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诗鉴赏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咏史怀古诗的鉴赏PPT[优秀课件资料]
日情”,、诗“人秋认声为”这金等 种陵意 深图象 重中 的, 伤生 心,出世一上片韦的伤庄画心家之 谁谓伤心画不是成画?不画出人来心的逐。世人情。
《君金看陵六图幅》南作朝者事通,过老观木看寒金云陵满图古,城认。为画家
用对注“国:老运高木衰蟾”微、、的韦“伤庄寒 痛,云 之均” 情为等 ,晚意 所唐象 以诗, 说人足,以伤表心现是出画 (2)两位诗人一位说得“成一的片。伤心画不成”,一位 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
韦庄诗答案示例①韦诗通过自然景色的不变与朝代更替无常的
鲜明对比,抒发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②以“依旧”暗示人世沧桑,以“无情”反衬人之伤痛; ③这首诗不作正面的描写,而是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着意渲 染氛围,营造一种抒情的情调。
乌衣巷在南京,东晋时是高门士族的 聚居区,晋朝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 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名。朱雀桥 在秦淮河上和南岸的乌衣巷相邻,昔日繁 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以燕 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昔日的王谢权门现 在已居住着寻常百姓之家;今昔对比,感 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令人叹惋再三。
台城
竞繁华,建结绮、临春 成野草 台城 六朝如梦 江雨菲菲、江草齐 烟笼十里堤
刘禹锡诗答案示例①刘诗通过台城的盛衰对比,寄托了 作者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②用具有典型意义的高楼来替代六朝数百年的历史,高度浓缩 了对六朝帝王荒淫奢侈生活的不满; ③这首诗对六朝亡国的因由的议论不是直白的,而是巧妙地通 过《后庭花》曲,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慨。
我国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江山胜迹, 人物风流。尽管历史如大浪淘沙,但无数前 人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留下多少辉煌业 绩,令人钦佩仰慕;留下多少经验教训,让 人唏嘘感慨。于是以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 题材的怀古咏史之作便出现了。
《君金看陵六图幅》南作朝者事通,过老观木看寒金云陵满图古,城认。为画家
用对注“国:老运高木衰蟾”微、、的韦“伤庄寒 痛,云 之均” 情为等 ,晚意 所唐象 以诗, 说人足,以伤表心现是出画 (2)两位诗人一位说得“成一的片。伤心画不成”,一位 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
韦庄诗答案示例①韦诗通过自然景色的不变与朝代更替无常的
鲜明对比,抒发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②以“依旧”暗示人世沧桑,以“无情”反衬人之伤痛; ③这首诗不作正面的描写,而是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着意渲 染氛围,营造一种抒情的情调。
乌衣巷在南京,东晋时是高门士族的 聚居区,晋朝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 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名。朱雀桥 在秦淮河上和南岸的乌衣巷相邻,昔日繁 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以燕 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昔日的王谢权门现 在已居住着寻常百姓之家;今昔对比,感 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令人叹惋再三。
台城
竞繁华,建结绮、临春 成野草 台城 六朝如梦 江雨菲菲、江草齐 烟笼十里堤
刘禹锡诗答案示例①刘诗通过台城的盛衰对比,寄托了 作者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②用具有典型意义的高楼来替代六朝数百年的历史,高度浓缩 了对六朝帝王荒淫奢侈生活的不满; ③这首诗对六朝亡国的因由的议论不是直白的,而是巧妙地通 过《后庭花》曲,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慨。
我国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江山胜迹, 人物风流。尽管历史如大浪淘沙,但无数前 人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留下多少辉煌业 绩,令人钦佩仰慕;留下多少经验教训,让 人唏嘘感慨。于是以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 题材的怀古咏史之作便出现了。
《咏史怀古诗鉴赏》复习课件(共29张PPT)
• •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 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 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 瞧。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是西汉景帝时梁武王所建,园内楼台花木曾盛极一时。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共30页 10
咏怀古迹· 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解鞍少驻初程。 过 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 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 清角吹寒,都 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 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 工,青楼梦好, 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 心荡、 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 生!
台 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 人。
:
台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 • • • • •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此诗是作者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②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③晋代:指东 晋,建都金陵。④衣冠:指当时的名门世族。⑤成古丘: 成为一堆古墓。
高考一轮复习《咏史怀古诗鉴赏》教学PPT精品课件
课前热身 高考一轮复习《咏史怀古诗鉴赏》教学课件(32张PPT)
台城①
韦庄②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① 台城:也称苑城,在今南京市。南京原是
六朝古都,一直为宫廷所在地,可谓繁盛至极。 ② 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人。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最后两 句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 表达了对---六----朝---昔---盛---今---衰---的---伤---感---怅---惘--的情感。
怀古伤己(对比失落)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采用了---------的表现手法, 抒发了自己------------------的 情感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画图省画识远图离省汉宫识春风面,环珮不空分归忠夜月佞魂无。辜遭贬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身死异国魂魄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第二步:归类,探求主旨:怀人伤己( 同病相怜)
高 考 一 轮 复 习《咏 史怀古 诗鉴赏 》教学 课件(3 2张PPT )
高 考 一 轮 复 习《咏 史怀古 诗鉴赏 》教学 课件(3 2张PPT )
咏史怀古诗特点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 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 古”、“咏怀”等。
• 2.诗歌的内容:咏史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 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 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一般是临古地,忆古事, 怀古人,思古史,以抒己志,叹人事,刺时事, 论史实。即伤己、感时、刺世、论史。
台城①
韦庄②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① 台城:也称苑城,在今南京市。南京原是
六朝古都,一直为宫廷所在地,可谓繁盛至极。 ② 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人。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最后两 句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 表达了对---六----朝---昔---盛---今---衰---的---伤---感---怅---惘--的情感。
怀古伤己(对比失落)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采用了---------的表现手法, 抒发了自己------------------的 情感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画图省画识远图离省汉宫识春风面,环珮不空分归忠夜月佞魂无。辜遭贬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身死异国魂魄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第二步:归类,探求主旨:怀人伤己( 同病相怜)
高 考 一 轮 复 习《咏 史怀古 诗鉴赏 》教学 课件(3 2张PPT )
高 考 一 轮 复 习《咏 史怀古 诗鉴赏 》教学 课件(3 2张PPT )
咏史怀古诗特点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 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 古”、“咏怀”等。
• 2.诗歌的内容:咏史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 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 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一般是临古地,忆古事, 怀古人,思古史,以抒己志,叹人事,刺时事, 论史实。即伤己、感时、刺世、论史。
高三语文复习:咏史怀古诗鉴赏精品PPT
高三语文复习:咏史怀古诗鉴赏精品 课件
共云山:共居处。 羯(jié)胡:古代北方少数民 族,指安禄山。 词客:诗人自谓。 未还:未能还朝回乡。 庾(yǔ)信:南北朝诗人。 动江关:指庾信晚年诗作影响大。 “江关”指荆州江陵,梁元帝都 江陵。
高三语文复习:咏史怀古诗鉴赏精品 课件
鉴赏
首联是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全部生活的概括。“安 史之乱”后,杜甫一直生活在颠沛流离中,穷困潦倒, 故“漂泊西南天地间”,只叙事实,感慨至深。 颔联承上漂流西南,点明所在之地。这里风情殊异,房 屋依山而建,层层高耸,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山区百 姓身穿带尾形的五色衣服同云彩和山峦共居同住。 颈联追究支离漂泊的起因。这两句是双管齐下,因为在 咏怀之中兼含咏史之意,它既是自己咏怀,又是代古 人——庾信咏怀。本来,禄山之叛唐,即有似于侯景之 叛梁,杜甫遭禄山之乱,而庾信亦值侯景之乱;杜甫支 离漂泊,感时念乱,而庾信亦被留北朝,作《哀江南 赋》,因身份颇相类,故不无“同病相怜”之感。正由
解读怀古诗,领悟古今情
——咏史怀古诗鉴赏
一、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下列古诗题目有什么特点?
1.《念奴娇·赤壁怀古》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山坡羊·潼关怀古 》 4.《乌衣巷》 5《泊秦淮》 6《咏怀古迹》 7.《蜀相》 8.《咏荆轲》
➢下列古诗题目有什么特点?
1.《念奴娇·赤壁怀古》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山坡羊·潼关怀古 》
高三语文复习:咏史怀古诗鉴赏精品 课件
咏史怀古诗常见情感类型三:(古与今) 高三语文复习:咏史怀古诗鉴赏精品课件
借古讽今
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 朽,奢侈淫逸。
告诫当朝统治者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而重蹈历 史之覆辙。
共云山:共居处。 羯(jié)胡:古代北方少数民 族,指安禄山。 词客:诗人自谓。 未还:未能还朝回乡。 庾(yǔ)信:南北朝诗人。 动江关:指庾信晚年诗作影响大。 “江关”指荆州江陵,梁元帝都 江陵。
高三语文复习:咏史怀古诗鉴赏精品 课件
鉴赏
首联是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全部生活的概括。“安 史之乱”后,杜甫一直生活在颠沛流离中,穷困潦倒, 故“漂泊西南天地间”,只叙事实,感慨至深。 颔联承上漂流西南,点明所在之地。这里风情殊异,房 屋依山而建,层层高耸,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山区百 姓身穿带尾形的五色衣服同云彩和山峦共居同住。 颈联追究支离漂泊的起因。这两句是双管齐下,因为在 咏怀之中兼含咏史之意,它既是自己咏怀,又是代古 人——庾信咏怀。本来,禄山之叛唐,即有似于侯景之 叛梁,杜甫遭禄山之乱,而庾信亦值侯景之乱;杜甫支 离漂泊,感时念乱,而庾信亦被留北朝,作《哀江南 赋》,因身份颇相类,故不无“同病相怜”之感。正由
解读怀古诗,领悟古今情
——咏史怀古诗鉴赏
一、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下列古诗题目有什么特点?
1.《念奴娇·赤壁怀古》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山坡羊·潼关怀古 》 4.《乌衣巷》 5《泊秦淮》 6《咏怀古迹》 7.《蜀相》 8.《咏荆轲》
➢下列古诗题目有什么特点?
1.《念奴娇·赤壁怀古》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山坡羊·潼关怀古 》
高三语文复习:咏史怀古诗鉴赏精品 课件
咏史怀古诗常见情感类型三:(古与今) 高三语文复习:咏史怀古诗鉴赏精品课件
借古讽今
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 朽,奢侈淫逸。
告诫当朝统治者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而重蹈历 史之覆辙。
高考复习咏史怀古诗赏析PPT (共37张PPT)
常见人物艺术形象类举
• • • • • • • • 1.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如陶潜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陈子昂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辛弃疾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王昌龄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
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 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何谓意象:意象是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
内在情思的统一,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 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富于更多的 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引人共鸣的 具体艺术形象。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①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②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 心理。
杜牧
•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
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
杜牧)
•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
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乌江亭
王安石)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乌江
李清照)
• (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 对项羽评价的角度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 别是什么? • (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 什么观点?
常见自然意象.植物类:
• 杨柳(垂柳、柳枝、柳)。“柳”与“留” 谐音,多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诗 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戴叔伦《堤上柳》:“垂柳 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 落花(落红、残红)。多传达青春易逝、 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晏殊《浣溪 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 来。”陆游《落花》:“满地残红点绿 苔。”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咏史怀古》 课件【优秀课件】共49页文档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咏史怀古》 课件【优秀课件】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咏史怀古》 课件【优秀课件】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课件】高中语文《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精选(25张PPT)
之感,令人不胜伤感。
• ⑵借古讽今、借古伤今、吊古伤今
• 桂枝香 金陵怀古词 王安石
•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
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
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
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
• ⑵感慨国运衰微、盛衰无常、昔盛今衰、 物是人非,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怀
古伤今,物是人非)
• ①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 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②唐代韦庄的《金陵图》“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 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 ③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 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 3、【怀古诗的结构】临古地——思古人— —忆其事——抒己志
• 4、【咏史怀古诗的意象】 • 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
嵬、华清宫、汴河、淮水、
•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 乌江亭、
•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 后蜀等。
•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 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 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 还酹江月。
• 如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 使英雄泪满襟。
高考语文备考课件:咏史怀古诗鉴赏 (共44张PPT)
4乌衣巷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古
对
比
今
车水马龙
喧 人来人往 闹 繁 人马喧闹 华 热闹繁华
朱雀桥 乌衣巷
栖息在王谢权门 高大厅堂的檐檩 之上
旧燕子
野草野
花丛生
寂
寥
夕阳残照
苍 凉
飞入寻常 百姓家
明确问题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咏史怀古诗鉴赏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 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 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余秋雨
咏史怀古诗的内涵
怀古咏史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 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 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怀古咏史类作品,严 格地说,应该有“怀古”和“咏史”两个小类。
“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 诱发,而抒发感慨——长于情景交融.
“咏史”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 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长于议论精辟。
由于这类诗歌都以古人、古事、古迹为描写对象,思想大 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所以并称咏 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特点
结合全诗理解“总为浮云能蔽日”的意义。结句落 一“愁”字,作者“愁”什么?
“总为浮云能蔽日”句使用了比喻,以“浮云”喻 奸佞臣子,以“日”喻君主,“总为浮云能蔽日” 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自己报国无门,十分沉痛。 诗人所写的“愁”体现的正是这种忧君忧国、怀才 不展、时不我待的心情。
分类四-独抒机杼(客观评价)
下阕:佛狸祠——今昔对照,不堪回首。昔盛今 衰的伤感 (怀古伤今)
咏史怀古诗鉴赏复习专题 课件(共16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
第三步,分析手法:两首诗均运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作者想表达的感情, 第一首诗通过空间上(宫内宫外)对比,第二首诗通过时间上(过去与现
在)对比。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 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
①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2分) ②第一首诗宫
本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写到了赤壁之战,但是用意不同,请分析 其情感不同之处。(4分)
弄清史实→体会意图→领悟感情→分析技巧
线索 临古地 思古人 忆其事 抒己情
《满江红·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咏史怀古诗鉴赏方法:
线索 临古地
思古人
《满江红·赤壁怀古》 赤壁
周郎年少
《念奴娇·赤壁怀古》 赤壁
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 温暖如春。(1分)第二首诗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 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分)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第一首诗通过 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2分) 第二首 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2分)意 思答对即可。此题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为什么思此人此事
屡遭不幸(被贬) 早生华发 壮志未酬
孙权:景仰惋惜 刘裕:仰慕向往 刘义隆:不屑讽刺 拓跋焘:耻辱悲哀 廉颇:同情悲愤
北宋王朝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不满之情
任务二:别出心裁赏古诗
活动二:抒己情,分类别
帮助校刊主编深度把握以下三首诗(词),探讨词人所要表达的感情,完成分类 整理。
篇目及作者
王安石《桂枝 通过对金陵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叹, 随;
在)对比。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 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
①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2分) ②第一首诗宫
本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写到了赤壁之战,但是用意不同,请分析 其情感不同之处。(4分)
弄清史实→体会意图→领悟感情→分析技巧
线索 临古地 思古人 忆其事 抒己情
《满江红·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咏史怀古诗鉴赏方法:
线索 临古地
思古人
《满江红·赤壁怀古》 赤壁
周郎年少
《念奴娇·赤壁怀古》 赤壁
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 温暖如春。(1分)第二首诗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 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分)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第一首诗通过 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2分) 第二首 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2分)意 思答对即可。此题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为什么思此人此事
屡遭不幸(被贬) 早生华发 壮志未酬
孙权:景仰惋惜 刘裕:仰慕向往 刘义隆:不屑讽刺 拓跋焘:耻辱悲哀 廉颇:同情悲愤
北宋王朝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不满之情
任务二:别出心裁赏古诗
活动二:抒己情,分类别
帮助校刊主编深度把握以下三首诗(词),探讨词人所要表达的感情,完成分类 整理。
篇目及作者
王安石《桂枝 通过对金陵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叹, 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匡扶汉室,一统天下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许身稷契,志在匡国
付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拼尽全力,不遗余力
结果 统一大业未成 内心壮志未酬
仕途坎坷终遭贬谪 志向未就壮志未酬
不同
收二川,摆八阵,七擒 仕途屡遭贬谪, 六出取西蜀,定南蛮, 失意难耐。 东和北拒,中军帐
潮 拟人 景水
月
寂 寞情
过
情景交融 拟人 虚实相生
怀古诗小结
内容分类 怀人伤己 怀古伤今 理性反思
思想感情 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昔盛今衰的伤感 ,物事人非的沧桑; 借古讽今的感伤; 理性反思,启迪后人。
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拟人;借古
讽今;虚实相生;对比;直抒胸臆; 用典
答题方法 找准连接点 (主旨)
长安等地。 ⑤、“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草草:
轻率。是说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以至惨败。 ⑥、“四十三年”句:作者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
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 ⑦、佛狸祠:魏太武帝拓拔焘小名佛狸。他曾在长江北岸
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⑧、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时的鼓声 ⑨、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
答案:1、本词运用了五个典故。 2、作用及思想:引用孙仲谋、寄奴廉 颇,为了怀人伤己/抒发作者收复失地、 为国效力的决心与抱负以及壮志依然 难酬的感伤。 引用佛狸祠,元嘉草草,封狼居胥为 了怀古伤今,昔盛今衰的伤感,不堪 回首,借古讽今。/对当朝统治者的讽 刺,和希望他们引以为戒的理想。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 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
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 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遇 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元嘉草草⑤,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⑥,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 回首,佛狸祠下⑦,一片神鸦社鼓⑧!凭 谁问:廉颇老矣⑨,尚能饭否?
注释] ①、京口:江苏镇江市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②、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 ③、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④、“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帅晋军北伐,收复洛阳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2/282021/2/282021/2/28Sunday, February 28, 2021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2/282021/2/282021/2/282021/2/282/28/2021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2月28日星期 日2021/2/282021/2/282021/2/28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2月2021/2/282021/2/282021/2/282/28/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2/282021/2/28Februar y 28, 2021
迁移练习:1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有人说,《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 怀,可里面似乎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 并无作者个人的咏怀。你同意这种说法 吗?试作简要分析。
分析: 第一步:寻找连接点:诗人的遭遇与昭君相似点: 1、昭君入宫被妒,他入朝被妒; 2、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漂泊西南天地 间”(《咏怀古迹》其一); 3、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 4、“每依北斗望京华(都城)”昭君敢于“怨 恨”,他不敢怨君, 5、所以借王昭君之事来写自己的怨恨和悲愤。
咏
迁
总
解
史
移 训 练
结答
方
例
法
题
怀 古
诗
鉴赏Βιβλιοθήκη 蜀相 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连接点 讨论?
挖掘二者连接点
人物
诸葛亮
角度
时代 战争频仍 动荡不安
杜甫 战争不断 安史之乱
才情 理想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表 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分析:上阕:孙仲谋、寄奴这些京口历史人物建 立丰功伟绩 ——对比自己,隐约地表达自己的 抗敌救国的心情。( 怀人伤己)
下阕:佛狸祠——今昔对照,不堪回首。昔盛今 衰的伤感 (怀古伤今)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借古讽今,(怀古伤今) 廉颇——同病相怜,不忘为国效力( 怀人伤己)
昔 金陵,六朝均建都于 此,彻夜笙歌、欢乐 无时;繁华
今 至唐初废弃,二百年 来久已成为一座“空 城”; 冷落荒凉
经历贞观之治、开 元盛世;繁盛兴旺
牛李党争、宦官专 权、藩镇割据; 衰微破败
总 依旧的山月,依旧的潮水,见证了六代富 结 贵繁华已逝的历史沧桑,物事人非的感慨
以及故国萧条之感,此外,更是在讽喻现 实,警示当朝统治者。
其二:碧草映阶,自为春色——因游人行 踪难至;黄鹂隔叶,空作好音——因诗人 无心倾听。 渲染苍凉的气氛,奠定了伤感 的感情基调。
总结:表现手法——借景抒情,以景衬情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
连
接 讨论?
点
唐朝(中唐)
对象 角度
石头城
唐朝(中唐)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 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 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步:归类,探求主旨:怀人伤己( 同病相怜)
答案: 1、不同意 2、从诗的表面来看,是咏昭君, 实际上是借昭君来感怀,来寄 托了自己的身世之感。 3、寄托自己不被重用的忧思和 怀才不遇的感伤。
迁移练习: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①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②。舞榭 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③。想当年④,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2/282021/2/28Sunday, February 28,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2/282021/2/282021/2/282/28/2021 12:24:25 P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2/282021/2/282021/2/28Feb-2128-Feb-21
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被贬)
伤己
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 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 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
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方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问题:既然诗歌重在写人,那么,景物描 写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不可以。其一:“森森”,是祠堂所在的 标志,也是历代人民爱戴诸葛亮的见证。 奠定景仰的感情基调。
总结二:怀古伤今:古代以寒士为 主流的诗人,在心怀济天下拯黎民 的念头而去关注国家政治、社会生 活时,常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 现实的关切、热情、不满或是警戒 的一类诗歌。怀古尽管触点在古, 但实际上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关注。
怀古 伤今
第一类是古盛今衰型: 李白的《越中揽古》 繁华远去,只留荒芜, 越王勾践灭吴归, 物换星移,世事沧桑 战士还家尽锦衣,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2/282021/2/282021/2/282021/2/28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主旨:诗人以古人自比,以诸葛 自况。通过对比既表现了对诸葛 亮的钦佩与赞美之情,还包括因 没有实现梦想的而表现出来的惋 惜之情。在对比中流露出失落, 在同病相怜中感受共鸣。
总结一:怀人伤己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由于古人的身 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 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
怀人
对比失落型:古人展抱 负,建功业,得遂心愿, 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 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 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 乃至消极遁世之心。
⑦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 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 的 之感。(2分)
的意象,表达了深沉
(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 现了咏史诗的特色。②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 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 韵。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 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作者身置其中,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发一己感慨;
至今只有鹧鸪飞。
第二类是物是人非型。 风景依旧,朱颜已改。 刘禹锡的《石头城》 物是人非,讽今伤今
理性 反思
作者身置其外,站在历 史的高度,表达独特观 点,启迪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