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考理综试卷及答案
(完整word版)年辽宁高考真题——理综(新课标II)精校版Word版含答案).docx

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的细胞连丝具有物资运输的作用B.动物细胞间的粘着性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2.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B. 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C. 二者所含有的基因组不同D. 二者核 DNA 的复制方式不同3.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4.讲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 e 和 f 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 6 组细条数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
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A. 试验后, a 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 b 组的高B. 浸泡导致 f 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 b 组的C. A 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 b 组D. 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5. 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 聚合酶的参与B. 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素体中均可发生DNA 的复制C. 双链 DNA 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氨键链接的D. 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6.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污垢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8.四联苯A. 3 种B. 4 种C. 5 种的一氯代物有D. 6 种9.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A. 氢气通过灼热的CuO 粉末B. 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 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10. 下列图示试验正确的是11.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A.pH=5的 H2S 溶液中, c( H+) =c( HS-) =1×10 -5 mol ·L-1B.pH=a 的氨水溶液,稀释 10倍后,其 pH=b,则 a=b+1C.pH=2 的 H2C2 O4溶液与 pH=12的 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 ( Na ) +c( H) =c(OH) +c(HC2O4)33+D. pH 相同的① CHCOONa② NaHCO③ NaCIO三种溶液的c( Na):① >② >③12.2013 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
辽宁高考试题解析及答案

辽宁高考试题解析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 细胞壁是所有细胞的共同特征B.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但植物细胞有C.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在于有无核膜D.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物质进出答案:C2.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求出反应物A的摩尔质量。
2H2 + O2 → 2H2O答案:根据化学方程式,反应物A为H2,其摩尔质量为2g/mol。
二、填空题1. 请填写下列生物分类的层级:界、门、____、____、种。
答案:纲、目2. 根据题目所给的遗传图谱,确定基因A的遗传方式。
答案:根据遗传图谱,基因A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三、简答题1. 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意义。
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通过叶绿素等色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其意义在于为生物体提供能量和氧气,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基础。
2. 解释什么是基因突变,并举例说明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答案: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的改变,这种改变可以是单个核苷酸的替换、插入或缺失。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例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就是由血红蛋白基因的突变引起的。
四、计算题1. 若某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k=0.05/min,求10分钟后反应物的浓度变化量。
答案:根据一阶反应的速率方程,ln([A]0/[A])=kt,其中[A]0是初始浓度,[A]是10分钟后的浓度。
假设初始浓度[A]0为1mol/L,则10分钟后的浓度[A]为:ln(1/[A]) = 0.05 * 10[A] = e^(-0.5) ≈ 0.61 mol/L浓度变化量Δ[A] = [A]0 - [A] = 1 - 0.61 = 0.39 mol/L五、论述题1. 论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答案: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特点。
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再从消费者到分解者,不可逆转。
普通高考辽宁省试题理综

螺旋肋片管式
编辑ppt
10
针片高 (MM)
管内 20
中心距 (MM)
14
空气在管内流动
管外 40
17.5或28
根据烟气的清洁 程度著称光管或 带外针片
编辑ppt
11
• 在每根管的两端铸有箱式法兰,法兰上游螺 栓孔和槽沟。法兰的侧表面经过加工,槽沟 供压入密封填充料。螺栓将传热管装配成预 热器单元。改变传热管的根数可以组成不同 面积的预热器。
• 特点是传热管的两端有2.5~3.5㎜厚的钢板 制成胀圈,再浇铸是与传热管铸成一个整 体
• 组装时由于便于焊接,采用焊接保证其气 密性
编辑ppt
23
• 胀圈吸收各管之间因热膨胀不同而产生的 相对移动。
• 当需要更换预热器管组内的某一根传热管 时,可以割开胀圈的接缝,将管子抽出。
编辑ppt
24
规格
编辑ppt
30
• 5、实践证明,内螺纹外翅片铸铁空气预热器 的使用年限,超过钢制锅炉本体的寿命,节 省了相当多的设备检修或更换的费用。其综 合指标优于钢管式、热管式及玻璃管式热交 换器。它不仅解决了锅炉尾部受热面的低温 腐蚀、堵灰、磨损和漏风等问题,提高了传 热效率,增加了锅炉机组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而且减少了预热器的占用空间,节省了设备 的运行成本。随着它在余热炉、碳化尾气炉、 油炉上的进一步拓展,其较大的市场潜能必 将得到充分的发挥。
编辑ppt
26
NTⅡ型系列内螺纹外翅片铸铁管式 热交换器(空气预热器)
编辑ppt
27
它的优点
• 1、铸铁管的内螺纹有效地撕破边界层热阻, 气流呈螺旋形前进,强化了传热效果,使烟 气侧放热系数比普通光管提高约1.7~1.8倍; 铸铁管的外侧设置了大量的扩大翅片,扩大 了受热面,其热交换能力大大增强,使空气 有效地吸收烟气侧放出的热量,从而使综合 传热系数大大提高。
2023年辽宁省新高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2023年辽宁省新高考物理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分)(2023•辽宁)某同学在练习投篮,篮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篮球所受合力F的示意图可能正确的是( )A.B.C.D.【答案】A【解答】解:篮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为曲线,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即轨迹的切向方向)不共线,并且合力方向指向曲线轨迹的凹侧,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4分)(2023•辽宁)安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之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
若两段长度分别为ΔL1和ΔL2、电流大小分别为I1和I2的平行直导线间距为r时,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可以表示为F=k。
比例系数k的单位是( )A.kg•m/(s2•A)B.kg•m/(s2•A2)C.kg•m2/(s3•A)D.kg•m2/(s3•A3)【答案】B【解答】解: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得:1N=1kg•m/s2由F=k,可得:k====1kg•m/(s2•A2),故B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3.(4分)(2023•辽宁)如图(a),从高处M点到地面N点有Ⅰ、Ⅱ两条光滑轨道。
两相同小物块甲、乙同时从M点由静止释放,沿不同轨道滑到N点,其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b)所示。
由图可知,两物块在离开M点后、到达N点前的下滑过程中( )A.甲沿Ⅰ下滑且同一时刻甲的动能比乙的大B.甲沿Ⅱ下滑且同一时刻甲的动能比乙的小C.乙沿Ⅰ下滑且乙的重力功率一直不变D.乙沿Ⅱ下滑且乙的重力功率一直增大【答案】B【解答】解:AB、由图(b)可知甲的速率随时间均匀变化,可知甲沿着轨道Ⅱ下滑,在同一时刻甲的速率比乙的小,所以同一时刻甲的动能比乙的小,故A错误,B正确;CD、由图(b)可知乙沿着轨道Ⅰ下滑,在M点乙的速率为零,则重力功率为零,在N 点乙在竖直方向的速度为零,可知重力功率为零,由M点到N点,其它位置竖直方向速率不为零,所以乙的重力功率先增大后减小,故CD错误。
2019年辽宁高考理科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9年辽宁理科综合高考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 As 75 I 127 Sm 150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A.脂质、RNAB.氨基酸、蛋白质C.RNA、DNAD.DNA、蛋白质2.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3.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
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
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C.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4.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A.血浆渗透压升高B.产生渴感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5.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
2019年高考辽宁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 As 75 I 127Sm 150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A.脂质、RNAB.氨基酸、蛋白质C.RNA、DNAD.DNA、蛋白质2.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3.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 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
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
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C.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4.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A.血浆渗透压升高B.产生渴感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5.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
高考辽宁卷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2)

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a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U卷5至8 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注愈事项: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 本卷共21 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分泌激素。
这些细胞 位于A.大脑皮层B.垂体C. 下丘脑D. 脊髓2. 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
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3.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培养中的人效应T 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B. 培养中的人B 细胞能够无限地增殖C. 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能形成细胞株A.21 28 M 42 49 I fWd茁一次抗陳免發 圖—次按帝见疫C.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C 12 N 14 0 1621 2S 35 42 49 56 * 时闻Ai列二肚抗原免瘦OBo 7 M 21 2& 阳 42 4Q 56+ f时耐d薊一欢抗除见燈址欤拖嵌丸袒DD. 用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4. 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 食。
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 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
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 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
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 变化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为 J 型增长B. 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C. 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D. 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5.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
2024年高考真题理综(新课标卷)含参考答案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理科综合(含参考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Mn55Fe56Co59Ni59Zn6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大豆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室温时呈液态B.大豆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可在人体内分解产生能量C.大豆中的蛋白质含有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D.大豆中的脂肪和磷脂均含有碳、氢、氧、磷4种元素2.干旱缺水条件下,植物可通过减小气孔开度减少水分散失。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叶片萎蔫时叶片中脱落酸的含量会降低B.干旱缺水时进入叶肉细胞的会减少C.植物细胞失水时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增大D.干旱缺水不利于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3.人体消化道内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受神经和体液调节。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进食后若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可抑制消化液分泌B.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建立需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C.胃液中的盐酸能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D.小肠上皮细胞通过转运蛋白吸收肠腔中的氨基酸4.采用稻田养蟹的生态农业模式既可提高水稻产量又可收获螃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模式中水稻属于第一营养级B.该模式中水稻和螃蟹处于相同生态位C.该模式可促进水稻对二氧化碳的吸收D.该模式中碳循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间进行5.某种二倍体植物的P1和P2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
对个体的DNA进行PCR检测,产物的电泳结果如图所示,其中①~⑧为部分F2个体,上部2条带是一对等位基因的扩增产物,下部2条带是另一对等位基因的扩增产物,这2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020年辽宁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020年辽宁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Fe 56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B.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C.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D.新冠病毒或肺炎双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2.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
下列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A.艾滋病B.类风湿性关节炎C.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D.抗维生素D佝偻病3.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观察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时,可以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B.探究人体红细胞因失水而发生的形态变化时,可用肉眼直接观察C.观察细胞中RNA和DNA的分布时,可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D.用细胞融合的方法探究细胞膜流动性时,可用荧光染料标记膜蛋白4.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二倍体植物的配子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C.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D.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5.取某植物的成熟叶片,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等分成两份,分别放入浓度(单位为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
(word完整版)最近5年辽宁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2012年辽宁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6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一、选择题: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
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是(B)A. tRNA 种类不同B. mRNA碱基序列不同C.核糖体成分不同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D)A.癌细胞在条件不适宜时可无限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3.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B)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C)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5.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
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
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D)A. 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 a′组尖端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C. c组尖端的生长素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 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6.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2012年辽宁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2年辽宁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6页,共300分。
第I卷一、选择题: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
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是A. tRNA 种类不同B. mRNA碱基序列不同C.核糖体成分不同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在条件不适宜时可无限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3.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5.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
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
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A. 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 a′组尖端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C. c组尖端的生长素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 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6.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
辽宁省2007-2011年高考理综真题物理部分

2011年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符合题目要求。
完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对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B. 气体体积增大时,其内能一定较少C 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可能减少15 如图,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痛有方向反的电流为导线某一横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四点,且 a 、b、 c 与俩导线共面:b点在两导线之间,b,d 的连线与导线所在的平面垂直。
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是A a点B b点C c点Dd点16 ,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中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
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 b, c, d 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A 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B 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C 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D 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17.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0.3s,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
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40~80,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
在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1.0 x 109 V,云地间距离约为l km: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6 C,闪击持续时间约为60。
假定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
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1×105AB.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1x1014WC.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1×106 V/mD.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6 x 106 J18.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激发态能量en=e1/n2,其中n=2,3……,。
用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能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19.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后,先在“24小时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即绕地球一圈需要24小时);然后,经过两次变轨依次到达“48小时轨道”和“72小时轨道”:最后奔向月球。
辽宁高考理科试题及答案

辽宁高考理科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A.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C.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D.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答案:D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A. 藻类B. 草本植物C. 食草动物D. 苔藓植物答案:C3. 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适者生存B. 物种的变异是随机的C. 物种的进化是定向的D. 自然选择是物种进化的主要驱动力答案:C4. 在化学反应中,下列哪种物质是催化剂?A. 反应物B. 生成物C. 反应条件D. 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答案:D5.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电子在原子核内运动C. 原子核内只有质子D. 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答案:A6. 下列关于遗传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A. 基因分离定律B.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 基因连锁定律D. 基因突变定律答案:D7.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能量可以被创造B. 能量可以被转化C. 能量的总量在封闭系统中是恒定的D.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答案:A8.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 光合作用需要光照B.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C. 光合作用是植物特有的D. 光合作用是生物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答案:D9. 下列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描述,错误的是:A.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B. 第二定律: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 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 第四定律: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答案:D10. 下列关于电磁波的描述,错误的是:A.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电磁波的速度是光速C. 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D.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答案:C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019年辽宁省高考理科综合试题与答案

2019年辽宁省高考理科综合试题与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 As 75 I 127 Sm 150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A.脂质、RNA B.氨基酸、蛋白质C.RNA、DNA D.DNA、蛋白质2.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3.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
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
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C.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4.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A.血浆渗透压升高B.产生渴感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5.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
2022年新高考辽宁物理高考真题(含答案解析)

2022年新高考辽宁物理高考真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桥式起重机主要由可移动“桥架”“小车”和固定“轨道”三部分组成。
在某次作业中桥架沿轨道单向移动了8m ,小车在桥架上单向移动了6m 。
该次作业中小车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为( )A .6mB .8mC .10mD .14m2.2022年1月,中国锦屏深地实验室发表了首个核天体物理研究实验成果。
表明我国核天体物理研究已经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实验中所用核反应方程为23261213X Mg Al +→,己知X 、2312Mg 、2613Al 的质量分别为123m m m 、、,真空中的光速为c ,该反应中释放的能量为E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为氘核21H B .X 为氚核31H C .()2123E m m m c =++D .()2123E m m m c =+-3.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关于质点P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时刻速度沿y 轴正方向B .该时刻加速度沿y 轴正方向C .此后14周期内通过的路程为AD .此后12周期内沿x 轴正方向迁移为12λ 4.如图所示,蜘蛛用蛛丝将其自身悬挂在水管上,并处于静止状态。
蛛丝OM ON 、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αβαβ>、。
用12F F 、分别表示OM ON 、的拉力,则( )A .1F 的竖直分力大于2F 的竖直分力B .1F 的竖直分力等于2F 的竖直分力C .1F 的水平分力大于2F 的水平分力D .1F 的水平分力等于2F 的水平分力5.完全失重时,液滴呈球形,气泡在液体中将不会上浮。
2021年12月,在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的水球光学实验中,航天员向水球中注入空气形成了一个内含气泡的水球。
如图所示,若气泡与水球同心,在过球心O 的平面内,用单色平行光照射这一水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6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一、选择题: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
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是(B)A. tRNA 种类不同 B. mRNA碱基序列不同C.核糖体成分不同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D)A.癌细胞在条件不适宜时可无限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3.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B)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C)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5.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
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
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D)A. 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 a′组尖端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C. c组尖端的生长素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 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6.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
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D)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C.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 A10.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D】A. 5种B.6种C.7种D.8种11.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HA与b mol·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C】A. a=b B.混合溶液的PH=7D.混合溶液中,c(H+)+ c(B+)= c(OH-)+ c(A-) C.混合溶液中,c(H+-1L12.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26项应为【C】A. C7H16B. C7H14O2C. C8H18D. C8H18O1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
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
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中正确的是【C】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B. W 、X 、Y 、Z 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C.W 与Y 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D.有W 与X 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 与Y 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
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答案:AD15.如图,x 轴在水平地面内,y 轴沿竖直方向。
图中画出了从y 轴上沿x 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 、b 和c 的运动轨迹,其中b 和c 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A.a 的飞行时间比b 的长B.b 和c 的飞行时间相同C.a 的水平速度比b 的小D.b 的初速度比c 的大答案:BD16.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
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 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 2。
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
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A.N 1始终减小,N 2始终增大B.N 1始终减小,N 2始终减小C.N 1先增大后减小,N 2始终减小D.N 1先增大后减小,N 2先减小后增大答案:B17.自耦变压器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原、副线圈都只取该线圈的某部分,一升压式自耦调压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其副线圈匝数可调。
已知变压器线圈总匝数为1900匝;原线圈为1100匝,接在有效值为220V 的交流电源上。
当变压器输出电压调至最大时,负载R 上的功率为2.0 kW 。
设此时原线圈中电流有效值为I 1,负载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 2,且变压器是理想的,则U 2和I 1分别约为A.380V 和5.3AB.380V 和9.1AC.240V 和5.3AD.240V 和9.1A答案:B18.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一角度,两极板与一直流电源相连。
若一带电粒子恰能沿图中所示水平直线通过电容器,则在此过程中,该粒子A.所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B.电势能逐渐增加C.动能逐渐增加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答案:BD19.如图,均匀磁场中有一由半圆弧及其直径构成的导线框,半圆直径与磁场边缘重合;磁场方向垂直于半圆面(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0.使该线框从静止开始绕过圆心O 、垂直于半圆面的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半周,在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
现使线框保持图中所示位置,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线性变化。
为了产生与线框转动半周过程中同样大小的电流,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tB ∆∆的大小应为 A.πω04B B.πω02B C.πω0B D.πω20B 答案:C20.如图,一载流长直导线和一矩形导线框固定在同一平面内,线框在长直导线右侧,且其长边与长直导线平行。
已知在t =0到t =t 1的时间间隔内,直导线中电流i 发生某种变化,而线框中感应电流总是沿顺时针方向;线框受到的安培力的合力先水平向左、后水平向右。
设电流i 正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则i 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可能是答案:A21.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 、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
一矿井深度为d 。
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
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R d -1 B. Rd +1 C. 2)(R d R - D. 2)(d R R - 答案:A第Ⅱ卷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2.(5分)某同学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板的厚度。
该螺旋测微器校零时的示数如图(a )所示,测量金属板厚度时的示数如图(b )所示。
图(a )所示读数为_________mm ,图(b )所示读数为_________mm ,所测金属板的厚度为_________mm 。
答案:0.010;6.870;6.86023.(10分)图中虚线框内存在一沿水平方向、且与纸面垂直的匀强磁场。
现通过测量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来测量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并判定其方向。
所用部分器材已在图中给出,其中D为位于纸面内的U形金属框,其底边水平,两侧边竖直且等长;E为直流电源;R为电阻箱;○A为电流表;S为开关。
此外还有细沙、天平、米尺和若干轻质导线。
(1)在图中画线连接成实验电路图。
(2)完成下列主要实验步骤中的填空①按图接线。
②保持开关S断开,在托盘内加入适量细沙,使D处于平衡状态;然后用天平称出细沙质量m1。
③闭合开关S,调节R的值使电流大小适当,在托盘内重新加入适量细沙,使D________;然后读出_________________,并用天平称出_______。
④用米尺测量_______________。
(3)用测量的物理量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可以得出B=_________。
(4)判定磁感应强度方向的方法是:若____________,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反之,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答案:(2)重新处于平衡状态;电流表的示数I;此时细沙的质量m2;D的底边长度l;(3)21m m gIl -(4)m 2>m 124.(14分)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
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 ,拖杆质量可以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μ,重力加速度为g ,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