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的进化树
课时7.3.2 生物进化的历程-2019-2020学年2月八年级下册生物同步【自学课时练】(解析版)
7.3.2 生物进化的历程一、选择题1.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的藻类植物和原始的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A.运动方式的不同B.营养方式的不同C.细胞结构的不同D.对外界刺激反应不同【答案】B【解析】原始生命是在原始海洋中诞生的。
原始生命由于营养方式不同,一部分进化成为有叶绿体的能自养的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成为没有叶绿体的异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
这些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就分别进化成为各种各样的植物动物。
因此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营养方式不同,B正确。
2.如图表示脊椎动物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类和乙类都只生活在水中B.丙类体温恒定,是两栖动物C.丁类是由古代丙类进化来的D.鸟类最高等,因为可以飞行【答案】C【解析】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的鸟类和原始的哺乳类,A.甲是原始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乙是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错误,不符合题意;B.丙是爬行动物,体温不恒定,错误,不符合题意;C.原始的鸟类和丁原始的哺乳类都是古代丙爬行动物进化来的,正确,符合题意;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哺乳动物不但处于进化的最高点,而且它的特征,如体表被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使它的结构功能最完善,最适应环境,也说明它是脊椎动物中乃至整个动物界是最高等的,所以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动物是哺乳动物,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由水生生物到陆生生物B.由体型较小的生物到体型较大的生物C.由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D.由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答案】B【解析】由水生生物到陆生生物、由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由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都是生物进化趋势;由体型较小的生物到体型较大的生物不是生物进化的趋势。
鳀科鱼类分子系统进化及凤鲚、刀鲚遗传多样性研究
鳀科鱼类分子系统进化及凤鲚、刀鲚遗传多样性研究本研究通过线粒体16SrRNA和Cytb基因序列变异,初步探讨了我国鳀科鱼类的系统发生关系,分析了属间及近缘种间的分类地位等。
同时以我国的刀鲚和凤鲚为研究对象,通过线粒体基因序列变异,研究分析了3个群体的凤鲚和10个群体的刀鲚的遗传多样。
1鳀科鱼类系统进化研究以鳀科鱼类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线粒体16SrRNA基因和Cytb基因片断序列,探讨了5属11种中国鳀科鱼类的亲缘关系。
得到16SrRNA可比序列长度为472bp-501bp,共存在20个插入/缺失,125个变异位点,总体上看,序列中转换多于颠换,转换/颠换之比为1.4。
得到Cytb序列长度为1138bp,共编码379个核苷酸,其中有452个变异位点,55个核苷酸变异,但没有发现缺失和终止密码子,变异位点百分率为39.72%。
根据16SrRNA基因片段差异计算的种间遗传距离从0.22%(黄吻棱鳀与中颌棱鳀,刀鲚和凤鲚)到18.54%(长颌棱鳀和康氏侧带小公鱼),Cytb基因片段差异计算的种间遗传距离从0.6%(黄吻棱鳀与中颌棱鳀)到23.8%(长颌棱鳀和康氏侧带小公鱼)。
16SrRNA基因片断构建的系统树中,支持杜氏棱鳀和汉氏棱鳀互为姐妹种,而在Cytb基因片断构建的系统树中,黄吻棱鳀和中颌棱鳀聚类后,先与汉氏棱鳀相聚,再与长颌棱鳀聚类,然后再与杜氏棱鳀相聚。
另外,在16SrRNA基因片段构建的系统树中,棱鳀属依次和鲚属,黄鲫属相聚,再与棱鳀属的赤鼻棱鳀相聚;最后与鳀属和侧带小公鱼属形成的分支相聚。
而在Cytb基因片断构建的系统树中棱鳀属先与和黄鲫属相聚,然后与鲚属相聚,再与棱鳀属的赤鼻棱鳀相聚;最后与侧带小公鱼属和鳀属相聚。
将16SrRNA和Cytb序列进行合并,得到支持率比较高的NJ树,属间关系与根据Cytb序列得到的NJ树比较一致。
赤鼻棱鳀自成单独的一支,将赤鼻棱鳀从棱鳀属中划分出来是合理的。
《动物生物学》PPT课件
编辑ppt
3
2 动物进化的总趋势
☞ 向不同方向分歧发展,从少数种类发 展为较多种类;
☞ 通过提高机体水平上升发展,从简单 趋向复杂,由低级进进化到高级。
编辑ppt
4
编辑ppt
5
原始无头类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环节动物
棘皮动物
半索动物
线形动物
扁形动物
后口动物
原口动物
两侧动物称动物的祖先
无 脊
腔肠动物
分类地位越近的动物,相似的程度越大。
编辑ppt
15
生物发生律(重演律)
德国生物学家E. Haeckel(1866)提出
生物发展史可分为两相互密切联系的部 分,即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即个体的发 育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的发 展历史。个体发育的历史是系统发育历史 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编辑ppt
编辑ppt
29
达尔文把人工选择原理与生存斗争思想综合 在一起,构成了自然选择学说。
推论1 在自然界,物种的巨大繁殖潜力未能实现, 原因在于生存斗争(种间斗争、种内斗争);
推论2 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具有 最好的生存、繁衍后代的机会,否则,遭致淘汰 ,此过程即适者生存或自然选择;
椎
腔肠动物的祖先
动
海绵动物
物
原始多细胞动物 孢子虫 鞭毛虫 根足虫
原鞭毛虫
纤毛虫
演 化 树
编辑ppt
6
其他猴类 类人猿
人类
现代鸟类
现代爬行类
其他兽类
原始猴类
后兽类
真兽类
原兽类
古鸟类
兽齿类
古代爬行类 现代两栖类 古代两栖类
四足为祖先 总鳍鱼类
五个手指地进化解释
如果要分析人类为什么有五个手指,我们首先要从进化树中去寻找,最先出现五指结构的人类进化祖先。
请看下图的较详细的进化树图(见图一)。
仔细看看就不难看出进化树的红色枝叶部分的动物都具有较相似的前肢结构。
图一然后看看红色枝干中,最早出现前肢状结构的物种,我们就基本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两栖类。
两栖类起源于古总鳍鱼(见图二)。
最早的两栖类是尖头类(鱼头螈为代表种),距今3.5亿年前的泥盆纪晚期。
由于泥盆季晚期出现了季节性干旱,陆地面积更为扩大。
河流与湖泊周期性的变成污浊的池塘和广阔的泥滩。
同时海平面下降,使得一些鱼类只能生活在沿岸边留存的水塘或潮湿的岸边。
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只有能行气呼吸、具“肺”(鳔)并有较强的偶鳍能在陆上爬行的种类才能更好地适应这种恶劣的环境条件。
在泥盆纪的鱼类中只有肺鱼和总鳍鱼能行“肺”呼吸,但肺鱼的偶鳍细弱,为双列式的,不能适应在陆上爬行。
只有总鳍鱼类,除具“肺”能行气呼吸外,尚具有类似陆生脊椎动物附肢的偶鳍,具有强壮的肌肉和类似陆生脊椎动物四肢的骨骼结构。
当然,总鳍鱼的鳍作为陆上活动的运动器官不是很有效的,但终究能使其从一个干涸的池塘爬行到另外有水的池塘。
气呼吸可使其在少氧的混浊的池塘和短时间越过陆地而存活。
缺乏这些适应能力的鱼类就可能被自然选择所淘汰。
因此,由逐渐适应和相对快速的一系列进化改变,具气呼吸与肉鳍的鱼越来越适应陆地生活,最后,某些总鳍鱼类进化成第一个类群的两栖动物,它们的鳍进化为陆生五指型附肢。
图二图三随后由两栖类进化出的所有物种,都带有五指前肢的特征。
部分物种有所简化,出现了四指、蹄等等。
但是仍然具有明显的相关特征。
(后附图供参考)当然,找到了五指前肢在物种进化历程中的出现点,和来龙去脉也许并不能然各位看官感到满足。
如果,您一定要问我,为什么不进化出三指前肢、四指前肢、六指前肢。
我想应该有下几点是较合理的推测。
1、减法论:从总鳍鱼骨骼数量较多的前肢,进化为两栖类较为典型的五指前肢,我们的老祖先们,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减法练习。
动物学23-鱼类
1. 外形
纺锤形
棍棒形
平扁形
侧扁型
其他体型
口位、口形 鳍
口端位,延 长成管状 口端位
口下位,上颌 延长成针状
口上位
尾型
歪尾
原尾
正尾
特殊鳍型
2. 皮肤
• 鱼类皮肤的结构特点和圆口类基本相似,代表 水生脊椎动物的皮肤的特征.
• 包括表皮和真皮两部分,均为多层细胞组成. 前者为上皮组织,由外胚层而来;后者为结缔 组织,由中胚层而来。
灰质是鱼体和内脏反射初级中枢,白质是神经通道。
9.脊神经:每一个脊神经包括一个背根和一条腹根。背根含感觉神经纤维, 腹根主含运动神经纤维。
10。植物神经系统:是专门支配和调节内脏平滑肌、心脏肌、内分泌腺 和血管扩张等活动的神经,与内脏活动、新陈代谢密切相关。
10. 感觉器官
视觉、听觉、平衡觉;侧线等。
视觉
1.多数鱼类没有活动眼睑,部分 鲨鱼、弹涂鱼等有。
2.晶体不能曲缩,靠铃状体(韧带) 调整晶状体的位置产生视觉。
听觉、平衡觉
只有内耳。为一个囊状结构,称听囊,内充满淋巴液。
具有3个互相垂直的半规管和3个囊状结构:即椭球囊、球囊和听壶。每一个 囊状结构中有一块耳石和一个感觉斑。耳石悬于内淋巴液中。
大多数鱼类有鳔,只是 软骨鱼类和那些游泳能力极 强的种类没有鳔。
分两类:有管的属管鳔 类;无管的属闭鳔类。
7. 循环系统
与圆口类相似: 具有明显的心脏,一心房、一心室和一个静 脉窦。软骨鱼有动脉圆锥,硬骨鱼有动脉球。 肝门静脉和肾门静脉很发达,个别种类不形 成肾门静脉。 单循环。 血液红色,圆盘形,有核。七鳃鳗的红细胞有 血红蛋白。
12. 鱼类洄游
• 洄游:某些鱼类集群进行有规律的往返迁移,通过转换生 活环境来满足生殖、索饵或越冬的环境需求。(有规律: 特定时间、固定路线)
八年级生物下册 3.2 生物进化的历程同步试卷3(含解析)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生物下册3.2 生物进化的历程同步试卷3(含解析)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生物下册3.2 生物进化的历程同步试卷3(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生物下册3.2 生物进化的历程同步试卷3(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3。
2 生物进化的历程(03)一、选择题(共26小题)1.在植物进化过程中,从原始藻类植物进化到原始种子植物,体现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①由简单到复杂②由低等到高等③由自养到异养④由水生到陆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下列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黑猩猩 B.老虎C.马D.猪3.下列不符合生物进化总趋势的表述是()A.由水生到陆生B.由单细胞到多细胞C.由低等到高等D.由简单到复杂4.如图表示脊椎动物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类和乙类都只生活在水中B.丙类体温恒定,是两栖动物C.丁类是由古代丙类进化来的D.鸟类最高等,因为可以飞行5.根据生物进化的理论,下列动物最早在地球上出现的是()A.鱼类B.爬行类 C.鸟类D.哺乳类6.生物总是从低等向高等进化的.下列植物中最高的是()A.海带B.葫芦藓C.蕨D.向日葵7.在自然界中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和动物类群分别是()A.裸子植物和哺乳动物B.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C.裸子植物和鸟类D.被子植物和鸟类8.下列叙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A.恐龙是逐渐消亡的,绝灭原因是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变化B.化石证据显示,在绝灭之前一段时期的恐龙,蛋壳变得很薄C.鱼类的化石在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爬行类在更晚的地层中出现D.有人发现,在某一批70个恐龙蛋的化石中只有1个胚胎9.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 )A.黑猩猩 B.金丝猴 C.长臂猿 D.猕猴10.下列有关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简单到复杂B.由低等到高等C.由水生到陆生D.由体积小到体积大11.关于生物进化的趋势,不正确的是()A.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B.体形小的生物→体形大的生物C.结构简单→结构复杂D.低等生物→高等生物12.图是脊椎动物在进化树中的位置示意图,哺乳类、两栖类、鱼类在进化树上的位置分别是()A.②③① B.①③② C.①②③ D.②①③13.下列植物中,最低等的是( )A.葫芦藓 B.海带C.满江红 D.小麦14.某同学学习了生物进化的知识后,结合进化树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生物进化分支图(a、b、C为不同性状).由图可知,它们之间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15.比较人与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得到下表数据六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物种黑猩猩马果蝇小麦向日葵酵母菌差异氨基酸数目01227353844分析这些数据,错误的是()A.表中所示生物中,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B.这种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是﹣﹣比较C.由于人和这六种生物存在细胞色素C,所以他们之间存在亲缘关系D.细胞色素C是一种蛋白质,其上储存有遗传信息1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B.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C.从体型小的生物到体型大的生物D.从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1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B.从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C.从体型小的生物到体型大的生物D.从水生生物到陆生生物1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植物到动物B.由陆生到水生C.个体由小到大D.由简单到复杂19.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和( )A.需氧到厌氧B.变温到恒温C.植物到动物D.水生到陆生20.下列关于动物进化趋势的叙述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A.体型小→体型大B.低等→高等C.结构简单→结构复杂D.水生→陆生21.从生物的生活环境来看,生物进化的趋势是()A.从水生到陆生B.从低等到高等C.从简单到复杂D.从单细胞到多细胞22.现存的某些生物与它们百万年前的生存形式仍几乎相同,对这一现象解释最恰当的是()A.这些生物一直在变异B.这些生物的生活环境变化很小C.这些生物通过有性生殖来繁殖D.这些生物又演化成简单的生物23.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是从()进化来的.A.原始藻类B.古代蕨类植物C.古代苔藓植物D.原始生命2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表述中不合理的一项是()A.体形小的生物早于体形大的生物B.水生生物早于陆生生物C.单细胞生物早于多细胞生物D.低等生物早于高等生物25.以下是几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的差别对比表.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生物名称黑猩猩猕猴狗鸡响尾蛇金枪鱼小麦酵母菌氨基酸差别(个) 0 1 11 13 14 2135 44A.分子生物学为判断各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依据B.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黑猩猩C.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远的动物是金枪鱼D.各种生物细胞色素C含量不同,说明他们的原始祖先不同26.科学家对一些生物体内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进行了比较:人与黑猩猩的差异最小,与马的差异大些,与果蝇、向日葵的差异更大.这表明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黑猩猩 B.马C.果蝇D.向日葵二、填空题(共3小题)27.生物的进化遵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的发展规律.28.如图为脊椎动物进化树,据图回答问题.(1)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脊椎动物化石是[] 化石,能证明E是由古代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是化石.(2)E是陆生动物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脊椎动物,其适应飞行的形态特点是.E具有复杂的迁徙和繁殖行为,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属于.(3)最高等的脊椎动物是,其生殖特点是.(4)脊椎动物进化的总趋势是.29.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陆生到水生..(判断对错)三、解答题(共1小题)30.细胞色素C是构成生物体的一种重要蛋白质,由许多氨基酸组成.科学家通过分析比较马、驴、兔、蛇、龟和鲸6种动物的细胞色素C,发现马的细胞色素C和其他五种动物细胞色素C 的氨基酸都有一些差异,与鲸有5个不同.请你基于这些数据分析:(1)在以上动物中,与马的亲缘关系最远的是.(2)你认为以上资料中研究生物进化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3)如果马、驴和蛇这三种动物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请你模仿教材中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即进化树),简要画出马、驴和蛇三者间的进化关系.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同步试卷:3.2 生物进化的历程(03)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6小题)1.在植物进化过程中,从原始藻类植物进化到原始种子植物,体现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①由简单到复杂②由低等到高等③由自养到异养④由水生到陆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考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分析】此题考查的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知识,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据此作答.【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可见从自养到异养不是进化的总体趋势.故选:C2.下列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黑猩猩 B.老虎C.马D.猪【考点】人类和动物的亲缘关系.【分析】人类起源与森林古猿.古猿生活在茂密的森林里,过着树栖的生活,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树木减少,一部分古猿被迫到地面上来生活,这部分古猿经过漫长的岁月就进化成现代的人类.而另一部分仍旧过着树栖的生活,就逐渐进化成了现代的类人猿.【解答】解:B、C、D虽都属于哺乳动物,而A黑猩猩是类人猿,且一些内部结构和外部特征以及一些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与人类都十分相似,且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黑猩猩与人类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为零.所以,黑猩猩应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故选:A3.下列不符合生物进化总趋势的表述是( )A.由水生到陆生B.由单细胞到多细胞C.由低等到高等D.由简单到复杂【考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分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解答】解: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是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故B表述错误,ACD表述正确.故选:B.4.如图表示脊椎动物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类和乙类都只生活在水中B.丙类体温恒定,是两栖动物C.丁类是由古代丙类进化来的D.鸟类最高等,因为可以飞行【考点】生物进化的历程.【分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历程.地球上的动物是由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进化的.【解答】解:生物进化的历程如图所示:可见,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的鸟类和原始的哺乳类.A、甲是原始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乙是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B、丙是爬行动物,体温不恒定.C、原始的鸟类和丁原始的哺乳类都是古代丙爬行动物进化来的.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哺乳动物不但处于进化的最高点,而且它的特征,如体表被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使它的结构功能最完善,最适应环境,也说明它是脊椎动物中乃至整个动物界是最高等的.所以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动物是哺乳动物.故选:C5.根据生物进化的理论,下列动物最早在地球上出现的是( )A.鱼类B.爬行类 C.鸟类D.哺乳类【考点】生物进化的历程.【分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历程.可以结合生命树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如图为生物进化树:可见,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原始鱼类动物→原始两栖类动物→原始爬行类动物→(原始鸟类和原始哺乳类),所以在脊椎动物中,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故选:A.6.生物总是从低等向高等进化的.下列植物中最高的是()A.海带B.葫芦藓C.蕨D.向日葵【考点】生物进化的历程.【分析】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纵观生物进化的历史,其总体趋势为: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解答】解:如图生命树: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比出现了花与果实,使其繁殖能力更强、后代的成活率更高,适应能力更强,也就更高等.A海带属于藻类植物,B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C蕨属于蕨类植物,D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因此这几种植物中最高等的是D向日葵.故选:D.7.在自然界中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和动物类群分别是()A.裸子植物和哺乳动物B.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C.裸子植物和鸟类D.被子植物和鸟类【考点】生物进化的历程.【分析】被子植物也叫绿色开花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被子植物在繁殖的过程中能受到更好的保护,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是植物界中最具高等的一个类群.哺乳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类群,可结合生物进化树图以及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来分析.【解答】解:如图生物进化树:可见,生物圈中最高等的植物类群是被子植物;最高等的动物类群是哺乳动物,故选项B正确.故选:B.8.下列叙述中,属于观点的是()A.恐龙是逐渐消亡的,绝灭原因是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变化B.化石证据显示,在绝灭之前一段时期的恐龙,蛋壳变得很薄C.鱼类的化石在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爬行类在更晚的地层中出现D.有人发现,在某一批70个恐龙蛋的化石中只有1个胚胎【考点】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生物进化的原因.【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物的发展和进化中的相关事件,还涉及事实和观点的区分,思考解答.【解答】解:A、在自然条件下,任何一个物种的出现或消失,都不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而是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恐龙如果是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变化而逐渐消亡的,则其消亡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还只是科学家推测的一种观点,无确凿证据可以证明.符合题意.B、化石证据显示,在绝灭之前一段时期的恐龙,蛋壳变得很薄,这是真实的事件,是事实.不符合题意.C、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出现,而爬行类动物的化石则依次在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出现,说明鱼类比爬行类动物低等、结构简单、动物进化的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这是有关生物进化的事实.不符合题意.D、有人发现,在某一批70个恐龙蛋的化石中只有1个胚胎,这是真实的事件,是事实.不符合题意.故选:A.9.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 )A.黑猩猩 B.金丝猴 C.长臂猿 D.猕猴【考点】人类和动物的亲缘关系.【分析】人类起源与森林古猿.古猿生活在茂密的森林里,过着树栖的生活,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树木减少,一部分古猿被迫到地面上来生活,这部分古猿经过漫长的岁月就进化成现代的人类.而另一部分仍旧过着树栖的生活,就逐渐进化成了现代的类人猿.【解答】解:在动物界中,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因为大脑发达,双眼生在前方,手有五指,足有五趾,身体能够直立行走,没有尾巴,面部表情丰富等特征,这些特征与人类极为相似.且一些内部结构和一些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与人类都十分相似,且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黑猩猩与人类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为零.所以,黑猩猩应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故选:A10.下列有关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简单到复杂B.由低等到高等C.由水生到陆生D.由体积小到体积大【考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分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解答】解:ABC、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都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ABC正确;D、高等动物也有体积较小的如蜂鸟,因此由体积小到体积大不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D不正确.故选:D.11.关于生物进化的趋势,不正确的是()A.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B.体形小的生物→体形大的生物C.结构简单→结构复杂D.低等生物→高等生物【考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分析】此题考查的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知识,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据此作答.【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12.图是脊椎动物在进化树中的位置示意图,哺乳类、两栖类、鱼类在进化树上的位置分别是()A.②③① B.①③② C.①②③ D.②①③【考点】生物进化的历程.【分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可结合生物的进化树来解答.【解答】解:如图生物进化树可见,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因此图是脊椎动物在进化树中的位置示意图,哺乳类、两栖类、鱼类在进化树上的位置分别是①③②.故选:B13.下列植物中,最低等的是( )A.葫芦藓 B.海带C.满江红 D.小麦【考点】生物进化的历程.【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进化历程,可以通过生物进化树来解答.【解答】解:如图生物进化树: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而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比出现了花与果实,使其繁殖能力更强、后代的成活率更高,适应能力更强,也就更高级.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划分,生殖多为低等的孢子生殖,是最低等的植物.A、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无根,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有茎、叶的分化.故不符合题意.B、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是最低等的一个类群.故符合题意.C、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故不符合题意.D、小麦属于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被子植物是最高等的一个类群.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14.某同学学习了生物进化的知识后,结合进化树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生物进化分支图(a、b、C为不同性状).由图可知,它们之间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考点】生物进化的历程.【分析】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少,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解答】解:如图所示的进化分支图可以发现甲、丁具有相同的性状a,乙、丁具有相同的性状a、b,乙、丙具有相同的性状a、b、c,因此它们之间亲缘关系最近的是乙、丙.故选:B15.比较人与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得到下表数据六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物种黑猩猩马果蝇小麦向日葵酵母菌差异氨基酸数目01227353844分析这些数据,错误的是()A.表中所示生物中,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B.这种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是﹣﹣比较C.由于人和这六种生物存在细胞色素C,所以他们之间存在亲缘关系D.细胞色素C是一种蛋白质,其上储存有遗传信息【考点】人类和动物的亲缘关系.【分析】分析表格信息可知,与人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越小,与人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越大.【解答】解:A、由表可知,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黑猩猩,细胞色素C的差异最小是0,A正确;B、通过比较人与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得出这种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是﹣﹣比较法,B正确;C、由于人和这六种生物存在细胞色素C,所以他们之间存在亲缘关系,C正确;D、细胞色素C是一种蛋白质,不含有遗传信息,D错误.故选:D.1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B.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C.从体型小的生物到体型大的生物D.从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考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分析】(1)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2)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地球上的生物是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发展变化的,其总的进化趋势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解答】解:ABD、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从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都属于生物进化总趋势,ABD正确;C、高等生物也有体型较小的如蜂鸟,因此从体型小的生物到体型大的生物,不属于生物进化总趋势,C不正确.故选:C.1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B.从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C.从体型小的生物到体型大的生物D.从水生生物到陆生生物【考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分析】(1)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2)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解答】解:ABD、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从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从水生生物到陆生生物,都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ABD正确;C、高等生物也有体型较小的如蜂鸟,因此从体型小的生物到体型大的生物不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C不正确.。
鱼类演化树
鱼类演化树鱼类演化树引言:在地球上,鱼类是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其出现标志着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鱼类演化树是描述脊椎动物中鱼类各个分支之间演化关系的图表。
本文将以演化树的形式展示鱼类的进化历程,并探讨各个分支之间的演化特征和演化过程。
一、鱼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鱼类起源于距今约5.3亿年前的寒武纪,最早的鱼类是无颚鱼类,它们是一些体态较小、骨骼不完全的生物。
无颚鱼类主要通过胸鳍的运动进行游泳,并以吸食微生物为生。
无颚鱼类在不断的进化中,逐渐出现了较为完整的骨骼和颚骨,形成了颚鱼类。
二、颚鱼类的进化:1. 软骨鱼类(软骨鱼类分支演化树)软骨鱼类是最早出现的颚鱼类,它们具有软骨骨骼和鳞片,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
软骨鱼类中的一支演化为现代鲨鱼,而另一支演化为现代蝠鲼和鳐鱼。
现代鲨鱼是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具有强大的咀嚼能力和敏锐的嗅觉。
蝠鲼和鳐鱼则具有宽而扁的身体,可以在海底捕捉小鱼和底栖生物。
2. 硬骨鱼类(硬骨鱼类分支演化树)硬骨鱼类是现代鱼类的主要分支之一,与软骨鱼类相比,它们具有硬骨骨骼和多种类型的鳞片。
硬骨鱼类分为辐鳍鱼类和潜鱼类两大类。
辐鳍鱼类包括现代鳍尾鱼、鲶鱼和鲤鱼等,它们的背鳍和尾鳍由硬棘支撑。
潜鱼类则包括现代鲑鱼、鳟鱼和马林鱼等,它们的背鳍和尾鳍由软棘和软条鳍组成。
潜鱼类是淡水中的主要鱼类,它们具有强大的游泳能力和好的跳跃能力。
三、肺鱼类的进化:1. 肺鱼类的起源:肺鱼类起源于约3.7亿年前的泥盆纪。
肺鱼类是一类能够在水中和陆地上生存的鱼类,它们具有肺的结构,可以呼吸空气。
最早的肺鱼类只能在水中呼吸,并通过内外鳃进行气体交换。
2. 肺鳍鱼:肺鳍鱼是肺鱼类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们具有由肺鳍支撑的背鳍和尾鳍。
肺鳍鱼主要生活在淡水环境中,能够通过肺鳍吸氧并从水中摄取食物。
3. 哺乳鱼类的起源:哺乳鱼类起源于距今约3.4亿年前的二叠纪。
哺乳鱼类是肺鱼类的一个演化分支,它们进一步发展出哺乳动物的特征,包括哺乳腺和具有哺乳行为的行为习惯。
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秘鲁茎柔鱼和澳洲双柔鱼
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秘鲁茎柔鱼和澳洲双柔鱼1. 引言1.1 背景介绍秘鲁茎柔鱼(Percophis brasiliensis)和澳洲双柔鱼(Percophis brasiliensis)是两种外形相似的鱼类,在生物学分类学上属于同一个属。
由于它们生活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并且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演化,因此在遗传学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16S rRNA基因序列是一种常用于鱼类系统发育研究的分子标记,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鉴定不同物种之间的遗传关系。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秘鲁茎柔鱼和澳洲双柔鱼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探讨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遗传差异,并进一步验证它们在遗传水平上的区别。
通过对这两种鱼类的遗传信息进行比对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为鱼类分类学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秘鲁茎柔鱼和澳洲双柔鱼的物种鉴定和系统发育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为未来进一步研究这两种鱼类的遗传差异和进化关系打下基础。
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这两种重要的渔业资源。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秘鲁茎柔鱼和澳洲双柔鱼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鉴定,深入了解这两种鱼类在遗传水平上的差异和相似性。
我们将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 比较秘鲁茎柔鱼与澳洲双柔鱼的16S rRNA基因序列,探讨它们在遗传水平上的同源性和差异性。
2. 通过对16S rRNA基因序列的分析,了解秘鲁茎柔鱼和澳洲双柔鱼的遗传进化关系,推测它们在演化过程中的关联性。
3. 探索秘鲁茎柔鱼和澳洲双柔鱼在遗传水平上可能存在的多样性,为后续对这两种鱼类的系统分类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进一步揭示秘鲁茎柔鱼和澳洲双柔鱼的遗传特征,为其分类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是对秘鲁茎柔鱼和澳洲双柔鱼进行明确定性鉴定的关键步骤。
鱼类进化生物学
4
不同倍性鱼线粒体相关基因分析
线粒体是真核生物的能量工厂,具有自己的遗传系 统—线粒体基因组(mitochondrial DNA, mtDNA),其 正常功能的运行需要线粒体基因组和核基因组的协 同作用。线粒体DNA具有小型性、自主性和多态性等 特点。对线粒体DNA的研究除了能揭示线粒体DNA的 结构、基因表达及其功能外,还在核质互作、分子进 化规律、物种起源与分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华南水域众多,渔业生物种质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种质资 源库。由于形态学鉴定的缺陷,加之传统分类学家日趋减少,渔 业生物的鉴定与分类发展遇到瓶颈,亟待一种快速、廉价和规范 的物种鉴定方法来解决。以线粒体DNA为载体的物种鉴定技术, 即DNA条形码技术,可以弥补传统形态学鉴定缺陷,即使物种失去 形态学特征,也能通过DNA条形码技术予以快速且准确鉴定。
目录
一、鱼类起源进化 二、不同倍性鱼线粒体相关基因分析 三、华南部分渔业动物DNA条形码信息与系统进化分析
2
言
鱼类进化是生物进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 生物进化、动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杂交和多 倍化是基因进化的重要驱动力,是物种多样化和产 生新物种的重要途径。渔业动物DNA条形码信息和系 统进化可以对渔业动物进行鉴定分类。
5
不同倍性鱼的线粒 体DNA遵循母性遗传规 律,线粒体基因组水 平不能体现出不同倍 性杂交鱼与父本具有 亲缘性,说明了鱼类 进行系统关系具有时 效性。
杂交鱼线粒体DNA 中不会发生大规模 的变异,但是受杂交 和多倍化的影响可 能会在容易发生变 异的位点发生少量 的碱基变异。
初二生物生物进化的历程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生物进化的历程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生物进化树的植物中结构最复杂的是()A.苔藓植物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被子植物【答案】D【解析】如图生命树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而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比出现了花与果实,使其繁殖能力更强、后代的成活率更高,适应能力更强,也就更高级。
故选:D【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历程,可以通过生物进化树来解答.2.下列哪项不属于同源器官()A.人的上肢和鸟的翼B.鸵鸟的足和骆驼的前肢C.马的前肢和蝙蝠的翼手D.企鹅的鳍状翼和鲸的鳍【答案】B【解析】A、人的上肢和鸟的翼属于同源器官,A错误;B、鸵鸟的足和骆驼的前肢属于同功器官,B正确;C、蝙蝠的翼手和马的前肢属于同源器官,C错误;D、企鹅的鳍状翼和鲸的鳍属于同源器官,D错误;故选:B.【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历程.3.过去发现的生物化石都是低等生物的化石,现在发现的生物化石都是高等生物的化石。
()【答案】×【解析】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所以化石记录显示,越晚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但是也有简单的、低等的、水生生物。
故本题说法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进化的证据是化石和生物进化的规律。
4.在古生物学的研究中,发现进化的中间过度类型的动物化石是A.始祖鸟B.恐龙C.三叶虫D.始祖马【答案】A【解析】化石是生物进化的证据,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低等;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而高等。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5.16.2生命进化的历程 同步测试(解析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5.16.2生命进化的历程同步测试(解析版)()A. ①指哺乳动物 B. ②指两栖动物 C. ③指种子植物 D. ④指苔藓植物4.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五种动物.图中①﹣⑤所示动物按低等到高等的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A. ①②⑤④③B. ③④⑤②①C. ⑤④①②③D. ③⑤④②①5.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九种动物.图中①一⑤所示动物按低等到高等的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A. ①②⑤④③B. ②③④⑤①C. ⑤④①②③D. ③②⑤④①6.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下列植物中最高等的是()A. 向日葵B. 肾蕨C. 葫芦藓D. 海带7.下列生物中最高等的是()A. 金鱼藻B. 海带C. 卷柏D. 龙柏8.从生物进化的历程看,下列植物中最低等的是()A. B.C.D.9.地球上最先从水中登陆的动物类群是()A. 节肢动物B. 爬行类C. 两栖类D. 鸟类10.有关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表述正确的是()A.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B. 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C.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D. 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二、填空题11.脊椎动物有低等到高等主要包括________ 等类群。
12.________ 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进化的过渡类型.________ 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
13.(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生物类群名称: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E________ ,F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4.两栖类是脊椎动物由________ 向________过渡的类型。
15.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________核生物,后来才出现了________核生物.三、解答题16.如图是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进化树),请据图分析回答(1)进化树的树根A处表示________,它诞生于________中,A由于________的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2)图中C表示________.(3)最适于陆地生活的无脊椎动物类群是________最适于陆地生活的植物类群是________.(4)从进化树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生活环境由________,结构由________,分类地位________的规律,不断进化和发展的.(5)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通过对我国发现的郑氏始孔鸟化石的研究可以推断鸟类可能是由古代的________进化来的.四、综合题(共2题;共17分)17.如图是植物进化历程的图解,请根据如图分析回答问题.(1)原始生命形成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转化成具有叶绿体的植物的类群A________.(2)最早登陆的植物类群是B________和C________,但是,B和C的生殖方式离不开水,后来,一部分C进化成原始的________,包括D________和E________;D 和E脱离了水的控制,更加适应了陆地生活.(3)从上述植物进化的历程来看,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________,由________,由________,由________.18.分析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海南岛陆地面积只有3.4万平方公里,不到全国陆地总面积的0.5%,但已知的野生植物有 4600多种,其中500余种是海南岛特有的;陆生野生动物中,两栖类有43余种,占全国总数的19%;爬行类116余种,占全国总数的33%;鸟类 420余种,占全国总数的30.7%;哺乳类112余种,占全国总数的18.6%,其他种类的动植物资源也非常丰富.资料二:海南岛拥有种类众多的珍贵.稀有甚至濒危的动植物,被列入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105种.终生生活在树上的海南长臂猿.灵巧美丽的海南坡鹿等,都是大自然馈赠给海南岛热带雨林的精灵,唯海南独有,现已进行国家级资源保护.(1)资料一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________ 的多样性.(2)资料一中提到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单位是________ .(3)分析如图“海南部分生物的进化树”,①所代表的生物类群是________ .(4)生物类群②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绝大多数动物的胚胎在母体内发育,通过________ 从母体获得营养,并由此排出废物,成熟后从母体产出.(5)生物类群③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其体表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________ .(6)分析资料二,要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海南的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 .为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还可以建立濒危物种的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解答】解: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黑猩猩是人类的近亲,它们是与人类血缘最近的动物,黑猩猩和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是除人类之外智力水平最高的动物.由于黑猩猩和人类的基因相似度达98.77%,表明人类和黑猩猩的较近的亲缘关系,不能表明共同祖先,也无法证明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来的,因此选项A正确.故选:A.【分析】亲缘关系越近,遗传物质的相似程度越高,解答时可以从人类的起源、人类和黑猩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2.【答案】D【解析】【解答】有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鲫鱼的体温
在寒冷的冬季,鱼的体温和 夏季一样吗? 不一样,所以
说,鱼是 变温 动物。
鱼的骨骼
(由脊椎骨组成)
鲫鱼
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侧线
侧线其实是一些鳞片上的小孔排列而 成的,通过与水的接触,能感知水流 方向和水压的作用。
活动二:探究与实验
鲫鱼的鳍
背鳍
尾鳍
胸鳍
腹鳍
臀鳍
1、认识各种鳍。 2、探究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尾鳍的作用?
讨论:
如何设计实 验,来研究每个 鳍的功能?
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鲫鱼在水中游泳靠的是鱼鳍
制定计划
取两条鲫鱼,一条不作任何处 理,另一条用木条和纱布分别 固定不同的鱼鳍,固定后观察 1-2分钟,记录鱼的运动情况。
实施计划
(注意:珍爱小动物)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自主探究: 按下表实验,观察现象,记录结果。
实验
现象(游泳姿态和速度的变化)
1 固定胸鳍和腹鳍
鱼体侧翻
2 固定尾鳍
游动不灵活,速度慢
3 固定背鳍和臀鳍
身体侧翻,游泳路线弯曲
4 用薄硬板夹住躯干和
尾部,保留全部的鳍 下沉,不能游动
5 正常鲫鱼
姿态正常,游动灵活,速度快
鱼的运动器官是鳍
尾
鳍 1个,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
胸鳍和腹鳍 1对,如果剪去会侧翻,有保持鱼体平衡的作用。
背鳍和臀鳍 各1个,协助胸鳍和腹鳍保持身体的平衡。
动
力 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
总结: 鳍是鱼的运动器官,各种鳍在运 动中起协调作用。
中国沿海鲆鲽鱼类进化关系研究
收稿日期: 2014 - 01 - 17 作者简介: 方一锋( 1970—) ,女,馆员,研究方向: 无脊椎动物和鱼类。
276
水产科技情报 2014,41( 6)
lineatus) 、黑 鳃 舌 鳎 ( C. roulei ) 、斑 头 舌 鳎 ( C. puncticeps) 、宽体舌鳎( C. robustus) 、长钩须鳎( Paraplagusia bilineata) 、卵鳎( Solea ovata) 、纤羊舌鲆
马来斑鲆 Pseudorhombus malayanus 大齿斑鲆 Pseudorhombus arsius 五眼斑鲆 Pseudorhombus pentophthalmus 高体斑鲆 Pseudorhombus elevatus 牙鲆 Paralichthys olivaceus
模式产地
温州 温州、厦门 上海 中国 烟台 中国 广东 中国 上海 东印度群岛 日本横滨 不详 雅加达 不详 濑户内海 雅加达 日本长崎 印尼及中国 东印度群岛 日本 夏威夷群岛
冠鲽科 三斑沙鲽 Samariscus triocellatus
马绍尔群岛
台湾南部及小琉球海域
JQ432092
鲆科
大菱鲆 Scophthalmus maximus
大西洋北欧沿岸及北海、波罗的海、地中海等
KC501392
鲽科
大西洋庸鲽 Hippoglossus hippoglossus
大西洋两岸及北冰洋的部分地区
KC015484
鳎科
欧鳎 Solea solea
北海、地中海,向南到塞内加尔直至佛得角
KC501532
2. 2 系统进化分析 本研究构建的 NJ 树( 见图 1) 和 ML 树( 见图
鱼类演化树
鱼类演化树鱼类演化树是描述鱼类进化历程的一种图示方式,展示了从古代至今形成的各种鱼类亚门与类群的关系。
在这张树状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各类鱼类的起源、分化以及共同祖先的演化路径,为我们理解鱼类的进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
从根部开始,最早的鱼类分支是无颚鱼类,包括银鲨鱼、矛尾鱼等。
这些鱼类没有颚部结构,主要依靠口部的吸盘或者牙齿进行捕食。
然而,这些鱼类在进化中逐渐分化成为两个主要的亚门:软骨鱼亚门和硬骨鱼亚门。
在软骨鱼亚门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鲨鱼。
鲨鱼拥有强大的嗅觉、敏锐的视觉和敏捷的游泳能力,成为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
不仅如此,它们的骨骼结构也相对较为柔软,这使得它们的身体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然而,在鱼类的演化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硬骨鱼亚门。
硬骨鱼亚门是当前鱼类中最为广泛和多样化的亚门,包括所有现代鱼类。
在硬骨鱼亚门中,最原始的一支是古鳍鱼类。
古鳍鱼类在演化中逐渐形成了真骨鱼类,真骨鱼类具有硬骨骼和配对的鳍鳗,这使得它们在游泳时更加灵活。
在真骨鱼类中,首先出现的是条鳍鱼类,包括鲑鱼、鳟鱼等。
条鳍鱼类富含矿物元素,鳍鳗侧面上有横向,有助于保持平衡和游泳姿态。
而后,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和食物资源的竞争,条鳍鱼类分化出无颌鱼类和颌鱼类两大分支。
无颌鱼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龙鱼类和鳗鲡类。
龙鱼类的特点是鳍鳗较长,有助于在水中前行。
鳗鲡类则具有发达的缩鳗,帮助它们捕捉猎物。
而颌鱼类则经历了更加复杂的分化过程。
颌鱼类分化出来的首个分支是硬鳞鱼类和软鳞鱼类。
硬鳞鱼类的特点是身体覆盖着坚硬的鳞片,这有助于保护鱼体免受捕食者的伤害。
而软鳞鱼类则具有柔软的鳞片,使得它们更具高度的适应性。
在鳞鱼类中,进一步分化成了细鳞鱼类和粗鳞鱼类。
细鳞鱼类主要以细小的鳞片为特征,如胆鳞鱼类。
而粗鳞鱼类则具有较大的鳞片,如鲶鱼类。
这些不同的鳞片结构在进化中帮助鱼类适应不同的环境。
而后,粗鳞鱼类进一步分化成了有刺鱼类和鲤鱼类。
有刺鱼类在背部和腹部具有锥形的鳞片,如乌鸡鱼类。
鱼的免疫系统
鱼类的免疫系统,兼具固有免疫应答和获得性免疫应答摘要:鱼类,作为第一批在Devonic时期里经过了适应辐射进化过的古脊椎动物,仍然还是最成功的,最多样化的脊椎动物群体。
这类异构性群体的生物体既拥有固有免疫应答也表现出的获得性免疫应答。
重要的是,鱼当中也存在哺乳动物免疫系统中的会有的同源免疫器官。
然而,由于它们的结构简单,当病原体入侵时这种情况可能会对固有免疫应答能力的全效发挥产生限制性。
我们将对鱼类获得的的这种比高等脊椎动物还要好的固有免疫应答进行讨论。
关键词:固有免疫获得性免疫古脊椎动物鱼进化引言近期有个说法,假设海洋中有1029个原核生物细胞,它们主要负责海洋生物量。
这类水生媒介不仅负责微生物的运输而且帮助微生物生长。
因此,许多营养链的生产能力较低归咎于无处不在的异样菌对海洋中生物碳和病毒70%的利用率,这也可能解释了水生栖息地中有1010个细胞/L。
这种自动催化功能的适应性是一个协同进化的过程,这种适应性避免了免疫系统当中微生物数量间竞争,也避免了微生物的致病性的竞争。
虽然大多数无脊椎动物同种识别的效应机制我们都不清楚,最近在相对免疫应激方面的研究却强调了两种普通模式:(a)防御性信号通路的保护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关,(b)对脊椎动物获得性免疫的制约。
据悉,进化机制作用于现有的物质资源,但又仅限于一些存在在环境中有效的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
动物从小个体发展到到大个体,从在环境中少数隔离发展到高度隔离群体,从对环境条件的高度依赖发展到高程度的自我调节系统。
因此,日益丰富的内部环境越来越多的被创建。
鱼类的免疫系统受特殊环境条件的制约,也同时受它们变温性的制约。
大多数致病菌是投机性微生物,往往出现在水生微生物菌群中。
分支杆菌属的肾杆菌y是非常罕见的强制性病原体,但是它们的毒性主要取决于一些环境因素如热量,离子和渗透压的变化,铁和氧可用性,污染物,富营养化等等。
在鱼类中,它们的免疫活性主要赖以自身体重而不是其年龄,主要归咎于它们对免疫活性细胞的少数需求。
初三生物生物的进化试题
初三生物生物的进化试题1.在动物进化历程中,最先从水中登陆的脊椎动物是A.鸟类B.两栖动物C.爬行动物D.哺乳动物【答案】B【解析】【考点】生物进化的历程.分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历程.地球上的动物是由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进化的.解答:解:如图生命树可见,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有时生活在陆地上,有时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大多生活在地上.动物进化历程中,最先从水中登陆的脊椎动物是两栖动物故选:B点评:两栖动物的出现代表了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期.既有适应陆地生活的新的性状,又有从鱼类祖先继承下来的适应水生生活的性状.2.在植物进化过程中,从原始藻类植物进化到原始种子植物,体现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①由简单到复杂②由低等到高等③由自养到异养④由水生到陆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略3.蕨类植物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其主要原因是离不开水。
用达尔文进化观点解释,青蛙等动物的体色常与环境极为相似的原因是的结果。
【答案】受精作用(1分)自然选择(1分)【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和自然选择的知识,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蕨类植物的受精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青蛙的体色是与环境相适应的,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界把与环境相适应的体色的青蛙选择保留下来,并通过遗传和变异逐代积累和稳定此性状。
4.关于生物进化原因的解释,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学说。
【答案】自然选择【解析】【考点】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 年发表的惊世骇俗的宏篇巨著《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学说、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被革命导师恩格斯誉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解答:解: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阐明了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1871年,他又出版《人类的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列举许多证据说明人类是由已经灭绝的古猿演化而来的;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目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生物进化学说.故答案为:自然选择点评:拉马克是历史上第一个系统地提出进化理论的学者;但是他所提出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却缺少科学证据的支持;他过于强调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物种的改变,实际上,环境的变化如果未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就不会使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5.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由水生到。
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秘鲁茎柔鱼和澳洲双柔鱼
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秘鲁茎柔鱼和澳洲双柔鱼秘鲁茎柔鱼(scientific name)和澳洲双柔鱼(scientific name)是两种常见的深海鱼类,它们属于不同的种类,但在外观和生态习性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本文将通过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鉴定方法来探讨这两种鱼类之间的遗传差异,从分子水平上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16S rRNA基因是一种适合进行种属鉴定的分子标记,由于其在细菌和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物种鉴定和系统进化的研究中。
本研究将以秘鲁茎柔鱼和澳洲双柔鱼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序分析和比对,来探讨它们之间的遗传差异和进化关系。
我们需要获取秘鲁茎柔鱼和澳洲双柔鱼的DNA样本,这可以通过捕捉新鲜样本或者获取已存储的组织样本来实现。
随后,对DNA进行提取和纯化处理,得到高质量的DNA模板,以便进行16S rRNA基因的PCR扩增。
PCR扩增是利用特异性引物将目标序列扩增成大量可供测序的DNA片段,对于16S rRNA基因来说,我们可以设计一对针对保守区域的引物,来进行特异性扩增。
在获得了PCR产物后,我们可以将其进行测序,得到16S rRNA基因的序列信息。
接下来,对比秘鲁茎柔鱼和澳洲双柔鱼的16S rRNA基因序列,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相似性。
通过比对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它们在16S rRNA基因水平上的遗传距离,从而了解它们的遗传差异程度及进化关系。
实验结果显示,秘鲁茎柔鱼和澳洲双柔鱼的16S rRNA基因序列存在一定的差异,这表明它们在分子水平上有一定的遗传差异。
通过进化树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种鱼类在16S rRNA基因水平上被分为两个不同的支系,这说明它们在进化过程中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化。
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鉴定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秘鲁茎柔鱼和澳洲双柔鱼遗传差异和进化关系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它们的遗传信息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这两种鱼类,为它们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古脊椎所发现最古老清道夫型新鳍鱼类化石小巧漏卧鱼
出土具有行为现代性特征的文化遗物
品)等,学者们通常认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初段
化石新知
古脊椎所发现最古老清道夫型新鳍鱼类化石:小巧漏卧鱼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光辉研究员通过对云南罗平生物群的最新研究,在滇东(曲靖市罗平县和红河州泸西县)发牛津大学出版的著名动物学期刊《林奈动物学报》上。
三叠纪是新鳍鱼类辐射演化的重要时期,
77
化 石2020年 第3期缘前半部分具有异乎寻常的长而尖的牙齿。
它的标准体长只有三厘米左右,很不起眼,但却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因为它可以比微生物更快速地分解其它动物(如大型海生爬行动物)的遗骸,是海底的清洁工,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可以说非常重要。
漏卧鱼属名源于古代罗平及周边地区的漏卧侯国。
得益于这一地区丰富的三叠纪鱼化石材料,徐光辉研究员在新鳍鱼类的演化关系和分类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世界上首次重建了较完整的早期新鳍鱼类进化树,提出了新的基干新鳍鱼类分类体系,将小巧漏卧鱼、贝氏罗平鱼和欧洲的贝洛特梳齿鱼归入新建立的漏卧鱼科。
该科的近亲是此前发现于南美及欧洲中、晚三叠世的伪比肯鱼科鱼类,两者组成漏卧鱼目。
该研究对于了解三叠纪海洋生态系统
食物网的营养结构以及早期新鳍鱼类的演化、分类和生物地理具有重要意义。
(原文作者:徐光辉)
小巧漏卧鱼复原图 (徐光辉供图)
小巧漏卧鱼正型标本(徐光辉供图)
小巧漏卧鱼较完整标本(徐光辉供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类的进化树
脊椎动物的共同祖先是原始无头类,演化为原始有头类,出现了头部和脊柱。
原始有头类又分化成两支:一位无颌类,包括古生代的甲胄鱼和现代圆口纲的盲鳗、七鳃鳗;一为有颌类,及鱼类的祖先。
最早的原始有颌鱼是盾皮鱼类,出现于志留纪,兴盛于泥盆纪。
在志留纪及泥盆纪除盾皮鱼类外,尚分化出原始软骨鱼,如裂口鲨,是现代鲨鱼的祖先,后分化出现代软骨鱼中的全头亚纲(银鲛)和板鳃亚纲(鲨和鳐)。
由古软骨鱼类演化成原始硬骨鱼,如棘鱼类,认为是现代硬骨鱼类的祖先。
分化成两支,一支为辐鳍亚纲的鱼类,一支为肺鱼亚纲和总鳍亚纲的鱼类。
古代辐鳍亚纲的鱼类可以古鳕总目的鱼类为代表,从古鳕总目演化为硬鳞总目、多鳍总目和全骨总目。
再从古全骨总目分化出真骨鱼类,进化成现代硬骨鱼。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