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合集下载

光合作用的场所-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光合作用的场所-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光合作用的场所-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意义;2.了解光合作用的场所;3.掌握光合作用在植物中的过程和意义;4.通过实验观察,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认识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二、教学内容1.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意义;2.光合作用的场所;3.光合作用在植物中的过程和意义;4.光合作用的实验。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黑板或幻灯片等方式呈现一张光合作用的图,让学生辨认图中的植物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引导学生进入本次课程的学习氛围。

2.学习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意义(15分钟)教师通过PPT等方式讲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意义,并让学生做一次小测验,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掌握情况。

3.了解光合作用的场所(2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探讨光合作用的场所,例如“光合作用只在叶片的叶绿体中发生吗?”等问题。

最后,教师对问题进行解答。

4.掌握光合作用在植物中的过程和意义(30分钟)教师通过图像的形式详细讲解光合作用在植物中的过程和意义,并演示各种类型的植物如何利用光合作用生成能量。

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推算光合作用量,以更好的理解光合作用的本质。

5.光合作用的实验(30分钟)教师安排实验,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并总结影响光合作用的其他因素。

6.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提出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四、教学考点1.光合作用的定义;2.光合作用的场所;3.光合作用在植物中的过程和意义;4.光合作用的实验。

五、课后习题1.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意义是什么?2.光合作用只在叶绿体中发生吗?3.光合作用有哪些影响因素?4.通过实验的方式,你知道什么是光合速率吗?请说明。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三章 第三节《光合作用的场所》导学案 (新版)冀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三章 第三节《光合作用的场所》导学案 (新版)冀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三节《光合作用的场所》导学案 (新版)冀教版1、重点:能说出叶片的结构及其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特点。

2、重点:能说出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

3、知道立体农业的种类。

知识点一:叶片是光合作用的场所1、叶片的结构:叶片2、叶片是光合作用理想的场所:①表皮: 透光、透气,角质层能保持水分不过多散失;②叶肉:含有较多叶绿体(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的栅栏组织接近上表皮;③叶脉:导管可为叶片输送光合作用的原料水,筛管可把叶片制造的有机物输送到其他器官。

所以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最理想的场所。

知识点二: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就是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反应式:二氧化碳+水淀粉(贮存能量)+氧气3、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完成了两个方面的转化:一是物质转化,把简单的无机物制造成复杂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二是能量转化,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知识点三:光合作用的原理的应用1、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枝繁叶茂”是作物丰产的前提,可以增大单位空间内叶的总面积,使植物最大限度地接受太阳光的照射。

2、立体农业:(1)复种:复种是一块地一年内种几茬。

(2) 间作:利用作物植株的高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把作物进行间作。

(3)混、套种:混、套种是利用作物生长的“时间差”、“空间差”和“植物光合作用差”等条件,一季双收或三收,一地二收或三收。

1、用刀片切割叶片时,应注意什么?(1)用手捏紧并排的刀片,切割速度一定要快。

(2)多切几次,选最薄的。

切片勿用手拿,要用毛笔蘸。

(3)在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2、通过观察叶片的形态结构,说出叶片结构与光合作用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1)叶片形态适合光合作用的特点是什么?叶片一般都是呈扁平状,形状可使叶片最大限度地接受光照。

(2)请说明表皮的结构适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特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光合作用的场所》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上册《光合作用的场所》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上册《光合作用的场所》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意义和基本过程,理解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
2.掌握叶绿体的结构、功能及其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了解叶绿体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
3.学会使用实验方法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具备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练习题,针对光合作用的过程、叶绿体的结构及功能等方面进行巩固。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学生互相批改,共同讨论,提高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概括光合作用的场所、过程及其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光合作用的认识。
2.学生分享自己对光合作用的了解,教师总结并补充,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3.提问:光合作用具体是在哪里进行的呢?今天我们将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重点讲解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基本原理。
2.介绍叶绿体的结构,包括外膜、内膜、类囊体、基质等,并解释叶绿体如何捕获光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教师强调光合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生物学奥秘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小组讨论、课堂练习和总结归纳等环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光合作用的知识,提高生物学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光合作用场所的理解,提高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生物知识点】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生物知识点】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生物知识点】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因此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内最重要、最普遍的质体,它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叶绿体利用其叶绿素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把CO2与水转变为糖。

叶绿体是世界上成本最低、创造物质财富最多的生物工厂。

几乎可以说一切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光能)。

绿色植物是主要的能量转换者是因为它们均含有叶绿体这一完成能量转换的细胞器,它能利用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同时产生氧。

所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有机体生存、繁殖和发展的根本源泉。

叶绿体的大小变化很大,高等植物叶绿体通常宽2-5μm,长5-10μm,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对于特定的细胞类型来说,叶绿体的大小相对稳定,但是会受到遗传或环境的影响。

例如多倍体细胞内的叶绿体就比单倍体细胞的要大些,生长在阴影处的植物的叶绿体也会比生长在阳光下的大。

所以,同一种植物生长在不同环境中,其叶绿体大小也不一定相同。

叶绿体由外至内可划分为叶绿体外膜、叶绿体膜间隙、叶绿体内膜和叶绿体基质、叶绿体类囊体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腔六个功能区。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

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

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光合作用是植物、某些细菌和藻类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的过程。

以下是光合作用的主要知识点总结:1. 光合作用的定义:光合作用是生物体通过光能将无机物质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同时释放氧气。

2. 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主要在植物的叶绿体中进行。

3. 光合作用的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 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需要光能,产生ATP和NADPH。

- 暗反应(也称为Calvin循环):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不直接需要光能,利用ATP和NADPH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

4. 光合作用的关键分子:- 叶绿素: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主要色素。

- ATP(三磷酸腺苷):细胞能量的通用货币。

- NADPH:一种电子载体,参与暗反应。

5.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6. 光合作用的意义:- 为地球生态系统提供氧气。

- 为生物体提供能量和有机物质。

- 是地球上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础。

7.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光照强度:光强增加,光合作用速率增加,但达到饱和点后不再增加。

- 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光合作用速率增加,直到达到饱和点。

- 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光合作用速率增加,但过高的温度会抑制光合作用。

- 水分:水分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干旱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8. 光合作用的局限性:光合作用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如光照、温度、水分等,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影响光合作用的效率。

9. 光合作用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碳汇,通过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10. 光合作用在农业中的应用:通过改良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逆性。

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对维持地球生态系统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光合作用的机制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自然资源。

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光合作用的场所》评课稿

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光合作用的场所》评课稿

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光合作用的场所》评课稿1. 引言本文是对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光合作用的场所》这一课程的评课稿。

本课程内容主要围绕植物的光合作用展开,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原理以及在不同场所的实施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入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知识,并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适应环境。

2. 课程设计2.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基本原理,理解光合作用在不同场所的实施情况。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植物在不同环境下进行光合作用的适应策略。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兴趣,增强对自然界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2.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光合作用在不同场所的实施情况。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植物在光合作用中的适应策略。

2.3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2.3.1 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20分钟)1.介绍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解释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公式。

3.运用示意图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2.3.2 光合作用的场所(50分钟)1.分析自然界不同场所的光合作用:陆地植物、水生植物和盐生植物。

2.小组合作,讨论植物在不同场所的光合作用适应策略,并列出具体的例子。

3.分组展示讨论结果,整理出植物在不同场所光合作用的适应策略表。

2.3.3 总结与拓展(20分钟)1.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关于光合作用的知识。

2.拓展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在不同植物中的差异以及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

2.4 教学手段•课件展示:通过图像和文字的配合,清晰呈现光合作用的原理和不同场所的情况。

•讨论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实验:适当安排一些简单的实验,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光合作用的过程。

3. 教学评价3.1 学生评价-孩子们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思考能力。

-通过实验和讨论,加深了对光合作用的理解。

-通过展示讨论结果和总结,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植物在不同场所光合作用的适应策略。

中考生物之光合作用3篇

中考生物之光合作用3篇

中考生物之光合作用3篇光合作用的实质是什么发生在什么场所1光合作用的实质是什么光合作用的实质是一种能量的转换,是指绿色植物、藻类或者一些特殊的物质,通过吸收光能,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各种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一个过程,对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有重要意义。

在光合作用中,光能和热能是促使反应发生的重要因素,所以光照是必不可少的。

2光合作用场所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同化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

光合作用主要包括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涉及光吸收、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碳同化等重要反应步骤,对实现自然界的能量转换、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叶绿体是含有绿色色素(主要为叶绿素a、b)的质体,是质体的一种,是高等植物和一些藻类所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存在于高等植物叶肉、幼茎的一些细胞内,藻类细胞中也含有。

叶绿体的形状、数目和大小随不同植物和不同细胞而异。

3光合作用的意义将太阳能变为化学能植物在同化无机碳化物的同时,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所形成的有机化合物中。

每年光合作用所同化的太阳能约为人类所需能量的10倍。

有机物中所存储的化学能,除了供植物本身和全部异养生物之用外,更重要的是可供人类营养和活动的能量来源。

因此可以说,光合作用提供今天的主要能源。

绿色植物是一个巨型的能量转换站。

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规模是非常巨大的。

据估计,植物每年可吸收CO2约合成约的有机物。

地球上的自养植物同化的碳素,40%是由浮游植物同化的,余下60%是由陆生植物同化的。

人类所需的粮食、油料、纤维、木材、糖、水果等,无不来自光合作用,没有光合作用,人类就没有食物和各种生活用品。

换句话说,没有光合作用就没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大气之所以能经常保持21%的氧含量,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过程中放氧量约)。

生物光合作用方程式及场所

生物光合作用方程式及场所

生物光合作用方程式及场所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中最重要的化学过程之一,它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生物体提供所需的能量和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可以总结为以下化学方程式:6CO2+6H2O+光能→C6H12O6+6O2在这个方程式中,6个二氧化碳(CO2)分子和6个水(H2O)分子在光能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个葡萄糖分子(C6H12O6)和6个氧气(O2)分子。

这个方程式是一个简化的版本,实际的光合作用过程中还涉及到其他辅助反应和酶的作用。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其中包含着许多叶绿素分子。

叶绿素是一种能够吸收光能的色素,它主要吸收蓝色和红色光线,而反射绿色光线,因此给植物的叶子呈现出绿色。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叶绿体内的葡萄糖合成反应中。

在光合作用的第一阶段,也被称为光化学反应,光能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子吸收,并被转化为化学能。

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被分解为氢离子(H+)、电子(e-)和氧气(O2)。

电子经过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最终被能量丰富的载体分子氧化还原酶接收,形成电子传递链。

在电子传递链中,能量释放出来被用于驱动质子泵,将氢离子从液相泵到颗粒状结构里。

当氢离子浓度在颗粒状结构里达到一定程度时,这些氢离子离开颗粒状结构,再经过ATP合成酶中的化学反应,形成ATP(三磷酸腺苷)分子。

这就是光化学反应阶段产生ATP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发生在不同类型的植物和其他光合生物中。

除了植物外,藻类和一些细菌也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来产生能量和有机物质。

在植物中,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叶子的叶绿体中的细胞里。

叶子是植物体中最重要的光合作用场所,它们的形状和结构有助于吸收和利用光能。

在叶子内,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的薄壁细胞中,这些细胞包含着大量的叶绿素和其他相关色素。

生物光合作用方程式及场所

生物光合作用方程式及场所

生物光合作用方程式及场所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CO2和H2O转变为有机物(物质变化)和把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变成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能量变化)。

光反应公式场所:类囊体薄膜2H2O—光→ 4[H]+O2ADP+Pi(光能,酶)→ATP暗反应新称碳反应场所:叶绿体基质CO2+C5→酶C32C3+[H]→(CH2O)+C5+H2O总方程6CO2+6H2O(光照、酶、叶绿体)→C6H12O6(CH2O)+6O2二氧化碳+水→(光能,叶绿体)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名词解释(CH2O)表示糖类 C6H12O6为葡萄糖光合速率光合速率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CO2吸收量或O2的量,也可用单位时间。

单位叶面积上的干物质积累量来表示。

内部因素叶片发育和结构1)叶龄新长出的嫩叶,光合速率很低。

不同部位叶片在不同生育期相对光合速率不同,光合速率随叶龄增长出现“低-高-低”规律。

2)叶结构叶的结构,如叶厚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比例、叶绿体和类囊体的数目等都对光合速率有影响。

叶的结构一反面收遗传基因控制,另一方面则受环境影响。

光合产物的输出光合产物(如蔗糖)从叶片输出的速率会影响叶片的光合速率。

形成原因:1)反馈抑制,2)淀粉粒的影响。

外部因素1.光照(1)光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光强度-光合速率曲线:黑暗条件下,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释放。

随着光强度的增加,光合速率也会相应提高;当到达某一特定光强度时,叶片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即二氧化碳吸收量等于二氧化碳释放量:当超过一定的光强,光合速率的增加就会转慢。

当达到某一光强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即光饱和点。

光合作用的光抑制:光照不足会成为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光能过剩也会对光合作用产生不利影响。

当光合机构接受的光能否超过所能利用的量时,会引起光合速率降低的现象。

(2)光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太阳辐射中,只有可见光部分才能被光合作用利用,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与叶绿体色素的吸收光谱大体吻合。

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的一个生物化学过程,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从而合成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

这个过程需要光能、二氧化碳和水的参与。

光合作用的过程主要发生在植物体的叶绿体内。

尽管光合作用可以发生在植物的各个部分,但叶子是最主要的地方。

那么,我们来探讨一下光合作用所发生的场所吧!首先,光合作用发生的最主要的地方就是植物的叶子。

叶子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负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在叶子上存在着大量的叶绿体,其中发生了光合作用的关键步骤。

叶绿体为植物提供了独特的绿色色素——叶绿素,它可以吸收太阳光的能量。

因此,叶子是植物体内最理想的光合作用场所。

叶子内部的细胞结构也有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叶绿体存在于叶片的上皮细胞中,这些细胞排列紧密、丰富,并且具有大量的叶绿体。

叶的上皮细胞通常有一个薄壁,这意味着它们不会阻碍光线的穿透,从而提供了丰富的光能供光合作用使用。

此外,叶绿体中存在着一种称为叶绿体色素的物质,它可以吸收光线中的红色和蓝色部分,这些颜色是光合作用所需的光能。

除了叶子,植物的茎和树干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尽管茎和树干相对于叶子来说,光合作用的能力较弱,但它们仍然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的光能。

一些植物在叶子上有较少的叶绿素,而茎和树干上的皮层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这些细胞可以将阳光直接吸收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此外,光合作用还可以在植物的果实和花朵中发生,尽管它们的光合作用能力相对较弱。

果实和花朵中的叶绿体细胞数量较少,但它们仍然可以进行少量的光合作用。

这些过程帮助植物生产出更多的有机物质,提供营养给果实和花朵的生长和发育。

总结起来,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的叶子,尤其是叶片上的叶绿体细胞。

叶子的细胞结构和叶绿体色素的存在为光合作用的进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此外,茎、树干、果实和花朵也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光合作用,尽管能力较弱。

光合作用的场所决定了植物体内营养合成的主要地点,并为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供了能量和有机物质的来源。

冀少版八上生物 3.3.3光合作用的场所 教案设计

冀少版八上生物 3.3.3光合作用的场所  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等活动才能得出一定概念、实质、意义等,因此这一课时是对本章知识
的总结归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对知识前后
联系和融会贯通。
探究实验最根本的目的是认识叶片的结构,制作临时装片
是生物学的一项基本技能,学生第一次尝试制作叶的临时
学情分析 装片,效果可能不太好,学生不仅要观察自己做的临时装
力。
取什么措施?
6/7
冀少版八上生物 3.3.3 光合作用的场所 教案设计
学点 归纳 布置 作业
教 学 反 思
师生一 1、叶片的结构及各部 跟 随 老 师 思 使学生明
起 总 结 分的特点和功能
路 回 顾 本 课 确收获,
本 节 要 2、光合作用的实质 内容,加强记 重复记忆

3、光合作用的公式 忆和理解。学
4、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生 完 成 同 步
布置同步练习册
练习册。
本节课着眼于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充分考虑
学生的发展需要,尽量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和表
达、交流的机会,积极参与探究实验体验成功的快乐。在
观察叶片的结构时,结合学生实际,对实验活动进行了改
进,让学生在完成这一实验活动变得更有趣味性,促进学
教 给 学 生 撕 开 叶 表 皮 归纳表皮、叶 能。
自主学
的方法。
肉、叶脉的功
习整合
提问:怎样区分叶片的 能。
目标
正面和背面?
参 考 老 师 的 培养学生
(2)练习徒手切片, 演示,确定实 的合作探
制 作 叶 片 横 切 面 的 临 验步骤。 究能力。
时装片标本。
制成临时装
教师示范制作临时装 片标本后,用
作 用 的 肉的结构特点。

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三节《光合作用的场所》

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三节《光合作用的场所》

三、光合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 碳和水转变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 (主要是 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四、光合作用的实质
两个转化
• 一是物质转化:简单无机物
复杂有机物,
并释放氧气;
• 二是能量转化:光能
化学能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拓展延伸
如果把绿叶比喻为“绿色工厂”,那么“工 厂”的“车间”是 叶肉细胞,“机器”是 叶绿体,
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场所
植物如果没有了叶片会怎么样呢?
学习目标
• 概述叶片的结构,解释其与光合作用 相适应的功能。
• 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 尝试制作叶的临时装片。 • 体验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式。
一、制作临时切片,观察叶片的结构
实验目的
1.制作叶的横切临时切片。 2.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 3.理解叶片适于光合作用的结构特点。
C.栅栏层细胞
D.表皮细胞
B 3.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是( )
A.茎 B.叶片
C.叶脉
D.芽
C 4.植物的叶子一般呈现绿色的原因是( )
A.表皮细胞是绿色的
B.叶脉中含有叶绿素
C.叶肉细胞含有叶绿素D.表皮上保卫细胞含有叶绿素
5.叶肉栅栏层的特点是
(B )
A.细胞圆柱形,排列疏松,含叶绿体多
棉 花 和 花 生 套 种
套种: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 用作物生长的“时间差”、“空间差”的种植方式。
本课小结
上表皮 表皮 下表皮
光 叶片的结构
栅栏组织

叶肉 海绵组织
作 用
叶脉
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运输有机物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知识点第四章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1、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3、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

4、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

5、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无机物→有机物。

6、光合作用的能量变化:光能→生物体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7、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关系: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属于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没有光便没光合作用,有光不一定有光合作用。

8、光合作用的应用: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环境等。

9、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植物的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叶绿体的内膜相当于半透膜,而细胞内的线粒体和核糖体等细胞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可以通过细胞膜和叶绿体膜散失到细胞外。

当光照强度比较弱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小于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量,而当光照强度比较强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大于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量。

当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植物才真正制造出氧气。

10、绿色植物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的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不仅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而且对维持整个生物圈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装片的制作方法(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装片、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装片)。

系统及组成(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

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是植物体的第二器官。

生殖过程:产生生殖细胞、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婴幼儿的产生和发展(包括青春期)。

植物的生殖(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及特点。

生物是一种生命现象,一切有生命的物质都具备这样的特征。

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3.3.2光合作用的场所课件

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3.3.2光合作用的场所课件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就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
叶脉:有导管和筛管。 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 盐,其中一小部分水 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 筛管运输有机物。
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表皮、叶肉和叶脉都有 适于古光合作用的特点,因此叶片是光合作用最理想的场所。
想一想: 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的白色部分能否进行光合作用,为什么?如何证明?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
制作临时切片,观察叶片的结构
实验目的 1、制作叶的横切临时切片 2、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 3、理解叶片适于光合作用的结构特点
材料用具 新鲜叶片,清水,双面刀片,培养皿,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滴 管,吸水纸,显微镜,叶片的横切永久切片
一、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把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
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沿着图中虚线的方向,迅速切割
表皮:分为【1】上表皮和【5】下 表皮,排列紧密、无色透明,有利于 光线的透入;外有角质层,有保护作 用;表皮上有【7】保卫细胞、以及 由保卫细胞围成的空隙——【6】气 孔,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
表皮的结构既有利于光线透入,又能防止叶片内的水分过多散失, 并对叶片起保护作用。
叶肉:位于上、下表皮之间。分 【2】栅栏组织和【4】海绵组织。 栅栏组织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 细胞含叶绿体较多。海绵组织细胞 形状不规则,排列比较疏松,细胞 含叶绿体较少。
典例自测
降雨后,宽大莲叶上的水珠不会渗到叶片的内部,与这一现象有关的结构
是( )
A.叶脉
B.角质层
C.上表皮
D.叶肉
【解析】水不能进入叶片内部的原因是叶的表皮细胞的外壁有一层透明、 不易透水的角质层。 【答案】B
拓展总结
真题演练
(广东)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导管可运输水 B.②③具有保护作用 C.④中能进行光合作用 D.⑤可以张开或闭合 【解析】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图示为叶片结构示意图,其中① 是叶脉,②是上表皮,③是下表皮,④是叶肉,⑤是气孔.①是叶脉,具 有支持和输导作用,A错误。【答案】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反应场所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反应场所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反应场所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生理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反应,它们在植物体内发生的位置有所不同。

首先,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叶片的叶绿体内。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含有叶绿素的细胞器,它们主要位于叶片的细胞质内。

在叶绿体内,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分别发生在不同的区域。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内,这是叶绿体内含有光合色素和光合酶的膜结构。

而暗反应则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最终合成有机物质。

另一方面,呼吸作用发生在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内。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细胞器,它主要位于细胞质内。

在线粒体内,呼吸作用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将有机物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化学能以供细胞代谢和生长所需。

总的来说,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叶绿体内,而呼吸作用则主要发生在线粒体内。

这两个过程在植物生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合成有机物质,而呼吸作用则是将有机物质氧化释放能量,维持植物的生命活动。

3.3.3光合作用的场所优秀教学案例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3.3.3光合作用的场所优秀教学案例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3.3.3光合作用的场所优秀教学案例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一、案例背景
在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3.3.3节“光合作用的场所”中,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发生地点——叶绿体,并深入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充分结合学科特点和课本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五、案例亮点
1.任务驱动,分组合作:本案例通过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植物叶片中的叶绿体分布情况。这种教学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又提高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相互协助,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体作用。
2.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在本案例中,我设计了一个拓展任务,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探讨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这种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动画演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光合作用的机理,进一步理解光合作用的场所。
4.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组织课堂讨论,共同探讨光合作用的本质。
(三)小组合作
1.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鼓励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整个教学案例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这份案例,我希望能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定义,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场所。
2.使学生了解不同植物叶片中的叶绿体分布情况,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释光合作用的发生地点。

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光合作用的场所》教案及教学反思

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光合作用的场所》教案及教学反思

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光合作用的场所》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能够简单地介绍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及过程。

2.能够理解光合作用吸收的光的作用原理。

3.能够解释绿叶中的叶绿体是如何参与光合作用的。

2. 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如下:1.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

2.光合作用的过程。

3.光合作用吸收的光的作用原理。

2.2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如下:1.理解光合作用吸收的光的作用原理。

2.理解绿叶中的叶绿体是如何参与光合作用的。

3. 教学准备本节课的教学准备如下:1.充足的预习。

2.教师准备课件和实验工具。

4. 教学过程4.1 导入环节教师:同学们,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植物的养分运输,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习光合作用。

你们知道什么是光合作用吗?它在植物中的作用是什么?4.2 说课环节教师:我们先通过视频来了解一下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和过程。

播放视频。

教师:通过视频,我们了解了光合作用是通过植物中绿色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来实现的。

叶绿素具有吸收光的能力,吸收光后就引起光反应,进而促使暗反应中的化学反应进行。

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个实验来探究光合作用。

4.3 实验环节教师:同学们,我给每位同学提供了一片新鲜的菠菜叶片,我们把它浸泡在酒精中,使它的叶绿素脱落,再将脱色后的叶片放入一定的浓度的碘酸钾溶液中,观察叶片的变化。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观察到叶片变蓝,说明叶片中没有光合作用,那么,如果我们将叶片放置在阳光下,叶子的颜色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学生:(进行实验)教师:观察到叶片变绿,这就表明光合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叶绿素吸收了阳光中的光,引起了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反应,叶子产生了养料,并向外分泌氧气。

4.4 总结环节教师:总结一下,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是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叶绿素吸收了光,引起了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反应,叶子产生了养料,并向外分泌氧气。

光合作用对植物的生长非常重要。

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3.3.3 光合作用的场所 教案1

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3.3.3 光合作用的场所  教案1

光合作用的场所【教学目标】1.阐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3.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4.概述叶片的结构,解释其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功能。

5.应用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对日常生产、生活中植物种植、栽培等进行解释或改进。

【教学重难点】重点: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叶片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实验探究叶片的结构。

【教学准备】双子叶植物的叶片、双面刀片(两个)、镊子、载玻片、盖玻片、盛有清水的小玻璃器皿、吸管、纱布、显微镜、叶片的永久切片。

【教学过程】步骤活动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效果趣味导入导入语:上节课我们讲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的“巧妇”已不愁“米”了,有了“米”(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水),那要在哪里做出来饭呢?问题: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在哪里做出来的呢?(叶片中)叙述提问倾听试答提高学习兴趣实验探究观察叶片的结构(1)观看实验:叶片的结构播放视频资料:叶片的结构认识制作叶片的横切的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播放视频资料给出材料观看资料动手操作(2)动手实验A.了解实验步骤B.动手实验(3)得出叶片的结构认识叶片的结构组成与功能特点(1)表皮表皮的结构:分为上下表皮,角质层:透明防水。

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无色透明。

保卫细胞:半月形,构成气孔。

表皮的作用:透光、防止水分散失、保护。

(2)叶肉结构: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整齐,叶绿体多。

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叶绿体少。

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问题:叶片的背面与正面的绿色一样吗?怎样区分上表皮与下表皮?落叶为什么正面朝上的多?(3)叶脉结构:导管和筛管认识导管和筛管的结构(观看导管和筛管的视频)区别导管和筛管作用:运输和支撑资料分析(叶绿体的功能)(1)资料:见教科书的分析。

得出结论: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

播放PPT课件引导引导提问启发引导布置任务启发引导观看课件总结讨论回答识别记忆分析总结(2)认识叶绿体(观看视频资料) (3)叶绿体的功能功能:叶绿体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