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考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剑波
基于栅格数据模型的最优路径分析算法及实现
![基于栅格数据模型的最优路径分析算法及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ce5273d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2.png)
基于栅格数据模型的最优路径分析算法及实现
高伟;张剑波
【期刊名称】《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4(018)001
【摘要】基于栅格数据模型的最优路径分析方法是在综合考虑空间距离、地形等多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最小累加费用值来确定最优路径.在详尽介绍该方法的基础上,给出其改进后的实现算法,使分析速度得到很大提高,符合路径分析实际应用的需要.
【总页数】3页(P22-24)
【作者】高伟;张剑波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08
【相关文献】
1.基于栅格地图-蚁群算法的机器人最优路径规划 [J], 周东健;张兴国;马海波;李成浩;郭旭
2.基于变分辨率栅格模型的启发式有向搜索最优路径算法 [J], 华剑锋;张丰;杜震洪;刘仁义;李荣亚
3.基于栅格地图一蚁群算法的机器人最优路径规划 [J], 周东健;张兴国;马海波;李成浩;郭旭
4.基于栅格数据的最优路径算法分析与设计 [J], 沈正军
5.基于栅格GIS的最优路径分析及其应用 [J], 刘学锋;孟令奎;李少华;赵春宇;黄长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大考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何玉山
![北大考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何玉山](https://img.taocdn.com/s3/m/9a47d846e45c3b3567ec8b31.png)
工作经历
2009 年 2 月至今亚洲大学趋势研究中心主任 2006 年 4 月至今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系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代表性论文
Ho,Y.S.andMcKay,G.(1999),Pseudo-secondordermodelforsorptionprocesses.ProcessBiochemistry, 34(5),451-465. 年度被引次数从 2008 至今以及平均每年被引次数在 WebofScience 化工领域排名第一。在化 工领域唯一一篇年度被引超过 300 与 400 次。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
介-何玉山
何玉山 系所:环境工程系 职称:教授 联系电话:13521381465 E-mail:dr_ysho@ 个人主页:.tw/~ysho/ 个人简介科研工作教学工作
英国伯明罕大学(UniversityofBirmingham)化学工程学系博士学位 英国雪菲尔大学(UniversityofSheffield)化学系哲学硕士学位 科研方向:吸附技术、趋势研究与文献计量 代表性成果、发表论文、研究成果、获奖情况: 发表 SCI 期刊论文 187 篇、第一作者 109 篇、通讯作者 137 篇、被引用超过 12000 次。其 中被引用 100 次以上 27 篇、2000 次以上 1 篇。65 篇吸附相关文章(article)平均被引超过 100 次。h-index43。 研究领域
北大考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曾立民
![北大考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曾立民](https://img.taocdn.com/s3/m/dca86979f46527d3240ce054.png)
90(7):548-559
MinQin
,
PinhuaXie,HangSu,JianweiGu,FuminPeng,SuwenLi,LiminZeng,JianguoLiu,WenqingLiuandYuan
hangZhang.AnobservationalstudyoftheHONO
–
NO2couplingatanurbansiteinGuangzhouCity,SouthChinaAtmosphericEnvironment2009,43(36):I5
hu,LiminZeng,Shaw-ChenLiu,Chih-ChungChang,AntonioAmoroso,andFrancescaCostabile.Evide
nceofReactiveAromaticsAsaMajorSourceofPeroxyAcetylNitrateoverChinaEnviron.Sci.Technol.20
calandphysicalfactorsinfluencingtheirconcentrations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
ATMOSPHERES2010,115
ZhenLiu,YuhangWang,DasaGu,ChunZhao,L.GregoryHuey,RobertStickel,JinLiao,MinShao,TongZ
10,44(18):7017–7022
LiuXG,ZhangYH,WenMT,WangJL,JungJ,ChangSY,HuM,ZengLM,KimYJ.Aclosurestudyofaeroso
lhygroscopicgrowthfactorduringthe2006PearlRiverDeltaCampaignADVANCESINATMOSPHERI
北大考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徐建华
![北大考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徐建华](https://img.taocdn.com/s3/m/6d5632df80eb6294dd886c55.png)
PAPERSUNDERREVIEW
(Updated:May2,2013)
教授课程
风险分析与管理 学生信息
博士研究生 范世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全球风险治理(GlobalRiskGovernance);协助 指导(Co-advisor)。 李贺楼,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社会失序风险治理 (GovernanceofSocialUnrestRisk);协助指导(Co-advisor)。 彭龙,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跨部门应急协调 (InteragencyEmergencyCoordination),风险治理(RiskGovernance);协助指导(;研究方向:巨灾保险(InsuranceforCatastrophicRisks); 协助指导(Co-advisor)。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cationbyallparticipantsoftheBWSNchallenge) 11.J.Xu,P.Fischbeck,M.Small,J.VanBriesen,andE.Casman(2008).Identifyingsetsofkeynodesindyna micwaterdistributionnetworks.JournalofWaterResourcesPlanningandManagement,134(4),378-385. 12.方波,徐建华(2013),将风险权衡分析纳入风险政策制定体系,《公共管理评论》.
本科生 2009 级 , 胡 元 晖 , 北 京 大 学 环 境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 研 究 方 向 : 社 会 网 络 分 析 (SocialNetworkAnalysis),风险认知(RiskPerception) 2009 级,李愚非,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方向:与巨灾风险有关的贴现研究
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其在干片扩散中的应用
![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其在干片扩散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e48a8a0d5bbfd0a795673f4.png)
第29卷第3期化㊀学㊀研㊀究Vol.29㊀No.32018年5月CHEMICAL㊀RESEARCHMay2018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其在干片扩散中的应用张㊀斌1,2,鲁加珍1,2,靳海波1,2,何广湘1,2∗(1.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北京102617;㊀2.燃料清洁化及高效催化减排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2617)摘㊀要:为提高干片检测的效率与准确性,利用自制的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制成CRP干片,探究了堆积方式和粒径对扩散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最密堆积的排列方式㊁总结拟合出了粒径与扩散时间之间的经验回归方程,并筛选出适合应用于干片扩散的微球粒径最小为4.0μm.通过改变溶剂㊁引发剂浓度㊁分散剂浓度调控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并探究其原因.关键词:聚苯乙烯微球;扩散;C⁃反应蛋白;干化学中图分类号:TQ3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1011(2018)03-0294-07PreparationofcarboxylatedpolystyrenemicrosphereanditsapplicationinthediffusionofdryslidesZHANGBin1 2 LUJiazhen1 2 JINHaibo1 2 HEGuangxiang1 2∗1.CollegeofChemicalEngineering BeijingInstituteofPetrochemicalTechnology Beijing102617 China2.BeijingKeyLaboratoryofFuelsCleaningandAdvancedCatalyticEmissionReductionTechnology Beijing102617 ChinaAbstract Inordertoimprovetheefficiencyandaccuracyofdry⁃slidedetection,CRPdry⁃slidesweremadeofpolystyrenemicrospherespreparedinlaboratoryandtheeffectofaccumulationmodeandparticlesizeondiffusionwasexplored.Theaccumulationofthemostdenseaccumulationwasdeter⁃mined.Theempiricalregressionequationbetweentheparticlesizeandthediffusiontimewasfittedout,andtheparticlesizeofthemicrospheressuitableforthediffusionofdryslideswasselectedtobe4.0μm.Polystyrenemicrospheresparticlesizewerecontrolledbychangingthesolvent,initiatorcon⁃centration,dispersantconcentrationandthereasonswereexplored.Keywords:polystyrenemicrospheres;diffusion;C⁃reactiveprotein;drychemistry收稿日期:2017-01-17.基金项目: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634101);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IDHT20180508).作者简介:张㊀斌(1993-),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及干化学分析应用.∗通讯联系人,E⁃mail:342158433@qq.com.㊀㊀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健康日益得到重视,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云端大数据的兴起使得对健康指数的监控得到跨越式提高,有望通过云端保存管理自己的健康数据并提供给医生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迅速给予处理,这对检测手段便捷性㊁快速性㊁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临床生化检测技术㊁传感器和光度计的快速发展为此提供了条件,快速生化检验技术逐渐从传统的湿化学向检测速度快㊁准确度高,操作简便[1-3]的干化学[4-6]方向发展.干片检测是以干化学检测技术为基础,快速㊁便捷测定血清成分浓度的一种检测手段.干片分为扩散层㊁试剂层㊁基材层三部分,血清经扩散层扩散后与试剂层反应显色从而得到成分浓度.国内外大多数研究者将重点放在干片试剂层的试剂配方而忽视了对扩散层的研究,少见血清在堆积颗粒中扩散的报道,缺少详尽的阐述扩散层的扩散规律,不利于探究扩散效果对干片测试结果的影响,不利于干片检测技术的发展.现阶段干片的扩散层材料大多由聚砜[7]㊁聚磺酸[8]㊁滤纸[9]㊁二氧化钛[10]等制备.聚苯乙烯微球具有粒度均匀㊁表面反应能力强等特性,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㊁微电子等领域[11-13].贺锐等[14]制备了磺酸化聚苯乙烯微球用来吸附蛋白质,表明第3期张㊀斌等: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其在干片扩散中的应用295㊀了聚苯乙烯微球具有良好的表面反应性能,为聚苯乙烯微球应用到干片上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持.MEYER等[15]采用磁性传感器测定C⁃反应蛋白(CRP)浓度,灵敏度高,准确性好,但由于其样品需预处理且检测前需要将样品装入毛细柱,操作专业性强且复杂.本文报道了以CRP干片为研究对象,采用干化学技术测定血清中CRP浓度.探究微球堆积方式对血清扩散效果的影响㊁微球颗粒粒径对血清扩散时间的影响.探究不同粒径的微球制备成扩散层的扩散规律,以找到可以应用到扩散中的最适粒径,并通过改变溶剂㊁引发剂浓度㊁分散剂浓度来调控聚苯乙烯粒径.1㊀实验部分1.1㊀药品与仪器实验药品:苯乙烯(St):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甲醇㊁乙醇㊁丙醇㊁丁醇㊁戊醇:分析纯,北京化工厂;2,2⁃偶氮⁃二⁃(2⁃甲基丁腈)(AMBN):分析纯,北京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聚乙烯吡咯烷酮(PVP55):北京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曲拉通(TX⁃100):北京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丙烯酸(AA):北京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磷酸盐缓冲溶液(PBS)pH=7.4;磷酸胆碱:北京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聚乙二醇(PEG600):北京化工厂.实验仪器:DRUID100光反射密度仪㊁SUPRA55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㊁RISE⁃2008激光粒度仪.1.2㊀实验过程1.2.1㊀扩散层材料的制备将装有温度计㊁恒速搅拌棒㊁冷凝管和氮气进出口的250mL四口烧瓶放置于70ħ的油浴锅中.随后将14mL乙醇㊁3.6g稳定剂PVP55㊁0.5g引发剂AMBN和14g单体St搅拌溶解后加入其中,通氮气约30min以排尽空气,以约200r/min的速率进行搅拌.一小时后加入14mL乙醇㊁14gSt㊁1mLAA混合液,保持搅拌和通氮气状态继续反应23h,冷却得到乳液产物.1.2.2㊀扩散层的制备将磷酸胆碱㊁染剂㊁酶标抗体㊁表面活性剂曲拉通TX⁃100㊁粘合剂PEG按一定比例溶于缓冲溶液中,与分散在乙醇中的聚苯乙烯微球搅拌混合.用涂布机将混合物涂覆在基层上,晾干后待用.1.2.3㊀扩散层扩散性能的测试如图1所示,将磷酸胆碱㊁染剂㊁酶标抗体㊁缓冲溶液中与聚苯乙烯微球搅拌混合后,聚苯乙烯微球表面的羧基与磷酸胆碱结合,酶标抗体游离在微球空隙中.当滴加血清后,血清中的水提供了反应的场所,抗原与抗体特异性反应,然后与磷酸胆碱结合,形成夹心化合物,在酶的作用下与染剂显蓝色.图1㊀干片反应示意图Fig.1㊀Diagramofdryslidereaction㊀㊀用图2的光反射密度仪进行检测时,光源沿光路1打到显色均匀的干片的任意一点,此点显色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进行吸收后,被聚苯乙烯多功能层反射至光路2,经滤光器滤过除特定波长以外的杂光后,进入检测器.由检测器接收到聚苯乙烯多功能层光反射率的信号值可得显色物质的吸光率,而显色物质的吸光率与滴加至此干片上的血清中待测物浓度有关.因此,检测器的检测信号值与血清中待测物浓度为一一对应关系,可在建立待测物浓度 信号值标准曲线后,通过信号值的大小得出对应的待测物浓度的大小.1.3㊀表征与测试1.3.1㊀微球粒径测定利用激光粒度仪测定微球的粒径.取少量微球乳液用超纯水稀释至近透明状,然后超声振荡20min,然后将分散均匀的微球加入到激光粒度仪中,在泵速为2000r/min的条件下进行测试.296㊀化㊀学㊀研㊀究2018年图2㊀光反射密度仪工作原理图Fig.2㊀Schematicoflightreflectordetection平均粒径dn=ðdin(1)其中,n表示参与计算的微球数目,di表示第i个微球的粒径.1.3.2㊀形貌及排列方式表征利用SUPRA55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球形貌及其排列方式.将微球干燥后粘于导电胶表面并粘附于样品台上进行喷金处理,观察微球形态.将微球制成干片,剪取一小部分粘到导电胶表面进行喷金处理,观察微球的排列方式.1.3.3㊀扩散时间的测定利用秒表测定血清在干片上的扩散时间.将一滴血清滴在干片上后开始计时,待其在干片上完全铺开后停止计时,将测得的时间作为血清在干片上的扩散时间.1.3.4㊀扩散效果的测定利用光反射密度仪测定干片反应后的光反射密度.将未反应的干片置于仪器卡槽内,仪器自动加样后,光源单点照射到干片后反射到检测器,读取光反射密度值.2㊀结果与讨论2.1㊀不同粒径微球的制备2.1.1㊀溶剂对粒径的调控在mAMBNʒmSt为0.02,mPVPʒmSt为0.2,溶剂量相同的条件下,通过改变溶剂种类,考察溶剂对微球粒径的影响.由表1和图3可知,随着溶剂中碳链增长,微球粒径增大.这是因为,随着碳链增长,溶剂极性减小.一方面溶剂决定了临界长链的长度,溶剂极性越大,可溶解的临界长链越短,从溶剂中析出所需要的时间越少,成核越快,形成的晶核越多.在有限单体的情况下,晶核越多,形成的微球越小.另一方面,极性大的溶剂介电常数大,介电常数表征了溶剂对溶质分子的溶剂化以及隔开离子的能力.溶剂的介电常数越大,隔开离子的能力越大,溶剂化能力越强,单体碰撞晶核受到阻力越大,相互碰撞的几率越小,晶核进行链增长反应的困难度增大,但此阻力对于长链自由基的运动影响小,因此对链终止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这就导致了微球粒径变小.所以随着溶剂极性增大,粒径减小.表1㊀溶剂对粒径的影响Table1㊀Effectofsolventonparticlesize溶剂D/μm甲醇2.1乙醇3.0丙醇8.2丁醇16.1戊醇23.3其次,微球粒径也与溶剂的黏度相关.在双基终止的反应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自动加速效应.聚合反应体系黏度随转化率的升高而升高,链终止反应受扩散速率变慢所控制,这是产生自加速过程的根本原因.随着碳链增长,溶剂黏度变大.体系黏度增加,使得链段活动困难,长链自由基运动受阻,端基间有效碰撞和反应机会减少,使得终止速率快速下降,导致聚合速率和相对分子质量迅速增大.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随单体转化率的提高和聚合长链的析出,反应体系的黏度进一步增大,使得终止速率快速下降,聚合速率和相对分子质量快速增加.因此,随着碳链的增长,得到的微球粒径增大.2.1.2㊀引发剂用量对粒径的影响以无水乙醇为溶剂,mPVPʒmSt为0.2,通过改变AMBN的质量,考察引发剂用量对微球粒径的影响,结果见表3和图5.表2㊀引发剂与单体质量比对PS微球粒径的影响Table2㊀EffectofthemassratioofinitiatorandmonomeronPSmicrospheresparticlesizemAMBNʒmStD/μm0.0230.045.80.068.30.08/使用乙醇为溶剂,其他条件不变,引发剂与单体第3期张㊀斌等: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其在干片扩散中的应用297㊀(a)甲醇中制得的微球;(b)乙醇;(c)丙醇;(d)丁醇;(e)戊醇.图3㊀溶剂对微球形貌的影响电镜图Fig.3㊀SEMimageofeffectofsolventonmorphologyofmicrospheres的质量比分别为0.02㊁0.04㊁0.06㊁0.08如表2,考察引发剂与单体质量比对微球粒径大小的影响.图4为引发剂用量对微球粒径影响的电镜图.由图4可知,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加,微球粒径先增大后减小,且球形越来越不规则.当引发剂的质量与单体质量比为0.02时,球形规则,分散性好;当引发剂的质量与单体质量比为0.04时,粒径变大且微球之间相互粘连;当引发剂的质量与单体质量比为0.06时,微球之间严重粘连且球的表面有凹陷;引发剂的质量与单体质量比为0.08时,产物几乎不为球形.引发剂与单体质量比对微球粒径的影响见表2.引发剂的量对于微球粒径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引发剂将单体引发为自由基,自由基浓度高于单体浓度时易发生链终止反应,反之则易发生链增长反应.随着引发剂用量增加,反应初期引发的自由基增加,但浓度远远小于单体浓度,利于链增长反应的进行,有利于形成长链进而缠绕成核,形成大球.但当引发剂用量过多时,初期引发形成的自由基过多,自由基与单体结合成许多短链.经一段时间反应后,单体浓度过低,难以进行链增长反应转而发生链终止反应,使得微球不易长大,粒径减小,且短链缠绕成球困难,球形变得不规则.2.1.3㊀分散剂用量对粒径的影响以无水乙醇为溶剂,mAMBNʒmSt为0.02,通过改(a)mAMBNʒmSt=0.02;(b)mAMBNʒmSt=0.04;(c)mAMBNʒmSt=0.06;(d)mAMBNʒmSt=0.08.图4㊀引发剂用量对微球形貌的影响电镜图Fig.4㊀SEMimageofeffectofinitiatorcontentonmorphologyofmicrospheres变PVP的量,考察分散剂用量对微球粒径的影响,实验结果列于见表3.表3㊀分散剂与单体质量比对PS微球粒径的影响Table3㊀EffectofthemassratioofdispersanttomonomeronPSmicrospheresparticlesizemPVPʒmStD/μm0.104.50.153.20.2030.252.50.302.4从表3可见,随着PVP浓度的增加,微球的粒径变小.其原因一方面是在同样的单体浓度下,微球数目大致相同,分散剂浓度越大,每个球上分配的分散剂的量越多,微球受到保护后稳定性越好,所以结合成大球的几率变小,使得微球粒径变小.另一方面,分散剂浓度变大后,使得溶剂黏度上升,粒子在溶剂中运动的阻力加大,相互碰撞的几率减小,使得微球粒径难以增长(图5).2.2㊀堆积方式对测试效果的影响如图6所示,微球制备成干片后有两种排列方式,一种最密堆积,一种为松散堆积.滴加同一浓度的血清,利用光反射密度仪对显色后的干片进行测定,通过仪器读数和计算比较两种堆积方式对扩散效果的影响.结果如图7所示.滴加相同浓度的血清在两种堆积方式不同的干片上,密堆积制成的干298㊀化㊀学㊀研㊀究2018年(a)mPVPʒmSt=0.10;(b)mPVPʒmSt=0.15;(c)mPVPʒmSt=0.20;(d)mPVPʒmSt=0.25;(e)mPVPʒmSt=0.30.图5㊀分散剂用量对微球形貌影响电镜图Fig.5㊀SEMimageofeffectofdispersantcontentonmorphologyofmicrospheres片的测试稳定性较好,实验值在平均值上下波动幅度小.松散堆积制成的干片测试稳定性差,实验值在平均值附近波动幅度大.这表明,最密堆积制成的干片扩散效果好,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小.(a)最密堆积电镜图;(b)最密堆积抽象图;(c)松散堆积电镜图;(d)松散堆积示意图.图6㊀微球堆积排列概貌图Fig.6㊀ImageofaccumulationmodeofPSmicrospheres㊀㊀利用变异系数CV来表示离散程度CV=σ/u(2)σ=㊀ð(xi-u)2/n(3)u=(ðxi)/n(4)其中,xi表示第i个测试值,n表示实验次数.通过计算,密堆积方式的CV为0.32%,松散堆积方式CV为1.58%.经比较可知,密堆积方式制得的干片的测试值较松散堆积更稳定,测试误差更小.这是因为当微球以密堆积排列时,微球堆积后的各处缝隙大小相近且分散均匀,血清经扩散后可以均匀显色,深浅均一(图8).重复五次实验,光密度反射仪在各点处的光反射率接近相等,则输出的信号值接近相等.所以经密堆积制成的干片扩散效果良好,扩散对实验的准确性影响小.当微球以松散堆积排列时,微球堆积后的各处缝隙大小不同且分散不均匀,血清经扩散后显色不均匀,深浅不一.重复五次实验,光反射密度仪在各点处的光反射率不相等,则输出的信号值也会有差异,使得扩散对实验结果的准确和稳定性有影响.2.3㊀粒径对扩散时间的影响将制备得到的不同粒径的聚苯乙烯微球以最密堆积为排列方式制成干片,滴加一滴血清,静置待其扩散.经完全扩散后,测试其扩散时间.由表4可知,随着粒径增大,扩散时间减小.干片扩散层由聚苯乙烯微球堆积而成,堆积的微球间形成孔隙,血清通过这些孔隙渗流扩散后与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微球粒径越大,微球间的孔隙越大,血清扩散时受到的阻力越小,扩散速度就会越快.血清扩散显色后,光反射密度仪测定其光反射率.以本实验使用仪器为例,由于仪器每隔6s读取一个数,这要求扩散过程需要在6s内完成,所以经实验可知,微球粒径需要达到4.0μm才能满足测试条件.表4㊀血清在不同粒径微球制备的干片中的扩散时间Table4㊀DiffusiontimeofserumindryslidespreparedwithPSmicrospheresindifferentparticlesizesD/μmt/s0.315.11.411.22.010.12.97.94.06.05.25.16.24.37.14.18.03.8第3期张㊀斌等: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其在干片扩散中的应用299㊀(a)最密堆积;(b)松散堆积.图7㊀微球堆积方式对测试值的影响Fig.7㊀Effectofaccumulationmodeontheexperimentdata图8㊀堆积方式对测试值的影响示意图Fig.8㊀Abstractillustrationoftheeffectofaccumulationmodeontheexperimentdata经拟合后,得到经验公式y=-0.016x3+0.428x2-3.937x+16.184,R2=0.998拟合度R2=1-ð(y-y∗)2ð(y-yᶄ)2(5)图9㊀微球粒径与扩散时间关系图Fig.9㊀Diagramofmicrospherediameteranddiffusiontime其中,y为实测值;y∗为拟合值;yᶄ为平均值.3㊀结论1)堆积方式影响扩散效果,进而影响测试结果.密堆积制成的干片扩散效果好,测试结果稳定性高.2)随着粒径增大,扩散时间变短,粒径至少达到4.0μm,血清在干片上的扩散时间才能达到光反射密度仪的测量要求.3)溶剂中碳链越长,引发剂与单体质量比越大,分散剂与单体质量比越小,粒径越大.参考文献:[1]LAPEKASP.Newtechnologiesforlaboratoryproductivity[J].JournalofHealthcareMaterialManagement,1994,12(3):30-34.[2]NGRH,SPARKSKM,STATLANDBE.Colorimetricdeterminationofpotassiuminplasmaandserumbyreflec⁃tancephotometrywithadry⁃chemistryreagent[J].Clini⁃calChemistry,1992,38(7):1371-1372.300㊀化㊀学㊀研㊀究2018年[3]李贵星,陆小军,高宝秀,等.临床生化干化学分析和湿化学分析的初步比较[J].华西医学,2003,18(1):69-70.LIGX,LUXJ,GAOBX,etal.Comparisonofdrychemistryandliquidchemistryinclinicalbiochemistry[J].WestChinaMedicalJournal,2003,18(1):69-70.[4]ADAMZ.Developmentofdryreagentchemistryfortheclinicallaboratory[J].TheJournalofAutomaticChemis⁃try,1981,3(2):71-75.[5]周渝蓉,张燕琳.AX⁃4280尿干化学分析仪性能验证及方法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11):2056-2059.ZHOUYR,ZHANGYL.PerformanceverificationandmethoddiscussionofAX⁃4280automaticurineanalyzer[J].ModernPreventiveMedicine,2017,44(11):2056-2059.[6]MAOX,XUH,ZENGQ.Molecularbeacon⁃functionalizedgoldnanoparticlesasprobesindry⁃reagentstripbiosensorforDNAanalysis[J].ChemicalCommunications,2009,21(21):3065-3067.[7]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定量测定人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干化学试纸:2007100447195[P].2007-08-09.ShanghaiKehuaBio⁃EngineeringCo.Ltd.,Quantitativedeterminationofhumanalanineaminotransferasedryche⁃micalteststrips:CN2007100447195[P].2007-08-09.[8]富士胶片株式会社.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方法:CN200710129287.8[P].2007-05-08.FUJIFILM.Determinationof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200710129287.8[P].2007-05-08.[9]长春理工大学.一种用于肾功能检测的单层膜干片及制备方法:CN201410260363.9[P].2014-06-12.Changchu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Amono⁃layerfilmdryfilmfordetectingrenalfunctionanditspre⁃parationmethod:CN201410260363.9[P].2014-06-12.[10]郭晓燕,李瑶,郑晔,等.均一粒径二氧化钛微球的合成及性能[J].精细化工,2017,34(12).GAOXY,LIY,ZHENGY,etal.Synthesisandchara⁃cteristicsofhomogeneoustitaniamicrospheres[J].FineChemicals,2017,34(12):1404-1411.[11]LEESG,HAJW.Synthesisofhighlycarboxylatedmon⁃odispersepolystyrenemicrospheresbydispersionpolymeri⁃zationinfluorinatedalcohol[J].MacromolecularResearch,2016,24(8):675-683.[12]SONGJS,CHAGALL,WINNIKMA.Monodispersemi⁃crometer⁃sizecarboxyl⁃functionalizedpolystyreneparticlesobtainedbytwo⁃stagedispersionpolymerization[J].Mac⁃romolecules,2006,39(17):5729-5737.[13]STEFFAM,FORTINM,ARGUINC,etal.Detectionofadecreaseingreenfluorescentproteinfluorescenceforthemonitoringofcelldeath:Anassayamenabletohigh⁃throughputscreeningtechnologiesm[J].Cytometry,2015,45(4):237-243.[14]贺锐,曹光群,陈明清,等.表面带磺酸基团的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其对蛋白质的吸附[J].化工进展,2007,26(7):991-994.HER,CAOGQ,CHENMQ,etal.Preparationofpoly⁃styrenemicrosphereswithsulfonicacidgrouponthesur⁃faceandadsorptionofbovineserumalbumin[J].Chemi⁃calIndustryandEngineeringProgress,2007,26(7):991-994.[15]MEYERM,HARTMANNM.CRPdeterminationbasedonanovelmagneticbiosensor[J].BiosensorsandBioelec⁃tronics,2007,22(6):973-979.[责任编辑:张普玉]。
北大考研-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照斌
![北大考研-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照斌](https://img.taocdn.com/s3/m/91cc7600ba1aa8114431d923.png)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照斌首页>师资队伍>张照斌张照斌北京大学城环学院--环境科学系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毒理学/生态毒理学/环境与健康E-mail:zhangzb@;zhangzb@联系电话:(010)62755168(办公)联系方式:北京大学逸夫二楼3671房间(邮政编码:100871)个人简历科研课题主要论文教学与指导研究生个人介绍:张照斌,男,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年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
·2010.11-2011.8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做访问学者。
·2009.8-今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
·2007.7-2009.7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讲师。
·2005.9-10月于日本大阪大学作短期学习访问。
·2005.7-2007.6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后。
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gy,ComparativeBiochemistryandPhysiology,MiniReviewsinMedicinalChemistry(MRMC),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s,FoodandChemical Toxicology,Environmentalinternational,《生态毒理学报》、《科学通报》、《环境科学》等杂志审稿人。
支持和参加科研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607002)雌激素相关受体介导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信号通道研究2007(结题).负责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77003)雌激素相关受体介导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信号通道研究2009-2011.负责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37003)环境中PPCPs的迁移转化、生态健康风险及控制原理2009-2012.专题负责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40632009)辽东湾中内分泌干扰物质的风险评价2007-2009.参加5.国家科技部“973”计划项目(2007CB407304)京津渤区域复合污染过程、生态毒理效应及控制修复原理2007-2011.参加ZhaobinZhang,LibeiSun,YingHu,JianJiao,JianyingHu,2013.Inverseantagonistactivitiesofparabens onhumanoestrogen-relatedreceptorγ(ERR γ):Invitroandinsilicostudies.ToxicologyandAppliedPharmacology270:16–22.YingHu,ZhaobinZhang*,LibeiSun,JianJiao,DeshengZhu,JunLi,MingwenQi,2013.TheestrogeniceffectsofbenzylparabenatlowdosesbasedonuterotrophicassayinSDrats.FoodandChemicalToxicology5 3:69–74.ZhangZB,JiaCX,HuY,SunLB,JiaoJ,LiRB,ZhaoL,ZhuDS,LiJ,TianYL,BaiHC,HuJY,2012.Theestrog enicpotentialofsalicylateestersandtheirpossiblerisksinfoodsandcosmetics.ToxicologyLetters.209:14 6-153.ZhangZB,HuY,ZhaoL,LiJ,BaiHC,ZhuDS,HuJY,2011.Estrogenagonist/antagonistpropertiesofdiben zylphthalate(DBzP)basedoninvitroandinvivoassays.ToxicologyLetters.207:7–11.HuangC,ZhangZB,WuSM,ZhaoYB,HuJY.2010.Invitroandinvivoestrogeniceffectsof17α-estadiolinmedaka(Oryziaslatipes).Chemosphere.8(5):608-612.HuJY,ZhangZB,WeiQW,ZhenHJ,ZhaoYB,PengH,WanY,GiesyJP,LiLX,ZhangB.2009.Malformatio nsoftheendangeredChinesesturgeon,Acipensersinensis,anditscausalagent.ProceedingsoftheNationa lAcademyofSciences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106:9339-9344.(highlighted,该文被Science 网络新闻和路透社等上百家国际媒体专题报道)ZhangZB,HuJY,2008.Effectsofp,p'-DDEexposureongonadaldevelopmentandgeneexpressioninJapa nesemedaka(Oryziaslatipes).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s-China,20(3):347-352. ZhangZB,HuJY,ZhenHJ,WuXQ,HuangC,2008.Reproductiveinhibitionandtransgenerationaltoxicity oftriphenyltinonmedaka(Oryziaslatipes)atenvironmentallyrelevantlevels.EnvironmentalScience&T echnology,42(21),8133-8139.(该文研究结果受到Science网络新闻报道引用)ZhangZB,HuJY.2007.Developmentandvalidationofendogenousreferencegenesforexpressionprofili ngofmedaka(Oryziaslatipes)exposedEDCsbyquantitativereal-timeRT-PCR.ToxicologicalSciences,95:356-368.ZhangZB,HuJY,AnW,JinF,AnLH,TaoS,ChenJS.2005.InductionofvitellogeninmRNAinjuvenilechin esesturgeon(AcipensersinensisGray)treatedwith17beta-Estradioland4-Nonylphenol.Environmental ToxicologyandChemistry,24(8):1944-1950.(该文曾被国际毒理化学学会(SETAC)网站以“全球内分泌干扰物质研究领域的2个发现”为题进行专门介绍).AnLH,HuJY,ZhangZB,YangM.2006.QuantitativePCRanalysisofvitellogeninmRNAinso-inymullet, Chelonhaematocheilus,fromBoSea,northofChina.AnalyticalandBioanalyticalChemistry,1995-2001 .WanY,HuJY,AnW,ZhangZB,AnLH,TatsuyaHattori,MitsuakiItoh,andShigekiMasunaga.2006.Cong ener-specifictissuedistributionandhepaticsequestrationofPCDD/FsinwildherringgullsfromBohaiBa y,NorthChina:comparisontocoplanarPCBs.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40(5):1462-1468. WanY,WeiQW,HuJY,JinXH,ZhangZB,ZhenHJ,LiuJY.2007.Levels,tissuedistribution,andage-relate daccumulationofsyntheticmuskfragrancesinChinesesturgeon(Acipensersinensis):Comparisontoorg anochlorines.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41(2):424-430.AnLH,HuJY,ZhuXY,DengBS,ZhangZB,YangM,2007.Cruciancarp(Carassiuscarassius)VTGmonoc lonalantibody: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EcotoxicologyandEnvironmentalSafety,66(2):148-153. AnW,HuJY,WanY,AnLH,ZhangZB.2006.DerivingSite-Specific2,2-Bis(chlorophenyl)-1,1-dichloroethylenequalitycriteria ofwaterandsedimentforprotectionofcommonternpopulationsinBohaiBay,NorthChina.Environmenta lScience&Technology,40(8):2511-2516.ZhangZB,HuJY.2004.Oralpresentation:QuantificationofjuvenilechinesesturgeonVTGmRNAlevels usingreal-timeRT-PCRafterinvivotreatmentwithE2and4-NP,InternationalSymposiumonBiotechnol ogyforEnvironmentalPollutionControl,Beijing,China.ZhangZB,HuJY.2004.Posterpresentation:InductionofvitellogeningenesinJuvenileChineseSturgeon( AcipensersinensisGray)afterinvivoTreatmentwithEDCs.China-JapanJointSymposiumonEnvironm entalChemistry,Beijing,China.ZhangZB,HuJY,HouYF,SaiLL.2005.Platformoralpresentation:Geneexpressioningonadofmedakaex posedtoEDCsandnewmarkersforassessingEDCs.SETACNorthAmerica26thAnnualMeeting.Baltim ore,MD,USA.HuJY,ZhangZB,SaiLL,HouYF.2005.Postpresentation:Geneexpressioninmedakaembryoandfryexpo sedtoEDCsandnewprogramformonitoring.SETACNorthAmerica26thAnnualMeeting.Baltimore,M D,USA.ZhangZB,HuJY,ZhenHJ,2008.Platformoralpresentation:Inhibitionofreproductionandmalformation ofoffspringinmedakabytriphenyltinexposureatenvironmentallyrelevantlevels.5thSETACWorldCon gress.Sydney,Australia.贾成霞,张照斌,张清靖,刘盼,朱华,2012.虹鳟鱼PPARα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其组织表达分布.中国水产科学.19(4):707-714.焦健,张照斌,胡建英,王金水.2010.hVDR原核表达及其与重金属镉、铅的结合活性.环境科学.31(10):2469-2473.侯彦峰,张照斌,胡建英.2009.皮质醇影响青鳉鳃内钠钾ATP酶基因表达的研究.生态毒理学报.4(2):212-217.张照斌,胡建英,赛思翔,赵砚彬,黄崇.2008.青鳉鱼ERRα的克隆、序列分析、组织表达及其对不同EDCs暴露的响应.环境科学,29,3153-3158.(EI收录)王琪,黄崇,张照斌,胡建英,张仁陟.2008.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雌二醇诱导原代培养青鳉鱼肝细胞的基因表达.环境科学学报,12,2568-2572.施嘉琛,胡建英,常红,万祎,张照斌,相艳.2008.北京温榆河流域耐药大肠杆菌的调查研究.中国环境科学,28,39-42.(EI收录)赛霖林,张照斌,胡建英,侯彦峰,赛道建.2006.评价内分泌干扰物质壬基酚雌激素活性的方法-定量PCR监测卵黄蛋白原基因表达.环境科学,27,1825-1828.(EI收录)侯彦峰,张照斌,胡建英,范光丽.2006.雌激素诱导下的卵黄蛋白原基因表达与雌雄同体.中国环境科学,26,599-602.(EI收录)张照斌,牛翠娟,朱华,胡红霞.2003.室内饲育西伯利亚鲟的血清性类固醇激素的周年变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9,519-524.发明专利:张照斌、胡建英、安伟.鱼类单卵或鱼苗的RNA和DNA同步提取及鱼卵和幼鱼的性别鉴定方法.专利号:ZL200510011322.7.张照斌、胡建英、胡莹.双酚芴及其衍生物在制备防治癌症药物中的应用.申请日期:2011.4.14.专利申请号:201110093462.9.执教课程:环境毒理学(本),讲课和实验,北京大学,春季学期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本),讲课,北京大学,秋季学期环境生物化学与分子毒理学(研),讲课,北京大学,春季学期指导研究生:2011级硕士研究生,胡莹,在读2012级硕士研究生,孙利北,在读院系服务:城市与环境学院09级3班班主任。
北大全校通选课(1)
![北大全校通选课(1)](https://img.taocdn.com/s3/m/b142f9f50242a8956bece479.png)
课程号课程名通选领域学分教师班号开课单位2335220《四书》精读C2杨立华(教授)1哲学系2335220《四书》精读C2杨立华(教授)2哲学系2335220《四书》精读C2杨立华(教授)3哲学系2335220《四书》精读C2杨立华(教授)4哲学系1630740爱的心理学C2李同归(讲师)1心理学系2833390博弈与社会B3张维迎(教授)1光华管理学院3634030传记文学:经典人物研究E2赵白生(教授)1外国语学院2132050大国崛起D2钱乘旦(教授)1历史学系2039310大学语文E2廖可斌(教授)1中国语言文学系1430020地史中的生命A2孙元林(教授)1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1233170地震概论A2赵克常(讲师)1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1233170地震概论A2赵克常(讲师)2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3033246电子资源的检索与利用A2肖珑(研究馆员)1信息管理系3530010东方文学史E2魏丽明(教授)1外国语学院3530370东南亚文化E2吴杰伟(副教授)1外国语学院2939999法律导论B2周旺生(教授)1法学院2930860法学流派与思潮B2张骐(教授)1法学院1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卞江(副研究员)A31035090大学化学332940复杂系统科学导论A3佘振苏(教授)1工学院2533250公共经济学B2刘宇飞(副教授)1经济学院12638010海洋科学导论A2周力平(教授)1城市与环境学院1831610汉语修辞学E2陈汝东(教授)1新闻与传播学院12731050环境材料导论A,F2张剑波(教授)1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2731060环境伦理概论A2林官明(高级工程师)1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434441今日物理A3张酣(教授)1物理学院4330111经典昆曲欣赏E2叶朗(教授)1艺术学院2131460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研究D2董经胜(副教授)1历史学系2131430美国史通论D2王希(教授)1历史学系2431560美国文化与社会B,E2袁明(教授),马戎(教授),李玲(教授),王勇(教授),饶毅(教授),王缉思(教授),贾庆国(教授),李剑鸣(教授),王锡锌(教授),毛亮(副教授),陈十一(教授),范士明(副教授),朱文莉(副教授),戴行钺(副教授)1国际关系学院31经济学院哲学系赵晓军(讲师)刘壮虎(教授)BC332530070 2331310宏观经济学逻辑与批判性思维2431560美国文化与社会B,E2马戎(教授),李玲(教授),王勇(教授),饶毅(教授),王缉思(教授),贾庆国(教授),李剑鸣(教授),王锡锌(教授),毛亮(副教授),陈十一(教授),范士明(副教授),朱文莉(副教授),戴行钺(副教授)1国际关系学院2431560美国文化与社会B,E2袁明(教授),马戎(教授),李玲(教授),王勇(教授),饶毅(教授),王缉思(教授),贾庆国(教授),李剑鸣(教授),王锡锌(教授),毛亮(副教授),陈十一(教授),范士明(副教授),朱文莉(副教授),戴行钺(副教授)1国际关系学院2431560美国文化与社会B,E2袁明(教授),马戎(教授),李玲(教授),王勇(教授),饶毅(教授),王缉思(教授),贾庆国(教授),李剑鸣(教授),王锡锌(教授),毛亮(副教授),陈十一(教授),范士明(副教授),朱文莉(副教授),戴行钺(副教授)1国际关系学院2431560美国文化与社会B,E2马戎(教授),李玲(教授),王勇(教授),饶毅(教授),王缉思(教授),贾庆国(教授),李剑鸣(教授),王锡锌(教授),毛亮(副教授),陈十一(教授),范士明(副教授),朱文莉(副教授),戴行钺(副教授)1国际关系学院2431560美国文化与社会B,E2袁明(教授),马戎(教授),李玲(教授),王勇(教授),饶毅(教授),王缉思(教授),贾庆国(教授),李剑鸣(教授),王锡锌(教授),毛亮(副教授),陈十一(教授),范士明(副教授),朱文莉(副教授),戴行钺(副教授)1国际关系学院2431560美国文化与社会B,E2袁明(教授),马戎(教授),李玲(教授),王勇(教授),饶毅(教授),王缉思(教授),贾庆国(教授),李剑鸣(教授),王锡锌(教授),毛亮(副教授),陈十一(教授),范士明(副教授),朱文莉(副教授),戴行钺(副教授)1国际关系学院2431560美国文化与社会B,E2马戎(教授),李玲(教授),王勇(教授),饶毅(教授),王缉思(教授),贾庆国(教授),李剑鸣(教授),王锡锌(教授),毛亮(副教授),陈十一(教授),范士明(副教授),朱文莉(副教授),戴行钺(副教授)1国际关系学院2431560美国文化与社会B,E2袁明(教授),马戎(教授),李玲(教授),王勇(教授),饶毅(教授),王缉思(教授),贾庆国(教授),李剑鸣(教授),王锡锌(教授),毛亮(副教授),陈十一(教授),范士明(副教授),朱文莉(副教授),戴行钺(副教授)1国际关系学院2431560美国文化与社会B,E2袁明(教授),马戎(教授),李玲(教授),王勇(教授),饶毅(教授),王缉思(教授),贾庆国(教授),李剑鸣(教授),王锡锌(教授),毛亮(副教授),陈十一(教授),范士明(副教授),朱文莉(副教授),戴行钺(副教授)1国际关系学院2431560美国文化与社会B,E2马戎(教授),李玲(教授),王勇(教授),饶毅(教授),王缉思(教授),贾庆国(教授),李剑鸣(教授),王锡锌(教授),毛亮(副教授),陈十一(教授),范士明(副教授),朱文莉(副教授),戴行钺(副教授)1国际关系学院2431560美国文化与社会B,E2袁明(教授),马戎(教授),李玲(教授),王勇(教授),饶毅(教授),王缉思(教授),贾庆国(教授),李剑鸣(教授),王锡锌(教授),毛亮(副教授),陈十一(教授),范士明(副教授),朱文莉(副教授),戴行钺(副教授)1国际关系学院2431560美国文化与社会B,E2袁明(教授),马戎(教授),李玲(教授),王勇(教授),饶毅(教授),王缉思(教授),贾庆国(教授),李剑鸣(教授),王锡锌(教授),毛亮(副教授),陈十一(教授),范士明(副教授),朱文莉(副教授),戴行钺(副教授)1国际关系学院2431560美国文化与社会B,E2马戎(教授),李玲(教授),王勇(教授),饶毅(教授),王缉思(教授),贾庆国(教授),李剑鸣(教授),王锡锌(教授),毛亮(副教授),陈十一(教授),范士明(副教授),朱文莉(副教授),戴行钺(副教授)1国际关系学院3835440美国政治演说中的历史文化评析E2黄必康(教授)1外国语学院2832220民商法B3蔡曙涛(副教授)1光华管理学院2039130民俗研究E2王娟(副教授)1中国语言文学系3131360民族与社会B2马戎(教授),王娟(讲师)3社会学系3131360民族与社会B2马戎(教授),王娟(讲师)3社会学系课程号课程名通选领域学分教师班号开课单位1139350普通生物学(B)A2高崇明(副教授),罗述金(研究员)1生命科学学院1139350普通生物学(B)A2高崇明(副教授),罗述金(研究员)1生命科学学院1130311普通生物学实验A2贺新强(副教授)1生命科学学院11生命科学学院数学科学学院33佟向军(副教授)耿直(教授)普通统计学AA每页50条 第1139380 136700普通生物学(A)2132830秦汉魏晋南北朝政治历程D2阎步克(教授)1历史学系12731020全球环境问题F2胡建信(教授)1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3131760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学F,B2陆杰华(教授)3社会学系1130871人类的性、生育与健康A2姚锦仙(讲师)1生命科学学院2131260人类发展与环境变迁D,F2包茂红(教授)1历史学系430171人类生存发展与核科学A2郭秋菊(副教授)1物理学院12731010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F2邵敏(教授)1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3232080日本经济B2宋磊(副教授)1政府管理学院3530190日本文化艺术专题E2滕军(教授)1外国语学院3835340莎士比亚名篇赏析E2黄必康(教授)1外国语学院1630044社会心理学C2侯玉波(副教授)1心理学系3131160社会学导论B2刘爱玉(教授)3社会学系2231310世界遗产概论D,F2张成渝(副教授)1考古文博学院3033270视觉圣经—西方艺术中的基督教E2张浩达(教授)1信息管理系2431940台湾政治概论B2李义虎(教授)1国际关系学院539410太空探索A2傅绥燕(教授),谢伦(副教授),陈鸿飞(教授),焦维新(教授)1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539410太空探索A2傅绥燕(教授),谢伦(副教授),陈鸿飞(教授),焦维新(教授)1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539410太空探索A2傅绥燕(教授),谢伦(副教授),陈鸿飞(教授),焦维新(教授)1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539410太空探索A2傅绥燕(教授),谢伦(副教授),陈鸿飞(教授),焦维新(教授)1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530160外国经济史D,B2刘群艺(副教授)1经济学院2930530外国宪法B2甘超英(副教授)1法学院2930105外国刑法B2江溯(副教授)1法学院2431890晚清对外关系的历史与人物D,B2李扬帆(副教授)1国际关系学院2039030文学概论E2杨铸(教授)1中国语言文学系434070物理宇宙学基础A3范祖辉(教授)1物理学院2131970西方当代历史学流派D2赵进中(副教授)1历史学系4332490西方歌剧简史与名作赏析E2侯锡瑾(教授)1艺术学院4332710西方美术史D,E2丁宁(教授)1艺术学院2131250西方文明史导论D2朱孝远(教授)1历史学系3634060西方文学名著导读E2喻天舒(教授)1外国语学院4330043西方音乐史D,E2朱秋华(副教授)1艺术学院432265现代天文学A2柯文采(研究员)1物理学院2031550小说的艺术E2曹文轩(教授)1中国语言文学系1639020心理学概论A,C2张智勇(副教授)1心理学系430109演示物理学A2李湘庆(讲师)1物理学院3536240印度宗教E2姜景奎(教授)1外国语学院2939991英美侵权法B2徐爱国(教授)1法学院3834310英语学术论文写作E2张薇(副教授)1外国语学院2832600营销学原理B3江明华(教授)1光华管理学院4330550影视鉴赏E2陈旭光(教授)1艺术学院2330001哲学导论C2李超杰(副教授)2哲学系3230900政治学原理B2燕继荣(教授)1政府管理学院2431880中东地区的国家关系B2王锁劳(副教授)1国际关系学院2431610中国边疆问题概论B2张植荣(教授)1国际关系学院2332336中国佛教史D,C2周学农(副教授)1哲学系2138970中国古代妇女史专题D2李志生(副教授)1历史学系课程号课程名通选领域学分教师班号开课单位2031540中国古代文化E2刘萍(副教授)1中国语言文学系2033862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二)E2李简(教授),李鹏飞(副教授)1中国语言文学系2033862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二)E2李简(教授),李鹏飞(副教授)1中国语言文学系2131110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D2阎步克(教授),叶炜(副教授),赵冬梅(副教授)1历史学系2131110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D2阎步克(教授),叶炜(副教授),赵冬梅(副教授)1历史学系2131110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D2阎步克(教授),叶炜(副教授),赵冬梅(副教授)1历史学系2138840中国近代思想史D2欧阳哲生(教授)1历史学系每页50条 第李四龙(教授)2哲学系2330161宗教学导论C21~16周 每周周三10~12节二教316添加1~16周 每周周三5~6节二教302添加1~16周 每周周二10~11节文史201添加1~16周 每周周四5~6节理教209添加1~16周 每周周一10~11节二教4011~16周 每周周二10~11节二教4011~16周 每周周一10~11节理教310添加1~16周 每周周三10~11节三教408添加1~16周 每周周四7~8节二教421添加1~16周 每周周四10~11节理教107添加世界历史111~16周 每周周一5~6节理教402闭卷添加1~16周 双周周二5~6节理教3021~16周 每周周四10~11节理教302世界历史111~16周 每周周二10~11节理教309闭卷添加1~16周 每周周一10~11节理教207添加添加添加1~16周 每周周一10~11节添加理教2071~16周 每周添加周一10~11节理教2071~16周 每周添加周一10~11节理教2071~16周 每周周一10~11节添加理教2071~16周 每周添加周一10~11节理教2071~16周 每周添加周一10~11节理教2071~16周 每周周一10~11节添加理教2071~16周 每周添加周一10~11节理教2071~16周 每周添加周一10~11节理教2071~16周 每周周一10~11节添加理教2071~16周 每周添加周一10~11节理教2071~16周 每周添加周一10~11节理教2071~16周 每周周一10~11节理教207添加1~16周 每周周一1~2节二教319添加工商管理类111~16周 每周周四2~4节光华113金融&通选添加中文系*1~16周 每周周二5~6节二教411添加1~16周 每周周二7~8节理教303添加1~16周 每周周二7~8节理教303添加1~16周 每周周二10~11节二教1071~16周 双周周五7~8节二教107专业开课年级上课时间及教室备注加入可选列表1~16周 每周周四5~6节理教302建议文科生选修添加1~16周 每周周四5~6节理教302建议文科生选修添加1~16周 每周周六1~4节老生物楼226--补录添加1~16周 每周周一7~8节理教2061~16周 双周周三7~8节理教206添加添加条 第 1 页,共 3 页 首页 / 上一页 下一页 / 末页 跳转到:历史学111~16周 每周周一10~11节二教301添加环境科学与工程类1~16周 每周周二10~11节二教411添加121~16周 每周周四3~4节理教202添加1~16周 每周周一5~6节理教108添加世界历史111~16周 每周周二10~11节理教402闭卷添加1~15周 每周周三5~6节二教411添加1~16周 每周周三10~11节理教202添加公共管理类1~16周 每周周三10~11节理教311添加1~16周 每周周四5~6节二教105添加1~16周 每周周二3~4节一教105添加1~16周 每周周二10~11节理教208添加1~16周 每周周一10~11节一教201添加1~16周 每周周四5~6节一教102添加1~16周 每周周一10~11节二教422添加1~16周 每周周一10~11节国关C307添加1~16周 每周周四5~6节理教303添加1~16周 每周周四5~6节理教303添加1~16周 每周周四5~6节理教303添加1~16周 每周周四5~6节理教303添加1~16周 每周周四7~8节理教419添加1~16周 每周周三10~11节理教209添加1~16周 每周周四10~11节理教307添加1~16周 每周周四10~11节国关C307添加中文系*1~16周 每周周三10~11节文史101添加1~16周 每周周二7~9节理教306添加世界历史111~16周 每周周四5~6节三教206与世界历史10级合上添加1~16周 每周周四5~6节二教107添加1~16周 每周周四10~11节二教101添加世界历史111~16周 每周周二5~6节二教107闭卷添加1~16周 每周周一10~11节三教408添加1~16周 每周周三7~8节图书馆南配殿添加1~16周 每周周一5~6节二教205英文授课添加中文系*1~16周 每周周一3~4节二教307添加1~16周 每周周一10~11节理教107添加1~16周 每周周三5~6节理教111添加1~16周 每周周一5~6节理教102添加1~16周 每周周二10~11节二教317添加专业开课年级上课时间及教室备注加入可选列表中文系*1~16周每周周二3~4节三教503添加中文系*1~16周每周周三7~8节二教109添加中文系*1~16周每周周三7~8节二教109添加1~15周每周周二10~11节二教207添加1~15周每周周二10~11节二教207添加1~15周每周周二10~11节二教207添加历史学111~16周每周周二10~11节理教306开卷添加1~16周每周周三5~6节二教301本系&双学位不可选添加。
第10章 环境材料分类
![第10章 环境材料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3c85c5ddbb4cf7ec4afed0d5.png)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木材及其他材料的环境特性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木材的环境特性
(1) 再生性 木材的可再生性是矿产资源不可比的。 人工林资源正在替代天然林资源。从生物多样性 和原材料资源的角度考虑,人工林木材作为环境 友好型材料的优势更大。通过对人工林的品种、 生长方式等定向培育,缩短木材的成熟期,易于 工业化利用,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永久利用。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木材是一种最早的、最标 准的环境材料。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3) 木材的调湿性
材料的调湿特性是指靠材料自身的吸湿或 解吸作用,直接缓和环境的湿度变化,使 湿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调湿性是木材的 独特性能之一,也是其广泛作为室内装饰 材料和家具材料的优点所在,对人体健康 和物品保存提供了一种环境调节作用。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木材的调湿性
判断材料的调湿性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以水蒸气变化为基准 判断不同材料的调湿性,另一种是以温度变化为基准判断不同材料的 调湿性。 将这两种方法进行综合来判断常用居室装饰材料的调湿性,结果发现 软质纤维板的调湿性能最好,实体木材、胶合板、刨花板、硬质纤维 板、硅酸钙板、石膏板、石棉板的调湿性能也属优良。有些材料虽然 基材的调湿性能良好,但若表面用调湿性不好的材料处理,仍然不能 得到很好的调湿性能。如三聚氰胺贴面胶合板、印刷木纹胶合板、聚 乙烯薄膜贴面石棉板等就是这方面的实例。而玻璃、丙烯酸树脂板、 橡胶、金属等属于调湿性能量差的材料。另外,材料的体积和厚度对 其调湿性也有较大影响。如0.3 mm的木单板及0.6 mm的窗帘布原本 都是调湿性能良好的材料,但由于厚度太薄不能对过量水蒸气进行调 节。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1) 整体改性
微囊藻毒素在超声场中的降解研究
![微囊藻毒素在超声场中的降解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f1c1f083169a4517723a363.png)
微囊藻毒素在超声场中的降解研究王波 张光明 马伯志 吕洪刚 王慧 张锡辉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 摘要 研究了功率超声对有毒蓝藻的主要次级代谢物藻毒素的降解作用 以及超声参数等条件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微囊藻毒素在超声场中具有很好的降解效果实验条件下 频率为 的超声对藻毒素的降解效果最好 其功率为 •时 作用 后藻毒素的降解率可达到 以上 同时紫外光辐照可以有效地强化超声对藻毒素的降解 关键词 藻毒素 ≤ 超声 降解中图分类号 ÷ 1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2 2 2收稿日期 2 2 修订日期 2 2 基金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者简介 王波 ∗ 男 吉林省吉林市人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处理富营养化水源水新技术研究ΣτυδψοφΣονοχηεµιχαλ∆εγραδατιονοφΜιχροχψστινσ• ∏ 2 2 Β 2 • ∏ ÷ 2 ∏≥ ∏ ≥ × ∏ √ ≥≤ Αβστραχτ:≥ ≤ ∏ µιχροχψστισ ∏ √ ∏ ∏∏ × ∏ ∏ √ ∏ ∏ ∏ ∏ √ ∏ • ƒ∏ ∏ √ ∏ Κεψωορδσ: ∏ ∏随着蓝藻水华的大量爆发有毒藻类产生的藻毒素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已造成野生动物!鸟类!家禽中毒甚至死亡乃至人类中毒事件≈ 微囊藻毒素≤ 由于其毒性较大 分布广泛 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族有毒化合物 微囊藻毒素是一种环状多肽物质由于环状结构和间隔双键 使其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常规的水处理工艺很难有效的去除 目前报道的去除藻毒素的方法包括 活性炭吸附≈ !光降解≈ ∗ !臭氧氧化≈ !化学药剂氧化≈ 以及生物降解≈ 等 但利用功率超声技术降解水中藻毒素的方法鲜见报道 超声波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的环境友好技术≈ 具有操作和控制容易!便于引进自动化操作手段!处理过程不引入其它的化学物质!反应条件温和以及反应速度快等优点近几年 利用超声技术抑制蓝藻生长!治理蓝藻水华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采用了超声技术对藻毒素进行降解研究了不同的条件下藻毒素在超声场中的降解效果 并对紫外线强化超声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材料和仪器藻毒素 直接从培养的铜绿微囊藻溶液取得 藻毒素检测试剂盒 美国∞ ∂ ÷公司生产可检测水样中 ≤含量的综合值 ×∞≤ 型酶标仪 美国 公司 ≤2 型光照培养箱 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 ×≤ 2 型台式离心机 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功率超声实验装置 自行研制 包括超声波发生器和超声波反应器1 2 实验方法1 2 1 藻种选择及培养实验选用的铜绿微囊藻 Μιχροχψστισαερυγινοσα),购自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编号为 2为产毒种类 培养温度为 ε 光照强度为 ¬ 培养基为 培养液1 2 2 藻毒素溶液的制备取培养的稳定期铜绿微囊藻液 离心 取上清液 用 1 Λ 的滤膜过滤后 直接稀释至所需浓度 进行藻毒素浓度测量或者超声辐照处理 直接使用微囊藻液中的藻毒素进行实验 更接近自然水体中水华蓝藻藻毒素等释放物 结果更具有实际价值1 2 3 藻毒素含量测定藻毒素含量采用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 √ ∞ ≥ 测定选用的藻毒素试剂盒检第 卷第 期 年 月环 境 科 学∞ ∂ ∞ × ≥≤ ∞ ≤∞∂ √测限为 1 Λ 测量范围为 1 ∗ 1 Λ 整个测量过程需最多一次可测量 个样品 11214 超声辐照处理每次取待处理的藻毒素溶液 置于自行研制的超声反应器进行辐照处理 反应器包括探头式和杯式 种 探头式反应器是将大功率的超声波聚能器 中科院声学所研制 直接伸入到反应溶液中杯式超声反应器由化学稳定性好的不锈钢材料制作 在杯的底部紧密粘贴夹心式或圆片式换能器 透过底面向反应器内辐照超声 反应器置于流动的恒温水浴中以保持温度恒定 具体超声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 所示图1 超声反应装置示意图ƒ ≥∏ √ 2 结果与讨论2 1 超声辐照降解藻毒素动力学规律将稀释好的藻毒素溶液 藻毒素含量约为Λ 用探头式超声反应器 • 进行辐照 分别在 ! ! ! ! 时取样进行测量 得到藻毒素浓度变化结果如图 所示结果显示 藻毒素在超声场中迅速降解 随着超声辐照时间的增加 藻毒素的去除率也不断增加 频率 !功率 •的超声作用藻毒素的去除率达到 藻毒素是水体中有毒物质 常规的水处理工艺难以去除 短时间的超声辐照能够有效的降解水中的藻毒素而且随着处理规模的放大并辅以其它技术的强化单位体积的能耗将极大的下降 这说明藻毒素的超声降解对于富营养化水源水的深度处理来说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技术对藻毒素浓度的函数 χ/χ 和辐照时间τ的曲线进行线性拟和分析发现二者呈现非常好的线性关系 如图 所示因此可以认为在该浓度范围内藻毒素在超声场中的降解反应为一级反应 反应速率常数为 12 2 超声参数条件及溶液浓度对藻毒素降解效果的影响2 2 1 超声功率的影响将稀释好的藻毒素溶液 藻毒素含量约为 Λ 用 超声进行辐照 调节声功率分别为 ! ! • 每个功率条件下分别在 ! ! !时取样进行测量 得到藻毒素浓度变化结果如图 所示图2 超声辐照对藻毒素的降解动力学ƒ 2图3 功率对超声降解藻毒素效果的影响ƒ∏ 从图 可以看出 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加 藻毒素的降解速度加快 功率为 •和 •的超声 降解效果明显优于 •的超声 作用 后功率由低到高去除率分别为 1 ! 1 ! 1 但是•和 •的超声作用 后 藻毒素降解速度变得相对缓慢 说明随着功率的增加 超声对藻毒素的降解具有饱和趋势 最终作用 后藻毒素的去除率分别为 1 ! 1 ! 1环 境 科 学 卷一般来讲 频率不变时 超声降解反应的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功率强度的增大而增加 很多实验都证明了这一点≈但是超过这一范围 功率过大反而可能出现反效果 •∏≈等用 超声降解≤≤ 水溶液时发现超过一定功率后 强度过高降解效果会适得其反 因为声强太高时 空化泡会在负压相长得过大而形成声屏蔽在随后的正压相不能瞬间完全崩溃 使系统可利用的声场能量降低 降解速度反而下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找到一个经济适用的功率和作用时间2 2 2 超声频率的影响选用频率为 ! ! 和1 的超声反应器调整声功率均为 • 分别对稀释好的藻毒素溶液 Λ 进行辐照处理 在 ! ! ! 时取样测量 得到藻毒素浓度变化结果如图 所示图4 频率对超声降解藻毒素效果的影响ƒ ∏ ∏图 可见 ! ! ! 1 超声作用 对藻毒素的去除率分别为 1 !1 ! 1 ! 1 和 超声对藻毒素的降解效果明显优于 和 1 超声而 超声的效果最好 因此 中频超声对藻毒素的降解效果较好 而低频和高频超声的效果相对较差无论是超声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 还是超声降解藻毒素都是源于超声的空化效应 一般认为 随着超声频率的提高 空化阈提高 使空化难以进行但同时单位时间内超声周期亦随之增多 因此声化学产率应随超声频率先增后降即存在一个最佳频率这一点认识是一致的 ≤∏ 等用 ! ! 和 超声辐照 水溶液 发现碘的释放量在时最大≈ ∏ 等用电化学的方法 发现声化学产率从 1 ! 到 1 随频率的升高而降低 并理论估算最佳频率为 ≈等研究了 ! ! ! ! ! ! ! 和超声辐照下的声化学产率发现用碘释放法测得的最佳频率为 而用ƒ 法则最佳频率为 ≈ 虽然不同的文献报道最佳降解频率有一定差异 但超声最佳化学产率的频率基本在 ∗ 中频范围内 本文的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规律21213 藻毒素溶液初始浓度的影响取稀释至不同浓度的藻毒素溶液 浓度由低到高依次为 Λ ! Λ ! Λ 分别用的超声辐照超声功率为 • 藻毒素初始浓度不同 超声的降解速率有一定差别 作用 后去除率按初始浓度由低到高依次是 1 ! 1 ! 1 初始浓度高的样品去除率较低 说明随初始浓度升高 反应速率下降 但是对于藻毒素去除总量 高浓度藻毒素溶液远高于低浓度藻毒素溶液反应效率提高 可能是因为在高浓度的藻毒素溶液中 超声波空化产生的# 自由基与溶液中藻毒素分子碰撞反应的机率比稀溶液大得多 因而在相同时间内反应的藻毒素也较多213 紫外光对超声降解藻毒素的强化分子中具有不饱和结构的化合物对紫外光具有较强的吸收 因此应用紫外光辐照微囊藻藻液可以降解藻毒素 张维昊等的实验表明 初始浓度为Λ 时 在紫外光的辐照下 微囊藻毒素降解 的时间约为 ∗ ≈实验中进一步研究了紫外光与超声作用联合降解藻毒素的效应 紫外光的波长为 1 强度为 1 • 超声频率为功率为 • 结果如图 所示图5 紫外光对超声降解藻毒素的强化ƒ √ 2紫外光强化超声对藻毒素的降解也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实验条件下反应速率常数κ为1 藻毒素降解 需要的时间仅为 1期环 境 科 学藻毒素的去除率为 1 而单独的超声作用反应速率常数κ为 1 藻毒素降解 需要的时间为 1 藻毒素的去除率为 1 这说明紫外光对超声降解藻毒素有很好的强化作用 显著的降低了藻毒素降解半衰期时间 提高了反应的效率和藻毒素的最终去除率3结论超声辐照是一种有效的降解微囊藻毒素的方法 藻毒素在超声场中迅速被分解去除 降解过程属于一级反应随着功率的增加 超声对藻毒素的降解效果增强 ! •的超声作用 藻毒素的去除率就达到 以上 但是功率较大时降解效果在时间上具有饱和趋势超声频率对藻毒素降解效果影响较大 频率的超声效果最好 功率为 •时作用 去除率达到藻毒素初始浓度升高 降解反应速率降低 但相同时间内藻毒素去除总量升高紫外对超声降解藻毒素有很好的强化作用 显著的降低了藻毒素降解半衰期时间 提高了反应的效率和藻毒素的最终去除率 紫外2超声联合处理 藻毒素的去除率可达 1参考文献≈ ⁄ × ¬ ≈ × ¬26 ∗≈ ⁄ ≤⁄ ⁄ εταλ 2 √ ≈ •28 ∗≈ × ∏ • ∏ × ƒ εταλ ≥2 ∂≈ × ¬ 33 ∗≈ ƒ × • ⁄ εταλ ° ∏ ¬ 2 ∏2 ∏ ∏ ¬≈ ∞ √ ≥× 33 ∗ ≈ ≥ ≥ ≥ ≥ ∂ ⁄ εταλ ⁄ ¬∏ ¬ ≈ •36 ∗≈ 陈晓国 肖邦定 徐小清 等 不同波段紫外光对微囊藻毒素光降解的影响≈ 中国环境科学 24 ∗ ≈ εταλ ¬ ∏ ≈ •35 ∗≈ ∏ ⁄ ⁄ ∏ ¬≈ • 28 ∗≈ 苑宝玲 曲久辉 王敏 高铁酸盐对藻类肝毒素的降解≈ 环境科学 23 ∗≈ ∏ ⁄ εταλ ⁄ ¬ ∏ ≈∏ × ¬ 2 ∗≈ 吕锡武 稻森悠平 丁国际 有毒蓝藻及藻毒素生物降解的初步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 19 ∗≈ 袁易全 近代超声原理与应用≈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 ∏ ∂ ° ≤ εταλ ⁄ ∏ ∏ ∏ ∏ ∏ ∏∏ ¬ ≈≥ 5 ∗≈ 王宏清 钟爱国 李珊 等 超声波诱导降解甲胺磷的研究≈ 环境化学 19 ∗≈ •∏ ∏ ∏ ∏ ∏ ∏ ≈ ∞ √ ° 11∗≈ ≤∏ εταλ ∏ ∏ √ ≈30 ∗≈ ∏ ƒ ∏≤° εταλ 2 ∏≈ ≥ 2 ∗ ≈ ≥ ∏ × × εταλ √ ∏≈ ≥ 10 ∗≈ 张维昊 方涛 徐小清 滇池水华蓝藻中藻毒素光降解的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 21 ∗环境科学 卷。
北大考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胡建信
![北大考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胡建信](https://img.taocdn.com/s3/m/c237d73a0b4c2e3f57276331.png)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胡建信胡建信系所:环境科学系及重点实验室职称:教授联系电话:62756593E-mail:jianxin@个人主页:个人简介科研工作教学工作胡建信教授于1983年和1986年在北京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自1986年于北京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其中1993-1995于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做访问学者;现为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党委书记,主要从事痕量有机污染物控制对策研究。
同时还担任(1)联合国环境署《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下属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评估委员会委员;(2)联合国环境署《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下属化学品技术选择委员会委员。
(3)国家《斯德哥尔摩公约》专家委员会委员。
曾经作为全球环境基金第四和五期基金战略专家。
他先后完成或参与完成《中国逐步淘汰臭氧层消耗物质国家方案》、《中国消防行业整体淘汰哈龙计划》、《中国化工行业整体淘汰CFC生产行业计划》、《中国清洗行业整体淘汰ODS计划》、《中国工商制冷行业整体淘汰CFC计划》、《中国家用制冷行业CFC淘汰行业计划》、《中国制冷维修行业淘汰CFC战略》、《中国ODS替代品发展战略》、《臭氧层耗损以及国家履约对策》、《中国甲基溴生产和消费行业淘汰计划》、《中国淘汰HCFCs战略研究》、《中国淘汰杀虫剂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战略》和《中国化学品环境管理问题与战略对策初步研究》等十几个国家方案、战略和行业计划。
2007年负责完成的《中国履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公约国家实施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
近几年的主要研究项目包括:1)-中国控制含氟温室气体初步对策研究(环保部公益项目);(2)新POPs风险管理初步研究(环保部);(3)含氟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研究(973子课);(4)中国淘汰HCFCs管理计划研究(环保部)等。
每年计划招收1名硕士研究生,1名博士研究生,接受访问学者。
北大考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陆思华
![北大考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陆思华](https://img.taocdn.com/s3/m/e9c4d8fa7c1cfad6195fa73c.png)
大气化学
代表性论文
1.M.Shao,B.Wang,S.H.Lu,B.YuanandM.Wang.2011EffectsofBeijingOlympicsControlMeasureson ReducingReactiveHydrocarbonSpecies.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 2.YangLi,MinShao,SihuaLu,Chih-ChungChang.2010Variationsandsourcesofambientformaldehyde forthe2008BeijingOlympicgames.AtmosphericEnvironment. 3.BinYuan,MinShao,SihuaLu,BinWang.2010SourceProfilesofVolatileOrganicCompoundsAssociat edwithSolventUseinBeijing,China.AtmosphericEnvironment. 4.刘兴隆,曾立民,陆思华,于雪娜.2009 大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线监测系统,环境科学学报. 5.YingLiu,MinShao,SihuaLu,Chih-chungChang,Jia-LinWang.2008VolatileOrganicCompound(VO C)MeasurementsinthePearlRiverDelta(PRD)Region,China.Atmos.Chem.Phys. 6.YingLiu,MinShao,SihuaLu,ChangChih-Chung,Jia-LinWang.2008SourceApportionmentofAmbie ntVolatileOrganicCompoundsinthePearlRiverDelta,China:PartII.AtmosphericEnvironment. 7.SihuaLu,YingLiu,MinShao,ShanHuang.2007ChemicalSpeciationandAnthropogenicSourcesofA mbientVolatileOrganicCompoundsinSummerofBeijingCity.FrontiersofEnvironmentalScienceandE ngineeringinChina. 主要专著
生态资产管理与生态系统修复:助力高质量绿色发展
![生态资产管理与生态系统修复:助力高质量绿色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761898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1f.png)
气象与人类社会2023年第5期生态资产管理与生态系统修复:助力高质量绿色发展李㊀锋㊀张益宾摘㊀要生态系统在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自然资源的同时也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㊂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导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生态资产减少㊁生态系统服务能力降低,地球家园受到严重威胁㊂面对这些挑战,生态资产管理与生态系统修复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实现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促进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手段,可为生态环境保护㊁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和技术保障㊂关键词生态资产㊀生态修复㊀绿色发展㊀生态文明㊀可持续发展㊀生物多样性作者简介:李锋,生态学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教授㊁博士研究生导师;张益宾,管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清华大学生态修复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城市生态资产的评估方法与管理机制研究 (71734006)①徐慧㊁刘希㊁刘嗣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在二十大的创新“,‘宁夏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㊂②邱海峰:‘提前实现 十四五 规划确定的目标 超65%,城镇化进入 下半场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3月29日㊂㊀㊀一㊁引㊀言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㊂伴随着全球的快速城镇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㊁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㊂①从规模来看,中国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245万人增加到2022年的92071万人,增长74826万人,这一增量超过欧洲人口总和㊂从速度来看,1978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17.9%,2022年为65.2%,四十多年提升47.3%,英美等发达国家实现同阶段城镇化率跃升用时2倍以上㊂②中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引起了土地利用方式的巨大改变,人工用地比例增加,生态空间不断缩小,山林河湖破坏严重,城市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受到威胁㊂基于此,绿色发展便成为新时代城市发展建设方式转型的主要举措之一,是针对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的解决措82气象与人类社会施,是中国城市发展从外延扩张型向内涵提质型转变的里程碑,具有社会㊁生态㊁文化㊁经济等多重意义,可谓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㊂生态资产管理与生态系统修复工作的开展,通过建立政府主导㊁部门协同㊁上下联动的长效机制,有助于改善城市功能㊁空间环境和景观风貌,是助力城市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所在㊂与此同时,2022年通过的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旨在到2030年保护地球30%的陆地㊁海洋㊁内陆水域和沿海地区,为今后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明确了实施方案㊂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我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㊁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㊂未来,我国将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响应 联合国生态系统修复十年 行动计划,依托 一带一路 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迈上新台阶㊂㊀㊀二、绿色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㊂ 尊重自然㊁顺应自然㊁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㊂ 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绿色发展逐渐成为各国解决资源环境多重挑战的重要手段,其中,应对气候变化和金融危机的共识方案‘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这一行动方案的制定标志着各国迈出了决定性步伐㊂②此外,为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的 绿色复苏 ,全球汇聚起了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㊂从国际上来看,一些国家陆续推出相关战略,比如英国的 绿色经济 低碳经济 ,日本制定 清洁生产机制 ,韩国提出 绿色增长经济振兴战略 ,德国实施 循环经济 废物管理 ,美国开展 绿色新政 绿色金融 ,发展中国家如柬埔寨㊁印度尼西亚和南非等也制定了绿色经济战略计划㊂中国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构建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格局,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制定了 十四五规划 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加快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㊂在关于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内容中,提出坚持生态优先㊁绿色发展,推进资源总量管理㊁科学配置㊁全面节约㊁循环利用,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指明了下一步发展方向㊂城市是人类活动最为密集的区域,是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㊂③自然界为城市发展提供了资源和服务(生态资产),成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载体和基础;而社会㊁经济和自然系统是构成绿色发展的三大系统,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既是对可持续发展的继承,也是可持续发展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主要目标为提高人类福祉㊂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渗透了绿色发展理念,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速转变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体92①②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㊂黄寰㊁肖义㊁王洪锦:‘成渝城市群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评价“,‘软科学“,2018年第7期㊂马世骏㊁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报“,1984年第1期㊂阅江学刊2023年第5期制机制㊁加快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体系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㊁加快国际合作交流㊁创新合作方式等㊂㊀㊀(一)生态资产和绿色发展密切相关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㊂ 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㊁保护优先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㊁生活富裕㊁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㊂ ①目前,生态资产管理成为综合评价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损益的前沿和热点,以自然资源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为核心的生态资产被视为一种国家资产㊂未来,美丽中国建设是我们的宏伟目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是方法论,统筹产业结构调整㊁污染治理㊁生态保护㊁应对气候变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㊂②㊀㊀(二)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治本之策,有效推动绿色建设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㊂生态文明是指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文明形态㊂而绿色发展则是指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发展向着低碳㊁环保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㊂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生态文明是绿色发展的基础,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实现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则是生态文明的目标,只有推动经济发展向着低碳㊁环保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才能实现生态文明㊂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㊂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则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推动经济向着低碳㊁环保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㊂③基于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我国制定了各类政策文件,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试行)“‘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 2035年)“‘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 2025年)“‘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等,开展了主体功能区规划㊁国土空间规划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综合试点工程等工作㊂这些政策文件及相关工作为未来我国的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了战略方向和技术支撑㊂㊀㊀三、生态资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科学论断,中共中央办公厅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系统部03①②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㊂李周:‘中国经济学如何研究绿色发展“,‘改革“,2016年第6期㊂韦宝婧㊁胡希军㊁张亚丽等:‘基于 重要性-脆弱性-服务价值 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管控“,‘农业工程学报“,2022年第19期㊂气象与人类社会署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关工作㊂生态资产管理中的评估㊁核算以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践行 两山 理论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㊂①目前,生态资产的评估与核算已开始应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之中,生态资产的研究在国内备受关注㊂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城市可以通过经济㊁社会和生态环境来体现其综合实力㊂其中,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可通过国内生产总值(GDP)来体现;社会发展的综合状况可通过医疗㊁卫生㊁教育和文化等指标来衡量;而在生态环境方面,尚未形成与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接轨的衡量指标体系,因此关于生态资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㊂②生态资产评估和核算以货币的形式对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定价,帮助人们以更直观的方式来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需要以生态资产保护为前提和基础㊂生态资产评估和核算可以将区域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纳入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当中㊂③㊀㊀(一)生态资产的内涵1.生态资产是物质量和价值量的有机统一生态资产是生态系统中自然资源的直接价值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总和,是表征生态系统质量状况的重要指标㊂生态资产评估是对生态资产总量㊁分布和特点等的总体评价与估测,针对不同区域㊁不同尺度和不同生态系统,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等理论,结合地面调查㊁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等手段进行生态资产核算或综合评估,以获得比较科学㊁客观的数据㊂生态资产评估不完全等同于经济学意义上的资产评估,经济学意义上的资产评估主要是经济实体的价值评估;生态资产评估是以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为主要对象的区域生态系统质量状况评估,是生态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的一部分㊂④不能简单地认为生态资产评估就是绿色GDP核算,因为绿色GDP包括资源核算和环境核算,生态资产评估可作为绿色GDP核算的一部分㊂梳理现阶段生态资产的相关研究发现,国外学者主要从自然生态系统本身出发,将生态资本理解为自然生态系统本身的各种存在之和;国内学者主要从自然生态系统支撑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将生态资本理解为自然生态系统客观存在的一部分㊂随着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概念的提出,国内对生态资本的理解逐渐与国际融合㊂⑤笔者认为,生态资产主要包括以自然资源实体资产为核心的物质量体现和以生态系统服务为核心的价值量体现㊂因此,目前主要从自然资源物质量及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量总和来进行生态资产的评估与核算㊂2.生态资产是自然资产和人工资产的共同体现就生态资产来看,类型划分因区域的研究尺度和研究目标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高分辨率遥感信息和实地调研是开展生态资产定量化分类和评价的基础,由此可更加全面地概括生态资产的构成,从而构建更加系统的生态资产评价指标体系㊂生态资产实际上是13①②③④⑤张益宾㊁李锋㊁史云扬等:‘基于科学计量分析的生态资产研究进展“,‘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2年第12期㊂范小杉㊁高吉喜:‘生态资产动态评估指标及计量模型“,‘生态经济“,2009年第7期㊂吴英迪㊁蒙吉军:‘中国自然资源生态服务重要性评价与空间格局分析“,‘自然资源学报“,2022年第1期㊂李锋㊁张益宾:‘生态资产评估与管理几个问题的思考“,‘土地科学动态“,2021年第1期㊂侯鹏㊁付卓㊁祝汉收等:‘生态资产评估及管理研究进展“,‘生态学报“,2020年第24期㊂梁赛㊁李雨萌㊁齐剑川等:‘基于全产业链视角实施生态资产管理“,‘中国环境管理“,2019年第3期㊂阅江学刊2023年第5期自然资产与人工资产的共同体现,因此在城市生态资产评估与核算过程中,我们将生态资产分为城市自然生态资产与城市人工生态资产两大类,对每一类城市生态资产从资产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两方面进行实物量和价值量的综合评估与核算㊂①城市自然生态资产主要包括城市湿地㊁城市森林㊁城市土壤和城市生物等,城市人工生态资产主要包括园林绿地㊁城市农田㊁城市矿产㊁污水处理厂和废弃物处理场等㊂在对生态资产评估㊁核算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生态资产类型划分,在理论和方法层面强调自然资产和人工资产是生态资产的共同体现,完善生态资产研究的系统框架㊂②㊀㊀(二)生态资产评估与核算方法体系生态资产评估与核算由物质量评估和价值量评估两部分构成㊂③目前常用的实物量评价方法主要包括生物量法㊁单位面积法㊁经验公式法㊁生态足迹法㊁能值分析法㊁决策模型法等,生态资产物质量的各种评估方法都有其优缺点㊂其中,生态足迹法与单位面积法都无法体现不同区域的差异性;单位面积法适用于核算多种生态资产类型,但是其标准化的计算方法无法体现区域之间的差异性;生物量法的评估过程简单,但是仅能核算部分生态资产价值;经验公式法的计算比较准确,但是需要的参数很多,往往不容易获得,尤其是区域范围较大时;InVEST模型可以评估多种生态服务类型,但是对数据的要求比较高;能值分析法可以比较不同的生态资产类型,但是计算时容易出现信息重复㊂④对生态资产实物量进行核算之后,可以开展价值量评估,供决策者和管理者等参考㊂目前,主要的核算定价方法有市场价值法㊁假想市场价值法㊁替代市场价值法等㊂替代市场价值法主要包括替代工程法(影子工程法)㊁机会成本法㊁享乐价值法㊁旅行费用法㊁防护费用法㊁恢复费用法等㊂影子工程法,即为了估算某个不可能直接得到的结果的损失项目,即假设采用某项实际效果相近但并未进行的工程,以该工程建造成本替代待评估项目的经济损失的方法㊂机会成本法也称收入损失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资源,有时会减少一些生产部门(如林业)的收益,即此项保护的机会成本㊂享乐价值法则依赖生态系统服务本身的属性,主要用于房地产市场,评估环境适宜度对土地和房价的贡献,因为土地条件㊁土壤肥力㊁清洁空气等环境属性会提高土地的价格㊂旅行费用法是指个体为消费某种非市场物品,愿意支付相应的旅行费用㊂防护费用法通过估算人们对改善环境(如大气㊁水源)质量和保护生态(如防止水土流失)的支付额度,得出最低防护费用㊂恢复费用法一般是计算自然生态环境资源遭到破坏后,将其修复到初始状态所需的费用,这些费用可作为估计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价格的依据㊂㊀㊀四、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改善生态系统质量,维护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手段㊂生态修复的研究工作早在20世纪初就已拉开序幕,始于欧美国家对受损山地㊁森林㊁草原资源的保护利用㊂随着景观生态学和修复生态学的发展,各种物理㊁化学㊁生物及复合生态修复技术逐渐涌23①②③④王玉涛㊁俞华军㊁王成栋等:‘生态资产核算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中国环境管理“,2019年第3期㊂侯鹏㊁王桥㊁申文明等:‘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研究进展:内涵㊁框架与挑战“,‘地理研究“,2015年第10期㊂邱琼㊁施涵:‘关于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核算若干概念的讨论“,‘资源科学“,2018年第10期㊂李锋㊁张益宾:‘生态资产评估与管理几个问题的思考“,‘土地科学动态“,2021年第1期㊂气象与人类社会现并不断完善㊂生态系统修复是停止和扭转生态系统退化趋势的过程,其目的是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和修复生物多样性㊂①生态系统修复的核心内容包括选取基线㊁参照生态系统㊁保障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降低生态系统崩溃的风险㊂生态修复学会(SER)将生态修复定义为 协助退化㊁受损或被破坏生态系统修复㊁重建和改善的过程 ,生态修复能够恢复生态系统的固有价值,并为人类提供商品和服务㊂②综合国内外生态修复的研究和实践,笔者认为生态修复的科学内涵比生态系统修复更加丰富㊂生态修复是以自然生态系统修复为主,必要时辅以人工措施以促进自然演替的过程,涵盖自然生态修复㊁社会生态修复和经济生态修复等多个维度,需考虑区域发展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并平衡生态㊁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等多方面因素㊂㊀㊀(一) 联合国生态系统修复十年 决议2019年,联合国制定了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计划,旨在扩大对已退化和被破坏的生态系统的修复,以此作为应对气候危机㊁加强粮食安全㊁保护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㊂生态系统修复被定义为扭转生态系统(如景观㊁湖泊和海洋)退化的过程,以修复其生态功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增强生态系统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㊂③目前,土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退化已破坏了32亿人的福祉,物种和生态系统服务丧失的代价约占每年全球生产总值的10%㊂研究表明,世界上有超过20亿公顷的退化土地和退化景观具有修复潜力㊂到2030年,修复3.5亿公顷退化土地可以提供价值9万亿美元的生态系统服务,并从大气中再吸收13至26种温室气体,从大气中去除多达26千兆吨温室气体㊂目前,地球上约20%的土地出现生产力下降趋势,这与世界各地的生态系统的侵蚀㊁损耗和污染有关㊂到2050年,环境退化和气候变化将使全球作物产量减少10%,某些区域的减产幅度可能达到50%㊂这些数据说明,生态修复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国内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核心议题㊂㊀㊀(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起初由世界银行于2008年提出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NbS定义为 保护㊁可持续管理和修复自然的或改变的生态系统的行动,这些行动能有效和适应性地应对社会挑战,同时提供人类福祉和生物多样性利益 ④㊂自NbS概念提出,历经十多年的发展,目前该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和研究的前沿,并被纳入联合国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及多国的发展战略㊂作为一套生态保护㊁修复㊁管理的理论体系,NbS具有很强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对于我国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也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㊂第一,从研究领域来看,NbS是保护㊁可持续管理及修复自然和被改变的生态系统的行动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NbS定位为统领所有基于生态系统的方法的总框架,这个框架包含了生态系统保护㊁针对具体问题的生态系统方法㊁基础设施建设类方法㊁基于生态33①②③④邱琼㊁施涵:‘关于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核算若干概念的讨论“,‘资源科学“,2018年第10期㊂李锋㊁成超男㊁杨锐:‘生态系统修复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展望“,‘生物多样性“,2022年第10期㊂袁媛㊁白中科:‘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进展“,‘农业工程学报“,2020年第3期㊂卢风:‘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与生态文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㊂阅江学刊2023年第5期系统的管理㊁生态系统修复等五大方向㊂①因此,可以认为NbS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类似,都是一种生态修复的新形态或新思路,两者的关注领域和研究内容具有高度的交叉性和契合性㊂第二,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问题和需求来看,我国的生态修复已从末端治理走向系统治理和复合修复㊂我国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演变,虽然目前仍存在观念落后和系统方法缺失等问题,但是总体来说逐步从单一的末端治理走向系统治理和复合修复㊂NbS的本质就是一种系统的㊁复合的生态保护修复和管理理念,在我国当前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引入NbS,可谓恰逢其时㊂②第三,从发展趋势来看,NbS概念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业已形成体系化㊁较成熟的理论框架,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㊁领先的生态系统保护㊁修复和管理理念㊂随着NbS在全球影响力的持续扩大,未来将在生态修复领域提供更多的理论和方法支撑,势必会对新时期我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实践带来深远影响㊂③㊀㊀五、结㊀语综合来看,未来生态修复的重点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通过修复㊁管理提升生态系统及其服务价值,通过修复㊁改善环境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与开展碳储存,确立自然保护地的优先事项,完善监测体系与适应性管理,考虑公平性与多元主体参与㊂因此,我们构建了多级分层的一体化生态修复总体框架体系,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为三个层次,即国土空间层次㊁景观及生态系统层次㊁生态要素层次,形成了从宏观到中观到微观,从自然生态系统到人工生态系统,从自然保护到生态修复的完整的生态修复技术集成体系;分别包括国土空间层次中生态空间㊁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等三类空间,景观及生态系统层次中绿色㊁蓝色㊁棕色和城镇生态系统等四个系统,生态要素层次中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城等九种要素㊂而在不同类型的国土空间开展生态修复存在显著的导向差异,生态空间的主要导向为筑本底㊁优格局㊁保生态,农业空间的主要导向为美环境㊁惠民生㊁促发展,城镇空间的主要导向为提质量㊁强服务㊁重内涵㊂综上所述,生态修复的方法策略包括多维目标㊁分区分类分级分时㊁生态基础设施网络㊁技术集成与模式优化㊁生态资产核算与审计㊁技术应用和示范工程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㊁制度体系建设等㊂如今,我国已由注重数量发展进入重视质量发展的阶段,走内涵式创新驱动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㊂未来,应做好生态资产管理与生态系统修复,加强生态资产保育与国土空间规划㊁国家公园建设以及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城系统保护修复工作的紧密结合,建立动态化㊁市场化㊁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区域生态修复与生态资产提质增效的协同管理,实现部分生态资产向生态产品和经济效益转化,促进生态修复与周边社区协同发展㊂责任编辑:沈㊀丹43①②③王金洲㊁徐靖:‘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进展㊁挑战和建议“,‘生物多样性“,2023年第2期㊂张翼飞㊁李嘉蕙㊁王艺蔚:‘中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绩效研究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生态经济“,2022年第11期㊂杨崇曜㊁周妍㊁陈妍等:‘基于NbS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实践探索“,‘地学前缘“,2021年第4期㊂。
北京大学地空学院2009年考研复试名单及规则
![北京大学地空学院2009年考研复试名单及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d5014cef4afe04a1b071de54.png)
北京大学地空学院2009年考研复试名单及规则 2009年03月18日 16:48 新浪教育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规则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北京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安排,特制定我院具体的复试规则:1、复试原则:公开、公正、公平,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
差额复试:复试比例为150%;复试权重50%。
2、复试工作的组织管理:复试领导小组组长:秦其明副组长:潘懋、黄清华、张立飞、张飞舟学院各专业成立5人以上的专家复试小组,设立组长一名,秘书一名。
3、根据《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关于部分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收费标准的函》(京发改[2008]1974)批准,以及北京大学财务部收费立项审批通过,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可收取相应费用,具体收费项目为:“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费”,收费标准:100元/人。
21日听力结束后到地学楼3205室交费。
4、200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具体要求如下:复试时考生必须提交的材料:考生须提交报名登记表、个人陈述(在北大研究生院招生网页下载)、正式成绩单(非应届生加盖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应届生加盖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公章)、最后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及影印件(往届生)或学生证(应届生)。
还可提交可以证明自己研究潜能的各种背景材料、科研成果等以供专家复试组参考。
(以上材料不用邮寄,复试时交给各复试组秘书)外语听力测试: 2009年硕士研究生外语听力测试统一安排在3月21上午8:30-9:00,地点将于3月20日北大研究生院招生网页公布,请届时查询。
各专业复试时间、地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3 月21(星期六)下午2:00,遥感楼大厅集合方式:笔试1 小时、程序设计上机考试30 分钟、口试空间物理专业:3 月21(星期六)下午2 :30 物理大楼北415 口试固体地球物理专业:3 月21(星期六)上午10 :00 理科二号楼2807 口试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3 月21(星期六)下午2:00 地学楼3627 笔试及岩石薄片1 小时,口试每人15 分钟地球化学专业: 3 月21(星期六)下午2:30 地学楼3522 口试、英语阅读翻译构造地质学专业:3 月21(星期六)下午:2:00 地学楼3428 口试、英语阅读翻译地质学(材料及环境矿物学)专业:3 月21(星期六)下午2:00 地学楼3531 面试、笔试结合古生物专业: 3 月21(星期六)下午2:30,地学楼3424 口试石油中心: 3 月21(星期六)下午2:30,地学楼3453 口试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09 年3 月16 日教务办公室许老师尹老师联系电话:(010)62767115 / 62751152邮箱:xumeilan@yinjinghua@复试名单:地图学与地理学信息系统专业:康朝贵、柴蕾蕾、杨忠智、李杨、袁婷周玉柱(强军)、陈润强(强军)、钟柯(强军)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盖颖颖、王旭阳、程鹏、赵杰鹏、景欣、姜莎莎冯洋、常春固体地球物理专业:郭震、王琼、李徯徯、王桥、王显光、丁浩空间物理专业:李金星、刘昕、胡仲旻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申婷婷、范二平、崔莹、王琳淼、周维维地球化学专业:张菲菲、杨亮、刘晓瑜古生物专业:邹晓东、陈盟莎、张伟、李岩、廖翰卿、王宁冲、张美琼构造地质学学专业:孔繁达、汤文豪、徐汀滢、童勤龙、鞠玮、李顺(此名单不含单考)地质学(材料及环境矿物)专业:周维卫石油中心:陈宇、李振兴、孟庆峰、陈榕、张其超、王磊、李晓敏。
北大考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阳生
![北大考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阳生](https://img.taocdn.com/s3/m/f42e76f0700abb68a982fb3c.png)
lidWasteIncineration:SodiumTetrasulfide(STS)asMercuryCapturingAgent.EnvironmentalSciencea
ndTechnology,41:1735-1739,2007.
12.YangshengLiu,LanlanMa,YushanLiuandGuoxingKong.Investigationofnovelincinerationtechnol
dousMaterials,2010,178(1-3):999-1006.
7.YangshengLiu,SifangKong,YaqiongLi,HuiZeng.Noveltechnologyforsewagesludgeutilization:Pre
parationofaminoacidschelatedtraceelements(AACTE)fertilizer.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2009,
22.YangshengLiuandYouyuanDai.DistributionBehaviorof
冄
-aminoacidandaminobenzoicacidbyExtractionwithTrioctylamine,Separ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
38(5):1217~1228,2003.
alMagneticporousSrFe12O19/P(St-DVB-MAA)MicrospheresbyaNovelSuspensionPolymerization.
CentralEuropeanJournalofChemistry,2008,6(4),627 633.
15.YangshengLiu,LanlanMa,YaqiongLiandLitingZheng.Evolutionofheavymetalspeciationduringth
北大考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曾立民
![北大考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曾立民](https://img.taocdn.com/s3/m/dca86979f46527d3240ce054.png)
环境科学、监测技术 奖励荣誉
2010 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5) 2010 年环境部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13) 2009 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5) 2006 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排名:4) 2004 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8) 2004 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排名:6) 教育背景
H.-B.Dong;L.-M.Zeng;M.Hu;Y.-S.Wu;Y.-H.Zhang;J.Slanina;M.Zheng;Z.-F.Wang;R.JansenTheap plicationofanimprovedgasandaerosolcollectorforambientairpolutantsinChinaAtmosphericChemistr yandPhysics12,10519-10533,2012 陈枳君,曾立民在线大气汞分析仪渗透管标定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 2011,(6) 吴丽玲,曾立民,于雪娜,邵敏配备低压进样系统的 GC-FID 法测大气中的 CO 和 CH_4[J]环境 科学学报 2010,(9) 唐静玥,曾立民,董华斌一种在线测量颗粒物中 WSOC 的新方法及其应用[J]环境科学学报 2010,(5) 刘兴隆,曾立民,陆思华,于雪娜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系统[J]环境科学学报,2009,(12) 唐静玥,曾立民,胡敏,吕爱华,兰国栋利用气体-气溶胶在线测量技术研究乌鲁木齐颗粒物水溶 性组分与气体污染[J]环境科学学报 2009,(11) 董华斌,曾立民一种在线测量大气中气态氨和颗粒相铵离子浓度的方法北京大学学报 2007 年 张展毅等大气颗粒物浓度自动监测仪器的研制及性能比对测试北京大学学报 2006 年 俞仲英,曾立民在线大气汞分析仪的开发及应用北京大学学报 2006 年 郇宁,曾立民气溶胶中有机碳及元素碳分析方法进展北京大学学报 2005 年 郇宁,曾立民大气气溶胶中有机碳元素碳分析方法比较《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006 年学术年会 优秀论文集(下卷)》2006 年 郇宁,曾立民北京市冬季 PM_(2.5)中碳组分的测量与分析北京大学学报 2006 年 周楠,曾立民固定源稀释通道的设计和外场测试研究[J];05 期环境科学学报 2006 年 陆克定,张远航,苏杭,邵敏,曾立民,钟流举,向运荣,张志忠,周崇光,AndreasWahner 珠江三角洲 夏季臭氧区域污染及其控制因素分析[J]中国科学:化学 2010,(4) 刘 新 罡 , 张 远 航 , 温 梦 婷 , 王 京 丽 ,JinsangJUNG, 张 士 煜 , 胡 敏 , 曾 立 民 ,YoungJoonKIMAClosureStudyofAerosolHygroscopicGrowthFactorduringthe2006PearlRiverD eltaCampaign[J]AdvancesinAtmosphericSciences2010,(4) 于娜,魏永杰,胡敏,曾立民,张远航北京城区和郊区大气细粒子有机物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J]
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 波
![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 波](https://img.taocdn.com/s3/m/fe73efa6d1f34693daef3eac.png)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
介-张 波
张波
Email: 联系电话: 个人主页: 办公室:逸夫二楼 职称职务:副教授/副高职称 个人简历
教育背景:1995.9-1999.7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地质学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2.9-2007.7 北京大学地球历: 2007.7-2009.7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后 2009.7-今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讲师 荣誉、获奖情况(省部级及以上): 学术或社会职务:工作情况及研究方向 教学与主讲课程: 构造地质学,显微构造地质学,盆地分析与盆地构造所在专业与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构造地质学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研究兴趣包括岩石三维韧性变形及构造变形(样 式)的数值模拟、深大脆韧性断裂体系的构造解析与构造年代学;也涉及利用先进技术手段 和方法(EBSD/SEM/EDS 等)开展岩石的显微组构-构造(纳米级)、流变学及微动力学机 制研究。目前集中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滇西三江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深部动力学。主持的主 要科研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一等资助 NO.20070420065):滇西澜沧江构造带新生代三维挤压 走滑的运动学和变形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40802050):澜沧江构造带新生代挤压走滑应变 及其应变分解方式 中国地震局科研成果与主要论著近三年内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1.ZhangBo,ZhangJinjiangetal.,Structuralfeatureanditssignificanceofthenorthernmostsegmentofthe TertiaryBiluoxueshan-Chongshanshearzone,eastoftheEasternHimalayanSyntaxis.ScienceChina(D EarthSciences),2011,54(7):959-974.(SCI) 2.BoZhang,JinjiangZhang,DalaiZhong,Structurae,kinematicsandagesoftranspressionduringstrain-p artitioningintheChongshanshearzone,westernYunnna,China,JournalofStructuralGeology,2010,32:4 45-463(SCI). 3.张波,张进江,郑亚东等,膝褶、膝褶带、共轭膝褶带:一种可能的新型油气构造样式,天然气工 业,2010,Vol.30(2):32-40.
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的过氧化物
![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的过氧化物](https://img.taocdn.com/s3/m/c836941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15.png)
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的过氧化物
叶鹏;张剑波;陈辉;左澎
【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监测》
【年(卷),期】2005(021)001
【摘要】采用液氮冷冻法采集大气中的过氧化物,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浓度.研究中对大气采样条件和样品测定条件进行了探讨,并将测定结果与高压液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在野外大气监测中应用该方法测定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中过氧化物浓度及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分光光度法显色稳定,灵敏度高,检测下限为7.92×10-8mol/L,可用于测定大气中的H2O2和有机过氧化物,是一种操作方便,易于推广的方法.
【总页数】5页(P43-47)
【作者】叶鹏;张剑波;陈辉;左澎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北京,100871;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北京,100871;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北京,100871;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北京,1008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31
【相关文献】
1.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萝卜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J], 郑巍;李永生;赵炀;高秀峰
2.辣根过氧化物酶分光光度法测定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 [J], 李忠琴;许小平;杨海麟;王武
3.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业用乙二醇二甲醚中微量过氧化物 [J], 王伟;杨惠茹
4.以1-氯萘酚为底物的分光光度法测定辣根过氧化物酶 [J], 王彤;魏西莲;尹宝霖;张媛媛
5.纳米金-铅过氧化物模拟酶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水中铅离子 [J], 王小凤;王永生;兰文波;贺莉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与思路对策研究
![上海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与思路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6bf251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b.png)
上海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与思路对策研究张剑波1,戚铭芳2,颜明峰3,张英俊4(1.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上海 200002;2.上海昊宏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3.上海市杨浦科技创业中心,上海 200092;4.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嘉兴314003)[摘要]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
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指数研究的初步框架,据此对上海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估,并给出了树立基础良好区域的科技服务品牌,使创新资源加速聚集聚合聚变;集聚、培育、扶持科技服务从业人员,使上海成为相关人才高地;加强相关规章制度建设和政府管理改革,优化科技服务业发展环境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服务业;发展;研究[中图分类号] G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11(2018)05-0089-18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新型科技服务组织和服务业态不断涌现,服务质量和能力稳步提升。
总体上目前我国科技服务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着市场主体发育不健全、服务机构专业化程度不高、高端服务业态较少、缺乏知名品牌、发展环境不完善、复合型人才缺乏等问题。
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的客观要求,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关键一环,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收稿日期] 2018.06.19[基金项目] 本文得到上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56********。
[作者简介] 张剑波,工学硕士和工商管理硕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和创新经济,经济,E-mail:zhanghjianbo@戚铭芳,法律硕士,检察员,研究方向为民商法、产业经济和企业管理颜明峰,经济学学士,管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和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张英俊,农业推广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日本研究和区域经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
介-张剑波
张剑波 系所:环境科学系及重点实验室 职称:教授 联系电话:010-62753438 E-mail:jbzhang@ 个人主页:/~fjm 个人简介科研工作教学工作
nPearlRiverDelta,China,InternationalJournalofEnvironmentalAnalyticalChemistry,2010,Vol.90,54
8;SCI 收录
10.
RemovalOfDicofolFromWaterByImmobilizedCellulaseAndItsReactionKinetics;JournalofEnviron
14.阳离子和两性混合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合成三维六方介孔二氧化硅;无机化学学报,2011;
Vol.27No.9:1817-1829;SCI 收录
15.中国 HFC-23 排放预测与 CDM 项目的影响分析;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Vol.48(2):310-316
主要专著
环境材料导论,张剑波,北京大学出版社 清洗技术基础教程,张剑波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mentalManagement,2011,Vol.92:53-58;SCI 收录
11.Peroxyacetylnitrate(PAN)andperoxypropionylnitrate(PPN)inurbanandsuburbanatmospheresofB
eijing,China.Atmos.Chem.Phys.Discuss.,11,8173–8206,2011
环境科学导论,全校通选课
指导博士生、硕士生
欢迎对大气污染物监测、控制研究或对全球环境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前来攻读博士或硕士学 位!
学生信息
已毕业学生:左澎(北京大学),叶鹏(美国),刘小鹏(北京大学),陈辉(中国气科院), 刘德英(北京大学),丁剑(美国),王杉霖(美国),王斌(重庆)、陈嵩(北京),宗月茹(北 京大学),杨光(能源所),谭大,杨虹(国家开发银行),徐振强(建设部),王凤(环保部), 杨婷(冶金院),颜鍠鍠(香港),韩丽(四川环科院);
8.Removalof2,4-dichlorophenolbychitosan-immobilizedlaccasefromCoriolusversicolor
,
Bio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2009,Vol45:54,SCI 收录
9.Ground-basedon-linemeasurementsofperoxyacetylnitrate(PAN)andperoxypropionylnitrate(PPN)i
研究领域
环境污染控制与监测;全球环境问题 奖励荣誉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研究组获得第二届国家“保护臭氧层贡献奖”特别金奖(2004 年 9 月),研究组获得美国环 保局颁布的“臭氧层保护奖“以奖励“LeadershipinODSPhaseoutinDevelopingCountries”(2005 年 4 月) 个人获“安泰奖教金”(1999 年)
3 一种过氧乙酰基硝酸酯浓度在线监测系统;专利号: 200910083332.X
授权日: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2012.10.3;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大学;发明(设计)人:张剑波;徐振强;杨光;曾立民;冯金 敏;王斌;王凤;于雪娜;张远航 教授课程
12.AcylperoxynitratemeasurementsduringthephotochemicalsmogseasoninBeijing,China.Atmos.Ch
em.Phys.Discuss.,11,10265–10303,2011
13.中国 HCFC-141b 排放清单预测;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Vol.47(5):875-881
代表性论文
1.AdsorptionPropertiesforUrokinaseonLocalDiatomiteSurface.AppliedSurfaceScience,2003,Vol.2 06:20,SCI 收录, 2.MonitoringoftrifluoroaceticacidconcentrationinenvironmentalwatersinChina,WaterResearch,200 5,Vol39:1331,SCI 收录 3.Removalofpentachlorophenolbyimmobilizedhorseradishperoxidase,InternationalBiodeterioration &Biodegradation,2007,Vol59,307,SCI 收录 4.AnalysisofFT-IRspectraofdicyclopentadienyl(bis-substitutedcyclopentadienyl)dithiocyanooftitan ium,zirconiumandhafnium,SpectrochimicaActaPartA,2007,Vol67:1016,SCI 收录 5. Degradationofchlorophenolscatalyzedbylaccase,InternationalBiodeterioration&Biodegradation,20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08,Vol.61,351,SCI 收录
6.AnalysisofNMRandFT-IRspectraonthebis(substitutedcyclopentadienyl)dichloridesoftitaniumand
科研项目
在研项目: 环保部公益项目“二恶英 BAT/BEP 导则与增列 POPs 评估研究”; “973”项目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工业过程中 N2O 和含氟温室气体的减排潜力研究”; 美国能源基金会“中国控制含氟温室气体:机会、挑战”项目研究; 环保部“中国淘汰 CFCs 成果评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HFC-134a 大气转化过程模拟研究”等;
教育背景
1990 年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理学硕士 1983 年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理学学士 工作经历
1994 年 3 月至 1995 年 10 月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进修 1995 年至 2001 年在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工作 2001 年至 2007 年在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工作 2007 年至今在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
主要专利
1、 一种过氧酰基硝酸脂类物质进样系统及检测方法;获得授权年月:2010 年 9 月 15 日; 专利号:ZL200810117334.1;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发明(设计)人:张剑波;杨光;曾立 民;王斌;于雪娜 2、 一 种 PAN 标 气 生 成 系 统 及 方 法 ; 获 得 授 权 年 月 : 2010 年 12 月 8 日 ; 专 利 号 : ZL20081023983.5;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发明(设计)人:张剑波;徐振强;杨光;曾立民;
在读学生:胡瑕,徐淳,高天宇,翟紫含,黄志
多年从事环境污染物的监测与控制研究,全球环境问题研究;包括:1、长寿命有机污染物替 代品、替代技术的评估,替代费用的估算,替代方案的建议,为我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提供 技术支持;2、有机污染物的监测研究和降解技术研究;3、大气氧化性标志物过氧乙酰硝酸 酯(PAN)的测定及其在大气复合污染中作用的研究。先后参加了中国保护臭氧层履约行动 的技术支持研究和中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削减和淘汰战略研究。自 1998 年开始参加 有关我国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淘汰 ODS 的研究工作,目前已经参加完成的相关工作包 括:中国清洗行业整体淘汰计划,中国烟草行业 CFC-11 淘汰计划,中国泡沫行业 CFC-11 淘汰计划,中国工商制冷行业 CFC 淘汰计划,中国家电行业 CFC 淘汰计划,中国 ODS 替 代品发展战略,中国制冷维修行业 ODS 淘汰战略,中国甲基溴国家淘汰计划,中国 CTC 生 产淘汰计划,中国 TCA 生产淘汰计划,中国加速淘汰 ODS 国家计划,中国 HCFC 长期管 理战略研究等,主持完成了《中国聚氨酯泡沫行业 HCFC-141b 淘汰计划》的研究和编写; 该计划为我国第一个淘汰 HCFCs 的行业计划。所在研究小组获得中国第二届国家“保护臭 氧层贡献奖”和美国环保局颁布的“臭氧层保护奖”。参加完成了《中国杀虫剂 POPs 淘汰 战略》和《中国履行 POPs 公约国家计划》的编写工作。 先后主持“氟里昂(CFC)替代品降解产物三氟乙酸的环境影响研究”,完成了三氟乙酸测 定方法的建立和环境背景值测定;“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控制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纳米 SiO2 固定化纤维素内切酶、漆酶降解 DTMC 的研究”,“北京市大气中 PANs 监测及其来源 和变化趋势”,“PAN 和 PPN 的在线检测与标定”“中国含氟气体控制研究”等多项研究, 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HFC-23 分解 CDM 项目谈判议题研究》的工作, 环保部公益项目“二恶英 BAT/BEP 导则与增列 POPs 评估研究”;参加“973”项目应对气 候变化科技专项“工业过程中 N2O 和含氟温室气体的减排潜力研究”;美国能源基金会“中 国控制含氟温室气体:机会、挑战”项目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HFC-134a 大 气转化过程模拟研究”等多项研究;已在国内外发表论文 70 余篇,其中 SCI、EI 收录 20 余篇;获 3 项发rochimicaActaPartA:Mol.Biomol.Spectrosc.2008,Vol.71,368,SCI 收录
7.AdsorptionPropertiesofZhejiangDiatomiteModifiedbySupramolec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