导作用。 近几年来, 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主张在制定我 国的发展战略时, 应该选择 比较优势战略。在《 论 经济发展战略》 一书中, 林毅夫论证: “ 在每一阶段 的生产过程中, 如果都按照这个经济的比较优势来 选择产业、 产品以及技术, 那么这样的经济应该是最 具有竞争力的。 最具有竞争力就能够占 领最大的市 场并具有最大的利润, 从而创造最大的剩余。 同时, 如果能够真正发挥比较优势的话, 那么在资本相对 稀缺的状况下, 资本的回报率就会高, 既然资本的回 报率高, 那么剩余中用于积累的积极性就会高。所 以从理论上讲, 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每一期当中 都能够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来选择其产业、 产品和 技术( 这些选择都符合它的比较优势的话) , 那么这 样的国家、 这样的经济的要素察赋结构的提升就会 比 较快, 这是从理论上讲的。 ” 此外, 林毅夫也谈到, 从经验上讲, 有不少发展 中的国家在取得独立后, 实行“ 赶超战略” 希望尽 , 快赶上发达国家, 结果事与愿违。而东亚的一些国 家和地区, 日 包括 本和亚洲“ 四小龙” 自 各 发挥其当 时的比较优势, 却取得了成功。“ 随着经济的发展, 它们不断地提高产业结构的水平, 它们并不是在 5 0 年代的时候就去发展重工业、 汽车工业等资本密集 型的产业。而是先发展有比 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 业, 等积累了资金和技术, 才逐渐把失去比较优势的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 同时提高 自己的产业和 技术的水平, 从经验上看, 这些赶上了发达国家的东 亚国家和地区, 它们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较好地 利用了其比较优势。( 林毅夫, 5 ” 20 ) 0 2. 中国经济贸易发展的实绩证明比较优势理 论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惊异的成就。 中 国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大力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林毅夫教授提出了 作为其经济发展理论体系核心的"比较优势 发展战略"。简单地说,所谓比较优势发展 战略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 选择符合自己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结构和 生产技术。林毅夫教授详细分析了国家实 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优点:

第一,由于一个经济的产业和技术结构内 生地决定于其要素禀赋结构,那么,欠发 达国家要想"真正"赶上发达国家首先就必 须使其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即通过快速的 资本积累早日结束资本相对稀缺的局面。 上文的分析已经告诉我们,"比较优势发展 战略"是唯一能够保证国家快速地积累资本 的经济发展战略。

最后,"赶超"战略的推行有可能加剧居民收入 分配上的不平等现象,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 实行则有助于保持收入分配上的平等。"赶超" 战略以集中资源发展资本密集产业为目标,而 使用同样的资本在资本密集型产业所能够创造 的就业机会大大少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 "赶超"战略的实行就有可能恶化国家的就业问 题。如果一个国家失业现象严重,那么这个国 家的收入分配就不可能是平等的。与之相反, 在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下,欠发达国家的劳动密 集行业能够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从而能够创 造足够的就业机会,减轻国家的失业问题。这 必然有助于维护收入分配的平等。

他们与马丁说的“北美的商界”持相同的观点: 印度和中国只能充当低技术含量和低成本商业运 营的大本营,只能“以土豆片换芯片”。这些只 对土豆片的逻辑感到亲熟,忽视、无视甚到在某 种程度上敌视芯片的逻辑的知识权贵有一个未曾 明言的“种族偏见”。这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种族 主义——认为别人“能”,自己“不能”的自我 矮化的情绪体系,即通常所说的“逆向种族主 义”。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这是 一种需要用心破除的理论和心理的魔障。

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谈我国经济发展方式

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谈我国经济发展方式
二 、两 种 优 势 理 论 及 其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 一)比较 优 势理论 及 其经 济发展 方 式 1 .比较优 势理 论
本 密 集型 和技 术 密 集 型 , 至 信 息 密集 型上 来 。对 乃 于一 个处 于落后 地 位 的经 济 体 来 说 , 要 寻求 的发 所 展应 该是 资 源 结 构 的 提 升 或 人 均 资本 占有 量 的增
说是 一个经济 中资源禀赋 结构变 化的结果l 。 _ 7 ]
长为基础 , 资本 品的贸 易 纳入 分 析框 架 中, 出 了 将 得
比较优势会 随着 一 国资本 和 技术 的进 步而 不断 变 化 的结论_ , 目的在 于 分析 贸易结 Leabharlann 的 稳定 性 ; 一 6其 ] 另

类是 以产业竞 争力为起 点 , 研究 动态 比较 优势 的培 育
势 的现实 , 人们 对 贸易 的互 利性 提 出 了 置疑 。 比较
优 势 的动态理 论或 者 动态扩 展应 运 而生 。 动态 比较 优势 理论 按 主要 的研 究 起源 可 分为 两 类, 一类 是 国际 贸 易理 论 中的 贸 易 结 构 研 究 , nk O io 和 Uzw 16 a a 95年 的动态 比较优 势理 论 以内生 经济 增
关 。 自由贸 易论 者代表 的是发达 国家 , 别是处 于世 特 界 经济领导地位 的“ 主” 霸 的利益 , 主张 以现存 比较利
益进行 国际分工 , 他们有意 识地淡 化 比较优 势 的动态 性; 保护 主义者 代表 发 展 中 国家利 益 , 特别 是那 些 具
有 发展潜力 和强烈发展 欲望 的、 于赶超 发达 国家时 处
或 者 G P的增长 ) D 与产业 升级为 代表 的竞 争力 ( 或者

林毅夫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

林毅夫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

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兼评《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林毅夫孙希芳在《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一文中,作者在对林毅夫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进行一系列批评之后,提出“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理论依据,是以动态比较优势为基础,以比较优势的转换为导向,同时有选择地利用静态比较优势,有重点地推行逆比较优势战略。

”[1] 进而,作者认为,“新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作为产业结构政策的一个重要支撑,要支持、促进新兴主导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根据中国加入WTO后的国际贸易环境和有保护的出口促进战略的取向,对外贸易政策调整的关键,是处理好政府适度干预和有效干预的问题。

在这方面,我们要重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合理运用。

”[2] 然后,作者介绍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

鉴于原文的基本论点建立在对林毅夫所倡导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的批评基础之上,但是这些评论表明作者和作者用以支持自己观点的文章对于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的理解有诸多的偏颇,因此,本文拟对林毅夫等提出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作一较完整的阐述,说明比较优势战略理论所隐含的经济发展和贸易政策含义,并对《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一文作一简要评论。

一、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从经济上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乃至赶上发达国家,是每个发展中国家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现代经济学,特别是发展经济学关注的重点之一。

发展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就此问题提出了形形色色的理论假说,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践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发展模式,这些发展模式与发展理论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理论是基于对近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实践的若干经验教训的观察,通过对大量历史证据的归纳而系统提出的关于经济发展的理论。

1. 要素禀赋结构、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的目标不论传统发展经济学文献中的“大推进”、“中心―外围理论”等各种发展学说,还是实践中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进口替代战略,实际上都把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差异看作是落后经济与发达经济的根本差别,因此,都把提升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作为经济发展和“赶上”发达国家的同义语(Rosenstein-Rodan, 1943; Prebisch, 1959; Chenery ,1961)。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

笔者认为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首 先,比较优势是一国资源禀赋条件决定的静态优势,这种优势
是一种先天性优势,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甚至是永远无法改变 的;而竞争优势是一种动态的后天获得性优势,这种优势有一 个形成的过程,也会发生变化甚至消失。其次,比较优势是形成 竞争优势的一个基础条件,是竞争优势的一种来源;具有比较 优势的产品、产业比较容易形成竞争优势。再次,比较优势强调 的是资源条件优势,竞争优势强调的是产品优势;比较优势到 竞争优势需要一个逐渐转化的过程,技术、规模、人力资本、管 理等方面的优势是实现资源优势到产品优势转化的必要条件。 在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关系问题上.笔者的观 点是:尽管二者在所属学科范畴、研究日的.研究基点、发展路 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国际 贸易的整体框架之下它们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首先,比较成本优势理论解决的是为什么可以获得贸易利 益的问题,而竞争优势理论解决的是如何获得竞争优势的问 题。其次,比较优势理论是从历史的、客观的角度对已经发生的 国际贸易及相关的经济现象做出解释、分析和判断。为预测国 际贸易发展趋势,选择合理的国际贸易领域提供科学依据;竞 争优势理论,则是从价值创造的角度,致力于为经济行为主体 做出合乎价值取向的决策、设计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方法。再次, 比较优势理论中所论及的生产要素自然秉赋、技术水平、人力 资本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是形成国家、区域、企业竞争优势的源 泉,也是竞争优势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支柱。最后,尽管波特更多 地是从管理学角度构建竞争优势理论,但竞争优势理论所要解 释的是企业或行业同际竞争力的来源。因此,竞争优势理论也 直接构成了一种新的围际贸易理论。在整个国际贸易理论的总 体框架之下,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两种理论并不存在一种对立 的或者相互替代的关系。实际上,二者之间的关系更接近于一 种相互补充的关系。由于国际贸易产生的多因性。我们很难期

林毅夫学术思想简介

林毅夫学术思想简介

林毅夫教授经济思想述评一、前言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发展成为举国上下压倒一切的任务。

顺应这种新的社会潮流,经济学很快在诸多社会科学中脱颖而出,成为令人景仰的显学。

经济学的繁荣带来了经济学家社会地位的提高,有需求就有供给,经济学家队伍也跟着壮大起来。

在众多经济学家当中,有一个十分光彩夺目的年轻学者,他就是林毅夫教授。

在中国大陆的经济学家队伍中,林毅夫教授在许多方面都是十分独特的,无论治学还是个人经历都是如此。

这不仅因为他来自台湾,更重要的是他占去了中国经济学界太多的第一。

他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位从西方学成归国的经济学博士,是197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教授的关门弟子。

他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位在国际最权威的经济学学术杂志《美国经济评论》和《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论文的中国大陆经济学家,也是到目前为止在国外经济学期刊中发表论文最多的一位,是目前在国际经济学界受到瞩目的华人经济学家之一,是中国大陆第一位运用规范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也是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研究中国问题的权威学者之一。

从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和地位看,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经济学家恐无一人能望其项背。

对于这样一位卓有成就的经济学家,一般人都会以为他一定是自幼就对经济学十分感兴趣的有心人,并很早就投入到经济学学习和研究中去了。

然而,林毅夫教授进入经济学殿堂不但是很偶然的机缘,而且为时已经比较晚了,直到1979年进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攻读硕士学位才算是开始了系统学习经济学的历程,那时他已经27岁,1982年才出国到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攻读博士学位。

林毅夫教授当初到北京大学读书,目的并不是为了将来从事经济学研究,而主要是因为初到大陆,需要加深对大陆社会的了解。

198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教授和盖尔∙D∙约翰逊教授应复旦大学的邀请访问复旦大学,回国前顺道到北京大学发表演讲。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No. C199**** ****-5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林毅夫蔡昉李周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林毅夫蔡昉李周从1953年的“一五”计划起,直到1978年改革开始为止,我国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一种典型的赶超战略。

在经济上赶超先进国家,是所有落后国家和地区共同的热切愿望。

然而,几乎所有实行赶超战略的经济,大都陷入诸如日益加深的城乡贫困化、旷日持久的高通货膨胀,以及积重难返的经济结构失衡的困境之中。

一些没有采取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反而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明星。

第一个成功的故事发生在日本,紧随其后的是地处东亚的韩国、新加坡、台湾和香港。

在过去数十年,这些经济以与其他发展中经济相同的起点,实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绩效,成为世界经济中高速、持续经济增长的典型,被誉为“东亚奇迹”。

1怎样来总结东亚经济快速增长的经验,尤其是当东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这种发展经验是否还有普遍意义,是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

一、对“东亚奇迹”现有的各种不同解释与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一样,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起步的。

特别是亚洲四小龙国家和地区,其工业化水平在50年代初期仍然很低,资本和外汇十分稀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00美元左右。

但是,这些经济得以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持续、快速增长。

随着资本、技术的积累,它们又逐步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成为新兴工业化经济,进入或接近发达经济的行列。

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些经济中,高速增长还伴随着收入分配的相对均等、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一系列社会福利指标的提高。

关于日本、东亚四小龙何以能够成功地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从而达到了赶超或接近发达经济的目标,学术界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解释。

有不少研究者的解释已经超出了经济范畴,这些解释显然暗示着,这些经济的成功与经济因素无关。

其中一种是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解释。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比较优势是个动态概念---近年来,经济学者们讨论较多的一个话题是比较优势问题。

从讨论的情况来看,不少学者的思维还是集中在当前中国的比较优势是什么以及应如何发挥上面。

当然这是极有意义的探讨,但笔者认为仅止于此是远远不够的。

比较优势是动态的,如果不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人口众多的中国势必长期只能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国,而永远不能攀上以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高端产品阶梯,成为经济和科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古典经济学中,比较优势原理是人们作出选择和决策的基本理论依据之一,是分工、交易以及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前提。

比较优势是相对优势。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比较优势原理作了生动形象的说明:在狩猎社会,一个人一开始既打猎又造弓箭,后来发现自己更擅长造弓箭,于是就专门造弓箭换猎物;另一个人一开始也是既打猎又造弓箭,后来发现自己更擅长打猎,于是就专门打猎,然后用猎物交换弓箭。

如此一来,两个人的“蛋糕”都可以做得更大,整个社会的“蛋糕”也因之更大。

在斯密比较优势原理的基础上,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认为一国只要生产自己在成本上具有优势的产品,然后与其他国家交换即可。

例如,甲国较为发达,呢绒和葡萄酒的生产较之乙国都有成本优势,但相比之下呢绒更有优势,于是甲国可以集中资源专门生产呢绒;乙国虽然两种商品的生产效率都不如甲国,但相对而言,生产葡萄酒的效果更好一些,于是乙国可以专门生产葡萄酒。

甲国和乙国彼此进行交换,双方乃至整个社会都可以由此把“蛋糕”做得更大。

后来,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在其要素禀赋理论中进一步认为,各国之间的贸易缘于各国资源条件的差别,各国、各地区应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中国人民大学李义平教授在回顾了经济学说史上的观点后指出,根据这些基于比较优势原理的理论,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成功就在于能够准确把握自己的比较优势,并不失时机地将比较优势转化为市场需求。

从传统的比较优势到比较竞争优势——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战略选择评析

从传统的比较优势到比较竞争优势——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战略选择评析
族 经济。
2 4
比较优势可能和竞争优势相分离 的条件下 , 中国 像 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很难像亚洲“ 四小龙” 那样 仅仅 依靠有限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来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 发展 。一国单纯地依靠 比较优势 , 】 不一定能成为 竞争优势 , 单纯根据要素禀赋来确定 自己的贸易结 构, 反而可能陷进“ 比较利益陷阱”3 【 。王佃凯认为 J 发展中国家实行 比较优势战略发展国际贸易 , 不仅 很难缩小与发达 国家的经济差距 , 反而可能陷入 了 比较优势陷阱 , 因在于 比较 优势 战略单纯强调低 原
价 劳动 和 资源要 素 禀赋优 势 , 略 了产业 结构 调 整 、 忽 技 术进 步 和制 度创 新等动 态 贸易利 益 。

的不 同阶段所 起 的作 用是 不 同 的。如果 我们 考察 一
下我国以及一些发达 国家经 济增 长 中各 要素 的作 用, 便不难发现 , 资本 增长对 中国经济增 长贡献最 大, 而技术进步的贡献最小 , 这恰恰与美、 日等发达 国家的情况正好相反 , 由此说明了经济要真正增长, 技术 的作用是极大 的, 当然还包括人力 资本。“ 这 也说明了为什么一些储蓄率很高 , 资增长很快的 投 国家没能取得令人满意 的发展” 。因此 , J 发展 中 国家因为走了粗放式 的发展道路 , 没有重视其它要
( et. hi) 正 了李 嘉 图 的理论 , 出 了赫 克 歇 B rlO l 修 i n 提
上 都是从 传统 的 比较优 势角 度 出发 的。在 国 内地 区 间的竞 争 中 , 西部 不 少 经 济欠 发 达地 区强 调 发 挥 自
己在 劳动 和资 源 方 面 的 比较 优势 , 定 和实 施 了 比 制
当然 ,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不 同阶段和环境 的变

比较优势、技术进步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比较优势、技术进步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合中国国情的新经济发展道路。 在对 当前 的经济发展战略的评论上 , 学者们主要 有两种观点 , 一种是 以北大教授林毅夫等为代表 , 认 为 中国 当前 的经 济 发展 战 略基 本 正确 , 国需 要 的是 中
进 一 步完 善 市场 调节 , 大开放 , 扩 利用 比较 优 势来 进
策三个阶段,中国当前的工业化水平要求采取第二阶段战略,才能使资源得到最有效
配置 。
【 关键词] 比较优势;贸易条件;技术差距;发展 阶段;新型工业化
【 中图分 类 号] 10 [ F2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 号]0 5 3 8 ( 0 7 3 0 8 4 10 - 9 0 2 0 )0 —0 3 —0
维普资讯
经济理论与实践
《 江论坛 》2 0 . 长 0 73期 一 总第 8 4期
比较优势 、技术进步 与 中国经济发展 战略
王 文 龙
( 河海 大学 商 学院 ,南京 20 9 108)
【 作者简介1 王文龙,河海大学商学院博士研 究生,湖北师范学院政法学院讲 师。
与外部性等也不太现实 , 必须依靠政府的适度贸易保 护 和适 度产 业 干预 , 取 战 略性 贸 易政 策 , 采 实行 一定
产 业 一 定 时期 的逆 比较 优 势 发展 , 我们 才 能不 断进 行
产业结构升级 , 改变我 国不利的贸易条件 , 他们认 为
产 业 结构 和 贸易 条 件 紧密相 关 ,而且 关 系很 大 。 两种 发 展 观 的争 论 实质 上 还 是 静 态 的 比较 优 势 观 和 动态 的 比较 优 势观 的分 歧 , 也是 新 自由主 义理 这 论 和发 展 经 济学 理论 、自由贸 易和保 护 贸易 、市场 调 节 和 国家 干预 理 论 的基本 分 歧 。 态 的 比较 优势 理 论 静 主要 由大卫 ・ 李嘉 图的 比较优 势 理论 , 赫克 歇尔 一 俄

林毅夫“比较优势发展理论”对国家经济战略的误导

林毅夫“比较优势发展理论”对国家经济战略的误导

林毅夫“比较优势发展理论”对国家经济战略的误导一、论文报告目录1.引言2.林毅夫“比较优势发展理论”简介3.林毅夫“比较优势发展理论”误导的原因4.林毅夫“比较优势发展理论”的影响5.林毅夫“比较优势发展理论”及其误导对国家经济战略的启示6.案例分析7.结论二、林毅夫“比较优势发展理论”对国家经济战略的误导的论文报告1引言林毅夫教授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曾长期担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并于1996年获得美国国家经济学会副主席。

林毅夫教授提出的“比较优势发展理论”被许多人看做是一种新的发展思路,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不难发现,林毅夫“比较优势发展理论”存在着一些误导。

本文旨在探究林毅夫“比较优势发展理论”误导的原因、影响以及对国家经济战略的启示,并通过案例分析说明。

2林毅夫“比较优势发展理论”简介林毅夫“比较优势发展理论”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时,如果这种商品的成本比其他国家低,那么这个国家就应该把所有的资源专门用于生产这种商品,从而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

这就是所谓的“比较优势”。

其实质是指,每个国家有自身最适合生产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各自专业分工,通过贸易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3林毅夫“比较优势发展理论”误导的原因林毅夫的“比较优势发展理论”往往被理解为一个理论体系。

然而,实际上这个理论体系是一个抽象的模型,不考虑实际情况下的经济环境。

在现实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要考虑到复杂的供求关系、产业链条、资源禀赋、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

这些因素不确定性大、时效性强,难以预见和规划。

因此,在实践中应用这个模型存在诸多问题。

在我国的实际应用中,把所有的资源都放在一个板块里,可能会导致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和资源浪费,不利于产业和经济的结构优化升级。

4林毅夫“比较优势发展理论”的影响虽然林毅夫的“比较优势发展理论”存在误导,但是其所倡导的国际分工协作与跨越国界的经济贸易协作模式对于世界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毅夫: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来源: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林毅夫蔡舫李周本文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上,除了立足于赶超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或进口替代战略以外,还有一种更为成功的经济发展道路,即比较优势战略,这是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实现经济成功的核心所在。

比较优势战略使得经济发展在每个阶段上都能发挥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从而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并提升资源禀赋的结构。

文章指出,实行比较优势战略要求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发挥政府维护市场竞争性和规则性的经济职能,并特别表现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

比较优势战略与金融危机没有必然联系,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防范和抵御金融危机的作用。

作者:林毅夫, 1952 年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蔡舫, 1956 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周, 1952 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在经济上赶超先进国家,几乎是所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热切愿望。

然而,几乎所有实行赶超战略的经济,大都陷入诸如日益加深的城乡贫困化、旷日持久的高通货膨胀以及积重难返的经济结构失衡的困境之中。

如果这种赶超战略是惟一的选择,我们又没有发现任何采取其他战略成功地实现赶超发达经济的事例,则还不能说赶超战略失败了,只能说这种战略的推行和结果是无法回避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一些没有采取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反而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明星。

第一个成功的事例发生在日本,紧随其后的是地处东亚的韩国、新加坡、中国的台湾和香港。

在过去数十年,这些经济以与其他发展中经济相同的起点,实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绩效,成为世界经济中高速、持续经济增长的典型,被誉为 " 东亚奇迹 "( 世界银行, 1995年 )。

这些成功的发展事例,是否代表了一种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的不同之处何在,它对经济发展理论提供了哪些新的知识,以及当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这种发展战略是否还站得住脚,是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

一、对 " 东亚奇迹 " 的不同解释与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一样,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起步的。

特别是亚洲 " 四小龙 " 国家和地区,其工业化水平在 50 年代初期仍然很低,资本和外汇十分稀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 100 美元左右。

但是,这些经济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持续、快速增长,并且随着资本、技术的积累,它们又逐步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成为新兴工业化经济,进入或接近发达经济的行列。

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些经济中,高速增长还伴随着收入分配的相对均等、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一系列社会福利指标的提高。

关于日本、东亚 " 四小龙 " 何以能够成功地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从而达到赶超发达经济的目标,学术界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解释。

有不少研究者的解释已经超出了经济范畴,以为这些经济的成功与经济因素无关。

其中一种是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解释。

例如,有人观察到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勤恳耐劳和奉行节俭的儒家文化是这些经济实现成功赶超的原因 ( 例如金耀基, 1987年 ) 。

如果事实真正如此,其他国家实现经济成功发展的机会就相当有限了,因为文化是不同的,而且难以在短期内发生变化。

然而问题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长期以来就一直在儒家文化的濡染之下,但为什么它们并没有在 16 世纪、 17 世纪率先实现现代化和经济发展 ? 此外,同样受到儒家文化影响的许多其他国家并没有实现同样的经济成功,而许许多多与儒家文化无缘的国家却更早地实现了经济现代化 ? 〖注:如果要说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应该执天下之牛耳。

但是,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历史表明,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她的经济发展绩效并未得益于这种文化传统。

相反,有着类似的思想方法的文化极端主义者,却知耻于落后挨打的民族地位,喊出了 " 打倒孔家店 " 的口号。

可见,用儒家文化解释不了 " 李约瑟之谜 " ,也无法回答东亚奇迹产生之谜,正如这种解释本身就否定了用所谓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对著名的 " 韦伯之疑 "(Weber,1991) 所作解释的有效性一样。

〗第二种解释是由一些从政治地理的角度观察问题的学者做出的。

他们认为,由于长期的东西方冷战,美国和西方国家向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提供了大量的投资和援助,以期减弱社会主义阵营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同时美国也更加乐于向这些国家和地区转移知识、技术和开放市场 ( 例如Haggard,1988,p.265;Woo,1991,p.45) 。

然而,当年卷入冷战的国家远不止这些实现成功赶超的经济,为什么成功者寥寥 ? 按照这个逻辑,亚洲的菲律宾和大量拉丁美洲国家都应该在这个成功者的名单上;而恰恰是这些国家成为经济发展不成功的典型事例。

可见,由于冷战的需要而形成的政治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充其量可以视为促进成功的经济发展的辅助性因素,而远非决定性因素。

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东亚成功原因,吸引了许多经济学家的兴趣,并提供了各种不同的假说。

我们可以将这种种观点归纳为三类。

提出第一种假说的学派以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为代表 ( 参见 World Bank,1993;James,et.al,1987) 。

他们认为这些经济的成功是由于实行了自由市场经济,价格扭曲较少,资源配置得当且效率高。

但这种解释过于理想化了,因而远远不能令严肃的观察者满意。

因为人们同时很容易观察到,事实上,这些经济同样存在着明显的政府干预,竞争障碍乃至价格扭曲和贸易保护也是存在的。

例如,台湾省、韩国和日本都曾经积极地采用了进口限额和许可证、信贷补贴、税收优惠、公共所有制等等手段,以培育和保护其幼稚产业。

与此恰好相反,以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 Alice Amsden(1989) 和英国经济学家Robert Wade(1990) 为代表的另一学派提供的解释是,这些经济的成功是由于政府有意识地扭曲价格、限制市场的作用、利用产业政策来扶持某些关键性的战略产业。

诚然,这些干预的确存在,可是,许许多多存在着经济干预和扭曲价格的经济,却往往成为经济发展最不成功的例子。

许多推行赶超战略的国家,就以其发展经验表明这种理论假说缺乏说服力。

第三种假说把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经济发展的成功归结为这些国家实行了外向型发展政策。

由于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需要介入国际竞争,所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必须具备竞争力,从而必须是有效率的 (Krueger,1992) 。

因此,这种观点认为,国际贸易对于经济发展的成功是至为关键的。

然而,需要质疑的是,经济的外向型究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还是导致经济发展的原因 ? 如果是后者,完全可以不惜代价地人为推行出口鼓励型的发展政策,提高贸易在经济中的比重,以便达到经济发展的目标。

实际上,那些推行赶超战略的国家,也经常把鼓励出口作为其赶超的一个手段。

但由于采取的是扭曲价格和汇率以及直接补贴的办法鼓励出口,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资源配置的失误,经济仍然陷入重重困境。

最近一些经济研究也发现出口比重和一个经济总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没有显著的关系 (Lawreace,et al.,1999) 。

二、一种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任何一种有效的理论,一方面需要在逻辑上具有内部的一致性,另一方面需要在经验检验中站得住脚。

上述关于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成功地实现经济赶超的解释,无疑都触及事物现象本身的某个方面,但都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因而相互之间是矛盾的,而且各自的解释力都在这种矛盾中彼此抵消了。

因此,我们所要提出的理论解释应该是一种能够包容上述假说的。

从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的发展经验来看,它们的经济发展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个与赶超战略截然不同的特点就是,它们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上,都能够发挥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而不是脱离比较优势进行赶超。

表 1 表明,这些经济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由于不同的比较优势,形成的主导产业也不一样。

一个共同的规律是,随着经济发展、资本积累、人均资本拥有量提高,资源禀赋结构得以提升,主导产业从劳动密集型逐渐转变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乃至信息密集型上面。

资料来源: Ito,Takatoshi,"Japa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Are Its Features Idiosyncratic or Universal?",paper presented at the Ⅺ th Congres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ssociation at Tunis,December 17-22 ,1995. 无论是日本还是亚洲 " 四小龙 " ,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没有明确地宣布过它们实行怎样的发展战略。

毋宁说,除了香港之外,这些经济在发展的早期,都曾经尝试推行进口替代政策或者说作为次级进口替代阶段的重化工业优先发展政策。

如果照那样的道路走下去,我们今天也许没有机会讨论所谓的 " 东亚奇迹 " 了。

但是,这些经济与其他发展中经济不同之处在于,由于这些经济感受到赶超战略的高成本和沉重代价,因而较早地放弃了与其比较优势相抵触的赶超战略,转而按照各自的资源禀赋条件,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增加了出口和经济的外向型程度,达到了比较优势的充分利用。

虽然它们对这种发展战略从未明确表述,但是可以看出其特点是主导产业在发展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遵循了经济学中所说的 " 比较优势原则" ,因此,我们称之为比较优势战略。

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为什么能够不同于其他发展中经济,而在较早的阶段上放弃赶超战略呢 ? 经济学家也尝试做出解释。

而我们将这些经济与那些固守赶超战略的经济作比较时,会发现两者截然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人均自然资源占有水平很低,同时人口规模较小。

赶超战略是一种效率很低、浪费很大的发展道路,一个经济能够在多久的时期持续推行赶超战略,通常取决于两个因素。

第一是人均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

自然资源可供无偿开发的程度,决定了一个经济在低效率的发展战略下得以延续的时间长短。

第二是人口的规模。

人口规模的大小决定了对资源浪费的人均负担程度,相对小的人口规模就无法维持长期的资源浪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