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名的古代名称
中国地名沿革对照表
![中国地名沿革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67ab20b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0.png)
中国地名沿革对照表地名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意义重大,它们承载着人们对过去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期望。
中国是一个悠久历史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地名,这些地名经历了历史的变革和演变,记录了中国的发展和变迁。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个中国地名沿革对照表,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地名,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
一、古代时期1. 夏、商、周时期:在古代时期,中国的政权更迭频繁,地名的变革也较为剧烈。
如古代的都城有丹阳、邳、镐京等,都体现了时代背景和政权更迭。
丹阳:夏朝时的都城,位于今河南郑州一带。
邳:商朝时的都城,位于今河南淮阳县一带。
镐京:周朝时的都城,位于今陕西咸阳市一带。
2. 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地名整顿,一些地名被更名,一些地名沿袭至今。
长安:秦朝时的都城,位于今陕西西安市一带。
洛阳:汉朝时的都城,位于今河南洛阳市一带。
涿郡:古代郡名,位于今河北保定市一带。
二、近代时期1. 宋、元、明、清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地名也经历了一些变革,主要是政权更迭导致的地名调整。
东京:宋朝时的都城,位于今河南开封市一带。
大都:元朝时的都城,位于今北京市一带。
汴京:宋、元时的都城,位于今河南开封市一带。
北京:明、清时的都城,位于今北京市一带。
2. 现代时期:中国近现代史上有许多重要事件和政治变革,也影响了地名的演变。
北平:中华民国时期的都城,位于今北京市一带。
南京:中华民国时期的临时首都,位于今江苏南京市一带。
上海:近代工商业中心,位于今上海市一带。
中国地名沿革对照表记录了中国地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变革,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与变迁。
通过对比古代、近代及现代时期的地名,我们可以看到政权更迭、历史事件和文化传承等因素对地名的影响。
了解地名的沿革,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
当我们走过这些地名,我们也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历史的底蕴和文化的厚重。
城市的古称
![城市的古称](https://img.taocdn.com/s3/m/133cac9d6bec0975f465e283.png)
天津——意为“天子的津渡”,明代永乐帝朱棣在这里率领大军渡过海河南下推翻建文帝邯郸——城市名押an韵,邯郸意为“邯山至此而尽”,郸同单,“单”意思是山脉的尽头,邯郸是中国沿用最古老的地名之一秦皇岛——秦始皇求仙入海之岛,秦皇岛是中国唯一用古代帝王称号来命名的城市太原——取“广大的平原”之意大同——取自“天下大同之地”,“大同”是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长治——长治古称上党,明代在此地设置长治县,取“长治久安”之意赤峰——得名于城东北的褐色孤峰包头——包头由蒙古语“包克图”演化而来,意思是“有鹿的地方”,包头由此别称为鹿城乌海——乌达与海勃湾的合称大连——大连旧称青泥洼,青泥洼大部分都是山东移民,在山东有一种很流行的事物叫做褡裢,大连就是由褡裢演变而来,另一说大连来自俄语“达里尼”阜新——取“物阜民丰,焕然一新”之意盘锦——盘山和锦州各取一字而成,也取“盘根错节,锦上添花”之意本溪——本溪得名于境内的本溪湖,本溪湖古称杯犀湖,杯犀湖因“湖底上阔下窄,状如犀牛之角”而得名,清代雍正年间因杯犀湖名称过雅又难写难辨,故取其谐音改称为本溪湖长春——意为“长年春色的城市”,东北的春天是非常寒冷的,以长春命名城市说明了该城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占据主导吉林——吉林全称吉林乌拉,满语意思是“沿江的城市”,吉林市是中国唯一省市同名的城市佳木斯——佳木斯清代又称“嘉木寺”,在满语是“驿丞”的意思,因为佳木斯在古代地处松花江通往黑龙江江口的驿道华东:烟台——意为“狼烟升起的炮台”青岛——因岛上“山岩耸秀,林木蓊郁”而得名,且与“琴岛”谐音威海——明代在此地设威海卫,取“威震东海”之意日照——取“日出初光先照”之意淄博——淄川与博山的合称莱芜——莱是植物名,俗称灰菜,芜指田野荒芜,古时这里是一片荒凉的地方,故名莱芜菏泽——城市名押e韵,菏山与雷泽的合称,菏泽也是中国沿用最古老的地名之一合肥——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在此汇合而得名蚌埠——意为“盛产蚌珠的港埠”,蚌埠由此别称为珠城宿迁——春秋时为钟吾子国,后宿国迁都于此,宿迁由此得名连云港——意为“在连岛与云台山之间的港湾”,云台山是江苏省的最高峰镇江——唐代为镇海军节度使的驻地,到了宋代因地理环境的变化,此地距大海较远,故而更名为镇江,取“镇守长江”之意无锡——先秦锡山产锡,至汉朝锡尽,故名无锡上海——得名于松江(即苏州河)的一条支流上海浦,上海意为“通向大海的地方”金华——意为“金星与婺女争华之地”宁波——宁波古称明州,宁波得名于“海定则波宁”莆田——取“莆口成桑田”之意,莆田是极具闽越特色的地名,莆是由蒲字演化而来厦门——明代筑厦门城,意为“国家大厦之门”龙岩——因城南的翠屏山麓有一龙岩洞而得名,龙岩是中国唯一用洞穴名称来命名的地级市鹰潭——因信江南岸龙头山下有一深潭,“急流漩其中、雄鹰舞其上”,故名鹰潭上饶——上饶之名得于“山郁珍奇,上乘富饶”,在古代这里是物产丰饶之地九江——九江名称来源于“刘歆以为湖汉九水入彭蠡泽也”,九是古代中国人认为的最大数字,因而九江也有“众水汇集的地方”之意宜春——宜春之名源于城西美泉,以其“夏冷冬暖,莹媚如春,饮之宜人”而得名中南:商丘——商丘是商王朝的发祥地,传说远古时期这里有一座叫“阏伯台”的土丘,后来帝喾把阏伯的封地号为商,商丘由此而得名开封——开封古称汴梁,开封二字取“开土封疆”之意鹤壁——因相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焦作——焦作的名称来自焦作村,作指的是作坊,其村民以姓焦的为主武汉——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相连而得名,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襄樊——襄阳与樊城的合称,襄阳以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樊城因周宣王封樊穆仲于此而得名孝感——因“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黄石——黄石港与石灰窑的合称,黄石港得名于长江岸边的黄石矶,矶是指长江岸边突出的岩石,因“石色皆黄”故名黄石矶十堰——古代此地农民为了饮水灌溉,就在这里的百二河和张湾河上修建了十个小水库,分别取名为一堰至十堰,久而久之十堰就成了这里的地名长沙——因长沙星而得名,长沙由此别称为星城,另一说长沙得名于湘江中的橘子洲,取“绵长的沙洲”之意,《路史》记载曰“少昊氏始于云阳,胙土长沙”株洲——城市名押u韵,洲字取自古人以湘水两岸为洲,株洲即出产槠木的岸洲,株是由槠字演变而来娄底——因相传是天上28个星宿中的“娄星”和“氐星”交相辉映之处而得名汕头——汕头得名于海滨泥沙积聚而成的沙脊,由于韩江泥沙在海滨地带的不断冲积,并在潮汐风浪的作用下,在今天汕头老市区一带形成一条自然的沙堤,这种沙堤就叫做汕,开端处称为汕头深圳——城市名押en韵,意为“深邃的水沟”,深圳是极具南粤特色的地名东莞——因境内盛产一种叫莞草的水草而得名清远——意为“香清溢远之地”珠海——意为“出产珍珠的海湾”,另一说珠海得名于“珠江入海”茂名——名称来源于西晋道士潘茂名,后人为了纪念潘茂名用丹药扑灭了此地的瘟疫,茂名是中国唯一以古代道士名字来命名的城市湛江——古代曾在湛江境内的东海岛设立椹川巡检司,湛江即由椹川演变而来,也取“湛蓝的江水”之意香港——城市名押ang韵,香港意为“盛产香料的海港”,另一说古时此地有一条小溪被称为香江,香江入海冲积成的港湾即为香港澳门——澳在古代是泊口的意思,门是中国内河通往海洋的海峡总称,澳门是因本地内港的妈阁庙隔海同湾仔的银坑相望,形成的海峡像门桂林——取“桂树成林”之意百色——由壮语中原始村落“博涩寨”的名称演变而来,意思是“洗衣服的好地方”河池——古时这里是一片平原,缺少大海和水,壮族的祖先莫一神就在此地修筑一座山坝,并日夜灌水,终因操劳过度而逝,此地最终还是没有形成大海,只形成了几条河与池塘,后人为了纪念莫一神就把此地命名为河池玉林——玉林是由郁林演变而来,郁林取“郁江两岸森林繁茂”之意来宾——取“来者上宾”之意,一看地名就知道这里是个热情好客的地方西南和西北:重庆——意为“双重喜庆”,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因而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成都——得名于“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宜宾——意为“适宜四方宾客之地”自贡——自流井与贡井的合称,自贡自古以来盛产井盐攀枝花——在金沙江渡口发现一株上百年的攀枝花大树而得名六盘水——六枝、盘县、水城各取一字而成昆明——昆明之名取自“云南洪水退除,昆仑山南方有黎明景象”,另一说昆代表万物生长的春天,昆明即“春光明媚”之意,昆明由此别称为春城曲靖——曲靖是唐代曲州和靖州的合称,也取蛮夷“屈服平定”之意玉溪——得名于珠江源头之一的玉溪河,玉溪河因“河水澄碧透亮,如玉带潺潺流淌在万亩田畴之中”而得名昭通——昭通旧称乌蒙,清代云贵总督鄂尔泰望文生义曲解乌蒙为“乌暗蒙敝”,因而在请示雍正皇帝改乌蒙府为昭通府的奏章中写到“举前之乌暗者,易而昭明,前之蒙敝者,易而宣通”,昭通由此得名丽江——因元代金沙江称作丽江而得名,丽江古城全城为世界文化遗产宝鸡——宝鸡古称陈仓,因唐代城东南的鸡峰山有“石鸡啼鸣”之祥兆而改称宝鸡商洛——因境内有商山和洛水而得名榆林——因古代此地“榆树成林”而得名平凉——意为“平定凉国”,前秦皇帝苻坚曾率军经此地攻灭前凉国白银——早在汉代这里的采矿业就非常兴盛,明代在今天白银境内的凤凰山和火焰山专设矿业机构“白银厂”,白银由此得名,白银市也是中国唯一以金属名称来命名的地级市武威——汉武帝征服河西走廊后设置武威郡,以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力军威张掖——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酒泉——酒泉以“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吴忠——得名于古代镇守边关的将士吴忠之姓名,宁夏有很多以边关将士来命名的村镇,但一个堂堂地级市的名称也是出自一位历史小人物的姓名,这在中国仅吴忠一例②中国大陆名称优美且极具历史文化内涵的县级市:鹿泉——相传在楚汉战争期间,韩信在此地一清泉处射死一只白鹿而得名介休——春秋时期介子推与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焚林求贤,介子推竟与母亲抱树而死,介休即因介子推休于此而得名侯马——侯马古称新田,明末李自成率军经过此地,由于李自成睡不着觉,他索性让马卧下,自己则靠着马背歇息,士兵们都学李自成的样子过了一夜,转天李自成对大家说道“我们伺候了一夜马啊”,侯马由此而得名舒兰——旧时舒兰境内的霍伦川、四合川一带盛产山果,舒兰就是满语果实的意思图们——图们市的名称来自图们江,图们江满语原为“图们色禽”,“图们色禽”就是万水之源的意思安达——安达市的名称来自蒙古语中的朋友一词即墨——因战国时城池临近墨水河而得名,即墨也是中国沿用最古老的地名之一蓬莱——蓬莱是中国神话传说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外两座为方丈、瀛洲),汉武帝东巡至此望神山不遇,遂筑一座小城命名为蓬莱文登——秦始皇曾东巡至此召文人学士登山吟诗作赋,文登即“文人登山”之意荣成——因境内有荣山和成山而得名,成山头在古代被誉为“天之尽头”曲阜——曲阜二字来源于《礼记》“成王以周公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曲阜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如皋——皋指水边的高地,如皋为“到水边的高地去看美丽的日出”之意高邮——因秦始皇在此地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仪征——西周时期一个叫“蚁”的太子封地在此,到了北宋,传说境内的二亭山发现了王气,皇帝便命人在此塑真武像,因仪容逼真赐名仪真,清代为避雍正皇帝胤禛的讳,改名仪征句容——境内有勾曲山(即茅山),山形如“已”字,勾曲而有所容,故名勾容,因古代勾句二字相通,勾容就演变成了今天的句容金坛——因茅山华阳洞内有“金坛百丈”而得名常熟——常熟之名取“土壤膏沃、岁无水旱”“原隰异壤,虽大水大旱,不能概之为灾,则岁得常稔”之意义乌——义乌古称乌伤,传说秦时有个叫颜乌的人,父死后负土筑坟,一群乌鸦衔土相助,结果乌鸦嘴喙皆伤,乌伤由此得名,唐代乌伤改称义乌诸暨——诸暨意为“天下诸侯到达驻留议事之所”上虞——相传父系氏族社会后期,虞舜避丹朱之乱而来此,上虞也是中国沿用最古老的地名之一,郭沫若曾在殷商的甲骨文中发现上虞的名称余姚——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名余姚建瓯——建瓯是“福建”二字中“建”的由来,由建安和瓯宁两城合并而成石狮——相传隋代此处建有一石亭,亭外立有一对石狮,商旅往来都以石狮为标记,久而久之这个地方原来的名字就没有人知晓了,石狮就顺理成章变成了地名樟树——因盛产樟树而得名,樟树市是著名的南国药都,自古以来就享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之美誉卫辉——卫辉古称汲邑,卫辉意为“卫河之滨,辉煌之城”登封——因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故名登封偃师——周武王伐纣,回师息戎经过此地,偃师由此得名仙桃——仙桃古称沔阳,相传一仙女手捧仙桃前去为王母娘娘祝寿,蓦然之间发现一片绿洲,仙女向这片绿洲撒桃祝福,转眼之间此地桃花灼灼、仙桃累累,仙桃由此得名钟祥——因明代嘉靖皇帝生养发迹于此,故赐名为钟祥,取“祥瑞钟聚”之意大冶——取“大兴炉冶”之意武穴——武穴是由武家穴演变而来,武家穴是古代长江九穴之一石首——因有石孤立于城北的石首山而得名恩施——东晋末年桓诞窜流蛮中,在此地自称施王,清代雍正皇帝改施县为恩施,恩施即“雍正皇帝恩赐于施县”之意汨罗——汨水与罗水汇合之处,汨罗市被誉为中国龙舟名城冷水江——因境内涟溪两岸多井,且井水极冷而得名,冷水江市被誉为世界锑都阳春——取“漠水之阳,四季如春”之意毕节——在夜郎国时代这里以老虎为图腾,毕节就是彝语老虎的意思邛崃——因邛崃山而得名,邛崃山名称来源于一种叫“筇竹”的竹子绵竹——因此地滨绵水两岸,且竹林茂盛,故名绵竹什邡——什邡古称十方,什邡就是由十方演变而来,中国古代中原人习惯上称边域之地为“方”,诸如鬼方、蛮方、朔方等,十方就是四川众多小方国之概称华蓥——因华蓥山而得名,华蓥山由华银山演变而成,“雪积颠顶,远望如琼瑶撒地,晶玉铺山,故名华银山”个旧——个旧是由彝语“果作”的音译演化而来,意思是种荞子、吃荞饭的地方楚雄——战国末期庄蹻入滇,他的部下有一个叫南雄侯的人到过此地,东晋时期又有一个叫威楚的彝族酋长在这里建筑威楚城,后世将威楚和南雄侯各取一字组成楚雄大理——得名于历史上的大理国,大理是白族文化的发祥地景洪——景洪在傣语就是“黎明之城”的意思敦煌——取“盛大辉煌”之意青铜峡——得名于黄河上游著名峡谷名称,黄河穿过贺兰山与牛首山之间的谷地,山光水色相映,宛如开然铜镜,青铜峡由此而得名。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bb3cab5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0d.png)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二画】七星关——①今贵州毕节西南七星山上,传为诸葛亮祭旗处。
②即望星关,今四川茂汶西南。
七盘关——在今四川广元东北与陕西宁强间的七盘岭上。
七闽——指今福建。
古指今福建和浙南少数民族地区。
八闽——宋分福建为八府、州、军,元分八路,故后以八闽为福建的别称。
八公山——今安徽淮南市西。
八百媳妇——在今缅甸掸邦东部。
九江——①今九江市。
②明清府名,治德化(今九扛)。
⑧秦汉郡。
秦治寿春(今寿县),辖今豫皖淮南、鄂东一部分及江西省。
汉辖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地区。
魏为淮南郡。
九原——秦郡,治九原(今包头西),辖后套及伊克昭盟北部地。
秦末为匈奴所占。
【三画】三川——秦郡,韩始置,秦治雒阳(今洛阳市东北),辖今河南省黄河以南的伊、洛水流域等地。
汉改河南郡。
三户——①古楚地,今河南淅川西北。
②古渡口,今河北磁县西南古漳水上。
三关——宋与契丹分界的三关指淤口关(今河北霸县东)、益津关(今霸县)、瓦桥关(今雄县),一说无淤口关,为草桥关(今高阳东)。
三元里——在广州市北。
三受降城——唐景龙二年(708年)张仁愿筑,均在河套的黄河北岸,西受降城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狼山口南,中受降城在今包头西,东受降城在今托克托南。
三佛齐——即室利佛逝国,7—13世纪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古国。
于阗——西域古国,在今新疆和田一带。
唐军镇名,在今和田西南。
土木堡——在今河北怀来东。
下邳——①古县名。
秦在今江苏睢宁西北。
金移睢宁西北古邳镇。
明废。
②古郡名。
东汉置国,南朝宋改郡,治下邳,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下相——古县名,今江苏宿迁西南,北齐废。
下蔡——今安徽风台。
春秋时名州来。
秦置县,明废。
下港——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部万丹一带的古国。
十六世纪时国势很盛。
大宁卫——明初置,治今内蒙古宁城西,辖今河北长城以北、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地。
旋改北平行都司。
永乐仍称大宁卫,移治保定。
大名府——五代后汉置,治今河北大名东。
明移今大名。
古代城市称呼大全
![古代城市称呼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856bb6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77.png)
古代城市称呼大全
以下是一些中国古代城市的常见称呼:
1. 北京:大都、蓟、幽州、涿郡、幽都、永安、宛平、燕山府、圣都、中都、大兴、汗八里、北平、顺天府、京师。
2. 开封:大梁、汴梁、汴州、东京、汴京。
3. 南京: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城。
4. 镇江:京口、润州。
5. 杭州:临安、钱塘、武林。
6. 苏州:姑苏、吴郡、平江。
7. 扬州:淮上、江都、广陵、淮扬。
8. 绍兴:会稽、蠡城、越州。
9. 西安:长安、大兴城、京兆、奉元、西京。
这些古代城市的称呼展现了它们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如果您对某个城市感兴趣,可以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更好地理解其称呼的由来和意义。
古代地理称谓
![古代地理称谓](https://img.taocdn.com/s3/m/dbc80fa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f.png)
古代地理称谓【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
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
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司马光《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
”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毛泽东词《浣溪沙·【中原】又称中土、中州。
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如《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陆游《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指整个黄河流域。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司马光《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
”【四海】参见“海内”条。
指天下、全国。
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赤壁之战》:“遂破荆州,威震四海。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
”《五人墓碑记》:“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如《过秦论旷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后以六合为家,骰函为宫”。
李白《古风》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过秦论》:“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中国地名的古代名称
![中国地名的古代名称](https://img.taocdn.com/s3/m/d23a43f45fbfc77da369b10d.png)
(常欢&一鹤 吐血整理)
北京:蓟、渔阳、涿郡、范阳、幽州、中都、大都、北平 沈阳:盛京、奉天 洛阳:洛邑、洛阳、东都 开封:大梁、东京、汴 南京:石头城、建业、建康、金陵、集庆、应天、江宁、天京 西安:镐、长安、西都 杭州:钱塘、临安、杭州 成都:蜀 重庆:巴 九江:浔阳、江州 南昌:豫章、洪州、隆兴 吉安:庐陵、吉州 合肥:庐州 扬州:广陵、维扬、淮扬、扬州 咸阳:渭城 太原:并州 武汉:江夏 广州:南海 邯郸:大名府 大同:云州 荆州:郢 淄博:临淄 延安:凤翔
2
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在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1
江左:古时在地理上以东,为左,江左也叫“江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也 指东晋、宋、齐、梁、陈各朝统治的全部地区 汉中:古汉中,即今陕西省汉中市,二千余年未易其名,未移其地,位处汉水中 上游。汉中城南门外就是汉水。 三秦:楚汉战争时,项羽大封诸侯。其中将刘邦封汉王,辖陕南及巴、蜀之地。 为防刘邦势力扩张,牵制刘邦,他又将陕西的关中和陕北一分为三:封秦降将章 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 为翟王,辖陕北。故后世泛称陕西为“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其实当 年三秦之地不包括陕南,只是后来人们理解的“三秦”观念变化,即将陕北、关 中、陕南合称“三秦”。
中国地名的古代名称
![中国地名的古代名称](https://img.taocdn.com/s3/m/e30e50f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6d.png)
中国地名的古代名称中国地名的古代名称蓟、渔阳、涿郡、范阳、幽州、中都、大都、北平、北京沈阳:盛京、奉天洛阳:洛邑、洛阳、东都开封:大梁、东京、汴州、开封南京:石头城、建业、建康、金银川:兴庆、银川西安:镐、长安、西都、西京、杭州:钱塘、临杭州九江:浔阳、江州、九江南昌:豫章、洪州、隆兴、南昌吉安:庐陵、吉州、吉安宜春:袁州、宜春赣州:虔州、赣州合肥:庐州、合肥扬州:广陵、扬、淮扬、扬州北京:咸阳:渭城西安、集庆、应天、南京、江宁、天京北京(蓟,幽州)南京(吴,建康,建业,金陵,石头城,采石矶)太原(并州)武汉(江夏)广州(南海)开封(大梁,汴梁)成都(蜀)邯郸(大名府)大同(云州)荆州(郢)淄博(临淄)延安(凤翔)吴忠(灵州)银川(兴庆)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在长江之外,故称江表江左:古时在地理上以东,为左,江左也叫江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也指东晋、宋、齐、梁、陈各朝统治的全部地区江右:即今江西。
清魏禧《日录杂说》: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何也?曰: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耳。
"也有学者认为,江西位于江南地区西部,江右一称应该来自传统中国东为左,西为右”的文化观念。
南北朝时,当时人习惯以江右称呼西晋(统治地域主要在长江北面),也可指江北。
以江左指代东晋(统治地域主要在长江南面),也可指江南。
汉中:古汉中,即今陕西省汉中市,二千余年未易其名,未移其地,位处汉水中上游。
汉中城南门外就是汉水,汉”的本意就是:银河!三秦:楚汉战争时,项羽大封诸侯。
其中将刘邦封汉王,辖陕南及巴、蜀之地。
为防刘邦势力扩张,牵制刘邦,他又将陕西的关中和陕北一分为三: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
故后世泛称陕西为“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
其实当年三秦之地不包括陕南,只是后来人们理解的秦”观念变化,即将陕北、关中、陕南合称“三秦”。
中国地名的古代名称
![中国地名的古代名称](https://img.taocdn.com/s3/m/2b041171d15abe23492f4d2b.png)
中国地名的古代名称蓟、渔阳、涿郡、范阳、幽州、中都、大都、北平、北京沈阳:盛京、奉天洛阳:洛邑、洛阳、东都开封:大梁、东京、汴州、开封南京:石头城、建业、建康、金银川:兴庆、银川西安:镐、长安、西都、西京、杭州:钱塘、临安、杭州九江:浔阳、江州、九江南昌:豫章、洪州、隆兴、南昌吉安:庐陵、吉州、吉安宜春:袁州、宜春赣州:虔州、赣州合肥:庐州、合肥扬州:广陵、维扬、淮扬、扬州北京:咸阳:渭城西安、集庆、应天、南京、江宁、天京北京(蓟,幽州)南京(吴,建康,建业,金陵,石头城,采石矶)太原(并州)武汉(江夏)广州(南海)开封(大梁,汴梁)成都(蜀)邯郸(大名府)大同(云州)荆州(郢)淄博(临淄)延安(凤翔)吴忠(灵州)银川(兴庆)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在长江之外,故称江表江左:古时在地理上以东,为左,江左也叫江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也指东晋、宋、齐、梁、陈各朝统治的全部地区江右:即今江西。
清魏禧《日录杂说》: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何也?曰: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耳。
"也有学者认为,江西位于江南地区西部,江右一称应该来自传统中国东为左,西为右”的文化观念。
南北朝时,当时人习惯以江右称呼西晋(统治地域主要在长江北面),也可指江北。
以江左指代东晋(统治地域主要在长江南面),也可指江南。
汉中:古汉中,即今陕西省汉中市,二千余年未易其名,未移其地,位处汉水中上游。
汉中城南门外就是汉水,汉”的本意就是:银河!三秦:楚汉战争时,项羽大封诸侯。
其中将刘邦封汉王,辖陕南及巴、蜀之地。
为防刘邦势力扩张,牵制刘邦,他又将陕西的关中和陕北一分为三: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
故后世泛称陕西为“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
其实当年三秦之地不包括陕南,只是后来人们理解的秦”观念变化,即将陕北、关中、陕南合称“三秦”。
三吴:三国吴韦昭有《三吴郡国志》,其书久佚,所指“三吴”不徉。
古代城市称呼大全
![古代城市称呼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78b677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5.png)
古代城市称呼大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古代城市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古代城市的名称多种多样,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和时代的特点。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些古代城市的称呼大全。
1. 镐京: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王城名称,代表了统治者的权威和中心地位。
最著名的是商朝的首都镐京,也有其他历史时期的城市被称为镐京。
2. 高句丽:是古代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代国家,其首都也被称为高句丽城。
3. 玛雅:是古代中美洲文明的代表,其城市遗址中有许多著名的城市名称如玛雅城、提卡尔、乌斯梅尔等。
4. 亚历山大港:是古代埃及亚历山大城的主要港口,也是古代世界的一个重要贸易中心。
5. 巴勒斯坦:是古代中东地区的一个重要城邦,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重要发源地。
6.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条边防工程,其边关城市也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如边关城、关镇等。
7. 罗马:是古代罗马帝国的首都,也是古代世界的一个文明中心,其城市规划和建筑技术影响了后世的城市发展。
8. 古吉拉特:是古代印度次大陆的西部地区,其城市名称如孟买、艾哈迈达巴德等都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9. 巴比伦: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一个重要的城邦,其王宫、神庙等建筑遗迹表明了其繁荣的历史。
10. 帕米尔: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市,连接了中国和中亚地区,其城市名称如喀什、撒马尔罕等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11. 欧洲:是古代地中海沿岸地区的一个文明中心,其城市名称如雅典、罗马、巴黎等都有着著名的历史和文化。
12. 东京:是古代日本的首都,也是现代日本的政治、经济中心,其城市建设和规划表现了日本传统和现代文明的结合。
14. 孟买:是古代印度次大陆西部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现代印度的金融、商贸中心,其城市建设和文化影响了整个印度次大陆。
15. 京城:是古代中国的多个朝代的首都,也是现代北京的别称,代表了中华文明的繁荣和发展。
中国城市的古称全在这了~
![中国城市的古称全在这了~](https://img.taocdn.com/s3/m/5e3a89b6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0.png)
中国城市的古称全在这了~提起西安,大家都会想到在古时称为长安;看古装剧的小主,对于一些现在城市的古称,都知道多少呢?——万里山峦舞巨龙,百多关隘觅倭踪。
曾经往事谁亲历,孟女安知后世慵。
北京——古称:大都、蓟、幽州、涿郡、幽都、永安、宛平、燕山府、圣都、中都、大兴、汗八里、北平、顺天府、京师——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
西自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
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
开封——古称:大梁、汴梁、汴州、东京、汴京——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南京——古称: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城——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镇江——古称:京口、润州——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杭州——古称:临安、钱塘、仁和——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苏州——古称:姑苏、吴郡——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扬州——古称:淮上、江都、广陵、淮扬——久雨初睛喜欲迷,青鞋踏遍舍东西。
忽然来到柳桥下,露湿蓼花红一溪。
绍兴——古称:会稽、蠡城、越州——北路古来难,年光独忍寒。
朔风侵鬓起,边月向眉残。
芦井寻沙到,花门度碛看。
薰风一万里,来处是长安。
西安——古称:长安、大兴城、京兆、奉元、西京——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洛阳——古称:雒阳、斟鄩、洛邑、洛州、京洛、东洛、司隶、三川——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沈阳——古称:盛京、奉天——锦江近百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成都——古称:锦官、益州、芙蓉城——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中国地名沿革对照表
![中国地名沿革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75c4366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0d.png)
中国地名沿革对照表中国地名沿革是指中国各地地名的变迁过程,包括地名的起源、演变、改名等情况。
地名沿革对照表是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地名对照,以了解地名的变迁情况。
下面是中国地名沿革对照表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北京市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其地名历史悠久。
早在远古时代,北京地区就有人类居住,当时称为“蓟”,是华北地区的重要城市。
后来,蓟被称为“蓟门”,意为“通向蓟州的门户”。
宋朝时期,蓟门改名为“大都”,成为北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明朝时期,大都改名为“北京”,意为“北方之京都”。
二、上海市上海市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国际经济、金融中心。
早在唐朝时期,上海地区已有渔村,当时称为“上海港”,意为“河口之前”。
元朝时期,上海港改名为“上海”,此后逐渐发展为一个繁荣的港口城市。
清朝时期,上海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迅速崛起为中国最重要的商业中心。
三、广州市广州市位于中国南方,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
早在秦朝时期,广州地区已有渔村,当时称为“脚州”,意为“鱼脚地”。
汉朝时期,脚州改名为“广州”,意为“广阔的州郡”。
广州历史悠久,是中国最早的对外通商港口之一,对中国人与外国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南京市南京市位于中国东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南京在古代被称为“金陵”,意为“金色的陵墓”。
金陵在秦朝时期就有人类聚居,曾是齐国和吴国的首都。
随着历史的变迁,金陵成为了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明朝时期,金陵改名为“南京”,意为“南方的京都”,成为中国的首都。
五、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位于中国南部。
早在汉朝时期,香港地区已有人类居住,当时称为“乌巴”和“游牧”。
后来,香港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英国殖民者占领香港并将其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贸易城市。
1997年回归中国后,香港成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
六、台湾省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早在古代就有人类居住。
唐朝时期,台湾地区被称为“蕃界”,意为“番地”。
古代地名大全(精品)
![古代地名大全(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31cb1233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d.png)
古代地名大全七闽指今福建。
古指今福建和浙南少数民族地区。
八闽宋分福建为八府、州、军,元分八路,故后以八闽为福建的别称。
九江①今九江市。
②明清府名,治德化(今九江)。
③秦汉郡。
秦治寿春(今寿县),辖今豫皖淮南、鄂东一部分及江西省。
汉辖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地区。
魏为淮南郡。
九原秦郡,治九原(今包头西),辖后套及伊克昭盟北部地。
秦末为匈奴所占。
三川秦郡,韩始臵,秦治雒阳(今洛阳市东北),辖今河南省黄河以南的伊、洛水流域等地。
汉改河南郡。
三户①古楚地,今河南淅川西北。
②古渡口,今河北磁县西南古漳水上。
三关宋与契丹分界的三关指淤口关(今河北霸县东)、益津关(今霸县)、瓦桥关(今雄县),一说无淤口关,为草桥关(今高阳东)。
三元里在广州市北。
三佛齐即室利佛逝国,7—13世纪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古国。
于阗西域古国,在今新疆和田一带。
唐军镇名,在今和田西1南。
土木堡在今河北怀来东。
下邳①古县名。
秦在今江苏睢宁西北。
金移睢宁西北古邳镇。
明废。
②古郡名。
东汉臵国,南朝宋改郡,治下邳,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下相古县名,今江苏宿迁西南,北齐废。
下蔡今安徽风台。
春秋时名州来。
秦臵县,明废。
下港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部万丹一带的古国。
十六世纪时国势很盛。
大宁卫明初臵,治今内蒙古宁城西,辖今河北长城以北、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地。
旋改北平行都司。
永乐仍称大宁卫,移治保定。
大名府五代后汉臵,治今河北大名东。
明移今大名。
大兴城隋于汉长安城东南筑新城,名大兴城,在今西安城及城东、城南、城西一带。
即唐长安城。
大都元世祖在金中都城东北筑新城,北至今北京德胜门、安定门外土城旧址,南至东西长安街,东西界即今内城原城墙。
大梁古魏都,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当时黄河离城很远,今开封以北的封丘、延津、原阳等县均在南岸。
大仪镇今江苏仪征东北,韩世忠破金兵处。
2大金川大金川即大渡河上游,在川西北。
清土司治所在今四川金川。
改土归流后属美诺厅。
1936年臵靖化县,1953年改大金县,1960年改金川县。
中国各省、市、县行政区古称全录(转载)
![中国各省、市、县行政区古称全录(转载)](https://img.taocdn.com/s3/m/f2c4023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4f.png)
中国各省、市、县行政区古称全录(转载)中国各省、市、县行政区古称全录山西:河东、三晋、冀州、晋州、晋南大同:云中,平城,凤凰城(浑源:浑州、恒阴县、崞县、崞山县)太原:并州,晋阳,龙城长治:上党、潞州、潞安府晋城:泽州、泽州府、建州、盖州、凤台、丹川(高平:长平)朔州:朔、马邑晋中:榆次(榆次:涂水、魏榆、晋中)(介休:界休、介州、定阳)运城:河东、凤凰城(新绛:绛州河津:绛州、龙门忻州:秀容)临汾:平阳,卧牛城,花果城(洪洞:大槐树镇侯马:新田吕梁:永宁州、石州翼城:翼、故绛)(汾阳:西河、汾州离石区:石城)著名关隘:1、娘子关:原名“苇泽关”,今太行山西侧的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有“天下第九关”之称因唐代平阳公主率领的“娘子军”曾在此驻扎,故得今名2、雁门关:又名西陉关,在今山西省忻州市代县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古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又与宁武关、偏头关合称为“外三关”3、宁武关,在今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城区。
始建于明代中期,为历史上著名的山西“三关”(偏关、雁门、宁武关)之一4、孟门关,又名定胡关。
在今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西北23公里处著名的黄河古镇——孟门。
5、偏头关,又名偏关,在今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黄河边。
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三关”,因其地势东仰西伏,故名偏头关6、杀虎关,又名杀虎口,在今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是古代中原地区通往内蒙、外蒙的主要关口,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和著名的税卡,更以“走西口”中“西口”的身份而闻名天下。
7、风陵渡,在今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西南30公里处,正处于黄河东转的拐角,因其附近有女娲墓(女娲为风姓)——风后陵,故称风陵津,津即渡口,故又名风陵渡8、平型关,在今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东北与大同市灵丘县交界的平型岭下,古称瓶形寨9、金锁关,又名向阳关,在今山西省汾阳市西15公里处10、黄泽关,在今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东南60公里的黄泽岭陕西(陕、秦、三秦)西安:长安、镐京、西京、大兴宝鸡:陈仓、雍州、西虢、西岐、西府、凤翔陇县:陇州咸阳:秦都、渭城旬邑县:豳(bin)武功县:邰城兴平:犬丘、金城、槐里三原县:池阳泾阳:云阳乾县:乾州礼泉:醴泉渭南:东府、秦东临渭区:渭南下邽莲勺南新丰韩城:夏阳,龙门,桢州华县:华州、郑县大荔县:同州冯翊朝邑赵渡合阳县:有莘国、郃阳铜川:同官延安:古称肤施、高奴、延州安塞县:白翟地榆林:驼城神木县:神府横山县:怀远县米脂县:古银州佳县:葭县、葭州吴堡县:铜吴堡清涧县:宽州安康:金州金城汉中:天汉、南郑、梁州、褒国、兴元商洛:鹤城著名关隘:潼关:位于陕西东部渭河下游、旧潼关县港口镇东南的黄河边,与崤函古道东口的函谷关遥遥相对武关:位于丹凤县东武关河的北岸,和函谷、萧关、大散关称为“秦之四塞”。
古诗词中的地名
![古诗词中的地名](https://img.taocdn.com/s3/m/7f91f87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3.png)
古诗词中的地名古诗词中的地名,又称地名典故,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摄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沉淀着千年文化的传承和积淀,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在古诗词中,地名不仅仅是某个地方的名称,更是一种文化继承和传承的渠道,是传承民族文化智慧的重要财富。
下面介绍几个古诗词中的地名。
一、洛阳洛阳,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古都之一,曾经是东周时期的鲁邦国都。
唐代洛阳曾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长庆年间,唐玄宗曾于洛阳设立著名的春宫,这也为后世留下了不少描写宫廷生活的诗词。
如唐代元稹所著的《离骚》:“初发轫于州,步自将于京。
关山度若飞,风景一如旧。
乃瞻衡宇,载欣载奏,申之以阳翟,振奋于兰州。
”二、杭州杭州,是中国的七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
诗人李清照曾在《如梦令》中描写“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这就是描写了杭州西湖中的“溪亭”。
近年来,杭州市推行的“杭州印象”秀则将西湖的美丽演绎的淋漓尽致,赢得了中外游客的一致好评。
三、安陆安陆,是湖北省的一个小县城,也是唐朝以后杜甫的主要居住地之一。
被称为“潇阳洞天”,是一处山清水秀的旅游胜地。
李白曾在一首诗中提到:“梦后楚歌声满地,襄阳秋雨过南楼。
老病不到黄泥塔,小儿空抱铁蛇游。
”四、挂山挂山,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庐山谣》的重要舞台之一。
唐代的诗人刘禹锡曾在其名篇《庐山谣》中写道:“遥夜泊孤岛,至晓见浮松。
”这就是描述了挂山秀美的景色。
五、南京南京,曾是中国的古都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吴国。
从古至今,南京都是中国重要城市之一,也是文化、教育、经济等领域的中心。
唐代的诗人杜甫曾经在南京一住就住了整整五年,给南京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如他所著的《登曲阜杂诗》中就有:“南京城里狼烟起,应是穷途末路人。
”六、广州广州,曾是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素有“五羊城”之称。
唐代的诗人刘禹锡曾在其名篇《陋室铭》中描写了广州的景色,写道:“灵峰寺绿影里,桥边啼鸟乱如弦,至今犹忆杯中物,堂上慷慨有余情。
中国地名的古今叫法
![中国地名的古今叫法](https://img.taocdn.com/s3/m/880b946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d.png)
中国地名的古今叫法一、北方1. 北京(古称燕京):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燕京是其古称,源自于春秋时期的燕国。
2. 太原(古称晋阳):太原是山西省的省会,古称晋阳,因为太原位于晋国的故地。
3. 呼和浩特(古称盛京):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古称盛京,意为繁荣的城市。
二、东方1. 上海(古称沪上):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古称沪上,因为上海位于长江口的沪渎地带。
2. 南京(古称金陵):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古称金陵,因为南京是金陵山的所在地。
3. 青岛(古称胶州):青岛是山东省的重要港口城市,古称胶州,因为青岛位于黄海之滨的胶州湾。
三、西方1. 西安(古称长安):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古称长安,因为西安是历史上多个朝代的都城,长安意为永久安定。
2. 成都(古称蜀都):成都是四川省的省会,古称蜀都,因为成都是古代蜀国的都城。
3. 兰州(古称金城):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古称金城,因为兰州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四、南方1. 广州(古称番禺):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古称番禺,因为广州位于番禺县的所在地。
2. 深圳(古称蛇口):深圳是广东省的一个特区,古称蛇口,因为深圳原本是一个小渔村,以渔业为主要产业,蛇口是其渔港的所在地。
3. 福州(古称闽都):福州是福建省的省会,古称闽都,因为福州是古代闽国的都城。
以上是中国地名的古今叫法,这些地名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每一个地名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些地名都是中国人民的重要象征。
他们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变迁和发展,也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奋斗。
这些地名不仅仅是一串字,更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人们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小说素材——中国古代地名对照表(四)
![小说素材——中国古代地名对照表(四)](https://img.taocdn.com/s3/m/7523ac4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6.png)
小说素材——中国古代地名对照表(四)南山——汉长安在秦岭以北,故称秦岭终南为南山。
张骞穿过河西走廊,称南面之山为南山,即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
南宁——唐南宁州在今云南曲靖一带,元亦曾以曲靖为南宁州。
今广西南宁,唐为邕州宜化县。
元后期改邕州路为南宁路。
明为南宁府。
民国废府,以府城为邕宁县。
今有南宁市、邕宁县。
南安——①汉末曾改汉阳郡(公元74年以前为天水郡)为南安郡。
隋废。
②宋分虔州置南安军,治大庾(今为大余)。
元为路。
明为府。
民国废府。
南阳——①春秋战国称南阳的地区颇多。
鲁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
晋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战国为魏南阳,一部分属韩(按公元前263年,秦白起攻韩取南阳,韩本部与上党郡被分隔)。
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
②秦以宛为治所,置南阳郡。
隋唐邓州南阳郡改良穰县(今邓县)为治所。
元明清南阳府治南阳,即汉宛县、今南阳市。
南京——①唐肃宗时一度号成都为南京.②渤海有南京南海府,在今朝鲜境内。
⑧辽先以辽阳为南京,后改为东京,而以幽州为南京析津府。
④宋以宋州为南京应天府。
⑤金先以平州为南京,旋废。
后以开封为南京。
⑥明成祖迁都北京,乃以应天府(今南京)为南京。
清为江宁府,习称南京。
民国亦然。
1927年始以南京为正式地名。
南都——①东汉称南阳郡治宛为南都。
②唐肃宗时曾以江陵府为南都。
⑧南唐在北宋初曾以南昌为南都。
④明人常称南京为南都。
南徐——南朝宋在京口(今镇江)置南徐州,辖地本在江北,后改为江南。
南笼——今贵州安龙,清代曾名南笼。
南康——晋南康郡治雩都(今江西于都东北),后移赣县(今赣州)。
隋唐为虔州南康郡。
此为赣南之南康。
宋于赣北置南康军,治星子。
元为路,明曾称西宁府,后仍为南康府。
民国废府。
南剑——宋于福建置南剑州,治南平。
元为延牢路。
南兖——南朝宋改东晋侨置的兖州为南兖州,先治京口,后移广陵(今扬州西北),辖地在淮南。
北魏也有南兖州,治涡阳(今安徽蒙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名的古代名称
北京:蓟、渔阳、涿郡、范阳、幽州、中都、大都、北平、北京
沈阳:盛京、奉天
洛阳:洛邑、洛阳、东都
开封:大梁、东京、汴州、开封
南京:石头城、建业、建康、金陵、集庆、应天、南京、江宁、天京
银川:兴庆、银川
西安:镐、长安、西都、西京、西安
杭州:钱塘、临安、杭州
九江:浔阳、江州、九江
南昌:豫章、洪州、隆兴、南昌
吉安:庐陵、吉州、吉安
宜春:袁州、宜春
赣州:虔州、赣州
合肥:庐州、合肥
扬州:广陵、维扬、淮扬、扬州
咸阳:渭城
北京(蓟,幽州)
南京(吴,建康,建业,金陵,石头城,采石矶)
太原(并州)
武汉(江夏)
广州(南海)
开封(大梁,汴梁)
成都(蜀)
重庆(巴)
邯郸(大名府)
大同(云州)
荆州(郢)
淄博(临淄)
延安(凤翔)
吴忠(灵州)
银川(兴庆)
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在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江左:古时在地理上以东,为左,江左也叫“江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也指东晋、宋、齐、梁、陈各朝统治的全部地区
江右:即今江西。
清魏禧《日录·杂说》:“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何也?曰: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耳。
”也有学者认为,江西位于江南地区西部,江右一称应该来自传统中国“东为左,西为右”的文化观念。
南北朝时,当时人习惯以江右称呼西晋(统治地域主要在长江北面),也可指江北。
以江左指代东晋(统治地域主要在长江南面),也可指江南。
汉中:古汉中,即今陕西省汉中市,二千余年未易其名,未移其地,位处汉水中上游。
汉中城南门
外就是汉水,“汉”的本意就是:银河!
三秦:楚汉战争时,项羽大封诸侯。
其中将刘邦封汉王,辖陕南及巴、蜀之地。
为防刘邦势力扩张,牵制刘邦,他又将陕西的关中和陕北一分为三: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
故后世泛称陕西为“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
其实当年三秦之地不包括陕南,只是后来人们理解的“三秦”观念变化,即将陕北、关中、陕南合称“三秦”。
三吴:三国吴韦昭有《三吴郡国志》,其书久佚,所指“三吴”不徉。
从《二国志》、《晋书》中有关记载看来,当从《水经注》的吴郡、吴兴、吴会为三吴,《通典》、《元和郡县志》的吴郡、吴兴、丹阳为三吴,二说比较符合原意。
唐梁载言《十道四蕃志》以吴郡、吴兴、义兴为三吴。
按义兴始置于晋,则三国时不应已有三吴之称。
至于宋税安礼《历代地理指掌图》以苏、常、湖三州为三吴,明周祁《名义考》以苏州为东吴、润州为中吴,湖州为西吴,那更是后起之说。
——《辞海》
1.地名。
晋指吴兴、吴郡、会稽。
2.地名。
唐指吴兴、吴郡、丹阳。
3.地名。
宋指苏州、常州、湖州。
4.泛指长江下游一带。
河北---直隶
江苏+安徽-----江南
北京---燕京
洛阳---洛邑
西安---长安
开封---汴梁
南京---江宁
扬州---广陵
武汉---夏口
合肥---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