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导学案(教师用)
教师版-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5-3《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导学案(含答案)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共2课时)第1课时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1.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的基础上,掌握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的有关计算。
(重点)2.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二、问题导学:1.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的理论依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质量比,计算方法为: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化学计量数的比值。
2.解题思路阅读课本P111总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注意事项:(1)解题步骤:简记为“解、设、方、关、比、式、答”;(2)解题格式要规范:①已知量和未知量一定要找正确,不能张冠李戴;②“设”时不要带单位,例如:“设需××的质量为x”,不要写成“设需××的质量为x g”;③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单位一定要对应,要带单位列比例式;④解出的答案要带单位,有效数字要正确(一定要按题目要求保留有效数字或无要求时与题目所给有效数字相同);【例题】计算18kg水完全分解产生氢气的质量。
三、学情诊断:【诊断1】8.4g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多少克Fe3O4?同时消耗多少克O2?【答案】生成11.6g克Fe3O4,消耗3.2g氧气【解析】设可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为x,氧气的质量为y.3Fe+2O点燃Fe3O4168 64 2328.4g y x168/232=64/y=8.4g/x解得x=11.6g,y=3.2g答:生成11.6g克Fe3O4,消耗3.2g氧气第1课时问题-探究四、探究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五、问题记录:六、论证演练:第1课时觉悟-发展七、水平过关:1.4g氢气和34g氧气完全反应,可得水的质量为()A.38gB.36gC.34gD.240g【答案】B【解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点燃2H2O,氢气与氧气完全反应时质量比=(2×2):32=1:8,因此4g氢气完全燃烧只能消耗32g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4g+32g=36g故选B.2.在两份质量相同浓度也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锌,完全反应后发现金属剩余且质量是铁大于锌,则生成的氢气质量是()A、与铁反应生成氢气多B、与锌反应生成氢气多C、两者产生的氢气一样多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等质量的铁、锌,分别与质量相同浓度也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发现锌铁都有剩余,说明硫酸完全反应;又因为硫酸质量相同,氢元素的质量相同,则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故选:C.【点评】此题是有关金属与酸反应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利用相关的规律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3.用19.5g锌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可制得多少g氢气?(已知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答案】0.6克【解析】设可以生成X克氢气,则: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65 219.5g X65/19.5g=2/X,X=2×19.5g/65=0.6g答:可以生成0.6克氢气.4.锌13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能与多少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已知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2↑)【答案】3.2克【解析】Zn + 2HCl ===ZnCl2 + H2↑2H2 + O2点燃 2H2O2Zn--2H2--O2130 3213g x130/32=13g/xx=3.2g答:能与3.2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第2课时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3.通过有关化学计算的练习,掌握正确的解题格式,提高解化学计算题的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镜导学案设计(教师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乐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第1节透镜编写人:审核人:编写时间:班级: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重点: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对光的作用.难点:1、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教学具】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激光笔、演示用凸透镜与凹透镜、手电筒学生用: 凸透镜10支,凹透镜10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同学们,老师这里呢有几个小问题,想同学们一起帮忙解决一下。
老师想查看一些文献,可是文献上都是肉眼看不清的小字,这时候我们可以借用什么来辅助阅读呢?学生可能会答:放大镜。
其实像放大镜这样类似透明仪器叫透镜,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透镜呢。
学生简要举例。
给出生活中常用到透镜的设备。
(板书:透镜)这些所用器材中有的其实叫做凸透镜如老花镜、有的叫凹透镜。
它们各有什么特征呢?对光线各有什么作用呢。
看哪些同学能通过自学完成你所想知道的知识与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分发实验器材。
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对疑难问题自主学习后进行交流。
强调对照板书目标进行。
学习目标如下:1、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透镜?分别起什么作用?2、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用手摸摸感受特征),什么是主光轴和光心?3、用凸透镜与凹透镜各观看书本上字有什么现象?用此特征辨别凸透镜与凹透镜。
3、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4、如何粗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5、如何判定一个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三)应用新知,展示交流小组间结合学习目标简单交流讨论。
1.镜片中间,边缘的透镜,叫做凸透镜.2.镜片中间,边缘的透镜,叫做凹透镜.3.透镜上两个通过球心的直线叫做,简称.4.在透镜中,凡是通过某一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该点叫.小组讨论:1.取一个放大镜,用手摸一摸它的中间和边缘部分,发现厚度不一样,中间,边缘.(填“厚”或“薄”)2.取近视眼镜的镜片,用手摸一摸它的中间和边缘部分,发现厚度不一样,中间,边缘.(填“厚”或“薄”)3.一些透镜的截面如图所示,在这些透镜中:(1)属于凸透镜的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2)属于凹透镜的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教师提示:此处透镜的分类是依据透镜的形状特点进行的.应将透镜中间的厚度与透镜边缘的厚度进行对比,进而得出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的结论.因此中间凸出来的透镜不一定就是凸透镜,如果中间凸出来,但是其厚度与边缘处的厚度相比,要薄些,仍然属于凹透镜.(3)出示检测习题:1.凸透镜对光有作用.2.凹透镜对光有作用.3.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将射出.4.从凸透镜焦点发出(或过焦点)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将射出.5.平行于凹透镜的光将发散射出,其反向延长线将.6.经过凹透镜焦点的光将射出.7.()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8.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9. 到的距离叫做焦距.10.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测量出纸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焦距.11.选择一晴好天气,取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调节透镜与纸的距离,会发现纸上的光斑在某一位置.如果持续一段时间,纸上的该点将会燃烧起来.凸透镜到纸上最小最亮的点的距离就是.12.将凹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调节纸与透镜间的距离,会发现纸上的光斑.13.凹透镜对光没有会聚作用,它不能将平行光会聚于一点,它有焦点吗?你的回答是.14.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答:(填字母序号);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2)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的关系”.(四)巩固新知问题释疑结合学生检测进行穿插重点讲解:①②凸透镜与凹透镜特点:中间厚、边缘薄。
(新版)冀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Lesson 5 Meet Ms Liu导学案

教师验收预习效果
教师领读
巡视
指导
订正答案耐心讲解
教师讲解本节课重难点
教师巡视
从课本查阅完成练习
学生作答
学生跟读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先独立完成再与组员订对答案
学生理解记忆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a. Li Ming is ready ________ (give) his report to the class.
b. We all feel lucky ________ (have) Ms. Liu as our English teacher.
c. Our math teacher started ________ (teach) ten years ago.
知识点:be ready to/be ready for
2.I talked to someone very special —our English teacher, Ms. Liu.
知识点:(1)本句话含义
(2)Mr. , Mrs., Miss, Ms.用法总结
3.I feel lucky to have her as my English teacher.
知识点:encourage sb.to do sth.
6. She is kind and patient.
知识点:(1)patient词性及含义
(2)be patient with
d. I have ________ lessons on weekends.
e. Shall we ________ these plans after lunch?
合作探究:(10mins)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1.桃花源记一、预习案1、预习目标(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4)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2、预习要点(1)理解作者这一抱负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2)生疏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抱负社会的思想感情。
3、达标练习(1)解释加点字缘.溪行落英..缤纷甚异.之:豁然..开朗俨然..阡陌交通..黄发垂髫....具.答之咸.来问讯率妻子..邑人绝境..无论魏晋延.至其家处处志.之寻向所志.(2)一词多义舍: 便舍.船()寻:寻.向所志()屋舍.俨然()寻.病终()志:处处志.之()其:复前行,欲穷其.林()寻向所志.()得其.船()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3)古今词义。
鲜美 :古义:今义:交通 :古义:今义:妻子 :古义:今义:绝境 :古义:今义:无论 :古义:今义:如此 :古义:今义:二、探究案1、要点回顾(1) 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答:(2)翻译下列句子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③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⑤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⑥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了:。
⑦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问题呈现(1)渔人怎么发觉桃花源的?答:(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答:(3)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答:(4)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忱好客的?答:(5)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答:(6)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答:(7)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答:(8)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抱负社会?我们今日应当怎么评价?答:3、方法总结小组间争辩预习的收获,选一名同学课上做总结汇报。
4、拓展沟通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答:参考答案达标练习(1)缘溪行:沿着落英缤纷:落花甚异之:惊诧豁然开朗:开阔的样子俨然:整齐的样子阡陌交通:交叉相通黄发垂髫:老人小孩具答之:详尽咸来问讯:都 .率妻子邑人:妻子儿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无论魏晋:更不必说延至其家:邀请处处志之:作标记寻向所志:标记(2)略(3)略要点回顾(1)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2)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觉桃花林的经过。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2《短文两篇》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2. 短文两篇一、预习案1、预习目标(1)积累与本课相关的语言与文言知识。
(2)背诵《陋室铭》与《爱莲说》。
(3)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陋室铭》与《爱莲说》寄寓的思想情感。
2、预习要点(1)积累与本课相关的语言与文言知识。
(2)背诵《陋室铭》与《爱莲说》。
3、达标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惟吾德馨.()鸿儒()调()素琴案牍()濯()亵()鲜()(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可爱者甚蕃.()出淤泥而不染..()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焉()陶..()濯.清涟而不妖后鲜.有闻()同予.者何人?()宜.乎众矣()(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0分)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答: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答: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答: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答:二、探究案1、要点回顾(1)《爱莲说》第一段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三个方面对莲花进行了描写。
文中将莲比作花中的君子,使莲具有的意义。
“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的品质;“濯清涟而不妖”象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
(2)①《陋室铭》的作者是,字,是朝人。
②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的文体,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这种文体有的特点.2、问题展示(1)划分《陋室铭》的段落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层(从开头至)。
第二层(至)描写居室环境与日常生活。
第三层:(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2)概括《陋室铭》这篇课文的中心答:(3)划分《爱莲说》的段落层次,概括大意: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4)概括《爱莲说》中心答:3、方法总结小组间讨论预习的收获,选一名同学课上做总结汇报。
4、拓展交流映衬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另一个突出物点。
在课文中,作者先用众多可爱的花作一般的映衬,再以菊和牡丹作重点映衬。
菊,从正面映衬;牡丹,从反面映衬。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名著导读《昆虫记》(第1课时)导学案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名著导读《昆虫记》(第1课时)导学案《昆虫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法布尔和《昆虫记》相关知识,初步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欣赏《昆虫记》精彩片段,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学习阅读科普作品的正确方法。
3.体会科普作品蕴含的科学思维、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善于观察、勇于探究的精神。
【学习重点】1.了解《昆虫记》的相关知识,初步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
2.欣赏《昆虫记》精彩片段,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学习阅读科普作品的正确方法。
【学习难点】体会科普作品蕴含的科学思维、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与昆虫相关的诗句你能说出几句?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李商隐⑵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曲江二首》杜甫⑶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咏蝉》骆宾王⑷暗虫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
——《闻虫》白居易⑸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月夜》刘方平“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
”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
今天我们走进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
二、有关资料1.作者介绍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
1823年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的一户农家。
小时候便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
长大后当了老师。
在教师岗位上从事自然科学研究。
法布尔出版了《天空》(大地》《植物》等著作,其中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昆虫记》,不仅受到科学界的高度肯定,还得到了文学界的赞扬。
他被称为“昆业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古尔”,达尔文还称赞他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设计19桃花源记新集中学八年级语文备课组主备人:【学习目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含义和古今异义现象。
2、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中寄托的理想社会。
【学习重难点】、掌握、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含义,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了解本文所反映的社会理想,辩证地看待作者在中寄托的这种社会理想。
【学习流程】预习导学1、解释加点的词。
(1)缘溪行()(2)屋舍俨然()(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4)黄发垂髫()(5)延至其家()(6)此中人语云()(7)诣太守()(8)欣然规往()(9)未果()2、解释下列句中古今异义的词。
阡陌交通古义:今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今义: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今义: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今义:3、解释下列多义字:其志复前行,欲穷其林()处处志之()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向寻寻向所志()便扶向路()寻病终()寻向所志()4、本文以为线索,描绘了一个、、的桃花源。
5、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他进入桃花源后见到了怎样的景象?学习研讨6、“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叹惋一词表现了桃源人怎样的心态?7、讨论分析: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放飞想象的翅膀,想象桃源人的生活与当时外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桃花源中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社会理想?这理想在当时社会能实现吗?8、深入探究: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拓展学习穴中人语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
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
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
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
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
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
”杨谢而从之。
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
”迫暮,与老人同出。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导学案(教师用)

Unit 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s?【学习目标】1熟记相关电视节目和时尚饰品的词汇。
2.熟记谈论个人打算和对某事物的看法意见的句型。
3.能谈论自己的喜好,并熟练表达对电视节目的看法。
4.能对了解各类电视节目实行有筛选型的收看,并能制定自己的计划。
【重点难点】1熟记相关电视节目和时尚饰品的词汇,掌握谈论个人打算和对某事物的看法意见的句型。
2.能谈论自己的喜好,并熟练表达对电视节目的看法。
Period One (Section A 1a—1c)主备人:刘环审核人:李红梅【学习目标】1.识记描述电视节目的词组。
2.能表达自己对相关影视节目的看法【重点难点】能使用所学的电视节目的词汇,表达自己对相关影视节目的看法。
【导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预习33页中的生词,根据音标会读知意,然后合起课本翻译下面的短语脱口秀连续剧,肥皂剧运动节目游戏节目才艺展示节目足球比赛不介意不喜欢不能忍受2.朗读33页中的句型, 然后英汉互译下列句子1.你想看什么节目?2.你认为脱口秀节目怎么样?.3.我不介意他们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自主学习1.看图完成1a2.自读下面的点拨讲解,完成后面的例句(1)want①want sth想要某物②want(sb)to do sth想要(某人)做某事,类似的词还有,像ask、forget、try、decide、hope、remember等,后都可接V不定式.eg :The old woman wants her son (buy)some vegetables.(2)当我们表达“对某人或物的看法”时常用以下句型:How do/does sb like +人或物? = what do/does sb think of +人或物?eg :你怎么看待你的假期?(3)mind○1作n时,是不可数名词,意为“思想,心意”○2作V时,意为“介意,注重在意”,常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中,构成句型:mind (one’s)doing sth 介意或在意(某人)做某事eg:Do you mind (my)sitting this seat ? 你介意我坐在这个座位上吗?(4)stand○1作不及物动词时,意为“站立”,构成stand up,反义词为sit down.○2作及物动词时,意为“忍受,忍耐”,一般多用于否定句中,构成短语:can’t stand (doing)sth 不能忍受(做)某事eg :I can’t stand (垃圾食品)My brother can’t stand (write) (日记).(5)let sb do sth 让某人做某事,类似的还有make,help等.eg :Let’s(watch) a talk show.(二)合作探究1.放录音让学生完成1b,2.小组操练,完成1c.3.集体讨论句型:What do you think of …? I think ….三、达标检测(一)连词成句:1.do,what,you,of,think,sitcoms ?2.like,you, do, sports shows?3.can’t,I ,operas, soap, stand .4.mind,he,TV,doesn’t,shows. (二)根据句意和首字母提示补全单词:1. I can’t s_____ _ talk shows. I never watch them.2. Do you mind w________ _ sitcoms?3. —What do you think of soap o____ _____ ? —I don’t m____ _____ them.4. There are many s____ _____ shows on TV.(三)英汉互译英:1.你认为谈话类节目怎么样?2.事实上,我不能忍受肥皂剧。
语文版八年级上语文五单元导学案

第五单元单元计划一、课标要求1、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2、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3、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
二、导学目标1.掌握事理说明文的一般特征。
2.进一步掌握各种说明方法。
3.反复朗读,背诵精彩语段,进行语言训练。
4.提高生态意识,关注自己生存的环境。
17.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导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花卉的知识,提高调查实践、动手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习文章严密而精巧的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文章准确、严密的说明语言,让学生明白花儿红的原因。
导学重点1、掌握基础知识,了解花红的原因。
2、学会按恰当的顺序来写说明文。
3、分析文章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导学难点课文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包括生物学、植物生理学、进化理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等,说明的事理有一定的深度。
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练习卷等。
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1、(放课件)大自然的花,万紫千红,争奇斗妍。
同学们,当你漫步花园,尽情享受着春之兰,夏之荷,秋之菊,冬之梅赐给你的绚丽、芬芳时,你可曾想过:这些花为什么这样红?那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说明花的颜色及其变化规律的事理说明文,这篇课文的题目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板书课题及作者。
)此处的“红”应该是什么意思呢?(不仅指红色,应该理解为万紫千红)2、复习说明文的相关知识二、自主学习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可默读,可小声读),边读边思考:1、课文从哪几个角度来说明花朵呈现红色和其他颜色的科学原因?在此基础上画出文章的结构图。
2、“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原是一首歌曲的名字,作者借来作为标题,而且贯穿全篇,引起每一层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三、合作探究1.先以小组为单位自学生字词.三棱(I eng)镜裸(lu ©子虞(y u)美人蕊(ru 1)2.文章题目“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原是一句歌词,用来做题目有哪些好处? 明确:此处的“红”,应该理解为“万紫千红”;其作用:一是,抓住人们所熟知的花的特征提出问题,有助于揭示文章的中心;二是,以设疑激趣,富有吸引力;三是,文章主体部分从六个方面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每一方面都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开头,使文章脉络分明,节奏明快,增添了艺术情趣。
最新人教新目标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全单元导学案

第5单元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Section A 单词news n.新闻节目;新闻mind v.介意;对(某事)烦恼educational adj.教育的;有教育意义的stand v.忍受;站立plan v.&n.打算;计划hope v.&n.希望discussion n.讨论;商量happen v.发生;出现expect v.预料;期待joke n.笑话;玩笑sitcom n.情景喜剧comedy n.喜剧;喜剧片短语think of 认为learn from 从……中获得find out 查明;弄清talk show 访谈节目soap opera 肥皂剧go on 发生hope to do希望做……plan to do计划做……look like 看起来像……expect to do期待做……around the world 全世界one day 有一天have a discussion about 就……讨论句型1.—What do you think of talk shows? 你认为脱口秀怎么样?—I don’t mind them./I can’t stand them!/I love watching them!我不介意它们。
/我无法忍受它们!/我喜欢看它们!2. Because I hope to find out what’s going on around the world. 因为我希望了解世界各处正在发生的事。
Section B 单词meaningless adj.毫无意义的;意思不明确的action n.行动cartoon n.动画片;卡通片culture n.文化;文明famous adj.著名的;出名的appear v.出现become v.开始变得;变成rich adj.富有的successful adj.获得成功的;有成就的might modal v.可能;可以main adj.主要的;最重要的reason n.原因;理由common adj.普通的;常见的film n.电影unlucky adj.不幸的;不吉利的lose v.失去;丢失ready adj.愿意的;准备好的simple adj.简单的;易做的army n.陆军;陆军部队girlfriend n.女朋友character n.人物;角色character n.人物;角色短语be ready to 愿意(做某事)dress up 装扮;乔装打扮as famous as与……一样有名let sb.do sth. 让某人做某事such as例如 a pair of一双;一对come out出版;发行try one’s best to do sth. 尽力做某事句型1. In his early films, Mickey was unlucky and had many problems such as losing his house or girlfriend, Minnie. 在他的早期影片里,米老鼠是不幸的,他面临许多问题,比如失去自己的房子和女朋友米妮。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导学案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导学案八年级上语文导学案21.桃花源头等舱【学习目标】1.读好课文,说出文章的大意。
2.准确翻译文本中自然的第一段和第二段。
3、理解“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这一段描写在文中的作用?【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课前预习计划】的说明和学习说明(1)你需要在15分钟内预习课文:第一步:将课文读三遍,注意笔记中的语音单词;第二步:根据笔记,大致翻译自然段落1和2。
第三步:在课本上圈出你不懂的单词。
(2)然后用15分钟来完成【课前预习案】。
【知识链接】1.陶渊明(约365-427),名钱,字明,名无流先生。
东晋著名诗人。
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东晋旬阳人。
他当了几年小官,然后辞职回家,然后隐居。
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歌的主题。
他的相关作品包括《饮酒》、《还园》、《桃花源诗》、《桃花源故事》(桃花源故事是《桃花源诗》的序言)、《五流先生传》和《还乡话》。
2、记:可以是游记和碑记(或铭记),相当于现在的记叙文,有的夹有一点议论,更像散文。
一、自主学习1.解释添加的单词。
(1)这房子看起来像。
(3)美池有一片很好的桑园和竹园(4)黄毛垂着(5)落英()(6)缤纷()(7)仿佛()......(8)豁然开朗()(9)阡陌()......2、解释下列句中古今异义的词。
(1)千墨交通的古代含义:现在的含义:3。
翻译句子: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沿着小溪走,忘记路的距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课程探索1、翻译课文前两段。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21、《桃花源记》导学案课型:讲读执笔:审核:备课时间:课时:2课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3.熟读并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把握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要求学生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学习重点:1、朗读并背诵课文,疏通文意。
2、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学习难点: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
2、把握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要求学生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知识链接:作者简介: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
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
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
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
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
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
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一、预习导学:(一)、自读课文1、要求——结合课下注释中的注音大声朗读课文至少五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t 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s?【学习目标】1熟记有关电视节目和时尚饰品的词汇。
2.熟记谈论个人打算和对某事物的看法意见的句型。
3.能谈论自己的喜好,并熟练表达对电视节目的看法。
4.能对了解各类电视节目进行有筛选型的收看,并能制定自己的计划。
【重点难点】1熟记有关电视节目和时尚饰品的词汇,掌握谈论个人打算和对某事物的看法意见的句型。
2.能谈论自己的喜好,并熟练表达对电视节目的看法。
Period One (Section A 1a—1c)主备人:刘环审核人:李红梅【学习目标】1.识记描述电视节目的词组。
2.能表达自己对有关影视节目的看法【重点难点】能运用所学的电视节目的词汇,表达自己对有关影视节目的看法。
【导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预习33页中的生词,根据音标会读知意,然后合起课本翻译下面的短语脱口秀连续剧,肥皂剧运动节目游戏节目才艺展示节目足球比赛不介意不喜欢不能忍受2.朗读33页中的句型, 然后英汉互译下列句子1.你想看什么节目?2.你认为脱口秀节目怎么样?.3.我不介意他们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自主学习1.看图完成1a2.自读下面的点拨讲解,完成后面的例句(1)want①want sth想要某物②want(sb)to do sth想要(某人)做某事,类似的词还有,像ask、forget、try、decide、hope、remember等,后都可接V不定式.eg : The old woman wants her son (buy)some vegetables.(2)当我们表达“对某人或物的看法”时常用以下句型:How do/does sb like +人或物? = what do/does sb think of +人或物?eg : 你怎么看待你的假期?(3)mind○1作n时,是不可数名词,意为“思想,心意”○2作V时,意为“介意,关注在意”,常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中,构成句型:mind (one’s)doing sth 介意或在意(某人)做某事eg:Do you mind (my)sitting this seat ? 你介意我坐在这个座位上吗?(4)stand○1作不及物动词时,意为“站立”,构成stand up,反义词为sit down.○2作及物动词时,意为“忍受,忍耐”,一般多用于否定句中,构成短语:can’t stand (doing)sth 不能忍受(做)某事eg : I can’t stand(垃圾食品)My brother can’t stand(write) (日记).(5)let sb do sth 让某人做某事,类似的还有make,help等.eg : Let’s(watch) a talk show.(二)合作探究1.放录音让学生完成1b,2.小组操练,完成1c.3.集体讨论句型:What do you think of …? I think ….三、达标检测(一)连词成句:1.do,what,you,of,think,sitcoms ?2.like,you, do, sports shows?3.can’t,I ,operas, soap, stand .4.mind,he,TV,doesn’t,shows. (二)根据句意和首字母提示补全单词:1. I can’t s_____ _ talk shows. I never watch them.2. Do you mind w________ _ sitcoms?3. —What do you think of soap o____ _____ ? —I don’t m____ _____ them.4. There are many s____ _____ shows on TV.(三)英汉互译英:1.你认为谈话类节目怎么样?2.事实上,我不能忍受肥皂剧。
3. I plan to watch TV tonight.4. Do you want to join me?5. Sometimes they can be a bit boring.6. Maybe we can watch that new talent shoe after the news.【课后反思】Period Two (Section A 2a -2d)主备人:刘环审核人:李红梅【学习目标】1.熟记表达对事物的看法评价句型。
2.识记有关电视节目类别的词组。
3.学会制定计划的表达。
【重点难点】1.识记有关电视节目类别的词组。
2熟记表达对事物的看法评价句型,并学会如何作答。
【导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预习34页中的生词,根据音标会读知意,然后合起课本翻译下面的短语查明,弄清全世界在课堂上开展讨论向他们学习电视台记者follow the story expect to do sthhope to do sth one day2.朗读2c和2d中的对话, 然后英汉互译下列句子1. 你打算今晚看电视吗?2. 我喜欢看新闻或脱口秀。
3. 我们对于电视节目进行了一次讨论4. I plan to watch Days of Our Past tonight.5. I like to follow the story and see what happens next.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自主学习1.自读下面的点拨讲解,,完成后面的例句(1)plan作V,现在分词planning,过去式planned,plan to do sth 计划做某事eg:My brother is planning______ (fly)a kite in the open air(在户外)(2)hope作V,意为“希望,期望” ①hope to do sth希望做某事②hope+(that)从句eg:I hope______ (take)a vacation in Beijing. 我期望你能取的好成绩。
(3)区分look for、find与find out 寻找、发现①look for 强调寻找的过程,即寻找了但不一定找到了. (寻找过程)②find一般指随便无意找而找到或发现,强调寻找的结果.(寻找结果)③find out多指经过一番努力、有意识去打听查明,即一些不易直接得手的事情。
eg:○1I ______ my dictionary everywhere,but I can’t______ it.○2Can you help me what time the train leaves?(4)sth happened to sb ? 意为“某人发生了什么事”.eg:He didn’t come,what happened______ him?(5)区分maybe和may be 表说话人的不肯定推测“大概,或许”eg:He may be at home = Maybe he is at home. (maybe是副词,may是modalV)(6)expect 作V,意为“预计,预料,期待”,具体用法有:① expect sb to do sth 预料或期望某人会做某事eg:Do you expect him to teach you English?② expect to do sth 期待或打算做某事eg:I expect to get a birthday present from my dad.③ expect +that从句期待或打算做某事(表“自己期待自己/别人做某事”)eg:He expects that it rains heavily.2. 看图阅读2a和2b,批注其中的新单词。
(二)合作探究1.听录音让学生跟读,完成2a然后完成.2b2.根据2a完成2c。
3.跟读录音,角色朗读2d4.小组讨论总结2a—2d中表达对电视节目喜好和原因的句子。
5.拓展延伸:(1)I like …that are +形容词比较级. E.g.I like shows that are more education.(2)It is a/an+ +way to watch+电视节目.e.g.看喜剧片是一种很好的放松办法.三、达标检测(一)用所给的词的适当形式填空1.Do you mind me__________(open)the window?2.Thank you for_____ _(join)us.3.Look!His father_________ _(talk)to a tall boy.(二)单项选择( )1."________do you _________sitcoms?" "I love them."A. How, think ofB. What , like ofC. What, think ofD. What, like( )2.He looks rich, _________,he is very poor.A. In the factB. In factC. At the factD. At fact( )3.I enjoy classical music._________you?A.How aboutB.How areC.What doD.What are( )4.___________9 o'clock Weekend Chat, Stuart. Do you like_________TV?A. Welcome, to watchB. Welcome to , to lookC. Welcome to, watchingD. Welcome, watching( )5._________care of the environment (环境)is our duty.A. TakesB. To takingC. TookD. Taking(三)句型转换1. They enjoyed that movie very much.(变为一般问句)____ __they ____ __that movie very much?2. She often watches TV play in the evening.(变为否定句)She ___ __often ____ __TV play in the evening.3.I can't stand soap operas.(对划线部分提问)__________do you_________ _________soap operas?【课后反思】Period Three((Grammar Focus—3b)主备人:刘环审核人:李红梅【学习目标】1.学会谈论自己的喜好,并熟练表达对电视节目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