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招投标文献综述
招标文件的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招标投标制度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招标文件作为招标投标活动的核心文件,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招标投标活动的顺利进行。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招标文件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旨在为我国招标文件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引言招标文件是招标投标活动的核心文件,它包含了招标项目的各项要求、条件、程序和规则等。
招标文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招标投标活动的公正、公平和公开。
因此,对招标文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国内外关于招标文件的研究文献出发,对招标文件的相关理论、实践和问题进行综述。
二、招标文件的相关理论1. 招标文件的定义与作用招标文件是指招标人根据招标项目的特点和需求,依法制定的,用于指导招标投标活动的规范性文件。
招标文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招标项目的需求和条件,确保招标投标活动的顺利进行;(2)规范招标投标程序,保障招标投标活动的公正、公平和公开;(3)明确投标人的资格和条件,确保投标人的合法权益;(4)为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2. 招标文件的编制原则招标文件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招标文件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招标投标活动的合法性;(2)公开性原则:招标文件应公开招标项目的需求和条件,确保招标投标活动的公正、公平和公开;(3)真实性原则:招标文件应如实反映招标项目的实际情况,确保招标投标活动的真实性;(4)完整性原则:招标文件应包含招标项目的各项要求、条件、程序和规则等,确保招标投标活动的完整性。
三、招标文件的实践研究1. 招标文件的编制与审查招标文件的编制与审查是招标投标活动的重要环节。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招标文件的编制与审查提出了明确要求。
实践中,招标文件的编制与审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招标文件的编制:招标人应根据招标项目的特点和需求,依法编制招标文件,确保招标文件的合法性、公开性、真实性和完整性;(2)招标文件的审查:招标人应组织有关专家对招标文件进行审查,确保招标文件的质量。
工程招投标综述
工程招投标综述一、招投标概述英国是西方国家中最早实行招标投标的国家,早在1782年就有了招标立法.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完成工业革命以后,也陆续开始将招标投标方式引入工程建设领域.经过长期不断完善和发展,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招标采购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在西方国家,不仅公共市场强制推行招标投标,而且私人市场中也普遍应用招标投标,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制度相对比较完善、成熟.发展中国家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工作起步较晚,一般处于摸索、引进、消化和嫁接的初级阶段,有的甚至还是空白. 一推行工程招投标的必要性1、降低交易费用任何交易行为都存在买卖双方,所谓交易费用就是交易双方为交易行为的完成所需付出的经济代价.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往往假设经济活动中不存在“阻力”,亦即交易费用假设为零.而事实上交易费用交易对方搜索费用、谈判费用、运输费用等等非但存在,不可忽略,而且往往起着决定作用.任何交易行为的完成,都存在一个交易对方的搜索过程以及由搜索而造成的搜索成本.搜索成本是交易费用中首当其冲的一部分.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厂家,不论其生产的是何种产品,都在各显神通,采用不同的广告方式,推自己的产品.从经济学的概念来说,这也是寻找交易对方的一种方法而已.其搜索过程中的成本,就是企业支付的广告费以及为做广告而支出的相关费用;或者是为推产品而承担的其它费用.然而在另一方面,许许多多的消费者却仍然在苦苦寻找自己要买的产品.买卖双方擦肩而过的故事不断地在重复,即使是到了广告铺天盖地的今天,还是未能有根本的改观.这不仅仅是因为广告有其局限性,而是因为更多的产品是不能上广告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任何产品都是消费品,而消费品大多是有其特定的消费群体的.以大众媒体作为载体的广告,它所宣传推的消费品,往往是社会上拥有最大消费群体的日常生活用品和食品.谁曾见过加工中心或生产线之类的产品上过电视广告原因是这类产品有其特定的使用对象消费群体.我们可能在专业的报刊上找到这类广告.但这些专业期刊对于想进入该行业而又尚未进入者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未曾发现的信息源.改革开放之初,国内许多厂家为了引进先进设备却又苦于信息不灵,盲目委托在境外的熟人进行寻找,获得一鳞半爪的信息,便兴师动众出国考察,满世界地找.即使不辞千辛万苦能把要买的设备买回来,没有上当受骗,花费的冤枉钱还是不少的.而国外真正名牌厂家虽然相继花巨资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或分支机构,也同样因为信息不灵未能在中国找到买主.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买卖双方都为了采购合适的产品或推自己的产品而花费不少钱财.用经济学的概念来说,交易双方在成交之前的合同搜索过程太长,成功率太低,从而造成搜索成本即交易费用偏大.这对于交易双方都是一种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市场交易信息不畅.成熟完善的市场经济的标志,不仅是市场主体的行为规范,还应包括可以平等和最便捷地获取市场交易的信息.招标投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有组织的,规范的交易行为;其第一个特点就是公开;其公开的第一个内容就是交易机会的所在.按照招标投标的惯例,采购人若以招标的方式选择交易对方,必须首先以公告的方式公开采购内容,同时辅以招标文件,详细说明交易的标的物以及交易条件.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公开交易机会,可以极大地缩短了对交易对方的搜索过程,节约搜索成本;同时也使得市场主体可以平等和最便捷的方式获取市场信息.专职招标代理机构的存在,为买卖双方缩短搜索时间和节约搜索成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既是由于招标工作的需要,同样也是招标工作提供的方便,招标代理机构积累了大量的产品信息和卖方信息.当采购人为寻找交易对方而求助于招标机构时,后者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积累,及时地提供有效的服务.如浙江省国际技术设备招标有限公司、湖南省招标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机电设备招标公司等招标代理机构,都在内部建立了计算机局域网,这些信息经过计算机处理,使检索和查询都成为“弹指之间”的事,极大地方便了采购人对交易对方的搜索.全国机电设备招标代理机构的计算机联网也正在加紧筹划之中;这些都将使得上述信息的共享更为快捷,为采购人提供的服务将更全面.采购信息的发布,也是搜索交易对方的一个重要环节.相对采购人而言,专职招标机构拥有固定的采购信息发布的载体,而且倍受供应商的关注.采购人利用这些载体发布自己的采购信息,既经济,又能及时地将信息传递到预期的或潜在的交易对方,从而大大地缩短搜索时间,节约搜索成本. 传统的比价谈判采购方式,最为明显的不足是采购信息未能在最广泛的范围传播,买方只能同有限的几家卖方进行谈判,完成所谓的“货比三家”这一过程就心安理得地拍板成交.相比之下,凡采用招标方式进行采购,业主或受委托的专职招标代理机构必须按惯例公开采购信息及标的物.专职招标代理机构还可从积累的投标商信息中进行检索,向业主介绍有实力的投标商并通知这些投标商前来竞标,从而最广泛的招徕潜在的卖方即投标商,形成最广泛、最充分、最彻底的竞争.由于采购信息的公开,竞争的充分程度大为提高.我们知道交易费用的大小是和竞争的充分程度相关的.竞争的充分程度越高,交易费用越低.因为充分竞争使得买卖双方都节约了大量的有关价格形成、避免欺诈、讨价还价以及保证信用等方面的费用.2、规范竞争行为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竞争性经济.在经济学家的眼中,“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往往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来获取更多的利润或更高的市场占有率.这些手段中,有价格方面的如搞价格协定、指导价格、默契价格等等;也有非价格方面的如广告宣传、促活动,甚至还包括一些“寻租活动”.在市场发育并不完全,法律体系尚不完善,信息传递相对落后的初级市场经济阶段,市场竞争行为经常处于无序的状态.竞争是招标投标机制中最为根本的内涵之一.招标投标采购方式,我们考证它的起源,就可以发现,它诞生于竞争.没有竞争仍然可以有交易,但是没有竞争就没有招标投标.招标投标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交易方式正是这一点.也正是这一点说明了招标投标机制最具市场经济的特性.然而需要特别指出,与市场经济中的其他交易方式不同的是,招标投标方式下的竞争,是一种有序竞争.前面的分析已经说明,招投标的特点是交易标的物和交易条件的公开性和事先约定性.这是事先公布“游戏规则”、有组织的、规范的交易行为;参与者只能“循规蹈矩”,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的产品,承诺自己的服务范围,以此谋求合理的平均利润.既不能毫无根据地夸大自己能力,更不能有任何欺诈行为.随意诋毁竞争对手的言行最终将导致对自己不利的评标结论.其次,招标程序设计上,就有对投标人进行资格预审这一过程.它有助于规范市场行为.招标强调凭实力竞争,而非靠高额回扣、行贿或“上级指定”;加之程序上要求查验买卖双方资信,提供保证金,籍此可避免交易过程中上当受骗,杜绝任意违约和“三角债”.在引进项目的采购中,可有效地将不法商人拒之门外.再次,专职招待立标机构的介入,使得现时的买方和潜在的买方在无形之中形成了一个群体,将卖方置于更大的竞争压力之下.如机电产品国际招标代理机构在已经逐渐形成全国性网络体系,他们不仅通过计算机网络共享技术信息、专家信息,同时也交流投标人的资信信息.每次招标活动一开始,招标代理机构就明白无误地告诉投标人,投标人参与投标的每一次活动,无论中标与否,都由招标机构记录在案,并可随时通报其它招标机构,作为今后评标的依据之一.如有欺诈行为或未能严格履约,不仅影响其下一次的投标,甚至影响其在整个大陆地区的投标.如此重压之下,投标人在交易过程中,只得循规蹈矩,不敢轻许诺言,更不敢有欺诈之念.招标投标机制有助于解决无序竞争的问题,促进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3、促进有效竞争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而市场机制中最为关键的、起主导作用的是竞争机制.竞争机制的诸多作用能否顺利“尽情”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竞争方式优劣和竞争是否充分、是否有效.而竞争机制发挥的程度,最终对资源配置是否优化产生作用.我们知道,竞争具有动力功能,它象一个动力场.任何人、任何企业一旦置身于这个动力场,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紧迫感、压力感.这种紧迫感和压力感把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牺牲精神和冒险精神调动起来,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将人们一些潜在的投机取巧心态也激活了.在传统的比价谈判采购之中,卖方在竞争压力之下,常常寄希望于所谓的“关系”、“回扣”,甚至行贿送礼.竞争成了“关系”的竞争、“回扣”的竞争和行贿的竞争.不用讳言,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中,俯拾皆是,屡见不鲜.经济学称这是一类是非生产性的、不能增进社会财富反而白白消耗社会经济资源的“寻租”活动.这类“寻租”活动的存在,大大损伤了竞争的公平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换言之,这时候的竞争是于社会无益的无效竞争.其危害性是扭曲了竞争者的心态,赢者的投机取巧心理得到助长,输者并不服输,或归咎于竞争环境不规范,或有甚至归咎于“关系”“回扣”不到位.竞争者争优创新的积极性受到挫伤,而急功近利、投机钻营者却因为有利可图而更加变本加厉.只要有“寻租”行为参与其中,竞争机制就会受到扭曲,竞争成了于社会无益的无效竞争.长此以往,必然对社会的经济正常发展,对资源优化配置都会造成直接危害.与之相反,招标投标方式下的交易,是一种有效竞争;是一种“有用的”、“健康的”、起积极作用的竞争.在这种竞争方式之下,“寻租”活动无从展开,正常公平的竞争激发了人们正常的积极性、创造性、牺牲精神和冒险精神,从而使交易中的竞争有效.所谓有效,就是真正作到存优汰劣.之所以如此,其根本的原因是招标投标保障了竞争机制的充分发挥,较之一般的比价采购如买方以谈判方式采购,“有过之而无不及”地体现了竞争的诸多作用.在这种竞争动力场的作用之下,卖方不能心存侥幸,寄希望于“寻租”行为;而是要凭实力参与竞争.招标方式下的竞争结果,必然对所有参与竞争的投标人卖方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赢者要考虑如何保持竞争优势,输者只能自取其咎,更有必要进行反思,从自身寻找差距.各家企业可能各有其招,但是总的来说,只能靠不断地改善经营管理,加强经济核算,不断进行技术革新,积极开发新产品;努力提高员工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节约开支,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事实上,这就是一个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只有在公平规范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注重“练内功”才会有直接的回报.而只有当竞争真正导致优胜劣汰,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才会积极投身于生产性的,能够增进社会福利活动;整个社会的资源才能得到优化配置.4、交易信息对称双方都完全明了所交换的商品的各种特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竞争市场所假设的前提条件是不会充分存在的,它只是一种理论抽象”.任何经济机制都是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运转的.市场机制也不例外.我们知道,量大面广的资源配置过程,是通过市场交易行为得以完成的;而市场交易行为是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和导向.但是,市场上买卖双方各自掌握的信息是有差异的.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主要是指交易标的物、交易价格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供求关系、交易条件以及交易的社会许可如国家对某一产品生产、售和使用的有关法规或政策规定.交易信息常常由于某种原因而处于不完整状态,其分配更是不对称的.对于交易信息的掌握程度,通常情况下是卖方优于买方.如设备制造商对自己的产品性能、先进性、使用寿命、价值和价格以及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成交和成交后可以提供什么样的售后服务,往往比买方要了解的清楚.而对于有意购买这一产品的采购人来说,掌握的信息却远非如此之多.在一般的交易谈判中,卖方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谈判的进度,向采购人提供自己产品的信息.自觉提供的,大多是有关产品优点的信息,其中也难免有夸大的成分.不自觉提供的,往往是因采购人要求不得不提供的,其中有卖方不太想告知买方的技术诀窍,同时也有有关产品不足甚至的信息,但往往也是轻描淡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总之,卖方提供信息,其前提总是在于己有利的条件之下.买方也总是不会主动地放弃对有关信息的搜索.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双方都受到利益驱动.正因此如此,一般商务谈判过程中,交易双方的信息交换过程也往往是旷日持久的,艰难的.交易双方信息的不完整和不对称常常导致不公平交易,不公平交易势必造成资源浪费或资源配置失误.当卖方有较完全的信息,买方有不完全的信息时,竞争就不对称,市场价格便不能将有关信息全部反映出来.例如,如果买方对商品质量无法检验区别,那么质量下降这一变动就不能通过竞争反映到价格中去,即价格并不因质量下降而下跌.这种一方掌握着另一方所没有的知识的信息结构,被称为不对称信息.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价格机制不仅不能有效率地配置资源,因为价格已经不能作为一个有效的信号工具.市场机制也因此而失效.当某一机制在特定的信息条件下无法胜任协调经济活动使命时,其它更有效的机制便应运而生,取而代之.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市场机制有着严重.于是其他非价格机制便应运而生,其中之一便是招标投标机制.招标投标机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同时也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大多是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实现的.潜在交易对方的搜索,只是交易行为最初始的信息交流.交易结果是否符合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还取决于交易双方是否是在信息相对对称的条件下成交.招标投标机制可以促使交易双方沟通信息并有效缩短沟通的过程.招标投标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有效解决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矛盾的过程.机电产品采购实行招标的实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自从招标这一采购方式被采用至今,国际上已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操作模式.多年来我们机电产品招标代理机构借鉴这套做法,并在招标的具体操作过程中,结合实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逐步摸索出了投标前进行技术交流的方法,以此来解决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矛盾.招标前技术交流的方法,使我们有机会比较全面地,低成本地收集世界先进的技术信息并加以利用.招投标方式有助于解决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矛盾的另一个原因是,较之单独商务谈判,投标商在投标过程中所承受的竞争压力是要大的多,对整个竞争的态势更是有切肤之感.在这种重压之下,投标商为了在竞争中保持优势,以期最后赢得合同,就不得不主动提供有关自己产品的各种信息.在此信息对称的条件下,买方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交易才能公平,资源才能得到优化配置.推商往往不喜欢以参与投标竞争的方式推产品.但是凡有商业机会,无论是投标还是独家谈判,他们都趋之若鹜.其实他们心里很清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投标商通过竞标赢得合同,虽然往往在利润上不如单独商务谈判成交,但中标所带来的信誉和广告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无形资产.这就是为什么中标商十分看重中标通知书的原因所在. 5、传导准确价格信息运用招标投标交易方式进行采购,其结果不仅仅使特定的这次采购决策能够符合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采购到的标的物价廉物美;事实上每一次招标投标的结果都传导了比较真实的价格信息,竞争越是充分、完全,价格信息越趋真实准确,最终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市场机制通过供求的相互作用,把与交易有关的必要信息集中反映到价格之中.由于市场价格包含全部必要的信息,市场主体根据价格变动而作的调节,不仅对自身有益,同时对整个社会也是有利的.但是,我们还知道,市场机制作为一个理想的模型,其前提是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价格,是供求双方抗衡的结果.为使这种抗衡有意义,买卖双方必须“势均力敌”.假若一方对另一方占有压倒优势,抗衡便名存实亡,其所产生的价格不可能正确反映社会供求状况,因而也不可能最优地配置有限的社会资源.上述常识告诉我们两个道理:一是竞争具有定价功能;二是导致价格准确反映社会供求状况的竞争有助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所有的竞争最终总是围绕着价格进行的.我们知道,决定价格的竞争有三个方面:一是卖方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促使他们竞相降价;二是买方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反过来提高他们所需商品的价格;三是卖方和买方之间的竞争,前者尽量想卖得贵一点,后者总想买得便宜点,竞争的结果如何取决于双方的力量对比. 第二种情况在拍卖中最为常见,但在招标投标中不存在.我们需要讨论的是第一种和第三种情况. 垄断必然造成不完全竞争,但它不是造成不完全竞争的唯一原因.传统的比价谈判采购,常常也处于一种不完全竞争的状态.究其原因,往往是信息不充分.或是卖方对采购信息一无所知,或是买方对卖方的搜索不彻底,造成最具实力、最具代表性的卖方无缘参与竞争.似此,整个交易谈判过程就处于一种明显的不充分竞争和不完全竞争.买方和卖方之间的竞争,由于买方的单一性和交易的一次性,都使买方在力量对比上,难以取得主动地位.由此而来,作为竞争结果的价格,就不能真实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继而对社会资源的流向,起了扭曲的导向作用,最终造成资源的浪费. 招标方式下的采购,尤其是有专职招标代理机构介入的情况下,竞争相对要更加完全.专职招标机构的信息发布渠道,以及由于自身工作需要所积累的信息和驾轻就熟的信息搜集网络,远比单一买方“临时抱佛脚”对交易对方的搜寻要来得充分、彻底;由此就有可能营造出充分竞争的氛围.因为,卖方的增多,对竞争起到一种“自乘”作用,使竞争加剧;再者,招标机构的介入使单一的买方成为整个买方群体中的一员,也使卖方对潜在的需求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尤其是对潜在的利润有了更多的企盼.这一份企盼同样对竞争也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相对买方自行比价谈判采购而言,此时的竞争要激烈的多,造成的价格下降幅度也要大的多.招标代理机构的介入还使买方不再形单影只,和卖方在力量对比上发生根本性变化,在整个招标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在这种竞争态势之下,作为竞争结果的价格,就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供求状况;它对社会资源流动提供的是正常的导向信息. 完全竞争才能最优地配置有限的社会资源.理想的境界是难以实现的.但是我们可以尽力而为.招标投标交易方式就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创造近乎于完全竞争的方法,因此,运用招标投标方式进行的采购,不仅符合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同时还促进了竞争,规范了竞争,最终促进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6、招标投标运用的社会效益招标投标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其功用或目的也是不尽相同的.有关招标的研究资料表明,最初的招标,是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具体买家所采取的一种交易方式,其基本目的只为了降低购买成本,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追求的只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许是客观存在的,但当时的人们并没有去发现它,因此也未去计较或追求它.招标投标产生于商品经济,并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日趋完善.考察招标投标的起源,我们不难发现,最早采用招标方式进行采购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其具体的手段是营造规范公平的竞争局面.这时候招标的目的和手段都是比较单一的.人们对招标投标的认识,也同样比较简单.即使到了今天,许多人谈及招标投标,也只是了解或认为招标可以降低价格.虽然这样的看法并不全面,但却也道出了招标投标最为基本的目的和作用.在招标投标日趋完善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运用招标投标所带来的结果不仅仅是得以降低一次特定采购的成本,事实上它产生了于买方甚至整个社会都有益的综合效益——它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这一发现使得人们更为积极主动地运用招标投标机制.所谓主动,就是将社会所需要的综合效益,如规范市场竞争行为、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等等,作为利用招标投标的目标去追求. 历史进入21世纪,招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欧美国家立法规定政府采购必须实行招标,既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更是为了防止腐败,向纳税人负责.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运用招标投标机制,主要是为了改善本国进口的质量,减少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发达国家如欧盟国家采用招投标机制,则是服务于其实现消除贸易壁垒,促进货物,资本,人员流动这一目标的一种具体手段.国际金融组织采用招。
建设工程招标文献综述(3篇)
第1篇一、引言建设工程招标作为我国建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建筑项目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工程招标制度不断完善,吸引了大量学者对其进行研究。
本文将对建设工程招标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建设工程招标制度概述1. 建设工程招标的定义建设工程招标是指建设单位为了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选择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施工单位进行工程建设的活动。
2. 建设工程招标的原则(1)公开原则:建设工程招标应当公开进行,招标信息应当向全社会发布,确保所有潜在投标人都能了解招标信息。
(2)公平原则:建设工程招标应当公平对待所有投标人,不得歧视任何投标人。
(3)公正原则:建设工程招标应当公正执行,确保招标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
(4)诚实信用原则:建设工程招标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确保招标过程的真实性、有效性。
三、建设工程招标文献综述1. 建设工程招标制度的研究现状(1)建设工程招标制度的理论研究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建设工程招标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建设工程招标制度的理论框架研究:如张晓光(2011)对建设工程招标制度进行了系统梳理,构建了招标制度的基本框架。
②建设工程招标制度的法律制度研究:如李洪波(2013)对建设工程招标法律制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招标法律制度的建议。
③建设工程招标制度的实践研究:如刘洪波(2015)对建设工程招标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招标实践的建议。
(2)建设工程招标制度的实证研究实证研究主要关注建设工程招标制度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问题。
如王文静(2016)对某地区建设工程招标制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招标制度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2. 建设工程招标制度的研究热点(1)招标制度的完善与创新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招标制度的完善与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如李明(2017)提出建立招标制度动态调整机制,以适应市场变化。
(完整版)工程项目招投标文献综述
工程项目招投标——文献综述一、前言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全球化、规范化和白热化的今天,中国建筑企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地需要了解和掌握投标报价的策略和技巧。
招标投标将竞争机制引入工程建设领域,把业主和承包商推向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它对规范建筑市场、提高工程项目建设效果、节约投资、提高工程质量、节省工期、促进业主和承包商转变经营观念和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承包商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综合实力、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招标是在工程项目发包与承包时所采用的一种交易方式,是在双方同意基础上的一种交易行为。
工程招标与投标是工程建设项目采购中最普遍、最重要的方式,对于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对于防止不正当竞争、加强廉政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主题(一)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产生、发展1、建国前的发展情况19世纪,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工程建设中开始推行招投标制度,这一制度需要供料测量师在工程项目设计完成之后而又尚未开展施工之前,为业主或承包商进行整个工程工作的测量和工程造价。
在我国,1880年上海的杨斯盛氏在上海创办了“杨瑞记”营造厂。
随后,国人自营或与外资合营的营造厂在各大城市相继成立,逐渐形成了沿袭资本主义国家管理模式的建筑承包业。
2、建国后至现在的发展情况1949年至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期间,形成了初期承发包制。
当时是由基本建设主管部门,按照国家计划,把建设单位的工程任务以行政指令方式分配给建筑企业承包。
建设单位作为发包一方(甲方),建筑企业作为承包一方(乙方),双方签订承发包合同,合同中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与经济责任。
“二五”时期至1976年,国家实行的“大干快上、急于求成”盲目提高生产指标,使得我国建筑业工期拖延,经济效果每况愈下。
1976年至今,我国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建筑法等法律规章;制定和完善了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推行招标投标制度,把竞争机制引入了建筑市场;创建了建设监理制,改革了建设工程的管理体制。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招投标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招投标第一篇: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招投标文献综述: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招投标【摘要】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可以增强《招投标法》的可操作性,引导施工企业开展公平合理的价格竞争,促进工程建设招投标健康、有序、协调发展。
文章从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存在的弊端入手,分析了工程量清单的优势,以及实施的主要程序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加强管理,使项目成本得到更好的控制。
Quantity pricing implemented model can enhance theoperability, and guide enterprises to develop a fair and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of the price competition, and promote the health of construction bidding, orderly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The article counts the price pattern existence from the traditional fixed quantity malpractice obtaining, has analyzed the resilience detailed list superiority, as well as how does the implementation main program an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process, enable the item cost to be under a better control。
【关键词】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招投标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的推行,是“控制量、放开价、企业自主定价,最终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改革思路的具体体现,这有利于发挥企业个别成本的竞争力,也有利于规范工程招标中的计价行为。
招投标文献综述(精)
招投标文献综述(精)引言招投标是指政府、企事业单位采购工程、设备、物资等需要举行的一种程序。
招投标的过程涉及到招标公告、资格审查、投标文件的准备、评标、中标等环节,它不仅涉及政府采购领域,也与企业采购密切相关。
本文旨在综述相关的招投标文献,了解招投标的基本流程、影响因素以及发展趋势。
一、招投标基本流程招投标的基本流程包括招标公告、资格预审、投标文件准备、评标、中标等环节。
在招标公告阶段,招标人发布公告并邀请符合条件的投标人参与。
资格预审是对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核,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投标人。
投标文件准备是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
评标是根据评标标准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最终确定中标结果。
二、招投标影响因素招投标的结果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政策法规、市场竞争、信用评价、信息透明度等因素。
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招投标具有重要影响,它们规范了招投标的程序和要求。
市场竞争也是影响招投标结果的重要因素,市场竞争程度越高,招投标的结果越具有随机性。
信用评价是指对招投标参与各方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价,它能够提高市场参与者的信用意识,降低市场风险。
信息透明度是指招投标过程中信息的公开程度,足够的信息透明度可以提高投标人对项目的了解程度,降低不确定性。
三、招投标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招投标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首先是电子招投标的普及与应用,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招标公告、投标文件递交等环节的在线化,大大提高了招投标的效率和公平性。
其次是信息化管理的推广,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可以实现对招投标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再次是绿色招投标的倡导,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项目要求投标人具备环保意识和绿色技术。
此外,专业招投标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一些第三方招投标服务机构的出现为招投标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结论本文综述了招投标的基本流程、影响因素以及发展趋势。
了解招投标的基本流程有助于投标人更好地准备和参与招投标工作,把握市场机会。
文献综述《招投标文件编制》
题目:工程招标控制价的编制一、前言1. 课题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课题研究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实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并逐渐兴起了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提高了成本控制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工程的造价情况.作为工程招标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招标控制价编制意义重大。
工程建设过程中,有效施行招标控制价机制不仅能够有力保障建设工程施工质量,还能对工程投资进行控制,基于建设工程管理技术上成立编制控制价机制,是建设工程建设重要发展手段。
编制控制价过程风险评估及有效防范也是促进编制控制价体系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通过对建设工程招标编制控制价进行讨论,探究编制控制价中风险的有效防范与控制措施。
(2)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招标控制价的产生的背景:随着近年建设工程的迅速发展,为加强建筑工程计价活动的监督管理,规范工程计价行为,维护建筑市场正常秩序,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2008年12月1日起实施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规定:国有资金投资建设工程项目应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并应当编制“招标控制价”。
建筑领域市场行为改革是在我国经济环境总体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改的大形势下进行的。
自云南布鲁革水电站工程招标开始,国内建筑市场才出现了招标这样的市场行为。
为了能够为相互竞争的各施工单位提供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建设部于2003颁布了第一版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经过市场几年的检验,针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清理拖欠工程款工作中普遍反映的在工程实施阶段中有关工程价款调整、支付、结算等方面缺乏依据的问,又于2008颁布了新一版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随着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机制的不断规范,如何使招标预算控制价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起到更大作用,准确地反映工程真实的市场价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目前,对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这就要求编制招标预算控制价时准确体现社会管理水平和市场规律,只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及时传递价格信息和各地区建筑市场状况,才能为计算控制价提供有价值的基础资料,使其随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应鼓励企业根据自身的管理水平、资源配置等条件,通过编制企业定额及经济指标积累分析,不断强化自身的资金、技术优势。
(完整版)工程项目招投标文献综述
(完整版)工程项目招投标文献综述工程项目招投标——文献综述一、前言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全球化、规范化和白热化的今天,中国建筑企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地需要了解和掌握投标报价的策略和技巧。
招标投标将竞争机制引入工程建设领域,把业主和承包商推向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它对规范建筑市场、提高工程项目建设效果、节约投资、提高工程质量、节省工期、促进业主和承包商转变经营观念和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承包商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综合实力、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招标是在工程项目发包与承包时所采用的一种交易方式,是在双方同意基础上的一种交易行为。
工程招标与投标是工程建设项目采购中最普遍、最重要的方式,对于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对于防止不正当竞争、加强廉政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主题(一)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产生、发展1、建国前的发展情况19世纪,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工程建设中开始推行招投标制度,这一制度需要供料测量师在工程项目设计完成之后而又尚未开展施工之前,为业主或承包商进行整个工程工作的测量和工程造价。
在我国,1880年上海的杨斯盛氏在上海创办了“杨瑞记”营造厂。
随后,国人自营或与外资合营的营造厂在各大城市相继成立,逐渐形成了沿袭资本主义国家管理模式的建筑承包业。
2、建国后至现在的发展情况1949年至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期间,形成了初期承发包制。
当时是由基本建设主管部门,按照国家计划,把建设单位的工程任务以行政指令方式分配给建筑企业承包。
建设单位作为发包一方(甲方),建筑企业作为承包一方(乙方),双方签订承发包合同,合同中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与经济责任。
“二五”时期至1976年,国家实行的“大干快上、急于求成”盲目提高生产指标,使得我国建筑业工期拖延,经济效果每况愈下。
1976年至今,我国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建筑法等法律规章;制定和完善了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推行招标投标制度,把竞争机制引入了建筑市场;创建了建设监理制,改革了建设工程的管理体制。
工程项目招投标文献综述
工程项目招投标文献综述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它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成败。
因此,招投标文献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工程项目招投标的研究现状和主要问题。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1. 国内研究现状中国的招投标制度自1983年开始实行,经过多次修改,已逐渐完善。
在国内,工程项目招投标的研究起步较早,但是具体的研究成果不多。
主要包括:政府招标采购的制度研究、工程招投标法律规范的研究、多项式配对招标方法的应用、风险管理在工程招投标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这些研究对于工程招投标实践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2. 国外研究现状在国际上,招投标制度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在欧美发达国家,工程项目招投标的研究相对较为完善,具体研究主要包括: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的比较研究、开放招标的作用、竞争性对话招标方法的应用、风险管理在工程招投标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这些研究为我国招投标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了参考。
二、主要问题虽然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的完善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建设的需要,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主要问题如下:1. 竞争性对话招标方法应用不足竞争性对话是新型招标方法之一,能够更好地体现招标项目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但是,在我国招投标实践中,竞争性对话招标方法的应用不多,主要原因是招标人缺少相关经验和专业知识。
因此,需要加强对竞争性对话招标方法的培训和指导。
2. 风险管理体系缺乏完善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但是,我国现行的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很多企业缺乏对招投标风险的认知和控制能力。
因此,需要加强对招投标风险管理的研究和实践。
3. 信息公开程度不够招投标信息的公开与透明是保障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
但是,我国的信息公开程度还有待提高。
一些招标人不公开招标信息,很多招标文件内容不够明确,从而影响了工程项目的公正和公平竞争。
因此,需要加强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度。
4. 中介机构监管不到位在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中介机构的作用很大。
工程招标文件文献综述
摘要:工程招标文件是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对于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实现招标方的利益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对工程招标文件的编制、内容、程序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工程招标文件的完善提供参考。
一、引言工程招标文件是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文件,它对于规范招标投标行为、保障招标投标双方合法权益、提高招标投标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招标文件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对工程招标文件进行综述。
二、工程招标文件编制1. 编制依据工程招标文件的编制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招标文件编制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程序等。
2. 编制原则工程招标文件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招标文件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确保招标投标活动的合法性。
(2)公平性原则:招标文件应保证招标投标活动的公平性,避免不公平竞争。
(3)公正性原则:招标文件应保证招标投标活动的公正性,确保招标投标结果客观、公正。
(4)完整性原则:招标文件应包含所有必要内容,确保招标投标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工程招标文件内容1. 招标公告招标公告主要包括招标项目的名称、规模、投资估算、招标范围、招标方式、投标资格要求、招标文件发售时间及地点、投标截止时间及地点等内容。
2. 投标须知投标须知主要包括投标人的资格要求、投标文件的编制要求、投标保证金的要求、投标文件的递交方式、开标时间及地点、评标办法等内容。
3. 招标文件招标文件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的概况、技术规格、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合同条款等内容。
4. 投标文件投标文件主要包括投标报价、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方案、质量保证措施、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环境保护措施等内容。
建筑工程招投标文献综述
建筑工程招投标文献综述“建筑工程招投标文献综述”是对发布在各种媒体上的有关建筑工程招投标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研究,从而探讨出影响建筑工程招投标的诸多因素和特点,为建筑工程招投标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建筑工程招投标是一种重要的市场活动,是国家实施深化改革、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招投标市场的发展,不仅对建筑工程的实施、施工质量、成本控制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也对行业质量改进、市场竞争有着深远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招投标市场日益活跃,投标人和采购方都在努力改进投标过程,打造具有质量、效率、公平性的良好市场环境。
此外,政府机构也不断改善相关法规,对建筑工程招投标实施更加严格的监管,使招投标市场更加规范化。
为了探讨建筑工程招投标的状况,研究者综合考察了近年来发表的各种学术文献,如国内外期刊、网络资料、报纸等,收集整理有关建筑工程招投标的文献,进行综合研究。
从文献研究中可以看出,影响建筑工程招投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政策与法规、投标人的资质和能力以及采购方的选择方式。
首先,政策与法规是建筑工程招投标的核心和基础,它不仅决定了建筑工程招投标的具体实施程序,也对建筑工程招投标的公平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投标人的资质和能力也是影响建筑工程招投标的重要因素,投标人必须拥有良好的技术水平、完善的组织管理、充足的资金等条件,才能够投标。
最后,采购方的选择方式也会影响建筑工程招投标的结果,采购方应根据项目的特点、招投标条件等,结合报价、技术、经验等因素,公平公正地进行评审,以确保招投标结果的公正性。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招投标的文献研究表明,政策与法规、投标人的资质和能力以及采购方的选择方式等因素都会影响建筑工程招投标的结果,为建筑工程招投标的有效实施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招投标文献综述
综述1 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概述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只要符合《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的工程建设项目都必须通过招投标来进行工程建设。
通过招投标,可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招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项目质量。
工程项目管理是对整个工程的计划、执行和完工考评等整个过程的管理。
成熟的项目管理实践始于20世纪40年代,比较典型的是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
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项目管理主要还仅限于建筑、国防、航天等少数行业。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项目管理体制首先在建设项目上有所突破。
我国的许多大中型项目相继实行项目管理体制,包括项目资本金带度、法人负责制、合同承包制、建设监理制度等。
2000年1月1日开始,我国正式实施全国人大通过的《招标投标法》。
这个法律涉及项目管理的诸多方面,为我国项目管理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我国项目管理,尤其是在施工项目管理方面20年来已取得重要进展,但目前质量事故、工期拖延、费用超支等问题仍然不少,在这个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特点是: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建设管理方式改革相结合。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新的工程建设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与工程建设的目的相一致,是以工程项目为出发点、为中心、为归宿的管理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以政府集中管理为中心的计划管理方式。
这一改革极大地解放和提高了我国工程建设的生产力。
工程项目管理应与我国建筑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得实际相结合。
建筑工程项目通常规模比较大、分项工程或单项工程多,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难度大。
在精干主体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减化生产关系,减少管理层次,变金字塔式的管理为扁平式管理。
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有多方面的管理要素,不同的工程项目又有不同的管理重点,但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始终是项目管理的核心。
它的落实与否,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效果与成败。
国内外工程项目招投标:文献综述
国内外工程项目招投标:文献综述第一篇:国内外工程项目招投标:文献综述国内外工程项目招投标:文献综述摘要:招投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成熟、高级和规范的交易方式。
它在生产与交换活动中,具有以竞争为手段,以有组织地追求资源配置效率与效益最佳统一为目标的功能。
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加入世贸日期的迫近,越来越要求我们的承包方式要与国际惯例相衔接,向国际惯例靠拢。
招投标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交易方式,是一种规范化的竞争手段,它遵循市场规律体现“公开、公正、公平”交易准则。
关键词:招投标管理招标程序招投标理论通过查阅项目管理和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其中《FIDIC招标程序》和《菲迪克(FIDIC)合同指南》主要介绍了国际上建设行业当今招投标的通行做法,提供了一个完整、系统的国际建设项目招标程序和规范,是目前国际招标的依据和规范性条文;《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和《土木工程施工招标与投标》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建设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的理论与应用,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自《招标投标法》实施以来,国内建筑领域工程招投标的政策法规、发展以及程序和经验;《实用项目管理与图解》与《工程项目管理学》主要阐述了项目管理的概念与理论以及项目管理的程序和方法,是招投标管理的项目管理理论基础;各种目前实施的法律法规和定额以及《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是属于目前我国建设工程中的法律法规性文件,是规范我国招投标管理和正常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
1.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概述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只要符合《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的工程建设项目都必须通过招投标来进行工程建设。
通过招投标,可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招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项目质量。
1.1工程项目招投标概念工程的招投标,是指项目法人单位依据特定的程序,招请潜在的投标人依据文件参与竞争,从中评定出符合全面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建设的优秀承建单位,并与其达成协议的经济法律活动。
招投标文献综述(精)
建筑工程招投标文献综述内容摘要:本文总要介绍了建筑工程招投标的现状以及呈现出来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现状、招投标、障碍、意义、政府、业主、招标方、投标方、公平、公正、公开导言:1. 建设项目实行招投标的意义1.1引进了招投标制度之后一个建设工程项目从招标到完工参建各方可以互相监督尤其是针对一些国家投资项目可以有效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工程质量不过关等。
同时招投标的实施也给从事工程承包的公司带来了发展机遇公司可以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工程的招投标同时对一些依靠行政关系取得业务的单位来说将会面对更大的挑战必将面对市场的考验投标竞争获得承包合同实际上成为了竞争者实力的较量。
随着招投标制度的实施和推广将会打破过去的地区封锁不丹招投标的范围会不断扩大而且对参与投标竞争公司的地方保护性限制也会逐渐减少竞争会更加激烈整个建筑市场将会经历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对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2。
建筑工程招投标的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以下简称《招投标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的下列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进行招标:有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附项目。
招投标制度作为工程承包发包的主要形式在国际国内的工程项目建设中己广泛实施,它是一种富有竞争性的采购方式,是市场经济的重要调节手段,它不但为业主选择好的供货商和承包人,而且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其本质特征是“公开、公平、公正’ ,平口“充分竞争” 。
实践证明,招投标制度是比较成熟而且科学合理的工程承发包方式,也是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的最佳办法。
但由于机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致使当前建筑工程的招投标现状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招投标文献综述(精)
招投标文献综述引言招投标是一种市场化的公共资源配置方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招投标文献研究涉及招投标制度、招标策略、招标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
本文对招投标文献进行综述,旨在深入理解招投标制度的演进、策略的优化以及风险管理的方法。
招投标制度演进招投标制度是指由政府、企事业单位等主体通过竞争方式选定供应商或服务提供商的一种制度。
招投标制度的演进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治理的变革。
早期的招投标制度以政府为主导,程序繁琐、效率低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逐渐放权,形成了以竞争和效益为导向的现代招投标制度。
在招投标制度演进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改革措施。
例如,欧洲国家强调透明度和公正性,采用电子招投标平台实现信息公开与监督。
美国则注重市场竞争和效率,鼓励招投标过程中的创新和合作。
招标策略优化招标策略是指选择供应商或服务提供商时的决策方法和指导原则。
优化招标策略可以提高招标效果,降低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
竞争策略竞争策略是指在招标过程中与其他竞争者竞争的方法和手段。
常见的竞争策略包括降价竞争、技术创新、合作竞争等。
研究发现,综合考虑成本、质量和交期等因素的全面竞争策略能够获得更好的招标结果。
信息披露策略信息披露策略是指在招标过程中透明披露信息的方法。
信息披露可以提高竞争者的参与度和公正性,增加中标者的信任感。
研究表明,采用电子招投标平台进行信息披露能够提高透明度和效率。
风险管理策略招标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如供应商不按时履约、项目管理风险等。
风险管理策略能够帮助招标方应对风险并降低损失。
例如,建立供应商评估和监督制度、制定合同管理规定等。
招投标风险管理方法招投标风险管理是指在招投标过程中预测、识别和应对风险的方法和措施。
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降低招标方和供应商的风险,并提高招标的成功率。
风险预测和识别风险预测和识别是招投标风险管理的基础。
通过对招投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识别,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建筑工程招标文献(3篇)
第1篇一、引言建筑工程招标是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建设效益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对建筑工程招标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招标范围、招标条件、招标程序、投标要求等,以期为相关单位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招标范围1. 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工程;2. 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市政工程;3.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4.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5. 建筑设备安装工程;6. 其他建筑工程。
三、招标条件1. 招标人具备招标项目所需的资质和条件;2. 招标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3. 招标人已取得相关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4. 招标人已支付招标文件费用;5. 招标人已对招标项目进行公开招标。
四、招标程序1. 招标公告:招标人通过媒体、网站等渠道发布招标公告,明确招标项目的基本信息、招标条件、招标程序等。
2. 招标文件编制:招标人根据招标项目特点和需求,编制招标文件,包括招标公告、招标文件、投标须知、合同条款等。
3. 投标人报名:有意向的投标人按照招标公告的要求,向招标人提交投标报名材料。
4. 投标文件编制: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包括投标报价、技术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合同条款等。
5. 投标文件递交: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递交投标文件。
6. 投标文件审查:招标人组织专家对投标文件进行审查,确定合格投标人。
7. 开标:招标人组织开标会议,公开宣读合格投标人的投标报价、技术方案等信息。
8. 评标:招标人组织评标委员会,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确定中标人。
9. 签订合同:招标人与中标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10. 合同履行:中标人按照合同约定,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五、投标要求1. 投标人应具备招标项目所需的资质和条件,包括企业资质、项目经理资格、技术力量、设备能力等。
2. 投标人应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确保投标文件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
工程项目招标管理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工程项目招标管理的概念、原则、程序和注意事项,旨在为我国工程项目招标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引言工程项目招标管理是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它关系到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投资效益。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招标管理工作日益重要。
本文从工程项目招标管理的概念、原则、程序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工程项目招标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工程项目招标管理的概念工程项目招标管理是指建设单位(招标人)通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选择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承包单位(中标人)承担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管理。
其主要目的是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投资效益,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工程建设水平。
三、工程项目招标管理的原则1.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招标过程应公开透明,确保所有潜在投标人公平竞争,中标结果公正。
2. 诚信原则:招标人和投标人应诚实守信,遵守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
3. 依法原则:招标活动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确保招标活动的合法、合规。
4. 优质高效原则:招标过程应高效、便捷,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投资效益。
四、工程项目招标管理的程序1. 准备阶段:招标人编制招标文件,明确招标条件、投标要求等。
2. 发布招标公告:招标人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发布招标公告,邀请潜在投标人参与投标。
3. 投标阶段:潜在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编制投标文件,递交投标保证金,参加投标。
4. 开标、评标阶段:招标人组织开标会议,公开投标文件,邀请评标委员会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
5. 中标公示:招标人公示中标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6. 签订合同:招标人与中标人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五、工程项目招标管理的注意事项1. 招标文件编制:招标文件应详细、准确,明确招标条件、投标要求、评标标准等。
2. 招标公告发布:招标公告应发布在合法媒体上,确保潜在投标人了解招标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项目招投标文献综述工程项目招投标——文献综述一、前言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全球化、规范化和白热化的今天,中国建筑企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地需要了解和掌握投标报价的策略和技巧。
招标投标将竞争机制引入工程建设领域,把业主和承包商推向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它对规范建筑市场、提高工程项目建设效果、节约投资、提高工程质量、节省工期、促进业主和承包商转变经营观念和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承包商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综合实力、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招标是在工程项目发包与承包时所采用的一种交易方式,是在双方同意基础上的一种交易行为。
工程招标与投标是工程建设项目采购中最普遍、最重要的方式,对于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对于防止不正当竞争、加强廉政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主题(一)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产生、发展1、建国前的发展情况19世纪,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工程建设中开始推行招投标制度,这一制度需要供料测量师在工程项目设计完成之后而又尚未开展施工之前,为业主或承包商进行整个工程工作的测量和工程造价。
在我国,1880年上海的杨斯盛氏在上海创办了“杨瑞记”营造厂。
随后,国人自营或与外资合营的营造厂在各大城市相继成立,逐渐形成了沿袭资本主义国家管理模式的建筑承包业。
2、建国后至现在的发展情况1949年至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期间,形成了初期承发包制。
当时是由基本建设主管部门,按照国家计划,把建设单位的工程任务以行政指令方式分配给建筑企业承包。
建设单位作为发包一方(甲方),建筑企业作为承包一方(乙方),双方签订承发包合同,合同中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与经济责任。
“二五”时期至1976年,国家实行的“大干快上、急于求成”盲目提高生产指标,使得我国建筑业工期拖延,经济效果每况愈下。
1976年至今,我国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建筑法等法律规章;制定和完善了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推行招标投标制度,把竞争机制引入了建筑市场;创建了建设监理制,改革了建设工程的管理体制。
我国各地方政府为推动此项改革,根据国务院和中央主管部门上述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区具体情况,又制定了地方性法规。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和招投标活动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项目质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定于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目前我国招投标体制在全国各地实施的比例日益扩大,各地政府主管机构还制定和颁发了当地招投标的管理办法、规定和实施细则,使招投标工作逐步走上全行业统一管理、健康发展的道路。
3、招投标的意义实行建设工程招投标是我国建筑市场趋向规范化、完善化的重要举措,对于择优选择承包单位、全面降低工程造价,进而使工程造价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形成了由市场定价的价格机制。
工程价格更加趋于合理,若干投标人之间的竞争激烈,通过竞争确定的工程价格将有利于节约投资、提高投资效益。
第二,不断降低社会平均劳动消耗水平。
由于不同投标人的个别劳动消耗水平是有差异的,通过招投标,最终那些个别劳动消耗水平最低或接近最低的投标人获胜,这样便实现了生产力资源较优配置,也对不同投标人实行了优胜劣汰。
第三,工程价格根基符合价值基础。
需求者对供给者选择的基本出发点是“择优选择”,即选择那些报价较低、工期较短、具有良好业绩和管理水平的供给者,为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奠定了基础。
第四,能够减少交易费用。
招投标中,若干投标人在同一时间、地点报价竞争,在专家支持系统的评估下,以群体决策方式确定中标人,必然减少交易过程的费用,这本身就意味着招标人收益的增加,对降低工程造价必然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目前我国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招投标行为不规范。
主要是建设单位在实行招标或者公开招标的建设工程项目中,采取各种方式违规干预、弄虚作假、不公开招标信息,将应该公开招标的建设工程项目改为邀请招标,排斥潜在的招标单位。
有的建设单位会私下安排几家关系单位串通投标,搞“轮流坐庄”,这次你中标,下次他中标,大家互相抬标,都有利可图。
有时甚至一个有关系的投标人安排几名业务员拿不同单位的资质材料,同时参投,看似公平竞争,实则结果已在掌握之中。
2、招投标运作有待完善。
有的建设单位没有法律、合同方面的专门人才,对涉及招投标的工程管理方面的业务不熟悉,制定评标细则时考虑不够全面,导致标底不准确,还存在监督机制不健全,泄露标底,串标等现象,影响招投标文件的公正性。
(三)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存在问题的表现形式1、招标阶段。
一是规避招标,指定施工队伍。
二是虚假招标,明招暗定。
如先内定好承包单位,而后象征性的进行招标,选择与自己有关系的施工队伍围标、陪标。
三是将项目化整为零,使之达不到法定的招标建设工程项目规模标准,或将建设工程项目分段实施。
主体结构进行招标,而装修则直接发包,还有甚至将必须依法公开招标的建设工程项目,仅在较小的范围内发布招标信息。
2、评标阶段。
评标组成人员不适当变换,专业结构不科学。
有些单位以行政领导、监察、审计为主,人数不足时,随便拉几个人凑数。
本应是监督评标的人员参与评标,成了评委,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使评标处于无监督状态。
3、定标阶段。
一是建设单位“意向”的投标单位未中标时,在办理手续及签定合同中设置障碍,排斥中标人。
二是建设单位向中标单位提出不合理要求,如要求施工单位垫资、压价,指定购买材料、设备等,强迫中标单位私下承诺,在施工合同之外签定“阴阳合同”。
三是强迫中标单位将部分工程转包给指定的施工队伍,违法分包。
(四)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1、人为因素较为突出。
建设单位权利过大,责任不明确,缺少责任约束和追究机制。
行为直接关系到中标的结果,从而影响了招投标的公平、公正。
2、管理体制不完善。
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监管力量不足,虽然有些地方设立了独立的监管机构或有其他职能部门代管,但人员配备不足,经费不落实。
使招标投标难以监管到位。
(五)改进措施1、调整政府监管方式,发挥招标投标管理机构的宏观管理职能。
《招标投标法》第7条中规定:“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应当接受依法实施的监督”。
对招标投标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保护正当竞争,加强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
通过建设项目报建、建设单位资质审查、以及对开标、评标过程的监督,可以充分发挥招标投标管理机构的宏观职能,规范工程招标投标活动,才能真正保证工程建设效益。
一要彻底清理与市场开放原则相违背的带有地方保护性质的“土政策、土规定”,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创造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的环境,实现各级建设类企业的自由流动、自主投标,使任何单位、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方式非法干预招投标活动。
2、政府监督管理部门应区别工程规模和工程性质,制定系统的招投标示范文本,完善示范文本体系,以便招投标人参照使用。
依法查处招标活动中的包括不正当竞争的违法行为首先要强化招标投标备案制度,落实招标投标书面报告制度、招标结果公示制度、邀请招标批准制度。
3、目前我国计划发展、财政、审计三部门都设有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机构,职能各异,工作侧重点不同。
可以考虑将三部门结合在一起,成立如招标投标监督管理部门,使其独立于招标人、投标人之外行使执法监督权力,工作范围包括定标底、开标、评标、定标等全过程,将事后监督的工作方式改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
4、建立监管信息系统,形成信誉档案。
研究建立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代理等企业,及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和项目经理情况。
收集工程招投标、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竣工验收备案等的数据库,并形成信息网络,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在工程招投标监管中的作用。
5、将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办成“程序规范,功能齐全,手段多样,质量一流”的服务型的有形招标投标市场建设工程交易中心,除提供各种信息咨询服务外,其主要职责是能保证招标全过程的公开、公平和公正,确保进场交易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特别是要保障法律规定的必须进行招标项目的程序规范合法。
6、规范和完善建设市场规则。
建设市场规则是有关机构制定的或沿袭下来的由法律、法规、制度所规定的市场行为准则,其内容包括:l)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的进入需遵循一定的法规和具备相应的条件,对不再具备条件或采取挂靠、出借证书、制造假证书等欺诈行为的应采取清出制度,逐步完善资质和资格管理,特别应加强工程项目经理的动态管理;2)市场竞争规则:这是保证各种市场主体在平等的条件下开展竞争的行为准则,为保证平等竞争的实现,政府必须制定相应的保护公平竞争的规则。
《招标投标法》、《建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以及与之配套的法规和规章都制定了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则,并通过不断的实施将更加具体和细化;3)市场交易规则:交易必须公开(涉及保密和特殊要求的工程除外);交易必须公平;交易必须公正。
7、加快企业改制步伐,努力解决政企不分的问题。
政企不分是导致地方保护和市场垄断的根源所在。
政府监管部门不能既管市场,又管队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各级建设类企业,要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与政府监管部门彻底脱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法人。
8、加大招标方式的改革力度,大力推行工程量清单报价,实行合理低价中标,逐步废除便于操纵的“谁接近标底,谁中标”的招标评标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评标过程中的人为自由裁量权。
9、加大政务公开透明度,接受社会的监督,严肃查处不依法行政和执法者违法的问题。
第一方面要抓住重点严格规范招标代理机构行为:首先是严格招标代理机构资质管理,建立资信综合评价机制,加强招标代理机构的信用建设。
其次是加强招标代理机构的收费管理。
招标代理机构的收费直接关系到招标代理行业的生存与发展,正规合法的收费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决不允许以提供回扣为附加条件来承揽招投标代理业务。
招投标管理部门要做好招标文件和招标代理合同的审核工作,严禁出现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条款和行为;认真审核招投标代理的收费情况,对违反国家收费标准或签订“阴阳”招标代理合同的要进行处理。
对于在招标文件工本费、资料费上做文章的招标代理机构,要予以制止,如有不正常多收费的,要监督其退还多收部分金额。
对拒不改正者须作为不良记录载入其业绩并通报批评,促进招标代理机构按国家标准规范收费,确保招标代理市场的正常秩序。
10、加强对评标工作的监管。
加强对评标工作的监管可以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同时展开。
软件方面首先要加强评标工作的制度建设,规范评标工作的程序和内容。
针对商务标标书的回标分析工作,管理部门要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规程,并督促招标人和招标代理机构做好相关工作,为评标工作做好技术准备;在评标过程中,严格遏制授标意向的传递,保证良好的评标氛围;督促评委认真履行职责,保证评标结果的公正、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