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湿热 中成药

合集下载

治疗湿热中阻证胃病的中成药

治疗湿热中阻证胃病的中成药

治疗湿热中阻证胃病的中成药湿热中阻的胃病,听上去就让人觉得不太舒服吧?生活中,咱们常常吃得太油腻,喝得太甜,结果肚子就开始抗议了。

想想那些煎炸的小吃,辣得冒烟的火锅,简直让人停不下来,可胃可真受不了啊!你说这胃病可真是个小麻烦,来得快,走得慢。

吃东西的时候总是感觉饱胀,胃里翻江倒海,真让人心烦。

这个时候,咱们就得找点中成药来帮忙了。

说到中成药,大家可能会想到那些小药瓶,颜色五颜六色,像是糖果一样。

湿热中阻的胃病,最适合用的就是那些针对湿热的药物。

比如,有个叫“健胃消食片”的好东西,听名字就让人觉得它能给胃加加油,消消食。

就像小朋友的玩具,简单易用,一片下去,感觉就像给胃来了一次大扫除,所有的湿热都被打跑了。

它里面有很多草药成分,像山楂、麦芽,这些东西都是咱们熟悉的食材,既能消食,又能调理胃气,简直是贴心小能手。

还有一种叫“胃必治”的中成药,听名字就让人安心,心里有底。

这玩意儿的作用就像一个专职保镖,守护着你的胃,挡住那些不速之客。

它里面的成分,像黄连、薄荷,这些可都是大名鼎鼎的中药,专治湿热烦恼。

服用之后,胃里的不适感会慢慢消散,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就像秋风扫落叶,畅快得不得了。

除了吃药,咱们生活中还得注意饮食习惯。

吃东西要清淡,像白米粥、清汤面,多吃点蔬菜,水果也是个好选择。

想想那绿油油的青菜,脆生生的,既美味又养胃。

再来一杯温水,简直就像给胃喝了甘露,舒服得不要不要的!我们总是太忙,吃东西狼吞虎咽,结果胃没能好好消化,当然就会有问题啦。

说到这里,别忘了休息哦。

生活再忙,胃也需要喘息的机会。

可以试试晚上早点睡,别熬夜,让胃有时间恢复。

这样一来,湿热中阻的烦恼,自然就会远离咱们。

胃病不是个小事,但也不必太过焦虑,配合中成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最终会迎来阳光明媚的日子。

生活就是这样,偶尔的小波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湿热中阻的胃病,听上去棘手,但只要咱们用对方法,最终还是能把它搞定。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其性粘滞、重浊、趋下;易于阻遏气机、影响脾胃运化。

并且常常与他邪夹杂致病。

健脾祛湿选用哪些中成药呢?专家指出,健脾祛湿的中成药主要有木香顺气丸、健脾丸、归脾丸等药。

健脾祛湿选用这5种中成药中医认为,湿邪是最为常见,也是最难治疗。

导致体内湿气的形成可分外因和内因,外因是空气中的湿度大而致,内因则是脾胃不健,运化祛湿能力差而导致湿气内滞。

饮食不当,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也会导致湿症。

湿症还常常与其它因素结合而出现、寒湿、暑湿、风湿等症状。

湿症在天气潮湿时更容易发病,常见的症状有:头痛晕重、身体倦怠腰腿酸痛、关节屈伸不利;或见两眼、腿脚浮肿;胸中郁闷、脘腹胀满、口淡、饮食无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

这些都属于所谓的“湿气重”。

脾脏能运化水湿。

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水化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

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为预防、减轻湿邪伤人,必须重视护脾。

只有脾胃阳气振奋,才能有效抵抗湿邪的侵袭,所以温补脾胃是除湿的最好途径。

下面我们一起具体来看看健脾祛湿的中成药都有哪些。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健脾丸健脾丸为著名的消食导滞药,因具有健脾消食之功而得名。

它是根据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卷五中的“健脾丸”方加减而成的,为保和丸的姊妹方,小儿消化不良最为常用,此外,还用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等。

【成分】党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

【方解】方中用党参、白术补益脾胃以资运化;山楂、麦芽消食化滞;陈皮、枳实理气和胃。

诸药合用,补脾益胃,理气运滞,对于脾虚食积证极为适用。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

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木香顺气丸【成分】:木香、枳壳(制)、陈皮、香附(醋制)、槟榔、苍术(炒)、砂仁、厚朴(制)、甘草、青皮(炒)。

除湿健脾的中成药方剂

除湿健脾的中成药方剂

除湿健脾的中成药方剂脾虚湿困时,应健脾去湿,把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利尿)或者减少、清除引起身体免疫反应的物质,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除湿健脾的中成药方剂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除湿健脾的中成药方剂除湿汤【处方】半夏麹(炒.一钱半) 厚朴(姜制.一钱半) 苍术(米泔浸.二钱) 藿香(一钱) 陈皮(去白.一钱半) 白茯苓(去皮.二钱) 白术(二钱) 甘草(一钱) 【功能主治】治寒湿所伤,身体重着,腰脚酸痛,大便溏泄,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七片,红枣一枚,煎至一钟,食前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除湿蠲痛汤【别名】除热蠲痛汤(《金匮翼》卷六)、除湿捐痹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三)。

【处方】苍术(米泔浸,炒)6克羌活茯苓泽泻白术各4.5克陈皮3克甘草1.2克【功能主治】主风湿外客,周身骨节沉重酸痛,天阴即发。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入姜汁、竹沥各20~30毫升同服。

上肢痛,加桂枝、威灵仙、桔梗;下肢痛,加防己、木通、黄柏,牛膝。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四健脾除湿汤【处方】白术15克,茯苓15克,山药30克,草蔻10克,生薏米30克,生扁豆30克,萆解10克,枳壳15克,黄柏15克,芡实15克,桂枝10克,花粉10克。

【功能主治】滋阴养胃,健脾和胃,除湿清热。

主脾胃湿热内蕴。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中医杂志》除湿健脾的中药荠菜:荠菜可以连同根和草一起放到药里面,幼嫩的叶受到了人们喜欢,在很早以前的时候,荠菜被记录食用,荠菜是味甘、炎以及性微寒,具有凉血止血、补虚健脾以及清热利水的作用,对于血热吐血以及湿热泄泻、便血以及湿热胃痛的患者非常适用。

木瓜:提起木瓜,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番木瓜,番木瓜有健脾胃的作用,但是入药的话还是木瓜或者是皱皮木瓜,木瓜性温味酸,归肝、脾经,有着很好的舒筋活络的功效,并且还可以起到化湿的作用。

脾胃湿热吃什么中成药效果比较好

脾胃湿热吃什么中成药效果比较好

脾胃湿热吃什么中成药效果比较好很多人去看中医时,中医都说有肠胃湿热的症状,不过很多人都不了解这个肠胃湿热到底是怎么回事,要吃什么中成药才好的。

下面就让店铺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脾胃湿热吧,希望大家喜欢。

脾胃湿热吃的药人参健脾丸药物组成:由人参、白术、甘草、山药、莲子、白扁豆、木香、草豆蔻、陈皮、青皮、六神曲;谷芽、山楂、芡实、薏苡仁、当归、枳壳等药物组成。

功能:健脾养胃,消补兼施。

口服每次6-12 克,每日2次。

附子理中丸药物组成:含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等中药。

功能:口服每次6— 9克,每日3次。

孕妇慎用。

阿胶补血膏药物组成:为阿胶、熟地黄、党参、黄芪、枸杞子、白术等,其冲剂、口服液等制剂功用相同。

功能:滋阴补血,补中益气,健脾润肺。

口服每次15-30克,早、晚各1次,温开水冲服。

本品为温补之剂。

参苓白术散药物组成:为人参、山药、茯苓、炒白术、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等。

功能:具有补益脾胃之功效。

口服每次4-石克,每日2-3次。

脾胃湿热的原因中医认为,人体正气不足是这个病症的内在原因,脾胃湿热证的形成,虽然病因病机有多种,但脾胃功能状态是决定因素。

正气不足,脾胃虚弱,不能正常运化谷物水液,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和滞久则化热,可形成湿热;同时各种疾病因素很易引发虚弱之脾胃功能失调而生湿热。

感受外邪由于脾胃的生理特性,湿邪和燥邪易侵犯脾胃。

脾为湿土,为“受湿之区”,湿邪最易伤脾;胃为燥土,喜润恶燥易患燥病,燥为阳热之邪,燥甚则热,胃热脾湿结合即为湿热。

六淫的其他外邪如外感风热,在脾虚失运内有蕴湿的情况下,外感风热与内蕴湿,结合亦成湿热。

正如薛生白所云:“太阳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致,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同时外邪犯肺,胸闷咳嗽,气机升降失常,又可伤及虚弱之脾胃,致湿从内生,郁而化热,形成湿热。

肠胃湿热的症状肠胃湿热:病起急骤,恶心频发,呕吐吞酸,腹痛阵作,泻下急迫,便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口渴欲饮,心烦,尿短赤少,舌苔黄腻,脉淆数或滑数。

脾胃湿热吃什么中成药好适合脾胃湿热的六款中成药

脾胃湿热吃什么中成药好适合脾胃湿热的六款中成药

脾胃湿热吃什么中成药好适合脾胃湿热的六款中成药批注:本文素材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脾胃湿热是中医上的一个病证名。

是指湿热蕴结脾胃,脾失健运胃失纳降而形成的证候。

脾胃湿热证可因饮食不调,膏粱厚味,酿成湿热,内蕴脾胃而引起,亦可因感受湿热交阻于中焦而致病。

常见于泄泻、痢疾、湿阻、黄疸、水肿、鼓胀等疾病中。

临床表现:脘腹胀满,肢体困倦,尿少色黄,大便溏泄不爽,纳少厌食,恶心呕吐,或面目肌肤发黄,色泽鲜红如橘子色,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那脾胃湿热吃什么中成药效果好呢?小编收集了六款常用的中成药,都非常适合治疗脾胃湿热,供大家参考。

人参健脾丸配方:由人参、桴蓟、甜草根、薯蓣、藕实、白藊豆、广木香、漏蔻、橘皮、四花青皮、六神曲、谷芽、山里果、鸡头米、米仁、当归、枸橘等药物组成。

主治:增强脾胃功能,消除炎症,滋补身体等。

附子理中丸配方:由香附子、防风、党参、桴蓟、干姜、甘草等药物组成。

主治:脾胃虚寒,受凉引起的肚子痛、腹泻呕吐,四肢发凉。

另外要注意孕妇不得使用。

阿胶补血膏配方:为阿胶、生地、防风、党参、棉芪、红耳坠、桴蓟等组成。

主治:补血益气是阿胶补血膏的最大作用,在选择脾胃湿热吃什么中成药时,女性可以考虑阿胶补血膏。

参苓白术散配方:为人参、薯蓣、金刚刺、炒白术、南扁豆、莲子、米仁、小豆蔻、铃铛花、甜草根等。

主治:滋养脾胃,调理肺部。

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四肢乏力。

三仁汤配方:杏核仁、地文、液石、鸡头米、寇脱、白蔻仁、竹叶、紫油厚朴。

主治:祛湿降热,调养脾胃功能,对脾胃湿热引起的头疼、面色发黄、虚弱无力有很好的作用。

用法是将以上药材加水煎煮,八碗煎成三碗,每次服用一碗,每天三次。

甘露消毒丹配方:飞滑石、淡黄芩、绵茵陈、石菖蒲、川贝母、木通、藿香、连翘、白豆蔻、薄荷、射干。

主治:主治湿温时疫,邪在气分,症见发热困倦,胸闷腹胀,肢酸,咽肿,颐肿口渴,身黄,小便短赤,淋浊,吐泻,舌苔淡白或腻或干黄者。

健脾利湿的中成药都有什么

健脾利湿的中成药都有什么

健脾利湿的中成药都有什么药物的种类比较多,在对药物选择上,要先对药物进行各方面认识,这样在使用的时候,也都是可以知道它对自身疾病治疗有没有帮助,健脾利湿的中成药有很多,对这样药物使用,都是可以放心进行,它对身体没有太多影响,那健脾利湿的中成药都有什么呢,是很多人不清楚的。

健脾利湿的中成药都有什么:1、木香顺气丸:行气化湿,健脾和胃2、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脘腹冷痛,肢冷便溏3、健脾丸:健脾开胃,食少便溏4、参苓白术片:健脾益气,体倦乏力,食少便溏5、霍香正气丸(水):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健脾祛湿食疗:1、白菜薏米粥材料:小白菜500克,薏米60克。

先将薏米煮成稀粥,再加入切好、洗净的小白菜,煮二三沸,待白菜熟即成,不可久煮。

用法:食用时不加盐或少加盐,每日2次。

功能健脾祛湿,清热利尿。

适用于急性肾炎之浮肿少尿者。

2、健脾祛湿汤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月利)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3、和中化湿汤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4、清热去湿汤材料:土伏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

在对健脾利湿的中成药认识后,选择健脾利湿的中成药的时候,需要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这样的药物在治疗疾病上,都是有很好作用,但是这些药物不能长期选择,因此对健脾利湿的中成药吃的时候,时间也是要掌握好的。

治疗胃热的中成药有哪些

治疗胃热的中成药有哪些

治疗胃热的中成药有哪些在炎热的夏天是调理身体最好的时节,很多人都会选择去中医馆开一些调理身体的中药。

中药相比较西药而言是重在调理,过程是讲究循序渐进的,我们在夏天时最容易上火,导致胃热,出现口臭舌苔变白的情况,这时候我们可以试一试用中药进行调节,下面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能够治疗胃热的中成药。

“急则治标”,当湿热上升为主要矛盾时就要以清化湿热为主,健脾助运为辅。

温胆汤出自《三因极—病证方论》,组成为陈皮、半夏、茯苓、枳实、竹茹、炙甘草、生姜、大枣。

原“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又治惊悸”。

其药性的温凉全在组成药味量的大小。

该方组方简,性质平和,通过灵活加减,虚实寒热表里证均可应用,临床应用远远超出了原记载的证治范围。

老师常用其方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

方中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消痞散结,陈皮理气和胃,气行则湿化,茯苓健脾渗湿,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和中,生姜、大枣健脾和胃,使土健以胜湿,枳实下气导滞消积,祛痞助湿化,竹茹甘寒降逆和胃,清热消痰。

共奏祛邪扶正,化湿清热,理气导滞之功效。

虽寓健脾之意而不壅滞,化湿而不助热。

清热而不助湿,治疗脾胃热证颇为对症。

由于湿热证的缠绵难愈,临证需审证求因,辨别湿与热孰轻孰重,灵活加减。

脾胃湿热证多见脘腹胀满,痞闷不舒,恶心纳呆,口干不思饮或饮而不多,口中粘腻,大便粘滞不爽或秘结,舌质淡红或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或缓。

湿重于热加苍术、藿香、苡仁、蔻仁、菖蒲;湿热并重去生姜、大枣,加黄芩或黄连、茵陈;热重于湿较少见,亦不能过用寒凉,在湿热并重方中加芦根以清热生津利小便,加莱菔子、焦槟榔,使热从大便而去。

伤食加焦三仙、莱菔子;肝郁气滞加柴胡、苏梗、厚朴;脾虚明显加苍术、白术。

外感引发的脾胃湿热,在辨证施治方中合入温胆肠,表里同治。

脾胃湿热证患者,胃镜检查往往发现胃中潴留液较多,粘性较大,此时重用苍术,以芳香疏化水湿,醒脾助运。

需要注意的是,热属阳,湿属阴,清热用凉药,凉则助湿,治湿用温药,温则助热,加之治湿药多香燥,易耗伤津液,故临证需仔细辨别,用药要掌握好分寸。

口中泛清水的中医辨证

口中泛清水的中医辨证

口中泛清水的中医辨证
口中泛清水的中医辨证如下:
1、脾胃虚弱。

患者会出现泛吐清水、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症状。

建议患者使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

2、肝胃不和。

患者会出现口吐清水、胁肋胀闷、烦躁易怒等症状。

建议患者使用逍遥丸、疏肝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

3、脾胃湿热。

患者会出现口吐清水、不思饮食、倦怠乏力等症状。

建议患者使用黄连清胃丸、藿香正气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

4、胃阴虚。

患者会出现口吐清水、胃中嘈杂、消谷善饥等症状。

建议患者使用养胃舒颗粒、沙参麦冬汤等中成药进行调理。

中医健脾祛湿的中成药2

中医健脾祛湿的中成药2

参苓白术散-方剂1-《中国药典》2000年版【剂型】散剂;丸剂;片剂;口服液。

【性状】为黄色至灰黄色的粉末;气香,味甜。

【组成】人参100g,茯苓100g,白术(炒)100g,山药100g,白扁豆(炒)75g,莲子50g,薏苡仁(炒)50g,砂仁50g,桔梗50g,甘草100g。

【炮制】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效】补脾胃,益肺气。

【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①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泄泻,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慢性肾炎,慢性鼻窦炎,缓解期肺心病,放射病等。

②常用于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以及妇女带下病等属脾虚湿盛者。

③亦治小儿脾疳,面色萎黄,形容憔悴,毛发枯槁,精神萎靡,不思饮食,睡卧不宁。

【用法用量】①散剂:每次6-9g,日2-3次口服。

丸剂:每次6g,日2次口服。

片剂:每次6-12片,日2次口服。

口服液:每次10ml,日2-3次口服,或遵医嘱。

②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③小儿量岁数加减服之。

【附注】①中医辨证属脾虚湿盛证。

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②西医诊为消化不良、慢性胃肠炎、附件炎、气管炎等而见有上述证候者,均可以此方治疗。

【禁忌】本方稍偏温燥,阴虚火旺者慎用;高血压及感冒热症者忌用;孕妇忌用。

【临床应用】慢性结肠炎:用本方每日2次,每次9g,早晚饭后温开水送服,30日为1疗程。

治疗慢性结肠炎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58岁,平均42.8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40年,平均12.4年。

大便每日1次4例,2次14例,3-4次9例,5-6次2例,7-9次1例。

大便成形带粘液1例;糊状或溏薄25例,伴粘液19例,伴脓血1例;腹痛22例,腹胀22例,肠鸣26例,里急后重感21例。

结果:治疗1疗程后,3例显效,19例好转,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3.33%。

【药理作用】主要有调节胃肠运动,改善代谢和提高免疫等作用。

吃什么中成药治疗脾胃湿热最有效

吃什么中成药治疗脾胃湿热最有效

吃什么中成药治疗脾胃湿热最有效脾胃湿热吃什么中成药附子理中丸药物组成:含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等中药。

功能:口服每次6— 9克,每日3次。

孕妇慎用。

》》精彩阅读:三仁汤可治疗脾胃湿热阿胶补血膏药物组成:为阿胶、熟地黄、党参、黄芪、枸杞子、白术等,其冲剂、口服液等制剂功用相同。

功能:滋阴补血,补中益气,健脾润肺。

口服每次15-30克,早、晚各1次,温开水冲服。

本品为温补之剂。

人参健脾丸药物组成:由人参、白术、甘草、山药、莲子、白扁豆、木香、草豆蔻、陈皮、青皮、六神曲;谷芽、山楂、芡实、薏苡仁、当归、枳壳等药物组成。

功能:健脾养胃,消补兼施。

口服每次6-12 克,每日2次。

治疗肠胃湿热食疗药膳一、清热祛湿粥1、材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2、制法:将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煮成粥。

温热服食。

3、功效:清热祛湿。

适用于因暑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

4、用法用量:重汤煮2时许,取出候冷,旋暖饮之,常令微醉,不拘时候。

二、萆薢酒1、组成:萆薢3两,杜仲(去粗皮,炙)3两,枸杞皮根(洗)5两。

2、制法:上锉细,用好酒5升干净瓶内浸,密封。

3、功效:风湿腰痛,及湿痹不散。

性味苦,平。

①《本经》:"苦,平。

"②《别录》:"甘,无毒。

"③《滇南本草》:"性微温,味微酸。

"功能主治利湿去浊,祛风除痹。

治风湿顽痹,腰膝疼痛,小便不利,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遗精,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湿热疮毒。

①《本经》:"主腰背痛,强骨节,风寒湿周痹,恶疮不瘳,热气。

"②《别录》:"伤中恚怒。

阴痿失溺,关节者血,老人五缓。

"③《药性论》:"治冷风顽痹,腰脚不遂,手足惊掣,主男子臂腰痛久冷,是肾间有膀胱宿水。

滋补脾胃的中成药

滋补脾胃的中成药

滋补脾胃的中成药滋补脾胃的中成药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养生专家,我非常重视脾胃的健康。

脾胃是人体的消化系统,它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免疫力。

如果脾胃不好,会出现食欲不振、胃胀、腹泻、便秘等症状,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滋补脾胃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6种滋补脾胃的中成药,并详细说明它们的用量、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滋补脾胃的中成药。

它的主要成分是白术、茯苓、人参和陈皮。

这些中草药都具有补脾益气、健脾化湿的作用。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白术30克、茯苓30克、人参15克、陈皮10克。

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30分钟即可。

用法用量:每次服用10克,每日3次。

注意事项:四君子汤不适合脾虚湿重的人群服用。

二、香砂养胃散香砂养胃散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滋补脾胃的中成药。

它的主要成分是陈皮、半夏、枳实、人参、白术、甘草、干姜、大枣等。

这些中草药能够调节脾胃功能,增强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能力。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陈皮20克、半夏10克、枳实10克、人参10克、白术10克、甘草10克、干姜10克、大枣10枚。

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研成粉末,每次取10克,加入适量的水冲服即可。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10克。

注意事项:香砂养胃散不适合肝郁气滞、胃热口渴等人群服用。

三、六君子汤六君子汤是一种能够滋补脾胃、益气健脾的中成药。

它的主要成分是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甘草和生姜。

这些中草药具有温补脾胃、化湿健脾的功效。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白术30克、茯苓3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甘草10克、生姜10克。

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30分钟即可。

用法用量:每日1剂,分3次服用。

注意事项:六君子汤不宜过量,否则容易引起口干、口渴、腹泻等不适症状。

四、保和丸保和丸是一种非常流行的传统中药制剂,它的主要成分是黄连、黄柏、黄芩、枳壳、陈皮和甘草等。

这些中草药能够调理脾胃、除湿化痰、清热解毒。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有哪些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有哪些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有哪些关于《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有哪些》,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中医学的视角看来,人体有湿浊之气是较为难医治的,外部原因是气体的环境湿度很大,而内部原因则是胃肠不和,这就非常容易造成体内湿气内滞,使病人出現饮食搭配欠佳等状况,此刻可以吃一些具备健脾养胃的中药方剂,那样的药品也是比较多的,例如木香顺气丸、附子理中丸这些,都是有非常好的医治功效。

健脾养胃的中药方剂:健脾丸健脾丸为知名的助消化导滞药,因具备健脾胃助消化之功而而出名。

它是依据明朝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卷五中的“健脾丸”方交互而成的,为保和丸的姐妹方,小孩消化不良更为常见,除此之外,还用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等。

特异成份生产党参、白术茯苓(炒)、茯苓、枳壳(炒)、山楂果(炒)、麦芽糖(炒)。

特异方解生产聚瑞用党参、白术茯苓滋补肠胃以资消化吸收;山楂果、麦芽糖助消化温胃;茯苓、枳壳行气和胃。

诸药共用,健脾益胃,理运气滞,针对脾虚食积证极其可用。

特异功效与作用生产健脾养胃。

用以脾胃虚寒,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健脾养胃的中药方剂:木香顺气丸特异成份生产:甘松、枳壳(制)、茯苓、香附(醋制)、槟郎、赤芍(炒)、白蔻、姜厚朴(制)、甘草、绿皮(炒)。

特异功效与作用生产行汽化湿,健脾和胃。

主冶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想吐,呃逆纳呆。

健脾养胃的中药方剂:附子理中丸特异成份生产:禄特科技(制)、党参、白术茯苓(炒)、炮姜、甘草。

特异功效与作用生产温中健脾。

用以脾胃虚弱,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脚不温等症状。

健脾养胃的中药方剂:参苓白术丸此方是医治脾虚泄泻的意味着药方。

用以因稍进高热量食物或饮食稍多,便量就时显增加,伴随不消化食材,排便时泻时溏,转变反复,饮食搭配降低,食后脘闷不舒,脸色腊黄,神疲惫怠,舌淡苔白,脉沉细。

特异成份生产山参、白术茯苓、薏苡仁、淮山药、莲子肉、薏米仁、薏米仁、白蔻、橘梗、甘草、红枣。

什么中成药补脾胃去湿不含糖

什么中成药补脾胃去湿不含糖

什么中成药补脾胃去湿不含糖什么中成药补脾胃去湿不含糖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养生专家,我深知脾胃湿热是许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

中成药可以帮助我们舒缓症状,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今天,我将介绍六种中成药,它们可以补脾胃、去湿热,并且不含糖。

1. 人参健脾胃丸人参健脾胃丸是一种极为受欢迎的中成药。

它由人参、炙甘草、白术、茯苓等药材制成,可以补益脾胃、健脾消食、祛湿化痰。

使用方法是每次服用6粒,每日3次。

注意事项是不宜用于腹泻、脾虚便溏者。

2. 六君子丸六君子丸是一种早期的名贵中药,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大枣、陈皮等六味药物组成。

它可以补脾胃、益气健脾、除湿化痰、开胃健食。

使用方法是每次服用6粒,每日3次。

注意事项是不宜用于腹泻、气滞胸闷者。

3. 健脾养胃颗粒健脾养胃颗粒是由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陈皮、草果等多种中药组成。

它具有健脾益胃、消食化湿、开胃健食的功效。

使用方法是每次1袋,每日2次。

注意事项是孕妇禁用。

4. 蒲地蓝消炎片蒲地蓝消炎片是由蒲公英、蒲地蓝、黄柏等多种药材制成。

它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利湿的作用。

使用方法是每次3片,每日3次。

注意事项是不宜长期服用。

5. 气血和颗粒气血和颗粒是由党参、黄芪、熟地、当归等多种药材组成。

它具有补气活血、调节气血、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使用方法是每次1袋,每日2次。

注意事项是孕妇禁用。

6. 四季抗过敏胶囊四季抗过敏胶囊是由苦参、黄芩、石膏、黄连、荆芥、连翘等多种中药组成。

它具有抗过敏、清热解毒、消炎止痒的作用。

使用方法是每次4粒,每日3次。

注意事项是不宜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总的来说,这些中成药都具有补脾胃、去湿热的功效。

使用时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药品。

此外,还有一些养生建议:1. 饮食要清淡,避免食用过多辛辣刺激性食物;2. 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肠胃健康;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中成药使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我们的健康。

治疗脾胃燥热的中成药有哪些

治疗脾胃燥热的中成药有哪些

治疗脾胃燥热的中成药有哪些
脾胃燥热是一种中医上的常见病症,常表现为口干、口苦、口
腔溃疡、咽干、便秘等症状。

中药是治疗脾胃燥热的一种有效方式,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中成药。

1. 桂枝汤:桂枝汤是一种具有温阳解表、发散寒邪、活血化瘀
的中成药。

其成分包括桂枝、芍药、甘草等。

桂枝汤适用于脾胃燥
热引起的口渴、便秘、口苦等症状。

2. 二陈汤:二陈汤是一种清热除湿、健脾和胃的中成药。

它由
黄连、半夏、甘草等药物组成。

二陈汤适用于脾胃燥热引起的口干、胸闷、脘腹胀满等症状。

3. 五苓散:五苓散是一种利水除湿、健脾和胃的中成药。

它由
茯苓、泽泻、猪苓等组成。

五苓散适用于脾胃燥热引起的口渴、尿少、腹胀等症状。

4. 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是一种清热宽中、健脾和胃的中成药。

其主要成分为半夏、黄芩、生姜等。

半夏泻心汤适用于脾胃燥热引起的口渴、呕吐、腹泻等症状。

以上是一些常用于治疗脾胃燥热的中成药,具体用药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同时,使用中成药时应注意剂量和禁忌症,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补脾胃去寒湿气最有效的中成药

补脾胃去寒湿气最有效的中成药

补脾胃去寒湿气最有效的中成药补脾胃去寒湿气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方面,对于一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以及寒湿内生等问题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目前,市面上许多中成药都有补脾胃去寒湿气的功效,以下介绍几种最为有效的中成药以及配合的食谱或偏方。

一、养胃丸养胃丸是一种具有补脾胃、溫中驅寒的中藥。

主要成份为半夏、苦瓜、人參、黃芪、白朮以及消風散等,具有清熱解毒、祛風除濕的功效,能夠改善脾胃虛弱、肠胃功能不畅、胃肠道寒湿内生等問題。

建议用量:每次3-5粒,一日2次,早晚空腹或餐后半小时服用。

二、健胃消食片健胃消食片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主要成份为陈皮、延胡索、山楂、白朮以及郁李仁等,具有补脾胃、消食化湿的功效。

该药因其温和的特点,适合各年龄层食用,并且不具有任何毒副作用。

建议用量:每次3-5粒,一日2次,早晚餐后半小时服用。

三、香砂养胃丸香砂养胃丸是古方“香砂丸”发扬光大而来的,以作胃脘脘胀更重者所需。

主要成份为生姜汁、木香、苏叶、薄荷、党参和白术等。

建议用量:每次5粒,一日3次,早晚餐前和睡前服用。

四、芩苈茯苓丸芩苈茯苓丸是中医药治胃肠疾病的常用剂型,主要成份为芩、苈子、茯苓、陈皮、甘草等。

能清热解毒、去湿健脾、调理胃肠,对慢性胃炎、胃病、慢性腹泻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建议用量:每次10粒,一日3次,早、午、晚餐前半小时服用。

配合的食谱及偏方:除了上述药物外,一些食疗方法也能改善脾胃虚症以及寒湿内生等症状。

1、黑米红枣煮粥:取黑米100克,红枣10个,加入适量的水煮成粥,早、中、晚各食一次。

黑米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B2和脂肪酸,能够增强机体的消化功能,红枣能够补气补血,调和脾胃。

2、山药汤:取山药150克、莲子100克、干贝50克,加清水1000毫升煮90分钟,文火煮成。

食用时加入葱段、姜片和少量的盐,可分治消化不良、脘腹冷痛和神疲乏力等症状。

3、苦瓜排骨汤:苦瓜去籽切段,猪骨半斤洗净,加水适量煮开后转小火慢炖一个小时,加盐适量调味即可。

补脾胃的药物有哪些中成药

补脾胃的药物有哪些中成药

补脾胃的药物有哪些中成药补脾胃是中医养生的一项重要内容,补脾胃不仅可以保护胃肠道,还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免疫系统的抵御能力。

在中成药中,有很多药物可以起到补脾胃的作用,下面,我们将对这些药物进行详细介绍,并且提供相关食谱和偏方,供大家参考。

一、中成药1、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成药,具有补肝肾、益精血、调和阴阳之功效。

在这其中,它也具有补脾胃的作用。

所以,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常吃六味地黄丸能够有效地调理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

2、香砂养胃丸香砂养胃丸是一种传统的中成药,它由多种药材组成,具有补脾胃、健脾、舒肝、调和脾胃之功能。

常食用可以帮助身体消化,改善胃肠道不适症状,提高身体免疫力。

3、人参饮片人参是一种滋补圣品,具有补气、补阳、生津等多种功效。

在补脾胃方面,人参可以增强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促进食物的吸收,改善肠胃问题等。

4、生姜黄连汤生姜黄连汤是一种中医世家传统的药物,它由生姜、黄连、白术等多种药材制成,具有清热解毒、健脾胃等功效。

常食用可以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

二、食品1、芡实小米粥芡实和小米都是中医保健常用的食材,常食用可以帮助调和脾胃,改善消化问题,提高身体免疫力。

做法:西洋参、党参、枸杞、芡实、小米、红枣等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水煮熟,熬成粥即可食用。

建议每天食用一次,量不宜过多。

2、五谷杂粮饼五谷杂粮可以帮助调和脾胃,改善消化问题,提高身体免疫力。

常食用五谷杂粮饼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效果。

做法:将小麦、玉米、红薯、糯米、荞麦等多种杂粮混合在一起,加入适量的水和油,搅拌均匀后烙成饼即可。

建议每天食用一两个,不宜过多。

3、黄豆薏仁粉黄豆和薏仁都是中医常用的食材,常食用可以帮助调和脾胃,改善肠胃问题,提高身体免疫力。

做法:黄豆和薏仁按照比例混合在一起,研磨成粉后加入适量的水调匀即可食用。

建议每天食用一次,量不宜过多。

三、注意事项1、以上中成药和食品适用于健康人士和脾胃虚弱者。

治疗湿热型胃痛的中药

治疗湿热型胃痛的中药

治疗湿热型胃痛的中药
治疗湿热型胃痛的中药主要有以下几种:
1.气滞胃痛颗粒:这是一种中成药,主要作用是疏肝理气,和中止痛。

适用于气滞胃痛、胃脘胀痛等症状。

2.蒲元和胃胶囊:这也是一种中成药,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和中止痛。

适用于胃痛、胃脘灼热等症状。

3.参苓白术散:这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方剂,具有健脾祛湿的作用,适用于脾虚湿热的胃痛患者。

4.葛根芩连汤:这是一种清热解毒、升阳止泻的中药方剂,适用于湿热引起的胃痛、腹泻等症状。

5.黄连、栀子、茯苓等:这些药材可以清热解毒,燥湿和中,适用于湿热中阻型胃痛。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些中药治疗胃痛时,还需注意饮食调养,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保持饮食清淡。

此外,如果胃痛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在使用中药治疗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用药安全。

四种疏肝化瘀健脾祛湿的中成药

四种疏肝化瘀健脾祛湿的中成药

四种疏肝化瘀健脾祛湿的中成药1、舒肝益脾颗粒【成分】:五味⼦、黄芪、茵陈、⼭楂、蒲公英、【功效及价格】:有清热、祛湿、舒肝、解毒化瘀、健脾和胃的功效,价格⼤概在35元左右。

【适宜⼈群】:适⽤于治疗由湿热引起的肝炎、胆囊炎导致的脾胃虚弱、腹胀腹痛、⾷欲不振、体虚倦怠等症状。

【⽤法】正常情况下⼀天三次,⼀次10克,若本⾝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就不太适合服⽤了。

2、舒肝丸【成分】:主要有郁⾦、党参、⾚芍和⼭药。

【功效及价格】:主要的功效就是疏理肝⽓、疏肝化瘀、健脾和胃、祛湿,价格暂时还没有⼀个准确的参考价格。

【适宜⼈群】:适⽤于治疗⼀些由于肝郁⽓滞、脾虚导致的病症,能够很好地改善胸闷、纳呆、腹胀、⼤便溏泄等等⼀些症状。

【⽤法】对于症状还较轻的慢性肝炎引起的上述症状,也是有⼀定的治疗效果。

⼀般情况下hi⼀天三次左右,⼀次1-2丸。

3、⽊⾹顺⽓丸【成分】:⾹附、炒苍术、⽊⾹、陈⽪、炒苍术、炒枳壳、砂仁、厚朴、⽢草等。

【功效及主要价格】:主要的功效就是顺⽓、健脾和胃、祛湿,价格⼤概在9块钱左右。

【适宜⼈群】:适⽤于脾胃不适,感觉有胃胀、嗳⽓、恶⼼等症状的⼈群。

因为药物成分都是⼀些燥湿、温中补阳的药材,所以阴虚的⼈群就不适⽤了。

【⽤法】⼀般情况下是⼀天三次左右,⼀次6-9克,最好是空腹的时候温⽔送服。

4、⾹砂六君⼦丸【成分】:砂仁、⽊⾹、茯苓、陈⽪、党参、姜半夏、炒⽩术、炙⽢草。

【功效及价格】:有益⽓、消⾷化积、健脾和胃的功效。

价格⼤概在18块左右。

【适宜⼈群】:对于脾虚、⽓郁的⼈很适⽤,能有效改善消化不良、腹胀、嗳⽓、⼤便不成形的症状。

平时容易不消化、⾯⾊发黄、⼝中寡淡⽆味、或者偶尔会呕吐清⽔的⼈,可以服⽤⾹砂六君丸来调理。

什么中成药补脾胃去湿不含糖的

什么中成药补脾胃去湿不含糖的

什么中成药补脾胃去湿不含糖的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养生专家,我想和大家分享一种非常实用的中成药——补脾胃去湿中成药,这种药不含糖,非常适合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同时也能有效地改善脾胃湿气过重导致的不适。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对它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补脾胃去湿中成药的概述这种中成药主要由山楂、泽泻、茯苓、白术、陈皮、炙甘草、薏苡仁等多种天然中药材精制而成,有调和气机、益脾胃、除湿燥、和中消食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湿气重、口干口渴、大便黏滞等症状。

二、补脾胃去湿中成药的食谱虽然补脾胃去湿中成药可以直接口服,但是与一些食材搭配使用效果会更好。

比如,将药材与瘦肉、土豆、胡萝卜等一起煲汤,不仅能美味地吃到药效,还有助于增强体质。

制作步骤如下:1.将药材用清水泡洗干净;2.瘦肉洗净焯水去血水;3.土豆、胡萝卜去皮切块备用;4.将所有食材与药材一同放入汤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5.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2-3个小时;6.加入适量的盐和生姜调味即可食用。

三、补脾胃去湿中成药的药方用量一般来说,在食谱中使用补脾胃去湿中成药的用量为每次5克,每天不超过10克。

如果是直接口服,一次用量为3-5克,每日三次。

需要注意的是,不宜一次性过量使用,以免引发不良反应。

四、补脾胃去湿中成药的制作注意事项1.药材应当选用实体饱满、无蛀虫、无异味的优质材料;2.不要将药材放在阳光下暴晒,以免影响药性;3.煮药时,应当根据药材的不同性质和功效,选择不同的煮法和时间;4.口服补脾胃去湿中成药时,应当遵医嘱,按照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

五、补脾胃去湿中成药的注意事项1.本品不宜与滋补药同用;2.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孩等特殊人群不宜使用;3.口服本品时,应当注意药物的剂量和次数,不要过量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4.如有较明显不良反应,应当立即停用。

六、补脾胃去湿中成药的养生建议1.平时要注意饮食健康,避免过量摄入含糖高的食品;2.经常进行户外运动,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增强体质;3.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有利于身体健康。

温补脾胃的中成药大全有哪些

温补脾胃的中成药大全有哪些

温补脾胃的中成药大全有哪些温补脾胃是中医养生中重要的一环,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所在,如果脾胃功能不良,就会引起身体的各种不适。

中成药中有很多温补脾胃的药物,比如六味地黄丸、四君子汤等,下面就介绍一下相关的食谱、药方及注意事项。

一、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中医学中有名的补肾药,也具有温补脾胃的作用。

六味地黄丸主要由熟地黄、山药、茯苓、泽泻、牛膝、丹参等6味中药组成,具有滋阴补肾、补血安神、调和阴阳等功效。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熟地黄30g,山药30g,茯苓15g,泽泻10g,牛膝10g,丹参10g,红糖适量。

做法:将以上材料加水煮沸,然后小火慢煮2小时左右,减至四成,取出药渣,加入适量红糖调味即可。

注意事项:不要大量饮用,每次不超过50ml,且不能和其他药物一起使用。

二、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具有温补脾胃功效的中成药,主要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4味中药组成,具有健脾胃、增进食欲、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人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甘草5g。

做法:将材料加水煮沸,然后小火慢煮1小时左右,取出药渣,饮用即可。

注意事项:人参不能与其他药物一起使用,孕妇及患有高血压等疾病者慎用。

三、当归羊肉汤当归羊肉汤是一种传统的温补脾胃的食谱,主要由当归、羊肉、姜等食材组成,具有补血养颜、暖胃提神的功效。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当归10g,羊肉250g,姜3片。

做法:将羊肉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撇去浮沫,再加入当归、姜煮1小时左右,加盐调味即可。

注意事项:不要多吃,每周最多2次,孕妇及患有胃肠疾病者不宜食用。

四、银耳糯米莲子汤银耳糯米莲子汤是一种温补脾胃的食谱,主要由银耳、糯米、莲子等食材组成,具有润肺清热、健脾胃的功效。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银耳10g,糯米50g,莲子15g,红枣3枚,冰糖适量。

做法:将银耳浸泡至软,糯米和莲子洗净,将以上食材加水煮沸,然后小火慢煮2小时左右,加入红枣和冰糖调味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胃湿热中成药
脾胃病变多湿多滞,其中脾病多湿,易被湿困;胃病多热,易为热壅,总为气机升降失宜所致,故脾胃病变不宜大补大泄,而贵在调理,探本求源,明气机失调之因,审因论治,复脾胃升降之常,使湿滞消,升降和,诸症可除。

在调理脾胃时,还应兼以宣通肺气。

因脾主运化水谷,化谷如沤,肺主布散精微输布如雾,脾需肺之协助,才能完成水谷精微的布散,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云:“脾主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肺主宣发肃降,脾胃主升清降浊,同司气机升降。

由此,治脾莫忘理肺,治肺必究其脾,临床用药应于健脾和胃之品中,酌加宣肺解郁之品,如杏仁、栝楼、麻黄等。

我认为湿热为表,而阴虚为本的可能性较大,治法当清热、燥湿、养阴其中最难的就是养阴从养身的角度来说,生活不要太紧张,保证睡眠非常重要。

脾胃湿热证在门诊诊疗中几乎每天均可见到,它涉及消化、肿瘤、泌尿等多个系统的多种疾病,而消化系统疾病更为常见,如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炎、慢性乙肝、肝硬化、脂肪
肝、胆石症、胆囊息肉等。

在肝癌手术、食管或胃或肠癌手术后,其各自发展的不同阶段均可能出现,而慢性胃炎占了首位。

引起脾胃湿热证的主要原因为上述疾病未能得到有效治疗,病变反复活动与发展的结果。

其次,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纵食口腹嗜食肥甘油腻,嗜食辛辣,吸烟嗜酒等导致脾胃受伤,聚湿生热。

由此可见,要预防脾胃湿热的发生,首先要积极治疗上述基础疾病。

同时,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到饮食有节,勿吸烟,勿饮酒等。

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芝元雪康组合进行对症调理。

芝元雪康组合调理则能补血补气生血、填精补血、祛瘀生新等。

其五大特点为:含量高。

精选地道山东东阿驴皮,每粒含纯阿胶153.85mg,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精制,采用专业配方和工艺加工,活性成分高,胶囊剂型,服用方便,效果好。

促进造血母细胞的生成。

对骨髓DNA、RNA合成有促进作用。

提高血浆中免疫球蛋白含量,促进溶血素生成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功能的作用。

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安全可靠,不论怎样服用都不会出现恶心、呕吐、厌食、腹胀等副作用。

是纯天然绿色补血益气保健食品。

吸收率极高。

内含的阿胶等成分在人体十二指肠上粘膜细胞中被直接吸收,吸收后直接参与人体血红蛋白合成,是医学界和营养学界公认的吸收率最高的补血益气产品。

配方优,功效全。

辅以β-胡萝卜素、大枣等成分,使其在纠正贫血的同时还能促进机体造血功能,促进失血性贫血的迅速恢复,对改善营养性贫血也有显著效果。

日常建议:
一、营养原则
气血双补需以食用补血、补气的食物、药物慢慢调养,切不可超之过急。

气血双补的食物既可补气,又能补血。

1.宜多吃具有补血、补气作用的食物。

2.宜多食性平、味甘的温热食物。

3.宜多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类食物。

4.适当多吃些富含“造血原料”的优质蛋白质、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铜等)、叶酸和维生素B12等营养食物。

5.蔬菜中铁的含量较低,吸收差,但是新鲜绿色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叶酸。

叶酸参与血红蛋白的生成,叶酸缺乏可造成大细胞贫血,也可引起混合性贫血。

因此亦要多吃蔬菜。

二、适宜食物
主食及豆类的选择:选择粳米、糯米、小米、黄米、大麦、莜麦等矿物质丰富的食物可补气;紫米、黑米等高铁、粘多糖丰富的食物补血效果佳。

1.肉蛋奶的选择:
鸡肉、驴肉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丰富的食物有助于补气;猪肉、鳝鱼、乌贼、海参、蛤肉、带鱼等富含蛋白、生物碱的食物则有利于补血。

2.蔬菜的选择:
补气的可选择山药、扁豆等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物;补血的黑木耳、地耳、藕、发菜等富含粘多糖、叶酸、生物碱的食物。

3.水果的选择:
栗子、椰子等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

三、饮食禁忌
忌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食物以温和细软为补,忌食生冷寒凉之物;同时少食烧烤、烟熏类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