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的起源和发展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的起源和发展
摘编/周世咏
智慧城市研究院主任
深圳市贝尔信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引言:
在人们大谈特谈智慧城市的时候,有一群人仍在数字城市的地理空间信息系统中耕耘,他们就是中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本文摘编自“创新理念,共谋发展,构建数字中国,探索智慧未来”为主题的论坛,根据演讲人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的报告摘编而成。在此分享给中国从事数字城市、数字中国、智慧城市和智慧中国建设的全体同仁。
正文:
一、启动智慧城市的试点首先要理清思路
从测绘来说,数字中国一直在构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已初步完成。
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是我们国际共同的考虑,是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支撑平台。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重要的国家战略,是抢占“数字地球”科技制高点的重要举措。
地理空间框架的概念我们都讲了,这项工作在2006年我们和国务院信息办共同制定了关于加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服务的指导意见。共同确定了这个框架的五大体系,这五大体系中的核心也是我们的数据体系,几大体系是辅助支撑的。
我们的数据体系内容包括多尺度、多要素、多类型、多时相的数据。多尺度我们从400万到1:500,多类型过去我们一直强调的4D,我们也有一些新的产品逐渐要出现,DSM、三维模型,全景影像,立面街景,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发展要纳入到我们的标准体系来。政策法规和标准是来规范和支撑框架建设,所以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标准,同时我们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来指导,构建了全国系统的组织运行体系,同时向各个方面提供服务,服务体系在网络化时代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地理空间框架在五大体系支撑下,通过国家、省和市,国家、省、市都在按这个框架模式开展这项工作,我们建国家层面的框架,整体层面按照我们这个要求建设,市里也是这样。
二、地理空间框架的互联互通
现在国家层面的这个框架体系应该说已经营运,初步建成了,数字城市也在全国的近300个城市推动起来了,省级框架也是我们当前的一个重要工作,省级框架建设的层次有的
快有的慢。这个框架经过运行,我们国家的、省和市的作为测绘地理信息的主管部门,这套系统是垂直的互联互通的,同时国家要向各个部门互联互通提供服务,省里要向各个部门,市里同时也要向各个部门,所以形成一个全国的互联网体系,上下互联互通。
三、国家高程控制网已经开始
基础版、政务版、公众版,这一整套体系形成了公共服务平台,在国家的层面建设上,首先建立起测绘基准体系,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通过1:5万西部测图覆盖全国,1:5万地形图更新。这些都是我们过去的基础,在这些基础上我们建立了国家的2000坐标体系,从08年国务院批准以后用10年的时间全面完成,目前我们准备在2016年全面完成,形成了我们从过去的低精度、参心、静态逐渐专程高精度、动态的。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31个省区市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和部分行业部门参加,360站规模的国家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网。这是我们运行站的一个分布,这是12.2万公里的国家高程控制网,这一项工程今年已经正式启动。
四、数据库更新工程建设
数据建设方面,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主要包括1:500、1:1000。1:5万数据库更新工程,为提高1:5万基础地理信息现势性,2006年启动了1:5万数据库更新工程。同在这个项目中实施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推动项目的发展。
完成这个项目的同时,我们经国务院批准投资11亿完成了国家西部测图工程,西部测图工程是过去难以实现的,环境恶劣、设备装备技术都实现不了,经过我们科技创新,经过国家实力的提升,国家下决心配合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大开发服务,投资了11.7个亿,去年完成,一系列的创新工作在这项工作中体现出来。
科技创新非常突出,首次发展了稀少无控制的大范围航空。记载多波段多极化干涉SAR 数据获取集成系统,这一项技术原本想引进国外的技术,国家业投资了6000、7000万从巴西购一个雷达,后来美国知道这个情况以后对我们实行了禁止,之后经过近两年的攻关研制成了国产的SAR技术,获取了横断山脉非常难以获取影像的基础数据开展测图,保障工作的顺利完成。
这项工程得到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我们在国务院专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发布这个成果。这两项工作完成了以后,因为我们测绘地物地貌发展的非常快,所以测绘在不断更新,我们从今年起全面启动了全国范围内的1:5万的数据更新,而这个更新工作经过专家们多次研究、论证,提出了我们今后一年100部,这个更新
在全国范围内的快速实现,2012年更新100核心要素,2013年更新100核心要素,2014年、2015年在更新核心要素的同时,和我们省级的基础地理信息与1万数据联动,实现一次全面的全要素更新,这个是12、13年我们现在重点要实施的更新,这个方案从实施开始目前效果良好,而且我们现在经过上半年的检查,到了14、15年实现联动的全面更新,这个方案目前正在制定。
五、天地图平台
当然这个方案有一定的风险,960万平方公里在1—2年时间内全面进行一次更新,这在世界上是找不到的,所以这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现在已经开始启动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和总参测绘局、海洋局合作共同开展工作,这个工作也得到了国务院军委的批准,2008年开始总共投资了15.6亿一期工程,一期工程今年年底结束,在明年上半年竣工。一期工程解决了我们大陆80海里范围内的海域,以及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岛屿。同样没有科技创新是难以完成的,所以科技部也给予大力支持,专门配合863项目的支持,科技项目已经完成了,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创新成果。
我们西部测图工程任务范围,1:5万数据库更新工程任务范围,海岛测绘一期工程任务范围,向社会公共服务做出了突出贡献,所以这项工作的完成,国家的地理框架这个层面基本建成。我们在框架的基础上,国家级公众版平台,天地图上线运行,天地图的功能也在不断完善,和省市也实现了互联互通,我们根据大家基础设施的情况,有的设备比较好,满足要求的,有的通过连接的方式,组织通过互联网全面实现互联互通。我们可以实现城市精细的内容、丰富的应用,在这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或者在不远将来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六、厘米级的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建设
这是我们国家层面的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成的情况,我们对省局也有明确的要求,所以国家局对数字省区建设写了大纲。在基准建设上面我们省里走在前面,所以24个省开展了实时定位精度达厘米级的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建设。25个省开展了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工作。2011年1:1万地形图或数据全国陆地覆盖率46.7%。在推动省里的框架建设方面,为了加快他们的建设,我们国家测绘局积极支持省里的这项工作,所以各省牵头共建协议,给予学会大力支持,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和十几个省签署了相关协议。
七、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地理空间框架
为了满足城市的发展,我们从06年开始就对全国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进行了全面建设,我们简称数字城市,核心是建设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城市的数据体系、服务平台、运行平台,这个框架里面实现一户一平台来提供全面的服务。服务方式方面,各个部门在市里头为各个部门的服务开展的比较好,我们要做试点的时候,要求做3—5个应用系统,现在很多市已经完成了20多个应用系统。同时也实行了三家共建,通过这个标准来带动,包括我们采用了国产软件开展技术培训来推动数字城市的技术创新。这是我们取得初步成果的时候,在全国分两个大片召开的推广会来动员,在山西和湖北召开了南北两片全国的会议。这是对数字城市建设比较出色的,有突出典型成果的单位,我们授予了全国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市,但是我们数字城市仍然落脚在地理框架。
到目前为止有280个城市提出了申报,130个城市完成了试点和推广建设,我们准备在“十二五”全面完成300个地级市,这一项工作得到了中央领导和国务院的充分认可,李克强副总理在去年视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时候,专门听取了有关部门汇报,观看了演示,对这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