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房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1
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b51fa5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eb.png)
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标准标题: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标准引言概述:新生儿病房是医院重要的部门之一,对新生儿的护理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新生儿病房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考核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病房的质量考核标准,匡助医院提升服务水平和保障患者的安全。
一、设施设备标准1.1 温度控制:新生儿病房应保持恒定的温度,普通控制在26-28摄氏度之间,以确保新生儿的舒适和安全。
1.2 湿度控制:病房内的湿度应保持在50%-60%之间,过高或者过低的湿度都会影响新生儿的呼吸和皮肤健康。
1.3 洁净度要求:新生儿病房的洁净度要求非常高,每日消毒、定期清洁是必不可少的,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二、护理质量标准2.1 专业护理团队:新生儿病房应配备专业的护士和医生团队,能够及时有效地对新生儿进行监测和护理。
2.2 24小时监护:新生儿病房应24小时监护,保证新生儿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及时的护理和治疗。
2.3 定期评估: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体温、呼吸等指标应定期评估,及时调整护理计划,确保新生儿的健康。
三、医疗设备标准3.1 设备齐全:新生儿病房应配备各类医疗设备,如呼吸机、监护仪等,以应对新生儿可能浮现的各种情况。
3.2 设备维护: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非常重要,定期检查和维修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3 设备标准化:医疗设备的选用应符合国家标准,保证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避免对新生儿的伤害。
四、感染控制标准4.1 消毒措施:新生儿病房的消毒措施要严格执行,对病房和医疗设备进行定期消毒,防止感染的发生。
4.2 隔离措施:对于有传染性疾病的新生儿应采取隔离措施,避免疾病的传播。
4.3 医护人员防护:医护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感染传播,对患者和自身负责。
五、服务质量标准5.1 患者关心:新生儿病房的医护人员应赋予患者和家属充分的关心和支持,提供专业的护理指导。
5.2 沟通顺畅: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应及时有效,保证新生儿的护理计划得到顺利执行。
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269bad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d.png)
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标准为了确保新生儿病房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了以下考核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一、基本设施和环境1. 病房面积:新生儿病房应具备足够的面积,以确保新生儿的活动空间和医护人员的工作空间。
每个新生儿床位应有至少8平方米的使用空间。
2. 温度和湿度控制:病房内的温度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为24-26摄氏度。
湿度应保持在50%-60%之间,以确保新生儿的舒适度和健康。
3. 光照和通风:病房应有良好的自然光照和通风条件,以提供良好的环境气氛和空气质量。
4. 噪音控制:病房内的噪音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确保新生儿的安静和休息。
5. 消毒和清洁:病房内的设施、器械和床铺等应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以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二、医护人员和护理质量1. 医护人员配备:病房应有足够数量的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和助理护士等,以满足新生儿的医疗和护理需求。
2. 专业技能和培训:医护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新生儿医疗和护理知识,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学术交流,以提高专业水平。
3. 护理质量:医护人员应按照标准的护理程序和操作规范,对新生儿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包括喂养、换尿布、清洁等。
4. 监测和记录:医护人员应及时监测和记录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喂养情况、排泄情况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三、医疗设备和药品管理1. 设备齐全:病房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包括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等,以满足新生儿的医疗需求。
2. 设备维护:医疗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 药品管理:病房应建立完善的药品管理制度,包括药品采购、存储、配药和使用等环节,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四、感染控制和安全管理1. 感染控制:病房应建立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消毒、隔离等,以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2. 安全管理:病房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防火、防盗、防跌倒等,以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和保护。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e75795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d2.png)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引言概述:新生儿病房是一个关键的医疗环境,需要高质量的护理来确保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
为了提高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考核标准。
本文将介绍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一、新生儿病房环境管理1.1 温度和湿度控制:- 新生儿病房的温度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通常在24-26摄氏度之间。
- 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以保持空气湿润,避免新生儿皮肤过干或过湿。
1.2 空气质量管理:- 新生儿病房应设有良好的通风设施,确保空气流通和新鲜。
- 定期检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和有害气体的含量,保持空气质量良好。
1.3 消毒与清洁:- 新生儿病房应定期进行彻底的消毒和清洁,以防止感染的传播。
- 床铺、器械和用具等应按照规定进行消毒,确保无菌环境。
二、新生儿护理操作规范2.1 新生儿喂养:- 遵循新生儿喂养的时间和频率,确保新生儿获得足够的营养。
- 确保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和技巧,以促进母婴之间的良好亲子关系。
2.2 新生儿体温监测:- 定期测量新生儿的体温,确保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 针对低体温或高体温的新生儿,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保暖或退热。
2.3 新生儿皮肤护理:- 定期给新生儿进行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和健康。
- 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学物质,选择温和的皮肤护理产品。
三、新生儿疾病预防与控制3.1 新生儿疫苗接种:- 按照国家疫苗接种计划,为新生儿提供规定的疫苗接种。
- 记录疫苗接种情况,确保接种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2 感染控制:- 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毒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 对于有感染风险的新生儿,采取隔离措施,减少感染的传播。
3.3 新生儿疾病筛查:- 根据国家规定,对新生儿进行常见疾病的筛查,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
- 确保筛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供相应的治疗和管理。
四、新生儿家属教育和支持4.1 新生儿护理知识宣教:- 向新生儿家属提供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巧,增强他们的护理能力。
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89be24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44.png)
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标准引言概述:新生儿病房是医院中关注新生儿健康的重要部门,为了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和良好的医疗服务质量,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考核标准。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标准。
一、设施设备1.1 温度和湿度控制:新生儿对环境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病房应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普通应控制在24-26摄氏度和50-60%的湿度范围内。
1.2 空气净化系统:新生儿对空气质量要求高,病房应配备空气净化设备,能够有效去除细菌、病毒和有害气体,保证空气清新。
1.3 医疗设备:病房内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如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等,设备应保持正常运行,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二、医护人员2.1 专业素质:新生儿病房的医护人员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熟悉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相关疾病,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和处理各种情况。
2.2 团队协作:医护人员之间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够有效沟通和协调工作,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2.3 培训和学习:医护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知识储备,以适应新生儿医疗的发展和变化。
三、护理管理3.1 婴儿护理:护理人员应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婴儿的护理,包括喂养、换尿布、洗澡等,保证婴儿的日常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3.2 预防感染: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如洗手、戴口罩、穿戴手套等,保证病房内的卫生环境,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3.3 安全管理: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婴儿的安全管理,确保婴儿不受伤害,如防止跌落、翻身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四、医疗质量4.1 诊疗流程:医疗团队应建立规范的诊疗流程,包括病情评估、诊断、治疗和随访等环节,确保医疗过程的科学性和连续性。
4.2 药物管理:医疗人员应按照规定的药物管理制度,正确使用和储存药物,避免药物误用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4.3 病历记录:医疗人员应详细、准确地记录患儿的病情和医疗过程,方便医疗团队进行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047f0b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4.png)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引言概述:新生儿病房是专门为出生不久的婴儿提供医疗护理的地方。
为了确保新生儿在病房中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标准。
本文将介绍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一、新生儿病房环境1.1 温度控制:确保病房内温度适宜,不低于25℃,不高于28℃,以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
1.2 空气质量: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定期通风,控制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1.3 噪音控制:减少噪音污染,保持病房内肃静,以促进婴儿的歇息和发育。
二、新生儿护理2.1 皮肤护理:定期给婴儿进行皮肤清洁和护理,保持皮肤干燥、整洁,预防皮肤病。
2.2 喂养管理:根据婴儿的年龄和健康状况,制定合理的喂养计划,确保婴儿获得充足的营养。
2.3 排泄护理:定期观察婴儿的排尿和排便情况,及时更换尿布,预防尿布疹和尿路感染。
三、医疗管理3.1 疾病预防:按照规定,给婴儿进行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3.2 疾病监测:定期对婴儿进行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3.3 医疗记录:详细记录婴儿的病情、治疗方案和效果,保证医疗过程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四、家属关心4.1 家属教育:向家属提供关于新生儿护理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护理能力。
4.2 沟通交流:与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改善服务质量。
4.3 心理支持:关注家属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赋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五、质量管理5.1 质量评估:定期对新生儿病房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5.2 培训与发展:为护理人员提供持续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5.3 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婴儿在病房中的安全,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结论: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环境管理、科学的护理方法、有效的医疗管理、良好的家属关心和严格的质量管理,可以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e342cef941ea76e58fa04e1.png)
诉经查 实一次 扣3分
物品
1.各类仪器妥善保管,及时维修,保持完好状态
管
2.药品(内用药、外用药、麻醉药等)分类定点柜放置,药柜整洁,高危
理 5 现场 药品有醒目标识,药物无变质、无过期
5
检查 3.剧毒麻药及一类精神药专人、专柜加锁管理,有使用记录,每班清点,
分
帐物相符
专
1.患儿衣裤整洁、无污迹,会阴清洁无污迹、无便迹
6. 无菌物品有效期 7 天,按灭菌日期或有效期依次排列,无菌包清洁, 干燥、无破损,无过期,包外有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有效日期、化学指
消
示带(封在开口处)及签名或工号
毒
7. 贮槽关闭严密,置于无菌贮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开启后
隔
注明日期,时间,有效期≤24 小时
离
8.碘酒、酒精密闭保存,每周更换 2 次,容器每周灭菌 2 次
9.抽出的药液、开启的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有效时间≤2 小时,启封抽
20 分
20
现场 吸的溶媒有效时间≤24 小时 检查 10.吸氧管每人一套,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湿化液每天更换,用毕作
终末消毒
11.一次性无菌物品定点、分类、按有效期排列放置,无过期,包装完好
12.无菌持物钳(镊)、筒配套合适、加盖、消毒液液面位于镊子的 1/2 至 2/3 之间,采用干镊筒有启用时间,有效时间≤4 小时
安
4.输血一次一人一份,有医务人员二人核对并签名及时间,有输血登记本,
全
输血患者有记录
管
现场 5.输液有输液卡,项目填写齐全,瓶签有患者床号、姓名、配液有护士签
理
检查 名、执行输液时输液执行单签名及时间,输液滴速符合要求
25 分
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f3e3e12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19.png)
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标准一、引言新生儿病房是医院中专门负责接收和治疗新生儿的部门,对于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新生儿病房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考核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二、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标准的内容1. 设施设备(1)病房面积:新生儿病房面积应满足每个患儿的合理活动空间需求,每张床位的最低面积不得低于10平方米。
(2)温湿度控制:病房内的温度应保持在25℃-28℃,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60%之间。
(3)洁净空气供应:病房内应配备空气净化设备,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4)照明设备:病房内的照明设备应明亮柔和,不得产生刺眼的光线。
(5)医疗设备:病房内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如呼吸机、监护仪等,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2. 医护人员(1)医生和护士的数量:病房内应有足够数量的医生和护士,以保证患儿得到及时的医疗和护理。
(2)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技能:医护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具备处理新生儿疾病和紧急情况的技能。
(3)医护人员的素质和态度:医护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对患儿和家属提供友好和专业的服务。
3. 患儿护理(1)新生儿喂养:病房应提供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条件,医护人员应指导家属正确进行喂养。
(2)新生儿体温调节:病房应提供适宜的环境和设备,确保新生儿的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3)新生儿皮肤护理:医护人员应定期为新生儿进行皮肤护理,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健康。
(4)新生儿监测:病房应配备监护仪等设备,对新生儿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感染控制(1)洗手设施:病房内应设有充足的洗手设施,并配备洗手液等消毒用品。
(2)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医护人员应按照规定佩戴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避免交叉感染。
(3)病房的清洁和消毒:病房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4)感染疾病的隔离:对于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应进行隔离治疗,避免传播给其他患儿。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fa17f0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c.png)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引言概述:新生儿病房是专门为出生不久的婴儿提供护理的地方,对于新生儿的护理质量有着严格的考核标准。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的考核标准,包括婴儿的基本生活护理、医疗技术操作、感染控制和家属教育。
一、婴儿的基本生活护理:1.1 婴儿喂养:确保婴儿按时吃奶,赋予合适的奶量和喂养频率,保持婴儿的饮食营养均衡。
1.2 婴儿睡眠:提供安全、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婴儿的睡眠时间和质量,确保婴儿充分歇息。
1.3 婴儿个人卫生:定期给婴儿洗澡、更换尿布,保持婴儿的皮肤清洁,预防皮肤病和感染。
二、医疗技术操作:2.1 新生儿监护:监测婴儿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呼吸、心率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2 静脉输液和药物赋予:正确选择静脉通道,按照医嘱赋予药物和液体,确保输液和药物赋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3 新生儿抢救:熟练掌握新生儿抢救技术,包括心肺复苏、氧气赋予等,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三、感染控制:3.1 洗手和消毒:严格执行洗手和消毒操作,保持手部清洁,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2 隔离护理:根据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防止疾病的传播。
3.3 环境清洁消毒: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消毒,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四、家属教育:4.1 婴儿护理知识的传授:向家属详细介绍婴儿的基本护理知识,包括喂养、洗澡、换尿布等,提高家属的护理能力。
4.2 家属参预护理:鼓励家属参预婴儿的护理过程,如喂养、换尿布等,增强家属的责任感和参预感。
4.3 家属心理支持: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解答家属的疑虑和困惑,增强家属的信心和合作意愿。
综上所述,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的考核标准包括婴儿的基本生活护理、医疗技术操作、感染控制和家属教育。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标准,可以确保新生儿病房的护理质量达到专业水平,为婴儿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保障。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bdd40390b4c2e3f572763d7.png)
安全
管理
25分
25
现场
检查
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严格做好交接班
2.结合岗位做好三查七对
3.认真执行医嘱查对制度,上午、下午各查对医嘱一次,护士长一周一次大查对并记录
4.输血一次一人一份,有医务人员二人核对并签名及时间,有输血登记本,输血患者有记录
5.输液有输液卡,项目填写齐全,瓶签有患者床号、姓名、配液有护士签名、执行输液时输液执行单签名及时间,输液滴速符合要求
3.掌握常用仪器、输液泵、暖箱、光疗箱、热水器等操作规程并能正确使用、保养
4.病情观察和处理及时,详细做好护理记录
5.为家属提供护理咨询和健康教育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导管
护理
5分
5
现场检查
提问护士
1.特殊导管有标识,记录留置开始时间及更换敷料时间
2.管道护理做到:正确使用、做好固定、管道通畅、清洁、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记录正确,按要求更换
环境
管理
5分
5
现场
检查
1.室内布局合理,严格区分清洁区、污染区
2.各室整洁,物品放置有序,标识明显,治疗车清洁
3.床单位清洁:床上无臭味、无渣屑、床褥无潮湿、无污迹、床单无皱折
4.病区安静,护理人员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物品
管理
5分
5
现场
检查
1.各类仪器妥善保管,及时维修,保持完好状态
2.抢救车有物品清点本,与物品相符
消毒
隔离
20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0
现场
检查
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护士指甲短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2e63b4e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3.png)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一、引言新生儿病房是医院内专门负责护理和治疗新生儿的重要部门。
为了确保新生儿病房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本考核标准,以便对新生儿病房的护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二、考核目的1. 评估新生儿病房的护理质量,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2. 提高新生儿病房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护理技能。
3. 保障新生儿病房内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三、考核内容1. 新生儿病房环境- 温度控制:确保病房内温度适宜,不低于25℃,不高于28℃。
- 通风状况:保持病房通风良好,确保空气流通。
- 消毒措施:定期对病房内的物品、设备进行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 噪音控制:控制病房内的噪音,保证新生儿的歇息和睡眠。
2.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喂养:根据新生儿的年龄和体重,制定合理的喂养计划,确保新生儿获得足够的营养。
- 新生儿排泄:定期观察新生儿的排尿和排便情况,及时更换尿布,保持干燥清洁。
- 新生儿睡眠:根据新生儿的生理需要,提供安全舒适的睡眠环境,保证新生儿充分歇息。
- 新生儿皮肤护理:定期观察新生儿的皮肤情况,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皮肤破损和感染。
- 新生儿温度调节:根据新生儿的体温情况,采取相应的保暖或者降温措施,确保新生儿的体温稳定。
3. 新生儿疾病监测与处理- 新生儿常见疾病监测:对新生儿进行常规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常见的疾病,如黄疸、呼吸窘迫等。
- 新生儿危重症监测:对危重症新生儿进行密切监测,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的监测。
- 新生儿疾病处理:对疾病的处理应及时、准确,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与医生密切协作。
4. 新生儿家属教育与支持- 新生儿护理知识教育:向新生儿家属提供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其能够正确照应新生儿。
- 心理支持:关注新生儿家属的情绪变化,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 家属交流:与新生儿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渠道,及时解答家属的疑问和问题。
四、考核方法1. 现场观察:考核人员将对新生儿病房的环境、设备和护理过程进行现场观察,并记录相关情况。
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fb60d7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0.png)
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标准引言概述:新生儿病房是医院中专门负责接收和治疗新生儿的部门。
为了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发展,各国医疗机构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考核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一、新生儿病房的物理环境1.1 温度和湿度控制新生儿对环境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因此新生儿病房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标准要求病房内的温度应控制在25-28摄氏度,湿度应控制在50-60%之间。
1.2 空气质量新生儿病房应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避免空气中的污染物对新生儿的影响。
病房内应安装空气净化设备,保持空气的新鲜和清洁。
此外,定期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确保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浓度符合标准要求。
1.3 光照和噪音控制新生儿对光照和噪音的敏感度较高,因此新生儿病房应保持适宜的光照和噪音水平。
病房内应有良好的自然光照和光照调节设备,避免过强或过弱的光线对新生儿的刺激。
同时,应采取措施降低噪音水平,避免噪音对新生儿的干扰。
二、新生儿病房的设施和设备2.1 新生儿监护设备新生儿病房应配备先进的新生儿监护设备,包括呼吸监护仪、心电监护仪、体温监护仪等。
这些设备能够实时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2.2 高级护理设备新生儿病房还应配备高级护理设备,如新生儿呼吸机、新生儿血液透析机等。
这些设备能够为新生儿提供必要的生命支持和治疗,确保其生命安全。
2.3 感染控制设备新生儿病房应配备专业的感染控制设备,包括洗手设备、消毒设备等。
这些设备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保障新生儿的健康。
三、新生儿病房的人员要求3.1 医护人员资质新生儿病房的医护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处理各类新生儿疾病和急救情况。
医生应具备相关专科背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护士应具备相关护理资格证书。
3.2 人员配备比例新生儿病房的人员配备应符合标准要求,确保每位新生儿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护理。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cda90e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8.png)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一、引言新生儿病房是专门为接受护理的新生儿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部门。
为了确保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的提升和标准化管理,制定本文档,旨在规范新生儿病房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二、护理质量考核标准1. 环境卫生- 新生儿病房应保持整洁、干净、通风良好,无异味。
- 病房内设施设备应完好,无损坏,且定期进行维护和消毒。
- 床铺、床单、毛巾等物品应定期更换并保持清洁。
- 废弃物应及时清理并正确分类处理。
2. 护理操作- 护士应按照规范操作流程进行护理操作,如新生儿喂养、洗澡、更换尿布等。
- 护士应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包括正确的抱姿、喂养方法、体温测量等。
- 护士应随时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体温等,并及时记录。
3. 感染控制- 护士应严格遵守手卫生和消毒规范,确保操作无菌。
- 新生儿病房应定期进行环境和设备的消毒,并保持良好的通风。
- 护士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以防止交叉感染。
- 护士应及时发现和报告可能存在的传染病病例,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4. 安全保障- 新生儿病房应设置有效的安全设施,如监控摄像头、防护网等。
- 护士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掌握应急处理和灾害防范知识。
- 护士应确保新生儿在病房内的安全,防止跌落、误吸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 护士应定期检查病房内的电器设备,确保其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5. 信息管理- 护士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新生儿的病情、护理措施和观察结果。
- 护士应保护新生儿的隐私权,确保病历等信息的保密性。
- 护士应熟练运用信息化系统,如电子病历、护理记录等,提高信息管理效率。
- 护士应定期对病历进行审核和整理,确保病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6. 护患沟通- 护士应与新生儿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提供必要的护理指导和支持。
- 护士应耐心倾听家属的意见和需求,并及时回应和解决问题。
- 护士应向家属提供关于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知识,增强家属的护理能力。
新生儿病区安全与感染控制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区安全与感染控制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ad8d85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a.png)
查 看 交 接 记 录 访 谈 护士
3、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有 严格的核对程序,并有转抄和执行者签名
3
现场查看 访谈护士
4、进行诊疗、护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患儿 身份识别,落实护理核心制度,规范执行各 项护理操作
4
未规范核对扣4分;其他一项 不符合要求扣2分
现场查看 访谈护士
风险管理(14分)
1、有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有培训记录,科室护理人员知晓质量与安全管理主要内 容,科室定期进行自查,对存在的问题有改 进措施
4
一项不符合要 求扣1分
现场查看 查看资料
2、新生儿沐浴环境安全、适宜,水温保持 恒温,防止患儿烫伤、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
3
现场查看
3、执行侵入性操作前严格执行风险告知;在实施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留置脐 动脉及脐静脉、足跟采血、留置胸腔引流管 等侵入性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定期对穿 刺部位维护及护理
2
危急值
管理
(10分)
1、护士知晓“危急值”相关内容及报告流 程
3
一项不符合要 求扣1分
访谈护士
2、规范、准确、完整地记录病人识别信息、检查(验)结果和报告者信息
4
一项不符合要 求扣1分
查看记录 访谈护士
3、接获危急值时,复述确认无误后及时向 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报告并记录,处置及 时,记录完整
3
统计:药品管理规范率;急救设备完好率
2
现场查看
3、护士长每日评估病区工作,结合工作量 需要弹性排班,动态调整人力,紧急或特殊 情况下有调配方案
2
现场查看 排班表
护理查对(13分)
1、有新生儿腕带使用制度,100%使用腕带 识别新生儿身份,佩戴双腕带,按科室规定 规范佩戴
专科护理新生儿病房质量评估细则
![专科护理新生儿病房质量评估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c17e691210661ed9ad51f370.png)
专科护理新生儿病房质量评估细则评估项目评估要素分值评估方法评分标准科室管理1.布局合理、设施齐全①新生儿病房(室)应相对独立,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人流、物流)。
②无陪护病区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距不小于1米。
NICU每张床占地面积不少于一般新生儿床位的2倍。
③病房(室)入口处应设置洗手设施和更衣室,病室设置洗手及干手设施,均应为非手触式。
3 1.现场查看1.①建筑布局不合理扣0.5分;功能流程不合理,洁污区域不分扣1分。
②查床面积和床间距,一处不达标扣0.5分。
③设施不全扣0.5分。
2. 床护比新生儿病室护士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6:1,NICU1.6:1。
3 2.现场查资料2.抽查年内任意一天人力配备不符合要求,每减少5%扣1分。
3.护士人员准入有NICU准入制度,护士熟练掌握危重症新生儿的监护技术,满足临床需要。
43.现场询问和查阅有关资料3.无相关制度扣1分;一人不符合准入条件扣0.5分;无培训考核扣0.5分4.人力安排建立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以连续、均衡、层级、责任为原则进行排班。
44.现场提问与查资料4.未建立层级管理,各层级护理岗位、职责、工作范围及权限不清晰,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
5. 人员培训教育NICU建立完善的层级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计划并认真落实。
65.查科室的护士核心能力培训计划、实施和考核情况。
5.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规章制度及工作指 1. 落实临床护理核心 6 1.检查资料及 1.查制度,一项不合要求扣引制度,建立完善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新生儿出入室管理制度、新生儿出院落实登记制度、新生儿保暖制度等。
现场提问。
0.5分。
现场提问1-2名护理人员,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
2. 建立和落实新生儿科护理工作指引,流程和质量标准如新生儿身份识别指引、新生儿气囊面罩给氧的指引、药物安全使用护理指引、钙剂等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指引、管饲安全管理指引、院内感染的预防的相关指引等,并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
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ff4338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66.png)
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标准一、背景介绍新生儿病房是专门为新生儿提供医疗护理的重要部门,对于确保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新生儿病房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考核标准是必要的。
二、目标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标准的目标是评估和监测新生儿病房的服务质量,确保新生儿得到安全、有效和人性化的医疗护理。
三、考核内容1. 人员配置- 医生数量:每床位配备医生人数应符合规定标准,确保每位新生儿能够得到及时的医疗服务。
- 护士数量:每床位配备护士人数应符合规定标准,确保每位新生儿能够得到全天候的护理服务。
- 技术人员数量:根据新生儿病房的规模和服务需求,配备相应数量的技术人员,如呼吸治疗师、心电图技师等。
2. 设施设备- 病房环境:新生儿病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和隔音条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 医疗设备:新生儿病房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如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等,确保对新生儿的监测和治疗能够及时有效进行。
3. 护理质量- 新生儿护理计划:对每位新生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喂养、体温调节、睡眠等方面的内容,确保针对性的护理。
- 护理操作规范:护士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应遵循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确保操作规范、安全。
- 高危新生儿护理:对于高危新生儿,应配备专业的护理团队,提供个体化、综合性的护理服务。
4. 感染控制- 消毒措施:对病房、设备、用具等进行定期消毒,采取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确保病房环境的清洁和无菌。
- 手卫生:医护人员应遵循正确的手卫生操作,包括勤洗手、正确佩戴手套等,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5. 管理制度- 文件管理:建立完善的新生儿病房管理文件,包括工作制度、操作规范、应急预案等,确保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 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防火、防盗、防止意外伤害等,确保新生儿病房的安全环境。
- 质量评估: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包括对医疗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2180c7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a.png)
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标准一、引言新生儿病房是医院重要的医疗部门之一,负责接收和治疗新生儿患者。
为了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发展,确保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制定了本质量考核标准。
本标准旨在评估新生儿病房的运营管理、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为改善病房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二、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指标1. 设施环境1.1 病房面积:每个新生儿病房床位应保证不低于10平方米。
1.2 空气质量:病房内空气应清新、无异味,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1.3 温湿度:病房内温度保持在24-26摄氏度,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之间。
1.4 光照:病房内应有良好的自然光照和人工照明,保证照明充足。
1.5 噪音控制:病房内噪音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超过50分贝。
2. 医疗设备2.1 婴儿床:床位应符合相关规定,床面应平整、干净,婴儿床围栏应安全牢固。
2.2 呼吸机:呼吸机应正常运转,具备相应的报警功能和监测仪器。
2.3 输液泵:输液泵应准确灵敏,输液速度可调节,具备报警功能。
2.4 监护仪:监护仪应安装齐全,功能正常,能够准确监测婴儿生命体征。
2.5 环境监测仪:病房内应配备温湿度监测仪、氧气浓度监测仪等环境监测设备。
3. 医疗质量3.1 医疗操作规范:医护人员应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工作,如洗手、穿戴无菌衣物等。
3.2 病情评估与监测:医护人员应定期对患儿进行病情评估和监测,记录准确、完整。
3.3 药品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的存储、配药和使用符合规范。
3.4 感染控制:医疗机构应制定感染控制措施,定期开展感染监测和评估,确保感染控制工作有效进行。
3.5 医疗文书管理:医疗记录应规范、准确、完整,包括病历、医嘱、护理记录等。
4. 服务质量4.1 医患沟通: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解答疑问,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4.2 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应按照规范进行婴儿护理,保证婴儿的饮食、睡眠、个人卫生等。
4.3 安全管理:医疗机构应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新生儿的安全监护,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d9de92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8.png)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引言概述:新生儿病房是专门为接受护理的新生儿提供服务的医疗机构,对于新生儿的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包括护理环境、护理操作、医疗设备、护理团队和护理记录。
一、护理环境:1.1 温度和湿度控制:新生儿病房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通常在25-28摄氏度和50-60%的湿度范围内。
1.2 通风和空气质量:病房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1.3 噪音控制:病房内应减少噪音干扰,保证新生儿的休息和睡眠质量。
二、护理操作:2.1 消毒和洗手: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应进行手部消毒,确保操作无菌。
2.2 婴儿喂养:医护人员应按照规定的喂养时间和方式进行婴儿喂养,确保营养摄入和消化功能正常。
2.3 新生儿护理技能:医护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新生儿护理技能,包括新生儿喂养、更换尿布、清洁护理等操作。
三、医疗设备:3.1 婴儿床和床上用品:婴儿床应具备稳固的结构,床上用品应保持清洁,确保婴儿的安全和舒适。
3.2 呼吸机和监护仪器:医疗设备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能够准确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和呼吸功能。
3.3 照明设备:病房内的照明设备应明亮且柔和,便于医护人员进行观察和操作。
四、护理团队:4.1 护理人员数量和素质:新生儿病房应保证足够的护理人员数量,同时护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4.2 护理人员的沟通和合作:护理团队成员之间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确保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4.3 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耐心: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关注新生儿的需求和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五、护理记录:5.1 详细的护理记录:医护人员应详细记录新生儿的护理情况,包括体温、呼吸、喂养、排泄等信息,为医疗决策提供参考。
5.2 护理记录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护理记录应及时进行,确保护理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3 护理记录的保密性:医护人员应妥善保管护理记录,确保患者的隐私和信息安全。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e96718d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a.png)
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一、引言新生儿病房是专门为接受新生儿护理的患者提供服务的医疗机构。
保证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的高标准是医疗机构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针对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进行详细的考核标准,以确保新生儿病房护理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和安全性。
二、护理质量考核标准1. 护理人员素质1.1 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新生儿护理知识、婴儿喂养、体温调节、新生儿疾病预防和护理等方面的知识。
1.2 护理人员应熟悉新生儿病房的工作流程和规范操作,了解新生儿病房的设施设备,并能正确操作和维护。
1.3 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与患者家属和其他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2. 患者安全2.1 新生儿病房应设置合理的空气净化系统,保证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2 新生儿病房应配备必要的监测设备,如呼吸监测仪、心率监测仪等,确保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及时监测和记录。
2.3 新生儿病房应制定合理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洗手消毒、隔离措施等,以减少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2.4 新生儿病房应建立安全用药制度,确保患者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避免药物误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3. 护理操作规范3.1 新生儿病房应制定详细的护理操作规范,包括新生儿喂养、换尿布、测量体温等方面的操作步骤和要求。
3.2 护理人员应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护理操作,严格遵守洗手消毒、穿戴手套等操作要求,确保操作的卫生和安全。
3.3 护理人员应定期接受护理技能培训和考核,提高护理操作的专业性和标准化水平。
4. 护理文书记录4.1 护理人员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护理信息,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喂养情况、排泄情况等。
4.2 护理记录应规范、清晰,包括日期、时间、护理措施和效果等内容,以便医护人员进行评估和决策。
4.3 护理记录应保存完整,确保在需要时能够进行查阅和分析。
5. 患者和家属满意度5.1 新生儿病房应建立患者和家属满意度调查机制,定期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改进。
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标准
![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0bc2cf2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9.png)
新生儿病房质量考核标准一、引言新生儿病房是医院内专门为接收和治疗新生儿患者而设立的重要部门。
为了确保新生儿病房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了以下的质量考核标准,以评估新生儿病房的运营情况和服务质量。
二、设施与环境1. 设施新生儿病房应具备完备的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新生儿护理床、监护仪、呼吸机、婴儿温箱等。
设施应保持完好,无损坏或者缺失,并按照规定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
2. 环境新生儿病房的环境应干净整洁,空气流通良好,温度适宜,湿度适度。
同时,应确保照明充足,噪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提供一个肃静、舒适的治疗环境。
三、医护人员1. 人员配备新生儿病房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技术人员。
人员数量应根据病房床位数和患者病情需求进行合理配置。
2. 培训和资质医护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持有相关的执业资格证书。
他们应定期接受新生儿护理培训,以保证其对新生儿护理的了解和掌握。
3. 服务态度医护人员应友善、耐心、细心地对待每位患者和家属,提供专业、高效的医疗服务。
他们应积极倾听患者和家属的需求和意见,并及时解答疑问,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四、医疗质量与安全1. 诊疗规范新生儿病房应按照像关的诊疗指南和标准进行诊疗,确保医疗行为符合规范,避免不必要的操作和检查。
医护人员应正确使用医疗设备,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诊疗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感染控制新生儿病房应建立完善的感染控制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手卫生、消毒灭菌、隔离措施等。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感染控制规程,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3. 药物管理新生儿病房应建立健全的药物管理制度,包括药品采购、存储、配药、使用和处置等环节。
医护人员应正确使用药物,遵守用药规范,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安全管理新生儿病房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防火、防盗、防跌倒等措施。
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掌握应急处理措施,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五、患者权益保障1. 信息告知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详细的诊疗信息,包括病情、治疗方案、预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急救物品
15分
15
现场
检查
一、总要求
1.物品做到五固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二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抢救器材性能良好,抢救药品标签清楚、无破损、变质、过期失效现象,保持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2.护士每班交接抢救物品并有记录,分管护士每周一次、护士长视封存方式定期检查并有签名
3.物品放置整齐、清洁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二、供氧装置
1.备用物品齐全,处于完好状态。备有一套备用供氧装置(流量表、湿化瓶、橡胶管)、一次性吸氧管、鼻导管或鼻塞
2.科室有中心供氧使用说明书
3.简易呼吸器完好处于备用状态,用后送供应室清洗、晾干、灭菌备用
9.抽出的药液、开启的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有效时间≤2小时,启封抽吸的溶媒有效时间≤24小时
10.吸氧管每人一套,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湿化液每天更换,用毕作终末消毒
11.一次性无菌物品定点、分类、按有效期排列放置,无过期,包装完好
12.无菌持物钳(镊)、筒配套合适、加盖、消毒液液面位于镊子的1/2至2/3之间,采用干镊筒有启用时间,有效时间≤4小时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安全管理
25分
25
现场
检查
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严格做好交接班
2.结合岗位做好三查七对
3.认真执行医嘱查对制度,上午、下午各查对医嘱一次,护士长一周一次大查对并记录
4.输血一次一人一份,有医务人员二人核对并签名及时间,有输血登记本,输血患者有记录
5.输液有输液卡,项目填写齐全,瓶签有患者床号、姓名、配液有护士签名、执行输液时输液执行单签名及时间,输液滴速符合要求
2.掌握本专科技术,熟悉护理常规,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
3.掌握常用仪器、输液泵、暖箱、光疗箱、热水器等操作规程并能正确使用、保养
4.病情观察和处理及时,详细做好护理记录
5.为家属提供护理咨询和健康教育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导管护理
5分
5
现场检查
提问护士
1.特殊导管有标识,记录留置开始时间及更换敷料时间
三、吸引装置
1.吸痰器吸引:表面清洁无积灰,有使用说明,玻璃接口置胶皮套管
2.中心吸引:(分体式吸引瓶):病区内有中心吸引使用说明书
3.使用中的吸引瓶每班及时倾倒瓶内液体或视需要随时更换接液袋,吸引瓶、管用后消毒、清洗、晾干备用
四、抢救车:
1.抢救药品及器材按要求统一配置,专科部分根据专科特点备用(必须经科主任同意)
6.护士知晓“患者安全管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并有运用能力
7.危重患儿转运及外出检查有医务人员护送
8.根据病房特点设立警示标志
9.有专用药物过敏试验盒,盒内有肾上腺素1支,注射器1副、砂轮1个
10.药物过敏试验阳性者有标志,标志醒目
11.有差错及时汇报,不隐瞒,有讨论、原因分析、定性和处理、改进措施。每月有差错情况记录
13.婴儿床整洁、消毒符合要求,污被、污物入袋放置,不落地
14.各种消毒液配制正确,标识清晰,各类物品浸泡时间符合要求
15.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国家相关要求分类收集、管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注:药物试验阳性标志应填写在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床头卡、注射卡、病历夹封面、门诊病历
5.无菌物品有效期7天,按灭菌日期或有效期依次排列,无菌包清洁,干燥、无破损,无过期,包外有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有效日期、化学指示带(封在开口处)及签名或工号
6.贮槽关闭严密,置于无菌贮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开启后注明日期,时间,有效期≤24小时
8.碘酒、酒精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
2.抢救车有物品清点卡,卡物相符
消毒隔离
20分
20
现场
检查
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护士指甲短
1.护士无菌操作前洗手,戴口罩,无菌操作符合要求
2.注射时做到一人一针一消毒,静脉穿刺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
3.治疗车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分开放置
4.无菌、有菌物品严格区分,无菌物品专柜放置(离地面20cm,距墙5 cm),柜内清洁,无积灰尘,标记明显
物品管理
5分
5
现场
检查
1.各类仪器妥善保管,及时维修,保持完好状态
2.药品(内用药、外用药、麻醉药等)分类定点柜放置,药柜整洁,高危药品有醒目标识,药物无变质、无过期
3.剧毒麻药及一类精神药专人、专柜加锁管理,有使用记录,每班清点,帐物相符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专科护理
10
分
10
现场
检查
1.患儿衣裤整洁、无污迹,会阴清洁无污迹、无便迹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投诉经查实一次扣3分
环境管理
5分
5
现场
检查
1.室内布局合理,严格区分清洁区、污染区
2.各室整洁,物品放置有序,标识明显,治疗车清洁
3.床单位清洁:床上无臭味、无渣屑、床褥无潮湿、无污迹、床单无皱折
4.病区安静,护理人员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2.管道护理做到:正确使用、做好固定、管道通畅、清洁、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记录正确,按要求更换
3.深静脉导管穿刺处敷料干燥,输液管道药液点滴通畅,滴速与病情需要或医嘱要求相符
4.护士知晓管道护理的相关知识
有导管脱落该项不得分。其他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掌握
病情
10
分
10
现场检查
提问护士
护士对患儿病情七知道:①姓名②诊断③主要病情(症状和体征、目前主要阳性检查结果、睡眠、排泄等)④治疗(手术名称、主要用药的名称、目的、注意事项)⑤饮食⑥护理措施(护理要点、观察要点、康复要点)⑦潜在危险及预防措施
新生儿病房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年月(标准分100分)得分
项目
标准分值
检查
方法
基本要求
评分(扣分原因)
标准
实得分
护士管理
5分
5
查排班本
1.排班按需求,坚守岗位
2.有紧急状态下科室护士调配预案
脱岗扣5分
抽查护士
3.护士仪表、行为符合要求
4.护士态度热情,礼貌待人
5.严格执行护士条例,无执照护士不能单独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