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干刺激疗法课件
Rood技术 ppt课件
PPT课件
31
3、缓慢旋转
患者取侧卧位,偏瘫患者先取健侧在下 方的侧卧位,治疗师一手置于肩胛带, 另一手置于骨盆,然后施手法,使患者 躯干出现旋转;再取患侧在下方的侧卧 位,两侧交替进行。
PPT课件
32
4、缓慢轻擦
患者取俯卧位,治疗师在其背部脊柱两 侧,用指尖施加压力,促使神经末梢和 自律神经系统的副交感神经兴奋,抑制 全身肌紧张,以达到全身放松的目的。
PPT课件 17
本体感受性易化技术
本体感受性易化技术是指通过刺激存在于肌梭、肌键或关 节内的本体感受器达到促进肌肉收缩,促进关节稳定的治 疗技术。
PPT课件
18
本体感受性易化技术
(1)关节重压缩 (2)伸张(牵拉) (3)固有肌伸张(牵拉) (4)伸张性压迫 (5)叩打 (6)振动刺激
PPT课件
达到大脑皮层意识水平上的最高级控制
人体的运动
PPT课件 5
个体发育顺序
1.仰卧屈曲
2.仰卧至侧卧 3.俯卧伸展 4.颈肌的共同收缩 5.俯卧肘支撑 6.四点/手膝位 7.站立 8.行走
PPT课件
个体发育顺序
6
利用个体运动发育顺序促进运动 的控制能力
从整体上考虑,仰卧位屈曲—转体—俯卧位伸展— 颈肌协同收缩—俯卧位屈肘—手膝位支撑—站立— 行走这样一个顺序; 从局部考虑,运动控制能力的发育一般是先屈曲、 后伸展;先内收、后外展;先尺侧偏斜、后桡侧偏 斜;最后是旋转。 在远近端孰先孰后问题上,应先为肢体近端固定、 远端活动→远端固定、近端活动→近端固定、远端 活动技巧的学习。
例如:对手指或足趾间隙背侧做轻刷手法,可以诱发四肢 回缩动作模式。 如对手掌、足底进行刺激,反应会更加迅速。
brunnstrom疗法 ppt课件
屈曲 屈曲、内收 屈曲、内收 外展、外旋
屈曲、伸展 背屈、外旋 伸展
伸肌共同运动
前伸、下推 内旋、内收 伸展 旋前
稍伸展 屈曲、内收 屈曲、内收 伸展、内收、内 旋
伸展 跖屈、内翻
22
跖屈、内收
上肢屈肌共同运动
• 肩胛骨内收(回缩)、 上提
• 肩关节后伸、பைடு நூலகம்展、 外旋
再握手,做划船时推拉双桨的动作,让患 者向前推时前臂旋前,向回拉时前臂旋后, 治疗师对患者健侧施加阻力以引导患侧用 力
2020/7/7
49
诱发下肢屈(伸)肌共同运动
2020/7/7
50
诱发下肢内收外展共同运动
2020/7/7
51
引导分离运动
肩、 肘关节分离运动
2020/7/7
52
手指屈曲/伸展
2020/7/7
53
下肢屈曲/伸展
仰卧位――上下肢伸肌优势 俯卧位――上下肢屈肌优势
紧张性腰反射(以上半身向 右上肢屈肌优势;右下肢伸肌优势
右扭转为例)
左上肢伸肌优势;左下肢屈肌优势
2020/7/7
12
原始反射——同侧伸屈反射
• 是同侧肢体的单侧性反应 • 如:刺激上肢近端伸肌产生的冲动能引起
同侧下肢伸肌收缩,或者刺激上肢近端屈 肌可以引起同侧下肢屈曲反射。
1)早起以诱发共同运动 为目的
2)利用Bechterev屈曲反 射
3)冰刺激激发足背屈肌
4)手指叩击
2020/7/7
46
引导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
诱发上肢屈肌共同运动
屈肘 健上肢抗阻屈肘 患上肢屈肘。 头面向健侧 患上肢屈肘 牵拉患近端 患上肢屈肘
第三章低频电疗法ppt课件
第四节 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也称为周围神经粗纤维电刺激疗法,是根据疼痛闸门控制学说于70年代发展起来,应用电池供电的袖珍仪器以治疗疼痛为主的无损伤性治疗方法。
间动电疗法
(四)注意事项治疗时衬垫要湿透,与皮肤紧密接触,以免作用于治疗区的电流强度减弱而影响疗效。治疗时先开直流电,在此基础上再逐渐通入脉冲部分。
间动电疗法
四.临床应用(一)电流种类的选择 可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选择不同的波形:止痛 常用疏密波或间升波改善周围血液循环 用阴极密波作用于交感神经节,以疏密波作用于局部促进渗出物的吸收 用疏密波。锻炼废用性肌萎缩 用断续波或起伏波。缓解骨骼肌紧张 用疏密波或疏波。
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
禁忌证 带有心脏起搏器者禁用;严禁刺激颈动脉窦的部位。以下情况慎用: 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眼部;有脑血管意外病史的患者,不要将电极对置于颅脑;不要让有认知障碍的患者自己做治疗。
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
第五节 感应电疗法
感应电流是1831年由法拉第发现,又称为法拉第(faraday)电流。应用感应电(faradization)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感应电疗法。该疗法是最古老的一种低频电疗法,一直沿用至今,国产的直流电疗机一般都同时有感应电流的输出可供单独使用。
感应电疗法
禁忌证 有出血倾向,急性化脓性炎症,痉挛性麻痹,皮肤破损,感觉过敏者,有植入心脏起搏器者,严重心功能衰竭,孕妇的腰骶部。
感应电疗法
第六节 间动电疗法
间动电流(diadynamic therapy)是在直流电的基础上叠加50Hz 正弦交流电经过半波或全波整流后输出的一种脉冲电流。应用这种电流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间动电疗法。它是由法国医生Bernard 于1950年发明的,故也称为Bernard电疗法。
刺激神经干疗法
跟腱与内踝之间(太溪,向前下斜刺2~3cm)
【小腿前侧】
1. 腓深神经点
胫骨前嵴外2cm线上,胫骨粗隆下5cm处(直,上1/3与下2/3交接点处(直刺2cm)
3. 腓深神经踇长伸肌点
小腿前侧中线上,踝关节上方5cm处(直刺2cm)
【小腿内侧】
1. 隐神经点
内踝上7cm处,紧靠胫骨内侧缘后面(直刺2~3cm)
【腰臀部】
1. 腰丛神经刺激点
第2、3、4腰椎棘突中点旁开3cm处(直刺4~5cm)
2. 骶丛神经刺激点
坐骨结节的上缘中点(向前上方,即第二骶后孔前方斜刺7~10cm)
3. 骶神经后支刺激点
第一支:两髂后上嵴连线,向上1.2cm,后正中线旁开2.5cm的凹陷中。
第二支:两髂后上嵴连线,向下1.3cm,后正中线旁开2.0cm的凹陷中。
大腿后面靠近内侧缘的上1/3与下2/3交接点(直刺3cm)
【大腿前面】
1. 股外侧皮神经点
髂前上嵴下2cm处(直刺2cm)
2. 股神经点
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股动脉的外侧(直刺2cm)
3. 股神经股直肌点
大腿前正中线的中点(直刺3~4cm)
4. 闭孔神经点
腹股沟韧带的内1/5与外4/5交接点,向下5cm处(直刺3~4cm)
5. 闭孔神经的内收大肌点
大腿内侧,上1/3与下2/3交接点(直刺3~4cm)
【小腿后侧】
1. 胫神经小腿上点
小腿后正中线上1/3与下2/3交接点(承山,直刺4cm)
2. 胫神经腓肠肌点
小腿承山旁开3cm的两侧肌腹隆起部处。(直刺2~3cm)
Rood技术课件
⑶连续冰刺激的部位:胸大肌的锁骨部。 ⑷挤压方法:
①在耳上部强挤压诱发颈长屈肌和伸肌的收缩。 ②伸张压迫棘上肌肌腹。 ③伸张压迫前锯肌的起始部。 ④伸张压迫胸大肌的锁骨部
⑴刷擦的方法:
①连续刷擦胸锁乳突肌可以使胸上部获得稳定性。 ②连续刷擦肋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但要注意避免刺激腹直肌。 ③连续刷擦脊髓神经后侧第一支支配区域(图4-4-
8斜线部分)可以使躯干获得稳定性。
⑵冰刺激的方法: ①一次冰刺激方法: A 按图4-4-9箭头刺激诱发膈肌收缩。 B 利手侧的冰刺激反应比对侧快。 C 膈肌的诱发是在T7区域,冰刺激要沿扩张方
⒍俯卧位肘支撑身体模式的诱发
⑴诱发体位:
①俯卧位时头伸出床外保持住。 ②在完成①的情况下胸廓的一半伸出床外。 ③利用紧张性迷路反射使俯卧位上肢屈曲。 ④必要时通过颈部肌肉的共同收缩维持俯卧位肘支撑。
⑵连续刷擦的方法和部位:
①颈部短屈肌。 ②胸大肌的肌腹。 ③在腋窝前面诱发前锯肌。②和③先在仰卧位进行,后在俯
⑴利用缓慢牵拉降低肌张力,此法应用较广并 比较有效,特别对降低颈部和腰部的伸肌、股 四头肌等的张力是较好的方法。
⑵轻刷擦:通过轻刷擦来诱发相关肌肉的反应 以抵抗痉挛肌的状态,轻刷擦的部位一般是痉 挛肌群的拮抗肌。
⑶体位作用:一般认为肢体负重位是缓解痉挛 的较理想体位。因此,可以通过负重时对关节 的挤压和加压刺激增强姿势的稳定性,而这种 稳定性必须以关节的正常位置为基础。
⒊吞咽和发音障碍
主要是诱发或增强肌肉活动: ⑴刷擦法:可用毛刷轻刷上唇、面部、软腭和
咽后壁,避免刺激下颌、口腔下部。 ⑵冰刺激:用冰刺激嘴唇、面部、软腭和咽后
生物刺激反馈技术PPT课件
精选ppt
34
结合临床评估
• 盆底松弛
– 尿便失禁、直肠脱垂、产后康复、性交困难等
• 盆底失弛缓
– 便秘、尿频或等待、盆底痛等
• 盆底感觉高敏
– 肠易激、盆底不适、性交痛等
治疗1
治疗前 治疗2
南京市中医院的结果
From June 2008 to June 2013, 1,560 patients in Nanjing PFC database, including chronic constipation ,Functional anal rectal pain , fecal incontinence , urinary incontinence etc.
精选ppt
4
盆底生物反馈治疗目的
• 盆底肌自主收缩和放松 • 恢复阴道、尿道、直肠感觉功能 • 恢复盆底肌收缩协调性
•调节和训练大脑 控制盆底肌活动 及生理活动的技 术
盆底康复的常用物理治疗方法
电刺激:
根据组织器官的电生理特性,通过皮肤电极、腔内电极、针式电极等予以 脉冲电流达到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镇痛等目的。
精选ppt
6
盆底肌肉类型
I 型肌纤维: 等位收缩, 维持时间长且连续 , 不易疲劳。
耻骨阴道肌, 耻骨直肠肌70%
耻尾肌90%
髂尾肌, 坐尾肌68%
II型肌纤维: 等张收缩, 快速且简捷, 易疲 劳。
IIA (快收缩氧化酵解型)
IIB (快收缩酵解型)
—浅表肌
精选ppt
7
盆底肌电生理特性
I型肌:
– 出口梗阻性便秘
认识疼痛科 ppt课件
7.癌性疼痛;
8.精神(心理)性疼痛:癔症、躯体化障碍等;
9.非疼痛性病症:如面肌痉挛、面神经麻痹、顽固性呃逆等。
ppt课件
7
ppt课件
8
ppt课件
9
规范化疼痛治疗的原则和目标
2000年,第十届世界疼痛大会达成共识:慢性 疼痛不仅仅是一种症状,也是一种疾病!
ppt课件
19
相关技术介绍
--神经阻滞术:
带状疱疹后遗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幻肢痛、 烧灼样痛等难治性神经元性疼痛,应用特异性神经阻滞技术 及神经变频(热)电调制刺激等方法,通过阻断痛觉传导通 路、改善神经营养状态,调整神经传导功能,取得了满意的 治疗效果。
ppt课件
20
相关技术介绍
--神经阻滞术:
一级手术 硬膜外阻滞术,关节腔注射,外周神经阻滞,神经干扰术,外 周神经射频术
二级手术 深部神经,神经干及神经丛 阻滞,神经干及神经丛射频, 椎体成形术
三级手术 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射频毁损,颈胸腰椎椎间盘射频消融术,胸 腰椎椎间孔镜手术,癌痛介入治疗
四级手术 鞘内吗啡泵植入术,脊神经电刺激植入术
ppt课件
49
消除疼痛是基本的人权!
Pain relief is a basic human right!
解除疼痛 病人的基本权利 医护人员神圣职责 让我们切实行动起来吧!
ppt课件
50
谢谢!
ppt课件
51
认识疼痛科
ppt课件
1
目录
• 疼痛定义与发展现状 • 疼痛治疗的方法介绍 • 我院开展疼痛诊疗的环境及规划
脑神经ppt课件
在人类生活中,感觉神经对于维持正常感 知和认知功能至关重要。
运动神经
运动神经概述
负责将大脑的指令传递给身体 的肌肉,控制身体的运动。
功能特点
确保大脑能够精确地控制身体 的运动,实现各种复杂的动作 和行为。
分类
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 神经两类,前者直接控制骨骼 肌的活动,后者调节内脏器官 的活动。
阿尔茨海默病
01
02
03
定义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 隐袭、病因未明的原发性 、退行性大脑疾病。
症状
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 认知障碍、失语、失认、 失用、执行功能障碍以及 人格和行为改变等。
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阿 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主 要为胆碱酯酶抑制剂和 NMDA受体拮抗剂。
癫痫
定义
癫痫是一种由脑部神经元 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疾病 ,可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 障碍。
脑卒中可导致偏瘫、偏身感觉障碍 、言语不清、吞咽困难、共济失调 等症状。
治疗
脑卒中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 康复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溶栓治 疗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06
CATALOGUE
脑神经研究的前沿与展望
脑神经疾病的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概述
基因治疗是一种通过修改或替换人体内的基因来治疗疾病 的方法。在脑神经疾病领域,基因治疗旨在纠正或补偿因 基因突变或缺失导致的疾病症状。
策略三:康复治疗 康复手段: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
康复目标:改善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回归社会等。
脑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一:物理疗 法
作用机制:促进血液 循环、改善肌肉功能 、缓解疼痛等。
物理疗法种类:电刺 激疗法、超声疗法、 磁疗等。
Bobath疗法
❖ 颈部扭转 面向侧上肢 下肢伸肌张力增高,对 侧屈肌张力
精选课件ppt
18
2、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TNR
❖ 由于颈部的肌肉受到牵 拉所引起的本体感受性 反射
❖ 颈屈曲—上肢屈肌张力 增高,下肢伸肌张力增 高
❖ 颈伸展—上肢伸肌张力
❖ 特征:下肢伸肌张力增
高,踝关节跖屈,可引精选课件ppt
21
起膝反张。
5.交互性伸肌反射
❖ 患者仰卧,头中立,双下肢伸展,刺激一侧 足底,对侧下肢先屈曲后伸展。
❖ 应用:患者偏瘫侧下肢痉挛严重时可刺激健 侧足底使患肢屈曲来缓解痉挛。
精选课件ppt
22
(二)关键点的控制
精选课件ppt
23
精选课件ppt
48
精选课件ppt
49
新获得偏瘫侧肢体和躯干的正常运动模式是 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目标。
❖ 宗旨:使脑卒中患者重获正常的运动模式。
❖ 论点:使肌张力正常化,抑制异常的原始反
射。
精选课件ppt
4
❖ 2、训练方法
❖ 通过关键点的控制、反射性抑制模式、良肢 位的摆放等抑制患者肢体痉挛,痉挛缓解之 后。通过反射、体位平衡诱发其平衡反应, 再让患者进行主动的、小范围的、不引起联 合反应和异常运动模式的关节运动,进行各 种运动控制训练,逐步过渡到日常生活动作 的训练。
范围内。 ❖ 2.控住训练 ❖ (八)辅助器具
精选课件ppt
39
(九)患侧肢体的负重
精选课件ppt
40
患侧下肢的负重训练
精选课件ppt
41
偏瘫患者的训练目标和计划
神经重症康复专家共识ppt课件
吞咽管理包括对神经重症患者吞咽障碍的评定、康 复技术的运用和误吸/隐性误吸的防范。
对于神经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时间>24h、神经 肌肉病变、气道或食管损伤等(如外伤、肿瘤 、放疗),无论有无意识障碍,都建议进行吞 咽功能评估。
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血液动力学,预防和处理是循环管理 的重要内容,应予以高度重视。
神经重症患者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下降,动脉血
氧分压低于正常范围,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压升高 ,提示存在呼吸功能障碍,是死亡率增高及住院时 间延长的重要原因[12],必须及时介入呼吸管理。
呼吸康复是呼吸管理的重要环节。有意识障碍;呼 吸困难;咳排痰能力下降;机械通气;ICU滞留预 期较长;存在ICU获得性肌病等神经重症患者,均
康复介入及暂时中止时机的标准判断是源自允许运动 康复的介入。1.1 运动功能评定
神经重症患者运动功能评估是判断患者适合 开展哪种运动功能干预的前提。常见功能问 题的评定包括肌张力、肌力、关节活动度和 活动能力、运动模式、协调性和平衡等。其 中肌张力和关节活动度无论患者清醒与否均 可评定,其他评估则须在意识清醒条件下实 施。评定量表推荐采用常用的标准量表。量 表的测定要考虑重症病人的意识、使用药物 、诊疗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4 摄食评估:经口喂半流质食物,观察评估口 腔控制情况、进食前后咽部声音变化、吞咽动 作的协调性等。
5 其他临床检查:反复唾液吞咽试验、分级饮 水试验等。
6 仪器评定:吞咽X线造影录像、内窥镜、食管 动力学检查等常被选择性采用。软管内窥镜吞 咽功能检查(flexible endoscopic evaluation of swallowing,FEES)是吞咽功能评估的首选 仪器检查方法。有助于判断重症患者是否可以 拔除气管套管。FEES可以直接观察吞咽动作及
神经康复PPT课件
掌握原则 对低水平神经状态病人的治疗首先应无害 在治疗措施上切忌有碍于进行中的神经恢 复的行为存在 例如,在抗癫痫的治疗中,苯妥英钠类及 抗痉挛药物均应慎用或忌用
第54页/共61页
高压氧为目前较推崇的一种治疗方法 机理:改善脑细胞的供氧 使部分处于功能可逆状态的脑细胞恢复功能 通过轴索发生新的侧枝,建立新的突触联系 加快毛细血管再生和微循环建立 激活上行网状激活系统 高压氧治疗开始越早、疗程越长,效果就越好
第18页/共61页
中枢觉醒水平与功能恢复有关 去甲肾上腺素能影响中枢的觉醒水平 中枢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与脑损伤后 功能恢复有关
第19页/共61页
γ-氨基丁酸(GABA)通过抑制促进 学习、记忆和功能恢复的神经递质传递而 抑制恢复过程
苯妥英钠也是通过激活GABA机制而影 响功能恢复
第20页/共61页
第47页/共61页
(8)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法 局部注射,提高干扰神经末梢的钙离子
代谢 在突触前阻断乙酰胆碱在神经肌肉接头的
释放 造成肌肉的化学性失神经支配,达到降低
肌张力
第48页/共61页
肉毒杆菌毒素仅作用局部周围神经 对中枢神经无影响 临床已经证明该方法是安全可行的方法
第49页/共61页
6.植物状态 一种特殊形式的意识障碍状态 可由各种病因引起,如颅脑外伤、脑血管 病、各种中毒和缺氧性脑病、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及慢性代谢性疾病等
第55页/共61页
其它 如深部脑刺激、脊髓硬膜外刺激 周围神经刺激等疗法亦有一定效果 基因治疗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手段 但其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
第56页/共61页
已证实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神经生长因子 可以调控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神经 可塑性 可促迸损伤后的皮质功能恢复 基因治疗对植物状态患者及其它神经系统 疾病的皮质功能恢复应该非常有效
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神经修复治疗临床指南解读PPT课件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面部功能康复训练计划,包括面部肌肉锻炼、物理治疗等,以改善面部功能和外 观。
社会心理支持
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减轻社交障碍;同时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服务,帮助患者调 整心态。
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充足睡眠;饮食均衡,避免刺激性食物;注意面部保暖等生活细节问 题。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生活质量。
疾病背景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的面 神经疾病,表现为面部肌肉瘫痪和 感觉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
治疗现状
目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方法多样,但 缺乏统一的治疗标准和规范,治疗效果参差 不齐。
指南意义
本指南的制定对于规范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神经修复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 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针灸疗法
普通针刺
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 。
电针疗法
在针刺基础上,加以电流刺激,增强针刺效果。
穴位注射
将药物注射到相关穴位,发挥药物与穴位的双重 治疗作用。
心理疗法
心理疏导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法,缓解患者焦虑、 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信心。
认知行为疗法
帮助患者调整不良认知和行为习惯,促进面神经麻 痹的康复。
泼尼松
常用药物,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可减轻面神经 水肿和炎症反应。
地塞米松
作用与泼尼松相似,但抗炎作用更强,且副作用相对 较少。
甲泼尼龙
一种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迅 速缓解面神经麻痹症状。
抗病毒药物
阿昔洛韦
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对疱疹病毒等具有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面神经麻痹。
神经干刺激疗法
神经干刺激疗法该疗法是通过针刺、电针等方法,直接刺激与疾病有关的神经干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是传统针灸疗法与现代神经解剖知识相结合,形成的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本法是根据经络穴位与解剖结构的关系、脊髓神经的节段性分布特点、周围神经的支配关系、神经系统内部的间接联系等选取刺激点,以传统针刺、电针等为刺激手段,以调节神经反射为作用机理,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而实现相应的治疗作用的疗法。
第一节常用刺激点一眶上神经点1、定位眶上缘内1/3与外2/3交界凹陷处。
2、解剖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分为鼻睫神经、泪神经、额神经;眶上神经是额神经的一个分支,经眶上切迹(或孔)至额部皮肤。
3、主治前头痛、三叉神经第一支痛、眶上神经痛、面肌痉挛。
4、操作取坐位或仰卧位,在上述位置可摸得眶上神经痛,紧贴神经旁进针0.2~0.3寸。
向左右方向拨动针体,当刺激到眶上神经痛时,出现向额部放射的触电感。
二眶下神经点鼻翼外下缘至外眼角连线中点或眶下缘中点下方约1cm处。
2、解剖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起自三叉神经节,经圆孔入翼腭窝。
其主干向下延续为眶下神经,分布于下睑和上唇之间的皮肤。
3、主治三叉神经第2支痛、面肌痉挛。
4、操作取坐位或仰卧位。
用手摸到由眶下孔形成的凹陷后,从该凹陷处进针,针尖稍想外上方斜刺0.3~0.5寸,左右拨动针体,当刺激到眶下神经后,于下眼睑和上唇之间的面部出现触电感。
三面神经点1 定位耳垂下缘至屏间切迹连线中点与颞浅动脉之间。
2、解剖面神经为混合型的脑神经。
运动纤维来自脑桥的面神经核,副交感纤维来自脑桥的上涎核。
味觉纤维传入膝神经节上传至孤束核。
面神经由脑桥延髓沟的外侧发出,进入内耳门经内耳道入面面神经管,由茎乳孔穿出后入腮腺,在腮腺前缘发出颞之、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五组分支,呈扇形分布于面部表情肌和颈阔肌。
3、主治面瘫、面肌痉挛。
直刺0.2~0.3寸·,向上下方向拨动针体,当刺到面神经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
神经干刺激疗法课件
.
3
二 眶下神经点
1、定位
鼻翼外下缘至外眼角连线中点或眶下缘中点下 方约1cm处。
2、解剖
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起自三叉神经节, 经圆孔入翼腭窝。其主干向下延续为眶下神经,分
布于下睑和上唇之间的皮肤。
面神经为混合型的脑神经。运动纤维来自脑桥的 面神经核,副交感纤维来自脑桥的上涎核。味觉纤 维传入膝神经节上传至孤束核。面神经由脑桥延髓
沟的外侧发出,进入内耳门经内耳道入面面神经管
,由茎乳孔穿出后入腮腺,在腮腺前缘发出颞之、
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五组分支,呈扇形分
布于面部表情肌和颈阔肌。
3、主治
刺激神经干疗法
颈部项部刺激点
.
1
定义
该疗法是通过针刺、电针等方法,直接刺激与疾 病有关的神经干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传统 针灸疗法与现代神经解剖知识相结合,形成的一 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本法是根据经络穴位与解剖结构的关系、脊髓神 经的节段性分布特点、周围神经的支配关系、神 经系统内部的间接联系等选取刺激点,以传统针 刺、电针等为刺激手段,以调节神经反射为作用 机理,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而实现相应的治疗作 用的疗法。
3、主治
三叉神经第2支痛、面肌痉挛。
4、操作
取坐位或仰卧位。用手摸到由眶下孔形成的凹陷后 ,从该凹陷处进针,针尖稍想外上方斜刺0.3~0.5 寸,左右拨动针体,当刺激到眶下神经后,于下眼
睑和上唇之间的面部出现触电感。
.
4
三 面神经点
1 定位
耳垂下缘至屏间切迹连线中点与颞浅动脉之间。
2、解剖
神经痛讲课PPT课件
康复训练
神经痛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物理疗法、按摩等,以缓解疼痛并促进康复。
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灵活性和平衡性,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计划,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神经痛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应该注意安全,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
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处理
物理治疗
神经痛的物理 治疗方法包括 电刺激、热疗、
冷敷等。
这些治疗方法 可以帮助缓解 疼痛,改善神 经功能,提高
生活质量。
物理治疗通常 需要多次治疗, 以达到最佳效
果。
物理治疗师会 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治疗方
案。
手术治疗
神经痛的手术治 疗方法包括神经 松解术、神经切 除术和神经移植 术等。
手术治疗适用于 药物治疗无效或 不能耐受药物治 疗的患者。
手术治疗的效果 因个体差异而异, 部分患者可能会 出现复发或并发 症。
手术治疗后需要 配合药物治疗和 康复治疗,以促 进患者恢复。
其他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非处方药或处方药来缓解神经痛 物理疗法:如按摩、针灸、电疗等 生活方式改变:如调整饮食、增加运动等 手术治疗: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来治疗神经痛
预防措施
控制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 尿病、高血脂等,定期进行体 检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 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 持良好的作息时间
避免长期处于压力状态:学 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
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特别是冬季要注意保暖
护理方法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 避免诱发因素: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寒冷刺激等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潜在的疾病或病变 学习神经痛的自我护理技巧:如放松训练、疼痛管理、心理调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 肌皮神经点
1、定位 胸大肌前下缘抵止于肱骨处,肱二头肌长、短头之间。 2、解剖 肌皮神经起于臂丛神经的外侧束,含有第5~7颈神经的纤维。穿 过喙肱肌,经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向下外行,至肘窝外上方穿 出伸筋膜,成为前臂外侧皮神经。肌皮神经支配臂屈肌群和前 臂外侧皮肤。 3、主治 肌皮神经麻痹、屈肘无力、前臂外侧感觉障碍、上肢痉挛性瘫 痪 (上臂屈肌群肌张力增高)。 4、操作 取仰卧位,上肢外展45°,在上述位置进针0.5~1寸,向前后方 向拨动针体,当刺激到肌皮神经时,出现屈肘动作和前臂外侧 放射的触电感。
十 正中神经
1、定位 臂内侧肱二头肌内侧沟上、中1/3交界处。 2、解剖 正中神经由臂丛的内、外侧束发支合成,含有第6~8颈神经和第 1胸神经的纤维。开始于肱动脉外侧下行,至喙肱肌止点处斜跨 肱动脉之前面达其内侧,然后沿肱动脉内侧下行到肘窝,向下 通过浅指屈肌的深面,在拇长屈肌和指深屈肌的沟内下降到腕 部,通过腕管分布于手肌及手指皮肤。正中神经的支配范围是 ,除深指屈肌的尺半侧和尺侧腕屈肌以外的前臂所有屈肌,除 拇收肌以外的鱼际肌和第1、2蚓状肌,手掌桡侧2/3皮肤及桡侧 三个半指掌面和远节指背的皮肤,前臂尺、桡骨及手关节。 3、主治 上肢瘫痪(屈腕、屈指障碍)、正中神经麻痹、上肢痉挛性瘫 痪(前臂屈肌群肌张力增高)。 4、操作 取仰卧位,上肢外展45°,在上述位置可摸得肱动脉和正中神 经,在肱动脉的外侧进针为1.5~2寸,向前后发向拨动针体,当 刺激到正中神经时,出现屈腕、屈指动作和向拇、食、中指放
七 腋神经点
1、定位 肱骨头后下凹陷处,相当于肩胛岗中点至三角肌止点 连线的中点。 2、解剖 腋神经起于臂丛后束,含有第5、6颈神经的纤维。支 配小圆肌,三角肌及臂外侧皮肤。 3、主治 举臂抬肩障碍、局部麻木、疼痛、腋神经麻痹。 4、操作 取坐位或侧卧位,上肢外展45°,按上述位置进针1.5~2 寸,向上下方向拨动触针体,当刺到腋神经时,出现三 角肌跳动和向肩部放射的电感。
刺激神经干疗法
颈部项部刺激点
定义
该疗法是通过针刺、电针等方法,直接刺激与 疾病有关的神经干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 传统针灸疗法与现代神经解剖知识相结合,形 成的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本法是根据经络穴位与解剖结构的关系、脊髓 神经的节段性分布特点、周围神经的支配关系 、神经系统内部的间接联系等选取刺激点,以 传统针刺、电针等为刺激手段,以调节神经反 射为作用机理,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而实现相 应的治疗作用的疗法。
四 枕大神经点
1、两乳突连线与后正中线相交点旁开1.5CM处 。 2、解剖 枕大神经是第二颈神经的后支,在环椎与枢椎之 间走出。运动纤维分支到头半棘肌,支配该肌运 动。感觉纤维紧贴枕骨上升,与枕动脉伴行,走 在枕动脉内侧,分布于枕部皮肤,管理头颅后半 部皮肤感觉。 3、主治 枕大神经痛、后头痛。 4、操作 在上述位置垂直进针0.5~0.8寸,向左右方向拨动 针体,当刺到枕 大神经时,出现向枕部放射的 触电感。
六 臂丛点
1、定位 锁骨中点上一寸。 2、主治 上肢瘫痪、麻木、疼痛、臂丛神经痛、震颤。 3、操作 取坐位或仰卧位,患者头转向对侧,按上述位置 刺入0.3~0.5寸即可。针尖向外上方可刺到上干及 其分支,针尖向内下方可刺到下干及其分支,直 刺可刺到中干及其分支。注意进针不可过深,过 深易发生气胸,针尖刚入皮下即可。
二 眶下神经点
1、定位 鼻翼外下缘至外眼角连线中点或眶下缘中点下 方约1cm处。 2、解剖 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起自三叉神经节, 经圆孔入翼腭窝。其主干向下延续为眶下神经, 分布于下睑和上唇之间的皮肤。 3、主治 三叉神经第2支痛、面肌痉挛。 4、操作 取坐位或仰卧位。用手摸到由眶下孔形成的凹陷 后,从该凹陷处进针,针尖稍想外上方斜刺 0.3~0.5寸,左右拨动针体,当刺激到眶下神经后 ,于下眼睑和上唇之间的面部出现触电感。
八 桡神经点
1、定位 肩峰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2、解剖 桡神经是臂丛后束的延续,含有第5~8颈神经和第一胸神经的纤维。 沿肱骨后面的桡神经沟呈螺旋形下降,到肘部转向前方,在肱骨外 上髁之前分为深浅两支,浅支沿前壁后外侧下行到手背,分成五支 指背神经。桡神经的支配范围是臂部及前臂的伸肌群和皮肤,手背 桡侧半的皮肤和手关节。 3、主治 上肢瘫痪(伸肘、腕、指障碍),桡神经麻痹。 4、操作 取侧卧位,肘关节半屈曲,掌心朝下,自然放于体侧。按上述位置 可摸得桡神经,在其旁进针1寸左右,向前后方向拨动针体,当刺激 到桡神经时,出现伸腕、伸指动作和向拇、食、中指放射的触电感 。
第一节
常用刺激点
一 眶上神经点 1、定位 眶上缘内1/3与外2/3交界凹陷处。 2、解剖 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分为鼻睫神经、泪神经、 额神经;眶上神经是额神经的一个分支,经眶上切迹 (或孔)至额部皮肤。 3、主治 前头痛、三叉神经第一支痛、眶上神经痛、面肌痉挛 。 4、操作 取坐位或仰卧位,在上述位方向拨动针体,当刺 激到眶上神经痛时,出现向额部放射的触电感。
三 面神经点
1 定位 耳垂下缘至屏间切迹连线中点与颞浅动脉之间。 2、解剖 面神经为混合型的脑神经。运动纤维来自脑桥的 面神经核,副交感纤维来自脑桥的上涎核。味觉纤 维传入膝神经节上传至孤束核。面神经由脑桥延髓 沟的外侧发出,进入内耳门经内耳道入面面神经管 ,由茎乳孔穿出后入腮腺,在腮腺前缘发出颞之、 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五组分支,呈扇形分 布于面部表情肌和颈阔肌。 3、主治 面瘫、面肌痉挛。 4、操作 直刺0.2~0.3寸· ,向上下方向拨动针体,当刺到面神 经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
五 颈丛点
1、定位 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 2、主治 颈痛、斜颈、落枕、后头痛、头颈震颤、神经性呕 吐、神经衰弱、膈肌痉挛。 3、操作 取坐位,患者头转向对侧,按上述位置刺入皮肤后 ,针尖向后上方可刺激到枕小神经(触电感向枕部 放射);针尖向前上方可刺激到耳大神经(触电感 向耳部或耳后放射);针尖向前可刺激到颈横神经 (触电感向颈前或咽喉部放射);针尖向后下方可 刺激到锁骨上神经(触电感向锁骨上下及肩部放射 );针尖向前下方可刺激到膈神经(触电感向胸腔 、膈肌部放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