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案[人教版].doc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58页例5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并通过计算帮助自己记忆乘法口诀。
4、进一步学会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教学难点: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一群小朋友在玩旋转木马,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呀!出示课本[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合作探究,学习乘加和乘减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小朋友从画面上你能收集到那些信息和同桌交流一下。
2、引导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一共坐了多少人?3、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3+3+23×3+24×3—1教师小结。
乘加或乘减的算式都是先做乘法,然后再做加减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用不同方法进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乘加或乘减法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
三、巩固练习1、指导完成56页做一做1、2题。
56页1题在引导学生看清图意后,列出不同的算式,明确运算的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对乘加法和乘减法的运算顺序的认识和理解。
四、拓展性学习1、在口里填上正确的数。
8+9=口×口+口7+5=口×口+口9+7=口×口+2=口×口-口=口×口-口8×6=口×口-24+6+8=口×33+4+5+6+7=口×口[设计意图]给学生有一定的展示场地,发挥他们的智能。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优秀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学会计算乘加、乘减的式题,让学生感受到解决实际问题方法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4.2.3《乘加乘减》(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4.2.3《乘加乘减》(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乘法口诀,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 通过实例引入乘加乘减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发现乘加乘减的特点和规律。
- 引导学生总结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应用- 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交流、互助,共同解决问题。
4. 总结提升-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乘加乘减,记录下来,下次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探究新知、实践应用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乘加乘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合作意识,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4.2.3《乘加乘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从乘法口诀的复习过渡到乘加乘减的学习,并确保学生能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生活化的情境来引入新课,例如,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购物场景,让学生用乘法口诀计算购买多个相同物品的总价,然后提出如果再买一些其他物品,总价该如何计算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人教版小学数学《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4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P58例5,完成教科书P58“做一做”和P59“练习十二”中第1~4题。
教材分析《乘加乘减》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第四章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学生在学习乘法的意义后,学习乘法口诀的延续。
让学生建立乘加、乘减的模型,掌握乘加、乘减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明确乘加、乘减试题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通过观察思考发现规律,掌握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和 1-5的乘法口诀,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并能运用口诀熟练计算。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有一定的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解決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既含有乘法又含有加法或减法的计算是首次接触,在计算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计算顺序不正确的现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乘加、乘减算式的具体意义及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地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发现、提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问题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体验成功的乐趣。
核心素养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通过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念和分析能力。
2、在计算乘加、乘减式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运用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数学思想。
3、理解数量关系,明白为什么用乘加乘减计算,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并进行乘加、乘减之间的改写。
教法与学法讲授法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乘法的意义来完成下面的练习。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乘加乘减》人教版
2.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3.相关练习题及拓展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章节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特别是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学习《乘加乘减》,使学生能够:
1.增强数感,理解乘加、乘减在数学表达中的意义,形成对乘法运算的深入认识;
2.发展符号意识,熟练运用乘加、乘减符号进行运算,提高数学表达和逻辑推理能力;
此外,关于教学难点,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时,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这可能是因为我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不够细致,或者举例不够丰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用更多、更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最后,我觉得在课堂总结环节,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乘加乘减知识点的掌握。例如,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点,这样既能检验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顺序和实际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乘加乘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乘加乘减的基本概念。乘加是指先进行乘法运算,然后加上另一个数;乘减是指先进行乘法运算,然后减去另一个数。它们是基本的数学运算,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小明买了3个文具盒,每个文具盒的价格是5元,他又买了2支笔,每支笔的价格是2元。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3×5+2×2=17)这个案例展示了乘加乘减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的例6及做一做,练习三第1~4题教学目的:知道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掌握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和类推能力;养成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小数连乘、乘加、乘减教学难点: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先想一想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12×5×6030×7+85250×4-问:①每个式题各含什么运算?是什么式题?②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③指名口答2、引入新课:小数的运算顺序同整数一样板书课题:小数连乘乘加乘减二、进行新课(一)教学例61、出示例6(1)读题(2)列出算式(3)问:算式中有几步计算?是什么式题?每个数目都是小数吗?(4)这个含有小数的连乘式题应该先算什么?(5)运算2、练习P9做一做(1)先指名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2)指名板演集体订正(二)教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1、准备题下面简算中用到了哪些运算定律?7×12=12×78×5×4=8×(5×4)(24+36)×5=24×5+36×5指名口述各定律内容问:这些乘法运算定律中交换律中两个数的范围是什么?结合律中三个数的范围是什么?分配律中的三个数的范围是什么?2、过渡:那么小数乘法中是否也有这样的定律呢?我们一起来研究。
3、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0.7×1.2○1.2×0.7(0.8×0.5)○0.8×(0.5×0.4)(2.4+3.6)○2.4×0.5+3.6×0.5(1)集体观察一下0.7×1.2与1.2×0.7相等吗?为什么?(2)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看看、想想、算算的方法解决下面两题(3)交流汇报讨论结果(4)说明: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乘加、乘减》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乘加、乘减》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数学学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的概念和意义。
2. 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3. 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的概念和意义,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和意义。
2. 新课导入:讲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明确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加强课后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乘加、乘减概念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学习方法。
同时,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课后,教师应加强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乘加、乘减
乘加、乘减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页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加、乘减算式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计算。
2.使学生在计算乘加、乘减算式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运用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乘加、乘减问题在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同时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乘加、乘减算式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加、乘减算式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学具若干。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课件出示:教师指名学生回答,过程中追问: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样计算的?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乘加、乘减1.教学乘加。
课件出示: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些小朋友正在玩旋转木马,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有4台木马,其中3台上每台都坐了3人,最后一台上坐了2人。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一共坐了多少人?(大部分学生能观察出主题图中相关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但由于此图与以往学过的看图列乘法算式有所不同,所以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学生准确表达图意;另一方面要注意表述的简洁性和完整性。
)师: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出示【学习任务一】。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并适时指导。
师:我看到大家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教师指名学生汇报,并点评。
预设1:我用一个圆片代表1人,第1台木马坐了3人,就摆3个圆片;第2台木马坐了3人,也摆3个圆片;第3台木马坐了3人,还摆3个圆片;第4台木马只坐了2人,就摆2个圆片。
求一共坐了多少人,就要把4台木马上坐的人数加在一起,即3+3+3+2=11(人)。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预设2:前3台木马上坐的人数相同,每台都是3人,可以先求出前3台木马上坐的人数,求3个3是多少,用乘法计算:3×3。
然后再加上另一台木马上坐的2人,就是4台木马上一共坐的人数,即3×3+2。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案[人教版]
《乘加、乘减》教案姚少许【教学目标】1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能正确进行有关的计算。
2训练学生灵活性运用多种方法计算乘加、乘减,实现算法多样化。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
【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主题图)请大家认真看图,从图上你能得到那些数学信息?(学生:有4棵玉米树,每棵有3个玉米棒)2、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一共有几个玉米棒子。
3、怎样列式?让学生独立列式,学生可能会列出如下式子:3×4=4×3=3+3+3+3=?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引导学生观察下一幅主题图)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被小熊掰了1个玉米棒子2、那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还剩下几个玉米棒子?(板书:还剩几个玉米棒子?)3、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讨论。
)4、汇报解决的方法:(师板书)3+3+3+2=11 3×3+2=5、再想想除了上面这种方法,还有其它方法吗?学生可能会看不出来,教师看情况加以引导得出如下算式:3+3+3+3-1=11 4×3-1=6、让学生认真观察右边算式有什么特点,跟左边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左边的一列算式里只有加法和只有减法,没有乘法。
右边的算式中,有乘法,也有加法和减法。
)7、讲解:我们以前学过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算式,那今天这种有乘有加或有乘有减的算式,就叫乘加乘减。
4×3在图中求的是什么?(原来的4棵玉米树上,一共有多少个玉米棒。
)师:为什么要减1?生回答:小熊掰走了一个,所以减去1。
8、提问:一个算式里有乘,又有加或减,应该先算什么呢?(学生可能会回答:①先算加减法②先算乘法)9、让学生先动笔算一算,再在小组里交流,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发现得最快,最准确。
(学生小组活动。
)10、汇报?有乘有加的时候,先算乘,后算加。
比如:3×3+2,如果先算3+2=5,再算3×5=15。
《乘加乘减》(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乘加乘减》(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我今天要分享的教案是针对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乘加乘减》。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七章的第一节,主要学习乘加和乘减的运算方法。
我会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乘加和乘减的含义,并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两种运算方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乘加和乘减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的难点是如何让学生们理解这两种运算的本质,并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PPT和计算器等教具,学生们需要准备纸和笔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例如:“如果有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有2个糖果,一共有多少个糖果?”让学生们用加法进行计算。
然后,我会引入乘法,讲解乘法的意义,并通过例题让学生们理解乘加的概念。
例如:“如果有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有2个糖果,一共有多少个糖果?”让学生们用乘法进行计算。
接着,我会讲解乘减的概念,并通过例题让学生们理解。
例如:“如果有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有2个糖果,如果有一个小朋友没有了糖果,一共有多少个糖果?”让学生们用乘减进行计算。
我会进行随堂练习,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乘加和乘减的运算符号和含义,以及具体的例题和解答。
七、作业设计作业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巩固乘加和乘减的概念,题目例如:“如果有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有3个糖果,一共有多少个糖果?”答案为12。
另一部分是应用乘加和乘减进行计算,题目例如:“如果有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有4个糖果,如果有一个小朋友没有了糖果,一共有多少个糖果?”答案为16。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乘加和乘减的概念,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乘法的意义还不够理解,这是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注意和改进的。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乘加、乘减》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乘加、乘减》人教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乘加、乘减》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中关于《乘加、乘减》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到如何将乘法和加法或减法结合起来进行计算。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能够进行正确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练习本等教学工具,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图片和卡片,用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黑板上写下一些简单的乘法题目,让学生们尝试解答。
然后我会提出一些加法或减法的问题,让学生们思考如何用乘法来解答。
2. 讲解:我会通过具体的例题来讲解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例如,如果有一个题目是3乘以4加2,我会解释先计算3乘以4得到12,然后再加上2得到14。
3.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们自己尝试计算。
我会鼓励他们互相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 应用: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的图片或卡片,让学生们运用乘加、乘减的方法来解答。
例如,如果有一张图片上有3个小组,每个小组有4个人,我会问学生们一共有多少人。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以及一些示例题目和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题目:2乘以5加3等于多少?答案:132. 题目:4乘以6减2等于多少?答案:2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理解,但在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时,有些学生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在课后,我会继续加强对这部分内容的辅导,并给出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进行练习。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通过阅读教材和进行相关的练习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乘加、乘减》(教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乘加、乘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能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进行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技能。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的意义。
2. 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3. 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教具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乘加、乘减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通过讲解乘加、乘减的定义,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
3. 案例讲解通过讲解具体的乘加、乘减案例,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4. 练习巩固设计一些乘加、乘减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际应用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乘加、乘减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进行练习。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乘加、乘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测试:进行一次乘加、乘减的小测试,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利用教具或实物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
2. 采用案例教学,通过讲解具体的乘加、乘减案例,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3. 采用练习巩固,设计一些乘加、乘减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 采用实际应用,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七、教学资源1. 教具或实物。
2. 乘加、乘减的练习题。
3. 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八、教学时间1. 课时:2课时。
2. 日期: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
乘加、乘减(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乘加、乘减(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乘加、乘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五章第三节“乘加、乘减”。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掌握其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际情景: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他买了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一共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 例题讲解3.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乘加、乘减的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小华有2个橘子,妈妈又给他买了3个橘子,请问小华现在一共有几个橘子?(答案:5个)4.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合作解决一个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
例如:班级里有5排座位,每排有4个座位,请问班级里一共有几个座位?(答案:20个)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乘加、乘减定义:先乘后加(或减)的运算运算方法:先乘后加(或减)例题:2 ×3 + 1 = 73 ×4 2 = 10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题目。
2.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运用乘加、乘减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购物时计算总价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情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使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数学能力。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提高乘法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通用多篇)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通用多篇)《乘加乘减》教学设计(通用6篇)《乘加乘减》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6页。
教学目的:1、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能正确进行有关的计算。
2、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用多种方法灵活计算乘加、乘减,实现算法多样化。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
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玉米、香蕉、橘子等水果卡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巩固旧知教师出示小熊图片,亲切地说:你觉得这只小熊可爱吗,今天就和小熊一起来上数学课!来,先和小熊做个对口令的游戏。
1.对口令:2、3、4、5的乘法口诀。
(有节奏地进行对口令:师生对、生生对)2.口算,直接说出答案,要说说用的是哪句口诀,表示的意思。
3×3= 4×2= 2×3= 5×4= 1×4= 3×4=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小熊都夸奖你们了。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秋天,小熊种的玉米丰收了。
请大家认真看图,从图上你能得到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可能学生提出:一共有几个玉米棒子?老师接着问:怎样列式呢?可能出现的答案:3×4=?4×3=?3+3+3+3=?要求学生说出每个算式的意义。
小结:要算一共有多少个玉米棒,小朋友们列出了这么多不同的算式,可见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多思考,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l利用课件的主题图,创设宽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问:小熊看到自己种的玉米成熟了,掰下1个玉米棒子,高兴地往回走。
(同时动画显示1棵玉米少了1个玉米棒子,小熊的肩上扛着1个玉米棒子。
)问:你能结合这幅图的意思,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可能提出:还剩下几个玉米棒子?怎样列式?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们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再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优秀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优秀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2页的例6及后面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和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迁移和类推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教师把教科书第92页的复习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先想每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每题都让学生说一说含有什么运算,是什么式题,该怎样计算。
可以有意识地让中、差生说,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习新知1.自学例6。
教师:我们已经学会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一样。
今天我们就学习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看哪位同学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把新知识学得又快又好。
然后让学生独立算完。
集体订正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计算的过程。
再强调一遍运算的顺序。
2.基本练习。
做例6后面的做一做。
做题前,提醒学生要看清运算顺序再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1.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题。
教师提醒学生先看清运算顺序再计算。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对小数乘法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
集体订正对于有错误的学生要让他们说一说是怎样错的。
2.做练习二十二的第2题。
此题可以结合学生做题的情况,让学生分析计算中的错误,是怎么错了,应该怎样计算。
3.做练习二十二的第3题。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注意让学生说一说题里的数量关系,以及列式和计算的方法。
四、小结(略)板书设计:连乘乘加乘减例6:光明小学的同学们在校园里种了300棵蓖麻,平均每棵收蓖麻籽0.18千克,每千克蓖麻子可榨油0.45千克,一共可榨油多少千克0.450.18300=0.081300=24.3(千克)答:一共可榨油24.3千克。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案(5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案(5篇)第一篇:小学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案小学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案详细介绍:【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6页例5。
【教学目标】1.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能正确进行计算。
2.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用多种方法计算乘加、乘减,实现算法多样性。
4.培养学生的友好合作意识、探究精神。
5.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节课就紧紧围绕这一理念,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尊重学生的自我发现和与众不同的方法,鼓励创新思维,用恰当的评价为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激趣引入,巩固旧知教师出示小熊图片并贴到黑板上,亲切地说:瞧,多可爱的第1 页小熊啊,今天就和小熊一起走进数学乐园吧!来,先和小熊做个对口令的游戏。
1.对口令:2、3、4、5的乘法口诀。
(有节奏地进行对口令:师生对、生生对)小熊还想用几道题来了解一下咱们班谁是聪明孩子呢。
2.口算:33=42=(计算前两题时,要说说用的是哪句口诀。
)23=54=14=34=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我们和小熊到它的农庄科技园去参观。
1.图1(在板书上画简笔画):(4棵玉米,每棵结3个)请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列式:34=43=3333=2.图2:小熊掰走了一个。
请学生结合图意提出问题:还剩几个玉米?怎样解决?小组商量讨论。
可以借助学具。
学生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聆听学生的不同想法。
列式:12-1=3332=332=43-1=233= 如果学生列出最后一个算式,告诉学生要先算乘法。
乘加、乘减(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加、乘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加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3. 乘加、乘减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乘法口诀,引导学生发现乘加、乘减的运算规律。
2. 新课导入:介绍乘加、乘减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乘加、乘减的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总结乘加、乘减的运算规律,强调注意事项。
6.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乘加、乘减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乘加、乘减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完成。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4.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乘加、乘减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乘加、乘减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中的表现。
七、教学资源1. 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2. 练习题:乘加、乘减的练习题。
3. 教学课件:乘加、乘减的教学课件。
八、教学时间1课时。
九、教学进度安排1. 导入:5分钟。
2. 新课导入:10分钟。
3. 案例分析:15分钟。
4. 实践操作:10分钟。
5. 小结:5分钟。
6. 课堂练习:10分钟。
7. 作业布置:5分钟。
十、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乘加、乘减的运算规律。
《乘加 乘减》(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乘加乘减》(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算式的读法和写法,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算式。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 乘加、乘减算式的计算方法。
3. 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乘加、乘减算式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乘加、乘减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乘加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引导学生观察乘加算式,总结乘加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乘加算式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乘加算式的计算方法,总结计算规律。
(3)乘减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引导学生观察乘减算式,总结乘减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4)乘减算式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乘减算式的计算方法,总结计算规律。
3. 实践应用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乘加、乘减算式的读法、写法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5.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实践应用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乘加、乘减算式的读法、写法和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乘加乘减-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乘加乘减-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能力的认知。
2.培养学生对乘加和乘减的概念及运用的认知,能够正确地应用此概念,完成简单的计算。
3.让学生准确理解乘法计算符号“×”,强化学生对数字两位数之间数量关系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
1.学生对乘法运算和乘加、乘减的理解。
2.学生计算应用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难点
1.学生对乘加、乘减的应用理解。
2.学生对数字的数量关系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通过数字举例子引导学生,让学生理解乘法计算符号“×”代表什么含义,并能在数字中正确应用。
2. 讲解新知识
1.乘加、乘减的概念导入。
2.常用的乘加、乘减运算举例模拟。
3.年级上老师对相关乘法和乘加、乘减的解释。
3. 合作探究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小组内数学计算题目,并相互交流归纳。
2.教师巡视观察,在合适时机供给式子方法并进行讲解。
4. 个人作业
下发单独的乘法及乘加、乘减习题,让学生在家完成,便于巩固良好的思维判断能力。
五、教学反思
通过引导学生自我思考,让他们更加清楚地理解乘法计算符号“×”代表什么含义,并能在数字中正确应用,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计算应用能力。
另外,教师针对合作探究的环节,做了系统的指导调整,提高了整个教学过程的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加乘减【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6页。
【教学目标】1、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能正确进行有关的计算。
2、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用多种方法灵活计算乘加、乘减,实现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的友好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
【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玉米、香蕉、橘子等水果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动画演示)春天,勤劳的小熊种下了一些玉米,到了秋天,小熊种的玉米丰收了。
(出示主题图)请大家认真看图,从图上你能得到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有4棵玉米树,每棵有3个玉米棒)生:一共有几个玉米棒子。
师:你能列出式子吗?生:(列式):3×4=?4×3=?3+3+3+3=?(灵活利用课文的主题图,创设宽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小熊看到自己种的玉米成熟了,掰下1个玉米棒子,高兴地往回走。
(同时动画显示1棵玉米少了1个玉米棒子,小熊的肩上扛着1个玉米棒子。
)师:你能结合这幅图的意思,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1:小熊掰走了一个,还有几个?生2:还剩下几个玉米棒子?(板书:还剩几个玉米棒子?)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们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也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再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解决的方法:(教师板书)3+3+3+2=3×3+2=3+3+3+3-1=4×3-1=师:请同学们认真地观察列出的算式,想想右边一列算式有什么特点,跟左边的算式有什么不同?生:左边的一列算式里只有加法和只有减法,没有乘法。
生:右边的算式中,有乘法,也有加法和减法。
师:我们以前学过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算式,那今天这种有乘有加或有乘有减的算式,就叫乘加乘减。
今天我们就学习乘加乘减。
(板书课题。
)师:刚才,同学们真棒,没学之前就能根据图意列出了乘加乘减的算式。
谁来说自己是怎样想出来的?生1:前3棵玉米上,每棵都有3个玉米棒子,最后一棵上有2个,所以列式为:3×3+2。
师:(在3×3下面画一条横线)3×3在图中求的是什么?生1:前面3棵玉米,一共有多少个玉米棒。
生2:小熊没有掰玉米时,4棵玉米都有3个玉米棒子,小熊掰走了1个,所以列式为4×3-1=。
师:(在4×3下面画一条横线)4×3在图中求的是什么?生2:原来的4棵玉米树上,一共有多少个玉米棒。
师:为什么要减1?生2:小熊掰走了一个,所以减去1。
师:一个算式里有乘,又有加或减,应该先算什么呢?你们说说看。
生:先算加减法。
生:先算乘法。
师:请小朋友们先动笔算一算,再在小组里交流,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发现得最快,最准确。
(学生小组活动。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生1:有乘有加的时候,先算乘,后算加。
我们是以3×3+2为例算的:先算3×3=9,再算9+1=11。
生2:有乘有减的时候,先算乘,后算减。
比如:4×3-1,先算4×3=12,再算12-1=11。
师:讲得真好!那你们心中有结论了吗?遇到乘加乘减这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生(齐答):先算乘,后算加减。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小组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见解,尊重学生个性,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和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三、活动体验,寓练于乐练习一:摘玉米棒(画面回到主题图上)(动画显示,同时教师说明:小熊扛着1个玉米棒,迈着轻快的步伐,高兴地往回走。
咦,前面来了很多好朋友,有小鸟、小恐龙、小青蛙等小动物,这些好朋友看到小熊种的玉米这么结实又好吃,都希望小熊能送给自己。
小熊想了想,说:“谁要是能答对我的问题,我就把玉米棒送给谁。
”同学们,你们想试试吗?(生答:想!)答对了,老师也送你1个小小的玉米棒。
)(画面出示:小熊又掰了1个玉米棒。
)师:现在还剩几个玉米棒子呢?谁能用乘加或乘减的算式帮小熊算一算?学生思考片刻后,纷纷举起小手。
生1:小熊共掰走了2个玉米棒子,应列式为:3×3+1=10。
师:你是怎么计算这个算式的?生1:先算乘法:3×3=9,再算加法:9+1=10。
师:你真棒!小熊的第一个玉米棒子送给你。
生2:我是这样列式的:3×4-2=10,先算3×4=12,再算12-2=10。
师:能说说为什么减2吗?生2:原来是4棵玉米,每棵上面都有3个玉米棒子,小熊掰走了2个,所以要减2。
师:说得真好!也送你1个玉米棒子。
(这时大家活跃起来,都想要玉米棒子。
)师:那好吧,剩下的10个玉米棒里都藏着一个秘密,如果你能把这个秘密解开,那这个玉米棒就属于你了。
(教师点击课件里的每个玉米棒,都分别出现一道乘加乘减的算式,学生任选其中的一个玉米棒作答。
)练习二:丰收联欢会师: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为了庆祝丰收,小熊请大家来举行联欢会,看!它们带来了什么?它们不光带来了水果,还为大家带来了问题,谁要是能答对这些问题,谁就能得到这些水果。
(答对的学生就奖一张水果卡片)(点击猴子和小猪就会分别出现书本56页做一做第一题和58页第4题)1、书本56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再提问)师:你是怎样列式的?生1:3×4+2师: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他(生1)吗?(学生纷纷举手)生2:你是怎样想的?生3:3×4求出的是什么?生4:你会用乘减的方法来计算吗?……2、书本58页第4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后汇报。
)练习三:参观森林果园师:刚才动物们请我们品尝了美味水果,现在它们又邀请我们参观森林果园了,大家想去吗?生:想!师:(课件出示图画)瞧,这是果园的一角这里不仅有美味的水果,而且空气清新,景色优美。
看,把燕子和小鹿都吸引来了。
下面我们来个小比赛,好吗?生:好!游戏规则:把全班的同学分成两大组(香蕉组和橘子组),一组提出问题,另一组作解答。
每提出一个问题得一个水果卡片,每用一种方法解答均得一个水果卡片;两组交换进行,到最后,哪一组得到的卡片最多,则那一组获胜,就能得到奖品。
练习四:小小设计家师:刚才小动物们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数学问题,你们会设计数学问题吗?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摆学具或画图画的方法,设计一道乘加乘减的题目。
(学生设计好题目后,同桌互相欣赏,互相解答。
)(结合主题图景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数学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全课,分享收获师:你们喜欢今天这节课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你们走出座位,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跟你的好朋友分享一下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乘加乘减还剩几个?3+3+3+2 3×3+2=11(个)香蕉组橘子组93+3+3+3-1 4×3-1=11(个)12【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验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发展的过程。
”这节课中我把教学过程当作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过程。
“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学习数学,享受数学活动带来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
1、注重趣味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素材和思考空间。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物小熊走进课堂,课一开始,就向学生呈现了一幅生动形象的小熊掰玉米棒的情境图,并伴以轻松明快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一个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使学生的身心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而且,这个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学生熟悉的、生动的事件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可观察、可思考的材料,创造了表现自我的条件,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在练习中,我巧妙地利用主题图,设计玉米棒的秘密问题,以及创设了“丰收联欢会”、“参观森林果园”、“小小设计家”等活动,同时采用赠予小礼物的方式,为枯燥的练习增添了趣味色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大胆放手,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实现算法多样化。
学生提出了“还剩几个玉米棒”这个问题后,我通过让学生先认真观察图画,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法,然后展示自己解决的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3、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享受收获的快乐。
在鼓励和引导学生列出几个乘加乘减的算式后,我让学生结合图,展示自己真实的想法,形象具体地说明了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又让学生充分地进行了自主探索、发展创造、讨论交流,使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在这个主动的、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获得了收获成功的体验,充分享受着数学学习活动带来的快乐和喜悦。
美文欣赏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
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
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
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
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
让心灵长出北归大雁的翅膀,乘着吹动彩云的熏风,捧着湿润江南的霡霂,唱着荡漾晨舟的渔歌,沾着充盈夜窗的芬芳,回到久别的家乡。
我翻开解冻的泥土,挖出埋藏在这里的梦,让她沐浴灿烂的阳光,期待她慢慢长出枝蔓,结下向往已久的真爱的果实。
4、好好享受生活吧,每个人都是幸福的。
人生山一程,水一程,轻握一份懂得,将牵挂折叠,将幸福尽收,带着明媚,温暖前行,只要心是温润的,再遥远的路也会走的安然,回眸处,愿阳光时时明媚,愿生活处处晴好。
5、漂然月色,时光随风远逝,悄然又到雨季,花,依旧美;心,依旧静。
月的柔情,夜懂;心的清澈,雨懂;你的深情,我懂。
人生没有绝美,曾经习惯漂浮的你我,曾几何时,向往一种平实的安定,风雨共度,淡然在心,凡尘远路,彼此守护着心的旅程。
沧桑不是自然,而是经历;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
6、疏疏篱落,酒意消,惆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