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上《阳光下的影子》word教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光《阳光下的影子》教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光《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对孩子们来说太习以为常了。
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不陌生,但正是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变化却往往被学生忽视。
因此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知道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发现太阳和影子的变化规律.知道可以通过影子的变化来推断太阳的变化,进一步感知人类生活离不开太阳。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二)过程与方法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认识一天中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
(二)难点:分析影子变化的规律。
四、教具学具的准备:手电筒、铅笔、纸板、橡皮泥等。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师叙述谜语内容:一个火球天上转,东边升起西边落。
一时矮来一时高,高过之后又变矮。
万物生长离不了,送来光明和温暖。
2.学生猜谜。
(太阳)3.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影子了,关于太阳和影子你还知道哪些?(晴天时大树有影子、篮球架也有影子;有阳光时就有影子;阴天时没有影子;有太阳的时候才能看到影子。
……)谈话: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影子和太阳确实有关系,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精选】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2、阳光下的影子》教案.doc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过程与方法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教学准备】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教学重、难点】探究影子的特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1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二、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三、整理我们的记录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四、日影观测仪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五、作业设计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六、板书设计阳光下的影子铅笔影子的变化23。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阳光下的影子》教科版
检印:
课题
2.2阳光下的影子
编号
20170510
授课
时间
9月13日
课时
安排
1
第1节
教材分析
本课有两部分内容: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整理我们的记录。
教
学
目
标
(重点、
难点)
教学目标: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作业设计
A预习下一课B
板书
设计
2.2阳光下的影子
铅笔影子的变化
观察时间
太阳位置和方向
影长
影子变化柱状图:
教学
反思
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
4、日影观测仪
1)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2、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自己的观测数据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阳光下的影子》教案1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阳光下的影子》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4.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教学重点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教学难点能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交流课前准备日晷的图片、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课件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阳光下我们看到过影子吗?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课题:阳光下的影子二、新课学习使用‘学乐师生’拍照、录像,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一)回顾知识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2.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二)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观测中要求观察太阳和影子的方向。
学生可能发现,太阳升起的方向并不是正东,太阳落下去的方向也不是正西。
当然对学生的测量不必要求这么精确,如果学生发现了应该给予解释。
)(三)整理我们的记录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制作柱状图时,要指导学生注意时间坐标是以整点为标记的,要对记录的数据进行选择。
)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小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随着太阳的方向和位置的高低来变化。
教科版科学 五上 2.2 阳光下的影子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活动和前面一课的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样是研究光和影子的关系,不过这一课的观察活动要求在阳光下进行。
是对上节课在探究活动中所发现的规律在自然环境中的验证、拓展和进一步理解。
本课不仅是上节课的继续,同时还为学生今后学习“时间”“宇宙”等单元的内容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科书内容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第二部分:整理我们的记录。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年龄约11—12岁。
阳光和影子的变化,学生们太熟悉不过了,即使是低年级的学生也不陌生,可越是习以为常的变化往往会令同学们忽视。
前面他们已经学习了光和影,所以对于阳光和影子有了些专业的认识。
本课通过让学生模拟实验的形式,让学生们通过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从而知道阳光与影子的关系,发现阳光照射下影子变化的规律,知道可以通过影子的变化从而推断太阳的变化。
此外五年级的学生即将升入中学,更应培养他们学习光学的兴趣,并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如绘制表格和柱状图,还可以进一步感知人类生活离不开太阳。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根据一天中影长变化的数据制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和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教科版科学五上《阳光下的影子》参考教案
课题
阳光下的影子
计划课时
1
教学内容
分析
本课的观察活动要求在阳光下进行,是对上节课在探究活动中所发现的规律在自然环境中的验证、拓展和进一步理解。本课不仅是上节课的继续,同时还为今后学习“时间”“宇宙”等单元内容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学目标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太阳的方向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方向相反,长短也随太阳变化而变。
2.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规律的。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探究影子的特点
教具学具
准备
日晷图片或课件、分组实验单、简易的日影观察仪、指南针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先让学生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接着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数据,然后根据一天中影长变化的数据制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再根据观察到的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最后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
入
1.、上节课学到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26页,根据上节课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理由。
学生回答
学生推测并说理由。
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推测能力。
二、观察
阳光下影子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观测来验证我们的相法
2பைடு நூலக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但每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察结果。
学生阅读教材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目的和观察记录方法。分组实验,做好记录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2《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2《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光线的直线传播性和光的反射。
2.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认识影子的产生及其特点。
3.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教学内容1.光线的直线传播2.光线的反射3.影子的特点及影子的产生原理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通过用手遮住阳光,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影子,引发他们对影子的疑惑,启发学生思考:阳光下为什么会有影子呢?影子为什么是黑色的呢?2.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寻找答案。
给学生留出时间观察和思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
第二步:实验探究光的性质1.将一个可穿透的光屏幕放在阳光下方,并挡住阳光,观察到一个黑色的影子出现在光屏幕上。
2.教师在黑色影子的上方挡住光线,让学生观察到影子的突然消失,引导学生探究影子的产生和消失原理。
3.录制好整个实验过程,并向学生演示实验操作方法。
第三步:探究影子的特点及形成原理1.让学生用不同的造型物体在阳光下做影子实验。
通过实验分析,得出影子的颜色是黑色,形状与物体相同,大小跟物体与光源的距离有关。
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为什么物体的形状、方向、位置等发生改变时,影子也会随之改变呢?2.引导学生回想第一部分时进行的猜想,并解释影子产生原理。
即,当光线撞到物体时,物体会遮住一部分光线,所以在物体的背后就形成了黑影子。
第四步:总结1.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主要知识点和影子的产生原理。
2.教师带领学生思考及比较探究过程中的发现,展望实现这些知识的应用。
教学重点1.理解光线的直线传播性和光的反射。
2.理解影子的产生原理及其特点。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指导性讲授、实验探究、板书法、录屏教学演示。
教学评估1.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和思考能力的表现。
2.实验情况观察及记录。
3.不同造型物体影子实验的结果记录及分析。
4.检查学生稿件,以了解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笔记。
2.阅读相关课外书籍,进一步了解光的性质和影子的形成原理。
《阳光下的影子》教案 教科版教案3
《xx下的影子》教案教科版教案32.《xx下的影子》【教材简析】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的第二课。
本课是在阳光下(室外)研究光和影的关系,是对上节课的探究活动光和影所发现的规律在自然环境中的验证、拓展和进一步理解。
本课不仅是上节课的延续,同时还为学生接下来学习第三课《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内容做好了准备,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因为影子的产生和其特点正好反映了光直线传播的规律。
||||||教材共两部分。
第一部分: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学生通过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并进一步深刻认识影子和光源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整理我们的记录,学生把记录的数据绘制成柱状图,反映影子长短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由于阳光下的影子变化所需观察时间较长,课堂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建议教师用一节课的时间和学生探讨并实施实验活动,再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完成实验;下一节课开展数据整理和交流活动。
||||||【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知道太阳是东升西落的,且有一部分学生能画出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由西到东变化的,了解影子在正午的时候是最短的。
但五年级的学生在长时间的探究活动中往往缺乏耐心,特别是在等待时学生难以根据目的耐心的坚持观察和记录,希望通过本节课的长时间探究实验,学生能够初步克服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困难,并认识到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性,体会到真实观察和记录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而且,五年级学生虽然能够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自主探究,但他们对于数据的整理能力还是相当缺乏的,他们更习惯于借助表格中的数据来发现规律,对于能够“可视化”地呈现物质变化规律的图表认识还处于逐步建立的过程中。
||||||科学概念目标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
3.一天中,正午时影子最短,清晨和傍晚时,影子最长。
科学探究目标1.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2.《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
2.《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教材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中第2课。
阳光和影子是同学们进入光学世界的第二课,是为以后研究光的传播,光的反射等问题的基础知识,教材通过“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和“整理我们的记录”两部分从而总结出阳光下物体影子规律。
整个教材引导学生模拟实验的形式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并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实验规律的能力。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年龄约11-12岁。
阳光和影子的变化,学生们太熟悉不过了,即使是低年级的学生也不陌生,可越是习以为常的变化往往会令同学们忽视。
前面他们已经学习了光和影,所以对于阳光和影子有了些专业的认识。
本课通过让学生模拟实验的形式,让学生们通过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从而知道阳光与影子的关系,发现阳光照射下影子变化的规律,知道可以通过影子的变化从而推断太阳的变化。
此外五年级的学生即将升入中学,更应培养他们学习光学的兴趣,并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如绘制表格和柱状图,还可以进一步感知人类生活离不开太阳。
【教学目标】1.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
2.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
3.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有理有据的推测和实验认识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难点:能用不同的实验从多个方面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学过程一、课件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上一节科学课。
科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科学,可以让我们明白生活在许多奇妙现象背后的道理。
(出示课件)比如,雨后为什么会出现彩虹?水面为什么会波光粼粼?为什么会产生极光现象?为什么能看到海市蜃楼?为什么屏幕是黑的?因为天黑了。
黑夜里,我们什么都看不到要怎么办呢?打开手电筒,灯光照亮了前面的路。
当光照亮周围的物体时,我们是否想过它从哪里来,又是怎样到达被照亮的物体上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课题。
五年级上册《阳光下的影子》教案
五年级上册《阳光下的影子》教案五年级上册《阳光下的影子》教案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知道太阳光沿直线传播,物体挡住了阳光就会形成影子;认识到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变化的;理解阳光与物体、物体与影子的关系;意识到自然界中的一些变化是相互关联的。
2、过程与方法:能观察和测量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变化,会进行简单的记录过程;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记录方法,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并在课外继续进行太阳与太阳光及物体影子的研究活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活动过程中能细致观察、科学测量、认真记录,能科学地进行思考、实验和交流,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能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会持续观测影子长度的变化。
2、教学难点:提出观测记录的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小组记录表格,kT板,白纸,竹签,橡皮泥,尺子,指南针。
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
一、创设情境导入1、出示早操图片师:各位同学?今天早上,老师看了大家做广播体操,做得非常整齐。
我们看一看。
从这张照片中你看到什么?生:我看到了影子师:今天,我们就研究阳光下的影子。
(板书)二、观察影子的准备1、师:我们从上节课已经知道影子产生需要3个条件,谁知道?生:阳光、物体、屏(影子在哪里?)2、师:早上9点同学们的影子是这样的,那现在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出示记录表)为了方便大家研究,老师用木棒代替同学,早上9点太阳在木棒的东方,影子在木棒的西方,到了现在,下午2点,太阳发生了移动,请同学猜一猜,木棒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怎么变化呢?请同学们拿出1号信封里的记录单,将你的猜测画下。
(找1-2个典型的学生上台展示)师:刚才同学已经做了猜测,实际生活中,我们的影子是不是这么变化的?我们通常是如何证明我们的猜测的?生:实验。
师:那我们讨论下做这个实验需要用到什么材料?引导:用什么代替人?竹签立不住怎么办?测量时有橡皮泥怎么办?有了这些材料实验怎么进行?材料准备实验过程师: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设计,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我们一起看看视屏中这个同学是怎么用这些材料做实验的?(出示学生示范操作视频)师:视频大家都看明白了吗?那老师考考大家:①视频中的同学是怎么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的②为什么要在白板周围画方框?③橡皮泥旁边的圆圈是做什么用的?师:现在同学们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对于实验老师有一个要求:每4分钟记一次,总共记3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阳光下的影子》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阳光下的影子》教案一. 教材分析《阳光下的影子》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影子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影子的形成与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同时让学生了解到影子的长度和物体的大小、形状有关。
教材还介绍了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影、摄影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自己简单的理解和解释。
但是,对于影子的形成和变化规律,他们可能还没有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我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通过思考、讨论,得出影子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影子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2.让学生了解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影子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2.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发现问题,并提出假设。
2.实验法:让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3.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总结规律。
4.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影子现象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阳光、物体(如树叶、玩具等)、投影仪、白板等。
2.学具:每组准备一个物体,用于实验观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阳光和物体,现场演示影子的形成过程,引发学生对影子现象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吗?影子的长度和什么有关?”2.呈现(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现象。
引导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发现影子的长度和物体的大小、形状有关。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改变物体的位置和阳光的角度,观察影子长度的变化。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总结影子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五年级科学上册2.2《阳光下的影子》教案(新版)教科版
学习目标:1.知识:认识到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随太阳方向改变的变化规律
2.情感: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力: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教师复备及学生学习笔记
重难点: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教学法:自主学习,讨论,讲练结合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
。
2、影子产生需要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1、制作简单的观察仪——日影仪
2、观察并记录:
观察时间
太阳位置和方向
影长
三.拓展延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____________。
2、位置最高时影子__________,太阳位置最
低时,影子__________。
五.反馈校正
六.作业布置
完成书上柱状图
自主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当堂检测
判断
1、一天当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不会发生变化。()
2、物体的影子总在阳光背光的一面。()
3、影子越短,表示太阳的位置越高。()
4、早晨太阳在东方升起,物体的影子就在东方。()
5、同一时间,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方向相同。()
第2课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2课《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教材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中第2课。
阳光和影子是同学们进入光学世界的第二课,是为以后研究光的传播,光的反射等问题的基础知识,教材通过“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和“整理我们的记录”两部分从而总结出阳光下物体影子规律。
整个教材引导学生模拟实验的形式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并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实验规律的能力。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年龄约11-12岁。
阳光和影子的变化,学生们太熟悉不过了,即使是低年级的学生也不陌生,可越是习以为常的变化往往会令同学们忽视。
前面他们已经学习了光和影,所以对于阳光和影子有了些专业的认识。
本课通过让学生模拟实验的形式,让学生们通过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从而知道阳光与影子的关系,发现阳光照射下影子变化的规律,知道可以通过影子的变化从而推断太阳的变化。
此外五年级的学生即将升入中学,更应培养他们学习光学的兴趣,并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如绘制表格和柱状图,还可以进一步感知人类生活离不开太阳。
【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二)过程与方法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教学重点】识别一天中影子的变化和阳光的变化。
小学科学第16课阳光下的影子(教案)
小学科学第16课阳光下的影子(教案)教案:小学科学第16课——阳光下的影子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光源和物体对产生影子的影响;理解光源、物体和观察点的位置变化对影子的产生和变化的影响;掌握影子的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热爱,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光源、物体和观察点的位置变化对影子产生和变化的影响。
2. 难点:引导学生用科学语言描述和解释影子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光源、物体、白纸、铅笔、直尺、科学实验报告表。
2. 影子实验环境:光线较暗的教室或室外场地。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用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图片向学生介绍课题“阳光下的影子”。
2. 提问:你们有没有发现,在阳光下,你们走路时会有影子呢?你们有没有想过是什么造成了影子呢?3. 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
步骤二:实验探究(30分钟)1. 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份实验器材,如光源、物体、白纸、铅笔、直尺等。
2. 实验一:固定光源不动,将不同物体放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物体的影子。
a. 学生根据给定的物体和光源,选择不同的位置进行实验。
b. 每组记录实验结果,画出实验图。
c. 学生观察和比较物体的位置变化对影子的产生和形状的影响。
3. 实验二:固定物体不动,移动光源和观察点的位置,观察物体的影子。
a. 学生分别改变光源和观察点的位置,观察物体的影子变化。
b. 记录实验结果,画出实验图。
c. 学生观察和比较光源和观察点的位置变化对影子的产生和形状的影响。
步骤三:理论总结(20分钟)1. 让学生围绕实验结果,提出自己的总结和发现。
2. 引导学生用科学语言描述影子。
3. 引导学生理解光源、物体和观察点的位置变化对影子产生和变化的影响。
步骤四:拓展延伸(15分钟)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思考在不同光源下,不同物体的影子形状会有什么不同。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阳光下的影子精品教案
第二单元光第2课时阳光下的影子【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过程与方法: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教学重、难点】探究影子的特点【教学准备】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二、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三、整理我们的记录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四、日影观测仪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五、作业设计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板书设计阳光下的影子铅笔影子的变化【教学反思】这节课给我同时也给我的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2阳光下的影子 教科版
2.2阳光下的影子一、教学目标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过程与方法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二、教学准备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影子的特点教学难点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2、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3、整理我们的记录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3、日影观测仪1)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六、作业设计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七、板书设计2.2阳光下的影子铅笔影子的变化影子变化柱状图:八、教学后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阳光下的影子
课型
本课题教时数: 1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过程与方法:估量阳光下物体影子如何样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
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刻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刻
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1、学生回忆: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学生摸索: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如何样变化的?
3、学生观看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方法
4、学生记录整理: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刻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刻
教学重点、难点:人们专门早就明白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刻
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刻变化的柱状图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来自动设计意图1、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如何样变化的?
3)看书上第26页,依照我们上节课的研究,估量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形,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2、观看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方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看的目的和观看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3、整理我们的记录
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5、学生画统计分析柱状图: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如何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觉?
6、学生摸索: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5、关心学生加强对科学的统计方法的运用
6、拓宽学生的眼界,用理论说明实际问题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 月 日
1、复习之前学习的知识。
2、导入新课
3、通过学生自己的观看,了解阳光下的影子
4、学会科学的整理实验数据
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如何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觉?
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
3、日影观测仪
1)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