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学常识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初中全册文学常识梳理

七年级上册一、古代常见的敬辞和谦辞敬辞类令:令尊令堂令郎令爱惠:惠顾惠存惠赠垂:垂问垂询垂念垂爱赐:赐教赐复高:高见高论高寿高龄高就高朋高邻贤:贤弟贤侄奉:奉送奉还奉劝奉陪其他:久仰劳驾赏光赏脸贵姓贵庚大作大驾谦辞类家:家父家严家君家母家慈舍:舍弟舎妹小:小弟小儿小女小店愚:愚兄愚见敝:敝人敝姓敝校鄙:鄙人鄙见其他:寒舍见教见谅斧正二、文学常识1.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人,代表作: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2.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
3.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出生于西域。
4.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
5.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
6.《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7.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彷徨》《呐喊》《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
8.海伦凯勒,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是盲聋哑人,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9.林海音,台湾苗栗人,代表作《城南旧事》。
10.《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共20篇,宋代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年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11.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12.蒲松龄,字留仙,清代小说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
13.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
14.《伊索寓言》,古希腊神话15.《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
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汇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汇编(一)春秋时代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儒家奉它为"经",才称《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
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关雎》(首篇)与《蒹葭》选自此书。
2.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主要作品为《论语》20篇,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
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之一。
3.左丘明,鲁国史官。
主要作品为《左传》。
《曹刿论战》选自此书。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4《晏子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用史料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
(二)战国时代5. 韩非,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主要作品《韩非子》,后人辑集而成的。
《郑人买履》选自此书。
6.列子,名御寇,道家前辈。
主要作品为《列子》,诸子哲理散文。
《两小儿辩日》和《愚公移山》出于此书。
吕不韦,秦相,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
《刻舟求剑》出于此书。
7.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主要作品为《孟子》,由其弟子编辑。
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诸子哲理散文。
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此书。
(三)两汉8. 《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
西汉刘向编定。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此书。
9.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
主要作品为《史记》。
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
《陈涉世家》出于此书。
中考必考文学常识100条

中考必考文学常识100条第一部分(一)春秋时代1、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
所学课文《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
所学课文《<论语>十二章》。
2、左丘明,鲁国史官。
所学课文《左传》,《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
《曹刿论战》、《曹崤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所学课文《曹刿论战》。
(二)战国时代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书由其弟子编辑。
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
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所学课文《孟子》2篇,各取篇中开头几字为篇名,《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4、列子,名御寇,道家前辈。
所学课文《列子》又名《冲虚真经》。
诸子哲理散文。
所学课文《杞人忧天》《愚公移山》。
5、庄子。
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
所学课文《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
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所学课文:《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6、吕不韦,秦相,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
所学课文《吕氏春秋》。
又名《吕览》共160篇。
收入诸子哲理散文,杂家的代表著作。
所学课文:《穿井得一人》。
7、屈原,名平。
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所学课文《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
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
2024中考文学文化常识

2024中考文学文化常识**一、中国古代文学**1. 《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 《离骚》:战国时期屈原所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3. 唐诗宋词:唐代是诗歌的黄金时期,宋代的词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4. 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
**二、中国现代文学**1. 鲁迅: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作品包括《呐喊》、《彷徨》等。
2. 巴金:以其家庭三部曲《家》、《春》、《秋》而著名。
3. 茅盾:著名作品有《子夜》、《林家铺子》等。
4. 老舍:以北京为背景的作品如《四世同堂》、《茶馆》等。
**三、外国文学**1. 欧洲文学:希腊神话、莎士比亚的戏剧、法国的启蒙文学等。
2. 美洲文学:海明威的作品、南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等。
3. 亚非文学:印度泰戈尔、日本川端康成等。
**四、文学理论**1.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强调真实反映社会生活,浪漫主义则更注重情感的表达。
2. 象征主义:通过象征手法表达深层含义。
3. 文学批评: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五、文化传统**1. 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
2. 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天人合一。
3. 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六、艺术流派**1. 书法艺术:草、隶、楷、行等不同书体。
2. 绘画艺术:山水、花鸟、人物画等。
3. 戏剧艺术:京剧、昆曲、地方戏等。
**七、著名作家**1. 中国古代: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等。
2. 中国现代:钱钟书、巴金、茅盾、余华等。
3. 外国:托尔斯泰、莎士比亚、雨果等。
**八、文学名著*** 《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 《百年孤独》马尔克斯* 《局外人》加缪* 《红楼梦》曹雪芹* 《水浒传》施耐庵* 《西游记》吴承恩* 《三国演义》罗贯中* 《围城》钱钟书* 《子夜》茅盾* 《活着》余华等*外国如荷马的史诗《奥德赛》、《神曲》但丁、《哈姆雷特》莎士比亚、《浮士德》歌德等都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学常识专题——九年级作家作品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学常识专题——九年级作家作品九年级上册1.沁园春·雪毛泽东《沁园春·雪》选自《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2.周总理,你在哪里柯岩柯岩,当代作家,诗人,本文选自《柯岩文集》第五卷。
3.我爱这土地艾青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诗人。
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4.乡愁余光中余光中:(1928—2017),生于江苏南京,后移居台湾,诗人、散文家。
《乡愁》选自《余光中选集》第一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林徽因:(1904—1955),福建闽侯(今福州)人,建筑学家、文学家。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选自《林徽因诗文集》(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林徽因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参与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是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开拓者。
6.我看穆旦穆旦:(1918—1977),名查良铮,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诗人、翻译家。
《你看》选自《穆旦诗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7.敬业娱乐业梁启超《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第五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本文是作者1922年8月14日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演讲。
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勒特上尉的信雨果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勒特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程曾厚译。
9.论教养利哈乔夫利哈乔夫:(1906—1999),全名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苏联学者、作家。
《论教养》选自《世界文学》2007年第3期。
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21 小题,每题3 分,共计63分,)1.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合,以有声语言为唯一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B.庄子,名周,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15篇、外篇7篇、杂篇11篇。
C.《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东汉经学家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D.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2. 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
按照音乐的不同,分编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用于贵族宴享,共160篇,是诗的精华;“雅”,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共105篇;“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是些歌功颂德之作,共40篇。
B.《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山水游记,本文是他《永州八记》的第四篇他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成为“韩柳”。
C.《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如何教育孩子,曾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奖。
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
D.《最后一次演讲》是闻一多在李公朴追悼会上的演讲。
在讲演中闻一多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当天下午闻一多就遭到了国民党特务的暗杀。
其代表作《红烛》《死水》《唐诗杂论》《楚辞校补》等。
3. 下列关于诗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子昂:字伯玉,初唐诗文革新人物,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B.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尊为“诗圣”,作品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有《杜工部集》传世。
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结

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结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学常识的基本概念:包括文学的定义、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区别、文学创作的特点等。
2. 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了解不同的文学流派,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等,以及相关的代表作品和作者;同时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及代表作品和作家。
3. 文学史和文学经典:了解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如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等,并熟悉经典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4. 文学名著的作者和创作背景:了解文学名著的作者及其作品创作背景,如知道《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以及他的生平和创作环境等。
5. 文学名句和典故:熟悉一些常用的文学名句和典故,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等。
6. 文学评论及文学理论:了解一些常见的文学评论和文学理论,如写实主义、意识流、象征主义等,能够分析文学作品的风格和意义。
以上是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结的大致内容,具体以当年的考试要求为准。
除了以上内容,还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参加课外阅读活动等方式来进一步了解和熟悉文学常识。
第 1 页共 1 页。
初中中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

初中中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初中语文必考文学常识大串烧01文学常识顺口溜一、作品串联法1. 汤显祖精心打造了《牡丹亭》,倾情上演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只好在一旁大叫《窦娥冤》。
2.《骆驼祥子》家中《四世同堂》,于《春华秋实》之际来到《龙须沟》的一个《茶馆》前,看见《女店员》《方珍珠》正挥舞着《神拳》为老舍表演。
3.《三里湾》的《小二黑结婚》,赵树理前去贺喜,听到了充满“山药蛋”味儿的《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
4.《雷雨》过后,《北京人》《王昭君》看见《日出》,知道这是一个《明朗的天》,便约上曹禺一起去观看他的《胆剑篇》。
5. 徐志摩《再别康桥》时,郁达夫正在北平感受《故都的秋》,朱自清则踏着《春》的脚步,享受着《荷塘月色》的美丽,来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找寻《绿》的《背影》,有幸观看了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闻一多听说后,为他作了《最后一次讲演》《死水》。
6.《李尔王》的儿子《哈姆雷特》去参加“奥赛(罗)”,想圆了《仲夏夜之梦》,遇到《威尼斯商人》,结果被有名的吝啬鬼夏洛克敲尽钱财,还名落孙山,“(麦克)白”跑了一趟,幸亏有莎士比亚的孩子《罗密欧与朱丽叶》与之结伴,才回归故里。
二、四字口诀法1. 先秦诸子,孔孟荀卿。
《论语》《孟子》,四书列名;老庄无为,《道德》《逍遥》;屈子楚辞,《九》《九》《离》《天》。
2. 汉代文赋,首推贾谊。
刘向司马,《战》《楚》《史记》。
班固《汉书》,断代开启。
3. 魏晋建安,三曹领先。
父有乐府,《神龟》《蒿》《观》。
曹丕燕歌,典论批评;子建七步,五言奠基。
4. 初唐四杰,卢骆王杨。
山水田园,王维浩然。
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之涣昌龄,高适岑参。
李白浪漫,蜀道进酒;杜甫写实,三吏三别。
唐宋八家,韩柳三苏,欧王曾巩,古文复兴。
5. 元曲四家,郑关白马;悲剧四部,赵汉窦梧。
明清小说,三水西红。
6. 《鲁迅全集》,著作颇丰。
小说有三,《彷徨》《呐喊》,旧事新说,《故事新编》。
中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

中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2020中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2.第一位女词人是:李清照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18.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20.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22.三代:夏商周2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24.三王:夏禹商汤周公25.三山:蓬莱方丈瀛洲26.三教:儒释道27.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师太傅太保2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2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3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31.岁寒三友:松竹梅3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3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3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3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3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3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3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3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40.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4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42.巴金"爱情"三部曲:雷电雨;"激流"三部曲:家春秋43.第一部国别史:国语44.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45.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46.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47.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48.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汇总一、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二、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初三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初三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初三语文文学常识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
1. 作家作品:了解重要作家及其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古代、现代、国内外的文学作品。
2. 文学体裁:掌握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3. 文学思潮与流派:了解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思潮和流派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4. 文学鉴赏: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分析作品的题材、主题、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
5. 文学评论:了解文学评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6. 文化常识: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包括科举制度、官职名称、称谓礼仪等。
7. 传统文化: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诗词曲赋、戏曲、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
8. 世界文化: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特点,包括不同国家、民族的风俗习惯、历史背景等。
9. 阅读与表达: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流畅地阅读并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以上知识点可以通过课堂讲解、阅读练习、写作训练等方式进行巩固和提高。
同时,建议学生在平时多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文化知识点梳理

教材文学常识梳理一、文体知识1.词:按照乐曲节拍创作的歌词,后逐渐与音乐脱离,成为一种有固定格式的诗歌体裁。
词牌是曲调的名称,它与词的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江城子”是词牌,“密州出猎”是题目。
流派有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李煜、李清照、柳永等,豪放派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
2.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二是散曲。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套曲和小令两种基本形式。
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
《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都是有标题的小令。
“山坡羊”是小令的曲牌,“潼关怀古”是小令的标题。
3.说:古代一种议论体裁。
从内容上看,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
大多是一事一议,如《马说》《爱莲说》等。
4.表:我国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其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诸葛亮的《出师表》即为“表”中范例。
5.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
古代另有一种惜别赠言的文章,叫作“赠序”,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崇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6.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一般都用韵,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7.记: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
大多数是游记,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8.传: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
多采用叙述、描写等手法,一般为他人所写,也有写给自己的传记。
9.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如《答谢中书书》。
10.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常见的戏剧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
二、古代作家作品先秦时期1.《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
中考文学常识知识清单

中考文学常识知识清单一、古代重要作家1.屈原名平,我国最早的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主要作品为《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
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初中学过他的《观沧海》《龟虽寿》。
3.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期诗人。
初中学过他的《饮酒(其五)》《桃花源记》等。
4.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
初中学过他的《三峡》。
5.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初中学过他的《诫子书》《出师表》。
6.王勃字子安,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最有名。
7.陈子昂字伯玉,唐代文学家,有《感遇诗三十八首》传世。
初中学过他的《登幽州台歌》。
8.崔颢唐代诗人,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9.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有“诗佛”之称。
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苏轼称赞其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作品有《竹里馆》《使至塞上》等。
10.岑参唐代边塞诗人,其诗歌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
代表作有《逢入京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11.李贺字长吉,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运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诗鬼”。
初中学过他的《雁门太守行》。
12.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被誉为“诗仙”,他的诗大多飘逸洒脱。
初中学过他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渡荆门送别》《送友人》《行路难(其一)》等。
13.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汇(最新整理)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汇一、古代部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主要艺术手法是赋、比、兴。
《关雎》《蒹葭》2.《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周游列国,宣扬“仁政”,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开了中国私塾教育的先河,相传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3.《孟子》,此书是孟子及其门人弟子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人,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和孔子合称“孔孟”。
政治上主张“仁政”“王道”“民贵君轻”,社会思想上主张“性善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4.《墨子》,此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5.《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
庄周,战国时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
6.《左传》,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旧传为春秋时期左秋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曹刿论战》7.《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由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而成。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8.《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陈涉世家》9.史书:①编年体:《左传》《资治通鉴》;②纪传体:《史记》及其他二十四史;③国别体:《战国策》《国语》。
中考必考文学文化常识

13.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与年 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耄耋”指八九十岁,“ 期颐”指百岁及以上。
▪14.“烟雨十里春深,落花轻覆草痕。陌上青青 柳色,心中念念故人。”这首诗描写的是二十四节 气中的“春分”。
这首诗描写的是清明时节的景象。“落花”说明是暮 春,“念念故人”指清明扫墓以示对故人的思念。
▪9. “射者中,弈者胜。”其中的“射”,指射箭,与 “六艺”中的“射”含义相同。
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六艺”中的 “射”是指射箭。
“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常用的谦辞还有:家父、舍弟、鄙人、劳驾、寒 舍、见谅等。(劳驾,是敬辞,请别人帮忙时恭 敬的说法。)
▪10. 人们常用“数九寒天”来指冬天天气最冷的时 候。“数九”是从立冬开始,立春结束。“数九”是从 冬至开始,惊蛰结束。
15.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同时也是 农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的最佳时节。谷雨节 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 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农作物籽粒开始灌浆饱满是小满的节气特征, 不是谷雨。
16.汉语中常用“桑梓”指代故乡,“烽烟”指代战争 ,“桃李”指代老师,“手足”指代兄弟。“桃李”指代 学生
5.清代科举的正式考试分三种:乡试、会试 、殿试。乡试考中后称举人,会试考中后称进 士,殿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可以直接做 官了。(会试考中后称贡士)
古代有以籍贯称呼他人习惯,如柳宗元为“ 柳柳州”,称孟浩然为“孟襄阳”。“柳柳州”是因柳 宗元在柳州为官
6. “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 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这首诗与中秋 佳节的风俗有关。与重阳佳节的风俗有关
2023中考复习文学文化常识复习(含知识点+习题+答案)

知识积累及运用专题十文学文化常识一.【考点概述】中考文学、文化常识试题,主要考查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1.文学样式。
从内容上说,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理解常见文学样式的基本特点和常识。
(2)理解课文中典型的文学样式篇目,并识记相关常识。
2.文学常识。
从内容上说,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作家生活的时代、朝代(外国作家的国别)。
(2)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出处。
(3)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与性格。
(4)与课本相关的内容,包括诗文内容、写作目的。
3.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主要考查我国古代的主要文化现象,例如“初唐四杰”“唐宋八大家”“四书五经”;重要的文化典籍,例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二. 【备考方略】文学、文化常识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年代,面广量大,纷繁复杂。
因此在复习备考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分类法,即把众多的作家、作品分成古代、现代、外国三方面进行归纳整理。
2.网络法,即对一个作家来说,将其名字一篇名一名句,形成一个知识网,对作品多的作家(课文中出现的)可将其作品罗列,涉及文学常识方面的知识点加以归纳。
3.表格法,即对一大类作家、作品列表对照,如中国古代作家、作品,可按年代先后列表简记其姓名(字号)、朝代、集名、篇名、佳句……这三种方法要相互配合使用。
三.【真题回放】1.(2022·辽宁辽宁·中考真题)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A.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由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C.《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晚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D.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末清初文学家,其《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
【答案】D【详解】考查文学常识。
D.宋濂,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汉族。
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
选项中“明末清初文学家”说法有误;故选D。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资料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资料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资料一、知识要点复习内容涉及面较广泛。
一是文体知识:记叙文(要素、人称、顺序中心、详略),说明文(对象、特征、顺序、方法),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应用文(书信、电报、规则、计划、总结)等常识。
二是文学常识:基本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还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常识,还有教材中交代的主要文化知识,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一些文化常识。
(一)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常识1、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升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人物:典型的艺术形象;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2、散文的含义和特征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散文通常指除诗歌、小说、戏剧、曲艺等以外的其他所有文章。
狭义的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相并列的一种文章体裁。
近年来,杂文、报告文学、回忆录等已从散文中分离出来,成为新的文学体裁,散文这一概念的外延逐步缩小。
这里所说的散文就是狭义范围内的散文。
根据散文的表现内容和表达方式,散文一般可以分为三类: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当然也有将记叙、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的。
散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样式,有以下特征:1)取材广泛散文的题材包罗万象,大千世界中具有认识意义、思想价值、美学意蕴的人、事、物、景,都能成为散文的题材范围。
散文的这一特点使它能够迅速地表达作者的生活感受。
(2)形散神聚形散神聚又叫形散神不散,是大多数散文的基本的特征。
形散指取材广泛、形式自由、手法灵活、思路开阔,从内容到形式要散得开。
神聚指文章整体结构严谨,材料层次井然,有统一的主题。
散文贵“散”,但要散而不乱,思路清晰,首尾一贯,做到撒得开,收得拢。
(3)形式自由散文无定体,笔法无定格,凡写人、叙事、议论、抒情,兴之所至,挥洒自如,涉笔成趣。
这使得散文形式自由灵活,多种多样,随笔、游记、札记、访问记……都是散文家族的成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学常识一、重要作家作品先秦时期1,《诗经》,又称《诗》或《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年的诗歌约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是各地的歌谣。
形式以四言为主,手法多用“赋”“比”“兴”。
《诗经》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它与《书》《礼》《易》《春秋》合为儒家“五经”。
里面的名篇《关雎》《蒹葭》是我国最早的爱情作品,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为孔门弟子编写,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
南宋朱熹把这部书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相传,《诗经》为孔子删定。
3,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史官。
相传《国语》《左传》为其所撰。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以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周,鲁等国贵族的言论为主。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按照鲁国国君的世系纪年,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许多史料。
也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4,《曹刿论战》:《左传》里的精彩章节,记述了齐鲁长勺之战,叙述了曹刿战前献策和战中协助鲁庄公。
文章以简明的问答形式,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见解和军事才能。
5,《孟子》:孟子和弟子著,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
(今山东邹县)。
是孔子以后的儒家代表,有“亚圣”之称,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思想代表人,后世“孔孟”常并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等都是里面的名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述了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表明作者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述逆境对人才成长、国家兴衰的重要性。
两篇短文运用对比、举例的论证方法,充分证明了观点。
《鱼我所欲也》也出自《孟子》,论述了“舍生取义”的重要主张。
学习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强烈、生动活泼”的特点。
6,《公输》选自《墨子?公输》,《墨子》是一篇以对话为主的叙述性文章,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表现他“兼爱”“非攻”的主张。
两汉时期1,刘向:汉朝人。
《战国策》是汉朝刘向所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赵国依次分国编写,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邹忌讽齐王纳谏》和《唐雎不辱使命》都是《战国策》里的名篇。
2,《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描写邹忌婉词规劝齐威王广开言路、博采众长、修明政务的故事,表现了邹忌巧妙的说理技巧。
3,《出师表》:作者为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4,《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
《史记》为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
原名《太史公书》,后世通称《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本历史著作。
《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最初无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记》、《太史公》。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的书名,有的称作“太史公书”,也有称作“太史公记”的。
到了三国时期,这本书才被明确称为“史记”。
本书的体例如下: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
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
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
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生平、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魏晋时期1,陶渊明: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
东晋诗人、散文家。
著有《陶渊明集》。
著名篇章《桃花源记》《饮酒》。
2,(南北朝)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学家,世居京口,南朝宋宗室,南朝宋文学家。
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
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
后任江州刺史。
刘义庆是刘宋武帝的堂侄,在诸王中颇为出色,十分被看重。
代表作品:《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从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它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召集门下食客共同编撰。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依内容分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等等,共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特性。
《世说新语》主要记述世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这样的描写有助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更让我们明确的看到了所谓“魏晋清谈”的风貌。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述东汉末年至晋代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风气。
鲁迅曾指出:“这种清谈本从汉之清议而来。
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底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
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底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做一部名士底教科书。
”此外,《世说新语》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彩。
如今,《世说新语》除了文学欣赏的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来笔记影响尤其大。
唐朝时期1,王维:字摩诘,唐代杰出诗人、画家。
苏轼对其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代表作品:《使至塞上》。
2,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被称为“诗仙”,唐朝浪漫主义大诗人。
代表作品:《行路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杜甫:字子美,被称为“诗圣”,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被评作“诗史”。
代表作品:《望岳》4,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代表作品:《钱塘湖春行》5,刘禹锡:字梦得,文学家,诗人。
代表作品:《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陋室铭》6,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
代表作品:《小石潭记》《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是唐(朝)文学家。
字子厚,因其出生于河东,故又称柳河东。
其人文名远播,与韩愈并称“韩柳”,和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七人并称“唐宋八大家”。
7,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晚年居樊川别墅,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代表作品:《赤壁》、《泊秦淮》8,温庭筠(约812—866)原名岐,字飞卿--晚唐--诗词人--花间派——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代表作品:《望江南》、《商山早行》9,李商隐(813-858):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为“三十六体”。
代表作品:夜雨寄北》、《无题》10,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史称李后主——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诗,被称为“千古词帝”。
代表作品:《相见欢》宋朝时期1,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代表作品:《渔家傲》、《岳阳楼记》《岳阳楼记》借“记”名,表达对友规箴之意。
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环环相扣气势宏大。
骈散结合语言凝练,形象富于音乐美。
2,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代表作品:《登飞来峰》3,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豪放派代表词人。
代表作品:《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4,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史学家。
代表作品:《醉翁亭记》《醉翁亭记》写景叙事抒情熔为一炉。
以口诀记忆如下:秀丽环境精笔描,自然风光变化多。
勾勒与民同乐图,抒发作者政(治)理想。
排遣抑郁复杂情,与民同乐是主旨。
5,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杰出的婉约派女词人。
代表作品:《如梦令》《醉花阴》6,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代表作品:《西江月》、《破阵子》《》《》7,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
代表作品:《卜算子咏梅》《诉衷情》《游山西村》《》8,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代表作品:《观书有感》9,文天祥:南宋爱国诗人。
代表作品:《过零丁洋》10,郭茂倩(1041-1099),--《乐府诗集》--(郭茂倩--宋)--南北朝北方乐府民歌代表作品:《木兰诗》《长歌行》11,赵师秀(1170~1219)——南宋诗人。
字紫芝,号灵秀,又号天乐,著有《清苑斋集》代表作品:《约客》元明清时期1,马致远:元朝戏曲家,著有演绎王昭君出塞故事的《汉宫秋》等。
代表作《天净沙秋思》2,关汉卿:号已斋叟,大都(北京)人,元朝家。
1958年被评世界和平理事会评为“世界文化名人”。
代表作品:《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单刀会》、《南吕?四块玉?闲适》。
3,《西游记》作者是明朝的吴承恩,是一部神话小说,书中记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师徒四人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精彩故事,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和大胆奇特的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