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学会总结培养孩子的学习归纳能力
![学会总结培养孩子的学习归纳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3f2c2691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3.png)
学会总结培养孩子的学习归纳能力学习归纳能力是指通过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归类和总结,从中提取出规律和要点的能力。
这种能力对于孩子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因此,培养孩子的学习归纳能力是每个家长和教育者都应该重视的任务。
一、加强观察与思考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归纳能力,首先需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观察是认识世界的基础,孩子要学会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孩子思考,提问,激发他们的思维。
例如,可以使用故事、图片、实物等途径,帮助孩子从观察中获取信息,并引导他们对所观察到的事物进行分类和归纳。
二、给予适当的学习任务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归纳能力,可以给予他们适当的学习任务。
例如,让孩子在学习一门知识后,总结出该知识的核心内容、关键点和规律。
可以通过布置小组合作、研究报告等形式的任务,来促使孩子们进行学习总结和归纳。
这样的任务能够锻炼孩子的学习归纳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三、培养阅读和写作习惯阅读和写作是培养学习归纳能力的重要途径。
引导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孩子年龄和兴趣的图书、杂志等,鼓励孩子进行主动的阅读和思考。
同时,也要引导孩子进行写作练习,让他们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写作是一种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开展有趣的学习活动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归纳能力,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的学习活动。
例如,组织学习小组或者学习社区,让孩子们进行知识分享和交流,通过和他人的对话和讨论,培养孩子的学习归纳和表达能力。
另外,可以组织一些趣味竞赛、解谜游戏等活动,鼓励孩子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思考。
五、鼓励思维导图的使用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可以帮助孩子整理和归纳知识。
鼓励孩子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总结和思考,可以让孩子系统化地整理和组织知识,提升他们的学习归纳能力。
如何提升归纳总结能力
![如何提升归纳总结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85c2494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3.png)
如何提升归纳总结能力归纳总结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和工作技能,能够帮助我们从大量的信息中提取出关键点,理清思路,让学习和工作更加高效和有条理。
然而,很多人并不擅长归纳总结,难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处理好大量的杂乱信息。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种提升归纳总结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一、有意识地收集信息要提升归纳总结能力,首先需要有意识地收集信息。
可以多读书、多看新闻、多关注社交媒体等,从多个渠道获取信息,帮助我们了解更多的知识和观点。
同时,也要注重记录和整理所收集到的信息,可以使用笔记本、便签、电子记录或者其他方式,将重点内容和关键点记录下来,方便后期的整理和归纳。
二、培养整理信息的习惯总结归纳的前提是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
培养整理信息的习惯,可以有效提升归纳总结的能力。
可以尝试使用思维导图、总结表格、图表等方式,将信息进行分类、归类和整理。
通过整理信息,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信息之间的联系和脉络,有助于提取出重要的和核心的观点。
三、提炼关键信息和核心观点在进行归纳总结时,需要提炼出关键信息和核心观点。
关键信息和核心观点是归纳总结的重点和精华所在,也是我们在处理大量信息时需特别注意的。
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关键词提取、摘录重点句子等方式,将信息进行提炼和概括。
同时,要时刻保持对整体情况的把握,不要陷入细节的泥潭,以免影响归纳总结的效果。
四、灵活运用归纳总结工具归纳总结工具是提升归纳总结能力的有力助手。
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如思维导图软件、总结表格软件、笔记软件等。
例如,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将信息进行连接和梳理,形成清晰的思维框架;总结表格可以用来对比和分析不同信息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通过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这些工具,可以更好地进行归纳总结。
五、多实践,不断反思和调整提升归纳总结能力需要不断地实践、反思和调整。
除了在学习和工作中多应用归纳总结技巧外,还可以进行一些特定的训练和练习,如写作总结、口头总结、小组讨论等。
通过实践,可以不断地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改进和调整。
培养小学生写作归纳总结能力的五种策略
![培养小学生写作归纳总结能力的五种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dc773d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ec.png)
培养小学生写作归纳总结能力的五种策略写作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除了对于语言和表达能力的锻炼外,写作还能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归纳总结是指通过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和归纳,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为了帮助小学生培养写作中的归纳总结能力,教师可以采取以下五种策略。
一、提供模板和范文为了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归纳总结写作,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模板和范文作为参考。
模板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文章结构和段落分布,范文则可以展示给学生一个优秀的归纳总结示范。
通过分析模板和范文,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如何将自己的想法进行有条理地组织和归纳,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二、引导学生提炼关键信息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常常面临大量的信息和材料。
为了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炼出关键信息。
通过选择和概括关键信息,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重点和主题,从而达到更好的归纳总结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练习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关键信息的辨别和提炼能力。
三、开展小组合作写作活动小组合作写作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协作能力。
在小组合作写作活动中,学生可以共同讨论和归纳所学知识,共同撰写一篇完整的文章。
通过与同学的互动和讨论,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观点来归纳总结,从而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四、给予写作任务和反馈为了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写作任务并提供及时的反馈。
写作任务可以是对于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或者是对于课堂讨论或阅读材料的归纳总结。
通过给予学生写作任务并提供针对性的反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归纳总结能力。
五、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在每次写作结束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反思。
学生可以回顾自己的写作过程,思考自己的归纳总结能力的运用情况。
通过反思,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在写作中的不足和问题,并且提出改进方案。
通过反思的过程,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归纳总结能力,并且在写作中不断进步。
如何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
![如何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3e280b5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b.png)
如何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归纳总结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实用的学习能力,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成果。
然而,很多人在归纳总结方面存在困难,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将大量的信息整理归纳为简洁而有条理的结论。
本文将介绍一些提高归纳总结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一、明确归纳总结的目的和方式在进行归纳总结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归纳总结的目的和方式。
归纳总结的目的是为了将复杂的事物或大量的信息进行梳理和整合,得出准确的结论或提炼出核心要点。
归纳总结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可以是文字形式,也可以是图表、思维导图等形式。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情境,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归纳总结。
二、梳理和整理信息归纳总结的前提是掌握足够的信息。
在学习、工作或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各种各样的信息来源获取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是书籍、文献、网页、讲座等。
在进行归纳总结之前,我们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梳理和整理。
可以通过标注、摘录、划线等方式,将重要的信息突出并整理出来,便于后续的归纳总结。
三、抓住核心要点归纳总结的关键是抓住核心要点。
在进行归纳总结时,要将大量的信息进行筛选和提炼,找到其中的关键和核心。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住核心要点:1. 主题思路:明确信息的主题思路,抓住核心思想或中心观点。
2. 重要事实:找到信息中的重要事实、数据或实例。
3. 关键词语:寻找信息中的关键词语,它们往往能够概括和代表整个信息的核心内容。
4. 总结陈述:尝试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总结出信息的核心。
四、建立分类框架在进行归纳总结时,建立一个分类框架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个分类框架可以根据信息的性质、特点、属性等进行搭建。
通过将信息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理清信息间的关系,并将信息有序地归纳总结。
建立分类框架时,可以使用数字、字母、符号等进行编号和标注,以便于归纳总结的时候进行引用和参考。
五、采用适合的归纳总结形式归纳总结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形式。
如何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如何提高归纳总结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43f6909c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2.png)
如何提高归纳总结能力归纳总结是一种高级的思维能力,能够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对于学生、工作者以及任何追求进步的人来说,提高归纳总结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提升归纳总结能力。
一、明确目标在开始学习或工作前,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具体而明确的目标有助于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信息上,并且能够更好地进行归纳总结。
要在大量信息中找出关键点并进行归纳总结,首先需要知道自己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二、整理思维归纳总结需要一种清晰有序的思维方式。
在学习或工作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工具来帮助整理思维,例如思维导图或笔记本。
通过将相关的信息组织在一起,可以更好地理清思路,提高归纳总结的效果。
三、挑选关键信息在处理大量信息时,挑选关键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信息往往包含了问题的本质和核心概念,是进行归纳总结的关键所在。
要提高归纳总结能力,我们需要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将大量的信息压缩成精炼的核心要点。
四、知识迁移归纳总结不仅仅是对当前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还包括将归纳的知识与其他领域进行联系,进行知识迁移。
通过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对比、融合,能够更好地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
因此,培养广泛的学习兴趣和提升跨学科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五、勤于思考和练习只有通过不断思考和练习,才能够真正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可以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将学到的知识或工作经验进行整理和总结。
同时,要注重实践,将归纳总结的方法应用到实际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
六、与他人交流与他人交流是提高归纳总结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归纳总结,听取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归纳总结,并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因此,要多参与学术讨论、团队合作等活动,与他人进行积极的交流。
七、持之以恒提高归纳总结能力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要保持良好的学习和工作习惯,每天都进行适量的归纳总结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归纳总结能力。
如何帮助小孩善于总结学习内容
![如何帮助小孩善于总结学习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f518db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9.png)
如何帮助小孩善于总结学习内容学习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环,而善于总结学习内容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然而,许多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总结的能力,导致知识消化不彻底、记忆不深刻。
本文将探讨如何帮助小孩善于总结学习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应用能力。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 设置学习计划:帮助孩子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的内容和时间。
合理分配学习任务,避免任务过重或过轻。
2. 注重复习与总结:帮助孩子养成复习和总结的习惯,及时回顾学过的知识点,整理复习笔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培养阅读习惯:鼓励孩子阅读各类书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为总结学习内容提供更多素材。
二、教授有效的学习方法1. 制定学习框架:教导孩子将知识点归类和分类,建立学习知识的框架结构。
例如,对于数学知识,可以按照不同的章节和概念进行分类整理。
2. 提供学习工具:引导孩子使用适当的学习工具,如思维导图、笔记本、学习卡片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孩子将学习内容整理出清晰、有层次的结构。
3. 激发思考能力:鼓励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思考解决方法,并通过总结来回答这些问题。
这种思考过程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引导孩子进行总结1. 学习笔记的整理:指导孩子根据学习内容整理笔记,可以采用彩色标记、重点整理等方式,突出重要知识点和关键概念。
2. 思维导图的制作:教导孩子使用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关联和梳理。
思维导图可以呈现出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和脉络,帮助孩子更好地把握知识的全貌。
3. 反思与总结:鼓励孩子在学习结束后进行反思与总结,回顾学习的过程、掌握的知识以及自己的不足之处。
通过总结,培养孩子主动分析问题和归纳经验的能力。
四、提供实践应用的机会1. 项目制学习:引导孩子参与一些实际项目,如社区服务、科学实验等。
通过实践的方式,让孩子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解决问题的机会:给予孩子一些解决问题的机会,可以是提出和解决一个小问题,或者是参与集体讨论、团队合作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
提高归纳能力的方法
![提高归纳能力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e83bc5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9.png)
1 挖核心,概括提炼看书学习,思考总结的时候,要狠抓核心点,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一些次要的故事,案例,或者描述上面,一个有效的方法是,时常问问自己:“所以,最终的结论是……”其次,对于想要归纳总结的内容,可以多通过提炼关键词的形式进行精简压缩。
日常生活和工作,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学会从观点,信息,数据,故事等内容中,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核心的重点。
2 抓主干,搭骨架为了让我们的归纳总结清晰明了,全面系统,就需要掌握结构化思维,通过提炼主干和分支,建立框架体系。
利用好金字塔思维,由金字塔尖的中心主题,到分论点,逐层往下细分。
比如,把某个日常的复杂工作进行结构化,提炼出最基本操作流程,每一个大的步骤里面,继续往下分解,直到拆解为不能再分解的最小工作单元。
有助于提炼框架的三个方法:①思维导图法通过思维导图,我们能够把一个主题,从上往下拆解,最重要的结论在上面,然后是分论点,分层展开,就像一棵树,从主干,再到树枝,最后到树叶。
②借助书籍目录,前言,后记目录是对一本书的高度概括,通过书籍的目录,我们可以快速把握这本书的整体脉络。
同时,通过书本的前言,以及后记部分,我们也可以快速获取到全书的内容核心。
③利用现有的领域框架领域框架就好像是一栋大楼的骨架,它是某一领域知识的高度概括和压缩。
在我们自身没有足够的能力提炼总结之前,也可以尝试着先利用别人的框架。
比如,PDCA,黄金圈法则,营销中的4p,5c等等。
这些都是高度浓缩的框架系统,思考分析总结某个结果的时候,你只需要要往里面添加想要提炼的内容就可以了。
3 观察分析,找规律,找共性归纳总结能力,也跟我们每个人的洞察力有关。
面对一大堆庞杂浩瀚的信息,我们要学会深入观察,发现一些很多人所看不到的,更深层次的点。
通过类比分析,寻找到一部分的共性和规律,合并同类型,分类梳理,提炼精简出想要的内容。
4 拔高延伸,深加工,概念化,抽象化通过上面3个要点,我们能够比较快速地提炼出事物的核心,主体框架,逻辑上也清晰明了。
怎样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怎样提高归纳总结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22f2bee0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1f.png)
怎样提高归纳总结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是指通过对材料进行分析、概括和提炼,将其核心要点和关键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具有全局性和高度概括性的表达能力。
提高归纳总结能力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抓住重点和核心,进而更加有效地学习和工作。
下面将从多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首先,积累知识是提高归纳总结能力的基础。
在学习和阅读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收集、整理和记录学习要点和关键知识。
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总结笔记等方式来整理和归纳所学的知识,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培养对复杂问题进行概括和提炼的能力。
其次,培养阅读和思考的习惯。
多阅读各类优秀的文章和专业书籍,不仅可以拓宽视野,还可以锻炼提炼信息和理解文章中核心思想的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重思考、分析和总结作者的观点、论证和结论,逐渐培养起对复杂信息进行概括和提炼的能力。
第三,培养整体观念。
在处理问题时,要培养从整体把握问题的思维模式。
要善于看到问题的本质和关键点,而不是被琐碎细节所迷惑。
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图表、表格等可视化工具来帮助整理和概括信息,有助于提高整体观念和归纳总结能力。
第四,注重逻辑思维的训练。
逻辑思维是归纳总结的基础,要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从而更好地进行概括和提炼。
可以通过解题、论证、辩论等方式来锻炼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培养起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
第五,学会提问。
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学会提出高效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和探索,帮助自己深入思考和全面理解问题,从而更好地进行归纳总结。
可以通过回答问题、讨论和对话等方式来培养提问的能力,逐渐形成提问能力与归纳总结能力相互促进的良好循环。
最后,不断练习是提高归纳总结能力的关键。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实际运用,才能真正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通过写作、分享、复述等方式来锻炼和提升归纳总结能力,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和工作中。
总之,提高归纳总结能力需要积累知识、培养阅读和思考的习惯,注重整体观念,训练逻辑思维,学会提问,并不断实践和练习。
小学生如何做好归纳总结
![小学生如何做好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9a7b72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e.png)
小学生如何做好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归纳总结,小学生可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整合,从而提高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小学生如何做好归纳总结。
一、培养阅读习惯阅读是归纳总结的基础,小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通过标注重点词语、划线关键句子等方式,帮助记忆和理解。
此外,还可以适当注释、画思维导图等方式来整理和归纳文章主旨、要点等。
二、梳理关键信息在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需要学会提取关键信息。
可以通过读题、阅读章节标题和首尾段落,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记忆,提取出文章的关键词汇、主题、要点等。
可以将这些关键信息用笔记、思维导图等形式进行记录,帮助自己更好地进行归纳总结。
三、整理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归纳总结工具,可以帮助小学生理清思路和梳理知识。
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可以将关键词汇或关键句子作为中心,通过分支的方式展开相应的内容。
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笔或线条来区分不同的信息,使思维导图更加直观和易懂。
四、总结规律和方法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小学生应该总结规律和方法。
可以通过比较、对比、归类等方式,找出问题的共性和特点,从而形成归纳总结的规律和方法。
例如,在数学中遇到的类似题目可以归纳出相应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方便日后的学习和应用。
五、复习与检验归纳总结不仅限于知识点的学习过程,在复习和检验阶段也是必不可少的。
小学生在复习和检验时,可以通过归纳总结的方式来回顾和梳理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可以将每个学科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与笔记、教材进行对比,查漏补缺。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生来说,做好归纳总结有助于加深理解、提高记忆和理顺思维。
通过培养阅读习惯、梳理关键信息、整理思维导图、总结规律和方法以及复习与检验等方式,小学生可以逐渐提升自己的归纳总结能力。
希望本文提供的方法和建议对小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何让学生善于归纳总结知识点
![如何让学生善于归纳总结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2b51cdf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5.png)
如何让学生善于归纳总结知识点学生的考试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能否归纳总结知识点则是影响其掌握程度的一个关键因素。
对于许多学生而言,单纯背诵知识点并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掌握知识,反而容易忘记。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更加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点,以此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讨论一些可供参考的方法。
一、加强引导式教学引导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对于老师而言,他们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来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可以通过思考、讨论、呈现等方式来巩固知识点。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掌握中,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比较、总结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总结知识点,如制作知识图谱、展示自己的笔记等,这些都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固化知识点。
三、提供不同的练习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点,可以提供不同的练习方式。
有些知识点可能需要通过大量的背诵来掌握,而有些则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此外,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制作实例、案例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四、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明确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以帮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点,并归纳总结出关键点。
可以通过构建知识结构图、设计知识链条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真正掌握知识点。
五、探究知识的本质对于一些复杂的知识点,可以通过探究其本质,找出其规律,从而更好地掌握该知识点。
这需要教师提供足够的案例和验证过程,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从而归纳总结该知识点。
此外,可以通过贴标签、分类等方式,让学生整理和归纳不同的知识点,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
总之,要让学生善于归纳总结知识点,需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引导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供不同的练习方式、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探究知识的本质。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3495790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f.png)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归纳总结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从中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这种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1.提供丰富多样的语文素材:教师可以通过课文、故事、诗歌等形式的语文素材,让学生
进行阅读和学习。
通过这些素材,学生可以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表达方式,同时也可以从中提炼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2.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总结。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让他们互相交
流自己的理解和总结。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从他人的观点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和见解,从而提高自己的归纳总结能力。
4.鼓励学生进行作文和表达:通过写作和表达,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通过文字表
达出来,从而更好地总结归纳所学知识。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提升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提升学生归纳总结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2caec21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d.png)
提升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在日常学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有助于学习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学生提升归纳总结能力。
一、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为了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教师可以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如课本、参考书、文章等。
学生可以根据这些材料进行归纳总结,并将相关的知识点整理出来。
材料的多样性和多样性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总结。
二、引导学生讲解和教授知识当学生掌握了某一知识点后,可以引导他们将这些知识点用自己的话进行讲解。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可以促进他们对知识的归纳总结。
教师可以在讲解过程中进行适当的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并弥补自己总结中的不足之处。
三、提倡学生进行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归纳总结工具。
它可以帮助学生将复杂的知识结构进行图形化展示。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来总结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
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归纳总结的效果。
四、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团队合作是提升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另一种有效方式。
学生可以组成小组,共同学习和研究某个课题,并将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
在合作中,学生可以互相借鉴和补充,不仅提高了归纳总结的质量,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注重评价和反思学生完成归纳总结任务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
评价可以针对学生的总结内容、表达方式、逻辑性等进行,既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正向激励,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思考自己的总结过程中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综上所述,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方法。
通过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讲解和教授知识、提倡思维导图、激发团队合作意识以及注重评价和反思等措施,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归纳总结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和思维能力。
怎样提高自身学习中的总结归纳能力
![怎样提高自身学习中的总结归纳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38eb50a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68.png)
怎样提高自身学习中的总结归纳能力总结归纳能力是一个基础能力,但它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很多学生都发现,面对时间紧、难度大的考试,仅靠单纯的记忆了解已经不能完成全部的考试,就必须靠总结归纳和理解,才能达到取得优异的成绩。
所以,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那么怎样去提高自己的总结归纳能力呢?
第二,积累关键词。
在阅读、笔记过程中,一定要积累相关知识的关键词,用它们代表各个知识点,可以把这些关键词只画框,在框中填写相关内容,这样就可以做到快速理解、归纳知识点。
第三,改变学习方式。
要想提高总结归纳能力,就不能只停留在记忆水平,而要学会变通,改变学习方式,从而把记忆的内容灵活地应用到求解问题中。
第四,多进行归纳总结。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把大量细节的知识进行归纳,把细节归结到宏观的范畴中,从而形成一个整体,以满足记忆的需要,以及达到理解的效果。
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提升
![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48740c8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7.png)
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思考,将学习过程中获取到的信息和知识进行有效的整理和总结的能力。
这项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几种提升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方法。
一、培养观察力观察是学生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于提升归纳总结能力至关重要。
学校和家庭可以通过丰富学生的观察对象,如鲜花、昆虫、动物等,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并记录所见所闻。
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观察实验,让学生主动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从而锻炼学生的观察和归纳总结能力。
二、训练分析能力分析是归纳总结的基础,学生需要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才能有效地进行归纳总结。
为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同时,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其中的关键点和要素,并进行归纳总结。
通过反复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将得到提升。
三、鼓励思考和提问思考和提问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和提问,并及时给予回应和指导。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通过思考和提问,学生能够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和内涵,提升归纳总结能力。
四、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与同学一起分享和交流归纳总结的结果,吸收和借鉴他人的思考方式和方法。
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够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归纳总结能力。
因此,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合作研究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升归纳总结能力。
五、创设情境和场景创设情境和场景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创设情境和场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和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题目或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问题。
培养学生语文归纳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语文归纳总结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392be445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75.png)
培养学生语文归纳总结能力语文归纳总结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提取出其中的重要信息和规律,并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的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文归纳总结能力既有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成绩提高,也对其终身学习和工作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一、培养学生观察细致入微的习惯观察细致入微是培养学生语文归纳总结能力的重要前提。
学生需要通过在阅读、听讲等活动中,注重细节的观察,包括人物形象的描写、事件发展的脉络、情节的起伏变化等。
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文本的要点和重要信息。
二、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提取与整理学生在接触到各种文本时,需要引导他们将文本中的信息进行提取和整理。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将文本中的重要信息找出来,然后进行归纳和总结。
例如,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后,可以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文章中有哪些细节可以支持主题?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文章的主旨要义和重要观点。
三、训练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归纳概括是语文归纳总结能力的核心之一。
通过对文本进行分析和梳理,学生需要将文本中的细节和片段进行整合,提炼出其中的规律和共性,从而形成归纳概括的能力。
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材料,要求他们进行信息的归纳概括,以训练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
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归纳总结能力不仅要注重其对文本的分析和归纳,还需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在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可以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鼓励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归纳总结能力,学校和教师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和体会;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让他们在交流中学会提炼和归纳他人的观点;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参考资料。
怎样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怎样提高归纳总结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9a1b6aa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2.png)
怎样提高归纳总结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是指通过梳理、整理和总结信息,将所学知识和经验有效地归纳和总结,从而提取出重要的思想和观点。
良好的归纳总结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还能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本文将从积极思维方式、有效学习方法和实践训练三个方面介绍如何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一、积极思维方式1. 保持专注:在学习或工作时,要集中注意力,排除干扰,专注于目标。
可以采用番茄工作法等时间管理技巧,将大任务分解为小任务,完成后做适当休息,保持思维的清晰和敏锐度。
2. 培养好奇心:保持对新知识和新事物的好奇心,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发现。
学会提问题,并且尝试自己去回答,这样可以促进思维的活跃和灵活性。
二、有效学习方法1. 主动阅读:在阅读中注重理解和把握重点信息。
可以采用标注、划重点等方法,帮助记忆和理解。
阅读过程中可以尝试将知识点分类整理,形成提纲或思维导图,以帮助归纳总结。
2. 记录笔记:在学习或工作中,及时记录笔记是提高归纳总结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将知识点、要点和关键信息写下来,可以帮助加深记忆和理解,也便于后续的回顾和总结。
3. 讨论交流:与他人进行讨论和交流,可以帮助不同视角的碰撞和思维的激发。
可以参加小组学习、讲座或研讨会等场合,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同时倾听他人的观点和见解。
三、实践训练1. 写作练习:通过写作来总结归纳思考过程和结论,能够锻炼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可以尝试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思考报告等形式的文章,将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思考整理成文。
2. 创设情境:将学习内容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进行情境化的思考和应用。
可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参与项目或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将抽象知识应用到具体情境的能力,同时也便于归纳总结经验和教训。
3. 反馈与调整:对归纳总结的成果进行及时反馈和评估,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调整。
可以请教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以获取更多的反馈信息,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归纳总结的水平。
如何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
![如何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a86bc9ab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6.png)
如何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如何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归纳总结是指从复杂多样的事物或信息中,提取出主要内容,并加以整理和概括的能力。
它是我们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必备的技能之一。
以下是一些提高归纳总结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1. 善于分类归纳:学会将各种不同的事物或信息进行分类,归拢到不同的类别中。
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列出清单等方式进行分类整理。
2. 学会筛选关键信息:针对一个复杂的问题或一大段文字,在阅读和收集信息的过程中,要学会识别和筛选出其中的关键信息。
关键信息往往是问题的核心所在,或者是对问题解决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
3. 善于提炼核心观点: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要追求透彻理解和把握文章或内容的核心观点。
这需要通过多次思考和总结,找出内容的关键点,并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述。
4. 练习思维整合:将多个不同的观点或主题进行整合,看是否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或共性。
通过思维整合,可以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5. 注重逻辑推理:归纳总结的过程离不开逻辑推理的运用。
要善于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等逻辑方法,进行深入思考和推理,从而得出准确的结论。
6. 注重练习和实践:提高归纳总结能力需要长期的练习和实践。
可以选择一些有挑战性的文章或问题,进行反复的思考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7. 多角度思考:在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的多个方面。
这样可以更加全面和综合地进行总结,并避免片面和局限的观点。
8. 学会借鉴他人经验:在提高归纳总结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向他人请教或学习优秀的归纳总结方法和技巧。
借鉴他人经验,可以提高自己的思考和总结水平,打开思维的新边界。
总之,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需要积极的学习和实践。
通过不断的思考和总结,善于整合信息,精炼观点,并进行逻辑推理,我们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归纳总结能力,更好地应对工作和学习中面临的复杂问题。
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67d9bd5f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d.png)
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归纳是一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帮助他们在学业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 引言归纳能力是一种高级思维能力,它要求学生从大量的信息中提取并总结出重要的概念、规律或结论。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创造力。
2. 提供案例和实践机会为了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案例和实践机会来激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在学科讨论中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从中提取出规律或结论。
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实践并总结经验。
3. 提供归纳框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归纳,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归纳框架。
这些框架可以是图表、思维导图或模板等形式。
通过使用这些框架,学生可以更清晰地组织和表达他们的思维,提高归纳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 提倡思维训练归纳能力需要经过不断的训练才能得到提高。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思维训练活动,例如逻辑思考题、问题解决任务等,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
同时,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改进。
5. 强调跨学科学习归纳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方式,可以应用于各个学科。
为了提高学生的跨学科归纳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不同学科中进行比较和总结。
例如,通过对历史事件和文学作品的比较,学生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共同点。
6. 提供反思机会反思是归纳能力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反思活动,帮助他们回顾和总结所学的知识。
在反思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不完善之处,并设定改进的目标,从而提高归纳能力。
7. 培养合作学习意识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归纳能力。
在协作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交流和合作,从他人的经验和观点中汲取营养,获得新的归纳思路。
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活动,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8. 结论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观察范围教案:提高孩子的归纳总结能力
![观察范围教案:提高孩子的归纳总结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2b25b747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d4.png)
观察范围是指我们观察事物或事件时所能涵盖的范围。
对于学生来说,观察范围的大小和准确度往往能够直接影响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
因此,提高学生的观察范围也就能够提高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
那么,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提高观察范围和归纳总结能力呢?一些教案及方法可以提供帮助和启示。
1、全息阅读教学法全息阅读指的是通过阅读更多的书籍,从多个角度观察同一事件,突破自己原有的视角而形成全景式的观察。
具体来说,是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引向从多角度观察同一现象,理解其中的各个方面及关系。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观察范围、建立全景式观察的概念和习惯,并在后续的归纳总结中能够有更准确和全面的把握。
2、感官刺激法这是一种通过让孩子采用多种感官来观察和感知同一对象或事件,以提高他们感知敏锐性和观察范围。
比如,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五官,了解一个苹果的形状、颜色、味道、质感和声音等特征;或者让孩子在不同时间、环境和季节下去观察树木的变化,从而理解它们的生长规律。
感官刺激法既能够帮助孩子拓展他们的观察范围,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感知综合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知识交叉法知识交叉指的是通过让学生将不同领域或学科的知识进行比较、联系,从而加深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通过这种方法,孩子可以将已有的知识和观察经验融合起来,更全面理解结论背后的规律及逻辑。
比如,学生可以将学过的生物知识和化学知识相结合,理解进化原理和遗传规律;或者将学过的历史、地理和心理学知识相结合,理解不同文化和人性的联系和分化。
这样,他们就可以更有效地归纳总结认识到的事物和问题。
提高孩子的观察范围和归纳总结能力,需要多方面的教学方法和实践。
只有在广阔的知识视野和多维的思维叠加下,孩子才能真正理解归纳总结的本质和意义,从而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突破。
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提高归纳总结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306486d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6.png)
提高归纳总结能力归纳总结是指将大量信息或者杂乱无章的事实、观点进行梳理、提炼和归纳,最终形成全面准确且精炼的结论或者概括。
归纳总结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技能,既是知识学习的基础,也是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的关键。
而提高归纳总结能力,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培养良好的习惯。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一、培养信息筛选和提取的能力归纳总结的前提是拥有丰富的信息。
然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信息都去了解和掌握。
因此,培养信息筛选与提取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搜索和获取相关的信息。
然后,对所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留下与学习目标相关的内容,舍弃无用的信息。
最后,对所筛选的信息进行提取,将其重要的观点、事实或者论据抽象出来,为后续的归纳总结做好准备。
二、提升逻辑思维和条理性的能力归纳总结是要将海量的信息进行梳理和整合,因此,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条理性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在进行归纳总结时,我们可以采用概括和分类的方法。
概括是指将相似的事物或者观点进行提炼,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和特征;分类是指将信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将相似的事物或者观点归类到一起。
在进行概括和分类时,我们需要运用到逻辑思维,建立起清晰的思维框架,并且保持条理性,把握好整体和细节的关系。
三、注重实践和运用的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期的实践和运用才能够不断提高。
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做一些归纳总结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比如,在阅读课文、文章或者书籍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将重要的观点和论证进行归纳总结;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将归纳总结能力运用到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去。
比如,在学习某一门学科时,可以将每个章节的重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框架;在工作中,可以将每个项目的要点和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为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四、培养反思和总结的习惯反思和总结是提高归纳总结能力的关键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篇一: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策略初探龙源期刊网.cn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策略初探作者:陈娟来源:《课堂内外·教师版》20XX年第05期【摘要】归纳、总结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它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转变学习行为方式。
在导学案编写环节,教师可通过问题拆分,并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为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搭建思维阶梯。
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通过改善提问方式、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形成归纳总结的思维习惯,让学生会学、乐学,并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归纳;总结能力;提高;策略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在讲完某一知识点后,就自行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总是担心学生花了大量时间却仍然总结不全面;学生通常仅是抄写笔记,缺乏思考甚至不思考,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现象在教学实践中相当普遍,从某种程度而言,教师“剥夺”了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的权利。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归纳、总结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
笔者就职的学校在教学中以导学案为依托,实施学生分组合作学习,以下将从导学案编写和课堂教学实作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一、导学案编写(一)拆分问题,教师搭建思维阶梯如果让学生数一数盒子里的巧克力豆,他们能很轻松地完成此项任务。
但如果把学生带到装满糖果的游泳池前,并要求他们数清楚池里的糖果时,大多数学生甚至不想开始这项任务。
从理论上讲,如果学生可以数清盒子里的巧克力豆,他们就有可能数清池里的糖果数量。
二者的区别在于:小问题的解决可以造就大任务的成功,但如果将二者倒置,结果却往往相反。
[1]要想学生学会主动归纳、总结,我们给学生的任务应是被拆分的任务,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搭建好思维阶梯,帮助学生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如在定语从句导学案的编写中,为了让学生归纳总结出选择关系词的方法,笔者给出了以下例句,将待得出的结论通过多个例句呈现。
①iwillacceptthewaythat/whichisuseful.theway在定语从句中充当____________(成分)②Theway(which/that)hemadeuseofwaspractical.篇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归纳、概括文章(或段落)主要内容案例例举。
(一)当前,在阅读教学中,或在质量监控的阅读练习理解中,归纳、概括文章(或段落)主要内容始终问题较大,有如下表现:1.复述型: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粗浅,欠缺归纳概括的能力,通常采用复述课文的方法说出文章的所有内容(中高年级常见)。
2.信息不全型:由于学生对原材料不能迅速形成整体意识,没能理解,归纳概括的内容时不能抓住主要内容与实质,或只抓了部分内容,出现偏颇、丢三落四或肤浅。
如:《锡林郭勒大草原》的主要内容学生概括为:课文写了锡林郭勒大草原是个美丽的地方。
3.语言罗嗦型:学生虽能说出课文的内容,但眉毛胡子一把抓,把课文所有的内容统统说出来,抓不住重点,语言也罗嗦。
4.所答非所问型:由于审题不仔细,对题干的要求不明,或者产生误解,在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思想时造成所答非所问。
5.摘句不归纳型:只是一味地摘录重点语句,误以为就是主要内容。
由于对阅读材料内容理解得不完整,概括能力有限,归纳时只是摘录原句,而不能综合概括。
6.表达不清型:能阅读理解材料的意思,知道主要内容,但语言表达不清,或语意不连贯,或语病太多。
归纳、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或课文主要内容,是小学生学业水平评价中的重要内容,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学生阅读能力与水平。
每每在监控中,它都问题较大,失分较多。
(二)归纳、概括文章(或段落)主要内容问题分析:出现归纳、概括文章(或段落)主要内容问题,分析主要原因本人认为:1.学生阅读肤浅,停留于纸面,未能字字入心,对阅读材料的内容没有整体把握。
2.学生苦于缺乏归纳概括的方法:一是不知道抓要点,怎么抓;二是不知道归纳概括的基本方法:如利用记叙文的“六要素”归纳概括、把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语句(中心句)归纳概括、扩展标题归纳概括、抓感动情节归纳等等。
三是日常表达训练不足。
(三)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策略:抓住标题,引导概括。
标题是文本的魂,抓住了魂就抓住了根本。
文本标题有的指向文中的主要人物,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有的指向事件,如《一次成功的实验》;有的直接指向文本中心,如《掌声》;有的通过问题引起学生好奇,如《我是什么》。
从标题入手,有“人物”的可补充事件,有“事件”的可补充人物和事件要点,有“中心”的可围绕中心展开,这样可以迅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如读《掌声》后,可引导学生完成填空:课文主要写了(谁的)(次)掌声使英子由原来变得。
抓住题眼“掌声”,文意很容易就把握了。
运用“六要素”,引导概括。
小学阶段教材选文以记叙文居多,教给学生学习抓住记叙文六要素来概括文意是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绝佳途径。
如《去年的树》《马背上的小红军》《钓鱼的启示》等课文,都可以引导学生提炼课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的方法来概括文意。
把握中心句,引导概括。
]有的文章全篇都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学会抓中心句就能很准确地把握文意。
如《詹天佑》“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最后一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全文就是围绕此句写了四季的美景和丰富的物产。
能够把这一篇文读成一句话,中心内容也就抓住了。
就一段话来说,中心句一般出现在段首、段尾或段中,要引导学生反复读文,学习提炼。
理清部分,引导概括。
一般来说,阅读写景状物的散文(《索溪峪的“野”》《乡下人家》《我爱故乡的杨梅》等)和文艺性说明文(《鲸》《新型玻璃》《只有一个地球》等)多采用抓文章几方面特点来概括的方法,这些文章叙述要点清晰,如《索溪峪的“野”》围绕“野”,写了山“野”、水“野”、动物“野”、人也变“野”了几个方面,只要准确把握几方面要点,也就准确把握了文意。
《蝉》写了蝉非常喜爱音乐和听不见声音的。
串联段意,引导概括。
这是最原始的概括方法,对于起步学习者来说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读懂每段的内容加以串联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猫》,全文四段话,前三段围绕第一段首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来写,第四段围绕第四段首句“满月的小猫更可爱”来写,两段的综合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抓过渡句,引导概括。
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连接上文引起下文。
这样的句子细细读来,就会发现它揭示着文章主要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过渡句概括,不乏是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好办法。
如《锡林郭勒大草原》中的过渡句“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这篇文章不就是写“锡林郭勒大草原辽阔美丽,也是个欢腾的世界”吗?结合质疑,引导概括。
初读一篇文章,常会伴随着阅读预测进行,读着标题,可能会生出许多疑问,阅读解疑的过程就是把握文意的过程。
如《画杨桃》,谁画?画出了怎样的杨桃?结果呢?文章启示唾手可得。
这只是初步的文意把握,在深入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更深入的问题,如《军神》中“为什么称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
想象画面,引导概括。
阅读时边读边想象画面是很好的读书方法和习惯,有的文本画面感非常强,可以运用想象画面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把握文意。
如冯骥才的《珍珠鸟》,就可以采用此法——想画面、提要点。
读文后几幅画面会浮现在脑海:1.笼中看世界2.屋中自由飞3.肩头小憩,最后结合中心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串联概括文意。
抓感动场景(情节),引导概括。
写人记事的文章,作者在写作中常常会给读者呈现感人的场景,读后令人产生情感共鸣,而这动人的场景让人难以忘怀。
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场景归纳。
如《母爱》,学生对文中“截车”“索水”“喂水”三个感人场面非常感动,那么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在三个场景之间加上“谁”“在怎样的情况下”做了什么,连起来,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概括出来了。
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教材特点,对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并且不断总结方法,使学生有法可依,从而逐渐形成较强的归纳概括能力。
欢迎老师们,参加“提高归纳概括能力”话题的探讨。
篇三: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浅谈如何培训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现在物理的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的能力,不管是一些实验现象的归纳,那是实验重要数据的分析归纳都很重要,很多学生不会自己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只会死记硬背一些实验结论,这样对于他的发展和培养没有什么帮助,对于一些综合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也得不到培养。
以学生为中心,就要从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就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而教学中注重科学探究实验,是实现学习方式多样的重要手段之一。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的能力是值得大家去思考的,下面就这方面把我的一些见解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得出一些好的方法来帮助学生。
一、从身边的一些简单的现象来培养能力其实在初二刚开始学习物理的时候,就强调探究的过程,但有的老师忽略了其中的评价证据和交流与合作的过程,所以在开始学习物理的时候就要开始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
新课程教材注重到了在每章、每节的开始尽量以学生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事物或现象引入,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兴趣,逐步引导学生探究事物或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规律。
在声现象一章中就可以把一些现象让学生分析,比如在探究声音振动的时候,把振动的音叉放入水中后看到的现象让学生分析,看见水面振动说明音叉振动,再说明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再如在光现象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时候,学生实验看到很多的现象,如何分析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
在这个实验中课本上给出了实验方案,那么要引导学生做完实验以后,要把实验证据记录下来。
实验完成以后可以问学生,为什么要将玻璃板竖直放置在白纸上;为什么还要用玻璃板不用平面镜;为什么要用两个一样的棋子来做实验;用白纸的目的是什么?等等一些问题会让学生心目中有很多的问号,这时候可以让学生翻过来做实验,为什么要竖直,不竖直辉怎么样?让学生把玻璃板倾斜放置,看看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用玻璃板,不用玻璃板会怎么样?就让学生用一块镜子做实验,看看会有什么现象。
依次列推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完成不同的情况下的实验,学生在过程中会慢慢体会到一种分析方法就是假设一种情况在去验证的方法,这样多次的体会以后,对于大部分的学生在一些问题下就会分析归纳从而得到一些结论,比你讲给他听好很多倍呢。
这样既体现了探究的过程,又帮学生分析为什么要这么做,学生也能从中得到启发。
以后在实验中也会用这种方法问自己,也会在实验中发现一些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