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计管理创新
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管理措施
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管理措施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评估活动,旨在评估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流程。
为了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需要采取一些创新的管理措施。
下面将介绍一些内部审计工作的创新管理措施。
1. 运用数据分析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分析技术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有效地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数据分析技术还可以帮助内部审计人员更好地理解组织的经营情况和运作状况,为组织提供更有价值的建议和决策支持。
2. 引入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通过引入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可以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自动识别异常交易、异常操作和异常行为,快速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帮助内部审计人员更好地处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 建立风险导向的审计工作模式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模式往往是以任务为导向,即根据预定的计划和要求进行审计工作。
这种模式容易忽视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建议建立风险导向的审计工作模式,即根据组织的风险特征和风险情况进行审计工作。
具体而言,在确定审计范围和计划时,应该先进行风险评估,重点关注高风险领域和活动,确保审计工作更加有效和有针对性。
4. 建立内部审计员的专业能力体系内部审计员是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其专业能力和素质对内部审计的效果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建议建立内部审计员的专业能力体系,包括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层面。
具体而言,应对内部审计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理解和认识;应注重培养内部审计员的实际操作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执行内部审计工作。
5. 加强内部审计与其他管理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内部审计的目标是评估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流程。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内部审计与其他管理部门的沟通和合作。
审计管理机制的创新
管理审计业 务, 多数 情 况 下 , 么 干 、 么 审 、 么 处 理 , 导 说 整 套 制 约 措 施 , 理 处 罚 含 糊 不 清 , 计 执 法 的 强 制 性 措 施 没 怎 怎 怎 领 处 审
了算 , 这样不利于提 高审计质 量、 降低 审计风险, 不利于调动 有 力 度 , 计 人 员 的 提 拔 任 用 、 费 来源 等 方 面 受 其 他 部 门 的 也 审 经
审 计 技 术 方 法 运 用 不 够 等 新 问题 的 出 现 又 制 约 着 审 计 转 型 的 手 段 , 成 审 计 执 法 不 严 , 计 自主 裁 量 权 过 大 , 审 计 合 谋 存 造 审 为 在 提 供 了可 能 。
( 尚未 建 立 绩 效 考 核体 系 , 计 人 员 素 质 参 差 不 齐 四) 审
的个 体 素 质 参 差 不 齐 , 析 、测 、 断 问 题 角 度 不 一 样 , 会 分 推 判 就
于现行人 事制度 的缺 陷、 考核 激励机 制的缺 失、 审计机关 审计 带 来 审计 执 法 的 多 样性 和 审 计 质 量 的 风 险 性 , 别 审 计 机 关 和 个 力量严重不足 、 干部 队伍 明显 结构 不合理等现象制约着 审计 队 人 员为个 人或小集 团谋 取利益 ,对违法违规 问题轻 处理处罚 。
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影响较大 。有的将 审计执法行 为与 自身 经费挂钩 , 自身“口 为
3 .对 审计 复合 型 人 才 的 培 养 重 视 不 够 。 审计 署 《0 8年 至 粮 ” 打 算 ; 的 假 公 济 私 、 20 而 有 中饱 私 囊 。由 于 审 计执 法 机 制 缺 陷 , 21 0 2年 审 计 工 作 发 展 规 划》 出 : 坚 持 以 人 为 本 , 指 “ 以提 高 审 计 这 些 问题 都严 重 影 响 到 审 计 执 法 的 严 肃 性 , 同 程 度 地 制 约 着 不 导 人 员依 法审计 能力和 审计工作水 平为核心 ,着 力打造政 治过 审 计 执 法 的力 度 和 廉 政 建 设 的 深 度 , 致 审 计 合 谋 存 在 。 硬 、 务 精 通 、 风优 良、 洁 自律 、 明和 谐 的 审 计 干 部 队伍 , 业 作 廉 文 充 分 发 挥 审 计 保 障 国家 经 济 社 会 运 行 的 ‘ 疫 系 统 ’ 能 ” 由 免 功 。 2 审计 自主裁 量 权 过 大 , . 未做 到 严 肃执 法 。由于 审 计 人 员
审计工作创新实践
审计工作创新实践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审计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创新成为了推动审计工作不断前进的关键力量。
审计工作的创新首先体现在技术手段的应用上。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审计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通过大数据分析,审计人员能够快速处理海量的数据,从中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以往,审计人员可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而现在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大量数据的筛选和分析,大大提高了审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云计算则为审计工作提供了更灵活、便捷的平台。
审计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和处理审计数据,实现了跨地域、跨部门的协同工作。
同时,云计算的强大计算能力也为复杂的审计模型和算法提供了支持,使得审计工作能够更加深入和精细。
人工智能在审计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例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对审计数据进行自动分类和预测,帮助审计人员识别异常交易和潜在的欺诈行为。
此外,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辅助审计人员对大量的文本资料进行快速分析和理解,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审计理念的创新也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的审计理念侧重于事后监督和纠错,而如今,审计工作逐渐向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转变。
通过开展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审计,审计人员能够提前发现潜在的风险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帮助企业防患于未然。
这种预防性的审计理念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的风险成本,还能够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在审计流程方面,创新的实践也在不断涌现。
过去,审计工作往往是按照固定的流程和步骤进行,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
现在,越来越多的审计机构开始采用定制化的审计流程,根据被审计对象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调整审计的重点和方法。
同时,引入持续审计的概念,实现对企业业务的实时监控和动态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审计人员素质的提升也是创新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计工作的创新需要具备跨领域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管理措施
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管理措施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保障企业经营活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也是降低企业风险、提高经营效率的重要保障。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内部审计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创新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措施,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管理措施,以期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内部审计服务。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业务活动和风险管理已经日益依赖信息系统和技术支持。
作为企业管理和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内部审计工作也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管理的重要举措。
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信息系统,内部审计人员可以更好地管理审计项目、跟踪审计工作进展情况,提高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和可控性。
内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还可以帮助内部审计人员更好地发现和分析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内部审计部门还需要加强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企业拥有的数据量也在不断增加,而这些数据中蕴藏着丰富的信息和价值。
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借助数据分析工具,对企业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帮助企业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机会,提升审计工作的预防性和价值。
内部审计部门还需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是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保障,只有保障好企业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加强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审计,及时发现和解决信息安全隐患,确保信息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二、建立风险导向的审计方法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往往以业务流程为主线,由此衍生出了各类审计项目。
随着商业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的业务活动和风险也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传统的审计方法已经难以满足企业对审计工作的需求。
建立风险导向的审计方法是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管理的重要举措。
新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创新与发展
新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创新与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国有企业在承担着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和促进社会公平等重要职责的也面临着诸多管理和发展的挑战。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对于国有企业的创新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新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创新与发展进行探讨。
一、新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创新和发展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在新时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要在传统审计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以下将从技术创新、理念创新和方法创新三个方面来探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创新和发展。
技术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着信息化改革的压力和机遇。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内部审计工作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更加高效和全面,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内部审计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全面的数据支持。
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挖掘技术,审计人员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数据,从而更好地发现风险和问题,提升审计工作的精细化和专业化水平。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将极大地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比如通过智能化系统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帮助审计人员更好地发现经营风险和内部问题。
理念创新新时代要求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要与时俱进,更新审计理念,注重风险管理和价值创造。
审计不再仅仅是对企业财务数据和账目的简单核对,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企业的战略规划、管理决策和内部控制情况。
审计应当更加注重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对齐和风险管理,帮助企业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经营风险,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审计还应当更加注重价值创造,不仅是检查问题,更要帮助企业发现机会,提出改进建议,促进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方法创新新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还要不断创新审计方法,提升审计工作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主要以抽样审计和事后审计为主,这种方法往往无法及时发现企业内部问题和风险。
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管理措施
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管理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内部管理的日益复杂化,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挑战,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创新管理措施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管理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和流程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和流程,明确内部审计的目标、范围、程序和责任。
制定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规章制度,规定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和权力,明确内部审计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
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流程,可以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培养内部审计人员是内部审计工作的核心力量,他们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工作的效果。
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培养是创新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组织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建立内部审计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他们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引入信息技术提升审计效能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内部审计工作也不例外。
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引入信息技术,提升审计效能。
通过建立内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自动化和网络化。
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提高内部审计的数据整合和数据分析能力。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加强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整合内部审计工作和风险管理是紧密相关的,两者之间需要进行有效的整合。
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加强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整合。
通过建立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协作机制,确保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及时识别和评估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将风险管理的结果纳入到内部审计的范围和内容中,以便更好地评估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和控制效果。
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管理措施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非常重要。
创新审计方法 345
创新审计方法 345
创新审计方法345是指在进行审计工作时,采用一些新的、不同于传统的
方法和思路,以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以下是具体的345种创新审计方法:
1. 3种审计思维:
逆向思维:从问题的反面或对立面进行思考,寻找突破口。
系统思维:将审计对象放入其所在的大环境中进行思考,全面、系统地分
析问题。
发散性思维:从一个点出发,多方向、多角度地进行思考。
2. 4种审计方法:
风险基础审计方法:先评估审计对象的风险,根据风险程度确定审计范围
和重点。
数据分析法: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寻找异常和规律。
内部控制审计方法: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测试和评价,确定内部控制的可靠性,从而确定审计重点。
专家评审法:在涉及专业领域的问题时,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
3. 5种审计技术:
抽样技术:通过抽样选取部分样本进行审计,以推断整体的情况。
审阅技术:对书面资料进行仔细阅读、审查,寻找线索和证据。
函证技术:通过向第三方发出询证函,核实相关信息的真实性。
观察技术:实地观察审计对象的操作、流程等,获取第一手资料。
分析性程序:通过比较、分析数据,寻找异常和趋势。
以上仅是简单的介绍,具体的方法和技术可能根据不同的审计对象和目的有所不同。
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技术。
内部审计管理与创新
试论内部审计的管理与创新摘要:本文分析了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工作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内部审计管理如何创新的对策。
关键词:内部审计;经济管理;企业经营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0-0188-01内部审计是部门或单位基于内部需要而建立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监督的机制。
企业内部审计与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创新管理一样,也是企业管理的一个子系统。
当前,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先进企业突出了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及组织运营领域的内部审计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管理实践起步时间较短,应不断创新内部审计的管理功能及方式,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缩短与世界先进企业内部审计的差距。
一、内部审计中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管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指内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以企业风险分析评估为导向,根据量化的分析水平排定审计项目优先次序,依据风险确定审计范围与重点,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价,进而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协助企业管理风险的一种审计模式。
构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要点如下:(一)确定风险审计模型风险导向审计是以审计风险为基础的,所以首先要确定适合企业实际的审计风险模型,根据模型有效控制和降低审计自身风险。
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现代风险审计模型,可以表述为:审计风险=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检查风险。
其中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指在日常业务处理与管理活动中出现错漏的可能性,包括业务风险和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指在进行实质性测试时未能发现业务活动中发生差错的可能性,是审计人员唯一可以控制和管理的风险,应充分加以关注和重视。
(二)明确目标,培育理念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目标可以概括为:通过内部审计机构对企业风险管理的认识、应对和监控过程的掌握,审查并评估企业风险管理体制、风险识别与评价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评价职能部门风险管理业绩,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心得
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心得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心得近年来,我国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从事审计工作多年,深感体制改革给审计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也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和思考。
下面就我个人在这方面的心得体会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是体制改革的关键。
在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中,强调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审计工作需要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进行,只有建立清晰的管理制度,明确审计工作的程序和标准,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在我的实践中,我始终遵循相关的制度要求,将规章制度贯彻到具体的工作中,确保审计工作的合法性和高效性。
二、注重整体技术能力的提升。
体制改革对于审计人员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具备全方位的审计技术能力。
在实践中,我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通过培训和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能够全面、准确地开展审计工作。
同时,通过与其他行业的对接和学习,提高自己在财务、经济、法律等领域的综合能力,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审计环境。
三、加强团队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审计工作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需要与其他部门和单位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在我的实践中,我积极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团队协作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避免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四、注重自我提升,拓宽思维视野。
审计工作要求我们具备广泛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要不断提高自我修养,扩大自己的思维视野。
在实践中,我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注重学习各类书籍,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和培训班,通过多元化的学习和思考,提升自己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五、注重宣传与沟通,提升审计的社会影响力。
审计工作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借助宣传与沟通,提高审计的社会影响力。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管理创新研究
工作底稿的编制到审计报告 的形成等各个环节都运用计算机辅助 软件形成标准的审计程序 , 将现有手工执行 的审计测试 、 分析等工
作 自动化 , 提高审计效果。
四、 内 部 审计 模 式 的风 险化 管 理
使 内部审计成为一种渗透到整个生产经营管理领域中的经济监督 、
评 价 和管 理 活 动 。 因 此 中小 企 业 要 不 断 通 过 增 强 服 务 意 识 , 引导 内
引和 1 个审计指引) ,连同2 0 0 8 年6 月发布的 《 企业 内部控制基本规
范》 , 标志着我 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 《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 引》 的出台, 对我国企业 内部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企业应该 抓住机遇 , 认真学 习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 , 结合企业实际 , 做好 内部 控制 的建立和完善工作 。 ( 2 ) 建立上下一体 的内部审计体 系 , 实现内 部审计的服务职能。内部审计需要在工作实践 中不断发现 问题 、 并 针对 问题提 出切实可行 的解决方案 ,因此了解 和沟通是必不可少 的。 内部审计应通过 自身努力 , 做好各部 门之 间的沟通工作 , 并让管
监督者 , 也是企业价值 的增值服务者。 《 企业 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第
二十六条规定 : 企业应 当综合运用 风险规避 、 风险降低 、 风险分担
和风险承受等风险应对 策略 , 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 因此 内部审 计不仅要关注局部风险 , 更重要的是关 注整体风险 。
五、 内 部 审计 工作 ,笔者认 为要 实施 以下几 方面措施 。 ( 1 ) 内部 审计 要加强合 同管 理。 企业所 有的经济活动都 是 以经济合 同为起点 , 内部审计要 积极参与合 同的谈 判 、 签订 、 执 行等全过程 。 ( 2 ) 内部审计要关注 审计 全过程。 内部审计要贯穿整 个业务的事前 、 事中、 事后 。 首先要评价公 司治理结构 , 测试 内部控 制 的有效性 , 强调事前 的预测 ; 其次要 了解 整个业务流程 , 掌握业 务关健控制点 , 着重事 中的监督 ; 最后要 重视后续审计 , 实现审计
认真贯彻审计准则 不断提高审计业务管理创新能力
我局依 据《 审计法》 《 、审计准则》 制定 出台的《 阳 紫
县审计局审计项 目跟踪检查管理办法》 应该说是一项符 合我县实际的审计管理创新 。 通过试运行 , 成效显著 。 局
( ) 一 及早 着 手 , 旧对 照学 习 , 决适 应 问题 新 解
审计署 2 1 年在网上公布 《 00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国家 审计准则》我局立即安排下载印制 , , 发放到审计人员手 中 , 由个人 自学 , 先 熟悉准则的基本 内容 , 旧准则进 行 与 对照 比较 , 分析异 同 , 早熟悉新 准则 的新 提法 、 要 及 新 求、 新规范 。 同时 , 派出分管业务副局长参加省市以及署 总审计师 对新 准则 的解读 、 培训学 习 , 然后对 单位审计 人员进行系统集中辅导培训 。 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与集 中
准则要求 , 结合工作实际 , 深入研究 , 制定 出台了《 阳 紫
县审计局 审计项 目作业规范》 紫 阳县 审计 局审计 项 和《 目跟踪检查管理办法》 《 。 紫阳县审计局审计项 目作业规 范》 重点结合 了县级 审计机关 的审计工作实际 , , 进一步 细化 了执行新准则的每一项审计作业流程和具体要求 。
通过对新的《 审计准则》 的学 习 , 宣传 和贯彻 , 我局 审计人员对修改后 的《 审计法》 的理解更到位 , 依法执审
意识更 强 , 按照《 审计准则 》 规范审计行为更主动。跟过 去比 , 不注重审计业务操作程序 , 细节处理不到位 的少 了, 怕麻烦走捷径的少 了; 主动学善研究 的多了 , 规范运 作 防范风险的意识增强了。同时 , 通过宣传 , 审计工作的 执法环境更好 , 领导机关对审计业 务的干预少 了, 支持 指导多了; 对审计业务人员的指责少 了, 关心更多了。 被 审计单位对审计工作人员掣肘 的少 了 ,主动配合 的多 了; 怕审计的少了, 主动要求审计的多 了。 整个依法审计
创新审计思路和方法不足
创新审计思路和方法不足
有关创新审计思路和方法的不足之处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创新意识不够:审计工作通常注重稳定性和规范性,创新思维的引入可能不够积极。
审计人员需培养创新意识,勇于尝试新的审计方法和工具。
2. 缺乏技术支持:创新审计常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和数据分析技术,但有些审计机构可能在技术支持方面存在不足,限制了创新审计的发展。
3. 审计方法僵化:传统的审计方法可能过于着重于纸面核查,忽视了数据分析和模型应用等创新方法。
审计人员应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能。
4. 缺乏跨部门合作:创新审计有时需要与其他部门合作,以获取更多的数据和信息。
审计机构应与相关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开展创新审计工作。
5. 难以度量创新成果:创新审计结果可能并不容易量化,难以进行正式的评估和比较。
审计机构需开发相应的评估指标和方法,以评估创新审计的成果和效果。
总之,创新审计思路和方法的不足需要通过培养创新意识、加强技术支持、推动方法创新、加强跨部门合作和建立评估机制等方面来解决。
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点_概述及解释说明
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点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旨在提供独立、客观的评估和建议,以增强组织的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背景下商业环境的变化,传统的内部审计方法和工作方式已经遇到了一些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内部审计工作,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点的概述、解释说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简要介绍内部审计的定义、目标、重要性和挑战,以便读者对其背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接着,我们将详细阐述三个创新点:数据分析和科技应用创新、远程审核和虚拟团队合作创新、风险导向和价值增效创新,并解释它们对于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重要意义。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创新点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点的意义和必要性,并解释这些创新点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创新对于提升内部审计质量和效能的重要作用,同时为未来内部审计的发展提供参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将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以便给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且有针对性的论述。
2. 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点概述:2.1 内部审计的定义和目标: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对其运营、控制和治理过程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估,并提供改进建议的一种活动。
它旨在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包括风险管理、内控体系有效性评估以及经济高效性等方面。
2.2 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挑战:内部审计在组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有助于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提高组织运营的效率和效果。
其次,内部审计可以加强公司治理结构,提升透明度和公信力。
然而,内部审计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如何与组织其他成员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完成工作。
2.3 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的必要性:随着各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和技术进步的不断推进,如何保持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相关性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管理措施
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管理措施随着企业管理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也需要不断创新。
下面是一些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管理措施的介绍:一、提高内部审计的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是当前企业管理的重要趋势,同样也适用于内部审计工作。
内部审计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审计过程的效率和准确性。
可以使用审计软件对企业的核算、数据等进行自动化分析和检测,以减少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和提高审计的质量。
还可以采用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来辅助审计工作,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二、加强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整合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对企业风险进行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需要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
通过建立风险评估和监控机制,将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相结合,可以更有效地识别和应对风险。
三、加强内部审计与业务管理的协同内部审计应与企业的业务管理密切结合,通过与各部门的合作和交流,了解企业的业务运作和业务流程,为企业提供更有价值的审计服务。
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参与业务过程的设计和改进,从而提高审计的效果和效益。
审计人员还可以通过与业务管理的协同,发现业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管理建议。
四、建立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计质量是衡量内部审计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建立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帮助规范审计工作流程,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水平。
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审计文件管理、审计人员能力培养、审计方法论等方面内容,并建立评估机制,定期对内部审计的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
五、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与发展内部审计人员是内部审计工作的核心力量,其专业能力和素质对于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企业应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与发展,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可以通过组织内外部培训、参加行业研讨会等方式,提高审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
还应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绩效管理,根据其工作表现和业绩,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力。
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管理措施
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管理措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保证企业稳健经营、获得合法利益的重要手段,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管理措施是企业不断提升内部审计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本文就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管理措施进行探讨。
一、加强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内部审计人员需具备熟悉企业管理、精通财务、法律知识和出色沟通能力等多方面技能,才能满足内部审计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
因此,企业应通过招聘、培训、发展等多方面手段,加强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强化人才储备,优化人员结构。
二、建立专业化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企业需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
制度要求包括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任务、工作程序、验收标准、保密制度等多个方面内容,规范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中的行为,提高他们的内审管理能力。
三、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需采取面向信息化的内部审计管理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内部审计效率、精准度和全面性。
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审计作业的标准化、自动化进行,使审计数据快速、准确地集中收集,加快信息流、改善审计体系,提高工作效率,并提供全面、可靠的审计数据。
四、拓展内部审计对象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只针对财务、资产、人力资源等管理层级别,而忽略了对与外部环境有关的审计状况的关注。
企业管理层应拓展内部审计对象,包括涉及的贸易、物流、市场等方面,并注重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重要绩效指标的审计,提高内部审计的系统性与全面性。
内部审计风险管理要求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能够熟练掌握风险识别、评估、防范和处理等多个方面技能。
管理者应该建立和完善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对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的监督和控制。
企业可以通过组建响应机制、加强风险教育培训等策略,提高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的能力。
六、落实内部审计成果,推动改进内部审计的最终目标是落实审计结论的结果,助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管理层应根据内部审计结果,制定可行的改进方案,并使之落实。
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管理措施
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管理措施【摘要】本文探讨了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管理措施的重要性及其实施方法。
加强内部审计团队建设是提升审计效果的关键,需要注重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借鉴先进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分析可以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建立内部审计风险预警机制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
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成果评价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并指导未来工作。
未来内部审计工作应注重整合资源,提高技术应用水平,以及加强对数据安全的保护。
这些创新管理措施的实施将对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管理措施、团队建设、数据分析、风险预警、信息化建设、成果评价、发展趋势、质量提升.1. 引言1.1 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管理措施内部审计工作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治理进行评估和监督,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合法、合规和高效。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已显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
为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管理需求,内部审计工作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措施,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管理措施包括加强内部审计团队建设、借鉴先进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分析、建立内部审计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以及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成果评价。
这些措施在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效能和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助于帮助企业更好地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经营风险,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将详细探讨这些创新管理措施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效果,以及其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不断积累和分享内部审计工作的最佳实践,可以不断优化审计工作的方法和流程,提高审计工作的整体水平和价值。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其实施方式和影响,以推动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
2. 正文2.1 加强内部审计团队建设加强内部审计团队建设是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管理措施中的重要环节。
审计人员管理与创新论文
审计人员的管理与创新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11-000-01摘要审计的多元化发展对审计人员的要求在不断的提升,因此审计人员的管理与创新也需要不断的改进,本文从审计人才管理的重要性、迫切性及审计自我管理创新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审计人员管理创新审计管理对于审计工作极为重要,一个良好的内部管理,直接影响到审计工作成效的优劣。
而在审计管理中,人才的管理尤为重要,怎样挖掘人才,发挥其最大才能,这也是审计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审计机关在人才工作上进行的各项管理创新举措,都是为解决这类问题所进行的探索。
一、什么是人才?什么是审计人才?人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创造性能力的人才,另一类是将看起来非常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的人才。
同样是攀登喜马拉雅山,无论从哪个方向往上攀登,尽管过程不一样,但只要最后达到了顶峰就是辉煌的成功。
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攀登者取得了成功,荣誉和财富是随手可得的,而随之而来的则是心灵的自由。
同样,审计人才也是如此,审计人才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同时具备法律、经济、计算机、管理等多方面综合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一项审计工作,同样都可以完成达到最终目标,但是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审计人员管理与创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第一,从外部因素来看,实行审计人员科学管理,是审计事业创新与发展,适应当前审计形势多元化的必然趋势。
经济在发展初期首先是“模仿”,不断地学习别人对自己来说比较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等,但经济的发展又不是始终地把自己放在“模仿”别人的位置上,不仅经济是这样,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如此。
作为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的审计机关,二十多年来认真执行审计法,履行着其特殊的监督职责,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元化,现阶段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各种矛盾的凸现期。
关于创新审计管理模式的一些思考
决策管理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决 策贯 穿于管理的全过程 。 而从决策论 的角度观察 , 审
< 业 俐 工 r
焉田
维普资讯
计属于决策系统 ,做出科学的决策又离不开专
业判断。 在做决策之前 , 决策者必须对决策所涉
为主要的决定因素。 第四步是找 出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
及的各种影响因素加 以考虑并做 出审慎 的专业
判断 ,判断的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决策的质
有些审计决策 ,可供审计人员选择的处理 方法是非常明显的 。 如审计意见决策 , 就是要根
据 审计结果决定 出具 哪种类 型的审计 报告 , 每 种类型的审计报告都有 明确 的标准。有些审计
科学、 规范的轨道上运行。
三 、 立打 造 审计 质 量精 品工 程 的理念 树
计算机审计方法上进行 了创新 ,使得数据式审
计模式应运而生 ,而且 随着这种审计方法 的运 用 ,不仅带来 了重塑审计程序和审计管理模式 的要求 ,还进一步引发了重新构建基础审计理 论 的要求 。研究和实施 审计技术 创新 ,采用科 学、 先进的审计方法 , 审计 目标的实现才会有保
量, 倘若判断失误将会 造成错误 的决策 ; 相反 ,
如果尽可能避免出现判断失误 ,决策的质量就
会大大提高。 审计决策 同其他任何决策一样 , 通 常需要经过以下六个步骤 , 才能完成。
第一步是正确描述决策问题。 审计人 员在完成一个审计项 目的过程 中 , 可能碰到一系列的决策 问题 ,在采取每一次具
职责范 围内 , 既要积极进取 , 恪尽职守 , 发挥审
计 的建设性作用 ,又要依法审计 ,防范 审计风
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的想法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的想法随着建筑行业竞争不断加剧,施工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管理挑战和风险。
在这种背景下,创新已成必然。
内部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扮演着监督、评价和改进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和经营管理效能的重要角色。
内部审计工作的创新,有助于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管理需求,有助于提升审计效率、精准性和影响力。
本文将从数据分析和挖掘、审计科技化、风险导向审计、持续审计、整合资源、审计报告可视化等6个方面探讨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创新。
一、数据分析和挖掘数据分析和挖掘对于发现潜在问题和风险、提升审计效率和精准性至关重要。
内部审计工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市场风险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对市场环境、政策变化、竞争对手等关键信息数据进行挖掘,评估对工程项目的影响。
合同管理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对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合同签约、履约过程中的问题和风险点,实现合同管理的精细化。
项目成本分析: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施工项目的成本数据进行分析,包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其他成本等,以发现成本控制不当、超支等问题,为成本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客商评估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对供应商履约能力进行评估,包括供货数量、供货质量、货物价格、付款条件、交货时间等方面的数据挖掘,以发现潜在的供应商风险。
工程进度分析: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施工项目的进度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工程延误的原因,并评估延误对项目造成的影响。
质量管理分析:对施工项目中的质量管理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质量问题的分布规律、原因及趋势,为质量管理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风险识别分析: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施工项目的相关数据进行挖掘,识别出可能影响项目进展和成本控制的风险,提供数据支持和预警提示。
报告数据支持:利用数据分析技术,为审计报告、存在问题、风险提示等审计关键点提供数据支持,增强报告的客观性和说服力。
以上8个方面可以帮助审计人员更好地把握施工企业内部情况,从而对审计对象关键领域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数据支持。
做实研究型审计 浅谈审计管理创新
做实研究型审计浅谈审计管理创新
蒋荜蓝
【期刊名称】《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24)3
【摘要】审计署审计长侯凯在2021年度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研究工作作为审计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他还提出,做实研究型审计是突破当前审计工作质量发展瓶颈的有效手段,更是实现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基于中国石化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为促进审计管理和监督工作提质增效,按照研究型审计工作思路浅谈内部审计的改革创新路径。
【总页数】4页(P62-65)
【作者】蒋荜蓝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审计部(党组审计办)计划信息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3
【相关文献】
1.切实加强审计法制建设努力提高审计质量--冯声康厅长在全省审计法制工作座谈会暨审计质量管理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
2.强化数据运用创新审计模式提升审计价值——基于审计管理信息系统的“互联网+内部审计”模式
3.在经济责任审计一线做实功——修水县审计局2016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纪实
4.创新审计理念思路积极开展研究型审计
5.研究型审计破难题创新审计方法提效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审计管理创新王悦(辽宁省审计厅110032)=摘要>创新已经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的核心,审计管理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本文立足我国国家审计实际,结合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运用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论述了审计管理创新的现实意义,提出了审计管理创新的内涵及基本要求,分析了当前国家审计管理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审计管理创新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管理创新审计管理审计管理创新审计管理是一篇大文章,它贯穿于审计工作开展和审计机关建设的全过程,包括审计计划管理、审计资源管理、审计项目管理、审计质量管理、审计团队管理等诸多方面,涉及审计管理理念、审计管理体制、审计管理模式、审计管理方法、审计管理技术手段等许多问题。
本文旨在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成果,结合我国国家审计实际,对审计管理创新有关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一、提出审计管理创新的现实意义我国国家审计开展二十多年来,社会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审计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管理科学在理论与实践上也取得了不少新的成果,借鉴现代管理理论成果和实务经验,推进审计管理创新,越来越成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效益,促进审计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手段。
(一)创新已经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的核心,审计管理必须与时俱进。
有专家预言:/21世纪是管理的新世纪,是以管理变革和管理新方法取胜的新世纪。
0许多现代管理学者把/创新0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0等基本职能相提并论,甚至优于基本职能,作为管理科学的核心。
这是因为,当今世界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变化的新时代,这种发展变化给传统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带来了空前的冲击。
在这样的大背景、大环境之下,管理创新与变革,已经成为左右一个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成为决定一项事业成败兴衰的关键。
审计管理作为审计与管理交叉融合产生的重要分支,作为运用管理原则、管理方法、管理技术手段对审计工作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重要载体,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跟上管理科学发展的潮流,跟上审计事业发展的潮流,不断创新与变革。
(二)我国国家审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必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与社会审计相比,国家审计有其自身特征。
国家审计是通过立法明确的、代表国家所实施的审计,在办理审计业务时具有法律赋予的权限,而社会审计是接受委托以独立的第三者身份进行的审计,其调查取证权是委托人在协议中承诺或授予的。
二是与世界上多数国家相比,我国国家审计在领导体制等方面有很大差异。
总体看,世界各国实行立法型审计体制较多,也有一部分是司法型和独立型审计体制,实行行政型审计体制较少。
我国目前属于行政型审计体制。
从中央审计机关与地方审计机关的关系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实行议会政治,特别是联邦制国家,如美国,其地方的政治经济独立性很强,中央审计机关与地方审计机关多为平行关系,互不隶属;也有些国家,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为了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对审计机关实行垂直领导。
而我国对地方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这是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一个明显特征。
三是与国家行政机关其他工作部门相比,审计机关有许多不同特点。
其他政府部门有些是通过制定相应政策对社会和经济实行宏观指导与调控,还有一部分是对社会和经济活动进行监管,而审计机关主要是在涉及财政和公共资金的领域内,对所管辖的审计对象实施审计,其管理职能相对较弱,业务性质比较明显。
基于上述情况,我国国家审计管理既不能等8同于社会审计管理,也不能照搬国外审计管理模式,更不能按照一般的政府职能去运作,而只能走管理创新的道路,摸索出一套具有中国国家审计特色的管理模式。
(三)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审计提出了更高要求,适应这一要求,必须加强和改进审计管理。
我国国家审计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到今天,其地位越来越突出,作用越来越重要,影响越来越大。
不仅各级党政领导非常重视审计,人民群众也非常关心审计,普遍认为审计是反腐利剑,审计工作较好地起到了维护经济秩序和群众利益的作用。
今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审计的任务将会越来越重,对审计的要求也将会越来越高。
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改革开放继续深化,迫切需要通过审计等手段加强全方位、高层次的经济监督。
二是推进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
依法行政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国政府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
特别是5行政许可法6的正式施行,标志着依法行政进入到新的阶段。
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经济监督部门,对促进政府部门及公务员遵守财经法纪,推进依法行政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是反腐败斗争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
腐败问题绝大多数涉及经济问题,与违反财经法纪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通过审计可以发现腐败问题线索,另一方面许多腐败问题需要通过审计去查实求证。
四是审计事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审计工作的成果将越来越突出,审计的作用将越来越大,/有为0就会/有位0,审计必将被赋予更重的责任。
(四)审计工作内涵、范围以及方式方法、技术手段不断发展变化,在这种形势下,必须推进审计管理创新。
就审计的内涵和范围而言,我国国家审计由审计机关成立之初的以国有企业审计和参与财务税收大检查为主,逐步转到以预算执行审计为龙头,重点监督财政资金管理使用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此外,开展了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各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审计项目还涉及到不少新的领域,可以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就审计的内容和方式而言,由过去以合法性审计、真实性审计为主,到审计署在2003年制定的5五年规划6中提出/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份量,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
0 /实行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并重,逐步提高专项审计调查的比重,争取到2007年,专项审计调查项目占整个项目的一半左右。
0应该说有了根本性的发展。
再看审计技术方法和手段,从过去单纯就账查账到现在内控测试、审计抽样等先进方法已逐步运用,特别是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计算机越来越成为审计离不开的手段和工具。
所有这些变化和发展,都要求各级审计机关必须通过创新来形成新的审计管理思想,找到新的审计管理途径,不断满足审计工作实践的需要。
二、审计管理创新的内涵及基本要求审计管理创新的内涵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审计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审计资源以达到审计目标和审计责任的全过程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的审计资源整合以及审计目标和计划制定、审计风险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细节管理。
大致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一是提出一种新的审计发展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二是对审计组织机构及其运作方式作某种变革并使之有效运转;三是提出并运用一种新的审计管理方式方法;四是设计并采用一种新的审计管理模式;五是进行审计制度方面的创新。
审计管理创新应该符合以下一些基本要求:一是要有先进性。
这里主要是指审计管理创新要与时代发展合拍,要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相符,特别是要顺应国际、国内审计事业和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吸收管理科学发展最前沿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谈得上创新。
二是要有针对性。
也就是说审计管理创新必须与相应的审计机关所在地方的社会经济状况相适应,与本级审计机关所管辖的审计对象相符合,与审计机关自身的实际情况相协调,这样,审计管理创新成果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三是要有可操作性。
审计管理创新必须要有一整套新的管理思路,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新的管理模式,并且在审计实践中是可行的和现实的。
四是要有实效性。
审计管理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审计事业的发展。
因而,衡量审计管理创新成效的标准就是看其是否对审计事业有明显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是否使审计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和层次。
五是要有持续性。
审计管理创新是个动态过9程,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审计事业的发展,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不断研究,推陈出新,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三、当前国家审计管理现状及分析与改革开放新形势对审计工作的要求相比,与国际上审计和审计管理理论与实务发展的趋势相比,与我国国家审计实践的需要相比,我国国家审计管理,尤其是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管理,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审计管理观念比较落后。
一是不善于从宏观和大局出发看待和处理问题,满足于把财务资料核查准确,把收缴额、罚没收入等指标看得过重,不能站在党委和政府工作全局的高度谋划、安排和组织审计,不善于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层面揭露剖析问题、拿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因而影响了审计机关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是重行政命令轻协商沟通的现象比较普遍,习惯于用行政方式管理审计业务,多数情况下,怎么干、怎么审、怎么处理,领导说了算,这样不利于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也不利于调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对审计人员复合才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重视不够,培养复合型人才、争当复合型人才还没有形成很好的氛围。
四是变革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对社会经济形势的迅速发展不够敏感,对审计领域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认识不足,习惯于用过去熟悉的方法开展审计工作,对审计新技术、新方法接受较慢,满足于现状。
(二)现有体制影响审计独立性。
我国国家审计体制属于行政型体制,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一个工作部门,具有明显的政府内部审计特征,对同级政府实施经济监督有一定的局限性。
有些地方,特别是市、县一级审计机关,审计组进点前就开始有人打招呼,发现了问题,处理起来会遇到相当大的阻力。
就目前情况看,不少地方,审计结果不仅难以公之于众,即使对上级审计机关也是多有保留。
此外,我国地方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但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审计机关直接受制于当地党委、政府,上级审计机关不仅对下级审计机关的人事和财力,包括主要领导的任命并不负责,即使是审计业务工作,5宪法6和5审计法6明文规定由上级审计机关领导,实际上除了审计署和省级审计机关统一组织的项目外,其他审计项目从计划安排、组织实施到审计结果和处理,上级审计机关很少过问,双重领导体制事实上已经演变成以接受当地党政领导为主的单一领导体制。
(三)审计计划管理比较粗放。
目前相当多的审计机关实际上是有计划无管理。
一些审计机关制定年度计划前,在经济工作宏观角度考虑不够,也不做深入的调查研究,计划的重点不突出,落实计划的措施和目标、要求不明确。
计划制定后,随意性比较大,项目变动的程序比较简单,特别是计划执行中缺乏有效控制,对项目进展、资源和力量调整、质量和风险控制以及目标的实现程度等疏于管理。
计划完成后,质量评估、绩效评价、经验总结和奖惩等不能及时跟上,甚至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