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云平台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d2985e69eae009581becfd.png)
• 资源控制
安全 • 资源权限 安全
• 集中审计
• 分别集中 审计
兼容性
物理机的安全访
问控制
政务云需要交付什么服务?
运营管 理服务
SaaS服务
自助服务门户
多租户管理 业务流审批 大数据应用 中间件服务 云网络安全服务 虚拟交换网络 资源池
共享文件系统
服务目录
监控与报表
云服务 层
PaaS服 务 IaaS服 务
第三类:大型
类型:传统强势部门,信息 化建设完备,业务安全等级 高; 典型部门:公安、财税、社 保、教育等; 特点:业务有较强的安全性 要求;多由国家、省统一规 划; 方式:不建议服务器物理整 合;数据整合、共享为主要 整合目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类型:机房环境差,维护能 力弱,整合意愿强烈;
典型部门:计生委、卫生局 、党校等;
政务数据 中心/政 务云 政务数据中心
基础建设
建设 务云是第一步 主机托管,机 向服务型政府 房租赁 转变 服务器虚拟化 智慧政务、智 面向服务提供 慧民生智慧社 区等; 政务应用上收 IT资源统一规 划 服务建设 IT资源统一管 理
智慧 城市 政府主导,政
政府信息化发展-云计算改造电子政务
云计算改造电子政务-共建共用
于促进各部门内部与部门之间的 业务系统的整合。
政务云的整合对象-三类业务
共享业务
业务描述:G2G、G2B 政府统一规划横向互访业务; 行政审批、办公系统、综合治 税 形式: 依托于电子政务外网; 各个委办局统一规划;
专享业务区
业务描述: 政府委办局的纵向业务; 从国家部委、省、市、区县; 国土、卫生、工商等。。 形式: 依托于本部门的业务专网; 依托于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 整合方式: 1、先整合在电子政务外网 业务; 2、针对存在于业务专网的 业务,需要先做网络整合, 再做专有纵向业务的整合; 3、专网整合过渡方案,采 用二层专网与云平台互联的 方案;
智慧政务一网通办云平台顶层设计与建设方案
![智慧政务一网通办云平台顶层设计与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5c464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1.png)
智慧政务一网通办云平台顶层设计与建设方案11中国政务云发展状况分析2智慧政务云平台顶层设计与建设方案3案例介绍4问题和讨论“互联网+政务”推动政务信息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简除烦苛,禁查非法”,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提升决策支持和风险防范水平,提高社会治理精准性和有效性•促进政府简政放权,降低政府运行成本•促进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管有机结合,形成政府主导、社会自治、公众参与、多方协同的社会治理新模式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公共服务模式变革•推进“互联网+”益民服务,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养老、教育、旅游、社会保障等新兴服务•建立基于互联网的O2O 服务模式,将线下服务向线上迁移•探索实现 “一号式、一窗式、一网式”公共服务模式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当前我国政务信息化存在的主要挑战重复建设效率低基础设施委办局机房、硬件设备、软件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低,忙闲不均,投资效益差安全信息安全难保障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信息系统国产软硬件比例较低,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竞争力不足,风险不断积累和渗透应用信息孤岛难协同政府部门之间和应用系统独立封闭,缺乏数据共享,影响政府科学决策管理维护管理成本高维护工作量大,维护人员不足,缺乏集中维护能力,易出现人为或非人为的业务停滞国家政务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大系统共治大数据决策大平台整合大服务融合统一大平台提供集约化基础设施服务统一政务服务平台带动公共服务事项的深度一体化融合信息共享、数据开放、社会大数据应用,提高决策与治理水平跨部门、跨地区重大系统有效支撑协同共治 坚持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相并重,坚持全局统筹、部门统一、央地协同、市场服务相衔接,坚持“数、云、网、端”相融合,构建形成我国电子政务集约创新公共基础设施大平台,促进纵横联动和协同共治,节约工程投资,促进我国电子政务集约创新发展。
推动政务云平台建设的实用指南
![推动政务云平台建设的实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ef390a95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50.png)
推动政务云平台建设的实用指南政务云平台是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综合信息化平台,旨在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
推动政务云平台的建设是当前信息化浪潮下的关键任务,对于提升政府工作效能、优化公共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策划与规划、技术选型、数据管理、安全保障四个方面,为您提供一份简明实用的指南,帮助您顺利推动政务云平台的建设。
一、策划与规划政务云平台建设前期,需要制定详细的策划与规划方案,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具体步骤如下:1.需求分析:明确政务云平台的功能和服务范围,梳理政府各部门的需求,确定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主要特点。
2.目标设定:根据政府工作要求和信息化发展目标,制定明确的政务云平台建设目标,如提升政府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改善公共服务质量等。
3.项目规模评估:评估政务云平台建设所需的投入和资源,包括硬件设施、软件系统、人力资源等,确保项目在可控范围内进行。
4.时间计划:合理制定政务云平台建设的时间计划,确保工期合理、进度可控。
同时,需要考虑各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
二、技术选型政务云平台建设需要选择适合的技术框架和软件系统,满足政府的具体需求。
以下几点应该引起重视:1.云计算技术:政务云平台建设基于云计算技术,需要选择成熟稳定、安全可靠的云平台供应商。
云计算可以为政务云平台提供高性能、高可用、弹性伸缩的基础资源支持。
2.大数据技术:政务云平台需要处理海量的政务数据,因此大数据技术的引入至关重要。
选择支持海量数据存储、分析和挖掘的技术平台,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3.安全技术:政务云平台涉及大量敏感信息,安全性必须放在首位。
选择具备完备的安全机制、防护措施和加密手段的技术框架,确保政务信息的安全存储和传输。
三、数据管理政务云平台建设涉及大量的政务数据,有效的数据管理是保障政务云平台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管理原则:1.数据整合:政务云平台需要整合各部门的数据资源,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共享机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智慧政务云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政务云平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aa5758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8.png)
可扩展性
平台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业 务需求进行弹性扩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 求。
03
云平台基础设施建设
Chapter
计算资源建设
计算资源规划
根据业务需求,规划各类服务器、 CPU、内存等计算资源的数量和规模 ,确保满足政务应用系统的需求。
计算资源池化
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资源池化, 实现计算资源的动态分配和扩展,提 高资源利用率。
定期备份应用系统数据和配置信息,制定应急预案,确保 在应用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恢复数据和系统运行。
07
效益分析
Chapter
提高政务服务效率
减少办事流程
通过在线申请和审批,简化政务服务流程,提 高办事效率。
快速响应民众需求
实时处理和反馈民众的诉求,提高政府对民众 需求的响应速度。
提高行政效能
优化政务流程,提高政府机构协同办公的效率。
05
数据中心建设
Chapter
数据存储与管理
数据存储
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 和管理,确保数据可持久化保存。
数据管理
建立数据管理规范,明确数据所有权和访问 权限,实现数据的分类管理和检索。
数据备份与恢复
数据备份
制定定期备份策略,对关键数据进行备份, 确保数据不会因硬件故障或人为误操作而丢 失。
其他业务系统整合
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
通过智慧政务云平台,可以将各个业务系统进行整合,实现跨部 门信息共享,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和效率。
统一数据标准
通过智慧政务云平台,可以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实现各个业务 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
提高决策支持能力
通过智慧政务云平台,可以提供全面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服务 ,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和效率。
政务云平台运营方案
![政务云平台运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0dce92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b.png)
政务云平台运营方案一、项目背景与意义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政务办公系统也逐渐向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政务云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将政务信息与云计算技术相结合,为政府部门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化管理服务。
政务云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对于提升政府机构的管理效率、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政府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政务云平台项目可以帮助政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改进政务服务方式,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和民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二、平台运营方案概述1. 政务云平台的定位政务云平台将致力于为政府部门提供信息化管理服务,包括政务办公系统、电子政务服务、数据交换管理等多个方面。
同时,政务云平台也将向企业和民众提供相关的信息服务,实现政务信息共享和公共服务精准化。
2. 运营目标政务云平台的运营目标主要包括:提高政府办公效率;优化电子政务服务方式;提升政府信息化水平;促进政务信息共享;推动公共服务精准化;降低运营成本。
3. 运营原则政务云平台的运营将遵循“便捷高效、安全可靠、开放共享、创新发展”的原则,依托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分析,为政府部门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服务。
4. 运营策略政务云平台的运营将采取创新发展、合作共赢、精准服务、优质体验等多种策略,规划发展路径,促进平台良性运行。
三、平台运营管理机构设置为了保证政务云平台的运营顺利进行,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运营管理机构,负责平台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
1. 主管部门政务云平台的主管部门应该是政府信息化部门或其他相关机构,具体负责平台的管理和协调工作,监督平台的运营情况,推动平台发展。
2. 运营管理团队政务云平台的运营管理团队应该由专业的技术、管理、市场等人员组成,负责平台的日常运作、市场推广、客户服务等工作。
3. 服务支持机构政务云平台还需要设立专门的服务支持机构,为政府部门、企业和民众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
四、平台建设与运营流程政务云平台的建设与运营过程主要包括前期准备、平台建设、运营推广和后期维护等多个阶段。
电子政务中政务云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实践
![电子政务中政务云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9450962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ee.png)
电子政务中政务云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实践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务云平台作为电子政务的核心基础设施,为政府部门提供了数据存储、计算、应用等功能,促进了政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本文将介绍政务云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实践,旨在探讨政务云平台对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意义和推动作用。
政务云平台的建设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环节。
随着政务数据的不断增长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政府部门面临着海量数据存储和高性能计算的挑战。
政务云平台应运而生,通过集中存储、高效计算和灵活应用的方式,为政府部门提供了统一的数据中心和应用平台。
政务云平台的建设不仅为政府部门节约了购买和维护硬件设备的成本,还提高了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的效率。
政务云平台的建设,使得政府部门能够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政务数据,为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政务云平台的应用实践涉及到政府管理各个领域。
例如,政务云平台可以在教育领域实现学生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共享,提高教学和管理效率。
政务云平台还可以在医疗领域实现电子病历的集中存储和医疗资源的共享,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政务云平台还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领域,为政府部门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政务云平台的应用实践并不仅限于政府部门,在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等各个层面都能够受益于政务云平台的建设。
政务云平台的应用实践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推动,更是政府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手段。
政务云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可以帮助政府部门实现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提高行政效能,推动政府部门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
政务云平台的应用实践还可以促进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协同合作,推动政府部门与企业、公众之间的互动和信息交换。
通过政务云平台,政府可以更好地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和服务需求,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然而,政务云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政务云平台的建设需要政府部门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和网络安全技术与管理能力。
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ee523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63.png)
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方案1. 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政务开始成为各国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政务云平台是一个集成多个电子政务应用的统一平台,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提供高效、安全、便捷的政务服务给公民、企业和政府部门。
2. 目标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方案,以实现以下目标:1.提升政府办公效率: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实现政府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2.提供便捷的政务服务:将政务服务集成到云平台上,提供统一的用户接口,方便公民和企业办理各项政务事务。
3.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利用云计算和网络安全技术,确保政务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
4.实现数字化转型:利用云平台的弹性和可扩展性,推动政府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水平和效能。
3. 方案3.1 架构设计电子政务云平台的架构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云计算基础设施:建立稳定可靠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包括云服务器、云存储、云网络等,以支持平台的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2.数据管理平台:构建大数据平台,用于存储、处理和分析政务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技术,提供决策支持和政策制定参考。
3.应用集成接口:提供统一的应用集成接口,方便各个政务应用系统的对接和集成,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4.用户界面设计:通过统一的用户界面设计,提供一致的用户体验,方便公民和企业使用和办理各项政务服务。
5.安全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包括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网络防护等,确保政务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
3.2 功能模块电子政务云平台包括以下主要功能模块:1.政务办公平台:用于支持政务机构的日常办公工作,包括文件管理、会议管理、工作流程管理等。
2.政务数据平台:用于管理政务数据,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共享和分析等功能。
3.政务服务平台:提供公民和企业办理政务事务的各类服务,包括在线申请、在线支付、在线查询等。
4.政策发布平台:用于发布政府政策和法规,提供政策解读和政策咨询等服务。
内蒙古政务云平台简介
![内蒙古政务云平台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e271e5db307e87101f6961a.png)
内蒙古公共基础云计算服务平台
解决方案 IaaS+PaaS的一键式云平 台解决方案 关键技术 基于虚拟化的资源共享; 池化虚拟资源弹性供给; 智能化部署与运维。
应用
卫生
环保
……
平台 软件服务
平台服务
VMs Pool
融合及 自管理层
VM VM VM VM VM VM VM VM VM VM
实施效果 实现物理资源整合、信息资源共享、应用集中部署 简化维护、节省资源 支撑业务稳定、可靠运行
4
政务云
内蒙古 公共基础云计算服务平台
内蒙古公共基础云计算服务平台
客户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组织实 施。 建设目标 整合现有电子政务外网、内网及其他专网,构建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 利用云计算数据中心建立内蒙古公共基础云计算服务平台(政务云); 构建党政部门横向和纵向网络互联互通,形成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 网络互连互通的政务云网络,逐步整合到统一的政务云上。 面临问题 异构体系兼容性难以保障,影响持续建设; 难以实施统一的设备管理措施,形成物理联通的“管理孤岛”; 难以实现统一的数据管理与资源共享,形成“信息孤岛”。
Hale Waihona Puke 虚拟化基 础设施Virtualization
物理设施
Server Pool
3
内蒙古公共基础云计算服务平台
应用情况
目前已部署超过30台高性能刀片服务器,组建了5个资源池,应对内外网应用 访问需求。 60多个政务业务应用已被移植、部署到政务云平台中的100多个VM上,为政 府用户提供服务。 近期将继续扩大云平台容量规模,部署更多业务。 未来将向自治区下属盟市、旗县推广政务云平台应用,带动政务信息化发展。
政务云平台部署方案
![政务云平台部署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c3616f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73.png)
政务云平台部署方案政务云平台是指针对政府机构和政府公共服务提供的云计算平台,旨在提高政府数据安全性和数据管理效率,促进政府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
政务云平台部署方案是指根据政府机构的需求和情况,针对政务云平台的部署进行规划和设计的方案。
下面是一个关于政务云平台部署方案的示例,供参考:1.需求分析-数据安全性需求:政府机构对数据安全性要求非常高,所以政务云平台必须具备严格的数据安全措施,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等。
-弹性伸缩需求:政府机构的工作任务和负载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政务云平台需要具备弹性伸缩能力,能够根据需求自动调整资源配置。
-高可用性需求:政府机构的服务需要保证24/7的连续运行,所以政务云平台需要具备高可用性,能够提供99.99%的可用性保证。
-成本效益需求:政务云平台的部署和运维成本需要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同时能够提供合理的性能和功能。
2.架构设计基于需求分析的结果,可以进行政务云平台的架构设计。
架构设计包括以下方面:-云平台类型选择:根据需求和预算情况,选择合适的云平台类型,例如公有云、私有云或混合云。
-网络架构设计:设计支持高可用性和弹性伸缩的网络架构,包括网络拓扑、负载均衡和自动扩展等。
-存储与备份设计:设计合理的存储和备份策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安全设计:制定严格的安全策略和措施,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和防火墙等,确保政务云平台的安全性。
-准入控制设计:制定准入控制策略和机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政务云平台。
-性能优化设计:通过合理的资源分配和优化策略,提高政务云平台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3.部署实施在架构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政务云平台的部署和实施。
部署和实施包括以下步骤:-硬件设备采购和安装:根据架构设计的需求,采购合适的硬件设备,并进行安装和配置。
-软件配置和安装:配置操作系统和相关软件,并安装云平台的管理软件和应用程序。
-网络设置和测试:进行网络设置,确保政务云平台的各个组件可以正常通信,进行网络连接和性能测试。
政务云平台管理制度
![政务云平台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06ea66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8.png)
政务云平台管理制度一、总则政务云平台是指政府部门或机构为实现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方式、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等目标而建立或租用的云计算平台。
政务云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对于推动政府信息化建设,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确保政务云平台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管理,特制定政务云平台管理制度。
二、组织管理1.政务云平台管理委员会政务云平台管理委员会是政府各部门或机构所构成的协调、管理、监督政务云平台建设及使用的机构,主要职责为制定政务云平台的发展规划、审核政务云平台相关政策制度、解决政务云平台使用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等。
2.政务云平台管理部门政务云平台管理部门是政府各部门或机构内负责具体政务云平台建设及使用的部门,主要职责为协助政务云平台管理委员会制定相关政策、规范政务云平台使用行为、负责政务云平台运维和安全管理等。
3.政务云平台管理员政务云平台管理员是政务云平台管理部门内具体负责管理政务云平台的人员,主要职责为监控政务云平台的运行状态、处理用户反馈问题、定期更新维护政务云平台等。
三、安全管理1.政务云平台安全保障措施政务云平台应在建设初期加强安全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权限控制、网络安全防护等措施,确保政务云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政务云平台应急处理机制政务云平台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理机制,定期组织演练,及时处置政务云平台发生的突发事件,保障政务云平台的正常运行。
3.政务云平台安全监测政务云平台管理员应定期对政务云平台的安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安全隐患,确保政务云平台的安全性。
四、使用管理1.政务云平台使用培训政务云平台管理员应定期对政务云平台用户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用户对政务云平台的使用技能,确保政务云平台的高效运行。
2.政务云平台使用规范政务云平台用户在使用政务云平台时应遵守相关规定,不得擅自修改系统设置,不得散布虚假信息,不得泄露用户隐私等行为。
3.政务云平台文件管理政务云平台管理员应对政务云平台上的文件进行分类管理、备份和归档,清理过期文件,确保政务云平台的整洁和有序。
政务云平台建设技术方案交流
![政务云平台建设技术方案交流](https://img.taocdn.com/s3/m/03e45fe8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11.png)
云集信息智慧政务提纲省政务云1、国家信息中心政务云大数据平台•打造国内首个国家级政务云平台。
•虚拟数据中心,统一IT管理,资源利用率从不足20%提高到70%。
•引领中国电子政务云计算标准。
2、江苏省大数据管理中心•华为技术集成解决方案,云+大数据+共享交换+数据治理+城市运营中心•当前已完成与国家平台对接3、“云上扬州”政务大数据中心•华为中标云平台这一核心部分;•支撑各区县及委办局业务上云;4、各区县政务云•可与市级政务云进行两级云联动;•真正的多级云对接;“云上扬州”项目云平台部分架构01•172颗CPU计算能力;•12800GB内存;•纳管600余台Vmware虚拟机。
OpenStack云平台02存储资源池03业务区划分•FusionStorage组成ServerSAN;•分布式存储裸容量640TB;•集中式存储构建容灾•互联网区66CPU;•公共服务区66CPU;•容灾业务区40CPU。
提纲政务云解决方案-五横三纵政务云体系架构政务云解决方案-构建满足等保2.0的云安全体系企业数字化转型IT 基础架构数据域应用域政企数据中心IT 基础设施全栈能力地图华为政务全栈云,重新定义私有云华为全栈云三个能力●华为FusionCloud作为业界领先的全栈云解决方案,从自研芯片设计到硬件优化构筑高性能基础设施,如Atlas服务器、Dorado全闪存存储、Kunlun小型机、ARM服务器等,资源池性能优于通用硬件构筑的资源池;●基于开放统一的云服务框架,提供面向一云(云基础设施)、一湖(数据湖)、一平台(应用平台)的9类40+云服务,适配各行业业务云化场景;●同时支持与华为云、AWS等公有云平台混合,实现业务无缝的跨云部署与迁移,支持华为两级云管理,为客户的业务长期向混合云演进提供支撑。
18国家级政务云230+市县级政务云260+ 政务云案例•国家信息中心•海关总局•全国政协委员会•财政部•外交部•国家气象局•国家地震局•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国务院•新华社•农业部•文化部•教育部•水利资源部•最高人民法院•国税局中国社科院16省级/直辖市政务云•北京•上海•江西•天津•山东•甘肃•西藏•新疆•河北•浙江•福建•河南青海贵州海南•广州•深圳•西安•哈尔滨南昌南宁贵阳•嘉兴•徐州•宁波•苏州•珠海•泉州•克拉玛依•…大数据领域◆OpenStack 白金会员,亚洲第一厂商◆社区的整体贡献国内第一◆承建了全国51%+的政务云。
政务云平台建设与应用运营总体解决方案
![政务云平台建设与应用运营总体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b515b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5.png)
政务云平台建设与应用运营总体解决方案一、简介政务云平台作为一种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本文将就政务云平台的建设和应用运营进行论述,提出一种总体解决方案。
二、政务云平台建设1. 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政务云平台建设需要建立可靠的技术基础设施,包括数据中心、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等。
数据中心应具备高可用性、高安全性和高性能的特点,能够满足大规模政务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需求。
2. 数据安全保障政务云平台存储和处理的数据都属于敏感数据,因此安全保障是建设的重点。
需要采取多重安全措施,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漏洞扫描等,以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3. 服务能力提升政务云平台的建设还需要考虑提升服务能力,包括提供高速的网络连接、高性能的应用服务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可以引入负载均衡、缓存技术和CDN加速等手段来提升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4. 统一标准和规范为了实现政务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政务云平台建设需要遵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可以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接口标准,以及信息安全管理和服务管理的规范,提高各个系统之间的集成和协作能力。
三、政务云平台应用运营1. 政务服务创新政务云平台应用运营要关注政务服务的创新,通过引入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可以开发各类移动应用程序,方便市民进行在线办事。
2. 数据共享与挖掘政务云平台建设后,各个部门的数据将得到整合和共享,可以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数据挖掘算法,可以发现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价值,帮助政府部门更好地了解社会动态和民意需求。
3. 应急响应和灾害防控政务云平台可以用于应急响应和灾害防控,通过数据实时监控和分析,提前预警和快速响应各类风险和突发事件。
可以实现对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安全设备的集中管理,提高应急响应和灾害防控的效能。
4. 数据共建共享政务云平台应用运营要鼓励各个政府部门共建共享数据,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
浙江省政务云平台介绍(最终版)
![浙江省政务云平台介绍(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6f0c692443323968001c9215.png)
云服务交付管理
服务目录管理 容量与性能管理 连续性管理 服务水平管理
云服务业务规划管理
云架构 管理
云产品管 理
云运维管理
服务发布管理 监控管理 事件管理 变更管理 知识管理 服务开通管理
云服务可用性 业务连续性管 管理 理 资源池管 理 供应商管 理 云业务容 量管理 IT财务管理
资源 监控
镜像 管理 资源计量 管理
截至目前已经设计了85项运维管理流程,其中 监控管理、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 备份管理、应急预案等流程都已经正式发布。
H3C云计算项目应用迁移规划
信息收集
评估分析
方案设计
虚拟化迁移操作指导书
P2V 迁移指导 V2V迁移指导 系统备份 系统还原 创建新虚机
业务切换 并验证
迁移实施
• 谢谢
2014年2月
在电信机房搭建CAS小云环 境,迁移政务应用试运行。 小云环境无法满足要求,更 改为大云平台方案
• 省平台完成联调,试运行。 • 省平台招投标,中标。 • 温州市中标 • 第三方评测 • 多个地市运作中 • 电信研究院评测 • 衢州市中标
项目推进
我司高层资 源、电信 用户高层
综合组
基础设施
浙江省政务云平台介绍
日期:2016年3月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全省政务云总体架构图
华通阿里云
电信华三云
专网
省政务专有云核心需求:
1. 2. 3. 4. 5.
云服务:各厅局委办云主机、云存储、云负载均衡、云防火墙、云数据库自助式交付 云安全:高可靠、互联网公共云安全对接、厅局委办租户间隔离 云管理:资源管理与监控,审批流程,用户管理 云节点:融合产品,统一管理,前置应用推送 一期业务:行政审批、权力事项库、电子证照库、电子监察、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等
政务云平台服务技术指标验收文档清单云平台数据规范示例
![政务云平台服务技术指标验收文档清单云平台数据规范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be2f1f17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10.png)
政务云平台服务技术指标验收文档清单云平台数据规范示例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政府部门也逐渐意识到了云计算的重要性,并开始将云计算引入到政务服务中。
政务云平台作为一种特定的云计算服务平台,不仅能够提供高效、可靠的云计算服务,还能为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下面将介绍政务云平台服务技术指标、验收文档清单以及云平台数据规范的示例。
1.政务云平台服务技术指标-可用性:政务云平台应具备高可用性,能够在故障发生时快速恢复。
通常要求平台的故障恢复时间不超过几分钟。
-安全性:政务云平台应具备高度的安全性,包括数据的加密传输和存储、用户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
-扩展性:政务云平台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够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弹性扩展,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性能:政务云平台应具备良好的性能,包括处理速度快、响应时间短等特点,能够提供高效的服务。
-整合性:政务云平台应具备良好的整合性,能够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实现多系统的协同工作。
2.政务云平台验收文档清单-平台功能验收报告:包括对平台功能的评估,验证平台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技术支持验收报告:对平台的技术支持能力进行评估。
-安全性验收报告:对平台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包括平台的数据加密、权限管理等安全措施是否到位。
-业务流程验收报告:对平台的业务流程进行评估,验证平台是否能够支持政府部门的业务需求。
-数据格式规范:规定数据的格式,例如使用JSON格式进行数据的交换。
-数据命名规范:规定数据的命名方式,确保命名规范统一,便于数据管理。
-数据元数据规范:规定数据的元数据,包括数据的属性、定义、数据格式等。
-数据访问控制规范:规定数据的访问权限,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数据备份规范:规定数据的备份方式和周期,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总结:政务云平台作为一种特定的云计算服务平台,需要具备一定的服务技术指标,以确保其业务能够高效、可靠地运行。
同时,在政务云平台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验收工作,以评估平台是否符合要求,并确保平台的质量。
政务云平台建设与运营解决方案
![政务云平台建设与运营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22aff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7a.png)
Cloud business 云业务
3年规模 Third year scale
上云系统:78个 CPU:2000核 内存:8000GB 存储:400TB
39
C区政务云 • 云规划+云迁移+云运营
多年配合云平台建设与运维
谋划阶段(2015、2016年)
推进阶段(2017、 2018年)
✓ 虚拟化云计算数 据中心
IT OP-Service
运维服务门户 安
运
支
Governance 云治理
全维撑
API 标准接口体系
管工软
原厂产品:云运维管理系统
原厂产品:云运营管理系统
理具件
基础层 IaaS
计算资源池
基础设施
服务器
5
Openstack 架构 虚拟化
存储资源池
网络资源池
网络
存储
备份资源
物理监 控设备
容灾备份
备份
安全
• 配合建设部署计划,精确部署数量、确认产品选型、设备实施部署(可按市政务云实际情况调整)
重点:调研与评估
迁移多少系统? 迁移什么系统?
难点:迁移保障
数据怎么办? 服务性能保障?
9
合同签订 1day
设备到货 30day
机房环境 准备 5day
网络配置 与调集
10day
云平台测 试 5day
项目验收 2day
36
健康度分析
易用的 配置管理
友好的UI设计
A区政务云·整体架构与资源概览
政务云整体情况 • 已接入单位:11家 • 已接入系统:15个系统
云资源情况(Cloud resources) • CPU:860核 • 内存:2074GB • 存储:62.5 TB
行业政务服务云平台建设方案
![行业政务服务云平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a0b38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f.png)
行业政务服务云平台建设方案第一章引言 (3)1.1 编写目的 (3)1.2 项目背景 (4)1.3 名词解释 (4)第二章项目概述 (4)2.1 项目目标 (4)2.2 项目范围 (5)2.3 项目关键指标 (5)第三章需求分析 (5)3.1 用户需求 (5)3.1.1 部门需求 (5)3.1.2 企业和群众需求 (6)3.2 业务需求 (6)3.2.1 政务服务事项梳理 (6)3.2.2 政务数据资源整合 (6)3.2.3 政务服务流程优化 (6)3.2.4 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6)3.3 功能需求 (7)3.3.1 用户管理 (7)3.3.2 业务办理 (7)3.3.3 数据共享与交换 (7)3.3.4 业务协同 (7)3.3.5 数据分析与应用 (7)3.3.6 安全保障 (7)第四章技术架构 (7)4.1 技术选型 (7)4.1.1 云计算平台 (7)4.1.2 数据库技术 (8)4.1.3 前端技术 (8)4.2 系统架构设计 (8)4.2.1 整体架构 (8)4.2.2 技术架构 (8)4.3 关键技术研究 (9)4.3.1 微服务架构 (9)4.3.2 容器技术 (9)4.3.3 分布式存储 (9)4.3.4 大数据技术 (9)第五章系统设计 (9)5.1 系统模块设计 (9)5.1.1 用户管理模块 (9)5.1.2 业务管理模块 (9)5.1.4 统计分析模块 (10)5.2 系统界面设计 (10)5.2.1 清晰简洁 (10)5.2.2 统一风格 (10)5.2.3 易于操作 (10)5.2.4 响应速度 (10)5.3 系统安全性设计 (10)5.3.1 数据安全 (10)5.3.2 访问控制 (10)5.3.3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 (11)5.3.4 安全审计 (11)5.3.5 系统备份与恢复 (11)第六章数据迁移与整合 (11)6.1 数据迁移策略 (11)6.1.1 数据迁移总体策略 (11)6.1.2 数据迁移具体步骤 (11)6.2 数据整合方案 (11)6.2.1 数据整合目标 (12)6.2.2 数据整合方法 (12)6.3 数据质量管理 (12)6.3.1 数据质量标准 (12)6.3.2 数据质量保障措施 (12)第七章系统开发与实施 (13)7.1 开发流程 (13)7.1.1 需求分析 (13)7.1.2 系统设计 (13)7.1.3 系统编码 (13)7.1.4 系统集成 (13)7.1.5 系统部署 (13)7.2 项目管理 (13)7.2.1 项目启动 (13)7.2.2 项目监控 (13)7.2.3 项目沟通与协作 (14)7.2.4 风险管理 (14)7.3 测试与验收 (14)7.3.1 单元测试 (14)7.3.2 集成测试 (14)7.3.3 系统测试 (14)7.3.4 验收测试 (14)7.3.5 系统上线 (14)第八章运维与维护 (14)8.1 系统运维 (14)8.1.1 运维目标 (14)8.1.3 运维内容 (15)8.2 系统维护 (15)8.2.1 维护目标 (15)8.2.2 维护策略 (15)8.2.3 维护内容 (15)8.3 信息安全 (16)8.3.1 信息安全目标 (16)8.3.2 信息安全策略 (16)8.3.3 信息安全内容 (16)第九章政策法规与标准 (16)9.1 法律法规政策 (16)9.1.1 法律法规概述 (16)9.1.2 法律法规政策内容 (16)9.2 行业标准规范 (17)9.2.1 行业标准概述 (17)9.2.2 行业标准规范内容 (17)9.3 政务服务云平台管理规范 (17)9.3.1 管理规范概述 (17)9.3.2 政务服务云平台管理规范内容 (17)第十章项目评估与展望 (18)10.1 项目成果评估 (18)10.1.1 项目目标达成情况 (18)10.1.2 项目实施效果评估 (18)10.2 项目效益分析 (18)10.2.1 社会效益 (18)10.2.2 经济效益 (19)10.3 项目后续发展展望 (19)10.3.1 技术升级与优化 (19)10.3.2 数据资源整合与拓展 (19)10.3.3 政务服务创新 (19)10.3.4 项目运维管理优化 (19)第一章引言1.1 编写目的本文档旨在阐述行业政务服务云平台建设方案,明确项目目标、需求、技术路线及实施策略,为项目参与者提供全面、系统的指导。
政务云平台部署方案
![政务云平台部署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e96db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0.png)
政务云平台部署方案1.基础设施准备:政务云平台需要部署在可靠的基础设施之上,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
这些设备需要满足政务云平台的性能、稳定性和可扩展性要求。
2. 软件准备:政务云平台需要依托云计算软件来实现虚拟化、自动化和资源管理。
常用的云计算软件包括OpenStack、VMware、Hyper-V等。
在部署政务云平台前,需要选择并安装适合的云计算软件。
3.安全策略设计:政务云平台部署需要充分考虑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
可以采用网络隔离、身份认证、数据加密等多种保护措施,确保政务云平台的数据安全。
4.网络架构设计:政务云平台的网络架构需要满足高可靠、高带宽和低延迟的要求。
可以采用高可用架构,配置冗余设备和链路,以提高服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数据备份与恢复:政务云平台需要定期备份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备份可以采用物理备份或虚拟备份的方式,同时需要制定合理的数据备份策略和恢复计划。
6.资源调度与监控:政务云平台需要进行资源的调度和监控,以保证服务的可用性和性能。
可以使用监控工具来监测服务器负载、存储容量、网络带宽等指标,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7.应用部署和管理:政务云平台上的应用需要进行部署和管理。
可以使用自动化工具来实现应用的快速部署和自动化运维,提高应用的可靠性和管理效率。
8.培训和支持:政务云平台的部署需要培训相关人员,使其能够掌握相关技术和操作方法。
同时,还需要提供技术支持,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在部署政务云平台时,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现有环境,结合考虑上述因素,制定相应的部署方案。
同时,需要加强对政务云平台的管理和监控,及时进行维护和升级,以保证政务云平台的稳定运行。
政务云平台监管基本要求
![政务云平台监管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6dbcf6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74.png)
政务云平台监管基本要求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政务云平台的监管框架、监管角色、监管方式和监管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对各政务云平台的监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木文件。
GB/T32400—2015信息技术云计算概览与词汇GB/T37972-2019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运行监管框架3术语和定义GB/T32400—2015和61^/T37972—2019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PU:中央处理器(Centra1ProcessingUnit)GPU: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Unit)IP:网际互联协议(InternetProtoco1)5监管框架政务云平台的监管框架见图1,包括监管角色、监管方式、监管内容三部分:a)监管角色包括监管方和监管对象,监管对象包括云服务商和云服务使用方Nb)监管方式包括自动获取和人工获取;c)监管内容包括:1)对云服务商的监管:包括政务云平台运行情况、政务云平台服务情况、重大变更情况、安全保障情况、应急响应情况等;2)对云服务使用方的监管:包括资源使用情况、资源利用情况、优化调整情况、安全措施实施情况等。
监管方图1监管框架6监管角色 6.1 监管方应制定服务监管要求,对云服务商和云服务使用方进行监管,将监管评估结果反馈云服务商、云服务使用方,并督导云服务商、云服务使用方及时整改。
6.2 监管对象 6 .2.1云服务商对云服务商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a )应按照监管方要求提供相关监管接口和材料,并配合监管方做好监管材料的现场核验;b )应根据监管评估结果采取相关措施及时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反馈监管方、云服务使用方;c )应按照与云服务使用方的服务协议,做好政务云服务的提供和运行保障工作,配合云服务使用方做好政务云服务的优化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W
FW
核心 交换机
裸光纤 (两两对应)
核心 交换机
云计算中心 公共服务区
云计算中心 资源共享区
云计算中心 资源共享区
云计算中心 公共服务区
数据即服务层(DaaS)
平台即服务层(PaaS)
地理信息共享 服务平台
数据共享交换 平台
PaaS
集中身份认证 与访问控制平台
政府微门户 平台
软件即服务层(SaaS)
谢 谢!
Government Cloud Computing Center
公众服务区
UTM
UTM
网络核心区
网络 服务区 FW
LB FW LB
网络服务区
裸光纤
网络核心区
FW
网络 服务区 LB
FW
网络服务区
LB
计算区
6对光纤(12芯),其 中4对用作两个数据中 心4台核心交换机交叉 互联,2对用作日后扩 展。 DB DB
物理资源区 (数据库)
Server Server Server Server Server
运行管理区
开发测试区
物理资源区(数据库)
云计算区
4对光纤(8芯),用 作两个数据中心4台存 储交换机交叉互联。
云计算区
开发测试区
计算区 存储区
物理资源区 (数据库)
Hadoop区 高性能数据库集群
存储区
FC SAN存储
高性能 备份存储 信息中心 主存储 存储虚拟化 网关
电子政务中心 主存储
存储虚拟化 网关
政务云计算中心
Government Cloud Computing Center
宁波市政务云计算中心建设内容
基础设施即服务层 (IaaS)
数据即服务层 (DaaS)
平台即服务层 (PaaS)
软件即服务层 (SaaS)
宁波市政务云计算中心技术架构
基础设施即服务层(IaaS)
云计算操作系统
多租户租赁 安全隔离和保障 混合资源管理
FC SAN存储
云存储
核心交换机
波分设备
接入交换机
防火墙/UTM
路由器
负载均衡
FC交换机
宁波市政务云计算中心网络架构
千兆网线
电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务外网
千兆单模光纤 万兆单模光纤
资源共享区
公共服务区
万兆多模光纤
市信息中心 机房
FW FW
FW
UTM
UTM
市电子政务 机房
安全审计 安全审计
总 配 线 架
总 配 线 架
计算资源池
弹性计算集群 高性能数据库集群
存储资源池
结构化数据存储 非结构化数据存储
基础网络
同城双中心
宁波市政务云计算中心网络架构
市信息中心机房
外联区
Internet 外联区
公众服务区
UTM UTM
市委市政府电子政务机房
电子政务 外网
外联区
行业外联
Internet
行业外联
Internet
Internet 外联区
• 视频会议平台
实现全市高清视频会议的融合, 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合理利用资源
• 远程数据备份容灾服务
为委办局应用系统提供低成本、高可靠、 全面支持异构存储的快速备份及恢复系统
云安全与传统安全模块差异
云安全系统设计
建设政务云计算中心的意义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减少政府的投资 降低维护的成本
给电子政务 转型发展提 供了全新的 路径和解决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