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余干县旅游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余干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余干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余干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2.27•【字号】赣府字〔2024〕61号•【施行日期】2024.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余干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上饶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恳请批准上饶市广信区等11个县(市、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请示》(饶府文〔2023〕31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余干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余干县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省委十五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全面融入南昌都市圈发展,建设全省优质农产品基地、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县、南昌都市圈产业转移承接基地。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余干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29.2181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18.0175万亩;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482.46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控制在48.01平方公里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5.0014亿立方米。

严格落实“三区三线”管控要求,切实加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抓好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历史文化保护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余干

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余干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余干内容提要:十八大报告把生文明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而当前,余干县为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出建设“五个余干”,其中把“生态余干” 摆在突出的位置,“建美丽余干县,做美丽余干人”是全县上下的美好追求。

余干有着良好的生态优势,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我们要统一认识、科学规划、发展绿色产业、养成良好的绿色消费及行为习惯,从而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崛起。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余干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为人民描绘了一幅令人憧憬的“中国梦”。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和省、市委的号召,,中共余干县委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之初,就向全县人民发出了建设“五个余干”的号召,其中就把建设“生态余干”摆在突出的位置。

自此,“以生态立县、建文明之城”成了全县上下的最强音,“建美丽余干县,做美丽余干人”成了全县上下的美好追求。

一、余干建设生态文明的优势近年来,我县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显现的经济社会、城市乡村、自然文化、基础建筑发展失衡的全局性问题,也程度不同地普遍存在着。

所以,寻找“新的发展模式”,成为我们关注的重大主题。

那么,我县发展生态文明的优势有哪些呢?1、环境优势。

我县生态环境总体良好,地处鄱阳湖东南岸,信江贯穿全境,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县。

全县森林资源覆盖率为20.5%,湖区水域面积640平方公里,湿地面积96.5万亩,鸟类230种,其中冬候鸟121种,全球99%以上的白鹤到鄱阳湖越冬,素有“梦里水乡、候鸟天堂”之称。

余干概况

余干概况

余干县位于江西东北部,居信江下游,鄱阳湖南岸,全县总面积2330平方公里,辖27个乡、镇、场,总人口100万。

全县有耕地72万亩,山地79.1万亩,湖滨草地21.5万亩,水面80.6万亩,可养水面36万亩。

这里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有广阔的、优质的进化性第四纪红壤土,有丰富的瓷土资源,黑陶、银陶全国独有。

这里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平均气温17.9℃,适应各种农作物生长。

2008年1-6月份,全县实现GDP21.0727亿元,同比增长14.8%。

工业增加值9.4471亿元,同比增长26.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725亿元,同比增长34.0%;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438亿元,同比增长2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201亿元,同比增长20.54%;农民人均纯收入3520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工资性收入1544元,同比增长23.31%。

——渊源的历史文化。

余干古称干越,秦始(公元前221年)置县,迄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境内风景秀丽,名胜古迹繁多。

东山岭风景区、五雷万春山风景区和鄱湖风景区,都有各自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动人传说。

主要古迹有北宋崇宁年间摩岩石刻、古埠宋代拱桥、明太祖朱元璋为其在大战鄱阳湖时阵亡将领建造的忠臣庙。

历史名人有汉朝的长沙王吴芮、十万户列候梅娟、理学家张遐、张吉、胡居仁,以及宋代右丞相赵汝愚,礼部待郎李伯玉等。

余干民风淳淳,意境深远,慕名游览者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唐代刘长卿、蒋士铨、韦庄,宋代王十朋、黄庭坚、辛弃疾、米芾、朱熹;明代李时珍等名人都在余干写下许多赞美的诗词佳作。

——优美的自然风光。

“干越亭前晚风起,吹入鄱湖三百里,晚来一雨洗新秋,身在江东图画里。

”这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游玩余干时写下的赞美余干优美自然风光的不朽诗篇。

余干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演绎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引人入胜。

康山怀古、李梅踏青、憩园品茶、琵琶泛舟、东山赏月、城北漫步、老城探幽,走走古埠桥,看看石口古樟,听听饶河古调,尝尝风味小吃,品品贡品特产,自有品不完的鄱湖风情和江南韵味。

余干县项目投资计划书(规划设计)

余干县项目投资计划书(规划设计)

余干县xxx建设投资项目投资计划书模板仅供参考余干县xxx建设投资项目投资计划书余干县,隶属于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南岸,信江下游,东与万年县接壤,南毗鹰潭市余江区、抚州市东乡区,西连南昌市进贤县、新建区、南昌县,北邻鄱阳县,与都昌县隔湖相望。

全县总面积为2336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末,余干县辖9个镇、11个乡、7个场,户籍人口109万人,常住人口91.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2.2万人,城镇化率45.9%。

余干以境处余水之干而得名,西汉初名余汗县,南朝宋永初年间改名余干县。

1949年5月7日余干解放后,先后属鄱阳专区、乐平专区、浮梁专区、上饶专区、上饶地区,2000年10月上饶地区撤区设市,余干县属上饶市管辖。

余干县最大河为信江,纵贯全境,长146.5千米;最大湖泊为康山大湖,系江西省第二大内湖,约7.5平方千米;最高山峰为李梅岭,海拔高度290米;最低点为北部皇帝帽,海拔13米左右。

2018年,余干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8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17.3亿元。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扶植和重视,使得农业的发展非常迅速,也带动了肥料产业的发展。

为适应时代的需要,有机肥料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该xxx项目计划总投资16288.2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385.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9.90%;流动资金4903.2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10%。

达产年营业收入37433.00万元,总成本费用28827.07万元,税金及附加303.24万元,利润总额8605.93万元,利税总额10096.19万元,税后净利润6454.4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641.7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2.84%,投资利税率61.98%,投资回报率39.63%,全部投资回收期4.02年,提供就业职位611个。

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共同发展”的原则。

注重发挥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区域规模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协同发展,利用项目承办单位在项目产品方面的生产技术优势,使投资项目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达到“高起点、高质量、节能降耗、增强竞争力”的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

余干县瑞洪镇总体规划说明书精减版

余干县瑞洪镇总体规划说明书精减版

江西省上饶市××县××镇总体规第一部分文本第一章总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规划原则与指导思想、目标、期限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镇域镇村体系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城镇性质与规模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发展用地选择与功能分区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总体规划布局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道路交通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绿地景观体系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公用工程设施规划5第十一章防灾规划6第十二章环境保护规划7第十三章近期建设规划8第十四章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8第十五章附则9第二部分说明书第一章总则10一、规划背景10二、规划依据10三、规划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规划期限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规划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规划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规划思路与重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上一轮总体规划简要评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上一轮总体规划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上一轮总体规划实施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社会经济发展研究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优势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不利因素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经济发展战略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经济发展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人口规模预测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镇域总人口预测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城镇人口预测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镇域镇村体系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镇村等级、规模、职能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经济区划与生产力布局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镇域基础设施规划10四、新农村建设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镇区建设规划12一、城镇性质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城镇规模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发展方向与用地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用地适宜性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总体布局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对外交通与道路广场规划13一、对外交通规划13二、道路广场规划13第八章绿地景观体系规划14一、规划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九江市实施<江西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规划纲要>方案》的通知

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九江市实施<江西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规划纲要>方案》的通知

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九江市实施<江西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规划纲要>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九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6.26•【字号】九府厅发[2009]55号•【施行日期】2009.06.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九江市实施〈江西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规划纲要〉方案》的通知(九府厅发〔2009〕5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庐山管理局,九江经济开发区、共青城开发区管委会,云居山-柘林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政府相关部门,市直及驻市有关单位:《九江市实施〈江西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规划纲要〉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六月二十六日九江市实施《江西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规划纲要》方案为全面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产品品位,树立旅游品牌形象,形成旅游核心竞争力,把我省建设成为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江西省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江西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省规划纲要》)。

根据《省规划纲要》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九江市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围绕江西省“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的总体定位,遵循旅游产业发展规律,以市场为导向、现代交通为前提、重点旅游城市和精品景区为载体、提升旅游产品整体质量为核心;坚持红色、绿色、古色旅游相融合,观光、度假、休闲旅游相促进,环境、景区、设施品质相匹配,极品、黄金、特色线路相协调;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和市场动作,经过四年的规划建设,力争把九江旅游线路建设成为江西最具特色,最有吸引力的龙头旅游产品,把我市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

二、细化完善九江旅游线路的设计列入《省规划纲要》的江西旅游精品线路涉及九江的旅游线路有六条,分别是:一条极品旅游线路、一条黄金旅游线路、四条特色旅游线路。

江西余干文化一条街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江西余干文化一条街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支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申报材料要求余干奇石古玩文化一条街建设实施方案目录一、前言二、项目概况三、项目建设背景依据四、余干县文化产业现状五、项目建设的优势与特色六、项目建设的内容及规模七、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九、结论(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一、前言现代城市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角逐,其中文化资源、文化氛围、文化发展水平至关重要。

城市文化是当地千百年的积淀,是特有的,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内涵、品格的象征。

文化不仅为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能创造出可观的经济价值,有效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城市形象。

因此,文化是城市竞争力中的核心力。

余干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

素有“闽越百货集散”之繁荣,“江南名郡”、“鱼米之乡”之美誉。

拥有众多不可重复的文化资源。

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环境下,余干县委办、政府办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余干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3——2016年)》两个文件,对我县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规划。

并出台了一系列文化发展优惠政策,为我县发展一批文化产业优势项目,培养一批有社会影响力和经济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经济不断发展,物质基础丰富的今天,人们更多的是对文化和知识的渴望,更多的是热衷于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和艺术熏陶。

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发文化旅游休闲产业需要有一定的场所和平台。

特别是文化艺术品、古玩交易展示、特色文化产品展示经营等都需要创造一个特定的场所和环境。

但目前我县尚缺乏这样一种场所和环境,因为没有市场,文化艺术品、特色文化产品分散,许多收藏爱好者的古玩字画、青铜瓷器、明清家具、工艺品、文房四宝、民间工艺品等没有交流展示的平台,而且市民和游客缺少一处品质休闲、高雅追求的好处去。

因此,建设奇石古玩文化一条街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市场的需要。

江西省余干县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探讨

江西省余干县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探讨

园艺与种苗,Horticulture&Seed2020,40(12):11-12,14doi:10.16530/21-1574/s.2020.12.004D iscussion on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Forest City Construction in YuganCounty,Jiangxi Province江西省余干县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探讨李冬生(江西省余干县林业局,江西余干335100)扌&要:分析了江西省余干县森林城市建设中4森林资源概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相关内容,包括规划定位、规划范围、规划目标、规划布局、建设内容等,为余干县森林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森林城市;森林资源;规划内容;森林生态中图分类号:S7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896(2020)12-011-02LI Dong-sheng(Forestry Bureau of Yugan County,Jiangxi Province,Yugan, Jiangxi335100)Abstract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st city in Yugan County,Jiangxi Province were analyzed,and the related contents of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forest city construction,including planning positioning,planning scope,planning objectives,planning layout,construction content,etc.,were discusse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st city in Yugan County.Key words Forest city;Forest resources;Planning content;Forest ecology为应对快速城市化发展引起的诸多生态、环境健康、安全问题,我国在21世纪初提岀了森林城市的概念,在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欧美发达国家提岀的城市林业理论,创造性地将森林城市建设作为我国城市建设、改造、拓展和管理的一种全新发展模式,取得了一系列突岀的成就,使其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余干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局部调整方案》(送审稿)

《余干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局部调整方案》(送审稿)

余干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局部调整方案(送审稿)余干县人民政府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2020.03项目名称余干县“两规”融合评估报告及城市总体规划局部调整方案委托单位余干县自然资源局编制单位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证书编号城乡规划资质甲级 [建]城规编(141144)土地规划资质乙级赣土规乙字[2019]013 号工程编号院长江新洪高级工程师总工张宁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编制单位规划二所所长沈鑫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主任工程师蒋亦军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注册咨询工程师项目负责人朱宽樊工程师、注册规划师编制人员陈晨工程师郑立俊工程师协编单位余干县自然资源局目录1.调整指标分析 (1)2.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方案说明 (2)2.1 总规用地调整情况 (2)2.2 小结 (7)2.3 局部调整方案与原总规方案比对分析 (8)3.国土空间规划管控要求符合性分析 (9)3.1 三线管控符合性分析 (9)4.2 强制性内容符合性分析 (9)3.3 “两规”一致性分析 (10)4.乡镇项目调整建议 (11)1.调整指标分析根据《关于切实加强过渡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市县城市总体规划局部调整要求如下:1.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 2020 年的城市,可对规划建设用地进行部分拓展(原则上控制在原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的 20%以内),以满足城市近期发展的需要。

2.城市总体规划期限至 2030 年或 2035 年且已获批准的城市,应严格执行已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不得突破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进行开发建设。

因国家、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需要,经专题评估论证,确需调整的,按照“规模总量不变、强制性内容不改、用地增减平衡”的原则,可对建设用地(原则上控制在原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的 5%以内)布局进行优化调整。

3.城市总体规划正在修编且成果已经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查通过的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近期建设用地,可以作为过渡期规划建设的参考依据,编制和批准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和项目规划审批。

对余干县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对余干县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县个体工商户达 80 户、 00 私营企业达 50 实现税收 12 马市 、 0 家, . 万合等 中心镇为支撑 的城镇体系 , 成城市与 乡镇优 形 亿元 。三是坚持扶强扶优 和联合 发展 的方针 , 优势 民 势互补 、 鼓励 良性互动 、 协调 发展 的格局 。三是 围绕建设 物流 中 营企业运用资本扩 张和业务 合作手段 做大做 强 , 形成一 批 心 、 贸中心 、 商 旅游 集散 中心 三大 目标 , 加快旅游 景点 的开 跨行业 、 地 区 、 所 有 制 , 有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 空 母 发建设步伐 , 跨 跨 具 航 全力培植运输大户和专业物流组织 , 极引导 积
维普资讯
市县经济
4 3
■ 王 群
余干县位 于鄱 阳湖东 南岸 、 信江 下游 , 县 国土 面积 势头 , 全 但旅游业发展却依然迟缓。在全 国各地旅游业发展 23 30平方公里 , 2 乡镇场 , 0万 人 口。余 干 自秦 时 如火如荼的今天, 辖 7个 1 0 我县旅游业为何还处于这样一种困境? 笔者就此进行 了专题调研 , 出一些粗浅的探讨。 并作 置县迄今已有 20 20余年历史 , 曾有“ 闽越百货集散” 之繁 为此 ,
舰” 。促进 大企业 和中小 企业 开展 分工合作 , 建立 以大市场 优化 经 为主导 、 大中小企 业协作的产业 组织体系 , 促进 民营经 济整 营方式 , 提高城镇产业发展质量 , 增强对周边县市 的辐射吸 体水平 的提高 。 引力 , 打造县城经济 圈。 ( 着力发展农业产业经 济。坚持 以市场 为导 向, 四) 以 ( ) 六 积极发 展项 目经济。按 照 “ 快发 展靠 投入 , 加 扩 农 民增收为 目 , 标 紧紧围绕 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 设要求 , 主攻 大投入靠项 目” 的指 导思想 , 中力量抓好 一批事关经济社 集 泰和乌鸡 、 肉牛 、 水产养 殖 、 无公 害蔬菜 四大 主导产 业。泰 会发展全局的重点 项 目, 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一方 面, 全 和乌鸡产业 , 积极 构 建 以澄江 为 中心 , 射南 溪 、 市 、 力优化重点项 目建 设环 境。进一步 健全完 善一个 项 目、 辐 马 塘 一 洲、 苏溪等乡镇的泰和乌鸡养殖圈; 肉牛产业 , 继续建设好 名县级领导 、 套班 子 、 一 一包 到底 的项 目建设 推进 落实 机 上 田种草养牛示范 园和苑前 、 三都 、 上模 肉牛 市场 , 推动 苑 制 , 打破行业和部门界限 、 工界 限 、 分 区划界限 。 全方 位推进 前, 、 螺溪 灌溪 、 塘洲 、 上模 、 沙村 肉牛示 范带 的快 速发展 ; 水 泉南高速泰和段 、 石虎塘航 电枢纽工程 、0 15国道扩 改等重 产养殖业 , 加快水 产养殖 品种 的调 整 , 化水 产养 殖模式 , 点项 目建设。立足 县内资源特色 、 优 基础优势和实际需要 , 开 重点 以南车水库为辐 射源 , 带动老 营盘水 库 、 缝岭水 库 、 洞 发包装好垃圾 处理场 、 县城防洪 工程 、 基本农 田建 设 、 天然 口水库 、 芦源水库 、 山水库发 展 网箱养 鱼 , 市 、 枫 马 苏溪 、 螺 气管 网等一批关联 度 高 、 带动 力强 、 以兴 县立县 的大项 足 溪、 澄江等 乡镇重 点发展特种水产 养殖 , 使全县特种水 产量 目, 形成“ 建设 一批 、 储备一批 ” 良性循环 , 的 不断培 育新 的

江西省温泉旅游发展规划文本

江西省温泉旅游发展规划文本

目录第1章规划总则 (3)1.1 规划性质 (3)1.2 指导思想 (3)1.3规划范围 (3)1.4规划期限 (3)1.5规划依据 (4)第2章现状评估 (5)2.1资源分布 (5)2.2主要特点 (6)2.3开发现状 (9)2.4存在问题 (10)2.5潜力评价 (11)第3章发展战略 (13)3.1规划理念 (13)3.2主体战略 (13)3.3发展方向 (14)3.4 形象定位 (15)3.5产业定位 (15)3.6目标定位 (15)第4章空间布局 (17)4.1 “星月同辉” (17)4.1 “五珠闪耀” (17)4.3 “十团互动” (17)4.4“六片共进” (19)4.4线路组合 (21)第5章重点工程 (23)5.1 七个温泉旅游度假区 (23)5.2十五个温泉旅游特色镇 (24)5.4三十六个重点温泉旅游度假村 (32)第6章精特产品 (33)6.1康体养生温泉 (33)6.2山水观光温泉 (34)6.3商务会议温泉 (35)6.4 文化体验温泉 (35)6.5农家个性小泉 (36)6.6特种时尚温泉 (36)第7章延伸业态 (38)7.1温泉洗浴用品产业 (38)7.2温泉景观地产业 (38)7.3温泉乐活休闲产业 (39)7.4温泉创意服务产业 (41)第8章市场开拓 (43)8.1市场分析 (43)8.2市场定位 (43)8.3营销策略 (45)8.4营销手段 (46)第9章资源保护 (48)9.1约束机制 (48)9.2容量控制 (49)9.3生态预警 (49)9.4景观保护 (50)9.5环境抚育 (50)第10章保障措施 (52)10.1组织领导 (52)10.2用地支持 (52)10.3 资金投入 (53)10.4科技支撑 (53)10.5人才培养 (54)10.6监督管理 (54)10.7体制创新 (55)第1章规划总则1.1 规划性质本规划属于宏观战略层面的区域温泉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是江西省温泉旅游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余干县文化四馆规划设计——传统文化复兴与探索

余干县文化四馆规划设计——传统文化复兴与探索

余干县文化四馆规划设计——传统文化复兴与探索发布时间:2021-11-05T07:31:22.09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17期作者:孙晓波[导读] 鄱阳湖,古称彭蠡、彭泽,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长江中的耀眼明珠孙晓波浙江东华规划建筑园林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14摘要:鄱阳湖,古称彭蠡、彭泽,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长江中的耀眼明珠,赣江、信江、信河、饶河、抚河等源源不断流入,水域面积4000平方公里,水天相连,渺无际涯。

余干,枕卧鄱阳湖东南之畔,古称干越,人杰地灵,文化长盛。

余干县文化四馆,市中心的艺术殿堂,群众文化活动的崭新舞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激情碰撞,演绎出璀璨的文艺大复兴,重檐坡屋顶、飞檐翘角,斗拱攒尖,多少次梦回汉唐,方有今日的情有独钟。

余干县文化四馆的落成,高举弘扬传统文化旗帜,忠实践行习主席“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化宣言,自信昂扬,大踏步跨入中国新世纪,世界新纪元。

本文主要介绍余干县文化四馆规划与设计方案。

关键词:余干县文化四馆;新建工程;设计引言余干县文化四馆分别为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四馆合一。

选址位于余干县市民公园东侧,与西侧五一购物广场对称布局,北侧为县委县政府。

总用地面积31690.69㎡(约47.54亩),总建筑面积34384.09㎡。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5271.94㎡,地下建筑面积8817.82㎡,主体三层,局部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规划布局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设计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坚持“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遵循城市发展脉落,延续空间规划序列,结合道路广场布局,本设计图书馆位于建筑西侧,主入口正对市民广场,市民广场兼作图书馆的人流集散广场。

博物馆位于建筑北侧,结合基地北侧长安东路设置博物馆主入口。

文化馆位于建筑东侧,沿基地东侧玉亭大道设文化馆主入口。

美术馆位于建筑南侧,主入口正对城市主干道世纪大道。

建筑出入口的布置,充分考虑不同场馆使用人群的的需求,在流线布置上做到互不干扰,相对独立。

江西省余干县县情简介

江西省余干县县情简介

余干县情余干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下游,鄱阳湖东南岸,国土面积2 331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7个县属场,总人口l00万。

余干人文昌盛。

自秦时置县,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素有“闽越百货集散”之繁荣,“江南名郡”、“鱼米之乡”之美誉。

美丽的一方故土地,孕育了汉长沙王吴芮、宋右丞相赵汝愚、明代理学家胡居仁等一批匡扶社稷、治国安邦的忠臣良相。

余干风光秀丽。

独特的山水风景和动人的历史传说,构成了独具魅力的水乡风情。

“古代水上战场、今日候鸟天堂”的鄱阳湖景区,松海环绕、碧波荡漾的木溪水库,显庐山之秀的东山岭,兼西湖之美的琵琶湖等名胜景点,令众多慕名来访者倾倒陶醉,流连忘返。

余干区位优越。

地处南昌、景德镇、鹰潭三角区中心,素有“八省通衢”之称,是环鄱阳湖公路圈的“咽喉”地带。

县城至南昌、景德镇、鹰潭等周边城市均在1小时车程之内。

县境有206、320、昌万公路等国道、省道和济南至广州高速公路通过,周边有南昌、景德镇两个机场,浙赣、皖赣、鹰厦、京九四条铁路,交通相当便捷。

余干资源丰富。

有着丰富的湖、洲、田资源和许多独特的物种资源,是全国水产畜禽基地和全省渔业十强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

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盛产芝麻、花生、大豆、莲子、藜蒿、薏仁、芡实等农特产品。

全县水域有鱼类资源118种,是鄱阳湖银鱼、甲鱼、鳜鱼、河蟹、珍珠等珍稀水产品的集中产地。

同时,有着煤、瓷土、焦宝石等丰富的矿产资源。

余干商机无限。

国电黄金埠发电厂第一期2×650MW机组已并网发电,为企业生产提供了充足而低廉的能源。

依靠电厂规划建设了8.4平方公里的黄金埠电力特色工业基地,为企业创业筑就了良好的平台。

劳力充足,原材料价格低廉,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含金量大,投资回报率高。

尤其是随着软环境建设措施的到位,全县上下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空前浓厚,投资创业的客商纷至沓来,工业园区已成为客商投资发展的“乐园”。

余干生态优良。

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一员,余干县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坚持保护在先、适度开发、合理利用、长效管理的原则,积极转变传统农业产业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努力探索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的致富新路子。

余干城市北入口景观公园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余干城市北入口景观公园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余干城市北入口景观公园规划方案设计说明余干城市北入口景观公园规划方案设计说明一、项目概述(一)项目背景1、“优化一城三区、建设五个余干”余干县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提出了以“依托南昌、对接沿海”为战略开放取向,以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为根本动力,以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为重要抓手,优化一城(中等城市)三区(中心城区、黄金埠工业园区、瑞洪休闲度假区)生产力布局,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融入都市一小时经济圈,建设电力余干、生态余干、美食余干、诚信余干、和谐余干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

2、“千年古邑、魅力水乡、生态家园”展示水乡泽国生态特色、凸显先秦古邑和干越文化特质,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完善城市功能,建设生态家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是余干县城市规划、建设的核心目标。

城市北入口景观公园是城市生态文化特色、城市品质、城市形象的直接感知点和第一窗口。

项目已纳入了余干县近期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项目概况1、项目区位本项目位于余干县城北,昌万公路与迎宾北大道交汇处,昌万公路以北,昌德高速余干县城挂线道路迎宾北大道的两侧;是目前城市建成区的北向对外交通口,交通区位条件特殊。

2、建设规模项目占地约28200平方米,由东西两个扇形地块隔路形成一个半圆形规划用地形状,地势比较平缓,有水域在西面地块经过。

地块的西北、东北面为城市商住规划用地。

3、建设目标打造一城市生态、文化特质展示与城市社区功能相结合的,城市窗口型精品景观公园。

凸出余干悠久、深厚的干越文化和鄱阳湖生态特色,完善城市社区休闲、游憩、交流功能。

打造城市生态空间,塑造城市街景,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

二、设计依据1、《余干县城市总体规划》、《余干县城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3、《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4、《风景园林制图标准》(CJJ67--95);5、《停车场设计规则》(公安部、建设部(88)交管字90号);6、《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7、《规划设计条件》与《设计任务书》;8、现行相关设计技术规范、规定。

江西省余干县旅游总体规划

江西省余干县旅游总体规划

江西省余干县旅游总体规划余干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4—2020)第一章旅游产业背景分析一、余干县基本概况1、区位条件(1)地理位置余干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南岸,信江下游及怀玉山脉与武夷山余脉尾部。

地理坐标为东经116°13′48″——116°54′24″,北纬28°21′36″——29°03′24″,属亚热带气候区。

全县总面积为2,330.77平方千米。

地处赣鄱水道这一南北交通要道一侧,历来为军事重地。

秦置县时,余干疆域,东抵歙(今皖赣交界一带),西抵豫章(南昌等地),南抵瓯徼建宁(浙江、福建边区),北抵鄱甸(波阳县)。

现余干东与万年接壤,西连新建、南昌、进贤,南毗余江、东乡,北邻波阳、都昌,并滨鄱阳湖。

县城玉亭镇西距省会南昌市70千米,东距上饶市200千米,东北离景德镇市110千米,南距鹰潭市69千米。

(2)交通条件陆路方面,县境东南的206国道、320国道为连接对外交通主干线。

206国道鹰潭—乐平—景德镇线,经过黄(金)埠、五雷,从而使余干县由黄埠经206国道、320国道、沪瑞高速与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连通,形成以公路为主的区域旅游交通格局。

此外,在建的昌万公路横穿余江,通过该公路县城玉亭镇距南昌市仅70千米,有利于省城及周边地区往返余干的经贸和旅游往来。

水路主航道有信江横贯县境,全长146.5千米,平均宽度为330到390米,最宽处(大溪渡)668米,有主要航道8条,275千米,均可通往南昌、九江、鹰潭、上饶、景德镇等地。

县内交通,到2003年11月,全县实现乡乡通柏油、水泥路。

全县公路总里程1,262.8千米。

其中已通县道167.7千米,乡道268.5千米,村道394千米。

全县共有行政村442个,已通公路村338个,其中已通油路行政村114个。

目前县境内外交通主要以陆路为主,水路为辅。

2、自然地理(1)地质地貌余干县基本上由低丘和滨湖平原所组成。

《余干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局部调整方案》(送审稿)

《余干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局部调整方案》(送审稿)

余干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局部调整方案(送审稿)余干县人民政府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2020.03项目名称余干县“两规”融合评估报告及城市总体规划局部调整方案委托单位余干县自然资源局编制单位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证书编号城乡规划资质甲级 [建]城规编(141144)土地规划资质乙级赣土规乙字[2019]013 号工程编号院长江新洪高级工程师总工张宁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编制单位规划二所所长沈鑫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主任工程师蒋亦军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注册咨询工程师项目负责人朱宽樊工程师、注册规划师编制人员陈晨工程师郑立俊工程师协编单位余干县自然资源局目录1.调整指标分析 (1)2.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方案说明 (2)2.1 总规用地调整情况 (2)2.2 小结 (7)2.3 局部调整方案与原总规方案比对分析 (8)3.国土空间规划管控要求符合性分析 (9)3.1 三线管控符合性分析 (9)4.2 强制性内容符合性分析 (9)3.3 “两规”一致性分析 (10)4.乡镇项目调整建议 (11)1.调整指标分析根据《关于切实加强过渡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市县城市总体规划局部调整要求如下:1.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 2020 年的城市,可对规划建设用地进行部分拓展(原则上控制在原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的 20%以内),以满足城市近期发展的需要。

2.城市总体规划期限至 2030 年或 2035 年且已获批准的城市,应严格执行已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不得突破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进行开发建设。

因国家、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需要,经专题评估论证,确需调整的,按照“规模总量不变、强制性内容不改、用地增减平衡”的原则,可对建设用地(原则上控制在原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的 5%以内)布局进行优化调整。

3.城市总体规划正在修编且成果已经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查通过的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近期建设用地,可以作为过渡期规划建设的参考依据,编制和批准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和项目规划审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干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2004—2020)
第一章旅游产业背景分析
一、余干县基本概况
1、区位条件
(1)地理位置
余干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南岸,信江下游及怀玉山脉与武夷山余脉尾部。

地理坐标为东经116°13′48″——116°54′24″,北纬28°21′36″——29°03′24″,属亚热带气候区。

全县总面积为2,330.77平方千米。

地处赣鄱水道这一南北交通要道一侧,历来为军事重地。

秦置县时,余干疆域,东抵歙(今皖赣交界一带),西抵豫章(南昌等地),南抵瓯徼建宁(浙江、福建边区),北抵鄱甸(波阳县)。

现余干东与万年接壤,西连新建、南昌、进贤,南毗余江、东乡,北邻波阳、都昌,并滨鄱阳湖。

县城玉亭镇西距省会南昌市70千米,东距上饶市200千米,东北离景德镇市110千米,南距鹰潭市69千米。

(2)交通条件
陆路方面,县境东南的206国道、320国道为连接对外交通主干线。

206国道鹰潭—乐平—景德镇线,经过黄(金)埠、五雷,从而使余干县由黄埠经206国道、320国道、沪瑞高速与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连通,形成以公路为主的区域旅游交通格局。

此外,在建的昌万公路横穿余江,通过该公路县城玉亭镇距南昌市仅70千米,有利于省城及周边地区往返余干的经贸和旅游往来。

水路主航道有信江横贯县境,全长146.5千米,平均宽度为330到390米,最宽处(大溪渡)668米,有主要航道8条,275千米,均可通往南昌、九江、鹰潭、上饶、景德镇等地。

县内交通,到2003年11月,全县实现乡乡通柏油、水泥路。

全县公路总里程1,262.8千米。

其中已通县道167.7千米,乡道268.5千米,村道394千米。

全县共有行政村442个,已通公路村338个,其中已通油路行政村114个。

目前县境内外交通主要以陆路为主,水路为辅。

2、自然地理
(1)地质地貌
余干县基本上由低丘和滨湖平原所组成。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由东南部丘陵向西北缓慢倾斜,过渡到滨湖平原。

最高处为南部李梅岭,海拔390米,最低点在北部皇帝帽,海拔13米左右。

地形最大比高376米,信江纵贯其中,沿岸有小片的冲积滩地。

中部为平原区,占全县面积的46%;东南部为低丘区,占全县面积的43%;西北部为湖区,占全县面积的21%。

山脉分东西两大支,东大支系怀玉山脉,主要山峰有万春寨、高显峰、东山岭、康郎山;西大支系武夷山余脉,主要山岭有李梅岭、五彩山、山岩岭、望仙峰。

(2)主要水系
余干县境内河流众多,除常年性河流,还有鄱阳湖区季节性河流。

季节性河流,每年春夏水满时,与鄱阳湖合成一片;秋冬水退时,又现露为河流。

常年河流有信江、木溪河、大山寨河、珠桥河、九龙河、润溪河等。

其中信江为余干县第一大河。

境内流域面积2005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86%,过境146.5千米。

据1995年测量,最大流量为13,600秒立方,相应最高水位28.76米。

1971年测量,最小流量10.4秒立方,相应最低水位17.59米。

季节性河流有康山河、赣江南支、黄陂河、抚河、饶河等。

此外余干县湖塘星列,其中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位于县西北部。

都昌县以南属余干县湖区,面积640平方千米,占全湖面积的五分之一。

每年汛期,整个湖面一片汪洋,枯水季节,湖、港、草洲星罗棋布。

县人把康山大堤沿圩外和鄱阳湖季节湖泊称为外湖,圩内平原大水域为内湖,丘陵地区小水域为池塘。

全县有较大外湖138口,较大内湖124口,池塘3,883口。

(3)气候和水文
余干县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主要特点: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水量充沛,四季分明,季风明显,无霜期长。

全县年平均气温为17.8℃,最冷是1月,平均为5.2℃,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为29.7℃。

历年平均无霜期为256天,全县气温的区域性差异不明显。

余干县年平均降水量为1,586.4毫米,属赣东北少雨地区,年平均蒸发为1557.7毫米,年干燥度为0.67。

余干有明显的伏旱和秋旱现象。

余干县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108.29千卡/平方厘米。

年平均日照时数,中部为1,872小时,北部为2,047小时。

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暴雨、大风、冰雹、干旱、寒露风。

(4)植物资源
余干县植物种类繁多,有林木400余种,其中马尾松分布全县,且多连片。

1983年普查,保存面积25.07万亩,立木储蓄量9,511万立方米。

杉木林面积13.97万亩,立木储蓄量4.44万立方米。

还有竹林面积2,380亩,储蓄量127.6万根。

此外,还有一些生长在林木中的植物,李梅岭岩茶分为红、绿两种,均天然生长在林木茂盛的山坳中。

魔芋、天南星、绣花针、草珊瑚、何首乌等更是野生中药材宝库。

(5)动物资源
余干县野生动物十分丰富,有野猪、野兔、鹿、麝、狐狸、果子狸、麂、白鹤、白鹭等珍禽异兽栖息繁衍。

此外,康郎山一带的鄱阳湖水域,芦苇丛生,成为天鹅、白鹤、黑鹅、大雁等越冬觅食之地,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鄱阳湖重要的珍贵鸟类保护区。

(6)矿产资源
余干县拥有一定的矿产资源,有的矿种储量也较丰富。

据初步勘察资料,能源矿产有煤,非金属矿产有瓷土、焦宝石(耐火粘土)、石英石(硅石)、石灰石、红砂石、砖瓦用粘土,金属矿产有钛砂、砂金、岩金、赤铁矿、褐铁矿、锰磁盘等。

煤炭是余干县主要矿产资源。

其中含煤地层乐平组,含煤系储量,据预测总储量可达8,311.8万吨。

瓷土(瓷石)是余干县优势矿种,分布较广,是瓷都景德镇瓷业生产的重要原料。

已探明有储量的矿产地有老虎口瓷石矿区,杨坊瓷石矿和黄家庄仙峰岭瓷土矿等。

保有总储量达7,259.42万吨,其中工业储量133.8万吨。

(7)水资源
余干县地表水分当地陆地径流与信江流入境水两部分。

陆地径流主要由降雨产生,根据原上饶地区编等值线图,余干县年平均降雨1,600毫米左右,年径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