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发展简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即为茶。这就是说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就开始利用茶了。中国茶文化渊源流长,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伴随着品茶的诞生,茶具也在文明的演进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部分。茶的盛行,最有功绩的当属陆羽,这位茶圣及其著作《茶经》将茶的地位提高到了修身养性的高度,而其中茶具文化又是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郎分。茶具一词最早见于西汉王褒的《僮约》赋中“烹茶尽具”一词,即指烹茶极讲究及其用具。纵观茶具的发展历史,对于茶具的讲究并非一开始就有之,它是随着茶文化的发展和饮茶习惯的改变而逐渐形成的。

茶的利用经历了从药用到食用到饮用,从煮食(战国)到煮饮(唐)再到泡饮(明代)的演变。人们饮茶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秦汉时期,饮茶之风逐渐传播开来。在唐代则成为举国之饮,成为茶在历史上的最盛时期,也是在这个时期,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陆羽的《茶经》问世。宋代,饮茶更是发展成为一种风气,一种时尚,一种典雅的艺术。

“水为茶之母、壶为茶之父”。茶具,古文献中称为茶器。通常是指人们饮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器具。茶具是在“茶之为饮”以后出现的,并随着饮茶的发生而发生,随着饮茶的发展而发展。茶具的发生和发展,如同酒具和食具一样,历经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共用到专一、从粗糙到精致的过程。一般认为,中国最早饮茶的茶具,是与酒具、食具共用的。这种器具是一种小口大肚、陶制的缶。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黑陶器,便是当时食具兼作饮具的代表作品。

纵观茶具发展的脉络,不同时代的饮茶方式也有不同。如唐代以饮用煎茶、饼茶为主,饮茶方式多为煎茶法。时至宋代,人们尚饮饼茶,改为点茶法,并出现了斗茶和分茶,并以茶汤“面色鲜白”、乳花“著盏无水痕”为判定标准,改唐碗为宋盏。明代后促进了散茶的改进,受清饮之风的影响,唐宋用于炙茶、碾茶、煮茶等的茶具不再需要,而转为注重通过冲泡体现茶叶新绿本色的茶具,多为白色或淡色。一、最早的饮茶器具(汉代)

很难说清楚,饮茶的器具与酒距、食具共用,有人说商代前后就有了茶具陶——口小、肚大。大多数专家认为我国最早的烧及饮茶器具的是西汉,王褒《亿约》(公元前59年“武阳买茶,享荼尽具”这个具可能是茶具或食具。二、专用茶具的出现茶学界公认最早的有关茶具的文学记载是西晉(公元265-316年) 左思(約公元250-約305年)的《娇女诗》,其中有“心为荼荈剧,吹噓对鼎砺。”這“鼎”當属茶具。

二、完备的唐代茶具:

1茶具的形成期:汉代→→隋唐以前。从汉代到唐代,人们饮茶通常加葱、姜、橘子等物一起煮与煮汤(蔬菜)无差别,或用来解渴,或用于菜食,可能与食具共用。最早我国古人多用鼎和镬(huo)煮水2专用茶具的确立(陆羽)唐代饮茶之风盛行,饮茶由粗放煮茶进入,精工煎茶阶段,于是茶具的艺术价值开始受到重视。为此,陆羽在总结前人饮茶使用的各种器具后,开列出28种茶具的名称,并描绘其式样,阐述其结构,指出其用途(见《茶经•四之器》)。这是中国茶具发展史上,对茶具的最明确、最系统、最完善的记录。从中可清晰地看到,唐代时中国茶具不但配套齐全,而且已是形制完备。如果说,陆羽在《茶经》中提及的只是民间的饮茶器具,那么,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成套饮茶器具,则为人们提供了大唐宫廷饮茶器具的物证。

三、兴盛的宋代茶具

宋代饮茶器具进人宋代,虽然饮茶方法有所改变,但无论是宋代初期的煮茶法和饮茶法并存,还是进人宋代中期以后,点茶法大行其道之时,其法都出自唐代。而且饮的茶与唐朝一样,仍然是以紧压茶为主,茶的加工方法也无多大变化,只是饼茶的花式品种有所改变罢了。所以,宋代的饮茶器具与唐代相比,在种类和数量上,并无多大变化。宋代民间饮茶多用茶盏,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瓯)制造的一种稍带红色的黑茶盏,被时人看作是佳品,但宋人饮茶,更讲究烹瀹技艺,特别是盛行的斗茶,不但讲究点茶的技和艺,而且对斗茶用的茶和水,以及用于斗茶的器具,都要求精益求精,以达到斗茶的最佳效果。华丽的点茶法的流行、金银具的盛行、黑釉建盏的不可一世,子民们郁郁不得志之余,一门心思置身于“斗茶”的游戏之中,这对茶具如醉如痴、魂系梦牵,及宋人对茶艺精益求精的追求,也深深影响了近邻日本,逐渐日本

茶道追名于世。

品茶器具:唐人流行越窑青瓷茶碗,宋人时尚建窑黑釉盏;煮水器具:唐时为敞口式的,宋代改用较小的茶瓶来煎水;碾茶器具:唐代民间用木质或石质的茶碾碾茶,但宋时的茶碾虽然也有用木质或石碾制成的。

四、过度时期的元代茶具品茶器具:

元代时期较短,没有生产出有特色的茶具,很大程度上保留着南宋时期茶具的特色。蒙古人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使元代的茶具朝厚重与豪放方向发展。元代茶具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茶叶加工,还是饮茶方法,抑或是使用的茶具,元代是上承唐、宋,下启明、清的一个过渡时期。

五、明代

明代茶具,对唐宋而言可谓是一次大的变革。明朝,江西景德镇青花瓷、白瓷异军突起。明代中期以后,开始注重“茶味”讲究“壶趣”,出现了用瓷壶和紫砂壶的风尚。品茶用具瓷色尚白,器形贵小。明清返璞归真的茶风,为茶具走向辉煌提供了有利条件,使茶具的发展终于步入正轨,并达到顶峰,景德镇甜白瓷和青花瓷铸就了瓷业的一段辉煌,宜兴紫砂茶壶更是庞大茶人的至宝。在品饮香茗的同时,欣赏精致可人的茶具,实属一次从艺术到心灵的震撼。

六、清代饮茶器具

清代,慢慢形成了以瓷器和紫砂壶为主的局面。茶具种类有了长足的发展:珐琅彩,彩粉,金彩瓷,脱胎瓷器,竹木茶具等。另外茶类有了很大发展,除绿茶外,又出现了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和黄茶,形成了六大茶类。但这些茶仍属条形散茶。所以,无论哪种茶类,饮用时仍然沿用明代的直接冲泡法。但与明代相比,清代茶具的制作工艺技术却有着长足的发展,这在清人使用的最基本茶具,即茶盏和茶壶上表现得最为充分。清代的茶盏和茶壶,通常多以陶或瓷制作,以康(熙)乾(隆)时期最为繁荣,并以“景瓷宜陶”最为出色。清时的茶盏,康熙、雍正、乾隆时盛行的盖碗,最负盛名。盖碗由盖、碗、托三部分组成。此外,自清代开始,福州的脱胎漆茶具、四川的竹编茶具、海南的生物(如椰子、贝壳等)茶具也开始出现,自成一格,异彩纷呈,形成了这一时期茶具新的特色。

我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除实用价值外,也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因而驰名中外,为历代茶爱好者青睐。中国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兼具实用和鉴赏价值,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青睐。茶具的使用、保养、鉴赏和收藏,已成为专门的学问,世代不衰。

通过一年对中国茶具发展简史的学习,让我更多的了解中国茶文化,增加了对茶文化的理解与感悟,对茶的享受又多了一成。现代茶具,式样更新,名目更多,做工更精,质量也属上乘。在这众多质地的茶具中,贵的有如金银茶具,廉的如竹木茶具,此外还有用玛瑙、水晶、玉石、大理石、陶瓷、玻璃、漆器、搪瓷等制作的茶具,枚不胜数。

茶异于酒,同是醉,茶是信任,酒是胡话。相逢相庆,宜饮茶,即使分离,也哀而不伤,因为明净,怨而不亢,因为厚道;茶别于水而不忘本,淘肺腑,涤郁结,人情味十足,茶浓茶淡,心意盎然,简直是一纸前人序言今人续文的佳作,天不荒地不老,全无烂柯之虞。那茶洋溢着沧桑对青春年少的追忆,无声无息的往事,历历在目,梦一般的可及不可触,在缥缈的香涩中萦绕,在莫名的心绪里飘逸,久遣不散……

我国最先发现和利用茶。《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即为茶。这就是说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就开始利用茶了,至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这个传说使茶这种植物首次被人们以药物形式所认识,所以历代茶学家、医学家都认为,茶不但是一种生津解渴的饮料,而且还是一种富含营养和药理功能的保健品。

茶的利用经历了从药用到食用到饮用,从煮食(战国)到煮饮(唐)再到泡饮(明代)的演变。人们饮茶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秦汉时期,饮茶之风逐渐传播开来。在唐代则成为举国之饮,成为茶在历史上的最盛时期,也是在这个时期,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陆羽的《茶经》问世。宋代,饮茶更是发展成为一种风气,一种时尚,一种典雅的艺术。茶具,古文献中称为茶器。通常是指人们饮茶过程中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