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的简介ppt

合集下载

最新培根英文介绍ppt课件

最新培根英文介绍ppt课件
培根从1605年起开始写作,但没有完成的《科学推 进论》 被认为是自亚里士多德时代以来最伟大的著作。
Personal trajectory of Bacon
Lord Keeper/
M.P. L ord of the Chancellor
cen&philo
Born 12 15 23
45
60
end
Section II
of beauty----Bacon Different from Pythagorean , Views: morality , internal beauty is combined with external beauty
Architecture and Garden
pragmatism(实用主义) & pleasing to the eye
He present us a new worldview of materialism, which break away from prejudice and obscuration of scholasticism and theologic(神学上的) basis.
Epistemology:认识 论
Outline of the lecture
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去世,培根当上继任国王詹姆斯 一世的顾问,虽然詹姆斯—世没有受培根劝言的约束,但却 很喜欢他。因此在詹姆斯一世执政期间,培根平步青云,节 节高升,1617年担任掌玺大臣,1618年就任大法官,1620 年受封为子爵。
不期灾难降临了。培根被指控受贿,其实受贿在当时已 是司空见惯,绝非新鲜,但培根在议会里的劲敌抓住这个机 会,将他赶出了官场。培根对受贿供认不讳,被判在伦敦塔 坐牢,交付大批罚金,终生禁止做官。但国王释放了他,免 除了他的罚金,培根只不过丧失了政治生命。培根这样评论 议会决定:“我是英国50年来最公正的法官,而议会对我的 判决是200年来议会所作出的最公正的判决。”

谈读书培根PPT课件

谈读书培根PPT课件

2021/3/7
CHENLI
11
名人读书的趣事:
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 列宁读书趣闻 马克思读书趣闻 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 鲁迅嚼辣椒驱寒
2021/3/7
CHENLI
12
CHENLI
6
每人从文中选取2~3句读书名 言做精彩的点评。点评角度自主确 定,可以挖掘句子的思想内涵,可 以分析句式,赏析修辞,也可以涉 及遣词造句。
示例: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句子分别以“读书”“讨论”“作文”为例论 述了学以致用的观点。句式整齐,使论证更为有力。
2021/3/7
5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 准确。
2021/3/7
CHENLI
8
名人论读书
▲不好的书也▲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
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德】马克思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
好读书(hào)


味同嚼蜡( jiáo) 读好书(hǎo)
2021/3/7
CHENLI
4
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
味同嚼蜡 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吹毛求疵:这里指细致到烦琐、挑剔的 地步。
2021/3/7
CHENLI
5
内容概括
• 读书的目的
• 读书的方法 • • 读书的作用
2021/3/7
2021/3/7
CHENLI
10
当代名人谈读书
•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 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 一个人身处逆境的时候,在书中能够得到安慰,书是一 生最好的朋友。(金庸 )

《弗兰西斯培根》课件

《弗兰西斯培根》课件

艺术史上的地位
作为20世纪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 ,弗兰西斯培根对后世艺术家和
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艺术价值的体现
培根的作品不仅具有审美价值, 还包含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内涵
,是艺术史上的珍贵遗产。
05
弗兰西斯培根的创作理 念与启示
对自然的观察与表现
总结词
培根的创作理念强调对自然的仔细观察和真 实表现,他通过绘画将自然界的形态、色彩 和纹理生动地呈现出来,使观众感受到大自 然的神奇与美丽。

构图的张力
他的构图往往打破常规,给人以强 烈的视觉冲击,引人深思。
形象的扭曲与变形
培根常常将形象扭曲、变形,以强 调画面的不安定感。
对现实的批判与反思
对人性阴暗面的揭示
培根的作品常常揭示人性的阴暗面,引人深思。
对社会的讽刺与批判
他的作品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对人性与社会进行深刻的反思。
对宗教与政治的隐喻
培根的作品常常在具象与 抽象之间游走,给人以强 烈的视觉冲击。
对传统技法的革新
他善于运用泼洒、刮擦、 描绘等多种手法,创造出 独特的画面效果。
对绘画材料的探索
培根不断尝试新的绘画材 料和技术,以实现自己的 艺术表达。
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色彩的运用
培根善于运用浓烈、对比强烈的 色彩,营造出紧张、不安的氛围
称号。
1579年,赴英国研究哲 学。
1626年3月9日,因水肿 病在伦敦逝世。
艺术成就
01
02
03
绘画风格
以表现“肉体”的绘画风 格著称,强调光影变化, 色彩强烈。
创新之处
将传统肖像画的表现手法 与现代绘画语言相结合, 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培根 物理学家简介 教学课件

培根 物理学家简介 教学课件
培根的科学方法观以实验定性和归纳为主。他继承和发展 了古代关于物质是万物本源的思想,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物质具有运动的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属性。培根从唯物论立场 出发,指出科学的任务在于认识自然界及其规律。但受时代的 局限,他的世界观还具有朴素唯物论和形而上学的特点。 三.培根的论著
1597年,培根发表了他的处女作《论说随笔文集》。
不过,培根也没有否定理性思维对于增加知识的可能性。 培根对三段论的批判,并不是对逻辑方法本身的否定,而是由 于经院哲学家们把那些杜撰的概念和观点作为出发点,这些概 念和观点都不是通过经验从现实中抽象出来的。
培根的新科学观引导了并开拓了当时无数科学家认识世界 的思路,对科学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英国皇 家学会的奠基人,不允许使理智从特殊的 事例一下子跳到遥远的公理和最高的普遍原则上去,而应该根 据正当的阶梯和连续的步骤,从特殊的事例上升到较低的公理, 然后上升到较高的中间公理,最后再上升到最普遍的公理。所 以他写道:“决不能给理智加上翅膀,而宁愿给它挂上重的东 西,使它不会跳跃和飞翔。”
他在书中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以及对人生的理解,浓 缩成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1605年,培根用英语完成了两卷集《论学术的进展》。这 是以知识为其研究对象的一部著作,是培根声称要以知识为其 领域,全面改革知识的宏大理想和计划的一部份。培根在书中 猛烈抨击了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论证了知识的巨大的作用,提 示了知识不能令人满意的现状及补救的办法。在这本书中,培 根提出一个有系统的科学百科全书的提纲,对后来十八世纪的 狄德罗为首的法国百科全书派编写百科全书,起了重大作用。
1609年,在培根任副检察长时,他又出版了第三本著作 《论古人的智慧》。他认为在远古时代,存在着人类最古的智 慧,可以通过对古代寓言故事的研究而发现失去的最古的智慧。

弗兰西斯·培根1PPT教程.

弗兰西斯·培根1PPT教程.
· 1933年 培根一幅《十字架受难图》被收入象征当时英国评论界指针性艺术著作的 《当代艺术》中,并于1934年举办了自己的个人展,然而这一切外部的赞誉并没有带 给培根以欣喜。培根对自己绘画能力的有限与不足感到万般沮丧。他曾宣称自己受困 于画面表现与真实间难达契合的极大落差之中,并一度放弃绘画,而回归到酒吧中。 事后,他亲手毁去了绝大多数被他评为毫无价值的早期画作,并对这类早期画作绝口 不提。 · 20世纪50年代,他以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开兹的名画《教皇英诺森十世》为本,改画 成50多幅《肖像研究》的变体画作品,这些生动而有力的变形使教皇不可一世的统治 变为恶魔的形象。这批作品尺寸较大,表现之铺陈壮丽,其用色与笔触让人想到16世 纪威尼斯画派提香的作品。凭借绘画作品的独创性和有力的风格,培根声名鹊起。 · 1992年,弗朗西斯•培根在西班牙马德里去世,他的作品仍旧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创作主题:
弗朗西斯•培根喜欢畸形和病态的主题,最擅长运用多变的 技法以有力笔触表现人物形象的孤独、野蛮、恐怖、愤怒 和兴奋。根据自己内心的幻象和痛苦,运用漩涡式样的笔 触,表现被摧残后的扭曲和破碎的心态。在培根的笔下, 形象不再是按照真人或动物画出来的,他向人们展现了命 运被遮盖了的景象。他形容自己的作品是“试图把某种情 绪形象化”。正因为如此,使得一个人的孤独和苦恼成了 他最喜欢表现的主题。他的画面上往往出现的是一个可怖 的、痉挛的、孤寂或挣扎的肉体,一个难以名状的“食尸 鬼”或是一个咆哮着的恶魔,它或坐或站在一个幽闭着的 阴森的空间中,很像一个阴暗的单人牢房。这些怪诞的变 了形的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痛苦和紧张的情绪震撼了 西方画坛,也使培根作为揭示人类生存困境的艺术大师蜚 声大西洋两岸。
← 正常
邪恶

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 森十世像

《培根英文简介》课件

《培根英文简介》课件

Attention rewards science
Summary
Francis Bacon was a strong advocate of the scientific method, which he saw a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of gaining knowledge about the natural world
He criticized the church for its position to scientific thought and its treatment of genetics, and advocated for a more open and tolerant approach to wards different beliefs
01
Francis Bacon's Life
Birth and family background
Birth and Family Background
Francis Bacon was born in 1561 to Sir Nicholas Bacon, a rented lawyer and statesman, and his wife, Anne Cook He was the youngest of eight children and had five sisters and two brothers
2
Detail
Bacon proposed new methods and tools for scientific experienc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He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basic scientific knowledge on observable and reproducible evidence, rather than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培根论读书》课件

《培根论读书》课件

读书的态度和习惯
总结词
培根在《培根论读书》中强调了良好的读书态度和习 惯对于提高阅读效果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培根认为,良好的读书态度和习惯是提高阅读效果的关 键。他提倡读者保持谦虚、虚心的态度,不要自以为是 ,不要轻易否定他人的观点,而是要与他人进行开放和 平的交流。同时,培根也强调了坚持不懈的阅读习惯的 重要性,认为只有长期坚持阅读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素 质和能力。此外,培根还提倡读者在阅读时保持专注和 耐心,不要浮躁和急功近利,这样才能真正深入理解所 读的内容,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收获。
读书的方法和技巧
总结词:培根在《培根论读书》中提出了许多实用的 读书方法和技巧,如选择性阅读、批判性阅读、笔记 阅读等。
详细描述:选择性阅读:培根认为,人们应该根据自己 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阅读,而不是盲 目地阅读所有书籍。这样可以更加高效地获取自己需要 的知识和信息。批判性阅读:培根提倡批判性阅读,即 对所阅读的书籍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不盲目接受书 中的观点和思想。这样可以培养人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 判断力。笔记阅读:培根建议读者在阅读时做好笔记, 记录自己的心得和体会,以便于回顾和总结。这样可以 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培养阅读兴趣
从兴趣出发,选择自己 感兴趣的书籍,逐渐培
养阅读习惯。
制定阅读计划
根据个人时间安排,制 定合理的阅读计划,保 证每天有一定的阅读时
间。
深度阅读与思考
在阅读过程中注重思考 和理解,培养深度阅读 的能力,提高阅读质量

分享与交流
与他人分享阅读心得和 体会,通过交流促进阅
读的深入和理解。
05
组织读书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培根论读书》主题的读 书活动,如读书分享会、读书笔记比赛等,激发 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英国哲学家:培根人物简介

英国哲学家:培根人物简介
• 描绘了自然风光和人物形象
• 表达了弗兰西斯·培根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
诗歌作品风格独特,具有较强的实验性
• 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等修辞手法
• 使诗歌具有较强的暗示性和多义性
弗兰西斯·培根的文学地位与影响
在英国文学史上,弗兰西斯·培根被认为是散文家和
在世界文学史上,弗兰西斯·培根被认
哲学家
为是现代散文的奠基人之一
弗兰西斯·培根的文学作品
弗兰西斯·培根的散文作品及其特点
散文作品以论述性和说理性为主
散文作品语言简练,论证严密
• 阐述了弗兰西斯·培根的哲学思想和科学观点
• 善于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
• 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学术性
• 使文章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弗兰西斯·培根的诗歌作品及其风格
诗歌作品数量较少,但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D O C S S M A RT C R E AT E
英国哲学家:培根人物简介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弗兰西斯·培根的生平与背景
弗兰西斯·培根的出生和家庭背景

1561年出生于英国伦敦
• 父亲是一位英国政治家,曾担任英国驻法国大使
• 母亲是一位有学问的女性,对弗兰西斯·培根的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
• 认为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归纳法的正确性
弗兰西斯·培根对科学方法的贡献
提出了科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强调科学的实用价值
• 包括观察、实验、归纳、演绎等步骤
• 认为科学的目的在于为人类服务,改善人类的生活
• 为后世科学家提供了研究的方法论指导
• 通过科学方法可以发现新的实用技术
03
-弗兰西斯·培根的科学方法和实用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

弗兰西斯.培根PPT课件

弗兰西斯.培根PPT课件

2020/10/13
2Hale Waihona Puke 2020/10/133
谢谢您的指导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2020/10/13
汇报人:X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4
• 弗兰西斯. 培根是英国近代哲学家和科学家,经 验主义心理学的思想先驱。他出身于英国新贵族 家庭,其父曾任英国掌玺大臣。培根进入英国下 议院,成为英国“掌玺大臣勋爵”,后任大法官。 后因贪污和渎职被革职。培根被认为是科学的实 用主义和现代概念的奠基人。他一生执着地探索 哲学的改革,矛头直指科学领域中的权威方法和 中世纪经院哲学,马克思曾称之为“英国唯物主 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其主要著 作有:《道德和政治评论》《学术的进步》 《新 科学的伟大复兴 )等。其在心理学思想上培根的 主要观点和贡献是:
2020/10/13
1
• 一、反对经院哲学,提倡科学方法
• 二、反对宗教神学,崇尚感觉经验
• 三、具有思想妥协性,显现观点两面性
• 培根在思想方法上,强调归纳法而轻视演绎法的作用, 表现出他对当时科学方法的认识是不充分和不全面的;他 把真理归结为“两重性”,认为一种真理来自神的启示和 信仰,属于神学领域,另一种来自感觉经验,属于科学领 域,这是因为人有理性和感性两种灵魂。他把唯物主义经 验论、科学知识与宗教神学结合起来,反映了他思想上的 妥协性和观点上的两面性。但考虑到当时的社会条件,他 的思想观点毕竟冲击了经院哲学和宗教神学,推动了自然 科学的进步和经验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培根 物理学家简介 教学课件

培根 物理学家简介 教学课件

培根的新科学观 弗朗西斯.培根是科学史上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有的科
学家认为,他在科学上没有获得任何新的成果,算不上科学家 中的一员。的确如此,培根更多的是一个哲学家,用他自己的 话来说,他要作的是一个科学上的哥伦布。在科学发展史上, 培根是以新唯物主义哲学指导科学发展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最 早认识到科学的历史意义以及它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的人。
培根死后,人们为怀念他,为他修建了一座纪念碑,亨利·沃登 爵士为他题写了墓志铭:
圣奥尔本斯子爵 如用更煊赫的头衔应 称之为“科学之光”、“法律之舌”
二.培根的哲学思想 培根的哲学思想是与其社会思想是密不可分的。他是资产
阶级上升时期的代表,主张发展生产,渴望探索自然,要求发 展科学。他认为是经院哲学阻碍了当代科学的发展。因此他极 力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权威。他还进一步揭露了人类认识产生 谬误的根源,提出了著名的“四假相说”。他说这是在人心普 遍发生的一种病理状态,而非在某情况下产生的迷惑与疑难。 第一种是“种族的假相”,这是由于人的天性而引起的认识错 误;第二种是“洞穴的假相”是个人由于性格、爱好、教育、 环境而产生的认识中片面性的错误;第三种是“市场的假相”, 即由于人们交往时语言概念的不确定产生的思维混乱。
1609年,在培根任副检察长时,他又出版了第三本著作 《论古人的智慧》。他认为在远古时代,存在着人类最古的智 慧,可以通过对古代寓言故事的研究而发现失去的最古的智慧。
培根原打算撰写一部六卷本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伟大 的复兴》,这是他要复兴科学,要对人类知识加以重新改造的 巨著,但他未能完成预期的计划,只发行了前两部份,1620年 出版的《新工具》是该书的第二部份。《新工具》是培根最重 要的哲学著作,
培根的科学方法观以实验定性和归纳为主。他继承和发展 了古代关于物质是万物本源的思想,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物质具有运动的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属性。培根从唯物论立场 出发,指出科学的任务在于认识自然界及其规律。但受时代的 局限,他的世界观还具有朴素唯物论和形而上学的特点。 三.培根的论著

教育学家介绍PPT优秀课件

教育学家介绍PPT优秀课件
著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 《植物学通信》等多部作品。代表作品有《社会契约论》、《论科学与艺术》。
在《爱弥儿》中体现的卢梭对教育的观念---自然主义,深深地影响了现代教育理 论。他降低书面知识的重要性,建议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他尤为强调 通过个人经验来学习。
地位: 西方近代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它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产生于 世。本书创立的教育学体系,奠定了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始基。
11 教育思想
教育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 高度评价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普遍的秩序规律或规律
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的年龄特征进行教育 从他的民主主义的“泛智”思想出发,提出普及教育 提出同意学制,按年龄分期设立相应的学校 提出教学原则
第四,赫尔巴特论证了智育和德育的关系,揭示了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原理。
第五,赫尔巴特强调了教学中系统化和直观的观念形成的价值和必要性。他 在重视古典教养的同时,也重视自然科学的教育意义。
8 杜威
29
30 简介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 运动的代表。杜威的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区别于传统教育“课 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旧三中心论”,他提出了“儿童中心 (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
教育学家介绍
目录 CONCENTS
01
02 夸美纽斯 03 卢梭 04 康德 05 裴斯泰洛齐
2
目录 CONCENTS
06 洛克 07 赫尔巴特 08 杜威 09 陶行知
3

弗朗西斯培根 ppt课件

弗朗西斯培根 ppt课件
为追求权力而失去自由,为追求统治别人的
Money is a good servant and a bad master.
金钱是善仆,也是恶主。
Money is like muck, not good except it be spread.
金钱好比粪肥,只有撒到大地才是有用
Beauty is like a rich stone, best plain set.
His works establish and popularize an inductive methodology for
Mottos by Bacon
Wives are young men’s mistresses , companion’s 1. The literary form was new to the English audience;
2. The essays cover a variety of subjects;
3. The essays are sinewy though short, full of wisdom, and elegantly phrased.
Bacon’s Works 1. Philosophical:
Advancement of Learning(论学术的进展 ) (1605 )
Novum Organum(新工具论) (1620 )
2. Literary:
Essays 论说随笔文集 (1625) The New Atlantics 新亚特兰蒂斯
Outstanding treatise written in Latin on methodology
The argument is for the use of inductive method(归纳法)or reasoning(推理) in scientific stud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