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遗传学

合集下载

动物科学考试重点——动物遗传学

动物科学考试重点——动物遗传学

遗传:有血缘个体之间的相似性变异:有血缘个体之间的非相似性遗传和变异的关系:(1)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

(2)遗传是保守的,变异是变革的,发展的。

(3)遗传和变异是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的。

(4)遗传变异伴随着生物的生殖而发生。

核酸(nucleic acid):以核苷酸为基本结构单元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所有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根据所含戊糖的不同,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信使RNA(message RNA, mRNA):单链RNA,蛋白质合成的模板,携有确定各种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的密码信息。

在真核生物中,mRNA把遗传信息从细胞核中的基因传递到细胞质中的核糖体,通过翻译合成特定氨基酸序列的多肽。

转移RNA(transfer RNA,tRNA):负责解读mRNA所含遗传信息的RNA分子,在翻译过程中起着转运各种氨基酸至核糖体,按照mRNA的密码顺序合成多肽的功能。

tRNA通过链内碱基配对形成“三叶草”型二级结构。

核糖体rRNA(ribosomal RNA,rRNA):由rRNA基因转录的单链RNA分子,为核糖体的主要组成成分。

原核生物如大肠杆菌含三种rRNA;动物含有四种rRNA。

基因(gene):是遗传的功能单位,含有合成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或RNA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广义地说,基因也被认为是有功能的DNA片段。

基因组(genome):真核基因组是指一个物种单倍体的染色体所携带的一整套基因。

染色体(chromosome):真核生物染色体是细胞核中一种以核小体为基本结构单元,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的丝状物,含有染色体基因,是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

有丝分裂(mitosis):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遗传物质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使之具有与亲代细胞在数目和形态上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细胞的有丝分裂既维持了个体正常生长发育,又保证了物种的遗传稳定性。

动物遗传学

动物遗传学

一、名词解释1、信号肽序列:分泌蛋白基因的编码序列中,在起始密码子之后,有一段富含疏水氨基酸多肽的序列,称为信号肽序列。

2、基因组:一个物种单倍染色体所携带的一整套基因称为该物种的基因组。

3、C值:每一种生物中单倍体基因组的DNA总量是特异的,称为C值。

4、启动子:准确而有效的启始基因转录所需的一段特异的核苷酸序列。

5、增强子:是一种基因调控序列,可使启动子发动转录的能力大大增强,从而显著的提高基因的转录效率。

6、卫星DNA:有些高度重复序列常含有异常高或低的GC含量,当基因组DNA被切断成数百个碱基对的片段进行氯化铯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时,这些重复序列片段的GC含量与主体DNA不同,常在主要DNA带的前面或后面形成一个次要的DNA区带,这些小的区带像卫星一样围绕着DNA 主带,这些高度重复序列因而被称为卫星 DNA。

7、基因簇:一个基因家族的基因成员紧密连锁,成簇状集中排列在同一条染色体的某一区域,则形成一个基因簇。

8、假基因:某些成员并不产生有功能的基因产物,但在结构和DNA序列上与相应的活性基因具有相似性,这类基因称为假基因。

9、核小体:染色质基本结构单位,由许多核小体重复串联而成。

10、核型: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包括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等。

11、核型分析:按染色体地方数目、大小和着丝粒位置、臂比、次缢痕、随体等形态特征,对生物核内的染色体进行配对、分组、归类、编号等分析的过程。

12、同源染色体:大小、形态特征相同的染色体,每一对常染色体都是同源染色体。

13、细胞周期: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的一段历程,包括物质积累和细胞分裂两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14、DNA的复制: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一个新的与亲代模板结构相同的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15、半保留复制:子代DNA双链中保留了一条亲本链的复制方式。

16、半不连续复制:一条子链的复制是连续的,另一条子链的复制是不连续的。

动物遗传学

动物遗传学

动物遗传学绪论名词解释1、遗传学:是研究遗传与变异的科学。

2、遗传:是有血统关系的生物个体之间的相似性。

3、变异:就是有血统关系的生物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填空题1.动物遗传学是研究(动物遗传物质、遗传规律、遗传变异机理)的科学。

2.遗传学是研究(能够自我繁殖的核酸的性质、功能和意义)的科学。

3.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一文,提出了遗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两大定律。

4.大多数发达国家畜牧业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

问答题1.动物遗传学的意义是什么?动物遗传学是动物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遗传学是研究能够自我繁殖的核酸的性质、功能和意义的科学。

动物遗传学是研究动物遗传物质、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机理的科学。

动物遗传学是动物育种学最主要的理论基础。

2.动物遗传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动物遗传学研究内容包括动物遗传的基本原理、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遗传、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基础及分子遗传学基础及在动物中的应用等。

3、动物遗传学与畜禽育种的关系。

动物育种首先可以充分利用动物遗传资源,发挥优良品种基因库的作用,提高动物产品产量和质量。

另一方面,以长远的观点,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品种资源,达到对现有品种资源和以前未利用的动物资源保护的目的。

通过育种工作,扩大优秀种畜使用面,使良种覆盖率提高,进而使群体不断得到遗传上的改良。

通过育种工作,培育杂交配套系,“优化”杂交组合,达到充分利用杂种优势生产商品动物,使工厂化动物生产提高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的目的。

第二章孟德尔遗传定律名词解释性状:生物表现出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统称。

单位性状:指生物的某一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

如,豌豆的花色。

相对性状:指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

如,豌豆花色的红花与白花。

表现型:简称表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可观、测的某一性状。

表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基因型:指代表个体不同遗传组成的基因组合类型。

动物的繁殖和遗传学

动物的繁殖和遗传学

动物的繁殖和遗传学动物的繁殖和遗传学是生物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它关注着动物如何繁殖以及遗传因素在繁殖中的作用。

本文将就动物的繁殖和遗传学进行探讨。

一、动物的繁殖方式动物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分为两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是指通过雌性和雄性个体的性交产生后代。

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基因的重新组合和遗传的多样性,有利于物种的适应和进化。

大多数的动物都采用有性繁殖方式,例如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

无性繁殖是指通过自身或其他方式产生后代,不需要性交。

这种方式可以快速繁殖大量后代,但由于没有基因的重新组合,后代之间的遗传多样性较低。

无性繁殖常见的方式有二分法、孢子繁殖和出芽等。

一些低等动物如水螅、水螺等采用无性繁殖方式。

二、动物繁殖的生殖系统动物繁殖的生殖系统分为两大类:内受精和外受精。

内受精是指生殖过程发生在体内,精子和卵子在生殖道内结合。

内受精的动物需要有特殊的器官来收集、贮存和输送精子和卵子。

例如,哺乳动物的雌性拥有输卵管和子宫,雄性拥有阴茎来输送精子。

内受精能够提高受精率和后代的存活率。

外受精是指生殖过程发生在体外,卵子在体外受精。

外受精的动物通常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繁殖,以保证精子和卵子相遇。

例如,鱼类和两栖动物都进行外受精。

外受精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精子和卵子的相遇率相对较低。

三、动物遗传学动物遗传学研究的是遗传物质的传递和表达,以及遗传变异的原因和机制。

遗传物质位于动物的染色体上,主要由DNA组成。

遗传物质通过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的传递方式传递给下一代。

遗传物质的传递过程中,会发生基因的重组和突变,从而产生新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动物遗传学的目标之一是解析基因的功能和遗传规律。

科学家通过基因组学技术和遗传交叉实验,揭示了许多重要的基因和遗传因子,比如控制颜色、大小和行为等特征的基因。

另外,遗传变异还可以是突变引起的。

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突然和稳定的改变,可以是点突变、染色体畸变或基因重组等。

遗传-简答题

遗传-简答题

1.动物遗传学的意义是什么?答:动物遗传学是动物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遗传学是研究能够自我繁殖的核酸的性质、功能和意义的科学。

动物遗传学是研究动物遗传物质、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机理的科学。

动物遗传学是动物育种学最主要的理论基础。

2.动物遗传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答:动物遗传学研究内容包括动物遗传的基本原理、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遗传、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基础及分子遗传学基础及在动物中的应用等。

3、动物遗传学与畜禽育种的关系。

答:动物育种首先可以充分利用动物遗传资源,发挥优良品种基因库的作用,提高动物产品产量和质量。

另一方面,以长远的观点,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品种资源,达到对现有品种资源和以前未利用的动物资源保护的目的。

通过育种工作,扩大优秀种畜使用面,使良种覆盖率提高,进而使群体不断得到遗传上的改良。

通过育种工作,培育杂交配套系,“优化”杂交组合,达到充分利用杂种优势生产商品动物,使工厂化动物生产提高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的目的。

4.从配子发生和受精过程说明减数分裂在遗传学上的意义。

答:减数分裂时核内染色体严格按照一定规律变化,最后分裂成四个子细胞,各具半数的染色体(n),这样经过受精结合,再恢复成全数染色体(2n)。

这就保证了子代和亲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为后代的性状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

而且由于同源染色体在中期I排列在赤道面上,然后分向两极,各对染色体中两个成员向两极移动是随机的,这样不同对染色体的组合是自由的。

同时,在前期I的粗线期,同源染色体之间可以发生片段的互换,为生物变异提供了物质基础,有利于生物的适应与进化,并为人工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5、请简要说明细胞在机能方面的共同特点:答:(1)细胞能够利用能量和转变能量。

(2)细胞具有生物合成的能力。

(3)细胞还具有自我复制和分裂繁殖的能力。

6、一个典型的染色体包括哪些部分?答:(1)着丝点:在染色体上有一个缢缩而染色较浅的部分称为主缢痕,这是纺缍丝附着的地方,又称着丝点。

《动物遗传学》课程笔记

《动物遗传学》课程笔记

《动物遗传学》课程笔记绪论:一、动物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及任务1. 研究对象:动物遗传学主要研究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包括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以及这些遗传物质如何在生物体内传递、表达和产生变异。

研究对象覆盖了从单个基因、染色体,到整个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

2. 研究任务:动物遗传学的核心任务是深入理解动物遗传变异的机制,揭示遗传信息在生物体内的传递、表达和调控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此外,动物遗传学还致力于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动物育种、生物技术、医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

二、遗传学的发展简史1. 早期遗传学: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是遗传学的起点,他通过观察豌豆的形态变异,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并总结出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表型水平的观察和统计分析上。

2. 20世纪初:摩尔根等人的果蝇实验,证实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提出了连锁和交换定律,将遗传学研究推向了细胞水平。

这一时期的研究开始关注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物理位置和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3. 分子遗传学兴起:沃森和克里克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以及随后的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技术(如DNA测序、聚合酶链反应等)的发展,使得遗传学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

研究者们开始直接研究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

4. 现代遗传学:随着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等交叉学科的发展,遗传学进入了系统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的研究阶段。

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多组学技术的应用,使得遗传学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

研究者们开始从整体水平上研究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及其在生物体内的调控网络。

三、动物遗传学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1. 育种改良:动物遗传学为动物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

通过选择和繁殖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可以提高动物群体的生产性能、抗病能力和适应性。

动物饲养学中的动物遗传与育种研究

动物饲养学中的动物遗传与育种研究

动物饲养学中的动物遗传与育种研究动物饲养学中的动物遗传与育种研究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它涉及到动物繁殖和改良的科学原理与方法。

通过遗传与育种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的遗传特征,提高动物品种的质量,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本文将介绍动物遗传学和育种研究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并探讨其在动物饲养学中的重要性。

一、动物遗传学基本概念动物遗传学研究的是动物的遗传特征和遗传机制。

在动物体内,遗传信息通过基因的传递来实现。

基因是生命的载体,具有遗传信息的传递功能。

在动物饲养学中,我们需要关注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遗传信息,即性状基因和数量性状基因。

性状基因决定了动物个体的外部形态和性状,数量性状基因则影响了动物的生长发育和产出特征。

二、动物遗传学研究方法1.育种选择育种选择是一种重要的动物遗传学研究方法,通过选择优良个体进行繁殖,从而提高下一代的遗传品质。

育种选择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单型选择和复型选择。

单型选择是指根据某一特定性状选择优良个体,例如选择生长速度较快的动物进行繁殖,从而提高整个群体的生长速度;而复型选择则是同时考虑多个性状,例如既要求动物生长速度快,又要求肉质好。

2.群体遗传参数估计群体遗传参数估计是指通过对群体中个体间的遗传相关性进行测定,推测出群体中各个性状的遗传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遗传力、遗传相关系数和遗传变异程度等。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估计,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到底哪些性状是比较容易遗传的,以及遗传程度的大小,从而指导我们的育种策略。

三、动物遗传与育种的应用动物遗传与育种研究在动物饲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改良动物品种通过遗传与育种研究,我们可以挑选出具有优良特征的个体进行繁殖,逐渐改良动物的品种。

通过长期的选择和育种,可以使得动物的生长速度更快,肉质更佳,毛色更漂亮等。

2.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动物遗传与育种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通过选择优良的品种和个体进行繁殖,可以提高农场动物的生产性能,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以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

对动物遗传学的认识

对动物遗传学的认识

对动物遗传学的认识动物遗传学是研究动物遗传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基因组结构、表达调控、遗传变异、遗传疾病等。

对于人类和其他动物的生产与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动物遗传学的基本概念是基因。

基因是决定个体性状的遗传单位,它位于染色体上,由DNA序列编码。

不同基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调控关系,从而决定了个体的性状。

其次,动物遗传学还涉及到基因组结构和表达调控。

基因组是指一个生物体内所有染色体上的所有DNA序列总和。

在不同种类动物中,基因组大小和结构差异较大。

同时,在细胞分化过程中也会发生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现象来调节基因表达。

另外,动物遗传学还关注着遗传变异和遗传疾病。

在自然选择中,个体间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基因型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以突变形式出现,并在群体中随机分布,从而形成遗传多样性。

然而,一些遗传变异也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如先天遗传疾病和某些癌症。

对于动物遗传学的认识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遗传学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通过对动物基因型的分析和选择育种,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例如,在奶牛育种中,选取高产乳牛进行交配,可以提高牛奶产量。

2. 遗传学在动物保护中的应用。

许多珍稀野生动物正面临灭绝的威胁。

通过对其基因组进行分析和保护,可以帮助保护这些濒危物种。

3. 遗传学在医学上的应用。

了解动物基因组结构和遗传变异有助于理解人类基因组,并为人类健康问题提供新思路。

例如,在癌症治疗方面,了解癌细胞突变机制可以帮助开发更有效的药物。

总之,动物遗传学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我们对动物遗传学的认识也将不断深入。

动物遗传学

动物遗传学

绪论第一章遗传:生物在以有性或无性的方式进行种族繁衍的过程中,子代和亲代相似的现象。

变异:生物个体之间差异的现象。

达尔文:①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著作,提出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进化学说,认为生物是由简单⎝复杂、低级⎝高级逐渐进化而来的。

②承认获得性状遗传的一些论点⎝提出“泛生论”假说。

第二章性状:动物体外观结构、形态及内在生理、生化特征的统称。

单位性状:每一种能够被具体区分的性状。

相对性状:同一种单位性状的不同表现。

等位基因:在体细胞内同源染色体上处于相同位置的一对基因。

基因座:由等位基因形成的基因型是生物体的遗传组成,是生物染色体遗传信息的总和,基因处于染色体的固定位置,称之为基因座。

表现型:基因和基因型所能表现出来的生物体的各类性状,包括外形特征和生化特征。

孟德尔解释的要点:1、相对性状都是由相对的遗传因子控制。

2、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分别来自于父本和母本。

3、杂种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4、由杂种产生的配子数目相等(1P:1p),雌雄配子随机结合(1PP:2Pp:1pp)。

5、F1体细胞内的相对遗传因子各自保持独立。

纯合子:体细胞中所含的两个基因是相同的,自交后代的表现和亲本一样,不发生分离现象。

侧交:用隐性的纯合作亲本和杂合子交配,使杂合子的所带有的基因种类和数量得以表现。

完全显性:F1的表型与显性亲本完全一致。

不完全显性:F1的表型不同于亲本,而是介于两个亲本之间。

共显性:两亲本的表型同时在后代的一个个体变现出来。

复等位基因:在一个群体中,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有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分离定律的意义:建立了粒子遗传理论,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理论基础启示:1、所用的实验材料都是能真实遗传的纯种2、选择有明显区别的单位性状进行观察3、进行各世代的谱系记载,指明每棵植株的父母、配偶和后代4、利用统计分析5、其他技术处理也很严密独立分配定律的解释和验证:1、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在分离时各自独立,互不影响;不同对的成员组合在一起是完全自由的,随机的2、不同类的精子和卵子在形成合子时也是自由组合的,而且组合也是随机的基因的互作:任何性状都会受到许多对的基因的影响,不同对基因之间也不是完全独立的,有时他们会共同影响某一性状,这种现象叫基因的互作。

动物遗传学研究动物的基因组和遗传特征

动物遗传学研究动物的基因组和遗传特征

动物遗传学研究动物的基因组和遗传特征动物遗传学是一门研究动物基因组和遗传特征的学科,通过对动物基因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动物的遗传机制、种群遗传结构以及个体的遗传变异等问题。

本文将从动物基因组和遗传特征的角度,介绍动物遗传学的相关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一、动物基因组的研究1. 动物基因组的组成动物基因组是指一个动物个体内所有的基因以及这些基因组成的DNA序列。

动物基因组的组成可以通过DNA测序技术进行研究。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快速、高效地获取动物基因组的信息。

例如,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的成功,为人类基因组研究奠定了基础。

2. 动物基因组的特点不同动物的基因组具有一定的特点。

例如,不同物种之间的基因组大小会有显著差异。

有些动物的基因组非常庞大,而有些动物的基因组则相对较小。

此外,动物基因组中的非编码DNA也成为了重要的研究对象。

非编码DNA虽然不参与编码蛋白质,但与一些基因调控过程密切相关。

3. 动物基因组的演化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基因组序列,可以揭示动物基因组的演化历程。

例如,通过对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基因组的比较,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进化关系。

同时,还可以研究不同物种基因组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以进一步了解动物的起源和进化过程。

二、动物遗传特征的研究1. 动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动物遗传多样性是指在一个物种内,个体之间或者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的遗传差异。

通过对动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一个物种的种群结构和基因流动情况。

此外,动物遗传多样性还对保护和管理物种具有重要意义。

2. 动物遗传变异的研究动物遗传变异是指在一个个体内,基因型、表型或者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

动物遗传变异的研究可以揭示出个体间的遗传差异和变异的成因。

例如,通过对特定基因的变异研究,可以了解某种遗传疾病的发生机制,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3. 动物基因与表型的关联研究动物基因组中的基因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包括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特征等。

动物遗传学的研究与应用

动物遗传学的研究与应用

动物遗传学的研究与应用动物遗传学是研究动物遗传变异、遗传传递方式以及遗传规律的学科。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动物的遗传特征,还可以为动物的种质改良、疾病诊断和基因治疗等领域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本文将就动物遗传学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进行论述。

一、动物遗传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1.1 遺傳標記遗传标记是指能够区分不同个体间遗传差异的特定基因或DNA片段。

通过研究遗传标记的分布和变异情况,可以揭示不同动物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群体遗传结构及基因流动性等。

主要技术包括分子标记、测序技术以及PCR等。

1.2 基因组学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动物基因组学研究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通过对不同种类动物的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可以揭示动物基因组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揭示动物进化的规律以及功能基因的发掘和研究。

1.3 遗传多样性研究遗传多样性研究是动物遗传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通过对不同品种、不同地理群体的动物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可以评估种群的遗传背景、遗传潜力、遗传健康状况等,并为种质资源保护和物种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二、动物遗传学研究的应用2.1 种质改良动物遗传学在种畜禽的育种改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选择优良个体进行繁殖,可以逐步改良种群的性状和遗传特征,提高产量、品质、耐病性和适应性等。

同时,通过遗传标记辅助选择和基因组选择等技术手段,可以加快育种进程,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2.2 疾病诊断与治疗动物遗传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通过对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和筛查,可以发现某些基因突变与特定疾病之间的关系,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

此外,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也可以用于治疗某些遗传性疾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3 保护物种多样性动物遗传学的研究有助于解析物种多样性的遗传基础,为物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物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可以评估物种的遗传健康状况、遗传流动性以及种群数量动态等信息,为保护濒危物种、野生动物管理和生态恢复提供理论指导。

遗传学总结(完整版)

遗传学总结(完整版)

遗传学总结(完整版)动物遗传学(总结)第一章绪论1、遗传(heredity):后代和前代的相似性。

2、变异(variation):子代与亲代或子代与子代之间的不相似性。

3、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及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规律的一门科学。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一、与遗传有关的细胞器1、线粒体:由双层膜围成的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细胞器,主要作用是通过氧化磷酸化合成ATP。

2、内质网:由单层膜围成一个连续的管道系统。

粗面内质网,表面附有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光面内质网表面没有核糖体,参与脂类合成。

3、核糖体:为椭球形的粒状小体,核糖体无膜结构,主要由蛋白质(40%)和rRNA(60%)构成,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4、中心体:中心粒加中心粒周边物质称为中心体。

或指动物真核细胞质中由两个中心粒组成的物质。

5、核仁:核仁是真核细胞细胞核内的生产核糖体的机器。

二、染色质与染色体1、染色质:是指染色体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所表现的形态,呈纤细的丝状结构,含有许多基因的自主复制核酸分子。

2、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期,在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具有一定数目和形态结构的的杆状体。

3、染色质的类型P23: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染色质。

其中异染色质又分为结构染色质、兼性异染色质4、染色体的一般形态结构及分类P25:(1)形态结构:通常由长臂、短臂、着丝点、次缢痕、随体及端粒几部分组成。

(2)分类:A、B染色质、巨大染色体。

其中巨大染色体又分为多线染色体、灯刷染色体5、染色体的超微结构P26:两条反向平行的DNA双链。

:6、一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或生物(X)。

7、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

(2n)8、单倍体:含有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

(N/2)9、单体:指比正常二倍体缺少一个染色体的个体。

(2n-1)10、缺体:指比正常二倍体(2n)缺少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

(2n-2)11、三体:指比正常二倍体多一个染色体的个体。

动物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遗传性疾病

动物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遗传性疾病

动物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遗传性疾病动物遗传学是研究动物遗传现象和遗传变异的科学。

在动物遗传学中,有一些基本的原理和概念,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动物的遗传特征以及遗传性疾病的发生机制。

一、基因与遗传物质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它位于动物体细胞的染色体上。

基因是一段可以编码蛋白质的DNA序列,通过基因的表达和遗传,决定了动物个体的性状以及遗传特征。

基因以等位基因的形式存在,个体可以携带两个等位基因,分别来自母亲和父亲。

二、显性和隐性遗传根据等位基因的表达方式,动物遗传学将遗传特征分为显性和隐性。

显性遗传特征是指只需要携带一个等位基因即可在个体中表达出来;而隐性遗传特征则需要个体携带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才能表现出来。

三、杂合和纯合根据等位基因携带情况,个体可以分为杂合和纯合。

杂合个体指的是携带了两个不同等位基因的个体,纯合个体指的是携带两个相同等位基因的个体。

四、遗传连锁遗传连锁是指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会因为它们的紧密相连而很难在交叉互换过程中被分离。

由于遗传连锁的存在,染色体上的基因往往会以一定比例共同遗传给下一代。

五、基因突变和遗传性疾病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的突发性变异。

由于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遗传物质的信息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动物遗传特征的变异。

一些遗传性疾病也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这些突变可能是从父母遗传而来,也可能是新生儿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的。

六、遗传性疾病的种类遗传性疾病涵盖了多种类型,包括染色体异常、单基因遗传病、复杂遗传病等。

染色体异常是指染色体的数量或结构发生异常,如唐氏综合征、爱德华综合征等。

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包括囊性纤维化、遗传性视网膜病变等。

复杂遗传病则由多个基因突变以及环境因素共同影响而引起。

七、遗传咨询与遗传疾病的防治遗传咨询是指专业人士根据个体的遗传特征和家族史等信息,为个体提供有关遗传性疾病的咨询和建议。

通过遗传咨询,个体能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遗传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动物遗传学基础了解动物遗传学中的基础概念和原理

动物遗传学基础了解动物遗传学中的基础概念和原理

动物遗传学基础了解动物遗传学中的基础概念和原理动物遗传学基础:了解动物遗传学中的基础概念和原理动物遗传学是研究动物基因和遗传变异的科学,它是生物学中重要的分支之一。

通过了解动物遗传学的基础概念和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遗传学知识,推动生物科学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动物遗传学的基本概念以及涉及到的一些原理和方法。

1. 基础概念1.1 基因基因是生物体内部的遗传信息单位,它决定了个体的性状和功能。

基因由DNA分子编码,可以在遗传过程中传递给后代。

1.2 突变突变是指基因或染色体发生的突发性的遗传变异现象。

突变可以是有害的,也可以是有利的,有时还可以是中性的。

1.3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个体之间在基因型和表型上的差异。

这种差异是由基因的不同组合和突变引起的,并在遗传过程中传递给后代。

2. 基本原理2.1 孟德尔遗传定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通过对豌豆的研究,提出了遗传学的基本原理。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包括显性遗传定律、隐性遗传定律和分离定律。

2.2 随性遗传随性遗传是指基因的遗传方式与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关。

通过随性遗传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遗传规律。

2.3 基因型与表型基因型和表型是研究遗传学中重要的概念。

基因型指的是一个个体的基因组成,而表型则是基因型在外部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3. 实验和方法3.1 近缘杂交近缘杂交是指不同物种或同一物种不同种群之间进行杂交。

通过近缘杂交,可以研究不同物种之间的遗传关系和遗传规律。

3.2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一种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来达到人为目的的技术。

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我们可以克隆重要基因并进行功能研究。

3.3 DNA测序DNA测序是一种分析DNA序列的技术。

通过DNA测序,可以了解某个个体的基因组成,进而研究遗传变异和遗传相关疾病。

4. 应用前景4.1 品种改良通过遗传学的研究,我们可以选择有利基因进行培育,改良农作物和家畜的品种。

动物遗传学研究动物的遗传变异和遗传性疾病

动物遗传学研究动物的遗传变异和遗传性疾病

动物遗传学研究动物的遗传变异和遗传性疾病动物遗传学是一门研究动物基因组的学科,它关注的主要内容包括动物个体间的遗传变异以及与遗传相关的疾病。

通过研究动物基因组,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动物的进化历程、种群结构以及遗传性疾病的发生机制。

本文将介绍动物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一、遗传变异动物个体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

遗传变异是指在种群中存在的基因型和表型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以是由不同等位基因引起的,也可以是由基因内的突变、插入或缺失等引起的。

遗传变异在动物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自然选择的基础,通过遗传变异,动物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提高生存能力。

例如,体毛颜色的变异可以使动物在不同的环境中更好地融入,减少被捕食者发现的概率。

二、遗传性疾病在动物中,遗传性疾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类疾病。

这些突变可能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也可能是由环境因素引发的突变。

遗传性疾病可以影响动物的健康和生育能力。

例如,某些基因突变会导致先天性疾病,例如家猫中的多指症,影响猫的爪子发育。

另外,一些突变可能会引起生殖问题,导致动物无法繁殖后代。

通过研究动物遗传性疾病,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疾病的发生机制,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例如,对于一些遗传性疾病,我们可以通过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进行基因修复,以恢复动物的正常功能。

三、动物遗传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动物遗传学需要多种方法和技术的支持。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研究方法:1. 基因组测序:通过对动物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可以获取大量的遗传信息,包括遗传变异和突变等。

2. 基因编辑技术:包括CRISPR-Cas9技术等,可以通过改变动物基因组中的特定位点来研究遗传变异对动物表型的影响。

3. 同源系列分析:通过比较不同物种之间的遗传变异,可以了解不同物种间的进化关系以及共享的基因。

4. 家系分析:通过对同一家族中的亲属进行遗传学研究,可以确定遗传疾病的遗传方式以及可能的发生机制。

四、动物遗传学的意义动物遗传学的研究对于人类和动物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遗传学复习资料

动物遗传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遗传学:研究动物遗传与变异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2.在遗传学建立与发展领域起到重大作用的人物与代表作、年代达尔文《物种起源》 1859孟德尔《植物杂交论文》 1866摩尔根《基因论》 1910Watson和crick DNA的双螺旋结构 1953第二章遗传物质的基础1.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2)噬菌体的侵染实验(3)烟草花叶病毒的重建实验(RNA为遗传物质的证据)2.作为遗传物质的几个条件●精确复制,确保遗传的世代遗传●储备,传递信息的潜在能力●时间,空间的稳定性●能够变异3.DNA的一级结构:4种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二级结构:双螺旋直径是2nm 螺距3.4nm4.基因:是有功能的DNA片段,含有合成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或RNA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5.外显子:把断裂基因中的编码序列叫为外显子6.内含子:把断裂基因中的非编码区叫为内含子7.启动子:准确而有效的起始基因转录所特需的核苷酸序列8.C值矛盾:C值得大小与物种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的复杂性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的现象。

9.基因组:一个物种单倍体染色体所携带的一整套基因。

10.染色质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或者为DNA RNA 和蛋白质)11.染色质的分类与区别12.端粒:染色体末端的特化结构。

功能:防止染色体末端被酶酶切;防止染色体末端与其他粘连;防止染色体在DNA复制时保持完整。

13.染色体的几个参数:●臂比●着丝粒指数●相对长度14着丝点位置: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着丝粒染色体;近中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

15.同源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的染色体中有一对来自父方一对来自母方,大小相同、结构形状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

16联会:同源染色体彼此靠拢并精确配对的过程。

14.染色体的核型分析:根据各个细胞中染色体的长度、大小、着丝粒位置,随体有无等因素把他们排列起来研究的过程。

●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疾病●动物育种,鉴定远缘杂交●研究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物种进化机制●追踪鉴别外源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18.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19.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的五期: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第三章遗传物质的基础1.DNA的复制: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一个新的与亲代相同的子代DNA的过程2.半保留复制:一个双链DNA分子合成一个双链子代DNA分子,一条是新和成的一条是原来的。

动物遗传学复习重点

动物遗传学复习重点

动物遗传学复习重点动物遗传学是研究动物遗传现象的一门学科。

其中,遗传是指相同物种内部亲代和子代的相似性,而变异则是指不同的物种内部亲代和子代的不相似性。

染色体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核成分,它保证了遗传信息的稳定性。

同源染色体是在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形态、大小、结构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这样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

细胞周期指的是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的一段历程。

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会发生配对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联会。

一对同源染色体通过联会所形成的复合结构称为二价体,由两条同源染色体组成,包括4条染色单体,故又称为四分体。

性状是一个生物任何一个可以鉴别的表型特征。

占据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点的两个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杂交是不同遗传型个体进行有性交配,而回交则是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再与其亲本进行交配的方案。

测交指的是把被测验个体与隐性纯合的个体杂交。

不完全显性指F1的表型不同于两个亲本,而是介于两亲本之间的显性。

完全显性则指F1的表型与显性亲本的表型完全一致的显性。

致死基因则是由于遗传能够导致个体在性成熟前死亡的基因。

复等位基因在群体中占据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点两个及以上的基因。

基因互作是共同影响一个性状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的现象。

互补作用是两对基因(或显性或隐性)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一个新性状的发育。

上位作用则是两对基因共同影响一对相对性状,其中一对基因能够抑制另外一对基因的表现。

重叠作用指有两对基因的显性作用是相同的,个体内只要有任何一对基因中的一个显性基因,其性状即可表现出来,只有当这两对基因均为隐性纯合时,性状才不被表现,而这两对基因同时存在显性时,其性状表现与只有一个显性时是一样的。

多因一效控制或影响某一性状的基因往往是很多的,而一因多效则是一对基因控制了两对或多对性状。

修饰基因是许多基因决定一个性状的表现,在这些基因中有一些基因依靠于主要基因的存在而存在,作用的性质是影响主要基因的作用程度。

对动物遗传学的认识

对动物遗传学的认识

对动物遗传学的认识介绍动物遗传学是研究动物基因组、遗传变异和遗传传递规律的科学,它对于理解动物的起源、进化以及种群间的遗传关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动物遗传学的相关内容,从基本概念到应用前景,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这一领域。

一、基本概念1.1 遗传基因•遗传基因是指生物体中负责遗传信息传递的功能单位,由DNA分子组成。

•遗传基因负责决定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如颜色、形状、行为习性等。

1.2 基因组•基因组是指生物体中全部基因的集合。

•动物基因组的大小和结构各异,如人类基因组约有3亿个碱基对,而果蝇基因组只有1.65亿个碱基对。

1.3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同一物种个体之间遗传信息的差异。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和适应环境的基础。

二、遗传传递规律2.1 孟德尔遗传定律1.第一定律:个体的遗传特征是由父母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随机组合所决定的。

2.第二定律:遗传特征由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所决定。

2.2 随性遗传•随性遗传是指一些基因的表达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环境因素可能导致基因发生突变,进而影响个体的表型。

2.3 倒位遗传•倒位遗传是指染色体上两部分发生断裂并互换位置。

•倒位遗传造成染色体结构异常,可能导致不孕症等问题。

2.4 杂交优势•杂交优势是指杂种的表现优于纯种。

•杂交优势可以提高生物的适应能力和生存竞争力。

三、动物遗传学的研究方法3.1 基因测序技术1.Sanger测序法:基于逐步引入缺失链特殊核苷酸链终止检测的方法。

2.高通量测序技术:包括Illumina测序、Ion Torrent测序等,具有高效率和高通量的特点。

3.2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可以精确修改基因组,用于研究基因功能和疾病治疗。

3.3 分子标记技术•分子标记技术通过检测DNA中的特定序列来研究基因多态性和种群遗传结构。

3.4 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图谱构建是通过分析不同个体间的遗传关系,推断基因座之间的连锁关系。

动物遗传学与育种

动物遗传学与育种

动物遗传学与育种动物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物质在动物种群中传递和变异的科学,它与育种密切相关。

育种是人为地选择和繁殖具有某些有利性状的动物,以改善品种质量。

动物遗传学为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为了更好地了解动物遗传学与育种的关系,本文将从动物遗传学的基本概念、遗传变异、选择性繁殖和基因改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动物遗传学基本概念动物遗传学是遗传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对象是动物种群中的遗传物质。

它包括基因、染色体和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以及遗传物质在种群中的传递和变异规律。

动物遗传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种的进化、种群的遗传结构以及遗传性状的形成和传递。

二、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在动物个体或群体中存在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多样性。

遗传变异是育种工作的基础,通过对遗传变异的研究,可以发现和利用有益的遗传变异,改良动物品种。

遗传变异的来源主要包括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流等。

三、选择性繁殖选择性繁殖是指根据某些有利性状选择个体进行繁殖,以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

选择性繁殖可以利用有益的遗传变异,加快有利性状的集中遗传,同时减少或排除不利性状的遗传。

通过多代选择,可以逐步改良品种,提高其经济效益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四、基因改良基因改良是指通过干预动物遗传物质的改变来获得有利性状的一种育种技术。

基因改良包括传统育种方法和现代生物技术手段。

传统育种方法主要是通过选择性繁殖和杂交等方式,利用遗传变异进行品种改良。

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如基因工程、克隆等可以直接修改动物的遗传物质,以获得更好的育种效果。

总结起来,动物遗传学与育种密切相关,它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方法指导动物品种的改良与提高。

通过遗传变异的研究、选择性繁殖和基因改良的手段,我们可以改良动物品种,提高其产出和适应能力,进而满足人类对动物产品的需求。

动物遗传学与育种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畜牧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遗传学BY一鸣动物遗传学名词解释:遗传力:又称为遗传传递力,指遗传变量占总变量的比率,用以度量遗传因素对性状形成的影响程度,是对后代性状进行选择的重要指标。

无义突变:碱基替代形成了终止密码,不对应于任何氨基酸,导致肽链合成停止。

联会现象:偶线期中,同源染色体相互开始紧密并列,逐渐沿纵向配对在一起。

复等位基因:在群体中占据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的两个以上的基因。

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形态结构相同,遗传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且分别来自双亲。

易位:是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转移,易位改变了生物的连锁群,基因间连锁关系和位置效应变化。

简并性:指同一种氨基酸对应多个遗传密码子的现象。

颠换:指碱基替代过程中,嘌呤和嘧啶之间的替换。

转换:指碱基替代过程中,嘌呤和嘌呤之间或嘧啶和嘧啶之间的替换。

缺失:指的是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携带基因的丢失,如果缺失的区段位于染色体臂的中间,称为中间缺失,如果缺失的区段位于染色体臂的一端,叫顶端缺失。

假显性:在染色体缺失变异中由于携带显性基因的片段消失,是原来的隐性等位基因表现出来的现象。

缺体:指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全部丢失的染色体的变异染色体数为2n-2。

同义突变:产生了对应于同一种氨基酸的新的密码子,肽链的性质不改变。

基因型频率:一个群体内某种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所占总个体数的比例。

基因频率:一个群体内某特定基因位点上某种等位基因的数目占该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也称为等位基因频率。

连锁遗传图:又称连锁图,以基因之间的交换值为图距单位,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基因间的相互距离和排列次序,又叫遗传学图。

错义突变:碱基替代发生了新的三联体密码,在转译时出现一个与原来不同的氨基酸的突变。

重复:指的是染色体增加了与本身相同的某一区段。

倒位:指的是染色体的某一区段发生倒转;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中。

易位;是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转移。

从性遗传:也称性影响遗传,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其性状表现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中心法则:阐述生物世代,个体以及从遗传物质到性状的遗传信息流向,即遗传信息在遗传物质复制,性状表现过程中的流向。

细胞克隆:从单个细胞产生一组具有同样遗传组成的细胞。

分子克隆:获得单个基因/DNA片段的多份拷贝。

1、估计遗传相关有那些作用?答:遗传相关:指同一个体俩个性状育种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即由加性遗传效应引起的相关。

(1)预测间接选择的效果(当我们不便对某一性状Y 进行直接选择时,可以借助于对另一个性状x的选择间接地达到对Y选择的效果,Y称为目标性状,X称为辅助性状)。

(2)比较不同环境下的选择效果。

(3)应用于估计复合育种值,制订综合选择指数。

2、遗传密码的基本特性有哪些?答:遗传密码:DNA中三个连续的碱基共同决定一种氨基酸,这种对应关系称之。

基本特性:三联性、连续性、通用性、非重叠性、简并性。

3、遗传平衡定律的要点有哪些?(1)在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干扰,各代基因频率保持不变。

(2)群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关系为D=p2,H=2pq,R=q2。

(3)非平衡大群体只要经过一代随机交配,常染色体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就可达到平衡。

4、遗传力的应用有哪些?答(1)估计遗传进展预测选择后代的生产性能(遗传进展:子代群体均值超过亲代群体均值的部分称之。

(2)确定选择方法:通常认为遗传率>50%高,20%--50%中,20%以下低。

(3)利用遗传力估计家畜育种值4根据遗传力确定畜群繁育方法,遗传力高用纯种繁育,遗传力低用杂交改良。

5、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有哪些?答:(1)重演性(2)可逆性(3)多方向性(4)一般有害性(5)平行性(6)低频率性6、交换值在遗传学上有什么意义?答:每种生物的基因在染色体上都有特定的、稳定的排列顺序,因而,各基因之间的交换值也是稳定的,基因之间距离越远,交换值越大,因此,可以用交换值作为相对的距离单位,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各基因间的排列顺序和相对距离,此过程称为基因单位利用交换值可以获得生物的基因连锁图7、三大定律的区别和联系。

答:分离定律:讲一对相对性状(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本质是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相互分离。

自由组合定律:讲多对等位基因,除了等位基因之间遵循分离定律之外,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连锁互换定律:讲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多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等位基因之间依然是相互分离,非等位基因之间可以随着染色体片段互换而出现重组。

8、化学诱变的意义。

答:(1)理论上讲,对了解突变发生生化过程,认识基因结构和本质,了解诱变作用机理等方面比物理诱变更方便。

(2)化学诱变具有特异性,即特定的诱变剂可以诱发特定类型的突变,有利于定向的诱变的进行。

(3)化学诱变对细胞的破坏作用小,可以产生可育的有利突变。

9、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畸变的关系?答:(1)二者没有本质区别,基因突变实质上是染色体微细结构的畸变。

(2)所不同的是染色体畸变比基因大得多,可以在光镜下观察到形态变化。

(3)染色体畸变只涉及到基因的位置,剂量和相互关系的改变,但某一个特定基因的内部却没有改变。

10、连锁遗传规律理论研究中的意义?答:理论研究的意义:(1)阐明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即基因直接排列在染色体上。

(2)生物变异产生的最重要的理论解释之一。

(3)连锁遗传作图的理论基础。

育种改良的理论基础:(1)有利基因的连锁遗传,以及通过交换产生的重组型个体为选择创造了条件,促进了生物的进化和物种的繁荣。

(2)根据进化值估计后代可能出现的新类型及其比例,确定分离选择群体的大小。

(3)间接选择。

11、非整倍体变异有哪些?答:概念:指体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不是染色体组的完整倍数,比正常合子(2n)多或少一个染色体(1)单体:指二倍体染色体组丢失一条染色体的变异,染色体数为2n-1(2)三体:指二倍体染色体组多了一条染色体的变异,染色体数为2n+1(3)双三体:指二倍体染色体组增加了二条不同的染色体的变异,染色体数为2n+1+1(4)双单体:指二倍体染色体组丢失二条不同的染色体的变异,染色体数为2n-1-1(5)缺体:指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全部丢失的染色体的变异染色体数为2n-2(6)多体:指有新增一对同源染色体的染色体的变异,染色体数为2n+2概念:指体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不是染色体组的完整倍数,比正常合子(2n)多或少一个染色体12、RNA与DNA分子的差异有哪些?答:(1)化学成分的差异性在RNA中含有核酸而不是脱氧核糖,另一个差异是RNA中含有U而不是T,此外,在RNA分子中还有少量的稀有碱基,如假尿嘧啶等。

(2)分子结构的差异性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而RNA分子大多为单链结构,可以卷曲,以少量碱基相互配对形成一个或多个“环”,还可以进一步折叠成发夹状或其它形状的空间结构。

13、多基因假说的主要内容?答:(1)数量性状受许多彼此独立的基因共同控制,每个基因对性状表现的效果较微,但各对基因遗传方法式仍然服从孟德尔遗传规律。

(2)各基因的效应相等。

(3)各个等位基因表现为不完全显性或无显性,或表现为增效或减效作用。

(4)各基因的作用是累加的。

14、试述两对等位基因间的互作有哪些类型?有什么意义答:基因互作:细胞内各基因在决定生物性状表现时,所表现出来的相互作用。

类型:(1)互补作用:两对独立基因分别处于显性纯合或杂合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性状表现;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或两基因都是隐性纯合时,则表现另一种性状,F2代的特殊比例为9:7(香豌豆)。

(2)积(累)加作用:当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表现另一种相同的性状,而两对基因均为隐性纯合时表现第三种性状F1代的特殊比例为9:6:1(南瓜)。

(3)重叠作用:两对基因对性状产生相同影响,只要两对等位基因中存在一个显性基因,表现为同一性状,只有双隐性个体表现另一种性状;F2产生15:1的比例(鸡毛胫或猪阴囊疝)。

(4)显性上位作用: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共同对一对性状发生作用,而且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遮盖作用,F2带的特殊比例12:3:1。

如果起遮盖作用的基因是显性基因,称为上位显性基因。

如果起遮盖作用的基因是隐性基因,称为下位隐性基因。

(1)隐性上位性作用:在两对互作基因中,其中一对的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起上位性作用,F2代的特殊比例为9:3:4 例玉米胚乳蛋白质层颜色遗传。

(2)抑制作用:在两对独立基因中,一对基因本身不能抑制性状表现,但其显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却具有抑制作用,后代的特殊比例为13:3。

意义:两对非等位基因互作的F2比例表面上看不同于孟德尔比例,但从本质上看,这些特殊比例与孟德尔的比例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说基因之间的互作不是对孟德尔定律的否定,而是对孟德尔定律的补足和发展。

15、DNA复制的特点?答:DNA半保留复制:(1)DNA复制是多起始点进行的;(2)DNA复制的方向是5’→3’(3)DNA复制的半不连续性 冈崎片段:日本冈崎发现:DNA复制是首先合成许多不连续的片段,约1000~2000个碱基对,称之;(4)DNA复制的DNA引物和引发酶16、诱变作用的分子机理(论述题)(1)碱基替代:在分子中的一个碱基对被另外一个碱基对所代替,包括转换(嘌呤替代嘌呤或嘧啶替代嘧啶的突变),颠倒(嘌呤与嘧啶间互替). 碱基替换可以引起蛋白质分子中的一个或几个氨基酸发生了结构变化或是肽链合成终止,最终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

在替代过程中出现的类型有:1 错义突变:碱基替代发生了新的三联体密码,在转译时出现一个氨基酸的改变2 无义突变:碱基替代形成了终止密码,不对应于任何氨基酸,导致肽链合成停止3同义突变:产生了对应于同一种氨基酸的新的密码子,肽链的性质不改变(2)移码突变:当DNA分子插入或减少一个或几个碱基时,会导致原本的三联体顺序移动相应位置,最终引起蛋白质分子中一系列氨基酸的改变。

17、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机理类型及遗传学意义?答:结构变异的机理:在外因或内因的作用下,染色体可能出现断裂,新的断裂面之间具有相互粘合的能力,如果不同的断裂面之间出现了错误的粘合,就会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

基本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遗传学意义:(1)缺失:指的是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携带基因的丢失,如果缺失的区段位于染色体臂的中间,称为中间缺失,如果缺失的区段位于染色体臂的一端,叫顶端缺失(2)重复:指的是染色体增加了与本身相同的某一区段,重复对个体综合表现的影响,重复区段内的基因重复,影响基因间的平衡关系。

(3)易位;是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转移,易位改变了生物的连锁群,基因间连锁关系和位置效应变化。

(4)倒位:指的是染色体的某一区段发生倒转,倒位杂合体的部分不育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