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植物的自然分布区与植被
第六章世界植被分布规律及植被区划_植物地理学
第三节 中国的植被地理分布规律
我国现行的植被分类系统,三级制: 植被型(高级单位) 群系(中级单位) 群丛(低级单位) 我国的植被类型极为丰富多样,几乎可以见到北半球 所有的植被类型.
一:中国植被水平地带性
从大兴安岭-吕梁山-六盘山-青藏高原东
缘一线,分我国为东南和西北两个半部,东 南半部是季风区,发育各种类型的中生性森 林,西北半部季风影响微弱,为无林的旱生 性草原和荒漠所分布。
3.植被区划的单位
我国植被区划的单位,从高级至低级的顺序如下: 植被区域(region) ――植被地带(zone) ――植 被区(province) ――植被小区(district) 在各级单位内均可划分出“亚级”,如亚区域,亚 地带等。
第四节 人与植被
人对自然植被的影响 中国人工植被及其分布
三:中国植被分布与气候的关系分析
我国各主要植被类型的分布与大气候的空间分异关 系密切,目前已有一些气候指标体系用于此种研究。 如前文谈及的吉良温暖指数(WI)、寒冷指数 (CI=Σ(5-ti)、ti为低于5℃的月平均温度)、以 及修订的湿度指数(HI=P/WI,P为年降水量)、被 用来探索我国东北各地带性植被的气候边界值(徐 文铎,1986)。北方针叶林带南界与吉良确认的 WI=45数据基本一致,但同样温度条件下湿度指标 变化造成的植被更替现象十分显著。
2.植被区划的原则和依据
植被类型是植被区划的主要依据。 植被分布的“三向地带性”是形成地球陆地上植被 类型分布区域和地带性分异的普遍规律,是决定植 被分布格局的函数式,因而也是植被区划最根本的 原则。 在具体分区时,应依据植被本身的特征,即各级植 被的分类单位及其种类组成。并且还应参考其他各 自然要素的区划。
植物的自然分布区与植被植物的分布区植物的分布区
第六章植物的自然分布区与植被第一节植物的分布区植物的分布区是指每种植物的一定个体共同分布的一定地域。
一、植物分布区的类型根据植物分布区的大小,将植物分布区分为广域分布和狭域分布两种。
大多数植物都是狭域分布的。
二、植物分布区的中心1、多度分布是指在一个种的分布区内,个体数量最多、最密集的地方。
2、发生或起源中心是指某一物种或更高级的分类学单位在地球表面发生的地点。
3、变异中心是指植物种的分布区内包含变异类型最多的地区。
4、残遗中心是指环境条件的变化导致原本广域分布的种残存的狭小地区。
三、植物分布区的形成1、物种起源的方式(1)单境发生论物种是在一个地点发生后逐渐传播出去的。
(2)多境发生论物种可以在多个不同地区同时或者不同时发生。
2、植物的侵移是指一个新的物种形成以后,只要其原始分布区周围存在适合该物种发展的有利条件,该物种就可能向分布区以外迁移、扩展自己的分布范围的过程。
3、影响植物分布区形状和边界的因素气候因素、土壤因素、地形因素、生物因素、历史因素、认为因素4、外来入侵植物是指由于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从原来生长地区进入另一生长地区,并对新的生长地区的生物、农林牧渔业生产造成损失,或给人类健康造成伤害,或破坏生态平衡的植物。
第二节植物群落和植被一、植物群落是指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生境中的各居群组成的植物群体。
1、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1)统计方法最小样方法。
(2)统计分析多度、盖度、频度①多度是指植物群落中各植物种的个体数量。
一般采用记名计数法和目测估计法。
Ⅰ记名计数法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上直接统计各植物种的个体数量,然后以占样地中全部的植物个体总数百分比表示。
◆一般用于乔木植物。
Ⅱ目测估计法不测定绝对数量,而是按照事先划分的等级记载各种植物的多度。
常用的等级标准是德国植物学家德鲁特(O.Drude)运用的分级制:Soc 个体数极多Cop 个体数多(分三级)Cop3 个体数很多Cop2 个体数多Cop1 个体数尚多Sp 个体数不多(分散)Sol 个体数很少(独立孤生)un 仅有1株②盖度是指植物群落中各种植物的相对投影面积、即水平空间面积。
植被分类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3.6 针叶木本群落 3.7 雨绿干燥草原群落 3.8 夏绿干燥草原群落 3.9 中生草原群落 3.10 湿生草本群落 3.11 水生草本群落 3.12 干荒漠群落 3.13 冻荒漠群落
14
3 全球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特征
3.1 常雨木本群落: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又叫常雨乔木群落,为湿热地区的典型森林类型。
13
3 全球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特征
Brockman & Rubel 系统(1912) 《按照生态外貌划分植物群落》 包括四个植被型:木本植被型、草
本植被型、荒漠植被型和悬浮 植被型。植被型之下划分群系 纲、群系组直到群丛。
3.1 常雨木本群落 3.2 雨绿木本群落 3.3 照叶木本群落 3.4 硬叶木本群落 3.5 夏绿木本群落
例如:Ass. Larix gmelini – Rhododendron dahurica – Pyrola incarnata 就是指兴安落叶松 – 杜鹃 – 红花鹿蹄草群丛。顾名思 义,该群丛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优势种分别是兴安 落叶松、杜鹃和 红花鹿蹄草。
如果在某一层存在共优种时,则将共优种使用 “+” 相联 。例如: Ass. Larix gmelini – Rhododendron dahurica – Pyrola incarnata + Carrex sp.(苔草属)
我国台湾南部、海南岛和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隶属于 印度-马来雨林群系,具有典型的雨林特性。但由于纬度偏 北,具有向季雨林过渡的特性。
15
3.1 常雨木本群落:热带雨林
西双版纳
16
海南
3.1 常雨木本群落:热带雨林
17
3.1 常雨木本群落:热带雨林
植物地理知识点总结
植物地理知识点总结植被分布与植被类型是植物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植被分布是指植被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而植被类型是指植被的种类与特征。
植被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土壤、地形、动植物的相互作用等。
一般来说,热带地区的植被类型比较丰富,而极地地区的植被类型比较单一。
此外,不同的植被类型在不同地域也会有所区别,如森林、草原、沙漠等,都包含着不同的植物类型。
植物区系与植物地理区是植物地理学的另一个研究对象。
植物区系是指某一地区的植物组成,而植物地理区则是指地球表面的一些特定地理区域,根据共性植物的自然分布特征将地球表面划分成若干个植物地理区。
植物区系多样性的产生和维持与历史、环境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植物地理区域的划分与植被类型的分布关系密切,为了便于研究和保护植物,科学家们将地球表面分成了若干个植物地理区。
植物群落与植物生态区也是植物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植物群落是指由多种植物种类组成的生物群落,是生物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植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健康。
而植物生态区是指一定地理范围内,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相对稳定的区域。
植物生态区具有一定的生态位特点,如水域生态区、高原生态区、沙漠生态区等,不同的生态区域对植物的生长、分布和生态位有着不同的影响。
总的来说,植物地理学通过对植物的分布、演化、生态位、多样性、形态与结构等方面的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植物资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研究植物地理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的自然草木,保护和合理利用植物资源,实现生态环境与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植物区系特征及植被地理
植物区系特征及植被地理一、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我国现代植物区系的形成和特点是在特定自然地理条件,特别是自然历史条件综合作用下,和植物界本身发展演化的结果。
其特征主要可归纳以下五方面。
1.植物种类丰富据统计,我国现有维管束植物有353科,3184属,27150种,在世界植物区系中占重要地位(表7-1)。
按我国植物区系所包含种的数目,与世界植物区系丰富的国家相比较,仅次于马来西亚(约4.5万种)和巴西(约4万种),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植物种类丰富,还表现在一些大科,特大科含有大量种类。
世界种子植物中4个含万种或万种以上的特大科,在我国都含千种以上,即兰科1040种、菊科2170种、豆科1080种、禾本科1160种。
另外还有50个大科,在我国各含有100—1000种,如蔷薇科(912种)、唇形科(793种),杜鹃花科(792种),毛茛科(687种);玄参科(687种)等。
这54个科我国共含有19700多种,约占全国种子植物种数的80%,广布全国,是我国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2.起源古老根据古地理研究,我国白垩纪至第三纪时期,大部地区气候暖热。
第四纪冰期,也仅受到寒冷气候影响或一些地方受到山地冰川影响。
由于我国地处中低纬度,加之地形复杂,便成为许多古老植物的避难所或新生孤立类群的发源地。
因此,我国具有许多古老的孑遗植物及系统演化上原始或孤立的科属。
我国现有种子植物2980属中,单型属(只含1种)422属、少型属(含2—6种)713属,合计占全国属数的38%。
我国特有的190多属中,单型属和少数型属的比例更高达97%。
只含1属1种的科也有16个之多。
这些种类多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或更古老的成分。
如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银杏(Ginkgo biloba)、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等号称活化石。
此外还有银杉(Cathaya argyrophylia)、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白豆杉(Pseudotaxuschienii)、柳杉(Cryptomeria,2种)、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台湾杉(Taiwania,2种)等古老的裸子植物,以及被子植物中钟萼树(Brctuhneidera,1-2种)、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金钱槭(Dipteronia2种)、杜仲(Eucommia ulmoides)、马尾树(Rhoiptelea chiliantha)、水青树(Tetracentron siense),等等。
高一地理《植被》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植被》知识点总结一、植被与环境1.植物:自养型生物,大多能进行光合作用。
2.植被的含义: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
(单单一棵植物不能称为植被)3.植被的分类(1)天然植被: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叫作天然植被。
(2)人工植被: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经济林、人工草场等,叫作人工植被。
4.植被与环境的关系(1)植物对环境有改造作用:植物生长过程中,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
(2)环境影响植被的垂直结构:稳定植被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主要是通过争夺阳光来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一般气温越高,降雨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3)植被对环境有指示作用:天然植被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并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骆驼刺的生长反映干旱环境,莲(荷花)生长反映水湿环境。
5.植被的分布与环境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始终和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因此环境影响着植物的分布。
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条件是气候,因为气候条件决定了植物所得的热量、光照和水分的数量6.植被对与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二、森林1.森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可以通过观察森林的垂直结构、生态特征等,认识不同森林的差异,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
2.森林的类型及其分布、生长环境、植被特征和在我国的分布情况⑴热带雨林①主要分布地区: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②生长环境:终年高温、降雨丰沛,土壤为砖红壤,呈酸性,腐殖质含量低。
③植被特征:植物全年旺盛生长,森林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
各月都有花开,常见茎花、板根现象。
④我国的分布:海南岛、云南西双版纳、西藏东南部、台湾南部⑵常绿阔叶林①主要分布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②生长环境: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且无明显干季。
③植被特征: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
《植被类型及分布》课件
03
人类生存与发展
植被提供食物、水源、药材等资源,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植被有助于保障人类的基本需求,促进可持续发展。
植被破坏现状
01
02
03
过度开发与采伐
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发、采 伐等导致大量植被被破坏 ,生态系统遭受严重损害 。
城市化与工业化
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 大量自然植被被占用,生 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
纬度地带性分布
总结词
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导致太阳辐射在地球 表面产生纬度分异,不同纬度地区的植被类 型和分布呈现出规律性变化。
详细描述
随着纬度的升高或降低,植被类型和分布呈 现有规律的更替现象。在低纬度地区,由于 热量充足,多为热带雨林或热带季雨林;随 着纬度升高,逐渐变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寒温带针叶林等。这种由 于纬度变化引起的植被分布变化称为纬度地 带性分布。
。
水生植被
总结词
生长在水域中的植被。
VS
详细描述
水生植被是指生长在水域中的各种植被, 包括淡水和咸水环境。水生植被在维持水 域生态平衡、净化水质、提供栖息地等方 面具有重要作用。水生植被的种类繁多, 包括水草、藻类、芦苇等,它们在水域生 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23
PART 02
植被分布
REPORTING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导致土壤、水源 等受到严重污染,影响植 被生长,破坏生态系统。
植被保护措施
立法保护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 破坏植被的行为进行严 厉打击,加强执法力度
。
建立自然保护区
建立自然保护区,对珍 稀、濒危物种和重要生 态系统进行就地保护。
恢复与再造植被
第六章 植物的自然分布区与植被
第二节
植物群落与植被
植物群落:是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 由不同植物组成的集合体。 植被:整个地球表面植物群落的总和就 构成了地球上的植被。
一、植物群落 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 进行统计分析,弄清群落的种类成分 对每一个种的多度、盖度、和频度进行统计 多度:表示某一个种在群落中个体数量的多少。 盖度:反映某一个植物在群落中所占的水平空 间面 积,分投影盖度和基部盖度两种。 频度:表示某一种植物的个体在群落中不同地 点出现的频率,反映一个种在群落中的水平分 布格局。 确定植物群落的优势种和建群种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本地区的代表性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这是温带 地区的主要森林群落,乔木树种主要是壳斗科的各 种落叶栎类,其他的落叶树种有桦、槭、椴、楝花 泡桐等。目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是灌草丛。 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 本地区的典型植被是以红松为主针阔叶混交林,人 参、北细辛等为特有种;乌拉草为当地著名的纤维 植物。 寒温带针叶林区域: 以兴安落叶松组成的落叶针叶林为主。为我国主要 林区之一,森林面积估计在20000万公顷以上。
二、开发利用的一般原则
1、正确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2、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3、永续利用 ①根据资源蕴藏量和生长量有计划地开采利 用 ②轮采轮伐,给植物以休生养息的机会 ③挖大留小,维持一定的种群数量,森林采 伐避免皆伐,采伐量不能超过生长量 ④把分散、面临枯竭的资源集中起来,进行 人工驯化和培育,不但能保护稀少的资源,同 时又能建成原料种植基地,为市场提供数量稳 定的优质产品,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植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 季相:主要片层结构的季节性变化常常使群落表现 不同的季节性外貌,即群落的季相。 生活型:对环境因子具有相似适应关系并具有相似 的外部形态特点的植物就组成了一个生活型。 片层结构:同一种或生活型相近的植物结合在一起, 形成的具有独特性质和特殊植物环境的结构。 垂直结构:由于组成群落的植物高矮不同,它们在 群落中各自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使群落表现出成 层现象。 水平结构:主要体现在群落的一些特殊小环境中 “小群落”的分化和植物种类分布的不均匀性。
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考点复习指导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二节植被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第二节植被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程要求】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素养目标】区域认知: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认识常见植被类型和陆地自然带的类型及分布规律。
综合思维:结合自然带分布图、示意图,说明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地理实践力: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认识常见植被类型的特点和地方性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考点1 植被一、植被与环境1.概念: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
2.分类:(1)天然植被: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
(2)人工植被: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经济林、人工草场等。
3.植被与环境的关系:(1)植物生长过程中,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
(2)稳定的植被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3)天然植被一般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
二、森林1.热带雨林:(1)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2)气候特征:终年高温、降雨丰沛。
(3)特点:植物全年旺盛生长,种类丰富,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
垂直结构复杂,藤本植物、附生植物丰富等。
2.常绿阔叶林:(1)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2)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且无明显干季。
(3)特点: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垂直结构较简单。
3.落叶阔叶林:(1)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2)气候特征:夏季炎热或温暖,生长季节达4-6个月,冬季寒冷并延续3-4个月,降水量适宜。
(3)特点: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4.亚寒带针叶林:(1)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2)气候特征:夏季短促、温和,冬季漫长、寒冷。
(3)特点:树叶缩小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植被类型及分布》课件
04
植被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植被破坏现状
பைடு நூலகம்森林砍伐
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导致 森林面积减少,生态系
统遭受破坏。
过度放牧
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 ,土地荒漠化。
城市化进程
城市扩张和建设占用大 量绿地,导致植被覆盖
率降低。
环境污染
工业污染和农业活动对 植被造成严重威胁。
植被保护措施
01
02
03
04
建立自然保护区
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 稀和濒危植物物种。
气候变化
植被通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参与碳循 环,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人类福祉
植被提供食物、水源、木材等资源,对人类 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THANKS。
总结词
由于海拔高度的影响,不同海拔高度的气候条件存在差异,从而形成植被的垂 直地带性分布。
详细描述
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或降低,植被类型也会发生变化。例如,高山草甸、针叶 林、阔叶林等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分布。这种分布特征是由于不同海拔高度的气 候条件差异所导致的。
03
植被与环境
气候对植被的影响
气候类型对植被的影响
降水对植被的影响
不同气候类型下的植被类型和分布会 有所不同,例如热带雨林、温带落叶 林、寒带苔原等。
降水量的多少和分布对植被的生长和 分布也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湿润地区 的植被茂盛,干旱地区的植被稀疏。
温度对植被的影响
温度是影响植被生长和分布的重要因 素,不同温度区域下的植被会有所不 同。
土壤对植被的影响
《植被类型及分布》ppt课件
目录
• 植被类型 • 植被分布 • 植被与环境 • 植被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地理课件案(新教材湘教版)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第1讲课时34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明确 命题方向
12345
考向预测
考向1 通过“植被的分布”考查“区域认知”
在非洲赤道附近的东非大裂谷和马赛马拉高原之间有一片茂以森林(如图),这里
常年持续的降雨形成了小气候区。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马赛马拉高原与东非大裂谷之间降水丰富的
根本因素是
A.纬度位置 C.热力环流
B.赤道低气压
√D.地形差异
2.茂以森林的植被类似于
√A.雨林
B.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12345
由题干可知,这里常年持续降雨,且处于低纬,水分和热量充足,形成类似于热 带雨林的植被,A正确。
明确 命题方向
12345
考向2 通过“植被对地理环境的适应性”考查“综合思维” (2023·江苏扬州市模拟)短命植物是一类特殊
914
4.42
1.50
0.37
明确 命题方向
500 乔—灌—草 46.67
914
18.51
1.41
2.56
650 乔—灌—草 74.33
913
19.27
1.37
0.40
800 乔—灌—草 68.67
913
15.23
1.38
1.02
950
乔—草
45.00
912
7.78
1.40
0.50
1 100
乔—草
第一部分 第六章 第1讲 课时34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 境的关系。
[基本概念] 植被(自然植被、人工植被)、植被群落、森林、草原、荒漠 [基本原理] 影响植被生长与分布的自然环境要素
植被类型与分布
植被类型与分布植被是指地球表面生长的植物总称,是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地球的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类型和分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不同的植被类型以及它们在世界各地的分布。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世界上最著名的植被类型之一——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地区,如亚马逊雨林、刚果雨林和东南亚雨林等。
这些地区的气候湿热,年降雨量丰富,因此适合许多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
热带雨林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很多维管植物如热带硬木和水果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温带针叶林。
温带针叶林分布在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如加拿大、俄罗斯和北欧等地。
这些地区的气候较冷,植被适应了低温和长期的冬季条件。
常见的植物包括松树、云杉和冷杉等,这些植物可以适应长期的低温和缺水环境。
另一个重要的植被类型是草原。
草原分布在干燥和半干燥地区,如大部分非洲大陆的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澳大利亚和南美洲的大草原等。
草原一般有较少的降雨,但仍有足够的水分支持一些草本植物的生长。
草原被认为是最适合放牧动物的植被类型之一,因为它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开阔的空间。
除了上述植被类型,还有更多其他类型的植被分布在世界各地。
例如,腐殖质土壤上的珊瑚礁植被分布在热带海洋环境中。
沙漠植被适应了干旱和高温的环境,如撒哈拉沙漠中的仙人掌。
湿地植被分布在湿润的地区,如河流、湖泊和海湾。
植被类型的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土壤类型、海拔高度等。
气候是植被类型和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气候条件对不同类型的植物生长有不同的影响。
例如,热带雨林需要温暖湿润的气候,而沙漠植物则需要炎热干燥的气候。
土壤类型也对植被分布起着重要作用。
某些植物对特定类型的土壤更适应,因此在这些土壤上更容易生长。
总之,植被类型与分布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主题。
不同的植被类型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并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了解植被类型和分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管理地球上的植被资源,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浙江农林大学2023考研考试大纲《植物生物学》复试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植物生物学》复试考试大纲本《植物生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学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入学复试。
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细胞与组织,植物类群及其生活史特点,被子植物的形态发生与发育规律,植物的物质与能量代谢,植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植物的自然分布区与植被等部分。
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有关基本概念,掌握植物形态发生与发育规律,系统掌握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1.植物细胞的发现、基本形状、结构与功能;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2.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植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4.植物的组织类型及其作用;植物的组织系统。
5.综合应用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类型组织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生理功能。
(二)植物的类群及其生活史特点1.藻类的藻体形态、细胞结构、繁殖方法及生态习性,明确它们在植物界的地位和作用。
2.粘菌、真菌和地衣的一般特征,主要代表类群及其营养体的结构和繁殖方式。
3.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精子器和颈卵器的概念和基本结构及生活史特征。
4.蕨类植物孢子体和配子体的形态和结构,以及世代交替的特征。
5.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裸子植物各科的特征及代表植物的形态特点。
6.被子植物的特征及分类原则,重点科的主要特征和代表种类的形态特征、区别要点及经济价值。
植物分类的双名法及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和阶层系统。
7.营养器官的变态。
(三)被子植物的形态发生和发育1.种子的基本构造。
2.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种子,有胚乳和无胚乳种子区别,幼苗的基本类型。
3.根、茎、叶的形态、类型。
营养器官的发育过程、结构及与功能的关系。
营养器官发育和解剖结构在不同类型植物上的表现和差异。
营养器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密切联系。
4.植物繁殖的概念。
被子植物有性生殖器官的结构、发育及有性生殖过程。
(四)植物的物质与能量代谢1.植物对水分吸收、运输及蒸腾的基本原理,综合应用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地理植被重要知识点总结
地理植被重要知识点总结一、植被的定义植被是地球表面上由植物构成的生态系统,由植物种类、数量和空间分布的特征组成。
植被与土壤、动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植被的分类根据气候、地形、土壤和水分条件的不同,植被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根据气候的不同,植被可以分为热带植被、温带植被和寒带植被。
根据地形的差异,植被可以分为山地植被、平原植被和沙漠植被。
根据土壤和水分条件的差异,植被可以分为湿地植被、草原植被和森林植被等。
三、植被的分布植被的分布受气候、地形、土壤和水分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热带地区的植被茂盛,温带地区的植被适中,寒带地区的植被稀疏。
山地地区的植被多样性较高,平原地区的植被单一。
湿润地区的植被茂盛,干旱地区的植被稀疏。
总体来说,植被分布呈现出明显的气候带差异和地形差异。
四、植被的特点植被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
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对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植被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植被还可以调节气候,减缓环境的变化和污染。
另外,植被还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植被对人类的影响植被对人类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活和文化价值。
植被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材、建材和燃料资源,为农业生产和养殖业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植被还能够净化空气、保持水源和控制洪涝,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此外,植被还可以美化环境、增加休闲娱乐的场所,对人类的精神生活和文化传承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地理植被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保持环境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植被的分类、分布、特点以及对人类的影响是地理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了解。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和总结,可以让读者对地理植被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课件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 热带雨林分布在全年高温 多雨的地区,植物种类特 别丰富,终年常绿,大部 分植株都很高大。
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 落叶阔叶林的分布区四 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寒冷,这里的植 物主要是冬季完全落叶 的阔叶树。
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 常绿阔叶林分布在气候 比较炎热、湿润的地区 ,这里的植物以常绿阔 叶树为主。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想一想,议一议
• “小草也有生命”“小草对您 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 绕”“我们和小树一起成长!”
• 爱护花草树木,是我们每个人 的责任和义务,你能想出为了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我国的植物资源,我们需要对 我国植物的分布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 对二氧化硫、氯气、臭氧等 有害气体的抵抗能力很强, 有一定的吸污能力。
海桐
设计: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
• 课内活动: • (1)在课堂上展示各小组设计的校园绿化、美化方案,并讨论哪
些方案使校园最美丽,哪些方案最合理、最经济。 • (2)吸取其他组设计的优点,选定一两个设计方案做进一步的修
改完善,派一位代表送交学校。也可以把全部的设计方案进行展览。
练习
• 你参加植树活动了吗?你的朋友和家人参加了吗?请你归纳出几 条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并告诉你的朋友和家人。
• 你所在的地区是否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干旱或沙尘暴?请选择其 中一个事件,收集与这个事件有关的资料,分析这些灾害的形成 与植被的关系。
谢谢!
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 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合理:
伐优留劣,乱砍滥伐
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森林覆盖率低,人均占有量少。 森林:人均森林面积少且不合理开发利用 和乱砍滥伐 草原: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
地理必修件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增加土壤肥力: 植被的落叶和枯 枝可以增加土壤 的有机质,提高 土壤肥力
保护生物多样性: 植被为各种生物 提供栖息地,保 护生物多样性和 生态系统的稳定
植被对水文的影响
植被可以调节 地表径流,减
少水土流失
植被可以增加 降水量,改善
气候条件
植被可以降低 风速,减少风
沙危害
植被可以吸收 污染物,净化
水质
植被与地形地貌的相互影响
地形地貌对植被的影响:地 形地貌可以影响植被的分布 和生长,如海拔、坡度、土 壤类型等。
植被与气候的相互影响:植 被可以影响气候,如蒸腾作 用可以增加大气湿度,改善
气候条件。
植被对地形地貌的影响:植被 可以改变地形地貌,如根系可 以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气候对植被的影响:气候可以 影响植被的分布和生长,如温
地下水:地下水的水文特征 包括水位、水质、水量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地下水的利
用和生态环境。
土壤类型
土壤分类:根据土壤质地、 结构和颜色等特征进行分
类
土壤类型:包括砂质土、 黏质土、壤土等
土壤形成:受气候、地形、 植被、母质等因素影响
土壤功能:提供植物生长 所需的养分、水分和空气, 调节地表径流,保持水土
地理必修件主要植被与 自然环境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01
地理必修件植被
02
地理必修件自然环境
地理必修件植被与自然环境
03
的关系
1
地理必修件植被
植被类型
森林:高大的乔木和灌木, 如热带雨林、温带森林等
草原:低矮的草本植物, 如草原、草甸等
七年级地理植被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植被知识点地理是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现象,以及人类在这些自然现象中的活动。
地理包含很多内容,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植被。
那么七年级地理的植被知识点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一、什么是植被?植被是指地球表面的植物总称,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生态系统之一。
它包括着生植物、草本植物、低矮树木、高大乔木以及藤本植物等各种植物类型。
二、植被的分类1.按照地球经纬度分布可分为:寒极植被、温带植被、热带植被。
2.按照生长形态可分为:草原、林地、沙漠、湿地等。
3.按照植物的生长习惯可分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
三、各类植被的特点和分布1.寒极植被寒极植被又称极地荒漠,由于寒冷而缺乏养分和水,植被矮小且稀少。
北极的植被主要是苔原、草原和沙漠。
2.温带植被温带植被分布在亚、欧、美洲中经度较低的地区,气候温和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
森林是温带气候地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北美大陆的北部、中国的东北部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是温带森林分布最广的地区。
3.热带植被热带植被分布在赤道以南的热带地区,气候炎热而潮湿,降雨量充足。
其中,热带雨林是热带植被的代表,分布在南美洲、中非洲、东南亚等热带雨林地区。
除此之外,热带地区还有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等不同类型的植被。
四、植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植被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为生态系统提供了基础的能量来源,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质。
其次,植被可以保持土壤和水源的稳定性,防止水土流失。
同时,植被还能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缓全球变暖的进程。
总的来说,植被是地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通过对植被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上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为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做出更好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分布的规律性:
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 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包括由南至北因热量变化而 形成的纬度地带性和由海洋至大陆中心因水分变化 而形成的经度地带性。 植被分布的纬度地带性(各种植被类型成带状由赤 道从南向北依次更替:热带雨林-亚热带长绿阔叶 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极地苔原) 植被分布的经度地带性(植被分布因水分状况由东 向西、按经度方向成带状更替的现象即为植被的经 度地带性)
二、未来的森林
世界人口剧增,地球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 导致环境日益恶化,灾害频繁发生 随着对木材和纸张需求的增加,培育快 速生长的树木日益紧迫 组织培养技术可产生大量无性系树苗, 可成为将来标准的商业性操作技术
三、未来的生存空间
人口增长,环境污染已危机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开辟新的生存空间已经成为人类 面临的现实问题 植物能调节气候,保护农田,保持水土, 净化空气,净化污染,减弱噪声,因此 用植物监测和净化环境是改善环境质量, 创造适宜人类长久生存的良好的环境的 重要途径
植被的非地带性分布: 非地带性植被类型主要包括沼泽植被和水生植 被。这些类型的植被子阿地球表面不单独形成一个 “带”,它们散布在各个植被带中;决定它们分布 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和地质条件影响下的局部特殊生 境,不决定于当地的气候条件。 沼泽植被通常出现在地形地洼、土壤水分过于孢和 的地区,散布在各地带中的沼泽非常相似,甚至在 不同地带的不同沼泽中可见到相同的科属组成。可 分为森林沼泽、草本沼泽和藓类沼泽。 水生植被普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池塘、湖泊河流等 淡水水域中,而且各地群落中植物的科属组成及生 态特征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三、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
1、建立资源数据库 2、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 3、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 4、不断从野生植物中研究和寻找新的有用 的种类 5、重视商品基地建设
人类未来的发展与植物
一、未来的农业生产 1、植物基因工程
传统育种基于整体水平上的性状表现而 实施改良,故周期长,改良效果和效率均较差 分子生物学揭示了性状遗传的机制,找 到了控制性状发育的基因 把不同植物乃至动物的控制优良性状的 基因用“工程”的方法转移到所需的植物中去, 实现该植物性状的改良——植物基因工程
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通常随海拔的升高,群落的结构趋于简单, 种类减少,群落高度降低。由山体的下部向上, 可以分为森林带、灌丛带、草地带、冻原带和冰 雪带。 植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成带分布与地球上植被 水平分布的顺序有其相应性: 如山体在热带或亚热带的垂直带谱:雨林带、常 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和针叶林带。 在温带南部的垂直带谱: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 叶林带和针叶林带。 在温带北部垂直带谱: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 更北(冷)的山体垂直带谱:针叶林带。
第二节
植物群落与植被
植物群落:是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 由不同植物组成的集合体。 植被:整个地球表面植物群落的总和就 构成了地球上的植被。
一、植物群落 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 进行统计分析,弄清群落的种类成分 对每一个种的多度、盖度、和频度进行统计 多度:表示某一个种在群落中个体数量的多少。 盖度:反映某一个植物在群落中所占的水平空 间面 积,分投影盖度和基部盖度两种。 频度:表示某一种植物的个体在群落中不同地 点出现的频率,反映一个种在群落中的水平分 布格局。 确定植物群落的优势种和建群种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本地区的代表性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这是温带 地区的主要森林群落,乔木树种主要是壳斗科的各 种落叶栎类,其他的落叶树种有桦、槭、椴、楝花 泡桐等。目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是灌草丛。 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 本地区的典型植被是以红松为主针阔叶混交林,人 参、北细辛等为特有种;乌拉草为当地著名的纤维 植物。 寒温带针叶林区域: 以兴安落叶松组成的落叶针叶林为主。为我国主要 林区之一,森林面积估计在20000万公顷以上。
植物群落的波动和演替
群落波动:由于环境条件的周期性或偶然性变化、 生物本生的活动周期以及人为活动的影响,植物群 落中各种类组分的数量比、群落的外貌和结构都会 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如果干扰不强烈,群落的变 化常是短暂的、可逆的,表现为一种围绕平衡状态 的波动。 群落演替:一个群落为另一个群落所取代的过程称 为群落的演替。 进展演替:稳定性小、结构简单的群落向稳定性大、 结构复杂的群落发展(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逆行演替:与进展演替相反。
二、开发利用的一般原则
1、正确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2、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3、永续利用 ①根据资源蕴藏量和生长量有计划地开采利 用 ②轮采轮伐,给植物以休生养息的机会 ③挖大留小,维持一定的种群数量,森林采 伐避免皆伐,采伐量不能超过生长量 ④把分散、面临枯竭的资源集中起来,进行 人工驯化和培育,不但能保护稀少的资源,同 时又能建成原料种植基地,为市场提供数量稳 定的优质产品,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第六章 植物的自然分布区与植被
第一节 植物的分布区 一、植物分布区的类型 根据分布区的大小,可将植物的分布分为 广域分布和狭域分布两种。 分布区的形状外形差别很大,但许多植物 的分布区形状有相似之处。如高纬度地区许
多植物种的分布区呈东西向展布的长条形。
二、植物分布区的中心 • 多度中心:在一个植物种的分布区内,个 体数量最多、最密集的地方。 • 发生(起源)中心:某一物种或更高级别 的分类学单位在地球表面发生的地点。 • 变异中心:在植物种的分布区内包含变异 类型最多的地区就是种的变异中心。 • 残遗中心:一个种原来占有较大的分布区, 但因环境条件的重大变化而强烈收缩,致 使该种植物只在狭小的范围内残存,这个 残存的地方就称为残遗中心。
通过DNA重组技术改良的主要作物 及引入的宜农性状
作物名称 宜农性状 苜蓿 耐除草剂、抗病毒 苹果 抗虫 油菜 耐除草剂、抗虫、油质改良 硬皮甜瓜 抗病毒 玉米 耐除草剂、抗虫、抗病毒,麦胚凝集素 棉花 耐除草剂、抗虫 黄瓜 抗病毒 甜瓜 抗病毒 番木瓜 抗病毒 马铃薯 耐除草剂、抗虫、抗病毒,提高淀粉含量, 许多非马铃薯产物的形成,如鸡溶菌酶
植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 季相:主要片层结构的季节性变化常常使群落表现 不同的季节性外貌,即群落的季相。 生活型:对环境因子具有相似适应关系并具有相似 的外部形特点的植物就组成了一个生活型。 片层结构:同一种或生活型相近的植物结合在一起, 形成的具有独特性质和特殊植物环境的结构。 垂直结构:由于组成群落的植物高矮不同,它们在 群落中各自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使群落表现出成 层现象。 水平结构:主要体现在群落的一些特殊小环境中 “小群落”的分化和植物种类分布的不均匀性。
2、植物细胞融合
3、向农业中引入野生植物
将新的植物从野生状态引入栽培 二战期间,美国因得不到橡胶供应而大量种植 银胶菊 后来由石油制品合成橡胶,停止种植银胶菊 随石油短缺,现在银胶菊又一次成为重要的经 济作物 稗子,杂草,分布广,抗性强,有较好的开发 前景
4、农业生产新领域
生产更多食物和纤维,为其他行业提供更多原料 ①生物能生产:把农业变成一个重要的加工太阳能的 能源产业 如利用作物秸杆,通过微生物发酵,使其转化为 酒精一类的能源物质 ②蛋白质生产:目前主要开发利用单细胞蛋白 如酵母蛋白质含量占细胞干物质的45~55%,营 养十分丰富,成人每天吃10~15g干酵母,蛋白质 的需要就足够了 ③有用次生代谢产物生产:利用细胞培养产生有用代 谢产物 如用细胞培养方法生产紫草宁衍生物,其生产率 是天然栽培植物的700倍。1982年日本成功的用细 胞培养法生产人参 ④植物全株利用“植物全身都是宝”的时代已经到来
续上表
作物名称 大豆 南瓜 草莓 向日葵 烟草 番茄 核桃 宜农性状 耐除草剂、蛋白质含量改良 抗病毒 抗虫 蛋白质含量改良 耐除草剂、抗虫、抗病毒 抗病毒、耐除草剂、抗虫, 熟期改良,高温发育滞后 抗虫
在细胞水平上对植物进行改良 将两个不同生物的细胞以人工方法使其融合得到杂 种细胞 程序: ①将两种植物(生物)作单细胞处理 ②用酶除去细胞壁,制成原生质体 ③利用融合剂(聚乙二醇)使两种原生质体融合产 生融合细胞 ④在试管中培养该融合细胞成愈伤组织 ⑤继而诱导培养成植株 1978年德国首次获得马铃薯和番茄的细胞融合植 物—薯番茄 已经获得的有:大豆×烟草,拟南芥×白菜,烟草 ×颠茄,番茄×马铃薯,甘蓝×白菜(白甘蓝),橙 ×枳(橙枳)等
温带草原区域: 代表性植被主要为密丛禾本科植物组成的温带 草原,除了禾本科植物外,豆科、莎草科、菊 科、黎科和百合科植物也占重要地位。 温带荒漠区域: 以黎科植物为常见,其中尚有蒿类柽柳、沙拐 枣等,一般是小型半灌木;具有适应干旱的特 征;还有生活周期很短的短命植物。 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 潜力较大的高原畜牧业地区,有许多蒿草、苔 草以及各种禾本科草类,都是优良的天然牧草。
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开发利用现况 目前利用的植物约25000种,其中约1500种是栽培植 物,包括: 1、食用植物:粮食类、蔬菜类、水果类等 2、糖和调料: 糖:甘蔗、甜菜 调料:香料(起源于亚洲)—肉桂(桂皮),肉豆蔻, 西香,胡椒等 香草(起源于温带)—葱属,伞形科茴香,芫荽,当归, 香芹菜等 3、药材:作为中药的有5000多种,常用的中药材 500余种左右 4、纤维:棉花、大麻等 5、燃料和木材:6、观赏类:
第二节
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分布
植被的类型 地带性植被(显域植被):分布主要受 气候支配,多分布在特定气候带的显域 生境。 非地带性植被(隐域植被):分布与土 壤因素密切相关,同样的植被类型可见 于不同气候带的相似土壤上
热带季雨林、雨林地区: 我国最南部的植被地区,包括台湾、广 东、广西、云南和西藏南部地区。典型植 被分三大类:热带常绿雨林;落叶、长绿 混交的雨林和红树林。 亚热带长绿阔叶林区域: 范围广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 本地区长绿阔叶林的树种以壳斗科、樟科、 木兰科、茶科和金缕梅科植物为主。
三、植物分布区的形成 单境发生论:种是在一个地点一次发生, 然后逐渐传播出去。 多境发生论:种可以在多个地区同时或不 同时发生。 泛境发生论:旧种进化达到质变,新种就 在旧种的背境上于整个分布区中一次发生。 经过以上途径后,再通过植物的侵移形成大 小不同的分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