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一)-2019年文档
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与文化价值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古代陵墓中最为壮观的一类文物,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它们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艺术和科技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历史背景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1年,当时秦朝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
为了加强了巩固自己的王朝,秦始皇和他的大臣们着手规划了非常宏大的陵墓工程,而秦始皇兵马俑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二、制作过程秦始皇兵马俑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大约花费了36年时间完成。
这些陶俑的高度与真人大小相同,数量众多,布局和位置安排经过精心的设计。
制作兵马俑的艺术家们许多是一些著名的陶器专家,在制作过程中创造了众多新的工艺与技术。
这些技术如烧陶、制造陶泥、陶器烤炉等技术都非常先进,物流上也有相对较为完善的配套措施。
三、文化价值1. 反映秦代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秦始皇兵马俑所表现的文化价值是很显著的,它们反映了秦代的政治、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如秦朝的中央集权政体、军事制度与战术等等,这些都十分具有历史研究价值。
2. 突出表现中国古代陶器制作水平秦始皇兵马俑制作精美、技术品质高,突出表现了中国古代陶器制作水平。
通过这些文物,我们可以看到古代陶器制作者在器物造型、色彩、技法与结构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技艺水平,表现出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独特魅力。
3. 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风貌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对于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彩光具有重要意义。
当西方文化的影响逐渐进入中国时,秦始皇兵马俑则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源头,这与其他中国文化遗产相同,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人文交流和合作的桥梁。
4. 解释中国古代皇家陵墓制度及相关价值观秦始皇兵马俑中的陵墓构造是中国古代皇家陵墓制度的代表,也表明了相关价值观。
秦兵马俑检验证明了中国古代统治者信奉君主至上思想的政治制度,同时也表现了当时中国人所反映的关于生死的重要观念。
秦朝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秦朝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强大国家。
在秦朝的统治下,中国不仅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还发生了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本文将探讨秦朝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一、背景介绍秦朝建立之初,中国的文化局势呈现出多元化和分散化的特点。
各个地区拥有各自独特的文化特色,并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而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他不仅在政治上进行集权统治,还在文化上进行了积极的整合与融合。
二、秦朝的文化交流1. 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秦朝统一了国内的文字和度量衡,确立了统一的汉字和度量衡标准,从根本上提高了各个地区的交流便利性。
统一的文字和度量衡让人们能够更加流畅地进行交流与贸易,促进了文化融合。
2. 修筑大型基础建设秦朝修筑了许多大型的基础建设项目,比如著名的长城和灵渠。
这些工程的兴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大型基础建设的兴建过程中,不同地域的工人和智慧相互交流,文化也因此得到了融合。
3. 推行法律和礼制秦朝积极推行法律和礼制,将六国的法律和礼仪进行统一。
秦始皇将法律编纂成《秦律》、《秦仪》,而不是按照六国的法律去执行。
这种法律和礼制的统一促进了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使整个国家形成了更统一的文化体系。
三、秦朝文化融合的影响1. 推动了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秦朝的政治统一为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政治统一的背景下,商品交流和贸易活动得到了推动。
各地的商品因为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影响,得到更广泛的交流与推广,促进了封建地主经济的繁荣。
2. 促进了社会文化的进步秦朝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使得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得以互相借鉴与交流。
各地的艺术、音乐、文学等方面的特色相互影响,为中国的社会文化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也提高了人们的思想境界,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3. 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基石秦朝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陵的发现与考古意义
秦始皇陵的发现与考古意义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宏伟的帝王陵墓之一,也是世界考古界的重要发现之一。
它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内,是秦始皇陵群的核心部分。
秦始皇陵的发现和考古研究对于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一、秦始皇陵的发现秦始皇陵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74年1月,当时陕西农民在修水井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座兵马俑。
这次意外的发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进一步揭开了秦始皇陵的神秘面纱。
此后,经过漫长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专家们陆续在陵墓内发现了大量的兵马俑、陶俑、青铜器等各种珍贵文物。
二、秦始皇陵的考古意义1. 历史意义秦始皇陵的发现填补了中国古代历史的一大空白。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他的陵墓的发现为研究秦代以前各个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线索。
通过对秦始皇陵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秦始皇帝的统治时期,以及秦朝的政治制度、军事力量、文化传统等重要方面的信息。
2. 文化意义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皇家陵墓建筑的代表作,其规模宏大,布局独特,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高度发展水平。
陵墓内发掘出的大量兵马俑,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军事制度和军事装备的重要材料,也展现了古人对于墓葬的富丽堂皇的追求。
同时,秦始皇陵也反映了当时的科技水平和工程能力,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技艺。
3. 艺术意义秦始皇陵的发现对中国古代艺术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兵马俑的制作精细、栩栩如生的形象,显示了古代雕塑艺术的高度发展水平。
而从陵墓中发掘出的陶俑、青铜器、玉器等艺术品,也展现了当时的艺术风貌和工艺水平。
这些文物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历史资料,也对于研究古代艺术技法和审美观念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4. 保护意义秦始皇陵的发现也提醒人们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秦始皇陵的出土文物数量庞大,其保存状况良好,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信息和研究素材。
我们应该加强对于这些珍贵文物的保护工作,确保它们能够得到妥善保存和展示,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欣赏到这些瑰宝。
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一)
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一)段清波【摘要】秦文化中所见到的诸如兵马俑、铜车马、陵墓封土内高台建筑、条形砖、青铜水禽制作工艺、槽型板瓦、茧形壶、石刻等文化因素,不是从中国固有文化中发展演变而来,这些因素可能是通过丝绸之路由西亚传播到东方的,与此同时,秦统一时期,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制度也传入东土,并对秦始皇帝的改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Many archaeological findingsof the Qin Dynasty were not evolved from the inherent Chinese culturesbut inspired by the other cultures which spread from west Asia via the Silk Road. For instance,Terra cotta warriors,bronze chariots and horses,high platform buildings in mausoleum,lath bricks,craftsmanship of bronze waterfowls,trough type tiles,elliptical pots and stone inscriptions,to name just a few. Furthermore, the regulations and laws in politics,economy and culture of the Persian Empire and Macedonian Empire were also broughtto the east with these materials. It is the whole system that inspired the revolution of Qin Shi Huang significantly.【期刊名称】《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8页(P8-15)【关键词】秦始皇陵;兵马俑;波斯帝国;中西文化交流【作者】段清波【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878.8越来越多的考古证据表明,小麦、冶铁技术、金银器等制作工艺是由西亚、中亚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1](P156-179)。
秦始皇陵及其考古意义
秦始皇陵及其考古意义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知名、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始皇陵已经成为了世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无独有偶,秦始皇陵也是我国考古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对于揭示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问题有重要的学术和科研价值。
一、秦始皇陵的历史背景秦始皇陵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秦陵山脉南麓的岐山与香山之间,临近白鹿原、华山、兵马俑等旅游胜地。
这座陵墓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建造于中国战国时代,是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帝王陵。
当时,秦国处于割据混乱的局面,秦始皇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一统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同时也将自己的权威和统治地位深深地镌刻在自己的陵墓之中。
二、秦始皇陵的建筑结构和特点秦始皇陵占地面积达56.25平方公里,建造周期长达38年,是一座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帝王陵墓。
它的主体建筑为下穴和中穴,上覆以天宫,巨石构成的石瞽、石易、石鼓等与陵墓面积之比超过了其它陵墓的数倍,真是一座宏大的石雕艺术宫殿。
由于秦始皇崇尚封建制度,早在他统一天下之时,就下令统一国家的货币、文字、度量衡、车辆轨距等生产要素,所以在秦始皇陵中可以看到这种“一切统一”的思想从陵墓大量的文物、制度、习俗、建筑等方面得到了再次证明。
三、秦始皇陵的考古意义1、了解秦始皇陵的历史、文化、社会、政治背景。
因为秦始皇陵规模庞大、建造历经多年,所以从陵墓内外部的考察可以获得诸多关于当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2、研究秦始皇陵的建筑、设计和装饰风格。
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杰出代表,在它的建造和陈设中体现了丰富的建筑材料、工艺、设计方法、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等文化内涵。
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古代陵墓建筑史的编撰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
3、解析出秦始皇陵所面临的保护和文物修护等问题。
由于秦始皇陵历经千年多次地震、水患、盗窃、破坏等,所以可以通过考古工作,对秦始皇陵的维护和文物修复等问题提出建议和方案。
四、结语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千载难逢的宝库,它蕴含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科技、政治等方面的瑰宝,也是我们后人了解中国历史和拓展文化视野的重要途径之一。
秦始皇陵背后的历史人文
秦始皇陵背后的历史人文在1974年之前,也就是在秦始皇陵被发现之前,我们对秦朝知之甚少,因为现存的史料十分有限,难以去探讨秦朝的文化与秦朝的发展程度,所能依据的史料仅是中国史学之父司马迁的《史记》,然而《史记》是在大秦帝国灭亡一百年后的一本著作。
在这100年间,许多史实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偏离最初的真实。
而且,我们都知道,文献资料仅能作为二手资料来进行调查研究,因为其或多或少会带有著作者的某些情感,而且“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因此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时对《史记》都是采取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
但是秦始皇陵的发现为我们填补了秦朝一手资料的空缺,秦始皇陵结构的完整性可以反映秦朝的历史文化,反映那时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也可以验证《史记》中关于秦朝的历史记载是否正确,从而影响着人们对《史记》中记载的夏商周王朝的看法,是真实还是虚构。
秦始皇陵是世界目前发现的最大陵墓,其占地面积和今天的曼哈顿相差不大。
据仪器探测显示,秦始皇陵深37米,呈倒金字塔状。
在秦始皇墓葬上方,工人通过堆积泥土修建了一个小山丘。
而且,伴随着秦始皇陵的发现,是8000个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真人大小、全副武装的兵马俑。
但是始皇在位时间(尤指公元前221——公元前210)也才仅仅11年,在这短短十年内,工匠是如何修建工程量如此浩大的秦始皇陵呢?那8000个兵马俑又是如何被能工巧匠制作的呢?秦始皇陵又能够反映秦朝的历史人文呢?暴虐统治史书都说始皇残暴统治,使得民不聊生,天下豪杰纷纷揭竿起义,以陈胜吴广为先。
司马迁也在《史记》中提到,“秦王少恩而虎狼心,杀人如不能举”。
但是这些资料都是文书,没有人能够担保其没有错误。
最近,在始皇陵墓发现了很多具年轻的男子头骨,这些男子有许多在二十周岁左右,据记载,有些男子因为拖欠国家资金无以偿还,便帮助国家修建陵墓。
从头骨和记载可以验证,这些应该就是当年修建陵墓的工人,因为犯错,或者因为难以承受长期高压工作,死于工作途中。
例举近年中西文化交流的考古发现及简评
中西文化交流的考古发现及简评1. 文章引言中西文化交流自古至今一直是一个备受研究和探讨的话题。
随着考古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出土的许多考古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揭示了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和影响。
本文将从考古发现的角度,例举近年中西文化交流的考古发现,对其进行简评,并共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2. 西方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西方文化的传播一直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
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也不断证实了这一点。
2015年在西安出土的一批古希腊货币,以及出现在西藏的佛教壁画,都充分显示了西方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和影响。
这些考古发现为我们揭示了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频繁程度和深度,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两种文化的交融是非常有价值的。
3. 我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相对于西方文化在我国的传播,我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对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出土的大量我国陶瓷器和丝绸制品在西方地区被发现,证明了古代我国商品对西方社会的影响和渗透。
这些考古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证据,揭示了古代我国商品如何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并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考古发现对文化交流的启示通过近年的考古发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这些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交流的载体。
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在商贸、宗教、艺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交流和影响,而这些考古发现正是这一深远影响的具体体现。
5. 个人观点和总结在我看来,近年来的中西文化交流考古发现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数据,也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了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这些发现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重要依据,也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与理解的桥梁。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该继续重视考古发现,以期从古代文物中发现更多关于中西文化交流的宝贵资料,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古代文化交流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2023年初三下半期线上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在线测验完整版(广西北海市)
选择题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A.刘邦、项羽起义B.李自成起义C.黄巢起义D.陈胜、吴广起义【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D符合题意;刘邦、项羽起义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后,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A排除;李自成起义发生在明末,B排除;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末,C排除。
故选择D。
选择题《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
”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削弱王国势力B.恩泽贵族C.实现民族交融D.增加税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的知识,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加税收的举措是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所以答案是A。
选择题某英国人著书说,中国的郑和船队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就已经到达过加勒比海。
你认为判断该说法是否成立的最可靠依据是A.史学权威的观点B.当地的民间传说C.当地的出土文物D.历史文献的记载【答案】C【解析】某英国人著书说,中国的郑和船队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就已经到达过加勒比海。
我认为判断该说法是否成立的最可靠依据是当地的出土文物,出土文物是实物史料,是第一手史料,最接近历史史实,C 符合题意;史学权威的观点不是第一手史料,A排除;当地的民间传说不是第一手史料,B排除;历史文献的记载的可信度没有出土的文物高,D排除。
故选择C。
选择题康熙二十三年开海贸易后,允许五百石以下船只进行贸易;康熙四十七年“禁商贩米出洋”;康熙五十六年规定出洋贸易“三年不归,不准再回原籍”。
材料反映康熙年间A.坚持“闭关锁国”政策B.“海禁”趋向松弛C.官府垄断对外贸易D.逐渐走向对外开放【答案】A【解析】题干所给材料中“禁商贩米出洋”“三年不归,不准再回原籍”均体现了政府对于对外贸易有着越来越多的限制,这体现了康熙时期对外政策的实质是“闭关锁国”,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海禁”趋向松弛,B 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官府垄断对外贸易,C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闭关锁国,D排除。
关于秦始皇陵考古研究
中国历史传奇--陕西省秦始皇陵考古探秘公元前210年7月27日,始皇帝嬴政逝于沙丘,到今天为止,一共是两千两百二十八年。
在这两千多年里,皇权更迭,后代许多君主陵墓,几乎无一能躲开被掘开的命运,唯独秦始皇陵是个例外。
其中的原因,耐人寻味。
秦皇陵工程浩大,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一个以骊山为依托,根据地理风水建造的陵墓,动用七十多万民夫的力量,历时十几年,规模之宏大,可以想象。
同时,这也让很多人心生疑惑,偌大皇陵里,到底藏了什么?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
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简单来说,陵墓中除了塞满世间珍奇,用来衬托始皇帝地位外,为了防曹防孙防专家,还构筑了防盗体系——在古墓中设置机关,暗藏弩箭,要是不小心触动,就会被射成“竹签肉”。
但这些秦朝的木质弩箭,质量显然比不上后世的不锈钢防腐造物,秦始皇陵世代“与世隔绝”,光靠如此还远远不够,事实上,这座陵墓最大的安全屏障,是它的地理位置。
秦始皇陵依秦岭而修建,巍巍峨峨连绵不绝,想要在这里找到一个进入山体的门户,谈何容易,更何况还是经过有意遮掩的呢?有人会说:帝皇造陵,兹事体大,70多万民夫,难道就没人把具体位置泄露出去吗?但实际上——“皆令从死,死者甚众。
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
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
树草木以象山。
”这七十多万民夫,在陵墓完成后无一幸免,被迫沦为殉葬品,而秦始皇陵的位置作为一个秘密,也逐渐被历史掩盖。
直到现代,人们通过先进手段考察,才最终发现了秦始皇陵,即使如此,由于技术的不成熟,考古专家也不敢轻易挖掘。
一方面,由于年代久远,地底文物基本上属于“见光死”,一旦暴露在空气中,就会发生剧烈的氧化变形,大量精美的绘图色彩成块掉落,对于考古学界来说,这样的损失是难以承受的。
秦朝的文化交流东西方文明的碰撞
秦朝的文化交流东西方文明的碰撞秦朝的文化交流:东西方文明的碰撞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崛起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有显著成就,而且在文化交流方面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秦朝的兴起为东西方文明的碰撞提供了契机,促进了文化融合的进程。
一、两种文明的初次接触在秦朝之前,东方代表着古代中国文明,而西方代表着早期的希腊文明。
两种文明由于自然界中不存在中国与希腊之间的陆地通道,使得文化交流变得困难。
然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秦朝的统一势力不断扩大,逐渐接触到西方地区。
这种初次接触为两种文明的交流奠定了基础。
二、东西方文化的融合1. 艺术与建筑在艺术和建筑方面,秦朝兼收并蓄了东西方的元素。
秦朝对希腊雕塑和建筑的表现形式产生了浓厚兴趣,将一些西方艺术元素融入到中国的艺术作品中,拓宽了艺术的边界。
比如,秦陵兵马俑就体现了秦朝统治者对西方人物造型的借鉴和艺术手法的创新。
2. 哲学与思想秦朝时期,由于对外征战的拓展,秦王朝的统治者需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哲学与思想,以便更好地管理地区。
一些希腊哲学家的著作被翻译成中文,秦王朝开始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兼收并蓄,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
三、秦朝水利工程带来的影响秦朝在大规模修建水利工程的同时,将东方与西方的水利技术相结合,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不仅解决了东部干旱地区的水资源问题,也向西方地区展示了先进的水利技术。
西方地区纷纷派出工程师学习秦朝的工程技术,导致了技术的交流与融合。
四、交通和贸易的发展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辟了西方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与交往。
丝绸的传播使得中国的丝绸贸易更加繁荣,也使得希腊、波斯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同时,西方商人也将他们的商品和文化带入中国,加深了两种文明的交流。
五、文化交流的影响秦朝的文化交流改变了东西方两种文明的方向和进程。
中国在接触西方文明后,积极吸收借鉴其艺术、建筑、哲学与思想,丰富了自身文化内涵。
而西方也通过交流,了解到中国的文明古国,对中国的文化充满了好奇与向往。
中西方陵墓建筑比较
中西的设计比较———中西陵墓建筑比较一.陵墓建筑历史文化在原始社会初期人们并不掩埋同伴的尸体,因为当时的技术和条件不应许的原因外还有就是人们没有意识到同类“死亡”的意义是什么。
直到旧石器时期才开始掩埋尸体,因为人类不忍心同类,亲人在死亡之后成为野兽的食物,并开始认为死亡不是他们不存在,而只是到了另一个世界生活,并向其进行祝福和歌颂。
新石器时代开始人们深据土坑把尸体埋了,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土葬,但因为地区差异出现了不同的方式和意义。
一般来说,陵墓分地下和地上两部分。
地下主要是安置棺枢的墓室;地面部分,则是环绕陵体而形成的一套布置。
从地形选择到人口、神道、祭已场所、陵体以及绿化,长期积累了不少经验,对于创作纪念性建筑或严肃静穆环境,极有参考价值。
陵墓建筑反映了人间建筑的布局和设计。
秦、汉、唐和北宋的帝后陵都有明显的轴线。
陵丘居中,绕以围墙,四面辟门;而唐与北宋诸陵在每个陵的轴线上建京殿、门阈神道和石象生等。
在唐宋陵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朝各陵,采用公共神道与牌坊、碑亭以及方城明楼和宝顶相结合的处理方法。
清朝的皇陵基本上承袭了明朝的布局和形制。
二.中西陵墓建筑的风格和特点(1)在中国夏商周时期和春秋时期‘不封不树’’‘墓而不坟’中原地区土丘坟已经出现了,在当时棺椁的出现时丧葬文化的一个重大的进步。
棺椁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大型的墓葬中出现,或是长方框形,或是长方盒形的,或是井字形的。
一些学者认为“原始木椁”,还未定形。
大汶口十号墓墓廓有二层台,有遗迹表明这墓有原木卧叠构成的井字形木椁。
翁棺的口缘饰一周长乳钉,束腰尖底,下腹部有一小圆孔。
翁棺多用于成殓夭折的婴儿尸体,腹部留小孔以供其灵魂出入。
这类翁棺多埋在住房附近,而不是埋入氏族公共墓地,说明儿童受到了特别的照顾封土形制:是关于帝王墓穴上方堆土成丘的形状和规模的制度。
大型陵墓建造是中国封建伦理对孝道的一种规定,也是对帝王生前就安排死后的“奢侈生活”行为的维护。
第一章先秦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
三、“赛里斯”的故事
公元前4世纪至2世纪西方文献普遍称中国为“赛里斯” (seres)。“赛里斯”指中国丝绸。欧洲文献中关于赛里 斯 的最早记载是亚历山大时代,公元前336-323年亚历山大 东征第一次使欧洲与内陆亚洲发生了密切联系。随后,欧 洲的许多地理著作都有关于赛里斯人的记载,其中影响最 大的当数公元2世纪地理学家托勒密的《地理学》,托勒密 关于赛里斯的记载长期成为欧洲人认识中国的基本依据。
西王母——王母娘娘
西王母是传说中的一位 拥有至高权力、雍容华贵的 女神。西王母之名,始见于 战国至汉初写成的《山海 经》。《山海经•西山经》 “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 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 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 之厉及五残”。
关于西王母的历代文献记述
“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 ——《山海经·西次三经》
传说中的中西交流
中国古籍的许多史料里,都约略提到了西王母曾与黄帝、 尧帝、舜帝,甚至大禹见过面的事实。传说,黄帝派他的大臣 令化,从昆仑山之北,越过葱岭,访问当地的一些部落。部 落首领轩辕氏在统一黄河流域各部落之后,曾“巡游四海, 登 昆仑山,起宫室于其上”。帝尧时,尧还使臣季“西见王母, 拜请百福,赐我嘉禾,长乐富有”。不久,尧又亲自“身涉 流 沙地”,过塔克拉玛干沙漠,跨越昆仑山到葱岭以西的龟山, “会见西王母”。《竹书纪年》记载:“舜九年,西王母来 朝,
世界上最早的屋顶花园
——古巴比伦的“空中花 园”
周穆王西巡
据《穆天子传》说,周穆王(公元前1001-947年)曾 驾着八匹骏马拉着的马车西征昆仑,会见了西王母,在瑶 池上,周穆王向西王母敬酒,西王母作歌,穆王和之。周 穆王西巡的故事,《竹书纪年》和《史记》都有记载。 《史记》载穆王命造父驾车,西巡守,得见西王母。西周 时代,在中国和希腊之间东欧和亚洲的辽阔草原,半沙漠 和山区地带,散居着许多游牧部落。希腊人把这些部落称 为斯基泰人,波斯人称为塞迦人,中国称为塞人。
2020智慧树《秦陵:帝国与梦想》章节答案见面课答案
2020智慧树《秦陵:帝国与梦想》章节答案见面课答案见面课:从秦始皇帝陵考古看中国文明(下)1【判断题】 (1分)历史上的芈月真名叫芈八子。
(A )A.错B.对2【判断题】 (1分)秦自惠文王称王后,秦陵都是四条墓道的“亞”字形墓葬。
(B )A.错B.对3【判断题】 (1分)秦昭襄王是秦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
(A )A.对B.错4【判断题】 (1分)秦东陵只葬有秦始皇帝的父母与祖父母。
(A )A.错B.对5【多选题】 (1分)秦东陵遗存对应的墓主正确的是:(ABCD )A.一号陵园:秦昭襄王与叶阳后B.二号陵园:悼太子及妃子C.四号陵园:宣太后(芈八子)D.三号陵园:唐太后(唐八子)6【判断题】 (1分)一号陵园(秦昭襄王与叶阳后陵园)探测发现,以陵园壕沟为标志,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
( A )A.对B.错见面课:秦陵-方国、王国到帝国的陵墓制度发展进程1【判断题】 (1分)秦的历史可以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06年之间考究。
(B)A.错B.对2【判断题】 (1分)方国时期秦陵的特点是墓葬与城址在一起。
(A)A.对B.错3【判断题】 (1分)方国时期秦陵的特点主墓葬为“中”字形、东西向,位于陵园右侧或中部。
(B)A.错B.对4【判断题】 (1分)方国时期秦陵的特点两条墓道规模基本相同到东墓道为主墓道;(B)A.错B.对第一章1、秦始皇所用的军事家是?A:李斯B:尉缭C:郑国D:蒙恬答案: 尉缭2、秦末农民起义军的口号?A:以“伐无道,诛暴秦”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C: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天下人田,天下人同耕D: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答案: 以“伐无道,诛暴秦”3、秦始皇先后派遣谁去寻找仙药?A:王方平C:阴长生D:卢生答案: 徐福,卢生4、徐福走后几年毫无音信?A:6年B:7年C:8年D:9年答案: 9年5、在秦经历的三次大的政治升华中,最终经历了由什么到帝国的转变?A:附庸B:方国C:王国D:部族答案: 王国6、秦朝建立后,秦始皇颁布“燔诗书”令?A:对B:错答案: 错7、衡石量书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B:错答案: 对8、末代帝王现象是偶然的?A:对B:错答案: 错9、秦始皇对自我得称呼,经历了从始皇到真人得转变。
秦始皇陵的发现与考古研究
秦始皇陵的发现与考古研究秦始皇陵,是我国秦陵的核心部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雄奇壮阔的皇家陵墓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皇帝陵墓中的巅峰之作。
自20世纪初发掘以来,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其历经的曲折经历和发掘成果,使得秦始皇陵的故事充满了神秘感和吸引力。
一、秦始皇陵发现的历程秦始皇陵的发现,应追溯到清朝始年。
1912年,北洋政府时代,当时的北京市颁发了土地证书,将秦始皇陵所在的Lishan山区划分给当地村民使用。
同时,由于秦始皇陵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传说和实物,所以在当年,一位山民在Lishan山区发现了大量陶俑。
同时,一位考古学家也在数千年的积淀中通过考古发掘,发现了秦始皇陵的存在。
此后,国内外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共同参与了十几年的秦始皇陵的考古研究。
二、秦始皇陵的发掘和探索秦始皇陵自发掘以来,即成为中国考古学界的重要工程之一。
在发掘和探索的过程中,无数优秀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为发掘和发扬秦文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1、发掘技术的不断升级:在过去的百年里,由于发掘技术的不断升级,发掘的深度和探究的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最初的状态。
通过使用现代无线电探测仪等技术设备进行探测和研究,多次发掘的结果表明,这个陵墓其实是一个庞大的地下宫殿,其中拥有众多的城墙、道路、宫殿、陵寝和墓室等建筑设施。
2、发掘成果的丰富:除了发掘技术的不断升级外,发掘成果的丰富也成为了发掘秦始皇陵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过去的百年里,发掘出的文物、器物、陶俑等藏品数以千计,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首次发现。
另外,部分道路、地下城市等建筑的布局和排列等也指出了秦汉时期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水平。
3、发掘过程的安全:发掘过程中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保证发掘过程中的安全,相关人员采取了许多防范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一个严格的监视系统、划时代的卫星照片等。
三、秦始皇陵发掘带来的历史价值秦始皇陵的发掘和探索,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历史遗产,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历史价值。
1、提高人们对历史的认识: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王朝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秦始皇陵出土的器物看秦代的生产与经济
从秦始皇陵出土的器物看秦代的生产与经济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下宫殿。
从秦始皇陵出土的大量器物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秦代生产与经济的宝贵资料。
通过对这些出土文物的研究,我们可以窥探秦代社会的特点、经济的状况以及秦始皇帝的统治政策。
一、农业生产秦代的经济以农业为主。
从秦始皇陵出土的器物中,可以看到农业生产工具的存在,比如农耕器具、水灌设备等。
这些器物的出土表明当时农业生产已经相当发达,农民们使用高效的工具进行耕作,并且采用灌溉技术来提高农田的产量。
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的农作物种子、农产品等,这些都证明了秦代农业的繁荣。
二、手工业与工匠秦代的手工业也相当兴盛,从出土的陶器、瓷器、青铜器等可以看到高超的工艺水平。
特别是青铜器,秦代的青铜器制作工艺极为精湛,形制丰富多样。
这表明秦代手工业的工匠们具备着高度的专业技能和创造力。
从秦始皇陵出土的大量陶器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制陶业的发展状况。
出土的陶盆、陶罐、陶壶等表明陶器作为日常生活用品在秦代十分普遍,并且质量上乘,造型精美。
这些器物的出现,反映了当时陶器手工业的高度发展。
三、商业与货币秦始皇陵出土的器物中,还有一些与商业和货币有关的文物。
例如铜铜质的货币、砖质的计量器具等。
这些文物表明在秦代,商业交流已经相当频繁,货币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一些出土的器物还揭示了秦代的贸易往来。
例如,出土的不同地区的特产产品,证明了当时秦代与其他地区之间进行了经济交流和贸易合作。
四、军事生产与建筑工程秦始皇陵的巨大规模以及其中出土的兵器和军装等兵器,揭示了秦代强大的军事生产能力。
这些武器包括剑、戟、刀等,展示了秦代兵工业的繁荣。
此外,在秦始皇陵的结构中,也体现了秦代建筑工程技术的高超。
五、统治政策与经济发展秦始皇陵作为秦始皇的陵墓,出土的器物不仅仅是为了考古研究和了解经济情况,也可以从中看出秦始皇统治下的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比如,陶器的大量出土反映了秦始皇时期推行均田制带来的农业发展,这是秦始皇通过政策手段调控土地的一种表现。
秦始皇陵及其历史价值研究
秦始皇陵及其历史价值研究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陵山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的皇帝——秦始皇的陵墓。
秦始皇陵是秦文化的重要遗址,也是中国和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墓之一。
对于秦始皇陵的探索和研究一直是考古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一、秦始皇陵的发现和初步勘探秦始皇陵的发现与考古学家向蒲白所密切相关。
1956年,向蒲白在对秦始皇陵特别是前殿进行考古勘探时,发现了大量画像和石雕。
此后,一系列的勘探和考古工作才真正开展起来。
勘探过程中,考古学家们发现,秦始皇陵由上至下,可以分为前殿、南北侧厢、中殿、天子台、内安室、石室、下穴、水仙殿、蟠龙岩、侧室和回廊等主体结构。
其中,最为耳熟能详的就是石室了,作为陵墓的核心部分,石室内的宏伟气势和大规模的壁画、纹饰等,不仅深深震撼了考古学家的心灵,也让世界对于秦朝的认知产生了新的认识。
二、秦始皇陵的保护与研究秦始皇陵的发现后,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精华之一,而且也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
因此,秦始皇陵也成为了全国性和世界性的文化研究与保护项目。
秦始皇陵所包含的文化资源丰富,它的开发和研究,不仅对于秦朝和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由于秦始皇陵的历史与渊源非常久远,其中保存下来的文物和史实,可以为现代社会提供各种历史信息的参考和借鉴。
但是,秦始皇陵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皇家陵墓,在历史上,曾遭到过多次的破坏、迁移和盗掘,所以对于秦始皇陵的保护,也就成为了一个重大的问题。
为了保护秦始皇陵的文化遗产,中国政府在陵墓的保护和修缮工作方面,已经投入了巨大的经费和人力资源。
此外,还对于秦始皇陵进行了科学研究,它所包含的壁画和文物也得到了细致的研究和保护。
三、秦始皇陵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秦始皇陵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反映秦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成就和面貌,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秦朝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秦始皇陵的发现与考古学意义
秦始皇陵的发现与考古学意义秦始皇陵,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的始皇帝嬴政的陵墓。
其发现与考古工作对于揭示秦朝历史、了解古代葬礼制度以及研究考古学方法和技术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次发现秦始皇陵的事件可追溯到1974年的秋天,当时一群农民在农田中发现一座神秘的土山。
这座土山原本被当地人称之为“老子脑袋”,并没有引起过多的关注。
然而,随着考古学家对这座土山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挖掘,他们惊讶地发现了世所罕见的宏大陵墓。
陵墓的发现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轰动,人们开始对秦始皇陵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挖掘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考古学家发现了陵墓内的壮丽建筑、珍贵文物以及数量庞大的陪葬坑,其中包括大量的兵马俑和其他陪葬品。
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对于了解秦朝的历史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陵墓内的建筑精湛,体现了古代中国工程学的高度发展水平。
同时,墓内埋葬的兵马俑数量庞大,清晰地展示了秦军的规模和军事力量,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秦朝的军事制度和作战方式。
另外,从陵墓中所出土的大量文物和陪葬坑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的葬礼制度和丧葬文化。
秦始皇陵的发现为研究古代葬礼仪式提供了珍贵的材料,让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古代皇帝陵墓的规模、陪葬制度以及相关的宗教信仰和仪式。
此外,秦始皇陵的发现对考古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考古学家们通过使用地理雷达、无人机和其他现代技术手段,在陵墓发现后的研究中展示了对考古学的创新运用。
他们不仅采用了传统的出土挖掘方法,还结合了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了发掘过程的效率和准确性。
这对于未来其他古代遗址的发掘和保护具有积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总之,秦始皇陵的发现与考古学意义重大。
通过对陵墓的研究和挖掘,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了秦朝的历史、古代葬礼制度和丧葬文化。
此外,陵墓的发现也推动了考古学方法和技术的创新发展。
未来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将会更好地揭示古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秦陵的考古发现、研究及其价值
秦陵的考古发现、研究及其价值秦陵是世界著名的古代帝王陵区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秦始皇陵及其陪葬坑的考古发掘与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这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珍宝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历史文献记载,秦始皇陵的建造始于公元前246年,历时37年才完成。
此后,在秦朝灭亡之后,陵墓一度被封禁,并且许多历代的盗墓者试图破坏陵墓,寻找其中的财宝。
直到20世纪50年代,陕西省的考古学家在秦陵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勘探和发掘,才揭开秦始皇陵的神秘面纱。
经过长时间的考古研究,东、南、西三座深达20米的坑道、宫殿式的内殿、自然的水流排泄系统等被发掘出来。
从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来看,秦陵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秦陵的发掘和研究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政治、文化、艺术、科技等多个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在秦始皇陵的帝王陵区内,考古学家们曾经发现过一大批瑰丽多姿、体现出古代艺术水平的实物,其中包括鎏金银器、铜器、陶器、玉器、珠宝、翡翠等等,而这些文物都能够为我们揭示出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二、开创如今世界闻名的陵墓文化秦陵被誉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设施最完善的陵墓之一。
在这个古代帝王陵区内,除了宏观庄严的建筑和陵墓主体,还设置了大小不一的宫殿、建筑、云台、石像、兵马俑等陪葬坑。
秦陵的研究成果对中国陵墓文化和世界考古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为后人制定科学保存古代遗产的规范提供了借鉴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秦陵的保存受到了很大的威胁。
考古学家们通过分析秦陵的建造方法、选择的材料和历史文献的记载,制定了科学地保存古代遗产的规范,这对于今后保护和管理其他遗址和文物有着积极的意义。
总的来说,秦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也是公认的世界人类优秀文化遗产。
通过对秦陵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古代、发扬中华文化、保存世界文化遗产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
秦始皇陵考古的重大发现
秦始皇陵考古的重大发现秦始皇帝陵到现在还是没敢开启,他的陵墓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秦始皇陵考古的重大发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秦始皇陵考古的重大发现之秦俑制作兵马俑秦兵马俑多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接再烧。
其实秦始皇时期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
当年工匠犯了一个错,他们在烧制过后才上色,在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但是出土后由于被氧气氧化,颜色不到一个小时瞬间消尽,化作白灰。
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
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
整体风格浑厚、健壮、洗练。
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
所有这些兵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
秦始皇陵考古的重大发现之之陵墓水银汞异常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地宫内“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
中国地质调查研究院研究员刘士毅介绍,通过物探证明,地宫内的确存在着明显的汞异常,而且汞分布为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
如果以水银的分布代表江海的话,这正好与我国渤海、黄海的分布位置相符。
“秦始皇曾亲自到过渤海湾,所以他很可能把渤海勾画进自己的地宫。
如果这被证实,说明秦代对中国地理就有了调查和研究,也是个新发现。
”水银来历《史记·货殖列传》是司马迁专门记叙从事商业活动的杰出人物的列传,而巴寡妇清是唯一一个因经营丹砂入选的人,从事巴寡妇清研究的李永明认为,在当时有能力提供这100吨以上水银的人,只有巴寡妇清。
有关巴清秦始皇与巴寡妇清之间有着良好的关系:一边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一边是地宫建设与不死之药的原材料“生产大户”,而这或许便是两者之间神秘关系的纽带。
女怀清台,这是秦始皇为表彰巴寡妇清而建造的古代建筑,标志着巴寡妇清的一生勋业和身份地位,堪称中国养生医药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从“秦始皇陵兵马俑”一课,看如何走进“世界文化遗产”
从“秦始皇陵兵马俑”一课,看如何走进“世界文化遗产”[关键词]教学目标,认知逻辑,教授方法,高潮,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3-0035-03去年12月27日,笔者有幸在广东省新课程改革交流会上观摩了四堂公开展示课,唐云波老师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其中之一。
观后着实让我眼睛一亮,发现当不少同行还在抱怨新课程如何难上的时候,广东的同志却已经“决战”课堂,且卓有成效。
回沪后,即把这些情况介绍给上海的同仁。
现在,应编辑部之约再来拜读唐老师的这个“教学设计”,想法就愈加清晰。
新课程改革以来,大家都会说“以学生发展为本”,但究竟如何将这一理念实实在在地化为课堂教学行为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花大力气作具体内容的具体开发。
就这一点而言,唐老师的这堂课是很出色的,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规范到位、认知逻辑清晰紧凑、课程资源丰富多样、教授方法自然恰当和设计意图自觉细腻。
但笔者以为,其中最值得圈点的是教学目标、认知逻辑和教授方法。
三者在大的方向、定位、框架和途径上已经决定了本课的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
制定教学目标的基本准则是课程标准。
“秦始皇陵兵马俑”属于选修课,是“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中的一部分。
按《课程标准》规定,选修课“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了解和考察世界文化遗产,有助于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也有助于了解中国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地位”;“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概况,感受古代中国工艺、美术、造型等方面的高超技艺”。
然而,《课程标准》是针对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学生情况制定的。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抽象的“课”。
只有具体的“课”、针对特定对象的“课”。
因此,完成《课程标准》只能算“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第一步。
只有在特定的时间里,使特定的学生得到最有效的发展才是真正的“以学生发展为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一)编者按】段清波教授曾长期主持过秦始皇帝陵园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所撰《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入选2011 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本刊将分三期陆续推出的长文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是作者十余年来通过对秦始皇陵考古、秦文化考古、秦始皇帝制度改革等方面文化因素的考察而形成的新成果。
作者认为秦文化中的大型陶塑艺术、石刻石雕艺术、高台建筑、小型条砖、铜车马和青铜水禽制造技术、茧形壶、槽型板瓦等具有明显的波斯文明和地中海文明的特征,明从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开始,东西方文化就有了深入的交流;作者还将统一后秦始皇帝所采取的所有改革措施,与波斯帝国大流士一世以及马其顿亚历山大的改革措施进行对比研究,认为秦始皇帝关于帝国政体、管理国家的制度、管理国家的措施等的认识,可能受到波斯帝国制度文明的深刻影响,并据此认为文明交流过程中最重要和最核心的交流在制度层面和理念层面。
本刊希望通过有益的学术争鸣,共同推进文明交流的理论与研究的进展。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152/jki.xdxbsk.2015-01-002、引言越来越多的考古证据表明,小麦、冶铁技术、金银器等制作工艺是由西亚、中亚通过丝绸之路传人中国的。
渊源于西亚的青铜技术、马车等也通过草原、沙漠、绿洲或茶马古道等线路对中国产生过深刻影响,当然,在更早的时期还发生过其他文化因素交流的现象,这一切发生的时间均早于张骞的凿空之举。
在秦始皇陵考古中,我们也发现诸如兵马俑、百戏俑、铜车马、条形砖、封土内台阶式建筑、青铜水禽的部分制作工艺的文化因素宛如横空出世般出现,而又在其后的时代难觅踪迹。
这些现象值得我们从更大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综合思考。
一)兵马俑最使秦始皇陵闻名于世而享有“世界第八大奇迹”美誉的莫过于数千件原大的兵马俑,宛如横空出世般的兵马俑集群在赢得人们感叹的同时,也促使人们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原本从未出现的以人和动物为主题来表达艺术目标的这一理念会突然出现在秦帝国时期?秦代之前,尤其是商周以来,传统艺术特别是青铜器的制作艺术,基本上都是艺术家以极具想象力的图形来制作各类能通达上天的祭器,此时的人物和动物都是作为所表达主题的配角,附着在器物的底部或装饰在耳部。
虽然也有学者讨论过秦帝国时期能出现兵马俑陶塑艺术的技术性支撑因素,但却没有思考过这类大型陶塑会出现在此时的逻辑性问题。
二十多年前,有学者曾认为,兵马俑艺术“来源于西方的交往,来源于亚历山大的智慧和光彩耀人的希腊艺术”,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卢卡斯(LukasNickel )也提出了相近的认识。
和青铜艺术相比较,陶俑雕塑艺术在先秦并不发达,所取得的成就也不彰显,直到战国才陆续出现一些小型的雕塑品。
山东临淄郎家庄陪葬坑中出土有成组春秋战国之际高10 厘米左右的陶俑,战国时期列国墓葬中也只有零星的发现,秦国直到战国晚期才在咸阳周边的几处墓葬中发现一些陶俑。
发现的这些秦国陶俑,类别有骑马俑、人俑以及陶马,高度一般在10 厘米左右,总体特征是基本没有人体尤其是面部的细部刻画,人体、陶马的肢体比例既不协调也不准确,虽说也有彩绘装饰,但只有白、红和黑三种颜色;陶俑既有烧制的,也有泥塑的。
铜川枣庙秦墓的人、牛、羊、狗等陶俑为泥塑成型再施彩绘,西安南郊、泾渭之交等地的陶俑火候极低,有的还是未加焙烧的泥俑,泥、陶俑以红胶泥捏塑而成,辅以贴、刻划、挖等技法,以单色平涂的彩绘装饰为主。
塔尔坡战国晚期墓葬出土两件大小形制基本相同的泥质灰陶骑马俑,陶俑的衣领、襟裙、下摆、帽沿及鼻尖均涂红,制作方法为捏制。
战国晚期秦俑最高不超过20 厘米,多为10厘米左右,到了秦统一阶段,秦兵马俑高度骤然间增高到180-196 厘米之间,即使是上焦村出土的跽坐圉人俑,身高也有100厘米。
二者之间不仅在体量上有巨大的反差,而且在制作工艺、彩绘方式、陶俑种类等方面也不可同日而语。
兵马俑为泥质灰陶,火候达950-IOOOC ;采用绘塑结合的方式,塑造上模制与手制相结合。
俑的种类有将军俑、军吏俑、御手俑、跪射俑、骑马俑、步兵俑、百戏俑、文吏俑、奏乐俑、圉人俑以及马俑等。
彩绘颜色种类丰富,有绿、红、黑、紫、粉、白、黄、赭等,面部和头发部位的刻画尤为精细。
承秦而起的西汉,虽然也使用陶俑随葬,陶俑制作方式似乎沿袭秦的风格,造型比较呆板,主要是用整齐的阵列向人们展示为死者送葬的森严军阵。
但在体量上要比秦兵马俑小得多,以30 -40 厘米者居多,高者不过60厘米。
陶俑的种类更加丰富,有文官俑、奏乐俑、舞蹈俑、侍俑等,新出现木臂着衣式陶俑。
从东周列国陶俑、战国晚期秦俑到秦兵马俑出现,虽然时间相隔仅数十年,但是他们之间不仅有艺术手法的差异,更有艺术风格的巨大不同。
假如将它们置于秦文化发展过程中进行逻辑性的考察,后者与前者之间存在着质的飞跃,其间巨大的序列缺环在逻辑上令人无法接受,而这种差异用秦帝国资源配置能力强大来解释显然是不够的。
从体量、造型、艺术风格上观察秦兵马俑和西汉陶俑之间的演变,也存在同样的困惑,是什么原因导致战国秦、秦、西汉三个时期陶俑风格的巨大差异呢?与战国秦俑在形态特征、服饰风格上相近的是斯基泰文化中的同类物,王辉先生曾探讨过黄河流域文化与草原地区斯基泰文化之间的交流。
2007 年柏林举行的斯基泰展中,有一件被称为哈萨克武弁”的青铜风帽,这件青铜风帽和呈跽坐状的游牧人服饰等与塔尔坡战国晚期秦墓陶俑的形象几无差异;铜马的造像风格、身上鞍辔等附件与战国秦马俑、鄂尔多斯的同类物无二,其时代属公元前五至前三世纪。
时代和艺术风格与秦兵马俑相似的大型陶俑雕塑在其他文明中,如波斯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文明的传统中还没有发现过。
但这些地区曾有过悠久的青铜和石刻雕塑艺术的传统,如埃及及中东国家流行叙事性的浮雕和油画,以及古希腊艺术形式上以真人高度为样板创作的古典雕塑和油画。
唯一和兵马俑艺术风格相近的是阿富汗出土的彩绘陶俑,时间为公元前100 年,遗憾的是只发现了高23厘米的俑头(秦兵马俑的俑头高度为23-26 厘米),俑头戴毡帽,着高领上衣,五官及胡须毕现,面部遍施红彩;头部与身躯装配的方式和兵马俑一样,均为分别制作好后再将俑头插进身躯内。
上述资料表明,战国秦俑的艺术形象可能受斯基泰文化的影响,而秦兵马俑的艺术可能另有渊源。
二)都卢寻檀百戏俑秦始皇陵园K9901 号陪葬坑出土了一批原大彩绘百戏俑,塑方式、彩绘风格和兵马俑一致,面部表情也呆板而无生气,几乎所有陶俑着衣风格均为仅在腰间围一件短裙,其余肢体全为裸露状。
但这批陶俑和兵马俑的造型有所不同,其躯干、骨骼和肌肉等的表现手法和精确的肢体比例显示出艺术家对人体解剖学的精确掌握;其用力时双臂隆起的肌肉、上举重物时侧腹的肌肉和肋骨、背部明显的脊椎股、肥硕隆起的腹部姿态等,也表明雕塑家对人体运动力学的熟练掌握。
而这种艺术风格在此阶段的东方文化传统中也绝无仅见。
百戏俑中有一尊被认定为都卢寻楦俑。
“都卢寻?H'是两汉之际十分流行的一项顶杆杂技,汉画像石上经常能见到这类图像,现代称之为“长杆技艺”,是由一位身强体壮的大力士,或以双手相托或以头顶长杆,长杆上有人数不等的表演者表演杂技,最多者竞达9 人,表演者的动作有倒、挂、腾、旋、舞、坐等,场面惊险纷呈。
有学者认为,该杂技是从春秋时期的“侏儒扶卢”发展演变而来的,都卢为古地名,或以为在今越南北部以南,或以为在今缅甸伊洛瓦底江中游卑谬附近。
虽说《国语. 晋语》中记载春秋时已有“侏儒扶卢”之技,该游戏也许形式上和秦汉的都卢寻撞有渊源上的关系,但从汉代称其为“都卢寻檀”的“都卢”名称看,秦汉时期的这种杂技可能是原有的游戏形式受到外来杂技艺术的影响蜕变而形成的。
张骞通西域时在大食看到来自中国西南地区的蜀布和邛竹杖,就是经过印度的中转而到伊朗的,表明从中国西南经缅甸到印度再到西亚之间,在西汉之前就存在一条经济文化交流的“西南丝绸之路”。
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推测:文化交流的使者们或通过绿洲丝绸之路,或通过西南丝绸之路,将源自地中海区域希腊、波斯的雕塑艺术及理念带人中土,在秦俑、百戏俑的塑造中得到初步的展示;人们通过西南丝绸之路,将缅甸一带的“都卢寻?H'杂技带到关中,与中国原有的“侏儒扶卢”技艺相融合,形成了新的杂技艺术;当然,这一时期传人东土的还有海中砀极、漫衍鱼龙 等杂技和幻术。
三) 修陵人乱葬坑2003 年春,在秦始皇帝陵区发现一座修陵人的乱葬坑,为男性的 121 具人骨凌乱地堆埋在一座废弃的陶窑遗址内, 叠压,既无葬具也不见随葬品,肢体、头向凌乱,年龄多在 40 岁之间,身高一般在 170 厘米左右,骨骼发育健壮,骨脊发 达,均属重体力劳动者。
在现场进行体质人类学鉴定时, 发现三具保存较好的头骨呈 现出颧骨和鼻骨较高、 眼窝深陷的特征, 和其他头骨有明显的区 别,在后期室内比对研究时, 鉴定者认为上述特征仍属于蒙古人 种的变异范围。
该批人骨经取样进行 DNA 检测,第一次检测时发 现有一具人骨属欧罗巴西部人种; 后来进行重复检测时, 提取出 了 19个个体的线粒体DNA(mtDNA 序列,分子生物学专家将这些序列与32个现代中国人的 mtDNA 序列进行了对比,认为这 19具有更明显的多样性,劳工中既有汉族,也有少数民族,其中大 多数来自中国南方,没有样本显示明显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个体。
前资料积累、 技术发展的程度, 还难以对考古出土的人骨进行准 确的人种定性,修陵人乱葬坑的现场目测、第一次和第二次的DNA 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虽然还不能为乱葬坑中人骨种族属性 下最终的结论, 但也为我们推测这些重体力劳动者的来源地提供 了想象的空间。
四)封土内的高台建筑黄河流域自春秋晚期开始出现陵墓封土之后, 封土基本上都 是由一层层薄厚不均的夯土构成, 地表之上、 封土之下出现巨型 建筑体的现象, 唯秦始皇陵独有。
秦始皇帝陵封土内发现一组前 所未见的、高出地面的夯土建筑。
该建筑分布于墓圹四围,高 30 米左右,呈围合形台阶式墙状夯土台,上窄下宽,内外均呈 台阶状,剖面呈“凸”字形;四侧夯土台的外侧均为九级台阶, 台阶上发现堆积较厚的瓦片, 靠近顶面台阶上的瓦片尤多, 相互 15 -个劳工属于东亚人群的混杂群体,他们相比于32 个现代中国人分子生物学通过人骨中的线粒体分析古代人骨的种属, 就目顶面及各级台阶上没有发现红烧土、木炭遗迹;夯土台底部外侧建于墓圹外的秦代地表上,内侧伸进墓圹;夯土台的底部经过取平处理,各侧最下层的台阶位于同一水平面。
这一建筑形态似乎和中国古代高台建筑有关,依建筑方法、形式而言,两者之间没有不同。
高台建筑兴盛于春秋时期,此前并不发达,文献所见三代时期仅有夏桀的瑶台、商纣王的鹿台、周文王的灵台,直到春秋之后,各国才慢慢开始流行“高台榭,美宫室”的建筑,此阶段著名的高台建筑有晋灵公的九层台(公元前611 年建,未建成)、楚灵王的章华台(公元前535 年修建)等;迄止战国,筑台之风盛极一时,列国统治者皆以高台宫室竞相夸耀,如魏的文台、韩的鸿台、齐的路寝之台、赵的丛台等都很著名,这些高台建筑和秦陵封土内高台建筑从建筑形式、工艺技术、建筑材料等方面看基本雷同,这些高台建筑的台阶数大约不过三层,而秦陵的台阶数竞达九级,并且秦陵封土内的高台建筑最终又完全被表面封土所覆盖,显示出他们的功能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