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是非题
1.海洋硅藻被称为“海洋牧草”,在海洋初级生产力中具显赫地位。(√)
2.鹦鹉螺隶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有活化石之称。(×)
3.中国对虾的排泄器官在幼体时为触角腺,成体则为颚腺所替代。(×)
4.海蜇是具有世代交替的种类,其无性世代是水母型,而其有性世代则为水螅性型。(×)
5.生殖板的特征是对虾科的重要分类依据之一。(×)
6.端足类中仅脚绒亚目为海水种,其代表种细长脚绒是竹荚鱼的主要饵料。(√)
7.节肢动物与软体动物的显著差异是前者体制为同律分节而后者则为异律分节。(×)
8.生物的发光现象是因为生物本身能够发光的缘故,并非借助外援。(×)
9.刺细胞和刺丝囊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捕食、抗敌武器,也是该门动物分类的依据之一。(√)
10.漏斗是乌贼类排泄物,生殖产物及墨囊中墨汁主要的排出通道,它与闭锁器共同完成各种运动。(√)
11.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三胚层:腔肠动物仅为两胚层,其内外胚层间为中胶层。(√)
12.开展水生生物学测定,材料的来源(取样方式地点与时间)、数量(次数和每次采集的数据)以及合理的测定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13.腔肠动物的浮游幼虫为浮浪幼虫。(×)
二、填空题
1名门生物的幼体期对于追溯其发生的进化关系有重要生物学意义,浮浪幼虫是腔肠动物的幼虫期,环节动物发育中出现了担轮幼虫,软体动物除头足纲动物为直接变态外,其余动物的幼虫期依次有担轮幼虫、面盘幼虫和后期幼虫,节肢动物门中中国明对虾的幼体期依次有无节幼体、溞状幼体和糠虾幼体。棘皮动物门中幼体多种多样海参纲的幼体期主要为耳状幼体和樽形幼体。
2.龟足俗称“佛手”和藤壶,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围胸目。中国鲎隶属于节肢动物门、肢口纲、剑尾目。
3.水生生物按系统分类可分为水生植物、水生动物、水生微生物,按生态类型可分为海洋浮游生物、海洋游泳生物和海洋底栖动物。其中海洋浮游生物按其浮游出现周期特征可分为暂时性浮游生物、永久性浮游生物和阶段性浮游生物。按其个体大小可分为轻微型浮游生物,微型海洋浮游生物、小型海洋浮游生物、中型海洋浮游生物、大型海洋浮游生物和巨型海洋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生活类型及其与沉积物的关系为底上生活型、底内生活型、和底游生活型三种生活类型。
4.海洋细菌包括海洋发光细菌、海洋腐败细菌、海洋硫化细菌、海洋硝化细菌、海洋固氮细菌、海洋脱氮细菌和海洋反硝化细菌七种。它们分别在无机物转化为海洋植物。提供必需的无机物质。在有机物形式中通过化学合成作用来实现。原生动物门的摄食方式可分为用胞口进行摄食,非胞口形式的摄食和渗透和胞饮三种,其中草履虫为纤毛虫纲的代表种。其体内的大核主司营养代谢,小核主司生殖。鞭毛与纤毛的主要差异在于鞭毛是一种运动器和纤毛是一般协调运动。
5. 梭子蟹的口器由大颚、第一小颚、第二小颚和颚足构成,其第一步足呈钳状,用于摄食,第五步足呈桨状,用于游泳。
6.生物的分类阶元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的命名通常采用双名法,生物的学名为属名+种加词。
7.某些海洋生物可作为水团和海洋的指示物种,海流是海洋血液。海洋生物随波逐流,据此可以作为判断水团和海流的依据,僧帽水母则表明暖水流经过该海区;若海区出现北极箭虫则表明淡水流经过该海区。
8.对虾的头胸部13对附肢从前往后分别为第一触角、第二触角、大颚、第一小颚、第二小颚、第一颚足、第二颚足、第三颚足基部足、第一步足、第二步足、第三步足、第四步足,其中大颚是主要的咀嚼器官可将其分为切臼齿部和触须部
9.轮盘的形式是轮虫分类的重要依据,常见的有旋轮轮虫型,须足轮虫型,猪吻轮虫型,巨腕轮虫型,晶囊轮虫型,聚花轮虫型,肢鞘轮虫型等七种类型。
10.无脊椎动物存有变态发育现象,会出现大量的幼虫阶段,如腔肠动物的浮浪幼虫,环节动物的担轮幼虫,软体动物的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海参的耳状幼虫和桶形幼虫,海蛇尾的长腕幼虫。
11.对虾的口器组成从前至后分别为大颚、第一小颚、第二小颚和三对颚足。
三、名词解释
1.赤潮:又称红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它是海水中某些微小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的繁殖引起一定范围一段时间内的变色现象。
2.浮游生物:是不能主动地做长距离水平移动的生物。大多体型微小,通常肉眼看不见,他们没有游泳能力或游泳能力很弱,一般不能逆水前进,只能依靠水流,波浪式水循环流动而移动
3.物种: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遗传)和间断性统一繁殖整体,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式潜在繁殖能力的生物群体。
4.细胞器:细胞器是细胞质中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微结构。
5.厚壁孢子:又称原膜孢子或原殖孢子。有些藻类在生活环境不良时,营养细胞的细胞壁直接增原,成为厚壁孢子。
6.洄游:水生生物在一定时间内集群长距离有目的的迁移现象。
7.疣足:位于多毛类的体节上,由体壁向体侧伸出的肉质扁平状突起物,具有运动、呼吸、排泄和生殖、保护等功能。但主要是运动功能。
8.异律分节:体节进一步分化,各体节的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差别,身不同部位的体节完成不同功能,内脏器官也集中于一定体节中,称异律体节。
9.种群:特定时间内栖息于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集合体。
四、简答题
1次生体腔分节现象在何种动物开始出现,它们出现在动物进化中存在什么意义?
答:次生体腔分节现象在环节动物开始出现;
次生体腔的意义:次生体腔的形式使中胚层的肌肉组织参与了消化道和体壁的构成,并使消化道和体壁的运动加强,同时又由于有了很大的空腔,使体壁的运动与肠壁的运动分开,这就大大加强动物的运动和消化摄食能力,对动物的循环、排泄生殖等系统也有很大促进作用。次生体腔内充满了体腔液,在每个体节间的隔膜有孔相通,因此次生体腔液又可与循环系统共同完成体内运输的作用并使功能体保持一定形态,因此次生体腔形成,在动物进化上有重要意义。
分节现象出现的意义:分节现象出现使动物体开始分化,对于加强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有很大的意义,因而也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分节使动物的生理分工更为显著,不同的体节有不同的功能,身体分化更为复杂,各部分的分工更为精细,这时动物体向更高级分化,如形成头胸、腹等部分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