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解析法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资料

合集下载

用解析法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资料

用解析法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资料

求B点的(xB、yB、x•B 、y• B
、 、 • • • •
xB
y B


图b-1
▲ 这种运动分析常用于求解原动件(Ⅰ级机构)、连杆
和摇杆上点的运动。
1)位置分析:
r B
= rA
+Li
投影:xB = xA+Li cosψ i
yB = yA+Li sinψ i
2)速度、加速度分析:



上式对t求导,得:x B = x A -ψ i Li sinψ i
2
cosθ3=(1-t2)/ (1+ t2) sinθ3 = 2t / (1+ t2)
代入(3)式,整理得:(C-B) t2+2A t+(B+C)=0
t1、2=
A
A2 B2 C2 BC
∴ θ3=2arctg t1、2 =2arctg
A A2B2C2 BC
同理可求θ2=?
θ3=2arctg t1、2 =2arctg
••
xD
=
••
xK
+
••
s
cosψ
- sψ• • sinψ
j
j
••
yD
=
+ • •
••
yK s
sinψ
j
+
sψ• •
cosψ
j
- sψ • 2 cosψ
j
j
j
-2



j
sinψ
j
- s ψ • 2 sinψ
j
j
j
+2

机械原理-机构运动分析的解析法

机械原理-机构运动分析的解析法

l
1
φ θ
2
l
x
a2 x 2l cos al sin a2 y 2l sin al cos
已知:构件的长度L及运动参数角位置θ 、角速度ω 、 角加速度ε ,1点的运动参量。
求: 3点的运动参量。
解: P 3x P 1 x l cos( ) v3 x v1 x l sin( ) P v3 y v1 y l cos( ) 3y P 1 y l sin( )
运 动 副 点 号
要求赋值
构 件 号
构 件 长 度
角位置角速度角加速 度,位置 速度 加速 度 n1
r1
m>0——实线 M<=0——虚线
不赋值
已知: 外运动副N1的位置P、速度v、加速度a,导路上任意参考点 N2的位置P、 速度v、加速度a,构件1的长度及导路的角位置、角速度、角加速度。 求:内运动副N3的运动参量、构件①的运动参量、 r2、vr2、ar2
P 3x P 1x l1 cos 1 P 3y P 1 y l1 sin 1
P 3y P 2y 2 arctan P P 2x 3x
rrrk(m,n1,n2,n3,k1,k2,r1,r2,t,w,e,p,vp,ap)
装 配 模 式
n3 k1 k2 r2 n2 N3’
}
y
3
l
1
φ
l
2
θ
x
bark(n1,n2,n3,k,r1,r2,gam,t,w,e,p,vp,ap)
关 键 点 号 构 n n 件 1 1 号 n n ∠ n3 n1 2 3 间 间 n2 距 距 离 离 角位置角速度 角加速度,位 置 速度 加速度

用解析法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PPT共33页

用解析法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PPT共33页
用解析法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用解析法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

用解析法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
杆组法的主要特点:
不要针对每一个具体的机构列方程,而是对组成机构的杆组列 方程(杆组的类型是有限的,可先编好子程序)。所以此法具有较 大的通用性和适用性,且简便。但采用此法的前提条件是要利用计 算机。
二)杆组法运动分析的数学模型
1、构件(或原动件)的运动分析——同一构件上点的运动分析 已知该构件上一点的运动参数(位置、速度、加速
t1、2=
A
A2 B2 C2 BC
∴ θ3=2arctg t1、2 =2arctg
A A2B2C2 BC
同理可求θ2=?
θ3=2arctg t1、2 =2arctg
A A2B2C2 BC
说明:
1)“±”——取决于机构的初始安装模式: “+”号适用于图示机构ABCD位置的安装方案; “-”号适用于机构ABC′D位置的安装方案。 2)θ31、θ32——取决于从动件运动的连续性:



y B = y A +ψ i Licosψ i
••
对时间t再求导,得:x B =?
图b-1
••
y B =?
若A为固定转动副,即xA、yA为常数,则

x A
、y•A
、 、 • • • •
度),构件的角位置、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已知点到 所求点的距离。求同一构件上任意点的位置、速度、加速 度。
如 图 b-1 所 示 的 构 件 AB , 已 知 :
运动副A的(xA、yA、x•A
、y•A
、x• • A
、y• • A
)和
构件AB的(ψ i 、ψ • i、ψ• • )i 及AB的长度Li。
(
••
re iθ
) = -(
r

第3章机构的运动分析-1

第3章机构的运动分析-1
E
an EB
C 3 4
ω3
aE e'
b'
ω2
A
2
aB
1
w4
D
a
t EB
a
n EB
(P12 )
以曲柄滑块机构为例,进一步说明用矢量方程图 解法作机构的速度分析和加速度分析的具体步骤。
例 : 已知曲柄滑块机构原动件 AB 的运动规律和各构件尺寸。求: (1)图示位置连杆BC的角速度和 其上各点速度。 (2)连杆BC的角加速度和其上C点 加速度。 ω2 2
极点
C
vEC
vCB vEB
b
bc 代表 vCB 。
e
3)在速度多边形中,极点p 代表机构中速 度为零的点。 4)已知某构件上两点的速度 ,可用速度影 像法求该构件上第三点的速度。
速度多边形
E B
A
C
vC x
p
极点
C
vEC e
vCB
vB
vEB
b
△bce ~ △BCE
已知连杆上两点的速度vB 、vC 用速度影像法可以确定vE 。
④确定点的轨迹(连杆曲线)。
V型发动机运动简图
D
E
C B
A
3-1
机构运动分析的任务、目的及方法
1.机构运动分析的任务与目的
(2)速度分析
5 4
①掌握从动件的度变化规律 是否满足工作要求。如牛 头刨床; ②为加速度分析作准备。
2
1 3
6
3-1 机构运动分析的任务、目的及方法
1.机构运动分析的任务与目的
用三心定理可以确定ω3、ω4 的大小。
平面铰链四杆机构
例2:用三心定理分析凸轮机构速度 (v3)。 1

机械原理-机构的运动分析

机械原理-机构的运动分析

3、加速度分析
aC aB aCB
a C a C aB a CB a CB
n t n t
a B 12l AB
F
1
1 A B 2 E C
大小 lCD32
?
→A
lCB22 C→B
? ⊥CB
·
G
3
方向 C→D ⊥CD
取极点p’ ,按比例尺a作加速度图
1
4
D
' aC a p 'c ' aCB a b 'cc´
思考题:
P44 3-1
作业:
P44 3-3、3-6、3-8(b)
§3-3 用矢量方程图解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
一、矢量方程图解法的基本原理及作图法
1、基本原理 —— 相对运动原理 B(B1B2) 1
B
A
同一构件上两点间的运动关系
2
两构件重合点间的运动方程
vB v A vBA
aB a A aBA aA a

aC a G e´
aCB
n2 ´ n2

n3
aF

加速度图分析小结: 1)p‘点代表所有构件上绝对加速度为零的影像点。 2)由p‘点指向图上任意点的矢量均代表机构图中对应点 的绝对加速度。 3)除 p′点之外,图中任意两个带“ ′”点间的连线 均代表机构图中对应两点间的相对加速度,其指向与加 速度的角标相反。 4)角加速度可用构件上任意两点之间的相对切向加速度 除于该两点之间的距离来求得,方向的判定采用矢量平 aCB b ' c ' 移法。 5)加速度影像原理:在加速度图上,同一构件上各点的 绝对加速度矢量终点构成的多边形与机构图中对应点构 成的多边形相似且角标字母绕行顺序相同。 6)加速度影像原理只能用于同一构件。

机械原理第3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机械原理第3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不包括机架), 所以有 N=n+1 。
机构中构件 3 4 5 ……
总数
瞬心数 3 6 10 ……
p12 p13 p23
p12 p13 p14 p23 p24 p34
p12 p13 p14 p15 p23 p24 p25 p34 p35 p45
4
机械原理
§3-2 用速度瞬心法作机构的速度分析 3. 瞬心位置的确定
∴ω4
= ω2
P12 P24 P14 P24
两方构向件?的若角相速对度瞬与心其P绝24对在瞬两心绝对瞬心P12 、P14 至相对瞬的心延的长距线离上成,反比ω2、ω4 同向;若P24
在P12 、15P14之间,则ω2、ω4 反向。
机械原理
(2)求角速度 高副机构
已知构件2的转速ω2,求构件3的角速度ω3
θ3 = arctan a ± a2 +b2 −c2
(3)
2
b+c
* 正负号对应于机构的两个安装 模式,应根据所采用的模式确定 一个解。
此处取“+”
21
机械原理
22
机械原理
⎧⎨⎩ll22
cosθ2 sin θ 2
= =
l3 l3
cosθ3 − l1 cosθ1 + xD − xA sinθ3 − l1 sinθ1 + yD − yA
2 建立速度、加速度关系式 为线性, 不难求解。
3 上机计算, 绘制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 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是根据机构位移、速度、加速度
对时间或原动件位移的关系式绘出的关系曲线. ** 建立位移关系式是关键,速度、加速度关系式的建立只是求
导过程。
19
机械原理

第三章机构的运动分析

第三章机构的运动分析
μa = (m/s2)/mm
大小
方向
aC = aA + anCA + aτCA = aB + anCB + aτCB




C→A
⊥CA
C→B
⊥CB
C A
aB方向
vB方向
B
aA
vA
b′ c″ aB
aaA′
P′
b″
加速度多边形 aC
c″′ c′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二点 二十七分。
加速度多边形特征如下:
◆ 考查构件或构件上某点能否实现预定位置变化的要求。
速度、加速度分析可以:
◆ 确定速度变化是否满足要求 ◆ 确定机构的惯性力、振动等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二点 二十七分。
一、机构运动分析的任务
根据机构的尺寸及原动件已 知运动规律,确定构件中从动件 上某点的轨迹、位移、速度及加 速度和构件的角位移、角速度及 角加速度。
1-4-3 (P34P14) P13
P13

VP13
P34
P24?
P23 2 P12
3 1 1
P14 4 1 P12
P34 2
P14 P24 P13 P23 4 P34 3
(P12P14) P24 (P23P34) P24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二点 二十七分。
例2: 确定瞬心数目 N=?
N=6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二点 二十七分。
三、机构运动分析的方法 图解法:形象直观,简单方便,易于掌握,但精度不高。
不适于分析一些对精度要求较高的机械,如计算机构等。
速度瞬心法 矢量方程图解法 解析法:精度高,但比较抽象、不直观且公式复杂、计算量大。 若利用计算机求解较为方便。

第三章机构的运动分析

第三章机构的运动分析

1、构件(或原动件)—— 同一构件上点的运动分析 已知该构件上一点的运动(位置、速度、加速 度),构件的运动(角位置、角速度、角加速度), 及已知点到所求点的距离。求同一构件上其它点的 运动(位置、速度、加速度)。 如图 b-1 所示的构件 AB ,已知:
运动副A的(xA、yA、x 、yA、x 、y A)和
∵ P23为2、3两构件的同速点,
V3 =V3 P23 = V2 P23 = ω2 P12 P23μL (方向垂直向上)
P13

P12
图3-3
§3—3 用解析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
常用的解析法有: 矢量方程解析法、矩阵法、 复数矢量法、杆组法。
一、复数矢量法 复数矢量法是先写出机构位置的封闭矢量方 程式,然后将它对时间求一次和二次导数即得 速度和加速度矢量方程式,最后用复数矢量运 算法求出所需的运动参数。 机构位置的封闭矢量方程式
第三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3—1 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及方法 §3—2 用速度瞬心法作机构的速度分析 §3—3 用解析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
§3—1 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及方法
机构的运动分析,就是根据原动件给定的运动规律, 来分析这个机构其它构件上某些点的位移、轨迹、速度、 加速度,以及构件的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 一、运动分析的目的 1、进行机构的位移或轨迹分析 1)确定某些构件在运动时所需的 空间、执行构件的行程; 2)判断机构运动时各构件之间是 否会发生互相干涉; 3)考察某构件或构件上某些点能 否实现预定的位置或轨迹要求。
L3 θ3+isinθ3) + (cos
L4
(cos θ2+isinθ2) = L1 (cosθ1+isinθ1)+ L 2

第二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图解法及解析法3

第二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图解法及解析法3
X
l1 l 2 l 4 l 3
将上述矢量方程向 X,Y轴投影得:
x : l 1 cos1 l 2 cos2
l 4 l 3 cos3 ( 1 ) y : l 1 sin 1 l 2 sin 2 l 3 sin 3 (2)
x : l 1 cos1 l 2 cos2 l 4 l 3 cos3 y : l 1 sin 1 l 2 sin 2 l 3 sin 3
位移方程 速度方程 轨迹(角位移) 速度(角速度) 加速度(角加速度)
s s (t ) v s ds dt a v dv dt

加速度方程
方法:①瞬心法 ②图解法 ③解析法
求机构的速度和角速度 简易直观,精度低,有限个位置 过程规范,结果完整
2.2 用瞬心法进行机构的速度分析 (Instant center of velocity ) 一、速度瞬心的概念 定义:两个互作平面平行运动的刚体上绝对速度相等
A B B C
2

2
C
2
)
同理,对于2 也可求得:
D 2 l 1 l 2 sin 1 F l
2 1
“”代表机构中C点在AD之下。
D sin 2 E cos 2 F 0
E = 2 l 2 ( l 1 cos1 l 4 ) 2 l 1 l 4 cos1
l
2 2
② 确定瞬心数目和位置 N=3 P12在高副法线n-n上,
P13 P23 P12
3
P23
n

2
③求构件2的速度
V2 VP12 1 P 13 P 12 L
(方向向上)
P13 P 12
w1

机械原理解析法

机械原理解析法

=
d( l·e ) dt
=
l
·ddet
·
= l · · t
d l d t
=
d ( l ···et )
dt
=
l · ·e t
+l
·
· 2
·e
n
切向加速度
法向加速度
§3-5 用解析法作平面机构运动分析(矢量方程解析法)
二、铰链四杆机构旳运动分析
已知图示机构尺寸、原动件旳位置1及其等角速度1 。 进行运动分析
1)建立坐标系及封闭矢量图
2)位置分析:
l1 + l2 = l3 + l4 (待求参数2、3)
矢量方程向x、y轴投影
l1cos 1+ l 2 cos 2 = l 3 cos 3 + l4 l1sin 1+ l 2 sin 2 = l 3 sin 3
y
B
l2 2
2
1 1 l1
E
1
l4
C
l3 3
3
x
A
D
( et )´ = e = [ i (-sin) + j cos ] ´ = - i ·cos - j ·sin = en
单位矢量对 微分一次即转90度: e´= e t ; e = e n
§3-5 用解析法作平面机构运动分析(矢量方程解析法)
一、 矢量分析基本知识
3)单位矢量旳微分运算
D
到速度方程,消元、求解出·1 、·2
4)加速度分析
将速度方程对时间t 微分,得到加 速度方程,消元求解得到1··、 2··
运动线图
机构在一种运动循环中,从动件旳位移(角位移)、速度(角速 度) 、加速度(角加速度)相对于原动件位置线图

用解析法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

用解析法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

实例二:凸轮机构的运动分析
凸轮机构的定义: 由凸轮和从动件 组成的机构
凸轮机构的特点: 可以实现复杂的 运动规律
凸轮机构的应用: 广泛应用于汽车、 机械、电子等领 域
凸轮机构的运动分 析:通过解析法进 行运动轨迹、速度 和加速度的分析
实例三:齿轮机构的运动分析
齿轮机构的组成:包括齿轮、轴、轴承等 运动分析的目的:了解齿轮机构的运动规律优化设计 解析法的应用:通过解析法求解齿轮机构的运动参数 实例分析:对某齿轮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得出运动参数和运动规律
解析法进行机构的运
01
机构运动分析的解析 法
02
解析法的实施步骤
04
解析法的优缺点
05
解析法的基本原理
03
解析法的应用实例
06
解析法概述
解析法的定义
解析法是一种通过数学方法求解机构运动问题的方法 解析法主要应用于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解析法可以求解机构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运动参数 解析法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机构如平面机构、空间机构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验证求解结果的正确性
结果分析
确定机构的自由 度
建立机构的运动 方程
求解运动方程得 到机构的运动规

分析机构的运动 特性如速度、加
速度、位移等
验证解析法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提出改进措施提 高机构的性能和
效率
优化设计
确定目标:明确优化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建立模型:建立解析法的数学模型 求解模型:求解解析法的数学模型得到最优解 验证结果:验证优化设计的结果是否满足要求 调整优化:根据验证结果调整优化设计直至满足要求
解析法的应用实 例
实例一: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机械原理_瞬心法解析法机构运动分析

机械原理_瞬心法解析法机构运动分析

机械原理_瞬心法解析法机构运动分析瞬心法和解析法是机构运动分析中常用的两种方法。

瞬心法通过分析机构中各个零件的位置和速度,来确定机构的运动学性质。

解析法则通过解析机构的运动方程,得到机构的运动规律。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并进行比较。

瞬心法是一种基于几何关系的方法,通过寻找机构中每个零件的瞬时转动中心,来确定机构的运动学性质。

瞬心是一个虚拟的点,表示零件在每一瞬时的转动中心。

具体的步骤如下:1.找到机构中的每个可动零件,并确定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

2.将机构定位到其中一时刻,确定每个零件的位置和方向。

3.通过观察每个零件的几何关系,找到这个零件的瞬时转动中心。

4.重复步骤2和3,直到得到整个机构在一个周期内的瞬时转动中心。

5.根据瞬时转动中心的运动轨迹,分析机构的运动学性质。

解析法是一种基于运动方程的方法,通过解析机构的运动方程,来得到机构的运动规律。

具体的步骤如下:1.根据机构的几何形状和运动特点,建立机构的运动方程。

2.利用运动方程,解析得到机构的位置和速度的表达式。

3.分析机构的运动学性质,如速度、加速度等。

4.根据运动方程,得到机构的运动规律。

瞬心法和解析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求解的方式不同。

瞬心法是通过观察几何关系,寻找零件的瞬时转动中心,从而确定机构的运动性质;而解析法则是通过建立和解析机构的运动方程,得到机构的位置、速度等表达式,从而确定机构的运动规律。

瞬心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通过观察几何关系能够快速确定机构的运动性质。

它适用于对于机构零件的位置和速度感兴趣的情况。

另外,瞬心法也适用于对于机构的部分运动情况进行分析的情况。

解析法的优点是能够得到机构的运动规律的具体数学表达式,进一步分析机构的运动性质。

它适用于需要对机构的整个运动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的情况,或者对机构的动力学特性感兴趣的情况。

虽然瞬心法和解析法有各自的优点和适用范围,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结合使用。

比如,可以先通过瞬心法快速确定机构的运动特征,然后再用解析法进一步分析和求解,得到更详细的运动规律。

机械原理(2015春)用解析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

机械原理(2015春)用解析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

w32 l3
2、矩阵法 (1)位置分析:
位置方程:
整理: 解此方程可得
(2)速度分析:
将位置方程对时间求一次导数 写成矩阵形式
解此矩阵方程可 得
(3)加速度分析
速度方程: 将此速度方程对时间求一次导数,得加速度方程:
解此方程可得
3、杆组法
(1)基本原理
B
拆杆组
B+
(2)杆组法运动分析子程序
(1)单杆构件的运动分析子程序
用杆组法进行机构运动分析时,要正确拆分杆组,在调用各杆组 运动分析的子程序时,首先要根据机构的初始位置判断该杆组的装配 形式,确定位置模式系数M(+1或-1),再去调用子程序。主程序调 用子程序时注意形参与实参之间的对应关系。
学会如何把一个复杂问题转化为用计算机解决的问题,是培养解 决问题能力的锻炼机会。
已知:xA , yA, l, vA, aA 求:xB, yB , vB , aB
位置分析: 速度分析:
rB = rA + l
xB = xA + l cosj yB = yA + l sinj
将位置方程对时间求一次导数,得速度方程,带 入已知量,求出未知量
加速度分析:
将速度方程对时间求一次导数,得加速度方程, 带入已知量,求出未知量
- l3w3程可得:
a3
=
l1w12
cos(q1
- q2 ) + w22l2 - l3w32 l3 sin(q3 - q2 )
cos(q 3
- q2 )
a2
=
-
l1w12
cos(q1
- q3 ) - w22l2 cos(q2 l3 sin(q2 - q3 )

第三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第三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第三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机构中瞬心的数目
因为每两个构件就有一个瞬心,所以由 m个构件(含机架)组成的机构,总的瞬 心数K为
k = m(m-1) / 2
m----机构中的构件(含机架)数。
第三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机构中瞬心位置的确定
(1)通过运动副直接连接的两构件的瞬心
(2)不直接相连的两构件的瞬心
例6:如图所示为一导杆机构,其特点是铰链点B2不在
导杆3的导杆线上。已知原动件1以匀角速度1 转动。 试求导杆3的角速度3 和角加速度 3
第三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例7 如图a所示为一平底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平底2与凸轮1在点K相切成高副。已知凸轮1的匀角
速度为1 ,求从动件2的角速度 2 和角加速度 2
va ve vr
第三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牵连运动为平动时的加速度合成定理:当牵连运 动为平动时,动点在每一瞬时的绝对加速度等于牵连 加速度与相对加速度的矢量和。
aa ae ar
牵连运动为转动时的加速度合成定理:当牵连运动

为转动时,动点的每一瞬时的绝对加速度等于相对加 速度、牵连加速度与哥氏加速度三者的矢量和。
基本要求: (1)明确理解速度瞬心(绝对速度瞬心和相对 速度瞬心)的概念。并能运用“三心定理”确 定一般平面机构多瞬心的位置。 (2)能以相对运动图解法对一般平面机构进行 速度分析和加速度分析。 (3)能以解析法写出一般平面机构的位置方程、 速度方程和加速度方程。
第三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重点: (1)速度瞬心以及“三心定理”的运用。 (2) 矢量方程图解法,一般平面机构的速度多 边形及加速度多边形的作法。 难点: 速度瞬心和矢量方程图解法求机构的加速度, 特别是哥氏加速度。

3-5用解析法做机构的运动分析

3-5用解析法做机构的运动分析

对时间求导得速度方程:
l2 sinθ2 ω2 - l3 sinθ3 ω3 =ω1 l1 sinθ1 l2 cosθ2 ω2 - l3 cosθ3 ω3 =-ω1 l1 cosθ1
写成矩阵形式:
- l2 sinθ2 l3 sinθ3 l2 cosθ2 - l3 cosθ3
ω2 ω3
=ω1
l1 sinθ1 -l1 cosθ1
α2 α3 =-
(8)
- l2 ω2 cosθ2 - l 2 ω2 sinθ2
l3 ω3 cosθ3 l3 ω3 sinθ3
ω2 ω3
+ω1
l1 ω1 sinθ1 l1 ω1 cosθ1
求解式(8)可得α2 ,α3。
速度方程的一般表达式: [A]{ω} =ω1{B}
其中[A]--机构从动件的位置参数矩阵;
θ3 Dx
改写成直角坐标的形式:
l2 cosθ2 - l3 cosθ3 = l4 -l1 cosθ1 l2 sinθ2 - l3 sinθ3 =- l1 sinθ1
解此方程即 可得θ2、θ3
2.速度分析 将上述位置方程:
l2 cosθ2 - l3 cosθ3 = l4 -l1 cosθ1 l2 sinθ2 - l3 sinθ3 =- l1 sinθ1
联立上两式可求得两个未知角速度ω2、 ω3 。
ω3 = ω1 l1 sin (θ1 -θ2 ) /[ l3 sin (θ3 -θ2 ) ] ω2 = - ω1 l1 sin (θ1 -θ3 ) /[ l2sin (θ2-θ3 ) ]
(三)、加速度分析
速度方程:
l11ei1 l22ei2 l33ei3 (5)
α3 =ω12 l1 cos (θ1 - θ2 ) + ω22 l2 -ω32 l3 cos (θ3 - θ2 ) /[ l3 sin (θ3 -θ2 ) ]

机械原理平面机构运动分析解析法-教材

机械原理平面机构运动分析解析法-教材
1.矢量方程图解法的基本原理和作法 构件的运动形式:定轴转动、直线移动、平面运动。 约 定:
如果机构中作平面运动的构件的两个基本运动副 都是转动副,则利用“刚体的平面运动”来进行 运动分析;
如果机构中作平面运动的构件的两个基本运动副 中只有一个转动副,而另一个是移动副,则利用 “点的复合运动”来进行运动分析。
运动合成原理相关概念
平面图形上任意点的速度,等于基点的速 度与该点相对于基点(平移系)的相对速 度的矢量和。
速度投影定理:同一平面图形上任意两点 的速度在这两点连线上的投影相等。
速度投影定理反映了刚体中两点间距离不 变的特性。
速度多边形及其特性:图b所示由各速度矢量构成 的图形称为速度多边形(或速度图),p点称为速度 多边形的极点。在速度多边形中,由极点p向外放
瞬心法
用瞬心法解题步骤
①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②求瞬心的位置; ③求出相对瞬心的速度; ④求构件绝对速度V或角速度ω。
瞬心法的优缺点: ①适合于求简单机构的速度,机构复杂时因瞬心
数急剧增加而求解过程复杂。 ②有时瞬心点落在纸面外。 ③仅适于求速度V,使应用有一定局限性。精度不
高。
第二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矢量方程图解法
方向逆时针(将ab平移)
图形abc为构件图形ABC的速度影像,字母顺 序相同,逆时针方向。为构件图形沿3方向旋转 90°,利用影像法可方便地求出点C的速度。
速度影像(梅姆克第一定理)
– 一个刚体上三个点的速度矢量末端在速度平面 图中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始三角形同向相似, 且沿刚体的角速度方向转过90°
瞬心的求法
根据瞬心定义直接 求两构件的瞬心
(1)当两构件用转 动副联接时,瞬 心位于转动副中 心
瞬心的求法

机构运动分析

机构运动分析
第3章 机构的运动分析
本章主要讲授内容: 1.三心定理及其应用(图解法) 2.机构的可动性分析 3.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解析法) 4.机构的等效变换 轮系的运动分析在齿轮机构结束后进行。 运动分析的基本任务:根据机构的输入运动(Φ , Ǿ),求解机构运动构件的运动。 求解方法:图解法和解析法,主要是解析法。 应用图解法建立几何模型,应用解析法建立数学 模型,并与计算机结合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
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P24所在点。 同理,可以求出P13的位置
P24
3 P23 P12 2 ω2
P34 ω4
4 P14
1
二、平面高副机构(凸轮机构)
凸轮机构由三个构件组成, 共有3个瞬心P01、P02、P12 P01为凸轮转动铰链点,P02在垂直于 导路的无穷远处 根据三心定理,P12应在P01、 P02 形成的直线上 过高副接触点作公法线n-n,与 P01、 P02连线的交点即是P12 2 ω1 P01 0 P02→∞ n
1 0 P01 P23 2 P12、P02 P03、P13 3
例:飞机起落架,在图示位置即处于死点 位置,保证飞机在滑行过程的稳定。
飞机起落架动画
利用瞬心原理可以比较方便的对机构的死点进行判定。 仅含一个基本杆组的机构的死点判定: 杆组中的任一构件与主动链的两个瞬心相重合,即是死点位置。 含多个杆组的机构的死点判定:只要有一个杆组不能动,整个机 构即不能动,只需对杆组进行判定即可。
一、连架曲柄输入的四杆机构
求B、C点的运动规律及各杆的角速度。
求解顺序:从主动链开始,按运动传递的顺序逐次 对各杆进行。 对图3-4而言:先求B点的运动,建立位置方程, 进而求出速度和加速度方程; 然后求C点的位置方程和速度、加速度; 进一步求出杆2、3的角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1 +L 2 = L 3 +L 4
用复数表示为:L 1 eiθ 1 + L = 2 eiθ 2 L 3 + eiθ 3 L 4 (*)
按欧拉公式展开:
L 1 (cosθ1+isinθ1)+ L (2cosθ2+isinθ2) = (cLos3 θ3+isinθ3) +
L4
L 1 (cosθ1+isinθ1)+ L (2cosθ2+isinθ2) = (cLos3 θ3+isinθ3) +
解得:θ •2 =?

θ 3 =?
加速度分析:对(**)式再求导,可解得:

θ
• 2
=?
••
θ 3 =?
通过上述对四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的求解可见,用解析法作机
构运动分析的关键是位置方程的建立和求解,至于速度和加速度分
析只不过是其位置方程对时间t求一次、二次导数。
二、杆组法 一)基本思路
由机构组成原理可知,任何平面机构都可以分解为原动件、机 架和若干个杆组。因此,我们只要分别对原动件和常见的基本杆组 进行运动分析并编成相应的子程序,那么在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时, 就可以根据机构组成情况的不同,依次调用这些子程序,从而完成 对整个机构的运动分析,这就是杆组法的基本思路。
§3—3 用解析法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
用解析法作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的关键是建立机构位 置矢量封闭方程式。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解析法得到了越 来越广泛的采用。
常用的解析法有:矢量方程解析法、矩阵法、复数矢 量法、杆组法。
一、复数矢量法 复数矢量法是先写出机构的封闭矢量方程式,然后将
它对时间求一次和二次导数即得速度和加速度矢量方程式, 最后用复数矢量运算法求出所需的运动参数。
A A2B2C2 BC
说明:
1)“±”——取决于机构的初始安装模式: “+”号适用于图示机构ABCD位置的安装方案; “-”号适用于机构ABC′D位置的安装方案。 2)θ31、θ32——取决于从动件运动的连续性:
若|θ31-θ3 | < |θ32-θ3 |(θ3为前一个位置计算出来的值) ,则取 当前的θ3=θ31,否则取θ3=θ32。
2
cosθ3=(1-t2)/ (1+ t2) sinθ3 = 2t / (1+ t2)
代入(3)式,整理得:(C-B) t2+2A t+(B+C)=0
t1、2=
A
A2 B2 C2 BC
∴ θ3=2arctg t1、2 =2arctg
A A2B2C2 BC
同理可求θ2=?
θ3=2arctg t1、2 =2arctg
缺点:对每一个机构都要列具体方程,对于多杆机构 用起来很复杂,有时甚至方程的解解不出来,所以对复杂 机构,我们多采用杆组法。
机构中的杆可用矢量来表示,而矢量又可用复数表示。
OP=
r
e

=
r(cosθ+isinθ)(欧拉公式)对上式导,可用来速度分析:(

re iθ
)=
(
r

θ )i
e

+

re
杆组法的主要特点:
不要针对每一个具体的机构列方程,而是对组成机构的杆组列 方程(杆组的类型是有限的,可先编好子程序)。所以此法具有较 大的通用性和适用性,且简便。但采用此法的前提条件是要利用计 算机。
二)杆组法运动分析的数学模型
1、构件(或原动件)的运动分析——同一构件上点的运动分析 已知该构件上一点的运动参数(位置、速度、加速
下面以图示的铰链四杆机构为例来 详细推导位移、速度、加速度方程:
已知:杆长L1,L2,L3,L4,θ1,ω1。
求:θ2,

θ
2,

θ

2,θ3

θ •,3
••
θ3
解:建立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并将
各杆以矢量形式表示出来。为方便起见,取x轴与机架重
合且L4的方向沿x轴正向。
以L1,L2 ,L3 ,L4 分别表示各杆的向量,则向量方程式为:
3)若A2+B2-C2<0(如θ1=120°代入时),即没有θ3,说明机构不能 运动到此位置——可用来判断机构的可动范围。
+ = + L 1 eiθ 1 L 2 eiθ 2 L 3 eiθ 3 L 4 (*)
速度分析:
对(*)式求导:( L
1
θ
• 1
)
i
e iθ1
+
(
L
2

θ2
) i eiθ2
=( L

其中:θ• 为ω; r•对于定长矢量,为0,对于变长矢量,表 示相对移动速度。
对上式再求导,可用来加速度分析:
(
••
re iθ
) = -(
r

θ
2)
e iθ+(
••

)i e

+
••
r
e

+
••
(2 r θ
)i e

物理意义:rω2 (向心) rα(切向) ar(相对) 2ωV(哥氏加速度ak)

3θ 3
) i eiθ3
(**)
欧拉公式展开:


L 1 θ 1 i (cosθ1+isinθ1)+ L 2 θi(2cosθ2+isinθ2) =

Li(3 cθo3sθ3+isinθ3)
分离虚、实部:-
L

2 θsi2nθ2 +

L 3siθn3θ3 =

sLin1 θθ 11



L 2 θ 2 cosθ2 - L c3 θos3 θ3 = - cosL θ1 1θ 1
度),构件的角位置、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已知点到 所求点的距离。求同一构件上任意点的位置、速度、加速 度。
如 图 b-1 所 示 的 构 件 AB , 已 知 :
运动副A的(xA、yA、x•A
、y•A
、x• • A
、• •
yA
)和
构件AB的(ψ i 、ψ • i、ψ• • )i 及AB的长度Li。
L4
分离虚、实部: L 1 cosθ1 + L c2 osθ2 = cL o3 sθ3+ L 4 L 1 sinθ1 + L 2sinθ2 = Ls3inθ3
令a= L 4 - L 1 cosθ1,b= L s1 inθ1,则:
L 2 cosθ2= L c3 osθ3 + a (1)
L 2 sinθ2= L 3sinθ3-b (2)
求B点的(xB、yB、x•B 、y• B
、 、 • • • •
xB
y B
(1)2+(2) 2 得:L 22 =( L 3 cosθ3 + a)2+( L s3 inθ3-b)2
整理得方程:A sinθ3+B cosθ3+C=0 (3)
其中:A=2b L 3 ,B=-2a L 3 ,
C=
L
2
2-L
2
1
-L
3
2
-L
2
4
+2
L
1
L
4 cosθ1
A sinθ3+B cosθ3+C=0 (3) 令:t=tgθ 3 ,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