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一)-2019年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一)

编者按】段清波教授曾长期主持过秦始皇帝陵园的考

古发掘与研究工作,所撰《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入选2011 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本刊将分三期陆续推出的长文

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是作者十余年来通过对秦始

皇陵考古、秦文化考古、秦始皇帝制度改革等方面文化因素的考察而形成的新成果。作者认为秦文化中的大型陶塑艺术、石刻石雕艺术、高台建筑、小型条砖、铜车马和青铜水禽制造技术、茧形壶、槽型板瓦等具有明显的波斯文明和地中海文明的特征,明从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开始,东西方文化就有了深入的交流;作者还将统一后秦始皇帝所采取的所有改革措施,与波斯帝国大流士一世以及马其顿亚历山大的改革措施进行对比研究,认为秦始皇帝关于帝国政体、管理国家的制度、管理国家的措施等的认识,可能受到波斯帝国制度文明的深刻影响,并据此认为文明交流过程中最重要和最核心的交流在制度层面和理念层面。

本刊希望通过有益的学术争鸣,共同推进文明交流的理论与研究的进展。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152/jki.xdxbsk.2015-01-002

、引言

越来越多的考古证据表明,小麦、冶铁技术、金银器等制作工艺是由西亚、中亚通过丝绸之路传人中国的。渊源于西亚的青

铜技术、马车等也通过草原、沙漠、绿洲或茶马古道等线路对中国产生过深刻影响,当然,在更早的时期还发生过其他文化因素交流的现象,这一切发生的时间均早于张骞的凿空之举。

在秦始皇陵考古中,我们也发现诸如兵马俑、百戏俑、铜车马、条形砖、封土内台阶式建筑、青铜水禽的部分制作工艺的文化因素宛如横空出世般出现,而又在其后的时代难觅踪迹。这些现象值得我们从更大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综合思考。

一)兵马俑

最使秦始皇陵闻名于世而享有“世界第八大奇迹”美誉的莫过于数千件原大的兵马俑,宛如横空出世般的兵马俑集群在赢得人们感叹的同时,也促使人们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原本从未出现的以人和动物为主题来表达艺术目标的这一理念会突然出现在秦帝国时期?

秦代之前,尤其是商周以来,传统艺术特别是青铜器的制作艺术,基本上都是艺术家以极具想象力的图形来制作各类能通达上天的祭器,此时的人物和动物都是作为所表达主题的配角,附着在器物的底部或装饰在耳部。虽然也有学者讨论过秦帝国时期能出现兵马俑陶塑艺术的技术性支撑因素,但却没有思考过这类大型陶塑会出现在此时的逻辑性问题。二十多年前,有学者曾认

为,兵马俑艺术“来源于西方的交往,来源于亚历山大的智慧和

光彩耀人的希腊艺术”,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卢卡斯(Lukas

Nickel )也提出了相近的认识。

和青铜艺术相比较,陶俑雕塑艺术在先秦并不发达,所取得的成就也不彰显,直到战国才陆续出现一些小型的雕塑品。

山东临淄郎家庄陪葬坑中出土有成组春秋战国之际高10 厘米左右的陶俑,战国时期列国墓葬中也只有零星的发现,秦国直到战国晚期才在咸阳周边的几处墓葬中发现一些陶俑。发现的这些秦国陶

俑,类别有骑马俑、人俑以及陶马,高度一般在10 厘米左右,总体特征是基本没有人体尤其是面部的细部刻画,人体、陶马的肢体比例既不协调也不准确,虽说也有彩绘装饰,但只有白、红和黑三种颜色;陶俑既有烧制的,也有泥塑的。铜川枣庙秦墓的人、牛、羊、狗等陶俑为泥塑成型再施彩绘,西安南郊、泾渭之交等地的陶俑火候极低,有的还是未加焙烧的泥俑,泥、陶俑以红胶泥捏塑而成,辅以贴、刻划、挖等技法,以单色平涂的彩绘

装饰为主。塔尔坡战国晚期墓葬出土两件大小形制基本相同的泥

质灰陶骑马俑,陶俑的衣领、襟裙、下摆、帽沿及鼻尖均涂红,

制作方法为捏制。

战国晚期秦俑最高不超过20 厘米,多为10厘米左右,到了

秦统一阶段,秦兵马俑高度骤然间增高到180-196 厘米之间,即

使是上焦村出土的跽坐圉人俑,身高也有100厘米。二者之间不仅在体量上有巨大的反差,而且在制作工艺、彩绘方式、陶俑种类等方面也不可同日而语。兵马俑为泥质灰陶,火候达950-IOOOC ;采用绘塑结合的方式,塑造上模制与手制相结合。

俑的种类有将军俑、军吏俑、御手俑、跪射俑、骑马俑、步兵俑、

百戏俑、文吏俑、奏乐俑、圉人俑以及马俑等。彩绘颜色种类丰富,有绿、红、黑、紫、粉、白、黄、赭等,面部和头发部位的刻画尤为精细。

承秦而起的西汉,虽然也使用陶俑随葬,陶俑制作方式似乎沿袭秦的风格,造型比较呆板,主要是用整齐的阵列向人们展示为死者送葬的森严军阵。但在体量上要比秦兵马俑小得多,以30 -40 厘米者居多,高者不过60厘米。陶俑的种类更加丰富,有文官俑、奏乐俑、舞蹈俑、侍俑等,新出现木臂着衣式陶俑。

从东周列国陶俑、战国晚期秦俑到秦兵马俑出现,虽然时间相隔仅数十年,但是他们之间不仅有艺术手法的差异,更有艺术风格的巨大不

同。假如将它们置于秦文化发展过程中进行逻辑性的考察,后者与前者之间存在着质的飞跃,其间巨大的序列缺环在逻辑上令人无法接受,而这种差异用秦帝国资源配置能力强大来解释显然是不够的。从体量、造型、艺术风格上观察秦兵马俑和西汉陶俑之间的演变,也存在同样的困惑,是什么原因导致战国秦、秦、西汉三个时期陶俑风格的巨大差异呢?

与战国秦俑在形态特征、服饰风格上相近的是斯基泰文化中的同类物,王辉先生曾探讨过黄河流域文化与草原地区斯基泰文化之间的交流。2007 年柏林举行的斯基泰展中,有一件被称为

哈萨克武弁”的青铜风帽,这件青铜风帽和呈跽坐状的游牧人

服饰等与塔尔坡战国晚期秦墓陶俑的形象几无差异;铜马的造像风格、身上鞍辔等附件与战国秦马俑、鄂尔多斯的同类物无二,

其时代属公元前五至前三世纪。时代和艺术风格与秦兵

马俑相似的大型陶俑雕塑在其他文明中,如波斯文明、希腊罗马

文明、印度文明的传统中还没有发现过。但这些地区曾有过悠久

的青铜和石刻雕塑艺术的传统,如埃及及中东国家流行叙事性的浮雕和油画,以及古希腊艺术形式上以真人高度为样板创作的古典雕塑和油画。唯一和兵马俑艺术风格相近的是阿富汗出土的彩绘陶俑,时间为公元前100 年,遗憾的是只发现了高23厘米的俑头(秦兵马俑的俑头高度为23-26 厘米),俑头戴毡帽,着高领上衣,五官及胡须毕现,面部遍施红彩;头部与身躯装配的方式和兵马俑一样,均为分别制作好后再将俑头插进身躯内。

上述资料表明,战国秦俑的艺术形象可能受斯基泰文化的影响,而秦兵马俑的艺术可能另有渊源。

二)都卢寻檀百戏俑

秦始皇陵园K9901 号陪葬坑出土了一批原大彩绘百戏俑,塑方式、彩绘风格和兵马俑一致,面部表情也呆板而无生气,几乎所有陶俑着衣风格均为仅在腰间围一件短裙,其余肢体全为裸露状。

但这批陶俑和兵马俑的造型有所不同,其躯干、骨骼和肌肉

等的表现手法和精确的肢体比例显示出艺术家对人体解剖学的

精确掌握;其用力时双臂隆起的肌肉、上举重物时侧腹的肌肉和

肋骨、背部明显的脊椎股、肥硕隆起的腹部姿态等,也表明雕塑家对人体运动力学的熟练掌握。而这种艺术风格在此阶段的东方

文化传统中也绝无仅见。

百戏俑中有一尊被认定为都卢寻楦俑。“都卢寻?H'是两汉之际十分流行的一项顶杆杂技,汉画像石上经常能见到这类图像,现代称之为“长杆技艺”,是由一位身强体壮的大力士,或以双手相托或以头顶长杆,长杆上有人数不等的表演者表演杂技,最多者竞达9 人,表演者的动作有倒、挂、腾、旋、舞、坐等,场面惊险纷呈。有学者认为,该杂技是从春秋时期的“侏儒扶卢”发展演变而来的,都卢为古地名,或以为在今越南北部以南,或以为在今缅甸伊洛瓦底江中游卑谬附近。

虽说《国语. 晋语》中记载春秋时已有“侏儒扶卢”之技,该游戏也许形式上和秦汉的都卢寻撞有渊源上的关系,但从汉代称其为“都卢寻檀”的“都卢”名称看,秦汉时期的这种杂技可能是原有的游戏形式受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