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守纪律 课间守秩序
《遵守课堂纪律 遵守公共秩序》PPT班会课件

化学课件: . /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 . /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 . /kejian/dili/
历史课件: . /kejian/lishi/
c
尊重同学
尊重同学是树立良好班级氛围的重要环节。我 们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不歧视、不欺负 他人。在交流中,我们要倾听他人的意见,尊 重他人的观点。在集体活动中,我们要遵守规 则,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同时,我们也要尊重 同学的隐私,不传播他人的私人信息。通过尊 重同学,我们可以建立起和谐友好的班级关系。
培养共同尊重
培养共同尊重是提升班级凝聚力的有效途径。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班级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 交流和了解,增进彼此之间的尊重。在班级活 动中,我们要尊重每个同学的意见和参与程度, 不评价他人的能力和贡献。同时,我们也要尊 重集体的决策,不擅自改变或破坏原定计划。 通过共同尊重,我们可以建立起和谐团结的班 级氛围,使每个人都能得到尊重和认可。
尊重师长和同学
尊重师长
尊重同学 培养共同尊重
尊重师长
尊重师长是作为学生的基本素养之一。我们应 该遵守教师的教学安排,尊重教师的教学权威。 在课堂上,我们要认真听讲,不打扰教师的讲 解,不随意离开座位,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如果有问题,我们应该耐心等待教师的解答。 同时,我们还要尊重教师的个人隐私,不进行 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
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要点内容:爱护环境是公民意识的重要表现之一。我们应该保 持环境的整洁和美观,不随地乱扔垃圾,不破坏公共设施。在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节约用水、用电,减少浪费,关注环境保 护问题,积极参与环保活动。通过爱护环境,我们可以创造良 好的生活环境,保护地球家园。
培养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
二年级晨会:课间活动守纪律

二年级晨会:课间活动守纪律1. 引言晨会是学校日常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和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集中宣传教育的有力平台。
在二年级晨会中,我们要重点关注课间活动守纪律的问题。
本文将从理解课间活动守纪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守纪律的方法和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等方面进行探讨。
2. 理解课间活动守纪律的重要性2.1 培养学生纪律意识课间活动守纪律是培养学生纪律意识的重要方式之一。
课间活动守纪律使学生养成遵守规则、尊重他人、自觉维护秩序的良好习惯,为其未来的生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维护课堂秩序课间活动守纪律对维护课堂秩序起到重要作用。
如果学生在课间活动中不守纪律,会影响课堂纪律的维护,导致教学无法正常进行。
因此,课间活动守纪律成为有效维护课堂秩序的关键环节。
2.3 提高学习效率守纪律的课间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宝贵的课间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若学生能按时完成课间活动并按照要求整理教室、卫生等工作,他们能更好地调整状态回到课堂,以更高的效率继续学习。
3. 培养学生守纪律的方法3.1 树立榜样教师和家长应该成为学生守纪律的榜样。
只有教师和家长充分体现出纪律性,才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3.2 激励机制学校可以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守纪律。
例如,设立守纪律的优秀学生榜样,每学期评选出表现出色的学生并给予奖励。
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遵守课间活动规定。
3.3 强化宣传教育学校应加强对课间活动守纪律的宣传教育。
可以通过晨会、班会、家长会等形式,向学生和家长普及课间活动守纪律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守纪律的好处。
3.4 制定明确规定学校和班级应制定明确的课间活动守纪律规定,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规定应该简单明了、容易执行,使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在课间活动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4.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4.1 家校沟通学校应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表现。
课间文明有序 班风

课间文明有序班风
课间文明有序,是班级管理的重要一环,它体现了班级的纪律性和同学们的文明素养。
以下是一些关于课间文明有序和班风的建议:
1. 制定课间活动规则:班级可以集体讨论并制定课间活动的规则,比如不在教室内奔跑、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等,确保课间活动安全、文明、有序。
2. 引导学生文明休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间时间进行文明休息,比如进行简单的放松运动、阅读书籍、交流学习心得等,避免嘈杂和混乱。
3. 加强监督和引导:教师和班干部应加强对课间活动的监督和引导,确保同学们遵守规则,对不文明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
4. 开展班风建设活动: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征文比赛、知识竞赛等形式,加强班风建设,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5. 树立榜样示范:鼓励同学们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表扬先进、表彰优秀,让文明有序成为班级的风气。
6. 家校合作: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关注学生的课间活动,家长在家中也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7. 创造良好的环境: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和舒适,有利于营造文明有序的课间氛围。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营造一个文明、有序、和谐的课间环境,不仅有利于同学们的身心健康,也能够促进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的形成。
1。
课堂纪律与教学秩序管理细则

课堂纪律与教学秩序管理细则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的管理是确保课堂顺利进行和学生正常学习的基础。
良好的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课堂纪律与教学秩序的管理细则。
一、建立良好的课堂规则课堂纪律的管理从建立良好的课堂规则开始。
在开学之初,教师应该制定一系列合理、明确的规则,并向学生宣布。
这些规则可以包括迟到、早退、请假和按时交作业等事项的处理方式,以及学生的表现得到承认和奖励的方式。
制定规则的过程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利益,鼓励他们遵守规则。
同时也要告知学生规则背后的原因,以使他们能够理解并接受这些规则。
二、严格执行纪律制度建立了课堂规则后,教师要严格执行纪律制度。
无论是迟到、走神或是干扰他人学习,都应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是口头警告、在班级公示或是与学生家长交流等。
当然,对于严重违纪行为,教师可以适当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如惩罚性作业、留校察看等。
重要的是,教师要始终保持公正,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三、激励学生的积极行为除了严格管理纪律,教师应该注重激励学生的积极行为。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表扬那些对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管理做得好的学生,以鼓励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表现。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立一些小奖励机制,如课堂小活动的胜出者可以获得小奖品或者在班级公开表彰等。
这些积极的激励措施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管理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
四、倡导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维护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至关重要。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倡导学生尊重师生、尊重他人的学习需求。
例如,不应该打断他人发言,不应该在课堂上随意交流,不应该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等,以维护一个安静、秩序井然的学习环境。
同时,教师自己也应该起到榜样作用,遵守课堂规则,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
五、注重教师管理的灵活性在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管理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来管理纪律。
小学思想品德《课间活动守秩序》教案

小学思想品德《课间活动守秩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课间活动的重要性,认识到守秩序的必要性。
3. 提高学生与人相处、合作交流的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二、教学内容1. 课间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2. 课间活动中应遵守的秩序。
3. 如何做到守秩序。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课间活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课间活动秩序。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在课间活动中自觉遵守秩序。
2. 如何引导学生与人相处、合作交流。
五、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课间活动的重要性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课间活动中应遵守的秩序。
3. 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间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课间活动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介绍课间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课间活动中应遵守的秩序。
4.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间活动。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间活动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2. 学生自觉遵守课间活动秩序的情况。
3. 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合作交流能力。
八、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守秩序。
2.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引导学生遵守秩序。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发言,提高课堂互动性。
九、教学资源1. 案例素材:收集一些关于课间活动秩序的案例。
2.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如帽子、围巾等。
十、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课间活动,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中。
2. 开展“我是守秩序的小公民”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遵守秩序。
3.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关注学生的课间活动秩序。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课间活动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介绍课间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课间活动中应遵守的秩序。
二年级晨会:课间活动守纪律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守秩序,守规矩,玩的愉快又安全。 三、举一反三,指导行为
下页更精彩 12345 下一页二年级晨会:课间活动守纪律 相关文章:一年级晨会:戴上红领巾四年级晨会 :我最看不 惯的……四年级晨会课设计:夸夸这些人二年级晨会:课间活动守纪律我们是一个团队——高二班会二年级晨会:课 间十分钟点燃激情,挥洒青春——记高一人生导航课来自学长的忠告——初二班会查看更多>> 主题班会教案大全
教学要求:
二年级晨会:课间活动守纪律
知道课间活动守纪律,守规矩,能使大家玩的愉快又安全,是遵守纪律的表现
教学要点
教育学生在活动中,要想着他人,守秩序,守规则,注意安全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课间活动有哪些内容?
2、要注意什么?揭题
二、讲述故事,明白道理
下课了序轮流玩。
遵守课间纪律 争做文明学生

遵守课间礼仪争做文明学生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遵守课间礼仪争做文明学生》。
课间是同学们消除学习疲劳,让大脑暂时休息的时间。
有益的课间活动既能让同学们身心得到很好的调节,又可为学校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直以来,我们xx的师生都在为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而努力,但是观察我们的课间,也有少数同学缺乏安全意识,下课就往外跑,相互推拉打闹,有些学生还在楼梯上攀爬追逐,还有个别学生在楼道内、教室里追跑、大呼小叫,甚至在追赶中撞到同学和老师……这些行为既不安全,又成了我们校园内不和谐的音符。
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课间活动丰富多彩、文明安全呢?同学们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课间休息前应收好本节课所用书本,并准备好下节课的课本及学习用品。
二、离开座位时,要把凳子轻轻地放到课桌下面,并有秩序地走出教室。
三、出教室要遵守秩序,上下楼梯靠右走,下楼不能顺着扶手向下滑,以免跌倒、摔伤。
四、不在楼道、教室追逐打闹,更不能拿利器玩耍、嬉戏。
不做危险性游戏,不在容易发生危险的场地游戏。
五、课间活动要运动要适量,不能累得满头大汗,活动时要守纪律,不打人、不骂人。
六、保持教室、楼道、校园的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爱惜学校设施,爱护花草树木,校园内不吃零食,不随意丢弃废纸杂物。
七、每位同学要适时检查自己的行为,纠正自己不规范的做法,使我们拥有文明快乐的校园生活。
同学们,课间你亲切的问候是校园里最美的语言;你甜甜的微笑是校园里最灿烂的阳光;你优雅的身姿是校园里最靓丽的风景。
我们每个人都是校园文明的创造者,更是校园文明的受益者。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人人遵守课间礼仪,人人争做文明学生!让文明之花盛开在我们美丽的校园!。
好的课堂规章制度具有

好的课堂规章制度具有一、学生进入教室1. 学生在校门口应排队,保持秩序。
2. 进入教室前应自觉将手机调至静音或关机状态。
3. 学生应自觉遵守老师的引导,有序入座。
4. 大声喧哗、乱扔物品等不文明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二、课间休息1. 课间休息时间学生应安静有序地在教室内休息。
2. 不得私自离开教室,违者要受到批评并记过。
3. 课间不得在教室内吃零食,避免影响教学环境。
4. 课间应保持教室整洁,尊重公物。
三、听课纪律1. 学生应认真听讲,不得打瞌睡、私自嬉戏或进行其它无关行为。
2. 不得无故早退或迟到,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请假。
3. 学生应文明礼貌地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不得互相散播谣言或进行人身攻击。
4. 所有电子产品在课堂上应关机,并保持在书包内。
四、作业考试1. 学生应按时完成作业,并按时交给老师。
2. 作业考试中不得抄袭、作弊,一经查实将受到严厉处理。
3. 请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考试,不得敷衍了事。
4. 考试时不得使用通讯工具,如被查出将被取消考试资格。
五、请假迟到1. 请假需提前向老师请假,并提供充分的理由。
2. 迟到次数超过3次,将受到批评并记过处理。
3. 恶劣的迟到行为将导致学生被追究法律责任。
六、惩戒措施1. 学生违反课堂规章制度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惩戒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批评、记过、处分等。
2. 严重违纪者将受到严厉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停课、退学等。
七、教师责任1. 教师应严格遵守学校的教学纪律,认真备课,确保教学质量。
2.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 教师应公平对待学生,不得偏袒。
以上就是一份合适的课堂规章制度范本,希望能够帮助学校建立更好的课堂管理制度,保障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
小学思想品德《课间活动守秩序》教案

小学思想品德《课间活动守秩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课间活动的重要性,认识到守秩序的必要性。
3. 提高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间活动的意义2. 守秩序的重要性3. 遵守课间活动秩序的方法4. 团队协作与交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 难点: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课间活动秩序,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课间活动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参与度。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实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守秩序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课间活动的意义。
2. 新课导入:介绍守秩序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遵守秩序的必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守秩序带来的后果。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遵守课间活动秩序,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6. 实践环节:模拟课间活动,让学生实际操作,巩固所学内容。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课间活动秩序。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不守秩序现象,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评估1. 学生对课间活动守秩序的认识程度。
2. 学生是否能自觉遵守课间活动秩序。
3. 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案例素材:收集一些关于课间活动守秩序的典型案例。
2. 教学道具:制作一些代表课间活动的道具,如玩具、卡片等。
3.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课间活动的意义和守秩序的重要性。
2. 第二课时:分析典型案例,讨论遵守课间活动秩序的方法。
3. 第三课时:实践环节,模拟课间活动。
4. 第四课时: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2. 关注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3. 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问题进行辅导。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1. 尊重老师和同学小学生应该尊重老师和同学,对老师要保持恭敬和尊重的态度,不可搞恶作剧或对老师不敬。
同时要与同学友好相处,不要欺负或歧视他人。
2. 守时守纪律小学生要养成守时的好习惯,按时到达学校和教室,不迟到,不早退。
在课堂上要严守纪律,不随意走动、说话或干扰他人。
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课堂任务,不得擅自离座或中途离开教室。
3. 专注听讲小学生在课堂上应该专心听讲,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要静下心来,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老师讲解课程内容。
能够积极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在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4. 文明礼貌待人小学生需要学会礼貌待人,对待老师和同学要用文明的语言和友善的态度。
遵循守序排队,不插队,不推搡或打闹。
要尊重他人的隐私,不偷看他人作业或个人物品。
5. 课间休息要有秩序小学生需要在课间休息时保持室内室外秩序。
不可乱扔垃圾,保持教室、操场和食堂的整洁。
要安静有序地排队购买食品或用餐,不吃零食或喝饮料进教室。
还要遵守操场和游戏设施的使用规定,不打闹或滥用设备。
6. 爱护公共财物小学生要管理好自己的书包、课本和文具,不随意乱扔或损坏他人财物。
要保护校园环境,不在墙壁上乱涂乱画。
如果发现损坏或有人不当使用公共财物,应及时向老师或校领导汇报。
7. 遵守课外活动规定小学生要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如集体操练、社团活动、校外参观等,要按时参加并遵守活动的规定。
在活动中要保持团队合作精神,服从指挥,不违背规定或制造混乱。
8. 阅读文明有序小学生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要选择适合自己年龄段的书籍,并按时归还。
在阅读时要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不影响他人。
还要学会与书中的人物进行思考和对话,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对于塑造孩子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通过遵守规范,小学生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并培养出尊重他人、自律自强的品质,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中坚持正常教学秩序规定模版

六中坚持正常教学秩序规定模版一、教室纪律1. 学生应遵守上课铃响后即刻进入教室,取得座位,迅速安静下来,准备听课。
2. 学生应端正坐姿,不得随意走动、交谈、嬉戏,尽量保持安静、专心。
3. 学生应保持教室卫生整洁,不得随意乱扔垃圾,保持桌面整齐。
4. 学生应尊重教师的教学权威,注意听从教师的指导和要求。
5. 学生应遵守课堂纪律,不得擅自打手机、玩游戏等影响学习秩序的行为。
二、课堂习惯1. 学生应准时到达教室,不得迟到、早退。
2. 学生应认真听讲,不得打瞌睡、低头玩手机等打扰教学秩序的行为。
3. 学生应积极回答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踊跃参与课堂讨论。
4. 学生应在老师提问时迅速举手,等待老师点名后再回答问题,不得插话。
5. 学生应尊重他人的意见,不得嘲笑、讥讽同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作业要求1. 学生应按时完成并提交作业,不得拖延、抄袭他人作业。
2. 学生应认真对待作业,保证作业的质量,不得草草了事。
3. 学生应正确对待作业批改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改正错误,以提高学习水平。
4. 学生应主动请教老师对作业难题的解决方法,及时弥补学习的不足。
四、考试纪律1. 学生应严格遵守考试纪律,不得抄袭、作弊、带密答等违规行为。
2. 学生应按时到达考场,不得迟到、早退,严禁擅自离开考场。
3. 学生应将手机等通讯工具交给监考老师,不得携带任何与考试相关的物品。
4. 学生应保持考场安静、安宁,不得交头接耳、偷看他人试卷等作弊行为。
五、课外活动1. 学生应积极参加校内外课外活动,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
2. 学生应遵守活动组织者的安排和要求,不得擅自离场、迟到、早退。
3. 学生应遵守活动场地的规定,不得打闹、损坏设施,保持活动场地的整洁。
4. 学生应尊重他人的参与和表现,不得嘲笑、讽刺他人,共同营造友好的活动氛围。
六、宿舍生活1. 学生应保持宿舍的整洁,不得随意乱扔垃圾,保持床铺的整齐。
2. 学生应遵守宿舍的安全规定,不得私拉电线、使用违禁物品等危险行为。
班级课堂秩序与教学管理制度

班级课堂秩序与教学管理制度一、课堂秩序的重要性课堂秩序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只有良好的课堂秩序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课堂秩序有助于学生专注于听讲和思考,提高学习效果。
二、引导学生遵守规则引导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和规则是建立良好课堂秩序的基础。
在学期开始之初,教师应向学生清晰地传达纪律要求,并以示范的方式引导学生遵守规则。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在课堂秩序中起着重要作用。
教师应与学生建立互信和尊重的关系,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感受到受到重视。
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配合教师的管理。
四、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是维护课堂秩序的关键。
教师应明确纪律条例和惩戒措施,并在学生违规时依据规定进行处理。
同时,教师也应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学生遵守规则。
五、建立合作学习氛围建立合作学习氛围是促进良好课堂秩序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小组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合作,让学生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
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他们在课堂上产生无聊和打扰他人的行为。
七、重视个别差异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在课堂管理中应重视个别差异。
教师可以通过个别辅导、差异化教学等方式满足学生的需求,减少学生的不安和不满。
八、建立课堂之外的奖惩机制除了在课堂内部维护秩序外,建立课堂之外的奖惩机制也是必要的。
通过奖励出色的表现和惩罚严重的违规行为,可以对学生形成更完整的行为规范,进一步促进课堂秩序的稳定。
九、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课堂秩序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与家长保持紧密联系,及时沟通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行为和学习成绩,共同维护好课堂秩序。
十、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深远。
教师应始终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榜样,以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中学课堂纪律制度范文

中学课堂纪律制度范文中学课堂纪律制度是学校管理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保证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我们学校中学课堂纪律制度的范文,旨在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课堂效果。
一、上课前1. 准时到达教室,迟到超过五分钟将被视为旷课,需到办公室领取迟到条。
2. 携带必要的学习用品,如笔、纸、教材等。
不得携带手机、电子设备等干扰学习的物品。
3. 听到铃声后立即进入教室,尽快安静就座。
二、课堂纪律1. 遵守师生关系,对老师保持恭敬和尊重。
不得打断老师讲解,对老师提问要有礼貌回答。
2. 注意课堂纪律,不得嘈杂、吵闹、打闹等,保持安静专心听讲。
3. 不得迟到早退,中途离开教室需事先请假。
4. 提问、回答问题要积极主动,不得无故缺席课堂互动。
5. 不得在课堂上吃零食、喝饮料等,保持课桌整洁。
6. 遵守课堂规则,不得随意离开座位、走动,如有需要提前请假。
7. 穿着整齐、干净,不得穿拖鞋、睡衣等不符合学校着装规范的服饰。
8. 不得参与作弊、抄袭等违反诚信原则的行为。
三、课后纪律1. 教室内保持整洁,离开时将座位、黑板擦等摆放整齐。
2. 不留下垃圾、烟蒂等污染环境的物品。
3. 教室内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
4. 离开教室后迅速离开校园,不得滞留。
四、违纪处分1. 第一次违纪警告,老师口头批评并提醒。
2. 第二次违纪检讨,将违纪事项公示并记录档案。
3. 第三次违纪扣分,每次扣分不超过5分。
4. 第四次违纪通知家长,约谈学生并面谈。
5. 第五次违纪警示,通报班级,并记录学籍档案。
6. 严重违纪行为将追究纪律处分,包括但不限于记过、留校察看、退学等。
五、课堂纪律的重要性中学课堂纪律的落实有助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堂纪律的严格要求使学生保持专注和思考,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动力。
同时,良好的课堂纪律也使得教师能够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纪律还教育学生遵守规则,在课堂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修养和素质。
学生课间活动安全规范要求

学生课间活动安全规范要求
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保持安静有序:在课间休息时间,学生应该保持安静,不做太大声音,以免打扰其他同学的休息。
2. 不乱跑乱闹:学生不得在课间活动中乱窜或追逐,以免引发意外事故。
3. 不打闹打斗:学生在课间活动中不得参与任何形式的打闹或打斗,保持友好和平的形象。
4. 保持整洁卫生:学生在课间活动中要注意保持场地的整洁卫生,不随地乱扔垃圾,并遵守学校的环境卫生规定。
5. 不带危险物品:学生在课间活动中不得携带任何可能对自身或他人安全构成威胁的物品,如刀具、燃烧物品等。
6. 禁止脱离校园:学生不得在课间活动中擅自脱离校园,以保障学生的安全和教育秩序。
7. 排队有序:学生在课间活动中要遵守排队规则,不插队、不拥挤,以确保安全和秩序。
8. 尊重他人:学生在课间活动中要尊重其他同学和教职工,不损坏公物,不侵犯他人的权益。
9. 遵守交通规则:学生在课间活动中,如果需要穿越马路或横穿过道,应该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或斑马线。
10. 及时报告异常情况:如果学生在课间活动中发现有任何不安全的情况,应立即报告老师或相关工作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这些规范要求有助于保障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安全,并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心。
学校可以制定具体的课间活动安全规范,并在学生和家长中进行宣传和教育,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遵守这些规范要求。
小学生常规

小学生常规教育1、进校按时到校,不在路上停留、玩耍,开校门前不在门口喧哗、跑闹。
穿着整洁,佩戴整洁的红领巾。
见到老师要说:老师早, 老师好,见到同学互相问好2、升旗升旗时,脱帽肃立,少先队员行队礼,敬礼姿势正确。
唱国歌流畅、准确、声音响亮。
3、做操集合做到快、静、齐,精神饱满,做操动作到位、有力。
眼保健操做到闭眼,穴位准确,按节奏做。
4、上课预备铃响,全体学生迅速进教室,在课桌上安放好学习用品。
认真听讲,敢于思考,踊跃发言,能质疑问难,声音响亮,讲普通话,不做与本课无关的事。
读写姿势要端正,认真完成课堂作业,字迹清楚、端正,做完后认真检查,有错及时订正。
5、下课下课由老师宣布,在师生告别后方可有秩序地离开教室,不抢先、不奔跑,上下楼梯靠右边走不争抢不拥挤。
6、课间课间休息做到说话轻,走路轻,做有组织的课间活动,不在教室里、走廊、校园里追逐、奔跑打闹。
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及各种设备,不乱涂、乱刻桌椅。
进办公室前向老师报告,允许后方可进门,不随便翻动教师用品。
老师说话要注意听,用双手递交物品。
7、放学回家路上遵守交通规则,放学后不得私自在学校逗留,不在马路上闲逛,认真完成家庭作业既要正确,又要有速度,作业簿面要整洁。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听从长辈的教育,做文明的小市民。
8、卫生与劳动积极参加岗位服务活动,为社区、为学校做好护绿保洁工作。
做好包干区的清洁工作,养成见到纸屑就捡的好习惯。
注意个人卫生,每天带好手帕,勤换衣常洗发,饭前便后要洗手。
每天带好水杯,不喝生水。
如何培养小学生常规的学习习惯?[标签:小学生习惯]精华教育资讯免费订阅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包括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作为家长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根据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常规的学习习惯”主要是指学习中的听、说、审、检、作业书写、预习、复习方法的习惯。
自觉遵守纪律教案七篇

自觉遵守纪律教案七篇自觉遵守纪律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 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遵守课间活动的秩序,做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小学生。
2 .结合学校以及班的实际,提出各项要求。
3.依据期末复习,规范学生纪律。
二、教学重点:教育学生能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常规。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是二班级的学生了,对上课的基本要求已有初步的了解,但在这段时间里,同学们仍旧有些做得不好的地方,这堂班会课我们就来谈谈怎样才能遵守学校的各项常规。
(1)上课铃响了,我们应当怎么做?(做好课前预备,清静等老师来上课)(2)上课能任凭说话吗?有事情怎么办?(先举手,再发言)(3)课堂上可以做小动作吗?(不可以,这会影响学习,影响别人学习)(4)复习时,我们该留意些什么?(二)看图,说一说,议一议(三)结合本班实际,表扬能遵守课堂纪律的同学,教育不够自觉守纪律的学生。
(四) 小结:刚才同学们都说得特别好,期望每个同学今后都要遵守课堂纪律,上课铃响后立刻进教室,课本文具摆放好,清静地等老师来上课;课堂上不要任凭说话,要发言,先举手;用心听课,不做小动作。
(五)引入:课间活动我们也要守秩序,留意平安,这样大家才能玩得快乐。
(六)结合本班实际,讲讲在校园里参与课间活动的一些常规要求:1. 教室门口比较窄,离开教室应有秩序,不要争先恐后。
2. 在教室及走廊行走,应轻步慢走,不能追逐打闹,否则很简单因碰撞而消失不友好的行为。
3. 上下楼梯靠右走,楼梯是上下楼的必经之路,为了保证平安,必需按各自方向上楼。
4 .玩嬉戏要到操场玩耍,并且要守秩序,排好队,遵守嬉戏规章。
(七)你最喜爱哪些课间活动?说说怎样玩才能有秩序又好玩?(八) 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老师期望同学们能做一个守秩序守纪律的好学生,前一段时间里,有做得不好的地方,飞快地改正过来一起复习学校各项常规,争取做得更好。
自觉遵守纪律教案(篇2)活动目的:1、知道纪律是维护学校秩序的保证,公共场所需要有良好的纪律。
班级规范遵守上课纪律保持安静有序

班级规范遵守上课纪律保持安静有序作为一名学生,我们每天都会在班级里度过一段时间。
班级是一个共同学习、相互交流的地方,因此,保持班级的规范和纪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班级规范的遵守、上课纪律的保持以及如何保持班级的安静有序等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对于班级的规范,每一个学生都有责任遵守。
这其中,包括遵循学校制定的行为准则和规章制度。
在班级中,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对老师的尊重和听从。
老师是我们的教育引导者,他们有责任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不擅自离开教室,不干扰他人学习。
此外,我们还应该保持班级的整洁,不乱扔垃圾,不在桌子上乱涂乱写。
只有每个人遵守规范,我们的班级才能成为一个和谐的学习园地。
其次,上课纪律的保持是班级维持有序的重要一环。
在课堂上,我们应该专心致志听讲,不与同学交头接耳,不玩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坐姿,保持端正的状态,有效利用课堂时间。
如果有问题或疑问,应该及时向老师请教。
在课堂上,互相尊重、礼貌待人也是很重要的。
我们应该注意不打扰他人的学习,不擅自开小差,不对老师和同学进行不理智的言语攻击。
只有保持良好的上课纪律,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促进个人的发展。
最后,保持班级的安静有序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在班级里,大家都应该尽量保持安静。
不大声喧哗,不擅自发出嘈杂的声音,以免打扰他人。
如果有需要交流或讨论的事情,可以选择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不要在上课时间或其他同学专注学习的时候干扰他们。
此外,在班级里我们还应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移动和走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噪音。
只有保持安静有序,我们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班级规范的遵守、上课纪律的保持以及班级的安静有序是我们每个学生的责任。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始终坚持这些原则,才能够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
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成为班级的模范,共同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和成果。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成为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守纪律课间守秩序
城内小学刘领敏
一、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自觉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各项规则,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学生。
2、依据孩子身心特点,培养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
二、活动重点:培养孩子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意识和习惯。
三、活动过程:
(一)课题导入:同学们,看着标题想想我们这节课会讨论什么内容呀?
(二) 出示图片,让孩子们讨论,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1 上课铃响了,我们需要做什么?
2 老师讲课的时候可以随便大声说话吗?如果你有事情怎么办?
3 上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小动作吗?为什么?
4上课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三) 依据本班实际情况,鼓励表扬能够遵守课堂纪律的同学。
(四) 图片小结:
同学们都说得非常非常好,老师希望我们班里的每个同学上课后都要遵守课堂纪律,上课铃响后马上进入教室,坐端正,摆放好课本和文具,安静等老师来上课。
课堂上不乱讲话,有事情要先举手,再发言。
(五) 引入:
除此以外,课间活动的时候,我们也要遵守学校秩序,做到安全第一。
(六) 小品表演:
几个同学争先恐后跑进教室,在教室里追逐打闹,还有的坐在课桌上玩儿。
让孩子讨论,他们做得对吗?为什么?我们在课间应该怎么做?我们在操场活动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 离开教室要有顺序。
2 在走廊和楼梯行走,不能追逐打闹,应该慢走。
3 玩游戏,到操场,排好队,守秩序。
(七) 教师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活动,相信同学们有了很大的收获,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做到课堂守纪律,课间守秩序。
我们每个人要从现在做起,从每天做起。
大家都做一个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