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物理]初中物理实验一览表
2020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实验01《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是是初中物理力学中重要实验,也是中考中常考实验之一。
通过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的考查,能很好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还能考查学生机械效率知识的掌握情况,对理解滑轮组机械效率有很多帮助。
1、实验器材和装置图:刻度尺、弹簧测力计、钩码2m 长的细绳、滑轮组2、实验原理:有用功W 有用=Gh ,总功W 总=Fs ,机械效率100%100%W GhW Fsη=⨯=⨯有用总 。
3、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1)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时,使用相同的滑轮组,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 (2)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力的关系时,控制所挂钩码的数量相同,改变滑轮组中动滑轮的重力; 4、实验操作(1)按照图示安装滑轮组,测钩码重力G 并记钩码和绳端的位置;(2)用弹簧测力计缓慢拉动绳端,使钩码匀速上升,读出拉力F 的值,并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 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 ;记录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次数 钩码重G/N钩码上升的高度h/m有用功W 有用/J弹簧测力计示数F/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m总功W 总/J机械 效率η(3)多次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步骤(2)实验;(4)改变绳子的绕法,重复步骤(2)实验;(5)用动滑轮质量不同的两个滑轮组吊相同的构码,重复步骤(2)实验;(6)分别计算出机械效率,分析测量结果,讨论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5、注意事项:(1)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目的是保证拉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和物体上升高度的关系s=nh(n为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3)在读数时,不能停住,要在匀速运动时度测力计示数,因为静止时读数小于匀速运动时的读数;(4)没有刻度尺也能完成实验,可以通过绕绳的方式即n’的股数来确定物体上升的高度和绳端移动距离的倍数关系。
6、交流反思:(1)分析实验数据,总结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物体重力、动滑轮重力;(2)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少机械间的摩擦、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增加物重;(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及滑轮组的绕线方式无关;(4)物重增大,额外功也变大,是因为随着物重的增加,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克服摩擦力做的额外功增加。
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中考必考20个实验专题分类汇总及专题练习含答案

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专题复习试题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专题复习试题一、初中阶段20个重点考查的实验光学实验3个实验: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热学实验1个:1.实验液体温度计并探究水的沸腾过程电学实验7个:1.连接两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并联电路;2.使用电流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3.使用电压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4.探究欧姆定律;5.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6.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7.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力学实验9个:1.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2.建构密度的概念;3.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5.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6.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7.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8.探究阿基米德原理;9.测量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二、实验题的特点实验题是最能体现物理学科的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它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能反映学生对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情况,重要的是它能再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实验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用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作图题、计算题等不同方式展示,所以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步骤,都适用于对实验题的正确解答。
三、实验题解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实验原理定方向正确解答物理实验题必须坚持以实验原理为依据的操作过程,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的指导方向,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必须做到:(1)、要结合课本中学过的物理知识加深理解实验原理;(2)、要从实验原理中理解实验成立的条件;(3)、弄清一个实验原理可以做不同的类似实验;(4)、理解原理设计替代性实验。
2、实验步骤要有科学性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完善直接影响着物理实验的质量,因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弄懂,理解和熟悉实验步骤对做好实验题是非常重要的:(1)、保证实验步骤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上海中考物理实验专题

上海中考物理实验专题研究必备:中考物理实验以下是上海初中物理15个重点实验:1.力学:基础实验1:天平测质量实验目的:使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1)将天平放在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
(2)将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游码归零)。
(3)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在刻度板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4)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
(5)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m物=m砝+m游)。
实验记录:此物体质量为62g。
基础实验2: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目的: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
实验步骤:测量前:(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
(沿测量方向调零)(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5牛,最小分度值是0.2牛。
测量时:拉力方向严格沿弹簧伸长方向。
实验结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2.4牛。
基础实验3: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目的:定量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
实验步骤:(1)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1.(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液面示数V1.(3)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2和此时液面的示数V2.(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 浮=F1-F2)。
(5)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F1-F2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基础实验4: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目的:测量固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石块等。
实验原理:ρ=m/v。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为48.0克。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为20毫升。
(3)将石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得石块的体积为厘米3.实验结论:根据公式计算出石块的密度为2400千克/米3.多次实验目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初中物理中考必考实验汇总(共15个)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一、天平测质量【实验目的】用托盘天平测质量。
【实验器材】天平(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
2.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游码归零,游码的最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
3.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若左盘较高,平衡螺母向左拧;右盘同理),直至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4.左物右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
(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5.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m物=m砝+m游)【实验记录】此物体质量如图:62 g二、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目的】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实验步骤】测量前: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
(沿测量方向水平调零)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0~5 N,最小分度值是 0.2 N。
测量时:拉力方向沿着弹簧伸长方向。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8 N。
三、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目的】定量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实验步骤】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 V1。
3.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 F2 和此时液面的示数 V2。
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F1-F2)。
5.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 G水=ρ(V2-V1)g 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四、测定物质的密度(1)测定固体的密度【实验目的】测固体密度【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石块等。
【实验原理】ρ=m/v【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为 48.0 g。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实验操作报告单

试题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利用给定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的关系。
将实验数据和结论填入表格。
2024 年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实验操作考试实验报告单
试题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利用给定的实验器材,测量不吸水的小石块的密度。
将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填入表格。
试题三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的关系利用给定的实验器材,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的关系。
将实验数据和结论填入表格。
2024 年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实验操作考试实验报告单
试题四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利用给定的实验器材,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将实验现象和结论填入表格。
2024 年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实验操作考试实验报告单
试题五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将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填入表格。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初中物理中考必考实验汇总

初中物理中考必考实验汇总1.弹簧的弹性实验目的:观察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力之间的关系,验证胡克定律。
实验步骤:利用弹簧挂载不同质量的物体,用尺量弹簧的伸长量,并记录伸长量与受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原理: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力成正比,即 F = kx,其中 F 是受力,k 是弹簧系数,x 是伸长量。
2.平衡力的实验实验目的:观察物体在平衡状态下的受力情况,验证平衡力的作用。
实验步骤: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半球形物体,用线挂载一个小物体在半球形物体的边缘,调整小物体的位置,使半球形物体保持平衡状态,并记录线的张力。
实验原理: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到的合力为零,即各个受力之间存在平衡关系,满足平衡条件。
3.密度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
实验步骤: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用容器装满水,并记录水的初始体积,然后将物体完全浸入水中,记录水的最终体积,并计算物体的体积。
最后,根据密度的定义公式ρ=m/V,其中ρ是密度,m是质量,V是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
实验原理: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
4.光的折射实验目的: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验证折射定律。
实验步骤:将一根直尺放入水中,观察直尺的折射现象,并记录实验中的角度和折射光线的方向。
实验原理:根据折射定律,光线从一个介质斜射入另一个介质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即n1sinθ1=n2sinθ2,其中 n1 和 n2 是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1 和θ2 分别是入射角和折射角。
5.焦距的测量实验目的:测量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焦距。
实验步骤:使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进行聚焦实验,移动物体的位置,找到能够成像的位置,并测量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并计算焦距。
实验原理:凸透镜和凹透镜会使光线聚焦或分散,焦距是使光线汇聚到一点或者分散的距离。
6.电阻的测量实验目的:测量电路中的电阻。
实验步骤:将电阻器接入电路,设定电流大小,测量电阻器两端的电压,并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值。
【初中物理】中考物理全部20个实验报告!一线优秀教师整理,最新!

【初中物理】中考物理全部20个实验报告!
1、用停表测量时间
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3、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4、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5、用电流表测电流
6、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7、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8、(一)测量固体的密度
9、(二)测量液体的密度
10、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4、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1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6、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7、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8、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说明:本探究题目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内容。
1、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是怎样分布的?
2、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跟哪些因素有关?
19、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0、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初中物理人教版实验一览表

2—9、5
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塑料块(不吸水)的密度
天平、砝码、量筒、塑料块、石块、细线
5—9、25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毛巾、木板、平板、玻璃、小车
6—9、30
二力平衡的条件
小车、滑轮、钩码、线
7—10、7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弹簧测力计
7—10、9
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表有关系
弹簧测力计、钩码
15
6、4
让线圈转起来
电源、线圈、开关、导线、磁铁、灵敏电流计
初中九年级物理实验一览表
演示实验
周次
实 验 名 称
主 要 器 材
上学期
2—9、2
物质质量的测定
托盘天平、学生天平、砝码
2--9、4
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密度)
同种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木块、铁块、铝块
学生天平、砝码、圆柱体(铁铜铝)、三角板
13—11、21
浮力的作用
水杯、金属箔
下学期
1—2、24
功的原理
动滑轮是否省功
斜面、木块、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钩码,刻度尺、铁架台、线绳、滑轮、弹簧测力计
2—3、3
斜面的机械效率
斜面、木块、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2—3、4
动能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势能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斜槽轨道一套、小木块、不同质量钢球2个
书、纸、橡皮、方座支架、钢球、细绳
弹簧秤、盘子、水平板、塑料挂钩
托里拆利实验
水银、水槽、长玻璃管
金属盒气压计的构造
金属盒气压计
12—11、13
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带塞广口瓶、红颜色的水、胶管、微小压强计
初中物理实验一览表(新版)

16
通电导线在磁通电导线在场中受到力
蹄形磁铁、电池盒(附电池)、开关、金属导体、导线、铁架台
11
让线圈转起来
线圈、蹄形磁铁、电池盒(附电池)、开关、导线、
17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扭转
线圈、蹄形磁铁、电池盒(附电池)、开关、导线、铁架台
18
线圈不能连续转动
线圈、蹄形磁铁、电池盒(附电池)、开关、导线、铁架台、直流电动机模型、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第3节动能和势能
10
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力和运动实验器
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12
动、势能的转化
滚摆、单摆
13
铁锁摆回时会打到鼻子?
铁锁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第1节杠杆
11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模型、铁架台、钩码、平板测力计
第2节滑轮
12
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滑轮、铁架台、钩码、平板测力计
烧杯、测力计、细线、铁块、小石块、水、食盐
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
9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溢水杯、弹簧秤、小桶、烧杯、细线、石块、
8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与浮力的关系
烧杯、饮料罐、水槽、水
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9
盐水浮鸡蛋
烧杯、食盐、鸡蛋、水
10
能承载重物的橡皮泥船
橡皮泥
11
塑料袋热气球
薄塑料袋、铜丝
第3节电阻
9
比较小灯泡的亮度
长短、粗细相同的铜细、锰铁、电源、导线、开关、小灯泡
8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电阻实验器、电源、导线、开关、小灯泡
第4节滑动变阻器
日照市初中物理中考实验操作

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内容及评分要点物理实验1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器材】停表(机械停表或电子停表)、长木板、小车、金属片(或其它能起到阻挡作用的物块也可)、木块、刻度尺。
【实验步骤】【实验记录】【实验反思】实验中斜面坡度怎样设计比较合理?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实验1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评分要点物理实验2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器材】平面镜、激光笔、纸板(或白纸)、彩色铅笔、刻度尺、量角器、铁架台(或其他支架)。
【实验步骤】表格(一) 表格(二)【实验结论】光的反射定律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实验2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评分要点物理实验3 (A)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器材】托盘天平1架(含砝码)、烧杯(内装适量盐水)、量筒1个。
【实验步骤】【实验记录】《物理实验3(A) 测量盐水的密度》评分要点物理实验3(B)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托盘天平1架(含砝码)、烧杯(内装适量水)、量筒1个、细线拴好的待测小石块(条形,若干)。
【实验步骤】《物理实验3(B)测量小石块的密度》评分要点物理实验4 (A) 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实验器材】电源、不同规格小灯泡2个(带灯座)、开关1只、电流表1只(0-0.6-3A)、导线若干根。
【实验步骤】【实验记录】【实验结论】。
《物理实验4 (A) 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评分要点【实验器材】电源、不同规格小灯泡2个(带灯座)、开关1只、电流表1只(0-0.6-3A)、导线若干根。
初中物理小实验100例

引言概述初中物理小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动手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和验证物理规律,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热爱。
本文将介绍100个有趣且实用的初中物理小实验,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精神。
正文内容一、力学实验1.测量自由落体加速度:使用自由落体实验装置测量物体下落时间,并计算加速度。
2.研究水平面上的运动:通过调节斜面角度,观察物体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并分析力的作用。
3.摆锤实验:通过改变摆锤的质量和摆长,观察摆锤的周期变化,并进行相关计算。
4.弹簧实验:探究弹簧的弹性系数,通过加重法和拉伸法测量弹簧的伸长量。
5.动量守恒实验:利用弹性碰撞实验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并计算碰撞物体的速度。
二、热学实验1.测量物体的热量:使用热量计测量物体的热量变化,并计算热量容量。
2.研究热传导:通过热传导实验装置,观察不同材料的热传导情况,并探究热传导的规律。
3.探究气体的压力:利用气体法则装置,调节气压,观察气体的容积和压力的关系,并进行相应计算。
4.水的沸腾点实验:通过改变海拔高度,观察水的沸腾点的变化,并分析影响因素。
5.物体的膨胀实验:观察不同材料的膨胀情况,探究热胀冷缩的原理,并进行相应计算。
三、光学实验1.测量光的折射率:利用光的折射实验装置,测量不同材料的折射率,并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2.研究光的反射:通过反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反射规律,并进行相应计算。
3.研究光的折射:通过折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折射规律,并进行相应计算。
4.研究光的散射:利用散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散射现象,并分析散射的原理。
5.探究光的干涉和衍射:通过干涉和衍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并进行相应计算。
四、电学实验1.测量电阻:通过安培表和伏特表,测量电阻的大小,并进行电阻的串并联计算。
2.探究电流对磁场的影响:利用电流感生磁场实验装置,观察电流对磁铁和电磁铁的影响,并进行相应计算。
初中物理各章中考考点明细表

初中物理各章中考考点明细表初中物理中考主要考察的知识点共73个,具体分布如下:一、声现象(4个考点)考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考查点是声音的产生及其传播.考点2、声音的特性:考查点是区分音调、响度与音色。
考点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考查点是防治噪声。
考点4、声的利用:考查点是声的利用。
二、光学(两大块)(一)、光现象(5个考点)考点1、光的传播:考查点是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考点2、光的反射:考查点是光的反射规律及其光的反射现象。
考点3、平面镜成像:考查点是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方案。
考点4、光的折射:考查点是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光的折射现象。
考点5、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考查点是光与颜料的三原色及其物体的颜色。
(二)、透镜及其应用(2个考点)考点1、透镜成像规律:考查点是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
(重点)考点2、眼睛和眼镜:考查点是远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
三、物态变化(4个考点)考点1、温度与温度计:考查点是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考点2、熔化和凝固:考查点是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并能从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来区分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及其熔点温度。
考点3、汽化和液化:考查点是区别蒸发和沸腾,且对水的沸腾实验中的器材、步骤、观察到的现象及评估与交流及其汽化和液化的方法、措施考点4。
升华和凝华[复习指要]学生常见区分升华和凝华现象时出现错辨,但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发生,对于这些现象学生应能够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辨别它的产生过程及原因,做到学以致用,从物理走向科学.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考查。
四、电与磁(五大块)(一)、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7个考点)考点1、电路:考查点是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考点2、串联和并联电路:考查点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考点3、电流:考查点是生活中有关用电器工作的电流值;正确使用电流表,正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考点4、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考查点是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在电路图中利用其电流规律来分析做题.考点5、电压:考查点是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及读数;区分电压表在电路中测谁的电压。
初中物理中考必会的20个实验

9. 整理实验器材。
四、实验数据记录表
空烧杯的质量 m杯 /g
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m余 /g
水的质量 m水 /g
五、实验结果:水的质量为
。
1
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
一、实验目的:
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
二、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一台(带砝码)、待测固体、两片相同的纸片。
三、实验步骤: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取下固定托盘架的橡胶圈;
2
6.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一、实验目的:
1、会使用电压表测量电池和电池组两端电压。
2、会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发光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二、实验器材 :
直流电压表,干电池 3 节,小灯座,小灯泡 E1,小灯泡 E2,单刀开关,导线若干。 三、实验步骤:
1.观察电压表的量程和最小分度,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2.检查并调节指针对准零刻度。
二、实验器材:
长木板、短木板、小车、小木块、刻度尺、停表、挡板。
三、实验步骤: C
A B
1.将长木板和短木板对接好成一条直线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短木板下合适的位置垫上 小木块,使短木板成为斜面;
2.将挡板放在斜面底端,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沿斜面 AB 滑下,(车头与 A 点对齐)用停表 测量出小车行驶 AB 段所用的时间 tAB, 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用电压表测电池和电池组的电压
① 按如图 1 所示连接电路。
② 试触并选择合适量程后闭合开关 S,测出电源两端的电压 U0,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V V
V
E1
E2
E
S
S
S
图1
图3
图2
4.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发光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初中物理15个实验,满分不在话下!

初中物理15个实验力学部分常考实验【实验器材】天平(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
2.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游码归零,游码的最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
3.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若左盘较高,平衡螺母向左拧;右盘同理),直至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4.左物右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
(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5.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m 物=m 砝+m 游)【实验记录】此物体质量如图:62 g【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实验步骤】测量前: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
(沿测量方向水平调零)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5 N,最小分度值是0.2 N。
测量时:拉力方向沿着弹簧伸长方向。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8 N。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实验步骤】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V1。
3.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 和此时液面的示数V2。
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 浮=F1-F2)。
5.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G水=ρ(V2-V1)g 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1)测定固体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石块等。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为48.0 g。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为20 ml。
3.将石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得石块的体积为cm 3 。
【实验结论】根据公式计算出石块的密度为2400 kg/m 3 。
多次实验目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2)测定液体的密度✿【实验步骤】1.测出容器与液体的总质量(m总)。
初中物理中考必考的20个实验汇总(齐全含解析考点方向)

初温/0C
末温 /0C
升高的温度 /0C
加热时间 /min
水
60
20
45 25
6
食用油
60
20
68 48
6
【实验结论】: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__食用油__的温度升高的 较大。
【考点方向】: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通过温度变化快慢来反映吸热能力的强 弱;) 2、实验液体的选择: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 3、选择相同的热源目的是:以保证相同加热时间释放的热量相同。 4、使用电加热器代替酒精灯的好处:易于控制产生热量的多少。 5、实验中不断搅拌的目的:使液体受热均匀。 6、描述物体吸热能力的物理量是:比热容 7、结论:相同质量的不同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不同,比热容大 的升高的温度低。 8、做哪些实验还能用的此实验器材?答:水的沸腾实验;焦耳定律(探究电流产 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了这一原理。
(4)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汽化方式
蒸发
沸腾
异同点
不 发生部位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
同
发生
点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
只在沸点时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相同点
都属于汽化现象,都是吸热过程
【考点方向】: 1、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2、由图像描点,水沸腾时特点:温度不变,继续吸热。 3、开始加热到沸腾时间过长,改进:①用温水;②减少水的质量; 4、石棉网作用: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5、酒精灯拿开后,沸腾继续,原因:石棉网有余热,水断续吸热; 6、水沸点 98 度,原因:低于 1 个标准大气压。 7、沸水降温至室温,温度变化特点:先快后慢。 8、若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都不能沸腾,原因:火力太小,吸收热量小于热损 失。 9、安装装置时顺序:自下而上。 10、水沸腾前,烧杯内上升的气泡是由大变小的;
初中物理各章中考考点归纳

中考物理试卷分析题型个数分值比例选择 6 12 17%填空9 18 26%计算 2 10 15%简答 3 6 8%3(作图) 6 8%综合5(实验)18 26%1、中学物理主要考四大板块:光学(13%)、热学(12%)、力学(40%)、电磁学(35%)2、选择题共6题,其中力学、电磁学分别2题,光学、热学分别1题填空题共6题,其中力学、电磁学分别3题,光学1题,热学2题计算题共2题,力学、电磁学分别1题简答题共3题,声、光、热、力、电5选3,题型多变,但原理相同,比较容易得分综合部分大约9题,其中作图3题(光、力、电分别1道),实验题5题(力学2题,电磁学、光学、热学分别1题)3、力学和电磁学是中考的重点内容,其中力学部分重点难点在浮力、压强、机械效率部分;电磁学部分重点难点在欧姆定律、电功率、焦耳定律的应用上。
4、力学常考实验题:探究摩擦力影响因素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哪些探究浮力的影响因素(结合密度、液体压强)测量物体密度探究动能、势能的影响因素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因素探究影响斜面的机械效率因素5、电磁学常考实验题:探究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有哪些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伏安法测电阻缺表法求电阻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率(测量小灯泡实际功率)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那些因素有关(结合比热容)黄色:平时学习重难点红色:平时、中考重难点初中物理各章中考考点明细表一、声现象(4个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及其传播选择题2 声音的特性区分音调、响度与音色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防治噪声4 声的利用声的利用二、光学(两大块)(一)、光现象(5个考点)1 光的传播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选择填空作图实验2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规律及其光的反射现象3 平面镜成像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方案4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光的折射现象光与颜料的三原色及其物体的颜色5 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二)、透镜及其应用(2个考点)1 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P47
光的折射现象
激光器、玻璃砖、烧杯、水
17
P64
投影仪
投影仪
18
P66
凸透镜成像规律
光具座、凸透镜、蜡烛
19
P76
自制温度计
小瓶、橡皮塞、玻璃管
20
P82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
蜡、海波、酒精灯、试管、温度计
21
P86
水的沸腾
酒精灯、温度计、烧杯、铁架台
22
P113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39
P93
电磁波的传播
手机、真空罩
40
P104
光在光纤中传播
手电筒、光导纤维
初二年级物理实验一览表
学生实验
编号
实验名称
主要器材实验日期
页码
1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光具座、凸透镜、蜡烛
上册66
2
液体的沸腾
酒精灯、温度计、烧杯、铁架台
87
3
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电源、小灯泡、开关、导线、
106
4
用电流表测电流
研究电磁铁
铁钉、漆包线、开关、电源、滑动变阻器、曲别针、电流表
34
P73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
电源、蹄形磁铁、开关、导线、道轨
35
P74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扭转
电源、线圈框、蹄形磁铁
36
P74
自制电动机
线圈、磁铁、电刷、电源、导线
37
P75
线圈不能连续转动
电源、线圈框、开关、磁铁
38
P92
电磁波的产生
收音机、导线、电池
金属盒气压计
89
16
抽水机
离心式抽水机、活塞式抽水机
89
17
用溢水杯探究浮力的大小
测力计、水杯、重物
91
18
金属箔能浮在水面上
水杯、金属箔
98
19
杠杆是否省力
杠杆、钩码,刻度尺
106
20
动滑轮是否省功
动滑轮、钩码,刻度尺
106
21
机械能极其转化
滚摆
117
22
气体扩散的实验
广口瓶、玻璃板、二氧化氮气体
124
23
液体扩散的实验
量筒、清水、硫酸铜溶液
124
24
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
烧杯、热水、凉水、墨水
125
25
分子之间的引力
铅块、钩码
125
26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空气压缩引火仪
129
27
水沸腾后做功
试管、酒精灯、橡皮塞、铁架台
135
28
内燃机
内燃机模型
136
29
用火模拟链式反应
火柴
151
30
太阳能的利用
45
9
研究电磁铁
电磁铁、电源、开关、导线
67
初三年级物理实验一览表
演示实验
编号
实 验 名 称
主 要 器 材
页码
1
天平的结构
托盘天平、学生天平
10
2
量筒的使用
量筒
18
3
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36
4
时间的测量
停表、停钟
38
5
力的作用效果
磁铁、小钢球、弹簧
41
6
惯性
惯性演示仪
初二年级物理实验一览表
演示实验
编号
页码
实验名称
主要器材
备注
1
上P4
喷泉现象
酒精灯、烧瓶、烧杯、铁夹
2
P4
会跳舞的小人
喇叭、纸盒、小人
3
P12
声的产生
音叉
4
P14
声的传播
音叉、桌子
5
P14
真空中的闹钟
真空罩、闹钟、抽气机
6
P19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钢尺、
7
P21
观察声音的波形
音叉、示波器
8
P21
声音的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电源、小灯泡、开关、导线、电流表
下册
23
下P10
并联电路电压规律
电源、小灯泡、开关、导线、电压表
24
P11
串联电路电压规律
电源、小灯泡、开关、导线、电压表
25
P20
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电源、小灯泡、开关、导线、电压表、变阻器
26
P24
电阻上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电源、小灯泡、开关、导线、电压表、电流表、变阻器
音叉、乒乓球、线、铁架台
9
P22
观察说话声的波形
话筒、音叉、示波器
10
P25
观察噪声的波形
示波器、铁钉、玻璃
11
P29
声波能传递能量
两端开口的罐头盒、橡皮模、蜡烛
12
P35
光的传播
激光器、烧杯、水
13
P52
色光的混合
手电筒、红色和蓝色的胶片
14
P40
光的反射规律
激光演示仪、平面镜
15
P43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电流表、电池、开关、导线、小灯泡
113
5
用电压表测电压
电压表、电池、开关、导线、小灯泡
下册
5
6
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电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小灯泡、开关、导线
20
7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电池、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未知电阻、
开关、导线
24
8
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
电池、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开关、导线
黑塑料袋、水、温度计
156
初三年级物理实验一览表
学生实验
编号
实 验 名 称
主 要 器 材
页码
1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托盘天平、砝码、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墨水瓶和水
9
2
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塑料块(不吸水)的密度
天平、砝码、量筒、塑料块、石块、细线
19
3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弹簧测力计、木块、长木板、头发
53
4
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表有关系
弹簧测力计、钩码
55
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和它的支架、弹簧测力计、钩码、尺线
65
6
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弹簧测力计、钩码、滑轮
70
7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刻度尺、弹簧测力计、钩码、铁架台、滑轮组、细线
106
8
斜面的机械效率
斜面、测力计、滑块、刻度尺
109
27
P45
测电功率
15W和100W的灯泡、电能表、开关、导线
28
P52
观察保险丝的作用
保险丝、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
29
P57
条形磁体的磁场分布
条形磁体、小磁针
30
P57
磁化钢针
磁铁、钢针、铁屑
31
P62
电流的磁效应
电池、导线、小磁针
32
P65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通电螺线管、电源、开关、小磁针
3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67
46
7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弹簧测力计
53
8
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钩码
65
9
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66
10
轮轴和斜面
轮轴、斜面
71
11
压力的作用效果
压强演示仪
73
12
液体内部同一深度朝各方的压强相等
液体压强计
81
13
连通器
连通器
83
14
托里拆利实验
水银、水槽、长玻璃管
87
15
金属盒气压计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