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子商务立法
第3章 电子商务立法概况

第3章电子商务立法概况第3章电子商务立法概况本章将全面介绍电子商务立法的概况,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背景、目的和内容,并对其进行细化解读。
3.1 电子商务立法的背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促使各国政府开始意识到电子商务立法的迫切性。
电子商务的出现给传统商务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变革,而且跨境电商的兴起也给国际贸易带来了新的挑战。
因此,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保护消费者权益、规范市场秩序和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3.2 电子商务立法的目的电子商务立法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
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可以为电子商务提供法律保障和指导,促进各类主体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合规运营,同时也能够有效解决电子商务中的纠纷和问题。
3.3 电子商务立法的内容电子商务立法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3.3.1 电子商务交易规则电子商务交易规则主要包括电子合同、网络购物、网络拍卖等方面的规定。
这些规则主要是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规范交易行为,弥补传统法律在电子商务领域的不足。
3.3.2 电子商务平台管理电子商务平台管理主要关注电子商务平台的注册、运营和监管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可以规范平台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
3.3.3 电子商务数据保护电子商务数据保护主要包括个人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方面的规定。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个人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保护。
3.3.4 电子支付与金融安全电子支付与金融安全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关注电子支付的安全性和合规性问题,以防止电子支付中的欺诈和非法活动。
3.3.5 电子商务纠纷解决电子商务纠纷解决主要关注电子商务交易中的纠纷处理机制和途径。
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可以为电子商务纠纷的解决提供指导和保障。
以上仅为电子商务立法内容的简要介绍,具体内容还需根据各国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制定和规定。
第3章 电子商务立法概况

第3章电子商务立法概况电子商务立法概况本章将详细介绍电子商务立法的概况,其中包括了相关法规的发展历程、适用范围、法律主体、主要内容等方面的内容。
3·1 发展历程电子商务立法发展的历程可以追溯到互联网的兴起。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逐渐普及,国家开始出台相关法规来规范和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最早的电子商务立法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当时主要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出台了电子商务税收、网络安全、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法规。
目前,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已经制定了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法规。
3·2 适用范围电子商务立法的适用范围一般包括了电子商务交易、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等方面。
其中,电子商务交易的法律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了电子商务合同的成立、履行和解除等问题。
电子商务平台的法律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了平台的责任、权益保护等问题。
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的法律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了网络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问题。
3·3 法律主体电子商务立法的法律主体一般包括了国家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以及一些专门的电子商务立法文件。
国家法律法规是指国家通过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电子商务的法律文件,如《电子商务法》。
地方性法规是指地方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的有关电子商务的法规,如上海市的《上海市电子商务促进条例》。
行政规章是指由相关部门制订的有关电子商务的规章,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制订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
3·4 主要内容电子商务立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了电子商务交易、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电子商务交易的主要内容包括了电子商务合同的订立、权益保护等问题。
电子商务平台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平台的管理、责任划分、用户权益保护等问题。
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的主要内容包括了网络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问题。
附件:本文档所涉附件详见附件列表。
法律名词及注释:1·电子商务:指通过互联网等电子通信网络进行商品买卖、信息传递、资金流通等经济活动的行为。
浅谈我国电子商务立法

浅谈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目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作为电子商务的基石之一,电子商务立法对于规范行业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浅谈。
一、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现状我国电子商务立法主要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进行规范和监管。
该法于2018年1月1日正式生效,全面规范了电子商务经营活动,明确了市场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强调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具体而言,我国电子商务立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电子商务经营者的资质要求和登记管理;2. 网络购物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终止的规定;3. 电子商务平台的责任和义务;4. 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措施;5. 电子商务纠纷的解决机制等。
二、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现行的电子商务法并不能完全覆盖和解决现实问题。
在未来的立法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新兴业态的监管,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2. 法律适用的难题。
电子商务的跨境特性使得涉及到不同国家、地区的法律问题成为难题。
如何解决跨境纠纷、打击网络犯罪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加强国际合作。
3. 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力。
尽管我国电子商务法规定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消费者仍然面临虚假宣传、欺诈交易等问题。
加强对电子商务平台的监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关键。
三、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发展方向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立法也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
以下是我认为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发展方向: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针对电子商务中出现的新业态、新模式,应及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保障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2. 建设跨境电商法律框架。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建立跨境电商的法律框架,促进跨境电商的健康发展,规范国际贸易秩序。
电子商务立法胎动

电子商务立法胎动更近段时间以来,电子商务行业突飞猛进,成为经济领域的一股重要力量。
为了有效规范电子商务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各国纷纷开始加强电子商务立法工作。
本文将对电子商务立法的胎动进行详细介绍。
一、立法背景及意义1.1 当前电子商务市场的现状1.2 电子商务立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3 国内外电子商务立法的发展和借鉴二、电子商务立法的原则及目标2.1 法治原则2.2 公平公正原则2.3 保护消费者权益原则2.4 促进创新发展原则2.5 鼓励合规经营原则三、电子商务立法的主要内容3.1 电子商务市场准入管理3.1.1 电子商务平台的注册与备案3.1.2 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资质要求3.1.3 电子商务领域的资本运作3.2 电子商务交易管理3.2.1 电子商务合同的法律效力3.2.2 电子商务商品信息披露与标识3.2.3 电子商务交易的消费者保护3.2.4 网络侵权及知识产权保护3.3 电子商务广告管理3.3.1 电子商务广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要求 3.3.2 电子商务广告的监管措施3.4 电子商务支付管理3.4.1 电子商务支付安全管理3.4.2 电子商务支付的监管与防范3.5 电子商务投诉处理机制3.5.1 电子商务纠纷解决机构的设立3.5.2 电子商务投诉处理的程序与要求3.5.3 电子商务纠纷的调解与裁决四、电子商务立法的执法与监管4.1 电子商务立法的执法机构4.2 电子商务立法的执法权与职责4.3 电子商务立法的监督与处罚措施五、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5.1 电子商务平台:指提供电子商务交易服务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如淘宝、京东等。
5.2 电子商务合同:指电子商务交易双方在互联网平台上达成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
5.3 电子商务广告:指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发布的推广商品或服务的广告信息。
5.4 电子商务支付:指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电子商务交易的支付方式,如、支付等。
5.5 电子商务纠纷:指因电子商务交易引发的争议和纠纷,包括交易纠纷、售后纠纷等。
国际电子商务立法

国际电子商务立法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国际贸易和商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电子商务的跨境性、虚拟性和数字化等特点,也给传统的法律制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规范国际电子商务活动,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国际电子商务立法应运而生。
一、国际电子商务立法的必要性1、解决法律适用的冲突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存在差异,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当涉及到跨国交易时,往往会出现法律适用的冲突。
例如,关于电子合同的成立、效力、履行等方面的规定,不同国家可能有不同的标准。
国际电子商务立法可以为解决这些法律冲突提供统一的规则和标准,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2、保护消费者权益在电子商务中,消费者往往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他们可能面临虚假宣传、个人信息泄露、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国际电子商务立法可以明确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商家的经营行为,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提高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信任度。
3、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统一、明确的法律制度可以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它可以降低企业的法律风险和合规成本,鼓励企业创新和投资,促进电子商务市场的公平竞争,推动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
4、应对网络犯罪和安全问题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网络犯罪和安全问题,如网络诈骗、黑客攻击、数据窃取等。
国际电子商务立法可以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和义务,保障电子商务活动的安全和稳定。
二、国际电子商务立法的现状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一些关于电子商务的立法和国际公约。
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包括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制定的《电子商务示范法》和《电子签名示范法》。
《电子商务示范法》为各国电子商务立法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它涵盖了电子合同、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法律效力等方面的内容。
许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的电子商务法律时,都借鉴了《电子商务示范法》的相关规定。
浅谈我国电子商务立法

浅谈我国电子商务立法浅谈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为了规范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电子商务立法,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就我国电子商务立法进行深入探讨。
第一章:引言1.1 电子商务的概念和特点在这一部份,将介绍电子商务的定义和其特点,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电子商务立法的背景和意义。
1.2 电子商务立法的必要性这一部份将探讨为什么我国需要电子商务立法,分析电子商务行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第二章: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现状2.1 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历史回顾这一部份将回顾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发展历程,介绍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里程碑事件。
2.2 相关法律法规梳理在这一部份,将详细介绍我国现行的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包括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第三章: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存在的问题3.1 法律适应性与灵便性这一部份将分析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在适应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2 案例分析在这一部份,将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当前电子商务立法实施过程中浮现的问题和挑战。
第四章:完善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建议4.1 加强电子商务立法宣传和推广这一部份将提出加强电子商务立法宣传和推广的具体措施,以增加相关利益主体的法律意识。
4.2 完善电子商务监管机制在这一部份,将提出完善电子商务监管机制的建议,包括加强对电子商务平台和消费者的监管等。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1 电子商务立法成果回顾这一部份将总结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取得的成果和发展,回顾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亮点。
5.2 未来发展方向在这一部份,将展望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扩展内容:附件:1. 电子商务法全文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全文3. 《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规范》4. 《电子商务法实施细则》法律名词及注释:1. 电子商务:指利用互联网、挪移电.化、固定电.化和电视等现代通信技术,进行销售、购买、交换或者与其相关的活动。
第2章电子商务立法

▪
1998年10月,经合组织公布了3个重要文件:
《OECD电子商务行动计划》、《有关国际组织和地区
组织的报告:电子商务的活动和计划》、《工商界全球
商务行动计划》,作为OECD发展电子商务的指导性文
件。
▪
欧盟于1997年提出《关于电子商务的欧洲建议》,
1998年又发表了《欧盟电子签字法律框架指南,1999年
▪ 2) 法国:1997年8月,法国首相曾向国家委员 会提交了一份题为“因特网的发展所提出的法 律问题”的报告,但还没有一部综合性的电子 商务法问世。
▪ 3) 意大利:1997年,意大利制定了《意大利数 字签名法》。又于1998年和1999年制定了《数 字签名技术规则》。
▪ 4) 瑞典:1996年,瑞典曾发布过一份《电子文 件处理报告》,允许以电子方式进行官方文件 的受理与管理,但还没有一部综合性的电子商 务法问世。
▪ 美国是电子商务的主导国家。1997年7月1 日颁布《全球电子商务纲要》,正式形成美国 政府系统化的电子商务发展政策和立法规划。 1999年7月通过了《统一电子交易法》。2000 年9月29日,全国统一州法委员会发布了《统 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另外,美国还制定颁 布了《国际与国内商务电子签字法》。
文为书面合同形式。
2001年10月27日修正并发布的《著作权 法》)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明确了作品通过 网络传播在著作权中的基本定位。
2004年8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 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 法》,自2005年4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
2005年1月28日,信息产业部通过《电子认 证服务管理办法》,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
欧盟于1997年提出《关于电子商务的欧洲建 议》,1998年发表了《欧盟电子签字法律框架指 南》和《欧盟关于处理个人数据及其自由流动中 保护个人的指令》,1999年发布了《数字签名统 一规则草案》
浅谈电子商务立法

浅谈电子商务立法浅谈电子商务立法⒈引言电子商务是指通过互联网等电子手段进行商品交易的商业活动。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为了规范电子商务活动,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电子商务立法。
本文将对电子商务立法进行深入的探讨。
⒉电子商务立法的背景与意义●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许多法律和社会问题,例如网络安全、隐私保护等。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需要制定相关的电子商务立法。
●电子商务立法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并加强对电子商务平台和交易活动的监管。
⒊电子商务立法的主要内容⑴电子合同法●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规定了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和认定标准。
●电子合同的签署与存储:详细阐述了电子合同的签署方式和存储要求。
●电子合同的撤销和解除:对电子合同的撤销和解除进行了规范。
⑵电子支付法●电子支付的合法性:明确了电子支付的合法性和相关规定。
●电子支付的安全性:规定了电子支付的安全措施和要求。
●电子支付的监管:加强对电子支付机构的监管和监督。
⑶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的基本原则:明确了网络安全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网络安全的责任主体:规定了网络安全的责任主体和各方的义务。
●网络安全的违法行为和处罚:对网络安全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⒋电子商务立法的现状与挑战●各国的电子商务立法现状:介绍了各国对电子商务立法的情况。
●电子商务立法面临的挑战:分析了电子商务立法面临的挑战,例如技术变革的速度和全球互联网的特点等。
⒌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电子商务立法的正文和相关法规的全文。
⒍法律名词及注释●电子合同:指通过互联网等电子手段形成的合同。
●电子支付:指通过互联网等电子手段进行的支付活动。
●网络安全:指保护计算机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改变和泄露等威胁的行为。
电子商务立法方面的措施关于中 国电子商务立法的五种说法

电子商务立法方面的措施关于中国电子商务立法的五种说法电子商务立法方面的措施:关于中国电子商务立法的五种说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中国的电子商务立法工作愈发重要。
以下将探讨关于中国电子商务立法的五种说法,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说法一:明确电子商务平台的责任与义务在电子商务的生态系统中,平台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立法应明确平台在商品和服务质量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例如,要求平台建立严格的商家入驻审核机制,对商品和服务进行定期抽检,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
同时,平台应设立便捷的投诉渠道,及时处理消费者的纠纷,并对违规商家进行严厉处罚。
此外,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平台有责任加强对侵权行为的监测和打击,保障创新者的合法权益。
说法二: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者是电子商务的重要参与者,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立法的核心目标之一。
首先,立法应规定消费者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基本权利。
商家必须如实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信息,不得进行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
其次,要建立健全的退换货制度,明确退换货的条件、程序和期限,让消费者能够无后顾之忧地进行购物。
再者,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严禁商家和平台未经消费者同意擅自收集、使用和泄露个人信息。
说法三:规范电子合同与电子支付电子合同和电子支付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
对于电子合同,立法应明确其法律效力、成立和生效的条件,以及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同时,要制定相关规则解决电子合同中的格式条款问题,防止商家利用格式条款损害消费者利益。
在电子支付方面,要加强对支付机构的监管,保障支付安全,规范支付流程和手续费标准。
此外,还应建立支付风险防范机制,如设置支付限额、风险提示等,保护消费者的资金安全。
说法四: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已成为国际贸易的新趋势。
立法应针对跨境电商的特点,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
一方面,要简化跨境电商的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降低贸易成本。
浅谈我国电子商务立法

浅谈我国电子商务立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它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购物体验,也为企业创造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然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法律问题,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数据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税收征管等。
为了规范电子商务市场秩序,保障各方合法权益,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我国加快了电子商务立法的步伐。
电子商务立法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电子商务交易具有虚拟性、跨地域性等特点,使得传统的法律规则在适用上存在困难。
例如,在网络交易中,如何确定合同的成立时间、地点,如何解决管辖权问题等,都需要专门的法律规定。
其次,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面临着信息不对称、隐私泄露、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风险。
因此,需要通过立法来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和参与度。
此外,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对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如网络域名抢注、软件盗版等问题,需要通过法律手段予以规制。
最后,为了实现税收公平,防止税收流失,也需要对电子商务的税收问题进行明确的法律规定。
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早在 2004 年,我国就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为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提供了法律依据,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和完善。
2018 年 8 月 31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这是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的首部综合性法律,标志着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取得了重大突破。
《电子商务法》在诸多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在电子商务经营者方面,明确了电子商务经营者的范围,包括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以及通过自建网站、其他网络服务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电子商务经营者。
同时,规定了电子商务经营者的登记、纳税、信息公示等义务。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规定了电子商务经营者保障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权利的义务,明确了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在争议解决中的责任。
电子商务立法

电子商务立法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立法成为保障互联网经济顺利运行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电子商务立法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并就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提出建议。
一、电子商务立法的必要性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亟需通过立法手段来加以解决。
1. 保护消费者权益电子商务的兴起为消费者带来了便利,但也存在着虚假宣传、假冒伪劣商品等问题,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通过电子商务立法,可以明确规定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范围,建立健全的维权机制,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可靠的购物环境。
2. 规范市场秩序电子商务市场的无边界性和低门槛性使得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不少商家存在价格欺诈、不正当竞争等行为。
制定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可以明确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行业良性竞争,构建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
3. 保护商家权益电子商务平台作为商家开展经营活动的重要场所,商家的合法权益需要得到保护。
通过立法,可以明确商家的权益和责任,规定平台运营者在维护平台秩序、处理纠纷等方面的义务,为商家提供法律保障。
4. 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形式之一。
电子商务立法能够为跨境电子商务提供统一的法律框架和规则,促进国际间的互联互通,提高跨境电商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全面的法律框架电子商务立法需要全面考虑各个方面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电子商务平台的管理、交易环境的规范、数据隐私保护、电子合同与电子签名的认可等。
相关法律法规应紧跟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和系统性。
2. 强化监管和执法力度电子商务立法只有具备有效的监管和执法机制,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应加大对电子商务平台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举报投诉机制和纠纷解决机构,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可执行性。
电子商务立法

立法目的
1、为电子商务的健康、快速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数据电文的使用正在急剧增多。然而,以非书面电文形式来传递具有法律意义的信息 可能会因使用这种电文所遇到的法律障碍或这种电文法律效力(或有效性)的不确定性而受到影响。起草电子商务 法的目的,是要向电子商务的各类参与者提供一套虚拟环境下进行交易的规则,说明怎样去消除此类法律障碍, 如何为所谓的“电子商务”创造一种比较可靠的法律环境,克服进一步使用电子商务所遇到的法律障碍。
2、电子商务法所涉及的技术范围
虽然拟定电子商务法时经常提及比较先进的通信技术,如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但电子商务法所依据的 原则及其条款也应适用于不太先进的通信技术,如电传、传真等。可能存在这种情况,即最初以标准化电子数据 交换形式发出数字化信息,后来在发信人和收信人之间传递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改为采用计算机生成的电传形式或 计算机打印的传真、复印件形式来传送。一个数据电文可能最初是口头传递的,最后改用传真、复印件,或者最 初采用传真、复印件形式,最后变成了电子数据交换电文。
立法原则
世界各国
中国
1.中立原则
电子商务立法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在电r.商务中建芝公平的交易规则,这是立法的交易安全原则在电子商务法 上的必然反映。参与电子商务的各种主体,出于不同的利益动机,必然发生冲突,为达到各方利益的平衡,实现 公平的目的,确立中立原则很重要。
2.自治原则
自治原则允许当事人以协议方式订立交易规则,是交易的基本属性。因而,在电子商务的立法与司法过程中, 都要以自治原则为指导,为当事人全面表达与实现自己的意愿预留充分的空间,并提供确实的保障。
Hale Waihona Puke 结合我国国情,为不断完善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环境,电子商务立法应遵循如下原则:
世界电子商务立法基本情况介绍

世界电子商务立法基本情况介绍世界电子商务立法基本情况介绍一、引言电子商务是指通过电子手段在网络上进行的商务活动,由于其高效便捷的特点,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飞速发展。
为了规范电子商务活动,各国纷纷制定并完善相关立法,以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对世界各国电子商务立法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
二、立法范围2.1 电子商务基本概念与定义在立法过程中,对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定义的界定是必要的。
不同国家对电子商务的界定可能会有差异,但基本都包括通过电子手段进行的商品购买、销售、支付等商务活动。
2.2 电子商务交易主体的准入与规范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和推动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很多国家都对电子商务交易主体的准入进行了规定,并对其经营行为进行了规范。
这些规定通常包括商家的注册和认证要求、经营许可证的申请和审批流程以及违规行为的处罚等。
2.3 电子商务合同法律关系的规范电子商务合同是电子商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国都制定了相关法律来规范电子商务合同的成立、效力、履行等问题,以保障合同当事人的权益。
2.4 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是各国电子商务立法的重要内容。
这些法律通常规定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维修权、退换货权等,以保护消费者在电子商务中的合法权益。
2.5 电子商务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由于电子商务跨境交易的特点,若发生争议,涉及国家间的法律差异等问题,解决起来较为复杂。
为此,一些国家建立了专门的电子商务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以提供有效的解决渠道和机制。
三、各国立法情况3.1 美国美国是电子商务发展最早和最快的国家之一,其立法包括《电子交易法》、《电子签名法》和《网络售货法》等多个方面,对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规范。
3.2 欧洲欧洲各国在电子商务立法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主要通过《电子商务指令》等法律文件对电子商务活动进行了统一的规范,为跨境电子商务提供了便利。
3.3 中国中国的电子商务立法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近年来发展迅速。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电子商务经营者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第三章电子商务合同的订立与履行第四章电子商务争议解决第五章电子商务促进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电子商务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电子商务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电子商务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电子商务,是指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活动。
法律、行政法规对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金融类产品和服务,利用信息网络提供新闻信息、音视频节目、出版以及文化产品等内容方面的服务,不适用本法。
第三条国家鼓励发展电子商务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促进电子商务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进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营造有利于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四条国家平等对待线上线下商务活动,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不得采取歧视性的政策措施,不得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市场竞争。
第五条电子商务经营者从事经营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义务,承担产品和服务质量责任,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
第六条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电子商务发展促进、监督管理等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行政区域内电子商务的部门职责划分。
第七条国家建立符合电子商务特点的协同管理体系,推动形成有关部门、电子商务行业组织、电子商务经营者、消费者等共同参与的电子商务市场治理体系。
第八条电子商务行业组织按照本组织章程开展行业自律,建立健全行业规范,推动行业诚信建设,监督、引导本行业经营者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关于电子商务立法的几点建议

关于电子商务立法的几点建议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法律问题和挑战,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数据隐私安全、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等。
为了规范电子商务市场秩序,保障各方合法权益,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制定完善的电子商务立法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关于电子商务立法的几点建议:一、明确电子商务主体的法律地位和责任在电子商务活动中,涉及到众多的主体,包括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消费者等。
立法应明确各类主体的法律地位和责任,避免出现责任不清、监管空白的情况。
对于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明确其在交易中的中介地位和相应的管理责任。
平台应当对平台内经营者进行审核和管理,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和纠纷,并对平台内的违法违规行为承担一定的监督和管理责任。
同时,平台也应当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如提供真实、准确的商品和服务信息,确保交易安全等。
对于平台内经营者,应当要求其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取得相关经营许可证,遵守法律法规和平台规则,诚信经营。
对于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于消费者,应明确其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的权利和义务,如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等。
同时,消费者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交易规则,不得恶意评价、恶意退货等。
二、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者是电子商务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保护消费者权益是电子商务立法的核心目标之一。
首先,应当建立健全消费者知情权保障制度。
要求电子商务经营者如实、全面地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信息,包括商品的质量、规格、性能、用途、价格、售后服务等,不得隐瞒或者虚假宣传。
其次,完善消费者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电子商务经营者在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时,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并明确告知消费者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取得消费者的同意。
浅谈电子商务立法

浅谈电子商务立法浅谈电子商务立法第一章引言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立法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就电子商务立法的必要性、目标以及具体立法内容进行论述。
第二章电子商务立法的必要性1.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电子商务市场的规模日益扩大。
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有必要制定专门的电子商务立法。
2. 规范电子商务行为电子商务涉及的交易方式和形式与传统经济活动有所不同,需要通过立法来规范各方的行为,防止不法分子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欺诈、侵权等活动。
3. 保护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支撑,需要通过立法来保护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防止个人隐私泄露、网络攻击等问题。
4. 推动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立法规范电子商务行为,可以为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合作与发展。
第三章电子商务立法的目标1. 保护消费者权益电子商务立法的首要目标是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包括维护合同公正、打击虚假宣传、保证商品质量等方面。
2. 规范电子商务经营行为通过立法,规范电子商务经营行为,包括建立合同法律制度、明确交易标准、规范网店经营行为等方面。
3. 促进电子商务跨境合作电子商务立法还要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包括简化出口手续、建立合作机制、统一标准等方面。
第四章电子商务立法的具体内容1. 网络零售行业管理针对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店铺运营者等主体,制定相关规范和管理办法,维护市场秩序。
2. 消费者权益保护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明确消费者的权益,并规定相应的救济措施。
3. 电子合同法律制度制定电子合同法律制度,明确电子合同的签订、生效和解除等相关规定。
4. 网络支付与结算规范制定网络支付与结算的规范,保障支付安全、合规性和便利性。
第五章附件本文档附带相关法律文件和案例研究,具体内容详见附件。
第六章法律名词及注释●电子商务:指利用电子技术和互联网进行商品交易和服务提供的经济活动。
从民商法角度谈电子商务立法

从民商法角度谈电子商务立法从民商法角度谈电子商务立法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电子商务成为了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相应的立法加以规范和解决。
本文将从民商法的角度探讨电子商务立法的必要性、目标和具体措施。
电子商务立法的必要性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商业模式和相关法律法规带来了挑战。
传统商业法律难以适应电子商务的特点和需求,因此,制定电子商务立法势在必行。
首先,电子商务涉及跨境交易和信息传输,存在法律管辖权和法律适用性的问题。
传统商业法律常常只适用于国内交易,难以处理跨境电子商务中的纠纷和合同执行问题。
因此,电子商务立法需要解决这些问题,确保跨境电子商务的顺利进行。
其次,电子商务具有高度的技术性和复杂性。
电子商务的进行需要依赖互联网、电子支付系统等技术设施,而这些技术设施往往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和演进。
电子商务立法需要时刻跟进技术的发展,保证法律的适用性和实施的有效性。
最后,电子商务涉及到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保护问题。
鉴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保护成为了重要的法律问题。
电子商务立法需要规定合理的个人信息处理和保护机制,保障用户的隐私权和数据安全。
电子商务立法的目标电子商务立法的目标是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
具体来说,电子商务立法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法律保护:针对电子商务中可能出现的合同纠纷、虚假宣传等问题,制定相关法律规定,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建立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提供便捷的维权渠道。
2. 建立公平竞争环境: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
电子商务立法需要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加以限制和打击,保护市场的公平竞争。
3. 加强信息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电子商务涉及大量个人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因此,电子商务立法需要规定明确的信息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措施,保障用户的隐私权和数据安全。
4. 促进创新和科技发展:电子商务立法应鼓励创新和科技发展,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推动电子商务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浅谈电子商务立法

浅谈电子商务立法浅谈电子商务立法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一种日益普遍和重要的商业模式。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也对法律法规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本文旨在探讨电子商务立法的必要性以及相关的法律问题。
二、背景1·1 电子商务的定义电子商务是指通过互联网、移动网络等电子通信技术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易的商业行为。
它具有全球范围的、实时的交易特点,为消费者和商家提供了更便利、快捷的交易方式。
1·2 电子商务的市场规模电子商务市场规模逐年增加,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市场。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在不断增长,预计未来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
三、电子商务立法的必要性2·1 促进经济发展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制定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为电子商务提供稳定的法律环境,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2·2 维护消费者权益电子商务的发展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消费者权益受损的问题。
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规范电子商务平台的行为,有效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3 保护商家利益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商家提供了更多的销售渠道,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侵权、欺诈等问题。
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规范市场秩序,保护商家的合法权益。
四、电子商务立法的内容3·1 电子商务合同法电子商务合同法主要规定了电子商务交易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包括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方面的规定。
3·2 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法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法主要用于保护电子商务平台上的知识产权,包括商标、专利、著作权等方面的保护。
3·3 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要用于规范电子商务平台的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包括产品质量、虚假宣传、退换货政策等方面的规定。
五、附件:相关法律文件1·电子商务合同法草案2·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法草案3·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草案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电子商务合同:指通过互联网等电子通信技术订立的合同。
从民商法角度谈电子商务立法

从民商法角度谈电子商务立法电子商务立法是以民商法为基础的,因此从民商法角度来讨论电子商务立法问题,可以更好地探讨电子商务法律规范的建设与完善。
本文将从电子商务的定义、电子商务合同、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围绕电子商务立法展开论述。
一、电子商务的定义和特点电子商务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商务活动的方式。
与传统的实体经济相比,电子商务具有以下特点:虚拟性、全球性、高效性、互动性和个性化。
这些特点给传统的民商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变革。
二、电子商务合同的特点和立法需求电子商务合同是指在电子商务中通过网络平台达成的合同关系。
与传统的实体商务合同相比,电子商务合同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形式多样、交互复杂、迅速变化。
这给电子商务合同立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电子商务合同立法中,需要明确电子合同的订立、生效、履行和纠纷解决等方面的规定。
特别是要规定电子合同的形式要件、信息公示、交易认证、争议解决机制等细节问题,从而保障电子商务活动的合法性和公平性。
三、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和立法建议知识产权保护是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电子商务的全球性和高效性,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更加容易发生。
为了保护创新和鼓励创造,电子商务立法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规定。
在电子商务知识产权立法中,应明确虚拟商品的版权保护、商标权保护、专利权保护和商业秘密的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共同推动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发展。
四、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必要性和立法建议与传统的实体商务相比,电子商务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电子商务的虚拟性和全球性,使得消费者在交易中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因此,电子商务立法需要充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在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中,需要明确电子商务平台的责任、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利、退换货政策、消费者救济机制等方面的规定。
同时,还需要建立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监管机构,加强对电子商务平台的监督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电子商务立法问题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不仅实现了网络的全球化、普遍化,还实现了其应用范围从传统文字处理和信息传递领域向商业领域的根本性转变,带来了商业运行模式的变革,并开辟出了与传统商务不同的商务模式,即电子商务。
随着Internet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人们进行商务活动的新模式,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由于运营环境和商务模式的改变,使传统的法律体系难以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
本文对电子商务立法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急需制定电子商务立法的相关原则等。
【关键词】电子商务商务立法探讨AbstractSince the 1990s,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obtains the rapid development, not only realizes network of globalization, generalization, but also achieving its application ranges from traditional word processing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field to the business field of 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s, bring the business operation mode changes, and hewed a with the traditional commerce different business mode, namely the e-commerce.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e-commerce has become a new mode of business activities, as a rising industry, a new business model, due to the operating environment and business model of change, make traditional legal system is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business legisl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need formulation of the legislation for electronic commerce related principles, etc.【key words】E-commerce;E-business legislation;discuss1 电子商务立法的基本理论1.1电子商务法含义电子商务法是调整以数据电子通讯为交易手段而形成的因交易形式所引起的商事关系的规范体系,主要研究商业行为在Internet环境下的特殊法律问题。
1.2电子商务立法的范围从本质上看,电子商务仍然是一种商务活动。
所以,电子商务法需要涵盖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合同、支付、商品配送操作规则;需要涵盖交易双方、中间商和政府的地位、作用和运行规范;需要涵盖涉及交易安全的大量问题;同时还需要涵盖一些现有的民商法没有涉及的特定领域的法律规范。
1.3电子商务法的地位无论是计算机网络安全还是交易安全,都必须在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政策的背景下才能建立和实施,因此,法律法规和政策是整个电子商务安全体系的基础。
电子商务安全体系如图1-1所示。
法律法规、政策图1-1 电子商务安全构架1.4电子商务法律的特点电子商务法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法律体系,涉及到许多领域,除了传统的法律之外,还涉及到新的领域,如数字认证法,电子签名法等。
电子商务法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习惯法电子商务领域内的行业标准,是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升级的。
如果指定过于僵化的法律条款,将会阻碍电子商务的发展。
而以行业的不同通行的惯例作为其行为规范,才是可行的方式。
(2)国际性和全球化电子商务法的调整对象具有跨地域、遍及全球的特点。
在互联网上是没有国界的,所以,电子商务的立法规范,必须以全球性的解决方案为基础。
(3)复杂性电子商务与传统的书面上的形式相比,其在交易关系和技术手段上都要复杂的多。
(4)技术性许多法律规范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技术规范演变而成的,如此就需将密钥技术和加密技术的规范转变成法律规范,就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技术性。
2 电子商务立法现状2.1国外电子商务立法现状1996年6月,经过众多的国际法律专家多次集体讨论后,在电子数据交换则研究与发展的基础上,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通过了《电子商务示范法》。
主要是在向世界各国政府的执行部门和议会提供电子商务立法的原则和框架。
1997年,世界贸易组织又达成了三个协议,为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三个协议分别是:《全球基础电信协议》、《信息技术协议》、《开放全球金融服务市场协议》。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为了促进和规范电子商务的发展,纷纷开始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截至2000年9月底,已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了相关的电子商务立法。
分别是:新加坡《电子商务法》(1998);美国伊利诺斯州《电子商务安全法》(1998);美国《统一电子商务法》(1999);加拿大《统一电子商务法》(1999);韩国《电子商务基本法》(1999);百慕大群岛《电子交易法》(1999);哥伦比亚《电子商务法》(1999);澳大利亚《电子交易法》(1999);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电子交易法令》(1999);法国《信息技术法》(2000);菲律宾《电子商务法》(2000);爱尔兰《电子商务法》(2000);斯洛文尼亚《电子商务和电子签名法》(2000);等。
2001年,贸法会又审议通过了《电子签章示范法》,成为国际上关于电子签章的最重要的立法文件。
从美国犹他州的《数字签名法》和俄罗斯的《联邦信息法》颁布至今,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相继制定或正在制定电子商务的单行规则和综合法规,这在世界立法史上的很罕见的。
2.2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我国电子商务法现状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电子商务的立法工作。
国家主席江泽民曾提出,电子商务代表着未来贸易方式的发展方向,其应用推广将带来更多的贸易机会。
在发展电子商务方面,不仅要重视私营和工商部门的推动,还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规划和指导,同时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我国电子商务相关法规构成如下图2-1所示。
图2-1 我国电子商务相关法规构成但是,由于在电子商务立法条件和立法形式上存在分歧,我国的电子商务立法相对落后于世界上电子商务发展较快的国家。
目前,我国国家和地方立法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和网络管制方面,实质意义上的电子商务立法还没有出台。
(2)我国电子商务法存在的问题我国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电子商务标准、规范严重滞后,急需加强。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现有的行政法规还有不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地方没有得到及时的修订;②研究制定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法规较滞缓,目前依然缺乏电子合同法、网上知识产权保护、隐私保护法、网上信息管制等多个法律法规,对网络犯罪的定罪和处罚尚没有实施细则;③立法的相对位阶较低,大部分属于管理性的行政规章,与以前所立的位阶较高的法律相冲突,致使在网络管理中,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④信用化程度不高,没有完善的信用体制;⑤国内立法与国际立法有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制约了我国电子商务向国际化方向的发展。
2.3 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特点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过一部专门针对于电子商务交易的法律法规。
在我国电子商务的日常运行中,尽管各商户纷纷推出各种解决方案,政府部门也将电子商务列入信息计划。
但是,有关电子商务的商讨往往都集中在技术发面和实施方案,对于政策法规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虽有涉论,但并不全面、也不系统、也不深入。
所以,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具有以下特点:(1)艰巨性: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法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我国熟悉和参与法制建设的人们又大都对信息技术化的建设不熟悉。
因此,我国的电子商务法制建设是艰巨的。
(2)复杂性: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各国在电子商务方面必然存在着利益冲突;在国内,电子商务带来的变革也必然会引发各方利益的重新分配,因此,我国电子商务的法制建设必然很复杂。
(3)国际性:电子商务运行在Internet环境下,是在一个无国界的全球商务环境中运作,因此,我国电子商务的法制建设既要考虑国内的环境,又要与全球电子商务的法制建设保持同步。
(4)长期性:其法制建设的涉及面非常广泛,内容也十分繁杂,既涉及国内法,又涉及国际法;既要修改现有的法规,又有要制定新的法规。
因此,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具有长期性的特点。
3 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应解决的基本问题3.1电子合同中的法律问题电子合同是一种全新的电子化合同,除了具有传统合同的一些特征外,还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征:(1)合同的要约和承诺的问题电子合同的签订过程几乎全是在计算机操作下完成的,传统意义上的协商过程也就不存在了。
(2)合同的传递问题电子合同的传递仅仅是互联网的电子传递,完全不同于传统合同的传递方式。
(3)合同的成立、变更和解决问题电子合同的成立、变更和解除,都不要传统的书面形式,而是采用电子数据交换的方式签订合同,合同内容储存在非纸张的中介物上。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传统合同的成立,都必须具有签字、签名或盖章。
而在电子合同中,不可能也不需通过电子的方式亲笔签名。
3.2电子资金划拨的法律问题由于电子资金划拨系统根据服务对象与支付金额的不同分为小额电子资金划拨和大额电子资金划拨,所以就需相应地调整这两类电子资金划拨的法律规范。
电子资金划拨存在着欺诈问题,错误支付问题,简介损害赔偿问题,银行是否有义务接受或拒绝支付命令的问题,产生问题时,由哪方当事人来承担欺诈所造成的损失,这些都是长期争论的问题。
3.3电子商务税收的法律问题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
但是,电子商务税收的出现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
电子商务使一些传统的税收概念模糊,动摇了凭证审计稽查的基础,还使得商品、劳务和特许权难以区分,中介人的消失增加税收的征管的复杂性,还为国际避税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机会。
3.4电子商务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1)域名引发的法律问题域名是企业和机构在Internet网上的标识,功能和商标在市场上的作用是一样的。
域名所引发的法律问题有:①因网络域名中包含他人文字注册商标的单词字母而引起的法律问题;②域名恶意抢注而引起的法律问题;③网络使用人所享有的三级域名与他人著作域名相同而引发的法律问题;④新类型的网上商标侵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